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互聯網金融調查報告范文

2023-06-16

互聯網金融調查報告范文第1篇

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快, 涉及領域較多, 影響范圍廣泛, 但是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力度不夠, 一旦風險處理不當就會引起連鎖反應, 甚至波及整個金融行業而導致金融危機的出現, 故研究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因素對管理風險具有重要意義?;ヂ摼W金融風險問卷調查研究的意義在于探究風險的發生因素并且探索相應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機制。

2 結果統計研究

本次調查采取描述性統計和計量統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研究。多選題百分比計算方法是:該選項被選次數/有效答卷數。因此, 多選題各選項百分比相加可能大于100%。

2.1 樣本的基本情況

調查顯示, 約70%用戶來自廣東一二線城市, 30%用戶來自三四線城市以及廣東省外經濟狀況良好的城市。約14%的用戶受教育程度在碩士及以上, 本科教育程度約占70%, ??萍耙韵录s占16%。72%用戶年齡在20~29歲, 約4%在30~39歲, 約19%在40~49歲, 約5%在50歲以上階段。金融行業從業人員、互聯網行業從業人員、其他行業從業人員如醫生等、金融財會或計算機專業學生、其他專業學生、退休人員所占比例分別為10%、2%、34%、28%、24%、2%。約10%用戶月收入在12000元以上, 分別約7%在9000~12000元和6000~9000元區間, 約20%在3000~6000元區間, 約56%在3000元以下。說明用戶接受高等教育及以上占比較高, 月收入在5000~12000以上占比不低, 常接觸互聯網或金融的用戶占比也較高。

2.2 互聯網金融產品與傳統金融產品的使用情況對比

調查顯示, 約30%用戶傾向傳統金融模式產品, 70%傾向互聯網金融模式產品 (下文簡稱互金產品) 。傾向傳統金融產品模式的用戶中69.57%認為互金產品過于新穎風險較大而不選擇;58.7%不熟悉其模式操作不選擇;28.26%用戶由于新聞報道的風險事件繁多如平臺創始人攜款潛逃或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進行金融詐騙事件等而不選擇;2%由于其收益與傳統金融產品差異不大而不選擇。說明現如今互聯網金融已逐漸深入大眾的投資生活, 但少部分投資者仍偏好風險較低的傳統金融交易模式。所以, 管理好風險, 最大程度降低風險有利于互聯網金融今后的蓬勃發展。

2.3 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基本使用情況

(1) 在用戶以往選擇互金產品時優先考慮因素的問題中, 88.35%用戶優先考慮個人信息安全問題, 71.84%和61.17%考慮平臺信譽度和方便快捷程度, 51.46%考慮平臺理財產品收益率的高低, 32.04%考慮平臺理財產品的期限。這說明用戶信息安全問題, 平臺的信譽度和方便快捷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投資者的選擇。

(2) 在5個互金產品 (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創新, 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 余額寶等第三方理財平臺, P2P網貸平臺, ICO眾籌平臺) 中, 90.68%用戶選擇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 70.87%選擇余額寶等第三方理財平臺, 37.86%選擇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創新, 選擇P2P網貸平臺和ICO眾籌平臺的均是7.77%。這說明在受調查的用戶中較為青睞第三方支付平臺和第三方理財平臺, 投資者更容易接受此類互金產品, 需要加強對這類產品的風險管理。

2.4 五大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風險因素

(1) 在使用銀證險網絡平臺時, 從平臺所致風險事件的選擇來看, 20.51%用戶遭假冒網站詐騙而致損失;15.38%遭平臺泄露身份賬號信息致損;10.26%因平臺身份驗證過于簡單賬號被盜導致損失;從用戶個人決策所導致的風險事件選擇來看, 23.08%用戶因丟失動態口令牌等電子設備致損;15.38%因計算機或手機未安裝防毒軟件中病毒致賬號被盜用致損;7.69%因連接不安全網絡而致病毒入侵致損。這說明銀證險網絡平臺泄露用戶身份信息的問題顯露, 計算機網絡通信系統不夠完善, 密鑰管理和加密技術不完善, TCP/IP協議安全性較差, 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戶在使用互金產品過程中發生風險的概率;其次, 用戶的風險意識不強, 操作風險時有發生。 (見圖3)

(2) 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時, 21.78%用戶因平臺操作失誤使其資金遭受損失;18.81%因平臺對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不夠遭受風險事件;5.94%因平臺設備技術性故障致損;4.95%因平臺信用度不高遭遇信用風險;從個人角度看, 10.89%用戶由于個人操作失誤使資金蒙受損失。這說明從平臺角度看, 第三方支付平臺方在技術性操作上的失誤提高了風險發生概率, 平臺對用戶信息隱私保護不夠, 且不同平臺信用參差不齊使用戶遭受損失;從用戶個人角度來看, 對操作的熟悉程度影響風險發生的概率, 易導致操作風險。 (見圖4)

(3) 在使用第三方理財平臺時, 30.14%用戶由于使用平臺信用水平較低, 承諾的收益率與實際收益率相差較遠, 或所得收益無法及時提現等用戶遭受信用風險蒙受損失;13.7%因平臺對用戶數據缺乏保護而遭損失;從用戶個人來看, 5.48%的用戶在操作上失誤, 誤選理財產品或是輸錯金額致損。這說明, 從平臺角度看, 平臺信譽度的參差不齊會導致用戶遭受不同程度的信用風險;從用戶個人的角度看, 其在操作上失誤產生的風險事件不容小覷。 (見圖5)

(4) 在使用P2P網貸平臺時, 僅50%用戶所使用的平臺資金有第三方存管;從資金供給方看, 37.5%用戶由于平臺對信息保護不強而受損, 分別有25%由于身份驗證過于簡單受損, 由于平臺倒閉或跑路而產生損失, 分別有12.5%由于平臺停歇業無法及時贖回資金受損, 以及平臺在簽訂或履行合約時虛構事實用戶被騙取資金;從資金需求方來看, 12.5%的用戶由于平臺借款門檻較低多次借款無力償還, 遭平臺恐嚇勒索。這說明, 從平臺角度, 仍存在缺乏第三方存管易形成資金池的潛在風險;從資金供給方看由于平臺信譽度差異, 用戶在投資時易發生信用風險;從資金需求方來看, 用戶的風險意識程度影響其發生的概率。 (見圖6)

(5) 在使用ICO眾籌平臺時, 37.5%用戶使用的平臺對項目關鍵信息的披露較為充分, 而62.5%使用的平臺對關鍵信息的披露需要完善。在本次調查的問卷中, 使用ICO眾籌平臺的用戶沒有遭遇過損失, 而在本選項中, 用戶的受教育程度均在本科以上, 大部分在碩士及以上, 說明相較其他四個互金產品, ICO眾籌的用戶受教育程度高, 用戶自我規避風險的能力也強。同時從平臺方來說, 需要重視對項目關鍵信息的披露。 (見圖7)

2.5 用戶遭遇風險后采取的措施

五大互金產品的用戶在遭遇風險后, 11.65%用戶尋求法律途徑進行追償, 約1%私下解決, 3.88%不予理睬。而其中21.43%追回90%以上損失金額, 29.57%追回損失資金的50%~90%, 21.43%追回50%以下金額, 28.57%沒有追回。而沒有追回資金的原因是難以追回途中放棄以及無人進行賠償, 即沒有明確的責任人或是沒有賠償保障金。這說明用戶在遭遇風險后較多數選擇法律途徑進行追償, 然而仍有較多用戶損失了部分以及所有資金, 說明法律追償手段仍可以改進。

2.6 用戶規避風險的方法

87.88%用戶通過加強自己的風險防范意識規避風險, 41.41%通過風險案例的學習進行防范, 49.49%通過平臺模擬等熟悉平臺操作規避操作風險, 39.39%通過關注平臺的各大重要事項的發生及走向及時避免風險事件, 39.39%通過投資低風險產品來規避市場風險。這說明用戶自身風險防范意識的強化對規避風險有一定效果。 (見圖8)

3 調查結果分析

3.1 平臺對用戶信息安全保護措施不完善是導致信用風險的共同因素

從調查數據看, 5大互金產品用戶選擇風險發生因素時, 均有20%~30%用戶因平臺對信息數據的保護強度不夠, 導致用戶信息泄露而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究其原因, 有以下兩個方面: (1) 平臺信用水平較低, 利用用戶信息獲取額外利益, 加大了信用風險的發生概率; (2) 平臺在網絡技術性上的安全防護不完善, 對數據安全和隱私的保護缺失, 不法分子可能通過這些漏洞盜取數據信息, 加以利用而盜取用戶資金。在當前的大數據時代, 數據信息作為一種資源, 它的普遍性、共享性、增值性, 可處理性和多效用性使其在商業活動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數據信息安全的實質就是要保護信息系統或信息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免受各種類型的威脅, 干擾和破壞, 即保證信息的安全性。

3.2 平臺系統設備技術性漏洞是導致操作風險的共同因素

從調查數據顯示, 用戶在使用中因平臺設備技術性故障而遭受損失比例不低, 且互聯網和通信技術是互金的基礎, 故由其導致的操作風險非同小可。由于互聯網金融依賴信息系統的程度極高, 因此對于其依托的平臺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有極強的要求, 平臺系統設備漏洞和缺陷所導致的信息不對稱增大了操作風險的發生概率。為避免此類風險, 互金公司平臺開發和維護部門需要不斷完善。

3.3 用戶受教育程度越高, 規避風險意識越強且不容易遭受風險

從調查數據顯示, 隨用戶受教育程度增高, 其規避風險的能力越強, 遭遇風險的概率越小。說明在互金產品的開發與完善上, 適當提高準入門檻, 提升對用戶的資格要求有利于降低風險的發生頻率。同時這也說明增強用戶后期培訓, 提高用戶對產品的熟悉與理解也是規避風險的有效手段。 (見圖9)

4 本調查與現有研究的對比

在北京大學金融系馮科 (2017) 和清華大學公共管理系何理 (2017) 的研究當中, 互聯網金融風險大致包括法律風險, 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技術風險。其中對于信用風險的研究認為網絡交易的虛擬性必定增加信用風險的發生概率, 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的交易場景中, 交易對手無法通過現實場景判斷來確認對方的交易信息, 因此身份確認和信用評估過程煩瑣復雜, 易發生風險事件。在本調查當中驗證了現有研究的信用風險理論, 并對信用風險的發生因素進行細分, 研究認為互金平臺對用戶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不完善易導致信用風險。此外, 平臺網絡技術上的安全防護對規避信用風險極其重要。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對操作風險的正式定義為:操作風險是由于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操作過程、人員、系統, 或外部事件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的風險。而在本調查中, 互金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平臺設備系統技術性的漏洞而增大了樣本發生操作風險的比例。

5 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監管措施

由調查數據顯示, 互金產品用戶的受教育程度影響風險發生頻率。用戶受教育程度越高規避風險的能力越強。因此, 加強用戶教育, 增強用戶對產品的熟悉理解程度, 可有效降低風險。教育的成效需長時間的積累, 而政府作為市場的管理監督者, 加強政府監管時滯性相對較短, 取得成效也相對較快。

5.1 加強大數據的監管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完善, 無論是用戶還是企業平臺, 對數據信息來源的統一性應該有所增強。在政府監管部門或是行業自律協會建立一個完善的征信系統, 統一管理數據信息, 避免商業間惡意的信息戰, 并且加強互聯網金融企業平臺信息披露的充分性, 從而管理好由數據安全引發的信用風險, 使互聯網金融行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更加透明化制度化。

5.2 加強平臺設備系統的開發維護投入

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深入發展, 行業對電子設備的要求不斷提高。為保證交易的安全性和通暢性, 加強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扶持, 深化改進互聯網金融企業設備設施, 加強技術性的開發和維護, 確保交易正常進行, 降低操作風險的發生概率。

摘要:互聯網金融是金融行業的新興模式, 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快, 涉及范圍廣, 影響深遠, 但一些貸款平臺卷款攜逃、高額借貸利率等新聞事件層出不窮, 給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其負面的影響。一旦風險處理不當, 就會產生連鎖反應甚至波及整個金融行業, 因此互聯網金融風險不容小覷。本文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用描述性統計和計量統計以投資者的角度研究五大互聯網金融模式 (銀證險傳統金融機構創新網絡平臺、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余額寶等第三方理財平臺、P2P等網絡借貸平臺以及ICO眾籌平臺) 的風險發生因素、風險發生的頻率及比較以及控制風險的手段。因此, 發展互聯網金融市場, 政府必須加大扶持力度, 行業必須加強自律管理, 倡導良性競爭, 投資者必須加強學習, 提高自身的風險識別能力。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風險因素,防范

參考文獻

互聯網金融調查報告范文第2篇

為什么說互聯網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入口

早期,P2P行業野蠻生長,很多投機者伺機混入此中,導致平臺倒閉跑路事件層見不窮,嚴重影響了行業聲譽。從去年國家出臺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到今年互聯網金融行業專項整治計劃的實行,行業進入全面規范發展階段。作為金融行業的大勢所趨,也作為老百姓工資外財產性收入的重要來源,已經進入了一個 “良幣驅趕劣幣”的態勢。那么為何這么講呢?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

整個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從稱之為發展元年的2013年,到20

14、2015年快速發展,再到今年2016年,其熱度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但其實老百姓對互聯網金融的認識整體還是比較片面的,比如,認為在理財上有余額寶可以投資,買點P2P有收益,這些就被當作互聯網金融的全部了,但事實上不是。

事實上,互聯網金融本質是金融,是用互聯網的方式來實現金融、資金融通,所有這些過程都稱之為互聯網金融。也就是說,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托都用互聯網的方式來做,簡而言之,叫作金融互聯網化。還有另外一類,以余額寶為代表。余額寶給老百姓零門檻、通過一種可以24小時、更便捷的方式去買賣理財產品的方式,這才是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低門檻、便捷性、高效性。

你想余額寶有一億多用戶。如果讓“全宇宙最大”的工商銀行去把產品賣給一億多人,需要多少人,多少時間,多少網點?這才是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它一方面把原有的一些金融業態互聯網化,另一方面可以實現金融行業一些想得到但做不到的事情,甚至是原來想都想不到,現在可以做到的事情,這個是互聯網金融最大的魅力。

所以說,人們現在討論的P2P,只是互聯網金融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我也特別想讓老百姓了解,互聯網金融是包羅萬象的,整個想象空間十分大。而且從整個市場規模來看,它任何一個細分領域都有數萬億,數十萬億,甚至數百萬億的市場規模。所以我們是非常非??春没ヂ摼W金融的。

金融和互聯網這兩個收入很高的細分行業碰撞在一起時,會發生爆炸式的發展。但發展到今天為止,作為重要的分支P2P規模有多大?整個的存量還不到一萬億,相當于不到中國存款市場一百萬億的不到百分之一。所以我最近在好幾個場合的演講題目叫《互聯網金融,小荷才露尖尖角》。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還有巨大的想象空間,同時也給老百姓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專業投資理財網站

P2P實際上導致了高利貸的蕭條

從去年的12月8日e租寶等P2P產品出問題之后,媒體以及包括網絡上流傳一種誤解,認為互聯網金融等于P2P,P2P等于騙子。對于這兩個誤解,我前面已經回答了第一個誤解:互聯網金融不僅僅局限于P2P。第二個,P2P跟騙子是不可能劃等號的。

我們先看看P2P的本質是什么?P2P的本質是個人或者企業有借貸需求。不管是要買房、買車、出國旅游等消費性貸款,還是企業進買原材料、購買設備、雇人、買地、研發等生產性的需求,都有很剛性的借貸需求,我們原來都是通過銀行這些傳統金融服務提供信貸產品,但大家知道,銀行的門檻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可很多人卻都有真實的需求,于是產生了民間金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高利貸。

高利貸本身不是貶義詞,它是一種正常的民間借貸行為,只是相對來說,利息會比銀行的借貸利息更高一些。但這種高利借貸方式效率低下,民間借貸不可以你一個人一個人地去問,致使借貸過程成本比較高。P2P的出現意味著什么?我個人在平臺上經過審閱后發布借貸需要,老百姓看到之后來投標,來滿足理財需要,因為我們之前的理財途徑是非常少的,P2P的出現讓老百姓以一個相對低的門檻獲取相對比較高的收益,至少有7%、8%、10%、15%……乃至到18%、20%的收益都有。這樣就會有很多的人愿意在網上出借自己的閑散資金,取得較高收益。同時借款人經過P2P獲得以前從常規途徑獲取不到的資金,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普惠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入口

“普惠金融”會隨著出借人越來越多,整個借貸成本越來越低。我專門問過一些做高利貸的人士這幾年業務情況怎么樣?他們說不大好做。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點是傳統行業、經濟形勢不大好,逾期不良率比較高,導致不好做。第二個原因也是最本質的原因,就是現在P2P太火了,導致借款人都不找放貸人借款了。比如之前借款利息是4分、5分,而P2P行業利息卻是2分、1分

5、甚至1分就可以借到錢,所以人們不找放貸人借款了,他們只能把錢借給更為劣質的借款人,反過來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所以高利貸行業就不好做下去了。

這就意味這那句話:如果人人都放高利貸,那么世界上就沒有高利貸。

“良幣驅逐劣幣”的趨勢已經形成

很多人都在關心互聯網金融行業有點魚龍混雜,政府管理也開始嚴格。比如,很多城市都暫停了投資機構或者投資中心,包括互聯網金融或者金融信息服務等等的注冊,問我怎么辦?我說這其實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因為任何監管必然是滯后的,不可能超前。就像前面說的,肯定是從實操到研究,再到監管,政府現在組建了互聯網金融協會,其實也是要把這

專業投資理財網站

個行業往好了引導。所以,所謂的政府一刀切,開倒車,互聯網金融不行了,不可能啊。你根本沒有見過中國騙子行業協會,中國傳銷行業協會,沒有,但有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所以中國互聯網金融只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至于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變化,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第一個是市場化層面,2013年是互聯網金融元年,20

14、2015年則可以看作是“市場化的良幣驅逐劣幣”。

什么叫做良幣驅逐劣幣?從20

14、2015年開始,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因為比較火,比較有前途,所以大量的機構、巨頭,包括BAT,包括一些國有企業都進來了。所以整個人才的價格被抬上來了,營銷成本、推廣成本、以及找資產的成本都被抬上來了,這其實已經把一些草根平臺,一些風控做得不嚴的平臺都排除在外了,我們稱之為“市場化的良幣驅逐劣幣”。

到今年,隨著政策的變化,尤其是去年7月28日央行等十部委出臺的《指導意見》,包括今年8月24日銀監會出臺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其實很好的明確了網絡借貸平臺的一些紅線,其實給了一些優質平臺更好的指導,讓它們更踏實地開展業務。同時也會導致一些騙子或知識不夠的人無法在這個行業生存下去。

至于現在人們所擔心的不能注冊等問題,都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就好比現在已經魚龍混雜了,水比較渾濁了,那么水的入口必須得卡一下,減緩增量、梳理存量,把存量梳理好了,再按一定的門檻、標準放開增量,整個互聯網金融的生態也就會更好。

此外,還要強化信息披露和消費者保護。這是行業成長的動力引擎,行業協會應盡快出臺信息披露的標準和管理辦法,保持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動態性,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營造干凈透明的良好市場環境。

互聯網金融調查報告范文第3篇

作為第十八屆科博會中關村創新創業論壇的分論壇,主題為“互聯網+時代的新金融”鳳凰嶺觀山論壇于2015年5月15日在五礦觀山舉行。此次沙龍由中關村雜志社主辦,由素咖啡新金融工作室、北京太平洋視線文化傳播中心承辦。

除演講嘉賓外,出席此次沙龍的嘉賓還有中關村雜志社社長衛漢青,南京會斯通集團總裁及高級工程師章麗厚,上海安暢科技有限公司天使投資人楊飛等。

“上風上水上海淀,融智融商融天下。”正值互聯網金融風起云涌之時,在海淀后山――未來科技金融發展的主陣地舉辦這場沙龍活動,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

在“互聯網+”的時代,主辦方希望以金融沙龍的形式,通過更加緊密的互動,以及更加粘性的溝通協作,多維度、立體式地探討并促進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直接服務實體經濟的新金融方式。

“世界看中國,中國看中關村。”金融創新正在倒逼國家金融改革,它用互聯網的大旗在敲打、沖擊以前國有僵化、保守的金融業,為金融體制的改革起到了沖鋒和吶喊的作用。

互聯網金融的大云平移與小社物全

白澄宇(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秘書長)

金融創新從模式角度來講,未來將是天云接地氣的發展脈絡。這要從中國文化陰陽學說、天地陰陽生態系統談起。金融系統類似于一個生態系統,要講究陰陽平衡。

互聯網+后面接的是“大、云、平、移”,即大數據、云計算、平臺和移動互聯網。云代表結算中心,平臺是P2P和眾籌,屬于交易平臺形式。還有移動互聯網支付,將發展成為一個新的潮流。但是,任何金融創新和實體經濟相結合,都要有一套接地氣的新技術或新模式。我提出另外四個概念,所謂的小是個人征信數據。馬云做了小數據,即個人征信信息。涉及到個人隱私保護問題,人民銀行有一種技術,可以把個人原始數據破碎化,再層層加密,外界無法獲得個人原始隱私信息,這是未來可以充分開發的技術。

另外,還有社交網絡,P2P是個人對個人。未來,利用區塊鏈的技術實現社區對社區的金融服務。如今,租車業開始使用物聯網和全球地理信息技術,這是未來金融服務的必要技術之一。

總而言之,金融創新無非要解決三個問題:流動性,風險和成本或收益的問題。分析大云平移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ヂ摼W最重要的優勢是通過分享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美國有一家全球市值第一的小額信貸銀行,在沙漠里建立了它的云計算信息中心,全國貸款申請都輸入到這個通信系統,通過打分卡自動篩選,最后形成自動客戶,在網上自動放戶,這是一家傳統的商業銀行。如今,我們正在做城鄉對接合作信用體系,通過合作社把居民組織起來,在合作社之間進行社區之間的融資。

互聯網金融最后還是要找到現實的需求,創新才有生命力,否則就是天上漂浮的云。

互聯網與金融行業的博弈

張敏(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特別助理)

2014年上半年,人們一直在談論一個話題,即任何事物都要觸網。人們都在說,傳統行業不與互聯網結合的話,很快就要死掉。那么,互聯網思維真的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每個行業都有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這些競爭力不會因為互聯網存在而消失。

互聯網+是對傳統行業的創新和產業升級。移動互聯網真正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因為所有的數據都是個性化的,與個體行為密切相關。所以,行業之間的互相滲透是大勢所趨,也將是常態。

互聯網+的核心是互聯互通,信息快速推送,通過大數據分析,對個性化數據進行挖掘,傾向于決策的分散化和信息的扁平化,這也是互聯網行業具有的核心競爭力。

互聯網+金融能生成什么?肯定是新的金融,也脫離不開金融行業得核心競爭力。

對金融行業來說,可以運用互聯網手段做升級,實現資金收集方式的變革、長尾市場的激活,對用戶行為的分析和處置將更加快速,取消信息不對稱,加快資金的周轉和流轉。由此通過技術手段倒逼金融體制變革升級。

但我擔憂的是,互聯網企業的特性是快速革新和變革,生長的過程是野蠻的。金融行業需要比較精細的風險控制,兩個行業的發展思路不一樣,如果風險控制跟不上,會導致嚴重的問題發生。所以,互聯網從業人員要有風險意識,政府的立法也要跟上,做緊密跟蹤。

互聯網金融首先做好頂層設計

?;蹮?中國投資協會投融資服務中心秘書長)

互聯網金融對中國人來說有兩個機會,一是互聯網的機會,二是金融機會。

傳統金融有大的體量,但是沒有很強的能力。傳統金融的市值排在前幾位,但是能力沒辦法比較。而科技金融、文創金融、輕資產的金融和工業鏈的金融,這些金融形態和互聯網的契合度非常高。

我們往前推進的時候,要回到產業當中。所以,我們要做一件事情――橫向、縱向、混合杠桿和氈靴性的并購。如果我們用大的并購做互聯網金融,加上前期的P2P和眾籌,就會歸入大數據金融,背后是IP和信用風控作支撐。我現在給銀信做顧問,專注于頂層架構的設計。

我們如何進入到并購時代,把美國一百年的并購歷程用十年時間來完成?從國家的角度來看,確實要有頂層架構,還要有平臺戰略。平臺是指超級的能夠推進互聯網金融往縱深方向、往大數據細分后的產業方向發展,這需要產業整合。只有建立了超級產業平臺,才有后面的對技術風控的金融供應鏈,從金融供應鏈的角度來推進金融技術和平臺實施,再把后端P2P和眾籌這樣輕型的應用放在上面。

創新一定要應用互聯網思維模式和平臺,無論是政策的集成還是行業應用,抑或是技術和風控,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就可以一起打造出互聯網金融的超級平臺。

股權投資時代到來

王偉(力勤集團投資中心總經理、長富匯銀基金原副總裁)

私募股權投資通過非公開形式募集資金,交由專門基金管理人進行管理,對非上市企業進行權益性投資。投資人主要看重上市前的收益,最后通過上市退出。股權投資通過投資非上市企業獲得高收益,投資期限比較長,從科技的前期投入到孵化到最后的退出,一般都是三到五年的時間。

新三板讓企業從白日夢到中國夢

程曉明(新三板學院院長、太平洋證券副總裁)

只有金融的互聯網,沒有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我認為股權眾籌的概念有問題。私募公化,股權眾籌能那么火,有兩個原因:互聯網的支持和國家法律的允許。按照以前的法律,股權眾籌幾乎都可以歸為非法融資。

現代金融的核心不再是債券,而是股權,股權眾籌最大的問題沒有定價機制,沒有對應的二級市場。只是讓融資方融到資,融資價格是否合理,根本不知道,對投資方來說也許是惡夢剛剛開始。所以,關鍵是要發展證券市場,這也是核心。

新三板第一個重要性在于,把中國證券封閉的大門打開了,去年上了1300家企業,今年上2500-3000家企業,后年就要超過1萬家。創業板股價這么高,是因為人為制造資源稀缺,錢多,股票少。新三板現在很火,2400多家企業掛牌,200多個做市,也是因為股票太少,讓更多的企業獲得上市機會,有限上市的公司得到過多的估值,代價是建立在很多的企業數以萬計的企業上不了的代價的前提下。

新三板讓公司上市,從白日夢變成中國夢。主板、中小板就是白日夢,一年上200多家企業。新三板是中國夢,因為上得多。新三板第二個重要性在于,有做市商。證券市場資源配置的手段和其他市場是價格機制,股票形成邏輯,所有主板的根本特征是傳統企業投資人看得懂的企業。投資人直接根據上市公司的信息記錄直接定價。新三板根本定位只有一個,是投資人看不懂的企業。高科技公司有信息披露,看得懂嗎?做市商告訴你。

我估計,新三板的市值未來五年會超過深交所,未來八年將超過上交所,十年到十二年超過上交所、深交所市值的總和,不信我們拭目以待。

讓天下企業的協同創新

武曉峰(浙江嘉興京凱云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全網董事長)

西湖阿里巴巴代表了中國20年互聯網的歷史,它是消費級互聯網形態。接下來的幾十年,將是產業級互聯網的形態占據主流。

過去20年,互聯網解決了人們生活化、個人化和娛樂化的需求。這種形態要求首先產品要生產出來之后,才能找客戶、做交易和物流,以C2C和B2C模式為主。但是,企業級的互聯網應用和企業人員的工作需求并沒有被滿足,現有互聯網的服務比較粗淺,只是表現在簡單的信息鏈接上。經過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實踐,我們認為今后20年是企業級、產業級“互聯網+”的大發展時期,更加側重產品生產出來之前的企業協同創新,商業模式主要以C2B為主。

“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階段將分為幾個階段:2015年,以HTML5技術為主導的產品落地,在手機為載體的移動互聯網上進行企業輕應用,為企業宣傳推廣尋找客戶;其中,HTML5技術產生的最大影響的領域之一是廣告。2016年,4G視頻應用于企業人員溝通和協同。2017年,5G物聯網應用于企業,企業整體實現云化。在產品表現形式上,“產業互聯網+”的典型產品有:微企紅包,為企業宣傳推廣尋找客戶;微企社交,實現視頻即時溝通,企業人員的工作方式將以企業級Facebook的形式呈現;全網企業聚集,是以物理的形式讓企業實現云端化。

未來,在全網企業大數據的依托下,實時金融形式甚至能夠為制造業企業尋找到股權投資。

互聯網金融創新與風控

鄭朝重(新華財富投資銀行部原副總裁)

開放互聯網金融市場和規范互聯網金融市場秩序將成為改革的主流。

互聯網進入雖然發展得如火如荼,但平臺在野蠻生長中對風險的識別、風險的防范和風險的控制等方面,還須借鑒傳統金融機構積累的經驗。對于需要大量的金融技術積累才能夠完成的投資銀行、衍生品設計等高端金融業務領域,在金融技術儲備不足的情況下,P2P還無法涉足。因此,銀行在風險控制方面的經驗、技術等,依然是互聯網金融學習的對象。為此主張專

一、專注、專心保護投資人,專業服務客戶,實現互聯網金融+深度運用有價值、有信用的大數據,與客戶共同成長。

例如,高校后勤市場供應鏈,全國高校2800多所,在校大學生近三千萬,除去暑假兩個月,寒假一個月,平均學生在校270天。高校后勤食堂采購所需各類型食材(包括米面油肉禽蛋菜調料等),上游生產供應融資方為各類型商戶,學生是消費者,投資人針對供應商的食材訂單進行投標,借助銀行的支付通道,提供線上線下020交易。食品安全則成為其核心關鍵因素,教育部、農業部等部委多次下達指示強調食品安全的問題,故此主張深耕高校后勤垂直市場,構建覆蓋全行業的互聯網金融生態鏈。

為此建立的風控措施包括:1. 學校、教育部門等審核嚴格,有一定的行業壁壘;2. 商戶各類征信良好,合同健全,供應商穩定,對商戶提交的書面資料的掃描件或電子影像文件及一致性進行審查。3. 付款周期為1-3個月,還款優質,數據龐大,主要來源于客戶屬性、網上交易記錄、網上信用評價、網上交易習慣、社交網絡信息,以及財務信息。傳統貸款對客戶評估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客戶財務報表和抵質押擔保。前者數據更有利于反映客戶的真實經濟狀況和未來的收入趨勢,更能反應客戶的信貸風險。4. 引入獨立的信用評級公司,獨立的法律事務所,達到公開、公正的效果;資金托管流程為:平臺借貸客戶資金在商業銀行托管,由商業銀行或第三方支付機構單獨開立戶名為商業銀行或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賬戶或專用支付賬戶,再為平臺借款人和投資人開立二級子賬戶或虛擬子賬戶,用戶可通過密碼、短信驗證等方式對自有資金轉移、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互聯網金融風險之系統現象

姜鐘(姜鐘律師事務所投資人)

近幾年,人們已經體會到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優越及便利性,但人們忽視了各種潛在風險,必須高度關注,提高警惕,未雨綢繆,防范于未然。

如果細分這些風險,可以歸結為三類。

第一,互聯網技術安全風險缺乏防御性預警。系統紊亂,易造成巨大損失,自主知識產權的加密、金融設備不豐富、非最高端。交易主體對計算機互聯網金融的操作規范和要求缺乏高深度的研究,引起不必要的損失,如支付中斷,交易系統不明原因的停止工作。2015年3月26日某銀行因系統升級突然出現故障,銀行柜臺、ATM、網銀三大交易平臺均出現“咳嗽”乃至“癱瘓”,這些都對該銀行造成經濟上和名譽上難以計算的損失。

第二,資金安全的風險。存在資金糾紛(也稱作民間網絡民商糾紛)和資金被詐騙(也就是互聯網金融犯罪)的現象。目前,第三方乃至第四方網絡平臺資金管理風險,由于缺乏有效保證及監管,大量的資金存在導致風險指數加大,易引起支付風險。另外,計算機病毒、黑客攻擊、網絡詐騙極易引起交易主體的資金損失。

第三,網絡監管不給力及信息泄露引起風險。民間網上P2P貸款平臺線上線下交易仍游離于央行監管之外,企業投資人誠信素質參差不齊,存在極大風險。

有資料顯示,2014年我國有80%的網民遭遇過網絡信息安全情節,金融交易信息通過互聯網傳輸,無法進行簽字簽章按捺手印,存在可能被盜取、篡改的風險。

綜上所述,建議采取以下措施“以法治網”、“依法金融”:高度強化的互聯網軟硬件系統管理,提高電子金融技術標準;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屏障;構建有效的擬橫向網絡化監管體系;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如客戶識別、身份驗證、支付審查等;建設高端的規范的互聯網金融服務系統,為經濟交易提供“金盾”安全服務,避免金融風險。

新三板股權結構設計與員工股權激勵制度分析

肖小保(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未來,會有很多企業上新三板,但是在前期怎樣設計股權結構,包括處理與投資人股權結構關系和對公司的控制是門學問。

新三板股權結構要求是什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2.1條“

(四)明確提出,股權明晰,股票發行和轉讓行為合法合規”。首先是股權權屬清晰,不得有代持和權屬不清,不存在不確定性;其次是股票發行和轉讓定價公允,程序合法合規,遵守相關股份鎖定的要求。

股權結構關注的因素包括:公司融資需求,1. 老股東套現需求(包括規范公司出資瑕疵、個人資金需求、滿足后續股權重組資金需求等);公司業務板塊發展的資金需求。2.公司業務整合需求,包括公司業務轉型升級和規范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問題。3.引入投資者與創始股東保持控制權需求,包括A輪與B輪融資的安排、入資價格的合理性解釋、員工持股計劃的需求。4.資本運作及財務稅務的籌劃需求,包括融資及資本運作結構安排、所得稅及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

持股的方式簡單來講是直接持股和間接持股,持股平臺的選擇,我們會有兩種方案,不同的方案上面的股東是不一樣的,目標公司只有一個股東,如果有三個股東,會涉及到公司控制權的問題,實際控制人是誰,這些問題都要解決。

股權激勵的要素中,作為初創者來說,員工是最寶貴的財富,設計比較合理的股票期權方式,例如定量、定人、定價、定時等。限制性股份是指附有受讓時限、業績條件、轉讓限制等限制條件的股份。股票期權是具有選擇是否以預先確定的價格和條件購買股份的權利。虛擬股份是將股份對應的分紅權和增值權單獨提取用于激勵的形式。

“素咖啡書館眾創空間金融綜合體”創業模式解析

張聞素(素咖啡新金融工作室創始人)

勿渝厥初。

乾隆在他的圓明園四十景圖詠里這樣賦詩用詞。意思即不要忘記初心,這很符合當今風起云涌的創業風潮。記得早在十年之前的世界讀書日2006年4月23日,當晚我就徹夜不眠地起草了“城市圖書館計劃”大概共有10多頁PPT,后來就永遠地被關在那部IBM筆記本里。而今,當歷經了北京2008奧林匹克合作伙伴的工作、金融平臺高管、民營銀行股東辦主任而且已經成功募集并簽約了200億元銀行股本之后,再次奮不顧身地投入創業領域,就是為了找到十年之前的初心。于是,就在2015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之前又夜以繼日地完善了當年的創業設計,最為重要的是,添加了更多“互聯網+”時代的新元素和新思路,形成了長達50頁PPT的“素咖啡書館眾創空間金融綜合體”,這個金融主題的眾創空間的表現形式將是咖啡式圖書館包括但不限于創業,出版,銀行,保險,信用,信托,基金,證券,擔保IPO……O2O,終極目的是在書香國度編織創業金融產業鏈生態圈。

全國只有一個中關村,只有一條創業街,這對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廣大創業群體而言真的是太少,在全國主要城市甚至不排除和新華書店系統合作,在盡可能多的地方開辟專屬于創業者和再創業者并能為其提供全方位、多層次、一條龍式服務的體現金融和閱讀特色的眾創空間,讓他們創業和再創業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更加高效、更加快樂和有價值。有人把圖書館比喻為人間天堂,我們希望創業者們應當在這樣的環境里品著咖啡工作,需要任何支持都可以手到擒來,而不是一個項目要等天使投資兩三年甚至等閑白了少年頭,最大程度上實現創業者和投資者及各種資源信息的透明而對稱。

經濟學中的郁金香效應就是發端于17世紀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酒肆咖啡館。 世界金融史上,那幾間酒肆咖啡館已成為金融和經濟學的基因、地標和里程碑。而這正是我們創意創業的最初最根本的立意。

互聯網金融調查報告范文第4篇

首先,我認為互聯網金融企業與商業銀行在業務上是相互融合的,在我國當前的整個金融體系當中,互聯網金融現在還是傳統銀行體系的一個補充,雖然其具有不同于傳統銀行的商業模式,但是無論是從業務規模上、服務對象上,或者從未來的業務形態方面來看,互聯網金融都仍然是依附于傳統金融的一小部分。

就我國現有體系而言,互聯網金融暫時仍不會對我國的商業銀行體系造成太大沖擊,從商業銀行和傳統的互聯網機構之間的關系來說,主流趨勢是合作而非競爭。隨著互聯網金融機構業務的深入,今后線上的互聯網金融機構所提供的金融產品的回報率將會下移,金額單比的額度將會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而傳統的金融機構則正好相反,因此兩類機構在未來可能會經歷一個相互合作到相互競爭過程。

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機構各自有各自的優勢,比如說傳統銀行對于消費者在信貸主體上的形象是其他金融機構所不能比的,銀行的信用風控技術也是現在的互聯網金融機構不能比擬的?;ヂ摼W金融機構也具有自身的優勢,比如說網點少,成本低,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有效獲客,使得其市場影響力逐步提升。我國的互聯網金融近幾年經歷了一個“野蠻生長”的過程,其中難免泥沙俱下,隨著我國監管措施的逐步完善,互聯網金融業也將經歷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經過整頓以后,其中將會誕生一批具備做大做強能力的企業。

此外,互聯網交易過程中積累下來大量的數據,包括除社交網絡的數據,已經逐漸地在金融機構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我認為這特別值得期待,有可能會對我們國家整個金融服務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對于我們的商業銀行來說,如何把互聯網這種結構化的數據導入自己的風控體系中,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

互聯網金融調查報告范文第5篇

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促進了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飛速發展。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金融在加快交易速度促進經濟的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在互聯網金融消費活動中,受到互聯網本身特征等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發生了不少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受損害事件,人們越來越多地關注到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為全面合理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必須加大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律的重視程度。本文以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相關理論基礎為切入點,借鑒國外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結合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重點探究完善制度、保護網絡金融消費者權益的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經濟發展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21.09.006

2016年我國出臺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互聯網金融行業規范化已提上政府議程。隨著淘寶、美團、支付寶等互聯網金融平臺逐步成為年輕一代的主要交易方式,互聯網金融將迎來新的蓬勃發展。但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仍不完善,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不僅面臨傳統金融領域的風險,而且面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帶來的新風險,其合法權益容易受到損害。更需要注意的是,首先,互聯網金融消費者較為分散、年齡層次多,且互聯網本身具備隱匿性、虛擬性等特征,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工作難度較大;其次,互聯網金融平臺較多,人們對于“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認可程度仍較低;再次,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限制低,小微金融客戶、小微企業驟然增加,從而增加了消費者權益損害事件出現幾率。針對以上問題,監管部門應制定完善的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

一、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相關理論基礎

互聯網金融以計算機、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化技術為基礎,2013年以來成為我國金融經濟領域的熱點。從時間與發展歷程的角度分析,互聯網金融行業屬于我國的新興產業,但因互聯網金融具有新穎性、盈利性、便利性等多種特征,從而使互聯網金融消費者逐漸增多,互聯網金融模式也越來越多(見表1)。

機構的產品放在平臺上,用戶通過對比挑選合適的金融產品?;ヂ摼W金融門戶多元化創新發展,形成了提供高端理財投資服務和理財產品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提供保險產品咨詢、比價、購買服務的保險門戶網站等。

(一)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涵義與特征

根據互聯網金融交易活動的特征,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定義為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進行交易的群體,通常與金融機構進行交易,即:將互聯網作為交易平臺,從生活需求或用于生活投資需求的角度出發,向互聯網金融機構購買對應金融產品或享受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小微組織或自然人,其主要目的在于獲取相應收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可知,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其權益都應受到保護。但這一官方界定僅對商品和服務有效,是否能夠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投資項目仍有待進一步探討。

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特點,一是消費者分布范圍廣、數量多。傳統的金融服務行業有固定工作人員與營業場所,這一特征限制了金融機構的服務范圍,通常僅能服務于所在區域、周邊區域,距離成為金融機構業務發展的重點障礙,但互聯網金融以互聯網為基礎,無固定對應的營業場所,在互聯網覆蓋的區域均能夠參與金融交易活動,如接受互聯網提供的金融服務、購買對應的金融產品,即成為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二是互聯網金融的準入門檻較低。每一消費者均處于相對平等地位,傳統金融機構在展示金融產品等活動時,都需要對應的資產支撐,包括聘請專業工作人員、開設區域金融網點、維護常規金融網點運營等,其金融產品本身服務價格、準入門檻都較高,大多數購買金融產品、接受金融服務的群體收入較高,屬于中產階級。而互聯網金融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如眾籌平臺,消費者通過“團購”+“預約”的模式,打破準入資金的限制,可按照自身經濟能力,直接參與互聯網金融活動在該金融業務中,消費者與服務平臺處于平等位置,不會出現排斥參與者的情況,有利于充分挖掘潛在客戶群體。

(二)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性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損害權益事件出現幾率增加,金融監管部門加大了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的重視程度。一是平衡互聯網金融不同參與者之間的地位。在互聯網金融活動中,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重要參與者,與相應企業相比,消費者本身處于較為弱勢的位置,通過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為消費者解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及時披露相關信息,促使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互聯網金融交易主體處于平等低位;二是為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提供法律法規依據。消費者本身維權意識較低,我國立法機關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基本法作出規定,可有效增強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信心,當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時,可直接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避免擴大受害范圍;三是防范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交易風險;四是完善互聯網金融管理監管體系和相關法律制度。

(三)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原則

一是堅持適度原則?;ヂ摼W金融風險覆蓋在每一環節,為平衡消費者與金融主體之間的地位,應根據優勝劣汰的法則,在適度原則支持下保護消費者權益;二是堅持傾斜保護的原則?;ヂ摼W金融消費者是弱勢群體,在風險發生的時候是直接利益損害者,因此適度傾斜于保護消費者權益;三是堅持不同救濟保護途徑協同保護原則?;ヂ摼W金融消費者的保護途徑較多,應確實保護好消費者的基本權益;四是堅持公平依法保護的原則。

二、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國外先進制度

(一)美國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先進制度

“美國”是現代化互聯網金融的起源地,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互聯網金融保護體系,在美國,研究學者認為互聯網金融應該用“Electronic Finance”表示,即電子金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這一名詞概念并不存在,但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大多存在于其相關法律之中,如《金融隱私權法》《金融服務現代化法》《電子資金轉賬法》《非公開的個人信息披露》等。2008年次貸危機不僅大規模損害美國的經濟發展,而且影響波及到全世界。為了擺脫此次次貸危機的影響,美國國會頒布《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金融監管改革法案》《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法案》等法律法規,如美國對P2P 網貸和股權眾籌直接按證券業務進行監管,要求其履行與上市公司相同的信息披露義務。

從立法層面上來講,美國立法制度既涉及宏觀制度又涉及微觀機制,旨在全面保護互聯網消費者,其可行性、操作性較強,對我國立法保護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2009年,美國出臺《金融監管改革——新基礎:重建金融監管》法案,促進了美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體系的完善,并建立起專門機構開展統一監管工作,通過加大對電子銀行、電子金融等方面對消費者的保護力度,為互聯網金融發展創造了更好條件。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不同的互聯網金融模式,美國有著不同的監管方式。對于第三方支付采取并列分管的機制,聯邦存款保險制度統一行使監管權,但各州監管部門仍可根據本州的實際情況進行監管,前提是不違反聯邦的法律原則,此種監管方式對于金融消費者無疑是一種雙重保障;對于網絡借貸的監管權,將其賦予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通過加強信息披露和市場準入管理,規范網絡借貸市場,保障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和交易權;對于眾籌融資網站,則通過初創企業融資法案既JOBS法案限制企業的融資行為。

(二)英國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先進制度

互聯網金融在英國被稱為“替代性金融”,即Alternative finance,其主要包括股權眾籌、票據融資、P2P網貸、產品眾籌等形式。在次貸危機爆發后,英國互聯網金融迎來了新的發展高峰期,其解決了傳統金融在危機后的困境,幫助英國走出次貸危機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立法制度的完善。如《金融服務與市場法案》正式明確了金融消費者的內涵,并要求建立金融管理局統一監管的機制;2013年頒布的《消費者投訴處理方法》正式將金融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納入金融消費者權益損害保護機制中。

英國自古以來就是重視行業自律的國家,早在英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泰勒的“雙峰”理論中就曾出現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理論;隨后,英國政府頒布《金融服務與市場法》明確提及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并對其所受損失進行賠償的制度。近年來,英國通過金融監管的改革,旨在以法律明文規定為金融消費者提供安全的外部環境,同時還注重國民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專業知識普及及自發的維權活動。

英國《金融服務與市場法》專門確立了“金融申訴專員服務”制度,即通過對若干爭議解決機構進行改革,將其合并為一個專門的投訴處理機構,接受金融消費者的投訴,妥善解決金融交易雙方之間的爭議。金融申訴專員以中立者身份介入糾紛,要求不偏不倚地處理爭議糾紛,一旦金融申訴專員服務經過裁定員向調查員申請復審后由調查員作出裁定,除非金融消費者有異議并起訴,否則金融機構必須接受此次裁定并履行其相關義務,是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一定傾斜的制度。作為非訴解決機制的一種,具有便利性、靈活性和獨立性。

(三)日本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先進制度

日本未受到次貸危機的過多影響,自互聯網金融領域發展以來,日本政府就以自身實際情況為基礎,結合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對國家內部金融領域進行改革,進而不斷完善金融制度體系。一是規定金融機構義務,確立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義務和相關的懲戒措施,強制要求金融機構保護消費者。日本敢于打破金融行業內部界限,逐步建立起橫向性、復合性法律制度體系;二是制定《金融服務與市場法》,該措施主要借鑒英國的金融改革模式,法律中保留一整個章節,明確規定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確立金融消費者區別對待和“合格投資者制度”,使得金融領域法律范圍進一步擴大。

(四)國外先進制度的借鑒意義

我國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時間較短,為科學全面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立法部門和監管部門必須加大對國外先進制度的借鑒。一是通過立法形式,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法律保護體系;如借鑒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美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等,我國也應通過制定完善的法律,明確互聯網金融過程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二是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模式和體制,規范互聯網金融業務,預防互聯網金融機構的非法行為;三是引入非訴糾紛解決機制,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服務窗口,并嚴格按照服務制度,讓消費者能夠更好地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四是從多方面入手,將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法律保護制度覆蓋到所有互聯網金融交易環節。

三、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現狀

我國互聯網金融仍處于起始階段,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配套措施、行業標準有待完善,出臺的監管制度以層級較低的金融監管部門的部門規章為主,如果互聯網金融領域中出現民事糾紛,大多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簽名法》等法律進行解決;就資金安全、財產安全而言,其依據《第三方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公約》等進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涉及到互聯網金融的具體事項,主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等法律規范類比適用;涉及互聯網金融民商事糾紛,則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來加以解決?;ヂ摼W金融消費者所最為關切的財產安全,只有第三方支付這一金融模式有《第三方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展業務管理暫行規定》《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等部門規章文件予以規制,而對其他模式的保護較不完善。

(二)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存在的問題

分析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不僅有利于找出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薄弱環節,還可以科學采取解決措施。一是立法體系不完善,從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層級法律法規體系的角度分析,缺少這一層級的立法,也未覆蓋每一環節,缺乏保護力度;二是監管制度有待完善,互聯網金融領域監管責任未明確到部門,監管制度和體系不夠完善;三是未建立有效的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糾紛解決機制本身約束力不夠。

四、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法律保護制度的創新途徑

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法律保護制度,是一項系統、復雜、長期的工程,需要監管部門、行業專家與消費者的共同努力,合理創新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法律制度。

(一)完善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

首先,立法部門結合當前互聯網金融領域中存在的侵權事件特征,明確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的定義,規定消費者的基本權利與義務、爭議糾紛解決方式、損害賠償方式、法律責任。其次,凸顯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保護法的特色,使其成為支撐互聯網金融領域發展的支撐,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經驗,豐富保護法的理論內容,促進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發展。同時,立法部門應結合《電子簽名法》《證券法》中有關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規定,進一步明確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范圍,將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法規制度融入《中國人民銀行法》《證券法》等的法規體系中,強化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

(二)建立健全相關法律監督制度

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抵御風險能力較低,但適應性較強?;ヂ摼W金融主要業態的監管職責分工分為銀保監會(網絡銀行監督管理、互聯網借貸、互聯網信托、互聯網消費金融、互聯網保險等)、證監會(監管管理、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等)、人民銀行(監督管理、互聯網、支付業務)等。這種“分業監管”監管模式,部門之間交流較少,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開展。必須以不同模塊為基礎加強統一協調,“一行兩會”協調管理的創新模式,共同有效面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信息、技術、損益、安全風險,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系統。

(三)拓寬非訴糾紛的解決途徑

在完善訴訟制度的同時,針對當前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的特征,對線上解決爭議機制與機構、調整程序、仲裁機構進行規定,不斷簡化非訴糾紛解決程序,通過法律形式保護好消費者權益。引入非訴糾紛解決機制的過程中,應堅持以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本身特點為基礎的原則,規定好調解機制、仲裁制度以及線上解決爭議的相關機構,按照涉案金額的基本標準,最大程度上節省開支,充分借鑒“三步走”法律法規制度,效仿金融申訴專員的服務制度,完善非訴解決機制,提供消費者和解、仲裁等途徑解決糾紛,通過法律的形式授予非訴糾紛解決機構相關權利,傾斜性保護好消費者的基本權益。同時監管部門應重視行業自律,樹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成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體協會組織,發揮自律機制作用,在制定統一規范標準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保護消費者權益。

五、結語

綜上所述,建立健全新時期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防范金融風險具有重要意義。但受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當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我國法律法規體系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缺乏專業規定,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時缺乏基本依據,地方法律法規或其他法律法規的效力不高?;诖?,國家立法部門應當結合互聯網金融的特征,重新建立、完善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保護制度,明確規定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范圍,科學保護消費者權益。同時,加大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監管力度,打破當前消費領域中分業監管的基本模式,通過創建統一合法有效監管體制機制等途徑,全面監督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運營,利用雙重保護機制,加強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此外,不斷拓寬非訴糾紛的解決途徑,重視培養互聯網金融行業企業的自律意識。完善的外部防護機制,增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p>

(責任編輯:孟潔)

參考文獻:

[1]物聯網期刊.論P2P網絡借貸法律問題——兼談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思路[EB/OL].[2018-08-29].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oNOkwOF_dcTDysrN8GTvu92n7SR9ie8wAQlbdgtO3gVw.

[2]江必新.融資租賃合同糾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3]邁克爾·所羅門.消費者行為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4]百度文庫.消費者的消費特點[EB/OL].[2014-11-13].https://wenku.baidu.com/view/9f72b0ed83d0496

49b6658ce.html.

[5]馬國泉.金融消費者保護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6]李昊.合同法教程[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

[7]楊東.互聯網金融的法律規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視角[J].中國社會科學,2015(4).

[8]鄭志來.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路徑——基于“互聯網+”對零售業的影響視角[J].財經科學,2015(5).

[9]賀晨,孫杰.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及傳統銀行轉型[J].財經科學,2015(1).

[10]盛夏,王升.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17(2).

[11]Slattery P.Square Pegs in a Round Hole: SEC Regulation of 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 and the CFPB Alternative[J].Yale Journal on Regulation,2013.

[12]李玉林.融資租賃運作實務與法律風險防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13]劉憲權.互聯網金融股權眾籌行為刑法規制論[J].法商研究,2015(5).

[14]搜狐.全國P2P整治進入尾聲,正常運營平臺剩哪29家?[EB/OL].[2020-09-01].https://www.sohu.com/a/415882618_660924.

[15]張雙梅,林北征.消費者話語中的互聯網金融治理完善——基于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的文本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

[16]李立清.互聯網金融下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模式創新[J].財經科學,2015(8).

[17]李二亮.互聯網金融經濟學解析——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5(2).

[18]陳文君.金融消費者保護監管研究[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19]潘敏嫻.淺談互聯網金融模式[J].現代經濟消息,2015(1).

上一篇:中學生用水調查報告下一篇:新農村發展調查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