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圖案教案范文

2023-11-25

圖案教案范文第1篇

裝飾是人類的本能,是人類的行為,人類從誕生起就從未停止過對形式的探索與追求。這不僅僅是因為裝飾在物質層面給人們帶來的享受和益處,更是因為其在精神層面能為人們帶來愉悅與慰藉。

裝飾與裝飾圖案是一中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關系。裝飾通過裝飾圖案進行表征被裝飾物的性格與屬性,而裝飾圖案又不能脫離裝飾而獨立存在。裝飾可以是一種行為過程或是藝術化的成果,而裝飾圖案則是這種行為過程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或是成果的表現形式。兩者雖有區別,但其最終的目標是要到達被裝飾物的“審美傳達”。

裝飾圖案按其廣義的概念可以有很多種分類方式。按應用的領域劃分為:建筑裝飾圖案、各類日用品上的裝飾圖案、服裝上的裝飾圖案、人身體上的裝飾圖案、信息上的裝飾圖案。按裝飾工藝與材料劃分:制作工藝有著一定的程序(拉坯、盤筑、拼接、火燒等)。這些程序和制作手法直接影響著陶瓷上裝飾圖案的造型和質感,裝飾圖案與工藝的配合,受到材質的制約,石制工藝、木制工藝、陶制工藝、磚雕工藝、染織工藝等都為裝飾圖案的效果增添了變化與魅力。按裝飾圖案的維度劃分:如果圖案是二維的,即在一個面上的圖案,我們稱其為平面圖案;如果圖案是三維的,即圖案在三維度上存在的話,我們稱其為立體圖案。按圖案表現內容劃分:植物圖案、動物圖案、人物圖案、風景圖案、抽象圖案、幾何圖案、故事情節圖案等。按地域劃分:以地域劃分的圖案可大可小,沒什么嚴格的界限。按藝術風格劃分:受到藝術、歷史、地域、民族、文化運動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可分為傳統圖案、民俗圖案、古典圖案、現代圖案、后現代圖案,按藝術運動影響的風格劃分為“新藝術運動”風格、“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立體派”風格、“野獸派”風格、“解構主義”風格等。

裝飾圖案的發展歷程記載著人類歷史進步的方方面面,它猶如一部精彩的歷史圖典訴說著過去曾發生的故事。如中國傳統圖案:

有意味的形式——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圖案

獰歷饕餮——商周時代的青銅圖案

禮樂精神——春秋戰國時期的裝飾圖案

浪漫磚石——漢代時期的裝飾圖案

神幻窟穴——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裝飾圖案

富貴牡丹——唐代的裝飾圖案

清雅瓷器——宋元時期的裝飾圖案

繁密秀麗好工藝——明清時期的裝飾圖案

中國民間圖案,外國圖案等。

裝飾圖案的表現具有一定得規律,具有形式美法則:統一與變化、節奏與韻律、對稱與均衡、比例與層次。裝飾的造型原理來源于點線面構成,裝飾通過一定得變形手法和構圖手法來體現圖案的藝術魅力。其中變形手法有:概括簡化法、添加法、夸張法、抽象幾何法、疊透法、打散重構法、共行法、拼貼法。構圖手法有:平視構圖、焦點透視構圖、散點透視構圖 、連續時間構圖、超越時空法等。

裝飾的價值已不單純停留在純粹視覺美感的生理效應中,而其通過造型、色彩、構成、

材料等元素組織形成了一門綜合性藝術形式,“它以一種特殊的力滲透于人的行為之中,使人類生活更加藝術化的同時,又以一種文化的‘質’滲透于其他藝術形態之中,使其兼具了裝飾的品格和文化精神”。

孫亞琳

08藝術設計三班

圖案教案范文第2篇

人類審美意識的覺醒究竟從何時開始還沒有定論。迄今為止, 在已被發掘出來的歷史文物中, 彩陶上的裝飾圖案是我們見到的最早的裝飾圖案, 也是最具審美意義的圖案。它是祖先留給后人最完善的藝術品之一, 即使以現在的審美觀看來, 它也已經具備了裝飾形式美的一切法則, 無論是審美概念中的穩定、均衡、對稱、變化和統一等總體原則的把握, 還是黑白的對比, 粗細的組合, 曲直的照應等基本技法的表現, 都堪稱圖案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接下來的早期裝飾圖案似乎并不完全以審美為目的, 當時人們對圖案的描繪在很大程度上與圖騰崇拜和巫術信仰有著直接關系, 在氏族社會之初, 人類為了求得圖騰始祖的保護和維護氏族利益, 已開始了對圖騰形象的繪制及巫術場景的描繪, 形成了早期的裝飾圖案。

在現代裝飾藝術中, 圖案的應用必不可少, 尤其是在少數民族的身體裝飾及民族服飾上, 我們能清楚的看到早期裝飾圖案的延續。例如苗族多個支系的服飾圖案中鳥、楓、碟、龍、蛇、竹等紋樣均為圖騰紋樣。它們大都以美的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 給人以美感。裝飾圖案對現代裝飾藝術、服裝、繪畫及雕刻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構成了一種新的文化現象。

2 裝飾圖案的藝術特征

2.1 平面化處理形象

今天, 當現代化的程度越來越高,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無論是純藝術還是裝飾藝術都朝著簡潔明了的方向在發展。裝飾圖案一般以平面化的方式處理形象, 它去除了每一個單獨形象的體積厚度, 強調畫面中形態與形態之間的關系, 所有的形象都經過概括和提煉, 特別注重輪廓的表現, 因為輪廓線單純明確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在實際生活中, 人們對輪廓的辨別能力不可低估。比如黃昏中一個人逆光走來, 能看到的僅僅是個輪廓, 但如果是你熟悉的人, 你會立刻將他辨認出來, 盡管你沒有看到更多的東西。

在平面化的表現中體積不是依靠明暗去顯示, 而是利用形態與形態及形態與背景之間的關系去表示。如果我們把畫面上的形象稱作圖的話, 那么空白的部分就是起襯托作用的底,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背景。寫實性的繪畫一般比較重視形象本身, 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形象的細部上而很少顧及其他。圖案則要求從一開始就認識到底的重要性, 研究圖與底的關系對平面化的圖案來說空間的意義不在于縱深感的表現, 而是怎樣把畫面的每一個部分都充分利用起來, 使圖與底具有同樣的審美意義。例如我們所熟悉的太極圖案就是完美的處理圖底關系的典型代表, 黑魚與白魚相互襯托, 互為因果, 缺一不可。在欣賞這類圖案時人的視線會游移于兩個形態之間而不斷的跳躍, 單純的圖形也會因此具有動感, 原本平淡的畫面顯得十分有趣。

2.2 夸張和變形

圖案在實際應用中由于材料和制作工藝的限制, 裝飾圖案中的形象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形。最初, 這種變形的確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而產生的, 例如漢代出土的陶俑多半都做得渾圓、完整, 細節的變化被概括掉, 手、脖子等部分都是比較粗, 四肢一般與身體聯成一體, 不把它們伸展開來, 原因是陶土質粗, 不能做得過細, 否則在燒制的過程中很容易斷裂, 所以這些人物看起來顯得比較笨拙。但同時你也會發現, 正是由于加粗了那些原本較細的部分, 才使這些形象看上去古樸和厚重, 給人一種自然、原始的感覺, 同時也顯示出了材料的特質和工藝制作的美感。在材料的使用上, 那些自然形成的特殊效果被藝術家有意識地加以利用, 形成裝飾藝術所特有的形式美感。

裝飾圖案中的夸張變形己成為藝術家個性的自然流露, 在視覺藝術中變形是絕對的, 變化程度的大小是相對的, 即使是特別寫實的繪畫, 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概括和提煉處理。藝術作品的魅力在于藝術家注入了真實的情感, 表現出自己的個性, 而這種個性正是因為他們對形象所做的處理而獲得的。

視覺藝術有其局限性, 它只能表現時間的橫斷面, 或者說是一個生活的瞬間, 而不適宜表現發展過程或時間跨度大的事情。盡管有種種的限制, 但視覺藝術也有其自由和浪漫的優勢, 藝術家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手中的畫筆, 充分、自由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和理想中的東西, 以造型的力量和視覺形式本身打動觀看者。

2.3 黑白的魅力

黑白是圖案表現的基礎。與通常的繪畫形式相比, 在裝飾圖案中黑白比較單純和明確, 更多的是使用黑白兩種顏色, 灰色調是用黑點或黑線組合而成。這與實用美術的印制技術有關, 制作條件限制了豐富的灰色調, 但簡約的黑白也給畫面帶來了純粹和爽朗的氣息, 或許這就是裝飾圖案的獨特美感。黑白表現是藝術家傳達思想的媒介, 只有正確地、有創意地組織好黑白關系, 才能準確和生動地表達出你的感受和情緒。

在黑白圖案中, 黑白是造型的主角。隨著現代藝術的發展, 隨著人們對視覺元素研究的深入, 當你有意織地削弱黑白的塑形作用時, 黑白在畫面中能夠產生的其它意義也就顯現了出來。人的眼睛總是希望能將自己所看到的東西辨認清楚, 一個造型意義模糊的形象, 會更長時間地留住人們的眼睛, 同時人們也能更多地感受到黑白在構筑美感方面所產生的作用, 這類畫面常制造出動感, 表現出豐富的視覺意義。

2.4 形式的研究

“適合”是裝飾圖案的基本特征, 它包含兩層意義。首先, 是指主題和內容上的適合, 這也是裝飾圖案的性質所決定的, 圖案是從屬性的, 它必須與被裝飾物品的性質和用途相一致。適合的另一層含義是指圖案形式上的適合, 被裝飾物有各式各樣的形狀和造型, 這就意味著圖案的基本形式必須被限制在特定的形狀之中。當藝術家考慮如何設計裝飾圖案時, 無論是選擇題材, 還是確定形象都應注意到原有的形狀。盡管這樣的創作方式有較大的限制, 但裝飾的美感也正是因此而表現得更加充分。在有限的空間中表現自由, 在規定的范圍內尋求突破, 靈活巧妙地安排形象, 既生動形象又合情合理, 這是裝飾藝術追求的目標, 也是藝術家的智慧和創造力的表現。

重復是形成節奏的基礎。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人們習慣于接受那些有秩序的東西, 人們也容易接受那些己經熟悉了的東西, 重復的原理即是把一些相同或近似的形象或符號不斷地推到你的眼前, 給觀賞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 人的眼睛不斷地停留在那些已見到過的形態上, 使目光停頓, 移動, 再停頓, 再移動, 產生了有節奏的視覺運動。如果一幅畫中的形態差異比較大, 眼睛就會不斷地去認識新的形象, 沒有停頓的時間, 這樣會使人感到勞累, 視覺混亂, 畫面也顯得混亂沒有秩序。因此, 在每一幅畫中, 形態、黑白、色彩或肌理等視覺因素都應有一定的重復, 形成節奏使畫面統一完整。

3 裝飾圖案的發展

從題材的角度講, 圖案并沒有什么限制, 裝飾圖案在人們的經濟條件與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前提下在許多現代化日用工藝品的生產中, 出現了一種欣欣向榮的蓬勃氣象??茖W技術的日新月異及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和更新都為裝飾藝術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動力和契機。

結論

自早期的圖騰崇拜到現今的美化人們的生活, 裝飾圖案已演變成美化和修飾現代生活的重要環節。圖案更帶有唯美主義色彩, 更注重視覺美感和形式因素, 它不同于普通的繪畫與雕刻, 服從環境, 美化環境, 每一幅圖案都有它明確的形式傾向和視覺追求。為了把我們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裝飾藝術事業推向更高階段, 也為了更好的美化現代生活, 讓我們貢獻無窮無盡的智慧吧!

摘要:傳統裝飾圖案最具審美意義, 它是祖先留給后人最完善的藝術品之一, 即使以現在的審美觀看來, 它也已經具備了裝飾形式美的一切法則, 今天, 當現代化的程度越來越高,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無論是純藝術還是裝飾藝術都朝著簡潔明了更規律更有次序的方向在發展。

關鍵詞:裝飾圖案,平面化,透視,明暗,變形

參考文獻

[1] 蘇華, 毅鳴, 王世喜, 侯海燕.圖說中國工藝美術.上海三聯書店, 2009.

[2] 柳宗悅.工藝文化.徐藝乙, 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

圖案教案范文第3篇

1. 基本音符的連音符:

①三連音:用自由均分的三部分代替基本劃分的2部分,簡稱3代2。

題型I 已知一個基本音符,寫出它的三連音時,將其時值減半,寫成三連音。圖示如下:

題型II 已知一個三連音,寫成一個基本音符時,將其時值增加一倍即可.圖示如下:

練習題:

1、寫出時值為八分音符的三連音.

五、

六、七連音:用自由均分的

5、

6、7部分代替基本劃分的4部分,簡稱567代4。

題型I 已知一個基本音符,寫出它的

五、

六、七連音時,將其時值減半,再減半.寫成

五、

六、七連

音。圖示如下:

題型II 已知一個五(

六、七)連音,寫成一個基本音符時,將其時值增加一倍,再增加一倍即可.圖示如

下:

練習題: 1. 寫出時值為八分音符的五六七連音.

③九-十五連音:用自由均分的9-15部分代替基本劃分的8部分,簡稱9-15代8。

題型I 已知一個基本音符,寫出它的9(-15)連音時,將其時值減半,再減半,再減半,寫成9-15連

音。圖示如下:

題型II 已知一個9-15連音,寫成一個基本音符時,將其時值增加一倍,再增加一倍,再增加一倍即可. 圖示如下:

圖案教案范文第4篇

2、懂得如何選擇和運用適合的傳統圖案作為素材進行創作。

能力目標 1、能夠運用專業術語流暢地介紹我國傳統圖案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

2、能夠根據崗位任務需求選擇合適的傳統圖案作為素材,按照合適的方法完成“工作任務”。

3、能夠對自己和他人設計的圖案客觀評價,交流可能會對幼兒心理產生的影響以及對中華文化傳承的影響。

素養目

標 1、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藝術價值,樹立文化自信心,培養愛國情懷。

2、在信息化手段的輔助下感受到學習過程變得有效,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明確自己必須在團隊合作中發揮作用,培養起責任擔當的意識。

3、深刻領悟到在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中,學前教育階段的老師們的重要作用,進而培養起職業責任感。

教學重點 合理選擇傳統圖案作為素材,運用恰當的圖案構成方法設計學前教育場所裝飾圖案。

教學難點 巧妙利用傳統圖案素材,設計出內涵鮮明、造型美觀又具有時尚魅力的學前教育場所裝飾圖案。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預學反饋

明確任務

5’ 傳統圖案對學前教育崗位的重要性 出示學生課前調研的結果,引導學生分析。

1.發布主題討論1:你去的學前教育機構是否在環境裝飾中使用了傳統圖案元素?

2.發布主題討論2:你認為是否有必要環境裝飾中使用了傳統圖案元素或者在什么情境下使用傳統圖案元素?

3.出示任務:某幼兒園要開展“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活動月,請設計環境裝飾所需要的圖案作品。

引出新課:--圖案設計(最炫民族風)。

1. 在學習平臺發表討論,分析中華民族圖案傳承的現狀。

2.討論學前教育機構國語宣傳洋文化對民族文化傳承帶來的不利影響,以及運用傳統圖案進行文化滲透的時機。

閱讀任務,討論此任務的關鍵要素。

1.通過分析,了解到中華民族文化在學前教育機構文化建設中的缺失這一現狀,討論出對于建設國民文化自信心的不利影響。

2.對傳統圖案傳承和發展的意義達成共識,激發民族自豪感

3.引入學前教育崗位典型任務,提高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初步滲透學以致用的精神。

明確標準

習得新知

10’ 傳統圖案的美感要素

莊嚴

飽滿

靈動

......

選擇傳統圖案作為素材的方法

1.提出問題:傳統圖案到底美在哪兒?請在便利貼上寫下你們的答案,并粘貼在海報紙上。

2.要求各小組歸納主要的答案,并陳述。

3.指導學生歸納傳統圖案的美感要素。

1.請試著畫一個具有傳統圖案感覺的圖案,每組選擇一幅粘貼到海報紙上。

2.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選擇這幅圖案張貼出來?

3.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傳統風格圖案的美的標準。

1.引導學生按照時間、地點選擇傳統圖案素材

吉慶節日、紀念節日

邊條、角隅、限定形狀等

2.引導學生分析表現主題選擇傳統圖案素材

長遠、幸福、健康等吉祥寓意 1.在便利貼上寫出答案,粘貼在海報紙上。

2.講答案相同或相似的便利貼歸類,然后陳述。

3.共同歸納民族風圖案的美感要素。

1.按照民族風圖案特點試著畫,然后選擇粘貼到海報紙上。

2.陳述選擇這幅圖案的理由。

3.觀察、比對、交流、歸納

1.分析需裝飾區域的形狀,選擇合適的圖案。

2.回顧課前預學,選擇能表達任務主題的傳統圖案素材。

加深學生對民族圖案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在運用專業術語表述對傳統圖案美感要素理解的同時,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她們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

在試一試說一說過程中,明確設計傳統風格圖案須達到的美的標準。

學會理性分析素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時因地制宜讓傳統文化正確表達主題,引導人們審美,善于有選擇性地弘揚傳統文化。

圖案教案范文第5篇

廣義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單色的繪畫,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養。狹義上的素描,專指用于學習美術技巧、探索造型規律、培養專業習慣的繪畫訓練過程。

一、素描工具

1、鉛筆:美術鉛筆的鉛芯有不同等級的軟硬區別.硬的以"H"為代表,如:1H、2H、3H、4H等,前邊數字越大,硬度越強,即色度越淡;軟的以"B"為代表,如:1B、2B、3B、4B、5B、6B等,數字越大軟度越強,色度越黑;學生用鉛筆一般是HB形,軟硬適中.對於初學繪畫的可從HB到4B中選擇三種類型就可以了.

2、炭筆:炭筆的用法和鉛筆相似,炭筆的色澤深黑,有較強的表現能力,是畫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畫人物肖像尤佳.但畫重了很難擦掉.

3、木炭條:木炭條是用樹枝燒制而成,色澤較黑,質地松散,附著力較差,畫完成后需噴固定液,否則極易掉色破壞效果.

4、炭精棒:炭精棒常見的有黑色和赭石色兩種,質地較木炭條硬,附著力較強,可用可不用固定液.

5、橡皮:畫畫用的橡皮一般常用的有香型的較軟的橡皮和可塑性橡皮,可塑性橡皮如同橡皮泥,用起來非常方便.

6、畫板和畫夾:畫板和畫夾都有不同的型號,大小可隨自己的畫幅而定,初學者選用590X440mm左右的為宜.畫板比較堅固耐用,畫夾則方便攜帶,是外出寫生的好幫手.

7、畫紙:畫紙要選用紙面不太光滑且質地堅實的素描紙最佳(圖畫紙的質地較松軟,初學者不容易掌握

第二課:素描中線的表現方法

一、握筆

1、畫畫的握筆方法是和平時寫字有區別的.通常的握筆方法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鉛筆(如圖1),小指作支點支撐在畫板上(或懸空),靠手腕的移動來畫出線條(如圖2).

2、只在細部刻畫時才會采用象平時寫字的握筆姿勢,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點來移動手腕完成(如圖3).

二、畫板的擺放

1、畫板的擺放應和視線垂直,畫者和畫板之間,應保持到可伸直臂膊的距離.這樣在畫的過程中,始終能照顧到全局,也避免由於視角的原因造成的透視錯誤(如圖7).

2、當畫板位置確定后,在畫的過程中就不要再移動,以避免因角度的變化影響畫兒的透視改變.

三、線的種類和注意事項

1、在素描中線的表現方式靈活多樣,也非常豐富,可以用排線的方法來表現一個面,線的輕重變化形成面的虛實凸凹等復雜的變化.這些都需要學習者從練習中去體會.

2、線的畫法是落筆輕,中間重,收筆輕,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形成兩頭虛中間實的線(如圖4).這樣畫出的線容易銜接,在整個畫的過程中也容易把握整體的效果(如圖5).

3、帶鉤的線和兩頭齊的線在素描當中都是忌諱的,這樣的線在銜接上會造成明顯的接口,也容易造成線條的雜亂(如圖6).

4、排線是初學畫畫應特別注意的.雖說畫無定法,但在沒有達到一定程度時,講究線的排放不但有利於學習的循序漸進,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第三課:素描中的透視表現

一、透視的類型

透視有三種:平行透視、成角透視、散點透視.

1、平行透視:平行透視也叫一點透視,即物體向視平線上某一點消失.

2、成角透視:成角透視也叫二點透視,即物體向視平線上某二點消失.

3、散點透視:散點透視也叫多點透視,即不同物體有不同的消失點,這種透視法在中國畫中比較常見.

二、透視在繪畫中應注意的一些特性

1、近大遠?。航筮h小是視覺自然現象,正確利用這種性質有利於表現物體的縱深感和體積感,從而在二維的畫面上來表現出三維的體積空間.

2、近實遠虛:由於視覺的原因,近處的物體感覺會更清晰,而遠處的物體感覺會有些模糊,這一現象在繪畫中也經常用來表現物體的縱深感.事實上,在繪畫過程中,往往會對近實遠虛更加以強調.(另外應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繪畫過程中都遵守"近實遠虛"這一規則,在一幅作品中主與次的關系往往更為重要,主體物的實和次體物的虛是更好的視覺導向,這也是藝術優於現實的取舍和區別.)

第四課:素描的色調"黑白灰"

1、色調

當光從一個方向照射到球體上時就會產生圖1效果,我們把這種效果分成亮面、明暗交界線和暗面,其中明暗交界線由於和光的照射相切(光和球成0度角),沒有光線通過,最暗;我們還把亮面分為:高光和亮灰;把暗面分為:暗灰、反光和投影;在素描學習中,我們通常簡單稱這種明暗色調為:黑白灰.

2、素描色調的另一種說法:五大調

(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線、暗灰、反光) 五個調子是一切物體在一定光線下明暗變化的最基本格局,其具體明度的差比,要根據具體對象和具體光線去比較表現. 五大調的明暗對比的順序是:

高光>亮灰>反光>暗灰>明暗交界線

第五課:構圖

一、構圖也叫布局(經營位置)

對於初學者,面對畫紙,第一個問題就是畫多大,放在什么位置,這就是構圖.對於初學者,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不妨先畫幾張小稿,在小稿上大概畫出對象的長寬比例及雛形,選出利用畫紙空間的最佳方案,然后依據小稿的構圖在畫紙上布局,定出對象位置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然后根據兩個點畫出運動線(可以是垂線,也可以是大的動勢方向線).在縱線上找到最寬部位的橫軸線,依此寬高作參照,找出對象形體的大的走勢和雛形.

二、構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構圖不能太小(會讓人覺得畫兒顯得不夠飽滿、小氣);(圖1構圖太小)

2、構圖時應注意重心的平衡;(圖2重心不穩)

3、構圖不能太偏(太偏會讓人有一邊重的感覺,造成構圖不穩);(圖3一邊重)

4、構圖應注意透視的變化及比例關系,(圖4比例和透視有誤)

5、構圖不應有殘缺;(畫石膏像時應注意)(圖5不完整)

6、構圖中視覺重心應在畫紙的物理中心偏上一些;(圖6正確構圖)

7、如果構圖中人物是側面,要注意人物眼睛所對的一側要稍稍多些空間,使感覺上畫面不至於發堵.

第六課:石膏寫生

第一節:幾何體 <1>

一、幾何體的意義

常見的幾何體教材有:錐體、球體、六棱柱體、圓柱體和方體等.

1、幾何體是初學繪畫的必修課.因為幾何體在結構上單純,也是一切復雜形體最基本的組成和表現形式,通過對幾何體的繪畫學習,不但能讓初學者掌握最基本 的形體素描表現方法,而且也可從中初步的循序漸進的掌握素描五大調、結構以及透視的變化.

2、幾何體一般采用石膏做材料,在質地上比較單純,也暫時不用考慮固有色對形體明暗的干擾,有利於初學者集中精力學習光對形體的影響,掌握色調的基本規則.

二、幾何體的畫法

1、球體:

A、構圖:畫球體第一步要先畫出一個正方形(用直線在畫紙上定出最高點和最低點,以及等量長度的寬,注意構圖的位置重心應在紙張的中心偏上),然后用直線依次逐步削去其角,逐步使其趨於圓形.(注意:畫圓一定要用直線來畫,不能直接以弧線來圈一個圈,更不能運用圓規,這樣做意在鍛煉眼力和塑造形體的能力.) B、找出明暗交接線:在球體上明暗交接線是一個弧形,同樣用短直線相銜接來表現這一弧形明暗交接線.(注意:明暗交接線在球體上的表現并非是截然的明暗分界,而是一個較模糊的,并且受反光影響,明暗交接線在色度上也并非一成不變,在表現上就更應注意觀察,避免畫死和概念化.) C、施加明暗:在施加明暗時,最好把處於暗部的包括明暗交接線、暗面、反光和投影一塊兒統一起來畫.先統一為一體,然后再在"明暗交接線"等地方逐步加以強調,使之在統一中尋找變化、對比和關系.在亮面靠近明暗交接線的地方是亮灰面,它的表現應由靠近明暗交接線到高光方向依次減弱,并始終使其明度高於暗面,高光的地方留白.(在畫的過程中為了突出球的體積效果,可以強調明暗的對比,特別是明暗交接線的表現,事實上往往畫得比看到的調子要重些.這是因為鉛筆的表現力度遠遠達不到光照的效果那么豐富.) D、調整:調整在整個繪畫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前面局部的刻畫中,難免會出現和整個調子不和諧的地方,或者是刻畫不足或者是刻畫太過,甚至是某些局部的形不夠準確,都會影響到整體效果,在調整過程中,就是針對這些進行修改,使其在形體上準確,色調上統一和諧.(在調整中,作為最初的輔助線,此時也應融入到形體中,特別是最初所畫的圓、表現明暗交接線的弧線,都應融進所屬的面中,對於多余的輔助線應擦去.)

第六課:石膏寫生

第一節:幾何體 <2>

一、幾何體的畫法

1、圓柱:

A、構圖:畫圓柱第一步要先畫出一個長方形,(用直線在畫紙上定出最高點和最低點,以及寬,注意構圖的位置重心應在紙張的中心偏上),截取一段兒高度為圓柱切面圓的透視形,注意觀察圓柱的透視變化,然后用直線依次逐步削去其角,逐步使其趨於橢圓形,由於透視的近大遠小的法則,橢圓在透視上的前半圓要比后半圓略高些.下圓面的透視也一樣. B、明暗交接線:在圓柱體上明暗交接線是一個在弧形面上的直線,同樣用短直線相銜接來表現這一弧形明暗交接線.明暗交接線在圓柱體上的表現也是一個較模糊的,并且受反光影響,明暗交接線在色度上也并非一成不變.

C、施加明暗:在畫的方法上和球體一樣,在施加明暗時,也要把處於暗部的包括明暗交接線、暗面、反光和投影一塊兒統一起來畫.先統一為一體,然后再在"明暗交接線"等地方逐步加以強調,使之在統一中尋找變化、對比和關系.在亮面靠近明暗交接線的地方是亮灰面,它的表現應由靠近明暗交接線到高光方向依次減弱,并始終使其明度高於暗面,高光的地方留白.

上圓截面由於受光的斜射,應作為亮灰來處理,強調上截面圓和暗面對比在視覺上所造成的反差,在處理上應將靠近暗面的部分漸漸變淡,以增強這種對比. 畫投影時除了找投影的準形外,在處理上應和暗面一起來畫,然后略強調較靠前的投影部分,并逐漸變淡,使之在透視上處於遠部分的投影變虛(近實遠虛).

D、調整:調整在整個繪畫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前面局部的刻畫中,難免會出現和整個調子不和諧的地方,或者是刻畫不足或者是刻畫太過,甚至是某些局部的形不夠準確,都會影響到整體效果,在調整過程中,就是針對這些所做的進一步修改,使其在形體上準確,色調上統一和諧.

第六課:石膏寫生

以上鼻子、眼睛、嘴巴、耳朵的圖例:

1為構圖;2為尋找結構;3為刻畫和調整后的效果. 明暗畫法和結構畫法

1、以光線的明暗變化對物體的影響來表現對象,叫明暗畫法.如上圖:鼻子、眼睛、嘴巴.(強調光影的變化)

2、以描繪物體的結構特征來表現對象叫結構畫法.如上圖:耳朵.(強調結構內在聯系)

3、對於初學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畫法.

第二節:鼻子、眼睛、嘴巴、耳朵

一、構圖(圖1)

1、構圖在整個作品的完成過程中很重要,構圖的大或小以及位置的偏或斜,都會影響畫兒的最終效果.(構圖注意事項詳見第五課<構圖>).

2、在構圖過程中要多用水平和垂直的輔助線,有了這些輔助線,你就能及時較容易地發現繪畫過程中所出現的錯誤.注意這些輔助線不要急於擦去,在往后的較深入刻畫時,這些輔助線大多數會融入進畫面.

3、構圖是一個高度概括的一步,要抓大的形體走勢,用直線概括成簡單的幾何形體,盡量舍棄局部細節.如鼻子可以概括為長方體;眼睛則為球體等.

4、在整個構圖過程中,用筆要輕,即線應有一定的靈活性(活線),并不要求每條線位置都準確無誤,為以后的修改留下余地.

二、結構和大關系(圖2)

1、在上一步基礎上,進行較細的描繪,注意描繪對象的結構同樣要用直線,概括出局部的形體以及轉折,同時應對重點描繪對象略加以強調,使之醒目,這樣做是為了讓自己始終明了描繪的主與次的關系,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安排(隨時停下來,我們眼前的畫都應是有突出點的,有條理主次的).

2、在尋找結構過程中可適當略使明暗,在明暗交界線結構轉折的地方用筆適當放重,并向暗部略有幾筆過渡,使之形成面的轉折.

3、在尋找結構中也同樣要考慮到整體,要讓局部始終服從於整體.

4、利用各種輔助線反復檢查整體局部的形、結構是否正確無誤.發現有偏差應立即修改,哪怕是極小的也應馬上改正過來,因為此時修改相對還較容易些,等到進入深入刻畫階段再來修改,就會麻煩多了.

5、檢查時除了多用輔助線,還有一種方法,即換個角度檢查,比如把畫倒置,這樣做的好處是,由於長時間同一個角度來看一幅畫,在視覺上已經產生適應性,對所看到的對象反映趨於遲鈍,換個角度會很容易發現問題的所在.

三、深入刻畫(圖3)

1、進入刻畫階段時還應時時注意刻畫對象的主次關系,主要刻畫對象要始終優於次要對象,對於人物五官的刻畫,一般情況下主次順序是: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但根據側重的情況不同也會不同的主次關系,比如模特的嘴巴特征特別明顯,就有可能把嘴巴的刻畫放在主要位置.

2、"近實遠虛"也是刻畫時應遵守的一般規律.但對於畫面的主次關系而言,主要刻畫對象應優於"近實遠虛".

3、刻畫時骨點的強調也很重要.把握好骨點也就有了內質,堅實有力,使所表現的對象不至於留於表面.

4、在整個深入刻畫的過程中,整體關系始終優於一切.在整體關系的協調下,才會有主與次,近實遠虛的相應關系.

四、調整(圖3)

1、調整是最后一步,也是關系到作品最終效果非常關鍵的一步.在通過了前面一系列的工作以后,回過頭來再看,我們會發現其中有許多的不和諧,比如有些地方刻畫的還不夠,有些地方則刻畫得過了頭,甚至有些地方還會有錯誤出現,這些都會影響到畫的整體效果以及主次關系的表現,適當加以調整修補是很重要的.

2、在調整過程中還要始終以整體效果為目的.對於不和諧的地方要毫不手軟地加以修正,不要因為某一局部刻畫得很精彩而舍不得修改,要知道正是這不該精彩的地方的過於精彩破壞了整體的協調,從而造成整幅畫的不精彩. 第六課:石膏寫生

第三節:石膏像

石膏素描是學習素描的起步和入門,一件精美的石膏素描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且石膏因為沒有色彩的變化,更有利於初學者集中精力把握整體特征、比例關系以及明暗變化.

下面我們將針對石膏像"戰神"為例進行練習

1、構圖:構圖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作品的最終效果,畫正面的戰神掛面像,在構圖時應注意位置的左右均衡,由於視覺上的重心是物理中心偏上一點兒,為了使作品不致於有下沉感,在構圖時就要考慮進這一因素,使構圖位置偏上一些;

2、透視:注意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比例、透視變化.

3、整體大關系:在畫的整個過程中,把握整體關系是自始至終都應注意的;

4、色調:在畫的整個過程中,同時應做到畫面色調的心中有數;

5、重點刻畫:在服從於整體大關系的基礎上,進行重點刻畫,使畫面顯得主次清楚,層次分明;(圖4)

6、調整:在畫的過程中難免會陷入局部,在畫兒基本完成之時進行整體的調整尤其重要.

第四課:人物寫生

人物寫生對鍛煉學習者觀察能力和塑造能力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同時通過人物寫生學習也是在為創作打基礎,在以后的創作道路上,有沒有一個很好的寫生基礎,往往也決定著一個人的繪畫藝術的生命力.

人物寫生除了要注意在學習石膏像寫生時的構圖、色調、整體 關系、重點刻畫等,還應在質感(包括皮膚質感、頭發、衣物等的質感)、特征方面下功夫,抓住人物的獨特點,進行適當的夸張刻畫,使這一特點更為凸顯,做到既尊重於真人的描寫,又超越於照相式的原樣照搬, 從而增加藝術的感染力.

關於人物素描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在實踐中不斷鍛煉提高的過程,本課所講的只是本人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的一點經驗,僅供初學者參考.總之,學習繪畫最好的方法還在於自己多畫,從畫的過程中自己感受積累經驗

第一課、色彩的屬性及相互關系

1、三原色:紅、黃、藍(在色彩中不能由別的顏色來調制三原色)

2、復色:除去三原色的所有顏色,如:橘紅、草綠、粉紅、紫色、褐色、...

3、對比色:(圖1)色環方向相對應的兩色互為對比色;如:(紅_綠) 、(黃_紫) 、 (橘紅_藍);

4、鄰近色:(圖2)色帶中相鄰的顏色;

5、暖色和冷色:(圖1)色環上半圓為暖色,下半圓為冷色;暖色和冷色沒有絕對的區分,只是在某種情況下對顏色相互比較而言,如:綠色和藍色相比,綠色為暖色而藍色為冷色,綠色和黃色相比,則綠色為冷色而黃色為暖色; 第二課、構圖的常用形式

構圖的常用形式有:

三角構圖、圓形構圖、方形構圖、聚焦式構圖和 "S" 形構圖等.

在靜物寫生中三角構圖最為常用(圖3);

構圖中注意的事項:

1、構圖的均衡,防止構圖的重心不穩和偏移;

2、疏密的結合,防止構圖過於集中或松散;

如靜物寫生中水果在畫面中的擺放,就應該注意水果的"組"和"散"的密疏搭配,使畫面有張有弛,相互關聯.

3、主次分明:主次一般會體現在所占面積和位置上;

主體一般會在畫面的視覺中心位置,所占面積也相對較大;沒有主次的畫會讓人感覺不知所云.

第三課、色調

根據它的冷暖分為:冷色調、暖色調;

色調的協調統一,以及色調的冷暖差異,對一幅畫的整體效果,情感氛圍,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1、運用暖色調很好地反映了中午烈日下小巷的明朗和寧靜(圖7);

2、運用冷色調很好地反映了月光下小巷的幽靜(圖8);

3、運用暖色調很好地反映了夕陽下小巷的溫馨(圖9);

備注:對於冷暖色調,并不是說不可以在畫面上出現對比色,適當的對比色的運用反而會強化視覺表現,只要對比色的存在不至於破壞畫面色調的和諧就可以使用.

第一課:怎樣畫速寫

畫好速寫一直被認為是件有益的事,對于每一位習畫者來說,注意其基本要求和方法至關重要.

1、在練習中要善于觀察,抓住關鍵的動態神態,舍棄那些繁瑣的細節,速寫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培養習畫者的取舍能力,培養習畫者能抓住讓人感動的東西的能力.

2、重要的部位,如人物速寫中的頭部和手,要多用些心思,那些次要的部位可盡量畫得簡略,

3、我們還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動態速寫,練習抓大的動態;適當進行慢寫練習,默寫,以及臨摹,都有助于速寫水平的提高,

4、在畫的過程中且記:不要看一眼畫一筆,畫錯了也沒關系,也不用擦,可以再重復再畫一下,那些錯誤的用筆有時反而會讓畫面感覺更充實和充滿活力,

5、速寫關鍵還在于多練,從畫的過程中揣摩領略出來的東西,才是對自己最為寶貴的哦! 平面構成

第一課、形態的類別、特征及關系

一、形態的類別:自然形態、非自然形態

1、自然形態:

自然形態是指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形態.(如山、海、花草、魚蟲等);自然形態的變化極為豐富,有些形態易被感知,(如山石、動物、樹木等),有些形態不易被感知,(如霧、晚霞等),還有些形態工整有序,像是人工所為,(如斑馬身上的條紋、蜂巢的六邊形等).

2、非自然形態:

幾何形態:以幾何形構成方、圓、角、錐、弧、曲形等;

抽象形態:有偶然抽象形態和自由抽象形態;

怪誕形態:某種夢幻中感覺的形態;

裝飾形態:對自然形態的概括、化簡、歸納整理;

人為形態:人為加工設計的形態.

第一課、形態的類別、特征及關系

二、形態的特征

1、形狀:構成形象的主要特征,有內外輪廓區分;

2、大?。盒沃g的比較差異;

3、顏色:形的明暗、黑白或色相差異;

4、肌理:形態表面的質感,如粗、細、光、皺、凹凸差異;

三、形態的關系

1、分離:形與形關系疏遠;

2、相遇:形與形關系密切;

3、相切:一個形占主要位置;

4、相連:形與形結合一起;

5、重合:消失掉一個形,如日蝕;

6、相疊:透疊出新的形;

四、形與背景的關系

任何形在背景中都可看作是空間的存在,在背景中涂實的形是正形或實形;反之,背景中空白的形是負形或虛形,而以線為輪廓構成的形為線形.

第二課、點、線、面的運用

點、線、面是平面構成的基礎,任何形的構成和組成都離不開點、線、面的運用.

一、點

1、在形態構成中,點有大小、形狀和面積,是基本的形態要素.

2、點有實點(積極的點)、虛點(消極的點),點還可構成線(點的線化),還可構成面(點的面化).

3、點的大小變化能產生空間感,點的規律排列能產生方向感,點是線和面的變化基礎,點還可以形成自由聚散的變化.

二、線

1、線的表現形式:

幾何曲線:具有機械美;

自由曲線:富于個性,活潑自由,有節奏美;

渦線:有速度感、向心性;

輻射線:規律的擴散性;

橫線:穩定、包容、安寧,有象征女性的寓意;

豎線:挺拔、向上、發展,有象征男性的寓意;

傾斜線:不穩定,有動感;

排列線:有平行排列、垂直排列、曲線排列等,有整齊、秩序感;

交叉線:不同線形的相互交匯.

第二課、點、線、面的運用

二、線

2、線的性格:

A、是通過線的不同表現形式,如粗、細、遲緩、流暢、急促等變化,給人造成某種心理感受,如喜悅、悲傷、堅實、煩亂等.

B、消極的線(隱藏的線)

C、不是直接的實線,而是能知覺出的隱藏的虛線.

D、點可以構成半虛的線.

E、線的排列可以構成半虛的面.

F、封閉的線構成面的輪廓.

三、面

A、面與點、線相比更具理性和量感.

B、充實的面具有量感(積極的面);非充實的面具有虛感(消極的面)(點構成的面,線構成的面,被包圍的面);封閉的線形成空間中的形(線形);

C、面可分為:幾何的面、有機形的面、偶然形成的面;

D、影響面的因素:面的內部變化和外部變化;

E、面的構成:分割構成(減法):直線分割、曲線分割、異形分割;組合構成(加法):幾何面構成、曲面構成、不規則形構成等.

四、點、線、面的綜合構成.

造型語匯中用單一形表達,有時會顯得單調和局限,點、線、面綜合運用時則更為豐富,但不能平均使用,平均使用反而會抵銷各自的形態特征.

第三課、基本形與骨骼

一、基本形

基本形是構成變化中的單位形,基本形可演化出若干種構成變化形式.基本形之間的組合關系,可表現為 構成形式中的重復、近似、漸變、發射、變異、集結、對比等,基本形還可群化、繁殖、單形組合等.

1、重復構成:重復構成是同一形的重復排列,構成一種整齊、規律、秩序的美.

2、近似構成:指形的相似、相類、接近.包括有形狀、大小、色彩、肌理、 質感 、位置、方向等近似構成形式.

3、漸變構成:漸變是指形的逐漸變化,是有序、有規律的改變.

(空間漸變、形狀漸變、交錯漸變、延異漸變)

4、變異(特異)構成:變異是指在整體有序中的個別無序,在普通中的特殊,在規律中的破壞,變異也是一種特殊的對比.

變異的表現方法:A、大小變異(整體的大與小的變異);B、色彩變異(局部的色彩變異);C、位置變異(產生局部位置變化);D、方向變異(產生局部方向變化);E、形狀變異(產生局部形狀變化);F、錯位變異(產生局部錯位變化);G、開烈變異(產生局部開烈變化);H、分離變異(產生局部分離變化);I、性質變異(產生局部性質變化);J、破壞規律的變異(產生局部破壞變化)

5、集結(密集)構成:集結構成較為自由,集結有些像自由發射,有些像自由的漸變,是靠疏密變化,產生節奏,形成韻律.

6、對比構成:對比是形態中不可協調的因素,彼此相互排斥,在對比中強調各自的特性.造型上有大小、方向、形狀、色彩、肌理、空間、節奏的對比.

漸變

大小變異 形狀變異 位置變異

色彩變異 肌理變異 開裂變異

方向變異 錯位變異 線質變異

第三課、基本形與骨骼

二、骨骼

在平面構成中骨骼有兩個職能,一是本身骨骼線構成,再者是骨骼容納基本形.廣義上講起支撐作用的都可看作為骨骼,在自然界中參天大樹是靠樹干支撐的,一片樹葉由葉筋支撐的,人、動物有骨骼,建筑物有柱、梁、框架,都可以看作是骨骼.

1、骨骼與基本形的關系:基本形納入骨骼中可以有顯露骨骼(有作為骨骼)和不顯露骨骼(無作為骨骼)兩種形式.

有作為骨骼是指骨骼置入基本形后,骨骼仍發揮作用;無作為骨骼是指骨骼置入基本形后,骨骼消失或骨骼已不發揮作用.

2、漸變骨骼:漸變骨骼有單元漸變、雙元漸變,漸變骨骼還可納入漸變基本形,也可基本形不變,重復置于漸變骨骼之上.

3、發射骨骼:骨骼呈放射狀,也可以是一種特殊的漸變形式.(發射的形式有:心點明顯、隱晦、變換、遷移心點、旋轉發射、不連接發射等)

第四課、比例與分割

平面構成中分割是構形的常用手法,骨骼也是對平面的分割,分割可以按比例分割,也可自由分割,或將原形態分割打散重新構成.

比例分割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審美觀,古希臘人崇尚黃金比(1:1.618), 他們將黃金比運用到神廟和雕像建造中;古埃及人則用穩定的金字塔形表現他們的神圣與莊嚴,中國人崇尚"天圓地方","圓"象征蒼穹、宇宙,"方"象征堅實的大地,"圓"還表示"飽滿"、"中庸"的理念.

一、分割的常用方法:

1、重復分割:按一定的比例重復分割;

2、漸變分割:按一定的漸變比率分割;

3、等形分割:是一種對稱分割形式;

4、等量分割:不對稱分割,表現一種視覺平衡;

5、黃金比分割:以黃金比為分割比例;

6、自由分割:打破規律的單調;

7、打散分割:將原圖形分割打散,進行規律或非規律構成

8、數列分割:(等差分割、等比分割、調合數列等)

第五課、空間與矛盾空間

一、空間:

空間是形態組合在二維平面上造成三維的空間感,這種三維的空間感源于視覺中的錯覺性認識.

1、空間的表現形式:(A、線與形的變化組合可以造成空間;B、重疊可造成空間;C、形態的大小可造成空間;D、漸變可造成空間;E、明度、色彩差可造成空間;F、肌理差可造成空間;G、黑白、正形、負形、虛形可造成空間;H、陰影可造成空間. )

2、矛盾空間:矛盾空間是在平面上表現三維空間的矛盾性,造成眼睛的錯視,表現為非現實的無理圖形,假想空間、夢幻空間、錯覺空間和非現實空間的表述形式.

3、矛盾空間的表現方法:A、視角變換構成的矛盾圖形;B、形狀交叉錯接形成的矛盾圖形;C、視錯覺形成的視幻覺圖形.

第六課、隱現圖形與變換坐標 隱現圖形

一、隱現圖形:

隱現圖形是一種視覺上的視差,使得圖形忽隱忽現.(一般視覺經驗對完整圖形比較容易判斷,而隱現圖形則迷惑視覺判斷,因為"隱"和"現"的圖形都不是完整的圖形,它們或相互交錯,此隱彼現,或利用錯視"圖底"轉換,共用形或共用線形成隱現圖形.)

1、隱現圖形的表現方法:(A、切割圖形構成;B、利用公用線或公用形構成;C、利用圖底轉換或錯視構成; )

二、變幻坐標圖形:

坐標是確定圖形、比例、位置的依據,通常使用的是正交坐標.

如果將正交坐標變形,正交坐標內的圖形也隨之改變.

其做法是:先在圖形上畫好正交坐標,以此為模式,然后再畫另一任意改變坐標比例的形,將圖形再畫入其中,注意橫豎坐標數不得改變.

第七課、肌理

肌理是指物體的表面紋理,不同的材料形成不同的表面肌理,它給人造成了不同的心理感受,肌理可分為觸覺肌理和視覺肌理.

一、觸覺肌理:

觸覺感受到的肌理,觸覺肌理受光的影響,觸覺肌理可分:

1、自然形成的肌理,最為豐富,如巖石、樹木;

2、人工制造材料形成的肌理,如金屬材料、塑料材料、布材料等.

二、視覺肌理

1、繪寫形成的肌理,規律的和無規律的;

2、特殊方法形成的肌理:

a、渲染法;b、吹彩、吹墨法;c、滴流法;d、對印法;e、拒水法

第八課、采集構成

采集構成是不同的現實生活素材作為構成材料,如過期的印刷品、攝影作品、報刊雜志等,也可是自然材料或日用品、工業品等.采集構成是研究不同素材重新構成后所表達的形式意義和內容意義.

平面素材采取拚貼手法構成,拚貼,可運用構成的各種形式語言,表現極為自由,拚貼還可將不同時間和空間的物象構成在一起,創造出一種超然的構成形式.

常用的手法有:

1、移花接木:改變結構、性質或形態;

2、偷梁換柱:是一種置換的方法;

3、時空錯位:打破時空觀念;

4、邏輯相悖:反邏輯思維;

5、形象變異、變維:形式上表現為多維度圖形;

6、隱藏圖像:迷惑視覺;

7、同構圖像:不同性質的圖形同構在一起,如: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歐洲的美人魚等都可看作同構圖形.

圖案

1、圖案的應用:

圖案的用途非常廣,尤其是用在裝飾方面的特別多,如:各種工藝品的裝飾、雕塑、陶瓷、布料等的裝飾等等.

2、單獨圖案是學習圖案的第一步

習慣上我們常用幾何圖形(圓形、三角形、方形、菱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橢圓等)作為單獨圖案的基本形,所做圖案適合於基本形內;單獨圖案經常采用對稱、均衡等形式,不管采用何種形式,在設計圖案時都應注意的是:圖形的高度概括及特征的突顯;構圖的飽滿程度;主次關系是否明朗突出;色彩在色相、明度、純度上的搭配是否和諧(關於色彩的搭配詳見"色彩構成");

第二課、二方連續、四方連續

1、以一個或一組圖形為單位,形成左右(或上下)的兩個方向上的重復排列,這種形式就叫二方連續;

圖案教案范文第6篇

一、苗族服飾圖案的藝術研究

1、幾何圖案

幾何圖案是苗族服飾中運用最廣泛的圖案之一, 苗族服飾中的上衣、裙裝、圍裙以及腰帶大多運用織花或者挑花的工藝進行裝飾, 其圖案多為幾何圖形并且覆蓋整套服裝, 給人一種節奏統一、韻律協調的裝飾美。苗族服飾中的幾何圖案包括鋸齒紋、十字紋、水波紋、雷紋、云紋、井紋、回紋以及幾何化的自然景象所衍生出的太陽紋、卷草紋、駿馬紋、銅鼓紋、八角花紋、星紋以及魚紋等圖案類型。這其中“十”字紋是最早出現的、也是最基礎的圖案結構。

以“十”字紋為基礎, 苗族創造出了更多較為復雜, 且更美觀的幾何紋樣, 包括星辰紋和江河紋。星辰紋的構造由一個比較大的圖形和五個小方塊或者小平面圖形構成, 五個小方塊或者小平面圖形鑲嵌在比較大的圖形上面, 象征著在廣闊的天空中, 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的位置, 也象征著天空中的無數星辰。但由于所運用的制造工藝不同, 其在造型上也截然不同。江河紋據傳說是苗族祖先曾經在遷徙過程中遇到過很多江川河流, 并且都驚險渡過, 因此苗族人將大小河流并為九曲河流花紋以表達對祖先的尊敬和熱愛。江河紋由大小不一的菱形相互疊織而成, 象征著故土河流永遠縱橫, 永不干涸, 也象征著苗族人民的生生不息[1]。

2、動物圖案

在苗族圖案紋飾中, 動物形紋以其獨特的造型在苗族服飾中應用比較廣泛, 特別在制作過程中, 其獨有的工藝手法的運用, 使圖案紋飾看起來更加生動形象、栩栩如生。更加顯示出了其具有的魅力和韻味。苗族服飾中的動物圖案包括龍、鳳、象、獅、虎、鹿、雞、兔、鼠、魚、山雀、烏龜、蝴蝶、蝙蝠、蜜蜂、貓頭鷹等動物紋飾, 其中以禽鳥紋和魚圖紋的應用最為廣泛。

“鳥服卉章”是鳥類圖案在苗族服飾上留下的亮麗記載, 充分說明了鳥圖紋造型的悠久性。鳥圖紋是苗族紋飾中造型最為豐富的紋飾之一, 通過刺繡的技藝將其繡在衣袖、衣身、衣背、圍腰以及挎包中。關于魚圖紋的運用, 相傳是因為魚與苗族的生活關系密切, 苗族的祖先曾經生活在“左彭蠡之波, 右洞庭之水”的水鄉, 至今苗族人仍然保留著稻田養魚的生活習慣。魚是一種繁殖能力極強的生物, 被稱為多子的象征, 比較符合苗族人的觀念。苗族服飾中的魚紋圖案呈現正圓形, 圖案中的兩條魚緊緊相貼, 呈現弧形的狀態, 或者一條魚的頭部與另一條魚的尾部相連, 形成抱合狀。并且圖案中的兩條魚并非完全相同, 而是盡量描繪出差異性, 充分展現出其獨特性。

3、植物圖案

苗族服飾中植物圖案的紋飾包括菊花、荷花、向日葵、石榴、葫蘆、辣椒花、雞冠花等花卉植物。由于不同工藝技巧的運用以及不同地域自然環境的差異, 苗族服飾中花卉的形態也不盡相同, 使得植物圖案紋飾的運用呈現出鮮明的創作個性以及地方特色。在苗族服飾植物圖案的應用中, 云波紋是最常見的一種圖案。

云波紋不僅作為苗族服飾中最主要的配飾, 也是部分苗族支系的象征紋飾, 比如苗族女裝的左肩、衣袖以及圍腰的刺繡紋飾, 通常以云波紋為主要紋飾。

二、苗族服飾圖案的美學分析

1、苗族服飾圖案的構成要素

苗族服飾圖案的構成要素主要由寫實與寫意并用的形象要素、對比強烈的色彩要素以及種類繁多的質地要素組成。形象決定著服飾圖案的外在形式, 苗族婦女根據寫實與寫意兩方面綜合考量來進行圖案的創作, 從山川河流等自然環境的描繪, 深入對歷史的延續以及文化的傳播等具體的描寫, 并運用幻想與真實交織、抽象與具象并用的手法進行深層次的描繪。強烈的色彩搭配會給人呈現出深刻的印象, 苗族服裝中的色彩搭配經常以高明度的形式出現, 比如紅配綠、紅配黃、黃配綠等。古書中就曾經記載“苗族愛好五色衣”, 充分體現了苗族服飾高明度的色彩搭配。質地是通常意義上講的客觀形象所呈現的具體屬性, 不同物質的質地, 可以通過其質感特征來體現。苗族服飾的質地主要是由苗族婦女的制作工藝所決定的, 一代又一代的苗族婦女通過不斷的摸索, 掌握了精湛的刺繡、染色、蠟染、以及紡織的工藝經驗, 為苗族服飾的藝術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

2、苗族服飾圖案的美學法則

苗族服飾的圖案是一種具有美學價值以及使用功能雙重價值的視覺符號, 它的美學價值具體體現在其整體構造的和諧統一。在藝術創造中, 和諧統一是設計者們始終追求的最重要的藝術標準。和諧統一的圖案可以使人產生賞心悅目之感, 比如色彩鮮艷的圖案與五顏六色的衣裙、鞋帽和諧統一, 給人以熱烈、溫暖的感覺, 并能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通過有機整體中的部分變化, 可以使圖案有條不紊、和諧統一, 給人以穩定踏實、莊重整齊的美感, 保證圖案在不失美觀的基礎上, 還具有深層次的韻律感和節奏感。

三、總結

保證服飾圖案整體的平衡感也是苗族婦女所要遵守的藝術準則。平衡所呈現出的和諧、秩序以及條件可以給人呈現出愉悅以及舒爽的視覺體驗。平衡的形式特點主要體現在同一穩定的整體中尋求不斷的變化, 使圖案更加生動形象、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摘要:在中國各民族的服飾中, 苗族的服飾以其美觀性、歷史性以及藝術性的特點在所有服飾中占據一席之地?;诖? 本文通過對苗族服飾上的幾何圖案、動物圖以及植物圖案的細化分析, 進一步闡述了苗族服飾圖案的美學分析, 包括圖案的構成要素以及美學法則, 對苗族服飾圖案藝術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苗族服飾,圖案紋樣,美學法則,藝術分析

參考文獻

[1] 曹方遠.海南苗族服飾圖案的藝術特征及其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海南大學, 2016.

上一篇:省考試院范文下一篇:味道詞語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