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感染控制科制度范文

2023-12-07

感染控制科制度范文第1篇

(1)按照《衛生部關于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設的通知》要求,將發熱門診、腸道門診、呼吸道門診和傳染病科統一整合為感染性疾病科。設置相對獨立,建筑布局合理,標識清楚,工作流程明確,適用標準預防。

(2)嚴格遵循衛生部《隔離技術規范》相關管理要求,在實施標準預防的基礎上,建立并落實感染性疾病科各項規章制度、人員職責、工作流程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診流程。

(3)提高對傳染病的篩查、預警、防控能力和診療水平。按照《醫療機構傳染病預檢分診管理辦法》,制定預檢處和感染性疾病科門診、臨床各科門診、病房接診醫師的工作職責,明確規定對來診的病人必須進行傳染病預檢程序。

從事傳染病預檢分診的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守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認真執行臨床技術操作規范、常規以及有關工作制度。

(4)根據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腸道等特定傳染病的流行季節、周期和流行趨勢,加強特定傳染病的預檢分診工作。

(5)如接到衛生部和省、市人民政府發布特定傳染病預警信息或者按照蕪湖市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及時加強特定傳染病的預檢、分診工作。必要時,設立相對獨立的針對特定傳染病的預檢處,引導就診病人首先到預檢處檢診,初步排除特定傳染病后,再到相應的普通科室就診。

(6)經預檢為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應當將病人分診至感染性疾病科就診,同時對接診處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7)對呼吸道等特殊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采取隔離或者控制傳播措施,并按照規定對病人的陪同人員和其他密切接觸人員采取醫學觀察和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感染控制科制度范文第2篇

2、應分區明確,設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人流、物流不能逆行。

3、保持室內外清潔,定時通風,采用濕式清掃,用0.1%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每天對各診室空氣用紫外線照射消毒每日1次,每次60分鐘。物體表面用0.1%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并有記錄。

4、工作人員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區應嚴格遵守標準預防措施;醫務人員每診療、護理一個病人和接觸污染物品后,應嚴格按照手衛生規范及時進行手的清洗或消毒;必要時戴手套。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員應為就診的呼吸道發熱病人提供口罩。

5、對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時消毒處理。用兩倍于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的2%含氯消毒劑消毒液,或沒1000ml排泄物、分泌物家高氯

感染控制科制度范文第3篇

2、傳染病病房醫院感染管理,除了按普通病房管理外,病房內部嚴格“三區”“兩通道”,設有“緩沖間”,且應標識明確。

3、嚴格執行隔離技術規范,不同病種分室收治。疑似病人具有高度傳染性或毒力強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應單獨安置。

4、隔離病室門口掛隔離標志,入口應設緩沖間,病室內應有流動水洗手設施,設獨立衛生間。并根據病原體傳播途徑不同,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5、工作人員應嚴格防護規定著裝。工作人員從清潔區進入潛在污染區:應洗手→戴帽子→戴口罩(不同區域不同類別)→穿工作衣褲→換工作鞋后→進入潛在污染區;從潛在污染區進入污染區:應穿隔離衣或防護服→必要時戴護目鏡/防護面罩→戴手套→穿鞋套→進入污染區。工作人員離開污染區進入潛在污染區前:去手套→消毒雙手→摘掉護目鏡/防護面罩→脫隔離衣或防護服→脫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進入潛在污染區,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別放于專用污染容器內)。從潛在污染區進入清潔區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脫工作服→去口罩→去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進入清潔區。(離開清潔區沐浴、更衣下班)

6、 非傳染病區工作人員因工作需要進入傳染病區時,應經傳染病區

醫務人員許可,并接受消毒隔離要求的指導。進入傳染病區的化驗人員、會診醫師應嚴格遵守各項消毒隔離制度。

7、隔離衣應專室專用 ,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用過用后用含氯消毒劑500mg/L浸泡和擦拭消毒,出院、轉院、死亡后應進行終末消毒。

8、 病室內內要保持空氣新鮮、定時開窗通風,在無人情況下每天用紫外線照射30分鐘進行消毒,地面和物表(如凳、柜、門把手等)保持清潔、干燥,地面每天濕試拖地,抹布、拖把等清潔用具要專區專室專用、標記醒目,用后分別洗凈、消毒(抹布用250mg/L、拖布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以上)、沖凈涼干備用。地面有明顯污染時,用用吸濕材料隨時去污、再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清潔消毒,對經血傳播病原體、分支桿菌、細菌芽孢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鐘以上)。

9、 病人使用的一次性的盆、便器等保持清潔,個人專用。

10、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應進行消毒處理后方可排放。

11、每季度對感染性疾病科的空氣、物表、工作人員的手、消毒液進行監測。報告單存檔(保管三年)。

12、嚴格陪客、探視管理制度,一般不設陪客、探視。病情需要時,應由床位醫師簽“同意”意見。對陪護、探視者先做好衛生宣教同時發放最基本防護用品等。(如鞋套、口罩等)

感染控制科制度范文第4篇

(一)目的:對感染疾病科布局、流程、設施、防護制定標準并進行培訓指導并督導檢查。

(二)依據:《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和《消毒技術規范》《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全國醫院工作條例》。

(三)適用范圍:本院

(四)職責:

1、感染管理科對感染疾病科布局、流程、設施、防護標準進行培訓指導并督導檢查;

2、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護士長組織學習、培訓、檢查、落實;

3、感染性疾病科醫師、護士按標準實施。

(五)內容:

1、實行24h值班制。醫務人員均按出診表準時上崗,中途不得擅自離崗,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誤出診。

2、定期對科室工作人員進行有關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傳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及專業知識,如流行動態、診斷、治療、預防、職業暴露的預防和處理等。

3、對科室工作人員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4、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對待患者要熱情、耐心、細致,進行傳染病甄別,并采取及時、正確的救治措施。

5、出診醫生要認真做好日志登記,規范書寫門診病歷,嚴格做好患者轉運交接記錄。

6、認真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剖也季?、分區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區域的標識與標志明確、清楚。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潔、污物品分開放置。

7、嚴格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和《消毒技術規范》對感染性疾病科的設施設備、醫用物品等進行消毒。工作人員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區采取標準預防措施;醫護人員每診療、護理一個病人和接觸污染物品后,應嚴格按照手衛生規范及時進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時戴手套;為就診的呼吸道發熱病人提供口罩。

8、嚴格執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認真做好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登記、轉運、處理等工作。

9、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指定專人負責傳染病報告工作。感染性疾病科醫務人員必須了解、掌握傳染病病種及分類、不同傳染病的報告時限和內容要求,及時、準確報告傳染病。要及時將傳染病報告卡和傳染病信息報預防保健科或醫院總值班室,并與醫院感染管理科溝通。必要時,可直接向所在衛生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對排除傳染病的,要及時修正報告。

10、醫務人員規范使用個人防護物品,盡量防止和避免職業暴露,一旦發生職業暴露,能立即采取補救措施。

11、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密切配合,開展有關傳染病的宣傳教育工作。

二、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

(一)目的:規范傳染病上報流程、途徑、時間,預防傳染病傳播流行。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三)適用范圍:醫院

(四)職責:

1、疾控科負責疫情統計、上報管理。

2、疫情管理員,每天收集疫情,分類登記,報告至國家疾病控制信息系統,并注意保密。

3、各科門診醫生確診或疑似傳染病的,應及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

(五)內容:

1、建立健全疫情報告系統,疾控科,各科室均設疫情報告員,由疾控科疫情報告員組織疫情報告工作。

2、各科疫情報告員均應按法定傳染病報告時限,及時報告疫情,即甲類傳染病;乙類傳染病和監測區域內的丙類傳染病6小時內報息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3、各科門診醫生,一旦確診或疑似傳染病的,應及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報疾控科,科室疫情報告員負責住院病人傳染病的疫情報告工作。

4、疾控科疫情管理員,每天收集疫情,分類登記,報告至國家疾病控制信息系統,按期上報旬報表,每月25日至30日與科室核對疫情,檢查漏報、遲報情況并更正誤報,然后匯總、統計、上報、存檔備查,并注意保密。

5、為鼓勵有關人員做好疫情報告工作,臨床科室醫師,凡及時準確填報疫情卡片的,均從業務收入中提成獎勵,由疾控科統計,報財務科發放。如漏報、遲報、謊報疫情,甲類傳染病按醫療事故處理,乙類傳染病按醫療缺陷處理,計入季度工作質量檢查,與科室獎金掛鉤。

三 、傳染病疫情信息的登記、報告

(一)目的:規范傳染病上報流程、途徑、時間,預防傳染病傳播流行。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三)適用范圍:醫院

(四)職責:

1、醫務人員在執行職務中發現的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攜帶者,應立即通過電子病歷內網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上報疾控科疫情報告管理人員,同時登記到科內傳染病登記本上,以備核查。

2、檢驗科、放射科所有工作人員發現甲、乙、丙類傳染病病例,都有責任和義務進行報告。

3、疫情管理員進行網絡報告。

4、疾控科檢查、核實、督導。

(五)內容:

1、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

2、建立健全相關登記:臨床科室建立門診日志,病房設立出入院登記本,檢驗科、放射科建立檢驗、放射登記本(主要是肺結核x線登記),對所有就診、住院、檢驗、檢查的病人進行詳細的登記;門診、病房建立傳染病登記本;疾控科建立全院總傳染病登記本。

3、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醫務人員在執行職務中發現的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攜帶者,應立即通過電子病歷內網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上報疾控科疫情報告管理人員,同時登記到科內傳染病登記本上,以備核查。

4、各種登記本、報告填寫要求做到內容完整、準確,無漏項、錯項。具體要求如下:

(1)門診日志應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現住址、病名、發病(診斷)日期、就診日期、初診或復診等基本項目,要求登記齊全,分科、分月裝訂成冊。有關科室的門診曰志登記數與該科掛號數符合率要求85%以上。

(2)住院登記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現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診斷、出院日期、出院診斷九個基本項目。病人住院或出院時,如果與入院診斷病名不符,需訂正的傳染病要及時填寫訂正傳染病報告卡,并上報疾控科。 (3)傳染病報告登記本、傳染病報告卡使用國家統一的格式。

① 傳染病報告登記本包括:病名、登記日期、患者姓名(14歲以下兒童(含14歲)填家長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現住址、工作單位(學?;蛲杏讬C構名稱)、發病時間、診斷時間(填到小時、分)、報告時間、訂正時間、填卡類型、實驗室檢測結果、報卡醫師、聯系電話等。

② 臨床醫生或檢驗醫生在診斷傳染病后,須按照《傳染病報告卡》的要求填報。報告卡填寫必須完整、規范,無錯項、漏項和邏輯錯誤,診斷時間填寫到小時分鐘,填報人應簽名。

③ 應盡可能填寫電話、工作單位(學?;蛲杏讬C構名稱),以便于及早發現同一單位(學?;蛲杏讬C構)的疫情。

④ 對傳染病疑似或確診病人,門診醫生要詢問病人流行病學史,并進行記錄。

⑤ 檢驗科、放射科所有工作人員均為傳染病疫情責任報告人,發現甲、乙、丙類傳染病病例,都有責任和義務進行報告。檢驗標本的檢測結果為陽性或超過國家標準或超過正常值范圍等,能夠確定為傳染病者,檢測結果必須有專人保管,將異常檢驗結果報疾控科。對傳染病陽性檢測結果要用傳染病登記本專門登記。對肺部x線檢查懷疑或確診為肺結核的,檢測結果直接送開具放射單的醫生,陽性檢測結果要用傳染病登記本專門登記。

⑥ 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于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絡報告;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應立即報告醫務科;對其他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后,應于當天內進行網絡報告。

⑦ 各科室疫情管理員于每月25日至月底與疾控科核對疫情的登記,同時做好傳染病資料存檔

工作,以備上級檢查。

⑧ 獎懲措施:如遲報、漏報l例傳染病報告卡將扣除科室醫療質量分和責任人l個月績效工資,造成重大影響的按有關法規處理。對及時準確上報l例傳染病報告卡的個人,院獎勵l元。

四、感染性疾病科預檢分診制度

(一)目的:做好特定傳染病的預檢、分診工作。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

(三)適用范圍:本院

(四)職責:

1、從事預檢、分診的醫務人員,結合流行病學史、職業史,主訴、病史,癥狀和體征等對患者進行預檢。

2、經預檢為傳染患者和疑似患者的,應將患者分診至感染性疾病科就診,同時對接診處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五)內容:

1、分診具有消毒隔離條件和必要的防護用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消毒和處理醫療廢物。

2、從事預檢、分診的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守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認真執行臨床技術操作規范、常規以及有關工作制度。

3、根據傳染病的流行季節、周期、流行趨勢和上級部門的要求,在接診過程中,注意詢問有關流行病學史、職業史,結合主訴、病史,癥狀和體征等對患者進行預檢。做好特定傳染病的預檢、分診工作。初步排除特定傳染病后,再到相應的普通科室就診。

4、經預檢為傳染患者和疑似患者的,應當將患者分診至感染性疾病科就診,同時對接診處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5、對呼吸道等特殊傳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應當依法采取隔離或者控制傳播措施,并按照規定對患者的陪同人員和其他密切接觸人員采取醫學觀察及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6、不具備傳染病救治能力的,應當及時將患者轉診到具備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診療,并將病歷資料復印件轉至相應的醫療機構。

五、腸道門診工作制度

(一)目的:早期發現疫情,控制疫情蔓延,做好腸道傳染病防治工作。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全國醫院工作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

(三)適用范圍:醫院感染疾病門診

(四)職責

1、腸道門診醫護人員對腹瀉患者做到“逢瀉必檢、逢疑必報、就地處理、隔離治療”。按要求上報傳染病,嚴格遵守隔離、防護等相關規定。

2、疫情管理員,每天收集疫情,分類登記,報告至國家疾病控制信息系統,并注意保密。

3、疾控科根據疫情進行培訓、檢查、監控。

(五)內容:

1、腸道門診是發現霍亂等烈性傳染病的第一線,對于早期發現疫情,控制疫情蔓延、擴散起著關鍵作用,是做好防治腸道傳染病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制度。

2、醫院設立專用腸道門診診斷室、留觀室、專用診斷桌以及腸道門診兼職醫生,負責對門診腹瀉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工作。對腹瀉患者做到“逢瀉必檢、逢疑必報、就地處理、隔離治療”。

3、腸道門診應配備有防蠅設備、盛放嘔吐物的容器及專用的診斷、檢查、采樣、搶救、消毒、殺菌藥品和醫療設備。值班醫生應當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周圍環境衛生。

4、腸道門診業務范圍包括霍亂、傷寒和副傷寒、痢疾、感染性腹瀉、細菌性食物中毒等,以急性腹瀉為主的各種傳染病。

5、腸道門診醫生應當有高度的責任心,熟練掌握各種腹瀉疾病的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診斷標準、搶救治療、疫情報告等有關專業知識,嚴格遵守隔離、防護等相關規定。

6、處理完患者,先用消毒液浸泡手,再用肥皂洗,用流水沖?;颊叩牟v、化驗單及收回的藥瓶等,必須經過消毒后再行保存和應用。對患者的嘔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場所應及時消毒處理,患者離開后要進行終末消毒。

7、醫院每年5~10月開設腸道門診,凡就診的腹瀉患者一律要填寫《腸道門診患者登記簿》,填寫時要求項目齊全、字跡清楚,便于查找和統計。

8、發現霍亂病疑似或確診病例,必須立即上報,并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片。疑似病例在確診或否定診斷后,應做更正報告。要嚴防遲報或漏報。發現法定報告的傳染病,要按規定上報疫情。

六、發熱門診工作制度

(一)目的:規范發熱病人接診流程,加強發熱病人管理。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等。

(三)適用范圍:醫院感染疾病門診

(四)職責:

1、在發熱門診工作醫護人員,按要求進行登記、防護、分診、治療、轉診。

2、科室負責人組織學習、培訓、檢查、督導。

3、感染管理科負責相關知識、防護措施培訓,并督導檢查。

(五)內容

1、發熱門診實行首診負責制,首診醫生經過培訓,掌握非典型肺炎的臨床特征、診斷標準、治療原則和防護知識,負責門診發熱患者診療的全過程。

2、首診醫生對在發熱門診輸液治療的患者進行必要的病情觀察,交接時要把病情及治療情況向下一班交接,并寫好交接班記錄。

3、每日必須向疾控科和醫務科報告發熱患者診治人數,如有疑似患者必須由醫院專家組確診后由疾控科報告有關上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4、在發熱門診工作的護理人員,必須熟悉和掌握相應的消毒隔離知識,督促醫生做好個人防護和檢查工勤人員的個人防護和清潔、消毒工作。

5、發熱門診入口處有專人發放一次性口罩和就診須知,負責發熱患者和陪同人員的導診和宣傳基本防護知識。

6、發熱門診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負責接診發熱患者,為其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發現可能為臨床觀察、疑似或臨床診斷病例后,立即將患者安排進入隔離觀察室,立即申請專家組進行會診和流行病學調查。

7、若診斷為臨床觀察病例、疑似病例,應立即按規定上報并按照程序轉入集中臨床觀察醫院;若診斷為其他疾病則轉入正常就診程序。

8、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發熱門診登記制度,詳細記錄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家庭住址、聯系電話及主要病情,以便追蹤觀察,按規定發放《發熱患者通知書》。

七、門診醫生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一)目的:規范門診醫師傳染病上報流程,加強傳染病管理。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爆發及處置規范》。

(三)適用范圍:醫院門診

(四)職責:

1、門診醫師發現傳染病疑似和確診病例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上報疾控科。

2、疫情管理人員接到報告卡后,要在門診日志相應位置加標記。

3、門診部各科室負責人要每周核查門診日志,對漏報和誤報的傳染病要及時補報和訂正傳染病報告卡。

4、疾控科疫情管理人員每月要認真檢查一次門診日志,避免漏報和錯報現象的發生。

(五)內容:

1、門診醫生發現傳染病疑似和確診病例時,要在門診日志上認真登記,填寫內容必須真實、準確、詳細(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詳細地址、發病日期、診斷日期、14歲以下兒童家長姓名等)。同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上報疾控科。疫情管理人員接到報告卡后,要在門診日志相應位置加標記。

2、門診部各科室負責人要每周核查門診日志,對漏報和誤報的傳染病要及時補報和訂正傳染病報告卡。疾控科疫情管理人員每月要認真檢查一次門診日志,避免漏報和錯報現象的發生。

3、對傳染病疑似或確診病人,門診醫生要詢問病人流行病學史,疑似病人確診后,要及時填寫傳染病報告訂正卡上報疾控科。

4、要做好門診日志的收集和保管工作,以備后查。

感染控制科制度范文第5篇

(二)刷手間應臨近分娩室,水龍頭采用非手觸式。配備流動水等手衛生設施,洗手刷、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滅菌,助產人員按外科刷手法刷手。

(三)配備空氣消毒裝置,每天2次對空氣、地面、物體表面等進行清潔或消毒,地面濕式清掃;產婦分娩后及時清潔地面、臺面和儀器表面等,遇有血、體液污染,必須立即消毒。

(四)凡進入產房人員必須先洗手、更衣、換鞋。對患有或疑似傳染病的產婦,應隔離待產,分娩按隔離技術要求護理和助產,所有物品嚴格按照消毒滅菌要求單獨處理,盡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

(五)新生兒使用的吸痰管等,應一嬰一用一滅菌,吸痰用生理鹽水一嬰一瓶,不得共用。

感染控制科制度范文第6篇

2.工作人員如患上呼吸道感染應戴口罩,患腸炎、痢疾、肝炎或皮膚感染應暫離新生兒室,防止交叉感染。皮膚有傷口的工作人員暫時停止與新生兒接觸。

3.每張床占地面積不少于3平方米,床間距不小于90公分,NICU每張床占地面積不少于一般新生兒床位的2倍。

4.新生兒視病情洗澡,所用樸粉、油膏、沐浴液、浴布、治療用品等,應專人專用,避免交叉使用。尿布宜柔軟、清潔、消毒、勤洗勤換,保持臀部干燥。

5.連續使用的氧氣濕化瓶、霧化器、早產兒暖箱等器材必須每日清潔、通風、或消毒,水槽每日更換無菌水。溫箱停用時,排氣孔要定期擦拭、海綿干式保存。

6.配奶用具必須保持清潔,配奶時應實施無菌操作,哺乳用具一嬰一用一消毒。

7.新生兒病房(室)室溫應保持在22-24℃,相對濕度為55-65%;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按Ⅱ類環境要求配備空氣消毒裝置,堅持每日清潔消毒制度,定時開窗通風,保持桌面、床臺、地面等處的清潔整齊,地面濕式清掃。

8.嬰兒出院后終末消毒,更換墊子套、床圍、被套、病床用消毒液擦拭,每周大掃除、紫外線照射消毒一次。

上一篇:高考前的注意點范文下一篇:古人怎樣教孩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