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考研考點范文

2023-09-18

考研考點范文第1篇

恩格斯——“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精神和自然界)的關系問題。”哲學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思維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對立的基本派別。

2.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3.根據對世界存在狀態不同的理解,劃分為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辯證法:堅持用聯系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認為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內部矛盾。

形而上學:堅持用孤立的、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考點二:意識觀

1.意識產生的條件:(1)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沒有人腦就沒有意識);(2)社會實踐特別是勞動在意識的產生和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2.意識的本質:意識從其本質來看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象,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意識在內容上是客觀的,在形式上是主觀的。

馬克思:“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

考點三:實踐觀

1.實踐的含義: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

2.實踐的特征:直接現實性;自覺的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3.實踐的基本形式:物質生產實踐(最基本);社會政治實踐;科學文化實踐。

4.實踐是人類的存在方式。

考點四: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中的實質和核心

1.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

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斗爭性是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是包含差別和對立的同一。同一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2.矛盾的普遍性,即所謂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學認識的首要前提。

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個性。矛盾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任何現實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一,共性寓于個性之中,沒有離開個性的共性,也沒有離開共性的個性。

考點五:實踐和認識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1.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1)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它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第一,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第二,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第三,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標準。第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2)認識、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認識特別是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性的理性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認識反作用于實踐有兩種情況:一是正確的認識指導實踐,會使實踐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的效果;二是錯誤的認識誤導實踐時,就會對實踐產生消極的乃至破壞性的作用,使實踐失敗。

考點六:認識的本質

1.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

在認識的本質問題上,存在著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一條是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唯物主義路線,另一條是堅持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唯心主義路線。

唯物主義哲學堅持反映論的立場,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唯心主義哲學顛倒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否認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把認識看作是先于物質、先于實踐經驗的東西。這就割斷了認識同客觀現實的聯系,否定了認識的客觀依據,陷入了主觀隨意性。

2.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與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區別

認識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第一,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

第二,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是一個能動的創造性的過程。

第三,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是以實踐為中介而實現的。

考點七:認識的過程

(1)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第一次飛躍)

感性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是人在實踐中通過感官對事物外部形態的直接的、具體的反映。它包括感覺、知覺、表象三種形式。

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人通過思維對事物內部聯系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以及假說和理論等形式。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辯證統一的,兩者統一的基礎是實踐。

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①勇于實踐,深入調查,獲取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這是正確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基礎。②必須經過理性思考的作用,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2)理性認識到實踐(第二次飛躍)

實現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第一,要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第二,要把關于客觀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同主體需要和利益的認識結合起來,形成正確合理的實踐觀念。

第三,要把理論的正確性與現實的可行性統一起來。

第四,理論必須被群眾掌握,內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考研政治里的那些“第一”

林則徐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維新派與守舊派的論戰是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1894年11月孫中山組建了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

同盟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全國性政黨,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到新的階段。

1906年12月萍瀏醴起義是同盟會成立以后發動的第一次武裝起義。

1912年3月,臨時參議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

南京臨時政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

李大釗是中國的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李大釗發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向中國人民第一次正確地闡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質——十月革命是立于社會主義之上之革命。

1920年8月,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在上海建立,會議推選陳獨秀為書記。

1920年11月,上海黨的組織創辦了半公開的《共產黨》月刊。這個刊物第一次在中國樹起共產主義大旗,指明了中國革命的共產主義方向。

1920年11月,共產主義小組領導的第一個公會——上海機器公會宣告成立。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國民黨一大的成功召開,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1928年12月,毛澤東在井岡山主持制定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個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廣大農民以革命手段獲得土地的權利。

1937年2月國民黨召開五屆三中全會,第一次在會議文件上寫上了“抗日”的字樣;七七事變后,中國共產黨發表抗日通電,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國共親密合作,把日本侵略者驅逐出中國。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確定了準備抗戰的方針”。 9月國民黨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至此,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940年中共中央創辦的延安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開展自然科學教學研究的專門機構。

1949年,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是當時全國人民的大憲章,起臨時憲法的作用。1954 年人大一屆通過第一部《憲法》。 共產黨的重要會議大匯總

1.黨的一大

時間:1921年7月

文件:《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決議》(一大立黨,二大立綱)

貢獻:

(1)提出黨的奮斗目標;

(2)確定革命對象。

(3)中共誕生,并提出了最高綱領

、2.黨的二大

時間:1922年7月

成就:制定了當時黨的最低和最高綱領。消內亂,打軍閥,建和平最高綱領---共產主義;最低綱領---民主共和國;提出了最低綱領

(1)主觀上:馬中結合;國情認識

(2)客觀上:時局變化;列寧幫助

意義:(1)分析社會和革命性質、對象、動力、前途;

(2)明確兩步走-民主和社會主義革命;

(3)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4)徹底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

3.黨的三大

時間:1923年6月

成就:(1)國共合作,黨內合作,

(2)提出"真正的平民政權";

(3)建立各民主階級的統一戰線。"左"右兩種錯誤傾向---陳右傾,提到但沒有做斗爭。

貢獻:提出黨的奮斗目標

4.黨的四大

時間:1925年1月

討論問題:

(1)無產階級領導權;

(2)工農聯盟

成就:

(1)提出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工農聯盟;

(2)國民黨分為左、中、右(擴左、爭中、反右);工農運動;

(3)明確將資產階級分為買辦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5.黨的五大

時間:1927年4月

成就:糾正陳的機會主義;

提出"工農小資產階級的民族獨裁制"

6.黨的六大

時間:1928年6月

成就:沒收一切土地,依靠貧雇、聯合中農;批判王"左"右傾和陳右傾

意義:(1)肯定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的社會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確定①革命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②中心任務:工農民主專政的實現和發反帝反封建;③革命的力量:工農階級;④革命的前途:社會主義;⑤革命的形勢:兩個高潮之間,新的高潮即將到來

(2)批評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和王明左傾盲動主義,提出加強黨的無產階級基礎

(3)缺點:對中間階級的作用、反動勢力內部的矛盾缺乏正確認識的估計和政策

(4)仍舊把城市工作放在全黨工作的中心

7.古田會議

時間:1929年12月

討論問題:人民軍隊的建設問題。

8.遵義會議

時間:1935年1月

成就:(1)討論軍事路線和組織路線問題

(2)確立毛澤東的領導核心

(3)是幼年黨向成熟黨轉變的標志。

9.瓦窯堡會議

時間:1935年12月

成就: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10.洛川會議

時間:1937年

成就:通過《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決定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即人民戰爭路線),決定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

11.黨的七大

時間:1945年4月

內容:(1)毛澤東作《論聯合政府》報告,提出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

(2)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3)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意義: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12.黨的八大

時間:1956年9月

內容:(1)正確分析國內主要矛盾變化:國內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2)提出黨和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意義:為我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13.十一屆三中全會

時間:1978年12月

成就:(1)糾正了“左”傾錯誤,恢復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路線;

(2)把黨的重點由階級斗爭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3)提出改革開放的思想。

14.十一屆六中全會

時間:1981年1月

成就:審議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完成撥亂反正。

15.黨的十二大

時間:1982年9月

成就:(1)鄧小平提出的關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導思想;

(2)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迅速推向全國。

16.黨的十三大

時間:1987年10月

成就:闡述了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7.黨的十四大 時間:1992

成就:(1)科學概括和系統闡述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2)提出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

(3)之處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8.黨的十五大

時間:1997年9月

成就:(1)首次使用“鄧小平理論”這個科學稱謂;

(2)指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

(3)提出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19.黨的十六大

時間:2002年11月

成就:(1)確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2)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

20.黨的十七大

時間:2007年10月

成就:對科學發展觀的時代背景、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進行了深刻闡述,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了明確要求

21.黨的十八大

時間:2012年11月

成就:(1)明確了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2)制定了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前進方向。

(3)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考研考點范文第2篇

1.[單選]即便是優秀傳統文化,也是良莠并存、魚龍混雜,一概囫圇吞下去,就要擔心消極東西的不良作用。就傳統讀物而言,它們之中的許多內容不僅與現代理念格格不入,而且屬于糟粕,青少年還沒有辨別的意識,倘若填鴨式的灌輸,反而可能影響青少年的判斷能力,甚至無所適從。這說明( ) A.要批判地繼承中華傳統文化 B.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C.弘揚傳統文化,必須抵制外來文化 D.我們要全盤繼承中華傳統文化

2.[單選]2017年8月13日,央視少兒頻道“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網絡直播在上虞區曹娥街道中華孝德園和中國孝德館舉行。“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始于2013年,這一項目已成為中央電視臺“最美”系列中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的活動之一。“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 ) A.屬于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 B.屬于發展先進文化的中心環節 C.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 D.是我省加強經濟建設的體現

3.[單選]隨著中國影響力的提高,孔子和他代表的儒家文化正在走向全球。當地時間8月18日,2017年拉丁美洲孔子學院聯席會議在秘魯天主教大學舉行。截至2015年12月,中國已在13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00所孔子學院和1 000個孔子課堂,學員總數達190萬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開展世界文化交流與傳播,推動中華文化主導世界 B.中華文化在世界上最優秀、最獨特、最具有影響力 C.文化是溝通的紐帶,能夠增進理解,清除任何危機 D.任何民族文化的精華,都屬于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

4.[多選]2017年8月17日至20日,2017全國磚雕文化傳承與創新峰會暨全國磚雕傳統手工技藝大賽在臨夏青韻磚雕藝術產業園舉行,來自徽派、晉派、廣派、蘇派等磚雕藝術流派的代表及74名磚雕工匠匯集一堂,比拼傳統磚雕手工技藝,共商磚雕產業發展。開展此活動是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A.對我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影響 B.是增強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感和文化認同感的需要 C.是傳承和發揚民族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前提 D.有助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5.[多選]2017年1月26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正式推薦海上絲綢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跡”作為2018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古泉州(刺桐)史跡”將有望成為我國第53項世界遺產。“古泉州(刺桐)史跡”有望成為我國第53項世界遺產的信心源自于( ) A.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B.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 C.我國尊重和保護優秀傳統文化

D.世界文化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特征

6.[多選]要減少下面漫畫中的行為,下列建議正確的是( )

A.加強全體公民道德規范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 B.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 C.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D.加強法制宣傳,提高人們的法制觀念

7.[簡答題]古絲綢之路既是一條通商互信之路、經濟合作之路,也是一條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對話之路。

昭君出塞,向我們傳遞了民族和諧相處之道;蘇武牧羊,沉淀在中華民族心里的是對祖國的忠貞;邊塞詩歌,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思想情感;宗教建筑,開闊了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眼界……漫漫絲路,文墨四溢。滿載著中華文化的絲綢路,向西延伸,與歐亞文化交匯融合,催生了合作、平等、互利、共贏的時代精神。

(1)讀完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感悟?

當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更應重視文化的力量。注重文化交流,才能為沿線國家深層次合作奠定基石。國之交,在于民相親。加強“五通”的構想中,民心相通是最需下功夫推動的一個。要加強沿線國家的“硬件”合作,必須得到各國人民的支持,必須加強人民的友好往來,增進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為開展區域合作奠定堅實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

(2)結合材料,談談你對加強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意義的認識。

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文化內涵,一方面,要通過文化傳承、修復等方式,保護好已有的絲路文化遺存;另一方面,要通過大力創新,為一些古老的文化地標賦予新的內涵,增添新的文化魅力。同時,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在促進交流與溝通中的作用,打造線上線下交流的新平臺。

(3)從發展先進文化的角度,說說上述材料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

1.A 2.B [解析]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推選活動屬于思想道德建設的一種活動,是發展先進文化的中心環節,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體現。

3.D 4.ABCD [解析] 四個選項都是對傳統文化作用的正確表述。 5.AC 6.ABCD 7.(1)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之中。②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③中華文化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④中華文化對人類進步和世界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等。

(2)①有利于增進沿線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②有利于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③有利于各國文化的相互學習、相互借鑒。④有利于沿線各國在政治、經濟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考研考點范文第3篇

“五四”之前,我國古典文學按體裁劃分可分為詩歌、散文、戲曲、小說。

詩歌分為古體詩(四言、五言、七言、雜言)、近體詩(五絕、七絕、五律、七律)、詞(小令、中調、長調)、散曲(小令、套曲)。散文分為敘事散文、游記散文、說理散文、抒情散文等。小說分為筆記小說、傳奇小說、平話小說、章回小說等。

1、秦代以前

詩歌:《詩經》和《楚辭》分別開創了我國古代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潮流。

散文:先秦時期散文創作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史傳散文(《左傳》、《國語》、《戰國策》)和諸子散文(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等的著作)。

2、兩漢魏晉南北朝

詩歌:漢樂府民歌,其中《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辭》被稱為樂府雙璧。此外還有曹植的詩歌和東晉時期陶淵明的田園詩。

散文:紀傳體史書《史記》。

3、唐代

詩歌:唐代文學創作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詩歌的創作上。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白居易以及新樂府運動

散文:韓愈、柳宗元以及古文運動

小說:唐傳奇 李朝威《柳毅傳》

4、宋代

詩歌:宋代詩歌創作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詞的創作上(豪放派:蘇軾、辛棄疾;婉約派:柳永、李清照)

散文:唐宋八大家

小說:平話

5、元代

雜?。涸膶W創作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元雜劇的創作上。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王實甫《西廂記》

6、明清

小說:明清文學創作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小說方面。(明)三言二拍、《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清)《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清朝晚期)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孽?;ā?、《老殘游記》。

考研考點范文第4篇

一、中國的政治文明

【高頻考點1】宗法制與分封制的內涵、特點及影響

(1)宗法制是以血緣關系為維系紐帶、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對后世影響深遠。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為核心的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制度,體現了中國古代早期貴族政治的特點。 【高頻考點2】古代中央加強對地方管理的措施

(1)中國古代中央對地方管理的制度主要有:分封制(西周)、郡縣制(秦)、郡國并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縣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則由宗法血緣關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變化,體現了中國古代政治由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轉變;郡縣制到行省制度的實施,是對地方管理方式的轉變,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其演變趨勢是地方權力日漸削弱,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高頻考點3】三省六部制特點、影響及演變 (1)三省六部制的特點 ①相權三分; ②職權分明; ③節制君權。 (2)影響

①較為完備嚴密的封建官僚體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減少決策失誤。 ②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僚機構更加完善,歷代沿用。 (3)演變

宋代只保留“中書門下”,與樞密院、三司并稱“二府三司”;元代廢三省制,只保留中書省;明代分中書省之權于六部。學*科網

【高頻考點4】宋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

宋代設樞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軍權、財權;明代廢除丞相,后設置內閣內侍機構;清代設置軍機處,君主專制達頂峰。其演變趨勢是君權不斷強化,相權不斷被削弱直至廢除。 【高頻考點5】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及趨勢

1)中國古代選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漢代的察舉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至1905年廢除的科舉制。

(2)其演變趨勢是選官標準由世家門第逐漸發展到才學;選拔方式由推選逐漸發展到公開考試;人才選拔逐漸趨向制度化,體現相對公平、公開、客觀的原則。 【高頻考點6】近代前期列強侵華的背景、影響及特征 (1)背景

歐美資本主義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逐步形成。 (2)影響

中國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3)特征

①甲午戰爭前列強侵華反映了工業革命后掠奪原料產地、商品輸出的特征;侵華主要國家是工業革命中經濟實力強的英法美等國。

②甲午中日戰爭及甲午戰爭后的侵華,反映了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的資本輸出的需要;侵華國家增多;主要從瓜分中國到逐步扶植代理人。 【高頻考點7】辛亥革命的結果與影響 (1)結果

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但革命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2)影響

①從文明史觀、現代化史觀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條件; ②從社會史觀看,辛亥革命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社會生活與習俗的變化;

③從整體史觀看,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對亞洲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影響。

【高頻考點8】抗日戰爭

(1)“九一八”事變,日本開始局部侵華,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2)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共同抗戰。

(3)1945年,中國人民取得了近百年來反抗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偉大勝利,中國的國際地位有所提高。

9】中國共產黨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貢獻

(1)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毛澤東思想。

(2)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歷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新中國。中華民族獲得了獨立,開始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歷程。

【高頻考點10】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 (2)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黨制度。

(3)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基本的民族制度,實現了民族平等,保證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于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高頻考點11】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與成就

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對立的國際背景下,建國初期的外交成就非凡。 一個原則,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兩大會議,即日內瓦會議和亞非會議;

三大政策,即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 【高頻考點12】中美、中日關系改善的影響

(1)打破了長期以來因美國孤立遏制中國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促進了我國外交事業的發展。

(2)加強了中國同世界各國的聯系,有利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3)有利于構建相對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有利于中國同世界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4)加強了各國之間的聯系,有利于保持國際社會的穩定,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二、中國的經濟文明

【高頻考點13】古代耕作方式與土地制度 (1)耕作方式

3 3

式。這種耕作方式決定了中國古代基本生產模式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以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為主要組織方式,推動了古代農業精耕細作技術的進步。 (2)土地制度

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包括原始社會的土地公有制、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和封建社會的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又分為三種類型:國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導地位,是封建生產關系存在的基石。 【高頻考點14】唐宋元明清商業的發展及經濟政策 (1)從西周至唐

①坊、市分置,商業活動受地域和時間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場交易。 ②城市的職能主要是政治中心、軍事重鎮;商業貿易和市場的規模不大。 ③唐代商業都市有所發展,農村集市貿易開始出現。 (2)宋元明清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市鎮興起和發展,農村的“草市”發展。

②宋元城市商品經濟繁榮,出現了夜市、曉市等,城市的經濟功能大大增強。

③明清時期:涌現出一大批工商業市鎮,城市的生產性、專業性、商業性增強,對政治中心的依賴性減弱。

(3)經濟政策:長期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明清推行“海禁”“閉關鎖國”政策。 【高頻考點15】列強經濟侵略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1)鴉片戰爭后,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促使自然經開始解體。造成中國農民、手工業者大量破產貧困,因而具有“破壞”作用,中國逐漸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附庸。

(2)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瓦解著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和市場。

(3)列強侵華將中國作為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的同時,帶來先進的技術和觀念,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近代中國社會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 【高頻考點16】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特點、原因

(1)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其產生和發展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進程。它大體經歷了產生、初步發展、進一步發展、日漸萎縮等幾個階段。

4 4

2)自然經濟逐漸解體、政府政策、列強侵華、革命運動與戰爭、實業救國思潮等是影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高頻考點17】近代社會生活習俗和思想觀念的變化

(1)近代隨著列強的侵略,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推動,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社會習俗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民國初年的社會風俗與人們思想道德觀念發生巨變,如摒棄等級觀念,平等意識增強、摒棄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權意識增強等,這是近代文明發展的表現,更是中國人走向世界的標志。學科%網 【高頻考點18】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探索成就與失誤 (1)成就

①“一五”計劃建設完成,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工業化體系。

②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三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③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開,開始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階段。 (2)失誤 ①1958年總路線

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其特點是反映了全黨和全國人民要求盡快改變我國貧窮落后狀況的愿望,但它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忽視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②大躍進

主要特點是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具體表現為經濟建設中的“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等,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造成了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是“左”傾錯誤在經濟領域的表現。

③人民公社化運動

主要特點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化運動犯了生產關系嚴重超越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錯誤,是我國農村經濟建設探索中的一次重大失誤。 ④“左”傾錯誤的影響

1966年,中國爆發了“文化大革命”,以階級斗爭為綱,嚴重偏離了經濟建設的軌道,嚴重干擾和破壞了國民經濟建設。

【高頻考點19】新時期經濟體制改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5 5

(1)新時期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主要表現為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為主體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2)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主要是增強企業活力,擴大企業自主權,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1992年初,在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推動下,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1世紀初期,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三、中國的思想、科技文化

【高頻考點20】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 (1)春秋時期

老子主張“無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目的是緩和社會矛盾。兩者都是代表沒落的奴隸主貴族利益的思想家。 (2)戰國時期

①墨子主張“兼愛”、“非攻”,要求平等,反對戰爭,主張任人唯賢,代表了戰國時期小生產者的利益。 ②戰國時期,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思想家,對于如何改造社會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如孟子主張實行“仁政”,目的是調和階級矛盾。韓非子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思想,體現了新興地主階級改造舊制度的進取精神和加強封建集權的迫切愿望,在戰國時期最受統治者推崇。 【高頻考點21】宋明理學的主張及影響 (1)主張

南宋的朱熹將儒學發展到理學,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的主張;宋明陸王心學,主張通過內心反省以求“理”,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影響

①消極:用三綱五常維系封建專制,壓制扼殺人的自然欲望。

②積極:有利于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視主觀意志,注重氣節道德,自我節制,發奮圖強,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塑造人的性格和價值。 【高頻考點22】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1)代表

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

2)主張

批判地繼承儒學思想,反對理學對人性的壓抑;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工商皆本;主張學以致用。 (3)影響

繼承了晚明進步的思想傳統,反對封建專制統治,重視手工業、商業,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這些主張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

【高頻考點23】維新思想與三民主義

(1)從早期維新思想到康梁維新思想的發展,資產階級維新派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宣傳維新思想;主張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學習西方從物質層次到制度層次。

(2)孫中山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為主體內容的三民主義,主張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形成了完整的革命理論,將向西方學習的制度層次進一步深入。

(3)五四運動后,孫中山接受蘇俄及共產國際的幫助,將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推動了中國革命的新高潮。

【高頻考點24】新文化運動及馬克思主義傳播

(1)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將西方啟蒙思想的民主、自由、平等學說引入中國,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將反封建推進到思想文化的深層次。

(2)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推動了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促使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成為宣傳的主流,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準備了階級基礎和思想基礎。 【高頻考點25】毛澤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 (1)毛澤東思想

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毛澤東思想始終貫穿著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2)鄧小平理論

是繼承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結果,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飛躍。

7 7

四、世界的政治文明

【高頻考點26】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及實質 (1)特點

①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人民主權、輪番而治和法律至上的特點。

②它是一種原始的小國寡民的產物,直接民主,范圍狹小,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2)實質

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地位和利益的極少數人的民主,廣大的奴隸、外邦移民和婦女根本沒有公民權和政治權利。

【高頻考點27】羅馬法的演變、特點及實質

(1)羅馬法經歷了《十二銅表法》→萬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演變歷程。 ①《十二銅表法》的頒布,是羅馬成文法的起點,標志著羅馬公民法的誕生。

②公民法主要是調整羅馬公民之間關系的法律,適用于羅馬公民,其內容主要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及習慣法等。

③萬民法是指羅馬帝國范圍內的國際法,適用于羅馬帝國統治范圍內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主要內容是調整財產關系,規定奴隸制和私有財產權神圣不可侵犯等。 (2)特點

①羅馬法律的歷史悠久以及羅馬的不斷擴張,促使羅馬法律內容豐富、體系完備,又有鮮明的階段性。 ②羅馬法倡導平等、正義、理性、法律至上的原則。

③其核心內容是調整財產關系,規定奴隸制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④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滲透自然法的思想。

(3)實質:維護羅馬統治者利益,保護奴隸以外的自由民權利的奴隸制法律體系。 【高頻考點28】英國光榮革命與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1)1688年,英國的“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為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2)在君主立憲制政體下,國家權力的中心在議會,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首相通過國王形式上的任命可以組閣,內閣掌握行政權并對議會負責,議會監督內閣;國王是國家元首,但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成為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國家統一的象征,起著維系英聯邦的紐帶作用。

29】美國1787年憲法

美國1787年憲法,貫徹了三權分立的原則,確立了主權在民原則、中央集權原則以及聯邦與州分權原則,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政治制度。

(1)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則。 (2)民主原則:總統和議員都由選舉產生,實行任期制。

(3)中央集權原則:“聯邦與州分權”的聯邦制原則主要表現為美國國家結構實行聯邦制、中央集權原則,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實行分權原則。

【高頻考點30】法、德代議制的確立過程及特點 (1)法國 ①過程

1789年法國大革命,最終推翻了君主制;1875年,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共和政體。 ②特點

共和派與保守派長期反復斗爭,歷程曲折漫長。 (2)德意志 ①過程

1871年德意志通過王朝戰爭完成了統一;《德意志帝國憲法》的頒布,確立起君主立憲制政體。 ②特點

德意志是名義上的君主立憲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權和軍隊,擁有廣泛的權力;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擔任聯邦議會議長,但只對皇帝負責;德意志帝國議會是立法機構,但無實權,法律須經皇帝批準;立憲為虛,專制為實,具有濃厚封建專制、軍國主義色彩。 【高頻考點31】巴黎公社的特點及經驗教訓 (1)特點

①在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下無產階級發動的一次突發性的城市武裝起義。 ②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2)經驗教訓

①無產階級必須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建立新的無產階級國家機器。 ②無產階級要取得革命的勝利和鞏固革命成果,必須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 ③科學理論的指導和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是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勝利的根本保證。

【高頻考點32】“冷戰”局面下兩極格局的對峙 (1)“冷戰”的含義

指二戰后美蘇雙方為首的東西兩大陣營之間除直接軍事對抗以外的一切敵對行為。“冷戰”主要表現為美蘇對峙,全方位的對抗。 (2)特點

①在兩極格局中,美蘇及其盟國互相爭奪和對抗,其內部雖然有著矛盾和分歧,但最終仍要服從美蘇戰略利益的大局。

②在兩極格局中,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作為對立雙方的盟主,在國際事務中起著主導作用。

③美蘇冷戰是斗爭的主要方式,具體表現為政治上對抗、軍事上的對峙、意識形態上對立和經濟上的割據。兩極格局的對峙是國際關系的基本特征。兩極格局實質是美蘇兩分天下,打上了大國強權政治的烙印。

【高頻考點33】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與發展

(1)多極化趨勢主要包括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實力的相對衰落趨勢,歐洲、日本的迅速崛起和中國、第三世界國家興起。學@科網

(2)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兩極格局解體后世界多種力量重新組合,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點是“一超多強”,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五、世界的經濟文明

【高頻考點34】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的影響 (1)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①引起“商業革命”“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引發了歐洲國家開始殖民擴張,掠奪的財富加快了歐洲資本的原始積累;世界市場的雛形出現。 ②政治方面

首先引起了階級關系的變化,新興的商業資產階級開始崛起,傳統的貴族和封建主受到了削弱。 ③思想文化方面

動搖了教會的權威,加快了世界文明的交流、沖突和融合。 (2)西歐殖民擴張的影響 ①對世界市場而言

②對歐洲殖民國家而言

從殖民地掠奪的大量財富,轉化為資本,推動了歐洲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③對殖民地而言

促使亞非拉國家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殖民擴張客觀上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促進了殖民地的發展和進步。 ④對國際關系而言

由于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殖民爭霸戰爭的發生。 【高頻考點35】兩次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1)工業革命的開展,使國際貿易日益重要,需要建立一個廣闊的世界市場。 (2)資產階級在全世界拓展市場,搶占原材料,使世界貿易范圍規模迅速擴大。 (3)交通運輸條件和通訊手段的改變,聯系更加緊密,交往更加便捷。

(4)19世紀中后期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高頻考點36】蘇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

(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核心內容是余糧收集制,是用軍事、行政手段控制社會經濟,排斥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實質是試圖直接進入社會主義。

(2)新經濟政策的核心內容是糧食稅,是以經濟手段為主,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在一定限度內發展資本主義,發展商品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實質是間接過渡到社會主義。是列寧對在小農占優勢的俄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一步探索的結果。

【高頻考點37】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點及影響 (1)形成

斯大林時期,通過工業化、農業集體化等措施,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頒布,標志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2)特點

①所有制形式:單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體制: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

11 11

調節手段:排斥市場,實行指令性計劃經濟。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 (3)影響

這種模式在戰爭期間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曾發揮過重要作用,主要表現為較短時間內使蘇聯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國民經濟獲得較大發展;這種模式本身存在著嚴重的缺陷或弊端,日益嚴重地阻礙了蘇聯國民經濟和其他各項事業的發展,為日后蘇聯和東歐各國經濟和政治發展埋下了隱患,成為后來蘇聯、東歐劇變的歷史根源。

【高頻考點38】羅斯福新政與福利國家 (1)羅斯福新政的特點

①新的理論和政策:凱恩斯主義,實行國家干預經濟。

②新的特點:具有干預經濟、關注民生、協調發展等特點,其最大特點是國家全面干預經濟,但沒有放棄自由競爭運行機制。

③新的模式: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二戰后被其他國家所繼承和借鑒。

④新的起點:新政是對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資本主義制度由此獲得了新的生命力,成為資本主義制度繼續發展的新起點。

(2)認識資本主義國家的“福利制度”

①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眾的生活,緩和了社會矛盾,穩定了社會秩序,故被稱為“社會減震器”。同時它又有利于擴大消費市場,緩和供求矛盾。

②福利制度是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為緩和國內矛盾、挽救資本主義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種代價,并不能改變資本主義國家“按資分配”的制度,并不能徹底消滅貧困和兩極分化,不能同社會主義相提并論。 ③福利國家制度帶來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也降低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 【高頻考點39】布雷頓森林體系 (1)背景

二戰后西歐普遍衰落,美國經濟實力增強,成為世界唯一的經濟強國。 (2)特點 ①雙掛鉤

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 ②一固定

【高頻考點40】經濟區域集團化組織和經濟全球化

(1)當今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組織主要有歐盟、亞太經合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 ①歐盟是由發達國家組成的;合作程度最高,經濟一體化向經濟政治一體化過渡。

②北美自由貿易區是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經濟集團,體現了南北合作,由大國主導。 ③亞太經合組織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范圍最廣、規模最大;各國差異最大;松散性、開放性,合作程度較低。學#科網 (2)經濟全球化

①經濟全球化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科技發展的推動;交通和通訊手段進步,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兩極格局結束,世界局勢相對穩定。

②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是資本在全球的流動,實質是發達國家新一輪資本的全球擴張。

六、世界的思想、科技文化

【高頻考點41】人文精神的發展歷程及特點 1.歷程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經歷了起源(智者運動)——形成(文藝復興)——發展(宗教改革)——高峰(啟蒙運動)的過程。 2.特點

(1)古希臘人文主義突出人自身,突出人的作用。 (2)文藝復興肯定人和人性,強調人的價值。

(3)宗教改革否定羅馬教皇的權力,提倡個人宗教信仰的自由,發展了人文主義思想。 (4)啟蒙運動以理性主義的旗幟,反對專制和迷信;提倡科學、自由、平等,反對特權等。 【高頻考點42】牛頓力學體系、相對論、量子論和達爾文進化論

(1)牛經典力學體系是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史上第一次理論大綜合,為18世紀的工業革命及其以后的機器生產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2)達爾文生物進化論是對生物學的一次偉大綜合,有力地挑戰了神創論,極大地促進了歐洲的思想解放,對處于危亡的國家思想界也產生巨大震動。

(3)量子理論和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彌補了經典物理學的缺陷,掀起了物理學的革命。

43】近現代世界主要美術流派的特點

(1)新古典主義美術:選擇嚴峻的重大題材,強調理性,注重畫面的嚴整和諧。

(2)浪漫主義美術:深入發掘人的感情世界,注重畫面整體的完整和統一,強調色彩的作用。 (3)現實主義美術:注重表現社會現實。

(4)印象畫派:借助當時光學領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強調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萬物的“瞬間印象”,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

(5)現代主義美術:反傳統和反理性,重視藝術家內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現”,流露出藝術家憤怒、消極、悲觀、失望等復雜心理。

14 14

考研考點范文第5篇

一、聲現象知識歸納

1.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震動產生。震動停止,發生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截止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

3.聲速: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m/s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氣體塊。

4.利用回聲可以測距離。

5.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 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

6.減弱噪聲的途徑:

1)在聲源處減弱。 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3)在人耳處減弱。

7.可聽聲: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聲波;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

8.超聲波特點: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聲能較集中。具體應用:聲納、B超、超聲波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焊接器等。

9.次聲波特點:可以傳播很遠,很容易繞過障礙物,而且無孔不入。一定強度的次聲波對人體會造成危害,甚至毀壞機械建筑等。它主要產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等,另外人類制造的火箭發射、飛機飛行、火車汽車的奔馳、核爆炸等也能產生次聲波。

【篇二】

二、物態變化知識歸納

1.溫度: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工具是溫度計,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2.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1℃的規定把冰水混合物溫度規定為0℃,把1標準大氣壓下沸騰的溫度規定為100℃,在0~100℃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1℃。

3.常見的溫度計:

1)實驗室用溫度計; 2)體溫計; 3)寒暑表

體溫計:測量范圍:35~42℃,每一小格0.1℃。

4.溫度計使用:

考研考點范文第6篇

1、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還須由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

2、原始憑證記載的各項內容均不得涂改;原始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或者更正,更正處應當加蓋出具單位印章。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不得在原始憑證上更正。

3、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4、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5、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當單獨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

6、正在項目建設期間的建設單位,其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7、持證人員在不同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管轄范圍調轉工作單位,且繼續從事會計工作的, 應當填寫調轉登記表,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及時向原注冊登記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 丅理調出手續;并自辦丅理調出手續之日起 90 日內,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調轉登記表和調入單位開具的從事會計工作證明,向調入單位所在地區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丅理調入手續。

8、一般會計人員辦丅理交接手續,由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監交;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單位負責人監交,必要時主管單位可以派人 會同監交。

9、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任用會計人員應當實行回避制度。單位負責人的直系親屬不得擔任本單位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 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直系親屬不得在本單位會計機構中擔任出納工作。

10、會計法 42—45 條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可以對單位并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

(二)私設會計賬簿的;

(三)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

(四)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的;

(五)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

(八)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

(九)未按照規定建立并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

(十)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會計人員有第一款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有關法律對第一款所列行為的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辦理。

第四十三條 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并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四條 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并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第四十五條 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11、會計工作崗位可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或者一崗多人 。

12、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 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 。

13、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接受,并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對記載不準確、不 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更正、補充 。

14、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制定機關→制度→例如

人大→會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國務院→會計行政法規(兩個條例) 《總會計師條例》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財政部→國際統一的會計制度(第…號令;第…號文)

地方性人大等→地方性會計法規《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辦法》

效力:會計法 > 行政法規 > 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和地方性法規

(二)教材增加內容以及要求的提高

1、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基礎——權責發生制性原則 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8 個原則)可比性原則(可比+一貫) 、及時性原則、明晰性原則、客 觀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實質重于形式性原則、謹慎性原則 。

2、發生銷貨退回的,除填制退貨發票外,還必須有退貨驗收證明;退款時,必須取得對方的 收款收據或者匯款銀行的憑證,不得以退貨發票代替收據 。

3、職工公出借款憑據,必須附在記賬憑證之后。收回借款時,應當另開收據或者退還借據副 本,不得退還原借款收據 。

4、國家機關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同級財政部門、審計部門派員參加監銷。

5、財政部門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同級審計部門派員參加監銷 。

6、設置會計機構需要考慮的因素 (1)單位的規模大小 (2)經濟業務和財務收支的繁簡 (3)經營管理的要求。

7、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納稅額的 10%以上不滿 30%,并且偷稅額在 1 萬元以 上

不滿 10 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兩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處 或者拘役,并處偷稅額 1 倍以上 5 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 30%以上并且偷稅數 額在 10 萬元以上的,處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 1 倍以上 5 倍以下罰金。

8、單位因撤銷、解散、破產或者其他原因而終止的,在終止和辦理注銷登記手續之前形成 的會計檔案,應當由終止單位的業務主管部門或財產所有者代管或移交有關檔案館代管。

9、會計機構負責人辦理交接, 單位負責人監交, 必要時主管單位可以派員監交 (單位撤并、 所屬單位負責人拖延、所屬單位負責人與辦理會計交接的負責人之間有矛盾、主管單位認為交接中存在某種問題需要派人監交)。

10、財政部門應當依法從輕給予行政處罰:(1)違法會計行為是初犯,且主動改正違法會 計行為、消除危害后果的;(2)違法會計行為是受他人脅迫進行的;(3)配合財政部門 查處違法會計行為有立功表現的;(4)其它依法應當從輕給予行政處罰的。

11、失票人應當在通知掛失止付后 3 日內,也可以在票據喪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公示 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2、支票上的出票人的簽章,出票人為單位的,為與該單位在銀行預留簽章一致的財務專用 章或者公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名或者蓋章;

13、必須持稅務登記證件辦丅理的事項:(1)開立銀行賬戶;(2)申請減稅、免稅、退稅;(3)申請辦丅理延期申報、延期繳納稅款;(4)領購發票;(5)申請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6)辦理停業、歇業;(7)其他有關稅務事項。

14、納稅人被列入非正常戶超過三個月的,稅務機關可以宣布其稅務登記證件失效。

15、納稅人停業期滿不能及時恢復生產、經營的,應當在停業期滿前向稅務機關提出延長停 業登記。納稅人停業期滿未按期復業又不申請延長停業的,稅務機關應當視為已恢復營業, 實施正常的稅收征收管理。

16、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或者發生納稅義務之日起 15 日內,按照國 家有關規定設置賬簿。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 15 日內,將 其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17、租店、租柜經營的單位和個人,未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不得使用出租單位的發票。所 需發票,按照規定到經營地主管稅務機關領購。

18、開具發票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逐欄、全部聯次一次性如實填寫。

19、發票的種類、聯次、內容及使用范圍由國家稅務總局規定。

20、 稅務機關需要將已開具的發票調出查驗時,應當向被查驗的單位和個人開具發票換票證。 發票換票證與所調出查驗的發票有同等的效力。被調出查驗發票的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接受。稅務機關需要將空白發票調出查驗時,應當開具收據;經查無問題的,應當及時返還。

21、單位和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的與納稅有關的發票或者憑證,稅務機關在納稅審查時有疑 義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證機構或者注冊會計師的確認證明,經稅務機關審核認可后, 方可作為記賬核算的憑證。

22、稅務機關應當根據方便、快捷、安全的原則,積極推廣使用支票、銀行卡、電子結算方 式繳納

稅款。

23、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

24、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五年。

25、企業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 業務往來,應當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不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而減少其應納稅的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進行合理調整。

26、縣級以上各級稅務機關應當將納稅人的欠稅情況,在辦稅場所或者廣播、電視、報紙、 期刊、網絡等新聞媒體上定期公告。

27、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 稅務局批準,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特殊困難是指(1)因不可抗力,導致納稅人發生較大損失,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的;(2)當期貨幣資金在扣除應付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后,不足以繳納稅款的。

28、妥善解決道德沖突 現實生活中會計人員面對的問題總是是非分明,但經常會面對利益沖突問題,如 (1)可能會來自專橫的監事、經理、董事、合伙人的壓力,或可能會產生壓力的家庭或個人 關系對會計師產生干擾 (2)會計人員可能被要求做出違背技術和專業準則的行為 (3)在對忠誠的權衡中,如在職業會計師的上級和所需遵循的專業行為為準則之間,可能產 生問題 (4)當有利于雇主或客戶的誤導性信息被公布,并且公布的結果不一定使會計師受益,可能 會出現沖突。

29、如遇到嚴重的職業道德問題時,職業會計師首先應遵循所在組織的已有政策加以解決; 如果這些政策不能解決道德沖突 ,則考慮:(1)向直接上級闡明這一沖突(2 私下向獨立顧問或適宜的職業會計師團體尋求咨詢和建議, 以獲取對可能的法律程序的 理解(3)在經過所有內部復議程序之后,如果沖突仍存在,沒有選擇,只能辭職,并向公司適當 代表提交信息備忘錄。

30、 當職業會計師在母國以外的國家執業, 并且兩國的職業道德要求在具體問題上有差異時, 適用以下要求:(1)如果執業地國家的職業道德要求不比 IFAC 準則嚴格,應運用 IFAC 準則; (2)如果執業地國家的職業道德要求比 IFAC 準則嚴格,應運用執業地準則; (3)如果母國的職業道德要求對國外執業是強制適用的,且比以上兩款列示的準則嚴格,那 么應運用母國的職業道德要求。

31、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會計人員,其繼續教育時間可以順延,在下一一并完成規定的繼 續教育時間:(1)內在境外工作超過六個月的;(2)內病假超過六個月的;(3)生育;(4) 其他情況。有上述情況的會計人員由個人提出申請,單位證明,經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審核后確認。

上一篇:時尚編輯范文下一篇:培根的至理名言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