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工程治理地質災害論文范文

2023-09-27

工程治理地質災害論文范文第1篇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一、管理程序

安全施工管理和質量管控是關系到整個地災治理工程是否能順利進行并保質保量完成的關鍵,因此在工程管理過程中應做好如下工作:

1、要對是否落實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中各項安全技術要求、是否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是否執行施工項目安全交底制度及設備設施交接、驗收、使用制度進行檢查。

2、除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中應包含有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外,對抗滑樁豎井開挖、危巖清除、高邊坡施工等還應編制專門的施工安全管理細則,每日上工前有安全培訓記錄和安全交底記錄、施工期間應有安全檢查記錄。

3、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場地地處高危險區域,應有針對性地編制有雨季地質災害防御預案和施工安全應急預案(特別對泥石流溝道內施工、高邊坡下施工、危巖體附近施工的必須編制兩預案),對上述預案未編制或編制不合理的可要求其停工完善后再復工。

4、施工期間應加強對地質災害體的安全檢測工作,企業代表要檢查各施工點是否配有專職安全員和監測員,是否有安全檢查記錄和監測記錄。

5、地災施工現場負責人必須隨時掌握安全生產動態、監督并保證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的正常運轉、定期和不定期組織安全生產檢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與不安全因素,制止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

6、對施工中發生因工傷亡及重大未遂事故,要做好現場保護,及時上報,并協助事故調查組參加事故的調查處理,制定并落實各項防范措施,認真吸取教訓,從技術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意見,不定期進行安全生產檢查,對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從技術方面提出整改意見和辦法,予以消除。

7、對施工現場各種施工架、防護架、安全網等設施進行檢查,對不符合安全技術要求的做法要求及時糾正;施工臨時用電應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或方案,嚴禁拖地線和超負荷用電,應有專職電工管理用電;檢查施工現場是否做好防風、防雷擊、防洪水、防地質災害措施。

二、現場管理制度

1、所有作業人員必須遵守企業安全生產的、戴好安全帽防護用具;嚴格執行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嚴格執行職工安全守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2、不能擅自外出打獵、捕魚、游泳,不采食不知名的蘑菇、野果、野菜,上班前不喝酒。

3、 杜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和違法勞動紀律“三違”行為。

4、 施工現場應拉好警戒線,現場內危險部分設置相應的安全警示標志,禁止施工影響區段車輛和行人通行。

5、 場地內的油料和其他易燃物品,妥善存放,嚴禁煙火靠近,配備干粉滅火器,并設有“禁止煙火”的安全警示牌。

6、 現場用電符合用電安全要求,動力配電箱與照明配電箱分別設置,各種電器設備必須有可靠的安全接地和各種安全保護裝置。

7、雷雨季節避免施工并做好防雨防雷措施。

8、施工機械、電氣設備非操作人員不得亂動。

9、特殊工種要持證上崗。

10、施工前,應對施工區域內存在的各種障礙物,如建筑物、道路、溝渠、管線、舊基礎、墳墓、樹木等,凡影響施工的均應拆除、清理或遷移,并在施工前妥善處理,確保施工安全。

11、交接班時,作業人員對自己使用的的機器、工具應進行詳細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班長班前應布置任務及交待使用設備,勞動組合,具體安全注意事項,認真執行班組安全工作規定。

3

12、危巖體施工時采用雙排腳手架和竹跳板對工作面進行全封閉式作業,在危巖施工平臺的底部、正面及兩個臨空側面利用φ40mm 鋼管腳手架支架平臺,鋪設和捆綁竹跳板形成封閉的作業系統,防止危石在解體過程發生崩落掉下。

13、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

14、采用靜態爆破法必須注意: (1)應按實際施工的環境溫度選擇破碎劑的型號,嚴禁錯用或互換使用。并且裝運破碎劑的容器不得用有約束的容器,以免雨水侵入,發生噴出、炸裂傷人。

(2)裝填炮孔時,操作人員要戴防護眼鏡,在灌漿到裂縫出現前,不得在近距離直視孔口,以防發生噴出現象傷害眼睛。

(3)破碎劑漿體稍具腐蝕性,工作完畢后應及時洗手洗臉,嚴防堿性刺激皮膚。如藥液碰到皮膚或進入眼睛,要立即用水沖洗。

(4)攪拌后的漿體應在 3min 內填孔完畢,攪拌中發現漿體迅速升溫且燙變干,應將漿體舍棄不用,若用人工攪拌時,必須戴橡膠手套。

(5)不同型號破碎劑不可混用,嚴禁勾兌其它化學品。

4 (6)嚴格防潮,拆包后盡量用完。 (7)嚴禁在雨天施工。

(8)靜態爆破安全距離 10m ,施工前應搭好安全防護措施。

15、開挖土石方前對周圍環境要認真檢查,不能在危險巖石下進行作業。

16、開挖過程中如發現滑坡跡象(如裂縫、滑動等)時,應暫停施工,必要時,所有人員和機械要撤至安全地點,并采取措施及時處理。

17、嚴禁在作業平臺上超負荷堆放爆破石塊或其它材料,交接班時要將工作平面上的石塊等堆卸物下落到山腳或其它安全地帶。

18、清除廢石用卷揚機運至山腳下平緩處堆放,廢石應用水泥漿固化。

19、土石方外棄時,施工前應根據工程需要、運輸車輛、交通量和現場狀況,確定運輸路線?,F場應根據交通量、路況和環境狀況確定車輛行駛速度,并于道路明顯處設限速標識。

20、土石方運輸車輛應按規定路線行駛,速度均勻,不得忽快忽慢;在社會道路、公路上行駛時,不得遺撒,且應遵守現行

5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在施工現場道路上行駛時,應遵守其限速等交通標識的管理規定。

21、保護治理危巖區的周邊環境及自然地形,限制不利于危巖穩定的人類活動。坡腳需設一名安全崗哨

,禁止人員通過。

工程治理地質災害論文范文第2篇

1.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分析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當前存在眾多問題, 其主要包括文件、風險評估等方面的問題, 現對其加以具體分析。

1.1 項目管理規范性文件缺乏

早在2006年國家土地資源部就正式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行業標準》。該文件的下發, 雖為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發揮了一定的指導規范作用, 但是此文件屬于大綱性文件, 并不能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管理工作進行有效指導[1]。這樣一來, 自然影響到了管理工作的開展, 同時不利于充分發揮治理工程項目管理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 工程項目管理采取工民建收費標準, 由于其標準與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實施的標準具有較大的差異, 對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帶來了一系列不利影響。

1.2 現代化管理手段的缺乏

當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所采取的手段, 主要是借鑒一般工程項目管理方法。然而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與一般工程項目存在諸多差異, 其管理手段并不能通用。同時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管理內容更為廣泛, 復雜性更大, 一般的管理方法無法有效提升資源的利用率。當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的現代管理手段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 綜合性管理軟件的缺乏, 目前工程項目管理軟件較多, 但是普遍存在功能單一這一問題, 只能進行單一方面的分析, 同時由于軟件之間的關聯性較少, 促使地質災害項目成為許多相對獨立的單體, 尤其是信息資源共享方面, 效率更是低下, 不利于管理[2]。 (2) 信息交換缺乏標準平臺, 軟件關聯較少, 同時硬件系統與軟件系統之間存在相容性問題, 造成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獲取具有一定的難度[3]。 (3) 管理活動缺乏標準程序, 由上述分析可知,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涉及內容較多, 并且十分復雜。當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不同管理負責人, 所采取的方式不一致, 造成項目管理中出現諸多不確定因素, 影響到了管理工作的協調。

1.3 風險評估機制不完善

風險管理作為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尤為重要的一項內容, 直接關系到管理效率。然而我國當前風險管理處于初步發展階段, 風險評估機制并不完善。這樣一來, 必然影響到管理人員的決策, 從而不利于質量控制, 這對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具有不利影響。

2.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質控具體措施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 當前我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 影響到了工程項目質量。為此, 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切實做好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質控工作。

2.1 改進項目管理配套制度

有效消除地質災害危害, 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在于落實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為此, 政府有必要改進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配套制度, 為此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規范性文件支持, 實現有法可依。同時政府還需要引入制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定額標準、危險性評估文件、收費標準以及項目管理制度等。除此之外, 地質災害存在地區差異性, 就需要政府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只有這樣, 才能確保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

2.2 改進現代化管理手段

現代化管理手段的改進, 首先需要建立工程項目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具體為加大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平臺的研究, 同時加強研發綜合性管理軟件。值得注意的是管理軟件當中必須具有組織指揮、技術信息以及網絡項目管理等一系列功能。除此之外, 在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當中, 有必要實現信息化管理, 通過通信功能實現信息的傳遞, 便于相關管理人員及時發現問題, 從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

2.3 風險管理評估機制的改進

風險評估機制建立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風險, 提高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簡單而言就是通過最小的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4]。然而當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具有一定的公益屬性, 并且涉及到的技術均較為先進。為此, 風險評估機制的改進, 需要在經濟角度考慮的基礎上, 深入分析機制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與有效性。除此之外, 因地區的不同, 造成地質災害特點不同, 就需要在改進風險管理評估機制時, 結合地區特點, 對災害風險性與施工質量進行評估。

3. 結語

地質災害一直影響著我國人們的生命財產與經濟財產, 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為此, 政府有必要重視起地質災害的治理。然而當前我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存在眾多問題, 不利于把控治理質量, 這就需要政府正視當前存在的問題,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 以此提升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效率與質量。

摘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的最終目的在于利用最低成本, 以此達到工程項目質量具體要求, 從而有效提升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然而當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存在眾多不足, 造成質量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為此, 相關人員有必要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當前所存在的問題引起高度重視, 并采取有效措施, 確保質量。本文在深入分析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中一系列問題的基礎上, 提出了質控具體措施,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項目管理水平。

關鍵詞: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管理,質控具體途徑

參考文獻

[1] 王慧敏.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對策探討[J].世界有色金屬, 2017 (03) :55-56.

[2] 盛剛.地質災害的分布特征與工程治理——以陜西省為例[J].西部大開發 (土地開發工程研究) , 2016 (05) :52-54.

[3] 盧永.淺析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對策[J].西部探礦工程, 2016 (02) :195-198.

工程治理地質災害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影響不容忽視,不僅僅會致使工程項目無法有序建設,還極有可能帶來人員傷亡威脅,進而也就需要予以有效防控。為了更好優化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效果,應該首先明確各個成因,進而在防治方案中予以針對性處理,體現事半功倍效果,本文基于這一思路,首先從水文地質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分析了當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成因,然后又探討了防治對策。

關鍵詞:巖土工程地質災害;成因;防治

引言

在現階段我國工程項目建設中,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出現伴隨著惡劣后果,極容易導致相關項目難以有序進展,甚至會產生安全方面的威脅?;诖?,在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研究需要引起高度關注,相關人員應該積極探索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的方式方法,以便體現更強災害應對效果。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方法的準確性往往需要重點關注于各方面成因,將這些成因作為重要關注點,進而提升防治方案的實效性,最大程度上降低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發生率以及破壞程度。

一、巖土工程地質災害成因分析

(一)水文地質因素

基于當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問題的發生而言,比較常見的有滑坡、泥石流、地面變形以及崩塌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往往首先受到了自然因素的影響,因為水文地質條件并不是特別理想,進而也就很可能導致相應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發生,影響工程項目建設效果。從水文地質因素對于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影響機制進行分析,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地形地貌條件會對于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產生直接影響,因為相應巖土工程所處區域的地形地貌狀況并不是特別理想,進而也就極有可能導致各類異常問題發生。比如對于一些水系相對發達的地區,就容易在巖土工程中出現山洪暴發問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災害的發生幾率同樣也較高。巖土工程所處區域如果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山坡結構,同樣也會在其它自然因素的協同作用下,導致該區域更加容易形成泥石流以及山洪災害,給相應巖土工程項目帶來嚴重干擾。

其次,土壤地質條件也是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重要成因,因為巖土工程項目所處區域的土壤地質條件并不是特別理想,存在著較多的松散土壤,比如砂土以及粉土等,都不利于巖土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在施工建設過程中也就容易發生一些嚴重地質災害問題,比如地面變形以及崩塌等,都需要予以高度關注。在巖土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中,軟土地基在當前越來越常見,該類地基需要采取恰當的措施予以針對性處理,以便更好提升其承載力,而如果處理不到位,必然也就會導致其形成不均勻沉降,嚴重的就會釀成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給巖土工程項目帶來嚴重威脅。

另外,水文氣候同樣也是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重要成因,其具體表現在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兩個角度。從地下水的作用上來看,其不僅僅可以通過自身的地下水壓力影響到巖土工程項目的穩定性,同樣還會表現出明顯的侵蝕作用,逐步致使巖土工程所處區域基礎結構的穩定性失衡,比如很多軟土地基的形成就和地下水有關。從地表水的作用上來看,除了巖土工程所處區域存在的徑流影響外,往往還具體表現在強降雨上,如果在短期內出現持續的強降雨,必然也就極容易影響到巖土工程相應結構的穩定性,很容易出現泥石流以及滑坡等地質災害,成為當前巖土工程施工中的一個重要關注點。

(二)人為因素

對于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發生而言,除了受到水文地質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外,往往還和人員有關,因為相關人員的行為不當,也會導致巖土工程項目受到嚴重威脅,地質災害的發生率明顯提升。

一方面,因為巖土工程所處區域長期存在濫砍濫伐以及礦產資源過度開發等問題,勢必也就會影響到該區域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在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造成相應區域過于脆弱,很容易形成較為嚴重的地質災害。比如在一些濫砍濫伐歸于嚴重的區域,因為水土流失相對嚴重,進而也就很可能出現嚴重泥石流或者滑坡等問題,給周圍環境和人員帶來了嚴重危害;在礦產資源過度開發的基礎上,相應區域也容易發生崩塌以及滑坡等地質災害,同樣也會產生惡劣影響。

另外一方面,人為因素的影響還具體表現在具體工程項目建設中,因為相關施工處理方式不當,在施工建設中沒有切實做好必要防護工作,所選用的施工工藝對于當地巖土工程地質結構產生了嚴重破壞和影響,必然也就會進一步導致其過于脆弱,在經受其它外部作用力或者自然因素影響時,更加容易爆發地質災害事故,由此產生的威脅程度同樣不小。

二、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嚴控水土資源開發

在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中,為了更好應對自然環境的威脅以及有效防控人為因素影響,注重從水土資源開發入手予以優化把關極為必要。水土資源開發應該嚴格按照國家最新政策執行,實現對于水土資源的高效開發利用,盡量避免因為過度開發或者是保護工作落實不當,產生較為嚴重的地質災害問題。比如對于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就需要重點考慮到相關政策要求,相關部門需要重點加大審查力度,避免對于地下水產生較為嚴重的過度開發利用問題,能夠及時進行有效保護,以此實現地下水方面的有效作用,規避不良影響。針對一些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的區域,同樣也需要切實做好開發規劃,嚴格按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地質結構保護要求,確保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較為協調有序,在礦產開采的同時做好必要回填處理,以更好營造理想的穩定條件,規避該方面地質災害發生。

(二)水文地質勘察和評估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出現和水文地質存在密切聯系,為了形成良好預防效果,往往需要重點做好預判工作,這也就需要加大對于水文地質的勘察力度,要求在全方位了解水文地質實時狀況的基礎上,進行準確評估判斷,進而采取最為適宜合理的策略,將巖土工程地質災害威脅降到最低。在水文地質勘察中,為了確保水文地質數據資料獲取的全面性和精確度,往往需要注重切實做好技術創新工作,要求及時更新水文地質勘察設施和方式,準確掌握地下水以及地質狀況,避免在資料方面產生嚴重偏差。對于水文地質進行評估同樣也需要體現較強專業度,能夠針對所有水文地質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評估,準確判斷地質災害發生幾率,進而也就可以為后續防治工作提供可靠參考。

(三)完善預警機制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還需要具體表現在治理層面,這也就需要注重完善預警機制,要求相關人員能夠及時掌握和了解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發生狀況,進而最短時間內進行及時應對,將地質災害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以此降低其危害程度。在地質災害預警機制的構建中,往往需要充分依托各類先進傳感器,要求及時反饋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狀況,確保信息傳達更為高效準確,能夠保障治理工作得到各方面及時響應。

三、結束語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影響較為惡劣,為了較好形成良好防治效果,必然需要重點明確各方面成因,從水文地質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進而也就能夠采取相匹配的策略予以預防和治理,力求將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發生率以及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孫晨輝.論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防治措施[J].華北自然資源,2020(03):103-104.

[2]張雷.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預控[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08):49-50.

[3]任霞.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防治措施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20(08):242-243.

[4]羅大海.巖土工程邊坡穩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J].世界有色金屬,2020(07):271-272.

[5]龔放.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與策略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9(23):1-2.

工程治理地質災害論文范文第4篇

隨著城市化與現代化建設的持續推進,我國建筑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巖土工程類型與數量,均逐漸增加,而巖土工程不可避免地會對當地的水文地質、生態環境等產生一定影響,增加地質災害風險,嚴重時還會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對于巖土工程而言,地質災害的防治十分重要。鑒于此,本文對常見的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類型進行了總結,并分析了地質災害的成因,最后提出了針對性的防治方法,旨在確保巖土工程的安全。

工程建設在促進社會發展,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的同時,對自然環境造成了一定不利影響,尤其是生態環境。近年來,工程建設行業的發展,加速了各種生態資源的開發,對地質環境產生了嚴重破壞,引起一系列地質災害。在巖土工程建設中,地質災害會嚴重影響工程建設質量,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從實際情況來看,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常見類型包括滑坡、地表變形、泥石流等,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針對性防治,以確保工程安全。鑒于此,本文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成因與防治方法展開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常見類型

1.1 泥石流

作為一種常見的巖土工程地質災害,泥石流常見在山坡、山溝等位置,與天氣環境有很大關系,一般發生在強降雨、暴風雪等惡劣天氣下。泥石流指的是攜帶大量土塊與砂石的洪流,從山上奔瀉而下,會對山下的建筑與居民的正常生活產生嚴重威脅[1]。而且,因為泥石流中攜帶著大量石塊、泥沙,意味著泥石流具有較高的災難性。同時,因為巖土工程不可避免地會砍伐植被,產生大量建筑廢棄物,增大了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與危害性。

1.2 滑坡

滑坡是一種巖土體滑動現象,是由于巖土結構體受到外力作用而產生的。一般情況下,斜坡之上的巖土結構自身的穩定性比較高,若外力作用不是很大,通常是不會出現滑坡現象的[2]。在現實中,巖土工程滑坡的誘因很多,如水土流動、地表水的侵蝕、雨水沖刷、坡腳遭受大面積破壞等。在巖土工程地質災害中,滑坡的破壞力是比較大的,而且常見于地勢落差較大、強降雨量較大等位置。

1.3 地面變形

地面變形包括地面沉降、地裂縫與地面塌陷3種。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大約有70座城市是地面沉降的高發區,而且這些地區中超過50%的城市,地面沉降超過3 m,非常容易形成地質災害[3]。地面變形則常見于礦區、巖溶活動頻繁區,以及地下水過量開采地區。

1.4 崩塌

崩塌常見于陡坡上,是由于重力作用,導致巖土、泥土脫離原來的結構,而出現滑落堆積現象。崩塌有很多種類型,按照結構體的不同,可以將崩塌分為土質崩塌、巖質崩塌與山體崩塌[4]。而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崩塌,均會對周圍建筑與居民產生災難性影響,嚴重時甚至還會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崩塌示意圖見圖1。

2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成因

從宏觀角度來看,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成因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是自然地質災害,即由于大自然活動導致的地質災害[5]。自然災害最大的特點就是人類活動對其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屬于第一環境問題,具有較強的固有形態與自然特性。二是人類活動導致的地質災害,此類災害屬于第二環境問題,具有明顯的人為性,主要是人類不合理開發自然資源以及大量工程建設對自然環境產生了難以修復的破壞,從而導致一系列地質災害,對人類生命健康安全產生嚴重威脅。從微觀角度上看,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成因,一是氣候變化,二是人為因素對自然地質演化的影響,導致巖土體結構的穩定性被破壞、自然演化周期出現變化,進而誘發一系列地質災害,這也是為什么巖土工程地質災害具有很強突發性與分布不均衡的原因。

總之,巖土工程開發會導致該區域內的生態環境變得脆弱,工程的各種施工行為也會引發泥石流、滑坡等一系列自然地質災害。

3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方法

3.1 泥石流的防治方法

泥石流帶來的危害,不僅是對巖土工程安全的危害,還會危及到周圍人民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在泥石流的防治中,應對目標區域發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與危害進行綜合評估,之后再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生態工程、溝、坡等綜合性防治措施。在泥石流防治中,有3個重點區域,即上坡、堆積區與溝谷區,應注意這些區域的重點防范,通過種植植被等方式加強防護。在上游可種植涵養林,減少坡面的裸露面積,在被侵蝕較重的溝谷區,則要積極建設防護林,提高坡面的穩定性。與此同時,在泥石流高發區,還可以修建小型的水利設施,讓降水與徑流匯集一處,以此來為植被的生長提供充足水源。此外,在溝谷區的防治上,可以修筑攔沙壩,提高溝床與坡岸的穩定性,減少泥沙流動?;蛘咝拗o岸工程,降低泥石流發生隱患。

3.2 滑坡的防治方法

巖土工程滑坡災害的防治,要結合多種方法進行治理。首先,清除地表的積水,減輕巖土表層的重量,之后再通過填土壓實,在這種方法中,抗滑擋土墻技術的應用比較廣泛,施工操作簡單、用時短,最重要的是不會對原有的地質結構產生過多不利影響。其次,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山體的坡度,提升山體的承載能力,同時對山體邊坡進行加固處理,增強山體的穩定性,降低滑坡風險。最后,在巖土工程施工現場的四周,修建截水溝,避免滑坡范圍內,有地表水的流入,降低滑坡災害的發生概率。此外,還要對容易出現滑坡問題的位置,展開地下水的綜合防治,避免地下水對山體結構的穩定性產生影響。

3.3 地面變形的防治方法

首先,在巖土工程施工前,通過巖土勘察了解、掌握施工現場的地質環境、地質特點,保證施工方案的制訂、施工技術選擇的合理性、科學性,避免因人為施工因素而對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產生不利影響。而且,在抽取地下水水樣,或者開采地下礦產資源時,也要嚴格遵守相關標準規范,實時監控地下巖石的運動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其次,相關工作人員要確保施工技術的規范性,保證施工設備符合標準,符合對地質災害防治的基本要求。最后,加強生態防治。生態防治措施是近年來新興起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因為巖土工程會對地表植被產生較大影響,進而增加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所以,巖土工程施工中,應通過植樹造林等方式,在施工現場周圍大量種植植被,對巖土體進行綠化改造,實現生態防護。

3.4 崩塌的防治方法

在崩塌這種地質災害的防治中,效果最好的防治措施為工程防治與生物工程防治。其中,工程防治是目前防治崩塌地質災害的主要方式之一,常用于小范圍土質滑坡的防治中。而生物工程防治,是通過種植樹木、植被、耕種農作物等方式,提高森林與綠植的覆蓋率,以加固土壤,避免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發生。相比于工程防治,生物防治不僅防治時間更長,而且投資成本比較低、對自然環境的改善程度比較大,而且應用范圍更廣。此外,還應結合實際施工情況,采用攔擋、前緣支擋、排水、錨固等防治措施,從根源上消除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

4    結語

綜上所述,巖土工程的地質災害類型比較多,危害性較大,而且地質災害的發生時間不可控,在影響巖土工程建設安全的同時,也會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對地質災害進行防治,降低地質災害發生風險,為巖土工程建設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在本文研究中,針對幾種常見的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類型,結合地質災害的成因,提出了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傊?,在巖土工程建設中,必須要通過科學有效的巖土勘察與地質災害評估,全面了解、掌握施工現場的地質環境、地質特點,以及存在的地質災害隱患,設計合理的防治方案,再利用合理的防治技術,從根源上降低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劉文軍    工作單位:太原建材地質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楊俊嶺,趙朕,崔曉亮.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其策略分析[J].地礦測繪,2020,3(1):132-133.

[2] 葛軍武.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標準及防治措施分析[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20(4):31.

[3] 薛云峰.廣西灌陽新圩高速出入口加油站地質災害特征及防治措施[J].地球科學前沿,2020,10(7):9.

[4] 闞露.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與策略探微[J].磚瓦世界,2019(14):41.

[5] 朱小群.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開展思路研究與討論[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理論版),2019(18):1.

工程治理地質災害論文范文第5篇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一、管理程序

安全施工管理和質量管控是關系到整個地災治理工程是否能順利進行并保質保量完成的關鍵,因此在工程管理過程中應做好如下工作:

1、要對是否落實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中各項安全技術要求、是否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是否執行施工項目安全交底制度及設備設施交接、驗收、使用制度進行檢查。

2、除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中應包含有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外,對抗滑樁豎井開挖、危巖清除、高邊坡施工等還應編制專門的施工安全管理細則,每日上工前有安全培訓記錄和安全交底記錄、施工期間應有安全檢查記錄。

3、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場地地處高危險區域,應有針對性地編制有雨季地質災害防御預案和施工安全應急預案(特別對泥石流溝道內施工、高邊坡下施工、危巖體附近施工的必須編制兩預案),對上述預案未編制或編制不合理的可要求其停工完善后再復工。

4、施工期間應加強對地質災害體的安全檢測工作,企業代表要檢查各施工點是否配有專職安全員和監測員,是否有安全檢查記錄和監測記錄。

5、地災施工現場負責人必須隨時掌握安全生產動態、監督并保證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的正常運轉、定期和不定期組織安全生產檢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與不安全因素,制止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

6、對施工中發生因工傷亡及重大未遂事故,要做好現場保護,及時上報,并協助事故調查組參加事故的調查處理,制定并落實各項防范措施,認真吸取教訓,從技術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意見,不定期進行安全生產檢查,對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從技術方面提出整改意見和辦法,予以消除。

7、對施工現場各種施工架、防護架、安全網等設施進行檢查,對不符合安全技術要求的做法要求及時糾正;施工臨時用電應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或方案,嚴禁拖地線和超負荷用電,應有專職電工管理用電;檢查施工現場是否做好防風、防雷擊、防洪水、防地質災害措施。

二、現場管理制度

1、所有作業人員必須遵守企業安全生產的、戴好安全帽防護用具;嚴格執行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嚴格執行職工安全守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2、不能擅自外出打獵、捕魚、游泳,不采食不知名的蘑菇、野果、野菜,上班前不喝酒。

3、 杜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和違法勞動紀律“三違”行為。

4、 施工現場應拉好警戒線,現場內危險部分設置相應的安全警示標志,禁止施工影響區段車輛和行人通行。

5、 場地內的油料和其他易燃物品,妥善存放,嚴禁煙火靠近,配備干粉滅火器,并設有“禁止煙火”的安全警示牌。

6、 現場用電符合用電安全要求,動力配電箱與照明配電箱分別設置,各種電器設備必須有可靠的安全接地和各種安全保護裝置。

7、雷雨季節避免施工并做好防雨防雷措施。

8、施工機械、電氣設備非操作人員不得亂動。

9、特殊工種要持證上崗。

10、施工前,應對施工區域內存在的各種障礙物,如建筑物、道路、溝渠、管線、舊基礎、墳墓、樹木等,凡影響施工的均應拆除、清理或遷移,并在施工前妥善處理,確保施工安全。

11、交接班時,作業人員對自己使用的的機器、工具應進行詳細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班長班前應布置任務及交待使用設備,勞動組合,具體安全注意事項,認真執行班組安全工作規定。

3

12、危巖體施工時采用雙排腳手架和竹跳板對工作面進行全封閉式作業,在危巖施工平臺的底部、正面及兩個臨空側面利用φ40mm 鋼管腳手架支架平臺,鋪設和捆綁竹跳板形成封閉的作業系統,防止危石在解體過程發生崩落掉下。

13、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

14、采用靜態爆破法必須注意: (1)應按實際施工的環境溫度選擇破碎劑的型號,嚴禁錯用或互換使用。并且裝運破碎劑的容器不得用有約束的容器,以免雨水侵入,發生噴出、炸裂傷人。

(2)裝填炮孔時,操作人員要戴防護眼鏡,在灌漿到裂縫出現前,不得在近距離直視孔口,以防發生噴出現象傷害眼睛。

(3)破碎劑漿體稍具腐蝕性,工作完畢后應及時洗手洗臉,嚴防堿性刺激皮膚。如藥液碰到皮膚或進入眼睛,要立即用水沖洗。

(4)攪拌后的漿體應在 3min 內填孔完畢,攪拌中發現漿體迅速升溫且燙變干,應將漿體舍棄不用,若用人工攪拌時,必須戴橡膠手套。

(5)不同型號破碎劑不可混用,嚴禁勾兌其它化學品。

4 (6)嚴格防潮,拆包后盡量用完。 (7)嚴禁在雨天施工。

(8)靜態爆破安全距離 10m ,施工前應搭好安全防護措施。

15、開挖土石方前對周圍環境要認真檢查,不能在危險巖石下進行作業。

16、開挖過程中如發現滑坡跡象(如裂縫、滑動等)時,應暫停施工,必要時,所有人員和機械要撤至安全地點,并采取措施及時處理。

17、嚴禁在作業平臺上超負荷堆放爆破石塊或其它材料,交接班時要將工作平面上的石塊等堆卸物下落到山腳或其它安全地帶。

18、清除廢石用卷揚機運至山腳下平緩處堆放,廢石應用水泥漿固化。

19、土石方外棄時,施工前應根據工程需要、運輸車輛、交通量和現場狀況,確定運輸路線?,F場應根據交通量、路況和環境狀況確定車輛行駛速度,并于道路明顯處設限速標識。

20、土石方運輸車輛應按規定路線行駛,速度均勻,不得忽快忽慢;在社會道路、公路上行駛時,不得遺撒,且應遵守現行

5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在施工現場道路上行駛時,應遵守其限速等交通標識的管理規定。

21、保護治理危巖區的周邊環境及自然地形,限制不利于危巖穩定的人類活動。坡腳需設一名安全崗哨

,禁止人員通過。

工程治理地質災害論文范文第6篇

2012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地質災害是影響我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建設的主要災害之一,為切實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給人民群眾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國發[2012]20號)和《盂縣2012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盂政辦發[2012]4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地質環境條件,特制定本方案:

一、地質災害的類型和災害隱患點情況

根據我鄉地域的特點,構成我鄉地質災害發生的地質環境條件主要是:

1、公路兩側及建筑物,省道214線切坡坡面較多,巖石裂隙發育、風化較強,在汛期期間易形成滑坡、崩塌,造成交通堵塞、危及房屋等地質災害。

2、陽五高速公路施工廢渣廢石胡亂堆放,易造成泥石流、河道堵塞等地質災害。

經排查,我鄉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6+?處,其中滑坡?處,泥石流、河道堵塞6處。

二、重點防范區、巡查工作重點和防范期

1、重點防范區

根據災害形成的特點及區域,我鄉初步確定地質災害防

治的重點村為:樊家匯、上細腰、下細腰、碾子坪、河西、澤泊、會里、???。

2、巡查工作重點

根據我鄉的環境地質條件,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有針對性地做好汛期前地質災害巡查。巡查工作要調查黃土陡崖下建房、挖窯洞以及近年來造地、造林等人為工程造成的隱患點。公路沿線要重點巡查調查潛在影響交通安全的災害隱患點,受地質災害等威脅的中小學校舍存在的各種次生地質災害。

3、重點防范期

根據我鄉歷年的降雨以及往年地質災害發生情況,確定我鄉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為6—9月,及冬季降雪及冰雪消融期。

三、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我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行政府領導、部門各負其責、責任單位具體實施的管理體制,各村、各單位要嚴格落實責任,做到具體情況有人抓,要按照相關職責,明確具體責任人,加強監管力度,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一)加強領導,認真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責任重大的工作,各村、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

迫性。主要負責人作為地質災害防治的第一責任人,要親自調查研究、統一部署、督促檢查,認真負責地抓好這項工作。分管負責人要具體抓。一是對威脅學校、居民點、交通干線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要落實防災責任,將防災責任到部門、基層,落實到人。二是與村委會、學校等有關責任主體簽訂防災責任書。

(二)建立健全并完善群測群防體系

1、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實行縣、鄉、村責任制度,各村、各部門要在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組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完善領導責任制。將災害隱患點監測和防治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明確具體負責人,監測人員,務必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組織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排查隱患、群測群防、治理資金、工程治理,基礎調查、應急演練,加強監督等各項工作,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有效落實。

2、建立網絡,落實責任

要建立和完善鄉、村的地質災害監測和情況信息網,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制,各村委會主任是鄉、村兩級的責任人和聯絡員,對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地質災害點或隱患點安排專人進行監測,明確負責人和聯系人,嚴格實行速報制度,發現問題要及時以多種方式(固定電話、手機、短信、敲鑼、廣播、鳴笛等)通知受威脅的群眾,同時速報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迅速撤離受威脅人員,最大限度

避免或減少災害的損失。

(三)全面排查,落實各項制度

要認真組織落實汛前排查,訊中檢查,訊后核查等各項制度。

1、地質災害巡查制度

各有關單位要嚴格執行地質災害汛期巡查制度,巡查人員要做到“走到、看到、記到”,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匯報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災害發生或災情擴大。

2、地質災害調查制度

各有關單位對突發性地質災害或隱患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有關部門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調查,明確地質災害的現狀、威脅的人員和財產并報告縣地質災害防治領導組,書面通知有關單位,做好防災工作。

3、地質災害值班制度

各有關單位要嚴格按照值班名單的安排進行值班,堅守工作崗位,保持24小時電話通暢,確保信息暢通,如有地質災害情況的發生,要及時準確完整地做好值班記錄,并及時匯報。

4地質災害報告制度

各有關單位要積極組織力量開展汛期和重點地區的險情巡查工作,發現地質災害隱患后,要按照“地質災害速報制度”和“地質災害月報制度”的要求,及時上報,并做好

跟蹤監測和應急防治工作。

(四)搞好應急保障,提高應急能力

各村、各相關部門在地質災害防治領導組統一領導下,搞好應急保障,建立完善應急工作機制,因地制宜組織開展應急避險演練,對每個隱患點都要制定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一旦發生地質災害閑情災情,依據各自職責要立即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協助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盡最大可能避免或者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對地質災害隱患實行跟蹤監測、巡回檢查,并按照有關規定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五、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普及宣傳工作

上一篇:校園平臺系統設計論文范文下一篇:施工隊伍安全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