<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英語8下知識點總結范文

2023-04-12

英語8下知識點總結范文第1篇

潤禾教育 2011.11.23

(一)知識點概述

1.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以實驗為基礎自然科學。

2.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根本區別是:有沒有新物質的生成?;瘜W變化中伴隨發生一些如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現象。

3. 物理性質——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揮發性、導電性、吸附性等。 4. 化學性質——氧化性、還原性、金屬活動性、活潑性、穩定性、腐蝕性、毒性等 5. 空氣

(1) 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現象:①紅磷(不能用木炭、硫磺等代替)燃燒時有大量白煙生成②冷卻后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最后水占集氣瓶中空氣體積的1╱5。 (2) 若測得水面上升小于1/5體積的原因可能是:①紅磷不足,氧氣沒有全部消耗完②裝置漏氣③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彈簧夾。

(3) 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提出了空氣主要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氣。 (4) 空氣的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大約是氮氣為78%、氧氣為21%、稀有氣體為0.94%、二氧化碳為0.03%、其它氣體和雜質為0.03%。

(5) 排放到大氣中的有害物質,大致可分為粉塵和氣體兩類,氣體污染物較多是SO

2、CO、NO2,O3。SO

2、CO、NO2主要來自礦物燃料的燃燒和工廠的廢氣。 6. 氧氣的性質

(1) 通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藍色的 (2) 氧氣是一種比較活潑的氣體,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種常用的氧化劑。 7. 分子和原子、元素

(1)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離子也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2) 分子的特點:分子的質量和體積很小;分子在不斷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分子間有間隔,溫度越高,分子間隔越大。

(3) 物質三態的改變是分子間隔變化的結果,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就是物質分子間的間隔受熱時增大,遇冷時縮小的緣故

8.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1) 原子間有間隔,溫度越高原子間隔越大。水銀溫度計遇熱汞柱升高,就是因為溫度升高時汞原子間間隔變大,汞的體積變大。例如: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銀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電解水這一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2) 原子中:核電荷數(帶正電)=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3)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4)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5) 構成原子的三種粒子是:質子(帶正電荷)、中子(不帶電)、電子(帶負電荷)。一切(6)原子都有質子、中子和電子嗎?(錯!有一種氫原子無中子)。

(6)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原子的質量/C原子質量的1/12。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它是一個比值。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一般不寫。

(7) 原子核電量和核外電子的電量相等,電性相反,因此整個原子不顯電性(即電中性)。 9. 純凈物、混合物、化學式

(1)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2) 由一種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純凈物不一定是由一種分子構成的。

(3) 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

(4) 純凈物與混合物的區別是物質的種類不同(區分時可寫出分子式,判斷是一種還是多種)。 (5) 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是元素的種類不同。

(6) 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7) 元素符號的意義:表示一種元素,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C表示C元素,表示一個C原子

(8) 化學式的意義:表示一種物質,表示這種物質的元素組成,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的原子構成。CO2表示 1二氧化碳這種物質○2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3表示二氧化碳由C元素和O元素組成○4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9) ○子。

(10) 物質是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的。 由原子直接構成的:金屬單質、稀有氣體、硅和碳。注意稀有氣體單質的寫法 He (11) 由分子直接構成的:非金屬氣體單質如H

2、O

2、N

2、Cl2等,一些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由離子直接構成的:如NaCl。

10. 決定元素的種類是核電荷數(或質子數),(即一種元素和另一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或者核電荷數不同);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類別的也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同種元素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如Fe、Fe2+、Fe3+因核電荷數相同,都稱為鐵元素,但最外層電子數不同,所以他們的化學性質也不同,核電荷數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如Ne、HF、H2O、NH

3、CH4。 11. 質量守恒定律

(1) 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①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②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③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

(2) 在化學反應中:一定不變的是:①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②元素的種類 ③元素的質量 ④原子的種類 ⑤原子的數目 ⑥原子的質量;一定改變的是:①物質的種類 ②分子的種類; 可能改變的是 ①分子的數目 ②物質的狀態

(3) 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守的兩個原則: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二是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等號”表示兩邊各原子的數目必須相等。 12. 氣體的實驗室制取

(1) 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氯酸鉀加熱制O2的發生裝置。 (2) 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不需要加熱,制氣體時則用制CO2的發生裝置。

(3) 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中的物質反應,可用向上排空氣法,難或不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與空氣中的物質反應可用向下排空氣法。

(4)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 ;O2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也可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 CO、N2

注意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13. 實驗室制O2的方法是:①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②加熱高錳酸鉀,③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化學方程式:

①2KClO3==== 2KClO3+3O2 ↑

②2KMnO4====K2 MnO4+MnO2 +O2↑ ③2H2O2====2H2O+O2↑

注意事項

(1) 用第一種藥品制取時要注意

a. 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凝結在試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試管底部使試管破裂) b. 加熱時應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再集中在藥品部位加熱。

c. 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后,先撤導管后撤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2) 用第二種藥品制取時要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未進入導管) (3) 用第三種藥品制取有長頸漏斗時,長頸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 工業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離液態空氣(物理變化)

原理:利用N

2、 O2的沸點不同,N2先被蒸發,余下的是液氧(貯存在天藍色鋼瓶中)。 14. 實驗室制取CO2

(1) 藥品:石灰石和稀鹽酸或大理石和稀鹽酸(不用碳酸鈣,因為碳酸鈣與鹽酸反應太劇烈,不容易收集;不用濃鹽酸,因為濃鹽酸易揮發,產生的氯化氫混在二氧化碳里,使二氧化碳不純) (2) 反應原理:CaCO3+2HCl===CaCl+CO2+H2O (3) 發生裝置:固+液 不加熱型

(4)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 15. 水

(1) 電解水:正氧氣;負氫氣;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2:1 電解水的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

a.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b. 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分。 (2) 水的組成的正確表述: a.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b. 水由水分子構成;

c. 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都不講個數);

d. 一個水分子由一個氧原子和二個氫原子構成(都講個數) (3) 水的凈化:

a. 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取水-沉淀-過濾-吸附-消毒-配水(沒有蒸餾)

b. 凈化水的方法:蒸餾、吸附、過濾、沉淀四種,凈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順序:蒸餾、吸附、過濾、沉淀 (4) 硬水和軟水

a. 硬水: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b. 軟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做軟水; c. 區分硬水和軟水的方法:

①向盛等量水的燒杯中加入等量的兩種水,攪拌,浮渣少,泡沫多是軟水;浮渣多,泡沫少是硬水(蒸餾水泡沫多,無浮渣)

②把適量水放在蒸發皿中,加熱蒸干,有固體剩余物是硬水,沒有純水。 d. 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①煮沸水;②蒸餾(過濾和吸附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5) 蒸餾:獲取純凈水的一種方法。注意: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在圓底燒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 16.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 二氧化碳的性質

a. 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在一定條件下能變成固體,二氧化碳固體叫干冰 b. 化學性質:

①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②能和水反應 CO2+H2O 生成的碳酸不穩定,容易分解H2CO3 ③能和石灰水反應:CO2+Ca(OH)2 ④能和碳反應:CO2+C (2) CO2的檢驗:

①把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是二氧化碳; ②把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如果木條熄滅,證明是二氧化碳;

③把產生的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如果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證明是二氧化碳。 (3) 證明CO2驗滿的方法

①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證明CO2集滿

②將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集氣瓶口,若液滴變混濁,證明CO2集滿 (4) 二氧化碳的用途

a. 滅火 (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b. 氣體肥料 (在葉綠素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有機物,放出氧氣)

c. 制汽水等飲料 (能溶于水,與反應生成碳酸)

d. 干冰作制冷劑、人工降雨 (干冰升華吸熱,使環境溫度降低) (5) CO的性質:

①可燃性:CO+O2

②還原性:CO+CuO;CO+Fe2O3;CO+Fe3O4 (6) 一氧化碳的用途

①作燃料,是水煤氣的主要成分(利用CO的可燃性) ②冶煉金屬 用于煉鐵(利用CO的還原性) (7) 二氧化碳對人類不利的一面

①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過高時,人便神志不清,最后死亡。 ②導致溫室效應

注意:臭氣(O3)、甲烷(CH4)、CO2都能產生溫室效應,叫溫室氣體。 (8) 溫室效應的可能后果:

①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沒沿海城市;②土地沙漠化;③農業減產。 (9) 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原因:

(10) ①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燃燒;②人和動植物的呼吸;③森林火災; (11) 怎樣控制溫室:①減少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燃燒,②開發和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新能源;③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

(12) CO有毒,原因是CO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生物體缺氧,最后死亡。

燃燒含碳燃燒要注意通風,防止CO中毒;以煤等含碳物質作燃燒時,一定要裝煙囪,并且保持通風 17. 碳單質

(1) 金剛石、石墨、活泩炭都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它們的性質不同,是因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 金剛石的性質:最硬 不導電 熔點高

(3) 金剛石的用途: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質,切割玻璃、大理石、加工堅硬的金屬,裝在鉆探機的鉆頭上鉆鑿堅硬的巖層。

(4) 石墨的性質 深灰色、有金屬色澤,細鱗片狀固體質軟導電很高

(5) 石墨的用途①潤滑劑 ②鉛筆芯 ③作電極木炭、活性炭具吸附性(物理變化) (6) 活性炭的用途:

①防毒面具中濾毒罐利用活性炭吸附毒氣 ②冰箱的除味劑 ③制糖工業的脫色劑

(二)藥口與儀器概述

18. 藥品的取用原則

使用藥品要做到“三不”: ①不能用手直接接觸藥品

②不能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 ③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19. 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體取1-2mL,固體只要蓋滿試管底部。 20. 用剩的藥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隨意丟棄,不能拿出實驗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21. 實驗時若眼睛里濺進了藥液,要立即用水沖洗。 22. 固體藥品的取用

1、塊狀或密度較大的固體顆粒一般用鑷子夾取,

2、粉末狀或小顆粒狀的藥品用鑰匙(或紙槽)。 23. 使用過的鑷子或鑰匙應立即用干凈的紙擦干凈。 24. 液體藥品(存放在細口瓶)的取用

(1) 少量液體藥品的取用---用膠頭滴管吸有藥液的滴管應懸空垂直在儀器的正上方,將藥液滴入接受藥液的儀器中,不要讓吸有藥液的滴管接觸儀器壁;不要將滴管平放在實驗臺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別的試劑(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沖洗)

(2) 從細口瓶里取用試液時,應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傾倒液體時,應使標簽向著手心,瓶口緊靠試管口或儀器口,防止殘留在瓶口的藥液流下來腐蝕標簽。 25. 量筒的使用

(1) 讀數時量筒必須放平穩,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俯視讀數偏高,仰視讀數偏底。 (2) 量取液體體積操作:先向量筒里傾倒液體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線。

(3) 量筒是一種量器,只能用來量取液體,不能長期存放藥品,也不能作為反應的容器。不能用來量過冷或過熱的液體,不宜加熱。 26. 酒精燈的使用

(1) 酒精燈火焰:分三層為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內焰溫度最低,因此加熱時應把加熱物質放在外焰部分。

(2) 酒精燈使用注意事項:A、酒精燈內的酒精不超過容積的2/3;B、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滅;C、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D、絕對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盞酒精燈,以免引起火災。E、不用酒精燈時,要蓋上燈帽,以防止酒精揮發。

27. 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有:試管、蒸發皿、燃燒匙、坩堝等;可以加熱的儀器,但必須墊上石棉網的是燒杯、燒瓶;不能加熱的儀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氣瓶。

28. 給藥品加熱時要把儀器擦干,先進行預熱,然后固定在藥品的下方加熱;加熱固體藥品,藥品要鋪平,要把試管口稍向下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試管而使試管破裂;加熱液體藥品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要把試管向上傾斜45°角,不能將試管口對著自己或別人 29. 洗滌儀器:

英語8下知識點總結范文第2篇

一、智慧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知識重構的必要性

縱觀目前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現狀, 可以發現大多數教師雖熟練掌握了英語語言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但對于其他學科的知識仍然欠缺了解;教學知識體系還不夠完善, 雖對課堂管理環節、教學效果評價等方面把握比較到位, 但教學觀念仍然滯后, 忽略學生的個性需求;信息技術知識尚且薄弱, 多數還不習慣使用移動教學平臺組織學生協作學習, 不善于利用技術創設真實的語言學習場景 (李建紅、劉彪, 2018) 。由此可見, 英語教師的知識重構勢在必行, 這不僅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內在要求。

(一) 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要求

近年來, 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興起, 正將教育信息化推向新的高度, 智慧成為其典型特征及發展趨勢。智慧教育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智慧化教學、智慧化學習、智慧化評價、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服務以及增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培養的教育 (陳琳等, 2015) 。相對于傳統教育而言, 智慧教育發生了諸多變革, 其中最顯著的在于:一是教學環境的變化。教與學不在局限于封閉的教室里, 開放的互聯網與便攜的移動終端使得教師可以利用線上課程實現遠程教育, 而學生通過微課、慕課等形式能夠開展自主學習;二是教學手段的變化。除傳統教學手段外, 各種新型的教學手段被引入教學中, 如MOOC、微課、自主學習平臺等。這些必然對教師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形成的知識結構形成巨大的沖擊。開放的教學環境意味著教與學不再是單向傳遞, 學生有更多的學習選擇權利, 因而對教師的知識儲備能力要求明顯提高。同時, 運用各種先進教學手段都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 這就意味著教師必須要不斷學習, 充實相關知識。

(二) 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

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起著主導作用, 其素質影響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因此教師的專業發展至關重要。教育信息化的迅猛發展賦予了教師新的專業發展內容?!洞髮W英語教學指南》在教師發展部分提出, 高校英語教師應主動適應信息化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的需要, 除掌握學科專業理論和知識外, 還需具備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能力等?;诖? 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是新時代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 多數教師雖認同信息技術對教學具有促進作用, 但主動鉆研新技術、利用新技術創建新型教學模式的卻不多。同時, 英語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整體不高, 僅限于使用計算機的基本功能, 如利用簡易PPT呈現教學內容、利用QQ、微信等分享教學資源, 對于較為復雜性的信息技術操作如微課視頻制作等并不擅長。為此, 教師必須加強信息技術知識學習, 充分利用技術改進原有教學模式, 最大限度地提高外語教學質量與效率。

(三) 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智慧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 實質就是培養復合型人才。復合型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外, 還要具備高水平的英語交際能力, 尤其是專業領域內的英語能力。顯然, 過去傳統的純語言教學根本無法滿足這種人才的培養要求?!吨改稀分赋? 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分為通用英語、專門用途英語和跨文化交際三個部分, 其中專門用途英語重點培養圍繞學業、學科研究和創新創業進行交流的語言能力。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要求大學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語言專業知識和理論基礎, 還要具備相關的跨學科專業知識。但是, 現階段大部分教師受專業背景限制, 且職業經歷單一, 雖熟練掌握英語語言規律, 能夠勝任通用英語教學, 但在專門用途英語教學面前卻顯得無能為力。良好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只是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最基本條件, 大學英語教師必須補充完善自身知識結構, 加強跨學科專業知識學習, 努力實現語言教學與專業教學有機融合, 以滿足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二、智慧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知識重構的路徑

智慧教學模式下, 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應涵蓋英語語言文化知識、跨學科專業知識、信息技術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 其中英語語言文化知識和跨學科專業知識是教師教學互動的實體部分, 教育教學知識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 信息技術知識是傳遞教學內容的有效支撐。要提高外語教學效果, 促進教學改革, 進一步推廣智慧教學模式, 大學英語教師應當通過多種途徑實現知識的重構。

(一) 轉變教學理念, 積極自主學習

轉變教學理念是知識重構的首要條件。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 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在這種理念下, 教師采用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教學, 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 其主動性得不到有效發揮, 學習效果低??梢? 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已不適于信息時代下的智慧教學。智慧教學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因此教師要轉變角色, 注重學生的主體性, 改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關系, 善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探索新的教學手段,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除轉變觀念外, 大學英語教師還應從行動上加強自主學習, 以此完善知識結構。自主學習的方法很多, 教師可以通過閱讀專業書籍學習有關知識, 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信度高的學習素材。值得注意的是, 不論是信息技術知識還是跨學科專業知識, 對于英語教師而言, 只需學習較為寬泛應用范圍的基礎知識, 并不需要掌握這些領域的前沿成果。

(二) 開展跨學科合作, 謀求協同發展

開展跨學科合作, 謀求協同發展是知識重構的重要途徑。學習多元化知識, 靠個人單打獨斗是遠遠不夠的, 依靠團隊力量、借助集體智慧才能更好地促進個人發展。為此, 英語教師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 加強與其他學科教師的密切合作與交流, 構建具有跨學科特性的教師學習共同體以提升自身的知識與智慧。構建具有跨學科特性的教師學習共同體有兩種基本途徑, 一是校本合作, 二是網絡協同研修。校本合作是基于充分利用學校內部資源實現各院系教師之間分享教學經驗與研究成果的一種合作。大學英語教師可以旁聽專業課程、參加專業講座或研討等形式學習跨學科專業知識, 也可以主動構建或加入跨學科項目團隊, 以項目為依托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網絡協同研修是教師依托互聯網技術開展協作式教學或研究活動的一種途徑, 這不僅可以實現不同學校教師之間科研成果和專業知識的交流, 也可以實現不同學校之間專家的互換, 在不產生教學成本的前提下實現最大化的教學與學術交流。

(三) 注重教學反思, 提升科研能力

知識重構的另一種有效途徑是注重教學反思, 提升科研能力。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的自我審視, 包括對教學前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中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教學后的評價反饋等。教師的每一次反思都應該是對過去教學行為以及教學實踐中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學的再認識, 從中發現問題與不足, 并在后續的教學中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 以期達到自我改進、自我完善的目的。教學反思應該是長期持續的, 一旦中途放棄或者時斷時續, 其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因此大學英語教師須堅持不懈, 通過學習反思理論、不斷充實實踐經驗, 從而逐漸發展為反思型教師。此外, 科研與教學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兩者相輔相成, 后者為前者奠定基礎, 指明研究方向, 前者則更好地促進后者的提高, 因此, 大學英語教師應努力將教學與科研結合起來, 做到在教學中研究, 在研究中教學。

三、結語

智慧教學模式是在傳統的課堂講授基礎上, 依托現代信息技術, 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師生交流最大化以及教學效率最大化的一種新興教學模式?;谠撃J? 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必然需要進行重新建構。通過轉變教學理念、積極自主學習, 開展跨學科合作、謀求協同發展以及注重教學反思、提升教研能力等路徑, 構建包括英語語言文化知識、跨學科專業知識、信息技術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在內的多元化知識結構, 不僅有利于推進智慧教學模式的實施, 也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摘要: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智慧教學模式對大學英語教師在知識結構上提出了新要求。大學英語教師必須改變原有知識結構, 通過轉變教學理念、積極自主學習, 開展跨學科合作、謀求協同發展以及注重教學反思、提升科研能力等路徑, 重新構建包括英語語言文化知識、跨學科專業知識、信息技術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在內的多元化知識結構, 從而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 提高教學質量, 促進教學改革, 實現教學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關鍵詞:智慧教學,大學英語教師,知識重構

參考文獻

[1] 陳琳, 陳耀華, 鄭旭東, 等.智慧教育·中國引領[J].電化教育研究, 2015 (4) :23-27.

[2] 李鋒, 周曉玲.大學英語教師角色探討[J].文學教育 (下) , 2018, No.441 (07) :100.

上一篇:人教版初中英語總結下一篇:英語初一知識點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