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剖宮產術急救護理論文范文

2023-11-26

剖宮產術急救護理論文范文第1篇

剖宮產是妊娠28周或28周以上因特殊原因無法從陰道正常分娩,經手術切開子宮取出胎兒及其附屬物的外科手術,是解決陰道難產、某些孕期并發癥和合并癥的一種有效快速、相對安全的常用手術,剖宮產是避免因陰道生產可能對嬰兒或母親性命及健康造成損害。但近來有部份剖宮產被用作替代本來的自然分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剖宮產率不應超過15%,以5-10%為佳?,F將1例剖宮產患者術前術后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病例資料

姓名:孔某

出生地:XX省XX市XX市

性別:女

民族:漢族

年齡:32歲

職業:無業人員

婚姻:已婚

住址:XX省XX市XX鎮XX村

入院時間:XX-12-1113:00

記錄時間:XX-12-1113:10

病情陳述者:患者本人

入院方式:平車入院

.1一般情況

患者孔某,女,32歲,已婚。于XX年12月11日13時以先兆臨產入院。

.2健康史

主訴:停經38w,陰道流水1小時。要求手術。

現病史:孕婦平素月經規律3-4/28天,末次月經XX年03月18日,預產期為XX年12月25日?;颊呷焉锓磻獣r間停經40余天,胎動時間停經4余月。孕期經過及目前狀況:平時月經規律,孕40天出現妊娠反應,較輕,孕4余月感胎動至今,孕8余月出現雙下肢輕度水腫,孕期順利,定期產檢,無頭痛、頭暈、眼花、無胸悶、心慌、飲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要求手術,入我院治療。

既往史:有剖宮產史。體健,否認“乙肝”、“結核”“瘧疾”等傳染病史及接觸史,否認“高血壓”、“心臟病”史,否認“糖尿病”“腦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認外傷、其他手術及輸血史,否認食物、藥物過敏史,預防接種史不詳。

個人史:生于XX省XX市,久居于本地,無疫區居住史,無疫水、疫源接觸史,無放射物、毒物接觸史,無毒品接觸史,無吸煙史,無飲酒史,無冶游史。

月經史:月經初潮13歲,3-4天,28天。末次月經為XX年03月18日。平素月經量中等,色暗紅,無痛經,平時白帶正常,無異味。

婚姻生育史:25歲非近親結婚,G2P1,XX年剖宮產下一女嬰,現配偶及小孩均體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體健,否認家族性遺傳病史。

.3

身體狀況:

體格檢查: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

一般情況良好,神清合作,自主體位,全身皮膚粘膜無黃染、無皮疹及皮下出血。周身淺表淋巴結未捫及,頭顱五官發育無畸形,活動自如,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2.5mm,對光反射靈敏,咽部無充血,雙扁桃腺無腫大,頸軟,氣管居中,甲狀腺無腫大。胸廓對稱無畸形,兩側呼吸動度一致。兩側語顫均等,未觸及胸膜摩擦感。雙肺叩診呈清音,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濕性啰音,心前區無隆起,未見異常搏動。各瓣膜區未捫及震顫,心界正常。心率84次/分,律齊無雜音,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雙腎區無叩痛,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正常,肛門外生殖器正常。脊柱四肢無畸形。雙下肢輕度水腫。布氏征,巴氏征均為陰性。

??茩z查:宮高33cm,腹圍100cm,胎兒估重3500g,胎心音140次/分,律齊,胎方位LoA。先露頭,半入盆,腹部可捫及不規則宮縮:10"/10'—15',骨盆外測量23-26-20-9.5cm、

陰道檢查:宮頸管已消80%,質軟,宮口未開,胎膜已破,S=-3,陰道口可見羊水流出。

.4

輔助檢查:

(XX年6月22-24日本院)血型B型Rh陽性:RPR、TPPA、HIV、HcV、乙肝兩對半均為陰性。(XX年12月11日本院)血常規、尿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隨機血糖、心電圖均正常;RPR、TPPA均陰性。B超:宮內單活胎,胎頭位于上腹部,雙頂徑87mm,胎心音140次/分,羊水指數83mm,胎盤位于子宮右側壁,胎兒估重3500g。

.5

入院診斷:

①疤痕子宮。②G2P1宮內孕38w,單活胎。③臍帶繞頸1周。

.6

治療措施:

診療方案:①產科護理常規。②完善相關檢查。③檢測胎兒宮內情況,補液等對癥治療。④告知病情。

診療過程:產婦平車入院后,立即送入產前高危病室進行治療,輸氧,完善各項輔助檢查,實施藥物治療,抗生素預防感染,進行胎兒監護?;颊咭笫中g治療。

.7

治療效果:

①孕婦無感染發生;②孕婦得到家屬支持;③情緒穩定;

2護理診斷:

2.1疼痛與術后切口疼痛有關

2.2營養失調與禁食有關

2.3知識缺乏缺乏術后護理的知識

2.4有感染的危險與手術和留置導尿管有關

3護理措施

3.1術前護理

3.1.1測量生命體征

測量產婦生命體征的各項指標,符合各項輔助檢查結果,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3.1.2藥物過敏試驗:

做好普魯卡因、青霉素等術后抗生素藥物過敏試驗;

3.1.3備血:

對高危孕婦實施手術前給病人采血,確定血型和交叉配血準備,核實交叉配血情況,協助醫生聯系好血源,以備手術中需要輸血時配血用。

3.1.4術前備皮:

做好腹部、外陰清潔,臍窩較深者提前進行清潔。范圍上至劍突下,下至大腿前內側上1/3及外陰部,兩側至腋中線,陰毛及汗毛應剃干凈,并用濕毛巾擦洗,注意操作時勿損傷皮膚。

3.1.5留置導尿管:

該操作是產科常見的護理技術。護理人員應嚴格無菌操作,以防感染致泌尿系統炎癥。導尿管插入的長度適宜,晚期妊娠孕婦由于子宮增大使膀胱向腹腔方向推移,同時孕婦常因體內激素的作用及增大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盆底組織疏松、充血、水腫、尿道相對延長,對這種情況,尿管應插入深度達8~10cm,否則常使導尿效果不佳,甚至失敗。

3.1.6心理護理:

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常導致手術病人產生較劇烈的生理、心理反應,如果反應過于強烈,不僅對神經、內分泌及循環系統產生不良影響,而且會干擾手術的順利實施。針對手術病人的心理特點,應進行相對應的心理護理。首先,術前做好產婦的思想工作,囑患者注意多休息,術前一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安慰并鼓勵產婦,消除恐懼緊張情緒,并說明手術的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使其積極配合,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3.1.7術前指導:

指導產婦術后在病床上翻身、飲水、用餐、雙手保護切口咳嗽、吐痰的技巧;手術前8個小時禁止進食進水以防止在手術中發生不測。產婦去手術室前聽1次胎心并做好記錄。手術準備完畢如不立即去手術室,請側臥等待。將發卡、活動假牙、隱形眼鏡、首飾等取下,交家屬妥善保管。孕婦分娩后要轉至產后病房或病室,家屬需提前將個人物品整理好,以備轉床,貴重物品隨身攜帶。孕婦送入手術室時,家屬需陪同,并在手術室外等候區等候。[1]

3.2術后護理:

3.2.1一般護理:

將手術病人安置適宜房間,同時向護送人員了解手術中情況及目前狀況,測血壓、脈搏、呼吸;檢查輸液管、腹部切口、陰道流血及尿管的通暢情況,并做好相應記錄。按腹部手術術后護理常規進行,取平臥位,術后24h改換半臥位,以利惡露排出。麻醉消失后,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動作。術后6h就可起床活動,鼓勵產婦早下床活動,根據病情的輕重和產婦的耐受程度,逐漸增加活動范圍及活動量,講明下床活動的意義,每次活動不能過累,以產婦滿意舒適為宜。鼓勵產婦作深呼吸,勤翻身,以防止腸粘連等并發癥。早期的下床活動對促進全身功能恢復,利于傷口愈合,促進腸蠕動、防止腹脹、腸粘連等,并預防肺部并發癥發生。[2]同時應鼓勵產婦咳嗽排痰,有利于肺的擴張和分泌物排出。教會產婦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深呼吸、咳嗽、惡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并深呼吸,要防止縫線斷裂。按醫囑給予止痛藥物。休息時最好采取側臥微屈體位,以減少腹壁張力。傷口要勤換藥,保持傷口和周圍清潔干爽。隨時保持疤痕處清潔,及時擦去汗液,不要用熱水燙洗。保護好手術后刀口的刀痂,過早揭痂會把尚停留在修復階段的表皮細胞帶走,甚至撕脫真皮組織,刺激傷口出現刺癢??稍卺t生指導下,涂抹一些外用藥,如膚輕松、去炎松、地塞米松等。外陰護理:每日2次外陰擦洗,避免引起陰道或泌尿道的上行感染。每日觀察切口有無滲血、血腫、紅腫、硬結等。切口敷料保持干潔,及早下床活動。拆線后,要避免劇烈運動、身體過度伸展或側屈。一般術后第三天切口換藥一次,術后5-7天拆線,美容縫合不需拆線5-7天即可出院。

3.2.2術后觀察

術后及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并觀察產婦的精神、意識等情況,血壓每15~30min測量1次,至病情穩定后改為1~2h測1次,并準備記錄。體溫、脈搏、呼吸每4h測量1次并記錄,由于手術創傷的反應,術后產婦的體溫可略升高,一般不超過38℃稱術后吸收熱,屬正常范圍,手術后1~2天逐漸恢復正常,不需特殊處理,如術后體溫持續升高不退或手術后3天出現發熱,應引起重視,尋找發病原因,觀察傷口有無感染或合并其他并發癥,必要時給予抗生素控制感染。術后注意觀察子宮收縮及陰道流血情況,有無宮縮乏力導致陰道嚴重流血,正確估計出血量,必要時給予催產素以維持子宮良好的收縮狀態。如剖腹產時,子宮出血較多,應注意陰道出血量,如發現超過月經量,及時通知醫生。一般于手術后第二天補液結束即可拔除留置導尿管,拔除后3~4小時應及時排尿。臥床解不出,應起床去廁所,再不行,應告訴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3]

3.2.3飲食護理

臨床上仍主張術后禁食6h,6h以后根據情況可進流質飲食如米湯、稀飯等,術后第二天可吃粥、鯽魚湯等半流質食物可有利于腸蠕動及早恢復,避免引起腸麻痹腸粘連,注意忌食甜食等產氣食物,防止腸脹氣。等胃腸功能恢復,肛門通氣后可給半流質飲食或恢復正常飲食[4]。適當改善飲食,多吃水果、雞蛋、瘦肉、肉皮等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切忌吃辣椒、蔥、蒜等刺激性食物。

3.2.4心理護理

術后病人可出現腹部傷口疼痛,并因各種引流管的安置可使病人出現緊張焦慮、不安等心理障礙,應多給予關心,視產婦為親人,態度和藹,耐心細致的進行各種治療護理操作,減輕緊張心理,在產婦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將新生嬰兒抱至懷中吸吮,可提高產婦對疼痛的耐受性,也能使產婦減輕緊張心理并得到精神安慰。

3.2.5術后指導:

教會產婦做產后保健操,產后第二日做能增強腹肌張力的抬腿等動作,及時指導嬰兒護理和母乳喂養。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堅持純母乳喂養6個月以上。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品,利于母親健康,減少產后陰道流血。產后哺乳可刺激子宮收縮,促使母親早日恢復;哺乳期推遲月經復潮,不易懷孕,有利于計劃生育;哺乳母親可減少乳腺癌、卵巢癌等的發病率。

4出院指導

4.1病情觀察:

體溫如超過37.5℃,則不宜強行出院?;丶乙恢軆?,最好每天下午測體溫一次,以便及早發現低熱,及時處理。晚期產后出血:回家后如惡露明顯增多,如月經樣,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家住農村交通不便者更宜早些。最好直接到原來生孩子的醫院診治。傷口部位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時有所見,表現為經期傷口處持續脹痛,且一月比一月嚴重,后期可出現硬塊。一旦出現此類癥狀,應及早去醫院就診[4]。

4.2生活指導:

加強營養,堅持純母乳喂養4~6個月,注意觀察惡露的性質,產后6~8周進行產后常規檢查,產褥期內禁止性生活,產后6周應采取避孕措施。鼓勵產婦保持良好的心境,合理的營養、休息、睡眠和活動,注意個人衛生和外陰清潔。給予高營養、高蛋白,充足熱量及水分的飲食,多吃湯類食物,如魚湯,骨頭湯,豬蹄湯及雞湯等并適當補充維生素和鐵劑。

4.3計劃生育指導:

及時采取避孕措施:保持外陰清潔,術后禁性生活6周。一般于產后42天到醫院復查,經復查后確定是否適于性生活,惡露完全干凈后開始。初期宜用避孕套,產后3個月應去原手術醫院放環。因為如果一旦受孕做人工流產,特別危險。須再生育者,術后至少避孕2年。

5護理體會

5.1通過對剖宮產患者術前術后的護理,滿足了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感到被關心及重視,從而使護患距離逐步縮小,減少了意外事件的發生,避免了護患糾紛,患者滿意度進一步提高。剖宮產術是解決難產,處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隨著麻醉及剖宮產技術的不斷改進,剖宮產手術安全性逐漸提高,以及保護母嬰安全的社會需求不斷上升,要求剖宮產手術的孕婦越來越多,剖宮產術后患者的觀察對護理要求也越來越高。術后鎮痛的廣泛使用以及各種先進儀器的臨床應用,仍有不安全的因素,應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適時地進行剖宮產,提高手術的安全性,降低剖宮產給產婦帶來的并發癥和后遺癥,要確保母嬰安全、健康。

5.2剖腹產是產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有的產婦因為產程進程緩慢、骨盆狹窄阻礙產道、有剖腹產史、產前出血、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妊高癥或心臟病、生殖道有感染等危險因素選擇剖宮產。有的是因為胎位不正、胎兒過大、頭盆不稱、胎兒宮內窘迫、多胞胎懷孕等因素。除母胎因素以外還有社會因素,主要是劇烈性疼痛,不能耐受宮縮,而不愿意試產。還有因為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巨大兒的發生率增加。通過對實習期間參加了多次術前術后的護理過程,我學會了術前術后對病人的護理,從中也學到許多東西,如對病人的細心呵護與關心,待人處事及處理各種突發情況上的轉變,且對人對物都有了新的認識。明白了要會在實踐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學會了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后再改善自己的不足。

6致謝:

剖宮產術急救護理論文范文第2篇

剖宮產是妊娠28周或28周以上因特殊原因無法從陰道正常分娩,經手術切開子宮取出胎兒及其附屬物的外科手術,是解決陰道難產、某些孕期并發癥和合并癥的一種有效快速、相對安全的常用手術,剖宮產是避免因陰道生產可能對嬰兒或母親性命及健康造成損害。但近來有部份剖宮產被用作替代本來的自然分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剖宮產率不應超過15%,以5-10%為佳?,F將1例剖宮產患者術前術后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病例資料

姓名:孔某

出生地:XX省XX市XX市

性別:女

民族:漢族

年齡:32歲

職業:無業人員

婚姻:已婚

住址:XX省XX市XX鎮XX村

入院時間:XX-12-1113:00

記錄時間:XX-12-1113:10

病情陳述者:患者本人

入院方式:平車入院

.1一般情況

患者孔某,女,32歲,已婚。于XX年12月11日13時以先兆臨產入院。

.2健康史

主訴:停經38w,陰道流水1小時。要求手術。

現病史:孕婦平素月經規律3-4/28天,末次月經XX年03月18日,預產期為XX年12月25日?;颊呷焉锓磻獣r間停經40余天,胎動時間停經4余月。孕期經過及目前狀況:平時月經規律,孕40天出現妊娠反應,較輕,孕4余月感胎動至今,孕8余月出現雙下肢輕度水腫,孕期順利,定期產檢,無頭痛、頭暈、眼花、無胸悶、心慌、飲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要求手術,入我院治療。

既往史:有剖宮產史。體健,否認“乙肝”、“結核”“瘧疾”等傳染病史及接觸史,否認“高血壓”、“心臟病”史,否認“糖尿病”“腦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認外傷、其他手術及輸血史,否認食物、藥物過敏史,預防接種史不詳。

個人史:生于XX省XX市,久居于本地,無疫區居住史,無疫水、疫源接觸史,無放射物、毒物接觸史,無毒品接觸史,無吸煙史,無飲酒史,無冶游史。

月經史:月經初潮13歲,3-4天,28天。末次月經為XX年03月18日。平素月經量中等,色暗紅,無痛經,平時白帶正常,無異味。

婚姻生育史:25歲非近親結婚,G2P1,XX年剖宮產下一女嬰,現配偶及小孩均體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體健,否認家族性遺傳病史。

.3

身體狀況:

體格檢查: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

一般情況良好,神清合作,自主體位,全身皮膚粘膜無黃染、無皮疹及皮下出血。周身淺表淋巴結未捫及,頭顱五官發育無畸形,活動自如,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2.5mm,對光反射靈敏,咽部無充血,雙扁桃腺無腫大,頸軟,氣管居中,甲狀腺無腫大。胸廓對稱無畸形,兩側呼吸動度一致。兩側語顫均等,未觸及胸膜摩擦感。雙肺叩診呈清音,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濕性啰音,心前區無隆起,未見異常搏動。各瓣膜區未捫及震顫,心界正常。心率84次/分,律齊無雜音,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雙腎區無叩痛,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正常,肛門外生殖器正常。脊柱四肢無畸形。雙下肢輕度水腫。布氏征,巴氏征均為陰性。

??茩z查:宮高33cm,腹圍100cm,胎兒估重3500g,胎心音140次/分,律齊,胎方位LoA。先露頭,半入盆,腹部可捫及不規則宮縮:10"/10'—15',骨盆外測量23-26-20-9.5cm、

陰道檢查:宮頸管已消80%,質軟,宮口未開,胎膜已破,S=-3,陰道口可見羊水流出。

.4

輔助檢查:

(XX年6月22-24日本院)血型B型Rh陽性:RPR、TPPA、HIV、HcV、乙肝兩對半均為陰性。(XX年12月11日本院)血常規、尿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隨機血糖、心電圖均正常;RPR、TPPA均陰性。B超:宮內單活胎,胎頭位于上腹部,雙頂徑87mm,胎心音140次/分,羊水指數83mm,胎盤位于子宮右側壁,胎兒估重3500g。

.5

入院診斷:

①疤痕子宮。②G2P1宮內孕38w,單活胎。③臍帶繞頸1周。

.6

治療措施:

診療方案:①產科護理常規。②完善相關檢查。③檢測胎兒宮內情況,補液等對癥治療。④告知病情。

診療過程:產婦平車入院后,立即送入產前高危病室進行治療,輸氧,完善各項輔助檢查,實施藥物治療,抗生素預防感染,進行胎兒監護?;颊咭笫中g治療。

.7

治療效果:

①孕婦無感染發生;②孕婦得到家屬支持;③情緒穩定;

2護理診斷:

2.1疼痛與術后切口疼痛有關

2.2營養失調與禁食有關

2.3知識缺乏缺乏術后護理的知識

2.4有感染的危險與手術和留置導尿管有關

3護理措施

3.1術前護理

3.1.1測量生命體征

測量產婦生命體征的各項指標,符合各項輔助檢查結果,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3.1.2藥物過敏試驗:

做好普魯卡因、青霉素等術后抗生素藥物過敏試驗;

3.1.3備血:

對高危孕婦實施手術前給病人采血,確定血型和交叉配血準備,核實交叉配血情況,協助醫生聯系好血源,以備手術中需要輸血時配血用。

3.1.4術前備皮:

做好腹部、外陰清潔,臍窩較深者提前進行清潔。范圍上至劍突下,下至大腿前內側上1/3及外陰部,兩側至腋中線,陰毛及汗毛應剃干凈,并用濕毛巾擦洗,注意操作時勿損傷皮膚。

3.1.5留置導尿管:

該操作是產科常見的護理技術。護理人員應嚴格無菌操作,以防感染致泌尿系統炎癥。導尿管插入的長度適宜,晚期妊娠孕婦由于子宮增大使膀胱向腹腔方向推移,同時孕婦常因體內激素的作用及增大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盆底組織疏松、充血、水腫、尿道相對延長,對這種情況,尿管應插入深度達8~10cm,否則常使導尿效果不佳,甚至失敗。

3.1.6心理護理:

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常導致手術病人產生較劇烈的生理、心理反應,如果反應過于強烈,不僅對神經、內分泌及循環系統產生不良影響,而且會干擾手術的順利實施。針對手術病人的心理特點,應進行相對應的心理護理。首先,術前做好產婦的思想工作,囑患者注意多休息,術前一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安慰并鼓勵產婦,消除恐懼緊張情緒,并說明手術的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使其積極配合,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3.1.7術前指導:

指導產婦術后在病床上翻身、飲水、用餐、雙手保護切口咳嗽、吐痰的技巧;手術前8個小時禁止進食進水以防止在手術中發生不測。產婦去手術室前聽1次胎心并做好記錄。手術準備完畢如不立即去手術室,請側臥等待。將發卡、活動假牙、隱形眼鏡、首飾等取下,交家屬妥善保管。孕婦分娩后要轉至產后病房或病室,家屬需提前將個人物品整理好,以備轉床,貴重物品隨身攜帶。孕婦送入手術室時,家屬需陪同,并在手術室外等候區等候。[1]

3.2術后護理:

3.2.1一般護理:

將手術病人安置適宜房間,同時向護送人員了解手術中情況及目前狀況,測血壓、脈搏、呼吸;檢查輸液管、腹部切口、陰道流血及尿管的通暢情況,并做好相應記錄。按腹部手術術后護理常規進行,取平臥位,術后24h改換半臥位,以利惡露排出。麻醉消失后,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動作。術后6h就可起床活動,鼓勵產婦早下床活動,根據病情的輕重和產婦的耐受程度,逐漸增加活動范圍及活動量,講明下床活動的意義,每次活動不能過累,以產婦滿意舒適為宜。鼓勵產婦作深呼吸,勤翻身,以防止腸粘連等并發癥。早期的下床活動對促進全身功能恢復,利于傷口愈合,促進腸蠕動、防止腹脹、腸粘連等,并預防肺部并發癥發生。[2]同時應鼓勵產婦咳嗽排痰,有利于肺的擴張和分泌物排出。教會產婦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深呼吸、咳嗽、惡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并深呼吸,要防止縫線斷裂。按醫囑給予止痛藥物。休息時最好采取側臥微屈體位,以減少腹壁張力。傷口要勤換藥,保持傷口和周圍清潔干爽。隨時保持疤痕處清潔,及時擦去汗液,不要用熱水燙洗。保護好手術后刀口的刀痂,過早揭痂會把尚停留在修復階段的表皮細胞帶走,甚至撕脫真皮組織,刺激傷口出現刺癢??稍卺t生指導下,涂抹一些外用藥,如膚輕松、去炎松、地塞米松等。外陰護理:每日2次外陰擦洗,避免引起陰道或泌尿道的上行感染。每日觀察切口有無滲血、血腫、紅腫、硬結等。切口敷料保持干潔,及早下床活動。拆線后,要避免劇烈運動、身體過度伸展或側屈。一般術后第三天切口換藥一次,術后5-7天拆線,美容縫合不需拆線5-7天即可出院。

3.2.2術后觀察

術后及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并觀察產婦的精神、意識等情況,血壓每15~30min測量1次,至病情穩定后改為1~2h測1次,并準備記錄。體溫、脈搏、呼吸每4h測量1次并記錄,由于手術創傷的反應,術后產婦的體溫可略升高,一般不超過38℃稱術后吸收熱,屬正常范圍,手術后1~2天逐漸恢復正常,不需特殊處理,如術后體溫持續升高不退或手術后3天出現發熱,應引起重視,尋找發病原因,觀察傷口有無感染或合并其他并發癥,必要時給予抗生素控制感染。術后注意觀察子宮收縮及陰道流血情況,有無宮縮乏力導致陰道嚴重流血,正確估計出血量,必要時給予催產素以維持子宮良好的收縮狀態。如剖腹產時,子宮出血較多,應注意陰道出血量,如發現超過月經量,及時通知醫生。一般于手術后第二天補液結束即可拔除留置導尿管,拔除后3~4小時應及時排尿。臥床解不出,應起床去廁所,再不行,應告訴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3]

3.2.3飲食護理

臨床上仍主張術后禁食6h,6h以后根據情況可進流質飲食如米湯、稀飯等,術后第二天可吃粥、鯽魚湯等半流質食物可有利于腸蠕動及早恢復,避免引起腸麻痹腸粘連,注意忌食甜食等產氣食物,防止腸脹氣。等胃腸功能恢復,肛門通氣后可給半流質飲食或恢復正常飲食[4]。適當改善飲食,多吃水果、雞蛋、瘦肉、肉皮等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切忌吃辣椒、蔥、蒜等刺激性食物。

3.2.4心理護理

術后病人可出現腹部傷口疼痛,并因各種引流管的安置可使病人出現緊張焦慮、不安等心理障礙,應多給予關心,視產婦為親人,態度和藹,耐心細致的進行各種治療護理操作,減輕緊張心理,在產婦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將新生嬰兒抱至懷中吸吮,可提高產婦對疼痛的耐受性,也能使產婦減輕緊張心理并得到精神安慰。

3.2.5術后指導:

教會產婦做產后保健操,產后第二日做能增強腹肌張力的抬腿等動作,及時指導嬰兒護理和母乳喂養。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堅持純母乳喂養6個月以上。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品,利于母親健康,減少產后陰道流血。產后哺乳可刺激子宮收縮,促使母親早日恢復;哺乳期推遲月經復潮,不易懷孕,有利于計劃生育;哺乳母親可減少乳腺癌、卵巢癌等的發病率。

4出院指導

4.1病情觀察:

體溫如超過37.5℃,則不宜強行出院?;丶乙恢軆?,最好每天下午測體溫一次,以便及早發現低熱,及時處理。晚期產后出血:回家后如惡露明顯增多,如月經樣,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家住農村交通不便者更宜早些。最好直接到原來生孩子的醫院診治。傷口部位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時有所見,表現為經期傷口處持續脹痛,且一月比一月嚴重,后期可出現硬塊。一旦出現此類癥狀,應及早去醫院就診[4]。

4.2生活指導:

加強營養,堅持純母乳喂養4~6個月,注意觀察惡露的性質,產后6~8周進行產后常規檢查,產褥期內禁止性生活,產后6周應采取避孕措施。鼓勵產婦保持良好的心境,合理的營養、休息、睡眠和活動,注意個人衛生和外陰清潔。給予高營養、高蛋白,充足熱量及水分的飲食,多吃湯類食物,如魚湯,骨頭湯,豬蹄湯及雞湯等并適當補充維生素和鐵劑。

4.3計劃生育指導:

及時采取避孕措施:保持外陰清潔,術后禁性生活6周。一般于產后42天到醫院復查,經復查后確定是否適于性生活,惡露完全干凈后開始。初期宜用避孕套,產后3個月應去原手術醫院放環。因為如果一旦受孕做人工流產,特別危險。須再生育者,術后至少避孕2年。

5護理體會

5.1通過對剖宮產患者術前術后的護理,滿足了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感到被關心及重視,從而使護患距離逐步縮小,減少了意外事件的發生,避免了護患糾紛,患者滿意度進一步提高。剖宮產術是解決難產,處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隨著麻醉及剖宮產技術的不斷改進,剖宮產手術安全性逐漸提高,以及保護母嬰安全的社會需求不斷上升,要求剖宮產手術的孕婦越來越多,剖宮產術后患者的觀察對護理要求也越來越高。術后鎮痛的廣泛使用以及各種先進儀器的臨床應用,仍有不安全的因素,應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適時地進行剖宮產,提高手術的安全性,降低剖宮產給產婦帶來的并發癥和后遺癥,要確保母嬰安全、健康。

5.2剖腹產是產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有的產婦因為產程進程緩慢、骨盆狹窄阻礙產道、有剖腹產史、產前出血、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妊高癥或心臟病、生殖道有感染等危險因素選擇剖宮產。有的是因為胎位不正、胎兒過大、頭盆不稱、胎兒宮內窘迫、多胞胎懷孕等因素。除母胎因素以外還有社會因素,主要是劇烈性疼痛,不能耐受宮縮,而不愿意試產。還有因為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巨大兒的發生率增加。通過對實習期間參加了多次術前術后的護理過程,我學會了術前術后對病人的護理,從中也學到許多東西,如對病人的細心呵護與關心,待人處事及處理各種突發情況上的轉變,且對人對物都有了新的認識。明白了要會在實踐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學會了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后再改善自己的不足。

6致謝:

剖宮產術急救護理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對中醫護理在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產程中的臨床情況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所收治的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88例作為研究的對象,按隨機表法將其分成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采取中醫護理措施,并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結果:觀察組的陰道分娩率與剖宮產率分別是93.2%、6.8%,對照組為84.1%、15.9%,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產婦采取中醫護理措施,可有效提升陰道分娩成功率,減少剖宮產率,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關鍵詞】剖宮產術 妊娠陰道分娩 中醫護理

為了探討中醫護理在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產程中的臨床意義,筆者對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所收治的44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予以中醫護理,獲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將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所收治的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88例作為研究的對象,年齡在21~34歲之間,平均年齡(26.7±1.5)歲,本次妊娠距上次剖宮產術的時間為22個月~5年,平均為(3.1±0.7)年。按隨機表法將其分成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4例,兩組患者在基礎臨床資料的比較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兩組產婦分別采取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即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措施,主要內容為:產程觀察、生命體征觀察、心理護理等。而對觀察組產婦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之上,再給予中醫護理干預措施,其具體內容如下:

(1)術前監護:在進入活躍期之后,護理人員應加強對產婦胎心與宮縮情況的密切監護。如果產婦發生宮縮,護理人員可對其腹部進行輕柔的按摩,且詢問其有壓痛與否,進而更詳細的掌握產婦的宮縮狀況[1];一旦出現異常狀況,護理人員必須及時通知醫生,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

(2)產后護理:①對產婦的呼吸、脈象、脈搏以及體溫等進行觀察。②耳穴壓豆,是中醫護理方式中的一種,具有多種護理作用[2]。例如取泌尿區壓痛點,且采取以刺激與擠壓為主的按摩方式,各個穴位按摩1分鐘,能夠起到治療尿潴留的作用;對神門、交感穴以及子宮穴進行按摩,可起到止疼的作用;對脾、胃、乳腺穴進行按摩,可起到催乳的作用[3]。③按摩乳房:針對一些脹乳亦或者是缺少乳汁的產婦,護理人員可對其進行乳房按摩,分別取乳中、乳根以及中庭等穴位進行按摩,各穴位按摩時間控制在30秒左右,反復按摩三次,每組大約10分鐘。

1.3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護理之后,觀察組中有41例產婦陰道分娩,另有3例產婦由于活躍期停滯而采取剖宮產術予以分娩,對照組中有37例產婦陰道分娩,另有4例產婦由于活躍期停滯而采取剖宮產術予以分娩,3例由于胎兒窘迫而采取剖宮產術予以分娩,具體見下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的陰道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產婦妊娠結局情況比較(%)

組別 例數 陰道分娩率 剖宮產率

對照組 44 84.1(37/44) 15.9(7/44)

觀察組 44 93.2(41/44)* 6.8(3/44)*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3.討論

近些年來,伴隨著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率的逐年增加,因為瘢痕子宮易破,從而對母嬰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所以,合理選擇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顯得極為關鍵。在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時,如果選擇陰道分娩方式,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例如出現子宮壁破裂。因此,對一些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尤其是選擇陰道分娩的產婦,對其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是極為有必要的,而中醫護理就是一種不錯的護理方式。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之上,予以中醫護理干預,獲得了不錯的效果,其陰道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產婦采取中醫護理措施,可有效提升陰道分娩成功率,提高預后,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曾春映.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產程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3):494-495.

[2]王以曼,張桂欣,趙作華等.穴位按摩在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0):924-925.

[3]孫莉.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11):889-890.

剖宮產術急救護理論文范文第4篇

1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3月—8月實施舒適護理的剖宮產術患者100例, 最小年齡20歲, 最大年齡42歲, 第一次施行剖宮產術72例, 瘢痕子宮剖宮產者28例。所有患者全部實施椎管內麻醉。

2接患者入手術室的舒適護理

2.1準備手術環境剖宮產術關系著母子生命安全, 物品及環境準備應充分, 除一般準備外, 還要注意手術間的溫度以22~24℃為宜, 相對溫度50%~60%為宜[2], 鋪一次性手術單, 接新生兒的小床, 2套吸引裝置, 氧氣吸入裝置。

2.2接患者入手術室剖宮產術多為急診, 病房護士把患者送至手術室門口, 交接核對患者姓名、年齡、診斷, 目前產程進展的狀態, 有無合并癥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糖尿病等, 了解各項術前化驗結果, 觀察患者的狀況。由于宮縮疼痛和留置尿管的不適, 患者已經感覺非常痛苦, 加上陌生環境和對手術的未知, 患者多煩悶、緊張、恐懼。護士應態度熱情, 語言輕緩地詢問患者的感受, 解釋患者提出的疑問。告知患者留置尿管后仍有尿意是尿管刺激的正常反應, 漏尿也是正?,F象, 并應表示出理解, 解除患者的尷尬情緒。步行進來的患者, 護士應攙扶患者協助其走路, 有宮縮時暫停一下, 待宮縮陣痛過后再走。進入手術間向患者簡要介紹手術室環境, 自我介紹和介紹麻醉醫生, 消除患者進入陌生環境的緊張情緒。幫患者脫掉衣服, 讓患者踩著腳踏并協助其上手術床, 立即給予氧氣吸入, 蓋好蓋被, 保護隱私。部分患者對吸氧面罩的氣味不適應, 護士應向患者解釋氧氣吸入的意義及必要性。選擇較粗大的靜脈, 用大號留置針, 建立靜脈通路, 保證術中必要時的快速補液。

3麻醉中的舒適護理

剖宮產多數為椎管內麻醉, 良好的麻醉體位是麻醉成功的一半。因孕婦腹部膨隆, 簡單的勾頭蜷腿姿勢對她們來說很困難。護士站在患者面側, 麻醉醫生站在背側, 共同幫助其側臥, 護士向患者解釋勾頭蜷腿姿勢的意義;一手抱患者頭部, 一手抱患者雙小腿, 稍稍用力, 保持姿勢。麻醉開始, 注射局麻藥時, 告知患者會疼痛但要忍耐并和麻醉醫生的推力對抗, 不使腰部凹陷, 使麻醉順利進行;推注麻醉藥時, 告知患者會有下肢麻、熱的感覺, 防止患者緊張。麻醉完成后, 立即協助患者由側臥轉為平臥, 推藥30 s后, 下肢運動已不能自主, 幫患者抬腿, 擺放好, 蓋上蓋被, 注意保暖。放患者雙上肢于托手板上, 外展不可超過90°, 并用包布包裹注意保暖。

4術中護理

4.1病情觀察由于麻醉藥的作用, 肌肉松弛, 平臥位時由于腹中的巨大子宮壓迫, 易發生仰臥位綜合征, 致使患者血壓下降, 立即把手術床左側傾斜15°~20°, 也可以讓醫務人員向左側推子宮, 一定保證患者安全, 防墜床。加快補液體速度,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傾聽患者主訴, 患者有呼吸困難或惡心嘔吐時, 一邊處理一邊向患者解釋, 消除其恐懼感。

4.2術中舒適護理多數患者初次進入手術室, 剖宮產術中患者清醒, 會焦慮、緊張, 有的會瑟瑟發抖, 護士應言語安慰, 也可以用手握著患者的手, 撫摸患者的臉或頭。胎兒出子宮時醫生按壓腹部, 囑咐患者張口呼吸, 緩解不適, 鼓勵患者堅強。胎兒出子宮后立即遵醫囑應用縮宮素, 靜脈滴注10 U, 500 m L液體中加入5 U。密切觀察子宮收縮情況, 生命體征和臨床表現, 如有打哈欠、咳嗽更應仔細詢問防止羊水栓塞的發生。血壓低時應用升壓藥, 嘔吐的患者, 立即清除嘔吐物, 防刺激性氣味再次引發嘔吐, 語言安慰并解釋。胎兒和羊水帶走大量熱量, 靜脈輸注和術中沖洗液用37℃恒溫液體, 以防止寒戰發生。按摩測血壓的上肢, 緩解困痛不適。由于麻醉的作用, 患者多主訴雙下肢麻木難忍, 護士在術中為患者按摩雙小腿多能緩解。胎兒取出后, 協助助產士包裹新生兒, 必要時再協助助產士為患兒吸羊水, 遵醫囑為患兒氧氣吸入, 一切安全后抱新生兒到產婦床頭, 告知產婦新生兒四肢健全, 一切安好, 消除母親對新生兒健康的擔憂。

4.3手術結束時舒適護理手術結束時, 及時告知患者手術順利完成, 對患者的配合予以肯定, 并詢問患者的感受。用生理鹽水擦凈患者皮膚上的血跡及消毒液, 撤除血壓袖帶、吸氧裝置, 接好術后鎮痛泵。為防止搬動患者時引起血壓波動, 轉運患者時采用滑板, 把患者從手術床滑到手術轉運床上, 妥善放置各種管道。為患者蓋好蓋被防止受涼, 并用衛生紙保護防止陰道流出的血液污染蓋被。護送患者回病房途中, 密切觀察患者的面色和意識, 與患者交談, 推動時應輕穩, 轉彎時應緩慢, 防止頭暈嘔吐?;颊邚氖中g床搬運至病床應輕穩, 觀察生命體征平穩后, 再次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及感覺情況。麻醉未恢復, 雙下肢運動功能尚未恢復, 讓其家屬幫助做伸展運動, 按摩小腿至運動功能恢復。解釋術后子宮收縮引起疼痛是正常生理現象, 鼓勵患者忍受宮縮引起的疼痛, 鼓勵其早日下床活動。

5術后回訪的舒適護理

術后第2天, 手術室護士衣著整潔, 語言親切地到病房隨訪患者, 看望新生兒。傾聽患者術后感覺及術后傷口疼痛情況, 及時與麻醉醫生或主管醫生聯系, 將疼痛降低至最低程度, 給予康復指導?;颊咧牢覀冞€在關心著她們術后恢復時, 心情愉悅, 這種快樂的心情有利于患者康復。通過與患者的交談, 了解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6結果

通過舒適護理的運用, 患者在生理、心理方面都達到最大的改善, 以較好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態, 接受看似不大卻充滿著各種應激刺激的剖宮產術, 為患者順利康復奠定了基礎。

術后隨訪99%的患者滿意, 術后寒戰癥狀減輕, 無1例發生術后并發癥。

7討論

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體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 其目的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上達到最愉悅的狀態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3]。其可使“人文關懷”充分展現, 更符合患者的需要, 補充完善了手術室整體護理的內涵, 讓患者消除各種負面情緒, 以平穩、積極的心態接受手術, 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摘要: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在剖宮產術患者整體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100例剖宮產術患者給予接患者入手術室的舒適護理, 術前指導, 麻醉中的舒適護理, 術中病情觀察, 術中的舒適護理, 手術結束時的舒適護理, 術后訪視舒適護理等護理措施。結果 術后隨訪滿意度99%。結論 舒適護理可以使剖宮產術患者更加順利、安全地度過手術期, 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 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使患者更好更快地康復出院。

關鍵詞:剖宮產術,舒適護理,應用,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劉亞林, 李斌, 王向東, 等.醫院文化建設中的誤區[J].中國醫院管理, 2002, 10 (22) :57.

[2]陳維英.基礎護理學[M].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1976:6.

剖宮產術急救護理論文范文第5篇

1 儀器與試劑

1.1 儀器

Agilent 1100 series高效液相色譜系列:包括G1312A二元泵, G1315B二級管陣列檢測器 (美國安捷倫公司) , G1316A色譜恒溫箱, G2170AA色譜工作站和7725進樣閥 (20uL定量環) ;CQ50超聲波清洗器 (上海超聲波儀器廠) ;吉尼斯系列電子分析天平系列號 (德國賽多利斯儀器系統有限公司) ;RE-85Z旋轉蒸發儀 (上海青浦滬西儀器廠) ;HPD-25型真空泵 (天津恒奧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TIV托盤天平 (上海第二天平儀器廠) ;H.H.S電熱恒溫水裕鍋 (山西水文醫療器械廠) 。

1.2 試劑

大黃素, 大黃酚 (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 處方中所用藥材均符合中國藥典2005版一部標準;試液按中國藥典[1]2005版一部附錄XIB配制;甲醇為色譜醇;水為重蒸餾水;其他試劑為分析純;制劑所需藥材均由蘭州方正醫藥有限公司提供, 經甘肅中醫學院中藥教研室任棣教授鑒定。

2 方法和結果

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ZORBAXSB-C18 (150mm×4.6mm) ;流動相:甲醇-0.1%磷酸溶液 (85:15) ;柱溫:20℃;檢測波長:254nm;流速:1.0mL/min進樣量:20μL。

2.2 標準曲線的制備[2]

精密稱取大黃素、大黃酚對照品5.0 1 m g, 5.1 7 m g, 分別置50mL容量瓶中, 用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 搖勻, 作為儲備液;分別精密量取上述2種儲備液各0.2, 1, 2, 3, 4, 5, 6mL, 分別置10mL容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 搖勻, 制成標準混合溶液, 分別吸取20μL, 注入液相色譜儀, 測定峰面積, 以對照品進樣量 (μg) 為橫坐標, 以峰面積 (mAU.min) 為縱坐標, 進行回歸處理, 大黃素、大黃酚方程分別為Y=64.7966831X+4.2027619, r=0.99985;Y=64.8232852X-5.8359717, r=0.99989。說明大黃素在進樣量1.002~30.6μg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大黃酚在1.034~31.02μg范圍內呈良好線性關系。

2.3 供試品溶液, 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

取藥品粉末約1g, 精密稱定, 置圓底燒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25mL, 稱定重量, 加熱回流1h, 放冷, 再稱定重量, 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 搖勻, 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5mL, 置燒瓶中, 揮去溶劑, 加8%鹽酸溶液10mL, 超聲處理2min, 再加三氯甲烷10mL, 加熱回流1h, 放冷, 置分液漏斗中, 用少量三氯甲烷洗滌容器, 并入分液漏斗中, 分取三氯甲烷層, 酸液再用三氯甲烷提取3次, 每次10mL, 合并三氯甲烷液, 減壓回收溶劑至干, 殘渣加甲醇使溶解, 轉移至10mL容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 搖勻, 濾過, 取續濾液, 即得。另取缺何首烏, 決明子, 大黃的陰性制劑, 同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2.4 精密度和重復性實驗

準確吸取對照品儲備液2mL, 用甲醇稀釋至10mL容量瓶中, 用進樣針重復進樣5次, 大黃素RSD=0.63%, 大黃酚RSD=0.55%。取同一批樣品5份制備的5種樣品測定大黃素R S D=1.0 3%, 大黃酚RSD=1.30%。

2.5 穩定性實驗

將對照品溶液, 放置0、2、4、6、8 h, 分別測定, 大黃素RSD=1.72%, 大黃酚RSD=1.45%, 即大黃素, 大黃酚在8h內基本穩定。

2.6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量取1mL樣品溶液 (大黃素含量13.90ug/mL;大黃酚含量28.16ug/mL) 5份, 分別加入1mL, 2mL, 3mL, 4mL, 5mL的貯備液 (大黃素50.10ug/mL;大黃酚51.7ug/mL) , 置于25mL量瓶中, 用甲醇稀釋至刻度。分別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其含量, 并計算加樣回收率, 結果見表1。

A大黃素、大黃酚對照品B供試品C陰性對照

2.7 樣品含量測定[3]

分別進樣供試品溶液, 測定, 按大黃素, 大黃酚的峰面積, 計算其含量, 結果見表2。

2.8 干擾試驗

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陰性樣品溶液各20μL, 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 記錄色譜圖 (圖5) , 從圖中可見,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大黃素, 大黃酚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 有相同保留時間 (大黃素4.57min大黃酚6.00min) 的色譜峰, 而陰性樣品色譜在此保留時間無干擾。

選擇甲醇-0.1%磷酸溶液 (85:15) 作為流動相, 以254nm作為檢測波長, 大黃素、大黃酚在此波長下保留時間恒定, 分解度好, 峰形好, 系統穩定。

3 討論

本處方中主藥何首烏、決明子、大黃等具有補益肝腎、降脂潤腸的功效, 其主要有效成分大黃素、大黃酚含量較高, 故選擇大黃素、大黃酚含量作為正交設計的考察指標。

因何首烏、決明子, 大黃中的有效降脂物質蒽醌類化合物用乙醇加熱回流提取的方法提取更為充分, 本實驗將這三種物質用乙醇加熱回流的方法進行提取;山楂用醇提的方法才能提取出能夠降脂的有效成分;黃連與含蒽醌類化合物的藥材共煎時, 會影響生物堿的含量, 本實驗中將黃連采取另煎的方法。預驗中, 用HPLC法分別對二種制備工藝 (醇提, 除山楂醇提外其余水煎) 制出的樣品進行含量測定, 除山楂醇提外其余水煎的方法測出的大黃素、大黃酚含量遠低于醇提工藝, 所以制備工藝中選擇用醇提的方法進行提取。

采用HPLC法測定制劑中大黃素、大黃酚的含量時, 經查文獻, 在254nm和437nm下均可出現色譜峰, 但是經過實驗, 我們發現在254nm時, 大黃素、大黃酚色譜峰均分離更好, 陰性對照無干擾, 結果準確可靠, 理論塔板數較高, 所以本實驗采用254nm作為制劑的質量控制方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一部) [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

[2]趙陸華.中藥高效液相色譜法應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5:118~127.

剖宮產術急救護理論文范文第6篇

1 臨床資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全麻下行剖宮產術的52例產婦, 年齡23~37歲, 平均27歲。全麻原因:血小板減少13例 (25.0%) , 精神分裂癥 (穩定期) 12例 (23.1%) , 腰椎間盤突出癥及坐骨神經痛12例 (23.1%) , 智力障礙8例 (15.4%) , 穿刺部位感染4例 (7.7%) , 凝血功能異常3例 (5.8%) 。麻醉方案:氣管內插管全麻, 術前半小時常規肌內注射阿托品0.5m g, 建立上肢靜脈通路, 面罩吸氧, 常規監測相關生理指標。麻醉誘導:靜脈給予芬太尼50μg、地塞米松10m g、琥珀膽堿100m g和丙泊酚1~2m g/kg。同時, 給予氣管內插管。胎兒娩出后, 縫合產婦腹部停止用藥, 待肌力反射和意識恢復后拔除氣管導管。觀察半小時, 若產婦血氧飽和度>95%, 且生命體征平穩, 將其送回病房[2]。本組52例產婦均順利分娩, 母子平安, 發生蘇醒期躁動3例 (5.8%) , 未予特殊干預, 均自行緩解。新生兒Apg ar評分<8分5例 (9.6%) , 給予氣管內插管輔助呼吸后生命體征平穩。

2 護理體會

2.1術前訪視術前一天手術室護士對產婦進行常規訪視, 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1) 通過臨床觀察和語言溝通, 掌握患者的情緒狀態, 對于負面情緒較嚴重者, 給予心理安慰, 鼓勵產婦增強信心。 (2) 對產婦的身心狀態進行綜合評估。由于行全麻手術的產婦一般有相關疾病, 分娩風險相對要高, 術中可能出現意外情況, 所以要制定嚴密的分娩監護方案, 并準備好相應的應急措施和急救物品。 (3) 向產婦介紹全麻的相關概念, 如全麻過程、可能的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 消除產婦的疑慮, 并讓其提前調整身心狀態, 做好麻醉和分娩準備。2.2術中護理協助產婦擺好體位, 進行簡單溝通、交流, 緩解其緊張感, 順利進入麻醉期。麻醉期間要分別做好產婦和嬰兒的護理工作。由于產婦在麻醉狀態下處于完全無意識狀態, 雖不必擔心分娩操作給產婦帶來應激反應, 但會引起依從性下降、正常的保護反應消失。嚴密觀察產婦的相關生理指標及體位是否合適, 是否產生壓迫, 保暖措施是否得當。有報道顯示[3], 由于受全麻藥物的影響, 娩出時新生兒Apg ar評分比硬膜外麻醉者明顯要低, 在刺激新生兒呼吸時, 拍打背部、拍打足底等方法的力度相對要大, 需要戴手套, 并給予少量溫水涂抹潤滑, 減少對新生兒皮膚的損傷。2.3術后護理送產婦回病房后, 囑側臥位休息, 保持呼吸道通暢, 嚴密監測相關生理指標, 預防出現麻醉相關并發癥[4]。向產婦表示祝福, 告訴其孩子平安出生, 已經得到妥善照顧。此外, 告訴產婦產褥期間相關的注意事項, 為其創造良好的休養環境, 讓產婦保持充足的休息。產婦身心得到初步恢復后, 可指導其相關的育兒經驗, 以及飲食、運動和情緒等多方面的調理。

3 小結

全麻是指麻醉藥通過吸入或靜脈進入體內, 使患者中樞神經被抑制, 使產婦神志消失。產婦產前的顧慮相對要多, 我們通過訪視了解其身心狀態, 給予心理安慰和全麻方面的健康教育, 使之能有相對穩定的身心狀態迎接分娩。術中由于產婦無意識, 要做好對產婦的監護工作, 同時也要考慮到新生兒受全麻影響, 其娩出前后的操作更應輕柔和仔細。術后雖然胎兒順利分娩, 但對產婦麻醉風險的監測不能放松, 在其生命體征平穩后, 給予休養注意事項、育兒指導等健康教育, 使產婦順利進入母親角色??傊? 對全麻下行剖宮產產婦的護理干預要從術前訪視開始, 直至術后麻醉影響消失, 最大限度促進全麻下產婦的安全以及分娩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孫曉紅.手術室護士對剖宮產婦的心理護理[J].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 2007, 13 (23) :3387.

[2]李萍.剖宮產手術的配合及人性化護理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 2010, 5 (6) :183-184.

[3]王必超, 付東英, 何亮亮.人文關懷護理在全麻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中旬刊, 2011, 17 (17) :15-16.

上一篇:流域水環境政治學論文范文下一篇:價值觀教育的法學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