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歐洲著名城市范文

2023-10-02

歐洲著名城市范文第1篇

1、經濟特征——旅游是支撐產業

從國民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旅游小城鎮以旅游業為支柱型產業,旅游業對于小鎮經濟具有強大的帶動作用,通過“住、購、食、娛”等元素的建設,來促進小鎮經濟的發展。

2.規模特征——精致是一種美

“精致是一種美”主要是體現在旅游小城鎮的規模特征上。旅游小城鎮由于其面積有限,并不追求規模宏偉或者建筑華麗,而是專注于在合宜的尺度內構建旅游吸引物。

3.功能特征——休閑是生活方式

當前旅游市場已經從傳統的單純觀光游轉向休閑度假體驗游,旅游小鎮的興起正是迎合了市場需求的這種轉變。

由于我國高速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人們對追尋與城市景觀迥異的旅游地的興趣越來越高。

“給城市里的人在小城鎮找個心靈歸宿”所代表的休閑度假功能成為旅游小鎮最主要的功能。

前瞻產業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4.文化特征——文化是形象符號

旅游小城鎮所擁有的特殊文化,能轉化為旅游小城鎮獨特的形象特征。 徽州地區的眾多古村落就是文化生成小鎮形象符號的典型代表?;?州當地徽文化所特有的謹慎、保守,體現在建筑上就轉化為“高墻小窗”、“馬頭墻”等特征,而這些建筑特征最終成為代表徽州地區眾多古村落的形象符號,讓游客產生一種“見到小窗、馬頭墻就是到了徽州”的感受,“小窗”、“馬頭墻”也就成為徽州古村落的形象符號。

5.商業特征——消費是經濟業態

旅游小城鎮發展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發展依靠的就是游客在當地的消費。

不論是古鎮游,還是生態小鎮游,都鼓勵人們慢下來、住下來、輕松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所起到的都是引導消費的過程,吸引人們通過消費去釋放、去體會一種和平時不同的生活方式。

前瞻產業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案例模式

1、束河模式—企業參與的旅游小城鎮開發模式 案例簡介:

位于云南的束河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05年入選CCTV“中國魅力名鎮”。

束河古鎮在開發過程中依靠“一個資源、一個企業、一個特色旅游城鎮”的模式,使得得天獨厚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發展成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小城鎮。

發展特點:

①公司開發與政府監管相結合

束河鎮政府將經營權出讓給昆明鼎業集團,鼎業集團僅一年就投入多達3億的資金,充分解決了小鎮政府開發資金來源不足的問題。

開發過程中企業可以決定資金支配和開發進程,但必須在政府的引導和監督下進行,不能在損害當地居民利益和后代利益的情況下進行開發。

②公司開發與居民參與相結合

鼎業集團在開發過程中,注重對當地居民利益的保護,推行“游富帶民富”策略。

集團讓當地居民成為開發的參與者,推出“庭院旅游”,通過家庭客棧、庭院商店、家庭茶吧等項目帶領居民參與到旅游開發中來,共享利益。這使得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大提高,社區和諧度大大提升。

③公司開發與古鎮保護相結合

鼎業集團在開發過程中非常重視對古鎮的保護,一方面,鼎業集團對古鎮現有景區進行修復和保護;另一方面,著力恢復鎮區古時街道風貌。

這些舉措在對古鎮進行保護的同時完成了古鎮旅游景觀的構建,對于公司和古鎮而言是雙贏的舉措。

前瞻產業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④公司開發與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

鼎業集團先后投入了1.2億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包括連接束河古鎮與香格里拉大道長1.1km的四車道柏油馬路、6km五花石古巷道路、7.1km“三線兩管入地”等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

基礎設施的提升為束河未來旅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迪斯尼效應——大項目驅動的旅游小鎮發展模式 案例簡介:

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是迪斯尼樂園、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等大型游樂園所在地,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此處。

大型游樂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成功地使當地從單純依靠柑橘種植業轉向由旅游業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并成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上海迪斯尼樂園項目于2010年11月正式啟動。迪斯尼的經濟輻射力和樂觀的經濟預期使川沙的未來經濟被極度看好。

發展特點:

前瞻產業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①大項目推動下的旅游小城鎮影響力提升

旅游大項目的建設往往能提升小城鎮的影響力,使其旅游形象鮮明、重點突出、品牌響亮。

往往提到奧蘭多,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迪斯尼。從一定意義上,迪斯尼陽光正面的形象已經代表了奧蘭多對外的旅游形象。這種強烈的關聯使得迪斯尼本身就是奧蘭多最好的名片,迪斯尼的品牌、形象、影響力無形中幫奧蘭多做了大量旅游推廣。

②大項目帶動下的小城鎮旅游業相關產業發展

旅游大項目的營建有助于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帶動當地就業。

據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的報告分析,上海迪士尼樂園直接間接帶動的產業可達上百個,估計將帶動上海旅游產業總收入年均140億-180億元的增量,拉動旅游業增加值每年100億-150億元的增量。

在這樣巨大的總量輻射力的帶動下,作為迪斯尼樂園的接待地,川沙未來將在游客的“吃、住、行、購、娛”這五大方面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大量和迪斯尼樂園相關的消費將在此進行,以迪斯尼為主題的旅游相關產業將迅速起飛,迪斯尼產業鏈將在此完整構建。

川沙也將迎來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它的經濟將和奧蘭多一樣,因迪斯尼而興,因迪斯尼而旺。

③大項目帶動下的旅游小城鎮土地增值

川沙鎮的土地經濟價值在迪斯尼項目的帶動下得到了充分的釋放。由于受限于規劃,川沙鎮在過去十幾年都將迪斯尼地塊封凍起來,極少進行開發和利用,因此當地地價一直難以抬升。

迪斯尼項目啟動后,川沙鎮土地價值得到釋放,鎮區一商業地塊成交溢價率高達427%。

而未來作為迪斯尼的主要游客接待地,川沙的交通和基礎設施將進一步改善,周邊地價的預期將更為樂觀,土地將繼續保持增值趨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3.長子營經驗——生態型旅游小鎮的發展模式 案例簡介:

長子營鎮位于北京市大興區的東部。當地畜牧業、農業都相當發達;萬畝原始次生林保持了原始的丘陵地貌,林地條件優越。

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留民營、國家“九五”重大產業項目北京高科技蔬菜示范區都在該鎮。

發展特點:

①農業先行,農旅互動

低碳農業生產帶動的觀光之旅。頂著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全球生態500佳光環的留民營村是以低碳生態的農業生產技術為特色的大型農業生產基地。 該村以沼氣能源為中心,充分利用生物能和太陽能,串聯農、林、牧、副、漁生態系統,真正做到了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這種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理念帶動了農業觀光之旅,形成了有機農業示范區、畜牧養殖區、工業區、有機農業觀光和生態旅游區等幾大農業觀光區域。

前瞻產業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優美農業景觀帶動的踏青之旅。地處長子營鎮赤魯村桃源谷擁有萬畝梨樹,開花季節時能夠欣賞到萬畝梨花盛開的場景。

除此之外,游客還可以深入赤魯桃源谷,賞桃花,看杏花,觀梨花。由農業(果林業)生產所形成的優美的農業景觀也成為旅游業發展之處。

悠閑農事體驗帶動的體驗之旅。長子營是北京的蔬果之鄉,一年中有三季可以進行蔬果采摘。

優質的蔬果生產基地為來這里旅游的游客不僅提供了采摘綠色有機蔬菜的機會,還提供了采摘溫室蟠桃、凱特杏、櫻桃、洋梨、鴨梨、芒果、冬棗、山楂等個性化水果的機會。

而撿雞蛋、親手栽種花草、到大棚里摘菜等個性化的農事體驗項目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長子營,為該鎮生態旅游增加了更多樂趣和吸引力。

②環境保護,生態人居

京南綠肺,長子營以其萬畝的次生林成為京南面積最大的都市“綠肺”,在此背景下,結合當地大規模農業生產的背景,長子營生態條件較好,空氣質量較高。

低碳循環。前面已經提到留民營依靠沼氣發電,目前以這個村為中心實現了七村聯供,聯供工程以沼氣和有機肥料生產為紐帶,鏈接禽畜養殖、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種植、農產品加工、物流配送、觀光休閑,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綜合效益最大化。

宜居宜建。長子營經過多年的建設,逐步形成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的宜居環境。

目前全鎮已基本形成了三大發展帶:以高速路千畝自然水域、千畝片林為依托的牛坊至佟莊居住發展帶;沿鳳河、長采路、萬畝菜田形成的留民營、鎮工業區至路城營的宜居發展帶;以國家森林公園、萬畝果品基地為依托的沿安大路而形成與和順場至再城營的宜居發展帶。

三大宜居發展帶的形成將為長子營鎮的舊村改造和城市人口疏散工作提供可用的空間,創造居住發展空間。

前瞻產業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4.“五朵金花”綻放——對接大都市旅游小鎮發展模式 案例簡介:

成都三圣鄉以種植花卉為主要旅游資源,花卉種植面積多達8000余畝。“三圣花鄉”涵蓋成都錦江區的五個村落,包括幸福村的“幸福梅林”,江家堰村的“江家菜地”,紅砂村的“花鄉農居”,駙馬村的“東籬菊園”,萬福村的“荷塘月色”,五個村子并稱為“五朵金花”,形成“春有紅砂,夏有荷塘,秋有菊園,冬有梅林,江家菜地四季皆宜”之旅游情景。

發展特點:

①滿足都市人向往田園的需求,實現田園生態化

大都市人群平時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在周末或節假日時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愿望更加強烈。

三圣鄉所采用的生態農業結合旅游農業的農家樂模式恰好滿足了大都市人群這方面的需求。

不論是“江家菜地”展示的“周末都市菜農采摘忙”的場景,還是“東籬菊園”營造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浪漫,都深深吸引了都市人,為他們在鄉村找到了心靈的棲息之所。

前瞻產業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②對接都市的基建標準,實現設施服務城市化

三圣鄉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積極接軌城市,充分考慮了人性化的需求。道路建設依傍地勢地貌和自然山水,交通布局做到人車分流;水電供應穩定;電話、寬帶到戶;天然氣供應充足且為未來鋪設留有余地。

高標準的基礎設施建設讓都市人來到三圣鄉享受到和城市一樣的便利,進一步增強了三圣鄉的旅游吸引力。

③依傍大都市的技術力量,實現發展技術化

靠近大都市的旅游小城鎮在發展過程中更容易得到大都市的技術支持。例如“五朵金花”中的“東籬菊園”在建設時,依托四川省農科所的技術力量,以規模種植菊花為支撐,引導村民規?;?、多樣化進行大田種植菊花,形成1000余個菊花品種、300余萬盆盆栽菊花、2700余畝的菊花種植規模。

與此同時,在農科所的引導下,村內農房進行改造,和菊花景觀一起形成整體和諧、色彩繽紛的農村景觀系統,給游客帶來視覺上的享受。

④承接大都市資本投入,實現資本多樣化

三圣鄉的資金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民間資本的介入。錦江區政府以8300萬資本搭建融資平臺,成功撬動了當地民間資本1.6億來投資建設三圣鄉。二是政府對基礎設施的資本投入。

“五朵金花”每個村都投入一千多萬的資金用于鄉鎮基礎設施的改造。三是集體資產的參與。鄉鎮以固定資產入股來參與三圣鄉的旅游發展建設。 三種來源中,獲得資本數額最大的就是通過招商引資吸引民間資本注資三圣鄉旅游。在此過程中,成都市相對發達的經濟水平和開明開放的投資空間為民間資本的注入奠定了基礎。

歐洲著名城市范文第2篇

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服務性經濟的趨勢會同世界城市化、信息化浪潮推動了城市在經濟、社會、政治等各方面的發展。如今一座城市的發展不僅僅表現為硬件基礎設施水平,還包括人生活水平、知識流動水平,同時城市也面臨著眾多的可持續性發展方面的挑戰和威脅,交通、水、能源和通訊等核心基礎設施系統需要更智慧的管理。另一方面,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通信技術能力大幅提升,同時大大降低了技術在城市中應用的成本,為現代城市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在這樣的背景下,“智慧城市”作為一種戰略被提出,將更多新技術用于構成城市的核心系統中,實現對其的感知和互聯互通,進而實現更高層次的智能、促進更廣泛的參與,努力推進面向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嘗試構建創新2.0時代的城市新形態。近年來歐洲許多城市都確立了智慧城市戰略,智慧城市被視為重振經濟的重要領域,亦作為提升城市競爭力及解決城市發展問題、再造城市的重要途徑。為了進一步了解歐洲智慧城市建設情況,北京市赴歐洲智慧城市交流團一行赴歐洲就智慧城市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拜訪了米蘭、里昂、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推進相關機構并與三個城市負責智慧城市建設的機構及主要負責人進行了交流,并在此基礎上對歐洲智慧城市的建設進行分析和總結。

二、智慧城市的內涵

城市化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一種制度創新,通過改變勞動力、資本的空間分布從而大大提高了人類創造財富的效率和經濟發展速度,進而演化出結構高度交錯繁復的城市系統?,F代城市則更是一個區域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和信息中心,是勞動力、資本、各類經 濟、生活基礎設施高度聚集,人流、資金流、物資流、能量 流、信息流高度交匯。根據錢學森先生提出的大成智慧學理論的角度,城市是一類子 系統繁多、結 構繁復、其間 關聯關系高度繁雜的開放的復雜巨系統。全球城市正處在一種不斷變化并展示著各種復雜動態的狀態。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 、科技等各個 復雜系統的 質量 ,決定著城市 居民的生活質量。

智慧城市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知識社會創新2.0環境下的城市形態。作為近年來城市發展的熱點,人們對智慧城市關注的主要焦點常常集中在“智慧”,甚至只是其中的“智能”方面,也即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或者是智能基礎設施的作用上。正如鄔賀銓院士所強調,智慧城市首先是城市,應注重其城市功能的提升,包括面向人的生活、教育、經濟、環境等城市能力增長的推動力。因此,信息基礎設施及信息技術的應用并不是智慧城市的唯一標簽,智慧城市應以能夠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來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讓現代城市更為繁榮作為其標簽。這正是創新2.0時代所強調的以用戶為中心、以人為本。在歐洲調研過程中,我們也感受到信息技術服務人們生活的信息惠民舉措,隨處可見的是便民信息與知識基礎設施,包括城市里的免WIFI接入點帶給市民的隨時在線信息服務以及機場電子閱讀休息廳帶來的別樣書香城市體驗。

維也納科技大學區域科學中心一項研究就歐洲70個中等規模的歐洲城市進行了調研和排名,確定了六個主題:智慧經濟(SmartE conomy)、智慧公眾(Smart People)、智慧治理(SmartG overnance)、智慧移動性(Smart Mobility)、智慧環境(SmartE nvironment)、智慧生活(Smart Living)。在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歐洲智慧城市建設更為關注人,以人為本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我們認為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創新2.0環境下的城市形態,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實現全面透徹感知、寬帶泛在互聯、智能融合應用,推動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

三、歐洲智慧城市建設現狀

2002~2005年歐洲實 施了“電 子歐洲” 行動計劃 ,2006~2010年間完成了第三階段的信息社會發展戰略。在這個基礎上,歐洲各城市開始了智慧城市的實踐。2000年英國南安普頓市啟動了智能卡項目。2005年英國政府啟動了推進移動泛在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的游牧項目。2006年瑞典斯德哥爾 摩市開展了 頗具代表性 的智能交通 建設實踐。而一些先行城市也越來越多的開始從以人為本的視角開展智慧城市的建設,如歐盟啟動了面向知識社會創新2.0的Living Lab(生活實驗室)計劃,致力于將城市打造成為開放創新空間,營造有利于創新涌現的城市生態,并以LivingLab為載體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芬蘭的赫爾辛基、丹麥哥本哈根、荷蘭阿姆斯特丹、西班牙巴塞羅那等城市也相繼啟動了智慧城市建設。歐洲在智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相關技術創新、公共服務、交通及能源管理等領域進行了多項成功實踐并在打造開放創新、可持續智慧城市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其中,荷蘭、法國、意大利等國的實踐非常具有特點。

1 、 荷 蘭 : 可 持 續 發 展 的 智 慧 城 市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的首都和經濟中心。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建設中注重通過Living Lab的構建推動政府部門、企業、科研機構及用戶參與協作的用戶體驗、設計創新與示范推廣,并推行了可持續能源、節能建筑、智能家居、電動汽車等計劃。如通過運用智慧電表和能源反饋等技術,讓耗能狀況“可視化”,進行對能源使用進行評估和改善的實驗與示范應用。阿姆斯特丹也是荷蘭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港口的73個靠岸電站配備了154個電源接入口,方便游船與貨船充電,用清潔能源發電設施取代燃油發動機,減少環境污染。2009年荷蘭利安得 (Liander) 和阿姆斯特丹創新動力(Amsterdam Innovation Motor) 兩家公司提出城市發展戰略構想,通過技術創新等措施保障生活、工作、交通以及公共空間發展的可持續性。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阿姆斯特丹的LivingLab也是歐洲Living Lab組織(ENo LL)的重要成員,通過Living Lab鼓勵市民、企業、政府積極合作,讓居民和到訪的游客都成為新技術應用實驗區內參與設計、共同創新的主體,強調5R原則,即Reduce垃圾減量、Reuse廢物復用、Recycle循環利用、Recovery資源再生和Repay有償原則,推動智能電網、區域供熱、城市設計、智慧家居、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的創新與示范應用,讓所有自然資源都逐步實行計量使用和有償消耗,并通過碳當量對廢棄物實行交換,共同營造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環境,也推動阿姆斯特丹可持續創新城市的建設。

此外,阿姆斯特丹還非常注重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開放數據策略。2012年阿姆斯特丹在西班牙巴塞羅納舉辦的第二屆智慧城市世界大會上獲得智慧城市獎。這得益于阿姆斯特丹市政當局、北部荷蘭省和中央政府三個道路管理主體之間的合作,將政府開放數據與市民互動產生的社會媒體數源據提供給數據開發者,利用開放數據開發智慧化應用,實現了對交通流動量和交通的優化。阿姆斯特丹政府與數據應用開發商合作為出行問題共同提供解決方案,通過采用多種方式為出行者提供到達其目的地的實時出行信息,提高了出行效率。同時阿姆斯特丹市設施和交通部將交通和出行數據向公眾開放,鼓勵企業創新,提供新產品和移動服務,提高出行者出行效率。

2 、 法 國 : 以 人 為 本 的 智 慧 城 市

近年來,法國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法國的智慧城市建設主要注重三方面效益,其一的重點是通過新技術的應用提升民生效益,不斷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和舒適度。民生效益是法國政府最為看重的,其中法國政府在做的智慧城市民生項目包括實現對潛在氣候和地質等風險進行預警,如水災、火災、山體滑坡等,并將警報發送到相關人員或緊急服務部門,減少災害對城市居民生活的影響;其二,智慧城市建設還會推動生態效益。根據法國專家預測,如果智慧城市建設得以完全實現,預計能夠降低20%至4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三是智慧城市建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據智慧城市建設行業估算,2011年在全球范圍內智慧城市總體規模已達到5263億美元。

法國第二大城市里昂推出的“智慧城市概念”,主要考慮四個方面:一是側重環境問題和能源節約,鼓勵使用過渡能源和清潔能源;二是強調政府、企業和城市居住者之間網絡溝通;三是邀請城市居住者參與智慧城市的建設;四是充分整合、運用信息和通訊技術、機器人技術和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等新技術,促進多網絡信息資源共享和運行。

其中新技術的整合和使用,是法國建設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特色。2008年法國電信公司在法國卡涅和格勒諾布爾兩個城市,嘗試利用智能通信技術優化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法國電信公司在卡涅各個區域安裝感應器來監控、測量和控制城市的環境,其中包括公共建筑的供水系統、街道照明控制系統和環境控制系統等,同時以無線網絡對海邊路燈及海面溫度監測器進行全方位覆蓋,并且使用污染探測器實時監控二氧化碳、噪聲、紫外線、風速、氣壓、溫度等,然后將數據提供給政府有關部門,供其在市政建設時參考。根據法國電信公司的測算,卡涅的路燈照明占整個城市能源消耗的40%,而利用感應器,城市街道照明和維護成本可以減少20%至30%。法國智慧城市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精確收集城市數據,然后協同管理分析數據,并且通過分析的結果來進行決策,實現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或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目標。

其次法國智慧城市建設強調通過PPP (公私合作伙伴關系) 等方式充分發揮企業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作用,注重政府、企業、城市居民之間以及企業跨行業協作,依托智慧城市建設即提高了城市運行管理水平又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電信和水網建設是市政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兩個重要環節,法國電信公司和威立雅水務公司作為上述兩個領域中的“領頭羊”,進行合作開展了智能水表項目。在合作過程中,兩家公司發揮各自優勢,法國電信公司提供數據傳輸介入技術,利用有線或無線的方式收集和傳輸傳感器接受的信息,并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所采集的數據,再把分析結果提供給終端消費者。而威立雅則主攻水處理工作。他們根據客戶的需求,制定不同形式的數據,用短信等方式將服務推送給用戶。此外,法國電信為威立雅建立了一個分析平臺和一定數量的智能水表,威立雅利用這一平臺巡查漏水、偷水等異常情況,監測水質污染信息,從而節省了成本,實現了雙贏。

再次法國的智能城市建設非常重視在基礎信息建設過程中的信息安全?;趯祿鳈嗪桶踩目紤],法國政府將自己的云計算項目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交給法國企業完成。2012年,法國政府通過國家信托局,聯合法國電信公司以及泰雷茲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專門從事安全的云計算提供服務。

3 、 意 大 利 : 人 文 關 懷 的 智 慧 城 市

意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具有優秀的歷史和文化傳統。米蘭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全意大利的經濟和金融中心,擁有眾多文化機構和大學,米蘭擁有重要的博物院、劇院和地標性建筑。當前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面臨著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環境問題。米蘭的智慧城市在遵循歐洲智慧城市智慧經濟、智慧公眾、智慧管理、智慧移動、智慧環境、智慧生活主題的基礎上,還增加了智慧世博,為了迎接2015年在米蘭召開的世博會,在數字城市的基礎上,增加移動性,提升社會化創新,形成環境、文化、社會的和諧發展。

意大利的智慧城市建設中更為關注通過科學技術,形成合適的解決方案,在保護現有文化基礎上應用科技技術,并通過這一模式,實現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目標。意大利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不僅關注節能和環保,而且具有人文關懷,從而實現技術與美景、傳統與現代的和諧共處。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意味著不僅僅要把技術看作是人類社會的先進手段,還要通過技術讓人類社會發展得更加智慧。意大利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將技術作為手段和工具,作為達成人類社會建設和發展的目標的工具。意大利在實現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不僅僅依靠技術手段,還將市民的參與其中,通過市民的參與,共同制定成立管理的政策,從而在城市中建立起幸福美好的生活。從意大利智慧城市建設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城市具有自己的歷史的文化,因而也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智慧城市建設模式。米蘭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注重歷史文脈的傳承,在米蘭街頭,我們仍可見具有古老歷史的有軌電車。

綠色交通也是智慧米蘭建設中的重要一部分。米蘭的綠色交通建設特別重視樹立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理念,將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發展的首要位置。米蘭街頭可隨處可見的自行車借用點,借用點還提供了無線Wi Fi接入、信息查詢與城市導向服務。米蘭還出臺了鼓勵市民通過公關交通出行的一些措施,譬如向不使用私家車的市民獎勵公共交通代金券。

米蘭的政府公共服務與城市管理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城市里除了各類公共交通工具,最多的就是城市警察的警車了,城市街道等公共場所隨處可見城市警察和他們的警車。城市警察是政府給市民提供公共服務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通訊及各類裝備精良,隨時準備為市民提供各類幫助。涉及街面秩序、城市管理的事項城市警察都管,相當于國內的“城管”加“交管”為主再加上若干的城市管理相關執法單位,市民無需通曉各類繁復的城市運行管理專業分工,“有問題,找警察”,城市警察成為街面公共服務的統一提供窗口并隨處可見,而真正涉及治安和刑事的,則由城市的憲兵隊負責。感覺城市管理的職責設置與銜接更為科學合理,街面管理高效、服務貼心便民、公共秩序井然。以用戶為中心的街面執法服務提供而非是以政府專業分工為出發點的政府管制,也正是智慧城市在城市管理服務中的一個具體體現。

筆者一行還參觀了Verona大學,觀看了三維建模和打印技術。3D打印作為一種快速成型技術,常常用于FabLab、創客空間,支撐人們隨心所欲的設計和制造他們想象中的產品。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發起的Fab Lab(微觀裝配實驗室)到創客,都是以用戶創新為核心理念,是面向知識社會的創新2.0模式在設計制造領域的典型表現,基于從個人通訊到個人計算,再到個人制造的社會技術發展脈絡,試圖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面向應用的融合從創意、設計到制造的用戶創新環境。這一理念也被用于巴塞羅那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通過Fab Lab (微觀裝配實驗室)在智慧城市領域的探索,建設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這一創新浪潮也推動了的德國工業產業的發展,也即工業4.0,將創新觸角延伸到用戶端,覆蓋了工業的全部過程,將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虛擬信息化網絡、智慧研究、智能技術全面的與現實世界運行進行有機聯接、融合,成為一個有機整體,為生產模式、商業模式、工業管理、工業效能提升以及實現更為人性化、定制化的產品帶來了全新的機遇。

四、歐洲智慧城市框架及特征

1 、 歐 洲 智 慧 城 市 建 設 框 架

通過調研及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歐洲智慧城市建設以人為本,注重城市歷史文化特色及可的持續發展,將城市信息系統與經濟發展、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緊密結合,優化城市管理決策、創新技術、擴展產業空間、全民提高城市生活品質。通過公眾的廣泛參與和自上而下的信息反饋機制推動城市建設與社會高度融合,經濟社會發展更智能化、更能實現發展的可持續性。我們梳理了歐洲智慧城市建設框架圖如下:

其中環境是歐洲智慧城市建設的關注重點,注重城市發展、居民生活以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環境友好、生態可持續發展,建設宜人的自然條件(氣候、綠化等)。譬如2011年歐盟推出的“智慧城市和社區計劃”(Smart Cities and Communities Initiative) 計劃在2012年投入8100萬歐元用于支持交通和能源的試點項目,該計劃支持城市和社區采取措施,通過對能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產使得溫室氣體排放量到2020年減少40%。

在社會方面,突出以人為本的主題,包括政府參與的為公民服務的各方面管理運作,提升公眾生活質量的各個方面,包括受教育、文化、衛生、安全、住房、旅行等方面。例如,2012年7月10日,歐盟委員會發起了“智慧城市和社區的歐洲創新伙伴關系”(Smart Cities and Communities European Innovation Partnership),把能源、交通和信息與通訊技術等領域的技術與城市需求相結合,并在特定的城市開展示范項目,如高效供熱和制冷系統、智能儀表、實時能源管理、零排放建筑、智能交通等,來優化城市生活空間,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并通過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設計來提高公眾對公共服務的滿意度。

經濟方面,推動經濟的持續增長,通過知識技術創新推動經濟發展,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就業率,注重市場體系的完善,廣泛參與國內外競爭與合作,并通過Living Lab、Fab Lab等面向知識社會的創新2.0模式建構和平臺搭建,以及開放數據、眾包眾籌等方式推動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激發市場、社會活力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2 、 歐 洲 智 慧 城 市 建 設 特 征

歐洲智慧城市建設注重從市民需求出發,以各種基礎網絡為支撐建設感知設施,通過信息的融合分析提供智能服務,提升經濟效益和政治效率,促進社會、文化與城市發展。歐洲智慧城市的建設尤其注重以人為本、市民參與、社會協同的開放創新空間的塑造以及公共價值與獨特價值的創造。注重從市民需求出發,并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社交媒體來加強用戶的參與,匯聚公眾智慧,不斷推動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歐洲智慧城市建設具有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的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的特征。主要體現在:

用戶創新,通過Living Lab等模式讓用戶參與城市公共服務產品生產的全過程,包括公共服務產品的設計、生產、提供及決策的全過程,通過用戶服務DIY,提升用戶體驗,不斷優化公共產品與服務。譬如阿姆斯特丹的Living Lab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巴塞羅那從Fab Lab到Fab City的實踐,都在積極嘗試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讓用戶更好參與創新進程,成為服務設計與創新的主體,消弭需求與技術實現的鴻溝。

開放創新,實現公共服務數據內容、數據標準及相關工具的開放,可以提供公眾查詢、下載、使用政府數據服務,包括數據標準的開放,方便社會對政府數據的使用和共享應用,以及市場、社會資源對數據的進一步深入開發利用,產生社會價值。例如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實現了一千多個數據集的開放,并且通過黑客馬拉松積極推進與開發者的合作。2012年,還主辦了第一屆全球開放式知識節(OpenKnowledge Festival),同時赫爾辛基也發起過論壇Virium智能城市計劃,為市民隨處提供數據,以望提高生活質量。

大眾創新,互聯網等新技術的出現,使得大眾更方便的獲取、交流、更新知識,BBS、博客、微博、維基等工具進一步推動知識收集、產生、共享的新模式,也改變了創新的形態,眾包成為當今知識工作領域的一個突出現象。例如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在Amsterdam Opent.nl平臺嘗試眾包,讓市民互動參與地方決策,該平臺允許用戶通過Facebook提交他們的看法,利用社交媒體鼓勵社區參與地方決策,分享意見并與政府互動和合作。

協同創新,實現政府、企業及公眾之間的互動、交流、協同,實現面向公眾服務的公共價值塑造過程,實現協同創新。譬如里斯本的智慧城市建設中,以提高城市生活質量和將市民訴求視為積極的意見表達為中心,實現了涉及公共機構、私人企業、大學、研發中心、協會以及地方政府之間充滿活力的合作、創造與決策過程。過程中采取了同參與式預算(Participatory Budgeting),收集用戶對城市 發展項目評估的意見和反饋。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從歐洲智慧城市建設來看對我們國家智慧城市建設的啟示,首先要認識智慧城市的內涵,深刻認識“智慧城市”在以人為本,注重環境、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是成功建設“智慧城市”的關鍵。其次我們應該看到我國與歐洲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的之間差距,在借鑒歐洲智慧城市成功經驗的同時彌補差距,推動中國特色的智慧城市健康發展。

1、強 化 用 戶 導 向 的 城 市 設 計 與 服 務 提 供

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形塑了以用戶為中心、以社會實踐為舞臺、以共同創新、開放創新為特點的用戶參與的面向知識社會的創新2.0模式。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充分認識并利用以用戶為中心、需求為驅動的創新服務模式,強化用戶導向培育新型的創新價值鏈合作伙伴關系。政府本身的轉型非常重要,政府應是平臺的搭建者和創新生態的服務者,在城市設計與服務提供中要從生產者視角轉為服務者視角。讓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思維取代以政府專業分治為出發點的管制邏輯。相應的,城市規劃也應由傳統的城市規劃決策者拍板向公眾參與面向運行的規劃方式轉變,實現城市規劃、建設、運行的有效銜接。讓城市的用戶———市民,成為城市服務的中心和參與設計的主角。

2 、 培 育 產 業 生 態 , 注 重 協 同 創 新 , 推 動 區 域 經 濟 發 展

產業界和各類市場主體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主力軍。產業與經濟發展是推動城市發展的引擎,良好的產業生態是一個城市活力的重要來源。要充分借助市場力量,通過PPP等方式,并充分借鑒Living Lab等協同創新模式,實現智慧城市建設、市民社會參與與產業生態培育的協同發展。要智慧城市建設抓住高端軟件、高端芯片、光纖技術、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等新高科技、新技術的新機遇,在構建智慧城市的智能基礎設施的同時,帶動新興產業的發展,培育產業生態,推動產業更新與升級,實現創新驅動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 、 強 化 數 據 意 識 , 推 動 數 據 資 源 整 合 共 享 和 開 放 數 據

強化數據意識,大力推動數據資源的整合和共享,這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也是實現用戶導向城市服務與設計的前提。在政府數據資源整合與共享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開放數據。政府通過城市公共數據內容、數據標準及相關工具的開放,不僅可提供公眾查詢、下載、使用政府數據服務;還可強化社會監督,推進透明政府、責任政府、法制政府的建設;更重要的是方便了社會各界參與公共數據的開發和共享應用,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推動創新涌現,促成群體智能和多方協同的公共價值的塑造。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通過開放數據戰略,極大的推動了社會開放數據分析、開發的能力,以及各類商業服務模式創新的能力。

4 、 抓 住 新 一 代 信 息 技 術 機 遇 , 提 升 智 慧 城 市 基 礎 設 施建 設 水 平

我們看到歐洲智慧城市建設注重利用現有基礎設施來提升城市的智慧服務,但我們同時也要看到中國與歐洲基礎設施之間的差距。我們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機遇,實現基礎設施的提升,加快寬帶泛在網絡建設,實現每個人都能隨時接受“在線”服務;實現物聯城市,城市每個“單元”都能夠被傳感器、網絡連接;通過云計算,實現城市狀態和數據深度分析。從而運用于城市公共安全、制造生產、環境監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衛生、健康監測、金融貿易等多個領域。

5 、 實 現 綠 色 與 可 持 續 發 展

歐洲著名城市范文第3篇

從2005年6月起至2008年10月, 長江源區生態環境地質調查項目組對長江源區冰川、湖泊、沼澤濕地等生態環境問題進行了實地考察研究。目前, 長江源區冰川總面積為1 0 5 1平方公里, 比《長江源志》記載的1 2 4 7平方公里減少了196平方公里, 冰川年消融量達9.8 9億立方米。

長江源區冰川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昆侖山、南部的唐古拉山及西部的祖爾肯烏拉山。在冰川持續大規模消融中, 昆侖山玉珠峰冰川與1 9 7 1年相比, 冰舌退縮了1500米, 平均每年退縮達42.86米。唐古拉山口東側冰川側向最大退縮量為125米, 正面退縮265米, 與1 9 7 0年相比, 正面每年退縮量為7.5 7米, 退縮速度驚人。

最近幾十年, 隨著青藏高原的強烈隆升, 來自西南部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因喜馬拉雅山、唐古拉山重重阻隔而不能長驅直入到達源區, 致使高原內部氣候日趨干燥。加之全球氣候的持續變暖, 特別是近年來溫室效應的影響, 長江源區冰川環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冰川大規模消融退縮。

歐洲著名城市范文第4篇

落木只流濃逝水 輕塵漫舞亂飄萍

民國定都南京后, 出了名的藝人云集南京, 梅蘭芳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成立一個“新生社”, 對明清戲劇進行改革, 梅蘭芳是主要成員, 代表作有《空城計》、《四郎探母》、《寶蓮燈》等, 而“新生社”就設在南捕廳花廳內。

出生于京劇世家的梅蘭芳, 10歲就登臺演出《天仙配》, 并善于演花旦, 1908年搭喜連成班, 1911年北京各界舉行京劇演員評選活動, 張貼菊榜, 梅蘭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 初來上海就風靡了整個江南, 當時里巷間有句俗話:“討老婆要像梅蘭芳, 生兒子要像周信芳。”

1919年4月, 梅蘭芳應日本東京帝國劇場之邀赴日本演出, 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記》等戲, 一個月后回國。

1930年春, 梅蘭芳率團赴美, 在紐約、芝家哥、舊金山、洛杉磯等市獻演京劇, 獲得巨大的成功, 報紙評論稱, 中國戲不是寫實的真, 而是藝術的真, 是一種有規矩的表演法, 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此期間, 他被美國波莫納大學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授予文學博士學位。1935年他曾率團赴蘇聯及歐洲演出并考察國外戲劇。在京劇藝術家中, 出訪最多和在國內接待外國藝術家最多的當屬梅蘭芳, 因此人們稱他為本世紀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國京劇藝術的文化使節。

抗戰爆發后, 日偽想借梅蘭芳收買人心、點綴太平, 幾次要他出場均遭拒絕。梅蘭芳考慮到在上海不能久留, 遂于1938年赴香港。他在香港演出《梁紅玉》等劇, 激勵人們的抗戰斗志。

歐洲著名城市范文第5篇

閔祥德, 林散之的早期弟子之一, 一位“高產”的書法家, 同時也是一位關注城市發展的“建筑藝術家”。面對城市這個巨大的立體的藝術體, 習慣了在平面上揮灑線條的閔祥德, 也有獨特心得。在他的眼里, 城市線條或硬朗或柔美, 如同書法藝術中, 線條或飄逸或渾厚, 美在變化與生動的氣韻, 兩種文化的審美要求一致, 基于文化精神及文化品質的內在要求也一致。

一.城市之美在乎城市文化之表達

閔祥德的書法, 或有萬馬奔騰之勢, 或有潺潺溪流之靜, 縱橫捭闔間, 滿紙煙霞, 洋溢深厚的文化底蘊。關于書法作品的好壞, 閔祥德自有評判, 然而, 對于城市之美, 閔祥德卻將他當成了一個龐大的課題來看待。他認為城市之美, 并不單純是它的街道、它的建筑多么好, 而是這個城市是否有文化內涵。正如書法作品一樣, 有了文化內涵的城市, 才具備了美麗的基本條件。

閔祥德談及當代城市建設中的熱點問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認為在南京這樣的六朝古都, 文化遺產的保護尤為重要。歷史上的文化盛宴雖然已經散場, 但是新的時代精神下, 文化表現為對歷史的揚棄, 表現為更為深邃與內斂的文化精神與內涵。與時俱進不僅是一種發展的思路, 也是延續歷史文化的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傳統文化的韻味便是別具一格的城市之美, 為不同城市的形象營造確立了標準。

因此, 遺產保護的第一原則就原真性, 要在保護文化遺產原狀的基礎上對其文化精神予以延續, 憑借城市的文化內涵為城市豎立標記, 城市的規劃也要基于這樣的城市文化精神。

作為藝術家, 閔祥德看待城市的眼光是挑剔的, 他的挑剔并不是對城市建設的否定, 而是用更高的標準來衡量這個城市建設的成敗得失。城市的美是一個復雜的概念, 有著不同的評價體系, 本身很難予以定義。關于城市之美, 閔祥德如是評價:

城市建設不僅要體現自己的文化精神, 也要有創新意識。不同城市之間進行類比, 方可突出自身的城市特色。譬如南京, 若多年后, 外國人從中國回去, 談及中國腦海中首先閃現南京, 那種鮮明的印象便是南京城市文化之美的反映。此外, 對城市未來幾十年甚至更久遠的發展需有明確定位, 過去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現在的記憶, 如何傳承給后人?需要在城市建設中遠期規劃, 避免反復的拆建, 造成資源浪費。

二.雅俗共賞同塑城市品質

書法藝術雖是世人眼中的陽春白雪, 然身為書法家的閔祥德卻提倡城市空間藝術的雅俗共賞。閔祥德并不認為城市建設曲高和寡才算成功。作為不同層次的人生活的空間, 城市的空間藝術也應該兼具高雅與大眾, 包容與典型的特點, 可以有鏗鏘有力的鋼筋混凝土森林, 也可有曲水流觴、小橋流水式的優美景致, 更可有傳統藝術表現手法妝點的現代家園。

雕塑、書法、壁畫……將這些不同的藝術形式運用到城市建設中, 必須要考慮這個地域的地理環境、人文條件, 這是對當地審美水準的一種回應;另外, 藝術不應該是用來襯托和張揚城市經濟實力的手段, 那樣藝術容易陷入尷尬的境地, 創造出來的藝術品約定俗成, 看似無可挑剔, 卻十分不協調。

閔祥德認為, 要想提高城市品質, 提升全民人文素質很重要。對于這些公共藝術來講, 人們普遍欣賞不了的藝術就無法評定其價值。只有人們的欣賞水平提高了, 在城市建設中這些藝術形式的運用才能提升到一定的層次, 這樣整個城市的人文氣質才會得到提升, 雅俗方能共賞。

戶外廣告是城市景觀的特殊構成要素, 有學者將戶外廣告稱為城市的“第二輪廓線”, 作為一種戶外媒體, 是城市的附屬物, 時刻存在著與城市環境相協調的關系。閔祥德生活的城市空間中, 隨處可見的廣告牌常令他思考良多。他認為, 從商人的角度來看, 廣告牌的安放多是從商業宣傳的效果來考慮的。但從城市空間的美觀來講, 我們不妨設立一個高標準, 不討論廣告牌如何不破壞城市形象, 而是去考慮怎樣利用它為城市建設加分。首先要關注廣告牌的設置和設計問題, 其次是戶外廣告的創意問題。另外, 廣告牌設立對城市形象的影響好壞, 不僅取決于廣告設計者的水平高低, 也取決于政策的約束力。另外, 在當代的城市建設中, 戶外廣告已經日趨成為一種個性文化, 不僅制造工藝多樣化, 其藝術表現形式也愈加多元化。

三.觀城無數思城市發展之道路

如果說書法創作是書法家隨性而發的藝術暢游之樂, 那么思考如何塑造城市之美則是充滿了理性的艱難探索過程。閔祥德是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曾在國內外眾多城市舉辦過大型書法作品展, 其部分作品更曾被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以及美國、英國、日本等機構收藏。由于藝術交流和開闊藝術視野的需要, 閔祥德足跡踏遍國內外許多城市。不同的城市的風韻氣度是城市文化的反映, 對于參觀者的閔祥德而言, 這些游歷經驗對于思索城市建設貢獻良多。

說到南京, 這個自己居住了多年、有著深厚感情的城市, 閔祥德感觸至深, 南京是一個備受歷史“垂青”的城市, 作為“六朝古都”、“金陵帝王都”, 南京歷經風雨的同時也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這是大多數城市無可比擬的。但同時南京又是一個現代化都市, 在進行新城市建設的時候, 如何處理現代與歷史的關系才恰到好處?這是他觀城無數之后反復思考的問題。

他提及西安, 盛唐風度猶自留存的歷史古都, 城市總有一種飛揚、古樸、大氣的面貌;再說到深圳, 一座美麗的現代化城市, 建筑、道路規劃整齊有序, 給人通達、開拓、時尚的印象。雖是兩個風格大不相同的城市, 卻都有其獨特魅力;日本的一些城市, 大到街道, 小到景觀小品, 都清爽潔凈, 讓人感覺舒適無比, 城市的人文素質較高。

閔祥德認為, 城市之美并不存在風格上的優劣, 正如對一件藝術作品進行評價, 并不是從視覺出發, 而是去衡量它對所要表達對象的表現力。力度不夠, 表現力會大大減弱, 就無法將事物的美感展現出來;力度過了, 則容易矯揉造作。藝術表現講究恰到好處, 如中國的傳統繪畫, 它們的藝術魅力都是恰到好處地把技巧化為意境, 把自然界的神韻提高升華, 創造出神形兼備的藝術形象。對于城市建設來說也應講究恰到好處, 要思考怎樣才能恰如其分地將城市的魅力展現出來。

采訪中, 閔祥德以一個藝術家的眼光去觀摩城市, 對城市建設提出了若干建議。他將城市建設與藝術創作關聯起來, 認為城市建設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學問, 它亟需有藝術創造力的規劃師和建筑師。就像書法一樣, 墨水濃淡、腕力大小都講究恰到好處, 城市建設亦是如此, 一味追求現代化高端建設或是一味強調保護修復遺產, 都容易使城市陷入矯揉造作的尷尬境地。

歐洲著名城市范文第6篇

吳良鏞,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著名的建筑學家、城市規劃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他長期致力于中國城市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教學、科學研究與實踐工作,在建筑教育領域作出了杰出貢獻,1996年被授予國際建協教育/評論獎。他主持參與多項重大工程項目,特別是為舊城區改造整治規劃設計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他主持的北京市菊兒胡同危舊房改建試點工程,獲1992年度的亞洲建筑師協會金質獎和世界人居獎,2000年獲得國家建設部頒布的首屆“梁思成建筑獎”,并在火熱的城市化進程中,提出了“人居環境科學”理論。

Q:作為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及城市規劃學家,是什么促使您走上學建筑這條道路,并頗有建樹?是您兒時的夢想嗎?

選擇學建筑,這與我早年的經歷有關。1922年,我出生在南京;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南京失守,我離開了南京,這期間我目睹了戰爭造成的破壞。記得1940年,我在四川合川參加高中考試,最后一門考完已是中午,這時日本人開始轟炸,天崩地裂,大火整整燒了一天,合川的大半座城都被大火吞噬了,這人間慘劇讓狗兒都哭了,我此后再沒聽過一條狗的聲音有那么凄慘?;诖?我對學建筑、為人們建個家的愿望是很強烈的。之后,我懷著“從事建筑行業、立志修整城鄉”的愿望,揮手告別合川,走進中央大學建筑系。

Q:1988年,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您主持了菊兒胡同危舊房改建試點工程,并獲得1992年度的亞洲建筑師協會金質獎和世界人居獎。菊兒胡同是您最滿意的作品嗎?菊兒胡同在后來是否對實際的城市改造起到借鑒作用?

菊兒胡同的設計得到了國際各方面的肯定。我把它稱為“菊兒胡同的試驗”,這個試驗始于1979年,應該被視為北京城市規劃中的一部分。當時我與朱自煊等教授研究什剎海的時候,就提出了居住區的模式:四合院的門面在街道占據較小空間,大街在兩邊,居住空間要大而安靜??梢哉f,這種模式是好的。那么,是不是拿這個模式建設新的住宅呢?1979年開始研究這個模式時,最大的挑戰是爭取較好的密度,如果我蓋3層的房子所擁有的空間相當于5層樓,那么這個試驗就成功了,這個探索過程一直進行到1987年。

我想這是一個過程。菊兒胡同的設計得到了國際專家的肯定,但是同行的建筑師對它的評價是:一般稍好。菊兒胡同在國內報道很少,是受之于國際學會的推薦,才被廣泛知曉。雖然菊兒胡同的設計得到了國際各方面的肯定,但我希望我最滿意的作品是下一個。

其實,并不是說讓所有的房子都蓋成菊兒胡同,這是一個方向,每個地方都具有地方特色,提高住宅的舒適度是根本追求。菊兒胡同是根據當時當地的環境產生和發展的,即使在北京,不同的地方也會有不同的做法。

Q:在改造與設計菊兒胡同時,您提出了“人居環境科學”理論體系。“人居環境科學”究竟是怎樣的理論?

“人居環境科學”理論的提出就是為了各種建設都要與人的居住、居住環境結合起來。人居環境應該包括建筑、城鎮、區域等,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應被綜合考量。例如現在的農田水利,沒有水就沒有田,這是最根本的問題。

“人居環境科學”是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的,1993年提出,1995年清華大學建立了“人居環境研究中心”,2009年,“人居環境科學”研究獲得中國科學院的“陳嘉庚科學獎”,說明這個理論得到了業內的認可。本世紀初,我決定要建立人居環境科學的學科體系。經過10年,我出版了《人居環境科學研究進展2002~2010》,這本書包含了對人居環境的探索、人居環境史的歸納,建構了一個科學體系。盡管如此,我們做的工作仍然是初步的,要做的事情還非常多。

Q:“人居環境科學”內含著“宜居”這個概念。在您看來,中國現代城市的“宜居”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您認為中國哪個城市最宜居?

過去,我們以為建筑只是建筑師的事情,后來有了城市規劃,有關居住的社會現象都是建筑所覆蓋的范圍。目前,我們城市建筑方面問題很多,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就事論事,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你問中國哪個城市最宜居?這個問題好大。我從上世紀40年代就開始研究宜居問題了,現在還沒有得到答案。其實,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個城市在這方面做得好,那個城市在那方面做得好;每個城市又都有做得不夠的地方。

Q:2012年2月14日,您獲得了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這個獎之后,您最想做的是什么?您的聲音聽起來充滿了力量。

其實也沒什么力量不力量的,我就希望工作做出點成績,有成績才有力量。至于下面最想忙什么?我想,需要忙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Q:您是城市規劃及建筑學家、建筑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46年起協助梁思成創辦清華大學建筑系;您構建“了人居環境科學”的理論框架,是引領學科發展的科學家,又是規劃事業的實踐者。您最認可您的哪一個身份?

我認為,我之所以做了這么多的事情,首先是因為我來到了清華建筑系,有機會遇到了梁思成先生,以及很多的專家,比如那個時候文學系有朱自清,社會學系有費孝通等,清華的學術環境讓我非常滿意;第二就是創辦建筑系的事業,這一點離不開梁思成先生,梁思成是個特別愛才、特別詩性的人。我個人也沒有辜負梁先生的愛才之心,在工作上很盡力。

至于回答“最認可的職業身份”這個問題,我想我首先是教育工作者,因為教育工作者不光教書,還要研究問題;作為研究者又要參加實踐,自1947年梁思成先生出國回來后,我作為他的助手參與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呵呵……其實這些都是我要做的事情,沒有哪一個最認可的。我現在還在帶7名研究生,還教書,堅持每學期為本科生上《人居科學概論》第一課和最后一課。同時,我還要研究理論,不研究怎么教呀?研究理論就要時間,就要搞城市規劃,不能脫離實踐。

Q:2003年,在南京市支持下,您主持、設計了金陵紅樓夢文化博物苑。對于這個作品,您本人滿意嗎?有人說,這是你的收刀之作,是嗎?

我最早知道南京要建金陵紅樓夢文化博物苑,是在2001年9月9日的北京一次座談會上。2003年11月,南京有關領導來到我家,在談到江寧織造府建筑工程主持人選時說道:“在南京當地找一位設計家并不難,念及您是南京人,希望您能夠為家鄉留下一個作品。”我雖是南京人,但是抗日戰爭爆發后,只在南京住過不到1年的時間,之后一直在北京從事教學與規劃設計研究,每次到南京也只能是短暫停留,行程匆忙。隨著年歲漸長,°白頭相見江南”,這話說出了我多年的心愿。盡管難度很大,但我還是欣然受命了。

金陵紅樓夢文化博物苑所在位置,據考證是原江寧織造府的西花園位置。方案設計五易其稿,工程由原本設想的“一府三館”——江寧織造府、曹雪芹紀念館、紅樓夢文學館與云錦博物館,最終演變成所有內容的博物館,以及象征“西園”的園林、紅樓夢文化俱樂部等組成部分。推敲來推敲去,博物館主體建筑最終采用了現代風格,將傳統園林層層疊疊立于其上,形成立軸山水之盆景,這也是紅樓夢文化的縮影。

從開始接手設計以來,我一直惦記著它,以前幾乎每個月都要到南京去,看看建得怎么樣。后來為了這個建筑,我還專門寫了一本書——(金陵紅樓夢文化博物苑》,介紹自己的設計思路。在那么小的場地里設計紅樓夢文化博物苑,這就好比螺螄殼里做道場,一個字“難”!這個作品不能說是我的最后一件,但我是盡力而為了。

這個建筑目前已經建好了,現在就是布展還沒搞好,如果布展搞好了,就可以開門迎客了。我其實也很希望它早點開門迎客,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嘛!

Q:您參與、主持過北京奧林匹克建設規劃研究、中央美術學院及美院附中校園規劃、中國歷史博物館改擴建工程前期方案、北京市菊兒胡同危舊房改建工程、北京天安門廣場擴建規劃設計、北京長安街規劃設計、北京圖書館建筑方案設計……其實,豈止在北京,全國其他許多城市,如秦皇島、北戴河、邯鄲、保定、唐山、北海、廈門、桂林、酒泉、張家港、蘇州、無錫、柳州、三亞……它們的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研究項目,都凝聚著您的智慧。您不但被譽為“新中國的建筑與城市規劃先驅者之一”,還被稱為杰出的建筑教育家、著名的水彩畫家、多產作家。是什么原因讓您在多個領域做出一項又一項開創性的工作?

你說的很多事,其實不是我一個人在做的。但說到這個問題,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學習,人要一輩子受教育,我自己也不斷地在學習。如果不把學習放在第一位,你的創造性是從哪里來?要善于向古人學習,向身邊人學習,向外國人學習,向大自然學習。我的案頭最近擺了一本《喬布斯傳》,喬布斯可以說是一個傳奇,和其他許多人一樣,我對他也很感興趣。他有他自己獨特的方法論,我想從他的方法論中借鑒和學習一些精髓,看能否運用到建筑規劃的方法論中。

上一篇:哦香雪教學案范文下一篇:跑業務的技巧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