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剖宮產術前術后的護理范文

2023-09-24

剖宮產術前術后的護理范文第1篇

學習中心:重慶直屬學習中心 專 業: 護理學(??? 學生姓名:石 慧 學 號:12014510701024 評定成績:良 評閱教師:黃敏

論剖宮產術前術后護理

內容提要:剖宮產是妊娠28周或28周以上經剖宮、切開子宮取出胎兒及其附屬物的外科手術,是解決陰道難產、某些孕期并發癥和合并癥的一種有效快速、相對安全的常用手術,剖宮生產是避免因陰道生產可能對嬰兒或母親性命及健康造成損害。但近來有部份剖宮生產被用作替代本來的自然分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剖宮生產不應超過15%,以5-10%為佳。

關鍵詞:剖宮產術前術后護理、護理總結

一、剖宮產術的臨床資料及適應癥

(一)臨床資料 :

近30年-40年來,國內外剖宮產率均有明顯的增高。雖然目前剖宮產手術的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著手術的各種并發癥,如出血、感染、損傷等,處理不當可發生嚴重后果,危及母嬰的安全。本文對近3年來我院發生或收治的剖宮產并發癥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并發癥產生的原因,尋找相關影響因素,以期為預防剖宮產并發癥的發生及提高其臨床處理能力提供依據。臨床資料與方法:1.1、資料收集了我實習的醫院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發生的近期及遠期剖宮產并發癥168例,收治的外院發生的剖宮并發癥20例,一共188例病例,年齡最小16歲,最大44歲,平均30歲,平均孕周38.0周。同期陰道分娩發生產后并發癥的26例,年齡最小16歲,最大38歲,平均27歲,平均孕周38.2周。兩組年齡、孕周、孕次、新生兒體重等一般資料經檢驗無統計學差異(P>0.05)。1.

2、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定量指標以xˉ±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適應證

婦產科學及臨床表示,剖宮產常見的原因包括胎兒過重(即所謂巨大兒,胎兒體重超過4000克)、前置胎盤、胎位不正、多胞胎等,或者是頭盆不稱,骨盆腔受過傷、動過手術,以及生產過程中難以預料的諸多狀況,如產程延長、活躍期停滯、胎兒窘迫等;也可是產婦生產過程中狀況不好而采取緊急終止妊娠,如突發的癲癇,或伴隨有內科問題,如心臟病、高血壓、妊娠合并膽汁淤積綜合征等,都是因為無法正常分娩的情況下,才必須進行剖宮產手術 根據臨床來源分類,剖宮產的適應癥包括三大部分:

1、母親因素:骨盆狹窄嚴重或輕度狹窄試產失敗;滯產;高危妊娠;判斷失誤或經陰道助產手術失敗而胎兒存活者;子宮先兆破裂者;妊娠合并尖銳濕疣或淋病者;產道畸形;妊娠合并生殖器瘺管、直腸或盆腔良、惡性腫瘤梗阻產道;產道手術后;外陰或陰道靜脈曲張嚴重、或外陰水腫嚴重治療無效者;孕婦年齡大于30歲、多年不孕,胎兒寶貴等。

2、 胎兒因素:胎位異常、胎兒窘迫、多胎妊娠、巨大兒、珍貴兒、極低體重兒(早產兒<1500公克)、臍帶脫垂或臍帶先露、聯體雙胎等。

3、母兒因素:胎盤是聯系母兒的紐帶,胎盤病變需剖宮產者為母兒因素;如(前置胎盤、前置血管、胎盤邊緣血竇破裂出血較多者;胎盤早期剝離;胎盤功能低下;胎膜早破并羊水污染或宮內感染;相對性頭盆不稱者)。[1]

二、剖宮產的護理措施

(一)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 將剖宮產的必要性、對母兒安全的保障、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給病人解釋清楚,解除患者恐懼心理,使其知情同意,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配合手術;

2、機體護理: 良好的術前準備是提高準媽媽對手術的耐受力,降低術后并發癥的重要條件,機體準備主要有: (1.糾正貧血和出血傾向;

(2.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3.改善營養狀況和低蛋白血癥; (4.積極處理并發癥。

3、手術方案準備: 手術方案的設計是術前準備的重要環節,手術方案包括:手術時間、麻醉方法、切口選擇和手術方法。

4、手術術前準備:

以下是需要孕婦配合的一些術前準備內容: 1). 注意多休息,術前一日晚保證充足的睡眠,

2). 做好腹部、外陰清潔,臍窩較深者提前進行清潔。 3). 手術前護士將為病人做如下準備:

a、備皮:腹部和外陰部按一般婦科手術備皮范圍準備;

b、藥物過敏試驗:做好普魯卡因、青霉素等術后抗生素藥物過敏試驗;

c、測量生命體征:測量產婦生命體征的各項指標,復核各項輔助檢查結果,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d、核實交叉配血情況,協助醫生聯系好血源,以備手術中需要輸血時配血用; e、指導產婦演習術后在病床上翻身、飲水、用餐、雙手保護切口咳嗽、吐痰的技巧;

f、安置導尿管;

g、術前兩小時禁用嗎啡、杜冷丁、安定的呼吸抑制劑;

h、積極處理并發癥:手術前前8個小時禁止進食水以防止在手術中發生不測。 j、產婦去手術室前聽1次胎心并做好記錄。[2] k. 手術準備完畢如不立即去手術室,請側臥等待。

l. 將發卡、活動假牙、隱形眼鏡、首飾等取下,交家屬妥善保管。

m. 孕婦分娩后要轉至產后病房或病室,家屬需提前將個人物品整理好,以備轉床,貴重物品隨身攜帶。

n. 孕婦送入手術室時,家屬需陪同,并在手術室外等候區等候。[2]

(二)、手術步驟和方式:新式剖宮產

(1)切開腹壁:取仰臥位,腹部手術野皮膚常規消毒、鋪巾。

1、采用Joel-Cohen切口,位于雙側髂前上棘連線下大約3cm,切口呈直線。僅切開皮膚,不要深達脂肪層,切口長約15cm。

2、術者用手術刀于切口中間向下切開脂肪層2-3cm,達筋膜層,再將筋膜切開一個2-3cm長的小口。

3、術者用直剪剪開筋膜。

4、沿著上下縱行方向用血管鉗分離兩側腹直肌間的粘著部位,約分離3-4cm,并橫行撕拉擴大切口。

5、術者與助手分別將示指與中指放在已分離的兩側腹直肌間,雙手重疊、均勻、緩慢、逐漸增加拉力,將腹直肌、皮下脂肪同時向外向上撕拉開,撕拉致傷口夠大為止。不要用力過猛,以免超成血管損傷。

6、用示指分離腹膜外脂肪。在腹膜上撕開一個小洞,示指進入腹腔,沿上下方向死開腹膜切口,實際上腹膜是橫向撕開,可以避免膀胱肌層損傷。

(2)暴露子宮下段:檢查子宮旋轉方向,看清膀胱的位置。放置拉鉤,不用放置紗墊。

(3)剪開反折腹膜并推下膀胱:用手術刀橫向切開膀胱反折部位2-3cm,術者與助手分別用示指沿切口撕開膀胱腹膜反折約10-12cm。術者可用示指向切口下方鈍分離并推下膀胱。膀胱上緣以距子宮切口下緣2-3cm為宜,不必將膀胱下推過深,過深不僅損傷大,還容易出血。

(4)切開子宮下段:在子宮下段肌層中央橫行切開2-3cm,最好保留完整的羊膜囊。術者沿著子宮基層切口將左手拇指放在自己的遠側,右手示指放在自己的近側。向兩側撕開子宮肌肉約11-12cm。

(5)娩出胎兒:術者先將示指與中指放在胎頭下方,這樣可以減少胎頭與子宮壁之間的負壓,然后術者右手四指繞過胎頭,術者左手或助手幫助按壓宮底,從而娩出胎兒。

(6)娩出胎盤:胎兒娩出后立即手取胎盤。術者右手進入宮腔,胎盤未剝離則從胎盤附著邊緣依次剝離胎盤。。注意娩出胎盤的完整性。

(7)搬出子宮:術者將子宮取出腹腔外,如果胎盤剝離面出血多,可同時擠壓、按摩子宮,促進子宮收縮。

(8)縫合子宮切口:用一號合成可吸收縫線,自術者側連續鎖扣縫合子宮肌層全層。

(9)清除凝血塊,送回子宮:清除切口周圍凝血塊,將子宮送回腹腔。

(10)處理腹膜:不縫合膀胱腹膜反折與腹膜,盡量將大網膜拉到子宮切口處,下拉網膜覆蓋子宮時動作要輕柔,切勿損傷大網膜血管。

(11)縫合腹壁:用1號可吸收合成縫線連續縫合筋膜,然后褥式縫合皮膚及皮下脂肪,最后用無菌敷料覆蓋腹部傷口,不包扎手術腹帶以促進術后腸功能恢復。[3]

(三)、手術后癥狀:

1、并發癥出血:近期出血多為子宮收縮乏力、宮腔積血、胎膜殘留或感染等原因所致,或為子宮切口裂傷縫合不徹底造成肌層滲血不止,終致子宮卒中而出血。晚期出血多與子宮切口位置不當、感染、壞死、縫合線脫落等切口愈合不佳有關。

2、并發膀胱損傷:其發生率為0.15%-0.31%,有粘膜挫傷和肌層損傷兩類。

3、并發輸尿管損傷:極少見,多在縫扎子宮切口撕裂出血時損傷。[4]

(四)、術后護理:

1、床邊交接班:產婦被護送回病房時,手術護士與病房值班護士在床邊交接班,了解手術中情況及目前狀況,測血壓、脈搏、呼吸;檢查輸液管、腹部切口、陰道流血及尿管的通暢情況,并做好相應記錄。

2、減輕切口疼痛:教會產婦分散注意力方法,深呼吸、咳嗽、惡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并深呼吸,防止縫線斷裂。按醫囑給予止痛藥物。

3、避免產后出血:手術后24小時內要定時觀察陰道流血情況及宮縮情況,流血多者即按醫囑給予縮宮藥物。

4、外陰護理:每日2次外陰擦洗,避免引起陰道或泌尿道的上行感染。每日觀察切口有無滲血、血腫、紅腫、硬結等。切口敷料保持干潔,及早下床活動。

5、乳房護理:保持乳頭周圍清潔,按需喂養,教會產婦擠奶。

6、安排舒適的體位:麻醉消失后,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動作,術后24小時改換半臥位,協助產婦翻身,鼓勵產婦在撤除尿管及輸液管后下床活動,避免腸粘連、血栓形成。

7、飲食指導:術后六小時可進食些燉蛋、蛋花湯、藕粉等流質食物。術后第二天可吃粥、鯽魚湯等半流質食物。

8、切口護理:一般術后第三天切口換藥一次,術后5-7天拆線,美容縫合不需拆線5-7天即可出院。

(五)健康教育

1、保健操:教會產婦出院后在床上做產后保健操;

2、飲食:補充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素的食物和蔬菜;

3、注意外陰衛生:每天清洗外陰,保持清潔。

4、產后復查:產后6周禁止性生活,產后6周是來醫院復查。

5、產后避孕:剖宮產術后嚴格避孕3年。[2]

(六)、剖宮產手術的缺點優點:

1、優點

a、時間短,可避免自然生產過程中等待而發生的不利情況; b、可解決骨盆狹窄、胎兒巨大而引起的頭盆不稱;

c、當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缺氧時是有效和及時的急救措施; d、減少胎位不正時陰道分娩的一些風險;

e、可以減少骨盆腔結構被破壞,減少陰道松弛、子宮脫垂、尿失禁的發生率,但這不包括臨產后因難產兒剖宮產者。

f、對有胎盤粘連,合并子宮肌瘤、需要結扎可同時手術等

2、缺點

a、產婦承受手術及麻醉的可能出現的風險,如臟器損傷、麻醉意外等,其危險是順產的5-10倍,死亡率為2-4倍; b、創傷大,產后恢復慢; c、出血量相對較多;

d、剖宮產并發癥發生率高。如:羊水栓塞、術后感染及血栓性靜脈炎等;

e、有發生剖宮產遠期后遺癥可能。如:腹腔骨盆粘連、子宮內膜異位癥等; f、再次妊娠時,子宮有可能從原來的切口處裂開而引發子宮破裂,成為高危妊娠、增加再次剖宮產的概率;

g、新生兒因為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濕肺的發生率增高; h、新生兒缺乏刺激,神經及呼吸系統發育受影響。[4]

(七)剖宮產副作用:

1、麻醉風險,雖然極少數人才會發生麻醉過敏或因嘔吐而發生吸入性肺炎等問題,但是,一旦發生就可能造成產婦的生命危險。

2、剖宮傷口因個人體質不同,有的人會留下疤痕。

3、發生感染、大出血的機率較自然產高。

5、術后恢復時間較自然產長,住院時間較久,此外,如果是自費者,要花費一筆不算少的費用。

6、日后可能造成膀胱、腹壁、子宮壁粘連的后遺癥。

二、剖宮產的護理總結

剖宮產是產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母體方面:適用于產婦產程進程緩慢、 骨盆狹窄阻礙產道;有剖宮產史;產前出血,為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妊高癥或心臟病;生殖道有感染等。胎兒方面:適用于胎位不正;胎兒過大,頭盆不稱;胎兒宮內窘迫,多胞胎懷孕。除母胎因素外有社會因素,主要內懼性疼痛,不能耐受宮縮,而不愿意試產,珍貴兒等原因要求剖宮產,另外,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使巨大兒的發生率增加。

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常導致手術病人產生較劇烈的生理、心理反應,如果反應過于強烈,不僅對神經、內分泌及循環系統產生不良影響,而且會干擾手術的順利實施。針對手術病人的心理特點,應進行相對應的心理護理。首先,術前做好產婦的思想工作,安慰并鼓勵產婦,消除恐懼緊張情緒,并說明手術的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使其積極配合,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參 考 文 獻

[1] 劉新民主編,《婦產科手術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版,第880頁。 [2] 夏海鷗主編,《婦產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274頁。

[3] 馬彥彥主編,《婦產科手術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版,第44-57頁。

剖宮產術前術后的護理范文第2篇

1 術前護理

根據患者疾病情況、輕重緩急、營養狀況可采用急診手術、限期手術和擇期手術。手術前要了解患者的全身狀況, 查出可能影響整個病程的各種因素。通過常規血液檢查 (血常規+血型、乙肝丙肝定量檢測、梅毒+HIV抗體檢測) 、心電、胸片等反映出患兒的基本狀態。我科常見疾病有巨結腸、膽總管囊腫、尿道下裂、腎盂積水、先天性髖脫位、血管瘤等疾病。術前護理主要包括心理與生理兩方面。

1.1 心理護理

對于陌生的環境, 陌生的面孔, 各項處置的疼痛感都會讓患兒產生恐懼、緊張等情緒。因此在接觸患兒時溫和的態度可以緩解患兒的緊張情緒;與家長共同配合來減輕環境所帶來的陌生感;嫻熟的各項有創操作, 以減輕孩子的疼痛感, 可大大減少患兒對醫護人員的抵觸情緒, 有利穩定情緒, 減輕不適感。

1.2 生理護理

1.2.1 教會患兒有效咳嗽的方法, 以利術后排痰, 預防墜積性肺炎。

1.2.2 輸血和補液:對于體質虛弱、低體重、貧血及水電解質紊亂的患兒應通過輸血或補液的方式進行調整, 以利耐受手術及術后康復。

1.2.3 預防感染:術前預防感染, 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特殊疾病的術前準備:巨結腸、鎖肛患兒需術前清潔洗腸10~14d, 直腸陰道瘺、肛瘺患兒需洗腸3~5d, 每天一次, 術前晚灌腸一次;血管瘤患兒需術前備皮。

1.2.4 胃腸道準備:年長患兒術前6h禁食水, 食母乳嬰幼兒術前4h禁食水, 以防麻醉期間發生誤吸或窒息。禁食期間給予5%葡萄糖緩慢靜點, 以預防脫水。

1.2.5 術前保證良好的睡眠, 做好保暖, 預防感冒, 以免影響麻醉而暫停手術。

2 術后護理

備齊術后所需用品, 備好氧氣及吸氣管, 備血氧或血壓監測一臺。全麻患兒術后吸氧監測6h, 每2小時測體脈搏一次, 記錄護理記錄單。做好各種引流管的連接, 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報告醫生, 做好保暖。

2.1 臥位

全麻術后未清醒的患兒采取平臥位, 頭偏向一側, 以防嘔吐誤吸。需術后牽引患兒要床尾抬高30度。

2.2 活動

闌尾炎患兒術后6h即可下床活動, 以利腸蠕動, 爭取早排氣;開腹疝氣術后需平臥一周, 腹腔鏡下疝氣術后平臥3d, 活動時應避免跑、跳、咳嗽等動作, 以防疝復發。對于有嚴重感染、出血傾向、極度虛弱、骨科牽引、石膏等手術患兒則不宜早期活動, 但可在床上做靜態活動或被動活動, 以免肌萎縮。

2.3 飲食與補液

根據手術部位及患兒恢復情況決定飲食。非腹部手術患兒根據麻醉情況, 術后3~6h即可恢復飲食;腹部手術患兒需看腸蠕動恢復情況決定飲食。闌尾炎術后24h, 已排氣可少量飲水, 無明顯不適后進流食;巨結腸患兒排氣后, 拔除胃管, 待腸蠕動恢復后進食少量流質, 逐量增加, 約3~7d漸恢復飲食。

2.4 各種不適的護理

2.4.1 疼痛:

待麻醉作用消失后, 患兒會感覺疼痛、恐懼, 因而哭鬧、煩躁, 此時做好安撫, 可通過講故事、聽音樂、玩玩具來分散患兒注意力, 必要時遵醫囑應用止疼藥物, 對于年紀較小的嬰幼兒可采用安撫奶嘴安撫。

2.4.2 發熱:

術后3d內發熱, 體溫不超過38.5℃屬吸收熱, 可通過飲水, 物理降溫、松解包被使體溫降至正常范圍。

2.4.3 惡心、嘔吐:

術后惡心、嘔吐常見原因麻醉反應, 待麻醉作用消失后, 即可停止。

2.4.4 尿潴留:

術后尿潴留多為年長患兒, 由于體位改變而致排尿困難, 可通過調整體位、膀胱區熱毛濕敷、誘導排尿等方式排尿, 必要時留置導尿。

通過細心護理, 使患兒安全平穩的渡過圍手術期, 既可提高手術質量, 又可有利護患溝通、減少醫患矛盾。

關鍵詞:小兒手術,護理

參考文獻

[1] Sure A, Osmers R, Kulennkampff D, et al.Visualization of blood Flow in small ovarian tumor vessels by transvginal color DopPler sonography after echoenhancement with injection of levOvist[J].Gynecol Obster Invest, 1994, 38:210-212

[2] Puttemans T. Update on abdominal imaging: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J]. JBR-BTR, 2007, 90 (6) :497-502

[3] 劉真真, 戴晴.超聲造影在婦科疾病中的應用及進展[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05, 21 (12) :1938-1940

[4] 羅渝昆, 汪龍霞, 王軍燕.低機械指數實時超聲造影宮腔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2007, 23 (6) :473-475

剖宮產術前術后的護理范文第3篇

一、舌癌手術前護理:

三大常規檢查,心電圖、胸透、血常規、出凝血四項;肝腎功能等檢查,肝膽B超、頭顱MR排除器官轉移;術前三天漱口,用呋喃西林液或朵貝氏液含漱,保持口腔清潔。術前一日,做好口周備皮,配血、藥物過敏試驗。術前禁飲食10小時。

二、舌癌手術后護理:

1、去枕平臥位、頭偏向健側、頸部制動,防止牽拉胸大肌血管蒂。術后24小時后可予半坐臥位、拍背、勤翻身,防止墜積性肺炎和褥瘡的發生,保持室溫22~25℃。

2、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尤其是呼吸,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有氣管切開,注意及時吸痰,防止阻塞致窒息,做好氣管套護理,予α糜蛋白酶+氯霉素眼液滴套管q2h.超聲霧化吸入冶療、拍背有利于痰液的咳出,指導病人有效咳痰。

3、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防止引流管脫落、扭曲、漏氣。記錄引流液的顏色、質、量,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4、術后觀察皮瓣存活,可用皮溫計測量溫度。如術后72小時發現皮瓣蒼白,皮溫低于2~3度為動脈供血不足,若皮瓣暗紅,皮溫低于3~5度,多為靜脈回流障礙。應報告醫生,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靜滴或復方丹參液靜滴,擴張血管,改善皮瓣供血。

5、做好口腔護理。予2%雙氧水+生理鹽水或呋喃西林液交替沖洗,每日2次,沖洗管放于健側,防止傷口暴裂。

剖宮產術前術后的護理范文第4篇

1 臨床資料

筆者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進行了神經介入檢查治療護理,共收集131例,其中男98例,女33例,年齡22~73歲,平均59歲?;颊卟捎萌砺樽砘蚓植柯樽?,改良式Seldinger技術穿刺股動脈置入動脈鞘,行全腦血管造影或相應血管內治療。

2 護理措施

2.1 術前護理

2.1.1 術前心理護理

主動關心患者,向其介紹神經介入治療的安全有效性,解除其緊張、恐懼心理,并告知檢查、治療的簡要步驟以及術中、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癥狀,以取得其良好的配合。

2.1.2 術前常規準備

(1) 入院完善相關的常規檢查。 (2) 術前2d訓練患者在床上排便,耐心向患者解釋排尿訓練的重要性,防止術后引起尿潴留。 (3) 術前行腹股溝區及會陰部備皮,并清潔皮膚。 (4) 做好碘過敏試驗,如術中、術后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可做好抗生素的皮試。 (5) 術前24 h進易消化的食物,術前6~8 h禁止攝入食物但不禁藥物。 (6) 術前1 d晚要保持患者充足的睡眠,必要時使用鎮靜催眠藥物。 (7) 造影前排空膀胱,如造影時間較長需做介入治療或尿失禁者, 可行留置導尿。 (8) 觀察并記錄患者的神志情況、瞳孔大小及生命體征的變化、肢體活動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

2.1.3 術前藥物及材料準備

(1) 術前應準備好造影劑、肝素、生理鹽水、尼莫地平注射液及各種急救藥品。 (2) 對于患有基礎疾病患者術前可給予相應藥物穩定病情。 (3) 協助醫師備好各型穿刺針、導管、導絲等手術用品。 (4) 局麻患者可于術前30 min遵醫囑給予魯米那0.1 g肌肉注射,氣管插管全麻患者可遵醫囑給予阿托品肌肉注射。

2.2 術中護理

(1) 左側肢體建立一條靜脈通道, 遵醫囑給予相應藥物。 (2) 術中持續監測患者的心電圖、血壓、脈搏和血氧飽和度。安放電極時連接線要避開患者的頭頸部, 以免影響造影圖像。 (3) 準備加壓輸液裝置, 以保證術中導管內的持續灌注。 (4) 嚴密觀察患者神志、瞳孔及其他神經功能狀況, 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醫師并配合處理。 (5) 注意觀察患者靜脈通道是否通暢。 (6) 在注射造影劑時, 患者可能會出現有一過性的頭部熱、脹感, 要給予安慰, 囑其保持頭部不動, 以避免影像成像質量。 (7) 按醫師要求準備好各種更換器材, 并及時做好物品管理。

2.3 術后護理

2.3.1 常規護理

嚴密觀察患者神志、瞳孔、肢體運動等神經功能狀況, 以及穿刺點有無滲血、腫脹發生,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醫師并配合處理。

2.3.2 體位護理

患者術后術側制動,使用血管縫合器制動6h,未使用血管縫合器的術后需使用壓迫器或彈力繃帶加壓包扎12 h,大小便在床上進行,非術側肢體可活動?;颊呖蓚扰P,但必須保證術側肢體伸直,出現腰痛可在腰部墊海棉墊,定時做腰部按摩,減輕疼痛。

2.3.3 飲食護理

局麻患者術后即可進食;全麻患者術后6 h可視情況進食。因患者術后易出現腹脹,囑患者進食易消化食物,不宜過飽,不易喝產氣飲料,如牛奶、豆漿、碳酸飲料,待下床活動后可正常進食。

2.3.4 預防造影劑腎病

術后大量飲水,約1000~2000 mL,必要時給予水化治療,以促進造影排泄,預防造影劑腎病發生。

3 討論

神經介入雖不是目前臨床醫學的最前沿,但在各地市級醫院仍然為一個較為新興的學科,而且目前尚沒有為之專門制定的護理措施,亦無章可循。筆者總結了多家上級醫院的經驗,并結合自身情況及經驗,總結出了以上護理步驟及措施,在臨床中證實可行、有效,使患者順利完成了介入檢查、治療,并有效降低了并發癥,為許多腦血管病的診斷和治療開辟了新途徑,如:栓塞治療、溶血栓治療、血管擴張再通、動脈內局部化療等[1]。

摘要:神經介入通過頭頸部血管的介入檢查, 可對顱內、外多種疾病做出定位、定性診斷, 并可進行血管狹窄栓塞等多種治療, 而神經介入患者術前術后的良好護理是保證患者治療效果的重要環節。因而筆者通過在神經內外科對患者進行觀察, 對其護理程序談一些體會和認識。

關鍵詞:神經介入,護理

參考文獻

剖宮產術前術后的護理范文第5篇

術前護理

1.1

心理護理

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常導致手術病人產生較劇烈的生理、心理反應,如果反應過于強烈,不僅對神經、內分泌及循環系統產生不良影響,而且會干擾手術的順利實施。針對手術病人的心理特點,應進行相對應的心理護理。首先,術前做好產婦的思想工作,安慰并鼓勵產婦,消除恐懼緊張情緒,并說明手術的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使其積極配合,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1.2

對擇期手術的產婦,術前1日給予安定5mg口服;急癥手術,術前半小時肌注魯米那鈉0.1g,阿托品0.5mg,以穩定情緒,減少術中腺體分泌。

1.3

術前備皮

范圍上至劍突下,下至大腿上1/3前內側及外陰部,兩側至腋中線,陰毛及汗毛應剃干凈,并用濕毛巾擦洗,注意操作時勿損傷皮膚。

1.4

留置導尿管

該操作是產科常見的護理技術。護理人員應嚴格無菌操作,以防感染致泌尿系統炎癥。導尿管插入的長度適宜,晚期妊娠孕婦由于子宮增大使膀胱向腹腔方向推移,同時孕婦常因體內激素的作用及增大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盆底組織疏松、充血、水腫、尿道相對延長,對這種情況,尿管應插入深度達8~10cm,否則常使導尿效果不佳,甚至失敗。

1.5

特殊準備工作

對高危孕婦實施手術前給病人采血,確定血型和交叉配血準備,根據病情準備足夠的血量。

2

術后護理

2.1

將手術病人安置適宜房間,取平臥位,根據麻醉方式改半臥位,同時護送人員了解術中情況,有無異常變化,以便護理人員制定相應的措施。

2.2

心理護理

2.3

生命體征的觀察

術后及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并觀察產婦的精神、意識等情況,血壓每15~30min測量1次,至病情穩定后改為1~2h測1次,并準備記錄。體溫、脈搏、呼吸每4h測量1次并記錄,由于手術創傷的反應,術后產婦的體溫可略升高,一般不超過38℃稱術后吸收熱,屬正常范圍,手術后1~2天逐漸恢復正常,不需特殊處理,如術后體溫持續升高不退或手術后3天出現發熱,應引起重視,尋找發病原因,觀察傷口有無感染或合并其他并發癥,必要時給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2.4

傷口、引流管的護理

術后應觀察傷口有無出血、滲血、滲液、敷料脫落及感染的征象,如有異常給予相應的處理,留置導尿管者應將引流管固定在床邊。防止滑動牽拉導尿管,尿袋的安放應確保尿液自由向下流,避免逆流。持

續導尿者用潔爾陰消毒液清洗尿道口及會陰部每日2次,預防泌尿系感染一般剖宮產術后24h即可拔管,拔管后鼓勵產婦下床排尿,防止尿潴留,必要時用誘導排尿法處理。

2.5

飲食護理

臨床上仍主張術后禁食6—8h,以后根據情況可進流質,半流質

飲食如米湯、稀飯等,可有利于腸蠕動及早恢復,避免引起腸麻痹腸粘連,注意忌食甜食等產氣食物,防止腸脹氣。等胃腸功能恢復,肛門通氣后可恢復正常飲食。

2.6

術后8h鼓勵產婦早下床活動,根據病情的輕重和產婦的耐受程度,逐漸增加活動范圍及活動量,講明下床活動的意義,每次活動不能過累,以產婦滿意舒適為宜。早期下床活動對促進全身功能恢復,利于傷口愈合,促進腸蠕動、防止腹脹、腸粘連等,并預防肺部并發癥發生。同時應鼓勵產婦咳嗽排痰,有利于肺的擴張和分泌物排出。

2.7

母嬰同室

給予母乳喂養技術指導,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堅持純母乳喂養4~6個月。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品,利于母親健康,減少產后陰道流血。

2.8

術后注意觀察子宮收縮及陰道流血情況,有無宮縮乏力導致陰道嚴重流血,正確估計出血量,必要時給予催產素以維持子宮良好的收縮狀態。

剖宮產術前術后的護理范文第6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68例在該院所收治的胃癌患者作為樣本人群, 按照計算機表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觀察組 (n=34) 與對照組 (n=34) 。所有患者均經過醫護人員講解對該次探究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充分了解, 已明確該次探究的探究目的、探究過程以及相關護理方法, 均表示愿意配合本次探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觀察組中男女患者比例是24:10, 最大年齡是79歲, 最小年齡是46歲, 中位年齡為 (64.58±4.58) 歲;對照組中男女患者比例是23:11, 最大年齡是78歲, 最小年齡是47歲, 中位年齡為 (63.58±5.03) 歲。通過對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 (性別、年齡以及病情等) 進行對比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1.2 方法

將術前術后行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作為對照組, 具體護理措施如下:給予患者用藥指導以及飲食指導相關告知, 給予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密切監測, 認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并給予患者簡單疾病知識和護理知識宣教, 給予患者一般護理等;將術前術后行病情觀察以及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患者作為觀察組, 具體護理措施如下敘述。

1.2.1 術前護理以及病情觀察

(1) 在患者入院時要微笑服務并熱情接待[3], 為患者做好入院須知告知, 包括醫院制度、醫護人員、病室環境等, 在為患者講解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臨床意義的同時通過有效溝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程度以及心理狀態, 通過給予患者針對性心理疏導有效緩解患者因疾病原因和手術原因產生的負面情緒, 如緊張、焦慮、絕望等, 通過成功案例法為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強大信心以顯著提升患者的術中配合度[4]; (2) 充分了解患者的營養狀態, 對需要進行營養支持治療的患者給予高蛋白、高熱量以及高維生素的易消化飲食進食, 遵循少食多餐原則并禁食刺激性食物[1]; (3) 禁止患者吸煙, 教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以及有效咳痰等;術前3 d起告知患者需進食少渣飲食并在術前1 d僅進食流質飲食, 術前12 h禁食、6 h禁水并在術日晨給予患者留置胃管和尿管操作, 術前2~3 d內需訓練患者的床上排尿能力以及床上排便能力并在術前1 d給予患者手術過程宣教; (4) 給予合并癥患者對應護理, 對于合并糖尿病患者需給予其飲食指導以及血糖水平控制, 對于合并高血壓的患者需強調情緒控制以及低鈉飲食, 遵醫囑給藥, 注意控制患者血壓水平。

1.2.2 術后護理以及病情觀察

(1) 對于術后麻醉未醒患者需給予去枕平臥并保證頭偏向一側以避免嘔吐誤吸[5], 待患者清醒后更改為半臥位, 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做好患者的早期活動, 在術后1 d給予患者翻身操作以及肢體運動指導等, 以患者耐受為宜; (2) 做好患者術后的留置管道護理, 將各種管道妥善固定并保證引流通暢, 注意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量、質、顏色, 若有異常需及時給予對癥護理, 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流程更換引流袋以防止患者發生感染; (3) 術后, 待患者腸蠕動恢復以及肛門排氣后方可給予患者拔除胃管操作, 術后3~5 d可給予患者少量飲水并在6~8 d后方可給予患者流質飲食, 待9~11 d后可酌情給予患者半流質飲食, 飲食以易消化、高營養為主, 禁煙禁酒; (4) 做好患者術后的并發癥預防和護理工作, 若患者在術后3~7 d內出現了體溫升高以及腹痛、血壓下降等臨床癥狀時則提示患者可能發生了吻合口瘺;若患者在術后24 h內在胃管引出大量鮮血甚至患者發生嘔血以及黑便癥狀時則提示患者出現了術后出血, 需要立即上報醫師并給予患者對癥支持治療, 另外術后并發癥還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 (5) 教導患者自我調節心理的方法并使患者保持樂觀, 勞逸結合, 待患者出院后告知患者需定期返院復查以完成規范化療和放療, 醫護人員給予患者定期隨訪并充分觀察患者的病情以及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

1.3 統計方法

利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參與研究的68例胃癌患者所有臨床數據進行分析, 其中2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對比用 (±s) 的形式表示, 行t檢驗, 2組患者的手術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均用[n (%) ]的形式表示, 行χ2檢驗, 若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將2組患者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發現,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手術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性更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1, 表2。

3 討論

胃癌作為臨床上的常見消化道腫瘤疾病, 患病人群中老年人居多, 女性發病率明顯低于男性, 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目前臨床上主要應用手術治療、放療、化療、藥物治療等有效控制胃癌患者的病情發展[6], 臨床療效較為顯著。據大量研究證實, 有效提升胃癌患者臨床療效的關鍵措施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7], 同時給予患者術前術后病情觀察以及針對性護理會顯著提升患者的預后效果, 得到滿意療效。由于胃癌手術治療屬于有創手術, 雖然可以有效清除患者體內癌細胞以控制病情發展, 但同時也會對患者的胃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傷, 會給患者帶來身體損傷以及心理壓力[8], 因此, 臨床上特別重視胃癌患者的術前術后護理以及病情觀察。

胃癌患者因疾病原因以及手術原因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和較嚴重的負面情緒, 護理人員通過主動交談以及心理干預可以鼓勵患者、關心患者、疏導患者不良情緒以促進術中配合度, 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手術過程的順利性和安全性。胃癌患者由于消化道受累以及營養物質攝入量變少會導致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術后患者會因術中創傷以及應激反應是機體處在高消耗、高分解狀態導致能量消耗過大[9], 因此必須給予患者營養支持, 尤其是腸梗阻及出血患者, 需要在做好基礎護理的同時給予患者飲食指導, 顯著緩解患者因術前食欲減退以及攝入不足等臨床癥狀引發的營養不良, 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并根據變化情況給予患者合理食譜制定, 給予患者高蛋白食物補充, 同時保證患者飲食方案中食物都具有高維生素、高熱量、低脂肪易消化的特點;對于存在不能進食情況的患者需要給予患者靜脈輸液以及營養支持, 補充患者體內所需熱氮量以及營養需要, 提高患者對于手術的耐受性以及改善患者身體的營養狀態。另外, 通過給予患者基礎護理以及健康宣教、并發癥護理以及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訓練等均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臨床療效, 本次探究中,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手術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分別是 (15.21±2.81) d、88.23%、14.70%, 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在護理過程中給予患者病情觀察, 根據觀察結果隨時調整護理方案, 給予患者對應營養支持和心理疏導等, 有效促進患者的護理效果提升和預后效果改善。

與肖波等[10]的研究成果對比發現結果基本一致, 肖波的研究結果中對照組患者手術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平均住院時間分別是79.27%、21.95%、 (22.28±2.84) d;干預組患者手術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平均住院時間分別是97.56%、4.88%、 (15.28±2.84) d。

綜合以上結論可知, 在胃癌患者的護理過程中應用術前術后護理以及病情觀察的護理效果較為顯著, 對顯著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提升患者的手術成功率均有積極作用, 值得將其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沈麗華, 尤東明.52例老年胃癌患者術前及術后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 2014 (2) :88-89.

[2]王娟, 韓秀娟, 李巖, 等.胃癌合并糖尿病術前術后的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 2014 (9) :55.

[3]李彩紅.探討優質護理對胃癌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狀態及術后滿意度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 (9) :245.

[4]王麗.高齡胃癌患者安全度過術前及術后的護理[J].當代護士:??瓢? 2013 (10) :55-57.

[5]孔祥紅.胃癌患者術前術后的飲食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 2013 (10) :90-91.

[6]劉曉璐.胃癌患者術前、術后循證護理路徑[J].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 :361.

[7]陳麗, 紀俊標.胃癌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的臨床觀察及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0, 14 (20) :1-2.

[8]畢春穎.胃癌手術患者臨床觀察及護理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 (18) .

[9]曹平, 曹瑞麗, 賈利平.胃癌患者的術后臨床觀察與護理[J].醫藥論壇雜志, 2011 (4) :192-193.

上一篇:好萊塢大片介紹范文下一篇:企業報盤軟件操作手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