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網上教師發展探討論文范文

2024-01-01

網上教師發展探討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前高校人事管理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機制都不盡人意,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高等學校要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以人為本,實行和諧的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促進教師和學校的全面協調及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校人事管理;科學發展觀;人力資源管理

我國高等教育以擴招為標志,得到極大的發展,也暴露了例如高素質教師缺乏、教育質量有所下滑,人力資源管理不適應等缺陷。發揮教師為主的重要人力資源潛力,提高教學質量和畢業生質量,才能贏得社會承認和市場機會。人是一種能使經濟社會組織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展、始終充滿活力生機的特殊資源,以人為本,著力挖掘和科學管理人力資源,才能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目前高校的普遍情況是:只有客觀的人力資源,缺乏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雖然也曾有過某些改革,但也只限于淺表層面。學校人事管理也基本停留在計劃經濟時期的模式,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去甚遠。構建和諧校園,人力資源管理應是題中應有之意。

一、高校人事管理存在的不和諧因素

1. 沿用計劃經濟的人事管理。高校是政府舉辦的事業單位,其人事管理長期帶有計劃經濟色彩,打著行政管理的烙印,歷來與政府部門保持一致,從來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人力資源管理。其管理過程較偏重于強調事而忽視人。人事管理就是要把人管住,使得部分教師感到壓抑,個性受約束,影響其積極性的發揮。傳統人事管理、人才培養和使用缺乏科學合理的長遠規劃,存在短視行為,既存在人才進修培養的混亂無序狀態,也存在因為怕人才流失不敢放手培養的現象。整體管理沒有把人力看成重要資源,沒有主動地開發人的智力和潛能,激發人的活力,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也沒有成為學校發展戰略的基本點。

2.缺乏良好的用人環境。在社會政治體制改革滯后的大背景下,高校人事管理是緊緊地綁在政府管理體制的戰車上的,各級政府主要是用行政手段而不是遵循教育規律來管理高校,從人員調配、人才引進、考核培訓、工資審批、職稱評定等都不斷強化監管,納入政府人事主管部門管理,《高等教育法》規定的“七個自主”有的至今無法落實。尤其是西部地區高校用人環境形象,除了工作較穩定之外,其他指標,如:政府投入、待遇收入、地理環境、子女教育、人文環境、管理觀念、工作條件、職業發展等等,在人們心目中還是不盡人意的。

3.教師職業發展通道不暢。行政級別制度在高校人事管理中起著主導作用,專業技術職務及聘用制度、職員制度未能成為有效的職業發展通道,卻成為人際關系、資歷、地位和薪酬對應的權衡機制,導致官本位嚴重,價值觀扭曲。行政管理人員在為當官而拼搏,教師在為評職稱而奮斗,個人奮斗同學校整體目標脫節。學校里職稱崗位數受到上級結構控制數的限制,而官位資源更加有限,有的教職工對自己發展前景感到茫然,職業發展動力受到抑制。教師一旦感到自己的職業期望難以得到滿足,就會出現人才流失,人力資源配置效率低,教職工結構性失衡等現象。

4.考核激勵機制失靈。高校的考核制度很大程度流于形式。由于考核同利益是緊密相聯系的,所以有時考核沒有發揮對工作的推動作用,反而制造了不少麻煩和矛盾;考核沒有成為努力工作的正確導向,反而挫傷了教職工的積極性;考核沒有成為教學部門、行政管理部門及教輔服務部門的協作、溝通機制,反而加劇各方的沖突。高??嘤谌瞬湃狈μ貏e是高素質人才嚴重缺乏,對傳統的人事管理體制也進行了某些改革,比如:競爭上崗,制訂引進人才、獎勵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措施甚至是末位淘汰等。由于競爭和激勵措施標準不盡科學合理,導致待遇收入差距懸殊,不少教師心理極不平衡,其中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義思想,還有“引來女婿氣走兒子”隱性攀比等,可能造成低層次競爭。

二、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不和諧原因

1.管理者認識不到位。學校的決策者大多沒有將人力資源管理當作決策的基礎,幾乎所有人事管理人員還在按部就班管人事,對人力資源管理新理念缺乏了解,認為高校發展就是靠投入,缺錢就缺人,對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來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長期參照行政部門管理,“官本位”的觀念和做法根深蒂固,在人事管理中,把人的智商和情感看作一個常量,對工作目標量化分解,對應衡量教師的勞動時間和能力,強調控制,重身份輕崗位,見物不見人。

2.績效考評模糊,激勵作用弱化??冃Э荚u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內容,激勵是調動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學校不同于企業,存在著考核標準難以確定,績效的優劣難以比較,德能勤績的絕大部分內容難以量化。在有關考核軟件中都缺乏有關業績的指標,如教師的教學質量指標、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指標都無法確定。受政府行業主管或地方政府的影響,考核內容年年變化;有的院校還存在因人設條件等,使教職工無所適從,也給人事部門增加考核難度和工作量。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常有對“相互攀比”、“盲目攀比”的抱怨和指責,其實教職工的攀比首先是工作和貢獻的隱性攀比,在工作和貢獻相同或相近的情況下,其所獲待遇、利益若不相同,就會產生利益的顯性攀比,這是正常的相對利益。因為教職工的積極性不僅受其絕對利益影響,更受相對利益的影響,忽視這點,激勵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3.外部體制性環境制約。學校要實現《高等教育法》的“七個自主”還有很長的過程,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自主更是難上加難。因為在政府官員眼里,人力資源管理和編制管理的本質就是錢,是財政撥款,牽一發而動全身。有的學校辦學規模翻了幾番,可是人員編制卻是數十年不變。有法律而沒有保障,管理法規嚴重缺失,教育經費投入短缺與浪費并存,體制不夠靈活,已成為學校發展的體制環境性障礙, 學校只能在政府和市場之間奔突。

4.缺乏理論研究和指導。不論是主管部門還是學校本身,都十分缺乏對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研究。有關書籍研究也只以企業或政府為研究對象。諸多大學的專家學者們也多是研究企業,鮮有研究人才母機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建立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宏觀指導文件和配套政策遲遲不能出臺,高校人事管理人員也不都是科研高手,缺乏理論指導的他們,只能年復一年的在傳統人事管理工作上轉圈圈。

三、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高校人力資源管理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就是在科學發展觀統領下,通過不斷獲取高層次的教育人力資源,整合到教學科研活動中去,激勵教職工的積極性,開發他們的潛能,以支持學校發展目標實現的全部活動、職能和過程。

1.以人為本,關注人的發展。首先,決策者應該把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作為學校發展的戰略大事來抓。樹立教師為本、人才第一的觀念,采取有效措施,改變教職工作為被管理者和改革對象的地位,針對教職工的價值觀、心理平衡和人際關系等層面上的動機和行為進行調節,來實現組織管理目標。其次,要建立完善并執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完善的科學合理的制度一方面能體現人本主義的制度化。另一方面有利于人力資源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再次,選拔任用具有創新精神、公道正派、事業心強又熟悉教育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致力人力資源開發。

2.完善激勵制度,促進教師全面發展。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應當為每個教師全面發展提供機會和舞臺,在績效評價激勵制度方面要這一目標服務??冃гu估是人才顯值、保值、增值的基礎。激勵人的最好辦法是滿足人的高層次需要。恰如其分的績效評價以及以其為基礎的獎懲,更為敏感和重要。要進一步搞好內部分配,建立重實績重貢獻,向高層次人才和重要崗位傾斜的分配激勵機制。要根據實際用科學辦法確定教師等人才的工作量,對教育教學做過細的盡可能量化的考核工作,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做好績效評價。一方面,要保證物質激勵的公平,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客觀、準確、定量的評價標準,要能夠體現教師行為及成績方面的差別,分出不同層次,利用差別推動競爭,調動積極性。另一方面,要突出精神激勵。精神激勵在某種意義上說比物質激勵更為重要。只有當教職工發現自己個體目標與組織目標一致時,當他們意識到自己也有權利參與制訂和實施學校發展遠景的民主決策和管理,才會充分發揮潛能,真正積極主動地工作。

3.關注人力資源開發, 促進教師協調發展。要加大人才引進、共享的力度,營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知人善任的高校人力資源協調發展環境。對管理人員主要采用學校自己培養的方式,他們熟悉校園情況和辦學規律,工作協調適應性好,互相了解,提拔任用他們還可激勵其他教職工。對教師則要采用引進、培養、使用相結合的辦法。人力資源管理就是要創造一個讓人才脫穎而出,人人都能得到發展的環境,包括摒棄論資排輩,提供公平競爭的人文環境;能充分體現其社會價值,用事業留住人才的工作環境;良好的生活環境以及寬松的政策環境等等。要在人才使用中發現和開發人才,用人所長、避其所短。有一種美其名曰集感情事業待遇三留人于一體的“官帽留人”做法值得商榷,為了留住某些高學歷高職稱人才,委以官職,安排領導職務。這是“官本位”的價值導向,助長了學而優則仕意識和官位優于學問、權術重于學術之風,其作用并不完全是積極的。因為高學歷高職稱并不等同于高道德水準和管理能力,有時恰恰是用其所短,浪費人才,貽誤大事。

4.加強素質培訓,促進教師可持續發展。主要通過在職分類培訓,逐步提高人才整體素質和整體可持續發展。重點鼓勵教師參加提高學歷層次和更新知識培訓,對年輕教師還要鼓勵他們參加學位進修,對學科知識深入研究對科技前沿的探討,增強其職業發展后勁。對管理人員應鼓勵他們參加提高管理水平與能力方面的進修培訓,并區分不同層次管理人員參加不同的培訓層次,如對中層管理者應重點培訓他們指揮和協調能力、控制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對教輔及服務人員則鼓勵他們參加提高操作技能及服務意識的培訓,促進教職工個體的可持續發展。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還要堅持統籌兼顧各個方面發展和利益,如統籌兼顧管理、教學兩支隊伍建設和利益分配;統籌兼顧學校長遠發展和教師個人發展;統籌兼顧學校整體利益和教師個人當前收入待遇等等。讓有限的資源在兼顧均衡配置和重點集中使用時不致于顧此失彼,減少和緩解矛盾,促進校園和諧。

【參考文獻】

[1]孔杰.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我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5,(2).

[2]陳乃玲.以科學發展觀推進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轉變[J].揚州大學學報,2005,⑹.

[3]張建祥.論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0).

[4]詹姆斯,W.沃克.人力資源戰略[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潘百林(1949-),男,廣西蒙山人,供職于柳州師范高等??茖W校工會,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網上教師發展探討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根據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網上銀行發展的特點,如市場發展不均衡、應用集中于基礎業務等,提出了我國商業銀行網上銀行的發展對策,如加強信息溝通和傳播,建設簡單、明朗、易行的軟件界面等。

關鍵詞:商業銀行;網上銀行;發展對策

從1998年開始,我國商業銀行首次提供網上銀行服務到現在,網上銀行已經經過了16年的發展。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金融領域的滲透,網上購物、網上交易大幅攀升,日漸深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明確我國商業銀行網上銀行的發展特點,并制定相應的發展對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尤為重要。

一、我國商業銀行網上銀行發展特點

(一)市場發展不均衡

由于國有商業銀行或股份制商業銀行具備較強的資金實力,更加看重金融信息化發展,所以在網上銀行方面起步較早,資金投入較多,其網上銀行服務功能也更健全,信譽度更高;同時國有商業銀行或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客戶群較為高端,對于現代化的服務接受程度較高,那么網上銀行在這些人群中普及也就更加容易。小型商業銀行或金融機構的網上銀行業務占比較低,普遍低于10%,造成網上銀行經營主體的不均衡。

(二)應用集中于基礎業務

雖然目前各大銀行提供的網上銀行的功能較為全面,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銀行業務,但是90%的用戶對于網上銀行的使用仍集中于支付轉賬、賬戶查詢等基礎業務。而理財、保險、信貸等服務仍未被用戶廣泛接受。從使用終端來看,94.5%的用戶使用PC作為登陸網上銀行的主要工具,手機銀行普及率還很低,在日本、韓國較為普及的移動網上銀行業務尚未在國內大范圍開展。

(三)網上業務獨立運營

由于國有商業銀行及股份制商業銀行資金實力雄厚,更加看重對網上銀行的業務控制及管理能力,對網上銀行的穩定性、安全性要求較小型商業銀行高。所以一般情況下國有商業銀行及股份制商業銀行大多數采取獨立經營模式。ASP服務及運營外包等聯合運營方式暫時還很難在銀行間普及。

(四)個人網上銀行占比持續提升

目前企業網上銀行業務仍是網上銀行的主體,交易額比例達到91.2%。所以保證企業網上銀行的服務質量是銀行穩固其市場地位,穩步提升網上銀行業務交易量的前提。另一方面,隨著網上銀行產品功能的不斷完善、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及互聯網的長尾效應,可以說我國數量龐大的個人網上用戶群具有非常巨大的交易潛力,未來個人網上銀行業務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二、我國商業銀行網上銀行發展對策

(一)加強信息溝通和傳播

網上銀行對于用戶來說不僅是服務的平臺,更應該是信息交流的平臺。網上銀行的網站作為用戶服務的平臺,要充分利用該服務平臺和用戶進行信息溝通和傳播,誘發用戶的信息需求,使得用戶更多的關注自己網站上的信息,使得網站成為網上銀行和用戶信息溝通和傳播的重要渠道。建立多種和用戶信息溝通的方式,利用網絡環境給商業銀行和用戶之間的關系維持的良好方式,建立網上社區、網上討論區、通過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等方式加強和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

(二)建設簡單、明朗、易行的軟件界面

網上銀行必須給消費者提供易學、易懂、易操作的交易方式和操作界面,降低消費者對網上銀行復雜性的感知。網上銀行供應商應將這些問題進行專門歸類,并給出相應回答,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同時,在感知有用性方面,比僅要提高網上銀行本身的操作效率,便于消費者快速高效處理金融業務,同時在個人理財、費用優惠、手續流程方面,要不斷給客戶提供增值效益,舉辦理財知識網上講堂,實行網銀會員制等,增強網絡銀行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三)確保網絡銀行的安全性

網上銀行存在感知風險和客戶的不信任因素仍然是制約網上銀行發展的最大障礙,也是大部分被調查者承認不愿使用網上銀行進行交易的原因,尤其是財務風險。加強網絡安全技術,提高安全水平是網絡銀行首先要做好的。建議商業商業銀行應該采取業務、技術雙重安全機制,網上銀行供應商的營銷策略必須向消費者們傳遞一個信息,即網上銀行的安全措施非??煽?,足以抵制未授權個體侵入客戶的商業銀行賬戶,客戶的信息將會得到全面的保護,消費者可以安全地使用網上銀行進行交易。

(四)實施差別化管理戰略

商業商業銀行供應商需要在網絡覆蓋率較高的群體中擴大宣傳力度,加強對網上銀行的優勢宣傳,提高消費者所在的社會群體對網上銀行的價值認同感。推廣網上銀行會員制,有效的增加消費者群體認同。對于具有較強創新性的客戶,商業商業銀行可以保留最先使用一項新的產品或服務的客戶記錄,當退出其他新產品或新服務時,優先針對此類用戶進行推廣,如果宣傳到位話,Rogers的S型擴散曲線效應就會發揮作用,商家很快就能收回開發和推廣網銀的成本。

(五)加大監管力度

商業銀行監管者對于網上銀行的負面消息加以打擊,使影響達到最小。商業銀行必須培養消費者使用網上銀行的信心,對初始使用者提供必要的操作培訓,幫助消費者提高自身使用網上銀行的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能力,使其更有信心使用網上銀行。商業商業銀行要加大網頁設計、安全技術支持、網銀產品更新等便利措施方面的建設力度,同時行業管理者和政府部門也要致力于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力度。制定相應的行業標準和法律制度來為廣大用戶提供便利支持和外圍保障。

(六)重視網上銀行潛在客戶的深度發掘

潛在用戶普遍關注網上銀行的特征,容易接受新事物,有較強的創新性。針對這部分客戶,網銀供應商需要提高安全技術水平不斷完善安全保障網絡,同時加大網上銀行的正面宣傳,促使此類消費者將采用意愿迅速轉化為實際采用行為。另外,商業銀行商家要著重網銀與消費者生活方式的高度相容,使不可能用戶盡可能多地了解網銀的優勢,同時不斷提高網上銀行網站的易操作性,加強網站的維護力度,使潛在用戶對系統操作使用充滿信心,定期舉辦宣傳活動,發放操作提示手冊,促進潛在用戶使用網銀。(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 樊玉紅,王晶.網絡金融對傳統金融理論的影響[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1):32-37.

[2] 桂媚君.個人網上銀行使用意原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浙江:浙江大學,2007.

[3] 孫旖.我國網上銀行發展影響因素的分析與實證[D].上海:復旦大學,2011.

[4] 楊霖華.個人網上銀行使用意向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5):140-143.

網上教師發展探討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金融業中,網上銀行應運而生,并且迅速憑借其便捷的服務、低廉的成本等優勢,受到人們的青睞。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為網上銀行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使得發展網上銀行成為一種必要。筆者將對我國網上銀行取得的發展成就、面臨的局勢、存在的不足之處和改進方式展開論述。

關鍵詞:網上銀行;市場格局;存在問題

1995年世界上第一家網上銀行在美國誕生,隨后,網上銀行業務開始了爆發式的發展。網上銀行的興起,正悄然帶來一場金融界的革命風暴。

一、網上銀行的發展成就

1997年,招商銀行在國內首開網上銀行先河,并推出了企業銀行、個人銀行、網上證券等多項服務。2001年,網上銀行用戶發展到200多萬戶,2003年,非典的爆發,導致網上銀行業務迅速發展,2007年上半年客戶數達到6900萬,2007年年底,85%以上的網民購物時,采用網上支付的方式,網銀用戶數增長到8500萬,2009年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1.08億人,市場交易值2500億,其中網銀交易額達440至450萬億,全國網銀個人用戶達1.5億,企業客戶達400多萬戶。數據顯示出我國網銀業務的發展的豐碩成果及其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二、網上銀行當前的市場格局

從2008年網銀業務的交易規模來看,建設銀行電子銀行交易額為77.64萬億元,工商銀行為68.07萬億元,招商銀行為11.43萬億元,國內網銀市場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但到2009年之后,農行,交行等各大銀行電子銀行交易額也得到了很大提高,網上銀行當前市場格局大有遍地開花之勢。

從網銀業務的品牌知名度來看,招商銀行的“一網通”、工商銀行的“金融@家”、建設銀行的“e路通”等品牌在人們心中有著比較高的知名度。

三、我國網上銀行當前所處的階段

網上銀行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銀行在網上通過網站宣傳介紹業務,為客戶提供服務信息。第二階段,傳統業務在網上得以開展,網絡銀行提供基本的交易服務。第三階段,網銀業務基本成熟,可以提供完備的交易服務。第四階段,豐富擴張業務品種,將經營范圍擴展到非銀行業務的相關領域。

目前,我國大部分網上銀行處于第二階段,其服務還不能與傳統銀行相抗衡。少數銀行已進入第三階段,其中,以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最具代表性。但沒有銀行進入第四階段。在這一方面,國內外情況相似,我國銀行的信息化建設在某些方面確實與外國銀行存在較大差距,但是在網銀方面差距不大。

四、網上銀行現存的問題

我國網上銀行的發展確實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承認,我國網銀的發展遇到了許多的問題。

(一)信息基礎設施薄弱

當前,國內的計算機普及率還很低,網絡安全防護技術發展滯后,很多必須的服務器和操作系統依賴于從發達國家的進口。與此同時,銀行內部的基礎系統相對薄弱,部分銀行還缺少綜合業務處理系統和數據處理中心,各系統之間缺乏鏈接平臺,協調性、共享性差,后臺處理系統無法提供全天候服務。制約了網銀業務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發展。

(二)市場主體的發展不健全

當前,國內網銀業務大多未建立起完善的產品創新體系,只是對傳統柜臺業務的電子化延伸,服務層次低,功能局限于存款、匯款、代收費、匯兌等業務,嚴格地說,只能算是柜臺業務的“上網銀行”。

(三)沒有形成一套穩定的盈利機制

我國的網上銀行大都采用傳統銀行與網上銀行的綜合運營的模式,在這種背景下,網銀提供的只是簡單的支付服務,只是以交易渠道的形式存在,盈利很少。另外,網銀有著較強的吸收存款的能力,但發放貸款的功能較弱,難以形成靠存貸利差贏利的機制??傊?,當下,國內網上銀行大都處于投入階段,產出值還較少。

(四)網上銀行的安全性有待加強

有報告顯示,非現有網銀用戶中,71.7%的人最擔心的問題是網銀的安全性。網絡安全已成為制約網銀發展的主要因素。

在管理方面,目前沒有形成一套系統的風險管理體系,缺乏成熟的管理流程,風險研究多偏重于技術層面,對風險的防范措施匱乏,網銀與傳統業務之間沒有形成統一的風險管理體系,加上黑客、病毒的襲擊,大大挫傷上了網民使用網銀的積極性。

(五)使用范圍小,顧客面窄

一方面,經濟總量大、人均小的現實導致我國網絡普及率低,網絡交易額少,網上銀行缺乏基礎。據調查,目前使用網絡的美國成年人數已經超過一億,約占國民人口總數的一半,而我國的使用率不足四分之一,并且,有三分之一的網民是學生,他們使用網銀的幾率不大,大多數網民上網是為了娛樂和尋找信息。

另一方面,當前,我國網上銀行業務的開展集中于東南沿海的一些經濟科技力量雄厚的大城市里,而很多欠發達的邊遠地區很少甚至沒有網上銀行,這就制約了我國網上銀行的服務對象、服務區域以及清算金額,導致網銀業務規模不大,覆蓋面低,普及率依賴于各地的經濟實力和使用者的素質。

(六)在第三方的監管方面還需加強

網上業務范圍廣、延展性大,涉及到較多的第三方,例如網絡運營商、保險經紀人、證券交易商、系統開發商、網絡設備運營商等等。事實上,如果這些第三方的行為不當,給銀行業造成較大損失。而銀行對合伙方和第三方的依賴度正日益加深,因此,為了規避業務外包和第三方帶來的風險,銀行須要制定涵蓋監管合伙人和第三方在內的管理程序。

(七)相關法規發展滯后

近年來,我國網上銀行的法律保障體系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繼頒布了、《網上銀行業務管理辦法》、《網上銀行安全評估指引》、《電子支付指引》等法律法規,一定程度上規范了網上銀行的市場準入、管理和風險控制,為網上銀行的高效安全發展提供了法律基礎。但是,網上銀行發展迅猛,法規的制定仍舊相對滯后,指導性和操作性不強。對于交易規則、交易合同的有效性、當事人權責等方面仍難以界定。

五、推動網銀業務健康發展的建議

(一)加強網絡化、信息化的基礎建設

網上銀行的發展取決于信息基礎設施的水平和信息知識的普及度。據調查,美國以每年17.7%的增速加大對金融信息業的投資。我們應增強緊迫感,加快信息基礎建設,更新國民理財觀念,提高銀行網絡化水平。

(二)加快業務創新

創新是企業進步的根本動力,當前網銀的主流產品仍舊局限于銀行的傳統業務,商業銀行應該提升產品創新意識,加快創新腳步,以滿足不同收入者的需要,同時,銀行要充分利用網絡聯通全球的功能,努力拓展海外市場。

(三)加強消費者利益的保護

當前,消費者利用網絡獲取信息的成本大大減少,但信息量并不完備。而且,目前網銀的相關法規不完善,金融機構很可能利用法律漏洞牟利,這樣就使得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處于危險之中。國外在保護消費者利益方面有著比較成功的例子,如美國的“100美元原則”,即如果消費者沒有明顯不當行為致使其賬戶受損,則用戶對損失的承擔以100美元為上限,其余的損失交由金融機構負責。我國可以借鑒這類保護措施,確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四)完善相關付律法規以及監管制度

政府、銀行、企業要共同營造網上銀行發展的良好內部環境。發展三項核心技術:建立服務平臺技術、Web技術以及安全保密技術,保證支付的安全性。與此同時,政府要加快健全和完善與網上銀行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對網上銀行犯罪的處罰和量刑,切實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再者,要建立起一套確實可行的監管模式,明確監管規則,確保網上銀行的各項交易能購合法合規的安全進行,但是,因為不同的網絡銀行自身的發展方向和階段不同,如果強制執行某一統一規范,可能會導致一些網絡銀行喪失創新的熱情和主動性,而且會增加競爭者參與的成本,削弱市場競爭,所以,相關部門在制定規則時要兼顧公平與效益。

結束語:網上銀行是21世紀銀行業的必爭之地,網上銀行的發展是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銀行提高市場競爭力重要手段,這些年來,我國的網上銀行業務雖然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仍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制約因素,相關部門應加緊完善技術和制度建設,以確保我國網銀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參考文獻:

[1]沈如衛.我國網上銀行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商業.2010,9.

[2]鄭延.我國網上銀行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金融與經濟.2009,5..

[3]鄒湘豫.我國網上銀行業務發展現狀及相關問題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0:32.

[4]蘭娜.我國網上銀行現狀及發展前景[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33.

網上教師發展探討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近年來,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網上銀行的功能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提高,我國各家銀行也都實現了網上銀行業務的支持。網上銀行作為近年來各家銀行的主導產品,憑借其全方位,全天候,突破時空邊界的優勢,為客戶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服務,同時擴大和鞏固了其客戶群,這比傳統柜臺的面對面金融服務更加方便和高效。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類似于“零錢通”“余額寶”此類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推出在金融領域和廣大用戶中取得了良好的反響,互聯網金融的出現雖然突破了我國傳統金融行業的不足,但同時也給我國銀行業的發展帶來了進一步的阻礙,傳統網上銀行業務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通過分析傳統網上銀行的現狀,特點,優勢和劣勢以及互聯網金融的現有形式,優勢和劣勢,本文探討了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傳統網上銀行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網上銀行,同時提出網上銀行的發展對策,以幫助網上銀行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銀行;機遇;挑戰

一、互聯網金融沖擊下傳統網上銀行所面臨的挑戰

在互聯網金融還未新興之前,傳統網上銀行幾乎覆蓋了大部分的網上支付業務。但是,近年來,互聯網金融業憑借它獨特的優勢迅速發展,傳統網上銀行受到了巨大的沖擊。

1 網上銀行的使用范圍局限,盈利模式受到沖擊

目前,我國大部分網上銀行處于探索階段,投資生產力不足。網絡銀行僅僅只是在一些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地區發展良好。在一些偏遠、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網上銀行甚至是形同虛設。這充分說明網上銀行的使用范圍、服務對象、交易金額和業務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約束的,存在局限性。良好的網絡環境使得網絡銀行發展得很快,但用戶的數量和用戶的消費數量不成正比。即動戶率較低。網絡銀行的客戶層次比較狹窄,客戶規模較小,但經濟成本較高,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傳統網上銀行的盈利模式是基于存貸之間的利率差,銀行通過將客戶存入的資金以較高的利率貸款給需要現金流的借款人,而以較低的利率來支付給貸款人利息,以此賺取中間的差額進行盈利。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互聯網金融推出的各類理財產品具有極高的靈活性,能隨時存入取出并且無相應的額度限制。而傳統網上銀行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金額上,都存在一定限制,并且不能隨時支取。網絡銀行的存款業務減少,使得銀行的吸儲困難,導致利率持續走低。盡管銀行采取了上浮定期利率和開售大額定期存單等措施,但隨著國家掛牌利率的下降,使得傳統網上銀行的盈利模式受到沖擊。

2 網上銀行的投融資中介功能被削弱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其能夠利于云計算和大數據快速的挖掘出客戶的信息,在充分分析和了解客戶的基礎上,為防止不必要的風險損失,加強了風險控制。以支付寶和微信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體系,利用余額寶、零錢通和理財通等相對銀行有較高利率并且按天計算利息,還能隨時隨地進行存取的措施來吸引用戶。相比于傳統網上銀行的貸款模式,作為第三方支付體系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并不需要借助于傳統的網上銀行作為借貸的媒介,只需借貸雙方在網站或專有APP上進行簡單的操作就能實現交易。這樣不僅解決了借貸難的問題,還節省了時間,并且貸款的利率也比銀行低,十分的便捷和實惠受到了眾多用戶的青睞。因此,網上銀行的許多用戶逐漸流向互聯網金融,網上銀行的投融資中介功能受到了沖擊,加速了金融脫媒。

3 網上銀行增值服務發展受到阻礙

目前,網上銀行除了基本的轉賬、查詢、支付、存貸款業務之外,為了在行業中有更強的競爭力,大多數的網上銀行都會根據客戶以及社會大眾的需要,提供常規服務范圍之外的有償服務,即增值服務。所謂增值服務是指在提供常規服務的基礎上,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給客戶不同于其他企業的優質服務。如有的網上銀行為方便顧客生活,與各大醫院合作提供預約掛號服務,以及和公路、鐵路、航空合作提供自主訂票等服務。增值產品的出現豐富了網上銀行的產品,增強了銀行自身的優勢。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支付寶、微信、騰訊QQ等第三方支付平臺打破了時間、空間和地域上的限制。P2P網絡借貸平臺快速將借貸雙方進行匹配,加快了貸款和還款的步伐,并且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的一大難題。在用戶大規模的申請互聯網金融服務之下,出現了許多方便快捷、個性化、以人為本的金融服務,這些因素使得網上銀行的增值服務受到了沖擊。

二、互聯網金融沖擊下傳統網上銀行的機遇

盡管互聯網金融給傳統的網上銀行帶來了影響,但它的蓬勃發展將不可避免地為傳統的網上銀行的發展帶來機遇?;ヂ摼W金融的發展能夠迫是傳統網上銀行加快銀行轉型、轉變運營方式和機制,促進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的研發和創新,從而使網上銀行能夠可持續健康發展?;ヂ摼W金融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快速發展,加快了傳統網上銀行與互聯網的結合,使傳統網上銀行變得自動化、智能化,為用戶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

1 傳統網上銀行業務客戶得以拓展,業務渠道得以拓寬

傳統網上銀行主要通過挖掘客戶資源來發展業務。而僅僅依靠自身拓展客戶資源是遠遠不夠的。而這時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無疑是為傳統網上銀行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客戶資源,解決了客戶資源不夠豐富的問題?;ヂ摼W金融模式有著對目標客戶群信息進行有效了解和把握的巨大優勢?;谙嚓P的客戶信息,借助于互聯網金融模式,能夠對客戶資源進行有效的拓展。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無論是個體客戶還是企業客戶的思維方式都隨之發生轉變,人們都積極尋求著個性化、人性化的服務。傳統網上銀行能借助互聯網金融模式對其物理空間站點進行拓展,并運用新的技術手段,將其業務渠道不斷拓寬。其它的金融機構也應該積極認識到創新的價值,并借助于互聯網金融模式,不斷豐富和拓寬自己的業務渠道,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為客戶提供更為充分的服務。傳統網上銀行應積極轉變業務方式,拓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為自身贏得更多的機會。

2.傳統網上銀行的經營模式升級轉型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促使網上銀行的經營方式和經營理念發生轉變,從原先的產品中心主義到現在以客戶主義為中心?;ヂ摼W金融憑借自身的優勢,能以用戶為中心,及時準確地進行業務創新,并且根據用戶的需求為用戶提供滿意的金融服務?;ヂ摼W金融的沖擊下,傳統網上銀行逐漸改變了傳統的運營模式,將其原有的金融產品放到網絡上進行推廣和銷售,通過互聯網平臺對客戶資源進行整合,將客戶的需求詳細劃分,在互聯網客戶端進行應用。傳統網上銀行業更新了自己的服務意識和服務理念,在互聯網金融的推動下,傳統網上銀行能為客戶提供靈活性、多樣性的選擇,使客戶的體驗最大化。

3 傳統網上銀行加快了互聯網金融創新業務發展

網上銀行作為實體銀行的一種拓展形式,在其面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時應當抓住機遇,利用自身背靠大資本、已占有一定市場份額的優勢,首先開展具有自身特點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同時利用現有的風險控制體系保障新業務的安全。其次發揮自身資金雄厚、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優勢,吸引高素質互聯網技術人才及大數據處理人才,利用積累的客戶數據建立大數據庫,便于現有客戶信息的有效整合與未來客戶的分類,為網上銀行提供精準、高質量的客戶推銷建議。最后結合新業務新技術建立金融超市或在線融資平臺,精準定位客戶推薦業務,盡量避免金融產品同質化問題,摸索出一條具有傳統網上銀行自身特色的互聯網金融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王倩.互聯網金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中國集體經濟,2017(12)

[2] 慈斌.互聯網金融視閾下網絡銀行業務發展思路[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1)

[3] 陶李.互聯網金融對傳統網上銀行的影響[J].中外企業家,2019(32)

[4] 郭芳,李樹生.互聯網金融沖擊下我國網上銀行發展現狀及管理對策研究[J].發展研究,2014(05)

作者簡介:

孫元軍(1969-),男(漢族),湖北荊州人,碩士,任職于漢口學院  講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網上教師發展探討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以互聯網和金融理論為指導,根據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當前還處于探索階段的現狀,以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和發展問題方面展開研究,關注國際國內互聯網金融發展動態,結合理論,深入實踐,對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為以后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發展問題

1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

1.1互聯網金融內涵及特點

互聯網金融是依托互聯網技術平臺而實現的金融服務。從廣義而言,互聯網金融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傳統的金融機構以互聯網技術構建信息平臺,將傳統的金融服務延伸到線上,從而實現一系列網上業務;二是互聯網思維下的金融創新。而狹義的互聯網金融則主要指后者。其特征主要表現在:高效的信息處理;即時性和移動化;資源配置低成本、高效率;風險大、監管弱。

1.2互聯網金融在國內的主要模式

1.2.1支付結算類模式

在我國,以互聯網為依托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大抵分兩類:互聯網支付企業和金融型企業。前者以在線支付為主,支付寶、財付通為首;后者以快錢、匯付天下、環迅支付等為主,側重行業需求。iResearch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中國2014年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達8萬億,同比增速50.3%。艾瑞分析認為,第三方支付機構產生的互聯網支付業務也取得了較快增長的原因是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不斷的優越,支付場景不斷地豐富和活躍的金融創新,使網上支付業務取得快速增長。

1.2.2融資業務類模式

主要包括P2P網絡借款、網絡小額貸款和前幾年就出現的眾籌網等。

P2P網絡貸款是指個人和個人之間的借貸,中國目前95%互聯網金融都屬于這個模式。P2P網絡借款主要有三種運營模式:第一種是純線上模式,如拍拍貸、人人貸。第二種是線上線下結合模式,如翼龍貸。借款人在線上提交借款申請。第三種債權轉讓模式,如宜信。從2006年起,國內的P2P網貸平臺不斷出現,在2014年年底時,我國網貸運營平臺達1575家,據網貸之家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4月底,我國正常運營平臺達1819家,累計平臺數量達2421家,相比2014年,環比上漲5.27%左右,隨著平臺數量的增長,P2P網貸平臺交易規模不斷擴大,自2011 年起,我國P2P信貸平臺交易規模開始迅速發展,2013 年位于總成交榜第一位的溫州貸,總成交額 774743 萬元,同比增長 270%,緊隨其后的是盛融在線、合拍在線。不過,從整個 P2P行業來看,我國 P2P信貸平臺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風險控制體系不健全。至于網絡小額貸款,當前國內主要是阿里小貸,其業務主要是為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批量化融資服務。據其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 年上半年,阿里小貸累計發放貸款2000億元,累計客戶數超過80萬家,貸款規模超過150億元。眾籌模式是一種特殊的網絡籌資方式。意為群眾籌資或大眾投資,這種眾籌的模式不存在資金的借貸關系。它具有融資門檻低、項目多樣性的特點。我國比較有名的眾籌平臺有股權眾籌平臺,創新產品預售和市場宣傳平臺,創造性項目的夢想實現平臺等,另外,還有一些微公益募資平臺。就當前看,這類創意眾籌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在國內的認同程度還比較低。

1.2.3投資理財保險類模式

該模式主要是指為消費者提供購買保險、信托、基金等理財產品的互聯網平臺,與傳統理財模式最大的差別是,電商平臺與金融機構之間達成深入的協作是開展互聯網理財模式所必要的。同時這種模式也是非常具有優勢:各個電商平臺都可以銷售理財產品,用戶能夠方便及時地進行購買和贖回;對已經購買了相應理財產品的用戶來說,用戶可以利用互聯網及時地查詢收益情況,互聯網金融通過平臺發展的優勢表現得淋漓盡致。

2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主要問題

2.1互聯網金融機構法律定位不明、缺乏行業自律

互聯網金融的靈活性大,商業運作模式和產品類別復雜化,導致現有法律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更弱。而且,國內現有的相關法律對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屬性沒有作出明確規定。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很多不法人士利用P2P網貸平臺、眾籌等許多新興模式,在網絡上大肆地非法吸納資金;有些公司甚至常常利用某些名目欺騙百姓的金錢,由于普通大眾對互聯網金融的認識缺乏,安全意識薄弱,因此往往變成受害者。雖然近幾年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良好時期,但同時也產生了多起互聯網信貸平臺“攜款潛逃”和“非法集資”事件,時時挑釁法律底線。

2.2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防控能力較弱

風險防控能力較弱是影響互聯網金融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ヂ摼W金融是金融和互聯網相結合的一種新興行業,其發展處于初步階段,行業本身具有高風險特點,兩者結合之后所存在的風險將比單個行業所存在的風險更大。首先,內控制度不健全是我國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一大問題。其次,資金管理風險是第三方網絡平臺存在的重大問題,容易導致支付風險。例如“ 優易網”“ 淘金貸”等一些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卷款跑路和倒閉事件,這些事件不僅給放款人造成資金損失,也對整個金融行業產生惡劣的影響。

2.3網絡系統的安全性較低,融資模式不規范

盡管互聯網金融時代已經來臨,使用者越來越多,但通常人們使用時會保持一定的警惕性,這就是因為人們對網絡系統的安全性仍然有所保留。目前社會上有很多事關金融安全的案件給人們敲響了警鐘,這些案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客戶的信息被泄露,如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辦理相關業務的情況等,嚴重的危害用戶利益。侵犯網絡系統安全性有很多方式,比如利用假的網站、支付寶或采用招聘、社交、中獎、保險等欺詐方式,同時其欺騙形式也變得越來越繁雜,這給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造成了很大壓力。

2.4專業的互聯網金融人才缺乏

互聯網金融依賴于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而發展起來的,由此人才問題也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前提要素之一。面對我國新興互聯網金融業不斷擴張的需求 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人才供應量明顯不足。據 《2014年度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 顯示超五成電商企業常常面臨人才流失率高、人才需求強烈等情況。

網上教師發展探討論文范文第6篇

1 系統功能結構設計

總體功能模塊圖見圖1。

(1) 學生評教:系統根據學生學號判斷注冊資格, 如果學號合法且尚未注冊, 予以注冊, 并賦予此學生一切學生用戶的權限;學生通過瀏覽器登錄系統, 通過驗證信息正確后進入, 對所選的教師及教師所教課程進行質量評估;參與評價的學生信息不向各級查閱權限開放;學生可進行密碼維護。

(2) 教師查詢:擁有和學生模塊相同的注冊、登錄、修改教師密碼功能;提供多種方式查詢學生對教師的評教結果。下載或打印評價結果。

(3) 教務員評教信息管理:對教務員進行注冊和登陸驗證;自定義或修訂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和權重;提供各類查詢接口, 供教務人員對評估結果進行綜合查詢, 打印下載;對學生、教師、教務員、課程等基礎數據進行維護;提供評教信息發布設置。

(4) 系統管理管理:包括用戶信息設置, 不同用戶登錄系統必須進行嚴格的身份認證, 以獲得不同的訪問操作界面和使用權限。在賦予系統強大教學管理功能的同時, 最大程度地保護了教師和學生的隱私權;評教數據維護。

2 系統結構模型設計

本系統采用B/S, C/S結構相結合的三層架構模型。系統用戶主要有學生, 教師, 教務員。其中學生和教師的人數很多, 其對系統的使用需求比較簡單, 且位置分散不集中, 因此面對學生和教師的程序適合采用ASP技術實現, 通過瀏覽器來與其進行交互, 這樣學生和教師可以在校園網絡的任何一個用戶終端上通過瀏覽器進行評教或進行有關信息的查詢;而教務員則需要完成對評教前期和后期大量數據的處理, 業務邏輯及相關操作較為復雜, 這部分則開發專用的客戶端與其交互, 客戶端采用VB6.0開發。

系統三層式結構包括:表示層、業務層和數據層。學生和教師部分的表示層是HTML/ASP文件通過瀏覽器來表現, 教務員部分的表示層通過用VB6.0開發的客戶端程序來表現。前者是利用網頁技術, 通過中間組件層提供的接口來實現學生選課及教師成績報送等功能的操作;后者通過Visual Basic編程工具, 調用中間層組件接口, 實現管理員及教務員功能。業務層主要處理可能發生的業務行為或運算。這一層接受從客戶機通過WEB瀏覽器或其他界面軟件發來的信息請求, 并轉換成對數據層的請求, 接著將數據層返回的結果提交表示層。業務層將業務邏輯封裝在COM組件中通過MTS (Microsoft TransactionServer) 來進行管理。這些組件在本系統中都是用Visual Basic開發的, 安裝在應用服務器上, 在使用時必須安裝并注冊。數據層則進行數據庫有關的操作, 如使用者密碼的檢查、身份的確認、數據的新增/修改/刪除等等。數據庫采用SQL Server數據庫管理系統。

三層體系結構中, 客戶機不與數據庫保持連接, 應用服務器只有在進行請求并接受請求的結果時才與數據庫保持連接, 有效的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臻e進程并不占用網絡資源, 網絡流量顯著減少, 可以更快的進行查詢處理并且響應時間得到了改善。

3 數據庫設計

學生網上評教系統的核心是評教信息數據庫, 數據庫服務器保存所有與評教有關的信息。在SQL Server2000中建立評教數據庫主要數據表格如下:

(1) 學生表:存儲學生基本信息。

(2) 教師表:存儲教師基本信息。

(3) 教務員表:存儲教務員基本信息。

(4) 評教課程教師表:保存需被評教的課程及教師信息。

(5) 評教課程教師表:保存需被評教的課程、教師及教學班信息。

(6) 系統信息表:存儲評教時間, 學期, 系統開啟狀態信息。

(7) 評教信息發布表:存儲需要發布的信息。

(8) 評價指標表:存放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和權重。

(9) 評教結果表:存儲學生對教師及課程評教的結果。

(10) 用戶權限設置表:存儲不同用戶的登陸信息及權限。

(11) 數據維護表:存儲評教數據維護時間及內容。

4 結語

本文應用B/S和C/S結構相結合的三層架構模型, 成功構建了基于校園網的網上評教系統.網上評教系統的實現, 有利于實現學生評教手段的現代化, 實現師生間的快捷交流, 為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摘要:本文闡述了基于校園網開發基于三層體系結構的網上評教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主要對系統功能結構、系統結構模型、數據庫設計進行了描述。

上一篇:企業柔性經濟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數學教學效果研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