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發展經濟學研究范文

2023-09-14

發展經濟學研究范文第1篇

【摘要】村鎮銀行在我國的發展面臨著內外因素的制約。制約村鎮銀行發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村鎮銀行信用認可度較低、新型社會信用制度和信用體系建設滯后等方面。我們應當從政策上加大對村鎮銀行的支持力度,不斷提高監管水平,抓緊完善農村新型社會信用制度,以促進其健康發展。 【關鍵詞】村鎮銀行 制約因素 改善 對策

當前,農村金融體系是我國整個金融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因此,提高我國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縮小城鄉差距,構建新型的完善的農村金融體系勢在必行。近年來,村鎮銀行作為一種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在我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試點到推進的發展歷程。根據銀監會的統計,截至2010年6月末,已經開業的村鎮銀行有214家,正在籌建的村鎮銀行有52家,但這與銀監會的規劃目標仍相差甚遠,村鎮銀行在我國的發展還面臨著諸多因素的制約,既有內部因素的制約,也有外部因素的制約。其中,外部因素制約是阻礙村鎮銀行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制約村鎮銀行發展的外部因素

制約村鎮銀行發展的外部因素是與內部因素相對而言的,它指的是村鎮銀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發展環境的制約。

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相關配套政策還沒有完全到位。盡管銀監會已陸續發布了村鎮銀行的行政許可及監管細則,但對村鎮銀行的財政支持力度和稅收優惠政策等具體規定還沒有完全出臺,很多配套政策還沒有完全到位。表現在:一是大多村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執行的是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比農村信用社的標準要高;二是村鎮銀行沒有享受到稅收政策的優惠待遇。根據我國銀行業營業稅率的征收情況,農村信用社的營業稅率基本都是3.3%,而村鎮銀行和商業銀行一樣都是按照5%征收;三是再貸款利率沒有享受優惠待遇。農村信用社的支農再貸款利率一直以來都低于商業銀行的再貸款利率,表現了國家在政策方面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支持,而村鎮銀行作為新興的服務于農村、農民、農業的金融機構,卻沒有享受到和農村信用社同等的政策待遇,把村鎮銀行同商業銀行同等對待,這對村鎮銀行的成長和發展非常不利。

銀行監管部門的監管過度和不足。我國銀行監管部門對村鎮銀行的監管模式采取的是“低門檻、嚴監管”,其中“低門檻”指的是國家對村鎮銀行的設立和業務的市場準入條件要求較低,這對于快速增加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的數量和覆蓋面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而“嚴監管”指的是監管機構實行比較剛性的監管措施,這有利于村鎮銀行設立初期的規范化操作,避免出現失控現象,造成金融風險。但在實際操作中,又很難實現政府的政策意圖,如村鎮銀行設立時的持股比例要求就不盡合理。這些問題充分表明,我國銀行監管機構對村鎮銀行的監管還缺乏足夠的經驗,同時監管的力量還略顯不足,監管的水平還有待提高。

社會公信度比較欠缺,村鎮銀行的信用認可度較低。村鎮銀行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相比,在社會認可度方面存在著明顯不足,它的知名度和信譽度短期之內很難建立起來,直接結果就是剛剛成立的村鎮銀行很難吸納到農民的個人存款,而想要貸款的農民卻很多。通過分析,可以得到原因:一是村鎮銀行作為新生事物,開始建立的網點較少,農民不敢將錢存入;二是村鎮銀行沒有國家背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和農村信用社都具有國有和集體背景,這些金融機構經營多年,深受農民信賴,讓農民感到放心,而村鎮銀行卻沒有這樣的背景。

地方政府定位不清,經常存在不當干預。政府對農村金融機構的管理和服務應該體現在:充分發揮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地制宜地引導農民發展生產,積極促成和協調農村金融機構為農業生產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不斷提高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只有經濟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農民存貸款的積極性,從而不斷提高區域內農民的資金需求和還款能力,這樣既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又能促進村鎮銀行在廣大農村地區的迅速發展。但是,實際操作中,一些設有村鎮銀行的地區,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政府對村鎮銀行的組建、管理和監管干預過多的問題,尤其是對村鎮銀行的放貸業務干預過深。

新型社會信用制度、信用體系的建設滯后。當前,我國農村信用制度、信用體系還是傳統占據主要地位,很多農村尤其是比較落后的農村長期以來形成了一些觀念,很多農民認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農村信用社都是國家開辦的銀行,小額貸款就相當于國家發放的扶貧款、賑災款和救濟款,這些貸款不貸白不貸、貸了也不用還了,國家的錢不用白不用,傻子才還。這樣的信用觀念直接導致了農民借貸不還,沒有信用約束,因此,盡快建設新型農村信用制度和信用體系勢在必行。 改善村鎮銀行發展外部環境的對策

為了促進村鎮銀行健康快速發展,帶動農村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就必須采取積極措施,不斷改善村鎮銀行外部發展環境。

加大政策對村鎮銀行的支持力度。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是我國金融業發展的薄弱環節,要加快村鎮銀行的發展,不斷拓展其生產空間,給予其足夠的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其健康快速發展。采取的具體措施有:一是適當地放松利率管制,允許村鎮銀行根據當地實際發展狀況、資金供求狀況在一定范圍內自主地確立貸款利率;二是在一定年限內對村鎮銀行實行減免營業稅和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支持其發展初期不斷壯大;三是央行要像支持農村信用社一樣,支持村鎮銀行,給予其同等支農再貸款的優惠政策,以幫助村鎮銀行解決資金難題,擴充其資金實力;四是監管部門應出臺促進村鎮銀行與郵政儲蓄、農村信用社競爭和發展的有關政策,幫助村鎮銀行增強競爭力和發展活力。此外,還要建立一定的政策協商機制,針對村鎮銀行面臨的發展難題和實際困難,協商統一給予其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優惠待遇,幫助村鎮銀行盡快發展起來。

加強監管,完善政策,不斷提高監管水平。加強村鎮銀行股東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審查,要加強培訓,提高他們的管理和運營水平。政府應對申請開辦村鎮銀行的個人或商業銀行建立嚴格的審核制度。銀行監管部門加強對村鎮銀行的檢查考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突出村鎮銀行的支農指標的考核。監管部門要對村鎮銀行的貸款對象和資金用途嚴格控制,保證村鎮銀行對農民的適當的貸款比例。要適度控制村鎮銀行的擔保額度和擔保行為,尤其要控制村鎮銀行與控股銀行、重要關聯人的相互關聯授信。要適度控制流動性風險,要求村鎮銀行建立與控股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相互支持機制,保證控股銀行在流動性方面對村鎮銀行的支持。要積極引導村鎮銀行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結構,建立健全完善的內控和風險管理制度,不斷提高村鎮銀行應對風險的抵御能力。

加強宣傳,提高自身公信度。創建初期,村鎮銀行應加強宣傳工作,不斷地利用各種廣告和公關媒體,廣泛進行宣傳,將村鎮銀行的性質、服務宗旨和自身特點,以及開展的主要業務介紹給廣大農民。村鎮銀行還要充分利用接近農村腹地的地域優勢,堅持深入農村經常拜訪客戶,不斷提高影響力和美譽度,對農村的一些影響力比較大的文體活動比如廟會提供贊助,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不斷擴大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和提高自身公信度,隨著自身公信度的提高,廣大農民逐步熟悉其性質和業務后,就會打消顧慮。這勢必會有利于提高村鎮銀行的儲蓄能力,不斷地增加存款。

發展經濟學研究范文第2篇

一、服務滯后和短期經營等危機。隨著監管制度的修改以及銀行和客戶對銀行保險認識的加深,銀行將會主動地把銀行保險納入自身的 發展 戰略規劃,加強對銀行保險的系統化管理;壽險公司也將通過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服務改善來提高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從而使銀行保險業務繼續健康快速地發展。

一、2002年銀行保險在我國壽險市場異軍突起

(一)2002年我國銀行保險業發展概況

2002年是我國保險業加速發展、進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的第二年。全年實現保費收入3054.15億元,比上年增長44.6%。其中人身保險保費收入達到2274.64億元,比上年增長59.7%,占總保費收入的74.5%。

如果說在這一年人壽保險市場有什么絢麗風景的話,那么最出彩的莫過于“分紅保險”這一險種和“銀行保險”這一新興銷售渠道的異軍突起。盡管團險、個險均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但比起銀行保險拉起的一根近600%增長的陽線而言顯然不再搶眼。全年銀行保險保費收入達388.42億元,占壽險總保費收入的17.08%,尤其是從第三季度開始,銀行保險保費收入全面超過團險保費收入,從而使壽險公司形成個險、團險和銀行保險三大銷售渠道的架構。

2002年銀行保險市場的主要特點是:

1.銀行保險業務全面展開,但收獲不一。國內各家壽險公司都不約而同地把銀行保險作為2002年新的業務增長點,銀保合作此起彼伏。如表1所示,各家壽險公司都分得了一杯羹,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新成立的太平人壽保險公司,其依仗工商銀行的背景收進了近12億元的銀行保險保費,該收入占其全年全公司保費收入的70.57%,占比超過了 目前 銀行保險發達的歐洲諸國。

2.銀行與壽險公司的合作深度和廣度加大。目前全國大約有銀行網點13萬個左右,加上郵政儲蓄網點也不過18萬個上下,但是已經和壽險公司簽定協議代理其業務的至少已經有近8萬個,銀行保險在網點上的覆蓋面可見一斑。銀保合作除表現在銀行代理壽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之外,還在帳戶與結算、協議存款、保單質押貸款、信用卡發行等諸多方位展開;更進一步者,銀行直接或間接地通過資本介入擁有壽險公司的股權,為銀行保險的進一步發展和更激烈的競爭打下了基礎。

2002年各公司銀行保險業務比較

3.產品同質化明顯。目前在市場上可以見到的銀行保險產品基本上都是在平安公司率先推出的“千禧紅”的基礎上模仿和改良的品種,并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和突破,保險責任也都是生死兩全外帶分紅。

4.壽險公司表現出更注重短期競爭利益的行為。雖然保險公司在產品設計上有不同繳費年期的保單,但是實際在市場上五年期躉交方式已成為各家公司大力發展銀保業務的主旋律。此類業務不僅會逐漸給銀行施加爭奪儲蓄存款、分流客戶的壓力,而且對保險公司而言,也只適用于短期突擊,不利于長期持續經營。

(二)銀行保險異軍突起的市場成因

國內已經有學者對于銀行保險產生和發展的 理論 成因作了充分的闡述,而2002年 中國 銀行保險的異軍突起還有其直接的市場成因。

首先,必須明確在目前國內保險市場的銀行保險的合作關系中保險公司是主動積極的需求方,銀行是相對被動的供給方,目前銀行保險合作關系內部是供方市場。

其次,在2002年及其之前使壽險公司困惑的主要 問題 有:

1.個險營銷陷入迷茫。前些年風光無限的個險營銷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營銷員隊伍的建設擴大越來越難、產能越來越低,但是由于壽險公司之間的競爭,花在他們身上的成本卻越來越高;同時, 社會 輿論因營銷員的品質對壽險公司施與越來越大的壓力;投資類產品的超常抄作以及投資回報的低迷更使壽險營銷如履薄冰。

2.團體保險困圍難破。曾為壽險公司的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團體保險面臨的問題一點也不比營銷的少:公司間的競爭不斷加劇,手段越來越有殺傷性;中介機構或個人索要的手續費越來越高;公關手段“創新”帶來了費用的不斷加碼;保險費率能低就低,管理費能少就少、能免就免,還傳聞產險公司在已經以責任險的方式介入 旅游 險市場的基礎上將要全面參與意外險市場的競爭,等等。

3.業務成本不斷提高。如前所述,競爭的焦點和手段造成壽險公司的經營成本不斷升高、業務投入不斷加大,而效果卻不甚樂觀。 4.誠信危機。由于在產品銷售上出現的誤導以及客戶服務方面的欠缺,特別是理賠客戶的不滿意,客戶乃至整個社會對于保險公司的誠信已經出現了極大的懷疑。

面對以上一系列問題,壽險公司在積極找尋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的 方法 的同時也在迫不及待地找尋新的業務增長點以及規避上述問題的方法。不可否認,銀行保險在國外、尤其在歐洲的成功經驗讓國內的壽險公司找到了方向,也不可否認,正是上述的問題背景以及為問題找尋出路的動機,釀就了2002年中國壽險市場銀行保險的大發展。

此外,銀行保險的示范效應也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是以平安公司為代表的公司率先開辟銀行保險領域并從中獲得了利益,成功的經驗無疑加大了銀行保險對壽險公司的吸引力以及壽險公司對銀行保險的信心。

(三)銀行保險對保險市場的促進以及對市場格局的 影響 盡管2002年全國銀行保險的保費收入為388.42億元,僅占壽險總保費收入的17.08%,但是它對于全國人壽保險市場格局依然有著積極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發展經濟學研究范文第3篇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被學術界公認為我國經濟學界的最高獎項,它的設立和頒發不僅是對中國經濟學人在經濟學研究中所取得成績的肯定,同時也對中國的經濟學研究及其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通過對13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回顧和總結,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學在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方面的發展軌跡。

一、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與中國經濟學研究的理論范式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是為紀念我國卓越的經濟學家孫冶方同志對經濟科學的重大貢獻,推動中國經濟科學的繁榮和發展,表彰和獎勵對經濟科學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而設立的經濟學特別獎項。該獎項由著名經濟學家薛暮橋、于光遠、許滌新等發起,并于1983年6月19日成立“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勵基金委員會”,1984年開始首次評選。評選的宗旨是獎勵有理論創新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優秀作品,特別是學風嚴謹的中青年經濟學者,培養和挖掘新一代經濟學家,促進我國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和進步,更好地指導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評獎對象是:1979年以來我國經濟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發表的論著。評選范圍包括:理論經濟學,國民經濟綜合問題研究,產業經濟學綜合性、理論性問題研究等。獲獎作品應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在理論研究上有創見,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馬克思主義經濟科學的發展有較大貢獻者。

1、十三屆(1984-2008)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統計分析

根據“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評選章程”的規定,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評選出著作獎和論文獎若干個。1984年到2008年,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已經評選出13屆。

(1)十三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共評選出著作獎47部。其中18部是獨著,其余29部為2人以上的合著作品;論文獎154篇,其中82篇論文為獨著,72篇為2人以上的合著成果;在獲獎的作品中,直接以課題的研究成果獲獎的有24項,以“論文集”形式出版的獲獎論文有24項(孫治方經濟科學獎基金辦公室,2008a、2008b)。

(2)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總人數達390人。其中獲著作獎的175人(包括所有參著人員,如果只統計第一作者和主編,則獲獎人數為49人),獲論文獎的215人(包括所有作者,如果只統計論文第一作者和課題第一執筆人,則獲獎人數為142人),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獲獎者中,有17人獲得2次以上的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孫治方經濟科學獎基金辦公室,2008a、2008b)。

(3)獲獎的著作和論文集涉及國內27家出版社。其中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有10部,上海三聯書店9部,上海人民出版社8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7部,人民出版社4部。其他出版社也都是以北京和東部地區為主,而西部地區的十幾個省份沒有一家出版社的出版物獲獎,這也反映了我國出版社的東西差距(孫治方經濟科學獎基金辦公室,2008a、2008b)。

(4)獲獎論文所發表的雜志涉及83家。其中在《經濟研究》上發表的獲獎論文有44篇,《中國社會科學》雜志有17篇,《改革》雜志有13篇,這也充分反映了這3家雜志在國內經濟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學術影響。其他著名的雜志,如《管理世界》5篇,《財貿經濟》4篇,《中國工業經濟》3篇,《學術月刊》和《人民日報》各有2篇獲獎。發表1篇獲獎論文的雜志有75家,這些雜志也都是國內重要的核心刊物。從獲獎論文所發表的雜志可以看出,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不僅充分體現其學術的廣泛代表性,也反映該獎項的獲獎理論在國內所具有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價值(孫治方經濟科學獎基金辦公室,2008a、2008b)。

2、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獲獎理論:中國經濟學研究的內涵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每屆評選的著作獎和論文獎都有若干個,而且評選的對象是1978年以來的所有公開發表的經濟學論著,因此,獲獎所涉及的理論范圍就相當廣泛,而且獲獎的很多理論都與當時的中國政治經濟背景有關。由此,要對所有獲獎的理論進行全面和系統的分析和評述會有相當的難度,但通過對獲獎的47部著作和154篇論文的整理和綜合,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獲獎理論所反映的中國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內涵。

(1)對社會主義經濟學的學科問題研究。中國的經濟學學科建設一直比較薄弱,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對經濟學的學科建設給與了極大的重視,在45部“著作獎”中,有11部是關于中國經濟學的學科建設的,占著作獎的24.4%。具體獲獎的著作主要有:《中國消費經濟學》(第1屆,尹世杰主編)、《社會必要產品論: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探索》(第2屆,雍文遠主編)、《生產力經濟學原理》(第3屆,熊映梧主編)、《中國近代經濟史》(第4屆,嚴中平主編)、《政府管制經濟學導論》(第10屆,王俊豪著),《價值學說史》(第13屆,何煉成著)等。

(2)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及其中國化的研究。長期以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一直是中國經濟學界的主流研究領域,改革開放之前,我國的經濟學基本上是以馬克思的《資本論》和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作為學習經濟學的指定版本,而且對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都是談學習體會,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嚴重不足。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學界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以中國經濟建設為背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中國化研究取得了較大的成果,這方面的成果在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如《馬克思社會再生產理論》(第1屆,羅季榮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概述》(第6屆,張問敏著)、《市場經濟理論典鑒——列寧商品經濟理論系統研究》(第8屆,楊承訓著)。

(3)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研究。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和界定一直是我國經濟學界探討的主題,這一問題的研究關系到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學研究的方向。改革開放之前,經濟學界一直把計劃經濟、公有制和按勞分配作為社會主義的基本本質特征,并與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私有制和按資分配相對立。但是,孫冶方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探討在社會主義經濟中如何利用價值規律和將利潤、獎金、最小成本核算等經濟杠桿納入社會主義的企業管理之中。在孫冶方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探討的啟示下,中國經濟學界對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系統研究,這些研究為黨的“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強力的理論支持。正因如此,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對關于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問題的研究給與了特別的關注。這方面獲獎的直接相關理論有:《駁姚文元按勞分配產生資產階級的謬論》(第1屆,蘇紹智、馮蘭瑞著)、《我國現階段生產關系基本結構的若干理論問題》(第1屆,吳敬璉著)、《共同富?!鐣髁x的旗幟》(第7屆,李光遠著)等。

(4)關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研究。改革是中國發生的最偉大的制度變遷,也是30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

的第一推動力。運用經濟學的方法和理論對改革性質、方式、進程及效果的研究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學界主要研究領域,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中得到了充分重視,獲獎的作品達21項之多:《試談包產到戶的由來、利弊、性質和前景》(第1屆,吳象著)、《關于改革經濟管理體制的若干設想》(第1屆,肖灼基著)、《中國改革大思路》(第3屆,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著)、《中國傳統積累模式和經濟體制改革的特殊性》(第4屆,程秀生著)、《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與改革所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思路》(第4屆,陳吉元、鄧英淘、姚鋼著)、《中國經濟體制市場化進程》(第10屆,陳宗勝著)等。

(5)關于中國微觀經濟運行問題的研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微觀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逐步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自主經營能力逐步提升,微觀經濟組織的功能逐步優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微觀基礎逐步穩定和充滿活力。微觀經濟運行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鼓勵和肯定,獲獎的主要成果有:《企業本位論》(第1屆,蔣一葦著)、《企業活力與企業行為約束機制》(第2屆,衛興華、洪銀興、魏杰著)、《競爭與壟斷:社會主義微觀經濟分析》(第3屆,胡汝銀著)、《社會主義微觀經濟均衡論》(第3屆,潘振民、羅首初著)、《灰市場理論》(第4屆。樊綱著)、《產業組織及有效競爭——中國產業組織的初步研究》(第6屆,王慧炯主編)、《中小企業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第12屆,林漢川、夏敏仁、何杰、管鴻禧著)、《一個中國私營部門發展模型》(第12屆,趙志君、金森俊樹著)、《非競爭型投入占用產出模型及其應用》(第13屆,劉遵義著)、《中國出口品國內技術含量升級的動態研究》(第13屆,姚洋、張曄著)等。

(6)關于宏觀經濟運行的理論與對策研究。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的大量引進和廣泛應用,中國宏觀經濟的增長與穩定便成為我國經濟學關注的焦點,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日趨完善,極大地豐富了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研究,可以說這是30年來我國經濟學界在經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從第1屆到第13屆,宏觀經濟方面的獲獎作品的質量越來越高,這些成果無論是對學術研究的影響力還是對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力都越來越大:《國際分工與我國對外經濟關系》(第1屆,袁文祺、戴倫彰、王林生著)、《關于宏觀經濟管理的若干問題》(第3屆,李成瑞著)、《通貨膨脹的診斷和治理》(第4屆,吳敬璉著)、《貨幣供應量已不宜作為當前我國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第10屆,夏斌、廖強著)、《通過加總推出的總供給曲線》(第11屆,余永定著)、《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高儲蓄、高投資和中國經濟增長》(第12屆,李揚、殷劍鋒著)、《中國的資本回報率》(第13屆,白重恩、謝長泰、錢穎一著)、《稅收競爭、地區博弈及其增長績效》(第13屆,沈坤榮、付文林著)、《論財富》(第13屆,裴小革著)等。

除了以上六個方面的主流核心理論外,孫冶方經濟科學獎還對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問題、不同歷史階段的經濟難點熱點問題、國際經濟關系問題、經濟轉型問題等重要經濟問題的研究成果給予了積極的關注,并對中國經濟學研究中的一些“邊緣性的”或“交叉性的”的研究成果也體現一定的肯定性支持。

二、從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看中國經濟學研究變遷的軌跡特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學研究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不僅學科體系逐步完善,研究領域逐步拓展,而且研究方法更加科學,經濟學理論對中國經濟實踐的指導意義更加具體和富有針對性。從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獲獎理論中可以歸納出中國經濟學研究的進步與變遷的軌跡特征。

(1)從單純的規范性研究到現代經濟學方法的廣泛使用。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幾乎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學研究,經濟學論著基本上是規范性的“感想”和“學習體會”,以課題形式的調研報告很少。由于受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意識形態影響,經濟學界比較注重對生產關系及其變革研究,而且大多是從概念到概念,缺乏數據支撐的實證分析。到上個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我國的經濟學研究也進入了起步階段。但在改革開放初期,由于對改革的目標還缺乏統一的認識,經濟學界對現代西方經濟學采取的大多是批判的態度。研究的方法基本上還是規范性研究和抽象的哲學式思考,實證研究和數學模型的論證方法幾乎很少。經濟學研究的主要以馬克思的經典著作為依據對國家經濟政策進行簡單的解釋,經濟學的學科體系幾乎是“黨代會”的理論復制。到90年代中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大量引進到國內,現代經濟學在中國的高等教育中得到了普及和提升,中國的經濟學刊物開始大量發表以數學建模、計量證明、統計檢驗為工具的實證性論文。從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獲獎著作可以看出,在前七屆獲獎作品多以規范性的研究為主,從第8屆(1998年)開始,獲獎作品基本上以應用現代經濟學方法來研究經濟問題?,F代經濟學家借用數學工具,極大地擴展了對經濟現實的認識和判斷能力,由此大幅度地提高了經濟理論的精確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中國的經濟學研究出現了定量化、精確化、演繹化的趨勢。

(2)以中國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重大事件為背景,逐步形成了對中國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研究體系。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大進展就是中國的經濟學界以中國的經濟發展為背景,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為指導,廣泛吸收現代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對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進行科學的探討和研究,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體系,創建了對中國經濟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的“中國經濟學”。從13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獲獎理論看,上個世紀80年代主要是關于我國國情和改革的必要性的探討,形成了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問題的經濟學認識;上世紀90年代,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中國經濟學界集中對計劃與市場的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關于中國的所有制結構理論、分配結構理論和宏觀調控體系理論的研究,形成了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理論體系;進入21世紀,中國經濟學的從注重要素解放到注重人的解放,形成了對社會平等、社會公正和區域協調等民生民權問題的研究,形成了中國經濟的科學發展理論。

(3)以課題形式帶動中國經濟學對現實重大經濟問題的對策研究。改革開放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這一偉大的實踐迫切需要經濟理論研究的支持和提供各種選擇方案。為此,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地方各類社科基金中,對當前經濟問題的理論和對策研究成為中國經濟學界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的主要形式,通過對大量的經濟實踐活動進行理論分析和研究,尋找中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提升經濟學對現實經濟問題的解釋力,豐富了

中國經濟科學研究的實踐價值。在13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中,有24項各類課題成果獲得論文獎,這些以課題形式的研究成果為各級政府解決經濟問題和制定經濟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充分發揮了經濟理論指導經濟實踐的作用。

三、中國經濟學評獎機制的完善與研究水平提升的學術機制

1、孫冶方經濟學獎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比較與完善

眾所周知,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當今世界公認的經濟學最高獎項,這是因為:(1)諾貝爾經濟學獎只獎勵給“為人類做出最杰出貢獻的人”;(2)諾貝爾經濟學獎評選“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的影響”,評選的唯一標準是科學研究成就的大小,使諾貝爾獎成為人類科學發展中“最公正”和最具影響力的科學獎項;(3)諾貝爾經濟學獎每次只對某個重大創新性基礎理論或創新性研究方法進行獎勵,它可以有幾個人同時獲得,但不會使某一個人在其他領域的成果重復獲獎,這使得諾貝爾獎成為一個人科學研究的終身獎項,是獲獎者在科學研究上的最高榮譽;(4)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獎勵那些經過幾十年的經濟實踐的檢驗被證明對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或對推動經濟學研究具有巨大進步的理論和方法,而且獲獎的候選人是由各國的經濟學會和世界著名經濟學家推薦,但不允許自我推薦和申報,當年評獎委員成員(一般是5人)不得獲獎。正因如此,很多獲獎者都是在七八十歲高齡時才獲此殊榮(朱啟才,2009)。

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相比,孫冶方經濟科學獎雖然被我國的學術界認為是“中國的諾貝爾獎”,但它在評獎機制和獲獎理論方面與諾貝爾獎有著較大的差別。一是評獎的程序不規范,不僅評委可以獲獎,而且一人還可獲得多次獲獎并且獲獎者均是個人申報;二是獲獎的理論發表的時間很短,甚至當年發表的論文當年就獲獎,沒有實踐檢驗的效果評估;三是在已獲獎的理論中,絕大部分是簡單的對中國經濟問題的對策和對經濟政策的解釋性成果,而對經濟學研究和中國經濟實踐指導意義的基礎理論研究很少,使獲獎的很多“成果”在中國經濟的巨大變遷中很快就過時了。因此,必須完善中國經濟學的評獎機制,使經濟學的評獎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平臺:一是成立真正代表中國經濟學研究各個派別的“中國經濟學會”,將現行的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由中國經濟學會來評比和頒發,使之更具有權威性和廣泛性;二是按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比程序,所有評獎者由全國的經濟學專家推薦,并且以某個已被實踐檢驗的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和學術影響力的理論為唯一標準,而且每人只能獲獎一次,當年的評委不能獲獎;三是把孫冶方經濟學獎改為只獎勵給某個人的學術成就獎,相同或相關的理論可由2人~3人當年同時獲得,取消現行的“著作獎”和“論文獎”,避免現行的當年獲獎的著作和論文由很多相互無關聯的理論一起獲獎的局面。

2、提升中國經濟學研究的學術方向

我國的現代經濟學研究起步較晚,很多研究還只是在學習、引進和介紹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自身特色的學術研究還不多,研究成果還缺乏獨創性、科學性和實踐性,基礎理論的研究嚴重滯后。形成這一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核心的原因是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學界缺乏科學的學術研究機制,我們習慣于思考“大的或宏觀的問題”,習慣于使用官方公開數據來解釋國家經濟政策,習慣于在書齋中閉門做學問。所有這些都使得我們在經濟學研究中缺乏科學的方式和足夠的科學的精神。因此,要提升中國經濟學的研究水平,最重要的是改進我們的學術研究機制。

1、建立科學的學術研究方式

經濟學是研究經濟增長和財富創造過程中資源配置效率的科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相比它的實用性更強,因而也被稱為致用之學。這一特點決定了經濟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分析的方法論的創新、經濟基礎理論及其體系的構建和對現實經濟問題的研究。經濟學通過發現經濟問題、分析經濟問題和解決經濟問題來提升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人認為經濟學的研究水平是與其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應的,只有歐美發達的市場經濟才能產生出高水平的經濟學研究成果。這一觀點雖反映了經濟學研究的當今現實,但并非是經濟學研究的全部。在現代經濟學理論中,的確有一部分理論和方法是與經濟發展水平的商低有關,如期權定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微觀計量理論等就與資本市場和市場經濟發達程度相關,但大部分理論和方法是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的研究,如經濟計量模型、福利經濟理論、經濟增長因素分析、一般均衡理論等,有的研究成果甚至與經濟發展水平高低無關,如交易費用理論、線性規劃、博弈論、人類行為的經濟學分析、不對稱信息理論等??梢?,經濟學研究的核心是在于提供經濟分析的方法論和基礎理論體系,并以此為經濟發展提供對策。在任何一個國家,經濟學的研究既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對策研究,更要有與基礎理論和方法論有關的所謂純經濟學理論的研究?;A理論的研究是應用研究的基礎,是源頭話水,沒有基礎理論的深入發展和創新,解決具體經濟問題的對策研究就會失去科學的依據。中國經濟學界要提升經濟研究水平,必須改變我們的學術研究方式和學術思維方式:(1)由注重宏觀問題的研究轉變到注重微觀個體經濟行為及其差異的研究;(2)由注重利用官方數據套解經濟問題的研究轉變到注重經濟數據背后的形成關系研究;(3)由在書齋中感想性地研究轉變到在實踐中“蹲點觀察”和“建立經濟樣本”來發現經濟運行的微觀基礎機制研究;(4)由經濟研究主要來解釋國家政策為主轉變到科學研究本身的真理探究。

2、真正確立科學研究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研究制度,按“科學發展觀”的理念確??茖W研究無禁區

提倡在經濟學研究中樹立“科學、民主、創新”的學術研究精神,以崇尚科學和真理為學術探索的唯一標準,把科學研究特別是基礎理論研究的水平作為提高國家競爭力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指標。

3、徹底改變科研評價體系和學術評審制度

把基礎理論研究作為衡量學術研究水平的基本指標,以在基礎理論和方法上的“代表作”作為衡量個人學術水平的唯一標準;以發表的基礎理論論文的學術水平作為衡量各類學術刊物水平的核心指標;建立各類相關基礎理論研究的學術團體,基礎理論研究的論文發表及其學術價值必須在學術團體中交流并由相關學術專家推薦和評審;同時,必須在全社會真正建立學術理論研究成果的實踐評價機制,根據學術和實踐影響力確立中國經濟學研究水平指數,每年在全社會公布前100名中國經濟學家的研究成果指數排名。使經濟學的研究成果真正成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工具。

(編校:育 川)

發展經濟學研究范文第4篇

一、網絡會計定義

網絡會計, 指的是在互聯網環境下, 對各項事項及交易進行披露及確認的會計活動。會計處理的數據主要是通過電子信息的方式在網絡計算機上實現的, 是建立在網絡信息基礎上的, 其本質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快速變化而建立的自我學習、設計、自我進化的一種新型的會計系統。網絡會計是會計與互聯網結合的必然產物, 是為了適應網絡時代的需求, 也是會計行業未來的發展新趨勢?,F在會計可以借助網絡對會計信息進行更加高效的處理, 大大提升會計處理繁雜數據的效率, 時代在不斷發展, 網絡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 這樣的背景也為會計信息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

二、我國網絡會計發展的新趨勢

(一) 更重視組織管理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各種與網路會計相關的制度, 財務相關部門也建立了一套專屬于網絡模式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 各單位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 設置口令, 驗證身份后才可以進行數據的存取, 在此基礎上還要建立與網絡會計檔案制度相關的制度, 比如數據管理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計算機硬件與操作管理制度等, 要使網絡會計可以走上規范化的道路, 能夠有章可循。此外, 操作人員要修改會計數據的時候, 要隨時保持留存操作日志的習慣, 以方便日后可以隨時進行查看;或者是數據一旦發生丟失或遭到破壞, 相關人員還可以及時地進行修復, 每次在操作以后都要及時地進行備份, 減少這樣的人為原因帶來的損失。

(二) 加強網絡會計信息監督力度

新形勢下, 內部會計信息監督應該更加需要深度及廣度, 網路時代的到來使得現代企業面臨的經濟活動也日漸復雜, 一方面, 網絡背景下企業的會計信息透明度得到了增加, 這就更加有利于社會及政府部門對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及時的監督, 可以避免傳統會計中“黑箱”的情況出現;另一方面, 網絡會計應該需要增加相應的監控崗位, 傳統的會計需要人員進行親自蓋章, 而網絡會計下, 會計人員處理賬務的時候可以變得十分的快捷方便, 這樣也能更加有利于后期的跟蹤及調查, 可以實現有效的監督, 網絡會計的出現使得人員的操作及數據都可以在同步的記錄在數據庫中, 極大程度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 網路會計管理智能也更明顯

網絡經濟及管理學科的發展使得網絡會計的智能呈現了管理及反映兩個職能, 網絡會計管理職能的提升是隨著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而提升的, 管理職能指的是企業經營者及國家為了滿足宏觀的需要而衍生的, 是企業經營管理與會計參與的功能;而反映職能則是指的把全面的、詳細的會計結果充分的揭示出來而使用的一種職能。新型管理會計模式下, 會計系統是進行整個管理及全面核算的過程。網絡的快捷方便使得會計也能更加全面的做出正確的決策, 能進行綜合分析及橫向比較, 使得會計人員能夠及時地通過在線訪問的形式得到企業的及時會計信息, 其中也包括了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的會計信息內容。

(四) 網絡會計的風險防范意識增加

安全控制主要主要指的是防止一切威脅會計信息及系統安全的問題, 網上黑客及網上泄密的事件時常發生, 嚴重地影響著系統安全的問題, 要想解決這樣的問題, 相關部門就要建立相關的責任制, 專人負責資料備份的任務。為了防止出現非法篡改的情況。還可以定制一些特殊的文件, 一旦發現任何破壞數據文件、軟盤及賬冊的行為, 要進行嚴肅的處理, 嚴禁變更、涂改、偽造等行為。最后, 會計負責人要選用安全登記高的產品, 并及時進行升級, 加強網絡的安全防范意識, 提升網絡會計的安全接口技術。

三、結語

網絡信息在快速的發展, 企業的經營活動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網絡會計是企業財務會計的必然發展趨勢?;诨ヂ摼W技術的網絡會計, 將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及時、有效的財務數據報告, 提供更加精確化、標準化的數據信息, 也能為企業的決策者提供最及時準確的信息支撐。企業應該要利用網絡會計的優勢對企業的財務會計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 促進企業會計健康、長遠的發展。

摘要:社會在不斷發展, 隨著網絡的出現, 單機工作的系統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快節奏的社會發展, 為了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 網絡會計便應運而生, 在彌補了電算化不足的同時也成了未來會計發展的新方向。本文就針對網絡會計的定義及我國網絡會計發展的新趨勢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網絡會計,現狀,網絡趨勢

參考文獻

[1] 徐旻, XUMin.企業網絡會計發展與財務管理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 2016 (2) .

發展經濟學研究范文第5篇

“都市圈”的概念是由“大都市”與“區域”組合而成的。這一概念之所以會組合起來, 是因為現如今都市圈核心城市及其區域范圍的邊界通過政治性、行政性劃分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少了。“大都市”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希臘, 并且一直以來被描述成“首都”或者是“特大型城市”。然而, 有資料顯示在過去的一兩百年“大都市”概念的應用有了明顯的變化??赡苁怯捎诹_馬教會的等級制度使得人們在18到19世紀認為“大都市”是文化中心的象征, 直到19世紀末才推崇其政治性與經濟性功能。然而, 這一術語在德語區直到19世紀中期還很少被使用, 并且更多地被稱為“大城市”。最初是柏林與維也納這些首都被稱為是百萬人口城市, 其作為現代化國家的首都形成了文化中心、企業總部以及金融中心等新的功能。因其在數量與質量上與“小型大城市”有著明顯區別, 所以需要被重新定義。對于這一級別的城市首先會被成為“百萬人口城市”或“世界性城市”, 但其在內涵上與通常所稱的“大都市”也有一定差別。

對此概念的理解在20世紀才形成與現在差不多的意義??赡苁且蕾囉谟⒚勒Z言以及法語的應用使得“大都市”作為大城市并具有國際意義。其具有政治性和經濟性的控制功能, 具有高密度、企業傾向性的服務功能以及具有高度發達的基礎設施和國際性的文化意義。大都市從那時起被視作全球經濟網絡的重要結點。與此同時日益明顯的是, 對于一個都市圈性能相關的因素和功能不僅僅體現在核心城市政治行政方面功能的發揮, 而是在更大的區位空間方面的延伸, 還包括其臨近的縣市地區。這不僅涉及到大面積的都市化基礎設施建設 (機場、物流中心、批發貿易) , 而且還包括高級別的服務業。這些都是針對核心城市區位周邊區域相互之間傳輸和連接網絡的質量 (比如南部慕尼黑周邊地區以及法蘭克福周邊區域的陶努斯山區) [1]。

在德國, 各個都市圈的空間集中度以及都市化功能的分配有著顯著的差異。大多數情況下都市圈的理想類型是由具有明顯大都市特征的區域作為核心, 與之相對的是具有都市化功能的周邊區域處于略低一些的地位 (單一中心化都市圈, 如漢堡與慕尼黑) 。而標準化的類型是由多個同在一個區位的、實力相當的以及相互分工且緊密聯系的中心城市組成 (多中心都市圈, 如萊茵-魯爾) 。

斯圖加特與萊茵-美茵都市圈的類型則處于兩者之間[2]。

二、德國都市圈發展歷史

德國區域規劃早在20世紀初就產生了。在19世紀末, 隨著德國產業革命的興起, 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從而帶來巨大的壓力, 這一時期城市規劃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專業領域。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 城市的發展與規劃也逐漸超越了傳統城市聚居的有限范圍。

1920年代中期開始, 區域及城市規劃逐漸上升到國家層面, 不過因為之后的戰爭使得這方面的工作出現了停滯狀態。戰后初期德國聯邦對州域城市與區域規劃進行了調整, 并在聯邦州層面對州域規劃實施立法管理。1950年國家公布了相關草案, 其涵蓋了空間秩序規劃、州域規劃、地方性規劃等內容。隨著《聯邦空間秩序規劃法》等一系列法規的頒布, 聯邦德國終于完成了整個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制度的構建。

1960年代戰后重建結束后, 德國的城市與區域發展先后又經歷了四個時期:城市擴張 (1960-1975) , 主要是因為德國空間政策逐漸向內向型發展, 并注重地區間的平衡發展;停滯和城市復興 (1975-1990) , 主要是1980年代末全球形勢的變化帶來的空間政策規范性調整, 即在空間與區域發展中主張可持續發展模式、區域間均衡的相對化以及增長極政策;兩德統一及其發展 (1990-2005) ;大都市區的集中與再城市化發展 (2005年以來) [3]。

歐洲都市圈在歐洲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德國都市圈的發展。德國都市圈由區域-空間規劃部長級會議于1995年第一次被提到并被定義。與聚集區相反, 都市圈是由一個核心城市和其周邊欠發達地區及郊區組成。都市圈的概念進一步擴展, 也包括大面積的農村地區, 由其連接經濟密集發展的中心區域。大城市對于其周邊地區承擔著與都市圈中心城市相似的功能, 但對于居民比較少的城市則只能被稱為區域中心[2]。

區域-空間規劃部長級會議在德國確定了11個都市圈。這些都市圈不是按照空間結構情況劃分, 而是按照一定規范和標準進行確定與劃分, 這其中規模的劃分成為界限劃分中顯著且實用的方法。因此, 人口數量就成為非常具有可比性的條件。一些都市圈, 比如漢諾威—布倫瑞克—哥廷根—沃爾夫斯堡都市圈就覆蓋了大片農村地區, 核心城市之間的距離比較遠, 相反, 有一些城市就非常相近。

三、德國各大都市圈概況

在德國, 大都市圈之間的比較中需要注意的是, 各大都市圈的劃分界定往往是對應著不同的觀點和標準, 其中相對有說服力的比較標準是居民數量、區域面積以及經濟實力。都市圈的界限劃分可以獨立于縣市的行政劃分之上。

摘要:早在18至19世紀歐洲就已經產生了“大都市”的概念, 之后逐漸發展演變為都市圈。而德國都市圈受到歐洲都市圈發展的影響, 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萌芽并初步產生, 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 逐漸具有了自身的特色。德國現已形成的11個都市圈, 覆蓋了其所有發達地區, 并支撐與推動著德國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德國,都市圈發展

參考文獻

[1] BBR (Bundesamt für Bauwesen und Raumordnung) (Hrsg.) (2005) :Raumordnungs-bericht 2005.Berichte, Bd.21, Bonn.

[2] Stefan Bege, Das Konzept der Metropolregion in Theorie und Praxis[M]Wiesbaden, Gabler Verlag, 2010.79-100.

[3] 易鑫, 克里斯蒂安·施耐德.德國的州域規劃與空間秩序規劃的發展歷程[J].城市規劃, 2015 (02) :105-112.

[4] BMBau1995, S.27 Bundesministerium für Raumordnung, Bauwesen und Städtebau聯邦區域規劃、建筑與城市發展, 1995:27.

上一篇:科技發展工作報告下一篇:計算機科技發展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