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兒童心理研究范文

2023-09-19

兒童心理研究范文第1篇

1 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構成了學習過程中的基本心理結構, 在閱讀的心理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有五種因素構成:閱讀注意力、閱讀記憶、閱讀思維、閱讀想象和閱讀聯想。在閱讀過程中, 這五種因素共同起作用但又各自分工不同。

閱讀注意力在整個心理過程中始終起著組織和維持的作用, 是在閱讀認知過程中具有調控作用的心理因素。閱讀記憶是人腦對由于有用文字信息的存儲。它是負責對信息進行接受、編碼、存和提取的心理因素。閱讀思維是閱讀者在感知閱讀材料的基礎上運用自己的知識和心智理解讀物內容的一種心理過程。它貫穿于閱讀的基本過程, 是閱讀認知過程中最復雜的心理因素, 直接影響和制約閱讀效果。在閱讀認知過程中, 由于語言描述的顯象結構本身沒有直接可感性, 必須借助閱讀想象來完成。閱讀聯想是指運用自己的知識經驗來理解課文內容, 或由此及彼的推想到其它事物的一種心理活動。

2 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人們進行各種活動 (含學習活動) 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總和 (趙婷, 2006) 。非智力因素是對閱讀認知過程起影響作用的意識過程, 是實現閱讀認知過程的必要心理條件。閱讀非智力因素主要由閱讀興趣、閱讀動機、閱讀意志、和閱讀情感組成。

閱讀興趣是對文獻和從事的閱讀活動具有主動性的心理傾向。它不僅對閱讀過程起定向與動力作用, 而且是產生閱讀動機的重要主觀原因。閱讀動機是直接推動人們進行閱讀的心理因素。它對閱讀有發動和維持的作用, 決定人在閱讀活動中的注意力和堅持力。閱讀動機是閱讀活動中最活躍、最直接、起支配作用的心理因素。閱讀意志則是在閱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對閱讀目的的自覺堅持, 以及克服困難的意志行動, 從而實現閱讀目的的心理過程。閱讀意志是對閱讀的調空過程, 具有明確的目的性。閱讀情感指閱讀過程中, 讀者對作品的審美需要得到滿足而產生的一種高級情感體驗。

3 心理因素研究對閱讀的指導作用

心理語言學理論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提高語言知識水平

首先, 詞匯的理解可直接影響到語篇的理解程度。語篇理解通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心理過程而實現。對于外語學習者而言, 在閱讀時如果文章生詞過多, 勢必影響自下而上的字詞解碼過程。如果沒有足夠的信息量提供有依據的猜測, 即便有好的猜測能力, 理解自然也不能順利地進行。其次, 在閱讀過程中正確運用語法規則知識和篇章結構知識也是實現閱讀理解的重要因素, 因為語法規則知識和篇章結構知識會影響到信息的解碼過程。因此在閱讀中要引導學生關注重要字詞, 緊跟作者轉換話題的步伐, 了解某段文字所描述的整體情況。另外, 還要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的造句規則, 提高分析理解句子尤其是對長句的分析能力。

3.2 豐富背景知識

背景知識包括與該語言關聯的民族所有的風土人情、文化歷史、宗教政治等知識。背景知識屬于內容結構圖式, 缺少這方面的知識, 即便沒有文字上的障礙, 在很多情況下, 還是讀不懂其中的含義, 因此閱讀教學中, 教師需要幫助學生了解、激活英語國家的文化歷史背景知識。一方面, 教師在講授語言知識的同時, 可以結合詞匯教學, 向學生傳授該詞匯所蘊涵的文化信息, 不斷充實學生大腦中的知識圖式切實加強背景知識的了解。另一方面, 學生課下要多讀有關英美文化、社會、經濟等方面的文章, 以增強背景知識的積累, 這將有助于構建正確的語境, 達到對閱讀材料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3.3 改變閱讀模式

心理語言學理論認為, 閱讀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積極的讀者與作者之間雙向交流的交際過程。因此在這個過程中, 讀者需要經歷積極的思維活動, 才能達到交際的目的。只有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 才能培養學生假設、分析歸納、推理驗證等邏輯思維能力, 并且一定要讓學生明白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先理解篇章意義, 后學習語言點, 讓學生自己閱讀, 親身體驗閱讀過程。教師引導學生拓寬思路, 從不同的方位層次去開動腦筋, 給予學生閱讀理解、分析判斷、推理對比、評價總結的機會。從而改變以往那種逐句分析語法結構的閱讀訓練方式。

3.4 運用閱讀策略

依據心理語言學理論, 閱讀理解的過程是一個積極獲取信息的心理過程。學會閱讀, 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懂得如何利用閱讀策略來幫助理解。外語閱讀策略從認知學習的角度可以分為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兩類。心理語言學家認為閱讀策略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而且還能彌補他們語言知識的不足, 如預測、聯想策略可以幫助閱讀者發展邏輯思維并鍛煉智力猜想, 它是發展閱讀理解的根本途徑。預測有助于檢驗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加快閱讀速度;自我監控策略可以幫助閱讀者調節自己的閱讀過程;自我評價策略的使用能夠使學生更了解自己的閱讀過程。因此, 閱讀課除了鼓勵學生課外廣泛閱讀外, 應有意識加強學生的策略訓練。策略不是技巧, 是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對閱讀技巧的主動運用, 閱讀策略訓練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最終達到提高閱讀水平的目的。

3結語

閱讀理解是閱讀者的主體行為, 是閱讀者與寫作者的對話。作為一個綜合的、積極的心理過程, 英語閱讀涉及很多因素。然而, 傳統的觀念知識將閱讀理解的重點放在閱讀材料本身上, 忽視了讀者及其他因素對閱讀理解的影響。本文運用心理語言學理論對閱讀教學進行探討, 希望有助于改進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以使學生成為真正的讀者。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響閱讀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 指出它們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教師可以從提高語言知識水平、豐富背景知識、改變閱讀模式和運用閱讀策略等方面入手, 去改變傳統的閱讀訓練偏向。從而, 使學生成為真正的閱讀者。

關鍵詞:心理語言學理論,心理過程,閱讀過程

參考文獻

[1] Goodman·K·S.Reading:a psycholinguis tic guessing game[Z].1976.

[2] 鄧炎昌, 劉潤清.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 1994.

[3] 桂詩春.中國學生英語學習心理[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4] 呂生統, 蔣菊.閱讀心理學理論與英語閱讀教學[J].西北師大學報, 1997.

兒童心理研究范文第2篇

一、引言

隨著青少年犯罪在各類刑事犯罪中所占的比例不斷增大,造成的危害以及損失的不斷增加,青少年犯罪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十分復雜突出的問題,因而前人根據青少年犯罪做了各種各樣的研究。在近幾年的研究當中,前人的研究總方向主要是從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犯罪現狀和特點以及治理措施這方面來寫,也有針對某一個方面來寫,例如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特征,心理結構,暴力犯罪以及團伙犯罪等的研究。其中在前人的研究當中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主要包括生理遺傳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在本文當中,在提到青少年犯罪的界定以及犯罪現狀特點的同時,將主要歸納前人的研究,總結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心理以及造成其犯罪心理的原因,并對前人研究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撰寫本文時存在的問題。

二、青少年犯罪的界定

在前人的研究當中,很少有提到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以及相關界定,如果是研究需要才稍微提及一下,但并不是十分地規范化。在馬慧對未成年人的犯罪團伙現象的研究中,由于研究的對象是未成年人,因此對研究對象的年齡特別提出,并根據未成年人的年齡范圍與青少年人的年齡范圍的比較提出寬泛地講,青少年犯罪與未成年人犯罪的意義是基本相似的??梢?,如此的界定還是很不嚴謹的。

青少年犯罪在我國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律概念,而是犯罪學研究中經常使用的概念。簡而言之,青少年犯罪是以主體的年齡特征為尺度歸納出來的一個犯罪類型,它泛指青少年這一特殊主體所實施的犯罪,亦即主體由未成年向成年過渡的特定年齡段(一般指進入青春期及青春期結束),由于主客觀原因而實施的各種犯罪的統稱。因為青少年犯罪的刑事責任年齡界定問題和青少年犯罪中“犯罪”的范圍界定問題尚無定論,因此,使得我國的青少年犯罪在概念上有了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上的青少年犯罪概念是犯罪學上的犯罪概念,不僅包括犯罪行為,也包括某些違法行為。主體不僅包括14歲以上25歲以下的青少年,也包括某些兒童。

狹義上的青少年犯罪是指己滿14周歲至不滿25周歲的人實施了危害社會、觸犯刑律、依法應受刑罰懲罰的行為。這個概念有兩個突出的含義:其一,犯罪行為的主體為青少年;其二,青少年中實施了危害社會、觸犯刑律并應受到刑事處罰的人。

三、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

3.1犯罪呈上升趨勢,且女性犯罪比例增加

在當代社會生活中,青少年犯罪在全部犯罪中所占的比例較高,且呈上升趨勢。近幾年來,我國每年大約有15萬未成年人因有違法犯罪行為而遭到公安機關查處,其中3萬余人被判為少年犯。未成年人的犯罪比例如此之高,不能不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另外,據山東省關于女性青少年犯罪的資料統計,2003年收押的女性青少年有125人,占本年度收押總數的18.9%;2004收押的女性青少年有119人,占本年度收押總數的20.7%。2005年收押的女性青少年有183人,占本年度收押總數的27.7%。呈逐年遞增趨勢。其增長速度是少見的。

3.2 犯罪低齡化,作案成人化

首先犯罪低齡化體現在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犯罪率卒年增長的同時,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的犯罪現象突出。從14歲開始,犯罪人數逐漸增加,15—18歲這個年齡段達到犯罪的高峰,而20—25歲犯罪人數卻呈逐漸下降。這一特點明顯的體現在了犯罪率持續上揚的“90后”人群中。

其次,團伙犯罪案件增多。近年來,我國的青少年犯罪案件除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外,還在犯罪形態上呈現出明顯的團伙化、集團化趨勢。這些犯罪團伙以一定的方式和社會聯系為紐帶,少則3-5人,多則20余人。相關統計資料表明,3人以上的團伙犯罪在目前我國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占據60%以上的比例,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團伙現象已然成為當今我國未成年犯罪的突出特點和發展趨勢。

再次,暴力搶劫犯罪比例居首,根據國家公布的統計數據和調查獲取的比例顯示未成年人主要以財產犯罪為主,排在前五位的犯罪類型依次是:搶劫、強奸、盜竊、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殺人。在調查中還發現未成年罪犯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似乎有著清醒的認識,甚至自認為經驗豐富,在犯罪過程中,目的性、預謀性更加明確。

第四,犯罪實施趨于智能化。有相當數量的青少年犯罪分子能夠使用現代化交通、通訊工具、各種電子設備、化學材料等先進手段作案,使得青少年犯罪犯案率增大,造成的危害嚴重。隨著犯罪分子作案技能的提高,設計型犯罪作案大大增多,青少年犯罪分子運用先進的知識和技術,逃避司法機關的打擊,達到違法犯罪的目的。

3.2 犯罪主體復雜化

這一特點主要體現在:一是外來人口的青少年犯罪增多。僅以北京為例,隨著“農民工”等來京務工人員為主的流動人口的增加,外來青少年犯罪案件在北京犯罪案件總數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斷上升。有調查結果顯示,在北京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組成人員中,打工子弟的數量占據了青少年犯罪人數的七成。二是在校生犯罪率上升。與以往的社會閑雜人員犯罪多發的情況不同,如今在校學生的犯罪有抬頭的跡象。在校殺人、強奸、故意傷害的等惡性事件屢有發生,顯示出了更加惡劣的社會危害性。此外,隨著全國各地的農民工不斷涌入京城,農民工的下一代在校犯罪率也呈現出了不斷增長的趨勢。

四、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其表現

本文對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其表現歸納為三個方面:認知特點、動機、情緒控制、人格特點。

4.1認知特點

在認知方面,由于青少年犯罪者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未定型,對事物的判斷也不夠準確,往往瑕瑜不分,良莠不辨,極易受到暗示和影響,對現實社會生活中正反兩方面的現象及其影響難以做出客觀的比較和正確的選擇。此外,青少年階段的孩子求知欲十分強烈,對任何問題,不論是理論層面的,還是實踐層面的,都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強大的求知欲對他們知識的增長非常有利,但是由于原有的知識、經驗十分有限,造成他們的選擇、判斷和識別能力不高,有時會急于求成地學習、吸收或模仿,而對問題的解決卻存在著各方面的缺陷,使他們遇到問題往往采取非理智手段。同時,逆反心理也是青少年身上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這是他們渴望獨立、擺脫他人束縛的集中體現。由于認知能力偏低、法制觀念淡薄,求知欲強烈,問題解決能力低下,因而青少年很容易在逆反心理的支配下,做出危害社會的事情來。

4.2 動機

在動機方面,青少年往往容易受到各種欲望和不良心理的影響,產生犯罪動機。其一,為滿足一己私欲、貪圖物質享受而引起違法犯罪。有些家長對子女過分嬌慣、溺愛,使子女養成任性、自大、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同時,對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來講,若強烈追求個人吃喝玩樂往往會產生低收入與高消費的矛盾,在心理上出現挫折感,為達到這種不正常心理的平衡,便走上偷、搶、騙的犯罪道路。其二,基于嫉妒、報復心理而作案。青少年追求我行我素的生活,他們渴望擁有足夠的個人空間,如果有人闖入了他們的生活環境,打破了他們的生活秩序,干涉了他們的自由生活,他們就會產生敵對情緒,采取行動進行反擊,甚至運用犯罪手段進行反抗報復。

4.3 情緒控制

青少年脫離兒童期的幼稚型情感,逐步從低級、單純、原始的情感活動向高級、復雜、社會性的情感發展,情感逐漸變得豐富、活躍、強烈,很容易動感情。同時,其情感活動常表現出不成熟、不穩定、易失衡、易沖動的特點,不善于處理情感與理智之間的關系,常無法堅持正確的認識和理智的控制,缺乏情緒調節與管理的知識和技能。青少年的情緒不穩定性,往往容易使他們過于沖動行事,容易做出違法犯罪之事。

4.4 人格特點

犯罪者的人格缺陷,是個體因社會化程度不足,導致偏離社會規范的個性,是產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社會心理基礎。據研究,犯罪青少年的軀體化、抑郁、焦慮、敵對、偏執、精神病性較常人偏高。犯罪青少年容易產生孤獨感,敏感,淡漠,好挑釁,難以適應外部環境等等。青少年的這些人格特點往往容易導致他們走向極端,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

五、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主要受主觀因素以及客觀因素的影響。

5.1主觀因素

青少年自身發展的特點容易使其產生犯罪行為。青少年生理的發展與心理的發展不同步,產生的各種矛盾容易使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首先,青少年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使其容易產生叛逆,擺脫家庭與學校的束縛,向同類尋求依靠。其次,青少年的閉鎖性和封閉性矛盾使其既渴望交往又覺得無處傾訴,從而產生孤獨感,一旦得到不良分子的“理解”,便會跟隨著做出一些不受理智控制的行為。

5.2 客觀因素

5.2.1 社會因素

青少年心理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社會生活,社會文化的好壞直接影響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在網絡傳媒方面,網絡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對青少年的危害極大,網絡游戲所帶來的網絡暴力容易使他們模糊道德認知,淡化游戲虛擬與現實生活的差異。網癮的產生也極易使他們采取非法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上網欲。其次,在“一切向錢看”的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下,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多種腐朽的價值取向開始慢慢在社會中生根、發芽,甚至分別擁有了為數眾多的擁護者與信奉者,而對于價值觀尚未形成的青少年群體來說,他們更是極易受到這些不良觀念的侵蝕,而一旦他們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這些低級的物質需求上而又得不到滿足時,就很有可能產生違法犯罪的念頭。最后,社會競爭壓力的無法有效的疏導,容易導致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的產生。過重的競爭壓力使青少年不能很好地緩解各方面的壓力,從而使自己的心理發生變化,甚至產生犯罪心理。

5.2.2 學校因素

學校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思想行為。當前我國中小學在德和智的教育方面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片面理解為以智育為中心,管教不管導,教書不教人,過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過度重視中、高考的升學率,放松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的教育,把思想政治課當做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經常把道德教育課占為他用。對德育工作所表現出來的輕視,導致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整體下降,為青少年滋生犯罪心理埋下了隱患。另外,具有一定的法律素質是青少年健康成才的必要保障。而在全國的初等教育體系中,法制教育課尚未走進中小學的課堂,因此,青少年罪犯的法律意識薄弱,與學校對法制教育的忽視顯著相關。

5.2.3 家庭因素

首先,一個穩定和諧的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要環境。家庭中離婚、分居或外出而產生的破碎家庭或單親家庭的現象在現今社會屢見不鮮,進而對青少年犯罪產生重大的影響。生活不完整的家庭環境中的青少年,由于得不到父愛或母愛,得不到關心,缺少家庭溫暖,會使其形成不良人格:孤僻、冷漠、粗暴、自卑、報復心強。

另外,在我國的一些家庭中,父母對子女的要求較高,卻不能以身作則;重視子女的物質生活,卻未能顧及子女的心理需要;以打罵方式要求子女服從,卻未能很好的與子女溝通;凡事要求子女循規蹈矩,卻未能給予信任與支持;只懂施行權威式命令,卻不給予自主的空間等。這種既溺愛放任又粗暴打罵的家庭環境,成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溫床。

六、存在的問題

盡管青少年犯罪問題是人們一直都在關注,對其的研究也十分地多,然而在以往的研究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第一,在現有的研究中,描述性的研究多,具體調查研究的少,思辨的多,實證的少。研究所得多是人所共見的常識性問題的歸納和總結、套式化的原因分析,不能揭示出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深層原因。

第二,我國現有的對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甚至是青少年犯罪的概念缺乏統一性、系統性。對于一些造成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主客觀因素存在較大的人為的主觀猜測性,其信效度有待檢驗,因而其實際參考研究意義有待衡量。

第三,對青少年犯罪以及犯罪心理研究的模式大部分相同,盡管有的是針對不同的被試或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最后得出的犯罪心理及成因基本一致,很少有因為研究群體的不同而體現了該群體在具有共性的基礎上存在的不同的特點。如果每個研究都是一成不變或變化不大,那么這樣的研究其實際研究意義并不大??偟膩碚f,盡管是要參考前人的而研究,但照搬前人研究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

第四,在撰寫本文的過程中,雖然對前人的研究做了一定程度的總結歸納,但仍免不了有些內容是未經過驗證便直接采用。另外,由于看的文章較少,研究年限的范圍較窄,因而對于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現狀存在的問題還是不能更好地發現。

參考文獻

【1】馬慧.透析未成年人犯罪中團伙現象的成因.前沿,2010(9).

【2】江琴,鄭星有.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個性特征的相關研究.龍巖學院學報,2010,2.

【3】陳潤龍.青少年暴力攻擊行為影響因素探討.法制與社會,2010,5.

【4】張巖,林琳.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及預防對策.法制與社會,2009,10.

【5】牛蘭英.青少年犯罪的臨界心理及心理干預.法制建設,2009,12.

【6】熊宗鵬.試論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對青少年犯罪的預防.法制與社會,2009,11.

【7】張揚.犯罪青少年心理結構分析.科技信息,2008(30).

【8】郭婧.談女性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主體外因素及預防.法制與社會,2008,11.

【9】李如響,唐永,侯袆. 由青少年嚴重刑事犯罪的現場透視其犯罪心理. 河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8,12.

【10】孟慶鉑,劉萍. 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及矯正的研究. 法學研究,2009(10).

【11】楊荷泉,季文靜. 青少年犯罪心理與不當家庭教育. 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

【12】羅莉婭. 淺析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及其對策. 法學研究,2009(24).

【13】王國芳,李麗芳. 家庭因素與青少年犯罪的關系研究綜述. 棗莊學院學報,2009,2.

兒童心理研究范文第3篇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創新心理素質培養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杭師大錢江學院為例,通過問卷調查分析當前獨立學院學生創新心理素質發展的狀況,在此基礎上探討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養獨立學院學生創新心理素質的方式。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 獨立學院學生 創新心理素質 培養

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贝髮W要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成為“知識創新的策源地”。

獨立學院作為高等教育大眾化浪潮中涌現出來的新葩,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依據教育創新而立足的獨立學院,只有始終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作為自己的辦學動力和目標,才能得以發展和完善,才能在實現國家宏偉目標的事業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近幾年來,高校的各個學科在積極探索培養創新人才的方法、路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際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創新心理素質培養相結合仍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如何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的實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心理素質,塑造出心理健康、勇于創新的新一代大學生,是本文探討的問題。

一、創新心理素質的內涵

創新心理素質是個體在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并在創新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品質。創新心理素質包括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三個方面。

創新意識,是創新活動的原動力,在創新活動中表現為對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一種意向、愿望和設想,是創新能力的前提。主要包括好奇心理,探究興趣,創新的動機和需要,對新異事物的敏感,對真知的執著追求,對發現、發明、革新、開拓、進取的百折不撓的精神,這是進行創新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

創新能力,是指對事物的現象和本質進行分析、綜合、推理、想象,從而激發出新的靈感,發現新的規律,提出新的知識和新的方法,創造出新成果的綜合能力,主要體現在創造性的認知和實踐活動中,包括敏捷的觀察能力、創造性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創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創新活動的除智能以外的個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獨立性、批判性、責任感、事業心、自信心、頑強的意志、毅力,能經受挫折、失敗的良好心態,以及堅韌頑強的性格。創新型人才所具備的人格特征在創新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且健康人格的建構本身也屬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疇。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創新心理素質的培養

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心理健康與創新心理素質呈正相關關系,創新心理素質的發展必須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健康水平之上,即心理健康是個體創新心理素質發展、發揮的基礎。心理健康有助于激發人的創新精神,更好地發揮人的創新能力,以及更好地促進創新人格的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健全個體,完善人格,開發心理潛能,促進心理素質的發展。創新心理素質的培養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之一。

創新素質發展的關鍵是人格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促進大學生的人格完善,使其形成豐富的精神世界、高尚的道德品質、健康的心理素質,正確認識和處理創新過程中的競爭和合作、成功和挫折、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心靈的深處緩解心理危機,消除煩躁、沖突與脆弱,從而為培養創新人才提供內在的支持和保證。

心理健康教育通過理論教育、形象教育、實踐教育、技能教育等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幫助個體深刻認識、切身體驗創新的意義,正確認識自我,克服自卑心理,破除創新的神秘感,樹立創新意識,啟發創新思維,充分發揮創新潛能,激活創新需要,培養創新欲望,形成創新動機。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具備健康心理素質和創造力個性的創新人才的重要方式。

三、當前獨立學院學生創新心理素質發展狀況

本文在借鑒前人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以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為例,對錢江學院328名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收回有效問卷309份,其中男生172名,女生137名,以大二、大三年級為主。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1.獨立學院學生有一定的創新意識,但仍不容樂觀。

從上表可以看出,“我習慣于安于現狀”有90%的學生選擇很不同意或不太同意,但選擇完全同意“凡事喜歡問為什么”、“敢于嘗試未知或新鮮事物”、“對感興趣事情有獻身精神”的只占總人數的3%一14%??梢姫毩W院學生有一定的創新意識,但仍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不安于現狀,有一定的好奇心和獻身精神,但在“我對凡事都喜歡問個為什么”上略顯不足,說明缺少尋根究底、對真知執著追求的精神。

2.創新能力明顯不足。

上表主要從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四個方面來考察獨立學院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觀察能力上,“我觀察事物時很仔細”,8%的學生選擇完全同意,不太同意或很不同意的占15%,50%的人選擇一般同意。

在想象能力上,“我的腦海里常常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有13%的人選了完全同意,很不同意或不太同意的占16%。

思維能力主要通過四個指標來反映,即“我善于從復雜的事物中抽象出本質(規律)來”、“討論問題時,我總是能提出與眾不同的觀點”、“解決問題時,我通常會列舉出好幾種方案”、“和別人談論問題時,我總能由一及十地展開思路”,總體而言,以上指標選擇完全同意的人在1%到7%之間,不太同意和很不同意的在20%到41%之間,說明獨立學院學生創新思維不足,發散思維、抽象思維、聯想思維等思維能力薄弱。

在實踐能力上,“有很強的動手能力”,57%的學生選擇完全同意或比較同意,說明獨立學院學生在實際操作能力上有一定優勢。

綜合以上數據可以認為獨立學院學生的創新能力明顯不足。

3.創新人格發展不理想

從上表可以看出,“我善于獨立做事情”,67%的學生選擇“比較同意”或“完全同意”,說明獨立學院多數學生自認為獨立做事能力較強;“我心中常會產生突破現狀的愿望”,63%的學生選擇完全同意或比較同意;“我對所感興趣的工作能持之以恒”,71%的學生選擇“比較同意”或“完全同意”;而“我在做事過程中,遇到困難或挫折從不氣餒”,只有45%的學生選擇“比較同意”或“完全同意”。由此可見獨立學院多數學生有一定的獨立性、事業心、意志力,但在受挫心態方面總體仍顯不足。

綜上所述,當前獨立學院學生的創新心理素質發展狀況是不容樂觀的,尤其在創新能力上明顯不足,創新意識和創新人格發展狀況也不理想。因此說明當前大學生創新心理素質的培養教育并不理想,有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個亟待加強的培養渠道。

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養獨立學院學生創新心理素質的方式

根據以上對獨立學院學生創新心理素質發展狀況的調查,我們結合實際,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

1.培養創新型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

心理健康教育不單單是心理健康教師的任務,全體教師都應擔當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職責。同樣,學生創新心理素質的培養需要全體教師共同努力。教師的創新能力決定創新教育的效果,要想培養創新人才,教師首先要具備創新素質。

首先,教師應樹立創新意識,大膽突破傳統模式與書本教條的約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融入創新元素,形成濃厚的創新氛圍;其次,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把知識傳授和學生創新力的培養緊密結合起來,真正通過創造性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創新意識和能力;最后,學校應該有計劃、有組織、有目標地對教師進行創造性教育的培訓工作。

2.將創新心理素質教育內容納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

課堂教育仍然是創新心理素質培養的主渠道,因為創新能力的形成還是經由一個將外部知識內化的過程,課堂教育可以保證創新心理素質培養的普遍性與實效性。學校應加強學科建設,開設創造心理學、青年心理學等課程,或在現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加入有關創新心理素質培養的章節,并將這些課程納入學分制,作為必修課在全校范圍進行。通過這些課程的開設使創新不再神秘,使“人人都有創新心理素質,人人都可以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學生創新意識。

3.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構建有益于創新心理素質發展的教學環境。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以開放性、快樂性、安全自由為原則,構建適宜培養創新素質的教學心理環境。首先,要改變單向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傾注人文關懷,營造民主、寬松的創新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課堂氣氛令人身心愉悅、心情舒暢,進而充分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直覺思維、聯想思維等思維活動;其次,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尊重與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性,注重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為學習的主動者;最后,鼓勵學生敢于并善于打破原有的知識經驗和結構,對學生的評價以促進和激勵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為主導,從而促進學生創新人格的培養。

4.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心理素質。

我們應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營造濃厚的創新心理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自我體驗和實踐活動中開發創新心理潛能,幫助學生克服創新心理障礙,克服自卑心理、從眾心理,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如開展創新知識講座,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現身說法,講述自己創新創造的心得體會,喚醒、啟發大學生豐富的創造潛能,使之以全新的觀念審視自我,增強創新意識;開展團體心理輔導等拓展訓練,通過團體成員之間的互相交流、借鑒,提高自我認識,啟發創新思維;開展發展性心理輔導、心理測評等,使學生學會科學地評估自己,并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發展的建議;鼓勵學生參加科研活動、學科競賽等各類創新競賽活動,使其在實踐中喚醒創新意識,激發創新興趣,提高創新思維和實際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徐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養大學生創新心理素質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張蘭欣,王柳映.獨立學院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思考[J].計算機教育,2007,(5).

[3]俞國良.論創新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7.

[4]馬斯洛.自我實現的人[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

[5]朱迪.淺析對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新能力的現狀與思考[J].現代企業文化,2009,(7).

[6]傅特艷.論培養創新素質的教學心理環境[J].企業家天地,2007,(1).

[7]戴春林.創新心理素質淺論[J].教育發展研究,2000.

[8]俞國良.創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科學研究,2002,(1).

兒童心理研究范文第4篇

1 研究歷史概況及現狀分析

我國對教師心理素質的研究, 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目前對教師心理素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心理素質狀況的調查分析;二是教師心理素質內涵和結構的理論分析;三是教師心理素質的結構的實證研究。有代表性的研究詳述如下。

許燕 (1999) 在關于高師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中, 從準教師的角度提出, 心理素質方面由社會適應素質等六個因素構成。這是較早的對教師心理素質結構進行界定的研究, 對后來豐富和完善教師心理素質結構體系的研究有重要作用。唐迅等 (2000) 將教師心理素質定義為教師在從事教育實踐中生成和積淀的社會文化素養、教育專業才能和人格心理品質。這是較早的對教師心理素質進行論述的著作之一。郭黎巖 (2001) 提出中小學教師的心理素質是教師個性品質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的綜合表現, 它除具有心理素質的一般特征外, 還具有教師職業方面特殊的特點。并從此特點出發探索符合我國中小學教師實際的教師心理素質, 并從理論上對教師心理素質結構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這對后來的教師心理素質研究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為后來的研究者提供了參考和啟發價值的理論上的論述。張承芬等 (2001采用了一種與能力相區分的狹義的心理素質概念。從這一意義上出發研究分析教師的心理素質, 運用隱含的研究方法, 揭示教師心理素質及其基本結構。該研究從教師心理素質的具體內容出發, 做了實證的研究, 但數據統計方法只用了百分比、頻次等描述統計, 使研究結果的受到局限。這是一篇較早的教師心理素質實證性的研究。汪波 (2001) 在教師素質結構主要因素的研究中, 使用問卷法, 通過因素分析提出了五因素三層次的教師素質結構。該項研究只對被試的學歷進行考察, 其他性別、年齡、職稱等無關變量未作控制, 忽略了由個體差異及無關變量帶來的誤差變異。張旭 (2003) 使用自編問卷對中小學教師心理素質狀況調查并研究相關的影響條件。因素分析獲得四個因子。本研究由于其樣本的局限性, 且自編問卷的信度效度有待于進一步驗證, 但此研究擴展了教師心理素質的研究范圍。史克學 (2005) 首次對優秀教師心理素質認知的比較研究。數據統計采用主成份提取法、方差分析及Q檢驗, 得出優秀教師心理素質結構。本研究在被試的選擇上, 受條件所限, 僅選擇了高二學生作為中學生的總體, 較之于教師素質及教師心理素質的研究, 有關優秀教師心理素質的研究很少, 夾雜在教師素質及教師心理素質的研究中, 專題研究優秀教師心理素質的尚無。張大均等人 (2006) 在理論上對教師心理素質的內涵及結構給予了界定。并對其做了嚴密的論述, 但教師心理素質維度的劃分是否具有科學性合理性, 還有待于進一步的驗證。劉萬里 (2007) 提出, 教師的心理素質涵蓋了多方面的內容, 是個多維度、多層面的結構系統。只做了籠統的簡要說明, 沒有對教師心理素質的內涵、結構做更加深入的理論探討。

由于我國教師心理素質研究起步較晚, 其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都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目前的研究表現為理論研究較多, 而實證研究較少。對教師心理素質的內涵界定較多, 對結構的研究較少且較零散。尤其是近幾年來, 教師心理素質做為教師素質研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從不同的角度, 已經有許多理論上的研究。比如: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談教師心理素質的發展;或由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談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作用等;但關于教師心理素質的專門研究還是非常少。

在研究方法上, 采用實證研究或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研究很少見, 目前我國心理素質測量工具還不盡如人意。一般情況是借用國外相近量表進行組合或自編問卷。但在心理素質維度和因素的結構分析上缺乏科學根據, 且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有待于檢驗。

2 反思與展望

我國教師心理素質研究近十幾年來, 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一是研究對象范圍的擴大, 從中小學教師心理素質的研究, 漸漸開始重視高校教師、幼兒園教師、職業學校教師心理素質的研究。二是研究方法開始呈現多樣化, 由最初的查閱文獻, 理論綜述, 漸漸采用心理學中常用的實驗法、問卷調查法等多種方法。尤其是數據的處理上, 由最初只使用一些描述統計的方法, 到應用推斷統計中的回歸分析, 因素分析, 主成分分析等方法, 使研究結果更具說服力。三是研究內容的豐富, 由教師的心理素質的內涵、結構的界定, 到教師心理素質的影響因素, 條件的研究, 到教師心理素質提高的策略研究等。重視多學科的綜合研究。

有機體只有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才能為其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質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條件。素質教育中, 教師心理素質的高低, 是制約其成敗的重要因素。人們在研究如何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同時, 逐漸開始了對與此密切相關的教師心理素質的研究的高度重視。教師心理素質問題的研究不僅僅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同時還是一個教育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科的問題, 是任何一個單獨學科所不能分析透徹的, 需要運用多學科綜合研究。我國教師心理素質的研究任務重但卻是一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但相信經過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員的努力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教師心理研究以及教師教育將會有一個美好的發展前景。

摘要:教師心理素質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直接影響, 對教學效果也有影響, 而且教師心理素質對教師職業的專業性發展及自身的生活質量的提高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綜述了教師心理素質研究中有關教師心理素質的研究概況, 對現狀作了分析, 闡述了目前研究的不足, 提出了改進的建議。

關鍵詞:教師,心理素質,專業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許燕.面向21世紀高師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J].教育研究, 1999 (10) .

[2] 唐迅.現代教師心理素質[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兒童心理研究范文第5篇

[摘要]隨著心理史學學科發展,心理史學研究方法已經逐漸體現出了現代多學科研究方法相互滲透與融合的綜合性特點,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和學科適用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雖然在政治學思想研究中顯現出了一些問題,但瑕不掩瑜,只要我們正確的使用心理史學研究方法,一定可以讓其在研究中大放異彩。

[關鍵詞]心理史學研究方法;述評;存在問題;修正方法

心理史學,簡而言之就是利用現代西方心理學的相關理論、方法對各種歷史現象做出心理學解釋的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心理史學研究方法,即心理史學所特有的研究方法,是指借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研究模式研究成果和心理學特殊的研究視角來研究歷史,期冀通過這樣的研究用心理學的手段研究其他學科的內容。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以研究歷史的主體“人”為中心,應用多種心理學原理對主體進行研究,從而體現出個體心理對該個體所處特定的社會、歷史事件中具體行為活動的影響,最終影響社會發展。

一、心理史學產生的社會背景

19世紀末20世紀中葉,是世界范圍內的社會大變革時期。由于資本主義經濟的大發展,各種經濟和社會弊端暴露出來,引發了多次影響嚴重的經濟危機,社會各階層之間出現了較快的人員流動。特別是隨著二戰的爆發,民主力量的崛起,普通民眾在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過程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史學研究的重點逐漸從對精英人物的關注轉移到對普通民眾的考察。史學研究者越來越重視對未引起前人注意的史料的考察和研究,應用新的理論和方法甚至是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方法,共同促進歷史研究的深入發展。而作為史學研究方法之一的心理史學,也就是從這個時候產生和發展起來。

二、心理史學在西方的發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流行是心理史學方法興起的直接原因”[1]。

精神分析學說,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與研究學家弗洛伊德在對眾多精神病患者的臨床觀察和治療過程中歸納出的一套以心理方面為主的醫學理論。在研究方法論方面,它“可以透過有意識意圖的欺人外表找到行為的真正原因”,[2]并且“在揭示非理性的思想和行為中顯示了較大的作用”。[3]這對于以將歷史研究作為基礎材料之一的社會科學來說,引力巨大,而心理史學也就以精神分析學說為基礎產生了。

心理史學在奧地利并沒有長遠發展,但是到了美國卻形成了一股獨具特色的社會性研究方法論,正如弗洛伊德在《自傳》中講到:“我在歐洲的時候總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在受人輕視,可是到了美國,那里的名流卻要始終與我平等相待,…使我深深地受到鼓舞,信心倍增”[4]。1909年,弗洛伊德到美國講學,宣傳他的精神分析學說,在美國的學術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緊接著他《達·芬奇的記憶》一文,被當作是“心理史學賴以發展的基石和典范”。[5]1958年,美國精神分析專家埃里克森出版了《青年路德:對精神分析與歷史學的研究》更被公認為是心理史學的代表作,在理論體系的完善和論證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被當作是心理史學真正形成的標志。

三、心理史學研究方法存在問題

心理史學研究方法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缺乏科學客觀的材料。心理史學的方法論基本上是建立在精神分析學說的基礎上的,該學說用于醫學臨床治療優勢明顯,但用于政治學等社會科學學科的研究上卻顯得不夠科學,特別是對于較早人物和事件的研究,由于資料的缺乏,客觀性也就更加欠缺??梢?,心理史學的研究方法單在歷史性資料的應用上就存在一些問題。

第二,容易表現出較為明顯的主觀主義傾向。心理史學研究方法重視對由各種條件影響下被研究主體主體的內心世界的勾勒,雖然有一定資料的支撐,但難免會帶有很強的主觀主義色彩。甚至研究者可能會自己先設定一個結果,然后在收集能體現這個結果的資料進行收集和呈現。而對于周圍的其他資料,甚至是與結果相左的資料卻唯恐避之不及。

第三,容易犯心理因素決定論的錯誤。心理史學的研究方法一直都認為人的本身性格對人一生的決定性影響,從而忽視了成年后身處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條件對人的心理的再塑造。而且,許多時候可能會過分夸大了被研究主體心理對于其思想等的影響,而忽視了其他方面。心理史學研究方法表現出的明顯的心理絕對論問題,在應用中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四、修正方法

介于以上一些問題,在實際研究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在研究中要注重研究方法上綜合性。目前而言,心理史學作為多學科研究方法相互滲透與融合的綜合性學科,是跨學科的研究。而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在跨學科研究上也有很明顯的優勢。因此我們在實際研究中,應該在發揮心理史學研究方法優勢的同時適當的使用其他可行的研究方法,使研究盡可能的避免使用心理史學研究方法最容易犯的問題。

第二,在資料的使用上要盡可能的豐富。心理史學研究的特點決定了研究資料使用上的特殊性。因此我們在重視所謂的第一手資料的同時,也要適當的多參考同時代相關的其他的證明資料,比如同時代人對被研究主體的評價和描述等任何可以為之證明的材料。只有這樣,才能既可以發揮心理史學研究方法的優勢,又可以提升研究成果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第三,在研究上要體現出變化。在政治學思想家的研究中,心理史學研究方法主要是將被研究主體心理狀態作為其思想方面的決定性影響因素,著意體現二者的相關性。因此,在實際研究中要盡可能多的體現出心理變化對于其思想變化的影響。被研究主體心理變化對其思想影響越明顯,越能證明其心理和思想的關聯性,這樣的論證也就更具有說服力。

五、結論

隨著心理史學學科的應用與發展,心理史學研究方法己不僅僅是過去那種心理學研究方法與歷史學研究方法之間的簡單相加,它逐漸體現出了現代多學科研究方法相互滲透與融合的綜合性,體現出了很強的包容性和學科適用性。雖然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瑕不掩瑜,只要我們正確的使用心理史學研究方法,一定可以讓其在科學研究中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王亮.心理史學研究綜述[J].歷史學教學,2013(06).P65.

[2][美]杰拉爾德·艾岑伯格.心理史學與思想史[J].歷史與理論,1975(第10卷).

[3]山青.心理歷史學的發展導引[J].江漢論壇,1988(01).

[4]何仲生、余鳳高編著.弗洛伊德:文明的代價[M].沈陽:遼海出版社,1999.PP171-172

[5]周兵.心理與心態—論西方心理歷史學兩大主要流派[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6).

作者簡介

薛彥超,男,漢族,山西太原人,碩士研究生,單位:天津師范大學,研究方向:政治學理論。

兒童心理研究范文第6篇

摘 要 直播購物形成一種實時互動的虛擬空間,將直播參與者置于一種虛擬在場的情境中,在營銷造勢、主播推薦、群體壓力等因素的影響下極易造成消費者的從眾行為。文章收集大學生參與直播購物的心理活動數據,從個人特質、產品推薦和群體因素三個維度分析導致大學生產生從眾行為的省時便捷、求實求廉和攀比虛榮的消費心理。結構方程模型結果顯示:個人特質通過攀比虛榮心理正向影響從眾消費,產品推薦通過省時便捷心理正向影響從眾消費,群體因素通過三種消費心理顯著正向影響從眾消費。

關鍵詞 網絡直播;從眾消費;消費心理;影響路徑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海量信息環境下在線評論的效用優化機制研究”(17YJC630168);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大數據環境下在線評論過載對消費者決策的影響”(2016SJB630017)。

隨著網絡購物的盛行,在線推銷模式隨之蓬勃發展,其中以網絡直播帶貨及短視頻廣告為主流推銷方式,直播商店成為淘寶開展業務的標準配置。艾媒咨詢分析報告顯示,淘寶直播在2020年的營業額已經達到4 000億元,年增長率為100%,淘寶直播平臺上架近1億件商品,提供直播內容超過10萬場,直播貨品呈多元化態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大部分實體行業遭受嚴重打擊,而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同比大幅增長121.5%,達到9 610億元,持續滲透到各個行業[1]。隨著5G、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的發展,網絡直播將給平臺方帶來更多的利潤。網絡直播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銷售渠道。相比傳統的電子商務,直播空間為消費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互動性、臨場感和參與度,消費者在虛擬的購物情境下能夠感知到實用價值、享樂價值和社會價值。毋容置疑,大學生也被直播購物所吸引。但當代大學生存在非理性消費行為激增、消費主義傾向明顯等問題,決策活動經常受到他人的影響,在消費選擇中趨同于自己的同齡群體[2]。直播空間搶購氛圍、無法對商品進行實物檢查、質量不確定等因素使大學生從眾消費傾向明顯。

從眾消費是社會影響的一種表現形式,指以他人的行為或期望指導自己的消費決策。社會影響可以分為信息性影響和規范性影響。信息性影響指傾向于接受從他人那里獲得的信息作為簡化決策過程的指導;規范性影響指個體為了獲得群體歸屬感或認同感而順從他人的傾向,避免被他人排斥,消費者選擇受到信息性和規范性影響。一方面,個體在決策過程中受到認知限制、時間壓力、信息缺乏或信息過載等因素的影響,無法做出理性判斷,信任來自他人的信息,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決策效率。另一方面,消費者渴望獲得群體歸屬感,以尋求集體庇護。大學生參與從眾消費可以看成一種心理過程,與文本和圖片相比,消費者對視頻的參與度更高,因為視覺線索不僅能引導消費者關注產品功能,更能與之產生情感共鳴。當面臨引人入勝的消費體驗時,他們更愿意參與其中。大多數關于從眾消費的研究集中在人格特征和群體因素上[3],因此,結合從眾消費的社會影響表現形式,可以將影響從眾消費的因素分為:個性特質、產品推薦和群體因素,前兩種屬于信息性影響,群體因素兼有規范性影響。從眾行為不僅是與個體相關的簡單行為,而且具有群體特征,并且大學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與確立時期,大學生的行為規范容易受他人影響。

網絡直播作為流行的銷售渠道,其銷售規模將持續增長,2021年直播電商規模有望達到12 012億元。本研究分析網絡直播環境下影響大學生從眾消費的因素及心理機制,試圖回答以下問題:1)哪些因素會導致大學生產生從眾消費?2)從眾行為中表現出什么樣的消費心理?3)這些消費心理如何影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理清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 理論基礎

互聯網創造的虛擬購物空間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模式,信息技術使網絡消費更具有協作性、動態性和高度互聯性,消費者被描述為社會人,個體決策易受外部關系的影響。一般而言,消費者高度依賴于他們所聯系的社會環境中的觀念、觀點或意見,并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與群體意念保持一致,從而獲得心理滿足。社會規范和人際關系是個體行為意向的前因,尤其對于注重集體主義行為的國內消費者,社會影響對購買決策的影響更加顯著。消費者參照群體決策,試圖跟隨他人的決策行為,在決策過程中,表現出受到群體決策的約束行為。群體成員傾向于建立群體規范,個人則傾向于遵守各自的群體規范,根據群體想要自己形成的社會身份來改變自己的行為。

傳統零售環境中,商品可以被看到和觸摸,消費者可以向銷售人員咨詢相關商品的信息,而在網絡直播情境中,在購買前沒有提供體驗產品或面對面咨詢的機會。面對眾多的選擇,消費者可能會出現模仿他人的行為。模仿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不僅是出于被接納的愿望,也是出于安全的考慮。一方面,消費者由于缺乏對產品的自信,在決策過程中傾向于采取降低風險的辦法;另一方面,人們可能認為其他消費者擁有的產品信息比他們自己擁有的多,意圖在低認知努力和低時間成本的條件下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模仿行為一旦大量發生,就會形成信息級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個體易受前人行為或信息的影響,改變自己的認知,出現追隨前人的現象。網絡直播情境下,消費者通過彈幕、點贊、互動、禮物等與主播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觀點、經驗或意見,產生虛擬的身臨其境的感覺。直播情境構建的虛擬消費空間,使消費者具有共在臨場感和社會臨場感,形成暫時的虛擬人際關系,個體決策受到虛擬空間中他人的社會影響[4]。
2 研究設計

與傳統網絡銷售相比,直播及短視頻銷售平臺具有多方面優勢。傳統網絡銷售僅通過文字和圖片向消費者展示商品,對商品質量的了解只能通過評論區或與客服交流。直播及短視頻銷售突破了傳統銷售的局限性,以試用試穿試吃等形式,通過視頻向消費者全方位展示所售商品,與消費者之間形成實時溝通和及時反饋,互動交流更加便捷。在這一過程中,消費者從主播和其他消費者那里獲取了信息,進而對產品產生了新的認知,并且即時信息交流也能降低消費者感知風險。

2.1 概念模型

本研究結合社會影響和消費者異質性,從個性特質、產品推薦、群體因素三個方面分析大學生從眾行為。導致大學生從眾消費的心理因素包括省時便捷心理、求實求廉心理以及攀比虛榮心理,三個影響因素為外因潛變量,消費心理為中介變量,從眾消費為內生潛變量,構建了網絡直播情境下大學生從眾消費的心理機制模型,如圖1所示。

2.2 研究假設

個性特質包括人口統計學和心理特征,如個性、動機、信念等,這些特質決定了消費者的異質性,對個人決策產生不同的影響。大學生因認知有限,常常出現跟風從眾行為,以獲得自尊和他人的認同,避免被群體孤立或排斥;因經濟原因,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更愿意選擇價格合理、可信度較高的店鋪商品,參考值得信任的群體意見,個人高度服從群體,群體評價決定個人價值。從眾消費可以滿足消費者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求,有效規避現實壓力,進而獲得愉悅感[5]。大學生尤為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在意自尊心以及他人對自己的認同。網絡環境下,信任、認知、情感和意動對消費者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6],對群體信息的信任程度越高,其行為就越容易與群體決策保持一致。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H1:消費者因個性特質產生省時便捷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

H2:消費者因個性特質產生求實求廉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

H3:消費者因個性特質產生攀比虛榮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

網絡環境下消費者對產品的了解主要通過商家描述以及網絡口碑兩種形式。由于網絡購物只能通過圖片、文字或視頻的方式了解商品細節,所見即所得,因此,消費者在網絡購物過程中承擔較高的風險。知名品牌、評價越好的產品,可以降低消費者感知風險,越容易引發從眾行為[7]。主播薦品會直接或間接影響粉絲消費,網絡口碑和商品熱度顯著影響消費者的從眾行為[8],價格折扣、時間壓力及銷售氛圍是影響消費者非理性購買行為的重要因素,消費者的從眾傾向對價格十分敏感。大學生群體受經濟能力限制,購買力較為低下,在網絡購物過程中更加注重實用性、經濟性和時效性,并通過從眾消費來保證購得商品的質量。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H4:消費者出于產品推薦產生省時便捷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

H5:消費者出于產品推薦產生求實求廉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

H6:消費者出于產品推薦產生攀比虛榮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

大學生在進行網絡消費的過程中,愿意從群體決策中獲得商品信息,其消費行為受規范性影響,為了獲得群體成員的認同或避免受到群體非議,而做出從眾行為。規范性影響是從眾行為產生的核心條件之一,當群體給予正面反饋意見時,大學生的購買意愿相應提高;當群體給予負面反饋意見時,其購買意愿下降,并出現跟隨群體意愿的從眾行為[9]。群體的規模越大,消費者在群體中承受的從眾壓力就越大,并且當消費者處于熟悉的群體之中,更容易感受到群體壓力,外部群體壓力比內在心理壓力對大學生從眾消費的影響更大。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H7:受群體因素影響,消費者產生省時便捷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

H8:受群體因素影響,消費者產生求實求廉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

H9:受群體因素影響,消費者產生攀比虛榮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

網絡環境下消費者的心理特征包括:自主性、追求便捷、獵奇性、注重隱私、追求物美價廉、理智求實以及追求個性化。淘寶雙十一、京東618、微信紅包等網絡造節,星巴克、米粉節等文化認同,這種網絡活動或流行文化吸引一代又一代年輕人,其表現出密集參與性、消費投入性以及消費體驗性[6]。同時,伴隨消費者主義思潮,大學生在有關人際交往的消費行為中存在虛榮攀比和“跟風”消費心理,這些心理往往與追求品牌、時尚與潮流有關[10-11]。網絡直播兼有銷售渠道和社交功能,其銷售方法可以分為銷售導向型和關系導向型,大學生因省時便捷、低試錯成本、內容實用性強、優惠促銷等原因積極參與其中。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H10:省時便捷的消費心理促使消費者產生從眾行為。

H11:求實求廉的消費心理促使消費者產生從眾行為。

H12:攀比虛榮的消費心理促使消費者產生從眾行為。

2.3 問卷設計

問卷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被調查者的個人基本信息,共設計了四個問項,包括性別、年級、月網購頻率以及月收入水平;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為個性特質、產品推薦和群體因素三個影響因素以及省時便捷、求實求廉和攀比虛榮消費心理的測量問項,第五部分為從眾消費的測量問項。除了個人基本信息,其余問項均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設計問卷,選項根據分值由小到大排序,依次為:“非常不贊同”對應分值1、“非常贊同”對應分值5。問項大部分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網絡直播情境下做出了相應修改,其中個性特質、產品推薦和群體因素參考高秀峰[12]、歐陽一貴[13]和吳佳欣[9]的研究成果,共15道題目;省時便捷、求實求廉、攀比虛榮三種消費心理參考聶順婷等[14]、石紹華等[15]、侯藝[11]和巴婷婷[16]的研究結果,共12道題目;從眾消費采用何佳[17]的研究結論,共4道題目。
3 結果及分析

3.1 樣本變量描述

問卷采用線上問卷星和線下校園發放相結合的方式,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66份,剔除部分無效問卷后,剩余有效問卷242份,有效回收率為80.7%。其中,男生占比46.3%,女生占比53.7%,男女比例較為均衡;大四學生占比最高,為31.8%,其次是大三年級,占比為25.2%,被調查者年級分布相對均衡;月收入在1 000~2 000之間的比例為61.1%。月網購頻率在0~5次和5~10次之間的比例分別為38.8%和37.6%,10~15次以及15次以上的人占比分別為14.9%和8.7%。被調查者的月收入多集中在1 000~2 000之間,月收入在1 000以下及3 000以上的人數較少,符合大學生月生活費標準。

對樣本變量進行描述統計,每個變量的最小值都為1,最大值都為5,產品推薦(CP)的均值最高,達到了3.76,初步說明大學生在從眾消費中受產品推薦影響較大,產品推薦題項CP4均值最高,為3.99,所對應的題目為“我在乎產品的質量”,初步說明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比較注重產品質量。個性特質(GR)、群體因素(QT)、攀比虛榮(PB)、省時便捷(SS)、求實求廉(QS)、攀比虛榮(PB)、從眾消費(CZ)問項的均值依次為:3.47、3.28、3.47、3.41、3.01和3.06,各問項的標準差均小于1,取值分布波動不大。

3.2 信度與效度檢驗

信度和效度檢驗是衡量問卷結果好壞的工具。通常采用Cronbach α系數測量信度大小,所有構念的α值都大于0.8,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測量結果可靠性較高。在檢驗完問卷的可靠性之后,還需要檢驗問卷問項與研究內容是否一致。KMO值高達0.936,遠大于0.7,自由度為465,近似卡方值等于6 392.699,Bartlett球形度檢驗的Sig值小于0.001,表明問卷適合做因子分析。

對潛在變量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所有問項的標準化載荷系數都大于0.5,且NFI=0.95>0.9,CFI=0.97>0.9,RMSEM=0.078<0.08,χ2/df=2.98<3,擬合度指標都達到要求。組合信度(C.R.)和平均變異抽取量(AVE)的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各構念的組合信度均大于0.7,AVE的值也大于0.5,問卷的收斂效度滿足要求。

3.3 假設檢驗及結果分析

以個性特質(GR)、產品推薦(CP)和群體因素(QT)為外因潛變量,從眾消費(CZ)為內生潛變量,省時便捷(SS)、求實求廉(QS)和攀比虛榮(PB)消費心理為中介變量,建立假設模型,檢驗消費心理對從眾行為的影響。個性特質(GR)與省時便捷(SS)、求實求廉(QS)之間路徑系數對應的t值分別為-0.28、0.08,產品因素(CP)與求實求廉(QS)之間的路徑系數對應的t值為0.60,其余路徑t值都大于1.96。刪去個性特質(GR)到省時便捷(SS)和求實求廉(QS),產品推薦(CP)到求實求廉(QS)這三條路徑后,剩余路徑系數對應的t絕對值都大于1.96,修正后模型的路徑都具有顯著性。模型的適配度指標中,卡方自由度比=2.99,GFI=0.88,AGFI=0.86,CFI=0.96,RMSEA=0.081,各項指標均達到臨界值標準,表明模型和數據適配度良好,修正后的結構方程模型如圖2所示。

通過對模型中各路徑之間的標準化路徑系數進行分析,可驗證各假設是否成立。從結構方程檢驗結果可以看出,消費者的個性特質通過攀比虛榮心理對從眾行為的影響程度為0.44×0.58=0.255,即消費者因個體差異產生攀比虛榮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形成購買意愿,假設3成立,這一結論與高秀峰[12]的研究結果一致。大學生易受到來自個人的心理壓力以及信息認知不健全的影響,進而出現非理性的、攀比消費的從眾行為[6]。而假設1和假設2不成立,相比于攀比虛榮心理,省時便捷心理和求實求廉心理則屬于理性消費心理,正如阮潔所提到的大學生心智不夠完全,社會閱歷欠豐富,在消費過程中更容易出現非理性消費[6]。

產品推薦通過省時便捷的消費心理對從眾行為的影響程度為0.28×0.16=0.045,假設4成立,當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面臨時間壓力、任務難度等因素刺激時,會產生省時便捷的購物心理,更愿意跟隨大眾消費來減少購買決策風險。產品推薦與求實求廉心理之間無顯著關系,也不會通過求實求廉心理影響從眾行為,假設5不成立。求實求廉心理是網絡環境下消費者購物的一種普遍心理,大學生在網絡購物中產生省時便捷的消費心理,通常是源于自身的經濟壓力,而非產品因素所導致。因此,產品推薦與求實求廉的消費心理相關性較弱,通過求實求廉心理對從眾行為的影響也不顯著。產品推薦負向影響攀比虛榮心理,結論與研究假設相反,因此,假設6不成立。大學生通過產品品牌及口碑來彰顯自己的身份或形象,從而出現炫耀性的從眾消費,而并非基于產品的質量或者價值[18],高價格和低品牌知名度易使消費者產生從眾行為[8]。

群體因素通過省時便捷心理對從眾行為的影響程度為0.64×0.16=0.102,消費者受到信息性影響而產生省時便捷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假設7成立。在直播購物中,大學生會將他人的決策結果作為自己決策參考的信息來源,信任他人的正確決策,在節省購物時間的同時,還能經歷便捷的消費體驗。因此,信息性影響容易使消費者產生省時便捷的消費心理,進而導致從眾行為。群體因素通過求實求廉心理對從眾行為的影響程度為0.83×0.3=0.249,即消費者出于信息性影響產生求實求廉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形成購買意愿,假設8成立。在直播或短視頻平臺購物的過程中,不僅享有優惠的價格,大學生還能從互動評價和產品描述中全面了解產品。群體因素通過求攀比虛榮心理對從眾行為的影響程度為0.7×0.58=0.406,即消費者出于規范性影響產生攀比虛榮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形成購買意愿,假設9成立。已有研究表明,大學生在與群體交往的過程中會因為想要獲得群體認同感而產生從眾消費行為,迫于群體壓力,也會通過攀比虛榮的方式來獲取個人在群體中的價值,群體信任、群體一致性和群體參與對大學生的從眾行為具有顯著影響[9],其結論支持假設8和假設9。

從路徑影響系數可以看出,省時便捷和求實求廉兩種消費心理對從眾行為都有顯著影響,假設10和假設11成立。消費者追求價格低廉、質量較高且使用便捷的商品易導致其產生從眾消費行為。追求省時便捷和求實求廉的消費心理屬于理性消費心理,消費者更愿意向群體中的其他人推薦他們購得的物美價廉商品。消費者攀比虛榮心理到從眾行為的路徑系數為0.58,且影響顯著,假設12成立。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攀比虛榮的消費心理日益明顯,在消費過程中產生強烈的從眾行為。大學生認知能力和情感控制能力有限,常常會陷入迷茫與困惑中,容易產生攀比虛榮的消費心理,導致從眾消費。從路徑系數對比來看,攀比虛榮的消費心理對從眾行為影響程度最高,路徑系數達到0.58,其次為求實求廉的消費心理,影響路徑系數為0.30,而省時便捷的消費心理影響程度最小,路徑系數僅為0.16。


4 結論及建議

4.1 結論

本研究聚焦網絡直播情境下的從眾消費現象,使用問卷調查收集有過從眾消費的大學生消費心理數據,從個性特質、產品推薦和群體因素三個方面分析大學生從眾消費時的三種消費心理,結構方程模型結果顯示:1)因個性特質,大學生產生攀比虛榮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個性特質這一變量中問項的贊同感都比較高,反映了大學生在購物的過程中傾向于得到他人對自己的關注和認可,這種心理容易演變為非理性的攀比虛榮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中國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既追求個性又與群體趨同,易產生攀比購買行為。2)大學生由于產品推薦產生省時便捷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大學生為了減少不確定性和感知風險,傾向于購買銷量高、口碑好的產品,模仿大多數人的行為。銷售量、主播推薦、直播間互動等被認為是產品質量的表征,大學生可以降低感知風險,付出較少的認知努力和時間成本來完成決策。3)大學生受群體因素的影響會產生省時便捷、求實求廉和攀比虛榮的消費心理,從而出現從眾行為。大學生在購物時,傾向于向群體了解購買信息,接受群體提出的購買意見,對群體保持著高度的信任感。在與群體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對產品的認知,節約選擇產品的時間,使購物過程更加便捷,且保證所購產品的性價比。消費者所在群體中的群體規范和自身受到的順從壓力會影響其購買決策,使其產生從眾行為。在與群體的交往過程中,也會由于想要獲得群體的認同,出現追隨群體決策的現象,產生攀比虛榮心理。

4.2 對策建議

直播間上架的商品多種多樣,商家的營銷手段也層出不窮。由于個人成長經歷較為簡單,消費心理并不成熟,大學生在購物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盲目的、消極的從眾消費,常常會出現超過自身消費能力的購買行為或是購買到適用性、匹配度并不高的商品,同時,也會容易進入商家的饑餓營銷、批量購買等消費陷阱。因此,合理的決策建議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1)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與自尊,消費過程中極易產生攀比虛榮的非理性心理。因此,大學生在消費決策之前應該仔細斟酌,考慮商品是否滿足自身的需求,是否在自己經濟能力所能承擔的范圍之內,不要盲目攀比。2)因對商品信息缺乏了解,為了降低感知風險,主播推薦以及點贊互動容易使大學生產生省時便捷的消費心理。因此,大學生在購買商品之前可以向家人或朋友多詢問以緩解對于商品信息的認知失調或是信息不對稱現象,建立對商品的信任,從而理性消費。3)大學生要善于辨別群體信息,選擇適合自己、滿足需求的商品,而不是一味的迎合群體,或是為了得到群體的認同而產生非理性的消費心理。

參考文獻

[1]艾媒網.2020年gmv超4 000億!淘寶直播平臺發展現狀及帶貨數據分析[EB/OL].[2021-02-04].https://www. iimedia.cn/c1020/76888.html.

[2]張世琴.大學生消費決策的獨特性與從眾性[D].杭州:浙江大學,2013.

[3]王財玉,雷靂.網絡購物情境下的羊群效應:內涵、影響因素與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17,25(2):298-311.

[4]謝瑩,崔芳,高鵬.網絡直播情境下共在臨場感與社會臨場感對從眾消費的影響[J].商業經濟與管理,2021(2):68-79.

[5]廖云.網絡購物從眾行為分析:以“雙11”為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8(4):156-159.

[6]阮潔,張鵬.大學生非理性從眾消費:基于社會心理的視角[J].知識經濟,2019(18):60-61.

[7]許佳淇.論網絡口碑對青年受眾群體網絡消費行為的影響[J].商業經濟研究,2016(19):44-45.

[8]張大亮,周輝.產品因素對高校學生網購從眾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14,36(1):1-4.

[9]吳佳欣.群體因素對網絡團購消費者從眾行為的影響分析[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3.

[10]張瀾,馬自超.當代消費主義思潮影響下大學生消費心理及行為的研究[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7(6):78-81.

[11]侯藝.當代青年消費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9(11):107-112,99.

[12]高秀峰.網絡團購從眾行為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1.

[13]歐陽一貴.我國青年女性奢侈品消費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7.

[14]聶順婷,鄭允佳.大學生消費價值觀與消費決策風格:從眾心理的中介效應[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0,28(6):925-929.

[15]石紹華,鄭鋼,高晶,等.北京中學生的消費價值觀與消費行為[J].心理學報,2002(6):616-625.

[16]巴婷婷.網絡購物氛圍視角下大學生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工業大學,2018.

[17]何佳.網絡購物中大學生消費者的從眾心理探析:以淘寶“雙十一”活動為例[J].新媒體與社會,2013(4):169-181.

[18]徐瑩.大學生面子知覺與自尊對其炫耀性消費的影響[D].重慶:西南大學,2015.

上一篇:地下室施工方案范文下一篇:歐姆定律內接法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