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制度范文

2023-10-05

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新世紀以來, 我國的煤炭工業經過了幾十年的不斷改進, 雖然對安全的重視不斷提高, 但是傷亡事故卻仍舊時常發生, 重大的惡性事故也時有發生。發生的這些事故不僅讓人民生命財產慘遭巨大的損失, 并且還在國內外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安全事故的發生原因除了社會的因素、歷史的因素、社會經濟的因素之外, 不僅因為員工的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的生產環境等直接原因, 而且還有更深層次的本質原因, 即管理原因。尤其是隨著煤礦供電得電壓等級的逐漸增高, 煤礦機電系統應用的方面也越來越廣。曾經的先進設備如今已經完全落后, 煤礦原來的機電設備的能力顯然不夠, 導致經常出現大的機電事故, 給安全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1 煤礦機電設備技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煤礦機電設備問題

缺少保護機電設備的裝置, 不能夠達到《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有些煤礦企業為了使生產進度加快, 使得設備的實際運行負荷遠遠的超過了額定設計能力。維護人員很少重視機電設備的陳舊問題, 造成機電設備安全性能很差, 有很多的安全隱患存在, 使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加大。

1.2 缺少機電標準化的工作意識

一些煤礦沒有專門管理機電標準化的人員, 即使擁有這樣的人員, 大多也是兼職。甚至有些機電的職工標準化意識較低, 沒有依照國家相關的標準對煤礦流動的設備及固定的設備來進行管理。與此同時, 在一些設備管理的環節上做的不夠充分, 比如在采購、選型、驗收和安裝等環節, 設備的標志不全, 缺少相關的編號等等。

1.3 機電管理部門的問題

即使很多的煤礦都設立了煤礦機電科, 主要對機電生產和機電管理的工作負責, 但是, 許多煤礦機電設備管理部門往往都忽視了機電設備技術的管理, 卻只注重生產這一方面。不但導致機電管理網絡時有中斷現象發生, 還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缺乏管理機電的人員, 不能使得機電的專業組織健全, 從而使得機電管理部門的作用漸漸淡化。

1.4 需要提高設備操作人員的素質

基于煤礦企業自身的特點, 很多煤礦的技術操作人員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被迫只能招聘一些新的員工, 沒有機電管理的經驗, 同時專業素養不高, 技術水平也偏低, 還經常發生違章作業, 導致機電隊伍的整體素質偏低。

2 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合理應用

2.1 加大對煤礦機電安全的科技投入

當前煤礦企業頻繁發生機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機電安全管理的技術落后。煤礦機電安全管理的目的是確保煤礦機電的安全, 進行相關計劃、決策、控制和組織等活動。對機電安全的投入資金要合理地進行安排是使經濟效益提高、使安全生產搞好的重要方式。使安全科研的投入加大是加大安全科技投入至關重要的一點。安全技術的專項經費一定要全用來改善機電安全的生產條件。還要積極的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煤礦、礦山企業的各級主管部門, 對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要認真貫徹, 堅持“管理、培訓、裝備”三并重的原則, 實施“安全、高效發展”戰略, 基本方法為“完善標準, 整章建制, 責任落實, 對安全管理的行為從嚴規范、業務保安的行為、員工操作的行為”, 對干部員工隊伍建設、重大災害防治、安全管理示范礦井三項工作要重點突出, 使安全監察、安全責任、安全文化、技術支撐、制度標準、激勵約束的六大保障體系徹底完善, 目標要明確, 信念要堅定。所有人員都參與進去打一場關于安全生產的持久戰, 提供安全保障的工作思路為了使安全生產年的各項任務能夠圓滿的完成。同時, 國家機電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通過相關渠道, 爭取使煤礦山機電生產科技的投入加大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技術創新計劃、高技術產業化中。

2.2 機電結構體系的構建

機電結構體系的合理構建是保證機電能夠運行平穩的基礎, 對煤礦的機電系統來說。不光要滿足電網高效的要求并且還要滿足電源可靠的要求。使用雙電源、雙回路得供電方式是使可靠性提高的最有效手段。因此我們要確保煤礦有兩路獨立的電源線路, 任何一回路出現故障時, 另外一回路可以擔負煤礦的全部負荷, 當一回路正常運行時, 另一回路一定要帶電備用;對主要通風機、一定要有專用的雙回路對于瓦斯抽放泵等重要的一類設備, 要有同等可靠的雙電源對其輔助的設備及控制同路與主設備之間。其次要對供電電源合理的選擇, 因為電源的二段母線在分列運行時, 與二段母線的饋電線路相接才可以構成雙回路的電源, 這是由一個電源變電所引出回路電源必不可少的條件。在論證所選電源的可靠性時.除了要注意環境的距離和電源的容量以外, 還應對電源變電所的運行方式注意。

2.3 實現機電運行的安全監控

裝備煤礦機電系統要用機電監測監控系統, 對設備的運行狀態和電網的安全參量進行實時的監測, 這將使煤礦電氣自動化水平極大程度的提高。例如福建省煤炭資源的條件比較復雜, 煤層的厚度不一, 很難形成較大的生產規模, 福建煤電所屬的礦井也是如此。對于如今煤炭價格的低迷情況, 公司應科技興礦, 使生產水平提高。在公司設備最先進、科技含量最高的兩個省級重點工程———昌福山煤礦礦井、高陂煤礦建設的過程中, 公司對各種各樣的節能新設備, 安全風險評估、安裝安全監控等各項管理系統進行推廣, 使安全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 創下福建省年產21萬t以上礦井建設周期的最短紀錄, 僅用3年11個月的時間完成礦井立項開工建設到竣工投產。不停的進行科技的投入, 逐步改善安全生產的狀況。使用安全綜合的監控系統, 可以實時的監控整體的生產環境, 及時把存在的安全隱患排除。

2.4 促進機電設備安全制度建設

制定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約談、隱患問責、管理人員下井、領導干部聯點包礦、整合礦井過渡期的安全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當做一項課題來研究安全管理、安全制度, 實施安全制度, 構建的安全管理體制機制要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總經理安全辦公例會的制度, 以便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能夠解決, 安排部署中長期的安全工作。對通風區隊長兼礦長助理的制度要嚴格落實, 加強礦井“一通三防”的工作;使總工程師在礦井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能夠突出, 調整為行政“二把手”把高瓦斯礦井的總工程師;對“六長”配備高度重視, 加強“六長”的安全資質培訓, 充實礦井的專業技術力量。對安全生產的責任要嚴格的落實, 對安全事故問責和績效考核的力度要加大;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大打安全生產翻身仗”的活動結合起來, 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安全管理問題大討論”;開展群眾工作和“工人先鋒號”的班組競賽、“安康杯”的競賽, 打造以安全為宗旨的企業文化。使教學管理制度和培訓機構章程修訂完善, 堅持培訓計劃完成情況與單位安全績效相掛鉤, 把培訓結果當做學員個人安全技能賬戶的考核依據。

3 結語

總而言之, 安全生產是煤礦企業的生產中永遠不變的主題。要想讓企業長遠的發展, 一定要保證安全生產。發展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的工作, 很大程度的為煤礦的安全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進而使煤礦企業的發展更加順利。但在機電技術管理的工作中依然有很多不足, 造成一定的影響對安全生產, 所以, 要加強機電技術管理的工作, 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 確保在安全生產的同時還使企業的發展健康長遠。

參考文獻

[1]王金力.加強科學管理, 建設現代化煤礦[J].神東科技, 2009, 2 (1) :36~38.

[2]田豐, 余天龍.兩種機械電氣設備調試程序的分析比較[J].華東電力, 2010 (06) :23~25.

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1 煤礦技術管理的內涵

煤礦技術管理是整個煤礦管理系統的重要分支是煤礦生產整體設計、目標制定、設備配置、過程開采、技術改造等整體規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等系列管理活動的總和。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操作規程、技術改造科學分析、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施工效果監督檢驗等。煤礦技術管理的主要目的與礦井管理最終目標是一致的, 都在確保煤礦安全符合指標前提下采用簡單手段、最小的成本實現煤礦利益最大化。

2 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中的問題

2.1 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理念以及思想缺乏先進性

我國有些企業在技術管理方面缺乏較強的安全意識, 也沒有切實落實和執行安全管理制度, 無法正確把握生產、安全和產能效率之間的關系, 也沒有充分意識到安全技術生產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大部分企業大都重視生產, 忽視安全生產, 導致安全事故不斷發生, 嚴重影響了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煤礦的財產安全, 甚至因為安全事故導致煤礦停止生產等, 這些嚴重阻礙了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2 煤礦企業技術安全管理缺乏健全的制度

當前, 有些煤礦企業沒有充分完善技術管理的安全性, 也缺乏科學的安全管理制度。此外, 也沒有切實落實監管, 致使企業長期處于低下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我國很多企業仍然應用傳統安全管理方法, 也就是企業內設置的安全生產技術管理人員僅僅依據自己的經驗和技術能力進行現場監督, 可是此種監督模式在制度方面存在著缺陷, 嚴重缺乏量化的管理方法, 導致檢查結果不具有很強的權威。同時, 也沒有從制度上保障安全檢查人員, 導致了薄弱的檢查力度, 也就無法獲得良好的檢查效果。

2.3 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缺乏主動性和先進行

我國有些煤礦生產企業并沒有積極和主動的進行安全生產技術管理, 只有在煤礦發生安全事故之后才會緊急動員, 營救受傷職工, 補償遇難人員, 處理相關責任人, 整改安全生產, 可是這種整改和處理只限于幾個月, 之后又會像以前一樣進行生產, 導致安全事故不斷發生。

3 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的完善措施

3.1 重視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工作

煤礦企業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而煤礦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煤礦生產技術管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 煤礦企業也實現了機械化。煤礦企業生存的根本是技術, 所以新時期煤礦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是技術管理。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是生產技術管理, 而技術管理一定要具有前瞻性、規劃性和指導性。煤礦事故發生主要由于技術管理發生了問題, 所以煤礦企業一定要重視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

3.2 切實落實煤礦技術管理的“一通三防”

最近幾年, 我國煤礦生產發生安全事故大部分由于煤礦瓦斯發生問題, 嚴重損失了我國和人民的生產財產。瓦斯事故主要由于“一通三防”技術管理不良造成。“一通”指的是加強管理煤礦井的通風, “三防”是指防治瓦斯、煤塵和煤礦井內的火災。由此看來“一通三防”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煤礦企業一定要加強管理“一通三防”。首先, 不斷健全“一通三防”的管理制度, 并切實落實;其次, 加大管理礦井內的通風技術, 通風技術好, 則“三防”工作就能做好。一定要管理好通風系統, 改善和定期維護通風系統, 制定嚴格的通風系統管理制度, 應用先進的除塵通風設施有效排除瓦斯, 避免發生火災或者爆炸等危害安全的事故。

3.3 安全生產技術管理要以科技為動力

當前, 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 煤礦生產安全管理也要依靠科技, 應用先進的采煤技術和生產設備, 同時加強培養煤礦技術人才, 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生產技術能力, 創設良好的煤礦井下作業環境, 以先進技術為依靠促使煤礦進行安全生產。在安全生產技術管理時, 也要依據煤礦企業的實際情況, 比如煤礦所在區域、煤礦所在區域的地理地形等進行針對管理, 并且在生產之前研究和論證生產技術的可行性, 避免存在未知安全隱患。

4 結束語

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煤礦企業技術管理越來越重要, 它在整個管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只有不斷引進、應用新技術, 提高技術管理水平, 才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斷提高生產效率, 獲得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摘要:煤礦企業在進行生產時一定要重視安全問題, 因為其自身具有較高的風險, 極易發生安全事故。有關統計顯示, 我國煤礦每年發生的安全事故有不少是因為技術管理不到位導致的, 所以加強安全技術管理, 可以有效保障煤礦企業職工的生命安全。文章主要探究了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技術管理中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為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技術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問題,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楊曉雨.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J].企業導報, 2011 (5) .

[2]李兵, 周軍民, 王學哲.淺析煤礦“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J].中州煤炭, 2010 (3) .

[3]王一松.淺論安全生產必須加強技術管理[J].中國西部科技, 2010 (27) .

[4]呂維赟.試論煤礦技術管理與安全生產[J].今日科苑, 2009 (23) .

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摘要】煤礦安全管理是當今煤礦企業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加強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達到高產、優質和安全的效果。認真學習并執行有關的法律法規,以保證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并建設完善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目標。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學習;執行;方針

1.我國煤礦安全現狀分析

我國95%的煤礦是地下作業,煤層賦存條件復雜多變,瓦斯煤塵爆炸、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和頂板災害事故頻繁發生。特別是近十多年來,開采深度和強度的加大導致開采條件更趨復雜,重大動力災害呈現日益加劇的趨勢。

2.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造成我國煤礦安全狀況差的原因,除我國煤礦地質條件復雜、自然災害嚴重、裝備不良、科技水平低等因素外,在煤礦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2.1現行煤礦安全監察體系、監察方式不能從政府層面實施有效監管,大量煤礦事故被隱瞞,難以確保煤礦安全生產。

我國煤炭工業安全監管的基本機構是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及其下屬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煤礦安全監察局,各級監察局的人員編制屬中央垂直管理?,F有的監察、監督方式仍有許多方面的不足:

(1)在現行煤礦安全監察體系下,要完成國家對煤礦安全生產的監察任務,目前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人員配置遠遠不夠。

(2)目前的監察方式無法實現危險源的動態系統監控

(3)現有的垂直安全監察體系導致大量煤礦事故被隱瞞不報

2.2煤礦開采生產技術落后,特別是安全管理技術落后。

在煤炭開采技術方面,雖然國有重點煤礦與世界煤炭開采技術差距不是很大,甚至一些技術走在世界前列,但是我們的綜合技術是有差距的。尤其重要的是,在我國數量龐大的鄉鎮煤礦中,有1/3甚至更多的煤炭是依靠落后工藝方式生產出來的。這不僅造成資源嚴重浪費,而且加大從業人員勞動強度,造成更多的安全隱患。

在煤礦經營管理上,中國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個體、集體煤礦基本停留在人民公社時期的生產隊管理上,國有重點煤礦大部分還在延續上世紀八十年代總承包制,可以說層層承包是大部分煤礦的選擇。

2.3煤礦生產過程缺乏對人的因素的重視,加劇了煤礦事故的發生機率。

國內外大量的調查統計表明,由人的不安全行為而導致的事故占事故總數的70%以上。同樣,煤炭行業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現場管理不善和職工違章造成的。

我國國有煤礦從業人員每天工作時間大都在10-14小時之間,其它煤礦的從業人員工作時間還會更長。長期超時從事高強度的勞作,勢必會降低從業人員的風險意識,加大了誤操作的概率,增加了事故機率。

通過對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開展(1)煤礦安全措施的人性化研究;(2)煤礦安全生產設備的可用性研究;(3)煤礦生產重大災害的預防(警)管理支撐體系研究,開發相關安全管理技術與方法,刻不容緩。

3.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建議

3.1應用信息技術,對危險源進行遠程、實時監測和預警,改變目前對危險源的單純的人工監察方式

在煤礦開采現場,使用傳感技術,對危險源進行實時的動態數據采集,將數據結果通過INTERNET網絡傳輸到國家局、省局和辦事處,在國家局、省局和辦事處安裝運行遠程終端軟件,可以對各煤炭企業的危險源進行遠程實時監控,并實現自動預警。

3.2應用信息生物識別技術,建立煤礦入井人員安全監測管理信息系統,改變目前的事故報告體制,事故隱瞞不報現象

在各種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識別技術中,虹膜識別具有精度高、對使用者侵犯性小、適用人群廣等特點,而且由于沒有傳統意義上隱私權的擔心,虹膜識別技術更容易獲得用戶的接受和青睞。目前在國際上虹膜技術已在各行各業以各種形式推廣應用,也給使用者帶來了看得見和看不見的種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且這種趨勢正在以較快速度遞增。因此,通過建立煤礦入井人員檢測生物識別技術系統,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統,能較好地解決入井人員上下井唯一的識別問題,并使煤礦事故監測可以做到無漏報無隱瞞,有利于加大執法力度,規范執法行為。

根據國家煤礦安全監察管理體制層次,通過INTERNET網絡連接,在國家局、省局和辦事處安裝運行遠程終端軟件,便可構成如附圖所示的國家級煤炭生產人員安全監測多級管理網絡系統。

3.3 使煤礦安全檢查方式從單純的外部監察,轉變為企業內在素質、觀念和能力的提升,實現煤炭生產的本質安全

(1)實行煤炭行業各類從業人員準入制。

煤炭行業實現安全生產的關鍵在于人,實行煤炭行業各類從業人員的準入制,重點對煤炭行業一線從業人員進行基本技能、安全觀念、最長工作時間、最低薪酬等進行核準監察,是實現煤炭行業生產本質安全的根本措施。

(2)應用先進技術改造落后生產方式,實現人、機和環境協調。

隨著煤炭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綜采設備性能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其可靠性大大提高,然而綜采設備可靠性的提高卻沒有帶來礦井產量、經濟效益的同步增長,同種型號設備的生產效率與國外相比相差較大,這主要是影響采礦系統人、機、環境系統可靠性的另外兩個重要因素——環境系統的可靠性和人的作業可靠性沒有提高,從而影響到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因此,改善工作面環境,提高人的作業可靠性對于提高整個綜采系統的可靠性至關重要。另外從設備角度應加強對機器設備的設計管理,顯示裝置的信號適合人的心理、生理特征,以減少因信息傳遞混亂而引起的人為失誤;控制裝置要操作簡便、省力;顯示器、控制器的布局要合理;安全防護裝置、人體防護用品要安全可靠;有缺陷的工具要及時修理或更換,實現本質安全生產。

(3)引入新的健康和安全標識、指引體系,推廣先進的PDCA管理方法,提高企業應對緊急事故的能力。

通過貫徹持續改進的管理思想,使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通俗易懂、易于操作、切實執行,將被動管理過程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人性化,充分調動全員積極性,主動參與安全管理過程,從而提升煤礦安全管理水平。

(4)在煤炭行業引入HSE(健康、安全、環保)管理體系。

HSE是石油勘探開發論壇組織最早提出,將實施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組織、職責、做法、程序、過程和資源等要素,通過先進科學系統的運行模式有機融合在一起,建成一個動態管理體系。在煤炭行業引入HSE的思想理論與方法,制定全國統一的《煤炭行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煤炭行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規范》、《煤炭行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實施程序編制指南》,在全行業加強HSE的理念和方法培訓,逐步在各個煤礦企業推行HSE標準認證,建立HSE動態管理體系,以人為本,持續改進,不斷提升企業健康安全及環境管理能力,提高工人和管理人員應對安全問題和處理緊急事故的能力,促進煤炭產業協調可持續發展。

4.結語

安全生產模式研究是煤炭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1 新時期煤礦機電技術管理中的問題及對安全生產的影響

煤礦機電技術管理是新時期煤礦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與安全生產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目前我國對此要求十分嚴格,但現實中由于相應政策和要求并沒有貫徹到底,工作中依舊還存在不少隱患,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項。

1.1 制度問題

煤礦機電技術管理與其他的管理工作一樣,需要以制度作為依據和保障。然而,長期以來煤礦企業的重心一直都放在生產上,對于機電技術管理則大多并未給予足夠的關注,致使相應制度的建設也明顯滯后,甚至部分礦井至今都未形成規范制度。缺乏健全的制度,會導致管理中存在疏漏,進而使得安全風險的防控有效性差,最終造成安全生產受到威脅。

1.2 養護問題

機電設備是煤礦生產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直接關系到生產效率。但是,由于礦區往往環境惡劣,再加上企業不重視對此進行養護,這些設備在使用中也存在很大的風險。比如,部分礦井當前依舊在使用一些嚴重老化或者過時已久的設備,盡管設備還可以運轉,但零部件卻大多都已經處于異常狀態,在使用的過程中極易造成意外事故,威脅操作者及周圍作業人員的安全,一旦設備失控或者作業精度出現問題,將造成難以預料的后果。

1.3 成效問題

迫于外部壓力,煤礦企業目前大多已經加強了管理,但是,成效依舊未明顯改善。導致此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水平偏低,當管理與生產規模不匹配的情況下,成效必然會很不理想。比如,部分企業片面的認為改進機電技術管理就是強化對通風設備及排水設施的管理,沒有考慮其他方面,致使管理廣度不夠,生產中的安全隱患依舊比較多。

2 關于做好機電技術管理工作、保障安全生產實現的相關建議

2.1 修正現行制度

鑒于目前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工作中依照的制度還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現實中有必要重視對其實施修正,以促進管理的系統化。在進行的過程中,需要將新時期的管理要求融入其中,以保證管理深度。修正制度的目的是提升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因而,更新工作要求的同時,還需要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機制,促進新制度的落實和執行。這一點是改進工作的基本要求,若新制度得不到貫徹,那么“修正”和“完善”也將毫無意義,管理改進永遠無法實現。為了避免出現“陽奉陰違”等現象,工作中還需要消除管理人員的應付心理,增強其責任意識。而對于目前管理中存在部分管理者推諉責任的情況,在管理制度中有必要對管理責任進行清晰界定,以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為指導,理順權責關系,明確每一位管理者的責任范圍。這樣做不僅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還可以避免問責難等情況。另外,為了使相關管理人員真正重視機電技術管理工作,還需要以考核為輔助,進一步強化管理者的責任意識。

2.2 從資金投入上給予安全生產可靠保障

機電設備對煤礦生產效率影響極大,所以,無論是從經濟效益上講,還是從企業發展角度來講,煤礦企業都有充足的理由重視機電設備養護及更新。企業發展中,目光必須放得長遠一些,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還要為長遠發展做好規劃。煤礦生產中所使用的設備會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而逐漸老化,這是無可避免的,企業必須要正視這一點。經濟成本固然重要,但設備養護也是必須的,企業應理性看待設備養護這一開支的必要性。鑒于當前煤礦機電設備普遍相對陳舊的現實,煤礦企業除了要注重對這些設備進行及時的檢修之外,還應另投資金添置新設備或者更換舊設備。在更新設備這個問題上,企業應正確認識先進設備引入為自身發展帶來的好處,明確此舉是利大于弊的。簡單來講就是,盡管先進設備的引入需要更多的資金,但是,其在提高生產效率方面創造的價值是遠遠高于耗費的成本的,所以,眼前的資金投入是為了以后更好的發展,是完全必要和值得的。比如,先進的監控設備能夠起到危險提示的作用,可減低爆炸事故的發生率。爆炸損失是遠高于設備成本的,因而,企業引入先進設備的做法,盡管看上去投資較大,但實際上其可能蒙受的損失卻因此減小了。只有意識到這一點,企業才會真正重視設備問題。所以,當前階段煤礦企業有必要適當加大在設備養護與更新方面的投入,以此來給予安全生產可靠的保障。

2.3 在積極推進制度建設的同時,引入專業人才

針對當前機電技術管理中成效不佳的問題,該文建議積極推進制度建設,并對相關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督促。國家和煤礦企業對于此項工作均提出了一些要求,但在具體工作中,這些要求大多并沒有貫徹到底。這種局面的產生,一方面應歸于執行力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缺乏健全制度的保障。在這方面,目前最緊迫的任務之一是盡快建立起考核機制,借助考核的形式,來督促相關要求的落實。同時,管理中也應結合新時期的形勢,對管理要求進行更新,以保證新出現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

眾所周知,礦井是一個安全風險較高的場所,但是,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參與管理的人員需要不時下井。此項要求使得管理人員心理上存在負擔,久而久之這種負擔就會使得管理人員對下井心生不滿,進而提出離職。所以,目前這方面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專業人才留下的幾率低。再加上礦井大多環境惡劣,此項工作的人才補充是相當困難的。對于這種情況,建議煤礦企業從提升此類管理崗位的薪資水平、改善福利待遇等方面入手,來提升崗位吸引力,進而達到引入專業人才的目的。另外,對于在職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也是必要的。培訓是提升他們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有助于緩解目前人才資源相對不足的局勢。

3 結語

整體而言,煤礦機電技術管理中依舊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克服,安全生產也無法得到保障,各種事故發生率高居不下。對于二者的關系,該文認為機電技術管理是安全生產的基礎和保障,只有做好機電技術管理,方有可能實現真正的安全生產。所以,在當前階段,煤礦企業必須將機電技術管理工作切實重視起來,借助有效的改進措施,來盡快改變煤礦生產安全風險過高的現狀。

參考文獻

[1]唐強.淺析如何加強煤礦機電技術管理[J].機械研究與應用,2015,28(5):216-217.

[2]?;郗?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創新的探索與實踐[J].經營管理者,2015(16):208.

[3]路龍.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的創新和應用淺談[J].工業B,2015(49):78.

[4]王浩宇.淺析煤礦機電技術一體化應用研究[J].工業B,2015(38):218.

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科教興煤戰略是目前國家發展的新形勢,其重要內容是加強技術創新與加快技術發展腳步。這也是呈現煤炭行業新面貌的重要舉措。民以食為天,煤炭生產企業靠生產安全存活,煤礦事故的發生對煤炭生產企業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完善的技術管理制度是安全生產的前提,因為有相當一部分的煤礦事故發生是由于技術管理不當所導致。技術管理能規劃和指導煤礦生產工作安全進行,具有超前性。所以要想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煤炭生產企業應該重視其技術管理水平的提高。

1 技術管理是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煤礦的安全生產不僅需要運用到生產方面的技術,還需要管理技術的保駕護航。因為煤礦安全管理是整個煤礦生產管理工作的重點,它貫穿整個煤礦的生產過程。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不僅涉及面廣,而且環環相扣,過程十分復雜。所以,必須重視技術管理工作,把它作為組成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部分。并且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全程運用技術管理,用它來規劃和指導煤礦生產工作,讓生產過程中的各環節良好配合,互相服務。這樣能有效避免因某一環節出現問題而影響整個生產工作的正常運行[1]。

2 技術管理決定煤礦開拓與開采方案設計的合理性

煤礦安全生產的決定性環節是礦井的開拓與開采設計是否合理。礦井的開拓和開采設計主要是布置煤礦開采的巷道和對開采區域進行劃分。除此以外,煤礦開采的生產工藝流程和設備設施等都需要在開采之初作出總體的規劃和安排,尤其是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由于煤礦開采都是在地下作業,所以在進行方案設計時,工程設計人員必須對所要開采煤礦的地質進行勘探以做到全面了解其地質結構。巷道的設計要求盡量簡單,以方便工程施工人員的進出。針對實際操作的設計,則要求工程設計人員對所要采用的生產工藝流程、生產設備和生產技術的發展水平和使用進行廣泛了解。整個方案的設計應遵循集中化、技術合理化和經濟合理性原則。所采用的設備設施應該經濟適用,事故防范措施應該合理到位。所有的這些都需要運用技術對其進行充分論證[2]。只有通過技術的分析和方案的比較,才能制定出最終的最佳方案。礦井甚至采區的開采設計決定著礦井的壽命和收益。所以,在制定煤礦開拓與開采設計方案時必須要運用技術管理。

3 技術管理能有效查處和治理煤礦事故隱患

井下作業時必然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制約,同時還要求所有設備設施必須正當操作。因為這些因素是否處理得當與事故發生與否息息相關,而且很多因素存在于生產的整個過程。所有這些只要有一項稍有差池都可能造成事故,甚至釀成大禍。所以,只要是危害到員工安全的因素或者隱患都需要定期不定期的進行查處。只有不斷進行隱患的查處,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理,保證煤礦生產工作安全進行。完善的檢測手段和有力的防治措施對隱患的查處和治理十分有用。而且健全的規章制度同樣能保證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因此,長期與短期的隱患查處和治理都需要技術管理進行保障。技術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能使煤炭生產企業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隱患排除方案,預防事故的發生。

4“一通三防”的技術管理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

頻繁發生的煤礦事故提醒我們要注意技術管理的“一通三防”。所謂“一通三防”是要通風、防塵、防瓦斯和防火。“一通三防”不僅是對工程技術人員工作環境的基本要求,而且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基本保障。在“一通三防”方面不能麻痹大意,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造成人員傷亡。所以,要將“一通三防”作為技術管理和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在保證“一通三防”技術管理工作有效實施方面要做到以下幾點:

a)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要確保各領導與工作人員的責任明確,狠抓“一通三防”工作的落實情況,只有上下齊心一同重視技術管理,才能確保煤礦安全生產。同時,在煤礦的設計方面要嚴格控制,把握好生產的合理性和隱患處理的及時性;

b)整個技術管理工作的基礎是保證礦井的通風性。只有礦井通風順暢,瓦斯和粉塵都是可以預防的,同樣滅火工作也能有效進行。所以在實踐工作中,要保證通風設施的正常運行,改造不合理的通風系統以及加強通風系統管理。完善的通風管理制度和員工高度的通風防塵意識都是保證礦井通風的有效途徑;

c)在設備上的資金投資是必不可少的。替換掉老舊的通風防塵設施也是保證礦井“一通三防”技術管理有效進行的手段。在煤礦安全生產方面,企業應高度重視,保證通風防塵設施能正常運行,避免因設備陳舊導致事故發生而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在資金方面,企業不要因小失大[3]。

5 依靠科技進步來加強技術管理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最大動力

科技的進步能改進采煤工藝,而新的技術和設備能有效改善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環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煤礦的安全生產。然而裝備和工藝的落后僅僅是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其重要原因還是由于人員素質不高引起的。管理不當和違規操作都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所以,要對員工進行技術管理,提高其崗位技能、規范其生產操作工序,從主觀上排除安全隱患。依靠科技進步來加強技術管理要注意因地制宜,進行技術論證工作以確定技術推廣的可行性。同時,避免在技術推廣時因無法適應或者不能安全操作而造成新的安全隱患,要確保依靠科技進步帶來的技術管理能讓煤礦生產工作安全進行。

6 完善的技術管理體系是煤礦安全生產的有利保障

完善的技術管理體系指的是明確的責任分工和有效的生產技術領導,同時建立以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為首的技術責任制。事實證明,有效的技術管理機制和完善的技術管理機構能帶來技術管理上的規范,這樣能有效預防煤礦生產事故的發生。

安全生產要求技術管理必須以人為本。煤炭生產企業各級領導應給予工程技術人員生活上的關心和工作上的支持,有意識的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的工資和待遇,充分調動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讓他們在煤礦安全生產建設全身心投入,并充分施展才華。

總之,科教興煤戰略是新的發展形勢,所以,煤礦的安全管理體制也必須進行全面改革以適應形勢的發展。加強安全技術管理工作,實現煤礦的安全生產,并使這種安全生產持續進行,以保證煤炭生產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莊玉倫.煤礦技術管理是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工作[J].煤礦安全,2000,31(11):4-6.

[2]趙麗紅,馮書杰,何會民.論煤礦安全生產管理[J].山東煤炭科技,2011(05):22.

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煤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能源, 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盡管節能減排和發展綠色經濟的呼聲不斷高漲, 但國家經濟發展目前仍離不開煤炭資源, 煤炭資源仍是國家經濟發展依賴的重要能源。為提高煤炭開采效率, 同時促進煤炭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必須提高機械化開采的安全性, 這對于國家煤炭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意義重大。

1 煤礦機械化開采的內涵及必要性

煤礦機械化開采是指在開采過程中采用電力或其他電力進行作為驅動操作設備的機械設備力量, 運用機械力代替人工力進行開采的方法手段[1]。煤礦機械化開采生產有利于放炮、運輸以及頂板的安全管理, 機械化開采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減輕了人工勞動。隨著我國煤礦開采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采煤方法的日益進步, 采用機械化開采煤礦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根據國家相關文件的規定, 煤礦生產必須尋找到一條適合與煤層賦存條件的機械化設備, 盡早實現綜采、綜掘機械化, 逐步向半機械化或是局部機械化目標邁進, 爭取早日實現煤炭開采的機械化。

2 煤礦機械化開采主要技術與工藝

2.1 綜合機械化采煤工藝

該種采煤技術又稱綜采工藝。是指采煤工作面中的所有生產工序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作業, 包括落煤、裝煤、運煤、空區處理等環節, 該種采煤技術不僅有助于減少人工成本, 降低了采煤工人的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 并且采煤過程中的效率和安全性都有了較大提升。因此, 該種采煤工藝最值得推廣運用, 同時也是煤炭井下開采的主要發展方向。

2.2 普通機械化采煤工藝

該種采煤技術又稱普采工藝。是指在破煤、裝煤、運煤和支柱支護過程中采用傳統的普通機械方法, 最大的特征是通過采煤機械同時完成兩道工序, 即落煤與裝煤, 在運煤、采空區的處理以及頂板支護環節與炮采的工藝大體一樣。普通機械化采煤工藝主要有單滾筒采煤機和雙滾筒采煤機兩種方式, 單滾筒采煤機的滾筒通常情況下安裝在采煤工作面的下端口, 這有助于裝煤, 減少了工作面下缺口長度[2]。雙滾筒采煤機一般處于工作面的兩端, 這有助于對工作面進行技術管理。

2.3 連續采煤工藝

此種采煤技術又稱連采工藝。是指在煤房工作面上運用連續采煤機進行采煤, 包括破煤和裝煤, 在運煤的時候采用可伸縮運輸機或者梭車, 用錨桿進行頂板的支護, 用鏟車清理工作面或者搬運來回物料等, 總之, 全過程依靠機械完成作業, 連采工藝實現了掘進和開采的合二為一, 是綜采的有效補充, 在合適恰當的條件下, 能夠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2.4 爆破采煤工藝

該種采煤技術又稱炮采工藝。是指運用爆破的手段使得煤礦落煤, 然后利用人工進行裝煤, 借助機械進行運煤, 用單體支柱支護工作空間頂板[3]。自80年代后, 我國炮采工作面準備的技術和手段有了較大發展, 取消了傳統摩擦式金屬支柱, 開始普遍采用防炮崩單體液壓支柱, 能夠有效控制工作空間, 并且工作面輸送機裝上鏟煤板和擋煤板, 大大減輕了煤礦工人負擔。在爆破落煤環節, 要注意爆破位置, 力求精確無誤。在采空區處理時, 鑒于頂板特征、煤層厚度和保護地表的特殊要求等條件不同, 采空區有多種處理方法, 但最常用的是全部垮落法。

3 采空區頂板安全管理技術分析

本文主要從采空區頂板安全控制技術及其措施, 以及薄煤層機械化采煤安全管理兩方面進行分析。

3.1 近年來煤礦采空區頂板事故分析

以黔南州煤礦開采為例。黔南州位于貴州省中南部, 其煤層賦存情況處于中等水平, 并且為單一煤層開采, 該州的煤礦開采水平和技術較為落后, 生產效率較低, 并且存在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方面的問題。以該煤礦為例分析頂板事故具有一定代表性。下圖為黔南州近年來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情況, 具體分析如表1所示。

從過去6年的煤礦事故發生情況可以看出, 隨著時間的推移, 煤礦生產事故總數呈現下降趨勢, 死亡人數也在不斷減少。這主要是因為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加大了煤礦井下采礦的監察監管力度, 取消了一大批不合格煤礦, 勒令一批不合格煤礦停產整改, 在整改之風的影響下, 各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 現場管理水平以及裝備配給方面有了很大提升, 這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煤礦井下采礦的安全基礎水平。但與此同時, 數據資料表明頂板事故的發生數仍居高不下, 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大的變化, 近年來, 煤礦頂板管理工作仍需進一步改進, 使其與煤礦整體管理工作相平衡, 煤礦在頂板管理方面沒有顯著進步和起色將對煤礦整體安全生產有重要阻礙作用。由上圖可知, 頂板事故逐年呈現上升趨勢, 頂板事故數和死亡人數仍占據較大比重。因此, 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對采空區頂板進行安全管理。

3.2 采空區頂板安全管理措施

3.2.1 選擇合適的采礦方法和回采工藝

導致頂板出現事故的原因很多, 最為常見的是不遵守采礦的正規程序, 沒有選用合適的采礦方式。在采礦過程中, 應該選用合適且科學的采礦方式, 符合采礦的安全性標準, 在此基礎上再考慮經濟效果、生產工藝以及生產效率。對于采空區, 最常用的方法有充填法、支撐法以及緩慢下沉法等方法, 這些方法是采礦安全管理中最為常用的方法。

3.2.2 嚴格控制生產規模

煤礦開采要綜合考慮各種安全因素, 任何超強度和規模的開采都可能引發頂板安全事故。因此, 在開采管理中個, 要大致把握每個工序的時間間隔, 預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頂板檢查和管理, 做好通風、填充的安全管理工作。

4 薄煤層機械化采煤安全管理

4.1 煤層機械化采煤的初步分類

如圖1所示。

上述分類是根據國內外的相關應用情況, 將薄煤層機械開采技術的適用條件進行了初步分類, 該種分類已經在實踐中應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傮w來說, 薄煤層在機械化開采方面, 尤其是大量開采方面仍存在大量的技術難題, 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 要大力發展和完善薄煤層機械化開采的新技術。

4.2 薄煤層機械化開采的安全管理

4.2.1 建立健全機械質量管理體系

完善的機械質量管理體系對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在生產管理中不容忽視, 每一個管理者和員工都要樹立質量為本的觀念和意識。

4.2.2 逐步實現計算機化的機械設備管理

這主要是指機械設備的備品和備件的管理, 該種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用最小的資金儲備以及最合理的庫存設備實現機械設備因維修導致的停工時間最小化, 盡可能的降低設備故障造成的各類損失。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技術能夠有效彌補人工操作的缺陷, 提高無紙化信息處理的工作效率和生產成本。

5 結語

國家工業生產離不開煤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煤炭資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能源, 我國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 如何高效、安全有序的開發這些資源, 促進煤炭行業的健康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 利用機械化開采工藝, 將先進的采煤技術與采煤工藝相結合, 提高井下采煤的效率與質量, 對保證煤炭資源的合理開發煤炭行業的良性發展意義重大, 同時有助于經濟社會與行業發展的雙贏。

參考文獻

[1]沈斐敏.安全系統理論工程與應用[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 2001.

[2]陳寶智.礦山安全工程[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 1993.

上一篇:兩位數乘一位數練習卷范文下一篇:門衛工作人員崗位職責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