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開發區調研報告范文

2023-09-19

開發區調研報告范文第1篇

望江縣太慈鎮人民政府

太慈鎮位于望江城郊、武昌湖畔,控制面積171.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9.2萬畝,轄15個行政村,人口7.6萬,距縣城7公里,距安慶56公里,

省道“安九公路”和建設中的濟廣高速穿鎮而過??缥洳?、泊湖兩大水系,

境內水域眾多,溝渠河流縱橫交錯,塘堰水庫星羅棋布,有三分之二丘陵三

分之一平原,是典型的農業大鎮。氣候溫潤,土壤肥沃,生態宜人,盛產糧、

油、棉、魚等。先后榮獲“安慶市文明鄉鎮”、“安慶市生態示范鎮”、“安慶

市第三屆先進鄉鎮”等稱號,是望江縣經濟發展最有潛力的鄉鎮之一。

近年來太慈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工作重點,按

照省市縣相關部門關于扶貧工作的指導意見和政策扶持,結合當地實際,扎

實工作,始終把扶貧開發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心,因地制宜,全力攻堅,

全鎮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時也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貧困狀況及原因分析

太慈鎮是省級扶貧重點鄉鎮,有貧困戶6354戶,貧困人口24449人,占

總人口的36%,貧困面較大,其主要原因表現在:

一是地理區位因素。①交通閉塞。太慈鎮在安九路拉通之前,只有一條

公路通往縣城,“十一五”以前,全鎮有五分之四的自然村沒有通水泥路,農

村生產生活成本高。②易旱怕澇。太慈是典型的半丘陵半圩區,江水引不到,

渠道水灌不到,跨武昌湖、泊湖兩大水系,千畝以上圩口9口,?、蛐退畮?/p>

18座,當家塘2120口(其中萬方以上當家塘930口),易澇易旱,水旱災害

頻發。③債務包袱沉重。撤鄉并鎮后,原沈沖鄉和原太慈鎮共遺留債務5000

萬元,近幾年來,在鎮財政壓力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還要逐步化解歷史債務。

二是產業結構因素。產業結構不合理,抗風險參力差,二三產業少,農

產品附加值低,致使農民收入低。

三是人口素質因素。群眾科技文化素質較低,思想觀念滯后,部分貧困戶自立意識、創業意識、市場參與意識不強,又缺乏必要的生產投入,以致增收無門,致富無望。

(二)太慈鎮扶貧開發的主要做法

1. 實施整村推進片區開發項目,著力改善農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

自2005年以來,我鎮共投入以工代賑、扶貧開發資金共計620.6萬元,其中國家財政投入535.3萬元,地方配套資金85.3萬元。興建了四十多個項目工程,受益人口達8萬余人。改善農田灌溉和排澇面積近1.2萬畝,新建道路20余公里,改建維修和修復村級道路120余公里,新建垃圾處理場和文化站各一所,橋梁1座,街道治理780米,堤壩加固和河道清淤共計15萬方。新農村建設及中心和村莊整治穩步推進,實現了道路硬化、衛生凈化、村莊綠化、環境美化,極大的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農村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2. 強化產業建設,著力提高貧困群眾收入水平。

我鎮以龍頭企業帶動,加快特色產業發展,大力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基地建設。在鞏固白蓮洲棉花、小麥高產示范,九龍油菜示范,六O圩萬畝水稻,茶嶺村茶葉,綠源生態禽業養殖,合旺畜業生豬養殖,郭河黃鱔養殖等基地的基礎上,新建獅子山標準化養殖基地,養殖優質雞、鵝和天鵝共55000只。其中九龍油菜示范基地今年種植面積已經超過10000畝。群星圩、童家洲圩蔬菜大棚基地正在加緊籌劃中。在較短時間內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特色產業示范帶,對促進農民增收,帶動鎮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 加強技術培訓,著力增強貧困勞動力勞動技能和轉移就業能力。

近年來我鎮以“雨露計劃”等扶貧培訓工程為依托,加大技能培訓和勞務輸轉,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一條龍服務的勞務產業格局,年均輸出勞動力上百人次。

4. 加強措施協調,著力形成扶貧開發合力。

一是強化項目支持。充分利用退耕還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飲解困工程、少生快富等強農惠農政策,優先支持貧困鄉村,支持扶貧開發。充分利用臨近縣城、濱臨武昌湖的優越地理位置,高起點規劃集鎮,建設武昌湖半島商住開發項目,提升集鎮品味。二是積極整合其它支農資金,推進扶貧開發。按照“部門協作、整合項目、集中資金、突出重點、創新機制、提高效益”的原則,積極整合各方面的項目和資金,加大對重點工程建設、小流域治理工程、鄉村道路建設、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強對資金和項目的管理。為確保項目保質保量完成,杜絕資金挪用,我鎮加強了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資金的管理,使項目資金做到??顚S?,嚴格按照扶貧資金報帳制管理。四是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攻堅工作。各部門、各單位結合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發揮各自職能,加強協作,深入農村開展扶貧幫困工作,著力解決一些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形成強大的扶貧開發合力。

(三)近年來扶貧開發工作成效

通過近幾年來的發展,我鎮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二是拉動了鎮域經濟發展,提高了當地群眾收入。三是扶貧開發初具規模,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

(四)存在的問題

1.貧困群體規模依然較大。目前我鎮人均純收入低于2530元的戶數為6354戶,貧困人口24449人,城鄉低保、醫保、社會救助等財政補貼類民生支出依然較重。

2.扶貧項目分散、資金盤子過小。扶貧項目資金安排小,最多的不過50萬元,并且大多需要地方進行配套,導致地方多申請一個扶貧項目,地方財政就要多投入資金,致使地方不敢做事。

3.建設類項目用地壓力大。土地指標緊張,對需要集中連片土地的民生項目,用地供需矛盾極為突出。

4.配套資金難以足額落實。扶貧開發工作受益群眾主要在農村,我鎮是農業大鎮、人口大鎮,承擔的民生工程任務較大。同時我鎮又是扶貧工作重點鎮,財政也不充裕,雖然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但財政的配套資金壓力也很大。因此,有些扶貧工程配套資金難以足額到位,只能采取多渠道籌措方式予以解決。

5.扶貧工程后期管護難度大。扶貧工程大多沒有后期管護費用,通村通組公路等扶貧項目建成投運后因缺乏維護而老化損壞快,影響工程效益

(五)幾點建議

1.以加快城鄉融合發展為契機,進一步完善發展規劃,擴大城鎮規模,增強鎮域經濟綜合實力,強化產業集聚能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創業、人居環境。

2. 加大技能培訓力度,提升扶貧戶造血功能,從救濟型向開發型轉變。

3.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大資金整合,集中財力辦大事,不撒胡椒面。

4. 在每年年底前完成下年項目規劃、申報,改變目前項目規劃早、申報慢、資金下達遲等突出問題,確保項目早啟動、早實施,讓貧困戶早受益。

開發區調研報告范文第2篇

第一章總論

1.1 項目概況

1.1.1 項目名稱:xxx生態農業綜合開發基地項目

1.1.2 項目承辦單位:xxx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項目法人代表:xxx

1.1.3 項目建設性質:新建

1.1.4 項目地址:xxx

1.1.5 項目建設期限: 30年

1.1.6 項目建設目標

本項目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地方傳統、特色資源,凸顯區域優勢和地方特色。遵循農業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基本原則和理念。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建立“畜禽-沼-種植-荒山綠化”生態養殖模式,把多效益和多種經營項目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按“整體、協調、循環”的原則,把發展農業生產與第

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吸收當地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對項目區進行生態農業綜合開發,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從而把項目區打造成一個集現代農業綜合開發、休閑、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生產發展的項目,力爭在五年內把我. 1

公司發展打造成原州區農業龍頭企業,以此帶動和示范當地農民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把生態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后勁,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以此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民收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和諧社會的建設。

1.項目建設內容與規模

一、荒山綠化

無源之水終會枯竭,xxx項目所在山區荒山綠化近些年在區政府的大力推進下效果顯著,同時由于當地村民環保意識弱,亂伐濫砍,放牧現象時有發生,目前綠化的空間還很大,我公司進駐后,重中之重就是有計劃,分區分片,層層推進山區綠化。同時根據山形走向來種植各類樹木,草類,如耐旱性很強的速生楊樹,草類則種植苜蓿等,既能保持水土不流失,又能兼顧作為家畜,家禽的飼料來源,一舉兩得,和諧發展?;纳骄G化的具體舉措如下:

在目前的進山道路兩旁,邊坡地,水溝邊,水渠兩側等大量種植樹木,層層推進,逐步實施。

1、綠化樹種:速生楊樹柳樹

速生楊樹繁殖容易,生長迅速,用一年生壯苗造林,二至五年內樹高每年增高3到5米,胸徑每年增粗4到5厘米,成片林每畝生長量1.5到

2立方米。 速生楊樹主要品種:新疆楊,中紅楊(中華紅葉楊)、107楊、108楊、中林46楊,丹紅楊,垂柳等。這類楊樹的主要特點為:葉面顏色隨季節變化而變化,雄性無飛絮,不污染環境,5-6年即可成材。即可美化當地環境,保護自然生態,又可做速生豐產,產生經濟效益。

2、綠化草種:苜蓿:

苜蓿是西北地區普遍種植的草類,耐干旱,耐冷熱,產量高而質優,又能改良土壤,因而為人所知。廣泛栽培,主要用制干草、青貯飼料或用作牧草。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稱,不僅產量高,而且草質優良,各種畜禽均喜食。苜蓿的初生根能深入地下。植株生長20年以上時,若底土多孔則主根可深達15公尺(50尺)以上,因此苜蓿對干旱的耐受能力極強。生長2個月時籽苗的根可深入土壤90公分,5個月時達180公分(6尺)。常見這種情況:新栽種的苜蓿能耐受嚴重的夏天干旱而其它根系較淺、分支較多的豆科植物因不耐干旱而死亡。苜蓿莖枝收割后能迅速再生出大量新莖,因此每個生長季節內可收割干草1次至13次之多??墒崭畹拇螖导懊總€生長季節的總產量主要決定于生長季節的長度、對土壤的適應性, 陽光是否充足,尤其是生長季節降雨及灌溉的數量和分布。綠葉的苜蓿干草營養豐富,為牲畜所愛食,含約16%的蛋白質及8%的礦物質,又富含維生素A、E、D及K。

二、養殖業基地:500畝

養殖業以羊和土柴雞,魚類等為主,利用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因

地制宜, 分區經營,便于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最大限度的發揮項目建設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實現三大效益統一。

1、羊品種選擇,xxx山區屬于六盤山山麓一系,屬于溫帶半濕潤氣候區,選擇六盤山特色羊來養殖為最佳,六盤山羊肉質鮮美,無膻味,適應能力強,易于飼養。

2、飼養規模:初步規模為300只,隨著草料的規模種植,山坡的保護性開發利用,飼養規模將有計劃逐步增加。

3、羊舍:規劃建設3600㎡-10000㎡ ,

(1)、羊舍的建設力爭就地取材,因形就勢,依山傍草,于山形統 一,和樹草和諧,不大興土木,不破壞自然。

(2)、羊的飼料來源全部為基地種植的青草,苜蓿,玉米以及秸桿,堅持自然本色,綠色養殖,原生態養殖,從源頭抓起,確保環保、健康。

4、雞舍:各種類型雞舍面積6000㎡,雞的品種為土柴雞,采取自然放養的飼養模式,以自然的蟲草為主要食物,自然生長。

5、生態水庫養魚:水面50畝,水庫自然放養,以紅鱒魚,鯉魚,草魚等為住,水庫既可養魚,又可休閑垂釣

6、倉庫:2棟,600㎡

7、獸醫防疫室:100㎡(含防疫、檢測及消毒等設備)。

8、環保、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大型沼氣工程(厭氧發酵池800立方米,貯氣柜100立方米,集水池、酸化池、沉淀池及儲液池等設施180立方米,

生物氧化塘1200㎡,大型沼氣工程設備購置及安裝),無害化處理設施150立方米。按“四位一體”原則進行設計,做到沼氣池、日光溫室、種植業、養殖業相結合。

9、飼料加工廠房1000㎡及加工設備。

10、其他配套設施:家畜、家禽野外防護圍墻:4.2公里,進場道路5公里,電力工程6公里。

二、種植基地:4000畝

1、各類基地:大量培育各類育種,如云杉、油松、樟子松,紫穗槐,山桃,山杏華山松等

2、蘋果、桃樹、杏樹、花椒等種植基地220畝。

蘋果種植

3、基地配套設施:主道路1.6公里,機耕道5.2公里,蓄水庫4個,共3200 立方米

4、倉庫:3200㎡。

5、生產機械購置:耕作機械、施藥機械、鋤草機等。

三、生態農業觀光休閑中心建設:120畝

1、農家樂:2200㎡

2、農家飯館:800㎡

3、辦公樓:400㎡

4、宿舍:600㎡

5、道路:1.8公里

6、停車場:800㎡

7、環保公廁:1座,120㎡

8、水井:1眼

9、防護網4000米

四、游步道、觀景亭

1、游步道:3200M

2、觀景、休息亭:1座

1.1.8 項目總投資

一、項目投資總額

本項目投資總額5000萬元,各個分部投資如下:

荒山綠化部分2000萬元,

(1)、第一年為基礎整治工作,1-2年內完成全部荒山地規劃、平整,治理工作,相關農機具的購買等投資300萬元,

(2)三年完成全部荒山綠化,其中人工費,機械費等600萬元,種苗木以及草采購、種植,管理維護1100萬元

苗木種植部分1000萬元

(1)、當年必須完成全部種植地的規劃,平整,鋤草,耕地,施肥,農具具的購買等基礎工作,需資金200萬元;

(2)、種苗木采購、種植,施肥,鋤草、管理維護800萬元。

養殖部分2000萬元

(1)、第一年完成飼料草的種植,家禽、家畜舍的搭建,以及響應農機具的購買,種雞,羊羔的800萬元

水產養殖部分500萬元

第一年完成現有水庫的治理,冬季完成新水庫的修建工作,

第二年采購投放魚苗

農家樂部分700萬元

農家樂在本項目開始實施后第三年開始建設,待荒山綠化,苗木種植,養殖等初步規模形成后建設

三年內完成全部投資,700萬元。

1.1.9 項目單位簡況

開發區調研報告范文第3篇

那么產品開發可行性分析報告應當包含哪些方面呢?一是對環境的變化做出假設,包括經濟、政治、技術、文化等方面。二是宏觀與微觀的市場、用戶、競爭信息全部量化。三是對結果作出三種預測和財務分析,即最佳狀況、正常狀況、最差狀況,如果最差狀況可以接受,方能通過。四是詳細的實施方案,包括組織、人員、資金、設備、工作流程,以及“里程碑”式的分階段檢查標準和時間表,五是對潛在市場變化,潛在用戶變化,潛在競爭形勢變化、風險與潛在風險,問題與潛在問題有一個具體的分析和應變措施,把意外情況的影響控制在最低水平,六是對執行的方式,流程有一個明確的描述,以便于他人理解與評估。

下面整理的產品開發可行性分析報告模板可供參考:

一、引言

1、編寫目的:說明為什么要編寫產品開發可行性分析報告。

2、背景:說明是如何提出本產品的開發申請的。

3、定義:對報告中涉及的一些術語進行定義和解釋。

4、參考資料:文檔引用的素材的來源及遵循的標準。

二、對現有產品的分析

1、企業現有產品分析:企業內部的同類產品的優缺點分析。

2、外部產品分析:企業外部同類產品的優缺點分析。

三、對新產品的說明

1、新產品開發意義:說明新產品的宏觀定位及各方面的指標,以及開發新產品的意義。

2、需求分析:新產品微觀性能指標分析以及對原有產品的改進之處。

3、影響:新產品將對現有的產品體系結構的影響、對軟件系統的影響、對生產及設備的影響、對系統運維的影響、對開發過程及開發組織的影響、對經費開支的影響等。

4、局限性:說明新產品還存在哪些不足之處,以便后續改進。

四、市場分析

1、分析市場發展歷史與發展趨勢:說明新產品處于市場的什么發展階段。

2、新產品和同類產品的價格分析:比較新產品與企業內部/企業外部同類產品的價格。

3、統計當前市場的總額:競爭對手所占的份額,分析新產品能占多少份額。

4、新產品消費特征分析:包括消費群體特征,消費方式以及影響市場的因素分析。

五、技術和時間分析

1、技術條件方面的可行性:從技術角度分析本產品“做得了嗎?”,“做得好嗎?”。

2、時間分析:按照正常的運作方式,開發本產品并投入市場還來得及嗎?

3、人力資源分析:開發需要的人員能及時到位嗎?

4、開發環境分析:開發需要的軟件硬件能及時到位嗎?

六、成本和收益分析

1、成本分析:包括開發所需的基本建設投資(如購買必要的開發設備)、其他一次性支出(如委托開發的費用)以及非一次性支出(如調研費、差旅費)。

2、收益分析:包括一次性收益(如直接利潤)、非一次性收益(如降低維護成本)以及不可定量的收益(如新產品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七、產品開發計劃

1、人力資源分析:說明新產品開發需要的各類人力資源(包括外協)。

2、開發環境分析:包括開發所需的各類設備等,并給出所需設備的購買費用。

3、開發流程分析:說明開發新產品的步驟(包括委托開發流程)。

4、里程碑設置:設置必要的階段性的里程碑,分階段的檢查及時間表。

第六節 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一、 市場風險

二、 技術風險

三、 項目管理與組織實施風險

第七節 效益評價與分析

一、 經濟效益分析

二、 社會效益評價

本項目除具有以上良好的經濟效益外,其社會效益同樣也較為明顯,主要表

現在以下兩點:

八、結論

開發區調研報告范文第4篇

一、前期工作進展情況

(一)組建高鐵經濟新區籌建指揮部。為了加強對高鐵新區開發建設的組織領導,成立了高鐵經濟新區籌建指揮部,指揮部由縣委書記萬忠鑫任政委,縣委副書記、縣長鄧勇任指揮長,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任副政委、副指揮長,新區鄉鎮主要領導及縣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指揮部下設辦公室,由縣政府辦公室主任高衛東兼任辦公室主任,從縣發改、規劃等有關部門抽調事業心強的業務骨干11人進行集中辦公,組建了規劃設計、籌資融資、征遷協調3個工作專班,全面開展高鐵經濟新區籌建各項工作,高標準規劃高鐵經濟新區,確?;I建各項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二)全力推進孝感北站建設。立足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多方籌資1.2億元全力建設京廣高鐵孝感北站。目前孝感北站站場及站房工程即將

完工,站前廣場水電通信等配套基礎設施正在加緊建設中。

(三)加快迎賓大道建設。按照縣委提出的“精心規劃、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強力推進”的要求,籌措資金6.3億元建設孝感北站至大悟城區10.4公里的迎賓大道。目前,迎賓大道路基拉通,主干道路面硬化刷黑工程正在緊張進行。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抓緊完成高鐵經濟新區總體規劃設計評議審定工作。

二是全面完成孝感北站站場、站房工程及迎賓大道建設,確保今年“五一”建成通車。

三是啟動建設行政文化中心。

開發區調研報告范文第5篇

(林資發〔2002〕237號2002年10月11日發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農林)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局,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

根據《占用征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國家林業局令第2號)的規定,用地單位申請占用征用林地或者臨時占用林地,應當提供有資質的設計單位作出的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為嚴格依法規范占用征用林地的管理,我局制訂了《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編寫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現予印發,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自本通知下發之日起,各地林業主管部門對用地單位申請占用征用林地或者臨時占用林地的,應要求其提供符合本規范的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對按照規定權限由省級以下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或批準的占用征用林地的或者臨時占用林地面積較小的,可根據實際情況參照本規范要求用地單位提供有資質的設計單位作出的使用林地現狀調查報告。

二、凡沒有提供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含林地現狀調查報告)或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各級林業主管部門一律不得受理和辦理審核或審批占用征用林地和臨時占用林地的事項。

三、請各省盡快將本規范轉發各地、各有關單位執行。

附件:《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編寫規范》 國家林業局 二○○二年十月十一日 附件: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編寫規范

1、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用地單位申請占用征用林地(含臨時占用林地,下同)時應提供的由具備相關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的單位作出的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的編寫內容。

本規范適用于全國范圍內占用征用林地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的編寫。

2、總則

2.1 目的 為嚴格執行《占用征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規范占用征用林地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的編寫內容,提高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的編寫質量,防止發生違法使用林地的情況,嚴格控制占用征用林地,切實保護好森林資源,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占用征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制定本規范。

2.2 編寫原則

2.2.1 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必須依法編寫,以不占用征用或者少占用征用林地為原則,對國家禁止供地項目,不得為其編寫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

2.2.2 要科學、客觀、公正的編寫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采用的技術方法要符合有關技術規程和標準,采用的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要具體明確。

2.2.3 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必須實事求是地反映擬占用征用林地及其林木的現狀。

2.2.4 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要全面評價占用征用林地對環境和林業發展的綜合影響。特別對涉及重點野生動植物和古樹名木的保護,對項目區域和項目區的森林資源的影響,以及對環境和林業發展的影響進行客觀分析和評價。

2.2.5 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的編寫應依據設計單位資質,嚴密組織、認真調查、深入分析、精心編制。對超越資質或粗制濫編的,經核實后要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對造成森林資源重大損失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2.3 編寫內容要求

1、符合基本建設程序,項目本身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有關批復文件具備;

2、森林資源的基礎數據時效性強、精度高,外業勘察、專業調查資料齊全,數據符合精度要求;

3、采用的各種相關數據及社會經濟情況等背景資料的來源可靠,數據詳實,具有時效性;

4、項目使用林地的方案科學,總體布局合理,項目選址得當,用地規模符合實際需要,采取的保護措施有效;

5、對環境和林業發展的影響所做的評價全面具體、方法科學、論證充分;

6、采用的經濟技術指標、參數、定額符合項目區的實際情況;

7、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和規程規范;

8、提出的綜合評價和結論性意見、措施及建議具有客觀性、公正性和科學性。

9、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資料完整,附件材料及專題論證報告齊全。

3 編寫單位資質要求

凡是承擔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的編寫單位必須具有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或省級林業主管部門認證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

1、下列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由乙級以上資質設計單位編寫。

(1)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規定,需報國家林業局審核同意的占用征用林地項目。

(2)按照《占用征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規定,需報國家林業局審批的臨時占用林地項目。

(3)按照基本建設程序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占用征用林地項目。

2、下列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由丙級以上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寫。

(1)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規定,除農村居民修建住宅以外的其他需報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占用征用林地項目。

(2)按照《占用征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規定,需報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審批的臨時占用林地項目。

3、其他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由丁級以上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寫。

4 有關調查技術標準和方法

4.1 林地

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二條的規定,即: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

4.2 占用征用林地類型

分為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用材林地(含采伐跡地)、經濟林地(含采伐跡地)、薪炭林地(含采伐跡地)、苗圃地和其它林地。

4.3 調查方法

采用現地調查和社會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通過現地調查全面掌握項目區森林資源的基礎數據,通過社會調查掌握項目區域及項目區的相關背景情況?,F地調查主要采用森林資源采伐更新作業調查設計規程(即三類調查)的有關技術標準和調查內容,要充分利用GPS等技術進行定位和求算面積?,F地調查應增加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古樹名木的調查內容。

4.4 有關補償費標準

按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價、財政、林業部門批準頒布的補償費標準執行。鑒于社會經濟的發展,補償費標準可能會被重新修訂或頒布,計算補償費時應執行各地的最新補償費標準。

5 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的編寫依據、報告組成及正文內容

5.1 編寫依據

1、有關的法律法規;

2、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有關批復文件;

3、國家及行業經濟發展長遠規劃,國土開發整治規劃,國家有關產業政策和投資政策,項目區域經濟發展規劃,以及項目區域發展總體規劃;

4、有關生態公益林、商品林基地建設的專題報告文件,包括項目區及項目(周邊)區域的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相關專題報告;

5、國家、行業及地方的有關政策規定及技術標準規程、規范;

6、項目區域的有關經濟技術指標;

7、國家頒布的有關社會、技術、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

5.2 報告組成

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由正文極其附件、附表和附圖四大部分組成。

1、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正文一般由以下各章內容組成:

第一章 總論

第二章 項目區域及項目區背景情況

第三章 項目區擬占用征用林地現狀調查情況

第四章 占用征用林地對環境和林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第五章 綜合評價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七章 可行性研究結論

第八章 相關說明

2、附件

(1)項目區森林資源調查報告和有關專業(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古樹名木等)調查報告

(2)擬占用征用林地各項補償費用估算(包括估算范圍、估算標準和估算結果)

(3)其他有關材料

3、附表

(1)項目區林地分權屬按占用征用林地類型面積蓄積統計表

(2)項目區林地分權屬各地類面積統計表

(3)項目區林地分權屬、起源、林種、優勢樹種(組)各齡組面積蓄積統計表(如為經濟林,應附分產期面積統計表)

4、附圖

(1)項目區地理位置圖

(2)項目建設總體布局圖

(3)擬占用征用林地現狀圖

5.3 正文內容

5.3.1 總論 概述建設項目的提要情況、擬占用征用林地的總體情況及可行性報告編寫依據等,包括:

1、項目概況。包括:項目名稱、業主性質(國有、集體、私有、合作、獨資、外資、股份等)、隸屬關系、法人代表、項目負責人、項目批準單位,項目建設的目標、投資規模及來源、擬用地規模、項目效益,項目提出過程及前期準備情況。

2、擬占用征用林地概況。包括擬占用征用林地的空間位置、擬占用征用林地面積蓄積、占用征用林地類型等。

3、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的編寫依據。

5.3.2 項目區域及項目區的背景情況 包括項目的由來及提出等情況、項目區域及項目區自然地理(氣候、地貌、土壤、水文等情況)、社會經濟(面積、人口、經濟等情況),以及森林資源、重點野生動植物、風景名勝等基本情況。

項目區的情況調查,以涉及到的最小行政單位為范圍,可以是行政村、鄉(鎮、林場)、縣(區、市)及地(市)。

5.3.3 項目區擬占用征用林地現狀調查情況

1、需明確林地現狀情況調查分析方法。擬占用征用林地的面積單位為公頃,保留4位小數;蓄積單位用立方米,保留1位小數。擬占用征用林地權屬為集體的以行政村為基本單位,權屬為國有的以場(圃)為基本單位。

2、詳細闡述擬占用征用林地的位置、地貌等基本情況,占用征用林地類型情況,林地的主要調查因子情況(地類、權屬、起源、林種、優勢樹種(組)、面積和蓄積、齡組、經濟林不同產期等),竹林記載株數。

3、調查項目區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古樹名木情況,其中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要采用中文—拉丁文對照,要特別注明屬于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的物種情況。對于項目區內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生境情況要認真調查與分析。

5.3.4 占用征用林地對環境和林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1、對森林資源的影響。具體分析占用征用林地對項目區及周邊區域林地資源及林木資源的影響;

2、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具體分析占用征用林地對項目區及周邊區域野生動植物及其生境的影響;

3、對生態效能的影響。具體分析占用征用林地對項目區及周邊區域森林生態防護效能(包括生態脆弱性和安全性)的影響;

4、對景觀風貌的影響。具體分析占用征用林地對項目區及周邊區域景觀風貌的影響;

5、對環境質量的影響。具體分析占用征用林地對項目區及周邊區域環境質量的影響;

6、對林業發展的影響。具體分析占用征用林地對項目區及周邊區域林業發展的影響。

上述內容應分析項目施工期的可能影響,還應分析項目實施后的潛在影響。

5.3.5 綜合評價 對項目占用征用林地的可行性進行綜合評價。

(1)立項依據是否充分,占用征用林地是否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對此,要綜合分析項目與區域規劃的協調情況,并從項目建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效能出發,對擬占用征用林地的需求情況進行客觀分析。通過該項目的市場需求、社會需求、生態改善和經濟發展等方面內容的可能作用和潛在影響進行綜合分析。

(2)項目占用征用林地的建設條件是否具備,擬采用的建設措施是否優越,擬采用的保護和使用林地的措施是否合理?對此,要綜合分析項目占用征用林地的選址情況,全面對比項目區及周邊區域林地的背景情況和現狀,科學公正地分析該項目建設占用征用林地的選址是否科學,對林地的占用征用是否最小,是否立足于全局且有利于有效控制林地逆轉。

(3)項目占用征用林地的相關技術措施是否可行,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此,針對項目建設特點,根據前述占用征用林地對環境和林業發展的影響分析,是否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措施,以減少占用征用林地后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

(4)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包括防護效益,水土保持效益,景觀效益)如何,是否有利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5.3.6 保障措施 指使用和保護林地的相關支撐和保障措施,包括技術保障、資金保障等,確保項目使用林地相關補償費用的落實、森林植被的異地恢復、項目區內擬采用的就地植被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措施的落實等。

5.3.7 可行性研究結論 根據前述項目背景情況和擬占用征用林地的情況調查、影響分析、綜合評價及制訂的保障措施,明確提出可行性結論(即占用征用林地是否確實必要、可行)。

5.3.8 相關說明 說明項目關聯單位(用地單位、最初接受申請的林業主管部門及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編寫單位)對項目占用征用林地承擔的責任,其中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編寫單位須對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的準確性、真實性負責。

征占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 發布時間: 2008-10-30 15:53:33

第一條 為了規范占用、征用林地的審核和審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下列情況:

(一)進行勘查、開采礦藏和各項建設工程(以下簡稱建設工程)需要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審核; (二)建設工程需要臨時占用林地的審批;

(三)森林經營單位在所經營的林地范圍內修筑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需要占用林地的審批。

第三條 用地單位需要占用、征用林地或者需要臨時占用林地的,應當向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申請;需要占用或者臨時占用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所有的重點林區 (以下簡稱重點林區)的林地,應當向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其委托的單位提出占用林地申請。

第四條 用地單位申請占用、征用林地或者臨時占用林地,應當填寫《使用林地申請表》,同時提供下列材料: (一)項目批準文件;

(二)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權屬證明材料;

(三)有資質的設計單位作出的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 (四)與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單位簽訂的林地、林木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協議(臨時占用林地安置補助費除外)。 森林經營單位申請在所經營的林地范圍內修筑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占用林地的,應當提供前款(一)、(二)項規定的材料。

第五條 建設工程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審核權限,按照森林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執行。

第六條 建設工程需要臨時占用林地的,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臨時占用防護林或者特種用途林林地面積5公頃以上,其他林地面積20公頃以上的,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審批; (二)臨時占用防護林或者特種用途林林地面積5公頃以下,其他林地面積10公頃以上20公頃以下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批;

(三)臨時占用除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以外的其它林地面積2公頃以上10公頃以下的,由設區的市和自治州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批;

(四)臨時占用除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以外的其它林地面積2公頃以下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批。 第七條 森林經營單位在所經營的范圍內修筑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需要占用林地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國有森林經營單位需要占用林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準,其中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所有的重點林區內國有森林經營單位需要占用林地的,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或其委托的單位批準;

(二)其它森林經營單位需要占用林地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準。

第八條 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委托的單位和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在受理用地單位提交的用地申請后,應派出有資質的人員(不少于 2人),進行用地現場查驗,并填寫《使用林地現場查驗表》。

第九條 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委托的單位和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對建設項目類型、林地地類、面積、權屬、樹種、林種和補償標準進行初步審查同意后,應當在 10個工作日內制定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的措施。

第十條 按照規定需要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或者審批的征用或者占用林地申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委托的單位應當逐級在《使用林地申請表》上簽署審查意見后,將全部材料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或者審批。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按照規定審核同意或者批準占用、征用林地申請后,按照規定預收森林植被恢復費,并向用地單位發放《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同時將簽署意見的《使用林地申請表》等材料退被占用、被征用林地所在地的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委托的單位存檔。

第十二條 對用地單位需要臨時占用林地的申請,或者對森林經營單位在所經營的林地范圍內修筑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需要占用林地的申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按照規定予以批準的,應當用文件形式批準。 第十三條 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委托的單位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對用地單位提出的申請,應當在收到申請或上報材料后,在 15個工作日內提出審核或者審批意見。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對用地單位提出的申請,經審核不予同意或者不予批準的,應當在《使用林地申請表》中明確記載不同意的理由,并將申請材料退還申請用地單位。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占用、征用林地審核和審批管理檔案。

第十六條 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將上全省 (自治區、直轄市)占用、征用林地和臨時占用林地,以及修筑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占用林地的情況報告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 第十七條 農村居民按照規定標準修建自用住宅需要占用林地的,應當以行政村為單位編制規劃,落實地塊,按照向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過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依法審查,在逐級報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由行政村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第十八條 《使用林地申請表》和《使用林地現場查驗表》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統一式樣,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統一印制?!妒褂昧值貙徍送鈺酚蓢鴦赵毫謽I主管部門統一印制。

開發區調研報告范文第6篇

一、基本情況

此次對三個鄉鎮的調研,涉及8個行政村、25個村民小組。三個鄉鎮在xxxx年實施的安居工程建設項目中,第一批共安排了222戶、931人,其中坡頭鎮142戶

685人、杉樹鄉80戶246人,安排的總戶數中少數民族126戶604人。改建面積5950平方米,其中坡頭5380平方米、杉樹570平方米;改造面積6171平方米,其中坡頭1501平方米、杉樹4670平方米;總投資141.626萬元,其中坡頭84.026萬元、杉樹57.6萬元;國家補助資金88.8萬元,其中坡頭56.8萬元、杉樹32萬元;群眾自籌52.826萬元,其中坡頭27.226萬元、杉樹25.6萬元;杉樹鄉改建改造茅草房80戶,坡頭鎮改建改造杈杈房35戶、窩棚32戶、石草房52戶、土草房21戶、石木房2戶。第二批共安排了240戶、993人,其中坡頭鎮140戶607人、果珠鄉100戶386人,安排的總戶數中少數民族196戶782人。改建面積4675平方米,其中坡頭2105平方米、果珠2570平方米;改造面積8045平方米,其中坡頭5770平方米、杉樹2275平方米;總投資155.706萬元,其中坡頭88.72萬元、果珠66.986萬元;國家補助資金96萬元,其中坡頭56萬元、果珠40萬元;群眾自籌59.706萬元,其中坡頭32.72萬元、杉樹26.986萬元;坡頭鎮改建改造杈杈房3戶、茅草房99戶、窩棚2戶、石草房34戶,消除無住房戶2戶,果珠鄉改建改造杈杈房7戶、茅草房72戶、窩棚5戶、石草房15戶,消除無住房戶1戶。

二、我縣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扶貧工作所取得的成績

長期以來,我縣扶貧工作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扶貧辦、縣直有關部門和各鄉鎮的共同努力及上級扶貧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群眾得到了很多實惠,干部群眾較為滿意,特別是近年來由縣扶貧部門組織實施的安居(整村推進)工程,為全縣的扶貧事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為貧困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穩定解決溫飽,為創建平安xxxx、構建和諧社會,為實現xxxx“三個三分之一”的奮斗目標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認真組織,規劃實施。我縣的貧困戶大多處于高山、深山區,這些地方少數民族居住相對集中,依靠大面積的扶貧方式已不適宜偏遠、分散貧困戶分布的實際。因此,把扶貧工作的重點放在少數民族貧困村、貧困戶,集中打殲滅戰,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科技扶持、技術培訓等方面規劃實施到村,把扶貧的資金和項目集中落實到戶,真正做到雪中送炭,從而實現“整村推進、逐戶解決”的目標,使少數民族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能得到盡快解決,進而鞏固溫飽,防止返貧。

(二)加強以水利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群眾主要有“五難”(吃水難、行路難、就醫難、上學難、增收難)。而解決水和路是貧困地區最迫切、最需要的問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解決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實現脫貧致富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三)整合扶貧資源,形成扶貧攻堅合力。目前,各地的扶貧物資和渠道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按照“政府統籌,資金捆綁,綜合開發,整村推進”的原則,整合各種扶貧資源,以貧困村為單元,以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逐村規劃,分步實施,一次脫貧。同時,教育廣大貧困群眾增強主動脫貧的意識,發揮政府、社會和貧困戶三方面的積極性,使扶貧工作通過“外因”推動“內因”的變化,變過去政府“要我干”為群眾“我要干”。

(四)加快少數民族地區安居工程建設步伐。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做到人員、機構、經費“三落實”。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遵守規律、宜改則改、宜建則建、宜遷則遷、統籌安排、分步實施、提前準備、相互促進的原則。始終尊重少數民族群眾的主體地位和意愿,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使群眾與干部之間形成了上下聯動、互相配合的良好氛圍。積極籌措資金,加快建設步伐。及時組織縣、鄉兩級有關專業人員,科學、合理地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對安居房建設的選址、戶型、外觀、結構、功能等進行詳細研究論證。

上一篇:應聘申請書范文下一篇:分銷渠道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