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碳排放權經濟論文范文

2023-09-24

碳排放權經濟論文范文第1篇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核心任務,加強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進一步提高企業和社會各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意識。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完成“十二五”節能、減碳約束性指標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的重要作用,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借鑒國內外經驗,結合我省實際,完善制度設計,為國家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探索經驗。

(二)工作目標。

到2015年,基本建立碳排放權在市場主體之間和地區之間合理配置的管理工作體系,初步形成適應省情、制度健全、管理規范、運作良好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和在全國有重要地位的區域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到2020年,省內碳排放權交易機制不斷成熟完善,省際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基本建立。

二、總體安排

(一)交易產品。

我省碳排放權交易產品以碳排放權配額為主,即由政府發放給企業等市場主體量化的二氧化碳排放權益額度。經國家或我省備案,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量作為補充交易產品,并積極探索創新交易產品。

(二)交易主體。

我省碳排放權交易主體是政府納入控制碳排放總量的企業(以下簡稱控排企業),積極探索引入投資機構和其他市場主體參與交易。政府向控排企業發放碳排放權配額,對控排企業碳排放進行監督管理??嘏牌髽I按照所獲配額履行控制碳排放責任,并可通過配額交易獲得經濟收益或排放權益。

(三)交易平臺。

我省碳排放權交易平臺是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碳排放權交易活動通過交易平臺進行。

(四)工作階段。

我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分三期安排,第一期(2012年-2015年)為試點試驗期,第二期(2016年-2020年)為試驗完善期,第三期(2020年后)為成熟運行期。

三、主要任務

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對企業等市場主體碳排放的監督管理機制,形成碳排放權交易促進節能、減碳約束性指標完成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市場機制,保障碳排放權交易的順利開展。

(一)建立碳排放信息報告和核證機制。

1.建立企業碳排放信息報告制度。參照重點用能單位范圍,合理確定要求報告碳排放信息的重點企業(以下簡稱報告企業),并逐步擴大范圍。所有控排企業均納入實施碳排放信息報告的范圍。

2.建立控排企業碳排放信息核證制度。培育并委托具備相關資質的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控排企業報告的碳排放信息進行核證。

3.建設碳排放信息報告核證系統。建設相應電子信息系統,為企業報告和第三方專業機構核證碳排放信息提供便利。

(二)建立碳排放權配額管理機制。

1.加強碳排放總量管理。按照碳排放強度逐年降低、碳排放總量增幅逐年降低和相關約束性指標的要求,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科學合理確定全省、各地市碳排放總量目標,為碳排放權配額管理提供依據。

2.科學合理發放碳排放權配額。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重大項目建設情況,合理確定政府可監管的年度碳排放權配額總量指標。制定相應規則,向控排企業發放碳排放權配額,并將符合規模要求的有關新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納入配額指標管理。推動相關企業建立碳資產管理制度。

3.建設碳排放權配額注冊登記系統。建設相應電子信息系統,用于注冊配額賬戶和登記配額,詳細記錄配額發放、變更、注銷等有關情況。

(三)建立碳排放權交易運作機制。

1.規范建設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建設成為我省和全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平臺,為我省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做好服務。

2.制定碳排放權交易的業務規則。制定并不斷完善碳排放權交易過程涉及的交易撮合、

價格形成、配額交割、審查核證、資金清算、信息披露、風險控制、委托代理、爭議調解等方面的業務規則,并按此開展交易活動。碳排放權交易活動應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3.建設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建設相應電子信息系統,實現碳排放權配額網上競價交易、交易賬戶注冊、交易信息登記等功能,為碳排放權交易活動開展提供完備的硬件和軟件環境。

4.建立碳排放權交易監管機制。加強對碳排放權交易活動和碳排放權交易所運營的監督管理,碳排放權交易所要對交易過程進行監督管理。

(四)開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

按照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積極推動省內機構、企業、團體和個人參與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

(五)探索建立省際碳排放權交易機制。

探索與其他省(市)建立省際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爭取國家支持,在條件成熟時啟動實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在省開展國家低碳省試點工作聯席會議框架下建立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專責協調領導小組,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擔任組長,廣州市政府和省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擔任副組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林業廳、國資委、統計局、物價局、質監局、法制辦、金融辦,廣州市發展改革委、金融辦、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發展改革委。省發展改革委作為全省碳排放和碳排放權交易的主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成立省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研究設計工作小組,省內有關專家作為成員,邀請國家級專家擔任顧問。省、市各有關單位要加強協調配合,細化工作任務,加快工作進度。

(二)加強相關法規制度建設。

制定我省碳排放權管理和交易暫行辦法,明確碳排放權交易的主體范圍、報告核證、配額發放、交易機構、監管責任等規定。根據試點情況,及時總結經驗,提出應對氣候變化或碳排放管理相關立法計劃,適時啟動立法程序。

(三)加強能力建設。

加強碳排放權交易相關基礎研究,不斷完善工作思路和方法。務實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相關咨詢、核證等專業服務機構發展并加強管理。廣泛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專題培訓。

(四)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省低碳發展專項資金要按照有關規定,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碳排放權交易體制機制研究以及工作體系等項目建設。

(五)加強宣傳引導。

廣泛宣傳碳排放權交易的原理、規則和相關政策措施,引導企業等市場主體積極落實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責任,參與碳排放權交易。

五、試點試驗期(2012年-2015年)主要安排

(一)實施碳排放信息報告的企業范圍。

報告企業范圍是我省行政區域內2011年-2014年任一年排放1萬噸二氧化碳(或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具體名單由省發展改革委會省有關部門研究確定,并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和所屬行業特點,分期、分步組織上述企業報告碳排放信息。研究將交通運輸、建筑行業的重點企業納入碳排放信息報告范圍。

(二)實施碳排放總量控制和配額交易的企業范圍。

控排企業范圍是我省行政區域內電力、水泥、鋼鐵、陶瓷、石化、紡織、有色、塑料、造紙等工業行業中2011年-2014年任一年排放2萬噸二氧化碳(或綜合能源消費量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企業,具體名單由省發展改革委會省有關部門研究確定,并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和所屬行業特點,分期、分步組織上述企業實施碳排放總量控制,開展配額交易。“十二五”期末力爭將交通運輸、建筑行業的相關企業納入碳排放總量控制和配額交易范圍。

(三)配額發放。

省發展改革委要根據控排企業2010年-2012年二氧化碳歷史排放情況,結合所屬行業特點,一次性向控排企業發放2013年-2015年各年度碳排放權配額。根據宏觀經濟形勢,參考企業報告的上一年度碳排放情況,適時對企業當年度碳排放權配額進行合理調整。實行碳排放權有償使用制度,碳排放權配額初期采取免費為主、有償為輔的方式發放。

省發展改革委要對節能審查結果為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新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碳排放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和全省年度碳排放總量目標,免費或部分有償發放碳排放權配額。此類項目是否獲得與碳排放評估結果等量的碳排放權配額,可作為各級投資主管部門履行審批手續的重要依據。

(四)配額使用。

省發展改革委要在每年度規定時間內將控排企業配額賬戶中與上一年度實際(經核證)碳排放量相等的碳排放權配額扣除,抵消企業上一年度實際碳排放量??嘏牌髽I年度配額剩余部分可出售或結轉至下一年度(2015年截止)使用,但配額不足部分應在規定時間內購

買補足,以履行控制碳排放責任。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切實加強對相關企業履行控制碳排放責任的監督管理。新建項目業主所獲碳排放權配額在項目建成投產前不得交易流通,待項目建成投產后可按照有關規定核轉為可流通配額。

(五)補充機制。

省發展改革委要會省有關部門結合我省實際,參照國家有關要求,對林業碳匯等項目類型制定“廣東省核證(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量”備案規則和操作辦法。省內項目經國家備案的“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或我省備案的“廣東省核證自愿減排量”可按規定納入碳排放權交易體系。

(六)工作進度。

我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第一期著重在部分重點行業開展建立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試點試驗,分為三個階段開展。

1.籌備階段(2012年-2013年上半年)。啟動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制定相關規范性文件和業務規則,建立碳排放信息報告核證、碳排放權配額注冊登記、碳排放權交易監督管理等工作體系,正式掛牌成立碳排放權交易所。

2.實施階段(2013年下半年-2014年)。啟動基于配額的碳排放權交易,不斷完善碳排放權管理和交易體系。開展建立省際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前期研究,加強建立省際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工作協調。

碳排放權經濟論文范文第2篇

第一條 為豐富本市碳排放權履約方式,規范重點排放單位使用經審定的碳減排量履行碳排放控制責任的行為,依據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北京市在嚴格控制碳排放總量前提下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決定》、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京政發[2014]14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重點排放單位使用經審定的碳減排量抵消其部分碳排放量的活動。

第三條 市發展改革委負責本市碳排放權抵消相關工作的組織實施、綜合協調與監督管理。

市園林綠化局負責本市林業碳匯項目的綜合協調與監督管理。

第四條 重點排放單位可使用的經審定的碳減排量包括核證自愿減排量、節能項目碳減排量、林業碳匯項目碳減排量。1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經審定的碳減排量可抵消1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第五條 重點排放單位用于抵消的經審定的碳減排量不高于其當年核發碳排放配額量的5%。

第六條 重點排放單位可用于抵消的核證自愿減排量應同時滿足如下要求:

(一)2013年1月1日后實際產生的減排量;

(二)京外項目產生的核證自愿減排量不得超過其當年核發配額量的2.5%。優先使用河北省、天津市等與本市簽署應對氣候變化、生態建設、大氣污染治理等相關合作協議地區的核證自愿減排量;

(三)非來自減排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氧化亞氮(N2O)、六氟化硫(SF6)氣體的項目及水電項目的減排量;

(四)非來自本市行政轄區內重點排放單位固定設施的減排量。

第七條 重點排放單位可用于抵消的節能項目碳減排量應同時滿足如下要求:

(一)來自本市行政轄區內2013年1月1日后簽訂合同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或2013年1月1日后啟動實施的節能技改項目;

(二)須是實際產生了碳減排量的節能項目;

(三)碳減排量按照節能項目連續穩定運行1年間實際產生的碳減排量進行核算;

(四)重點排放單位實施的節能項目產生的碳減排量除外;

(五)未完成國家、本市或所在區縣上的節能目標的單位實施的節能項目產生的碳減排量除外;

(六)試點期節能項目類型包括但不限于鍋爐(窯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綠色照明改造、建筑節能改造等,且采用的技術、工藝、產品先進適用,暫不考慮外購熱力相關的節能項目。

第八條 重點排放單位可用于抵消的林業碳匯項目碳減排量應同時滿足以下要求:

(一)來自本市轄區內的碳匯造林項目和森林經營碳匯項目;

(二)碳匯造林項目用地為2005年2月16日以來的無林地;

(三)森林經營碳匯項目于2005年2月16日之后開始實施;

(四)項目業主應具備所有地塊的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證據,如區(縣)人民政府核發的土地權屬證書或其他有效的證明材料;

(五)項目應取得市園林綠化局初審同意的意見。 第九條 核證自愿減排量按照經備案的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方法學進行計算,并按照《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核證指南》的相關規定進行申報、審定和核證。

第十條 用于抵消且符合條件的節能項目需向市發展改革委申報,申報材料包括:

(一) 節能項目概況說明;

(二) 企業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三) 由節能量審核機構出具的節能量審核報告;

(四) 由市發展改革委備案的碳排放權交易第三方核 查機構出具的項目碳減排量核證報告。

項目節能量審核依據為《節能量審核報告編制指南》(工業、非工業);項目碳減排量核證依據為《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京發改規〔2013〕5號)。節能項目的碳減排量按照如下公式計算:

碳減排量(tCO2)=?各種能源節能量(tce)?轉換系數(tCO2/tce)i 第十一條 用于抵消且符合條件的林業碳匯項目需由市園林綠化局初審后向市發展改革委申報,申報材料包括:

(一)項目備案申請函、申請表,市園林綠化局初審同意的意見;

(二)項目概況說明;

(三)企業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四)項目可研報告審批文件、項目核準文件或項目備案文件;

(五)項目環評審批文件;

(六)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意見;

(七)項目開工時間證明文件;

(八)采用經國家主管部門備案的方法學編制的項目設計文件;

(九)按照《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核證指南》的相關規定出具的項目審定報告、監測報告、核證報告。

第十二條 市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對節能項目和林業碳匯項目的申報材料進行評審,并在市發展改革委網站上對通過專家評審的項目碳減排量核證報告公示5個工作日。市發展改革委對公示無異議的項目碳減排量進行確認。市發展改革委可按照一定比例對項目碳減排量核證報告進行抽查。

第十三條 市發展改革委確認項目碳減排量后,用于抵消碳排放量的節能項目業主應在本市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簿中開設賬戶。市發展改革委向所屬項目賬戶簽發經核證的減排量。

市發展改革委確認項目碳減排量后,用于抵消碳排放量的林業碳匯項目業主應在本市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簿中開設賬戶,并按照《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要求向國家發展改革委申請項目備案。市發展改革委向所屬項目賬戶預簽發60%的經核證的減排量。

第十四條 本市林業碳匯項目在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的核證自愿減排量后,項目業主應在10個工作日內申請在國家碳排放權交易注冊登記系統中,將與預簽發減排量等量的核證自愿減排量從其項目減排賬戶轉移到其在本市的抵消賬戶。

第十五條 核證自愿減排量信息可在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查詢。節能項目碳減排量信息在北京環境交易所有限公司網站發布。本市林業碳匯項目碳減排量信息在北京環境交易所有限公司和本市林業碳匯工作辦公室網站發布。

第十六條 用于抵消的核證自愿減排量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要求在指定的交易平臺上進行交易;用于抵消的節能項目碳排放量、本市林業碳匯項目碳減排量可在本市碳排放權交易平臺上進行交易。

第十七條 重點排放單位在使用核證自愿減排量抵消其排放量時,應向市發展改革委提交抵消申請及相關材料,市發展改革委在收到申請后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符合條件的允許抵消。

第十八條 抵消過程中相關機構和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及政策的,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第十九條 本辦法涉及的術語具有如下含義: 林業碳匯是指通過實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減少毀林等活動,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與碳匯交易相結合的過程、活動或機制。 轉換系數是指將用于抵消碳排放量的節能項目的節能量(標煤量)轉換為碳減排量的系數。

分品種化石燃料節能量的轉換系數為:標煤的熱值(kJ/kgce)×化石燃料單位熱值含碳量(tC/TJ)×化石燃料碳氧化率×44/12×10,具體參數的確定參考《北京市企業(單位)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報告指南》;

對于熱力節能量,如果節能形式對應的是化石燃料的節約量,則轉換系數采用分品種化石燃料節能量的轉換系數;如果節能形式對應的是熱量的節約量,則轉換系數為標煤的熱值(kJ/kgce)×熱力供應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tCO2/GJ)×10,熱力供應的排放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參考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最新數據。

電力節能量的轉換系數為電力消耗間接排放系數/電力折標煤系數。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在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期間有效。

-3

碳排放權經濟論文范文第3篇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核心任務,加強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進一步提高企業和社會各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意識。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完成“十二五”節能、減碳約束性指標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的重要作用,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借鑒國內外經驗,結合我省實際,完善制度設計,為國家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探索經驗。

(二)工作目標。

到2015年,基本建立碳排放權在市場主體之間和地區之間合理配置的管理工作體系,初步形成適應省情、制度健全、管理規范、運作良好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和在全國有重要地位的區域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到2020年,省內碳排放權交易機制不斷成熟完善,省際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基本建立。

二、總體安排

(一)交易產品。

我省碳排放權交易產品以碳排放權配額為主,即由政府發放給企業等市場主體量化的二氧化碳排放權益額度。經國家或我省備案,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量作為補充交易產品,并積極探索創新交易產品。

(二)交易主體。

我省碳排放權交易主體是政府納入控制碳排放總量的企業(以下簡稱控排企業),積極探索引入投資機構和其他市場主體參與交易。政府向控排企業發放碳排放權配額,對控排企業碳排放進行監督管理??嘏牌髽I按照所獲配額履行控制碳排放責任,并可通過配額交易獲得經濟收益或排放權益。

(三)交易平臺。

我省碳排放權交易平臺是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碳排放權交易活動通過交易平臺進行。

(四)工作階段。

我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分三期安排,第一期(2012年-2015年)為試點試驗期,第二期(2016年-2020年)為試驗完善期,第三期(2020年后)為成熟運行期。

三、主要任務

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對企業等市場主體碳排放的監督管理機制,形成碳排放權交易促進節能、減碳約束性指標完成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市場機制,保障碳排放權交易的順利開展。

(一)建立碳排放信息報告和核證機制。

1.建立企業碳排放信息報告制度。參照重點用能單位范圍,合理確定要求報告碳排放信息的重點企業(以下簡稱報告企業),并逐步擴大范圍。所有控排企業均納入實施碳排放信息報告的范圍。

2.建立控排企業碳排放信息核證制度。培育并委托具備相關資質的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控排企業報告的碳排放信息進行核證。

3.建設碳排放信息報告核證系統。建設相應電子信息系統,為企業報告和第三方專業機構核證碳排放信息提供便利。

(二)建立碳排放權配額管理機制。

1.加強碳排放總量管理。按照碳排放強度逐年降低、碳排放總量增幅逐年降低和相關約束性指標的要求,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科學合理確定全省、各地市碳排放總量目標,為碳排放權配額管理提供依據。

2.科學合理發放碳排放權配額。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重大項目建設情況,合理確定政府可監管的年度碳排放權配額總量指標。制定相應規則,向控排企業發放碳排放權配額,并將符合規模要求的有關新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納入配額指標管理。推動相關企業建立碳資產管理制度。

3.建設碳排放權配額注冊登記系統。建設相應電子信息系統,用于注冊配額賬戶和登記配額,詳細記錄配額發放、變更、注銷等有關情況。

(三)建立碳排放權交易運作機制。

1.規范建設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建設成為我省和全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平臺,為我省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做好服務。

2.制定碳排放權交易的業務規則。制定并不斷完善碳排放權交易過程涉及的交易撮合、

價格形成、配額交割、審查核證、資金清算、信息披露、風險控制、委托代理、爭議調解等方面的業務規則,并按此開展交易活動。碳排放權交易活動應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3.建設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建設相應電子信息系統,實現碳排放權配額網上競價交易、交易賬戶注冊、交易信息登記等功能,為碳排放權交易活動開展提供完備的硬件和軟件環境。

4.建立碳排放權交易監管機制。加強對碳排放權交易活動和碳排放權交易所運營的監督管理,碳排放權交易所要對交易過程進行監督管理。

(四)開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

按照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積極推動省內機構、企業、團體和個人參與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

(五)探索建立省際碳排放權交易機制。

探索與其他省(市)建立省際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爭取國家支持,在條件成熟時啟動實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在省開展國家低碳省試點工作聯席會議框架下建立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專責協調領導小組,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擔任組長,廣州市政府和省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擔任副組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林業廳、國資委、統計局、物價局、質監局、法制辦、金融辦,廣州市發展改革委、金融辦、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發展改革委。省發展改革委作為全省碳排放和碳排放權交易的主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成立省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研究設計工作小組,省內有關專家作為成員,邀請國家級專家擔任顧問。省、市各有關單位要加強協調配合,細化工作任務,加快工作進度。

(二)加強相關法規制度建設。

制定我省碳排放權管理和交易暫行辦法,明確碳排放權交易的主體范圍、報告核證、配額發放、交易機構、監管責任等規定。根據試點情況,及時總結經驗,提出應對氣候變化或碳排放管理相關立法計劃,適時啟動立法程序。

(三)加強能力建設。

加強碳排放權交易相關基礎研究,不斷完善工作思路和方法。務實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相關咨詢、核證等專業服務機構發展并加強管理。廣泛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專題培訓。

(四)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省低碳發展專項資金要按照有關規定,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碳排放權交易體制機制研究以及工作體系等項目建設。

(五)加強宣傳引導。

廣泛宣傳碳排放權交易的原理、規則和相關政策措施,引導企業等市場主體積極落實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責任,參與碳排放權交易。

五、試點試驗期(2012年-2015年)主要安排

(一)實施碳排放信息報告的企業范圍。

報告企業范圍是我省行政區域內2011年-2014年任一年排放1萬噸二氧化碳(或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具體名單由省發展改革委會省有關部門研究確定,并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和所屬行業特點,分期、分步組織上述企業報告碳排放信息。研究將交通運輸、建筑行業的重點企業納入碳排放信息報告范圍。

(二)實施碳排放總量控制和配額交易的企業范圍。

控排企業范圍是我省行政區域內電力、水泥、鋼鐵、陶瓷、石化、紡織、有色、塑料、造紙等工業行業中2011年-2014年任一年排放2萬噸二氧化碳(或綜合能源消費量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企業,具體名單由省發展改革委會省有關部門研究確定,并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和所屬行業特點,分期、分步組織上述企業實施碳排放總量控制,開展配額交易。“十二五”期末力爭將交通運輸、建筑行業的相關企業納入碳排放總量控制和配額交易范圍。

(三)配額發放。

省發展改革委要根據控排企業2010年-2012年二氧化碳歷史排放情況,結合所屬行業特點,一次性向控排企業發放2013年-2015年各年度碳排放權配額。根據宏觀經濟形勢,參考企業報告的上一年度碳排放情況,適時對企業當年度碳排放權配額進行合理調整。實行碳排放權有償使用制度,碳排放權配額初期采取免費為主、有償為輔的方式發放。

省發展改革委要對節能審查結果為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新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碳排放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和全省年度碳排放總量目標,免費或部分有償發放碳排放權配額。此類項目是否獲得與碳排放評估結果等量的碳排放權配額,可作為各級投資主管部門履行審批手續的重要依據。

(四)配額使用。

省發展改革委要在每年度規定時間內將控排企業配額賬戶中與上一年度實際(經核證)碳排放量相等的碳排放權配額扣除,抵消企業上一年度實際碳排放量??嘏牌髽I年度配額剩余部分可出售或結轉至下一年度(2015年截止)使用,但配額不足部分應在規定時間內購

買補足,以履行控制碳排放責任。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切實加強對相關企業履行控制碳排放責任的監督管理。新建項目業主所獲碳排放權配額在項目建成投產前不得交易流通,待項目建成投產后可按照有關規定核轉為可流通配額。

(五)補充機制。

省發展改革委要會省有關部門結合我省實際,參照國家有關要求,對林業碳匯等項目類型制定“廣東省核證(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量”備案規則和操作辦法。省內項目經國家備案的“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或我省備案的“廣東省核證自愿減排量”可按規定納入碳排放權交易體系。

(六)工作進度。

我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第一期著重在部分重點行業開展建立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試點試驗,分為三個階段開展。

1.籌備階段(2012年-2013年上半年)。啟動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制定相關規范性文件和業務規則,建立碳排放信息報告核證、碳排放權配額注冊登記、碳排放權交易監督管理等工作體系,正式掛牌成立碳排放權交易所。

2.實施階段(2013年下半年-2014年)。啟動基于配額的碳排放權交易,不斷完善碳排放權管理和交易體系。開展建立省際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前期研究,加強建立省際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工作協調。

碳排放權經濟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工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水平,中國工業生產以消耗化石能源為主,從而產生大量的CO2,因此,如何平衡工業經濟發展與碳排放的關系,力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減緩碳排放,以實現工業低碳化發展的目標成為本研究的重點。本文將工業進一步劃分為資源型產業與制造業,采用1994-2011年的能源消費數據計算得出資源型產業與制造業碳排放量,運用計量經濟方法,通過協整檢驗、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廣義脈沖響應函數分析及方差分解,分析了資源型產業及制造業碳排放量與工業經濟發展的影響關系及程度。研究結果表明: ①長期各變量間存在均衡負相關關系,資源型產業及制造業碳排放的增加阻礙了工業經濟發展,且資源型產業碳排放對工業經濟增長的阻礙作用大于制造業碳排放;②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與工業經濟發展互為格蘭杰原因,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的變化可引起工業經濟發展的格蘭杰變化,而工業經濟發展也會對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的變化產生影響;③資源型產業碳排放對工業經濟增長的正向沖擊呈先升后降趨勢;制造業碳排放對工業經濟增長的正向沖擊短期內呈下降趨勢,長期經小幅波動后趨于穩定;④資源型產業碳排放對工業經濟增長的方差貢獻度較大,呈先增后減趨勢。表明短期內工業經濟增長方式仍為粗放型,工業經濟發展對資源型產業碳排放的依賴程度仍較大,長期對資源型產業碳排放的依賴程度逐漸減弱。提出走“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制造業產業能源結構調整優化—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高端制造業”的產業發展路徑及“改造提升資源型產業—促進工業經濟增長—反哺制造業發展”的工業發展模式。

關鍵詞碳排放;工業經濟發展;資源型產業;制造業

IPCC《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稱人類影響極可能是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在95%以上,高于2007年第四份評估報告所提出的90%。截至2010年底,導致氣候變暖的溫室氣體濃度已超過390ppm或超過工業化前水平39%[1]。這些數字反映出各國政府亟待采取措施進一步抑制或減少CO2、CH4、N2O、HFCs、PFCs及SF6,其中CO2對全球升溫的貢獻比最大[2],達到55%。因此,為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遏制全球變暖對人類造成的危害,CO2減排應居于首要位置。中國政府于2009年宣布了我國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CO2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45%[3]??梢?,中國有信心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減緩碳排放,為遏制全球氣候變暖承擔大國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工業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中國工業生產以消耗化石能源為主,從而產生大量的CO2,因此,如何平衡工業經濟發展與碳排放的關系以實現工業低碳化發展成為本研究的重點。

1研究綜述

目前,關于碳排放與經濟發展關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兩方面:一是以區域為研究范圍,分析區域碳排放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關系,如Grossman和Krueger[4-5],Shafik[6],徐承紅、李標[7]等證明環境質量與人均收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呈倒“U”型,符合環境庫茲涅茨曲線。Vincent認為馬來西亞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之間不存在顯著的倒“U”型關系[8]。Hannes Egli認為德國僅有少數污染物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呈倒“U”型關系,其他如CO2、SO2、CH4等污染物并不表現為倒“U”型關系[9]。虞義華等認為中國碳排放強度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呈“N”型特征且第二產業比重同碳排放強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10]。武紅等證明中國化石能源消費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存在長期均衡關系與短期動態調整機制,碳排放是經濟增長的單項格蘭杰原因[11]。二是以產業為研究對象,探析產業碳排放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與本文較為密切的研究如學者譚丹等對十幾年來中國工業各行業的碳排放量進行了測算,并運用灰色關聯度方法得出工業產值與碳排放量關系密切的結論[12]。陳詩一通過對中國工業38個二位數行業的投入產出面板數據進行分析,認為技術進步、能源和資本是中國工業發展的驅動因素,勞動和排放增長抑制或阻礙了中國工業的發展[13]。李虹、亞琨證明中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各產業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工業、建筑業與經濟發展互為格蘭杰原因[8]。肖宏偉等運用Tapio脫鉤彈性指標對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與碳排放量之間的脫鉤關系進行了研究,并從三個工業行業分類角度對脫鉤彈性進行測算和因果鏈分解[14]。

由此可見,國內外學者從多種角度、運用多種方法對碳排放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本文以工業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以上文獻的梳理總結發現,已有的研究或是將工業部門作為一個整體,分析工業整體碳排放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或是將工業部門按照工業行業小類、工業行業大類、工業行業碳排放高中低等角度分類,探析各類細分行業碳排放與工業經濟發展的關系。與以往學者對工業碳排放的研究視角不同,本文從行業特征角度出發,將工業進一步細分為資源型產業與非資源型制造業,探討這兩種類型的細分產業碳排放與工業經濟發展的關系。本文以1994-2011年中國資源型產業與非資源型制造業能源消費數據為原始數據,計算得出兩種類型產業碳排放量,實證分析及檢驗兩型產業碳排放與中國工業發展的影響關系及程度,以期為中國工業進行結構性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提供參考依據,實現中國工業低碳化的發展目標。

2數據處理

2.1樣本數據選擇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可將中國工業劃分為資源型產業與非資源型制造業,資源型產業包括采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以及資源型制造業,共14個細分行業。非資源型制造業(以下簡稱制造業)包括除去資源型制造業的其他制造業,共24個細分行業(見表1)。

2.2碳排放的測算

根據中國1994-2011年資源型產業與制造業對各類能源的消費量,結合《中國能源統計年鑒》中各種能源折標準煤參考系數及IPCC《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指南》中公布的能源碳排放系數,計算出中國資源型產業與制造業碳排放量(見表2),分別用ZY與ZZ表示。

行業碳排放量計算公式為[15]:

Cj=∑n[]i=1Nji﹒gi﹒hi(i=1,2,3,…,n)

其中,Cj表示j行業碳排放總量;i表示能源消費種類,分別包括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氣、電力等;Nji表示j行業在一定時期對能源i的消費量;gi表示第i種能源的標準煤折算系數;hi表示第i種能源的碳排放系數。

3實證分析

3.1實證分析方法及目的

本文選擇1994-2011年作為觀察期,通過建立時間序列計量經濟模型來研究中國資源型產業及制造業碳排放與工業經濟發展的關系,選擇的方法包括協整關系檢驗、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基于向量自回歸模型的廣義脈沖函數響應分析及方差分解分析。

研究目標為:

(1)分析中國資源型產業碳排放、制造業碳排放與工業經濟發展三變量是否具有協整關系,即三變量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

(2)檢驗資源型產業碳排放及制造業碳排放與工業經濟發展之間是否具有格蘭杰因果關系,即是資源型產業及制造業碳排放量增加推動了工業經濟發展,還是工業經濟發展引起了兩個產業碳排放量的增加,亦或兩個產業碳排放量與工業經濟發展互為格蘭杰因果關系;

(3)建立廣義脈沖響應函數,刻畫三變量隨時間變化的動態影響關系;

(4)利用方差分解分析資源型產業與制造業碳排放量對工業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和貢獻度。3.2實證分析結果

3.2.1ADF單位根檢驗

由于經濟時間序列通常是非平穩的單整序列,當變量均為非平穩時間序列時,對變量間進行的回歸可能導致偽回歸現象,為避免虛假回歸現象的出現,在采用時間序列數據運用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分析之前,第一步就要對模型中包含的時間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因此,本文首先要檢驗GY(中國工業總產值)、ZY、ZZ各變量的平穩性。為檢

驗數據平穩性,本文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法,對取對數后的變量中國工業總產值(LNGY)和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LNZY)、制造業碳排放量(LNZZ)在樣本區間進行平穩性檢驗,并結合AIC、SC值擇優選擇滯后項。ADF檢驗模型為:

ΔXt=α+βt+θXt-1+∑m[]i=1βiΔXt-1+εt

式中α、θ表示模型是否含有常數項和趨勢項,εt表示隨機擾動項,i表示滯后項。模型零假設是:H0:θ=0,即存在一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由ADF單位根檢驗結果可知,序列LNGY、序列LNZY和序列LNZZ均為一階單整序列,序列LNGY一階差分后通過5%的顯著性檢驗,序列LNZY和序列LNZZ差分后通過1%的顯著性檢驗,

因此,各變量一階差分后均為平穩序列。

3.2.2協整關系檢驗

由ADF單位根檢驗結果可知,各變量均為一階單整序列,符合進行協整檢驗的前提條件,因此可利用Johansen多重協整檢驗方法對序列LNGY、LNZY和LNZZ進行協整檢驗,以檢驗各變量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本文綜合運用特征值軌跡檢驗和最大特征值檢驗方法進行檢驗,結果見表4。 特征值軌跡檢驗和最大特征值檢驗結果都表明,在5% 的顯著性水平上,均接受至多存在兩個協整方程的原假設,說明資源型產業碳排放、制造業碳排放與工業總產值等變量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根據本文研究目的,選擇以工業總產值為解釋變量的協整方程,結果如下:

制造業碳排放量均呈負相關關系,且資源型產業與制造業碳排放量對工業總產值貢獻的彈性系數分別為-0.974和-0.971,即資源型產業和制造業每減少1%碳排放量,工業總產值則分別增加0.974%和0.971%。

3.2.3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由協整檢驗結果可知,變量LNGY、LNZY和LNZZ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但這種均衡關系是否具有因果性還不明確,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對變量間的關系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

檢驗xt對yt存在格蘭杰非因果性的零假設是:對(2)式而言H0:η1=η2=…=ηm=0;對(3)式而言H0:σ1=σ2=…=σn= 0。顯然如果回歸檢驗式中xt的滯后變量的回歸系數估計值都不顯著,則H0不能被拒絕,即xt對yt不存在格蘭杰因果性。反之,如果xt的任何一個滯后變量回歸系數的估計值是顯著的,則xt對yt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類似的,可檢驗yt對xt是否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16]。

本文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與工業總產值互為格蘭杰因果關系,即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的變化可引起工業經濟發展的格蘭杰變化,而工業經濟發展也會對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的變化產生影響;但在同一顯著性水平下,制造業碳排放量與工業總產值不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

3.2.4廣義脈沖響應函數分析

脈沖函數檢驗了模型中一個內生變量的隨機誤差項受到一個標準差大小的沖擊后,對所有內生變量的當期值及將來值造成的影響[17],描述了系統內變量間相互沖擊與響應的軌跡,體現出變量間的動態影響關系,本文選擇廣義脈沖響應函數分析法避免因變量排序不當導致結果出現的偏差。

脈沖響應函數結果如圖1所示,橫軸表示沖擊作用的滯后期數,縱軸表示變量間的響應程度,實線部分為廣義脈沖響應函數,虛線部分為正負兩倍標準差偏離帶。

(1)圖(a)顯示工業總產值對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的脈沖響應函數曲線呈倒“U”型,給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一個正沖擊后,工業總產值變化量只在第一期為負值,第二期便轉為正值,且呈持續上升狀態,在第七期達到最大值0.255,之后正向影響逐步減弱,表明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受到正向沖擊后給工業總產值帶來同向影響,且影響力度較為平穩,呈先升后降趨勢。這說明資源型產業碳排放對工業經濟增長有拉動作用,資源型產業屬于高耗能高排放產業,它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顯然要通過耗費資源、高污染高排放來實現,因此碳排放增加拉動工業經濟增長。

(2)圖(b)顯示給工業總產值一個正沖擊后,對資源型產業碳排放變化量的影響只在第二期為正值,其余為負值,且從第三期到第十期基本呈先降后升的正“U”型走勢。即工業總產值受到沖擊后傳遞給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給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帶來反向沖擊,并在第八期達到最小值-0.085后呈小幅上升趨勢,表明工業總產值的正向沖擊對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產生阻礙作用且具有持續性。短期內工業經濟增長帶動了資源型產業的發展,其發展必然要加大碳排放量,但從長期來看,因為工業結構化調整,工業經濟增長對高排放產業的依賴程度下降,高碳排放產業的發展受到限制,因此工業總產值的正沖擊對資源型產業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3)圖(c)顯示工業總產值對制造業碳排放量的脈沖響應函數曲線呈波動式下降趨勢,給制造業碳排放量一個正沖擊后,工業總產值在沖擊開始即達到最高點,前五期下降趨勢明顯,第五期以后則圍繞零點呈小幅波動趨勢,長期來看制造業碳排放量的正沖擊對工業總產值產生負向影響。相對于資源型產業來說,制造業碳排放量較低,當制造業碳排放量由于受到正向沖擊而加大時,說明制造業呈迅速擴張發展態勢,則其對工業經濟的促進作用在短期內見效顯著,但長期促進作用將下降并趨于穩定。

(4)圖(d)顯示在本期給工業總產值的正沖擊在一開始有正的影響,制造業碳排放量在前兩期波動幅度較大,在當期即達到最高點0.310,下一期迅速回落到0.032,此后圍繞零點只有小幅波動,第九期以后趨于平穩。表明在短期內,工業總產值受到正向沖擊后給制造業碳排放量帶來的沖擊力度較大,長期內沖擊影響減弱并逐漸穩定。說明短期內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提高了制造業的生產效率、技術效率,促進了制造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從而降低了碳排放量,在長期內工業經濟發展對制造業碳排放量的影響逐漸趨于穩定。

(5)從圖(a)和圖(b)可看出,前兩期內工業總產值與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之間的影響路徑幾乎相同,都是由正到負的小幅上升,說明二者之間的短期影響關系較穩定。從第三期開始,在本期給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的正沖擊給工業總產值帶來正影響,與之相反,工業總產值的正沖擊給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帶來負影響。

(6)從圖(c)和圖(d)可看出,在短期內,工業總產值的變化對于制造業碳排放量的影響力度大于制造業碳排放量受到沖擊后給工業總產值帶來的影響;在長期內,工業總產值與制造業碳排放量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均呈小幅波動狀態并逐漸趨于穩定。

3.2.5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分析每一個結構沖擊對內生變量變化的貢獻度,以此來評價不同結構沖擊的重要性,給出系統內對內生變量產生影響的各隨機擾動的相對重要性信息[8]。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法分析資源型產業與制造業碳排放量對工業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和貢獻度(見表6)。

(1)從資源型產業碳排放變化量對工業總產值變化量的貢獻程度來看,工業總產值變化量受自身波動沖擊的影響程度逐步下降,短期內下降幅度較大,在第五期達到最小值31.261%,第六期到第十期呈穩步上升趨勢,且貢獻度穩定在30%-40%之間。來自資源型產業碳排放變化量的擾動呈先升后降趨勢,短期內上升幅度顯著,并于第五期達到最大值68.739%,第六期之后開始回落,貢獻度穩定在60%-70%之間。工業總產值變化量與資源型產業碳排放變化量的方差貢獻度之間呈現倒“U”型關系。這是由于中國工業經濟的發展對資源型產業碳排放的依賴程度仍然較大,但隨著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資源型產業碳排放對工業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逐漸減弱。

(2)從制造業碳排放變化量對工業總產值變化量的貢獻程度來看,制造業碳排放變化量對工業總產值變化量的貢獻比重在前三期內呈小幅波動趨勢,且波動幅度極其微弱,第四期開始呈明顯的持續上升趨勢,并于第十期達到31.586%。表明制造業碳排放量對工業經濟發展的影響路徑同樣受到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而呈逐漸上升趨勢。

(3)從短期來看,資源型產業碳排放變化量對工業總產值變化量的貢獻度及貢獻增幅均較大,而制造業碳排放變化量對工業總產值變化量的貢獻度及貢獻波幅均極??;從長期來看,資源型產業碳排放變化量仍然對工業總產值變化量做出主要貢獻,但出現逐漸下降的趨勢,制造業碳排放變化量開始顯現出對工業總產值變化量的貢獻,且呈平穩上升趨勢。

4結論與政策啟示

4.1研究結論

基于1994-2011年的年度數據,對中國資源型產業及制造業碳排放與工業經濟發展的長期均衡關系和短期相互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主要結論如下:

(1)協整檢驗結果表明中國資源型產業及制造業碳排放與工業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且均呈負相關關系。由三變量所建的協整方程表明,在長期均衡關系中,資源型產業與制造業碳排放量對工業總產值貢獻的彈性系數分別為-0.974和-0.971,即資源型產業和制造業每減少1%碳排放量,工業總產值則分別增加0.974%和0.971%。這說明,在長期我國工業經濟的發展逐漸脫離了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產業初級發展階段,逐步邁入了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產業中高級發展階段,工業經濟的發展由單純依賴消耗大量資源轉向依賴于技術進步、技術效率、創新能力的增強,即工業經濟的發展逐步由“資源驅動”向“技術驅動”、“效率驅動”,進而向“創新驅動”模式轉變。

(2)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表明資源型產業碳排放與工業經濟增長之間互為格蘭杰因果關系,制造業碳排放與工業經濟增長則不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由于資源型產業高碳排放及制造業相對低碳排放的特征,格蘭杰因果關系結果意味著一定時期內我國工業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偏向粗放型,高碳排放推動了經濟增長,而工業經濟的增長一方面促進了資源型產業的大力發展,另一方面并沒有導致技術效率、技術水平相對較高的制造業碳排放顯著增加。

(3)利用廣義脈沖響應函數對我國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及制造業碳排放量與工業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影響關系進行了進一步分析,其隨時間變化的波形和響應值表明:短期內,變量受到正沖擊后,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量與工業總產值之間存在相同的影響路徑,工業總產值的變化對于制造業碳排放的影響力度大于制造業碳排放受到沖擊后給工業總產值帶來的影響;資源型產業及制造業與工業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影響關系在長期趨于穩定。

(4)方差分解結果表明短期內資源型產業碳排放變化量對工業總產值變化量的貢獻度及貢獻增幅均較大,而制造業碳排放變化量對工業總產值變化量的貢獻度及貢獻波幅均極??;在長期,相對于制造業,資源型產業碳排放對工業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更大也更為穩定,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制造業碳排放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漸顯著。說明資源型產業碳排放對中國工業經濟發展的貢獻仍然較大,但隨著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工業經濟的發展對資源型產業碳排放的依賴程度逐漸減弱,對制造業碳排放的依賴程度逐漸上升。

綜上所述,資源型產業碳排放高于制造業碳排放,兩型產業碳排放的增加在一定時期內促進工業經濟增長,且資源型產業碳排放對工業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大于制造業碳排放。但從長遠來看,兩型產業碳排放的增加阻礙了工業經濟高效發展,且資源型產業碳排放對工業經濟增長的阻礙作用大于制造業碳排放。

4.2政策啟示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分別得出以下四點政策啟示:

(1)促使資源型產業及制造業走循序漸進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之路,即從附加值低的環節逐步向附加值高的環節轉換,漸進式實現線性的、連續性的產業發展路徑。協整檢驗結果表明,由于國家對能源消費結構調整的重視及環境承載力的制約,從長期來看,促使高耗能低效率產業向低耗能高效率產業轉變勢在必行。因此,為提高工業產品附加值,優化資源型產業與制造業碳排放與工業經濟發展的關系,走“資源型產業向制造業轉型升級,調整優化制造業產業能源結構,向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高端制造業轉化”的產業發展路徑是明智的選擇。

(2)加快提升資源型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確保工業經濟增長的同時控制碳排放量增加。資源型產業大多以初級加工產品為主要最終產品,以消耗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為代價,技術效率、技術水平低于制造業,產生的碳排放量卻遠大于制造業。從格蘭杰因果檢驗結論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工業經濟增長對資源型產業碳排放的依賴程度仍然很大,增長方式仍為粗放型,工業經濟的增長伴隨著資源型產業帶來的高污染、高碳排放量。因此,要加強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將技術支撐及創新成果應用于資源型產業的規?;a中,幫助其突破技術創新因素的制約,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同時,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完整產業鏈條,健全資源型產業支撐體系,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手段,以發展產業集群為形式,以完善體制機制為保障,促使資源型產業向生態化、低碳化的發展模式轉型升級,控制碳排放量增加,實現工業經濟發展與低碳環保雙贏。

(3)構建資源型產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產業鏈,平衡碳排放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廣義脈沖響應函數分析結果表明,雖然在一定時期內資源型產業碳排放穩定促進工業經濟增長,但其對工業經濟的拉動作用在速度及程度上均不及制造業,且制造業低碳化程度遠高于資源型產業。因此,一方面工業發展要打破經濟增長對資源型產業碳排放的依賴關系,結合資源稟賦,立足自身優勢,引進節能減排技術、生態產業鏈接技術等“綠色技術”,加快對資源型產業的改造提升,要通過資源型產業價值鏈、產業鏈的提升而非單純的高碳排放來推動工業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工業經濟迅猛增長將促使制造業的發展迅速作出反應,經濟發展帶來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將立即應用于低碳發展效率較高的制造業,助其碳減排的同時推進制造業集約化發展。綜上兩方面,通過改造提升資源型產業促進工業經濟增長,進而反哺制造業發展的工業發展模式將推動“產業發展”與“經濟發展”兩駕馬車并駕齊驅。

(4)優化制造業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進一步實現制造業低碳化發展。方差分解結果表明,工業經濟發展雖然過多依賴資源型產業碳排放,但對其依賴程度逐漸下降,工業經濟發展在今天離不開資源型產業,但明天不能依賴資源型產業。研究結果也顯示出我國工業經濟發展對制造業碳排放的依賴程度逐漸上升,表明工業經濟發展方式在日益轉變,經濟結構調整成效也日漸顯著,未來工業經濟發展方向將更多向制造業傾斜。因此,加快發展貢獻度不斷增加的相對低能耗、低污染的制造業,優化制造業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一方面用信息化等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另一方面加大研發力度,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推動低中端制造業向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高端制造業方向邁進,實現中國工業經濟的低碳化發展。

(編輯:劉呈慶)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Field C B, Barros V, Stocker T F, et al. IPCC.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C]. Managing the Risks of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s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 Special Report of Working Groups I and II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1-19.

[2]潘佳佳,李廉水.中國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因素分析[J]. 環境科學與技術,2011,34(4):86-91. [Pan Jiajia, Li Lianshui.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Industri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 China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34(4):86-91.]

[3]辛本健.解讀中國減排目標[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12-03(1). [Xin Benji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rgets of Chinese Emission Reduction [N]. People’s Daily Overseas Edition,2009-12-03(1).]

[4]Grossman G M, Krueger A B.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R].NBER Working Paper, Cambridge MA,1991.

[5]Grossman G M, Krueger A B. Economics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momics, 1995, 110(2):353-377.

[6]Shafik 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 Econometric Analysis[J].Oxford Economic Papers, New Series,1994, 46(10):757-773.

[7]徐承紅,李標.能源消耗、碳排放與我國經濟發展: 基于靜態和動態面板的實證分析[J].宏觀經濟研究,2012, (7):33-44. [Xu Chenghong, Li Biao.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Empirical Analysis Base on Static and Dynamic Panel [J]. Macroeconomic Research,2012, (7):33-44.]

[8]李虹,亞琨.我國產業碳排放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 基于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2, (11):46-52. [Li Hong, Ya Kun.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bon Emission of Chinese Indust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mpirical Research Base on the Panel Data of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J]. Macroeconomic Research, 2012, (11):46-52.]

[9]Egli H. Are Crosscountry Studies of the Environmental Knznets Curve Misleading? New Evidence from Time Series Data for Germany[J]. Discussion Paper, Ernst Moritz Arndt University of Greifswald, 2001.

[10]虞義華,鄭新業,張莉.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與碳排放強度[J].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1, (3):72-81. [Yu Yihua, Zheng Xinye, Zhang Li.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Panel Data Analysis [J]. Economic Theory and Economic Management,2011, (3):72-81.]

[11]武紅, 谷樹忠, 關興良, 等.中國化石能源消費碳排放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13,28(3):381-390. [Wu Hong, Gu Shuzhong, Guan Xingliang, et al. Analysi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 from Fossi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13,28(3):381-390.]

[12]譚丹,黃賢進,胡初枝.我國工業行業的產業升級與碳排放關系分析[J].四川環境,2008,27(2):74-84. [Tan Dan, Huang Xianjin, Hu Chuzhi. Analysi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Chinese Industry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J]. Sichuan Environment,2008,27(2):74-84.]

[13]陳詩一.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與中國工業的可持續發展[J].經濟研究, 2009, (4):41-55. [Chen Shiyi. Energy Consumption, CO2 Emiss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ese Industry [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09,(4):41-55.]

[14]肖宏偉,易丹輝,周明勇.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與碳排放脫鉤關系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 (3):56-62. [Xiao Hongwei, Yi Danhui, Zhou Mingyong. Research on the Tapio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J]. Fujian Forum: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3):56-62.]

[15]何有世,王玉龍.產業發展與碳排放的協整性與因果關系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2, (20):106-108. [He Youshi, Wang Yulong. Analysis on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J]. Statistics and Decisionmaking,2012,(20):106-108.]

[16]張戰國.上海市住宅投資和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J].中國房地產:學術版,2013, (9):31-36. [Zhang Zhangu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ousing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hanghai [J]. Chinese Real Estate: Academic Edition,2013,(9):31-36.]

[17]李子奈,葉阿忠.高級應用計量經濟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Li Zinai, Ye Azhong. Advanced Applied Econometrics[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12.]

碳排放權經濟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 利用LMDI分解模型探討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各種影響因素的貢獻值,再逐年分析其碳排放增速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退耦效應。結果表明,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在2010—2019年呈現出先緩慢增長后快速下降的趨勢。農業經濟發展對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起極大的促進作用,而農業生產效率、勞動力規模和生產結構對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有較為明顯的抑制作用。2010—2019年退耦指數有增大的趨勢,說明政府出臺的節能減排政策正在被有效執行,對二氧化碳排放的抑制效果不斷增強。

關鍵詞 農業碳排放;影響因素分解;退耦指數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4.027

Research on Driving Factors and Decoupling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s an Example

ZHU Tong-y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Decomposition of influencing factors;Decoupling index

作者簡介 朱通雅(1995—),男,湖北當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發展。

收稿日期 2021-07-05

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引起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在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模式下,農業生產活動成為溫室氣體的第二大來源,原因是農業生產過程中過度使用農藥、化肥等農用物資以及與農業生產相關的不合理安排導致了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進而引發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加劇了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相沖突的矛盾。長江經濟帶作為我國的主要農作物產區,在我國農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所以,分析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的驅動因素,研究長江經濟帶農業減排的成效如何,對加快長江經濟帶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綠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梳理文獻來看,對農業碳排放的研究重心逐步從對量的計算轉移到產生機制和減排機理上,從農業碳排放的主要來源看,農業生產碳排放較工業來源更加復雜,主要可以分為兩類:其一是農作物生產過程中要素投入產生的碳排放,如化肥和農膜等農資的投入以及能源的消耗等環節會產生溫室氣體[1];其二來自土壤自身貯存的碳素,農地利用變化是僅次于化石能源燃燒的碳源,受耕作方法、化肥施用的影響,土地會加速二氧化碳的排放[2]。目前,認可度較高的農業六大主要碳排放源有化肥的生產和施用、農藥的生產和使用、農膜的生產和使用、農耕機械消耗化石能源、土地利用破壞了土壤碳庫、農地灌溉中電能使用所間接消耗的化石能源[3]。除了農作物種植以外,牲畜腸道發酵和畜禽糞便管理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所以畜禽養殖也是一種碳源,并且有相對應的排放系數[4]。

學者們對農業碳排放的影響因素研究多采用LMDI模型、STIRPAT模型等。如黎孔清等[5]利用STIRPAT模型對南京市農業碳排放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指出技術水平、富裕程度、農村人口、技術水平與農業碳排放之間存在正相關,而城鎮化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林業面積與農業碳排放之間則存在負相關;趙先超等[6]利用LMDI模型對湖南省農業碳排放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認為農業經濟水平和產業結構是推動農業碳排放量增長的主要原因,農業生產效率和勞動規模對農業碳排放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戴小文等[7]利用擴展的Kaya恒等式對我國農業碳排放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指出農村生活用水、城鎮化和人口變動因素與農業碳排放的變動存在正相關,而一般技術和農業低碳技術與農業碳排放之間存在負相關。

以上研究對于農業碳排放增長的驅動因素和對應的節能減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些理論支持,但是關于碳減排效果與經濟的耦合發展機制還需進一步研究。退耦效應模型是當前研究減排和經濟發展的關系較為流行且有效的方法,“退耦”是一個物理名詞,指把各部分電路引起電源產生的電壓波動去除,避免這些波動使各電路互相干擾,后來被引用到農業政策研究等領域[8]。退耦指數能夠十分簡潔地表明環境變量和動力因子(如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但是目前來看,少有文獻對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退耦關系進行研究。筆者將利用2010—2019年長江經濟帶11?。ㄊ校┑南嚓P數據,采用因素分解法和退耦分析方法,研究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的驅動因素,并且分析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減排和經濟發展之間的耦合狀態,弄清這個時期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減排的退耦效應的特征。

1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 農業碳排放的計算方法

在總結以往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農業碳排放源分為化石燃料、化肥、農藥、農用薄膜、翻耕、灌溉和動物腸道發酵7個方面。該研究使用長江經濟帶11個?。ㄊ校?010—2019年的數據,數據來源于《中國農村統計年鑒》《中國農村統計資料》以及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庫。分別用柴油使用量、農用化肥施用折純量、農藥使用量、農膜使用量、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灌溉總面積、牲畜養殖數量來代表以上7個方面的碳排放來源?!妒〖墱厥覛怏w清單編制指南》指出反芻動物瘤胃容積大,寄生的微生物種類多,能分解纖維素,單個動物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大,至于非反芻動物碳排放排放量較小,特別是雞和鴨等常見家禽,體重小其腸道發酵溫室氣體排放可以忽略不計。另外考慮到我國養豬數量較大,占世界存欄量的50%以上。所以該研究統計長江經濟帶11?。ㄊ校┴i牛羊的養殖情況,并進行碳排放的估算。碳排放量測算方程式如下:

C=Ci=Ti×δi(1)

式(1)中,C為碳排放總量,Ci為第i種碳源一年內產生的碳排放量,Ti為第i種碳源的規?;蛘邤盗?,δi為第i種碳源的碳排放系數。碳排放系數如表1所示。

1.2 碳排放影響因素的分解模型

LMDI方法可進行多個因素的分解,具有全分解、無殘差、易使用、易理解等優點,目前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該研究選用LMIDI中的加和分解,選取農業生產效率、生產結構、勞動力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4個影響因素,公式如下:

C=Ci=CG種植×G種植G×GP×P(2)

β1=CG種植(3)

β2=G種植G(4)

β3=GP(5)

C=β1×β2×β3×P(6)

式中,C為碳排放總量,Ci為第i種碳源一年內產生的碳排放,G為農林牧漁業生產總值,G種植為種植業生產總值,P為農業勞動力人數。

β1為農業生產效率,β2為農業生產結構,β3為農業經濟發展水平。

根據(2)~(6)式,得到4個分解因素的貢獻值公式:

Δβ1=Ct-C0lnCt-lnC0×(lnβ1,t-lnβ1,0)=

Ct-C0lnCtC0×lnβ1,tβ1,0

(7)

Δβ2=Ct-C0lnCtC0×lnβ2,tβ2,0

(8)

Δβ3=Ct-C0lnCtC0×lnβ3,tβ3,0

(9)

ΔP=Ct-C0lnCtC0×lnPtP0

(10)

ΔC=Δβ1+Δβ2+Δβ3+ΔP(11)

式中,Δβ1、Δβ2、Δβ3和ΔP分別表示4個分解因素隨時間變化使農業碳排放量產生變化的值;ΔC是上述4個影響因素的加總。用t表示第t年,用0表示基年。

1.3 退耦指數的計算方法

通常來講,發展低碳經濟是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退耦的過程,目的是經濟增長的速率大于碳排放強度的增長速率,退耦研究的測度用退耦指數表示,公式如下:

D=EF (12)

式中,D表示退耦指數,E表示環境指標(如碳排放強度),F表示動力因子(如經濟增長速率)。退耦指數主要用于評價某個指標在不同地區或者時期的壓力強度和趨勢[10]。為了更加準確地評價減排有效程度,該研究參考李志學等[11]的退耦指數來評價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是否存在退耦效應,公式如下:

Dit=1-ΔCitΔYit=-ΔFitΔYit(13)

式中,Dit表示i?。ㄊ校┑趖年的退耦指數,ΔCit表示i?。ㄊ校┑趖年的排放效應,ΔYit表示i?。ㄊ校┑趖年的產出效應。長江經濟帶各?。ㄊ校┑臏p排貢獻絕對量可以定義為ΔFit=ΔCit-ΔYit。一般來說,Dit越小,碳排放壓力就越大。Dit≤0時,表示沒有退耦效應,碳排放增長速率大于經濟增長速率,說明實際的減排政策十分缺乏有效性,沒有達到減排的目的;0<Dit<1時,表示弱的退耦效應,表明政府已推行的碳減排政策使碳排放增長速率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是總的碳排放依然在增加,政策的有效性不能得到保證;Dit≥1時,表示強的退耦效應,這時的碳排放增長率是負值,指數越大表示減排效果越好,實際的減排政策是有效果且高效率的。

2 結果與分析

2.1 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2010年數據為基期,計算得出2011—2019年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LMDI分解結果如表2~3所示,正值表示對碳排放起促進作用,負值表示對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傮w上,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影響總效用呈現出先促進后抑制,2011—2015年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逐年增長,但是增長速度逐年降低;2016年農業碳排放有所下降,但還是有促進作用;2017—2019年農業碳排放開始加速下降。

2.1.1 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對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的影響。

由表2可知,2011—2019年對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最有促進效果的影響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且每年都是正向效應,累計增加碳排放18 898.940萬t;環比計算,2012年增幅最大,為60.8%;2017年促進效果略微減弱,2019年達到最大值3 394.091萬t。由表3可知,長江經濟帶11?。ㄊ校┑慕洕l展均對其農業碳排放起到促進作用,但各?。ㄊ校┴暙I度差別較大,其中湖北省2011—2019年經濟發展水平對于長江經濟帶對應影響因素的貢獻值最大,為526.819萬t,其次是云南省,為455.917萬t,上海市最低,為0.572萬t。由此可見,經濟規??偭康某掷m增長是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逐年擴張的最主要原因,經濟增長會促進各類耗能型產品購買需求增加,進而引起碳排放的增加。

2.1.2 農業生產效率對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的影響。

由表2可知,農業生產效率對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最明顯。2011—2019年農業生產效率對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始終表現為抑制效應,累計減少碳排放15 032.277萬t。對比上、中、下游的貢獻值(表3),上游農業生產效率的抑制效果明顯高于中游和下游。各?。ㄊ校┺r業生產效率均表現出較強的抑制作用。所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對于推進長江經濟帶農業節能減排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1.3 勞動力規模對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的影響。

由表2可知,勞動力規模對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僅次于農業生產效率。整體來看,2011—2019年累計減排3 208.381萬t。除了貴州省,其余10?。ㄊ校┺r業勞動力規模對農業碳排放均是抑制作用,抑制效果較強的省份有湖北省、江蘇省和浙江?。ū?)。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近年來國家提倡農業規?;?、集約化發展,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農村勞動力開始不斷向二、三產業流動;同時,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更多的農村人力資源流向城市,農業勞動力的減少有效降低了農業碳排放。

2.1.4 農業生產結構對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的影響。

由表2可知,農業生產結構對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整體上呈現抑制作用;2011—2014、2016和2019年農業生產結構對長江經濟帶碳排放都表現為抑制作用,2015、2017和2018年表現為促進作用;2011—2019年累計減少碳排放226.338萬t,2011年減排最多,為131.630萬t。分?。ㄊ校﹣砜矗ū?),除江西省、四川省、貴州省和云南省以外,其余7?。ㄊ校┺r業生產結構均對其農業碳排放有抑制作用??梢?,長江經濟帶內部各?。ㄊ校┺r業生產結構有差異,總體上呈現出逐年優化的趨勢。

2.2 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退耦分析

根據“1.3”退耦指數計算方法,得到2010—2019年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的退耦指數,如圖1可知,除2010年退耦指數為負值,其余年份皆為正值,其中最大值為2018年的2.37,最小值為2010年的-0.39。退耦指數整體上呈現上升趨勢,表明長江經濟帶各項減排政策執行效果逐年增強。

2010年退耦指數為-0.39,處于無退耦效應階段;分析可得,經濟發展的產出效應為12.8%,碳排放增長為17.9%,經濟增長慢于碳排放增長速度,說明2010年長江經濟帶農業減排工作力度不足,二氧化碳排放沒有得到較好的控制,減排壓力很大。

2011—2015年,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處于弱退耦效應階段;從2011年開始,退耦指數變為正值,說明這5年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總量控制有一定成效,減排政策對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起到積極作用,但不能完全抵消產出增長和能源需求增加帶來的碳排放的增加,意味著經濟增長的同時,長江經濟帶的環境壓力得到一定改善,但是農業排放依然在增加。

2016—2019年,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達到了強的退耦效應階段,減排效果明顯;究其原因是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農村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措施,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起到了積極影響;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

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近年來沿江各地踐行新發

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所以高排放、高消耗的農業生產模式得到了明顯改善。

分?。ㄊ校┓治銎渫笋钪笖?,能更加科學地評價長江經濟帶農業減排政策實施的效果。選取2010、2013、2016和2019年的指數進行分析,從表4可以看出,長江經濟帶各?。ㄊ校┒趸寂欧诺耐笋钪笖荡蠖酁檎?,處于弱退耦和強退耦階段,整體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退耦指數在變大,說明長江經濟帶各?。ㄊ校τ诙趸嫉臏p排壓力逐漸減弱,各?。ㄊ校嵤┑臏p排政策效果在逐漸變強,截至目前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減排成效。例如江蘇、浙江、江西等省份,退耦指數逐年增加,由弱退耦階段進入到強退耦階段,之后指數繼續增大,說明這些省份的農業碳排放增加速度在不斷減小,而農業經濟發展速度在逐漸升高,其節能減排措施對減少二氧化碳等排放起很積極的作用。但同時,也出現了指數波動較大甚至不斷降低的現象,例如上海市,2013年指數達到最大,隨后不斷下降,2019年變為負值,從國家統計局查詢的數據可說明一些原因,2013年上海市農林牧漁業生產總值為342.29億元,之后逐年下降,2019年為279.82億元,并且農業勞動力從2013年的43.43萬人下降至2019年的32.20萬人,相對應的農業碳排放從2013年的35.8萬t下降至2019年的28.3萬t,這些數據表明并不是上海市的節能減排政策實施不到位,反而減排效果較好,究其主因是上海市非農產業發達,整體經濟水平領先全國其他城市,農業經濟占比較低,經濟建設重點放在其他產業,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機械生產代替人力作業,規模集中生產代替小農生產,農村勞動力向第三產業流動,所以才會有碳排放和農業經濟同時下降的現象。

3 結論與討論

2011—2015年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從2016年開始下降,可見長江經濟帶推行減排政策初見效果。該研究通過對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的LMDI分解發現,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是對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起促進作用最大的影響因素;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是抑制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農業勞動力規模和農業生產結構也對農業碳排放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對于農業碳排放增速和農業經濟增長速度之間的退耦效應,研究發現2010—2019年長江經濟帶整體呈現出退耦指數增大的趨勢,說明政府出臺的一系列農村節能減排政策正在被積極執行,對溫室氣體排放起到抑制作用,并且這個作用在不斷增強。

結合研究結論可預期,在保證糧食安全和經濟穩步增長的前提下,長江經濟帶農業碳排放未來將保持一定下降態勢。據此提出相關建議:①重視農業技術的研究與推廣,促進農業生產效率穩步提高。在農業生產中,高效高產的農業新技術將會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技術支撐,是實現現代農業的必要條件之一,農業生產效率對于抑制農業碳排放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因此要優先將技術升級作為節能減排的手段。發揮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優勢,加強相互間的交流合作,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資源投入力度,不斷強化政府、高校和企業之間在低碳、綠色農業生產技術領域的合作交流。②對農藥、

化肥等農資產品的使用進行有效控制,著重發展有機農業,改良土壤,提倡發展精準農業,減少投入物不必要的浪費和流失。③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提倡使用清潔能源。煤的含碳量最高,油次之,其他形式的能源例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自然能源是無碳的,所以要積極推廣先進環保的低排放的技術理念,減少化石燃料使用。④提高減排政策執行的有效性和效率是推進農業碳排放與經濟增長間加速退耦的關鍵。當前,長江經濟帶農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節能減排、發展綠色農業是一個長遠的計劃,所以要提高并保持相關部門的監督和執法力度,保證政策的執行是有效和高效的。并且把減排因素納入經濟決策中去,充分考慮當地環境的承載能力,以此為條件進行決策。

參考文獻

[1] 趙其國,錢海燕.低碳經濟與農業發展思考[J].生態環境學報,2009,18(5):1609-1614.

[2] 李曉兵.國際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的環境影響研究[J].地球科學進展,1999,14(4):395-400.

[3] 李波,張俊飚,李海鵬.中國農業碳排放時空特征及影響因素分解[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21(8):80-86.

[4] 田成詩,陳雨.中國省際農業碳排放測算及低碳化水平評價:基于衍生指標與TOPSIS法的運用[J].自然資源學報,2021,36(2):395-410.

[5] 黎孔清,馬豆豆,李義猛.基于STIRPAT模型的南京市農業碳排放驅動因素分析及趨勢預測[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8):238-245.

[6] 趙先超,宋麗美,譚書佳.基于LMDI模型的湖南省農業碳排放影響因素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8,41(1):177-183.

[7] 戴小文,何艷秋,鐘秋波.基于擴展的Kaya恒等式的中國農業碳排放驅動因素分析[J].中國科學院大學學報,2015,32(6):751-759.

[8] OECD.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R].Paris:OECD,2002.

[9] 段華平,張悅,趙建波,等.中國農田生態系統的碳足跡分析[J].水土保持學報,2011,25(5):203-208.

[10] 國涓,劉長信,孫平.中國工業部門的碳排放:影響因素及減排潛力[J].資源科學,2011,33(9):1630-1640.

[11] 李志學,孫敏.我國各省區碳退耦指數與減排潛力的測算[J].統計與決策,2017(14):101-104.

碳排放權經濟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居民消費對能源消耗與碳排放影響的相關問題已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當前國內居民消費對碳排放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居民消費對碳排放影響程度的判斷;居民消費碳排放的結構特征;居民消費碳排放的影響因素分析。目前國內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對消費模式、能源消耗與碳排放三者之間關系的系統研究。從居民日常生活的角度來研究消費方式——能源利用——碳排放之間的邏輯關系,將成為今后氣候變化與低碳社會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

關鍵詞:居民消費; 能源消耗; 碳排放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2007年溫室氣體公報》指出,在過去10年中,二氧化碳對全球變暖的貢獻高達87%[1]。從目前對二氧化碳排放監測的成果來看,來自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碳排放是最主要的、結果可信度高、最具代表性的溫室氣體來源,是目前全球進行溫室氣體評估的最主要對象[2]。居民消費對能源消耗與碳排放影響的相關問題目前已成為國內外學術界和政府等部門關注的焦點。

長期以來,碳排放問題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工業生產層面。但消費與生產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品或服務產生,甚至影響著一些經濟部門的產出水平。居民家庭消費是最終消費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一個開放的消費取向的經濟模式中,一種以消費為基礎的核算框架更適合計算能源和碳排放之間的關系[3]。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一些學者就開始關注居民消費行為對能源利用及碳排放的影響。自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可持續發展地球峰會以來,居民的可持續消費問題更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本文試圖對國內學術界相關研究現狀做些梳理,介紹該方向目前的研究狀況,并展望未來的研究前景,以期對今后開展該方面的研究有所啟示。

一、居民消費碳排放的類型

按居民消費所需能源的直接程度,家庭消費所產生的碳排放可分為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以前關于中國家庭能源消費及碳排放方面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直接消費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直接排放,目前的研究既包括直接方面也包括間接方面,而且越來越注重對間接方面的研究。目前研究內容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直接碳排放研究。直接排放指家庭能源產品所產生的直接能源需要產生的排放, 主要包括家庭能耗和私人交通兩大類, 主要影響因素是耗能設備的直接能源效率。如: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測算與分析[4];對城市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影響分析[5];對中國居民生活能源消費的結構分解分析[6]。

第二,間接碳排放研究。間接排放涉及到除能源產品之外的其他家庭消費品, 如食物、衣著、家具(電)、房屋、休閑娛樂、醫療衛生和教育等間接產生的碳排放。如對間接能源消耗與碳排放分析[7]。

第三,居民生活完全碳排放研究。既包括直接碳排放研究 也包括間接碳排放研究。如:對中國居民生活與CO2排放關系研究;[8]對城鎮居民消費誘發的完全能耗的研究[9]。

最后,對衣食住行等的某一方面的研究,包括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如對食品消費的研究[10]。

二、居民消費碳排放的測算方法

由于排放的途徑不同,直接能源排放和間接能源排放的測算也不同,而且間接能源排放的測算比直接能源測算的方法復雜。國內直接能源排放和間接能源排放的測算方法大致如下:

(一)居民生活直接能源消費測算方法

在對中國居民直接消費碳排放測算一般采用碳排放系數法,即將居民生活各類能源直接消費量對應乘以碳排放系數。目前國內的研究主要采用的碳排放計算系數有幾種方式:一是采用科技部《公民節能減排手冊》或以科技部的方法為主并輔之以其他機構的數據,如楊選梅等的研究首先以中國科技部《公民節能減排手冊》為參考確定,減排手冊中未涉及的計算內容則根據地域相近性現在我國臺灣能源局公布的排放系數,再次則引用GHG Protocol的數據,考慮到保護國際里飛機系數忽略短途、中途和長途航線的差異,故飛機系數引用來源于保護國際[11]。二是采用IPCC溫室氣體排放計算指南中提供的關于能源消費碳排放量,如趙敏根據IPCC提供的交通能源消費CO2排放計算方法,對上海市居民交通出行產生的碳排放進行了估算[12];馮蕊等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碳排放計算指南(2006年版)中的計算公式和CO2排放系數缺省值,以居住綜合消費碳排放、疊加交通消費碳排放計算模型為基礎,應用碳排放系數法估算了2006年-2008 年天津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費CO2排放量及其在總的能源消耗CO2排放量中所占比例[13]。三是將不同類型的能源使用量折算為標準煤總量,再根據標準煤的碳排放系數估算碳排放情況。但因不同國家、地區和技術條件以及能源結構的不同,以及不同能源的燃燒效率和燃燒方式不同,這種計算會造成較大的誤差。

(二)居民生活間接能源消費測算方法

由于居民生活間接能源消費及其相關的碳排放量比較復雜,國內外都還沒有研究出一套比較完整的核算方法。目前關于間接能源消費及與之相應的碳排放的測算方法度是以投入產出分析法為基礎的。除投入產出法外,目前使用的方法還有生命周期法、生活方式分析法等。下面結合已有研究分別對上述幾種研究方法的運用情況進行介紹和分析。

1.投入產出分析法

投入產出分析法是Leontief教授于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一個分析框架,20世紀60年代末期,一些專家開始將投入產出分析方法應用于能源及環境問題的研究。李艷梅、張雷利用投入產出SDA法分析了1987年-2002年間中國居民生活能源消費的結構[6]。張咪咪通過編制能源環境投入產出表,結合農村居民消費支出數據,計算了2000年-2007年我國農村居民八項消費支出的間接能耗強度系數,并進一步測算了由農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及農村五個收入組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所誘發的能源消耗量及碳排放量[7]。王妍等結合城鎮居民的生活消費數據,利用投入產出分析法測算了1995-2004年我國城鎮居民生活消費所誘發的完全能消耗[9]。

2.生命周期評價法

生命周期評價法是評價一個產品(或服務)體系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對環境造成影響或潛在影響的方法。劉晶茹等通過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建構了可持續消費評價模型,并對2000年中國城市家庭消費行為的生態影響進行了分析,比較了不同消費行為對生態影響的貢獻[14]。但傳統的生命周期評價只對系統邊界內的環境影響進行研究,忽視了系統邊界外的環境影響。因此,結合投入產出分析和生命周期評價的綜合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被提出,以期彌補這種缺陷。它將整個經濟系統作為評價實施的系統邊界,實現了評價范圍的完整化。姚亮等采用綜合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核算了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三年的居民消費隱含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15]。盡管綜合生命周期分析方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投入產出表是價值型的,而環境影響是實物型的,如何將價值型轉換為實物型,是目前該方法面臨的最大問題。但該方法對于研究宏觀消費問題,尤其是涉及到區域與消費相關的“隱含”的環境污染問題非常有益[16]。

3.消費者生活方式分析法

消費者生活方式分析法是建立在投入產出法——生命周期分析法的基礎上,以居民生活消費品為基礎分析單位,分析消費品在生產過程中各個產品部分對其能源投入的綜合影響,根據家庭消費支出數據計算出每類消費活動的能源強度,對直接和間接影響以及各類消費活動進行了對比。魏一鳴[17]、鳳振華[8] 等利用Bin和Dowlatabadi 提出的消費者生活方式法(CLA)比較分析城鎮和農村居民二氧化碳排放量。楊選梅等運用消費者生活方式法探討了南京市城市家庭消費活動與碳排放之間的關系[11]。但這種方法的運用也存在著一些困境,如魏一鳴等利用Shui Bin和 Hdi Dowlatabadi的研究思路將居民的消費與生產活動相聯系,由于認為中國尚未建立投入產出法——生命周期評價法模型,在分析間接影響時未采用投入產出模型,僅將與八類消費類別有直接關系的產業直接能源強度加總平均,因而反映不出消費與生產網絡之間真正的關系,也達不到區分直接和間接能耗影響的根本目的,低估了間接能耗的影響[17]。

三、居民消費對碳排放影響程度、結構特征和影響因素

通過對我國居民碳排放的現狀、結構特征以及影響它們的因素的比較和分析,有助于清醒認識我國未來碳排放的趨勢及其特征,預測未來的研究走向。由于受到上述研究尺度、研究內容、測算方法及數據來源的局限,下面研究結論中一些數據的比較不具有絕對意義,只具有相對意義。

(一)居民消費對碳排放影響程度

居民消費對碳排放的影響程度可以從幾個層面來分析:國家層面、城市(地區)層面、家庭層面和個人層面等。

國家或地區層面。國家層面主要指從國家或地區整個層面對由于居民消費所產生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進行研究。中國的家庭能源需求占整個國家能源需求的大約26%和整個二氧化碳排放的30%。1992年、1997年、2002年我國居民生活所導致的直接和間接二氧化碳排放分別為2.74億噸碳、4.00億噸碳、3.92億噸碳,分別占一次能源消費產生二氧化碳排放的36.52%、43.90%、42.31%[18]。而姚亮等研究發現,1997年、2002年、2007年的城鄉居民消費隱含的碳排放量分別為11.73億噸碳、12.52億噸碳、18.01億噸碳[15]。這兩個研究的數據來源都是國家統計部門的數據,為何結果卻相差這么大?其原因可能在于測算方法的不同。魏一鳴采用的測算方式是投入產出法和消費者生活方式法結合的方式[18]。而姚亮采用的測算方式是綜合生命周期評價法[15]。朱勤專門對居民生活用能的情況進行了分析,1980年-2007年我國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從6.728×107t碳增長至16.545×107t碳,增幅為145.9%,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從每年68 kg碳增長至125 kg碳,增幅為83.7%[4]。

城市或地區的層面。目前已有研究對一些城市如昆明、天津、北京、石家莊市等地居民的能源消費及其碳排放進行了研究。智靜等研究認為,2006年北京市生活能源消費總量為1704.11萬t標準煤,占北京市能源消費總量的33.12%[19]。

從家庭的角度對居民消費所產生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進行研究。家庭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居民消費經常不是以個人的方式進行,而是以家庭消費的方式展開,因此個人消費不是完全的個人決策行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家庭的選擇。陳家瑛等研究發現家庭戶規模減少導致人均消費支出的增加及總戶數消費規模的擴張,以家庭戶為分析單位考察隊碳排放的影響具有較高的解釋力[20] ?!澳暇?000家庭碳排放調查”碳排放結果發現,三口戶均年碳排放量為3705.76kg,則人均家庭碳排放量為1211.03kg。根據世界銀行報告,中國人均碳排放量為4100kg左右,也就是說,人均家庭碳排放約占總碳排放量29.27%[11]。

(二)居民消費對碳排放影響的結構特征分析

1.城鄉之間的比較和分析

按照城鄉二元結構的差異,碳排放的類型可分為城鎮居民的碳排放和農村居民消費的碳排放。城鄉居民在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上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城鄉居民對能源的需求及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的差異也很明顯。目前關于我國居民消費對碳排放的影響分析,一般都把城市和農村分開來對待。下面分別從碳排放量、排放結構和能源利用結構的角度對已有研究中關于城鄉之間的差異進行介紹和分析。

首先,居民消費碳排放的城鄉排放量的差異大小及趨勢分析。有學者從完全碳排放的角度進行了城鄉排放量的比較分析。如鳳振華等對我國城市與農村居民1999年-2002年的生活能源碳排放進行了定量分析,發現城市居民間接生活能源碳排放量高于直接生活能源碳排放量,而農村居民的直接碳排放量要高于間接碳排放量。[8]張馨等研究認為,從2000年-2007年,城鎮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間接能耗都呈上升趨勢,農村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逐年增加而間接能耗下降。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一個農村居民轉變為城市居民,將會增加能源消費量1085.26kg標煤。家庭能源消費產生的碳排放總量也在逐年增長,2007年城鎮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間接能耗產生的碳排放量分別達到8535.04萬噸和56678.76萬噸,農村分別為6883.41萬噸和8117.94萬噸[21]。

有學者從直接排放的角度進行了城鄉排放量的比較分析。如朱勤等研究認為,1980年-2007年我國城鎮居民生活用能的人均碳排放量從206kg下降到167kg,總體上呈波動下降趨勢。我國農村居民生活用能的人均碳排放量從35kg 上升到91kg , 總體上呈波動上升趨勢。相應地,該階段人均生活用能排放的城鄉比從5.87持續下降至1.84,表明城鄉居民在生活用能排放方面的差距不斷縮小[4]。

有學者從某一類消費結構的角度進行了城鄉排放量的比較分析。如智靜等研究認為,城鎮居民在食品消費碳排放總量上高于農村居民,直接排放量農村居民高于城鎮居民,間接排放量城鎮居民高于農村居民。城鎮居民的飲食習慣不利于減少食品消費碳排放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將增加居民食品消費對碳排放的影響[10]。

其次,城鄉居民生活能源及碳排放在消費結構(如衣食住行等)的差異。從總體上來說,隨著我國城鄉居民家庭消費恩格爾系數的持續降低,居民消費需求從以“衣、食”支出為主逐漸向注重“住、行、樂”消費發展,與之關聯的能源消費及其碳排放相應變化[22] 。城市家庭消費中,居住、家庭生活用能、食品、教育、文化和娛樂服務是最主要的能源密集和碳密集型活動。農村家庭消費中,家庭生活用能、食品、教育、文化和娛樂服務、私人交通是最主要的能源密集和碳密集型活動[4]。還有研究專門對我國城鄉居民食品消費的碳排放結構進行了研究。1980年—2007年間,上海市居民食物碳消費從“以糧食碳消費為主”的相對單一的消費模式轉變為“以糧食、肉類、植物油等碳消費為主”的多元消費模式。其中糧食碳消費量所占比例明顯減少,由68.57%減少至37.91%,而畜禽肉、植物油所占比例明顯增加,分別從8.41%、5.85%增加到15.49%、15.75%。其他食物碳消費量所占比例變化較小[23]。

第三,城鄉居民在生活用能結構上的差異。我國居民的直接能源利用類型主要以電力和天然氣為主,一次性能源的利用逐步減少甚至完全不使用,城鄉居民用能結構差距逐步縮小,但差距仍舊客觀存在。朱勤等認為,1980-2007年城鎮居民用能消費中煤炭所占比重從90.23%持續下降至13.47%,電力比重大幅上揚,石油、天然氣及熱力的比重則持續上升,形成目前以電力為主(比重近50%)、其他能源各占一至兩成的生活用能格局。同期,從農村居民生活用能結構變化來看,煤炭比重持續下降,電力比重大幅上升,石油比重稍有增加,天然氣與熱力消費則幾乎為空白。[4]

2.不同收入階層的比較和分析

幾乎所有的研究表明收入水平對碳排放量及排放結構有著明顯的影響。高收入水平的居民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低收入水平居民,而且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排放結構組成也不同,收入水平越高,結構越多樣化,消費的層次也越高。

鳳振華等研究了居民收入對居民間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響。研究認為,城鎮最高收入戶平均消費支出是城鎮最低收入戶的5.8倍,碳排放量是5.6倍;農村最高收入戶平均消費支出是最低收入戶的3.2倍,碳排放量是3.1倍;城鎮最高收入的支出是農村最高支出的3.9倍,碳排放量是5.0倍;高收入水平的人追逐高層次的消費,高層次的商品很多是能源密集型產品,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增多。與城市居民相比,農村居民主要消費較為單一,食品消費占主要部分,農村居民二氧化碳排放結構較為單一,食品占比例較大,占50% 左右[8]。

王妍等結合城鄉居民生活消費數據,首先比較了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鎮居民群體誘發的完全能源消耗,發現高收入階層遠高于中低收入階層,2004年最高收入階層人均完全能耗已達到2790kg, 是低收入階層的7.5倍。其次分析了居住和交通方式的改變對完全能源消耗的影響。發現不同收入階層的城鎮居民之間,居住和交通消費誘發的能耗存在較大差異,隨著收入不斷提高,高收入階層和交通能耗增加速度快于中低收入階層,中低收入階層居住能耗小幅下降[7]。

張咪咪對2002年-2007年我國農村五個收入組居民生活間接能耗及碳排放情況進行了比較,研究表明,能耗量及碳排放量與居民收入級別有較強的正相關性,即收入越高則能耗及碳排放越多,五個收入組居民能耗量及碳排放量由大至小依次為高收入戶、中高收入戶、中等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低收入戶[7]。

(三)居民消費碳排放的影響因素研究

目前國內對居民消費碳排放研究的影響因素涉及到多個方面。從性質來說,包括社會心理因素、人口因素、經濟因素、技術因素等。下面分別從城市、家庭、個人的角度對已有的研究情況進行介紹。

首先,城市因素如城市人口增長、城市的發展水平、基礎設施、氣候因素、空間結構等都對居民生活的碳排放產生較大影響。

鄭思齊等研究發現:目前中國城市幾乎全部處于居住碳排放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快速增長的發展階段(第二階段),且造成S型三次曲線關系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排放具有較強的全球負外部性,居民對本地二氧化碳排放的感知程度很低。具體來說,如城市人口增長、城市的發展水平和模式、氣候因素等都易對居民生活的碳排放產生較大影響。她以國家統計局“2006年中國城市住戶調查”(含中國74個主要城市中的25,300個家庭微觀樣本)的數據為主要基礎,估算得出了中國主要城市的家庭生活碳排放水平,并且分析了各種影響因素,發現城市人口和城市發展水平等都與城市居民生活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24]。張超也考察了城市化發展對不同城市一個標準家庭的碳排放量的影響。研究認為,城市人口規模、人口增長、收入、氣溫和城市化發展模式等因素對碳排放均有影響,家庭碳排放量與1月份平均氣溫顯著負相關[25]。

城市的空間結構對居民消費所產生的碳排放也有影響?;魻D等通過估算北京市38個社區826個居民家庭生活碳排放,發現家庭隨著距城市主中心(天安門)距離的增加,其擁有私家車的可能性顯著提高[26]。張英杰等認為,對于正處于快速城市化關鍵時期的中國而言,城市的經濟增長與人口的不斷增加是現階段的客觀現實和突出特點。但由政府規劃所控制的城市的空間結構,則能夠通過影響居民的行為,顯著地改變城市的生活碳排放水平[27]。

其次,家庭因素如規模、人口結構、年齡、消費結構等對碳排放也有影響。

楊選梅等研究了家庭消費活動對碳排放的影響。研究認為,家庭常住人口、交通出行、住宅面積是影響家庭排放中的顯著因子。每增加一個常住人口、住宅面積多一個平方米、交通工具每提高一個檔次,戶均年碳排放量要增加約397.84kg、8.54kg、551.21kg[11] 。葉紅也以廈門島區為例分析了影響家庭直接碳排放的因素。研究分析了家庭社會情況中的6個次因素即住宅、家庭人口數、家庭人口平均年齡、職業、學歷、學歷、收入對于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的貢獻。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受到住宅面積和家庭人口數的顯著影響。家庭人口數和家庭住宅面積組成的公共因子解釋了42.74%的方差。但住宅面積對公共因子的貢獻率大于家庭人口數的貢獻,所以相對于家庭人口數,住宅面積是影響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的更為重要因素[5]。

陳佳瑛等就家庭規模對碳排放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研究。就1978年-2007年中國的家庭模式變化對碳排放影響進行實證分析后發現,家庭戶規模的變小導致人均消費的增加及總戶數消費規模的擴張,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人口總量增長減緩對碳排放的影響。如果我國的家庭戶規模保持在1982年的狀況,而人均消費等其他變量遵循各自的變化軌跡,到2007年時我國的碳排放量會比實際排放量減少38.68%[20]。在此基礎上,她還以家庭成員在45歲-54歲年齡段可能存在更多消費為假設,在修正了STIRPAT環境壓力模型的基礎上,用“家庭戶碳排放模型”分析了家庭消費階段差異對碳排放的影響;并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對未來家庭消費高峰期變化對碳排放的可能影響做了預測分析[28]。

第三,居民的人均消費水平、人口結構和消費結構等對碳排放的影響。

朱勤等用自上而下模型對我國1980年-2007年碳排放情況進行研究,發現現階段我國居民消費水平與人口結構變化對碳排放的影響力已高于人口規模變化的影響力,居民消費水平與消費模式等人文因素的變化有可能成為我國碳排放的新的增長點[4] 。魏一鳴還對1992年-1997年和1997-2002年兩個時期,人均消費、人口增長和消費結構等影響因素對碳排放的貢獻率大小進行了分析,人均消費的貢獻率最大,分別為64.68%和65.84%;人口增長的貢獻率次之,分別為15.97%和21.16%;消費結構的貢獻率占第三位,分別為8.71%和13%[18]。

四、研究反思與展望

雖然目前國內已對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模式對碳排放產生的影響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對消費模式、能源消耗與碳排放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系統的研究。從居民日常生活的角度來研究消費方式——能源利用——碳排放之間的邏輯關系,將成為今后氣候變化與低碳社會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

首先,關于居民消費碳排放的研究尺度和研究內容等問題。第一,由于我國各地區之間的自然、地理和社會經濟方面的差異顯著,而且即使同一地區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也比較明顯,因此未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將從中觀或微觀的尺度來開展。第二,未來的研究將更多地對居民生活的間接能源及排放開展研究。第三,未來的研究數據來源將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繼續完善已有的統計數據;二是在今后的研究中應加大實地調查的力度,了解更加真實而又準確的第一手資料。

其次,居民消費的碳排放量的測算方法問題。目前關于中國居民消費的碳排放量的測算主要有兩種方式:自上而下的方式和自下而上的方式。其實無論哪種方式都是混合式的方式,只是測量層次不同而已。但總體來說,已有的研究主要以自上而下的方式為主并輔之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未來的測算將以自下而上為主并輔之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如將更多地采用消費者生活方式法,但這種方式的使用必須建立在投入產出法-生命周期分析法模型的基礎上。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投入產出法-生命周期分析模型。

第三,我國居民消費的碳排放量的趨勢和特征。從居民消費碳排放量的趨勢來看,未來將繼續呈現增長趨勢。從特征來看,城鄉之間的差異將越來越小。如何在推動城鎮化的進程中融合低碳發展的理念與舉措,顯然是一個值得研究者及決策者們深入探討和付諸實踐的重要議題。而城鄉居民不同階層內部排放的差異呈增大趨勢,尤其是最高收入階層和最低收入階層之間的差異將越來越大,如何通過集體的制度性約束,一方面保持既能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又能與保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低碳消費模式;另一方面也能抑制高收入階層家庭消費所導致的奢侈型消費,將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課題。

第四,關于居民消費碳排放的影響因素問題。從上述研究來看,目前越來越強調城市因素、家庭因素和個人因素等對居民消費碳排放的影響,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著不足,一是目前關于家庭因素的影響主要在經濟學和人口學層面,還很少涉及到社會文化層面。二是目前有的研究把不同層次的影響因素混在一起,難以進行深入分析。針對已有研究的不足,未來的研究應該更多地從社會學、文化學等學科的角度來挖掘影響居民消費碳排放的深層次原因。

參考文獻:

[1]WMO.2008.WMO Greenhouse Gas Bulletin,http://www.wmo.int/pages/mediacentre/press_r eleases/pr_833_en.html.2007.

[2]曲建升.欠發達地區溫室氣體排放特征與對策研究[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9.

[3]Shui Bin etc.Total Energy Use and Related CO2 Emissions of American Household Consumption,1997-2007,2010 ACEEE Summer Study on 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s.

[4]朱勤,彭希哲,陸志明,等.1980—2007年中國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測算與分析[J].安全與環境學報,2010,(2):72-76.

[5]葉紅,潘玲陽,陳峰,等.城市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影響因素——以廈門島區為例[J].生態學報,2010,(14):3802-3811.

[6]李艷梅,張雷.中國居民間接生活能源消費的結構分解分析[J].資源科學,2008,(6):890-895.

[7]張咪咪.中國農村居民生活間接能源消耗與碳排放分析[J].統計教育,2010,(12):35-40.

[8]鳳振華,鄒樂樂,魏一鳴.中國居民生活與CO2排放關系研究[J].中國能源,2010,(3):37-40.

[9]王妍,石敏俊.中國城鎮居民生活消費誘發的完全能源消耗[J].資源科學,2009,(12):2093-2100.

[10]智靜,高吉喜.中國城鄉居民食品消費碳排放對比分析[J].地理科學進展,2009,(3):429-434

[11]楊選梅,葛幼松,曾紅鷹.基于個體消費行為的家庭碳排放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5):35—40.

[12]趙敏,張衛國,俞立中.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與城市交通CO2排放及減排對策[J].環境科學研究,2009,(6):747-752.

[13]馮蕊,朱坦,陳勝男,等.天津市居民生活消費CO2排放估算分析[J].中國環境科學,2011,(1):163-169.

[14]劉晶茹,王茹松,楊建新.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的家庭消費生態影響評價[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5,(2):15-17.

[15]姚亮,劉晶茹,王如松.中國城鄉居民消費隱含的碳排放對比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4):25-29.

[(6]劉晶茹,Glen P.Peters,王如松,等.綜合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在可持續消費研究中的應用[J].生態學報,2007,(12):5331-5336.

[17]Yi-Ming Wei,Lan-Cui Liu,Ying Fan,et al.The Impact o f Lifestyle on Ener gy Use and CO2 Emiss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Residents[J].Energy Policy,2007,(35):247-257.

[18]魏一鳴.中國能源報告(2008):碳排放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19]智靜,高吉喜.生活能源消費對碳排放的影響——以北京市為例[C].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ICRS 2010)Volume 3:625-629.

[20]陳家瑛,彭希哲,朱勤.家庭模式對碳排放影響的宏觀實證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09(5):68-78

[21]張馨,牛叔文,趙春升,等.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居民家庭能源消費及碳排放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1,(9):65-75.

[22]彭希哲,朱勤.我國人口態勢與消費模式對碳排放的影響分析[J].人口研究,2010,(1):48-58.

[23]吳開亞,王文秀,朱勤.上海市居民食物碳消費變化趨勢的動態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5):161—167.

[24]Siqi Zheng, Rui Wang,Edward L.Glaeser and Matthew E. Kahn. The Greenness of China: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s and Urban Development. NBER Working Paper 15621.http://www.nber.org/papers/w15621.

[25]張超.碳排放、家庭與城市發展[J].產經評論,2010,(4):41-54.

[26]霍燚,鄭思齊,楊贊.低碳生活的特征探索——基于2009年北京市“家庭能源消耗與居住環境”調查數據的分析[J].城市與區域規劃,2010,(1):56-84.

[27]張英杰,霍燚.城市增長與生活碳排放的理論研究[J].城市觀察,2010,(2):69-79.

[28]Jiaying Chen et.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 in the Household Comsumption Peak Period in China[J].Society,2011,(3):184-199.

上一篇:法律調研論文范文下一篇:風電投資決策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