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圖案設計色彩范文

2024-03-21

圖案設計色彩范文第1篇

一、四合如意云肩的概述

云肩, 肩領部裝飾的女紅藝術品, 覆蓋在肩部的前后左右, 其形態如云霞在身, 故稱“云肩”[3]。其中, 四合如意云肩以個體如意為基本元素, 分別從前后左右四個不同方位吻合成一個完整的四合如意形。隨著時間的推移, 人們對于四合如意云肩的認識更加深刻, 在這個過程中, 它被人們逐步稱為四合如意云肩[4]。

二、四合如意云肩圖案色彩分析

四合如意云肩色彩以“無色”為正色, 其他“間色”為陪襯[5]。一般情況下, 由于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逐漸形成的對色彩的認識和看法, 稱之為共性觀念, 主要包括色彩本身特點, 及人們對色彩的認知過程中, 對色彩賦予的情緒、寓意等, 另一方面, 每位從事云間制作的女性對于云肩有不同的看法, 給予不同的寓意, 此層面為個性表現層面, 在此層面上, 不能統一要求[6]。

1、對比色調

對比色使作品引人注目。對比色是指兩種顏色的色相大約在色盤輪上的夾角處于180度和120度之間的兩種搭配色[7]。如圖1所示, 這件四合如意云肩作品主色調是紅色, 綠色在中間襯托, 盡顯云肩層次感, 同時, 又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在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之中, 暖色與冷色的對比更為明顯。

2、協調色調

協調色是指降低了純度和明度的顏色搭配, 比如, 綠色與橘色的搭配, 使整體風格文雅明亮, 給人干凈、脫俗之感, 同時又不失活躍, 與對比色相比, 色彩多了層次感。

3、中性色調

中性色是指黑色、白色、金色、銀色及灰色系列。其中, 黑、白、金、銀四種顏色是四合如意云肩中常用的中性色。這四種中性色能與任何顏色搭配, 起到調和、緩解色彩的作用, 所以經常做鑲邊使用。黑色的如意云肩給人肅穆端莊、沉穩、大方之感。其上面的繡花圖案在黑色的映襯下顯得活躍。

4、鑲邊

鑲邊起初的用意是防止云肩在使用過程中產生毛邊、吐線等, 保證整個云肩的邊緣牢固性。后來發現, 云肩的鑲邊具有某種美感, 從形式上來看, 鑲邊可以突出主體物, 另外, 顏色的搭配也增添了云肩的視覺沖突性。四合如意云肩中鑲邊的顏色多用黑、白、金、銀等。

大部分普通百姓多用黑白色鑲邊, 于普通場合使用, 黑色代表嚴謹, 如圖2所示, 這款以黑色鑲邊為主的四合如意云肩端莊、大方。白色鑲邊給人整潔之感, 如圖3所示, 這款以白色鑲邊為主的四合如意云肩干凈、淡雅, 清新脫俗。

金、銀色多以“貴”的概念示人, 達官貴人大多用金、銀色鑲邊修飾云肩, 它相比黑白色鑲邊的云肩氣質更雍容華貴。

三、結語

四合如意云肩具有極大的藝術價值。其圖案色彩貼近自然, 恢宏大氣, 在今后的研究中應充分利用四合如意云肩的圖案色彩, 探索四合如意云肩在現代復試中的新應用。

摘要:中國傳統的民俗服飾體現了古人極大的智慧, 云肩, 作為中國傳統民間女性服飾, 其獨特的造型、色彩、工藝細節打造了獨特的美感[1]。本文從對比色調、協調色調、中性色調、鑲邊四個方面對四合如意云肩的圖案色彩進行探究。

關鍵詞:四合如意云肩,圖案,色彩

參考文獻

[1] 劉曉霞, 傳統服飾云肩的藝術表現與文化意義[J], 大眾文藝, 2017.

[2] 王思齊, 四合如意云肩研究及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D], 2016.

[3] 劉水, 賈蕾蕾, 云肩形色之意及其在現代女裝中的創新運用[J], 2015 (6) .

[4] 李姍, 清末民初四合如意云肩的研究[D], 2014.

[5] 王文娟, 五行與五色[J]美術觀察, 2005, 3:81.

[6] 李姍, 清末民初四合如意云肩的研究[D], 2014.

圖案設計色彩范文第2篇

2、懂得如何選擇和運用適合的傳統圖案作為素材進行創作。

能力目標 1、能夠運用專業術語流暢地介紹我國傳統圖案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

2、能夠根據崗位任務需求選擇合適的傳統圖案作為素材,按照合適的方法完成“工作任務”。

3、能夠對自己和他人設計的圖案客觀評價,交流可能會對幼兒心理產生的影響以及對中華文化傳承的影響。

素養目

標 1、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藝術價值,樹立文化自信心,培養愛國情懷。

2、在信息化手段的輔助下感受到學習過程變得有效,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明確自己必須在團隊合作中發揮作用,培養起責任擔當的意識。

3、深刻領悟到在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中,學前教育階段的老師們的重要作用,進而培養起職業責任感。

教學重點 合理選擇傳統圖案作為素材,運用恰當的圖案構成方法設計學前教育場所裝飾圖案。

教學難點 巧妙利用傳統圖案素材,設計出內涵鮮明、造型美觀又具有時尚魅力的學前教育場所裝飾圖案。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預學反饋

明確任務

5’ 傳統圖案對學前教育崗位的重要性 出示學生課前調研的結果,引導學生分析。

1.發布主題討論1:你去的學前教育機構是否在環境裝飾中使用了傳統圖案元素?

2.發布主題討論2:你認為是否有必要環境裝飾中使用了傳統圖案元素或者在什么情境下使用傳統圖案元素?

3.出示任務:某幼兒園要開展“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活動月,請設計環境裝飾所需要的圖案作品。

引出新課:--圖案設計(最炫民族風)。

1. 在學習平臺發表討論,分析中華民族圖案傳承的現狀。

2.討論學前教育機構國語宣傳洋文化對民族文化傳承帶來的不利影響,以及運用傳統圖案進行文化滲透的時機。

閱讀任務,討論此任務的關鍵要素。

1.通過分析,了解到中華民族文化在學前教育機構文化建設中的缺失這一現狀,討論出對于建設國民文化自信心的不利影響。

2.對傳統圖案傳承和發展的意義達成共識,激發民族自豪感

3.引入學前教育崗位典型任務,提高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初步滲透學以致用的精神。

明確標準

習得新知

10’ 傳統圖案的美感要素

莊嚴

飽滿

靈動

......

選擇傳統圖案作為素材的方法

1.提出問題:傳統圖案到底美在哪兒?請在便利貼上寫下你們的答案,并粘貼在海報紙上。

2.要求各小組歸納主要的答案,并陳述。

3.指導學生歸納傳統圖案的美感要素。

1.請試著畫一個具有傳統圖案感覺的圖案,每組選擇一幅粘貼到海報紙上。

2.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選擇這幅圖案張貼出來?

3.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傳統風格圖案的美的標準。

1.引導學生按照時間、地點選擇傳統圖案素材

吉慶節日、紀念節日

邊條、角隅、限定形狀等

2.引導學生分析表現主題選擇傳統圖案素材

長遠、幸福、健康等吉祥寓意 1.在便利貼上寫出答案,粘貼在海報紙上。

2.講答案相同或相似的便利貼歸類,然后陳述。

3.共同歸納民族風圖案的美感要素。

1.按照民族風圖案特點試著畫,然后選擇粘貼到海報紙上。

2.陳述選擇這幅圖案的理由。

3.觀察、比對、交流、歸納

1.分析需裝飾區域的形狀,選擇合適的圖案。

2.回顧課前預學,選擇能表達任務主題的傳統圖案素材。

加深學生對民族圖案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在運用專業術語表述對傳統圖案美感要素理解的同時,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她們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

在試一試說一說過程中,明確設計傳統風格圖案須達到的美的標準。

學會理性分析素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時因地制宜讓傳統文化正確表達主題,引導人們審美,善于有選擇性地弘揚傳統文化。

圖案設計色彩范文第3篇

手繪,是室內設計、景觀設計中的一項重要技能,它可以有助于你在短時間內把想要設計的效果展示給客戶看,利用彩鉛或馬克筆,可以表現出各種鮮明的顏色,甚至是各種材質都能有所體現,讓人人都能看懂你的設計,這種速度是電腦專業軟件達不到的。

快速的手繪方案設計圖,不但可以讓設計師在與客戶溝通的時候節約時間,快速促成談單,還可以仔細刻畫,畫出具有商業價值的手繪表現效果圖,現在已經有很多客戶有這方面的需求了,據大.寫.藝了解一張小小的A4或A3大小的手繪效果圖,目前的市場價格已經達到了幾百元。

圖案設計色彩范文第4篇

二、教學目的

1、通過設計圖案,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什么叫“平移”和“旋轉”,同時通過平移和旋轉圖形,設計出漂亮的對稱圖案。

2、在設計圖案的過程中,學習PowerPoint的移動、旋轉、組合、取消組合等工具,并學習快速選擇多個圖形的方法,提高設計圖案的速度。

3、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教學過程設計

1、欣賞對稱圖案。

通過欣賞漂亮的對稱圖案,讓學生感受到對稱圖形的美,激發學生設計對稱圖案的愿望。

2、觀察對稱圖案。

觀察已經設計好的對稱圖案:

(1)觀察每個圖案是由哪個基本圖形通過平移或旋轉得到的?

(2)每個圖案哪些地方運用到平移,哪些地方運用到旋轉?

(3)這些圖案漂亮嗎?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讓學生學會欣賞對稱圖形的美)

3、設計對稱圖案。

(1)學習繪制表格。(設計圖案的背景表格)

A、正方形的繪制方法:按住shift鍵,拖動繪制長方形工具就可以繪制出標準的正方形。

B、表格的繪制方法:復制正方形可以得到由多個正方形組成的表格。

C、快速繪制表格的方法:通過拖動鼠標快速選取多個正方形,同時復制多個正方形,可以提高繪制表格的速度。

D、表格的組合:用拖動鼠標的方式將所有的表格選中,選擇“繪圖”——“組合”可以將所有的小正方形組合成一個大的表格。

(2)設計對稱圖案。

A、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圖案(或者繪制一個自己喜歡的圖案)放在一個方格或者幾個方格內。(自己選擇喜愛的顏色)

B、學習用鍵盤平移圖形,并讓學生試做。

C、學習使用旋轉工具旋轉圖形,學生試做。

D、繪制的部分圖案進行組合或取消組合,以提高設計圖案的速度。

E、學生自由設計自己喜愛的對稱圖案。

F、設計漂亮的封面,加上喜愛的背景,及適當的圖案。

4、欣賞與評析

同學之間互相欣賞同學的作品,并適當的加以評價,借以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提高學生設計圖案的能力。

5、教師總結。

圖案設計色彩范文第5篇

題記: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

第一組作品

班徽含義:

1. 右下角three,右上角,像個藤蔓,也是個三 代表三班的意思。

3. 中間那個大大的蝴蝶,還是個三。色彩繽紛的蝴蝶象征著我們美好燦爛的青春

4.底色為白色,象征著我們純潔心靈和美好的未來一片光明!!! 設計,制作:李朝旭

承辦:高一(3)班研究性學習第一小組

第二組作品

班徽含義: 這飄逸勃發的造型,代表著我們三班的精誠團結,奮發向上,無時無刻不散發著青春的活力。這黑與白的交錯,代表的是我們的成熟冷靜,在學習的道路上腳踏實地。齊心協力,厚積薄發,我們將跨越低谷,沖向理想的最高峰。 設計,制作:夏昊璠

承辦:高一(3)班研究性學習第二小組

第三組作品

班徽含義:1.三叉戟,代表“三”的意思;匯聚于一點,代表全體同學團結一心,勇于進取!

2.紅,黃,黑三種顏色形成對比,表示青春是多姿多彩的,有歡樂,有淚水,也有思考。

3. “Legend”是中文“傳奇”的意思,代表我們是傳奇,我們能創造傳奇! 設計,制作:陳文倩

承辦:高一(3)班研究性學習第三小組

第四組作品

班徽含義:兩個數字“3”圍繞成一個兩個愛心的形狀,寓意著三班同學的心永遠團結在一起。旁邊插入的一行小字是“I love class 3, my family. 三班是我家,維護靠大家! 設計,制作:向晶珒

承辦:高一(3)班研究性學習第四小組

第五組作品

班徽含義:1. 圖案外圍對稱的麥穗象征著團結,藍色的底色象征著和諧。

2. 中央的雄鷹在向著更高處展翅翱翔,象征著三班積極進取,不懈奮斗的精神。雄鷹的金色象征著我們奮勇勃發的活力和創造力!

設計,制作:萬凱翔

承辦:高一(3)班研究性學習第五小組

第六組作品

班徽含義:1.“3”代表三班,紅黃兩種顏色代表青春的火熱,靚麗, 2. “3”背后的缺失的圓弧,代表太陽,發出萬丈光芒,照亮我們的青春,也意味著我們前程似錦。 3. 外圍的圓表示三班同學團結一心。 設計,制作:陳秋蓉

承辦:高一(3)班研究性學習第六小組

第七組作品

班徽含義:1.“龍,鳳”比喻三班同學如龍似鳳,前程似錦! 2.中間的“叁”以及“叁”字下的“三”用阿拉伯數字“3”表示,都代表三班的意思。

3.“龍,風”圍繞著“叁”意味著三班同學團結一心,共同進步! 4.整體寓意:寒窗三年 狂龍脫胎滕四海 苦讀十載 鳳凰涅槃凌九霄 5.整個設計用中國潑墨畫和中國書法表達,形神兼備,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和韻味! 設計,制作:米星澤

承辦:高一(3)班研究性學習第七小組

入圍作品

高一(3)班班徽

心納天地比海闊 志存高遠凌絕巔

圖案設計色彩范文第6篇

摘 要:地方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中應該多途徑挖掘少數民族圖案資源,全方位解構少數民族圖案元素,深層次探究少數民族圖案意義,多角度創新少數民族圖案形式,賦予少數民族圖案以新的設計意蘊。從而培養既具有地域特色又具備綜合素養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

關鍵詞:少數民族圖案 地方院校 藝術設計 教學

在我國,藝術設計專業自20世紀8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至今,許多綜合性大學都設立了藝術設計專業。然而,多數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設置幾乎相似,缺乏針對性和地域特色。在教學大綱制定和實施教學中許多教育觀念、設計理念受到西方國家設計思潮影響嚴重,在設計制作中熱衷模仿西方的藝術表達形式,追求藝術形式的變化和視覺層面的感受,忽視了中國傳統尚領悟的“意味”式審美,從而造成大量藝術設計作品藝術內涵和文化底蘊缺失。

一、地方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發展境遇

地處少數民族聚集地的地方院校,具有認識和挖掘少數民族傳統圖案文化的地域優勢,在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從文化內涵和藝術形式層面運用好少數民族傳統圖案元素,以設計藝術的視角去審視獨特的傳統圖案,通過對其造型圖示進行解構,發掘其蘊含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賦予這些傳統圖案以新的設計意蘊和生命力。培養既具有地域特色又具備綜合素養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是地方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對廣西少數民族傳統圖案的開發和應用,不但豐富了現有的課程資源,而且對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方向和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①。

二、廣西少數民族傳統圖案開發應用

廣西是民族文化資源的“富礦”,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12個民族共同創造了絢麗多姿、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②淳樸的少數民族用壯錦、刺繡、繡球、儺面具、坭興陶、銅鼓、巖畫等方式記錄了他們的民族活動,表達了他們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以及對幸福生活的渴望。這些以視覺形式表現的少數民族圖案藝術,是一種極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載體,是根據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文化意識和自然環境而形成的相異于其他地域的圖案種類。

各式各樣的少數民族圖案都是民族地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積淀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映射著民族精神的光芒,體現了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審美個性、傳統風格和生活習慣。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民族圖案的深層意義、把握其形式規律、領會其藝術表現特征為現代設計所用。

1.挖掘少數民族圖案資源

少數民族圖案是民族地區人們日常生活、節日慶典、祭奠中形成、發展、傳承的少數民族文化形式,部分少數民族圖案資源已經以文字、圖形的形式記錄了下來,我們在圖書館、博物館可以接觸到一些相關資料,但很多淳樸的少數民族藝術還散落在民間。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學校地處少數民族聚集地的地域優勢,鼓勵和組織學生走出校門,走進少數民族聚集地,通過實地考察、訪談、參與少數民族傳統圖案的工藝制作或以少數民族傳統圖案為載體的各種節慶活動等形式活動,從而充分感受少數民族圖案的文化意義,廣渠道、多途徑充分挖掘各種自然、淳樸的第一手傳統文化資源。

廣西各少數民族均具有自己的信仰和民俗節日,比較隆重的節日主要有:壯族 “三月三”歌圩,瑤族盤王節和達努節、紅瑤曬衣節,回族開齋節、古爾邦節和圣紀節,苗族蘆笙斗馬節,侗族花炮節,彝族火把節,彝族跳弓節,毛南族分龍節,京族哈節,仫佬族依飯節,水族端節等。在節日期間會有大量的民間手工藝品以展覽或活體的形式展現出來。例如:在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一至初三侗族花炮節期間,當地少數民族民眾會身著民族盛裝來參加慶典活動。期間會表演吹蘆笙、跳踩堂舞、斗馬、搶花炮、舞獅等大型民俗活動。精彩紛呈的少數民族圖案在活動中以獨特的形態為民俗節日增添了藝術特色和神秘色彩。也為我們了解少數民族傳統藝術,搜集、挖掘藝術設計課程資源提供了方便。

2.解構少數民族圖案元素

少數民族圖案是人民經過長期的生產活動和審美思考構建起來的相對穩定的藝術形式。藝術設計中對少數民族圖案載體形式的擴展、豐富和發揚,是藝術創新的直觀表現。但藝術創新不是簡單的圖形復制與拼貼。在藝術設計教與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引導學生對收集回來的原始圖案進行形式和意義的多角度解構。

壯錦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特色手工織錦以其精湛的工藝、嚴謹的結構、絢麗的色彩承載著壯族民眾熱情、爽朗、勇敢、樸素的品性。在學習應用中首先要從藝術設計的美學和應用視角對壯錦圖案進行欲立先破的解構,充分把握壯錦圖案的構成形式規律、和形式功能。壯錦圖案受織錦工藝的限制,構成的式樣主要以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幾何圖案和提煉簡化的動植物圖案為主,如:二龍戲珠、鳳穿牡丹、蝶戀花等花草動物吉祥紋樣,以及回紋、水紋、云紋、方格紋等幾何紋樣。近年隨著織錦工藝和人們對審美的需求,又出現了“桂林山水”、“福壽大花”“民族大團結”等反應新時代壯族人民生活風貌的圖案。③

通過對壯錦圖案形式和意義的解構、分析提煉傳統圖案元素的核心視覺形式,在此基礎上進行延展創新設計。運用傳統圖案的造型精髓做自由、個性的設計。從而在保留核心視覺形式的基礎上賦予少數民族傳統圖案以全新的審美感受。

北京兩方同盟品牌設計咨詢有限公司以壯錦作為創意原素為2012中國廣西商品博覽會設計的標志(圖2),設計風格鮮明,視覺效果頗具地域文化特色。

3.探究少數民族圖案意義

藝術設計表達不單單是視覺的感知,更是人們思想意識、審美情感的藝術呈現?!皞魃駥懸狻笔侵袊鴤鹘y美學文化的精髓,當代 設計師應該嘗試用這種美學理念指導設計,傳承中華美學文化的脈絡。

廣西少數民族圖案中所蘊含的傳統民俗寓意和獨特的配色、構圖方式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性,是少數民族地區人民思想意識的外化、文化精神的載體。通過對少數民族傳統圖案深層意義的解讀、本源意義的探究,拓展其在本土設計作品中創作和表達空間。

銅鼓(圖3)是廣西壯族、瑤族等民族盛大慶典活動、宗教禮儀的神圣載體,也用于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的器具。銅鼓承載了人們的精神信仰和民族智慧,鼓面以太陽紋為中心,外圍以雷紋、云紋、水鳥、蛙紋等同心圓圈形適合紋樣進行穿插組合,鼓身以活靈活現的羽人舞蹈、競渡紋樣與幾何紋樣組合裝飾。體現了壯族先民對自然的崇拜、對漁獵豐收生活的美好向往。④銅鼓是先民精神文化的物化展現和延伸,通過對銅鼓紋飾形象的意義解析,創造性的賦予銅鼓紋飾當代審美設計的藝術形式和設計內涵。

4.創新少數民族圖案形式

藝術設計的專業性質決定了創新是其永恒不變的追求。新時代人民審美觀念的趨向決定了藝術設計的發展方向。⑤少數民族傳統圖案在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是當代藝術設計發展創新的需要。廣西少數民族圖案把抽象、具象、意象等各種設計形式有機結合,使少數民族圖案的表現形式日趨豐富多樣,這也為藝術設計的創意表現提供了諸多的形式和風格選擇。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在挖掘意義的基礎上進行多角度大膽創新。

在藝術設計教學中,以發展的眼光和現實的態度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尋找使中國現代設計得以發展和確立的要素和契機。在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的碰撞與融合中發展當代藝術設計。⑥通過對少數民族傳統圖案的解構再現,充分表達設計的深層理念。提升學生對少數民族傳統圖案的創新應用能力。

三、結語

廣西少數民族圖案不僅是民族生活的寫照,而且在現代社會中煥發著時尚的光彩,無論是在商業傳播活動中還是在居家裝飾中都被廣泛的應用。在藝術設計專業課實踐過程中挖掘廣西少數民族圖案這一獨具特色的課程資源,以視覺藝術的思維方式對少數民族圖案進行解構、創造,為廣西區內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注入獨特的民族底蘊和內涵,培養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和高尚的民族素養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是地方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實現錯位競爭、特色培養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創意產業提升競爭力、走向世界舞臺的軟實力。

注釋:

①朱岸靜.廣西中職學校壯錦民間美術資源開發的理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03.

②胡優玄.廣西民族文化資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06.

③劉南一.當代廣西少數民族美術教育[M].廣西美術出版社,2003,01.

④蔣廷瑜.廣西銅鼓遍山隅[J].傳承,2009,05.

⑤董凌.涂鴉風格廣告的價值意義[J].藝術探索,2011,03.

⑥任艷.中國傳統裝飾符號在現代動漫服飾設計中的運用與創新[D].天津工業大學,2011,03

作者單位: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

江蘇鹽城師范學院

上一篇:托班室內游戲范文下一篇:談機遇與挑戰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