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城市商業結構研究方向論文范文

2024-02-06

城市商業結構研究方向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前我國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展開,構建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理論框架對于今后各地編制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分析城市商業網點的發展趨勢與商業網點規劃理論依據的基礎上,探討我國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主要內容,認為核心內容是商業網點空間布局,商業業態規劃及商業網點發展的激勵與規制政策,構建我國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理論框架。

關鍵詞:商業網點;空間布局;商業中心;零售業態

從2001年起,我國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展開。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07年9月30日,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編制完成率達到93.2%,北京等38個重點城市已全部編制完成商業網點規劃。

我國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實踐起步較晚,但學術界仍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許多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商業網點規劃的性質、基本原則、內容、目的等進行了研究。謝滌湘(2008)等對部分西方發達國家商業規劃的政策、內容、側重點、主要考慮因素等方面進行了比較;郭振(1999)、柴小青(2005)等探討了商業網點規劃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徐晶(1999)、李文成(2005)等研究了影響我國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因素;徐晶(1999)、謝滌湘(2008)等分析了我國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主要內容及側重點。此外,許多專家學者還探討了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依據及編制主體等問題。

然而,由于研究的角度、方法、時間方面的原因,許多對商業網點規劃的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是角度問題,現有研究大多從商業設施的理論布局出發,缺乏從消費者角度思考商業網點布局問題;二是方法問題,現有研究多為定性推論分析,缺乏定量分析;三是理論框架缺乏,雖然學術界已經對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中的一些基本問題進行了研究,但目前仍未形成一個規范的、得到普遍認可的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理論框架?;诖?筆者在借鑒吸收眾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就如何構建我國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理論框架進行探討。

一、我國商業網點發展對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影響的分析

隨著世界經濟發展,市場競爭加劇和經營觀念更新,商業網點的發展逐漸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如商業網點大型化、信息化,高雅化、服務的人性化、人本化,商業網點布局的合理化等。商業網點發展的這些特點和趨勢將對我國城市商業網點的規劃產生深遠的影響,尤以以下三點最為突出。

(一)外資商業網點擴張迅速

2006年12月11日,我國全面取消了外資零售企業在地域、股權和數量上的限制,商業流通領域進入了全面開放的新階段。此后,外資商業企業在華投資快速擴張,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公布的數據,2005-2007年,我國批發零售行業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數分別為2 606個、4 664個和6 338個。外資商業巨頭的進入,雖有利于提高我國商業企業的競爭意識和服務水平,加速我國商業現代化進程,但我國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盲目引進、好大喜功,對外資商業巨頭擴張缺乏約束,甚至給予外資商業企業“超國民待遇”,給本土的商業企業造成很大的生存壓力。因此,政府對外資商業企業發展進行規劃和監控,防止盲目投資和過度競爭是十分必要的,而以商業網點規劃作為宏觀調控的政策工具,是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因此,我國各地在制定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時候,必須在充分分析各地消費能力、商業網點的競爭度和飽和度等因素的基礎上,對外資商業企業的數量、規模、選址等做出嚴格的限制,這是新時期我國商業網點規劃的特殊使命。

(二)“城市空心化”與商業網點的“郊區化”

隨著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發展,為了躲避擁擠的交通、昂貴的停車費以及日益惡化的城市環境,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城市人口大量向郊區或者更遠的鄉村遷移,出現了“城市空心化”(城市化的高級階段即“郊區化”和“逆城市化”的表現)現象。我國雖為發展中國家,但在某些大城市及沿海發達城市也開始出現“城市空心化”的端倪。與此同時,隨著舊城區的改造,居民逐漸向城市邊緣及郊區搬遷。城市人口分布,以及居民傳統的購買方式,消費需求等都由此發生了顯著的變化[1]。因此,各地在編制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時,必須高度重視這一發展趨勢,重視城市新興發展區、居住區等區域的商業網點的規劃與配置。

(三)商旅文一體化

作為現代旅游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之一,購物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且城市里風靡的時尚、豐富的商品、優越的購物環境,也越來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睞[2]。而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三流”(人流、物流、資金流)的聚集,為商業的發展聚集了人氣,增加了商業氣氛。此外,一個城市的歷史、人文、景觀等不僅能散發出人類歷史的光華,而且能不斷地集聚客流和人氣。因此,各地在進行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時,應樹立“大商業”的觀念,將商業網點規劃與旅游、文化資源的發掘與開發相結合,將商業發展融入到旅游和文化產業發展中去。這樣既能促進商業的大發展,又能提升一個城市商業的檔次、品質與文化內涵。

二、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理論基礎

在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中,國內的許多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基本原則、基本方法,研究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模式,但是在理論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有說服力的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理論基礎。筆者認為,商業活動作為城市的主要活動之一,其網點的規劃受到城市規劃、交通、人口分布、歷史與文化積淀、宏觀政策環境等各方面影響,需要綜合利用地理學、戰略學、經濟學、運籌學、系統工程等方面理論和方法處理商業網點規模與布局問題,解決商業網點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因此,商業經濟學理論、城市經濟學理論、空間經濟學理論、城市規劃理論等是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理論基礎,運用這些理論指導商業網點規劃制定,能夠促使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更加科學、合理。

(一)商業經濟學理論

城市商業網點的規劃必須以反映商業活動的基本規律為出發點,商業經濟學作為一門專門研究商業活動規律的學科,是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基礎理論,其中尤以商圈理論(包括中心地理論、區位理論等)和消費者行為學與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息息相關。

商圈理論的研究成果為國外城市的商業發展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參考,隨著我國進入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這方面的研究也能為我國城市零售企業網點布局和業態分布提供依據,為我國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中對城市商圈的空間布局和業態分類奠定理論基礎[3]。

商業空間層次結構不僅來源于經濟法則,還來自消費者行為及社會經濟屬性,分析空間形態應該首先從消費者的需求和購買規出發,考慮消費者行為差異對商業空間組織的影響[4]。在規劃商業街區、業態分布、商業網點的布局等方面要正確反映消費者行為的規律及要求,以本地區消費能力的構成為基礎,以當地居民的消費習慣為參數,以廣大消費者的心理承受度為標尺[5]。

(二)城市經濟學理論

城市經濟學關注空間要素在城市經濟中的重要作用,重視對經濟要素之間的密度效益、相鄰效益、布局效益、網絡效益和城市區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以實現經濟要素在空間的合理布局。城市是進行各類商業活動和建設商業網點的載體,商業網點的規劃必須遵循城市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應以城市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為指導合理地解決商業網點的密度、相鄰、布局及集聚等問題。

(三)空間經濟學理論

空間經濟學強調集聚(agglomeration)對生產和城市區位的再構影響,通過空間供給和需求、定價和產出分析,研究空間均衡,即經濟物品和經濟活動的最優空間配置模式,包括部分均衡和一般均衡[6-7]。商業集聚現象是現代城市商業網點發展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各類商業聚集區(如商業街、SM、CBD等)是現代城市商業活動的主要場所,是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最核心的內容之一。如何在空間上科學、合理的規劃這些商業聚集區,如何在各商業聚集區之間分配經濟物品和經濟活動,使之趨于空間均衡等都是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必須考慮的問題,空間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能為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提供很多有益的啟示和方法。

(四)城市規劃理論

城市規劃(Urban 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來發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綜合安排城市各項工程建設的綜合部署,是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藍圖,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依據。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從屬于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規劃體系中的專項規劃,是對城市規劃的補充、細化和完善,城市規劃的相關理論與方法[8]對于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無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主要內容

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學科,涉及面廣,規劃內容多。商務部關于印發《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編制規范》的通知(商建發[2004]180號)中指出,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是指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商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在充分反映城市商業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城市未來商業網點的功能、結構、空間布局和建設規模所做的統籌設計。柴小青認為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內容包括城市商業中心、區域商業中心、社區商業以及商業街的布局和規模;各類商品交易市場以及物流基地的建設、調整與改造;商業業態結構、商業組織形式、商業服務網點規模、商業發展與城市人文環境相協調,商業設施服務定位規劃等[9]。劉星原認為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為城市的整體市場交易功能以及不同商業區域性功能的培育、建設與發展進行規劃,對關系城市交易功能有全局影響的重要市場、街區、商區等進行規劃,為繼承、培育和突出城市優勢和特色而進行的針對性規劃,為便利居民的生活消費,對零售和服務布局進行規劃。

從上述對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理解可知,編制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應當在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發展規劃的指導下,在充分了解城市商業網點發展現狀的基礎上,結合城市商業網點發展的趨勢,站在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以商業網點的空間布局為核心構建城市商業網點體系。其核心內容是商業網點空間布局,商業業態規劃及激勵與規制政策。

(一)商業網點空間布局規劃

商業網點空間布局是指在綜合分析城市商業網點分布現狀、客流規律、交通狀況、商業環境、歷史傳承、城市規劃等因素的基礎上,對城市商業資源在空間上做出的統籌安排與配置。具體來說,它包括宏觀(面)、中觀(線)、微觀(點)三個層面。

1.宏觀層面——確定城市商業中心等級體系

根據中心地理論,結合我國城市商業空間結構研究成果[10-12]和我國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實踐,城市商業中心等級按照主要商業功能、規模和輻射能力可以分為市級商業中心(一級商業中心)、區域商業中心(二級商業中心)、居住區(社區)商業中心(三級商業中心)三級,它是我國目前大多數城市基本的商業結構體系。

根據城市商業發展的需求,一般城市可以發展1-3個市級商業中心(一些特大城市例外),若干個區域商業中心,而居住區(社區)商業中心的發展則不受數量的限制。在編制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時,必須對三級商業中心的功能做出明確的定位,實現差異化發展,切忌重蹈計劃經濟時代“大而全”、“小而全”商業布局的覆轍。一般而言,在自由競爭條件下,根據級差地租理論,由于不同業態的商業網點對地價的承受能力有別,會相應選擇與其承受能力相適應的商業中心,由此形成功能各異的商業中心。

市級商業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滿足全市居民及外來人口(包括游客)高檔次,特殊類型商品的需要,人們在此更多地追求休閑,娛樂與享受。因此,市級商業中心在業態發展上應該強調高檔化、精品化、時尚化,重點發展名店、特色店、老字店、百貨店及餐飲娛樂網點等,由于地價較高一般限制設置占地面積較大的大超市與倉儲式商店。

居住區(社區)商業中心屬于屬地商業,其主要功能是滿足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及與一般消費品及服務的需要。因此,其商業網點發展應該強調便民化、大眾化,重點發展日用品店、便利店、食雜店、水果店、書報刊亭以及理發店、維修店等商業網點。

區域商業中心在規模等級和功能定位上都介于市級商業中心和居住區(社區)商業中心之間,可結合各區域的特色,以及商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分別突出購物、交易、餐飲、娛樂、文化休閑、服務等功能,形成各自特色。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在一些城市已經出現“逆城市化”端倪,為此,在編制商業網點規劃時,必須高度重視這一趨勢,適度超前規劃,在城市的新興發展區、工業區等人口集中區域促進居住區(社區)商業中心的形成,有條件的區域可以超前規劃區域商業中心。

2.中觀層面——商業街區的空間布局

現代商業街是重要的城市商業網點空間形態,是城市商業的縮影和窗口。商業街的規劃、建設與發展是發展現代商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重點之一。在規劃商業街時,要求在對現有商業街現狀分析(現有商業街空間布局、數量結構、發展特征等)的基礎上,對未來商業街的發展方向、總體布局、發展重點以及對商業街的建設、改造、提升與完善等方面給予引導,并提出相應措施,尤其對如何突出商業街特色、營造美觀的商業景觀、豐富文化和傳統內涵以及發揮旅游功能等提出了相應對策,以促進商業街有序穩定地發展。同時,要注重商業街配套設施的建設(包括交通設施、公用設施、綠化設施、衛生設施、信息設施、景觀設施等)和購物環境的改善(配備相應的旅游休閑、餐飲、娛樂等設施)。

3.微觀層面——大型商業網點布局規劃

《城市商業網點規劃資料匯編》規定,大型商業網點面積的標準按各城市實際情況由當地主管部門確定??v觀我國各地商業網點規劃實踐,大型商業網點一般是指營業面積在5 000平方米以上的商業網點,主要包括大型百貨店、大型綜合超市、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簡稱SM)、倉儲式商場和大型專業店等業態。大型商業網點在促進城市繁榮、改善購物環境、滿足居民消費需求、提升商貿流通業競爭力和增強中心城市商貿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大型商業網點的發展也會帶來諸如加大城市交通壓力、威脅中小商業網點生存發展等問題,需慎重設置,不可盲目發展。

大型商業網點布局規劃,必須在堅持統籌兼顧、重點突出、特色明顯、以人為本等原則下,在綜合考慮城市已有大型商業網點空間分布、人口分布及變化、集聚效應、交通條件和消費者行為的基礎上,根據大型商業網點與人口的對應關系布局(具體對應關系可參考《城市商業網點規劃資料匯編》)提出大型商業網點空間布局導引和分區、分業態的數量調控導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重點提升和新建的大型零售網點發展規劃(選址、營業面積、功能定位、相關配套設施等)與建設時序。

(二)商業業態發展規劃

我國城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兼具空間布局規劃和產業調控雙重職能,因此對商業主要業態(批發業與零售業)進行規劃也是商業網點規劃的主要內容之一。

1.批發業發展規劃

(1)批發企業發展規劃。批發企業是批發業發展的主體力量。批發企業發展規劃應以批發企業現代化改造、龍頭批發企業的培育為方向。隨著流通產業結構及商品供求關系的變化,傳統批發企業已逐漸不能適應,要求批發商業具備新的、相應的功能。規劃應引導批發企業應盡快從單純的商品供給調整中解脫出來,成為生產企業的“銷售代理者”和零售業的“購買代理者”,引導總分銷、總代理等新型批發企業發展,鼓勵發展以農產品為主的食品專業配送企業。

(2)專業批發市場發展規劃。專業批發市場是指一種或若干種商品經營者和商品購買者入內,集中、公開、獨立地進行交易的固定場所。在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中,專業批發市場規劃主要包括農副產品市場和工業消費品市場。

順應現代流通發展趨勢,農副產品市場體系規劃應以布局調整、資源整合、功能創新為發展思路,加強農副產品市場的軟、硬件建設,包括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物流基礎設施、農產品準入制度等的建設,創新交易方式,引進拍賣、期貨等新型交易方式等。

工業消費品市場建設規劃應以調整、改造、提高商品檔次和服務質量為發展思路,結合各區域產業特點,培育一批規模大、功能全、輻射廣的基地型、區域性工業消費品市場。

此外,編制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時,必須對各專業批發市場(包括新建、整合、改擴建等)的功能定位、建設規模、建設地點、建設年限與時序等有相應的界定,以增加規劃的可操作性。

2.零售業發展規劃

根據《國家零售業態分類標準》(GB/T 18106-2004),我國零售業態從總體上分為有形店鋪零售業態和無店鋪零售業態。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一般是對實體網點進行規劃,故本文指的零售業態主要是指有形店鋪零售業態,主要包括食雜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倉儲會員店、百貨店、專業店、專賣店、家居建材商店、購物中心、廠家直銷中心等業態。

零售業作為城市商業網點的主要構成部分,其數量多、分布廣、差異性大、靈活性高,如果從空間上與數量上對其發展作為規劃顯然是不現實的,也不是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本意,且在商業網點空間布局規劃中,無論是商業中心還是商業街,其本質都是商業業態的動態組合的反映,而大型商業網點規劃已經對一些大型的零售業態的空間布局(規模、數量、選址等)做出了明確規劃。因此,筆者認為,對于零售業態的規劃不宜過細,應從大處入手,只需對各商業業態的布置原則、設置導向做出相應的界定即可,這樣既可增加規劃的靈活性,又能為商務主管部門管理商業網點提供參考,使規劃不失可操作性。

(三)激勵與規制政策

1.商業網點規劃中的激勵政策

我們這里講的激勵政策是指政府在商業網點發展過程中實施的各項優惠政策與保障措施。在優惠政策方面,對于重點發展的行業與業態,政府可以在行政審批、稅收、投融資政策、用地政策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在保障措施方面,政府應該在商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商業企業流通(商流、物流、信息流)標準化體系構建,商業中介組織培育等方面積極作為,營造良好的經商環境。同時,抓住當前城市商業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和需要重點發展的內容,制定專項規劃,如物流規劃、農產品市場體系規劃、商業信息化發展規劃等子規劃。

2.商業網點規劃中的規制政策

我們這里講的規制是指政府對企業行為的監控,是基于法治、政企分開的政府干預[13]。商業網點發展規劃中的政府規制政策主要包括對商業網點進入或退出的規制政策(如對大型商業網點、外資商業巨頭進駐等的約束,對新設立商業網點的行政許可等),對商業企業競爭行為的規制(如反不正當競爭、反壟斷等),對商業網點質量保證監督的規制,安全規制(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規制),資源、環境規制(排污、噪音等方面的限制)等。

四、小結

在我國,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具有空間布局規劃和產業調控雙重職能。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成敗還在于實施。因此,商務主管部門在編制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同時,還應構建一套完整的城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實施制度,以確保商業網點規劃的是順利實施,為商業網點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保證商業網點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晶.城市化進程與商業網點規劃[J].商業研究,1999(5):91-93.

[2] 姚昆遺.樹立大旅游觀念拓展商旅結合道路[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8(2):109-112.

[3] 齊曉齋.城市商圈發展概論[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16-41.

[4] 黃維梁.消費者行為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

[5] 范天吉.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編制規范實施手冊[M].吉林:吉林電子出版社,2004:188-189.

[6] 陳雯,呂衛國,孫偉.空間經濟學研究的相關進展與評述[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4):70-75.

[7] 藤田昌久,保羅•克魯德曼,安東尼•J•維納布爾斯.空間經濟學——城市、區域與國際貿易[M].梁琦,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70-72.

[8] 董杰,賀顯.西方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簡述[J].建筑設計管理,2008(5):43-48.

[9] 柴小青.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中需深入理解的幾個問題[J].商業研究,2005(17):211-213.

[10]仵宗卿,柴彥威. 商業活動與城市商業空間結構研究[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15(3):20-24.

[11]薛娟娟,朱青.城市商業空間結構研究評述[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24(10):21-24.

[12]孫元興.國外商業規劃理論及評述[J].商業研究,2003(23):13-15.

[13]裴艷麗.流通產業的競爭與規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176.

(責任編輯:劉春雪)

城市商業結構研究方向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2008-2010年,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勢頭迅猛,綜合競爭實力進一步增強。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在完善我國金融體系建設、促進行業有序競爭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不過,城市商業銀行如何在競爭中保持自身的優勢,加強穩健經營,為經濟發展起到服務作用,則是需要不斷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城市商業銀行 發展優勢 發展戰略

截止2010年6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本外幣資產總額為87.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3%。其中城市商業銀行資產總額6.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4%??梢姵鞘猩虡I銀行的發展速度遠高于我國銀行業平均發展速度,它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服務作用顯得更加突出。

一、城市商業銀行區域發展的特色優勢

1.城商行的基本市場定位是服務于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信息因地緣優勢和時效優勢容易充分掌握。中小企業數量眾多,且立足于服務地方經濟,使城市商業銀行向當地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意愿較強烈。

2.城商行立足于當地經濟,有利于充分利用當地客戶資源來及時掌握信息抓住商機。經濟發展是金融的土壤,而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地處較為發達的中心城市,經濟活躍,面對的是城市中最有價值的客戶,這些優勢為城市商業銀行的業務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根基。

3.相對大銀行來說,城市商業銀行具有經營靈活、對市場變化反應快、決策迅速的特點,對資金需求迫切的企業來說有較強的吸引力,城市商業銀行因其規模小、利于管理和控制的優點,城市商業銀行更容易創出特色品牌,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二、城市商業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市場定位模糊。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市場定位模糊的表現是:一是為了爭奪利益而盲目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到某類業務中去,但是投入的產出并沒有達到理想的優勢。二是城市商業銀行決策機制相對靈活,符合中小企業的融資需要,定位于為中小企業服務對城市商業銀行而言具有比較優勢。但自2010年以來,部分城市商業銀行逐漸偏離這一定位,走上與大型銀行爭奪大企業、大項目的道路,這實際上是放棄自己的優勢項目去爭取劣勢項目。

2.發展受到地域限制。隨著我國經濟金融區域一體化發展格局的不斷發展以及跨區域金融活動的日益頻繁,城市商業銀行長期以來實行的單一城市經營模式弊端日益顯露。目前已有42家城市商業銀行在省內外設立了分行115家,其中32家城商行跨省設立了分行,不過跨區域設立分行的城市商業銀行占比相對較小,主要業務仍是集中在某個城市、這個城市的行業和產業中,造成貸款集中度高,成為城市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不善和公司治理脆弱的源頭,對城市商業銀行分散風險造成不利影響。

3.市場創新不足。目前,城商行同質化的問題比較嚴重。城市商業銀行在個人金融產品的開發中落后于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四大國有銀行。由于產品創新能力不足,導致了產品種類單一、技術含量低,從而使其在金融產品創新中往往處于被動追隨其他商業銀行的地位,最終喪失了金融創新產品帶來的高額利潤和市場主動權。近年來,大型銀行占據了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市場份額,城市商業銀行則由于資金規模、創新成本、理財人才等不足,使得其發展面臨諸多挑戰。

三、城市商業銀行發展戰略分析

縱觀我國銀行業發展形式,城市商業銀行的處境并不樂觀。城市商業銀行要想取得持續性發展,還需要做出戰略調整。

1.明晰市場定位。城市商業銀行應本著“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廣大市民”的經營宗旨,本著“做精”優勢品種的經營原則,從提高服務品質入手,立足于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立足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立足于服務城市居民,定位為精品銀行。對于服務的中小客戶,可以研究開發出專門的業務產品和服務渠道,并適當運用“羊群效應”,以個別案例樹立品牌形象,從而吸引大批中小企業客戶。另外,根據本地區居民的消費習慣、理財習慣為居民量身定制理財產品,從而提升城市商業銀行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進而獲取可觀的利潤。

2.發展縣域支行??h域經濟是當前經濟發展中的基礎環節、薄弱環節和關鍵環節,城市商業銀行設立縣域分行,是更好的為縣域經濟、新農村建設和小企業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縮小金融發展的區域性差距,滿足縣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實現縣域經濟發展與中小商業銀行自身發展共贏。

3.走差異化發展道路。目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已達156行,各銀行無論是資產規模還是經營管理水平都存在巨大差異。因此,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是城市商業銀行群體發展的必然結果。針對我國城商行經營過程中的問題,城商行實施差異化競爭的主要思路和措施有:第一要對客戶定位差異化。城市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市場細分,將自己的服務對象集中于某一類或幾類重點客戶身上,以有限的資源服務于這類客戶,達到錯位競爭的目的。第二是對產品進行創新,既可以進行專業化的分工以降低經營成本也可以對現有產品和服務進行完善或變形,形成新品種。

4.審慎實施跨區域發展策略。目前很多城市商業銀行熱衷于跨區域發展策略,立足于“做大”效應。但是跨區域發展中面臨的風險不容忽視。首先是城市商業銀行在異地擴張中要面臨比本地銀行更多的風險。這包括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方面。其次是總分行管理模式必然使管理層次增加,內部制度的完善還有待探索,風險管理還有待強化。最后是人才積累不足會給城市商業銀行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

參考文獻

[1]趙曉紅.淺談新形勢下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策略[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1).

[2]鄒睿蓉.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擴張的風險與對策[J].經濟導刊,2010(7).

[3]中國金融網.http://www.zgjrw.com.

[4]中國·銀行業公司業務創新與營銷專題研究報告,2010(15).

作者簡介:鄒睿蓉(1975-)女,江西九江人,講師,任職于九江學院商學院,研究方向:商業銀行經營與經營。

城市商業結構研究方向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從當前市場狀況和自身特點分析,我國城市商業銀行未來發展將呈現市場化、多元化、資本化和國際化等趨勢。無論從發展機遇,還是從挑戰與壓力看,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但只有來斷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才能縮小差距,形成唯我獨具的經營優勢與特色,走出一條既符合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特點,又逐步與國際接軌的跨區域發展之路。

關鍵詞 商業銀行 創新策略

城市商業銀行是中國銀行業中數量最多平均規模最小的銀行群體,在近些年依托改革、立足創新,實現了自身的快速發展與壯大。但處在當前新的歷史時期,城市商業銀行不僅要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與困難,還要面對國內大銀行及外資銀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這對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當前市場狀況和自身特點分析,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將呈現市場化、多元化、資本化和國際化等趨勢。無論從發展機遇,還是從挑戰與壓力看,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但只有不斷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才能縮小差距,形成唯我獨具的經營優勢與特色,走出一條既符合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特點,又逐步與國際接軌的跨區域發展之路。本文擬著眼于銀行未來發展,談談城市商業銀行的創新策略。

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1. 進一步完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各經營管理層的議事制度和決策制度。進一步細化、明確股東、董事、監事和經營管理人員的權利、義務,充分發揮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機構的功能作用。

2. 逐步調整和優化股權結構。一是抓住機遇增資擴股,通過定向募集一部分法人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入股,吸收更多的中小投資者,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分散化,并采取措施進一步保護中小股東利益,防止形成控股股東和中小股東間的不平等關系;二是引進新的國際戰略投資者,逐步實現股權機構國際化。

3. 逐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社會認知程度。信息披露制度是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標準,一方面要逐步擴大信息披露的數量,包括財務會計信息、審計和非財務會計信息;另一方面逐步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主要體現在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和相關性。

二、強化市場定位和客戶戰略

城市商業銀行“立足地方”、“立足中小企業”、“立足市民”的市場定位和客戶戰略,為城市商業銀行在與股份制銀行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但與我國金融業的改革、創新,即入世后面臨的挑戰與要求相比,與更好地滿足城市居民和中小企業不斷提高的金融服務需求相比,城市商業銀行在集中優勢資源,確立目標市場,尤其是在突出特色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上,還有個不斷深化和提高的過程。

1.提高對服務中小企業重要性的認識,突出中小企業銀行特色。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中,雖然可能導致風險擴大,但同時也給自身發展帶來良好機遇。首先從服務對稱性看,同樣作為中小企業的城市商業銀行,應該進一步提高對“服務中小企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對中小企業服務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產業結構變化看,在目前乃至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隨著經濟結構調整不斷深入,中小企業在經濟總量中占比將不斷上升,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將日漸凸現,城市商業銀行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自身必然會隨著這個群體的增長而增長。

2.創立與市民聯系的“綠色通道 ”,突出市民銀行特色。市民銀行是指擁有健全服務網絡,以有力技術支撐為手段,以創新金融工具為載體,以一攬子代收費、代支付項目為核心,能持續創造出貼近市民日常生活的金融新品、與廣大市民有極強親和力的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要集中優勢資源,創新與市民生活相關的金融產品,進一步彰顯市民銀行特色.一是創建“綠色通道”,在監管部門支持下,調整網點布局,健全服務網絡,力爭用有形、無形的服務網絡在各個層面、各個方面都貼近市民、服務百姓。

3. 發揮自身優勢,堅持正確的市場定位。根據自身特點與優勢,按正確的市場定位制定發展戰略,必須要有適合自身特點與優勢的發展戰略目標,戰略目標要共性與個性相結合;共性就是應當堅持穩健經營、持續發展;個性就是牢牢植根于“地方建設、中小企業、市民”的市場定位,從而細分市場、選定自身客戶戰略,形成比較優勢。從長遠目標看,城市商業銀行應有步驟、有目標地支持地方經濟、支持中小企業、服務市民,在“小”、“精”、“?!?、“新”、“特”方面做文章,使之真正成為中小企業和市民的銀行。

三、強化管理創新,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

1. 構筑適合自身經營需要、符合自身發展要求的經營管理體制。體制創新從根本上決定了金融創新的發展空間,決定了金融創新的活躍程度和發展績效,決策迅速、機制靈活,是城市商業銀行的自身特點之一。

2.構建風險管理體制,增強風險控制能力。(1)在發展中不斷強化“質量優先”理念,真正把提高資產質量、降低信貸風險提到關乎金融安全與穩定、關乎城市商業銀行存亡興衰,關乎廣大存款人和全體股東利益的高度來認識,并在這一理念指導下,切實追求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2)構建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建立起對主要業務流程進行跟蹤,并涵蓋風險控制、信用、市場、操作、營銷等各方面的風險管理體系,實施全面的風險報告、評價、檢測制度,推動整個城市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內控能力再上臺階;(3)嚴格貸款質量五級分類管理制度的全面實施,加強信貸管理,加大對存量不良資產的回收、盤活、處置力度,積極探索壓縮不良資產的新方式、新途徑、新辦法,與此同時,更要防止不良資產增量的產生,不斷優化信貸結構,切實提高資產質量。

面對經濟全球化浪潮,面對金融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態勢,城市商業銀行經過不斷創新發展思路,不斷創新發展機制,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努力發揮比較優勢,著力創造經營特色,一定能夠走出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城市商業銀行創新發展之路!

城市商業結構研究方向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商業建筑的建設,高層商業建筑已成為這個時代的潮流趨勢。由于高層建筑的特點,為了確保各個商鋪分配合理,就需要用到轉換層結構來平衡各個大大小小商鋪的穩定性。本文主要圍繞高層商業建筑中轉換層結構設計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層商業建筑;轉換層結構;設計分析

高層商業建筑轉換層結構

現代的高層商業建筑工程下部樓層結構中的縱向結構類型和上部樓層結構類型存在較大差異,當建筑的下部結構樓層縱向部分的軸距呈現擴大狀態,建筑下部分軸線的位置出現移位的情況,或者建筑結構上方部分縱向剪力墻結構或者框架柱結構不能處于貫通狀態,那么在結構發生變化的樓層結構中必須要設置水平方向的轉換構件,這一樓層結構就是建筑中的轉換層結構。

高層建筑中的轉換層結構能夠根據商業建筑工程結構受力傳力特點和功能建設需求,在建筑中結構形式變化的樓層中靈活布置轉換構件,該樓層結構可以作為正常建筑樓層使用,也可以設置成為技術設備結構層。對于底層結構空間相對較大的具有塔樓結構的高層商用建筑,在設置轉換成結構的時候應該選在裙房結構的屋面層結構當中,這樣一來能夠防止建筑中出現剛度較小的樓層結構,保證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轉換成結構的設置有效擴充了建筑底部結構的空間,優化了建筑布局結構設計的靈活性,豐富了建筑中的功能類型,比較適用于高層商業建筑工程,轉換層結構能夠將建筑上方縱向結構的荷載力進行傳遞,傳遞到其下部分建筑結構的縱向結構中,實現傳力途徑的有效優化。

高層商業建筑轉換層結構常見類型

1、箱式轉換結構

箱式轉換層結構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單向托梁結構,第二部分為雙向托梁結構,應用此種轉換成結構的的時候上層樓板結構和下層樓板結構要進行統一澆筑處理,進而令其形成整體結構。此種轉換成結構具有較大剛度和突出的整體性。

2、梁式轉換結構

梁式轉換層結構是高層商業建筑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轉換結構類型。此種轉換層結構一般被應用在垂直轉換層結構當中,梁式轉換層結構在傳力過程中需要借助轉換梁結構、上部墻體結構以及下部墻體結構。此種轉換層結構的傳力狀態具有明確直接的特性,造價相對來說比較低廉,結構受力分析與核算的難度比較低。

3、板式轉換結構

板式轉換層結構主要由厚板結構組合而成,此種轉換層結構較厚,一般來說控制在2.8m左右,進行轉換層結構下部分設計的時候可靈活設置,此種結構具有較大自重,在施工過程中耗材較多,工程操作難度比較大。

4、桁架轉換結構

桁架轉化層結構如果根據結構類型進行種類劃分,可以分成兩種,一種為空腹桁架轉換層結構,另一種為實腹桁架轉換層結構,此種結構類型具有比較明確的受力特征,結構層使用空間更大,這種轉換層結構類型自重比較輕,抗震性能比較突出,但是此種轉換層內部結構相對比較復雜,因此進行重要節點設計的時候要遵守轉換結構設計原則。桁架轉換層結構受力情況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如果結構設計存在失誤很容易存在剪切脆性破壞等一系列問題,為此進行結構設計的時候要確保配筋計算的準確性。

5、巨型框架轉換結構

框架轉換層結構當前在高層商業建筑結構中應用頻率正在逐漸升高,此種轉換層結構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縱向筒體結構,一部分是巨型梁結構,此種結構抗震性能優越。

6、斜柱轉換結構

斜柱轉換層結構在水平方向的荷載較大,在進行結構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建筑的平面布局方案進行考量。為確保該轉換層結構在使用過程中能夠處于平衡的受力狀態,可以設計拉梁結構和圈梁結構等。轉換層中的斜柱結構要穿過多數樓層,以用于消除上部分和下部分樓層作用力產生的影響。

三、高層商業建筑轉換層結構設計要點

1、結構設計和布置

工程設計人員進行結構轉換層結構設計的時候要注意如下幾個設計要點,首先,由于建筑結構縱向位置上的砼結構構件未能實現上下兩部分的貫通,設計人員需要選擇轉換層構件的形式。在轉換層結構設計方案中常見的結構包括桁架轉換層類型、梁式轉換層類型以及空腹桁架轉換層類型,不同結構類型的高層商業建筑工程中還要視情況設置箱體轉換構件、斜撐轉換構件或者進行厚板轉換層結構設計。其次,結構設計期間,如果高層商業建筑中的轉換層結構構件為筒體構件,設計過程需確保內筒結構呈現貫穿且落地的狀態。為了確保轉換層結構的安全性能,設計人員要對周邊墻體結構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厚處理,這樣一來能夠保證筒體轉換構件剛度達標,且結構整體性達到建筑安全標準。第三,對商業建筑中框架剪力墻結構進行處理的時候,設計人員也要按照筒式轉換構件的處理方式進行設計,結構也需要處于貫穿且落地狀態,墻壁結構的加厚處理不要忽略。

2、模板支撐結構設計

進行模板支撐結構設計的時候,要注意如下幾個要點,首先,高層商業建筑中的轉換層結構通常分布復雜,梁結構和柱結構內部的配筋數量較多,分布的比較密集,在施工中需要應用大量混凝土材料和鋼筋材料,對于結構本身的承重要求比較嚴苛。其次,結構設計人員對轉換層結構進行受力分析之后,才能進行模板支撐結構的選型,模板支撐結構的穩定程度和荷載效果都是考察的重點。

3、鋼筋設計

進行鋼筋設計的過程中要重視以下設計要點,首先設計人員要重視鋼筋裝置的綁扎順序,對所用鋼筋材料的尺寸規格進行復檢,并進行受力檢測。鋼筋材料的綁扎處理順序要根據轉換層結構實際建設流程和處理需求進行選擇。對于鋼筋尺寸要嚴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節省材料費用,其次,鋼筋結構的設置要注意避讓處理,穿插點位的設置要提前計算分析,確保合理。在梁結構和柱結構的節點部分鋼筋分布點位要相對密集,提升含鋼量。在節點位置的主筋結構尺寸相對來說比較長,進行轉換層結構設計的時候要使用工字鋼設計方式。

4、過渡設計與防震設計

通常情況下,高層商業建筑的轉換成結構受到自身建筑結構屬性和梁結構柱結構的構造設計等的影響,結構受力相對復雜,轉換層結構需要負荷建筑工程結構的整體重量,與此同時還需要承擔功能轉換的作用,如果在結構設計過程中存在參數不達標的情況,會對轉換層結構的實際抗震效果造成影響。轉換層結構設計還應該符合結構跨度參數標準,截面部分尺寸面積也要滿足設定,結構設計人員進行轉化層過渡結構設計的時候要注意要點控制,其中要重視柱結構的應用設置,梁結構合理匹配,數量不宜設置過多,有益于抗震效果的體現。這種設計理念也是當前的主流。

5、落地剪力墻設計

進行落地剪力墻結構設計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首先是洞口部位的結構設計,一般來說洞口點位要設置在墻體結構的中間位置。其次是對于落地剪力墻結構的間距設置,常規情況下間隔距離不得超過36m。如果高層商業建筑對于結構抗震設計具有較高要求,間隔距離要設置在20m左右。

結語:綜上所述,轉換層結構在高層建筑中應用廣泛,其設計質量影響著整個高層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及使用功能。帶有轉換結構的高層建筑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發展趨勢,鑒于每一座建筑中其結構都有自己的特點,就應該要選取合適的轉換層結構,在施工中要注意每一個環節,充分的了解轉換層的結構,做好結構設計,促進建筑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子豪.轉換層結構設計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J].房地產世界,2020(22):38-40.

[2]崔晨光.高層建筑中的轉換層結構設計要點研究[J].建材與裝飾,2020(17):87+90.

[3]姚毅.轉換層結構設計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住宅設施,2019(12):38-39+92.

城市商業結構研究方向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城市商業銀行經過20年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為我國金融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城市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仍然會面臨著諸多挑戰。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歷程,其次分析了城市商業銀行發展面臨的嚴峻形勢,最后得出了幾點有利于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競爭策略。

關鍵詞:城市商業銀行;競爭;策略

2013年以來,在經濟轉型不斷深化、資本約束日趨嚴格、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金融脫媒、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等趨勢下,城市商業銀行面臨的整體發展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將直接面對來自市場競爭加劇和自身發展轉型的雙重挑戰。

一、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歷程

從1995年我國第一家城市商業銀行成立到現在,城市商業銀行走過了20年的發展歷程。城市商業銀行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粗放式經營到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的轉變,成為我國金融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根據國內城商行的發展特點,可以將城商行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1995年至2000年此階段為艱難起步階段;2000年至2004年此階段為努力調整階段;2004年至今為加速發展階段。

二、城市商業銀行發展面臨的嚴峻形勢

(一)區域局限性,跨區域經營發展緩慢。首先,單一區域經營模式限制了城市商業銀行的業務拓展能力和規模擴張能力;其次,單一區域經營不利于中間業務的開展;然后,單一區域經營模式不利于城市商業銀行分散經營風險。在成立之初,商業銀行的發展普遍較為緩慢,城市商業銀行對本地企業的支持發展非常有成效。但是隨著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簡單的依靠存貸差維持盈利模式已不再適合現代化的商業銀行發展模式,而狹隘的地域環境已經深深的制約了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

(二)非傳統金融機構的崛起以及市場利率的自由化。2013年,被視為互聯網金融的元年,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余額寶為代表的一批P2P網絡信貸的迅速崛起,對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信貸機構造成了不同成都的沖擊。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自由化意味著更低的準入和更加激烈的競爭,短端利率波動加大。利率市場化邏輯上會帶來利率的相對抬高,但在實證過程中很難排除貨幣政策、通脹、經濟增長等宏觀變量對利率的影響。

(三)業務創新和開發能力不足。城市商業銀行無論是在業務創新方面,還是在開發能力方面都比不上大型商業銀行。根據最新研究顯示,我國銀行業的戰略群逐漸形成,城市商業銀行的縱向一體化程度比較低,產品多樣化程度也比較低;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產品多樣化程度和縱向一體化程度都比較高;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縱向一體化程度高于城市商業銀行,而低于國有商業銀行,而產品多樣化程度則與國有商業銀行旗鼓相當。

(四)風險控制能力較弱。城市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理念遠未成熟,缺乏一套完善的風險防范體系,風險管理手段有待提高。根據《銀行家》雜志發布的信息,國有控股的商業銀行的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例一般在30%左右,股份制商業銀行在25%左右,城商行普遍在40%以上,已經超過了銀監會規定的監管值。貸款客戶的過于集中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特別是壞賬率高的時候,影響商業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

三、城市商業銀行的競爭策略

(一)推進業務創新和品牌建設

拓展銀行卡業務。銀行卡業務在國內屬于比較成熟的業務模式,在進行銀行卡業務拓展時,不僅可以減少創新成本,還可以通過銀行卡業務的發展帶動其他業務的發展,總之,銀行卡業務具有低成本和高收益的特點,特別是對于城市商業銀行業務模式比較單一的銀行,大力發展銀行卡業務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

大力發展網上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以前,網上銀行的模式就已經比較成熟。網上銀行與具有營業實體的商業銀行網點相比,據有智能化、低成本和高效的優勢。首先,低成本,網絡銀行的應用可以減少實體營業網點的數量以及人力資源成本;其次,智能化,網上銀行借助發達的信息技術以及人機智能理論,可以實現相對智能的自助模式;然后,高效,在實體的營業網點,往往需要預約排號,而在網絡中僅需要電動鼠標,自助辦理業務即可。

開發新型金融理財產品。首先,市場對于金融理財產品有巨大的需求,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在經濟水平上也就具有了理財的需求。其次,在我國金融理財產品比較單一,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的金融監管比較嚴格,限制了金融理財產品的開發。隨著利率自由化的施行,預示著金融監管政策逐漸放寬,為金融機構開發新型金融產品創造了條件。所以,日照銀行應該抓住機會,設計出一些符合市民購買傾向的金融產品。

(二)跨區域經營戰略。城市商業銀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會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但隨著部分城市商業銀行進行跨區域經營的嘗試并取得成功的效果,使城市商業銀行正逐漸成為繼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后的新勢力,因此,跨區域經營逐漸成為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突破瓶頸的關鍵戰略。

城市商業銀行必須步步為營,時時防范風險,特別是在跨區經營中對資產質量、公司治理結構、風險控制等方面的條件控制。堅持城市商業銀行目前的市場定位理念,堅持服務中小客戶。作為服務型行業,人才的缺失必然會導致管理經驗的不足,特別是要在跨區經營的過程中,這種人才的短板現象會更加明顯。因此,城市商業銀行要不斷的完善人才培訓機制,加大管理層次人才的儲備力度,逐年提高人才的引進與培養經費。

(三)聯合重組和上市戰略。目前,在A股市場中只有3家城市商業銀行,其中包括南京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解讀“十八大”報告可以發現,國家政策逐漸向金融方向傾斜,甚至有一部分專家提議在A股市場下設“城商行板塊”。通過以上三家城商行的上市情況來看,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可以通過上市的策略,調整股權結構,逐步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以山東省為例,山東省共有14家城市商業銀行,在全國范圍內名列前茅。過于密集的城市商業銀行數量,不利于城市商業銀行規模的壯大,反而加劇了城市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所以對于一些同區域特別是經濟關聯性特別強的區域應該嘗試進行聯合重組,這也是城商行不斷發展壯大一種趨勢。

(四)減少政府干預,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首先,完善公司結構的關鍵在于減少政府的干預。只有減少了政府干預,真正實現城市商業銀行經營的市場化,以盈利性為經營目標,才能不斷的發展壯大。其次,為了保護小股東的合法權益,就必須不斷的改善股權結構,發揮股東大會的作用。然后,完善獨立董事制度,發揮監事會的作用。城市商業銀行在以往的經營中監事會的作用并不明顯,監事會的主要分責人員也只是表層次的,并未實現監事會設立的初衷。最后,建議城市商業銀行實施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因為這種組織結構的優點在于管理層級少,信息傳遞快,可以減少工作量,縮減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參考文獻:

[1]葉望春.中小銀行的市場定位戰略[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2]周立、戴志敏.中小商業銀行與發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3]王志強、鄒高峰.中小企業信貸風險分擔機制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1(5).

[4]李炅宇、劉偉.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定價策略[J].銀行家,2011(4).

城市商業結構研究方向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本文首先提出西部城市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然后通過對西部城市化現狀的思考,提出通過改變西部二元經濟結構,通過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和市場化來促進西部城市化發展.西部城市化道路應根據西部特點選擇合適的城市發展戰略。同時在西部城市化道路上應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經濟、環境、人口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西部地區 城市化 二元經濟結構

上一篇:中學生人生觀教育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廣播電視微波通信技術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