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國外物業管理論文范文

2023-10-09

國外物業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近年來,我國經濟呈現繁榮發展趨勢,在此背景下,國家提出了財政資金管理改革。到現階段,我國已經全面實施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透明化的國庫集中支付環境已經初見成效。但隨著貨幣支付的愈發頻繁,日益加大了財政資金管理的風險。本文立足于國庫支付環境下財政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經過分析研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為我國財政資金管理提供借鑒。

一、國庫集中支付環境下財政資金管理的重要性

1.1 資金使用規范化和透明化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行,改變了以往一層一層劃撥的財政資金管理方式,資金支付由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全權負責。這一舉措使得銀行與財政部門可以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對每一筆資金的使用去向和相關信息進行有效監管,使得資金使用規范化和透明化。有效遏制了公款挪用和財政資金截留,使得財政資金能夠真正落實到實處,國家財政資金得到高效運轉,為我國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1.2 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隨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部署,財政資金傳遞的中間環節大為減少。各單位只要依照預算用款計劃進行申款,并經過支付中心進行審核,確保沒有問題后,便可以通過余額賬戶直接向收款單位進行支付。這一措施的實施,極大的簡化了財政資金管理的中間環節,節省了支付時間,增強了財政資金使用效能,促進了我國財政資金管理的進步。

1.3 增強了財務管理觀念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要求各單位設立一個獨立的零余額賬戶來進行中央財政資金的管理。這一舉措極大的提高了監管部門對財政資金管理監管力度,使得資金使用透明化。同時,零余額賬戶的設立迫使部門不斷提高部門預算嚴謹性,增強部門財務管理意識,確保每一筆資金落到實處,使得資金管理系統得到高效運轉,促進我國資金管理的進步與發展。

二、國庫集中支付環境下財政資金管理存在的風險

2.1 財政資金支付環節存在厲側金

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時目前制度下存在的兩種支付方式。財政直接支付中預算單位將合法有效的支付憑證交由中心進行審核,中心經過審核后,將支付憑證交由銀行,將國庫資金直接劃撥給供應商、用款單位和個人。由于預算單位和支付中心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對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財政授權支付,單位直接根據財政單位授權的額度,直接向代理銀行簽發支付憑證,比直接預算少了一個審核過程,這對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工作人員綜合素養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部分財務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普遍不是很高。他們對財務知識了解很全面,但是對業務知識的了解卻不夠全面,缺乏實踐工作經驗與全面認知。不少財務人員只局限于會計核算,對國家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了解不充分,具有主觀臆斷性,在實際工作中難免存在問題。

2.3 傳統財務管理觀念根深蒂固

目前,不少單位的財政管理仍停留在傳統的“重分配,輕管理”觀念上,部分預算單位過度重視預算指標,而對預算資金的管理監督卻呈現松散狀態。另外,由于預算批復下達的時間較晚導致一些項目中的追加預算經費存在隨意性,很容易導致在實際工作中財政資金的使用混亂。

三、加強國庫集中支付環境下財政資金管理對策

3.1 加大監管力度,降低財政資金管理支付風險

加大對財政資金支付環節的監督力度,真正做到合理預算和信息真實。同時要及時挖掘和分享重要財務信息,實現財務信息動態管理,建立健全財政資金預警風險系統,著力降低財政資金管理支付風險。另一方面,工作人員要充分利用財務信息來提升自己鑒別能力,不斷優化財務資金管理系統,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和鑒別能力,將財務風險的威脅降到最低。

3.2 提高對國庫集中支付認識,加強工作人員綜合素養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國家在財政資金管理方面的一個根本性變革。在實際工作中,所有預算單位應該不斷提高工作人員對于國庫集中支付的認識,將知識理念與業務實際能力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工作人員職業素養。加強對員工綜合職業素養培訓,切實提高員工工作能力,使工作人員能夠在國庫集中支付體系下能夠全方位的把握財政資金信息管理,保證財務工作的透明性與真實性,共同維護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安全。

3.3 改變資金管理模式,轉變傳統落后觀念

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積極引入信息化和算法,簡化核算流程,降低耗時成本,改變傳統的“重分配,輕管理”的落后觀念,充分利用財務信息動態數據和財務信息共享系統,實時監督每一筆財政資金的詳細信息,實現財務信息精細化管理。同時,財務人員應該不斷提高資金成本的核算準確性,并根據資金核算結果不斷優化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真正發揮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反饋的效用,促進財政資金的合理使用。

綜上所述,國庫集中支付環境下財政資金管理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財政支付環節存在風險、工作人員綜合素養偏低、傳統管理觀念根深蒂固無一不在阻攔著我國財政資金管理的進步。只有從根本上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危害,加大財政資金管理監督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養,轉變落后的管理觀念,才能真正促進我國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的完善和財政資金管理的進步。

國外物業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游客管理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旅游行業所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游客資源逐漸成為旅游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如何提高游客滿意度,培養旅游景區的忠實游客,都成為旅游景區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游客管理中引入CRM將可能會引起游客管理的重大變革。文章基于CRM和游客管理的相關理論,闡述了在我國游客管理中引入CRM的必要性,分析了CRM在游客管理中的應用現狀,并提出了在國內游客管理中引入CRM的重要性。

關鍵詞:游客管理;客戶關系管理;旅游管理

一、引言

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的旅游業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較大發展,逐漸成為了世界旅游大國。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加上旅游業本身對信息依賴度極高的特點,使得旅游業的競爭逐漸呈現出新的特點,信息化程度開始成為提高旅游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旅游業的核心是旅游景區,而旅游景區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極易因受到宏觀和微觀環境的影響而產生波動。旅游景區的信息化能夠極大地增強景區的應變能力和溝通能力,最終提升景區的市場競爭力。

信息化需要技術和概念來支撐,而在景區的游客管理(Visitor Management)中引入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理論是一個理想的選擇。隨著旅游市場的發展,景區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游客成為景區最重要的資源,游客管理是景區獲取游客、提高游客滿意度、培養忠誠游客的重要手段,而在游客管理中引入CRM,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所帶來的機遇,為景區注入新的活力,在實現景區信息化的同時,有助于景區實施更有效的游客管理。

二、相關理論概述

游客管理是指旅游管理部門或機構通過運用科技、教育、經濟、行政、法律等各種手段組織和管理游客的行為過程,通過對游客容量、行為、體驗、安全等的調控和管理來強化旅游資源和環境的吸引力,提高游客體驗質量,實現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和旅游目的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CRM源于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Gartner Group公司于1999年率先提出權威的CRM思想,認為“CRM是一種商業策略,它按照客戶的分類情況有效地組織企業資源,培養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行為以及實施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流程,并以此為手段來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利潤以及客戶滿意度?!?/p>

在游客管理和CRM的研究方面,國內都遲于國外且研究相對薄弱。其中,國內對游客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游客管理的綜合論述、游客容量管理、游客行為管理等方面,而對CRM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客戶生命周期、客戶滿意、客戶忠誠等方面。

三、在我國的游客管理中引入CRM理論的必要性

中國的旅游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進入90年代以后,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國民對休閑娛樂需求的持續增長,國內旅游業呈現出迅速增長的態勢。國內的旅游業發展快規模大,覆蓋范圍廣且形式多樣化,然而與此同時,國內旅游景區在游客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游客管理意識較差

旅游景區的游客管理實施力度普遍不夠,缺乏專業系統的游客管理體系。許多旅游景區并沒有真正成熟的游客管理意識,其所實施的管理大多是針對游客行為對景區環境或設施所帶來的不良影響。此外,雖然部分景區會在十一黃金周等旅游高峰期實施一些簡單的游客管理,但在旅游淡季就放任不管,然而正規的游客管理應該是時刻進行著的。景區的管理者即使有游客管理的概念,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缺乏可操作的措施和手段??偟膩碚f,游客管理并沒有從游客的角度出發,為游客營造一個高滿意度的旅游過程。

(二)過多的重視經濟利益

單純追求經濟利益,忽略了負面的影響。各旅游景區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下,片面地追求游客數量的增長,而同時并未實施有效的游客管理,致使旅游景區游客過多、資源消耗過大、游客易混亂易起爭執。此外,對景區的維護和發展投入力度不夠,許多設施過于老化或不起作用。這些因素都會降低游客的滿意度,使得游客再次參觀旅游該景區的可能性下降。

(三)旅游信息化程度較低

由于旅游景區的信息化程度較低,不能對游客實施有效的管理及跟蹤調查。信息技術和網絡的發展,使旅游信息化成為了當代旅游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國內的現狀是國家及各省市的旅游政務網發展較快,游客可以方便地從旅游政務網以及各大旅行社的門戶網站上獲取大量的旅游信息,然而旅游景區內部的整體信息化水平較低,無法系統地、全面地對游客信息進行分析、利用,也就無法有針對性地對游客進行管理。旅游景區的信息化將會大大地促進有效的游客管理。

鑒于以上問題,在游客管理過程中引入CRM理論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它能夠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加強景區游客管理的力度;其次,它同時從理論和實際上把游客滿意度和游客忠誠度視為管理重點,有利于游客資源的獲取和維持,是旅游景區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取利益的有力幫助;再次,它強大的數據庫記錄了詳細的游客信息,使旅游景區對游客實現一對一有針對性的管理成為了可能,從根本上提高游客滿意度,塑造忠誠游客。

四、CRM理論在游客管理中的應用現狀

國外的游客管理較早的引入了CRM理論中的客戶滿意、客戶忠誠等核心概念,形成了游客滿意、游客忠誠等概念,并因此開始重視游客滿意度的提高以及忠誠游客的培養。國內的應用現狀與國外相比雖然較為落后,但是其應用的方向大致與國外相同,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客戶滿意和客戶忠誠理論運用于游客管理中

近年來,隨著CRM的迅速發展,客戶滿意度在旅游業中的應用也引起了國內學者的注意,許多學者都借鑒了CRM中研究客戶滿意度的方法和模型,加以改善和創新,選擇國內某個特定的旅游景點對游客的滿意度進行調研,并對提升游客滿意度、培養游客忠誠度給出了相應的建議,這也為當地旅游管理部門進行更加成熟的游客管理提供了幫助,如范英(2006)借鑒了美國顧客滿意度指數(CSI)理論模型,建立了旅游地旅游環境游客滿意度指數(TSI)測評的概念模型,并通過實證研究,對峨眉山景區旅游環境游客滿意度進行了分析研究。

(二)國家旅游信息化政策的推進

國內的旅游業信息化程度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較為落后,然而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旅游當局都認識到了旅游信息化的重要性,都大力投入加快旅游信息化的建設,并提出了“三網一庫”的建設目標,即辦公自動化網絡、業務管理網絡、公眾服務網絡和綜合旅游信息庫。國家的政策對CRM在游客管理中的運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多方面促進CRM理論在游客管理中的運用

為了提高游客的滿意度,更好地為游客服務,2008年8月1日,國家旅游局開通了12301旅游服務熱線,截止到2008年11月1日,三個月12301共接到游客電話34827個,每地日均129個,其中旅游問詢、投訴、提示等占來電總量的87.15%、1.4%、1.38%,這是我國為有效的維護游客權益、處理游客投訴、為游客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務所實施的重大舉措。另外,部分景區已經擁有數字化的管理系統,為CRM理論在游客管理中的實施提供了數據基礎,例如九寨溝的“數字九寨智能管理系統”,2006年九寨溝的景區交易為4.7億,而網上交易就達到了7.2億,數字九寨已成為經營管理和環境保護的有效工具。

(四)努力建設和完善旅游數據庫

為了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各省市開始推廣“旅游卡”以促進旅游業的發展。例如,2009年6月10日起,上海面向全國發行的“上海都市旅游卡”,其功能覆蓋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元素,持卡者在滬旅游、購物等可享受低至六折的優惠;成都為感恩全國人民對汶川大地震的援助,于2009年向四川省外游客發放1500萬張熊貓金卡,從2009年3月24日起到2009年12月31日,成都市11個國有重點景區對四川省外持熊貓金卡的游客實行免門票,對省內持熊貓銀卡的游客實行門票半價優惠的政策。上述舉措在大力推動旅游業發展的同時,也為旅游數據庫的建設和完善提供了有效途徑,收集到大量游客的信息,對將來更加成熟細化的游客管理奠定了基礎。

五、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以及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在旅游行業尤其是游客管理中引入CRM理論,是旅游業提高競爭力的必經途徑,是未來必然的發展趨勢。結合國內外現狀可見,在我國的游客管理中引入CRM理論會有以下幾層意義:

(一)提升游客管理的能力

通過對游客信息進行整合和管理并加以分析和利用,能夠提升游客管理和景區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旅游業包括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每一元素都來源于不同的服務商,信息量巨大且不斷被更新。如果景區采用“以游客為中心”的理念,在系統的支撐下進行信息整合并集中管理,這樣有利于對游客提供來自不同服務商同樣高質量的服務。

(二)提高景區收益

通過CRM理論在游客管理中的實施,管理人員可以針對不同的游客提供個性化服務,并且能夠整合旅游業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實現景區的旅游項目營銷和服務一體化以此來提升其開發新游客、保留有價值游客、挽留可能流失游客的能力。景區可以通過對整合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和預測,將其轉化為游客知識,理解游客獲得什么、將要做什么、需要什么的知識,并對其進行個性化服務,增加游客生命周期價值,提升游客滿意度和忠誠度,進一步提高景區的收益。

(三)提高我國旅游市場的全球競爭力

國外旅游信息化的高度發展為其獲得大量的外國游客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在某些程度上也削弱了我國旅游市場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力。通過CRM理論在游客管理中的實施,加上旅游信息化的手段,可以縮短我國和國外旅游市場的發展距離,確保我國獲得大量的、優秀的國內外游客。

綜上所述,我國在游客管理中對CRM理論的運用正處于一個起步的階段,相對于國外來說較為落后,但國家近年來對旅游信息化的關注程度使得CRM在游客管理中的運用成為了可能。我們應該早日在游客管理中引入CRM的管理理念和技術,使得我國的游客管理與時俱進,實現網絡化、信息化、國際化,成為在世界范圍內都有競爭力的旅游強國。

參考文獻:

1、張文,李娜.國外游客管理經驗及啟示[J].商業時代,2007(27).

2、范英.峨眉山景區旅游環境游客滿意度測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

3、唐洪廣.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旅游產業發展[EB/OL].http://www.cnta.gov.cn/html/2008-11/2008-11-28-17-26-13569.html.

4、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好旅游信息化工作[EB/OL].http://www.cnta.gov.cn/html/2008-6/2008-6-2-21-16-38-162.html.

5、王蔚,李曉慧.上海面向全國發行都市旅游卡首批發行10萬張[EB/OL].http://www.gov.cn/fwxx/ly/2009-06/11/content_1337182.htm.

6、百度百科.熊貓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309419.htm.

*本文系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旅游發展研究中心立項資助課題(編號:LY08-14)成果。

(作者單位: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國外物業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主講人:黎江 (IBM公司亞太區金融戰略顧問)

在國外,財富管理的內涵以及業務方式,要比國內目前熱談的混業經營要寬泛許多,變化也更加深刻。對于財富管理,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其理解為資產業務、負債業務

在國外,私人銀行主要服務于高端客戶,因而獲取了遠高于社會平均利潤的高額回報。而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已經開始把目光從私人銀行業務轉向了財富管理。

近來,某些外資銀行的私人銀行非?;钴S,已經在中國開了若干次產品推介會。會上所介紹的產品,基本都是些針對中國設計的境外金融產品。例如:中國客戶如何能合法地用境內資產做海外投資;幫助中國父母為子女選擇海外學校;幫助父母對已出國留學子女在國外的日常支出進行遙控,等等?,F在,除了財產轉移要由中國客戶自己完成外,其它的一切都已可以交給外資銀行來處理。

眼下,中國金融監管方還不允許國外銀行的產品在中國境內落地。于是,外資金融機構便打起了國內客戶海外金融服務需求的主意。這或許可以理解為,他們的財富管理服務已經在中國登陸了。

瞄準家庭理財

在國外,財富管理的內涵以及業務方式,要比國內目前熱談的混業經營要寬泛許多,變化也更加深刻。

對于財富管理,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其理解為資產業務、負債業務,或者是通常意義上的混業業務,而應把一個人的資產、負債、收入和家庭開銷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財富管理所涵蓋的領域,不僅包括零售銀行、二級市場、保險、基金、個人信用服務、信托,按揭,還包括客戶的醫療以及子女教育。

在美國,財富管理起初是由高齡客戶推動的。而進入21世紀以后,戰后嬰兒潮出生的大批人進入了退休階段,他們的理財需求也從追求增值轉向追求保值,追求安全無負擔。為了滿足大量此類客戶的理財要求,許多銀行從資金募集到投資,都出現了轉變,進而催生了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

一直以來,國外金融機構都有著注重客戶的傳統,為客戶承擔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方面的服務。但財富管理的一個明顯標志是:它把銷售對象從個人客戶轉向了家庭客戶。一些在過去不常見的服務,比如客戶子女的教育投資服務、遺產轉讓和信托、避稅等,也慢慢浮現出來。甚至最近國外有一個廣告顯示:士兵在奔赴伊拉克戰場時,還要鄭重地通知理財師:“我的資產就全權托付給你了?!睂嶋H上,他托付給理財師的不僅僅是資產,還有家庭未來的生活。

據預測,到2005年,整個財富管理的市場容量將達到7兆億美元。對于任何銀行來說,這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大市場。所以,很多銀行的經營策略都從零售業務轉向了財富管理?;ㄆ煦y行甚至已打出了“花旗銀行就是財富管理”的廣告語。而它也確實已經在美國推出了財富管理的專門品牌以及相關產品。

然而,除花旗之外的大部分銀行,目前都還沒有推出專門的財富管理產品,而是更多地停留在理念層面。一般來說,從財富管理角度可以把客戶需求分為6個方向:1.安全:即未來的資產保值;2.減少風險;3.確保子女未來生活;4.合理安排支出;5.避稅;6.安排現金流。

所謂財富管理,便是從這6個需求出發,結合資產業務、負債業務、收入和家庭開銷情況,再通過不同渠道,對現有銀行產品進行打包。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財富管理更近似于一種咨詢,是一種服務產品。

流程與內容

目前,在國外從事財富管理的機構,主要是銀行、券商、保險公司和軟件公司。雖然競爭開始激烈,但財富管理的價格和模式卻已經比較規范。

● 客戶端的購買流程大致如下:

免費咨詢:在澳大利亞,一般金融機構在拿到客戶資料后,會將其大致分類,并和客戶取得初步接觸,給客戶進行一次免費咨詢。

制定理財計劃:免費咨詢過后,如果客戶滿意,理財師會給客戶做一個詳細的家庭理財計劃,并請客戶全家到場進行演示。這種演示是基于客戶資料,并有分析軟件支持。其中包括:估算出來的客戶的身價,在未來家庭狀況出現變化時,客戶資產的各種走向等等。這一計劃通常有幾十頁,在澳大利亞定價為300澳元左右。

出售金融產品:一旦客戶購買了理財計劃,金融機構就會根據計劃開始向客戶出售金融產品,同時要向客戶出示銷售該產品的許可,并明確告知收費標準。他們的銷售順序一般是:先從保險產品入手,然后是基金等投資類產品。

目前在國外,財富管理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流程。但有一點是一致的,即這類財富管理的目標客戶,并不是金字塔頂端最富有的一小部分人,而是一大批被稱作“準富人”的中產階級。

● 銀行端的銷售流程大致如下:

確定目標客戶:各家銀行都紛紛施展出渾身解數。雖然不同的銀行有不同的特點,但一般來說都有幾個維數:一是收入;二是年齡;三是行為方式。行為方式包括:客戶的愛好,參加了什么俱樂部等。顯然,這些數據并非銀行交易數據所能提供的,而是銀行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的。這些渠道包括:大量收購基金公司以及各種俱樂部;向其他基金和機構購買數據等;此外還包括信用卡交易數據。有了這些數據,銀行得以客戶有了大概的定義。然后,再結合自己銀行的特點,決定把哪一類作為目標客戶。一般來說,大部分銀行瞄準的是4類客戶:1.一直比較富裕的;2.年輕的富人;3.新興產業的從業人員;4.中年人。

產品設計:目標客戶一經確定,接下來就是產品設計。目前,大部分金融機構都還沒有推出真正意義上的財富管理產品。各大銀行通常的做法是:把現有的私人銀行業務范圍擴大,變為財富管理服務。但總的來說,國外銀行紛紛都在積極準備。許多銀行開始將數據集中,并聘請專業的咨詢機構,專門考察財富管理的業務內容、流程關系以及渠道整合等問題。一般說來,凡決定從存量客戶入手的銀行,大多是打通原有產品線,擴展私人銀行業務;而決定從增量客戶入手的,則多采用外部買入的方法介入。

挑戰

事實證明,財富管理對國外商業銀行的影響非常大。雖然商業模式尚未完全成熟,但財富管理已經開始給大型金融機構帶來壓力。這種壓力源于4個方面:

●來自技術層面:財富管理銷售多數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以家庭信息統管客戶信息。然而,大部分金融機構還是以客戶信息為主、家庭信息作為附屬,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給財富管理帶來難度。國內就更難了,因為許多銀行連以客戶為中心還沒有做到。

目前在國外,財富管理的目標客戶,并不是金字塔頂端最富有的一小部分人,而是一大批被稱作“準富人”的中產階級

● 來自組織結構層面:大部分銀行現有的組織結構還是以交易為中心,而財富管理則要求,須以服務為中心。因此,原有的銀行組織結構以及人員設置都面臨調整。在國外混業的環境下,許多銀行選擇了收購基金公司進行整合;也有一些銀行將原來私人銀行的業務骨干抽調出來,再加上零售銀行的部分員工,共同組成財富管理部,進行統一管理。如果中國借鑒這種做法,就要先打破傳統的總分行體系,再對傳統銀行架構進行整合??芍^要“傷筋動骨”了。

● 來自經營層面:財富管理是向客戶提供面對面服務,但簽約并不意味著交易完成,而不過是標志著要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后續服務。在這期間如何經營、如何銷售、如何控制風險?這些都尚在摸索之中。

● 來自戰略層面:到底要不要做財富管理?什么時間開始?現在是不是具備了能力和條件?……這些,都是銀行在轉向財富管理時必須考慮的問題。雖然大部分金融機構已經認定,需要進軍財富管理市場,但仍然存在著其它一些戰略問題。包括:是一站式還是專業化?如何定義客戶?確定什么品牌?如果發生問題,會對銀行聲譽造成什么影響?等等。

誘惑

盡管還有著許多不確定性,但財富管理已經寫進了幾乎所有全球頂級銀行的戰略規劃中。

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的《全球財富2002》報告透露,參與其調查的超過60家的亞洲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機構,稱其收入較上年增長了9%,盈利能力增長了15%,成本與利潤之間的比率亦有改善。以匯豐銀行為例:今年上半年,匯豐私人銀行業務稅前盈利2.34億美元,同比上升20%,其中來自亞太地區的盈利為7200萬美元,同比上升50%。

2002年9月,位于倫敦的Datamonitor公司做了一項調查,對象是中國大陸、韓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地區的富裕人士,調查結果顯示:亞洲富裕人數正以每年6.3%的速度增長;至2001年底,亞洲這些國家和地區凈流動資產超過5萬美元的富人已達560萬人。在被調查的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內地的富裕人數增長最為迅速。相較于1997年,富人人數增長了14.9%,而他們所擁有的流動資產的數量,則增加了20.4%。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亞洲包括中國對于財富管理的需求量還是相當大的。

然而,瑞士私人銀行亞洲業務主管已撰文指出,無論是從投資的角度還是從資產管理的角度,中國對私人銀行而言都是令人著迷的市場。但目前啟動中國市場為時尚早。匯豐亞洲私人銀行有關負責人也有同樣的看法:對于中國市場,起碼要等5年后,外資銀行才會獲準經營國內居民的業務。

中國富人的財富管理這塊蛋糕,理應由國內銀行先切第一刀。但關鍵要看,它們是否有能力趕在外資銀行之前做好相應的準備?!?/p>

國外物業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一直以來,我國企業都非常關注人力資源的管理,但是其中還存在一些漏洞。本文主要就國外人力資源管理帶來我國的啟示進行分析。

【關鍵詞】國外人力資源管理;啟示;分析

人力資源管理就是在人本思想與經濟學指導下,通過培訓、招聘、甄選等形式對內部與外部人力資源科學應用,滿足組織發展需求,促進目標順利實現的活動。人力資源管理對于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

一、人力資源的重要意義

人力資源其實就是能夠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進行體力勞動或者智力勞動的人的總稱。它不同于人口資源,因為人口資源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所存在的人口的總和,老人、孩子和部分殘疾人等是沒有勞動能力的,無論是體力上還是智力上。所以從范圍上說,人力資源是人口資源的一部分。而人才資源是指某個國家或者地區長可以運用自己的知識或者技能并在價值的創造過程中起著決定性或者關鍵性作用的人的總稱,是人力資源當中的精華和支柱。誰擁有更多更優良的人才資源,誰就擁有了人力資源的優勢,誰就能夠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當中占據主動,擁有著制勝的把握。

二、國外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的啟示

縱觀國內外人力資源管理的模式,發現它們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我國對人力資源的管理模式還很不完善。我國的企業雖然也存在人力資源部門,但對人力資源的管理模式還十分落后,人力資源的配置多數是政策性的,缺乏市場化的競爭,而且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對精華的人才利用沒有良好的規劃,沒有重視對關鍵人才的開發和發展。不能有效發揮人力資源所存在的優勢和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國外人力資源的管理給我國的人力資源的管理模式帶來很大觸動和啟示。

首先筆者認為我國應該有正確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人力資源不是人口資源,其精華所在是人才。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收攬配置人才和管理應用人才的管理理念,把人力資源的管理作為經濟發展的規劃之一,讓人力資源真正發揮其資源的作用。我們應該打破經濟體制的常規,充分利用市場的調節作用,收攬并配置優質的人才資源,并對資源的個體進行充分了解,在人才應用和崗位配置上盡力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的優勢,并有意識地讓戰略性人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人力資源的資源優勢,讓企業從中受益。

國外的企業非常重視人力資源的素質的提升和培訓工作。我國在這方面就非常欠缺實踐和經驗。我國應注重企業人力資源總體素質的提高,要注重人力資源的開發與企業員工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工作。勞動力的素質是決定企業經營水平和企業發展潛力的一個標準。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升級換代,勞動力的素質能否跟得上時代變換的步伐很重要。所以我們應該注重企業人力資源的技術的更新升級和職業教育以及崗位培訓的定期開展,員工的素質提高了,企業就有了核心的競爭力,就會立于不敗之地。

國外的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時候,注重給員工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工作環境。人力資源部門和員工的互動交流能幫助他們拉近企業與員工的關系,聽取有效的企業發展的建議,并同時幫助員工樹立企業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從而企業與員工的命運就會融為一體,企業就有了發展的動力。所以我們也應該從中獲得一定的啟發。我們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建設員工與企業管理者的溝通和交流的渠道,加大感情的投資,給企業的員工營造和諧奮進的企業工作的氛圍,讓員工有歸屬意識,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國外的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時候,注重對企業的員工進行有效的人才激勵。沒有優質人才的企業是沒有生命力的。要留得住人才,要讓人才有其用武之地,尤其是要讓人才心甘情愿地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企業才有活力和發展的潛力。所以說我們應該吸取發達國家人力資源管理先進的經驗,建立并健全人才應用的激勵機制。要把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結合起來,要保障考評和激勵的公正、公平、公開、合理。只有這樣才能激發人才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讓他們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重視,讓他們有價值實現的榮譽感和滿足感。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人力資源的管理模式開發和起步較晚,還有許多需要借鑒國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經驗的地方。我們應該樹立先進的、科學的人力資源的管理理念,注重核心人才的配置和管理;應該對企業員工進行定期的崗位培訓提升他們的知識和技能素養;應該給他們創造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讓他們有歸屬感和榮譽感;應該建立科學的考評制度和有效的激勵機制,讓人力資源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去參與企業的發展和建設。

【參考文獻】

[1] 侯亞丁. 人力資源管理倫理與個體倫理行為實現[J]. 科學管理研究, 2010(02).

[2] 于嘉臨, 劉 暢.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倫理問題及對策[J]. 邊疆經濟與文化, 2009(03).

[3] 黃曉曄. 試論企業人力資源的倫理化管理[J]. 道德與文明, 2009(01).

[4] 吳紅梅.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的倫理困境與對策[J]. 道德與文明, 2009(01).

[5] 馮 明, 李學民. 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倫理的結構維度[J]. 工業工程, 2009(02).

國外物業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針對卓越工程師培養要求,在分析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的課程設計體系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整合優化、面向工程實踐和開放共享的課程設計體系優化目標,并從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團隊和評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優化改革措施。

關鍵詞:課程設計體系;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工程實踐;教學改革

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對交通規劃設計專業人才實踐能力的要求將不斷提高。在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中,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具備收集、分析、判斷、選擇國內外相關技術信息的能力;探索和發現本專業的新技術、新材料、新應用領域的能力,具有整合資源,主持綜合性工程任務;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主導實施解決方案,完成工程任務,制訂評估解決方案的標準并參與相關評價,提出改善工程產品、系統、服務效能的方案”方面的能力,課程設計體系在培養、鍛煉和提高學生在交通規劃設計過程中發現問題、方案構思、評估判斷、分析表達、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等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國外大學對于交通工程專業的培養注重基礎理論研究和對交通問題的定量分析,對學生利用數學工具建立、標定和求解交通模型的能力要求較高。國外高校為學生開設多門與交通工程學科研究相關的數學基礎課,且對于數學基礎要求較高,而不僅僅是概念和簡單計算。國內經濟發展階段決定交通規劃與設計方向專業人才培養具有應用型特點。如何識別、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是國內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環節的互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程學習效果,并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這也是在卓越工程師培養中更加重視課程設計體系的原因。

一、課程設計體系現狀

目前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方向的課程設計存在課程設計體系不盡合理、工程實踐背景不足、學生實踐能力弱等問題,難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綜合能力,亟需對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方向的課程設計體系進行綜合改革與完善。

1.課時量少,實踐時間短,課時安排不合理。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方向的課程設計開設時間不長,課時安排和教學組織多次變動。開始是配合專業理論課學習同期開展課程設計,面臨的問題是學生在理論課學習初期同時開展課程設計難以入手。后來調整為大四上學期后半段集中進行課程設計,但是面臨的問題是學生在去企業實習前缺乏課程設計的實踐訓練,同時各門課的課程設計各自集中一周進行,時間太短,各門課程設計任務較重,會相互擠占時間,難以達到工程實踐訓練的效果。

2.課程設計之間缺乏系統性。目前交通規劃的課程設計主要是針對四階段模型和宏觀交通模型的運用,交通設計課程設計是針對局部路段和交叉口案例的方案設計,交通管理與控制課程設計針對交通組織設計及交叉口渠化和信號配時,而客運交通系統的課程設計內容較多,包括居民出行調查、公交線路分析、軌道車站內部布局分析、公交專用道設計等多項內容,這四門課程設計內容有所重復,工作量也有差異,同時對于城市宏觀路網的方案規劃設計較為欠缺,需要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梳理、改革和完善。

3.課程設計與產學研聯系不足。目前的五門課程設計的案例多為各個教師結合自身的工程實踐自行決定,案例之間缺乏聯系,并且與實踐教育基地的產學研結合較為薄弱,對交通工程方向的實際需求把握不足,也難以維持教學案例數據獲取和持續更新,不利于實現課程設計的實踐教學目標。

4.缺乏具備工程實踐能力的專業教師團隊。目前的課程設計教學任務整體而言缺乏專業結構合理、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學團隊支撐,應多為每門課配一位青年教師。師資力量不足,并且部分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資歷不足,承擔課程設計任務壓力較大。

5.課程設計過程封閉,缺乏開放性。課程設計過程較為封閉,教學中缺乏其他專業課教師、企業兼職教師的過程參與,缺乏中期公開研討交流、設計成果公開答辯評估等開放性環節,其他年級學生的關注度和參與度較少,開放與共享機制沒有建立。

二、課程體系教改目標與思路

本次課程設計體系改革的主要目標為: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是以研究交通規律以及交通系統中人、車、路等之間關系為基礎的一門交叉學科,側重于綜合應用的工程技術學科。因此,課程設計體系的定位應立足于培養綜合應用性人才,從整體的高度促進學生理論知識的系統化和條理化,努力使學生融會貫通各門相關課程的主要知識,避免相關知識的相互脫節。課程設計體系作為專業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方向的培養目標,根據交通工程規劃設計人員的社會需求,本次教改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工程設計能力和素質,加深對課堂理論學習、工程規范標準的理解和應用,從整體上把握交通規劃設計不同階段的基本思路和要求,增強調查方案設計和組織能力,資料和文獻的查詢與檢索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工程制圖的表達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促進本方向本科畢業生在畢業五年內成為業務骨干的目標達成。

1.課程設計體系整合優化。結合工程設計,對主要專業課的課程設計進行必要的內容整合,對原有孤立的各門課程的課程設計進行系統化調整,以工程設計為主線,依據調查→局部交通設計→整體規劃的順序,把不同科目的課程設計連貫起來,整合為一個有總體目標和計劃的總課程設計,編制一套完整的交通工程專業交通規劃與設計方向課程設計任務書。

2.面向工程實踐教育。課程設計體系的定位應立足于面向工程實踐教育,培養綜合應用性人才。課程設計的工程實踐性體現在4個方面:教學目標結合實踐需求,教學案例來源于工程實踐,教學團隊具備工程實踐背景,教學評估考慮工程實踐要求。

3.開放性共享式教學體系。將交通工程系的課程設計體系建設為開放性共享式環節,鼓勵多學科方向教師和各年級學生交流,爭取實踐基地多方位參與,引導教學案例和數據更新的共享,倡導教學過程交流和成果評估的公開,做成開放式教學平臺,對低年級學生起到示范帶動效應,提升交通工程方向的實踐教學影響力。

三、課程體系改革主要內容

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課程設計體系應從實際工程應用的需求出發,以緊密結合交通工程領域實踐人才培養為原則。通過對交通工程相關企業、設計院等就業單位的調研,了解用人單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求,掌握在實際工程應用過程中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方向的新技術、新系統和新設計需求,使得課程設計體系與實際工程應用相協調。

1.面向實踐的課程設計教學內容優化整合。目前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方向的五門課程設計中四門是配合專業主干課程設置的,2014年培養方案去掉了貨運交通系統課程設計,增加了交通調查分析與GIS的課程設計。課程設計體系的優化整合需要明確課程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抓住課堂教學中需要通過實踐練習加以鞏固的知識點,合理建立課程設計的目標和任務,選擇合適的實踐案例作為教學案例,建設課程設計綜合案例庫。各門課程設計的實踐案例與實踐教學基地之間要具有關聯性,保障教學案例的數據獲取和持續更新。確定各課程設計的教學要點和文件包,使得各課程設計重點突出,相互銜接,關系清晰,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明確。例如,交通規劃課程設計之所以選擇“交通影響評價研究”作為選題方向,就是考慮到該類項目研究能夠對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全面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有所提升,并能夠培養學生團隊討論與協作的精神。同時,考慮這類項目研究所需工作量相對較小,以本科四年級學生的專業水平基本可以在課程設計時限內完成,是較為理想的專業訓練工具。

2.課程設計課時安排與教學組織。探討合理的課時安排與教學組織模式。對比課程設計集中設置、課程設計結合理論教學同步進行、課程設計以暑期實踐為主等不同模式,從課程設計與理論教學的關系、課程設計與其他教學環節如企業實習等的關系、學期總課時控制、教師時間安排、課程設計合理周期控制等多個方面進行評估,確定合理的課程設計課時安排和教學組織模式。例如交通管理與控制和交通設計課程設計,在案例選取上將會采用統一教學案例,按照分階段設計和避免重復設計的原則,提出各自的設計內容和設計要求,既體現各自課程設計的獨立性,又體現課程設計的完整性,使學生對于兩門課程知識點既有進一步的認識,又能夠在同一個案例中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充分的融合,進而解決一些具體的區域交通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全局觀。課時安排和教學組織上既有分工又相互銜接,采取統一答辯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開放式實踐型課程設計教學團隊建設。建設開放式時間型課程設計教學團隊。每門課程設計的教學團隊包括1名課程設計主講教師,2~3名具有一定工程實踐能力的青年教師,并聘請1~2名校外指導教師。校外專家參與課程建設、知識點討論、中期交流和設計成果公開答辯等環節,從就業和專業的角度對課程知識點體系以及3門課程的互相協調關系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結合卓越工程師培養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將課程設計團隊和“雙師型”建設結合在一起,提升校內教師的工程實踐經驗,也提供企業教師參與教學活動的多種渠道。同時,組建教學團隊也可以實施分組指導與集體指導結合的模式,可以發揮教師的團隊精神,在設計的不同階段給予各自領域的專業知識補充,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工程系統觀念,培養復合型人才。

4.開放式課程設計教學效果過程管理和評估體系。建立開放、交流、共享、反饋的課程設計教學過程管理和評估體系。在課程設計過程中,真正做到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相結合,質量監控與質量保障相結合,確保課程設計質量的全面提高。

為了加強課程設計教學管理,保證課程設計教學環節的順利實施,應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對課程設計做出相應的規范。強化管理、完善制度,建立科學的課程設計考核辦法是提高課程設計質量的保障。改變原有的“一卷式”評分辦法,設計成績由平時成績、評閱成績和答辯成績3部分組成。課程設計進行中期交流和成果公開答辯,邀請企業教師、其他專業教師和其他年級學生參加,課程設計的過程開放公開。采用多位專業教師作為答辯評委的形式,對學生臨場專業能力表現與內業專業知識綜合運用等方面提升都是較好的促進,這也相當于他們畢業論文答辯的模擬演練。同時,聘請校外專家作為答辯評委,對學生在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時如何與實際相結合來分析與解決問題,如何了解和運用現實中的專業相關標準規范等也都有較好的促進作用,這對他們無論走向工作還是繼續攻讀研究生來說,在應用研究方面都是一個很好的訓練。

四、結語

交通工程專業的專業培養目標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優秀的人文素養、社會責任感、職業道德和國際視野,掌握交通工程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技術,能勝任交通系統工程、道路與機場工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等領域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養護、咨詢、研究、教育、投融資等工作,并能面向未來,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以及終身學習、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能力的綜合性交通工程專業卓越人才。通過工作實踐、繼續深造等方式,在畢業五年內成為本單位的技術或業務骨干?!辈⑿杈邆?項知識、8項能力和7項人格要求。

本次教改將對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現場工作能力,實驗室工作能力,表達交流能力和組織、領導和管理能力進行有效訓練,并有助于團隊合作等人格養成,為企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工作初期的技術要求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揚,楊孝寬,石建軍,嚴海.《交通工程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31):79-80.

[2]翁劍成,魏中華.互動型交通工程設計綜合課程體系建設的探討[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2009,(11):202-205.

[3]依秋杰.工程類本科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4,301(6):122-123.

[4]王俊驊.面向卓越工程師的“道路規劃與幾何設計課程設計”課程教學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43):171-173.

[5]吳菊,楊梅,金俊成,王小艷,傅緒成,常文貴,謝成根.校企結合 產學研一體化化工類課程設計體系的構建[J].廣州化工,2014,(6):149-151.

國外物業管理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最近幾年,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逐漸增強,國家的社會養老負擔也在逐漸增重,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養老保險管理開始備受關注。為了完善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企業養老保險管理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對企業養老保險管理的相關內容做了簡單論述。

【關鍵詞】企業;養老保險;管理

保險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更是現代國家穩定的保證。近年來,為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國對社會保險管理投入了足夠的關注,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出臺更是為保險制度的完善和發展提供了方向。企業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今天,市場經濟的拉動下,企業成為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強大動力,由企業承擔一定的社會保險責任越來越有必要,所以,做好企業養老保險管理非常有意義。

一、國有企業養老保險管理的價值

目前,我國的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已經得到了絕對的認可,作為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企業養老保險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企業養老保險管理的價值主要體現在:

一方面,企業養老保險管理是國家保持長期穩定發展的保證。我們知道,當前的國際形勢對于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面對機遇,競爭優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保證國內局勢的穩定是我國在國際環境中獲得發展的重要因素。面對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增強,年輕人的家庭負擔越來越重,必然需要來自于國家和社會的幫助,而國家能夠投入到居民養老中的資金畢竟有限,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養老保險管理就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居民個人以及社會和國家的共同努力,為居民年老時的生活集資,之后再通過有效的管理機制合理分配資金,為居民年老時的生活支出提供規劃和保障,這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群眾的生活壓力,進而緩解社會矛盾,為國家發展提供穩定的環境,實現國家在國際環境下的有力競爭。所以說,企業養老保險管理是國家保持長期穩定發展的保證。

另一方面,通過企業養老保險管理,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養老資金,保證居民繳納養老保險金的增值,減輕國家和個人的養老保險金負擔的同時,為居民年老時的生活盡最大可能的提供更多的幫助。當然,除了這兩點以外,企業養老保險管理的價值還有很多,比如為社會發展提供投資,有效的集中資金發展社會事業等等。

二、企業養老保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正是因為企業養老保險管理在國家的發展中具有重要價值,準確的找到國有企業養老保險中存在的問題并改正才顯得更為重要。

1.國家財政對企業養老保險的支持不夠

在企業養老保險中,個人、企業和國家分別分擔著一定的繳納保險金的任務,其中國家的責任最大,但是根據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國家財政對企業養老保險的支持力度不夠,財政撥款與實際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這就直接導致了職工個人的養老保險資金繳費率高的情況,加重了職工的負擔,在很多企業,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金達到了工資總額的20%,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普通職工的生活質量,與國家發展的目標相違背。因此,國家財政對國有企業養老保險的支持不夠是目前國有企業養老保險管理中存在的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2.對企業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資金管理機制不完善

在企業養老保險管理體系中,保險資金繳納完畢后,管理保險金就成為重要內容,科學的保險金管理機制既可以保證保險金的增值,也可以通過保險金促進國家公共建設。然而,我國的企業養老保險管理體系中,對于個人賬戶資金的管理還不是很成熟,面對個人賬戶資金,如何利用這些資金,管理人員還沒有準確的概念,這就導致了個人賬戶增值困難的局面,一方面,不利于員工年老時對養老保險金的獲得,另一方面,也沒能充分發揮出養老保險金的作用。

3.養老待遇存在不公平的現象

公平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重要內容,在企業養老保險中也應該有所體現。在我國的企業養老保險管理中,性別差別、年齡差別、級別差別等差別的存在必然導致養老保險金的差別,但有些時候,這些差別與實質的公平相違背,與企業員工的實際生活和需求相脫離,這就使得養老保險金的存在背離了它本身的價值。因此,養老保險存在不公平現象也是當前企業養老保險管理中應該解決的問題。

三、解決企業養老保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策略

針對上面提到的企業養老保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如下解決策略:首先,建立起專業的養老保險資金管理機制,有專門人員負責養老保險資金的運作;其次,從實際出發,確定保險金相關政策時充分考慮企業員工的真正需求,充分發揮養老保險金的本來目的;再次,增加國家財政對企業養老保險的資金支持,適當減輕員工的負擔,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最后,借鑒國外成熟的養老保險管理體制,結合我國自身情況,創新性的發展企業養老保險管理體制。

四、結束語

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內容以外,企業養老保險管理的發展仍然任重道遠,特別是實現保險利益的全覆蓋、構建完善的企業養老保險管理法律體系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內容依然是企業養老保險管理中的難點。只有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企業養老保險管理才能實現良性發展,也才能實現保險制度本身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徐惠.論國有企業養老保險存在問題的原因及解決對策.時代金融,2012(10)

[2]向麗娟.關于加強企業養老保險管理的建議.2013(10)

作者簡介:

施偉華(1984-),男,漢族,河北邢臺人,任職于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東礦,經濟師,本科學歷,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上一篇:聲樂藝術教學論文范文下一篇:財會金融危機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