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體育鍛煉社會學論文范文

2023-09-23

體育鍛煉社會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飽含興趣的學習過程促使學生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如不能在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運動興趣,會嚴重影響中職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全面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目標和任務,也是新時期中職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興趣培養在體育學習中有著重要作用,但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常常被忽視。本人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探討如何提高中職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

◆關鍵詞:中職體育;學習興趣;提高;積極性

一、引言

讓中職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才能為學生提供學習動力。但就目前中職學生體育鍛煉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對體育鍛煉沒有很大興趣,如何培養中職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是當前中職體育老師需要深刻反省與思考的一個問題。

二、學生學習體育興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在中職學校,校領導和師生們對體育課不夠重視,缺乏關注度,基礎設施不健全,對體育教師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沒有足夠的支持。體育科組一直以傳統的教學模式授課,在教學過程中存在松懈、得過且過的心理,學校也缺乏嚴格有效的管理和考評機制,沒能讓體育教師走上敢于創新的道路,也沒有敢于實踐的想法,這也單方面縱容了體育教師的懶惰行為。部分學校雖建立了一定的考評制度,但落實方面卻是水過鴨背,缺乏先進性和有效性,難以達到高水平體育教學的效果。除教師課堂授課以外,我們應該也要運用隨堂旁聽、學生反饋等多樣化評價形式,實現教師與學生教學同步,也應設立“教學意見箱”注重學生的教學反饋,不斷吸收和完善教學內容。

教師與學生缺乏足夠的溝通,沒能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無法直面自己的不足,對存在的問題也無法針對性地進行改善,有時我們教師只從自身角度與學生溝通,未能掌握學生身體上及心理上的變化,教學形式單一,長此以往造成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

三、如何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一)強身健體,大力發展體育強國,提高學生意識

中職學生所處的年齡,剛好是身體發育的最重要階段,通過體育運動能很大程度上改善學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狀態。在當前的學習壓力和家庭生活的背景下,適當的體育運動對負面情緒的發泄是一種有效方法。中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良好的專業技術,也要具備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身體素質。體育鍛煉能讓學生保持良好身形,健康的身體是學習的基本。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運動的價值是做好體育教學的先決條件。

(二)加強培訓,強化師資,確保教師隊伍質量

體育教師是主要參與者,是學生強身健體的引導者,中職學校應加強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通過組織教師外出進行培訓深造,使其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豐富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互動,更多地讓學生參與到體育課中,也可聘請一些外校優秀的體育教師來學校開展學術交流,共同分享經驗和感受,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增加一些如籃球場、小型足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桌等硬件設施,這樣才能大力發展學校的體育運動。另外在每個學期當中,學校應該組織如校運會、足球賽、籃球賽、羽毛球賽等等活動來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也是鼓勵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強身健體,全民參與體育運動一種有效方式,也是培養體育學習興趣的關鍵。

(三)豐富教學手段,實現因材施教,創新教學方式

根據學生及學校的自身條件,創造一些有趣的教學方式,例如:游戲教學法、分組教學法、專項教學法,滿足學生的多樣需求。通過有設計有趣、生動的課堂導入情境,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上課前播放一段關于本節課內容的視頻,讓學生運動前能更好地了解本節課的內容。舉個例子,在上籃球課時,可先找出一段關于籃球的基礎技術的視頻,先讓學生看一次,然后到籃球場上進行教師示范,然后讓學生進行練習,再者進行小組內互相學習,最后熟練后進行一次小組的比賽,選出當中比較好的苗子進行特別的培養,以用來學校參加種籃球賽事。這樣讓學生在體育課中自主去參與、體驗,這樣的上課模式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他諸如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項目也可以以這種方式培養專業人才。但每次上課前必須強調課堂紀律和安全,以確保一節課的順利進行。

(四)提高學生自信,加強溝通,合理輔導

由于許多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信,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是一項重要內容。體育教師可與班主任進行溝通,了解本班學生的總體情況,對本班進行體育課時能進行專項的輔導,對學生的長處或者優點進行挖掘,從多方面看到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專長進行激勵。在我們傳統方法中,這是體育老師最基本的教學模式。對中職學生來說,他們就是缺乏自信,覺得自己讀書不行才進入的中職學校,雖然會被貼上“差生”的標簽,覺得是讀不上高中,然后才進入中職學校學一門技術,但中職學校也有很多學生對體育項目比較感興趣。因此我們中職學校領導及體育老師應轉變教育理念,實施專項技能,挖掘學生潛在的運動能力,助學生實現自己的專長,讓所謂的“差生”在他們的求學過程中找到自信。除此之外,班主任以及體育老師在上課和生活中也應該以鼓勵方式教育學生,讓學生記住海明威的話:生活總會讓我們遍體鱗傷,但是總有一天,這些傷口將會成為我們最強大的地方。

總之,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同樣是學習重要的一部分,學校領導與體育師都必須重視起來,運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積極加入到體育鍛煉當中去,這樣才能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這樣才能滿足未來的就業崗位需求。培養中職學生的體育學習是十分重要的,是提高中職體育教學效率的重要突破口。作為新興理工學校的體育老師,應該不斷創新和思考,為學生的體育學習創建一個優異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朱海麗.如何培養中職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學生 家長 社會.

[2]張鵬飛.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提升策略分析.考試周刊.

體育鍛煉社會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來,體育類APP能有效幫助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已被大學生所接受并已廣泛使用,體育類APP軟件的出現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喜愛,其所具備的豐富功能,也使其對人們的體育鍛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三維健康觀為視角審視體育類APP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研究認為體育類APP對于高校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三個領域有促進作用。提供的建議是將體育類APP與高校課堂相結合;構建線上體育的社交分享交流平臺;線上給學生提供關于體育的資源與資料。

關鍵詞:體育類APP  高校學生  體育鍛煉  三維健康觀

引言

通過在中國知網上文獻檢索搜索關鍵詞“體育類APP”與“高?!?,得出總庫有62篇,發現高校學生與體育類APP相關的研究較少,涉及的面不廣,本文從全新的視角出發,三維健康觀視角下審視體育類APP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運用了文獻資料法與調查法進行研究。

2014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這是國家第一次從產業角度確認體育產業發展規劃,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這些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高度重視。在中國經濟和互聯網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更加豐富,隨之而來的就是巨大的壓力。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學習、就業等諸多壓力,身體素質逐年下降,大學生缺乏體育鍛煉的問題日益嚴重。在國家倡導全民健身的號召下,大學生更應該走出寢室,走向操場,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目前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速度,讓APP已廣泛走進大學生的生活。體育類APP作為新起航的一個平臺,它擁有許多獨特的特點,例如,它能在線上傳授體育知識與發布體育信息,并且擁有著社交功能,這些優勢已對大學生及其體育行為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對體育類APP對大學生鍛煉態度和行為的影響的研究,對于實現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國家戰略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力求在這些問題上進行新的探索研究,讓大學生體育鍛煉與體育類APP更能有效結合。

1、三維健康觀的概述

健康觀是指人們對什么是健康、如何維持和促進健康的認識,醫學通常把無病的狀態稱之為健康。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醫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知識綜合應用到健康研究,人們對健康的認知不止停留在無病狀態,而是認為人的健康由多個維度組成。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世界衛生組織在1948年提出來的三維健康觀:健康不止是指身體上的含義,更包括生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社會適應的完滿狀態。即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良好構成了人的整體健康。健康的三個維度互相幫助依附、互相制約、互相影響,個人的成長需要是離不開它們的共同發展。

1.1、身體健康方面

高校學生的身體健康是他們的根本。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在進入高校后,身體素質越來越差,不愿走出寢室,每天三點一線,很少的參加體育鍛煉,身體素質日益下降,改善高校學生的身體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1.2、心理健康方面

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是他們的靈魂。許多學生經歷高考進入高校后,學生從高壓中走出來,他們大多適應不了新的生活,會產生空虛、迷茫等心理現象,改善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1.3、社會適應方面

高校學生的社會能力是他們的橋梁。學生的社會能力社交能力是他們在高校立足的基本能力,然而許多學生不愿出寢室與社會溝通,與社會交涉過少,慢慢的學生與社會脫軌,提高高校學生的社會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2、當前體育類APP的使用現狀

當前,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率為100%,并且功能越來越全面,隨之而來的是各類手機應用平臺和APP的快速發展和普及。與此同時,在我國大力推進學校體育和健康中國戰略的背景下,體育產業的發展迎來了最佳時期,傳統的大學體育課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而體育類APP的快速發展有效填補了這個需求。在國家倡導全民健身的號召下,大學生更應該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貫徹下去,走出寢室,走到操場,培養一項喜歡的運動技能,養成運動習慣,為自己以后擁有健康的身體打下基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學生更應該走出寢室,走向操場,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目前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速度,讓APP已廣泛走進大學生的生活。體育類APP作為新起航的一個平臺,它擁有許多獨特的特點,例如它能在線上傳授體育知識與發布體育信息,并且擁有著社交功能,這些優勢已對大學生及其體育行為產生了重要影響。

2.1、大學生使用體育類APP的普及率

以四川農業大學在校大學生為例,通過線上發放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的使用情況。如表1所示。在我國大力推進學校體育和健康中國戰略的背景下,體育產業的發展迎來了最佳時期,傳統的大學體育課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而體育類APP的快速發展有效填補了這個需求。經過線上調查問卷反饋,我們可以得到四川農業大學雅安校區在校大學生知道并且使用體育類APP的占比為67%,說明體育類APP已經廣泛的在大學生中普及,知道但未使用體育類APP的占比為26%,人數為78人,完全不知道體育類APP的占比僅為7%,由此可以說明互聯網和體育已經基本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如今大學生對體育項目本身或者體育的周邊產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愿意在體育這一板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大量的金錢,來強身健體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或者豐富自己文化的需要,并且體育類APP不僅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體育服務,而且時時刻刻記錄他們自己的體育行為帶來了較大的便利。

3、三維健康觀視角下體育類APP對于高校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

《綱要》提出了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5個領域的基本目標和發展目標。當下流行健康第一的思想,因此,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在高校中尤為重要,體育類APP作為高校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重要途徑之一,在三維健康觀審視下能判斷出他帶給高校學生們的積極作用。

3.1、體育類APP對于高校大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

在使用體育類APP之后參與大球項目小球項目與田徑項目參與度有著明顯增加的趨勢,其中大球項目增加幅度最大,小球項目幅度其次,田徑項目幅度最小,意味著體育類APP進入大學生生活時,先進的運動技術,更加豐富的體育項目使得大學生對越來越多的體育項目感興趣,尤其球類運動,體育類APP的視頻演示,動態圖片以及文字描述等功能為大學生參與和學習這些運動項目提供了很大便利,增強了學生的獲得感。

學生使用體育類APP之后,會更加積極的參加體育鍛煉,并且會更規范化,系統化的進行身體活動的練習,身體不再盲目沒有目的去訓練,高校學生按照體育類APP的視頻展示,會促進身體健康發育。

3.2、體育類APP對于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體育類APP的數據記錄功能與社交功能在用戶體驗上很好的滿足了高校學生的心理需求,高校學生在大學期間會遇到許多心理的障礙,學生往往在處理心理問題時沒有許多經驗與方法,并且不愿意在線下尋求老師家長學生的幫助,體育類APP能記錄學生的運動數據,讓學生心理擁有進步的獲得感,社交功能能幫助學生在面臨心理問題上時,在線上需求幫助,分享運動心得,并在線下一起進行體育活動,消除高校學生的心理問題。

體育類APP的這些功能進而增強了高校學生對運動類APP的使用粘性,高校學生對體育類APP的多重體驗對心理健康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3.3、體育類APP對于高校大學生社會適應的影響

大學生使用體育類APP后間接或直接影響著其鍛煉,例如,體育偶像力量與購買體育周邊產品都是通過體育類APP讓大學生了解了自己喜歡的體育明星或體育周邊產品,從而間接促使他們參加體育鍛煉,體育類APP在信息精準推送以外增加社會交往的功能對學生參與體育產生更大的影響。通過體育類APP里社交平臺進行分享交流,不僅可以刺激學生堅持進行體育鍛煉,還能促進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

體育類APP的這些功能對于高校學生的社會適應產生影響。高校學生在使用體育類APP時,體育類APP精準推送實時的體育類新聞以及政策,也是學生與社會在接軌,體育類APP不是獨立于社會的產物,它與社會緊密相關,因此體育類APP促進了高校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

4、三維健康觀視角下體育類APP與高校相結合的對策與應用

4.1、身體健康方面

信息化時代的來臨,讓高校學生促進身體健康方面擁有了多種途徑,其中之一就是將體育類APP與高校課堂相結合。

體育類APP及可穿戴設備輔助體育課堂教學的另一大優勢就是培養大學生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方面,學生;第二方面,老師。在學生方面,課堂中準備部分,利用體育類APP的音樂節奏動感旋律,學生會在這過程中產生更多的鍛煉激情,從而提高鍛煉效果,在課堂中,學生在老師講完動作講解自由練習時,如果還有其他疑問,可以利用體育類APP解決不了解的問題,幫助學生自身更好掌握技術動作;老師方面,在課堂中老師可以觀察學生的運動軌跡和心率等數據了解學生的運動進程,學生的運動量是否達標,然后進行針對性提高運動量或減少運動量,從而提高身體鍛煉效果。

體育類APP與高校結合也存在許多問題,例如許多高校不接受互聯網進入課堂,學生在課堂中利用體育類APP的效率不高,所以研究道路任重道遠。

4.2、心理健康方面

大學生體育鍛煉運動量越高,其抑郁,焦慮和睡眠質量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學生產生心理問題時,多數的學生不愿意跟其他人面對面的線下分享自己的事情或面對的心理問題,體育類APP能作為很好的媒介,解決其問題。

學生在出現心理問題或有問題征兆時,學生可以在線上匿名分享自己所面臨的困境,心理醫生也能及時全面得到學生的問題,然后做出相應的判斷以及治療。

4.3、社會適應方面

互聯網其中一大功能是社交功能,體育類APP擁有著此項功能,能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體育鍛煉能激發與磨練學生們優秀的意志品質,在體育鍛煉中能提升自己的價值感獲得,間接提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鄭瑞論學者界定社會適應為:個體與特定環境進行互動時,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社會資源與機遇,利用其改變自身行為與心理的過程。大學生能夠在體育類APP獲得許多社會資源,并進行篩選對自身有用的信息進行利用,從而提升自己,在這過程中學生逐漸擁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從而提升了社會適應能力。

5、結論

體育類APP的普及率較高,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從而高校學生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三個領域都有著促進作用,體育類APP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在身體健康方面,大學生在使用體育類APP之后會更加積極的參加體育鍛煉,并且會更規范化,系統化的進行身體活動的練習,身體不再盲目沒有目的去訓練。

在心理健康方面,數據記錄功能與社交功能在用戶體驗上很好的滿足了高校學生的心理需求,也消除了學生與老師線下面對面交流的恐懼。

在社會適應方面,體育類APP精準推送實時的體育類新聞以及政策,也是學生與社會在接軌,體育類APP不是獨立于社會的產物,它與社會緊密相關,學生也與社會緊密相連。

參考文獻:

[1]譚志剛.三維健康觀教育下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調查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26(3).

[2]袁曉芳.“互聯網”+體育類APP在大學生中使用現狀及優化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09).

[3]廖小華.大學生體育消費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2.

[4]教體藝[2002]13號.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EB/OL].(2002-08-06)[2016-11-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8/201001/80824.html.

[5]石曉.“互聯網+體育”背景下運動健身類App在大學生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體育學院,2019.

[6]孫宏偉.運動類APP視域下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

[7]胡煜強.山東大學生體育類APP及可穿戴設備的使用狀況與智慧體育課堂研究[D].山東大學,2019.

[8]劉祖鴻.體育鍛煉對大學生睡眠質量、焦慮及抑郁的影響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20.

體育鍛煉社會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初中教師的壓力來源多種多樣,有社會、學校、個人層面的,單純依靠某一層面的對策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本文從這三個層面提出對策。社會層面:將農村教師工資納入縣級財政預算,落實全省農村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管理體制,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應該積極為教師減壓;學校層面:學校應該廢除非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豐富教師的課余文化生活;個人層面:教師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加強體育鍛煉,維護身心健康。

關鍵詞:農村初中;工作壓力;緩解策略

經過對筆者所在的學?!綎|棗莊齊村鎮中學及周邊10余所鄉鎮中學近兩年的調查、訪談,筆者得出以下結論: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初中教師的壓力來源多種多樣,有社會、學校、個人層面,單純依靠某一層面對策都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因此,想要更好地緩解農村初中教師的壓力,激發農村初中教師的工作激情,提高農村初中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需要社會、學校和教師本人共同的努力。

一、社會層面

1.工資納入縣級財政預算,落實全省農村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管理體制

農村教師往往被很多人輕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有農村教師的工資比城鎮教師低很多,他們在資格認定、招聘錄用、職務評聘、培養培訓和考核等方面都低城鎮教師一等。除了完成本職工作以外,他們還要去做些兼職,導致職業聲望并不高。因此,將農村教師工資納入縣級財政預算,落實全省農村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使農村教師獲得同城鎮教師一樣的發展機會,以切實緩解農村教師的職業壓力。

2.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應積極為教師減壓

傾聽一線教師的心聲,對教師的教學評價及不合理的晉級制度進行徹底地改革,從而為教師營造一個和諧、健康向上的育人及社會環境,并在此基礎上探究教育體制改革的渠道,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良好跨越。

取消重點學校的建制,杜絕農村學校優秀畢業生的流失,城鄉學校均衡發展,教師在縣域內統一調配,真正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的發展。

二、學校層面

1.學校應廢除非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一些非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會使教師工作壓力倍增,嚴重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最終導致教師情緒低落、工作消極。因此,要緩解教師的壓力,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學校必須改革非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處處為教師著想,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這樣才能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

2.豐富教師的課余文化生活

一所好學校,必定有一個好校長,這是所有教育者的共識。因為農村學校教師的工作壓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學校領導。在學校領導的嚴格約束與管理下,教師整天埋頭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教育管理學生,沒有時間放松,生活單調乏味。因此,學校領導應為豐富教師的精神文化做貢獻,每逢假節日組織教師搞個聯歡,以此拉近與教師的距離,化解與教師的對立關系。教師在這種氛圍下很容易緩解工作壓力,提高工作的積極性。

三、個人層面

1.教師應正確地認識自我

教師自身應排除外界干擾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衡量體系,樹立科學而正確的自我認識理念,合理評價自我,客觀規范自我,認識并欣然地接受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同時,由于樹立了正確的自我認識理念,也就很容易包容別人的過失與缺點,對身邊一些有失公允之處能夠坦然處之,這種心態對保持個人心理健康、緩解自身壓力是非常有效的。

2.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受負面壓力影響較小的教師大都擅長維持和學生、同事、家人及領導的良好關系,增進彼此間的信任,縮短彼此間的心理距離。平時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多去發現別人的閃光點,求同存異,以積極、淡定的心態去看待身邊的各種現象是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有效途徑。許多教師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寧可獨自沉默忍受,在沉重的心理壓力下繼續工作,也不愿與其他人探討交流,解開心中的問題。然而世上沒有人是事事精通的,多與身邊人交流討論不僅是解決問題有效途徑,而且也是獲得幫助、緩解所承受壓力的重要渠道。另外,教師還應努力維護一個和諧、穩定的家庭關系。

3.加強體育鍛煉,維護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精神支柱,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而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可以幫助個體有效承受并緩解自身壓力。因此,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是預防身體疾病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好方法,更是緩解不良反應的良好途徑。壓力是一把雙刃劍,在個體良好的心理狀態下可調動自身的潛意識,進行自我嘗試,化壓力為動力,并能以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一切;在個體不良的心理狀態下,往往會被壓力折磨得痛苦不堪,難以承受。因此,加強體育鍛煉有助于個體身體素質的發展,有助于個體心理素質的維護,有助于個體壓力的有效緩解。同時個體在劇烈的體育鍛煉的狀態中,可以有效轉移個體對負面壓力的注意力,減輕壓力所帶來的危害。

體育鍛煉社會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以普通高校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調查問卷方式以周口師范學院為例對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現狀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周口師范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

中國大陸高校的發展過程中,大學生的素質培養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問題之一。當代大學生只注重學習而忽略自身的素質訓練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因此,高校在培養全面型后備人才的同時,應該注重磨練當代大學生的意志品質,提高在校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提高現代高等學校全面的教育水平共同努力。本文主要以周口師范學院為例,重點對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體育鍛煉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對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動機、態度、次數、項目的現狀進行分析,為學校的體育工作開展提供便利性條件,也為提高我國大學生個人身體素質提出相應的合理化的建議,并為其他高校開展體育工作提供便利資料。

根據研究內容和現實情況,設計了調查問卷,本次調查對象主要是對周口師范學院非體育專業大學生,收回有效問卷500份。

從調查情況來看,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情況整體上還算不錯,他們在參加自己感興趣的鍛煉項目的積極性普遍比較高,這有利于周口師范學院近幾年加強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

從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在參加鍛煉的時間和參加課外鍛煉的時間安排上隨意性比較大,70.4%的學生參加鍛煉的時間是在60分鐘以上,參與體育鍛煉時間在51-60分鐘的占8.8%,依據實際情況而定的達到44%,下午課后鍛煉的占8.2%。由此可見,這是由于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學習時間而決定的,有6.6%的學生堅持鍛煉時間不超過半個小時,鍛煉強度達不到,很難達到鍛煉的目的,這應該引起重視,造成這種現象很可能是和我國體育教育體制有關。大學生普遍生活自由,閑暇時間比較多,但實際參與課外鍛煉的人并不是很理想,觀察校園中大學生參與鍛煉的情況發現,和調查的結果并無太大出入,除了依據實際情況而定的學生之外,大部分大學生還是比較熱衷于晚上參與鍛煉。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時間具有短暫性和隨意性,沒有一定的規律,不利于個人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

體育動機是指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和體育學習的內在心理動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主要是由學生們自身對體育的愛好來決定,一旦出現喜歡某個體育項目的情況下,體育動機就在他們心中萌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對大學生的學習有著調節、始動、定向、維持和強化的功能,對參與鍛煉的效果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根據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動機調查情況統計,學生參加鍛煉的動機較為明顯,其中健身減肥依然是他們的首要動機。不僅在學校中是這種情況,在社會上大部分人的鍛煉動機也離不開健身減肥;娛樂消遣是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第二主要動機。大學生的業余時間相對比較豐富,可利用鍛煉的時間相對比較多。當然也有大部分同學以交友和健美的目的參加一些體育鍛煉,豐富自己的生活??偟膩碚f,周口師范學院的大學生在動機上還是明顯符合大學階段,動機比較明顯,說明學生們都比較有自己的想法。在豐富的校園生活中,學生們在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和消遣娛樂上面有著比較大的特點,促使大學生們開展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

三、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態度

根據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態度情況調查統計,在所有的統計中,有89.6%的大學生認為參與鍛煉是很有必要的,有8%的大學生感覺參加不參加鍛煉問題不大,只有極少數大學生對參加體育鍛煉持無所謂的態度。

在我國各高校中,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是學校體育工作進行的重要依據,是高校發展體育活動的基礎,也是體現各高校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一種方式。調查研究表明:有69.2%的大學生都主動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并且有53.2%的大學生一直都參加者鍛煉,82%的大學生還是比較喜歡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不喜歡的僅有4.4%。

周口師范學院的調查情況說明大學生對參與體育鍛煉的認識還是良好的。今后,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不同學生進行積極引導,開展良好的體育鍛煉項目,適當地舉行有關體育鍛煉的小活動,使學生們都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鍛煉中來,使每位學生都擁有“我鍛煉、我快樂”的健康理念。

四、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

根據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次數情況調查,我們發現,每周只參加一次鍛煉的學生有7.8%,每周參與兩次的學生相對來說人數比例比較高,高達45%,每周在三次鍛煉以上的,人數接近于參與一次人數的兩倍,占到14.6%,除此之外,不固定參加鍛煉次數的人數也比較多,占參與調查總人數的32.6%。

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主觀上講由于自身對這方面的認識稍有不足,沒有養成比較好的習慣,客觀上講就是學校擁有的便利條件不足,沒有充分發揮場地的優勢,難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鍛煉中來。

五、非體育專業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項目

根據大學生參與項目情況調查的調查可以看出,球類運動還是比較受學生們的歡迎,大部分人都能夠接受,選擇參與項目最多的是健身跑步,所占比例為百分之九十三。此外,根據參加的運動項目,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看出在學生們所選的運動項目,部分與學?,F有的體育配套設施有關,學?;@球場、網球場、排球場相對多一些,參加這些項目的人數也相應多了起來。

學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體育配套設施和增加項目場地,不能只憑學生們自己創造條件,讓學生們對所喜愛的項目產生距離感,當場地能夠滿足學生們的需要之后,學生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鍛煉方式進行,時間形式等各方面不受限制。

調查顯示,大學生喜歡體育運動,健美操、舞蹈是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和體育健身娛樂的主要形式,娛樂代表了當代大學生的體育價值評價的主要思路,隨著體育功能的不斷發展,許多大學生希望把一些休閑體育、生活體育、保健體育、競技體育等活動融入到課外體育活動中。

六、建議

綜合調查問卷統計數據以及分析,結合周口師范學院的實際,筆者有如下建議:

第一,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鍛煉方案,查閱相關介紹關于鍛煉效果的書籍,練習持之以恒的態度,練習敢于拼搏的精神,在鍛煉中磨煉自己的意志品質,促進自己的身心健康發展;第二,加強體育與健康知識教育,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盡量多地給學生們傳遞積極的健康意識,使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態度參與到活動中來,真正做到我鍛煉我快樂。

參考文獻:

[1]王華倬,劉玫瑾,于秀.我國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現狀的調查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 (1).

[2]代杏杏,王彬.河南省高校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現狀研究[J].科技信息,2010 (31).

[3]常生,陳及治.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研究現狀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 (10).

體育鍛煉社會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大連海事大學堅持對航海類專業學生實施半軍事管理,通過實施“校銜制”管理、創建軍政素質養成區和專業素質拓展區等多項創新性舉措,著力強化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本文闡述了大學生體商培養的科學內涵,分析了大連海事大學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現狀及影響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的相關因素,對體商培養的制度建設、載體創新、方法改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以期能為加強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創新;體商培養;機制;航海類專業

一、大學生體商培養的科學內涵

體商(Body quotient,BQ)是歐美學術界自智商(Intelligent Quotient,IQ)、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EQ)之后最新提出的一個獨特的新概念,源于歐美暢銷的健康教育新著《YOU:身體使用手冊》之中,作者是美國紐約大學藥學與麻醉學教授邁克爾·羅伊森。他認為體商是人對自身真實健康情況自我認識的反映,是一個人的活動、運動、體力勞動的能力和質量的量化標準,可以采用類似問卷、量表的方法對力量、速度、耐力、速度耐力、平衡能力、定向能力、柔韌性、協調性、靈活性和適應性等10大方面指標進行測量。美國家庭注重孩子“體商”培養,著重培養孩子對體育鍛煉的熱心程度以及參與運動的水平,家長認為孩子參與鍛煉越早,體商的提高往往也越快,長大后更可能成為體育愛好者,或運動水平較高的“體育能人”。高校應該通過運動鍛煉幫助學生克服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礙,培養學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事物的探究心理,讓學生逐步建立起自信心,借助對學生體商的培養,達到促進其情商構建的目的。

二、大連海事大學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現狀

1.航海類專業本科培養計劃

在課程設置方面,學校為航海類專業學生開設有總計4學分的體育課(屬于學位課),安排在第一至四學期,平均每學期每周2課時,內容為游泳。通過國內外航海類院校的體育課程設置對比發現,我校對航海類專業學生的典型性和特殊性考慮不足,亟需優化改進體育課程設置問題。

2.場地與設施

大連海事大學東山校區建有田徑運動場1個,場地周圍設有單雙杠、浪木、固定滾輪等訓練器材若干,共有足球場1個、籃球場16個、排球場6個。2012年,學校初步建成航海類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拓展區,同時在部分寢室樓前安置了一定數量的健身器材。根據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我校體育場地與設施配置在結構上較為合理,但數量上仍顯不足,個別設施的配置缺乏科學性和實用性。

3.相關活動

各類體育競賽活動是加強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的有效載體,大連海事大學堅持開展“海大杯”足球賽、“千班杯”籃球賽、“嘉實多杯”排球賽等多項普及性、機制化體育競賽活動?!傲栾L遠航”實踐使學校形成了良好的“凌風”傳統,航海技能大比武等實踐活動檢驗了學生的實操能力和拼搏精神。這些活動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的載體和內容。

三、影響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的因素

1.航海類專業學生對體商培養的認識和理解不足

航海類專業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將要面臨的是工作環境相對封閉、風暴頻來的船上生活,其風險性、艱苦性對航海類院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部分航海類專業學生對船員的職業特點及將來的工作環境認識不清,對日常的體育鍛煉和體育文化活動不夠重視,甚至不愿意花費時間參加體育鍛煉,參與體育鍛煉和體育文化活動的態度不夠端正。

2.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缺乏系統的管理體系

筆者通過查閱學校相關文獻資料發現,我校及國內其他航海院校對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方面的研究資料較少,且暫未出臺專門用于組織航海類專業學生進行有目的的體能訓練、體能考核或與體能訓練有關的其他體育鍛煉的管理體系。這導致無法對體商培養的各個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和計劃安排,造成管理形式缺乏科學性和多樣性,體能訓練缺乏連續性和針對性,體商培養缺乏實效性和長久性。另外,由于缺乏體育專業教師對體育設施器材使用的指導教學和組織訓練,造成一批體育設施器材使用率不高,效果不太明顯。

3.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的廣泛性和普及性不夠

體商培養旨在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熱心程度以及參與運動的水平,促進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增強學生體能素質,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勇敢拼搏的精神,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但學校舉辦的各類體育競賽活動,比如春運會、足球賽、籃球賽等,都是全校體育精英在比拼和展示,身體素質不好的學生只能充當觀眾而不能參與其中,未兼顧體育資源的合理利用,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成效不夠顯著。另外,各中隊組織的體育活動內容和載體相對單一,致使部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不高,這樣就造成體商培養的廣泛性和普及性不足,未能形成全員運動的局面。

四、加強我校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的意見和建議

1.完善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的管理體系

完善航海類專業本科培養計劃和體能訓練計劃等文件。培養計劃是為達到培養目標所采用的具體實施措施,也是開展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工作的基本教學文件。體能訓練計劃是根據一定的體能訓練目的和航海類專業學生培養目標制定的體能訓練工作的指導文件,它對體能訓練的各個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航海類專業學生體能訓練的內容、時間以及各種活動等。

制定航海類專業學生日常體能訓練的管理規定、考核評價辦法和獎懲辦法等。相關管理規定和辦法的制定能夠有效促進航海類專業學生體能訓練的順利展開,充分調動航海類專業學生參加體能訓練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切實提高體能訓練和體商培養的效果。

優化航海類專業學生課程結構和內容,加快課改步伐。根據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在2012年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學校應對航海類專業的高等教育向著適用性、具有崗位針對性的培養方向發展,優化改進航海類專業課程設置,開設具有航海類專業特色的體育課程,適當增加公共體育課在整個教學計劃中的比重,以促進航海類專業學生海員素質的全面養成,符合航海類院校學生畢業后的崗位特點。

2.創新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載體

與相關軍校建立體能訓練協作交流機制,創建我?!叭灰惑w”(體育專業教師、指導員及學生體育骨干)的體商培養管理人員的培養機制,不定期邀請專家、學者以報告會的形式組織管理人員進行理論知識與實踐指導能力的講座與培訓,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到軍校參加軍事體能訓練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訓練理論、組訓能力和器材使用知識,積極探索提高符合我校實際的體商培養實效性的方法。

充分利用航海類學生專業素質拓展區、體育教育教學設施、航海實驗實訓中心等載體和平臺,在內容上做到“四個結合”,即思想政治教育與體能訓練相結合、體能訓練與體能測試相結合、教育教學與專業特色相結合、專業素質拓展與航海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同時通過組織相關競賽評比活動,激發學生訓練熱情,檢驗訓練效果。

引入軍事體育作為半軍事管理的重要內容。軍事體育教育有著“訓練苦、速度快、成效明顯”的特點,能夠培養出學生強壯的體魄、充沛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心理素質。學??梢栽诜e極營造校園航海文化氛圍的同時,增加5公里越野跑、引體向上、伏地挺身等軍事體育訓練項目,加強學生航海體能和心理素質的訓練,強化學生紀律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促進航海類專業學生海員素質的全面養成。

3.構建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長效機制

(1)明確體育專業教師對體商培養的指導作用

要加強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首先需要明確體育專業教師在體商培養中的指導作用。體育專業教師擁有專業的體育教育教學知識和經驗,更懂得如何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和興趣,經過學習培訓后可對航海類專業學生的體能訓練和素質拓展訓練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

(2)發揮指導員對體商培養的引領作用

指導員是加強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的重要力量,要充分發揮指導員在學生體商培養中的引領作用。指導員經常與學生接觸溝通,在學生中有著較強的威信力,他們更清楚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文化活動,也更了解學生的日常表現和課業設置,便于組織學生開展日常體育鍛煉和各類體育活動。

(3)加強學生社團和學生體育骨干對體商培養的自我管理作用

創建專項體育類社團,承擔諸如海員技能大比武、凌風遠航等活動的隊員選拔、訓練和管理任務,負責航海類專業體育人才的挖掘、培養和輸出,對航海類專業學生體能訓練實施監督和考核,促進航海類專業體育人才管理機制化、常態化。同時,建立區隊體育鍛煉機制,創新早操內容與模式,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學生體育骨干的示范帶頭作用,營造濃厚的體育運動氛圍,強化學生自我管理與自主鍛煉的意識。

(4)強化“凌風遠航”活動對體商培養的旗幟作用

央視多套欄目曾播出我校凌風遠航隊的專題紀錄片和新聞快訊,“凌風遠航”這一品牌不僅給全校師生帶來莫大的驚喜和自豪感,更展現出海大學子戰風斗浪的氣魄和膽量,“頑強拼搏、開拓進取”的凌風精神也成為海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該重視和強化凌風遠航活動對體商培養的旗幟作用。

(5)注重海員培訓考試對體商培養的促進作用

航海類專業學生在大學期間要參加為期六周的海員基本安全培訓和考試,涉及救生、消防、急救及艇筏操做等四個方面,主要有游泳、跳水、救生、求生、操艇等水上運動,這些具有航海專業特色的水上項目可提高學生的柔韌性、協調性、適應性等,對提高學生體商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6)完善體能考核機制對體商培養的督促作用

建立健全體能考核機制,完善航海類專業學生體商培養的管理體系,充分發揮體能考核對體商培養的督促作用。美國多數航海類院校都建立了較為健全的體能測試標準,以美國商船學院為例,他們將體能測試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以國際海事組織發起締約的《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簡稱 STCW78/95) 的總則 A-I/9健康標準為測試要求;第二層次是以美國國會通過的、運輸部海事局參照執行的《1980年海運教育培訓法》,以條款中的標準作為“海運學院規則及最低標準”進行考核,并明確規定只有在通過學院相關的體能測試后才能夠畢業。

參考文獻:

[1]邁克爾·羅伊森(Roizen,M.).YOU:身體使用手冊[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2]陳志煌,等.集美大學航海類專業體育課改革策略[J].體育科學研究,2013(1).

[3]劉賀.船員體育活動現狀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

[4]孫學川.論現代軍事體能訓練——訓練原則、模式及基礎體能訓練[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1(2).

[5]姚博.增強航海類專業學生體能的運動處方[J].航海教育研究,2009(2).

體育鍛煉社會學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目的: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加強對體育項目的認知。方法:針對高校500名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現狀進行調查,從參與體育鍛煉認知、體育項目、參與渠道以及社會發展水平對于體育認知影響四個方面總結現狀。結果:當前大學生對于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并逐漸形成了終身體育的思想觀念。結論:今后高校需要以素質教育為前提,組織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羽毛球

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逐漸提出了素質教育這一要求,那么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對其加以重視。尤其是體育教學,在新課改環境下,高校體育教學期間,要加強學生課外鍛煉,組織體育活動。針對目前高校體育教學來說,大學體育課程主要有兩個環節,即課堂理論知識以及體育活動實踐,這兩個部分的教學目的是相同的,即通過體育教學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幫助其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為了更好的完成體育教學改革,在這一前提下,針對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情況展開調查。

一、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以某高校大一學生為對象,共計500名,其中包括男生220名,女生280名。

二、研究方法

針對此次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情況的調查,主要使用問卷調查法和數據統計法。第一,問卷調查法。根據研究內容查閱了相關資料,對在校大一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問卷發放數量共計500份,收回500份,回收率100%;第二,數據統計法。通過發放問卷獲得的所有數據組織整理,使用Excel、SPSS軟件進行分析,最終獲得的結果為分析提供參考。

三、結果與分析

(一)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認知

此次調查過程中,相關數據顯示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整體來說比較高,在所有參與調查的女生中,非常喜歡體育鍛煉的人數為60人,占據總人數的12%,比較喜歡的人數為40人,占比8%,不喜歡的人數有70人,占比14%,非常不喜歡的人數為110人,占比22%。男生非常喜歡體育鍛煉的人數有100人,占據總人數的 20%,其余比較喜歡、不喜歡、非常不喜歡的人數分別為70、30和20,占比為14%、6%和4%,證明男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的意識相比女生更強,體育教學過程中男性學生的活躍程度高于女性學生。

大學生有非常豐富的課余時間,課余活動也有諸多選擇,例如學習、運動、逛街等,大學生課余時間安排數據如下:男生中運動的人數為100人,占比為20%,學習的人數為30,占比6%,逛街的人數為20人,占比4%,參加娛樂項目的人數有70人,占比14%,女生中參加運動的人數有20人,占比4%,學習的人數有40人,占比8%,逛街的人數有150人,占比30%,娛樂項目參與人數有70人,占比14%。通過以上數據可知,大多數男生在課余時間選擇運動,例如籃球、足球等,女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相比男生較少,更多是以逛街或者娛樂為主??梢?,男生和女生對于課外體育鍛煉積極性也存在一些差異。

大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各個年級也呈現出不同的情況。例如此次參與調查的全部為大一學生,所以人數相對較多,但是如果是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那么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學生人數便會有所減少[1]。這主要是因為大一學生剛剛步入大學,時間比較充裕,參與體育鍛煉積極性也更高。但是大四學生即將畢業,面臨學業和就業的雙重壓力,課外活動的時間難免減少,降低了課外體育鍛煉參與度??梢?,學生認知以及時間是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項目

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項目如下:男生中有70人喜歡籃球項目,占比14%,40人喜歡足球,占比8%,乒乓球有30人,占比6%,羽毛球有30人,占比6%,50人參加網球,占比10%,女生中30人參與籃球,占比6%,20人參與足球,占比4%,100人參與乒乓球,占比20%,70人參加網球,占比14%。通過以上數據可以了解到的是,大學生比較喜歡的體育鍛煉項目以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為主。當然這需要從不同角度分析,因為男、女生在身體素質上存在很大差異,所以這就對選擇的體育項目造成影響[2]。一般男生更傾向于籃球、足球等有激烈肢體對撞的項目,但是女生則偏向于羽毛球、乒乓球等對抗性較弱的項目??偠灾?,體育項目和大學體育的聯系極為密切,教師在課堂上指導的內容,學生可以在課下時間進行鞏固,期間也可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三)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主要方式與渠道

現如今人們對于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頻繁的開始體育鍛煉,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其中也包括高校大學生。大學生面臨學生與就業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愉悅心情,還能夠有效緩解壓力[3]。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通調查顯示,主要為健身房為主,具體情況如下:46.2%的大學生通過健身房參與健身,35.3%的大學生通過跑步參與健身,18.5%的大學生則通過其他運動形式參與健身,其中主要包括舞蹈、健美操等。由此可以了解的是,當前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渠道越來越豐富,可見我國體育事業的飛速發展。

(四)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認知

關于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對于大學生體育鍛煉認知,通過分析可知經濟水平的提升將體育運動模式越來越豐富,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選擇更多,一些大學生認為體育理論和社會發展需求難免存在脫節的現象[4]。調查顯示44.5%的學生表明,當前體育指導理論必須要予以完善,40.2%的學生持中立觀點,15.3%的學生認為當前體育指導理論無需更新??梢?,大部分學生對于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新體育活動,必須要有更為完善的思想作為指導。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第一,目前高校大學生對于課外體育鍛煉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參與體育的認知也在逐漸提高,當然這與新課程改革有密切聯系。其中也存在少部分學生不喜歡參加體育鍛煉,這是今后有關人員需要關注的一個主要問題;第二,高校大學生對于課外體育項目的選擇,男生以競技性、對抗性較強的籃球、足球為主,女生則以趣味性較強的乒乓球、羽毛球為主。此外,高校大學生更喜歡參加一些團體體育活動。

(二)建議

第一,高校中的體育教學人員帶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所選項目的競技性和趣味性,以此來調動學生積極性。體育教師也要積極組織體育競賽,使其能夠在運動中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大學生體育運動會,一方面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另一方面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鍛煉。

第二,高校體育教學人員需要建立健全課外體育鍛煉管理機制,組織專門負責課外體育管理的團隊,將所有學生學生劃分成不同體育項目的鍛煉小組,由各個小組自發組織課外體育鍛煉活動,并且將活動與大學體育課程評價機制相結合,加強學生的重視。

第三,如果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高??梢栽诂F有體育設施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完善,提高相關設備的利用率。另外,多組織大學生參與體育知識講解講座,使其能夠更加深入的認知體育項目,形成終身鍛煉的觀念。

第四,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下,建議高校將原本的體育兩年制教學模式改變為三年制,適當調整體育學分以及體育實踐課程比例,使學生在掌握體育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也能夠加以實踐,提高技能水平,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提高身體素養,成為身體素質強、專業技能過硬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雪蓮.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與課外體育鍛煉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 (03):130-132.

[2]昌羽紱,王誠民,姚大為.齊齊哈爾大學學生課外參與體育活動現狀分析[J].高師理科學刊,2017,37 (10):48-51.

[3]丁闖,李蕾,梁艷.體育社團作為高校課外體育鍛煉助推劑的可行性剖析[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34 (10):65-66.

[4]申齊.哈爾濱市普通高校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現狀的調查研究[J].民營科技,2017 (07):234-235.

上一篇:流浪動物保護的論文題目范文下一篇:鞍鋼工業旅游發展探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