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初中信息技術示范課范文

2023-09-18

初中信息技術示范課范文第1篇

姓名1①培養——發展學生積極學習和探究信息技術的興趣;、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育目標是()

②養成——鞏固良好的信息意識和健康負責的信息技術使用習慣;

③形成——提高信息處理能力;④培養—­—強化學生使用信息技術支持各種學習和解決各類問題的意識

和能力。

A2.①②;B.③④;C.①④;觀三個方面。下面屬于過程與方法的目標是(、信息技術課程目標可歸納為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D.①②③④。

)

情感態度與價值

ABC.能熟練使用常用的信息技術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學習信息技術的能力;.理解信息及信息技術的概念與特征;

D.能根據任務的要求,確定所需信息的類型和來源;

3術應用之間的整合,體現“雙價值”、.能辯證地認識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日常生活學習的影響。課標要求信息技術課要鼓勵以跨學科的活動為主題,。以下做法不正確的是(實現技術學習與技

)

A識;.信息技術教師要求學生上歷史課前練習通過互聯網收集相關的歷史知

B張情緒的課程來進行,這樣可以做到有張有弛;.學校學習主要是文化課的學習,信息技術可以作為放松、調整學習緊

C

D.信息技術教師鼓勵能力強的學生通過編制程序來解決一些數學問題;

4.學校舉辦學生電子小報和個人學習網站的競賽評比活動。

個目標,教師應引導糾正以下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是(、信息技術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術使用習慣。)

根據這

AB.課余時間交流電腦游戲攻略;C.利用QQ聊天工具向同班同學打聽當天的家庭作業;

D.好朋友之間經常交流自己在互聯網上發現的黑客工具的使用技術;

5.由班長帶頭在網上建立起一個班級同學錄。

列不符合該要求的做法是(、課標要求教師應引導學生探究和初步了解計算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AB.指導和監督學生在斷開電源的情況下對計算機機箱進行解剖分析;

C.打開顯示器后蓋,讓學生進一步探究顯示器的結構;手進行升級嘗試,比較前后效果;.指導學生對一些運行較慢的計算機從硬件配置上進行原因分析,并動

D享的一些資源管理命令。.引導學生學習格式化、恢復格式化、建立目錄、搜索、設置安全和共

6將任務按照學生的不同特長(圖片、視頻、動畫、聲音、編程)進行分解、信息技術教師要求信息技術課代表組織全班同學為班級制作班級網站,分配,這體現了()

①采用多樣的課程,打破教室和書本的局限;

②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題,任務要求分水平,適應個別差異的特長發展需

求;

③教學過程中要鼓勵更自主技術實踐與更開放的科技探究與技術創新;④適度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理解適合其年齡的信息技術核心概念。A7.①③B.②④C.①②和研究性學習。、初中信息要學會使用()軟件進行簡單的數據處理,支持學科學習D.③④ A

8、文字處理 B、多媒體制作際問題。、初中學生要學會利用(C 、電子表格)有效獲取信息,支持學科學習,解決實D、圖像處理A9課程目標。、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內容設置要遵循“、因特網B、電腦C、電視D、報紙()與創新相結合”的A

10、探究 B、實踐C、應用D、拓展瀏覽和、

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要根據學習或實踐需要, ()信息的能力。提高使用因特網搜索、A

11、下載.貫徹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應該做到(B、查看C、發布D傳遞

A . 充分地傳授知識) 12C. 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D. B.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課程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 價值觀是指(.新課程強調將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轉化為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其) A. 有機地結合充分認識知識對社會的價值B. 學科、知識、個人、社會價值C 益 . 讓學生尊重知識尊重教師D. 將知識轉化為巨大的經濟利13A. .課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①以學生發展為本②③④ B. ①②③②培養環境意識 C. ①③ (D.②④)③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④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二、判斷題(每小題12分,共20分)

2、

3、在給班級制作網頁活動中,禁止學生在課堂上用QQ聊天工具和陌生人聊天;要求所有學生各做各的, 然后評比;()成;、將班級小測驗成績統計分析工作交給會使用Excel電子表格的學生來完()()4出的新要求而設置的選修課程。、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為了適應技術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提5開展各學科學習和探究活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主動進行終身學習的能

、

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實施可以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有效()力。

6、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實施對于培養國家建設和國際競爭所()

需的信息技術人才、提高全社會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

7上無須考慮本地設備、師資及學生的現狀。、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育新課程標準規定教師在內容選擇、()

難度設置

8輔助學習不是初中信息技術學習的內容。、利用BBS、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網絡交流工具傳遞信息、表達思想、9()勵學生將學到的信息技術技能應用到其他學科、領域學習中。、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允許以學科學習主題作為信息技術任務選題,() 鼓10抵觸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斷能力。、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育要使學生提高判斷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動()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23分,)

1出的新要求而設、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為了適應技術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提 置的必修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為主要目標,以操作性、實踐性和探究性為特征的指定學習領域。2和網絡獲取、、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育強調,、表達信息并用以解決實際問題、開展學科學習的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借助計算機

過程。

3、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鼓勵實現技術學習與4創新;、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要鼓勵更自主技術實踐與更開放的科技探究與技術適度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理解適合其年齡的信息技術。5應用之間的整合,體現“、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鼓勵跨學科的活動為主題,”。

6.新課程實行,,三級課程管理。

7.新課程的課堂實施要改變傳統的以、、為中心的狀況。

8.對于學生,新課程強調要建立的評價體系。 9.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是、和與。 10.在教學實施中,新課程倡導學生、、。

11.各學科課程標準是、、和的依據。

四、簡答題(31分)

1、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課程鼓勵多樣化的選題,體現“四地”,“四地”包括哪些方面?7分

初中信息技術示范課范文第2篇

1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

時代性。信息技術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從計算機延生之之日起,計算機技術發展迅猛,帶動信息獲取和加工、處理方法的的不斷更新,這樣,信息技術學科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處于高速度度與高淘汰并存的發展狀態。

科學性。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推推進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反過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又推動了科學學技術的發展。

基礎性。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高, 硬件資源更新發展展迅速,人們在應用過程中創造了許多的新的應用方法。目前,可可應用的資源很多,新技術和新知識不斷出現,僅僅依靠課堂學習習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從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角度出發, 選取具具有普通性和遷移性基礎知識的基本知識作為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學內容。

應用性。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學科課程, 培養學生生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課程的核心目標。在過去去的計算機教育中,曾一度為了學習計算機而學計算機,而面對現現階段的現代化教學, 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去應用它。在信息技術術教育中,要特別重視應用信息技術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學生需要的是如何進行信息檢索、篩選、鑒別、使用、表達和創新新以及如何用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來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問題。

整合性。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逐漸成為基礎教育其它它學科的有機組成部分。整合的目的是學以致用, 真正做到在學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應用信息技術。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 利用信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 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踐能力,并且通過這種不斷的訓練,學生可以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技技能逐漸遷移到其他領域。

2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

根據信息技術學科的基本特點,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用了以下的幾種教學模式,并取得得可觀效果。

2.1 邊 講邊練

信息技術學科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 強調學生操作能力力的培養。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講授理論知識, 而不給學學生充分的練習時間,信息技術教學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反之,教教師不講,只讓學生盲目的上機練習,那么,學習效率難以保證,很很多中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自學能力較差,面對一無所知的新興興知識茫然無措,上過一、兩節這樣滿頭霧水的課之后,就會失去去對該課程的興趣。所以一堂課筆者一般只安排15-20分鐘進行行講解、示范,按照需要,該堂課的內容可以一次講完,也可以分幾幾次進行,講完一個問題就讓學生實踐一下,等他們掌握以后再講講下一個知識點。這樣每堂課講授的知識學生們都能應用于實踐踐并得到鞏固,最后達到熟練掌握。

2.2 精 講多練

講課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作出適當調整,力求精講、少講, 僅把同學們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識點及難點作為主要內容來講,把時間最大限度的放給學生去操作實習,實踐證明,學生在操作時提出的問題遠比講理論時提出的問題要多得多, 這說明操作實踐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積極主動的思考。

2.3 結合多媒體課件 ,使教學過程形象 、生動

多媒體課件以其生動的圖像、聲音等效果已越來越受到各學科教師的歡迎。傳統的教學強調教師講的作用,在課堂上多是利用粉筆、黑板和幻燈,教學過程顯得非常單調;而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可使學生手、腦、眼、耳并用,使學生有新穎感、驚奇感、獨特感、直觀感,能喚起學生的“情緒”和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4 演示教學過程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的功能,把學生用機的屏幕鎖定,使學生機的屏幕信息與教師機一致, 這樣再將教學過程中的操作步驟一步一步演示給學生看,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充分認識、了解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是如何與實踐相結合的,事實證明,以這種方式進行知識的講授,學生學習的效率非常高。

2.5 合作學習 ,共同進步

師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 學生之間也可相互探討, 相互切磋,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教師一定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每節課筆者都挑選幾個出色的學生,和筆者一起進行輔導,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得到及時解決,而且在相互討論中,每個人還可以獲取新的知識,受到新的啟發,效果不錯。

2.6 耐 心輔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感

學生在上機過程中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有些深度,有的非常容易,中學生是個獨特的群體,有著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敏感而脆弱,很容易失去興趣和信心,一般來說,對學習內容懂了,通了,有了學習成果,就有了自信心,興趣也就隨之萌發、高漲。作為教師,一定要注意聆聽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并根據情況做出不同的解答、有些問題需要演示操作過程,有些問題需要簡短的討論,有些問題需要直接了當地回答,有些問題則需要用另一個問題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整個輔導過程中,老師要站在與他們平等的角度,切忌不耐煩,也不要因為問題簡單而嘲笑、訓斥學生。

2.7 分 層次教學

目前,計算機在我國正處于普及階段,很多學生家里有計算機,近三分之一的同學參加過這樣或那樣的培訓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學從來沒碰過計算機, 這樣就造成了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給中學的計算機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有基礎的學生“吃不飽”,很容易失去上課的興趣;而后進生因“吃不了”常常會失去了信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試著進行分層次教學。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主要是讓同學們認知計算機,培養同學們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開始學習新一類內容時,先測試一下,基礎薄弱的學生按教材學習,從易到難,逐步認識、使用計算機。對教材所要求的內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練的學生,在完成當堂練習的基礎上,根據他們的興趣,筆者安排他們另外的任務。實踐證明,這激發了他們濃厚的興趣,任務結束時,他們不僅學會了新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思考能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運用好的教學方法

好的教學方法是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重要環節。經過多年的嘗試,筆者覺得以下幾種方法還是可行的。

3.1 適當運用比喻

計算機及網絡是個新的領域,目前,很多同學對它還感到陌生、不可想象,教師在講課時適當的運用比喻,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講文件在磁盤中分門別類的存放,我們可以拿生活中如何利用書架分門別類放置我們的書籍為喻,又如,在講網絡時,關于域名和IP地址,筆者是這樣講的:世界上的人很多,我們怎么來區分彼此呢?我們可以通過用自己的名字和用身份證號兩種途徑, 我們可以使用身份證號來唯一的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證號太難記了,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名字來指定某人。網絡中的計算機也一樣,為了區分彼此,他們也有“名字”———我們稱之為域名 ,同樣他們也有自己的“身份證號”———IP地址,IP地址可以唯一的指定一臺計算機,但是,記住它不太容易,平時,我們只用域名來指定網絡中的計算機。這樣,學生們很輕松的就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紗。

3.2 結合現實生活

計算機和網絡中的很多構想都來源于現實生活, 教師可以拿大家熟悉的現實生活對照講解,使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以便于學生理解。比如關于電子郵箱的用戶名和密碼, 我是這樣講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在郵局申請一個郵箱以后,屬于我們的信件、報紙等,郵局會每天派專人送到我們自己的郵箱中,每個郵箱都有它的號碼和鎖, 要使用郵箱, 我們必須記清自己的郵箱號,拿好對應的鑰匙,這樣,找對郵箱、打開信箱門上的鎖就能拿到自己的信件。網絡中,有很多計算機在網絡上為我們傳送電子信件,我們稱之為電子郵局,我們可以向電子郵局申請一個電子信箱,用于收發自己的電子信件。申請電子郵箱時要提供用戶名和密碼,有什么用呢? 同生活中一樣,每個電子郵局中有很多電子信箱,為了區別辨認,每個電子信箱也有一個郵箱號和一個密碼鎖, 申請時提供的用戶名就是我們為自己的電子郵箱所設的郵箱號,密碼就是我們為密碼鎖設定的密碼,那么,我們使用電子信箱時,只要提供正確的郵箱號和密碼,就能開啟信箱,從而收發電子信件。這樣講解,很多同學恍然大悟,原來,網絡世界和現實生活如此一致。

3.3 任務驅動

讓學生有目的的學習和實踐,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鍛煉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能力。筆者經常精心設計一些作品,在一堂課的開始,讓學生自己試著實現,然后根據他們的實習結果,針對性地進行補充講解。比如,學習WORD中圖文混排時,筆者先給他們展示了一幅圖、文并茂,版式精美的文檔,其中包括了圖片的典型格式應用、圖片作為背景及各種文字環繞格式。如筆者所愿,學生的思維非?;钴S,他們進行了各種嘗試,對于筆者補充的內容,他們也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3.4 表揚鼓勵

每當學生有好的作品完成,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筆者都會展示給全班同學, 同時提出表揚鼓勵, 這不僅會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對其他同學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3.5 自主學習

自學能力、獨立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是一個當代中學生所必須具備的,所以,對于學生自己能看懂或是通過實踐可以獲得的知識,筆者都鼓勵他們自己學習,自己掌握。

4做好教學過程設計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某個問題產生興趣,才會啟動思維,才會主動去尋找解決它的辦法,才會主動獲取相關的知識,將“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并且,一個人只有在做事情時感到其樂無窮,精神才會高度集中,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才能有所創造,有所發明,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也是激發創造力的必要條件。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從問題的引入和學習活動的設計上下功夫, 引人入勝的開題, 生動活潑的學習活動, 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

對這一點筆者很有體會,因此,筆者非常重視每次課引入任務的設計,常常為設計一個任務苦思冥想,力爭每節課都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4.1 引入趣味課題,激發學習興趣

課題能否成功的引入,直接決定了一節課效果,每節課我都力求采用學生最感興趣事物來引導他們, 比如學習從網絡上下載軟件,教材上只說明了下載的方法,這些內容并不能引起同學們的注意,更不要說產生好奇心了,筆者進行了以下設計:學生通常對音樂、歌曲感興趣,對用計算機欣賞歌曲更懷這巨大的好奇和興奮,所以當他們走進教室時,筆者就用REAL PLAYER播放一首很流行、很受他們歡迎的歌曲,這一著立竿見影,他們馬上被吸引過來,簇擁在計算機前,一邊聽,一邊竊竊私語,筆者趁機向他們簡單講述用REAL PLAYER聽歌的方法,但是學生機上沒有歌曲,也沒有播放器,怎么辦呢,我們到網上下載一個!課題就這樣悄悄引入了,同學們聽得全神貫注,做得專心致志,他們不僅學會了下載軟件, 還學會了安裝軟件, 興趣也大大提高,下課很久了還不肯離去。

4.2 即學即用,通過學習結果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通過學習活動,在不斷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看到自己的成果時,就會爆發出強烈的繼續學習的愿望,學習興趣也就越來越濃厚。這是學生們癡迷網絡知識的主要原因:學會使用瀏覽器,就能瀏覽各種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學會發送電子郵件,就能和朋友們相互聯絡;會發帖子,就可以和許多志趣相投的網友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學習結果立竿見影。學以致用是任何一門學科所追求的一個目標。計算機由于可操作性和應用性的特點,在即學即用方面獨具優勢。作為一種工具,學習信息技術不必過分強調系統性, 它的每一個應用模塊都可以相對獨立出來,學一點就可以用一點,如學會WORD的使用,就可以用WORD編輯文稿 ,而不必去學微機原理 , 更無需知道什么是程序設計。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邊學邊用的方法,學一點就讓學生應用起來,不但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學生自身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總感覺到有新的挑戰,新的興奮點,這樣既保持和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作為教師,還可以有意識的擴大、增強這一效果,當某個同學的作品比較完美時,借助多媒體網的優勢,筆者通常會給全班同學展示一下,并提出表揚和鼓勵。

4.3 打亂教材順序,抽取精髓,激勵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并沒有嚴格的難易程度界限, 特別表現在應用軟件上,比如WORD,POWERPOINT等,并不是必須掌握了所有的瑣碎的基本知識如拼寫檢查、背景設計、模版設計等等才能作出作品,長篇大論的介紹界面、菜單、模版、版式等基本知識只會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講授這樣的課程時,要打亂教材順序, 首先抽取精髓來講, 緊緊吸引他們的興趣。比如講POWERPOINT時 , 筆者首先用POWERPOINT做了一個課件作自我介紹,課件中使用了文本、聲音、視頻、動畫及幻燈片的切換,而且每一對象都進行了的動畫設置,展示完成時,他們很好奇,筆者就帶領著他們具體去實現它,簡單介紹了文本、聲音、圖片的插入,幻燈片的切換效果的設置及每一對象動畫效果的定義,然后要求他們也做一個自我介紹的課件, 他們很快完成了, 很興奮,但是種種問題也出現了,為了讓課件更為美觀,錯了的字怎么改正?字體、字色的怎么改變,幻燈片的背景如何的置換,以及筆者沒有講到的各種媒體的使用,如二維圖形、藝術字等如何應用、調整? 通過思考、實踐,有的同學掌握了這些知識,沒掌握的懷著迫切的心情認真聽筆者講解, 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且記憶深刻。只用了短短的幾個課時,大部分同學以能隨心所欲的制作作品了。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為了緊跟科技的發展,中學信息技術教材內容的更新頻率相對較高,教學方法也應隨之調整,教學是一門藝術,信息技術教學剛剛起步,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共同探討,共同完善。

摘要: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使信息技術成為社會成員必須具備的技術之一。當前,計算機與網絡逐步滲透于各行各業,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貼近,網絡電話、智能小區、網上銀行逐一亮相,數字化城市、數字化地球的呼聲逐日提高,加上各商家、新聞媒體的推波助瀾,使人們清醒的看到:不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基本技能,將難以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電腦要從娃娃抓起,信息技術學科教育己成為中小學的必修課之一。

初中信息技術示范課范文第3篇

【摘要】在教學課堂中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保證教學資源的多元化,以促進學習知識獲取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在向學生營造輕松舒適學習氛圍的基礎上,以實現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提升。因此,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進行整合,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在幫助學生及時解決現存問題的基礎上,降低學生對于教師依賴性,以此提高其自主探索能力。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英語;教學;整合

一、英語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必要性

新課標的基本要求?!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建議教師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應做到:1.利用音像和網絡資源等,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2.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個性化學習;3.合理開發和利用廣播電視、英語報刊、圖書館和網絡等多種資源,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

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傳統的英語學習方式為“被動接受、模仿再現、封閉讀書”,教師的教學模式為“一塊黑板,一支粉筆”。課堂形式單一,教法缺乏多樣性、趣味性,造成學生成績兩極分化,課堂效率低。以教師為中心的根深蒂固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位置,成了知識灌輸的對象,個性潛力也被扼殺。

二、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要注意的問題

雖然多媒體技術對英語教學有很大的幫助,給英語教師帶來了很多方便,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多媒體教學也不例外。頻繁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會給教學帶來這樣那樣的問題。在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要避免反客為主的現象。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把整堂課設計成多媒體課件。這些課件從課文題目、題號,到結尾的“Thankyou”,把課堂45分鐘全部用多媒體課件控制了起來,導致教學活動呈流水線式的程序模式;教師成了“機械操作工”。其次,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多媒體運用的頻度,不能以演為主,弱化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例如,有的教師甚至把口頭提問的內容和答案一字不少地利用呈現出來;有的教師甚至把教案中的許多內容直接做在課件里,一會兒用PPT展現這個片段,一會兒用flash呈現那個片段,不斷切換,從表面上看,學生的興趣很濃厚,但實際上成了教師搞“雜?!?,學生看熱鬧。

三、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整合的有效策略

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教學素質,加快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方式。老師是實現教學資源整合的關鍵,是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教學實踐的主導?,F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的主宰,而是教學的組織者,學生的指導者、合作者,學習的促進者。因此,教師與技術的整合是教學中的首要問題。教師要勤于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技術,熟練運用各種教學所需的軟件與多媒體技術,并積極自覺地運用網絡獲取最新信息,追蹤英語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前沿研究和成果,提高自己的理論研究水平,豐富教學資源,并將這些內容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雖有不少的優點,但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的體態語言、情緒表達是信息技術所不可取代的。人與人之間的自然語言是最具親和力,最靈活的語言,師生之間課堂上互動性的交流應該是最有效的教和學的途徑。在教學中,教師應使學生明確聽和看的目的,使他們有心理準備,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及時反饋、矯正學生口語表達中的優點和不足,恰到好處地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嫻熟地使用多媒體設備,這樣才能使二者相得益彰。

大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快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是教學的中心,是學習的主體。在語言課堂中,學生應利用英語學習環境,積極構建知識意義,進行語言運用練習。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所特有的集聲、光、色彩、圖片、動畫和影像等于一體的影音效果,能使學生接受多種途徑的感性刺激,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而通過網絡所獲得的有益教學的信息則是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它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其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發展,進行師生間的互動交流,通過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利用多媒體的交互功能,培訓學生的思維習慣。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幫助他們跳出了被動灌輸的困境,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學生很自然地用英語思考,很積極地進行英語語言輸出,相對于傳統的灌輸式,取得的教學效果和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活用教材,促進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與當前中學英語課本及其相關練習和閱讀材料相比,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所提供的資源更豐富。利用交互式多媒體將教學內容組編成課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展示和創設教學情境,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通過集動、靜、音、像、形于一體的多媒體教學進行聽說讀寫訓練,能全方位地刺激學生的感官,通過文字、圖像、聲音信號將語言與實踐相融合,能夠突破傳統的教學局限,使學生在設定的情境中獲取知識,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新課標下,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時,將其和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逐漸成為當前時代主要發展方向。以此為基礎,教師需要不斷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根據每位學生學習特點,對學生進行正確指導,以發揮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獨特優勢,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深入了解,豐富其教學模式,確保英語教學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呈現高效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閆曉敏.淺析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評價的現狀[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3).

[2]林遠.淺談新課標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校園英語,2017(21).

初中信息技術示范課范文第4篇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每一個走向社會的人都需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然而,信息技術課程雖然在小學開始開設,但學生們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仍很欠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在的教育體制重壓之下,學校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不足,學生上機實踐時間有限,傳統的教學授課讓學生對信息技術操作半知不解。微課作為時代產物應運而生并且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重點和研究熱點。本作者在教學中經常使用微課進行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教學實際應用做以下介紹。

一、微課的定義

微課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技能等進行單一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教師在開發微課教學視頻時還應該注意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以及學生反饋等方面的內容。上海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系黎加厚教授所論述的微課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小問題的微課程。[1]

二、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優勢

1、微課教學能充分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初中信息技術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視實踐操作的課程,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與演示只能讓學生有短暫的記憶,有的操作技能,例如EXCEL的運用公式計算、Photoshop圖片處理等操作,需要學生自己多動手實踐才能理解和掌握。但由于中學開設信息技術課時有限,學生上機實踐的時間不足,導致學生無法熟練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學生對信息技術各種操作技能似懂非懂,久而久之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微課在信息技術課的應用,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老師把某一個知識點或操作過程制作成幾分鐘以內的微課,發布給學生學習。學生在上機操作忘記時,可再次瀏覽觀看,學生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滿足感,進而加大了學習積極性。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在完成老師要求掌握的操作技能后,都能主動的去觀看其他教學視頻。而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能力較強的學生完成老師要求的操作后,一般處于無事可做的狀態。

2、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可及時解答學生問題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引用微課教學應用,跟傳統以教師為主導的授課過程有本質區別。傳統的信息技術課教學是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然后學生上機練習,這時候學生如果遇到問題,一般是舉手問問題,老師解答,但由于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眾多,老師答疑環節總是照顧不了所有學生,造成部分學生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學生遇到問題不再等待老師的解答,而是反復觀看學習教學微課,反復上機練習,最后掌握操作技能。

3、微課教學能讓學生自主進行檢測

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對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理論知識情況缺乏有效的測試手段,學生也無法了解自己理論知識掌握得如何,對知識點都是半知不解,似懂非懂。微課教學的使用,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進行檢測。學生自主檢測既讓學生了解自己是否掌握理論知識,又增加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的趣味性。在教學實踐中,我使用QuizMaker制作有交互性的互動測試,發布給學生進行自主測試。

三、 微課制作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

良好的微課有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和學習效率,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以下幾個微課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1、微課制作要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確定微課知識點

要使微課的內容更有價值,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實踐,將知識重難點梳理出來,制作成微課。微課的制作要圍繞教學有效性而進行,不能為了使用更多教學方法而濫用微課,這樣不僅浪費教師備課時間,于教學效果而言毫無用處。例如“信息及其特征”一節,一些微課制作者將PPT的講課稿錄制成教學微課,跟傳統的教學無任何區別,只是PPT變成微課,但效果卻不盡如意。而FLASH的“補間動畫”,由于操作性比較強,將操作過程錄制成微課供學生觀看,效果比傳統的老師講,學生練顯著。筆者曾在初中兩個平行班里做過實驗,“一個球沿著一條線運動”的動畫教學,通過微課授課的班級上交作業率100%,而且完成時間大概是五分鐘。而通過傳統方式授課的班級上交作業率是30%,剩下的大部分同學都是處于提問狀態下才能完成。

2、微課制作之前做好教學設計

一個好的教學設計是微課有效性的前提,圍繞某個知識點,充分備課,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不僅是確定知識重點難點,還需要圍繞知識點選擇有效的展示方式。制作微課前也必須確定好知識點的展示方式,信息技術課的知識有的適合使用攝像機攝錄,有的適合使用錄屏軟件錄屏。技術的使用要堅持適用和有效原則。

3、微課制作必須控制時間長度,一般控制在10分鐘以內。 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初中信息技術學科在學校、家長和學生心中都不受重視,大部分學生是以消遣放松的心態來上課,如果微課制作時間過長,學生沒有耐心觀看,效果自然減弱。因此,微課制作要關注學生的注意力10分鐘法則,把微課長度控制在5~10分鐘左右,利用短短的幾分鐘把知識點講解清楚。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以教學信息資源為基礎,具有主題鮮明,短小精悍,針對性強等特點,為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有效性創造了可能。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不受學生家長重視,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將微課教學應用其中,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改善傳統信息技術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增強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參考文獻】

初中信息技術示范課范文第5篇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理念;學習興趣;教學方法。

1 引言。

當前,各行各業對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也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和互聯網。在這種背景下,信息技術走進了學校,成為了一門必修課。初中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與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通過學習信息技術,學生不僅可以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還能學會如何獲取和處理信息,更有利于拓寬視野,提升信息素養。因此,要重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然而,長期在“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低效化的情況嚴重,阻礙了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發展。鑒于此,有必要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改革,讓初中信息技術課堂重新煥發出強大的生命活力。

2 更新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教學中,教師占據著主體地位,完全控制著課堂,根本沒有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情況下,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和交流,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不好。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是要轉變角色,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直以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扮演著知識傳授和灌輸的角色,這種單一的角色不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的今天,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角色,變知識的傳授和灌輸者為學生學習的啟發和引導者,與學生共同學習,一起進步。二是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堂教學是一種師生雙邊參與的互動過程,尤其是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師要認識到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過程,改變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態,以平等的身份、真誠的態度面對學生,在課堂上多與學生互動、交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三是以學生為主體,確保學生的自主空間和時間充足。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為學生留出充足的合作討論、動手操作的空間與時間。四是要尊重學生,重視學生的操作體驗。尊重是師生之間平等交往的必要條件之一。

3 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倡導愉快式教學,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初中信息技術的內容更新快、實踐操作性強,非常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但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學生的興趣僅僅圍繞在玩電腦這方面,并未對信息技術知識產生深層次興趣。那么,如何挖掘初中信息技術課中的趣味因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一是巧妙利用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是一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是否成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生動、新穎的導入能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相反,平淡的開場白根本不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更別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導入方式,如懸念導入法、情境導入法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進入最佳學習狀態。二是組織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烈的好勝心是學生的一大特點,教師不妨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中引入競爭機制,組織一些競賽活動,如指法輸入比賽、繪圖比賽等,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三是適當安排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信息技術課中一些基本技能的操作需要學生通過反復練習來掌握,為了避免因枯燥的操作練習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結合學生喜愛游戲這一特點,根據教學內容,利用電腦上自帶的游戲軟件,開展一些操作訓練,讓學生在愉快的玩樂中輕松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

4 圍繞新課程改革,合理選擇教學方法。

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大都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先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然后由教師機控制學生機為學生演示操作步驟,最后讓學生動手操作練習。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主動發展的空間,他們的積極性不高,主體作用無從發揮,根本不可能很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鑒于此,教師要圍繞新課程改革,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下面簡單介紹兩種教學方法。一是要精講多練。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多動手操作,才能真正做到熟能生巧,靈活運用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分配講解、演示和學生操作練習的時間,變多講為精講,將節省出來的時間交給學生自由利用,讓學生多實踐、多操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二是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主動、有目的地獲取學習材料,通過不同途徑、方法完成活動“任務”,從而使自己的各方面都獲得一定發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盡可能地設計一些有趣、實用的任務,并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探索和自我開拓的空間與時間,從而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知識、思維、技能和情感都得到一定的鍛煉和熏陶。

總之,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只要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刻領會新課程改革精神,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就一定能開創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美好明天。

參考文獻:

[1] 馬靜 .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初探 [J]. 學周刊,2014(21).

[2] 蔣昌才 .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思路 [J]. 科學咨詢 ( 教育科研 ),2009(08).

[3] 王春濟 . 淺談新課標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J]. 新課程 ( 中學 ),2010(03).

初中信息技術示范課范文第6篇

教研員:金光華二○○七年一月四日

根據《關于撫順市中小學開展校本教研的指導意見》(撫教院發[2006]42號)文件精神,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提高教學研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結合我市校本教研的現狀,現對我市初中信息技術學科開展校本教研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為了滿足學校和教師的發展目標和需求,將教學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學校,開展以校為本的教育教學研究,以學校為重要研究基地,以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主體,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學用結合,總結提升教學經驗。用最快捷的途徑,最有效的方式,把素質教育理念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落到實處,盡快建立一支適應新時期需要的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師隊伍。

二、教研內容

1、《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研究。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學理念、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課程內容(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課程實施以及評價等方面的內容。

2、教材研究。主要包括教材編寫的思路及特點、知識結構、素質教育的實施、使用要領等方面內容。

3、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主要包括新課程改革的背景、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評價等方面的內容。

4、新課程課堂教學的研究。主要包括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調控、指導、實施、評價的策略,以及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有效策略等。

5、新課程教學評價和學生學習評價的研究。主要包括新課程背景下,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評價內容及實施方式、過程性評價的內容及實施方式等。

6、初中學生成長規律的研究。主要包括初中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發展的特點、學習與行為習慣、學習方式與認知規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研究。

7、校本課程建設的研究。主要包括校本課程建設的目標與內容、開發與設置、實施與管理,以及校本課程評價內容與方式等方面的內容。

8、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資源的研究。主要包括新課程背景下,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軟件的設計與開發、網絡與課程資源的整合、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內容。

三、實施策略

1、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教學的行為及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校本教研的基礎和核心。

信息技術學科教師要通過不斷反思,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找到教學研究的切入點,并通過校本教研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每個教研組每學期應編寫一冊問題集以及問題的方法記錄。

教師的教學反思應有一定的程序,既要進行教學前反思,又要進行教學中反思,還要進行教學后反思;在反思內容上,不僅反思教學結果,還要反思教學過程,不僅反思教學行為,還要反思教學理念,不僅反思教學內容,還要反思教學策略,不僅反思自己的教,還要反思學生的學;在反思形式上,要做到個體反思與集體反思相結合,口頭反思與書面反思相結合,改進計劃與具體實踐相結合。

2、同伴互助,提升經驗。

同伴互助是教師之間探討和切磋教學的有效方式,是教師群體專業化發展和教學改革深化的有力保證。

信息技術教研組要有計劃地組織互助式研討活動,可以通過開展理論學習、專題研討、教育論壇、學術沙龍、集體備課、課堂教學交流展示、課題研究等,發揮骨干教師的個人優勢,促進教師之間互助合作,為解決問題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教研組教研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集體備課。一般方式為“分單元(或分章節或分模塊)備課——集體研討——個人修訂——教后反思”。

(2)觀摩研討教學活動??梢圆捎玫姆绞綖?“講——說——評”系列研討,“同課多上”(多位教師上同一節課)等系列研討活動。

(3)青年教師培養活動?;顒有问接?“以老帶新” 、“以強帶弱”等,主要發揮骨干教師的帶動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4)教學開放活動?;顒有问娇梢圆捎?ldquo;課改開放周”、“課堂開放日”等,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科間、校際間的聯研聯動。

(5)創建教研信息平臺。通過網絡、校園網、??葹閺V大教師學習、交流、展示搭建教研信息平臺,總結與推廣教學經驗。

3、專業引領。

專業引領是校本教研的關鍵和支撐,是教師發展提高的便捷之路。

信息技術學科教師要切實加強理論學習。要制定理論學習計劃,明確學習必讀課程篇目,定期進行理論研討,切實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并在日常教學中自覺運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學??梢苑e極開展理論學習水平測試,并把測試成績納入教師業務考核之中。學??梢圆扇?ldquo;請進來”的辦法,主動聘請各級專業人員到校講學,通過舉辦專家報告、現場指導、個案分析等多種方式,對教師提供專業指導;采取“走出去”的辦法,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外出學習,讓他們接受高層次的系統培訓;充分發揮校內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幫助他們總結提升教學經驗,推廣他們的經驗和做法。

4、案例研究。

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應注重案例的積累,加強對典型教育教學案例的分析和研討。借助典型案例的全面剖析,促進教學實踐反思,領悟教育教學理論,提升實踐經驗,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課題帶動。

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應要按照“問題即課題”的原則,圍繞課改實踐的需要,認真分析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以及教研中發現的具有代表性的、且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并轉化為科研課題,以科研課題推動校本教研深入開展,實現教研與科研的一體化。學校教導處、教科研室要協同開展,不斷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實踐,不斷提升校本教研的科研含量,提高教研科研的實效性。

6、研訓一體。

信息技術學科教師要把校本教研與校本培訓有機地結合起來,采取邊培訓、邊研究、邊總結、邊提高的策略,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在學習中不斷反思教學實踐,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領悟教學理論,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

7、以點代面。

充分利用兼職教研員和學科中心組的作用,發揮中心組成員的教學經驗和組織能力,以校本基地校為研究基地,研究指導、總結經驗,并以基地校為輻射點,帶動一個地區教學研究的實施,發揮基地校的帶動作用。

四、具體要求

1、切實加強教研組組長的領導。

“搞好搞不好,關鍵在領導”,信息技術教研組長必須真正承擔起第一責任人的重任,全體信息技術教師積極配合、共同努力,把信息技術校本教研作為促進學校發展、促進師生發展的必由之路,圍繞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內容的變革、教學方法的改造和教學效率的提升,開展具體而深入的教學研究,把校本教研作為經常性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靠教研出效率,靠教研出質量。

由校本基地校學科教師及鄰近學校的學科教師、兼職教研員、中心組成員組成5人以上的教研組,確定一名學科中心組成員為該教研組組長,負責該片校本教研。

2、健全學校教研活動制度。

確立每周一次“教研日”制度,保證每周有半天教研活動時間,形式可以為集體備課、說課、上課、評課、案例分析、問題會診、成果展示、教學沙龍等。做到有計劃,有過程記錄,有總結。

3、完善學校校本教研的管理規章制度。

學校要進一步完善校本教研管理規章制度,規范教師在學習、培訓、教研活動等方面的教研行為,形成校本教研有效運行機制,促使校本教研工作經?;?、規范化。要把校本教研工作納入學校教學常規管理,作為教學常規管理的專項督導項目,定期檢查教師的讀書筆記、教學教研筆記、教研活動等,督促教師扎實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4、加大校本教研的投入。

學校應該保證校本教研工作的經費和設備設施投入,購買校本教研相關的教育教學資料,為教師讀書學習、教學研究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要開放學校網絡機房,讓教師能夠及時在網上查閱、瀏覽自己所需的學習資料,豐富教師的信息儲備。要根據教研工作和教師發展的需要,積極為教師創造各種學習和培訓的機會。

5、制定教師專業成長規劃。

學校應改革和完善對教師的評價標準和辦法,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管理和評價,在重視橫向比較的同時應充分地考慮教師的自我縱向發展。學校要建立教師個人教研檔案。主要記錄教師在校本教研中所承擔的課題、相關的理論學習筆記、論文或實驗報告原稿、研究課教案、課題調查記錄、相關學生活動情況和獲獎證書等,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6、做好校本教研的總結提高工作。

上一篇:城鄉住戶調查一體化范文下一篇:大學教師節教師征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