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感染效應范文

2023-09-18

感染效應范文第1篇

[關鍵詞]農戶信貸;社會互動;隧道效應;跟上瓊斯效應

Key words: farmers' credit; social interaction; tunnel effect;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 effect

一引言

我國農戶往往兼具“生產者”和“消費者”雙重身份,因此農戶在參與農村金融服務的過程中,通常存在以生產性名義貸款,獲得資金后卻向消費需求轉移的現象。以往對農戶金融行為的研究大多立足于傳統的“小農理性論”基礎,隨著研究的深入和實地調研的推進,發現傳統的“完全理性”無法解釋農戶的金融行為。因此,越來越多的研究將社會學、心理學理論納入農戶金融行為研究框架中。Georgarakos認為,當家庭社交范圍越大,與朋友之間的交流互動越多,那么該家庭發生信貸行為的傾向和信貸規模就越大;在社會互動環境下,存在貸款的家庭,對家庭下一時期最低收入的預期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意義[1]。貸款既可以促進農戶生產也可以滿足消費需求,農戶會對同一信息作出不同的反應。但農戶在產生信貸行為后可能出現兩種傾向:一是傾向于投資性消費,二是傾向于炫耀性消費。這兩種不同的消費傾向可以產生不同的預期結果:一種是模仿積極經濟行為,進行生產教育投資,走向趨同的優質社會經濟地位;另一種是模仿同伴的奢侈生活消費標準,有可能陷入貧困,但哪一種效應更為明顯并不清晰。

本文嘗試從社會互動視角,利用CHFS(2015&2107)數據庫探究農戶貸款后的消費選擇行為傾向。研究目的旨在通過對農戶貸后消費選擇行為的剖析,分析農戶真實的信貸動機,進一步推斷農戶的實際信貸需求情況,在設計中考慮如何提供與農戶金融服務需求匹配的金融產品,引導農戶合理地使用信貸,提高農村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二“隧道效應”與“跟上瓊斯效應”

(一)社會互動效應

Julius Schonherr 和 Evan Westra把“最小的社交互動”定義為:當兩個或多個有意識的人相互并且有意識地影響彼此的行為時,他們就處于社會互動中[2]?;诮洕鷮W視角的社會互動定義為:個體所享受到的效用或利得的多寡受到該個體所屬參考群體中他人行為的影響[3-4]。事實上,社會互動效應僅是行為決策互動效應的總稱。通過文獻梳理發現,國內外學者根據參考群體、作用機制和產出結果對社會互動效應進行了不同分類[5-6]。從產出結果角度來看:當社會互動帶來的影響是正向積極的,稱為“隧道效應”;當社會互動帶來的影響為負面消極的,則稱之為“跟上瓊斯效應”。

“隧道效應”最初由Hirschman和Rothschild[7]提出,采用交通堵塞進行了描述,但在經濟學領域關于“隧道效應”的研究常用來證明高收入不平等與生活幸福感的相關性[8-9],具體指低收入群體以高收入群體為參考,當高收入群體快速發展時,低收入群體依照高收入群體的發展情況來預測自身發展[10]。隨著研究的深入,有學者將“隧道效應”與貧困減緩、金融包容性納入統一研究框架進行研究[11]。

“跟上瓊斯效應”是一個社會地位尋求理論[12-14]。Veblen在《休閑階級理論》(1912年)一書中提出,不太富裕的人傾向于效仿富裕的休閑階級,并通過炫耀性消費或炫耀性休閑來表明自己的價值。社會學學者提出人們關心自己在社會等級中的排名,并希望跟上密切相關的人,如鄰居和親戚[15-16],因而“跟上瓊斯效應”是指參照群體的收入會對個人的主觀幸福產生負面影響。低收入家庭,為了維持和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通過模仿富裕家庭的消費方式,例如購買汽車、珠寶和其他奢侈品等方式獲得社會認可[17-19],但這種模仿結果有可能因為盲目消費而陷入貧困境地。

顯然,農戶消費選擇行為常與農戶借貸行為相關聯。無論富裕戶還是非富裕戶,其信貸需求除了滿足生產性需求以外,還需要滿足其消費需求[20]。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農戶參與借款的生活性動機不斷減低,而收入性生產和商業性動機不斷增強[21]。

(二)社會互動中的“隧道效應”

在相對貧困的群體中,適度的金融發展會改善生活,增加平等提升福利[22]。我國農村環境相對閉塞,農戶的知識水平有限,當出現對未來情景的不確定情況時,農戶往往選擇從社交成員那里尋求信息,以形成對未來收入和財富狀況的預期。如果存在相對富裕農戶通過信貸獲得資金,進行商業投資或人力資本投資,從而改善了其收入和社會地位,其他農戶就會認為他們的成功是對自己未來的承諾。為了提高自身的經濟社會地位,農戶傾向于通過社會互動中的學習溢出,模仿成功者的行為,即借助申請信貸,來投資商業活動或學習培訓等未來能帶來正向回報的消費,進一步積累財富或積累人力資本,從而效仿他人的成功[11]。

貝克爾表示,人力資本是一種對未來存在福利影響的一種消費支出。這種消費支出往往提升人的素質能力或其他資本,比如子女教育、在職培訓、醫療、保險、遷移及社會學習等。對于農戶而言,其“改天換命”的渠道有限,要么寄希望于自身,通過加大農業生產或者擴大工商業規模提升家庭財富,要么寄希望于子女,通過教育擺脫貧困。而接受教育、擴大生產、尋找工作,以及保證生活都需要一定的初始投資,因此通過信貸獲得資金,將其投入到能夠增加家庭未來收益的用途上去便十分合理。此外,在社會互動環境下,農戶為了提升未來的福利效果,保證家庭的生產生活水平,會效仿成功人士,選擇將信貸資金投入子女教育、在職培訓、生產經營再擴大及保險等方面[23]。綜合來看,農戶將信貸資金投向生產、人力投資方面,不僅是對資金配置的理性決策,也是在社會互動下的正外部性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農戶貸后選擇投資性消費,會帶來正向積極結果,“隧道效應”發揮作用。

(三)社會互動中的“跟上瓊斯效應”

經濟學家[24-25]研究發現,消費者購買產品不僅是為了功能實用,也為其社會意義。根據“跟上瓊斯效應”,當農戶觀察到其他人在收入和地位方面的改善時,可能會產生嫉妒和不甘等負面情緒[26]。而低收入農戶為了維持或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會增加奢侈品、人情往來和婚喪嫁娶等“炫耀性消費”的支出來獲得社會認可[27-29]。但是,由于這些支出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收入來源,低收入的農戶只能依靠持續地信貸融資來維持高額消費[30-31]。

在村莊共同體內部,農戶之間的關系靠道德、習俗、網絡、文化等非正式制度來規范和協調。因此,農戶的消費行為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和“炫耀性”,存在“位置消費”或“面子消費”現象。農戶炫耀性消費除了包括奢侈品消費外,還包括人情往來和家庭基本建設。其一,人情往來是鄉土社會中農戶交流感情、增加社會資本的重要途徑。其二,修建房屋也是農戶在鄉土社會中獲取聲望、尊嚴和榮譽,從而積聚社會資本的重要手段。這些“炫耀性消費”往往是屬于大額支出,當占據比例過大時,農戶容易陷入“支出型貧困”中。若農戶選擇通過信貸來維持“面子工程”,就存在入不敷出的風險,從而陷入家庭財務困境,加劇貧困現狀[32]。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的“隧道效應”所預示的是在社會互動中比較,通過信貸改善生活帶來的積極結果;“跟上瓊斯效應”所預示的是在社會互動中比較,通過信貸籌集資金從而盲目消費的結果。本文的重點將社會互動概念引入農戶金融行為分析,檢驗“隧道效應”和“跟上瓊斯效應”是否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三數據、變量與模型構建

(一)數據來源

本文采用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調研數據(CHFS)。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作為最早開展的全國大型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研究,其研究方法科學,覆蓋人群廣泛,對中國家庭金融行為狀態進行了連續性的調研。在實證過程中,本文采用了CHFS2015數據庫中的農戶正規信貸數據和CHFS2017數據庫中的農戶信貸消費數據。選擇行為在貸后發生,為避免農戶信貸消費選擇對于貸款可能存在反向因果影響導致的內生性問題,選擇滯后的信貸消費數據作為關鍵變量。

數據獲得:對CHFS2015和CHFS2017分別進行數據清洗。首先對CHFS2015年三個子數據庫進行合并獲得133183條原始數據,根據戶口性質剔除85218非農業家庭數據得到47965條農戶家庭數據;根據戶主個人信息,對剩余數據進行數據清洗和缺失值處理,獲得11652條最終數據,保留家庭ID、有效信貸機會,以及戶主、家庭特征等變量作為數據庫A。用同樣方法對CHFS2017年三個子數據庫進行合并獲得127012條原始數據,根據戶口性質剔除81945條非農業家庭數據得到45067條農戶家庭數據;根據戶主個人信息,并對剩余數據進行數據清洗和缺失值處理得到12732條農戶數據,僅保留12732條農戶數據中的家庭ID、投資性消費數據和炫耀性消費數據等變量,儲存作為數據庫B。將數據庫A和數據庫B按照家庭ID及m:m的原則進行合并,以2015年篩選出的11652條數據為基礎數據。在11652條有效數據中,經過DEM方法進行有效需求篩選后,存在有效信貸需求的農戶為1549戶,占總樣本比為13.2%,成功申請到貸款的農戶為570戶。

(二)變量說明與統計

1.因變量

信貸消費傾向的因變量分為投資性消費(IC)和炫耀性消費(CC),來自CHFS2017數據庫,均取對數以確保數據平穩。投資性消費來源于CHFS2017數據庫中教育、生產經營及保險方面數據,炫耀性消費來源于CHFS2017數據庫中的大額支出的人情禮金、大件非必須耐用消費品、旅游娛樂及奢侈品等數據。

2.核心自變量

根據對“隧道效應”和“跟上瓊斯效應”的定義,將信貸和社會互動作為核心自變量。信貸(Credit)衡量農戶是否成功申請到貸款,用0-1變量表示。收入比較變量(Income_gap)表示農戶和同村其他農戶的收入差距。在變量處理中考慮到家庭規模因素,將家庭收入依據OECD平方根等價量表進行調整,得到農戶家庭人均收入。首先求出同伴收入,即剔除農戶i后,同村落其他農戶家庭人均收入的平均值。由于收入比較更多體現了農戶i家庭和同伴收入的差距,因此采用同伴家庭人均收入和農戶i家庭人均收入的差值來體現收入比較這一特征。當收入比較(Income_gap)變量值越大,說明農戶i和同村其他農戶差距越大,農戶i受到的激勵可能越大。

3.控制變量

控制變量主要包括戶主特征、家庭特征及地區特征。戶主在家庭決策中扮演主導者的角色,其年齡、性別、政治關系、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金融知識水平,以及風險偏好都影響著家庭信貸行為的發生。家庭特質是影響家庭經濟決策和資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因此引入家庭資產規模及家庭幸福感兩個變量。此外,不同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以及信貸發展水平等存在明顯差異,通過引入地區虛擬變量控制這一層面的影響。

戶主性別為虛擬變量,若戶主為男性,則取值為0,否則取值為1;戶主年齡由調查年份2015減去出生年月加1得出;戶主受教育程度為虛擬變量,取值越高表明戶主受教育程度越高;戶主政治身份為虛擬變量,若戶主為黨員,則取值為0,否則取值為1;家庭資產取對數。金融關注度、風險偏好和家庭幸福感為虛擬變量,取值為1-5,取值越大表示金融知識關注度越低、風險接受能力越弱、家庭幸福感越低。戶口所在區域為虛擬變量,若家庭處于東部地區取值為0;若處于中部地區取值為1;若處于西部地區取值為2。

對樣本數據依據是否獲得信貸分別對主要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其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核心變量方面,獲得信貸的農戶,其投資性消費和炫耀性消費分別為7.4553和6.9476,高于未獲得信貸農戶的投資性消費(5.5397)和炫耀性消費(6.4152),獲得信貸農戶的投資性消費均高于炫耀性消費。獲得信貸農戶的收入比較變量值(1.3964)高于未獲得信貸農戶的收入比較變量值(1.3046)。

控制變量方面,獲得信貸的農戶戶主則更為年輕(50.3035<57.0158);同時,獲得信貸農戶的受教育程度也相對較高(2.6544>2.4730),但以小學、初中為主,符合我國農村中老年人教育水平的一般情況;獲得信貸的農戶對金融知識掌握程度更高;風險偏好水平對比表明,盡管樣本農戶都屬于風險厭惡型客戶,但獲得信貸的農戶對風險的接受程度高于未獲得信貸的農戶(3.9544<4.5494);此外,獲得信貸的農戶,其家庭資產規模(7.6682)顯著高于未獲得信貸農戶(3.0677);而樣本農戶的家庭幸福感都處于“比較幸福”和“一般”,差異較小。

(三)模型構建

通過得分傾向匹配(PSM)方法判斷信貸是否對農戶的消費行為產生影響,探究農戶貸后支出傾向問題。

依據農戶是否成功申請信貸,將具有有效需求的農戶樣本分為信貸處理組(Credit=1)和控制組(Credit=0),基于Rubin(1974)提出的“反事實框架”,探究農戶信貸對消費是否有因果作用。通過PSM方法考慮樣本的自選擇偏誤,以應對截面數據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在給定的具有信貸農戶樣本情況下,個體農戶i進入處理組的條件概率為

通過匹配處理后,獲得信貸農戶的平均處理效應(ATT)估計量的一般表達式為:

其中,N1=∑Di為信貸處理組農戶數,而∑i:Di=1表示僅對信貸處理組農戶進行加總;yi表示獲得信貸的總體農戶的消費支出,y0i表示控制組農戶的消費支出。本文對農戶的總體消費、投資性消費和炫耀性消費分別進行PSM測算。在確定信貸對農戶消費存在顯著性影響后,進一步探究“隧道效應”和“跟上瓊斯效應”的存在,故同時引入信貸和收入比較變量,解釋農戶受到收入比較刺激后,通過借貸滿足不同消費傾向。“隧道效應”驅動的信貸消費傾向與“跟上瓊斯效應”驅動的信貸消費傾向可分別表示為:

其中,ρ1和ρ2為常數項,θ1、θ2、ξ1和ξ2為回歸系數,ε1,i和ε2,i為隨機誤差項。由于“隧道效應”和“跟上瓊斯效應”都是受到他人相對收入刺激而產生的行為,因此引入Income_gap變量。Credit系數表示農戶的消費在信貸后產生的變化程度,Income_gap系數表示農戶的消費傾向受到相對收入的刺激后產生的變化程度。

四實證分析

(一)基礎性檢驗

為了剔除多重共線性的影響,采取方差膨脹因子法(VIF)對所有自變量進行檢驗。檢驗結果顯示,整體平均方差膨脹因子為1.10,根據經驗法則,其值都遠小于10,因此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檢驗結果如表 2所示。

(二)信貸行為對農戶消費的處理效應分析

其一,分析信貸是否會對農戶后續消費產生影響。通過stata15.1就是否獲得信貸對農戶投資性消費和炫耀性消費繪制箱線圖,具體見圖1(a)和圖1(b)。圖1(a)表明獲得信貸農戶的投資性消費的四分位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均明顯大于未獲得信貸的農戶。同理,圖1(b)表明獲得信貸農戶的炫耀性消費高于未獲得信貸的農戶。

其二,為了進一步驗證信貸對農戶消費的影響,采用PSM對數據進行處理。第一步,將樣本農戶數據進行隨機排序后,分別對投資性消費和炫耀性消費采用pstest檢驗衡量變量匹配后是否平衡。投資性消費的pstest結果如表3所示。圖2呈現了投資性消費和炫耀性消費匹配前后各變量的變化情況??梢悦黠@看出,無論是投資性消費還是炫耀性消費,其變量匹配后的標準差偏差以零偏差為基準,顯著縮小了波動范圍。

表4列舉了投資性消費和炫耀性消費基于核匹配(1∶4)、K近鄰匹配和半徑匹配(0.01)所獲得的PSM方法處理結果。就投資性消費而言,在核匹配方式下,農戶匹配前,處理組與控制組的家庭投資性消費對數值分別為7.4553和5.5397,處理組的投資性消費量比控制組高1.9157個單位,說明獲得信貸行為的農戶其投資性消費金額明顯高于未獲得信貸行為的農戶。采用核匹配(1∶4)匹配后,處理組的投資性消費量增加了1.6354個單位(7.4553-5.8199=1.6354);采用K近鄰匹配(1對4)的投資性消費比匹配前增加了1.3382個單位(7.4553-6.1225=1.3382);同理,采用半徑匹配(0.01)的投資性消費比匹配前增加了1.5339個單位(7.4553-5.9214=1.5339)。在三種匹配模式下,ATT估計值所對應的t值都大于臨界值2.58,故在1%水平下顯著。

炫耀性消費的PSM處理結果表明,除了K近鄰匹配外,核匹配(1∶4)和半徑匹配(0.01)的ATT估計值所對應的t值均小于2.58,均通過1%水平下的顯著性檢驗。綜上所述,信貸對農戶的投資性消費和炫耀性消費都存在正向影響,參與信貸使得農戶的心理賬戶的可支配資金增加。

(三)“隧道效應”和“跟上瓊斯效應”

由PSM檢驗可知,信貸對農戶的投資性消費和炫耀性消費都存在激勵作用,即農戶的貸后消費存在兩種支出傾向。但是,到底何種消費傾向發揮主要作用,以及所帶來的結果如何卻不知道。由兩種效應的原理可知,農戶需受到相對收入的影響,刺激了其貸后消費行為才滿足受到“隧道效應”或“跟上瓊斯效應”激勵的要求。因此,回歸的核心變量為同伴收入變量及有效信貸機會變量,當兩個變量同時顯著時,表明“隧道效應”或“跟上瓊斯效應”存在。用stata15.1進行最小二乘回歸,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REG1和REG3分析農戶信貸行為對何種消費的影響程度,REG2和REG4在REG1和REG3的基礎上,加入了社會比較因素,分析“隧道效應”和“跟上瓊斯效應”是否存在。

在社會互動影響下,如REG2和REG4所示,是否獲得信貸對農戶的兩種消費都會產生影響,但投資性消費的影響更加顯著。參加信貸的農戶相對于未參加信貸的農戶,會多支出1.3702個單位的投資性消費和0.3472個單位的炫耀性消費,農戶的投資性消費和炫耀性消費都會增加,即農戶參與信貸后,愿意將資金分配到生產生活投資上,改善生活。收入比較變量對農戶投資性消費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說明收入比較會刺激農戶滯后期的投資性消費增加;但收入比較變量對農戶炫耀性消費的影響不顯著。

綜合信貸與收入比較變量來看,如果“隧道效應”是激勵農戶獲得信貸并積極投資的因素,那么獲得信貸的農戶會在投資性消費中支出更多,從而通過累積人力資本或者擴大生產來改善財富狀況。在REG3的回歸結果中,信貸以及收入比較對農戶的投資性消費都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表明“隧道效應”存在,說明社會互動可以通過農戶的投資性消費帶來積極的結果。農戶通過社會互動,對收入、經濟社會地位進行比較,既產生羨慕的情緒,也產生效仿的動力。在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大體相似的情況下,農戶有理由相信自己未來可以達到成功農戶的經濟社會地位。因此,通過模仿他人申請信貸資金投資未來的行為,來提升生產、生活水平,從而效仿他人成功、提升自我幸福感和福利水平。然而,在REG4的回歸結果中,收入比較對農戶的炫耀性消費不產生顯著影響,說明“跟上瓊斯效應”不存在,也許農戶在消費過程中保持著一定理性,盡管信貸使得農戶可支配收入增加,但是農戶卻不會因為攀比而盲目消費。

控制變量方面,年齡越小、婚姻關系越簡單、金融知識越豐富、風險接受水平越高、家庭資產越豐厚的農戶檢驗更容易顯著;性別和學歷的系數為負數,說明女性戶主更容易受到刺激增加消費;學歷越低、地區越靠近西部的農戶更容易受到社會互動的影響。具體可歸結為如下兩點:

第一,盡管信貸對農戶的投資性消費和炫耀性消費都有促進作用,但在消費過程中,農戶對投資性消費的傾向更大,說明農戶的信貸資金還是以生產性投資為主;第二,“隧道效應”顯著,而“跟上瓊斯效應”不顯著,說明有正向的社會互動作用,農戶利用信貸資金大力發展生產,提升經濟、社會地位。當“隧道效應”的作用從個人擴展到群體時,有效利用信貸可以有利于村落集體經濟水平的提升,有助于鄉村振興的建設與發展。

本研究對“隧道效應”和“跟上瓊斯效應”的檢驗,也與其他學者研究結論相吻合。例如,Li[11]的研究指出,在金融包容性背景下,窮人能夠積極使用金融資源來投資人力資本,而不是進行非理性消費來進行自我炫耀,“隧道效應”顯著,“跟上瓊斯效應”不顯著。謝家智等[33]從心理學角度證明了金融借貸產生的心理財富對生存型、發展型、享受型消費呈現逐步遞減的現象,即在通過信貸增加資金來源后,農戶更傾向于增加投資性消費,并且可以積極預測未來的福利效應提升;同時,盡管炫耀性消費也會相應增加,但不用擔心農戶因盲目追求消費而陷入更加貧困的境地。

五結論

信貸在短時間內能夠增加農戶可支配資金,從而平滑現金流,促進農戶消費。但是,農戶信貸的初衷不一定僅僅因為生產的資金短缺,也可能是在社會互動刺激下的行為選擇。作為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個體與家庭,情緒和心態的變化會導致農戶做出不同的消費決策,進而產生不同結果。本文的檢驗結果表明,社會互動能夠有效地促進農戶利用信貸提升自我福利,即在社會互動的正向引導下,可以發揮信貸支農的預期效果。農戶參與信貸的主要目的依舊是發展生產、提高收入,因此仍需創新并推廣契合農戶需求的生產性貸款。通過政府與金融機構聯合,樹立信貸信用典型農戶,宣傳榜樣信貸農戶成功投資的典型實例,帶動同村其他農戶積極參與信貸,發揮資金的杠桿作用,進而改善生活,提高收入水平。

本文結果表明,“隧道效應”顯著,即正向結果占據主導地位。但不合理的消費仍然可能存在,依舊可能發生“跟上瓊斯效應”所代表的過度消費和“貧困陷阱”等結果。因此,需要對農戶的消費進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導,盡量避免炫耀性消費。地方政府和各級金融機構需要在農村開展廣泛宣傳和正面宣講,樹立科學消費觀,引導農戶形成正確的消費理念,正確發揮“隧道效應”中正向、積極的一面。同時,農戶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在社會互動的正向情景中,實現對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規避盲目消費,從而實現短期和長期福利的共同增長。

[參考文獻]

[1]Granovetter, Mark.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3):481-510.

[2]Schnherr J, Westra E. BeyondInteraction: How to Understand Social Effects on Social Cognition[J].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2019(1):27-52.

[3]Ryley T J, Zanni A M.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Travel Uncertainty[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3(31):249-257.

[4]潘馳, 郭志達. 社會互動效應下通勤者出行方式選擇行為研究[J].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 2017(6): 101-106.

[5]姚瑞卿, 姜太碧. 農戶行為與“鄰里效應”的影響機制[J]. 農村經濟, 2015(4) :40-44.

[6]Friedrichs J, Galster G, Musterd S. Neighbourhood Effects on Social Opportunities: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Research and Policy Context[J].Housing Studies, 2003(6):797-806.

[7]Hirschman A, RothschildM . The Changing Tolerance for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World Development, 1973(4):544-566.

[8]Cheung F. Can Income Inequality be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Outcomes? Hope Mediates the Positive Inequality-happiness Link in Rural China[J].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6(4): 320-330.

[9]Rozer J,Kraaykamp G.Income Inequ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 Cross-national Study on the Conditional Effects of Individual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3(113):1009-1023.

[10]Evy-Garboua L, Montmarquette C. Satisfaction Judgements and Utility Analysis[M]. Paris:University Paris I Mimeo,2001.

[11]LiLinyang.Financial Inclusion and Poverty: The Role of Relative Income[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8(52):165-191.

[12]Veblen T. The Theory of the Leisu Reclass[M]. London: George, 1899/1994.

[13]Duesenberry J S. Income, Saving,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9.

[14]Hirsch. Social Limits to Growth[J].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1977(1):61-67.

[15]Jürgen Maurer, André Meier. Smooth it Like the 'Joneses'? Estimating Peer-Group Effects in Intertemporal Consumption Choice[J]. Economic Journal, 2008(118).

[16]Guven C , Rensen B E . Subjective Well-Being: Keeping Up with the Perception of the Joneses[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12(3):439-469.

[17]Rayo L , Becker G S . Peer Comparisons and Consumer Debt[J].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2006(1):231-248.

[18]Omer Moav, Zvika Neeman. Status and Poverty[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10(2-3):413-420.

[19]Bertrand, Marianne, Morse, Adair. Trickle-Down Consumption[J].Nber Working Papers, 2013(1):863-879.

[20]黃祖輝, 劉西川, 程恩江. 中國農戶的信貸需求:生產性抑或消費性——方法比較與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 2007(3): 73-80.

[21]尹學群, 李心丹, 陳庭強. 農戶信貸對農村經濟增長和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 [J]. 農業經濟問題, 2011(5):21-27.

[22]Galor O, Moav O. From Physical to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4(4):1001-1026.

[23]紀志耿. 效用函數修正視角下的農戶借貸行為[J]. 社會科學輯刊, 2008(5):112-115.

[24]Frank R H. The Demand for Unobservable and Other Nonpositional Good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1):101-116.

[25]Becker G S. A Theory of Marriage: Part I[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3(4):813-846.

[26]Akay A, Bargain O, Zimmermann K F. Relative Concerns of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 China[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2012(2): 421-441.

[27]Rayo L, Becker G S. Peer Comparisons and Consumer Debt[J].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2006(1):231-248.

[28]Moav O, Neeman Z. Status and Poverty[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10(23):413-420.

[29]Bertrand M, Morse A. Trickle-Down Consumption[J].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13(1):863-879.

[30]Alvarez-Cuadrado F, Japaridze I. Trickle-down Consumption, Financial Deregulation, Inequality, and Indebtedness[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2017(134):1-26.

[31]Kumhof M, Rancière R, Winant P. Inequality, leverage, and cris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5(3):1217-1245.

[32]Georgarakos D, Haliassos M, Pasini G. Household Debt and Social Interactions[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14(5):1404-1433.

[33]謝家智, 涂先進, 葉盛. 金融借貸、心理財富與農戶消費[J]. 金融經濟學研究, 2017(6):85-94+126.

感染效應范文第2篇

摘要: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均是生活中常見的心理效應,它們在很多人際交往領域均有體現。如何在生活、管理中運用好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值得我們思索。

心理學的重要分支之——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叫做社會知覺,它是指各種社會信息所形成的知覺,社會知覺是一種基本的社會心理活動。在社會知覺的概念中,印象形成有幾大效應,其中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對工作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雖然是兩個心理學術語,但其實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如先入為主、以貌取人的現象就體現了首因效應,而與好朋友因小事鬧別扭則體現了近因效應。下面就分別介紹一下這兩種心理效應及其運用,再簡單地做一下對比分析。

(一)首因效應

① 首因效應的概念

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它是指當人們第一次與某物或某人相接觸時會留下深刻印象,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后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對于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它是由第一印象(首次印象)所引起的一種心理傾向,許多人習慣稱之為“第一感”。 ② 案例引入理解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新聞系的畢業生正急于尋找工作。一天,他到某報社對總編說:“你們需要一個編輯嗎?”“不需要!”“那么記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對呢?”“不,我們現在什么空缺也沒有了。”“那么,你們一定需要這個東西。”說著他從公文包中拿出一塊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寫著“額滿,暫不雇傭”??偩幙戳丝磁谱?,微笑著點了點頭,說:“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們廣告部工作。”這個大學生通過自己制作的牌子表達了自己的機智和樂觀,給總編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極大的興趣,從而為自己贏得了一份滿意的工作。這種“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就是首因效應。 同樣,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兩個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但是讓學生A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前15題,而讓學生B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后15道題,然后讓一些被試對兩個學生進行評價:兩相比較,誰更聰明一些?結果發現,多數被試都認為學生A更聰明。

這些都是首因效應在生活中的具體寫照,可以說它我們思維的一種自然而然的傾向性。

③ 首因效應的理論解釋

首因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優先效應,在一定條件下,當不同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于重視前面的信息。即使人們同樣重視了后面的信息,也會認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質的、偶然的,人們習慣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釋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與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會屈從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體一致的印象。

對于這種因信息輸入的順序而產生的效應的現象,理論上種種不同的原因解釋。一種解釋認為,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構成腦中的核心知識或記憶圖式。后輸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這個記憶圖式中去,即這是一種同化模式,后續的信息被同化到了由最先輸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記憶結構中,因此,后續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屬性痕跡。另一種解釋是以注意機制原理為基礎的,該解釋為,最先接受的信息則易受忽視,信息加工粗略??偟恼f來,大腦處理信息的特點是形成首因效應的內在原因。

④ 如何把握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的產生與個體的社會經歷、社交經驗的豐富程度有關。如果個體的社會經歷豐富、社會閱歷深厚、社會知識充實,則會將首因效應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通過學習,在理智的層面上認識首因效應,明確首因效應獲得的評價,一般都只是在依據對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質的特征基礎上而做出的評價,這種評價應當在以后的進一步交往認知中不斷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說,第一印象并不是無法改變,并不是難以改變的。就如我們聽多了不要以貌取人后,當評價陌生人時就會提示自己不要以貌取人,自主控制首因效應的強度。 ⑤ 首因效應的運用

既然首因效應對我們的認識有很大的作用,如何將其更好地運用于生活及企業管理等方面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因效應在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影響較大,在日常交往過程中,

1 尤其是與別人的初次交往時,一定要注意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別、年齡、體態、姿勢、談吐、面部表情、衣著打扮等,判斷一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個性特征。

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職等社交活動中,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展示給人一種極好的形象,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這在社交活動中只是一種暫時的行為,更深層次的交往還需要您的硬件完備。這就需要你加強在談吐、舉止、修養、禮節等各方面的素質,不然則會導致另外一種效應的負面影響,那就是近因效應。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注重儀表,至少讓人看起來干凈整潔。整潔容易留下嚴謹、自愛、有修養的第一印象,盡管這種印象并不總是準確。人們交往種所謂“先敬羅衣后敬人”就是這個原因。美國總統林肯也曾因為外表的偏見拒絕了朋友推薦的一位才識過人的閣員。當朋友憤怒的責怪林肯以貌取人,說任何人都無法為自己的天生外貌負責時,林肯說:“一個人過了40歲,就應該為自己的外貌負責。”雖然林肯以貌取人雖值得商榷,我們卻不能忽視第一印象的巨大影響作用,無論外在和內在,我們應該格外注重。其次,要注意言談舉止,讓自己顯得落落大方,倘若還能做到言辭幽默,侃侃而談,舉止優雅,可謂是錦上添花,一定會在對方心里得個高分。并且這一印象會長時間地左右對方未來對自己的判斷。

在管理中我們也可以運用首因效應。比如老板給一個新員工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如果老板在一開始能夠對新員工多一些理解與幫助,讓新員工感到溫暖,那么要留住員工的心也就容易很多,通俗地講就是“胡蘿卜政策”。反之,如果要給員工留下嚴肅謹慎的印象,那么一開始對工作的要求也就不能馬虎。

(二)近因效應

① 近因效應的概念與解釋

近因效應是指當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項目的記憶效果優于中間部分項目的現象。前后信息間隔時間越長,近因效應越明顯。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記憶中逐漸模糊,從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時記憶中更為突出。

心理學家認為,在學習系列材料后進行回憶時,對該系列中的最后幾個項目的回憶與對它們的識記相距時間最短,因而是從短時記憶中提取的。這種觀點用改變識記與回憶之間間隔時間的方法進行實驗可以得到證明。延緩回憶對首因效應沒有影響,但卻消除了近因效應,這說明短時記憶的提取促成了近因效應。在人的知覺中,如果前后兩次

2 得到信息不同,但中間有無關工作把它們分隔開,那么后面的信息在形成總印象中起作用更大。

② 近因效應的體現

近因效應多體現在我們在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占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因此,也稱為“新穎效應”。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大概只能說上兩、三條,這也是一種近因效應的表現。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這兩種現象很常見。例如兩個學生本來相處得很好,甲對乙堪稱關懷備至,可是卻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這就屬于近因效應的作用。在經常接觸、長期共事的人之間,彼此之間往往都將對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為認識與評價的依據。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發生質和量的變化?,F實生活中的友誼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絕交等,都與近因效應有關。 ③ 近因效應的影響

近因效應使我們僅僅根據人的一時一事去評價一個人或人際關系,割裂了歷史與現實、現象與本質的關系,妨礙我們客觀地、歷史地看待人和客觀事實,常常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心理沖突,影響了我們對人和事作出客觀、正確的評價和判斷,對我們的實際工作和生活有著較大的影響。

受近因效應的影響,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改變原有看法,作出錯誤判斷,如有的企業組織一直軟弱癱瘓,最近因某職工見義勇為受到媒體和上級的表揚,就被認為一貫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用近期一時一事來肯定或否定一個企業的全面工作,很容易片面、失誤。

朋友之間的負性近因效應,大多產生于交往中遇到與愿望相違背,愿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誤解時,其情緒多為激情狀態。在激情狀態下,人們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和對周圍事物的理解能力,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說出錯話,做出錯事,產生不良后果。 ④ 近因效應的把握

如前所述,在人際交往中,近因效應在印象的形成中對人際知覺的準確性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為在交往過程中最后接受到的信息往往會更改或是覆蓋之前既有的信息,進而影響著對他人印象的形成。所以,一個人給他人以好的印象并不難,難的是維護自

3 己在他人心目中已經形成的好的印象。這就需要自己不斷地努力,不做有損自己既有好的形象的事,以使自己給他人的近因效應與既往保持一致,或是更好。

但是,近因效應也不是不能改變的。心理學研究證明,當近因效應形成后,如若進行延緩回憶,并在延緩期間加入干擾性的作業以防止復述,這種已經形成的近因效應便會減弱甚至消失。這就告訴我們當個體發生了錯誤,給他人以壞的近因效應后,只要我們處理的得當就有可能挽回印象的損失。

所謂的處理得當,首先要充分暴露事實真相,以消除他人各種可能的疑惑,這樣才能達到延緩他人對你有過的錯誤的回憶;其次是要坦誠面對他人,在盡可能解疑釋惑的同時,讓自己在各方面做的比過去更好,而不總是糾纏在原有的問題之中,以實現減少他人對你曾經的錯誤的再復述;最后,所謂的處理得當還要求有堅持的恒心,絕不是通過你一兩次的短暫的努力就可以迅速消除他人已經形成的近因效應。應該通過自己更進一步的努力表現,在他人的心目中形成新的近因效應,你與他人的交往才有可能走向和諧。

⑤ 近因效應的運用

近因效應雖然有很多負面影響,但我們同樣可以將其運用于生活中,謀取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需要記憶的內容既有直觀形象的,更有邏輯抽象的;既有生動豐富的,也有單調枯燥的。在同一個系列內,作了即時回憶后,系列尾部的內容通常都會有較中部明顯的記憶效率,這對我們的學習將會有很大幫助。

而在人際交往中,既然近因效應在印象形成中占很大比重,就要在同事、朋友、同學等熟人間盡量不要把話說死把事做絕,時不時留下一點好印象。凡事在先,須加忍讓,防止激化。待心平氣和時,彼此再理論,明辨是非,以改變改善原來的印象,讓近因效應成為人際關系的潤滑劑。

(三)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的對比分析

近因效應是存在的,首因效應也是存在的,那么,怎么樣去解釋這種“矛盾”的現象呢?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依附于人的主體價值選擇和價值評價。在主體價值系統作用下形成的印象,被賦予了某種意義,被稱為加重印象。一般而言,認知結構簡單的人更容易出現近因效應,認知結構復雜的人更容易出現首因效應。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對陌生人的知覺,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因此不熟悉或少見的人之間容易出現首因效應;而對于熟悉的人,就是在彼此已經相當熟悉時期,對他們

4 的新異表現容易產生近因效應。

心理學家曾作過一項實驗,這項實驗分兩段進行:第一段,向四組大學生介紹一個陌生人。對第一組說,這是一個外傾型的人;對第二組說,這個人是內傾型的;在第三組,先講述這個人的外傾特征,后講述他的內傾特征;在第四組,先講述這個人的內傾特征,后講述他的外傾特征。然后,讓這四個組學生分別想象出對這個陌生人的印象。第一組和第二組學生得到的印象是顯然易見的。在第三和第四組中,關于這個陌生人的印象完全符合提供信息的順序,總是先提供的信息占優勢。也就是說,第三組學生普遍把陌生人想象為外傾型,第四組普通把他想象為內傾型。第二段,給另外兩級學生按上述第三和第四組同樣的順序描述一個人,所不同的是在先描述他的內傾或外傾特征之后,中間插做其他事情,如讓學生作一些不太復雜的數學習題,然后再描述相反的性格特征。在這種情況下,最后描述的特征會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我們從概念中也可看出,首因效應是不可避免而且持續時間很長的,而近因效應針對的并非是開始部分,而是末尾部分對中間部分的優勢。二者并不矛盾,只是體現的時間和強度不一樣。

感染效應范文第3篇

——詹森效應

新接一個高三班,第一次月考總成績第二(13個同類班),我很興奮,看來一個月的班級管理改進措施已見成效,于是我提出班級高考目標:人人上大學。從那次分數來看,僅有5名學生在預測線,分數最不理想的,也只差40分。

我領著學生進行月考分析,先是考試情況:班級整體、班級前五名、單科第一名。接著是溫馨提醒:惡補理科、、自我反省、深入思考、完成任務、訂好計劃、不玩手機、占有時間、振奮精神、定好目標。 最后為使學生揚鞭奮蹄,我提出了督促辦法,總分X分以下、單科X分以下、在班級退步20名以上、倒數前2名的科代表,在班上對學習情況進行分析。當然,這是委婉的說法,其實質就是成績落后者要在班上作檢討。

自認為這侃侃而談應收到明顯的效果,但第二次月考讓人大跌眼鏡,總成績成了倒數第二。

這個班級第二次月考的失敗,主要原因是班主任期望過高,臨考時學生患得患失。曾經有一名叫詹森的運動員,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讓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難看出這主要是壓力過大,過度緊張所致。由此人們把這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于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正式比賽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的雜技演員,他走鋼索以距離長、離地面高而聞名天下??墒窃谝淮沃匾难莩鲋?,他不幸失手,從高空摔下,當場身亡。因為他在上場之前,總是叨念著:這次演出太重要了,我只能成功,決不能失敗,萬一失敗了,就功名盡棄了。心理總是重復著失足的畫面,好像嘲笑聲也充斥著耳際。

考試或比賽來臨,很多學生和選手總是過分擔心事態的結局,造成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過程失衡,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內心充滿憂慮,導致失眠、恐慌,精神恍惚。有意提醒自己不去想它,可偏偏不由自主,真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同是走鋼索的運動員,安吉爾就有著非同尋常的心態??粗阡撍魃系某林硌?,人們決不會想到,她是個因患病動過4次手術,并已截去了右腿的人。她是世界上唯一用假腿來完成驚險的走鋼絲表演的人。每做完一次手術,他都又面臨著一個新的開始,經過長達幾個月的苦練,又穩穩當當地走在鋼索上。安吉爾說:“要經常想到自己已有的東西,而別老是想到自己沒有的東西。一個人如果能充分地運用他所擁有的,那他一定活得很好。”

詹森效應的產生主要在于老師、父母或自己的期望值太高,而自己又不夠自信,于是往往事與愿違??荚嚭捅荣?,不要寄希望于超常發揮,它只是對平時學習的訓練的檢測和證實而已,是個什么樣的水平,其實早已決定。把平常的練習當考試比賽,慎重對待,把考試比賽當練習,輕松迎戰。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好高騖遠,不求全責備。

老師和家長,與其逼孩子檢討,不如鼓勵孩子:“這次考不好不要緊,你盡力了就行!”暖心的話語構筑起心理安全的城墻,孕育奮戰的決心。腦科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安全愉悅的情緒體驗是大腦工作的最佳狀態??记白尯⒆拥男那檩p松愉快十分重要,最好是創造條件讓孩子適度放松。

布勃卡是舉世聞名的奧運會撐桿跳冠軍,享有‚撐桿跳沙皇?的美譽。他曾35次創造撐桿跳領域的世界紀錄,并且他所保持的兩項世界紀錄,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夠打破。記者們曾向他提問:‚你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布勃卡微笑著回答:‚很簡單。就是在每一次起跳前,我都會先將自己的心‘摔’過橫桿。?

原來,作為一名撐桿跳選手,布勃卡也有過一段痛苦日子,盡管自己不斷地嘗試沖擊新的高度,但每一次都是失敗而返。那些日子里,他甚至懷疑自己的潛力。有—天,來到訓練場。他禁不住搖頭嘆息,對教練說:‚我實在是跳不過去。?教練平靜地問:‚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布勃卡如實回答:‚我只要一踏上起跳線,看清那根高懸的標桿時心里就害怕。?突然,教練一聲斷喝:‚布勃卡,你現在要做的就是閉上眼睛,先把你的心從橫桿上‘摔’過去!?教練的厲聲訓斥,讓布勃卡如夢初醒,頓時恍然大悟。

心先過去,身才能過去。聚焦成功,動力就指向成功,聚焦失敗,動力就指向失敗。著名心理學大師卡耐基有一句人生箴言“我想贏,我一定能贏;結果我又贏了。”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自己沒有的,不去強求;別人沒有的,引以為豪。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的蘋果,都有自己的缺點,也有自己的才能領域。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出色的,只是出色的方面不同而已。何必非要用考試和比賽的結果來難為他們。

不拿自己的孩子(學生)和別人的孩子(學生)比,只拿孩子(學生)的過去和現在比,這樣比才能比出他的進步,比出自己的欣慰。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某一優勢被認可,他們會因此而更加自信和有成就感。

科學研究發現,愛因斯坦的大腦使用率還不到他整個大腦的10%。人的潛力有多大?如果一個人的大腦全部開發出來,那么,將學會40種語言,拿14個博士學位,背誦百科全書。每一個正常人都是智力資源的富有者,潛力實在巨大,只是目前他們智慧的炸藥庫還沒遇到點燃的契機。

有個叫黃美廉的女子,從小就患上了腦性麻痹癥。這種病的癥狀十分驚人,因為肢體失去平衡感,手足會時常亂動,口里也會經常念叨著模糊不清的詞語,模樣十分怪異。醫生根據她的情況,判定她活不過6歲。在常人看來,她已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與正常的生活條件,更別談什么前途與幸福。但她卻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靠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并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賽跑,跑著就有前途。先跑多少后跑多少不是太重要,只要一直在跑,跑到最后的往往是跑得最遠的。即使跌倒了,沒什么大不了,爬起來再跑。“沒有什么教育比逆境來得更實在”,一個能取得大成就的人往往經歷過大的挫折。輸得憤然,才能贏得精彩;活得坦然,才能鑄就輝煌?;嫉没际?,乃人生大忌。有得有失,乃人生常態。 希爾頓說:“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在于他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他付出了多少。”所以,要有一個心態,但問耕耘,不問收獲。如此,就是最好的自己。

考試或比賽,有緊張感是正常的心理現象,只要是重視者都有緊張感,不必慌亂。不緊張就說明不重視,不重視也就難以取得好成績。這時,關鍵是要學會心理放松。

1、行動上抓緊。一是生活充實,沒時間憂傷,正如辛勤的蜜蜂沒時間悲哀一樣;二是問心無愧,覺得對天對地對父母對自己都不內疚了,何來緊張;三是準備越充分越有自信,你享受的是其樂無窮的奮斗過程。

2、傾訴和分享。分擔憂傷憂傷減半,分享快樂快樂增倍,讓心理也有溫馨的天堂!如果擔心影響別人的時間,可以嘗試寫寫心靈日記?;蛘呓o自己寫封信,也是人生驛站上的風景。

3、用健康的其他活動轉移注意。比如逛街、聽歌、跳舞、打球、跑步,緊張情緒受到冷落,它就沒趣的走開了。

4、進行樂觀的解釋??陀^地看待自己面對的困難,困難都是暫時的,可以改變的。困難只有一個,方法有多個,克服困難的過程也是進步的過程。

5、給自己積極的暗示。多用肯定的詞語來喚起積極情緒,“我能行”“我會成功”,讓心靈在成功上聚焦。遇到困難時,要用“冷靜”“沉住氣”等詞語暗示自己。

6、放松身體。進行深呼吸放松調節,或對身體傳送放松意念,“頭放松”“肩放松”“四肢放松”等,而少用否定性詞語警戒自己,如“別緊張”“不去想”等。

7、凡事早到位。時間的緊迫會帶來心理的緊張,凡事早到位,做個從容的人。

8、積極鍛煉身體。鍛煉過程能使大腦有效休息,又放松了身心,可帶來積極的情緒體驗。

9、高呼口號。整齊劃

一、聲音洪亮的口號,對消極情緒有震懾作用??杉w高呼口號,振奮精神,激發干勁。 盡管詹森的努力一次次化為泡影,但他并沒有在七次失利面前放棄,他最后的機會是1000米速滑,對手中,有六名的成績比他的好,但這一次,他將穩定的發揮延續到終點,以1分12秒43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并奪取金牌,詹森終于以一枚奧運金牌為自己的奧運生涯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感染效應范文第4篇

——讀《班主任工作中的破窗效應》之《破窗效應》 有感

這個寒假,讀《班主任工作中的破窗效應》 一書,非常有趣,特別是其中的破窗效應一章,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美國斯坦福大學心 這家津巴多做過一 個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 一 輛停在比較雜亂的街區,一輛停在中產階級社區。他把停在雜亂街區的那一輛的車牌摘掉, 頂棚打開, 結果一天之內就被人偷走了。 而擺在中產階級社區的那一輛過了一個星期也安然 無恙。后來,詹巴斗用錘子把這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 見了。 后來,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依托這項試驗,提出了一個"破窗理論".這一 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筑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未得到及時維修,別人就 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 久而久之, 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 的感覺。那么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蔓延。 "破窗理論"在社會管理和企業管理中給我們的啟示是:必須及時修好"第一個被打碎 的窗戶玻璃".我們中國有句成語叫"防微杜漸",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這種現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班級管理中也很常見:一面墻,如果出現一些涂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干凈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后,人就會毫不猶疑地拋,絲毫不覺羞愧。

破窗效應是趨眾心理的一種清晰體現,是集體無意識行為的衍變和推波助瀾。教育管理中經常會遇到類似的狀況。一大批孩子們在教室里面瘋狂搗亂,相互追逐,干擾其他學生專心學習。教師追問到原因,反而不斷有學生委屈地抗議:"又不是我一個人,還有某某……""他的行為比我還惡劣。"言外之意,自己不是禍根的本源,老師似乎冤枉了自己。再如,教室的板凳座椅有了破壞的痕跡,有孩子在桌面用刀子劃出一道傷痕后,如果教師沒有及時發現,或發現了也未進行指責,不及時批評教,越來越多的桌子就會出現殘缺。

杜絕破窗效應,是一門技術活,關乎細心和明銳,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預見性和發展的觀點,這是思維先導,一定要摒棄小問題無需在意的思維定勢。首先,要有一顆火眼金睛般的眼睛,隨時發現學生的異常端倪,與細微處捕捉到問題的源頭。正如莫泊桑在《項鏈》開頭寫著:"極細小的一件事情,既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敗壞你。"小事情不處理,就會導致大問題。"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必須時刻防止破窗行為的發生,并做出應對的補全行動??吹綄W生隨地吐痰后,如果在教室的每個角落放置了痰盂,其余孩子把教室打掃干干凈凈,學生勢必受到環境的感染,不好意思吐痰。一個人不好意思了,大家勢必都會不好意思。

杜絕破窗效應,第二點是需要教師不斷地傳播正能量,不讓一絲負面因素占據學生的心理,去影響到學生的情緒變化和性格習慣養成。這是最關鍵的行動策略。光是口頭說教,蜻蜓點水般的嘮叨,而無任何實質性的處理方式,或無具體引導的細則,就不能有效阻止破窗行為的繼續惡化。對于第一個破窗的行為者,教師要做出合理的、堅決的懲罰,促使學生做出深刻的反思,并對其錯誤行為予以補救,為自己的破窗行為負責任;對于相繼破窗的依附跟隨者,教師應該區別對待,從動機、態度方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破窗效應對集體和個體產生諸多不利影響,歸根結底是獨立自我意識和自主判斷能力的喪失。在某種程度,有些人的破窗是有意而為之,多數的破窗是一種集體無意識行為,受到了誘導,行為發生偏差。人是集體化的產物,日常行為也不免受到大眾者的驅使。在某些環境下,人總有種法不責眾的潛意識潛藏在內,或者認為:大家都做了,我做一下也無妨,害怕被孤立、邊緣、排斥。作為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而言,這種感覺更加強烈。既然有人做了,他就開始下意識地效仿,隨著效仿者數量的擴大,越來越多的效仿者加入,破窗行為最終惡化為一種強大的風氣和浪潮,不斷侵襲并干擾著其他學生。

感染效應范文第5篇

王某某是我班的各色學生,她的座位永遠是班級最后一角,同學們每兩周換一次座位,而她卻是鐵打的營盤,永遠不動。時間久了,她就像被遺忘的角落,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看書,自己畫畫,自己的小空間里到處是垃圾。同學們也都習慣了,大家相安無事。

可問題來了,一天王某某的媽媽找到我,說孩子看不清黑板,要求我給她換座位。我也挺為難,一是王某某個頭不矮,往前調會擋住后面同學的視線;二是王某某不太會與同學打交道,容易發生摩擦。果不其然,當我提出給王某某換座位時,同學們充滿了反對的聲音。有的說最后一角就是她永遠的位置,有的說她愛打人,愛拿別人東西,不想跟她同桌……看著議論紛紛的學生。我提出一個建議,給王某某一個機會,先給她調座位,如果她能與大家和平相處,就固定下來;如果不行的話,就還調回原位。同學們勉強接受,而王某某卻堅定的點點頭。

接下來一段時間,王某某發生了很大改變,上課聽講認真了,發言舉手多了,與同學矛盾有但不多……就連數學和英語老師也說她進步了不少??粗@樣的改變,我很欣喜??磥懋斘覀冋掠猩坨R時,孩子也會發生改變。

其實,無論成人還是孩子,在生活中都會或多或少地接受外部環境的暗示,使得自己的言行和個性出現某種傾向。對孩子生理和個性上的任何評論,都會影響到他的自我評價和自我發展。

感染效應范文第6篇

因為 “異質性”是企業文化的突出特征。

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衷心認同和共有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念,它規定了人們的基本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是一種不需要思考就能夠表現出來的東西,是一旦違背了它就感到不舒服的東西,因此,與其他亞文化相比,企業文化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介入性”——進入某個特定企業以前,每一個員工都已經成年,都已經完全渡過了兒童和青少年的性格可塑期,在經歷了家庭、學校乃至社會的對自身的影響和浸染之后,員工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習慣等文化因素都已經成型,這時,特定的企業文化對他來講是一個全新的“異質”文化,它是一種成年人在已經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文化觀念和行為習慣之后,又開始進入到另一種不同的環境之后才感受到的文化類型。

對于新員工來講,一個剛參加工作的人總是要先做一些不起眼的事情,而且得不到重視。當他默默無聞地工作一段時間后,如果工作出色就逐漸被人關注并得到重用;如果工作不出色就逐漸被邊緣化,甚至被人遺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蘑菇效應”。

相反,空降兵來到公司,又會面臨另一種“立鶴效應”:空降兵一般都有著卓越的學歷背景和工作經歷,被空降到公司擔任重任,一定會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公司的老員工對空降兵往往敬而遠之,甚至背后拆臺。這也會導致空降兵在短時間內往往難以和新公司的企業文化達到和諧。作為空降兵來講,一般都會抱著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念頭,希望在短時間內做出成績,這樣一來,空降兵的“立鶴效應”就會更突出,也就更難以得到老員工的配合。

我們說,文化的本質是“人化”,文化的功能是“化人”。其實,作為一種“亞文化”的企業文化也不例外。企業文化不是一種建立在法規條例基礎上對員工的約束和制裁,而是一種建立在對人的“基本假設”基礎上的對員工生命價值的提升。

因此,對于作為一種作為“異質”文化的企業文化,基本出發點就是在于如何做到“同”:怎樣使員工認同企業文化,取決于兩方面的工作:第一,選擇具有與企業相同或相近價值標準的員工,第二,通過培訓使新員工適應企業的價值標準要求。從這個角度講,規范化是企業文化的先驅。

企業文化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規范人”。只有每一個員工都愿意承認并接受這種“規范”,企業文化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但是,這種“規范”不同于企業制定的各種 “法規”。“法規”和“文化”的一個區別就在于對組織中個體生命不同引導上:“法規”強制人達到最低標準,“文化”引導人達到最高標準。“法規”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遵守,達不到或者違反了這種要求就要受到懲罰。而“文化”的目的是讓人們實現更高的追求,讓人們感到自己從屬于某種文化而感到榮譽和自豪,并愿意維護這份榮譽和自豪而自覺自愿地做得更好。

懲罰的目的在于讓人們達到最低標準,獎勵的目的在于讓人們追求最高標準。這就是法規和文化的區別。你要避免某種行為,就懲罰這種行為,這就是企業法規;你要提倡某種行為,就獎勵這種行為,這就是企業文化。對于企業而言,“追求最好”還是“避免最壞”,就

成了區分企業文化和企業法規的出發點。因此,企業文化體現個體和組織的價值、意義和追求,企業文化的最終目的在于提升員工的生命質量和價值。

企業文化的最高境界不是要求員工做到什么,而是企業能為員工提供什么;不是要求員工如何提升企業,而是要求企業如何提升員工。

因此,針對新人的“蘑菇效應”和空降兵的“立鶴效應”,公司老總首先要做的不是急著去發揮新人的工作效能,而是先讓他們融入組織。在一個成熟穩固的環境中,任何外來的“異質”因素都會遭到排斥。與其頻繁地更換空降兵,不如好好琢磨一下如何讓空降兵更快地融入公司文化。

上一篇:大學校園交通管理方案范文下一篇:古韻遺風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