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小企業融資的意義范文

2023-10-08

中小企業融資的意義范文第1篇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 張 濤

較高的信貸成本及信息不對稱是中小企業信貸融資難的普遍原因。筆者通過國際比較,分析了中外中小企業信貸的基本特點和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并提出了緩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設想。

我國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大于國際平均水平

中小企業信貸是一個國際難題。世界銀行2008年11月發表報告(以下簡稱“世界銀行報告”),在45個受調查的國家中,由于銀行發放中小企業貸款過程中存在較高的信貸成本和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在銀行信貸方面明顯居于弱勢。大、中、小企業獲得銀行信貸資金的占比分別為3.0∶1.2∶1.0,即大企業獲得的銀行信貸資金總量達到了小企業的3倍,是中型企業的2.5倍。從信貸成本來看,大、中、小企業的相對比例分別為1.0∶1.3∶1.4,中小企業信貸成本明顯高于大企業。就風險而言,大、中、小企業的貸款不良率分別為3.9%、5.7%和7.4%,中、小企業的風險比大企業分別高46%和90%。

中國人民銀行統計結果表明,當前我國大、中、小企業貸款的不良率分別為1.1%、2.8%和6.0%,比國際大、中、小企業貸款不良率的平均水平分別低2.8個、2.9個和1.4個百分點,中、小企業的風險比大企業分別高155%和445%,表明我國企業風險低于國際水平,但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風險差距高于國際水平。盡管如此,我國中、小企業的貸款份額均優于國際水平,大、中、小企業貸款在各類企業貸款中的相對分布達到2.1∶1.5∶1.0。因此,相對國際平均水平而言,我國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力度較大。

中小企業信貸困難的基本因素

相對于大企業,中小企業的資金回收成本、信息采集成本和市場交易成本都比較高。經濟波動、直接融資渠道不發達、信息共享機制缺失等因素往往還會放大這些成本,從而進一步加劇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困難。

中小企業信息缺失

由于中小企業生存時間短、經營不穩定,而且較少與銀行發生業務往來,商業銀行難以掌握足夠的信息來判斷其信貸風險。中小企業信息缺失導致商業銀行難以對其發放貸款,這在征信制度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尤為顯著。世界銀行報告顯示,設立專門的征信機構以及貸款申請材料的完善有助于中小企業獲得貸款;持有這種觀點的發展中國家銀行比例為67%,高于發達國家銀行23個百分點。2001年、2002年和2008年中國人民銀行調查也表明,中小企業因財務狀況不良、信用不高和經營管理水平欠佳因素被銀行拒絕貸款申請的比例均在50%以上。

大企業相對中小企業獲取信貸資源有優勢

世界銀行報告反映,45%的發達國家銀行以及15%的發展中國家銀行認為,信貸市場上大企業擠占了中小企業的信貸資源,導致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困難。一般認為,大企業需要的資金量大,銀行放貸操作成本小,風險低,因此,大、小銀行均傾向于向大企業放貸,從而擠占中小企業的信貸資源。中國人民銀行統計也表明,目前我國企業的直接融資僅占間接融資的10%左右。由于資本市場等直接融資手段尚未成為我國各類企業融資的主渠道,所以盡管資本市場融資成本較低,大量有條件在資本市場融資的大企業仍然主要依靠銀行信貸資金,無法使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的信貸資源。

經濟周期的影響不對稱

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規模和市場影響力等方面處于相對弱勢,對市場和宏觀經濟環境波動更為敏感。在經濟下行周期時,流動性緊縮首先反映在生產供應鏈條末端的中小企業。相比大企業,中小企業對利率變化導致的成本上升更為敏感,也沒有更多的融資渠道可以替代。而在經濟上行周期時,寬松的流動性則首先惠及大企業。世界銀行報告表明,39%的銀行認為影響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首要因素是宏觀經濟環境的穩定性。

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不暢,在信貸市場上其融資地位也處于相對弱勢,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擴張了信貸資源,為中小企業信貸融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中小企業貸款增速持續上升,貸款余額占比穩中有升

受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傳導影響,今年年初以來中小企業貸款增速明顯上升,貸款余額占比穩中有升。中國人民銀行統計表明,目前主要金融機構中小企業貸款(含票據貼現)余額為14.1萬億元,同比增長31.8%,比上年末高18.3個百分點。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占企業貸款余額的比例為54.6%,比上年末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占企業貸款余額的比例為21.6%,比上年末提高0.2個百分點。

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不良貸款的水平仍然相對較高

目前,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中,中型企業不良貸款(包括次級類、可疑類和損失類貸款)余額為2281億元,比上年末減少341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8%,比上年末下降1.4個百分點;小型企業不良貸款余額為3061億元,比上年末減少375億元,不良貸款率為6.0%,比上年末下降2.5個百分點。從數據上看,中小企業不良貸款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不良貸款總量減少比較有限,這主要是同期中小企業貸款增長較快所致。同期,大企業不良貸款率為1.1%??傮w上看,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不良貸款的水平仍然相對較高。

中小企業貸款存量主要集中在東部較發達地區,行業主要集中于制造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房地產業

從地域分布看,中小企業貸款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廣東、山東、上海、北京、遼寧、福建等八省市,其中浙江、江蘇、廣東的中小企業貸款主要集中于制造業。

從行業看,中小企業貸款存量主要集中于制造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房地產業;新增量更多地向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傾斜。

中小企業貸款以抵(質)押形式為主,信用形式貸款余額占比有所上升

從貸款形式看,抵(質)押形式的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占比分別為49.1%和51.6%,分別比上年末下降1.2個和2.6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保證貸款余額占比分別為32.8%和32.6%,比上年末分別下降1.3個和高1.5個百分點;中、小企業信用貸款占比分別為18.1%和15.8%,比上年末分別高2.5個和1.1個百分點。

大型金融機構占據中小企業貸款市場主要份額,中小金融機構仍以服務小企業客戶為主

目前,各類金融機構中小企業貸款(含企業票據直接貼現)余額占全部中小企業貸款余額的比重依次為:國有商業銀行(37.1%)、股份制商業銀行(21.1%)、農村合作金融機構(15.1%)、政策性銀行(13.6%)、城市商業銀行(10.6%)、外資金融機構(1.8%)、郵政儲蓄銀行(0.5%)和城市信用社(0.1%)。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占比共計73.3%,占據了中小企業貸款市場的主要份額。

中小金融機構以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為貸款發放主要對象,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和城市信用社。小企業貸款(含企業票據直接貼現)占城市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發放企業貸款的比重分別為46.9%和33.3%。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發放貸款以大型企業客戶為主,小企業貸款占其各項貸款的比重分別為8.4%、11.4%和17.2%。

緩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設想

經驗表明,通過營造公平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重視大銀行的支持作用以及對中小企業實行稅收優惠等方法,可以有針對性地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營造公平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

世界銀行報告表明,給中小企業創造公平的融資環境比簡單地提供信貸補貼更為重要。提高信用信息共享水平、降低中小企業進出門檻和產權轉讓費用有助于中小企業公平地獲得銀行資金。此外,加強征信建設能夠降低中小企業信息采集成本,緩解信息不對稱現象,有助于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在中小企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如新西蘭的中小企業進入及產權轉讓成本均為0.2%,荷蘭、芬蘭及新加坡等國的中小企業退出成本為1%。世界銀行報告還表明,較高的退出門檻及嚴格的勞動管制會顯著增加中小企業調整的難度,降低中小企業部門的活力。

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按中小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及其行業性質有針對性地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不同行業、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中小企業有不同的融資需求類型。服務型中小企業主要需要流動資金貸款和經營性開支借款。有關研究表明,種子期企業需要天使基金、個人投資者和政府資助進行研發;起步期企業需要進行私募股權融資;成長期企業要靠私募股權融資或通過創業板上市融資;成熟期的企業較容易從商業銀行融資,如果是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各種再融資手段實現融資。豐富的融資渠道較好地滿足了不同發展階段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美國“全國小企業金融抽樣調查”(NSSBF)的數據表明,1998年在美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中,以“主要所有者”,“天使基金”、“風險基金”(或稱“創業投資基金”)和“其他股權”形式為主的股權融資約占總資產的49.6%,而債務融資占其總資產的50.4%。眾多的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工具以及一些以股權或債權為抵押物的、介于股權與債權之間的夾層貸款或中間融資創新產品,充分滿足了生命周期不同階段和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目前,我國通過開設創業板、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集合發債以及發展庫存產品及應收賬款抵押貸款等多種方式來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推動主要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

從企業客戶群體看,目前中小型金融機構一半以上的企業客戶為小企業。創建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小額貸款公司,有利于發展中小企業融資。同時,可以放開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上限,在保證“風險可控、監管到位”的前提下,適度擴大存貸比等指標的監管區間。

在鼓勵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的同時,充分重視大銀行在支持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作用

傳統意義上講,包括社區銀行在內的中小銀行在提供中小企業貸款方面具有相對優勢。最新研究表明,大銀行利用其網絡、咨詢和科技優勢,在提供中小企業信貸服務方面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資產管理、保理、租賃、信用評級等金融服務方面具有相對優勢。這些機構通過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信貸部、創新中小企業融資工具等方式,成為了中小企業融資的中堅力量。世界銀行報告顯示,91%的發展中國家銀行以及90%的發達國家銀行設立了專門的中小企業信貸部門對中小企業進行融資。據2002年英格蘭銀行報告,英國4家大銀行發放了全部中小企業貸款的86%。美國小企業局調查也表明,2006年6月末,美國中小銀行、大銀行發放的中小企業貸款占全部中小企業貸款的份額分別為55.3%和44.7%。我國大銀行也在積極探索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方式。以建行為例,建行建立了專業化經營的小企業服務體系,積極探索與小企業共贏的路子。創新開發的“速貸通”、“成長之路”、“聯貸聯保”、“供應鏈融資”、“循環額度”和“倉單質押”等融資產品,既受到了小企業歡迎,又有效地控制了風險。

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和擔保制度,擴大貸款質押和擔保面

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法律制度,特別是完善《擔保法》。從法律上明確動產抵押范圍,有利于金融機構發展庫存產品、應收賬款抵押貸款,擴大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服務的范圍。研究成立政府性再擔保機構以及由企業、財政和金融機構三方出資和市場化運作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構,相互合作,達成共贏。

堅持市場化發展和公平競爭原則,在必要環節上對中小企業提供一定政策扶持

中小企業絕大多數為私有產權,靈活性高、適應性強,新陳代謝活躍,在必要環節上對中小企業應予以一定的政策扶持,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修訂中小企業標準,使扶持政策能夠惠及真正的中小企業之外,合理降低中小企業實際稅賦、減少行政收費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美國稅收制度實行的是有利于中小企業的累進稅制,為中小企業提供半年的納稅寬限期,同時對于雇員人數在25人以下的微小企業按個人所得稅率征收。德國對大部分中小手工業企業免征營業稅;降低所得稅下限;對在德國東部投資的中小企業提供總投資額15%~23%的財政補貼;對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銀行提供利息補貼,幅度一般為2%~3%。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報告顯示,從1994年到2001年,亞太國家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強。在2001年,為中小企業實施減稅政策的國家占比上升至60%,比1994年上升了42%。2009年,我國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將工業和商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分別由6%和4%統一降至3%,減輕了中小企業稅收負擔。

千方百計做好中小企業服務工作

中小企業融資的意義范文第2篇

一、融資租賃的理論解析

融資租賃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融資租賃主要是指承租人對出租方或者出租物的實際需求,通過簽訂合同由出租方將特定的產品和服務進行購買,并向承租方收取一定的租金而產生的交易活動。融資租賃的實質是對資產所有權相關風險與租金進行轉移租賃。融資租賃集合了交易租賃融資為一體的新型金融產品。我國融資租賃的起步較晚,但是,在新經濟發展的時代,融資租賃能夠在金融市場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通過融資租賃來進行金融市場的完善與發展,有利于新時期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

二、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租賃的相關優勢

(一)融資租賃有利于降低中小企業的相關難度

在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資金的籌劃對于企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銀行貸款程序較為復雜,流程較為煩冗。融資租賃是有效降低了中小企業融資辦理的流程,使金融服務能夠減少中間環節。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籌資,融資租賃對于中小企業的評價標準較低,在融資租賃的執行過程中,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就會逐漸降低,中小企業在實施融資的過程中可以減少程序上的問題,使資金的獲取更加便捷。

(二)融資租賃可以有效降低中小企業基礎成本

融資租賃具有很多優勢,在程序上融資租賃辦理的手續簡單,費用較低,中小企業在實施融資租賃的過程中,無需要轉移承租方提供的抵押和擔保,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的過程中節約的時間成本和基礎性的成本。融資租賃的租賃期通常為3-5年,這種方式有利于中小企業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支付相應的資金。在一些資金利用率上能夠降低企業成本,同時擴大企業的資金利用率,這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就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小企業可根據自身的情況和變化需求選擇長租短租或者是退租,中小企業在實施技術風險提升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成本的節約,這有利于中小企業更好的利用現有的條件進行自身發展。

(三)融資租賃可以提升中小企業發展的綜合性能力

在融資租賃的相關研究中可以發現中小企業對于融資租賃有重要的駕馭能力。中小企業與其他類型的企業都不同,在實施發展的過程中,能夠根據融資租賃來使中小企業降低自身的負擔,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資金作為支持更需要政策作為資質,而融資租賃的實施可以使中小企業的流動性變成穩定性,中小企業在資本結構和負債結構方面都能夠逐漸進行優化,企業能夠在發展過程中,更加健全的使用金融工具,使企業在發展進步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優勢。

三、中小企業發展融資租賃存在的相關問題

(一)對融資租賃認識較為片面

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多數企業對融資租賃的認知程度較低,企業對融資租賃的設備增置和金融機構的抵押貸款或者是具體的融資租賃的相關內容上,認知和了解不夠全面,就導致了中小企業無法在融資租賃的過程中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而參與到這種自租賃的過程中,也沒有真正推動融資租賃來發展自身企業,這是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中小企業在發展進步的過程中的重要認知性的阻礙。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理念型的認知往往存在著一定缺陷,對于融資租賃認識的片面性,導致了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無法從正面去理解融資租賃的優勢,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中小企業在發展建設的過程中,自身對于經濟發展結構的認知存在一個弊端,這也是我國中小企業發展中普遍存在的認知盲點,需要中小企業在日后的發展中對于整體的認識有明確的認知,以先進性的理念來推進生產力的全面發展,使中小企業能夠成為國家發展建設的中流砥柱。

(二)融資租賃缺乏專業性的管理

中小企業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管理缺乏專業性是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相對于現代化的大企業中小企業存在管理上的弊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使得中小企業在推進發展進步的過程中無法實現創新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缺乏專業化,導致中小企業真正在創新模式上受到了阻礙,在融資租賃的實施過程中,中小企業無法進行專業化的租賃管理,就導致了在管理的過程中沒有專業性的人才,更沒有專業化的方式,融資租賃的整體效果不佳。

(三)融資租賃的風險管理不到位

融資租賃作為金融產品,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企業要明確融資租賃的缺憾,而中小企業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往往無法面對相應的風險。中小企業本身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就較低,在融資租賃的過程中缺乏專業性的指導,缺乏政策性的扶持,缺乏本身的認知,更加導致了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租賃的過程中沒有及時的降低風險在,特別是在融資租賃的應急性管理過程中,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較低。

四、中小企業在推進融資租賃問題方面的思路和對策

(一)正確認知融資租賃的優勢

中小企業在實施發展進步的過程中,需要革新理念,在推進融資租賃的過程中,需要對融資租賃有明確的認知。對于融資租賃中小企業要從正面進行宣傳,采取有效的方法,讓中小企業的更多員工認識到融資租賃具有的優勢,中小企業的決策層正更要對融資租賃保有基本性的判斷,對于自身企業的發展情況與融資租賃之間的關系要有明確的認知,企業在發展建設的過程中,資金的需求使企業真正能夠進步的基礎,對于融資積累,租賃的認知需要從正面進行判斷。

(二)進行專業化的融資租賃管理

中小企業在發展進步的過程中需要專業性的發展,才能夠使中小企業真正立足于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中,中小企業必須要進行專業化的革新,在融資租賃的過程中,要選派專業的人員來從事融資租賃的相關工作。例如會計財務法律知識都要極其豐富,才能夠真正應對融資租賃過程中面對的相關問題,企業經營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建立資質的審核制度,更需要進行資質的相關管理,在調整和優化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對自身的發展有明確的認知,通過專業化的操作,運用專業化的人才使企業走上現代企業發展的道路。

(三)有效防范融資租賃的金融風險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于風險規避能夠顯示出企業的真正水平。中小企業在實施發展進步的過程中,更要從整體上進行風險性的綜合防范,企業的投資風險,企業的融資風險,企業的后續推進性的風險都需要進行技術和經驗之間的對接,才能夠使企業真正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獲取相應的利益。中小企業必須要克服自身整體系統上的缺陷來構建起融資租賃的風險防范體系。以體系化的建構來使中小企業有更多的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在融資租賃的過程中,對出租人或者供貨商進行資信調研,選擇信用度高,資金有實力的企業來進行簽訂合同,中小企業在實施融資租賃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統計分析,對于技術和設備都需要有明確的認知和判斷,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進行綜合性的整體建構對中小企業有重要的意義。

結束語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想獲得長足的進步,就要求擁有深厚的資金渠道。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租賃活動是新時期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的重要途徑,在我國新經濟發展的時代中,小企業要想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獲得更加具有戰略性發展的機會,就要求在實施進步的過程中,更多的參與到社會資源的應用中,通過融資租賃等多種模式的構建,使中小企業能夠真正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使資金的應用能夠更加符合中小企業發展的需求。融資租賃具有一定的優勢,融資租賃在中小企業融資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戰,需要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不斷規避掉矛盾,使中小企業在發展進步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的價值來進行不斷的調整,推進融資租賃的多方面優勢。

摘要: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融資問題是影響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性問題,而現階段,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的方式整體上相對較少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已然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小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需要保證資金鏈的穩定性才能夠使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擁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本文以融資租賃視角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為研究核心,分析闡述了融資租賃的相關理論,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相關優勢進行了探析,明確了中小企業融資租賃存在的相關問題,提出了中小企業進行融資問題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融資租賃,中小企業,優勢,問題,對策

參考文獻

[1] 吳慎之.強化融資租賃功能:中小企業融資的必然選擇[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8,(09):34-35

[2] 馮瑜.融資租賃———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的融資問題[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16,(08):35-36

[3] 陳麗芳.融資租賃在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治理中的作用分析[J].當代經濟,2017,(24):23-24

[4] 陳素平.中小企業融資租賃新思路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7,(08):56-57

中小企業融資的意義范文第3篇

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

我國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技術創新、增加就業機會和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到2006年底,我國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其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其出口占總額的62.3%,吸納就業人數占城鎮就業崗位的80%。但是,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也不斷暴露,其核心問題是資金緊張、融資困難,這影響和制約了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如何界定中小企業融資難。

要討論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首先明確中小企業的概念范圍,只有在清晰的概念定義柜架下才能更好的探討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中小企業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而是一個相對大企業而言的概念。中小企業是一個合成詞,是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的合稱。中小企業融資難、并非所有的中小企業都存在融資難問題。在全國各地,大型企業寥寥無幾,因此,中型企業只要有市場、有效益、守信用,商業銀業都是搶著支持的;小型企業只要產品有銷路,還貸有保證,商業銀行也是積極支持的。所以社會上所說的融資難,實際上是指那些企業效益低而籌資難,產品銷路差、信用差而借貸難,當然也存在成長性企業風險大而貸款難。因此,成長性企業的融資難問題要千方百計解決,但產品無市場、信用差的企業則不宜亂支持,還是由市場優勝劣汰為妙。研究中小企業融資難,應當且須區分哪些企業融資難是正常的,哪些企業融資難是不正常的。

(二)中小企業融資的來源及特點。

中小企業資金來源不外乎自籌、直接融資、間接融資、政府扶持等4種途徑。由于企業類型和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所需的融資方式也不盡相同,對融資的需求具有不同的規律性。在創辦階段,需要產權(自有)資金、或稱股金、一般來自個人投資者和風險資金;也需要商業銀行以舉債方式籌借少量資金。在投入經營階段,主要從商業銀行及其他渠道獲得流動資金貸款;有時仍要從個人投資者、風險資金和小企業投資企業等方面增加資金。在增長發展階段,主要從商業銀行及各種小企業投資公司、社區開發公司獲得債務資金;也會從前述渠道籌措產權資金。在步入成熟階段,主要以大公司參股、雇員認股、股票公開上市等以及從投資公司、商業銀行籌集發展所需產權資金。但實際情況是中小企業的發展資金主要是源于間接融資——銀行借貸。2003年在全省中小企業所有借入資金總發生額中,來自銀行的貸款占90%,融資難、渠道單

一、風險大。另銀行貸款產品中,中小企業信貸品種運用單一,技改項目貸款和中長期流動資金貸款審批無法適應中小企業的需求。以工行為例,工行的固定資產項目貸款,中期流動資金貸款品種都有比較詳細的規范要求,從要求客戶提供有關項目審批的批文、到項目評估、審查、審批等手續繁多、時間長、要求高,與目前部分企業正處于階段性擴張,急需投入固定資產較長期的資金占用不盡匹配。以工行為例,在工行金華分

行的978戶中小企業只運用了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和銀票等少數業務品種,而無法操作技改項目貸款和中長期流動資金貸款等。

(三)中小企業用款一般都具有時間急、頻率高、數額小的特點。

國有商業銀行信貸審批權限比較集中(有的商業銀行規定,新增貸款客戶必須由省級分行審批),一般基層營業機構沒有自主決策權,加之上下管理鏈長,受理程序剛性,審批流程復雜、管理力量薄弱,難以適應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特點。民間融資條件寬松,籌資成本相對降低。且民間融資無需資產擔保抵押,手續簡便,民間借貸成本與銀行相差無多,因此,部分中小企業愿意從民間借貸。民間融資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民營企業資金短缺的問題、保證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但因其利率過高、借貸手續不完備、對金融秩序的穩定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且江浙地區和內地的區域經濟差別甚大。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業自身的內部原因,也有企業外部的原因。

(一)企業內部原因。

1、 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內源融資不足。廣義上講,企業融資有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種方式。內源融資是企業不斷從企業自身內部取得資金并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風險等特點;外源融資是企業組織吸收其他經濟主體資金并使之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具有高效、靈活、大量和集中等特點。由于內源融資較外源融資的融資成本低,理論上講合理的的融資結構應是以內源融資為主。

但是,中小企業由于經營規模較小,經營風險較大,抗風險能力較差,許多中小企業由于經營困難甚至虧損,導致資金緊張狀況的發生,造成內源融資不足,從而轉向外源融資。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在單獨面臨這些自有資本較少的中小企業時,不得不采取較為謹慎的措施和對策,商業銀行出現“惜貸”現象也在情理之中。

2、中小企業融資缺乏足夠的抵押和擔保。對于固定資產少,資產變化快,無形資產難以量化,廠房設備不足以為貸款抵押的中小企業而言很難從金融機構得到貸款。

3、中小企業信用意識較差。中小企業的經營場所和人員具有較強的流動性。法人代表變動頻繁,由此導致中小企業不償還貸款的可能性增大,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素質較差,缺乏精通相關專業知識,不僅不能有效地管理企業,而且信用觀念也比較淡薄,使得企業逃債、廢債、財務信息虛假、財務管理水平低、報表賬冊不全等現象非常普遍,甚至通過“兩本賬”的手段來欺騙銀行,造成信貸資產流失。

4、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低、不規范。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組織結構變動快,財務制度不規范。銀行為了解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講付出高昂的信息費用,為減少成本的支出,銀行便緊縮對中小企業的貸款。

5、中小企業的融資人才缺乏。盡管有關各方已經退出許多有利于中小企業融資的相關政策,

新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不斷涌現,但是由于企業自身融資人才的匱乏,許多中小企業都未能較好的加以利用。中小企業融資人才缺乏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有的中小企業甚至將投資者、經營者和融資部經理三種身份集于一身。由此可見,中小企業融資人才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和策略。

6、中小企業擔心控制權旁落造成融資方式較為單一。由于擔心控制權的喪失,很多中小企業不愿意完全遵循通常的融資秩序,其融資偏好通常表現為負債資金的融資方式。除了留存收益和現有投資者的追加投資外,其他權益資金的融資方式較少采用。同時,融資方式較為單一還表現在中小企業過度依賴銀行貸款,許多新的融資方式未能加以較好的利用。

7、中小企業缺乏風險管理意識、體系及制度。我國中小企業大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經營規模小,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管理者缺乏風險管理意識,在管理模式上仍停留在傳統的企業管理方式上,缺乏先進完備的風險管理體系以及制度,企業制度更新滯后,與市場環境轉換不同步。

(二)企業外部的原因

1、國家政策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不夠。我國政府的政策一直是向國有企業傾斜的,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即使是這些企業的經營業績不佳,但對于商業銀行來講,這些企業是以“國”字開頭的企業,有強大的國家信譽作后盾,所以要借給這些企業。而在信貸總量一定的條件下,信貸給國有大型企業的多了,則意味著借給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的資金就少了。

2、銀行信貸管理體制不夠完善。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仍然粗放,過度競爭大型優質企業客戶,而且近幾年來,銀行信貸資金向“大城市、大企業、大行業”集中有進一步強化的趨勢。而對于中小型企業則缺乏耐心,不能有效的和中小型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雙贏關系。對中小企業總是存在“惜貸”現象。具體來說,商業銀行現行銀行信貸管理體制,考核與激勵約束機制不利于小型企業獲得銀行貸款。不注重培育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

3、缺乏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制度和法律。有關的法律法規根本不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一方面我國中小企業所有制構成比較復雜,而有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是根據所有制的性質來決定。這使得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處在不同的競爭起跑線上;另一方面,某些法律法規對中小企業也不適用。如《貸款通則》、《擔保法》等法律規定的有關企業抵押擔保要求,是多數中小企業很難達到的。

4、直接融資渠道匱乏。目前中小企業缺乏直接融資渠道,雖然目前一些成長型和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已上市,但是對于大多數中小型企業而言,上市融資的門檻依然過高。

5、我國信用擔保體系不完善。目前已成立的信用擔保機構中,大部分行政色彩濃厚,注冊資本到位率低,運轉很不規范,同時存在擔?;鹆啃?,協作銀行選擇困難等問題。其次,中介機構服務功能不到位,手續繁瑣,收費項目多,重復論證,重復收費等問題。其次,擔

保公司實力不強,承擔過低的風險責任使銀行不愿把過高的信貸風險寄托于擔保公司,與其發生交易。

6、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存在著嚴重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多,質量良莠不齊,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無法充分了解貸款企業的真實情況下,為了避免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發生,對中小企業實行“信貸配給”,即要求比大企業更高的利率或其他較苛刻的條件,甚至拒絕提供貸款。

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雖然中小企業在融資問題上存在著許多現實原因,也非短期內所能解決,但隨著中小企業的迅速發展,政府應為中小企業融資搭建平臺,建立有利于中小企業融資的外部環境,商業銀行業必須對中小企業實施積極的信貸導向政策,努力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下面綜合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主要就商業銀行和政府的角度談一下解決融資難的問題的方法。

(一)進一步提高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中小企業在充當經濟增長主體、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方面的獨特功能為中國所認可,因此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不僅是商業銀行當前擴大資產規模和贏利總量的現實需要,也是商業銀行為將來培植金融資源和擴大中型客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還是實現社會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通過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政府部門、財稅部門、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切實解決中小城市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責任心和積極性。

(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同類型、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具有不同的融資特點,一是政府和銀行要在政策和實際操作中體現區別對待,其政策扶持的重點是有產品、有市場、有發展前景的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中小企業。對于污染環境、能源消耗高、質量低劣的中小企業,政府下決心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關閉。銀行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的方向對部分經濟過熱的行業、夕陽產業和國家調控行業實行信貸退出,并根據企業的發展狀況,在必要時予以清收。二是對于處于創業初期的中小企業,財稅部門應給予減免營業稅和所得稅,政府部門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出臺相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增強中小企業的原始資本積累能力。人民銀行應積極規范民間借貸行為,積極支持和引導中小企業向親屬朋友籌借生產經營資金,以解決中小企業自籌資金困難。

(三)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評價機構,健全信用制度。

該機構可由人行牽頭,匯集商業銀行、工商、經貿、司法、稅務等部門,對中小企業的合同信用、質量信用、勞動信用、環保信用、納稅信用、司法信用及企業法定代表人個人信息進行全面評價,以解決在融資問題中的信息不對稱以至產生“逆向風險”和“道德風險”,同時也可減少商業銀行貸款審查的難度和監督的成本,減少交易的相關費用。逐步建立民營企業良好的信用環境和秩序。

(四)加快金融產品創新和加強金融服務。

1、商業銀行應實施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拓展金融渠道、努力滿足中小企業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需求。對產品有市場有一定資產規模、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中小企業可適當放寬貸款條件、擴大授信額度,對信用等級優良的中小企業可允許發放部分信用貸款。選擇資信良好、產品供銷狀況穩定的企業,簽發使用商業承兌匯票、辦理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業務、加快企業資金周轉。對符合條件的外向型中小企業辦理保付代理、包買票據、福費延等業務,以適應國內外統一市場的發展和企業多層次融資要求。

2、加強金融服務,增加信貸有效投入,建立一套符合當前實際的中小企業信用等級評級授信體系。嚴格掌握好中小企業第一還款來源,根據現金流量情況掌握貸款,開發適應中小企業業務發展的信貸業務品種,并簡化審批環節和審批手續。

(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擔保機構。

該擔保機構可以是政策性,也可以是盈利性的;可以由政府出資,也可以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創辦,也可以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組建。該機構應明確服務對象和擔保范圍,建立評估和決策程序,制定風險防范措施。對該機構的設立與運行,政府應給予積極支持,減免相關稅費,使其能更好的為中小城市企業融資擔保。

(六)鼓勵建立發展為中小融資服務的中介機構。

中小企業融資的意義范文第4篇

一、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

1、銀行貸款條件相對更加苛刻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銀行加大風險控制,貸款條件要求更加苛刻。目前雖然國家施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是中小企業融資依然面臨“寬貨幣、緊信貸”的問題。而銀行又是我國中小企業進行貸款的主要渠道,銀行的“斷供”往往會成為壓死中小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2、抵押物價值被低估,中小企業貸款能力下降

一些中小企業反映,目前評估機構對抵押物價值評估普遍存在低估現象,一般只評到70%,這樣一來,銀行的風險系數微乎其微,但與此相對應的卻是企業貸款能力大幅下降,資金需求愈趨緊張。

3、擔保公司受到很大沖擊

擔保機構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貢獻不小,但在危機中,一些擔保公司“自身難保”,受到很大沖擊,擔保機構和銀行合作幾率不高,代寫論文很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4、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下,民間借貸成本迅速上升,風險急劇放大

民間借貸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方面是把雙刃劍,在解決中小企業急需資金的同時,也使它們負擔起了更高的融資成本。同時國家對民間借貸活動也缺乏有效的監管,它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從銀行難以貸款時,企業不得已轉向社會和民間借貸,高利吸收資金維持經營,一旦資金鏈斷裂必將引發嚴重后果,目前已有極個別這樣的例子。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成因

1、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資本市場缺乏層次,直接融資存在結構缺陷

我國目前債券和股票市場的發行和流通雖然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但是,廣大中小企業仍然難以躋身其中,大型企業依然占據優勢。加之在債券市場投資者的構成當中,機構投資者一直是絕對的主力,當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偏小、流動性受限時,對機構投資者的吸引力通常有限。

2、間接融資體系存在制度缺陷,大企業對小企業形成明顯的“排擠效應”,縣域中小企業融資出現真空

由于歷史沿革和現行的管理體制,四大行的主要客戶群體依然為國有大企業,中小企業很難得到貸款。從金融體制方面分析,與眾多的中小企業相比,我國中小銀行不僅數量嚴重不足,而且進一步發展面臨著諸多障礙,無力滿足縣域經濟中廣大中小企業對于金融服務的需求。

3、缺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正規制度安排和相應配套措施

(1)法律制度和實踐對信貸人權利保護不利。在我國的整個法律制度安排中,缺乏對信貸人權利的保護,嚴重影響到中小企業融資的有效性和可得性。加之金融機構債權保護手段嚴重不足,通常運用的追償、行使抵押權、訴諸法律等手段的運用效果不佳。2000年以來,雖然金融機構將90%以上的債務企業破產案件訴諸了法律,但通常法律保護的也只是賬面債權,債務企業的財產已經被轉移,金融機構債權實際上被懸空。形成了在一些產權保護差的地區,借款企業逃廢債嚴重,銀行惜貸、被動防守、信貸結構進一步惡化,中小企業融資更為困難的惡性循環局面。

(2)大多數中小企業對信息披露重要性的意識淡薄,征信體系尚未建立。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對于信息披露重要性的認識雖然有所加強,但遠未達到完善的程度,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形成重視對外信用度和企業道德的商業習慣。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對于“市場交易”的前景和重要性還缺乏認識,“市場交易”的場所制度很不完善、全國性的征信體系尚未建立。

(3)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實力較弱,風險補償機制缺位。我國中小企業擔保機構呈現出多樣化特征,但其總體實力較弱、擔保風險累積,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其在中小企業融資中作用的發揮

三、對策

1、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股票融資對于整個融資體系的建設,起著一個基礎性的支撐作用,因此要在已有的基礎上加快建設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中小企業通過資本市場上市,首先有利于中小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同時又增加資本金的支持,它又會帶動信貸的進一步擴大,帶動股權投資,使私募股權投資和VC有了更好的退出渠道。因此,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會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的基礎和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

2、積極發展中小金融機構與大型金融機構的經營取向不同,中小金融機構比較愿意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這除因為它們資金少、無力為大企業融資外,主要是因為中小金融機構在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方面擁信息上的優勢。中小金融機構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機構,專門為地方中小企業服務。通過長期的合作關系,中小金融機構對地方中小企業經營狀況的了解程度漸增加,這就有助于解決存在于中小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即使中小金融機構不能真正了解地方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但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合作組織中的中小企業之間會實施自我監督。一般來說,這種監督要比金融機構的監督更加有效。

3、完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正規制度安排和相應配套措施

(1)增強信貸人權利保護是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的根本途徑。近幾年來,代寫管理論文為改善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但與這些政策配套的法律、法規尚不完整,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法律體系總體上顯得較為單薄和原則,執行時遇到了許多障礙和空白點。因此,建議我國加強對債權人保護,進一步完善貸款擔保的法律制度特別是擴大可抵押資產的范圍,建立統一的財產抵押登記體系,建立高效的破產制度,使債權人能夠低成本地實現擔保利益。

(2)搭建中小企業信用社會化服務平臺。解決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途徑是營造社會信用環境、提升企業的信用意識和信用能力。推進建立以中小企業為主要對象,以信用記錄、信用征集、信用調查、信用評級、信用發布為主要內容的中小企業信用制度,構建企業守信褒揚、失信懲戒機制。

中小企業融資的意義范文第5篇

摘 要:融資活動是企業獲得資金的重要方式。但是我國中小型企業受到自身特點所限制,其面臨著融資困難的的困境。造成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有生產成本上漲,市場化進程的推進,財務管理不規范。中小企業應該加強企業內部融資條件、改善財務管理制度、改善企業與銀行的關系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

關鍵詞:融資;中小企業;策略

融資(Financing)一詞在不同權威資料里有不同解釋,例如《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將融資定義為一種貨幣手段,《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則將融資定義為一種為開支籌措資本或者資金的過程。我國權威資料《中華金融詞庫》認為融資是一種有償籌集活動。

企業融資是社會融資的基本內容。企業作為資金需求者,結合自身生產狀況與資金周轉實情,為滿足自身經營發展與資金需求,利用不同渠道,開展一系列的保證企業創業與發展活動的資金融通活動。企業融資已經成為中小企業尋求資金幫助的重要途徑。但是受到中小企業的特點所限,中小企業進行企業融資活動時,會面臨一些困難。

一、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和問題分析

據統計,2012年,我國大約有4059.27萬戶個體、私營企業達1085.72萬戶(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中小企業數量達到5000多萬戶,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小,無法與大型企業或者國企抗衡。其資本來源也較少,受到融資環境的限制。雖然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較小,但是正是由于其生產經營規模小,所以其生產經營方向易于調整。中小企業要想獲得較好發展機會,可以逐步走向聯合體制,調整生產經營方式。

傳統中小企業融資多依靠自由融資,也就是通過自籌資金的方式,也有部分中小型企業依賴銀行貸款,但是其缺乏穩定的融資服務機構與服務中介。中小企業融資呈現多元化發展,但是受到的限制較多,而且也面臨一定的融資困難。

二、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分析

1.市場化進程的推進。隨著我國市場化經濟不斷發展,銀行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也不斷提高,2014年下半年,銀行又開始逐步提高存款利率,例如中國銀行的定期年息由3.3%漲到3.5%。銀行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所以更會從自身收益與安全性的考慮,會選擇風險較小的大型企業。隨著外資銀行與地方銀行的不斷進入,我國金融市場將面臨著更劇烈的競爭。生產能力較差、財務體制不健全的中小企業更難獲得銀行貸款。

2.缺少融資中介結構。我國缺少專門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中介結構與平臺。政府也沒有出臺相關策略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困難。中小企業的融資活動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與監督。導致融資活動中的漏洞難以被發現。政府沒有建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性金融體系。導致中小企業面臨融資困難時,往往只能靠自身的力量或者發動親戚的力量進行解決。

3.財務制度不規范。中小企業缺乏財務風險意識,缺乏規范的財務制度。經常存在會計與出納兩個職位由同一人擔任的現象。由于中小企業多缺乏規范財務制度,領導本身也不遵守相關規章制度,導致財務信息不實,存在失真現象,不能正常反應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金融機構不能通過審核企業的財務工作來判斷其生產能力與資金實力,不能獲得可觀的財務評價。從而增加中小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難度。

三、中小企業財政金融策略研究

1.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經營的外部環境。政府需要完善中小企業外部經營條件,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建立統一的中小型企業管理平臺,整合中小企業資源,全力落實中小企業政策措施。中小企業缺乏有效的融資中介。政府可以加強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中介服務,并且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條例,確保服務中介能夠發揮自身價值,為中小企業提供多方位的幫助。政府需要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財政優惠等策略方面的扶持。既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也為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2.改善與銀行和企業的關系。銀行貸款與其他融資方式相比,其安全性、穩定性更為優越。中小企業如果能獲得銀行貸款是最佳的融資方式。政府必須加強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溝通。企業需要讓銀行充分了解企業所在行業的發展前景與發展趨勢,了解企業的經營現狀與財務狀況,以及日后發展前景。銀行做充分調查后,才有可能提高放貸效率。

3.建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性金融體系。政府需要為中小企業發展建立良好的政策性金融體系。本文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可以從建立全新的中小型銀行著手,由地方財政出資建設適合中小企業融資的銀行,或者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建立完善的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其次,加強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建設??梢愿鶕F有政策,建立直接面向中小企業的貸款部門,加強相關法制政策的建立,根據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恰當的融資比例。扶持銀行將一定比例資金投入中小型企業中,尤其針對農村地區的中小企業。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中小企業融資難度。

4.倡導集群融資發展趨勢。政府可以倡導中小企業通過集群的方式克服單個中小企業生產規模小的局面??梢詫⒋罅可a產品相關的中小企業集中到一起,提高外部經濟規模,同時也利于提高自身競爭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而且容易獲得銀行、其他企業或者金融機構的信任,在生產技術、融資能力等方面具有更強的優勢。利于解決中小型企業面臨的融資困難的問題。

四、結語

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中小企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融資難是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中小企業需要正確面對此問題,運用正確的策略進行融資。不僅從金融方面進行改善,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與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偉,王瀟亭.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5)

[2]陳建華.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探究[J].當代經濟,2011(16)

[3]馮珊珊.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基于中小企業板數據[D]. 2013

中小企業融資的意義范文第6篇

解決或持續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能夠直接推動中小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提高其決策層的綜合素質, 增加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擴大市場影響力。其原因為, 中小企業若想達到融資的目的, 首先就會順應融資要求, 不斷改善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的不科學行為此外,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不斷解決能夠促使中小企業整體結構產生更大幅度的優化, 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中小企業在此過程中可以發展壯大, 落后的中小企業將逐漸退出社會經濟大潮, 留存的中小企業將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健康發展。

2 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2.1 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政策實施缺乏有效性

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是我國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有關部門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從市場環境、財稅補貼、投資融資以及人才引進等各個方面均對上述企業進行了有力支持。但在中小企業的扶持與發展服務上,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等法律、政策明確要求為中小企業提供財稅支持、融資支持、保護企業權益以及創造公平市場環境, 在落實中小企業的政策上仍存在銜接和服務上的問題。

2.2 信用擔保機構不發達, 融資擔保能力有限

由于中小企業普遍具有資金少和社會信用不佳的特點, 銀行綜合風險考慮后大多要求中小企業通過第三方進行貸款。而擔保公司方面同樣需要規避風險, 因此普遍針對中小企業使用土地、機械設備等抵押后才進行擔保。

2.3 缺乏對接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 融資服務不佳

改革開放后, 中小企業迎來了發展的重要機遇。但以工行、農行、建行和交行等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金融體制改革較為有限, 至今仍然在融資市場中處于主導地位。國有商業銀行的重點工作是服務各地區大中型企業, 邁入經濟發展新時期后, 國家層面出臺政策多次要求國有商業銀行大力支持廣大中小企業的融資和發展, 但在實際運行方面差強人意, 存在缺乏專業人員以及風控管理制度落后等情況。

3 中小企業融資對策

3.1 加強政府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

針對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 政府應堅持為中小企業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落實有關政策, 幫助中小企業順利融資。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盡快立足中小企業融資的實際要求結合政策優惠建立有效的政策實施機制, 劃清責任主體, 理順各類政策間的關系, 保證各類政策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 真正做到服務中小企業融資。同時, 政府應加強對中小企業在稅費減免、財政補貼以及融資投資等方面的落實力度, 嚴把政策落實關。

3.2 推動信用擔保機構發展, 增強擔保融資實力

信用擔保是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方式, 一些信用擔保行業雖然起步較早, 發展速度較快, 但其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弊端, 例如政府多頭審批、監管不嚴、擔保能力有限以及擔保費用高昂等, 這不僅直接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 也阻礙了銀行針對中小企業進行融資支持。

3.3 推動金融服務機構發展, 創新金融服務產品

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服務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發揮著主渠道作用,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在準確把握國家和當地相關政策的基礎上, 平等對待各類企業, 加大信貸積極選擇經營管理科學、企業效益良好且信用評級較高的中小企業進行貸款融資支持。同時, 銀行應向下加強服務網點建設, 按照實際需求向產業集群、縣域以及經濟新區等中小企業密集區域增設小微支行和社區支行等, 創新中小企業抵質押貸款方式, 開展多種適合中小企業的質押貸款業務, 并將銀行信貸資源向中小企業傾斜。

3.4 規范民間借貸發展, 優化融資生態

民間借貸作為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之一, 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具有積極意義。民間借貸是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的補充方式, 科學管理、合法合規的民間借貸機構能夠促進中小企業順利融資。當前, 通過民間借貸進行融資的中小企業數量較多, 但民間借貸方面的法律法規尚不清晰, 其合法地位得不到保證, 很多民間借貸機構的經營管理不科學, 這些都導致民間借貸市場秩序較為混亂。因此, 要加強政府對各類民間借貸機構的引導與監管, 推動民間借貸機構規范化發展, 不斷投身于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的大潮當中。同時, 要規范民間借貸機構的借貸利息等行為, 清晰界定民間借貸與非法融資, 嚴厲打擊非法民間借貸機構、違法高利貸和非法融資, 保障合法合規的民間借貸機構權益, 推動民間借貸結構正規化經營。

4 結語

中小企業作為當前最富有活力的經濟主體之一, 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國家經濟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雖然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態勢良好, 國家也不斷出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 要求各級政府全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但當前我國中小企業仍然存在融資困難這一必須解決的重點問題。改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是一項較為長遠的系統工程, 需要政府、金融機構、信用擔保機構以及中小企業等多方緊密配合, 解決好這一階段中小企業的融資陣痛, 能夠為我國中小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可靠助力。

摘要: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乃至世界經濟發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是當前最活躍的經濟主體之一。本文提出了加強政府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推動信用擔保機構發展、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服務金融機構、提升中小企業管理水平以及規范民間借貸發展等對策。劉瑛陜西省韓城市財政局工作、會計師、主要負責中華會計凼授學校工作。2016年制作的巜扶貧資金解讀》課件獲陜西省財政廳二等獎、2016 2017榮獲陜西省財政廳基層培訓先進個人。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金融服務,對策

參考文獻

[1] 楊倩, 杜文強.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 2015 (14) .

上一篇:機械制造基礎課程大綱范文下一篇:政治局集體學習講話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