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獻綜述分析論文題目范文

2023-12-14

文獻綜述分析論文題目范文第1篇

文獻綜述分析論文題目范文第2篇

一、數據搜集和研究方法

本文以中國知網 (CNKI) 為文獻檢索系統, 選擇主題檢索方式, 檢索了重點期刊中1999-2017年間與“制造業服務化”或“產品服務系統”等相關的主題共683條。剔除非相關文獻以及重復文獻, 選取304篇文獻為初始數據。本文以文獻計量法、共詞分析法、內容分析法等方法進行分析。數據處理使用了Excel2016和CiteSpace4.0軟件。

二、研究現狀

(1) 文獻數量, 1999年, 國內制造業服務化的研究剛剛起步。2005年之后總體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但總數仍然偏少, 我國關于制造業服務化的研究依舊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離相對穩定的成熟期還有較大的距離。

(2) 期刊分布, 經統計, 國內學者對制造業服務化的研究涉及123種期刊。載文量最高為《科技進步與對策》和《工業工程與管理》。而管理學頂級國內期刊《管理世界》載文量為3篇??梢娭圃鞓I服務化研究已經有所深入, 但研究成果還不夠豐富, 論文質量有待提高。

(3) 研究機構, 合并重復后共227個研究機構。發文量在10篇以上的研究機構均為高等院校, 是研究制造業服務化的核心機構。在地區分布中, 這些研究機構主要分布在上海、西安、江蘇等地區。位于長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蘇兩地為重要的制造業基地。而西安則一直是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重鎮, 加之這些地區優秀的教育水平與科研條件, 容易形成“校企合作”的氛圍, 從而凝聚成知識結晶。

三、當前研究熱點

將1999-2017年間發表304篇國內論文的題錄數據輸入Citessppaaccee軟軟件件中中, , 得得出出關關鍵鍵詞詞共共詞詞情情況況。。關關鍵鍵詞詞出出現現的的頻頻次次和和中中心心度度越越高高, , 說說明明其其代代表表問問題題的的熱熱度度越越高高。。

合并同義詞后, 對生成的高頻次關鍵詞進一步分析如下:

(1) 制造業服務化的理論發展

國內制造業服務化的關鍵詞主要集中于“服務導向”、“競爭優勢”、“產業轉型”、“產品服務系統”等。這一時期國內制造業服務化剛剛起步, 主要在概念, 模式, 途徑及影響因素等方面。劉繼國 (2006) 綜合分析國外制造服務化概念, 率先將服務化概括為投入和產出服務化兩個層次;孫林巖等 (2007) 首次定義了服務型制造, 宋高歌等 (2007) 初步定義了產品服務系統。針對制造業服務化的模式、途徑、影響因素和挑戰, 學界主要采用理論模型以及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討論。安筱鵬 (2012) 結合案例細分四種服務化模式;簡兆權等 (2011) 通過價值鏈理論闡述了路徑;孫林巖等 (2004) 認為集成服務平臺能引導制造企業集群形成合理的產業轉型。

(2) 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間融合

該熱點產生于“產業融合”、“服務增強”以及“價值鏈”等關鍵詞。以定性分析為主, 研究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融合。段煉等 (2011) 討論了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服務化的融合關系;羅建強 (2013) 指出了延遲策略融入服務的可能性;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正走向融合的新時代。藺雷和吳貴生 (2007) 揭示出國內制造企業服務競爭的現狀和基本特點, 界定了服務增強。

(3) 制造企業績效

該熱點的研究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正向績效的研究, 二是負向績效 (服務化“悖論”) 研究, 羅建強 (2012) 肖挺 (2014) 李靖華 (2015) 等結合不同研究領域的相關理論及模型對該問題進行了探討, 指出了服務化績效的作用結果并闡述了原因。

四、未來研究熱點展望

在Citespace軟件整理的關鍵詞共詞中出現了“再制造”、“服務衍生”、“制造企業”等低頻詞, 這些低頻詞可預測未來研究熱點。再制造通過高級形式的循環利用直接實現資源的節約減量化, 制造業服務化則以服務提供的方式間接減少資源的消耗。再制造和制造業服務化怎樣共同促進制造業的發展仍待研究。同時, “服務衍生”、“制造企業”等關鍵詞顯示出學者們的研究在向微觀企業層面的轉變。

五、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 過去10年間國內學術界對于制造業服務化研究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 但與國外相比仍處于起步階段, 存在如下三方面問題: (1) 理論研究亟待深入, 現有研究多為對制造業服務化的籠統表述, 甚至尚未形成統一意見。后續研究當系統研究制造業服務化的規律、模式和挑戰。 (2) 實證研究嚴重匱乏, 國內學者對制造業服務化的研究停留在“理論研究”、“案例分析”層面, 缺少實證數據支持, 從而研究結論較為宏觀。 (3) 互動研究實為熱點, 制造業服務化涉及經濟、管理、心理等多個學科。應注重各個學科間知識融合, 完善制造業服務化研究。

摘要:本文以CNKI中國學術文獻出版總庫收錄的期刊1999-2017年發表的關于制造業服務化的文獻為基礎數據源, 利用文獻計量法分析國內制造業服務化的研究現狀及主題。

關鍵詞:制造業服務化,共詞分析法,內容分析法

參考文獻

[1] 劉繼國.制造業服務化帶動新型工業化的機理與對策[J].經濟問題探索, 2006 (6) .

[2] 宋高歌, 黃培清, 宋向前.產品服務系統中的契約結構選擇[J].統計與決策, 2007 (24) .

[3] 安筱鵬.制造業服務化路線圖[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2.

[4] 簡兆權, 伍卓深.制造業服務化的內涵與動力機制探討[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22) .

[5] 孫林巖, 李剛, 孫新宇, 等.關中高新技術產業帶CIMS[J].中國機械工程, 2004 (4) .

[6] 段煉, 趙德海.現代服務業、制造業服務化與戰略性新興產業[J].科學管理研究, 2011 (4) .

[7] 羅建強, 趙艷萍, 程發新.我國制造業轉型方向及其實現模式研究——延遲策略實施的視角[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3 (9) .

[8] 藺雷, 吳貴生.我國制造企業服務增強差異化機制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 2007 (6) .

[9] 羅建強, 楊慧.面向服務型制造延遲策略實施對客戶價值創造的影響[J].工業工程與管理, 2012 (5) .

[10] 肖挺, 聶群華, 劉華.制造業服務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我國制造企業的經驗證據[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4 (4) .

文獻綜述分析論文題目范文第3篇

2、國內近十年化學學習動機研究綜述

3、美國高校成人教育學專業人才教育:經驗和啟示

4、微課的發展歷程及現狀

5、我國中學實驗教學研究綜述

6、國內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進展

7、道路養護管理課程思政典型案例研究

8、2007—2017年我國學習分析研究進展與現狀分析

9、新課改下化學課堂教學的思考

10、關于出版學學科性質的思考

11、新型教學軟件用于初中數學教學的研究現狀分析

12、“學—研—導”項目式校本教研模式及其實施

13、學科館員利用學科博客構建高??蒲衅脚_的推廣與應用

14、深度學習教育應用研究綜述

15、基于“翻轉理念”的教師教育公共課課程改革探索

16、從大數據到計算教育學:概念、動因和出路

17、化學學困生心理特征及其轉化策略的研究現狀

18、政治思想史學科的政治學屬性論析

19、“高分子材料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20、改革開放40年中國特色教育技術學的回顧與前瞻

21、面向不同專業如何進行“植物生理學”教學的思考

22、美國《國家高等教育技術規劃》解讀與啟示

23、高中化學與大學有機化學的銜接教學研究

24、多樣性教學模式與綜合大學人才培養

25、循證決策在高校學科規劃中的應用

26、淺析當前我國地質教育學科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對策

27、化學教學評價原則及方法運用芻議

28、藥物分析實驗課程中綜合性實驗項目的建立

29、淺談學習進階視域下的實驗教學

30、內蒙古赤峰學院特殊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研究

31、教育技術生態觀:目的、定位及意義

32、淺談環保意識與化學教學的關系

33、啟發式教學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34、國內有關翻轉課堂研究的文獻綜述

35、個性化學習中數據挖掘技術的研究熱點與發展趨勢

36、學習技術(CTCL)范式下的技術促進學習研究進展(1):基本認識、研究設計與初步成果

37、基于學科思想方法的課程與教學研究

38、“互聯網+”背景下教師教育網絡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

39、對我國化學教學論學科建設與發展的反思

40、建黨百年來我國比較教育學的探索歷程、核心議題與未來展望

41、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中美兩國高等教育《地平線報告》的演進特征及比較研究

42、基于網絡計量學的《電化教育研究》高被引論文分析

43、體育學何以不能升為學科門類

44、學術論文撰寫課程的“翻轉”教學設計與實施

45、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四十年:現狀與走向

46、強基固本 構建一流本科教育體系

47、基于CiteSpace的教育游戲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

48、學科思維導圖的評價標準初探

49、可視化教學生態化發展的知識圖譜分析

文獻綜述分析論文題目范文第4篇

2、飲食行為干預的研究進展

3、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的社區管理

4、淺談慢性前列腺炎與間質性膀胱炎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5、“體力”范疇的起源、流變及影響因素

6、哺乳動物的外周味覺受體和信號轉導及調節機制

7、微波聯合藥物治療霉菌性陰道炎

8、四種內鏡下止血方法治療非靜脈曲張性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

9、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的中醫藥防治

10、齊墩果酸的來源及護腎作用研究進展

11、循證醫學真的正面臨危機?

12、絲素蛋白再生醫學材料對細胞功能調控的研究進展

13、創傷性顱腦損傷后高血糖的研究進展

14、中國美容醫學 第24卷 第1~24期

15、2015—2017年湖北省基層醫療機構6種慢性病常用基本藥物的可及性分析

16、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并發癥預防及治療的進展

17、社區多病種慢性病老年患者用藥依從性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18、壽胎丸治療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網絡藥理學研究

19、靈芝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進展

20、雄激素性脫發的非手術療法新進展

21、動機性訪談在高血壓的應用研究進展

22、形成性評價在生理學中的應用與體會

23、大麻素2型受體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

24、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胰性腎病1例并文獻復習

25、神經節苷酯臨床應用研究

26、IgG4相關性疾病研究進展

27、糖尿病難愈創面新生血管形成的基礎研究進展

28、抗磷脂綜合征所致復發性流產的診治進展

29、青少年心血管代謝性健康風險與身體活動的劑量效應

30、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聯合絲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治療復發性翼狀胬肉的美學效果

31、卒中后抑郁的診療研究進展

32、國內外運動訓練對成年大腦海馬的影響綜述

33、我國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對臨床產出的短期影響研究

34、袁隆平的世界(節選)

35、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認識及研究近況

36、阿爾茨海默病與血管性和代謝性危險因素的相關性

37、難治性高血壓病因學綜述

38、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合并肥胖癥患者的治療進展

3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自噬相關性研究進展

40、難治性高血壓的定義演變與最新研究進展

41、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癥的研究進展

42、神經性疼痛的診斷和評估

43、運動性氧化應激損傷的保護性手段的研究進展

44、痰熱清注射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影響的Meta分析

45、谷胱甘肽和二氧化錳的氧化還原反應在生物領域上的應用

46、抑郁癥情緒加工與認知控制的腦機制

47、基于經絡學說的中醫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壓的研究進展

48、老年人體位性高血壓對靶器官損害的研究進展

49、壯醫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多維研究及壯醫立體綜合療法優勢分析

文獻綜述分析論文題目范文第5篇

摘要:股權結構問題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重點,國外關于這一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早,經歷了從所有權分散到所有權集中的研究范式的轉變,得出有意義的研究結論的文獻很多。而我國對此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晚,而且大多數僅停留在大股東層面,并未真正像國外學者那樣追溯到上市公司的終極控制人。本文對國內外關于終極控制權、現金流量權與公司績效的文獻進行了綜述,以期為后續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礎和啟示。

關鍵詞:終極控制權 現金流量權 公司績效

一、引言

股權結構對企業的影響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課題。Berle 和Means在1932年提出了所有權分散的概念,指出了美國公司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相分離 ,股東和管理層的矛盾是公司治理的根本問題。是由于管理層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權,在信息不對稱的影響下,股東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管理層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會利用其所擁有的控制權做出損害公司和股東利益的行為,于是管理層和股東之間便產生了代理成本。之后的半個多世紀中,西方經濟學家們又進行了大量研究,幾乎都是圍繞著這種“強管理者、弱股東”的分散所有權的研究模式。在這一前提下,相關的理論模型主要包括:委托代理模型、信息不對稱模型,以及外部大股東監督模型等。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在大多數國家的公司中股權集中是一個普遍現象(Laporta,1999, Clasessens,2000),而且股權集中是解決股東和管理層之間代理成本問題的最有效方法,因為股權集中使得大股東更關注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從而加強對公司的監督和管理,抑制管理層的自利行為,維護公司的價值。然而,股權集中也會帶來不利影響,即控股股東可能為了牟取個人利益而肆意操縱其所掌握的控制權,從而損害其他中小股東的利益,最終導致公司績效下降。因此,公司治理的主要問題不再是管理層與股東之間的代理問題,而是終極控股股東與其他中小股東之間的代理問題(Laporta,1999)。此后,學者們開始從終極所有權的視角對股權結構問題進行更廣泛的研究。公司的終極控制人通過金字塔結構、交叉持股和多重投票權股票等方式取得終極控制權,實現終極控制權與現金流量權的分離(Claessens,Djankow,Lang,2000)。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終極控制人以較少的現金流量取得了較多的控制權,所以將會導致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急劇上升,公司價值下降。2002年,Claessens等進行的相關研究表明,現金流量權與公司績效存在正向關系,終極控制權與公司績效存在負向關系,而且兩權的偏離程度越大,公司績效越低。由于我國股權集中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終極控制人與其他中小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也成為我國公司治理的主要矛盾,而且在民營或家族上市公司中這一沖突更為嚴重(韓亮亮、李凱,2008)。所以我國民營上市公司的股權市場還存在很多值得人們進一步關注的問題。然而目前國內部分學者雖然已經開始嘗試采用終極所有權的方法進行研究,但大多仍是從直接控股股東即第一大股東的角度來進行的,并沒有真正追溯到上市公司的終極控制人,而終極控制人才是真正掌握上市公司財務政策的主體,所以從終極控制人的角度出發來檢驗其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在我國證券市場上,由于法制建設滯后,導致對處于信息劣勢的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缺乏有效的保護,從而造成終極控制人侵占其他中小股東利益、“掏空”上市公司的現象屢見不鮮 ,因此,如何有效抑制終極控制人對其他中小股東的掠奪也成為當前國內討論的熱點。

縱觀目前國內學者對于控股股東攫取行為約束機制的研究,大都是從公司治理機制的角度進行,從其他方面進行的研究成果少見,本文嘗試從自由現金流量約束機制這一新的視角來進行研究,將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對終極控制人掠奪的約束機制的探索。從實踐角度,以終極控制人與其他中小股東的利益沖突為基礎來研究終極控制人對公司績效的影響,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的證券市場雖然正逐漸走向成熟,但是終極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卻層出不窮,從較早的ST猴王、ST托普、ST科健,到近兩年發生的南京新百、創興科技以及國美電器的控制權之爭等事件,都說明了我國上市公司的控制人侵占中小股東利益的情況非常嚴重。此外,上市公司的終極控制人及其控制權和所有權的問題很早也受到了我國證券監管部門的關注,2004年底,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公告 中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報告中按照控股股東的披露內容披露實際控制人的情況,此外,上市公司還應當以方框圖的形式披露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和控制關系。因此,從公司治理角度以及政策監管角度來看,終極控制人及其終極控制權、現金流量權等都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F階段,我國民營上市公司的發展非常迅速,許多民營上市公司具有家族企業的特征,而且與國有控股企業相比,民營上市公司中終極控制人與其他中小股東的利益沖突更為嚴重,終極控制權與現金流量權的偏離程度也更高。所以,揭示民營上市公司終極控制人股權結構的內在機理,對于理解民營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的模式、防止終極控制人的掠奪、加強對廣泛中小投資者的保護以及維護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和穩定發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西方國家相關研究綜述

(一)終極所有權概念的提出

自1932年Berle 和Means提出了所有權分散的觀點以來,國外學者的研究都是圍繞著股東和管理層之間的代理問題而進行的(Jensen和Meckling,1976),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股權集中和家族控制才是全球企業的所有權結構的主導形態(Shleifer和Vishny,1988)。直到1999年LaPorta等人提出了終極所有權的概念,LaPorta等(1999)沿著上市公司的控制鏈向上層層追溯至上市公司的終極控制人,他們通過對27個東亞發達國家進行研究后發現,大部分公司都存著在終極控制人,而且終極控制權和現金流權的偏離現象較為普遍,終極控制人更多地采用金字塔持股結構 。這種研究方法克服了以前僅基于直接控制權進行研究的局限,LaPorta等開創了一個新的研究視角和領域。此后,各國學者開始從終極所有權的角度進行更為廣泛的研究,研究內容包括金字塔持股結構的特征、影響因素和經濟后果等。Friedman,Johnson和Mitton(2003)和Almeida,Wblfenzon(2004)分別對LaPorta等(1999)提出的控制權和現金流權偏離的理論提出了質疑,也有學者從其他角度對金字塔持股結構進行了有意義的理論研究,然而均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控制權和現金流權偏離的理論依舊處于主流地位。

(二)金字塔持股結構的普遍性

自LaPorta等(1999)提出終極所有權的概念以后,相關研究結論通過實證研究所證實。Claessens,Djankow和Lang(2000)對東亞國家的經濟實體進行研究后表明,終極控制人主要采用金字塔持股結構以及交叉持股方式實現了以較少現金流權掌握終極控制權的目標,這種控制權和現金流權偏離的現象在家族控制的公司中更為常見。Faecio等(2002)針對西歐13個國家的上市公司進行研究后發現,上市公司大多采用金字塔持股結構、雙重投票的方式實現終極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偏離。這些研究都進一步說明,終極控制人普遍存在,并主要采用金字塔持股結構的方式實現終極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偏離。

(三)終極控制人控制對公司績效影響

Claessens等(2002)對金字塔持股結構中的終極控制人對公司績效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指出由于終極控制人采用了金字塔持股結構,從而實現了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分離,使得終極控制人不僅擁有足夠的能力為自己牟取個人利益,也有動機去攫取其他中小股東的利益,并且終極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偏離程度越大,終極控制人的掠奪動機也就越強,對公司績效的損害也越大,這種現象被稱為終極控制人的“塹壕防御效應”。同時他們還指出,如果終極控制人所擁有的現金流權越高,就意味著終極控制人在牟取個人私益時所承擔的成本將會更大,即現金流權存在著“利益趨同效應”。Yeh(2005)研究指出,由于終極控制人擁有較多的控制權,從而使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去侵占其他中小股東的利益,從而降低公司績效。而較少的現金流權則會增加控制人采取攫取行為的成本,從而減少其對其他中小股東進行掠奪的動機。Bozec and Laurin(2008)研究表明,股權的集中是終極控制人掠奪行為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如果終極控制權與現金流量權是等價的,那么終極控制人就不會有明顯的動機去侵占其他中小股東的利益,進而損害公司的價值。上述理論分析的結果也得到了很多實證研究的支持,LaPorta等(2002)以27個國家的539家公司為樣本進行研究后發現,終極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分離程度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關系,而現金流權與公司績效則呈正相關關系。Lins(2003)對18個國家的1433家上市公司進行研究后發現,66%的上市公司的終極控制人采用了金字塔持股結構,終極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偏離程度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關系。Jon(2003)以韓國5829個所有權集中的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研究后也發現,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偏離程度與公司績效之間呈負相關關系。VoPlin(2002)對意大利的上市公司進行研究后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三、我國相關研究綜述

(一)終極控制權與現金流量權偏離情況

在我國,關于控制權和所有權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晚,大多數對于股權結構的研究都只停留在大股東層面,并沒有真正追溯到終極控制人。劉芍佳、孫需和劉乃全(2003)應用終極產權論重新劃分了我國上市公司的控股主體,他們對2001年1160家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進行調查研究后發現,我國有16%的上市公司是由非政府控制,84%的上市公司最終仍由政府控制,其中由政府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僅占8.5%,而75.6%的上市公司則是由國家采用金字塔型控股的方式間接控制。在我國,終極控制人主要通過金字塔持股的方式實現對公司的控制,在這樣的方式下,終極控制人的控制權和所有權可能會出現偏離,許多學者對這種偏離程度也進行了相關研究。宋春霞(2007)詳細解讀了“兩權偏離度”的概念及其核算方法,并針對我國上市公司終極控制人的兩權偏離狀況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分析。谷祺、鄧德強等(2006)選取了121家家族上市公司,對終極控制權、終極所有權和兩權分離率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分析,得出兩權偏離率平均為62.11%,進行了國際比較后得出了我國家族上市公司的兩權分離程度較高的結論。由于我國上市公司的終極控制人可以區別為國有控股和民營控股等不同類型,因此有些學者也按控制人的不同類型對兩權偏離程度進行了比較。賴建清和吳世農(2004)以1182家上市公司進行分析后指出,不同類型的終極控制人所采用金字塔持股結構的比例也不盡相同,自然人的采用比例最高,達到了95.7%,終極控制權與現金流量權的偏離程度為2.35,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采用比例最低,僅為15.7%,兩權偏離度為1.072,幾乎沒有偏離。葉勇、胡培等(2005)以2003年1260家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了研究,發現終極控制人的控制權平均值為43.67%,而其現金流權的平均值僅有39.33%,即控制人所投入的現金流要小于其所擁有的控制權。研究還指出,由國家控股的上市公司,其終極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偏離程度要遠小于家族型企業。大部分終極控制人為國家的上市公司,其控制權與現金流權并未發生偏離。宋獻中和李源(2006)對335家民營上市公司進行研究后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他們發現終極控制人主要采用金字塔持股結構實現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偏離,兩權偏離度的平均值為2.59,然而,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兩權偏離度很低,僅為1.29,幾乎沒有發生偏離。毛世平、吳敬學(2008)以2004-2005年涉農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相對于其他類型的金字塔結構,涉農上市公司的終極控制人由于采用多鏈條金字塔結構來達到對上市公司的控制,因此擁有較低的所有權與較高的控制權,而且兩權偏離程度較高。馮旭南、李心愉(2009)對我國上市公司的終極控制權和現金流量權進行研究后發現,家族作為終極控制人在我國上市公司中所占比例較大,而且終極控制人的性質會顯著影響控制權和所有權結構的分布,與政府作為終極控制人的上市公司相比,家族上市公司中的現金流量權與終極控制權偏離的程度更高。

(二)終極控制人控制對公司績效影響實證檢驗

兩權偏離的現象出現以后,由于契約的不完全性,擁有較少現金流權的終極控制人就會做出有損其他中小股東利益的私利行為,從而影響公司價值的實現。蘇啟林和朱文(2003)對2002年的128家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進行了研究,發現控制權與現金流權偏離程度越大,家族控制的公司的價值反而越低,即控制人對其他中小股東利益的侵害程度越高。張華,張俊喜和宋敏(2004)以民營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了研究,發現與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公司相比,我國民營上市中終極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偏離程度更高,此外,我國民營上市公司的兩權的偏離程度與公司績效是呈反向變動關系。王鵬、周黎安(2006)對2001年至2004年中國A股市場的數據進行研究后發現,終極控制人的控制權具有“侵占效應”,而現金流權則具有“激勵效應”,而且控制權的“侵占效應”比現金流權的“激勵效應”更強,兩權偏離程度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關系,同時他們還從資金占用的角度證實了上述結論。武立東、張云和何力武(2007)以民營上市公司進行了實證研究,他們發現在集團治理條件下,隨著終極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偏離程度的增加,終極控制人采取侵占中小股東利益行為的動機會越強,然而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則能夠對這種情況起到抑制作用。王力軍(2008)以2002年至2004年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后發現,國有和民營上市公司的績效水平并沒有顯著的差異,國有上市公司的績效隨著政府層級的上升而提高,民營上市公司的金字塔結構會損害公司的績效水平。楊淑娥和蘇坤(2009)選擇了2002年至2006年共1214家民營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結果表明:現金流權與公司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即現金流權對終極控制人具有“激勵效應”;控制權與現金流權的偏離則與公司績效呈顯著負相關關系,即終極控制人對公司有“塹壕效應”,而且當現金流權越高時,越能抑制終極控制人的掠奪行為。研究還發現較少的自由現金流量也能夠對控制人的侵占行為起到約束作用。

(三)其他觀點 除上述觀點外,也存在著一些不同觀點,楊忠誠、王宗軍(2007)以2003年至2006年制造業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終極控制權與凈資產收益率、資產收益率無顯著關系,而與經營現金流量比率和市值賬面價值比呈顯著的倒U型關系。劉綿紅(2009)以2004年至2007年的147家民營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終極控制人的控制權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相關,終極控制人的現金流權比例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關系,終極控制人的兩權偏離程度與公司績效也呈負相關相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國外關于股權結構問題的研究,經歷了從Berle 和Means提出的以所有權分散為基礎的研究范式到LaPorta提出的終極所有權為視角的研究范式的演變,前者的研究重點是股東和管理層之間的矛盾、管理者持股的激勵以及外部大股東的監督等問題,而后者的研究重點則是公司終極控制人的激勵、控制人掠奪行為的約束以及對其他中小股東的保護等。關于終極控制人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國外學者的主流觀點是現金流權能抑制控制人的掠奪行為,從而提升公司績效,而控制權與現金流權偏離程度則與會對公司績效產生負面影響。國內學者對于控制權和所有權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晚,而且大多數研究者都以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作為控制權來進行研究,而追溯至終極控制人的研究則為數不多,而且得出的研究結論也不一致,而終極控制人才是上市公司的最終決策人,因此追溯上市公司的最控制人,檢驗其相關特征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是非常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黎來芳:《控制權、資金占用與掏空——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中國軟科學》2008年第8期。

[2]劉錦紅:《控制權、現金流權與公司績效——基于中國民營上市公司的分析》,《財經科學》2009年第5期。

[3]劉珊珊:《上市公司終極控制權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重慶工學院碩士論文》2008年。

[4]劉芍佳、孫需、劉乃全:《終極產權論、股權結構及公司績效》,《經濟研究》2003年第4期。

[5]呂長江、肖成民:《最終控制人利益侵占的條件分析——對LLSV模型的擴展》,《會計研究》2007年第10期。

[6]沈藝峰,況學文,聶亞娟:《終極控股股東超額控制與現金持有量價值的實證研究》,《南開管理評論》2008年第1期。

[7]宋玉:《最終控制人性質、兩權分離度與機構投資者持股》,《南開管理評論》2009年第5期。

[8]楊淑娥、蘇坤:《終極控制、自由現金流約束與公司績效——基于我國民營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會計研究》2009年第4期。

[9]楊忠誠、王宗軍:《基于終極產權論的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研究》,《華東經濟管理》2008年第2期。

[10]葉勇、淳偉德、黃雷:《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終極控制權、現金流量權和公司績效》,《經濟論壇》2007年第10期。

[11]馬麗娜:《最終控制人的所有權、控制權與公司績效——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成都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12]中國證監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2004年)。

[13]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Finance, 199.

[14]Berle, A, and G.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MacMillan, New York, N. Y, 1932.

[15]Bozec, Y and Laurin, C. Large Shareholder Entrenchment and Performanc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anada.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ccounting, 2008.

[16]Jon, Sung Wook.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Profitability: Evidence from Korea before the Economic Cri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es, 2003.

[17]La PortR,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A and Vishny R.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Valuation.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18]Yeh, Y. H. Do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Enhance Corporate Value? Corporate Governance, 2005.

( 編輯 聶慧麗 )

文獻綜述分析論文題目范文第6篇

2、淺談蒙藥草烏在蒙醫中的臨床應用

3、禾草內生真菌研究進展

4、青錢柳黃酮類成分不同提取方法及藥理活性研究

5、重金屬污染土壤物化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6、花椒、延胡索、沒藥、三七?。次吨兴幹雇醋饔玫乃巹W研究進展

7、中國現有固沙技術研究進展

8、地黃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9、嶺南地區習用中藥崗梅研究進展

10、蕁麻屬植物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11、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研究進展

12、中學化學“教師發展”研究綜述

13、四川盆地東南部茅口組古巖溶儲層識別研究綜述

14、益生素的作用機理及在肉仔雞上的應用研究進展

15、基于大數據的C語言個性化學習分析模型的研究及應用

16、超分子化學對中醫藥理論的特殊影響

17、“地格達類”蒙藥研究進展

18、黃精研究進展及發展建議

19、指導工科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幾點思考

20、番荔枝采后病害種類及防治方法研究進展

21、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

22、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研究過程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

23、微課對大學化學化工實驗課教學的作用研究

24、江蘇淮安地區小麥田化學除草現狀及發展趨勢

25、中藥炮制的現代化研究

26、論企業化學實驗室的廢液處理

27、玉葉金花屬植物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28、試析蒙藥草烏的研究進展

29、荊芥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30、中藥及復方的藥效物質基礎研究概況

31、粗毛淫羊藿的研究進展

32、《藥用高分子材料》課程教學整體設計

33、國內數字化學習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34、中藥黃芪化學成份、藥理活性與臨床應用

35、重質松節油倍半萜烯化學反應的研究進展

36、馬蘭屬植物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及應用研究進展

37、近30年來中藥羌活化學成分研究進展

38、女貞子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及質量標志物的預測分析

39、國內化學觀念與促進觀念建構的教學研究述評

40、中藥化橘紅的研究進展

41、狼毒大戟的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

42、國內中學化學符號教學研究的綜述

43、蒙藥消食十味丸的研究進展

44、蒼術化學成分和藥理的研究進展

45、粗毛纖孔菌的研究進展

46、從本科畢業論文反思應用化學教學隊伍中自身存在的問題

47、人參炮制過程中化學成分變化及機制研究

48、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最新研究進展

49、城市污染河道水體修復技術探討

上一篇:圍繞夢想的論文題目范文下一篇:美工電商論文題目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