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理科實驗班范文

2023-09-22

理科實驗班范文第1篇

大學理科專業排名 理學 本科專業 排名 校 名 等級 開設該專業的學校數量 材料化學 1 浙江大學 A++ 92 材料化學 2 北京大學 A++ 92 材料化學 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A++ 92 材料物理 1 東北大學 A++ 57 材料物理 2 西北工業大學 A++ 57 材料物理 3 北京科技大學 A++ 57 大氣科學 1 北京大學 A++ 10 地理科學 1 北京大學 A++ 98 地理科學 2 南京大學 A++ 98 地理科學類新專業 W 1 北京大學 A++ 7 地理科學類新專業 W 2 北京師范大學 A++ 7 地理信息系統 1 北京師范大學 A++ 117 地理信息系統 2 北京大學 A++ 117 地理信息系統 3 武漢大學 A++ 117 地球化學 1 南京大學 A++ 10 地球化學 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A++ 10 地球物理學 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A++ 13 地球物理學 2 北京大學 A++ 13 地質學 1 中國地質大學 A++ 15 地質學 2 南京大學 A++ 15 電子信息科學類新專業 W 1 南開大學 A++ 13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1 北京大學 A++ 194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2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A++ 194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3 電子科技大學 A++ 194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1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77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2 南開大學 A++ 77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3 電子科技大學 A++ 77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4 南京理工大學 A++ 77 海洋技術 1 中國海洋大學 A++ 9 海洋科學 1 中國海洋大學 A++ 10 化學 1 北京大學 A++ 213 化學 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A++ 213 化學 3 南開大學 A++ 213 化學 4 浙江大學 A++ 213 化學類新專業 W 1 南開大學 A++ 18 化學類新專業 W 2 浙江大學 A++ 18 環境科學 1 南京大學 A++ 160 環境科學 2 北京大學 A++ 160 環境科學 3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160 環境科學 4 同濟大學 A++ 160 環境科學類新專業 W 1 北京大學 A++ 3 理論與應用力學 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A++ 17 理論與應用力學 2 北京大學 A++ 17 生態學 1 蘭州大學 A++ 42 生態學 2 南京大學 A++ 42 生態學 3 云南大學 A++ 42 生物技術 1 清華大學 A++ 235 生物技術 2 北京大學 A++ 235 生物技術 3 上海交通大學 A++ 235 生物技術 4 復旦大學 A++ 235 生物科學 1 北京大學 A++ 189 生物科學 2 清華大學 A++ 189 生物科學 3 復旦大學 A++ 189 生物科學 4 浙江大學 A++ 189 生物科學類新專業 W 1 浙江大學 A++ 23 生物科學類新專業

W 2 中山大學 A++ 23 數學類新專業 W 1 北京大學 A++ 21 數學類新專業 W 2 浙江大學 A++ 21 數學與應用數學 1 北京大學 A++ 316 數學與應用數學 2 浙江大學 A++ 316 數學與應用數學 3 復旦大學 A++ 316 數學與應用數學 4 清華大學 A++ 316 天文學 1 南京大學 A++ 4 天文學 2 北京大學 A++ 4 統計學 1 北京大學 A++ 126 統計學 2 南開大學 A++ 126 統計學 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A++ 126 統計學 4 廈門大學 A++ 126 微電子學 1 清華大學 A++ 31 物理學 1 北京大學 A++ 205 物理學 2 南京大學 A++ 205 物理學 3 清華大學 A++ 205 物理學類新專業 W 1 清華大學 A++ 15 心理學 1 北京師范大學 A++ 44 心理學 2 北京大學 A++ 44 心理學類新專業 W 1 北京大學 A++ 5 信息與計算科學 1 北京大學 A++ 355 信息與計算科學 2 清華大學 A++ 355 信息與計算科學 3 浙江大學 A++ 355 信息與計算科學 4 大連理工大學 A++ 355 信息與計算科學 5 吉林大學 A++ 355 應用氣象學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A++ 7 應用物理學 1 清華大學 A++ 123 應用物理學 2 南京大學 A++ 123 應用物理學 3 上海交通大學 A++ 123 應用心理學 1 浙江大學 A++ 100 應用心理學 2 南京師范大學 A++ 100 應用心理學 3 北京大學 A++ 100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1 南京大學 A++ 114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2 北京大學 A++ 114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3 北京林業大學 A++ 114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4 新疆大學 A++ 114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5 武漢大學 A++ 114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6 吉林大學 A++ 114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7 西北大學 A++ 114 作者: 221.219.161.* 2005-9-11 02:10 回復此發言 2 回復:大學理科專業排名(高考志愿向導) 理學 本科專業 排名 校 名 等級 開設該專業的學校數量 大氣科學 1 北京大學 A++ 10 地理科學 1 北京大學 A++ 98 地理科學類新專業 W 1 北京大學 A++ 7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1 北京大學 A++ 194 化學 1 北京大學 A++ 213 環境科學類新專業 W 1 北京大學 A++ 3 生物科學 1 北京大學 A++ 189 數學類新專業 W 1 北京大學 A++ 21 數學與應用數學 1 北京大學 A++ 316 統計學 1 北京大學 A++ 126 物理學 1 北京大學 A++ 205 心理學類新專業 W 1 北京大學 A++ 5 信息與計算科學 1 北京大學 A++ 355 材料化學 2 北京大學 A++ 92 地理信息系統 2 北京大學 A++ 117 地球物理學 2 北京大學 A++ 13 環境科學 2 北京大學 A++ 160 理

論與應用力學 2 北京大學 A++ 17 生物技術 2 北京大學 A++ 235 天文學 2 北京大學 A++ 4 心理學 2 北京大學 A++ 44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2 北京大學 A++ 114 應用心理學 3 北京大學 A++ 100 材料物理 3 北京科技大學 A++ 57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3 北京林業大學 A++ 114 地理信息系統 1 北京師范大學 A++ 117 心理學 1 北京師范大學 A++ 44 地理科學類新專業 W 2 北京師范大學 A++ 7 信息與計算科學 4 大連理工大學 A++ 355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3 電子科技大學 A++ 194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3 電子科技大學 A++ 77 材料物理 1 東北大學 A++ 57 生物科學 3 復旦大學 A++ 189 數學與應用數學 3 復旦大學 A++ 316 生物技術 4 復旦大學 A++ 235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1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77 環境科學 3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160 信息與計算科學 5 吉林大學 A++ 355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6 吉林大學 A++ 114 生態學 1 蘭州大學 A++ 42 地球化學 1 南京大學 A++ 10 環境科學 1 南京大學 A++ 160 天文學 1 南京大學 A++ 4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1 南京大學 A++ 114 地理科學 2 南京大學 A++ 98 地質學 2 南京大學 A++ 15 生態學 2 南京大學 A++ 42 物理學 2 南京大學 A++ 205 應用物理學 2 南京大學 A++ 123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4 南京理工大學 A++ 77 應用心理學 2 南京師范大學 A++ 100 應用氣象學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A++ 7 電子信息科學類新專業 W 1 南開大學 A++ 13 化學類新專業 W 1 南開大學 A++ 18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2 南開大學 A++ 77 統計學 2 南開大學 A++ 126 化學 3 南開大學 A++ 213 生物技術 1 清華大學 A++ 235 微電子學 1 清華大學 A++ 31 物理學類新專業 W 1 清華大學 A++ 15 應用物理學 1 清華大學 A++ 123 生物科學 2 清華大學 A++ 189 信息與計算科學 2 清華大學 A++ 355 物理學 3 清華大學 A++ 205 數學與應用數學 4 清華大學 A++ 316 生物技術 3 上海交通大學 A++ 235 應用物理學 3 上海交通大學 A++ 123 環境科學 4 同濟大學 A++ 160 地理信息系統 3 武漢大學 A++ 117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5 武漢大學 A++ 114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2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A++ 194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7 西北大學 A++ 114 材料物理 2 西北工業大學 A++ 57 統計學 4 廈門大學 A++ 126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4 新疆大學 A++ 114 生態學 3 云南大學 A++ 42 材料化學 1 浙江大學 A++ 92 生物科學類新專業

理科實驗班范文第2篇

根據本學期的復習任務,將本學期的備考工作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專題復習):從2018年2月22日~2018年4月30日完成以主干知識為主的專題復習

第二階段(選擇填空演練):從2018年3月1日~2018年5月20日完成以選擇填空為主的專項訓練

第三階段(綜合訓練):從2018年5月~2018年5月26完成以訓練能力為主的綜合訓練

第四階段(自由復習和強化訓練):從2018年5月27日~2018年6月6日。 高三數學二輪復習計劃 第一階段:專題復習 (一)目標與任務:

強化高中數學主干知識的復習,形成良好的知識網絡。強化考點,突出重點,歸納題型,培養能力。

根據高考試卷中解答題的設置規律,本階段的復習任務主要包括以下七個知識專題:

專題一:集合、函數、導數與不等式。此專題函數和導數以及應用導數知識解決函數問題是重點,特別要注重交匯問題的訓練。每年高考中導數所占的比重都非常大,一般情況是在客觀題中考查導數的幾何意義和導數的計算,屬于容易題;二是在解答題中進行綜合考查,主要考查用導數研究函數的性質,用函數的單調性證明不等式等,此題具有很高的綜合性,并且與思想方法緊密結合。

專題二:數列、推理與證明。數列由舊高考中的壓軸題變成了新高考中的中檔題,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數列的通項與求和,與不等式的簡單綜合問題是近年來的熱門問題。

專題三:三角函數、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恒等變換是重點。近幾年高考中三角函數內容的難度和比重有所降低,但仍保留一個選擇題、一個填空題和一個解答題的題量,難度都不大,但是解三角形的內容應用性較強,將解三角形的知識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將是今后命題的一個熱點。平面向量具有幾何與代數形式的雙重性,是一個重要的知識交匯點,它與三角函數、解析幾何都可以整合。

專題四:立體幾何。注重幾何體的三視圖、空間點線面的關系及空間角的計算,用空間向量解決點線面的問題是重點。

專題五:解析幾何。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軌跡方程的探求以及最值范圍、定點定值、對稱問題是命題的主旋律。近幾年高考中圓錐曲線問題具有兩大特色:一是融綜合性、開放性、探索性為一體;二是向量關系的引入、三角變換的滲透和導數工具的使用。我們在注重基礎的同時,要兼顧直線與圓錐曲線綜合問題的強化訓練,尤其是推理、運算變形能力的訓練。 專題六:概率與統計、算法與復數。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閱讀理解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考對算法的考查集中在程序框圖,主要通過數列求和、求積設計問題。

專題七:系列選講。包括極坐標與參數方程、不等式選講 (二)方法與措施:

1、任務完成要求

把專題內容包含的考點或題型劃分為若干課時,本專題內容的考情簡析,專題知識要點融合,近五年真題回放,選題要以常規題型為主,注重知識之間的交叉、滲透和綜合,嚴格控制解答題難度,中低檔題的比例應占到80%左右,要有利于中等學生水平的提升;所選參考書上的例題及作業題要有詳解答案。

2.強化集體學習。認真研讀《考試大綱》,研究學習2017年數學學科《考試說明》,認真研究各地模擬卷,準確掌握各章內容的高考要求,以便在學習中把握方向;每位高三考生要把近3年的新課程高考試卷重做一遍,仔細剖析每類題的題型特點,考查重點、考查方向、命題規律,弄清試題的變化分布規律,分析總結出共同的特征,收集整理出有用的高考信息,提高自身解題能力并制定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復習方案

3.抓好兩課(即復習課、習題講評課) (1)聽復習課力求做到:①系統性:將老師所講的知識前后銜接,梳理歸納成串;②綜合性:將各間章節,和題型縱橫聯系,知識交叉,多角度、多層次;③基礎性:著眼雙基,中檔為主,面向多數;④重點性:突出主干知識,把重點知識有詳有略進行鞏固與總結,以便復習之用。

(2)聽習題評講課應該做到:①針對性:抓住各種題型的方法,消除疑問,解其多難;②診斷性:找出失分原因,找出正確思路,總結方法,以防重犯;③輻射性:以點帶面,畫龍點睛,舉一反三;④啟發性:啟發思維,點撥思路,發散開拓。

4.落實好常規學習,抓好學習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課堂中,能自己能解決的就自己解決;把握好每一次自習課,遇到問題及時向老師提出,認真對待每一科,每一次的作業,在答題時做到表述規范及計算準確。

5.切實抓好強化訓練,注重知識的鞏固和滾動

每章一次綜合測試、每一次月考、對每次訓練要做到及時總結,發現問題,查漏補缺,及時反饋。并同時要反思錯解原因,以達到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力爭做到練有所得,聽有所獲。

做練習量要求限時完成,認真作答。一是強化學科能力訓練,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二是培養規范、完整、準確地答題習慣 。

6.處理好模擬考試和專題復習的關系 除了正常的考后試卷分析,我們對每次考試、練習都要分析自己知識點的得分情況,分析各次考試自己的得分點是否有變化、有提高,并采取相應措施。把能夠得分的題型通過考后練習、講評后一一突破。 要有目的解決學習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7.注重心理訓練。學習實力與心理狀態是高考成功的兩大基本要素,良好的心態是高考制勝的法寶。有意識的鍛煉自己心理素質,增強應變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提高應試技巧。 此階段的學習要特別注意研究各地的模擬試題,細心揣摩,進一步加強對重點內容,學科思想,學科方法的研究,密切關注知識的交叉點和結合點,關注新課程的新重點,牢牢把握好復習的方向;此階段還要解決好熱點問題-開放型問題、探索性問題、存在性問題等。

第二階段:選擇填空專項訓練 針對我學學生特殊情況,選擇填空專項訓練不設定時間界限。每周一次選擇填空訓練,做到涵蓋所有考點,限時完成,強調??碱}型做法和特殊情況處理,逐步提高學生的正答率。必要時懂得取舍,節約時間。

第三階段:綜合演練

(一)目標與任務:模擬訓練,強調規范,查找問題,完善提高

(二)方法與措施:根據各地的高考擬模擬試卷,通過規范訓練,訓練考試技巧和學生的應試心理,發現平時復習的薄弱點和思維的易錯點,提高實戰能力,走近高考。

該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1、強化知識的綜合性和交匯性,鞏固方法的選擇性和靈活性。

2、檢查復習的知識疏漏點和解題易錯點,探索解題的規律。

3、檢驗知識網絡的生成過程。

4、領會數學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題和新穎的模擬試題時的工具性。 通過應試技能的訓練,在考試中要求學生注意如下幾點: 1.容易題爭取不丟分規范表述少跳步 2.中等題爭取少丟分得分點處寫清楚 3.較難題爭取多拿分知道一點寫一點 4.克服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問題 第四階段:自由復習

(一)目標與任務:自由復習,自主整理,要求回歸課本,回歸基礎,收攏、鞏固已有知識,同時進行適度訓練做好心理的調試,逐步達到最佳狀態。

(二)方法與措施:制定出自由復習和考前計劃。參考教師建議,自主復習,主動做到:

1.檢索自己的知識系統,緊抓薄弱點,并針對性地做專門的訓練。 2.抓思維易錯點,注重典型題型及解題方法。 3.瀏覽自己以前做過的習題、試卷、改錯本,回憶自己學習相關知識的歷程,做好再糾錯工作。

理科實驗班范文第3篇

關鍵詞:本科生導師制;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研究型教學

一、問題提出

本科畢業論文是高等院校各專業重要的教學環節,但近年來畢業論文質量不高以及質量下滑的問題已成為教育界熱議的話題之一。2012年,為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深入貫徹中央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就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高校實踐育人工作提出了意見。教育部文件指出:加強實踐教學管理,提高實驗、實習實訓、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然而如何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成為高等院校工作面臨的重點難題。

本科生導師制起源于英國牛津大學,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突出對學生科研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1]。青海大學(以下簡稱我校)于2009年率先在理學和農學專業試點本科生導師制,結果表明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增強了師生交流互動,激發了學生的專業興趣以及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2]。以上結果為本科畢業論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潛在的途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在本科生導師制基礎上提高理科生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模式和措施。

二、研究設計與過程

以無記名問卷調查的方式針對我校4個理科專業11個班級的學生進行本科畢業論文的相關調查,著重分析導致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降的原因。調查問卷共發放368份,有效回收率為92.66%。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為我校本科生導師制分配的大學二年級和三年級同學制訂新的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方案,探索實踐一年后根據我校本科生畢業論文答辯成績和總成績綜合比較分析新指導方案的成效,其中實施新指導方案的學生歸為實踐組,未實施的學生歸為對照組。使用SPSS 24.0分析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數據用平均值±標準誤表示。采用T-檢驗(t-test)比較實踐組和對照組答辯成績和總成績之間的差異,當P<0.05時,認為差異顯著。

三、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通過調查,分別從對待本科畢業論文的態度、撰寫本科畢業論文的基礎、實施本科畢業論文的過程以及希望教師的指導五個方面分析可能導致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降的原因。

1.學生考研求職與畢業論文實施時間沖突導致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視不夠。關于對本科畢業論文重視程度的調查,有37.83%的學生選擇非常重視,有42.52%的學生選擇重視,有19.65%的學生選擇不重視。從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認為本科畢業論文是大學生活中的重要一環,但仍有近20%的學生不以為然。究其原因(見圖1),畢業論文的實施與考研求職時間沖突為首要原因,占比45.75%。根據調查發現開展本科畢業論文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大學四年級(占比46.92%),其次是大學三年級(占比34.90%)。然而近年來,隨著人才競爭的日益激烈,本科生就業壓力逐漸增大,在大學四年級許多學生忙于考研、考公務員、參加各種招聘和實習等,如此導致做畢業論文實驗的時間屈指可數,對于就業方向與所學專業不符的學生會對畢業論文重視不高,因此在大學四年級開始本科畢業論文、考研和求職會導致學生投入畢業論文的精力不足,這是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本次調查中學生認為最合適開展本科畢業論文的時間依次是大學三年級(占比52.49%)、大學四年級和大學二年級(各占18.18%),大學一年級(占比11.14%)。

2.本科畢業論文的實施無法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且不利于科研能力的培養。關于本科畢業論文對激發學生科研興趣的情況調查,發現64.81%的學生認為本科畢業論文沒有激發自己的科研興趣。然而理科專業畢業論文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科研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能否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以及調動學生的創新熱情與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密切相關。學生科研興趣的激發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選擇和畢業論文選題有關。我校理科生選擇指導教師的方式主要采用師生互選的方式,學生選擇指導教師依據的調查結果(見表1)顯示:教師課題和研究方向、教師人品以及教師科研教學水平位居前三,分別占比44.87%、21.11%和18.77%。這說明學生選擇指導教師主要依據教師的研究方向和教師魅力,學生有意愿加入自己感興趣的教師的科研項目。在本次調查中關于選題來源,有66.28%的學生選題是由指導教師指定的,僅有33.72%的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指導教師指定選題會對學生創新熱情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完全的自主選題又因為學生自身知識面較窄從而不一定切合科研熱點問題。此外,本科畢業論文經費有限等因素也不利于高質量本科畢業論文的產出,因此如何在本科畢業論文實施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將其納入教師科研項目中值得思考。

3.缺乏前期培訓和指導是學生實施本科畢業論文的最大障礙。關于本科畢業論文實施過程中讓學生感到最困難障礙的調查結果(見表2)可知:專業水平不足和寫作能力不足為首要障礙,分別占比30.79%和17.30%。為什么能力不足成為了學生感到最困難的障礙呢?本次調查發現76.54%的學生沒有參與本科畢業論文的相關培訓,68.33%的學生之前沒有參與科研項目。因此,在本科畢業論文實施之前沒有進行相關培訓和科研訓練致使學生在大學四年級接受不熟悉的科研熱點問題時感到手足無措和能力不足。關于教師的指導方式的調查結果可知:大部分指導教師只針對畢業論文的1—2個環節進行指導,占比77.71%。而大部分學生希望教師能在全部環節給予幫助和指導,并建議每周有一次機會與指導教師進行交流。

四、在本科生導師制基礎上提高本科畢業論文的實踐探索

充分發揮本科生導師制的作用,針對以上制約理科生本科畢業論文的主要因素,設計出一套旨在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實施方案并探索實施一年。具體實施方案見圖2。

1.在本科生導師制的基礎上將本科畢業論文的實施時間前移。理科專業的本科畢業論文需要經過查閱文獻資料、提出設想或假說、進行科學實驗探索、分析實驗數據結果以及撰寫畢業論文等過程,這就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和專業技能。因此,通過鼓勵學生大學二年級開始了解和參與科學研究、大學三年級開始實施本科畢業論文,盡早使學生接觸并理解科研,并合理地將學生做本科畢業論文的時間與考研和求職高峰期錯開。

2.在本科生導師制的基礎上組建小型科研團隊。在本科生導師制的基礎上,結合導師的研究領域和學生的興趣愛好雙向選擇建立小型科研團隊。團隊成員包括指導教師、準備做畢業論文的大學三年級學生以及對科研感興趣的大學二年級學生。這樣可以方便管理并保證了后續方案的實施。

3.有效結合學生的科研興趣和導師的科研項目進行畢業論文選題。由于理科類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要有一定的學術水平,其選題應結合當前的科學技術、社會經濟的實際和前沿。本次調查結果也發現大部分學生有意愿參與導師的科研項目,因此導師根據自身研究領域和科研項目確定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的研究方向和范圍,并分解出不同的小課題供學生選擇,每個小課題都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讓學生在基礎理論知識、專業實驗技能以及科學研究思維等方面得到充分鍛煉。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科研興趣選擇相關的課題,成為該小課題的負責人。同時也鼓勵學生自主選題,與導師協商后創新性地開展實驗。導師科研項目經費也可適當彌補本科畢業論文培養經費,為高質量本科畢業論文的產出確保經費支持。

4.在畢業論文實施過程中試行學生負責制。在整個畢業論文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團隊合作為核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的熱情。試行學生負責制采用導師引導、三年級學生具體實施、二年級學生輔助的三合一模式進行。在導師的引導下,具體實施的三年級學生根據自己負責的小課題開始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設計相關實驗方案,待導師審核通過后進入實施階段。導師將實驗方案中相關的實驗技術和注意事項傳授給學生直到學生熟練掌握,而后學生獨立開展實驗。實驗完成后,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和論文寫作。寫作完成后由團隊內部成員相互修改,最終交由導師修改后定稿并參與答辯。整個過程二年級學生參與其中,了解導師的研究領域,體會科研思路方法,熟悉畢業論文流程并協助實驗操作等,為自己的本科畢業論文奠定基礎。在實施過程中,團隊每周舉行例會1次,學生將自己查閱的文獻、實驗過程遇到的問題、所獲得的數據以及心得體會以PPT的形式匯報,以便導師掌握實驗進展和學生的心理動態,督促學生認真開展實驗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加強導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如此,在團隊合作的背景下,學生獨立開展實驗研究,鍛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文獻查閱能力、科學實驗技能、論文撰寫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并在整個過程中培養了自己思辨、邏輯和創新的思維方式。

5.建立傳承的長效機制。本科生導師制為建立這一機制提供了實施途徑,按照本科生導師制的管理辦法,每位符合條件的導師每年都可以分配到一定比例的學生。學生可以在大學二年級根據導師的研究領域和自身的興趣愛好進入組建的科研團隊中,參與到他們學長或學姐的畢業論文實施過程中,從而對整個科研氛圍和畢業論文的流程有個初步認識,同時還能在協助實驗過程中學習掌握團隊常用的實驗方法。等進入大學三年級,學生開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成為課題負責人進行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和實施,同時輔導他們的學弟或學妹,從而進入良性循環。通過這個機制將團隊合作理念、科研思維方式以及團隊常用的實驗方法得到有效的傳承和發揚。

6.建立適當的鼓勵和獎勵機制。以畢業論文實施的每個環節節點或以年度界限為準,在團隊學生成員內部,針對畢業論文實施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比,對評選優異的學生給予一定的鼓勵和獎勵。通過這個機制,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以及積極性。

五、結果對比分析

為了可比性,選擇其中一個畢業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該畢業班總共44人,其中10人為實踐組,其余34人為對照組。由同一個答辯專家組用統一的評分細則進行打分。答辯成績滿分30分,畢業論文總成績滿分100分。結果如圖3所示。實踐組答辯成績(27.70±0.22)顯著高于對照組(26.98±0.12)(P<0.05);實踐組本科畢業論文總成績(94.53±0.72)顯著高于對照組(92.04±0.47)(P<0.05)。通過以上數據表明,實施的新方案能顯著提高理科生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

六、結論

本科畢業論文屬于學術論文范疇,而學術論文必須通過科學研究,因此論文質量的提高必須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3](劉德成,等,2010)。在本研究中依托本科生導師制,將本科畢業論文的實施時間前移,增加了學生的科研能力培養以及教師指導的時間,為論文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嘗試學生選題與導師科研項目相結合的機制,學生負責與團隊協作相結合機制以及傳承長效機制和獎勵機制四種機制的實踐探索。在教師方面,將自身科研項目與學生培養有機結合,集中教師對本科畢業論文指導的精力和時間,同時促進教師科研項目的開展;在學生方面,充分調動自身的科研興趣和主動性,培養學生思辨、邏輯和創新思維方式,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科研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在體制機制方面,為開展研究型教學提供一種新模式和具體措施,將教師“重科研、輕教學”轉變為“科研教學雙豐收”,全面提高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質量。未來將繼續探索實踐,總結經驗,完善培養模式,更好地為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以及學生科研能力服務。

參考文獻:

[1]王曉麗,胡蕓,張權.淺析本科生導師制及其在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中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177-179.

[2]德措毛,李宗仁,趙靜,巨霞.青海大學實施本科生導師制試點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92-98.

[3]劉德成,武慧芳,閻獻彬.從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看高校教學存在的缺陷[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0):52-55.

理科實驗班范文第4篇

關鍵詞:高等理科教育;課程設置;國際比較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深入,課程改革在高校教學適應社會需求,培養高等教育人才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綜觀全球,理科教育的推進與改革是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共同訴求。從政府部門、專業組織、到高等院校都不遺余力地推進相關學科領域的教育創新。同樣,當前我國高等理科教育也處在迅速發展而挑戰重重的階段,新形勢下,高等理科人才的培養質量受到各界的高度關注。探討人才培養模式改進的過程中,作為核心環節的課程設置更是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議題。

本研究在系統分析高等理科教育特征的基礎上,首先從宏觀視角,考察中美兩國高校理科教育課程設置的發展與變革。其次從中觀層面聚焦傳統三大理科之一的物理學科,通過中美兩國研究型大學的典型案例,即清華和哈佛兩校物理專業課程設置的目標定位、學習內容的規定、課程體系構建的深入比較,透視兩國高等理科教育的發展特征與存在問題。中美理科課程設置的案例比較,一方面可汲取國外優秀高校理科教育的成功實踐經驗,另一方面,可從中反思當前我國高等理科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尋求未來改革路徑提供借鑒。

一、高等理科教育的特征

自然科學的核心使命是認識自然,該過程包括發現自然現象、解釋自然現象的規律,并預見新現象及其可能的應用。由此,其根本任務在于,對學生科研能力與素質的培養和塑造,幫助學生“掌握本學科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技能,形成廣博的知識和開闊的視野,具有嚴謹的思維和科學的抽象能力,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理科教育的內涵外延決定了理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定位與特點,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課程設置反映了學科的特性、知識體系、學術訓練架構。

首先從知識結構而言,理科教育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和邏輯性,課程設置強調知識結構由基礎到高深的層次遞進。珍妮特·唐納德(JanetDonald)通過對不同學科的知識結構的研究發現,不同于社會科學的多數概念為抽象概念,自然科學涵蓋更多特定、明確而具體的概念。并且,自然科學領域中概念之間的聯系形式呈現突出的層次性,學生需要首先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或觀點,只有在此前提之下,方能進入更高層次的知識學習。為此,理科知識具有線性層次結構,概念之間聯系緊密、層層推進,課程設置從基礎課程到高階前沿課程,呈現出清晰的縱向層次。

其次從知識類型來看,理科教育不僅強調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還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和科研訓練。實驗教學可謂自然科學的重要基石。理論源于重復實驗與實踐探索,實驗先于理論。我國的理科教育往往將實驗教學簡單視為理論課的依附和補充,實驗淪為對理論的驗證。這種定位導致學生在實驗教學環節中缺乏積極主動探索、獨立思考和積極創新的動力。研究發現,國外高校通常把實驗教學、課堂教學、畢業論文或設計視為大學教學的“三鼎足”,實踐教學課時通常占總課時的35%。

最后,理科教育高度重視基礎理論與方法的掌握。理科對于理論、規律的依賴決定了其在人才培養中對學生在基礎理論和方法掌握方面嚴格要求。理科學生的培養要求被定位于,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以及運用研究方法和工具的基本技能。因此,理科課程強調基礎課的比重,為學生今后繼續從事理科科研工作或者進入其他產業應用領域,獨立承擔并解決實際問題打下扎實基礎。

二、中美高校理科教學課程的發展與變革

1.我國高等理科教育課程體系的歷史變革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等理科教育課程體系的發展承襲了整個高等教育體系的模式演變,其起端可追溯至1952年的高校院系調整。當時,高等教育體制在高度借鑒蘇聯模式的基礎上,為了在短期內實現培養建設新中國人才的社會經濟需求,建構了以“專業性、統一性、計劃性、邏輯性”為特征的,計劃統一模式的高等院校課程體系。

院系調整合并了文科、理科,并將其與工科相分離,大幅削減綜合性大學,開設理科專業18種,并將人才培養目標定義為“培養在理論科學或基礎科學(自然和社會)方面從事研究或教學工作的專門人才”。各高校理科教育依據全國統一規定編排課程,突出業務課程,加強實習與實踐比重,縮減選修課。以蘭州大學為例,當時理科專業基礎課的課時比例從65%調升至80-85%。院系調整后,我國高等理科教育初步實現了對舊有仿英美現代大學建制的課程體系改造,貫徹專才教育目標,課程設置主要圍繞專業、學科自身邏輯架構的構筑進行定奪,形成由基礎到專業的“金字塔形”課程體系,課程內容體現高度的基礎性、系統性特征。

雖然院系調整在短期內培養了大量急需的師資和科研人員,但導致我國高等理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出現模式單一、文理割裂,專業與課程設置過于偏快、缺乏靈活性,過于強調基礎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不利于對學生個性與能力的激發和綜合素質培養等一系列問題,其負面影響甚至延續至今。

時至20世紀80年代,大學課程的計劃統一型范式面臨解體。隨著高校自主權的擴大,院校在課程決策方面的權力空間出現擴展。這種范式轉換,一方面強化了大學課程的校本性和差異性,推動了課程特色化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大學課程與社會經濟需求之間的適切性。在此期間,部分院校的理科課程設置開始強調“理工結合”,即強調課程的應用性,進而發展出應用理科的相關專業。

20世紀90年代之后,以通識教育的引入為標志,高校課程設置注重學科交叉滲透,拓展邊緣、打破專業、系科之間的邊界,促進多學科專業的融會貫通,同時注重知識轉化和聯系實際,克服基礎理科與科技前沿和社會發展脫節的問題。以清華大學和南京大學為代表的不少高校理科專業積極開展產學研一體化,促進理工融合、培養復合型人才。

2.美國高等理科教育課程設置的變革

科技教育的不斷推進與改革一直是美國社會各界共同的強烈訴求。與我國不同的是,美國在針對“高等理科教育”范疇界定方面,并未清晰劃分理工科之間的區分,而是將以自然學科和數學學科為主的理科教育與工程、技術學科置于同一范疇內開展探討,建構具有整體性、融合性的學科集成戰略視角。其中尤以美國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即STEM學科領域所作的探索和努力最為突出。

美國將STEM領域的發展與變革視為國家戰略發展與保持全球領導地位的重要支撐。1986年發表的《本科的科學、數學與工程教育》(Undergraduate Science,Mathematics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又稱尼爾報告)成為美國STEM學科集成戰略的開端和相關領域教育改革的重要指針?!赌釥枅蟾妗分赋雒绹叩壤砉た平虒W課程中的現存問題:學生從科學課程中得不到了解科學本質、塑造科學性思維的培養與鍛煉;過度重視事實性知識的灌輸,忽略過程與方法的建構;課程內容的選編故意避開抽象內容等?!赌釥枅蟾妗氛J為STEM本科教育中應建構起富有活力的課程,在科學技術推動下加速知識更新與生產,保持知識理論與時俱進。

199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發表對美國STEM教育現狀與問題的調查研究報告《塑造未來——對大學科學、數學、工程與技術教育的新展望》(Shaping the Future-New Expectations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Science,Mathematics,Engineering,and Technol-ogy)。該報告在肯定了《尼爾報告》之后美國STEM教育改革所取得的重要進展,例如注重知識交叉與融合、重視課程內容與時俱進、強調知識與學習者日常經歷的結合,提高學生興趣等,但同時也指出十年改革過程中凸顯的問題(參見表1)。

除了上述報告之外,近年美國相繼出臺了多項促進STEM教育發展的研究報告。2005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等機構提交報告《駕馭風暴:美國動員起來為更加輝煌的未來》(Rising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Energizing andEmploying America for a Brighter Economic Fu-ture),被視為21世紀美國科技教育發展的戰略性報告。該報告指出未來需要通過充實獎學金制度,并從強化院校領導力、目標導向招生、促進教師教學投入、充分關注學生個體學習需求、朋輩扶持、提供科研經歷等方面,完善本科階段的理工科教育。

三、中美高校物理學科課程設置的案例比較

1.比較案例的選擇和分析步驟

以上分析可以發現,借助政策措施的頂層設計,美國高等理科教育不斷推進改革,形成了專業設置靈活、學科交融、強調知識的現實關聯性與應用性等重要特征。然而需要留意的是,美國高校具有高度辦學自主權,從專業設置到課程設置是院校、系科據其培養目標進行決策與遵循學科內在特征和學習規律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同院校、專業各具特色。為此,有必要進一步聚焦具體學科,以便深入剖析中美兩國高校理科課程設置的特征。

美國高等理科教育專業設置可區分為單一學科、跨學科和問題中心三類,分別以學科、職業或學生個人需求為設置標準。鑒于可比性的考量,本研究選擇哈佛大學與清華大學開設的理科單一學科——物理學專業作為案例分析。哈佛大學自1636年至今已經歷多次本科課程改革,反映了該校對時代特征和社會發展趨勢的透徹分析和全面把握,適時調整教育使命和培養目標,保障該校的高水準教學質量及其在全球的引領地位。清華大學物理系是目前國內發展最快、最好的物理系之一,擁有國內頂尖的師資力量和高質量的學術聲譽。作為中美兩國研究型大學的典型代表,兩校物理專業課程設置的系統比較,可為我國高等理科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參考和啟發。

本研究具體將依托兩校物理專業的本科生培養方案,通過文本分析,比較課程目標定位、規定學習內容、課程體系建構等,考察中美物理學科人才培養的取向和實踐的異同。

2.課程目標定位的比較

培養目標是對各學科在高校整體人才培養理念的指導下人才培養方向的具體表述。課程設置的內容是培養目標的實現過程。院校根據課程目標定位,合理安排課程結構、規定學時與學分以及相應的教學和評價方式,由此保障課程目標的付諸實踐。

哈佛物理專業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表述為:致力于通過專業(concentration)培養,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本科物理學基本知識,給予學生充分的實踐,通過學習其他理科院系開設的相關課程來發展個人興趣愛好。物理專業為學生將來進入物理學科繼續深造打下知識與理論基礎,同時也為學生未來在天文學、生物物理、化學物理、工程和應用物理,乃至地球物理、地質學以及科學史等其他領域的學習和工作做好準備,此外,培養學生在物理學科的科學思維態度——聯系、想象、預測、觀察和分析演繹等素質與能力。

清華大學物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不同于哈佛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寬泛表述,清華物理專業培養方案的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了清晰明確的定位: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科學實驗能力的高質量的基礎研究型和應用研究型物理人才。本科階段主要是打基礎,強調給學生一個寬厚的物理基礎,為學生在畢業后繼續進入物理領域深造或憑借良好的物理基礎和理科素養進入其他領域學習和工作做好準備。

中美比較差異之一在于:培養目標的專業中心Vs.學生中心。顯而易見,兩校物理專業目標定位都以建構專業基礎為核心,為學生在本專業或其他領域的學習和工作做準備。清華的培養目標更多體現了結構主義的課程觀,強調認識事物的內部結構,通過嚴謹的課程設置和知識傳遞,重視學生掌握本學科的基本架構、基礎理論與知識,反映出高度專業中心的特征。相比之下,哈佛的培養目標體現三大表征:其一是培養目標凸顯對學生學科興趣的激發與發展,以學生為中心;其二是鼓勵跨學科學習,淡化專業鴻溝,為學生未來在其他學科領域的發展提供基礎和可能性;其三是在知識傳遞的同時,高度重視學生科學思維習慣的塑造。

3.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比較

人才培養規格是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的概況性描述,也是各專業培養人才質量標準和專業學習者應達到的綜合素質。人才培養規格為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學組織、教學質量的評估提供了重要依據。

哈佛大學雖然未對人才培養的規格與要求提供具體明確表述,但通過其為學生提供的課程內容,仍可窺其一二。物理專業介紹指出,學生通過專業學習獲得對相對論、量子力學和基本力學定律等,深刻理解基本的物理規律,通常學習涵蓋到物質最小成分,包括分子、原子、核子和次核子顆粒。學生也將學習、探索和揭示物理規律如何引發了宏觀體系(如液體和固體)的多樣性。此外,學生可通過專業學習,了解和探索大氣與海洋、恒星等更為復雜的自然科學系統。

清華大學清晰界定了人才培養規格:首先在知識結構上,要求學生“扎實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方法;具備所需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化學、生物、信科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能較熟練地運用外語閱讀專業期刊和進行文獻檢索;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其次在能力結構上,學生“具有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具有從事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及其相關領域的初步科研能力和一定的技術開發能力.具有較好的(外語)交流寫作能力”。此外在素質結構上,賦予學生“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質;具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由此可見,該專業人才培養注重對學生全面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的培養,專業基礎和能力素質并重。

中美比較差異之二在于人才培養規格的綜合性VS.寬博性。清華物理專業對于人才培養規格有著比較清晰的藍圖,強調學生兼具專業知識與通識知識、專業能力與可遷移能力并重、專業素養與道德、人文、心理素質共同發展,體現了對學生綜合全面發展的培養理念。哈佛雖沒有明確規劃人才培養規格,但對學生學習內容的描述充分彰顯了,其致力于為學生打造具有寬博性的知識基礎,給予學生選擇和探索興趣空間的特征。

4.專業課程體系的比較

課程體系是課程目標的實現載體。課程內部相互聯系的眾多要素構成了課程體系這一有機體,課程體系內部要素之間的組織形式是課程體系的核心所在,賦予各校各專業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與特征。

哈佛物理系的課程設置要求首先以哈佛大學本科生教育的培養要求為基礎:由專業教育(Concentration)、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和自由選修課(Electives)組成,學生要求完成32門學期課程方可畢業,每門學期課程為4學時。(1)專業教育:學生入學后第三個學期確定專業,基本要求是完成12門學期課程,約占學生所修課時的40%,專業課程由6門專業基礎課和6門專業附加課組成。其中,專業基礎課包括物理和數學基礎課兩部分,而專業附加課則要求在物理類課程中選擇2門(涵蓋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天文學、化學、工程科學、物質科學等),另外可從物理或相關學科領域(包括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天文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工程科學、數學、統計課程等)選課。(2)普通教育:要求學生在八大知識領域中至少選擇8門學期課程,每個領域至少選擇一門,此外第一學年需完成一門寫作課,并在第三學年之前達到一定的語言要求。普通教育課程、寫作和語言要求共計9-11門課程,約占總課時30%。八大領域包括:美學與審美、文化信仰、實證與數學推理、道德推理、生命系統科學、物質科學、社會以及世界中的美國。(3)選修課程:該部分學時約占30%,課程數量根據專業或榮譽學位的要求而定,物理系未對此作硬性規定,主要由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學習需求進行選擇。學生可利用選修課程修讀第二學位、準備留學、修讀某一領域高級課程或參與相關科研、準備繼續深造讀研等。

通常,學生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結合自身情況來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雖然,物理專業不對學生修讀輔導課(tutorial)、畢業論文做出要求。但該專業為學生提供選修的輔導課和學生自主研究項目。整體而言,物理專業新生與其他專業新生一樣,大一主要學習通識課程,在選定專業之后才進入專業學習,強調學生在低學年形成扎實基礎,通過選修多種課程、師生交流咨詢明確自身興趣和學業規劃。

清華大學物理專業的課程體系結構:主要從課程類型和學分學時上予以規定。物理專業學生應修總學分為171,其中春、秋季學期課程總學分為137,夏季學期實踐環節19學分,綜合論文訓練15學分。課程體系包括8部分:(1)公共基礎課程(26學分):思想政治理論課、體育、外語;(2)文化素質課(13學分):涵蓋哲學與人生、歷史與文化、語言與文學、藝術與審美、環境科技與社會、當代中國與世界、基礎社會科學、數學與自然科學八個領域;(3)自然科學和信息科學基礎類課程(25學分):數學基礎課、化學基礎課、生物基礎課、信息類基礎課程;(4)物理學專業相關課程(6l學分):學科基礎限選(≥20學分)、學科基礎課限選2(包括四組近代物理實驗課,≥6學分)、學科基礎課必修(共計7門,≥21學分)、專業限選課(4門,≥6學分)和專業任選課(≥8學分);(5)其他任選課(≥12學分);(6)科研訓練限選(6學分),主要是專題研究課;(7)實踐環節(13學分),包括軍事理論與技能,外語強化訓練,金工實習/電子工藝實習,計算機編程訓練/基礎英語強化訓練,交叉學科前沿專題;(8)綜合論文訓練(15學分)。

總體而言,中美兩校物理專業均建立了包括專業基礎課程、通識教育、跨學科知識的綜合性課程體系。兩校都將專業基礎置于人才培養的核心,并重視通識教育,注重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此外,兩校均引入跨專業選課,豐富和拓寬學生的知識結構。中美物理專業課程體系差異主要體現如下三方面:

差異之一體現為通識教育的指導理念與實踐。哈佛大學在最近一次通識教育改革中摒棄了持續三十年的“核心課程”,著眼于尋求“學生自由教育與超越大學之外的生活之間的連接”,為學生進入社會之后的公民參與做好準備。通識教育的目標在于,激發學生自我意識,賦予其適應變化的能力,并培養其道德認知。清華大學的通識教育主要體現在文化素質課的推行上,涉及八個領域,致力于培養學生學科業務能力之外的人文素養和科學思維能力等。從兩校對通識教育的闡述來看,哈佛大學在推行通識教育的道路上正在實現一次新的拔高,其培養理念和具體施行體現了對教育的深刻反省、對知識建構的審慎思考。清華大學對通識教育進行了較為縝密的設計,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和文化素養課。其通識教育目標在于拓展學生知識面,幫助其建構完整的知識架構,但相比之下,我國通識教育內容較為薄弱,高校在通識教育推行上缺乏自主性和獨特性。尤其是作為通識課程主體的公共基礎課,由國家統一規定開設,公共課內容相對狹窄,模式略顯僵化,且忽視了對學生個性的挖掘和自我實現的激發。

差異之二在于課程體系中各教學環節的設置。清華大學對各項教學環節提供了全面嚴謹的規定。例如英語技能訓練、專業理論學習和實驗教學,特別強化科研訓練、畢業論文訓練和實踐環節等教學環節。由此可見清華物理專業教學環節的高度計劃性、目的性。相比之下,哈佛物理專業雖同樣涉及上述環節,但環節設置并未表現出鮮明的計劃性,而以學生個性化選擇為原則。

差異之三體現為課程體系的架構設置。哈佛在專業課程界定和表達上相較籠統,著重突出了通識教育的重要地位,同時從制度架構上為學生個性化選擇與發展提供了彈性空間。清華則遵循知識架構邏輯,從課程性質、課程學分、課程時序上做出了清晰規定。盡管表述不一致,但從內容上仍然可以進行相似的劃歸。

表2比較了兩校物理專業的課程結構。從各類課程所占學分比來看,清華所規定的專業教育部分占比達50%,而哈佛對專業課程所規定的比例約為40%;哈佛給予通識教育的比重為30%,高于清華;從對任選課的規定來看,哈佛的自由選修課比例高達30%,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由選擇空間,而在清華物理專業的課程框架中,學生自由選擇的比例僅為7%。

專業基礎課程中,清華設置了一系列基于物理學科性質、知識結構的專業基礎課,包含小部分數學必修基礎課;而哈佛的專業基礎課不僅涉及物理和數學兩大學科,更是通過設置專業附加課程,為學生提供跨學科學習的平臺與機會。對比兩校學生跨學科學習的基本內容,哈佛的專業附加課涵蓋范圍從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化學到天文學、工程科學、物質科學、計算機科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和統計學等與物理相關的學科領域,學科的延伸范圍極廣。而清華物理專業則主要通過自然科學和信息科學基礎課、專業限選和專業任選課程,涉及數學、化學、信息類、生物、天文學等相關領域學科,體現了清華致力于培養學生寬厚的學科基礎,但比較而言,可供學生自由選擇的課程的數量與范疇均低于哈佛。

在科研與實訓環節上,清華通過科研訓練、實踐環節和綜合論文訓練等規定了高達20%的科研或實踐學習,而哈佛物理專業并未對此提出硬性規定,主要是為學生提供選修的輔導課和獨立研究項目“鼓勵”科研訓練。此外,專業附加課中開設多門應用性課程,加之理論課程中包含實驗教學環節,彰顯了其在理論教學之外對學生知識實踐性的重視。

四、結論與政策性啟示

本研究聚焦高等理科教育課程設置,通過對中美高等理科教育課程設置的演變與發展的梳理,以及以哈佛大學和清華大學物理專業課程為代表案例的國際比較,系統考察了中美兩國高等理科教育的課程設置差異。以上分析表明,中美兩校物理專業課程設置均呈現綜合性、體系性的特征。清華物理專業的課程結構涵蓋全面、規劃內容翔實具體。相反哈佛物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則呈現出彈性靈活的特征,學生自主選擇、自我發展的空間更大。

從課程設置目標和內容上來看,中美兩校物理專業呈現出共同的發展趨勢。兩校均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強調學科專業的堅實基礎的同時,關注學生科學素養的塑造、可遷移知識與能力的習得。在課程內容的廣度與深度方面,兩校物理專業均重視跨學科知識的學習,旨在培養學生廣博的知識基礎,形成綜合全面的知識架構。此外,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清華著重強調實驗教學和科研訓練,對課程修讀和實踐、論文訓練做出嚴格規定。相較之下哈佛沒有對科研論文訓練、實踐課程等做出強制性的明確規定,而主要通過獨立的科研訓練項目鼓勵學生出于興趣的自我知識探究和科學思維習慣的習得。

然而通過比較,也可從中發現中美兩校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的差異。哈佛大學物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極富靈活性和多樣性,無論課程類型、課程內容層次、選課方式均秉循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極大的選擇空間。該校課程設置為不同水平、不同學習要求、不同興趣的學生可根據自身特點定制個性化專業學習方案提供了有效平臺。相較而言,清華大學在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的指導下所制定的課程體系更為嚴格,強調穩定性,結構性、系統性,但略顯固定僵化。

兩校專業課程的差異清晰地折射了兩國高等教育的培養理念和課程范式的區別。由于深受歷史傳統與蘇聯模式的影響,中國高等教育在和課程設置上極為注重“傳授”與“灌輸”,認為專業學習的首要重點在于打造學生完備的知識結構和扎實的學科基礎。在課程范式方面,雖然近年我國高等理科教育范式經歷了巨大變革,但依然停留于“院校(專業)中心”的傳統范式。高等理科教育重視知識的傳授、累積和線性化發展。相比而言,美國高等教育課程設置呈現出高度的“學生中心”特征。這也充分體現了杜威(DeweV,1916)教育哲學在其中的影響和滲透。杜威教育思想認為,校園生活應該鼓勵學生主動與他人交往和構建自己的世界,從而促使其實現學術成功。相反,被動參與則會妨礙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技能的形成。為此杜威之后的教育改革者強調,無論是課堂內還是課堂外,交流和主動學習都可以促進有意識的接受學習。哈佛物理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現了高度的建構主義特征。將學生定位為主動的知識建構者之一,通過選修課、跨學科修讀第二學位、出國交流、獨立研究多種形式,為學生創造多樣化學習平臺、賦予學生定制個性化學習規劃的自主權,鼓勵學生開展主動性知識探究,重視學生科學思維習慣的習得,成為當前美國理科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

隨著近年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快速擴張,未來發展目標模糊、專業興趣欠缺、學習主動性淡化的學生群體的比例不斷增長。面對學生群體的這一變化,傳統的“院校(專業)中心”才培養模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也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科學探索精神。面對這一困境,以上哈佛大學的成功實踐經驗對未來完善我國高等理科教育的課程設置具有重要政策意涵。

首先在課程設置的目標定位方面,隨著理科畢業生的跨專業就業趨勢的加劇,相關專業需要合理調整目標定位,將培養學生的學科專業發展的同時,淡化專業鴻溝,通過跨學科學習,注重知識的寬博性,為學生未來在其他專業領域的發展提供基礎與可能性。

其次,根據高等理科教育的目標,相關專業需要合理調整專業教育、通識教育、選修課程等各部分課程的合理比例。理科專業的課程設置需進一步強化通識教育,調整通識教育的培養理念與實施模式,在拓寬學生知識廣度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將激發學生自我意識,培養學生成熟的心智與道德、提升學生人文與科學素養納入通識教育的目標。此外,賦予學生更多的課程選擇自主性,給予學生自由探索、個性發展的空間、激發學生投身專業領域的興趣和積極性。

最后在課程體系方面打破傳統的課堂場域局限,將學生課外參與獨立研究、出國留學等經歷納入教學培養環節,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平臺,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學術創新精神。

理科實驗班范文第5篇

病理科:

為了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要求你科醫務人員必須掌握醫療質量管理的相關知識及制度,并遵照執行:

一、你科室應建立醫療質量管理責任制,科主任為第一責任人,并明確每個人在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中的責任,嚴格執行核心制度、診療常規和技術操作規范,有效預防和控制醫療差錯事故及糾紛的發生。

二、科主任任質控組長,每月按《洋縣醫院病理科質量考核標準》進行自查考核、評價、反饋及整改。有質控及醫療安全教育活動記錄。每月召開質控會議一次,對監測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制定整改措施,并兌現獎懲。

三、每年根據科室實際情況制定質量控制方案,結合本專業特點及發展趨勢修訂本科室規章制度、技術操作規程等,并組織實施。

四、對職能部門在質控檢查中提出的反饋意見能進行整改落實,有落實記錄。

五、定期向院質控科反饋本科室質控工作開展情況,對違犯醫療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造成后果的事件,寫出書面材料及時上報醫務科及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

六、認真執行各種查對、危急值報告、交接班、報告單審簽等制度,危急值報告及時,檢查結果準確,報告單書寫規范,確保病人安全。取片或報告時要有登記,有副本。

七、加強住院病人回訪記錄,隨訪率≥20%;

八、加強三級三嚴訓練,參與率、合格率100%。

九、嚴格執行標本簽收、查對、固定制度,標本按規定存放,切片標記清楚;常規制片24—48小時內完成;普通病理5個工作日內完成,冰凍病理30分鐘內完成。

十、報告單書寫合格率100%;病理切片、制片合格率100%;石蠟切片診斷符合率100%;臨床與病理診斷符合率>60%。

十一、加強儀器保養和維修,萬元以上設備完好率≥95%,各類試劑、耗材有生產單位,生產批號和防偽標簽,無過期、失效,有專人管理;易燃、易爆品安全存放, 專人管理。

十二、定期到臨床科室征求意見,臨床醫師、患者滿意度均大于90%。

十三、積極參與實施衛生行政部門布置的各項重點醫政工作,承擔重大公衛事件醫療應急救治,按要求完成指令性任務。重大醫療過失和醫療事故報告率100%。

十四、入科人員認真落實帶教制度,在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考試后,經科室考核,確認能單獨勝任工作時,由本人申請,科主任審核簽字,醫務科批準,方享受單獨值班、出示報告權,遇有疑難問題時,應及時報告上級醫師共同處理。

十五、工作人員要互相支持,團結協助,不相互拆臺。值班人員應堅守工作崗位,隨叫隨到。

十六、糾紛已經發生,當事科室要妥善保留一份原始資料。 以上條款望各科室認真遵守,如有違反,按照相關規定處理,由此引起的事故、差錯、糾紛,當事人應負全部責 任。季度考核,與評先評優、晉級及績效掛鉤。

本責任書一式兩份,醫院、科室各存一份,自簽字之日起生效。

醫院負責人: 科室負責人:

理科實驗班范文第6篇

高三理科

需要注意的是,關鍵是先把基礎打牢,先把60%的分數抓住。然后高三階段一定要善于總結,比如說物理,哪一方面內容掌握的不是很好,就找準方向下功夫。還有,一定要做一個錯題筆記,把考試或者練習中做錯的題目記錄下來,每天針對性的復習,爭取此類題型不會做錯第二次。第三,并不強調題海戰術,但是一定要做精題,就是往年的真題或者有代表性的題目。還有就是臨場的發揮了,其實考試也是有技巧的,比如說時間的分配,難易題的答題順序等。但是歸根結底一點,想要快速提高分數或者獲得好成績,一定要自身努力。

上一篇:保潔清掃創衛工作總結范文下一篇:學期實習個人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