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網絡通識教育論文范文

2024-02-10

網絡通識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如何實現“科學傳統與人文傳統”的辯證統一,是現代教育發展的重要課題,在這方面,“通識教育”可以給予我們以諸多啟示?!巴ㄗR教育”既有助于深化對素質教育、創造性教育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在現代教育實踐中切實實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

[關鍵詞]通識教育 科學傳統 人文傳統

[文獻標識碼] A

[

網絡通識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通識教育作為一種育人理念又重新回歸教育視野。由于長時間形成的歷史性教育斷層,通識教育的開展并不像理想中的一帆風順。各大院校追求通識教育的同時,忽略了通識教育教學管理的特殊性,導致通識教育教學管理出現滯后。

[關 鍵 詞] 通識教育;教育教學管理;現狀;對策分析

一、獨立學院通識教育教學管理現狀

(一)缺乏對通識教育教學管理的研究

通識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多模仿移植國外的教學模式,且在通識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研究較少。目前,國內高校對通識教育的研究多在于理念的傳播、課程的設置等方面。對教學管理及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的研究較少。通識教育作為一種大學教育理念,高校踐行通識教育也多體現為對通識教育的推廣宣傳、課程建設兩個層面,尚未進一步深入推進通識教育建設。

獨立學院踐行通識教育之路與國內重點高校相比較更艱難一些,這是由獨立學院其自身的特殊性所決定的。無論是學情分析還是師資隊伍建設,獨立學院均阻力重重,在推行通識教育上,更是舉步維艱。因此,缺乏對通識教育教學管理現狀的研究,教學狀態尚處在設置課程數量、安排教師授課階段。

(二)缺乏對通識教育教學管理體制的構建

自全面學習蘇聯專才教育培養模式以來,我國大學對教學管理體制的構建始終圍繞專業教育開展,通識教育興盛后,原有專業教育教學管理體制就被直接移植應用到通識教育上來。隨著通識教育的發展,專業教育教學管理體制給通識教育教學管理帶來了諸多不良影響。但由于教育大環境所致,對通識教育教學管理體制的構建工作并未積極展開,而出現了“放任自流”的現象。

(三)缺乏專業的通識教育教學管理隊伍

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始終是高校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識教育由于起步晚,在我國尚未形成完善的通識教育教學管理隊伍建設體系。除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成立獨立的通識教育機構以外,其他高校尤其是獨立學院的通識教育教學管理仍處在“課程各自為營”的階段。學校推行通識教育,在各學院提交的選修課程中進行遴選,然后開始授課,稱之為“通識教育”。其實,完全不符合通識教育的理念,屬于形式化的通識教育。

二、對策分析

(一)加強對獨立學院通識教育教學管理的研究

鼓勵各大高校加強對通識教育教學管理的研究,尤其是獨立學院。學校層面要設定相應的鼓勵措施,組建專門的通識教育教學管理研究團隊。針對本學院的辦學特殊性結合教育大環境,深入研究通識教育的教學管理。本項研究要結合通識教育教學目的,構建通識教育教學管理體系。

(二)健全通識教育教學管理體制

制度保障是通識教育教學管理提升的關鍵,通識教育區別于專業教育,需要建立特殊的制度保障體系。目前,獨立學院的通識教育開設較為散漫,因人開課現象較為嚴重。師資隊伍建設工作較為隨意,多為碩士畢業生缺乏通識教育教學經驗。高校不加大對通識教育的投入與關注,就不能吸引高素質、經驗豐富的教師任教。通識教育教學管理體制,需要高校自上而下的重視。

我國近20年來推行的通識教育多流于形式,缺乏根本性的教學管理體制的制度保障。各高校均有其特殊性,教育部門應對各類高校的通識教育教學管理體制建設進行分類指導。獨立學院作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應成立通識教育組織機構,并改變各院系各自為政的局面,為達到通識教育的真正目的而奮斗。

(三)優化通識教育教學管理隊伍

獨立學院應積極引進具有通識教育管理經驗的教師,作為院校發展通識教育的領導者,進行教育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同時,要大力培育教學管理骨干,優化自身的教學管理隊伍,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四)建設大學通識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我國通識教育評價體系受到了專業教育的影響,評價過于量化,缺少靈活性。

通識教育的教學質量對高等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關系到各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我國大學通識教育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評價理論與技術均不成熟、不完善。建設科學合理的通識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能有效提高大學教育的整體水平。

三、結束語

通識教育的兩大任務在于完成知識文化的傳承與本土化知識文化的創新。通識教育是把人培養成自由之人,造就具有全球視野和優美情感的博學創新之人。獨立學院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致力于培養新世紀創新型人才。應試教育將學生悄無聲息地進行了分類,獨立學院應結合自身育人目的出重拳打造通識教育,將學生培養成“完整的人”。因此,獨立學院的通識教育教學管理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張翼星.我對大學通識教育的幾點認識[J].現代大學教育,2012(3):1-5,112.

[2]倪勝利.通識教育:真諦、問題與方法[J].教育研究,2011,32(9):94-97.

網絡通識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高校音樂通識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中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憑借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教育優勢,逐漸成為促進大學生身心協調與創新發展的有效手段。國內學者已從教育功能、課程設置、教學活動等不同緯度對音樂通識教育提出了有效建議,但如何在系統、動態、辯證的視角下對高校音樂通識教育的現狀進行研究,是本文主要的研究重點。因此,本文以生態學為切入點,在生態哲學、生態科學的思辨與科學體系下開展對音樂通識教育的研究。
一、有關音樂通識教育的概念性辨析

通識教育,源起于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倡的自由教育,其僅提供給少數不從事生產的人,是一種“使人成為人”的理想性教育,目的是發展理性、心智與探索真理。自工業革命興起,其教育陣地轉向美國,由美國鮑登學院帕卡德教授首次將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相聯系,并以《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為研究的集大成者,闡述了通識教育的變革與發展,及其在現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與專業教育的關系等??傮w而言,廣義的通識教育是指一種大學教育理念,狹義是指非專業教育部分。

我國的通識教育可追溯于先秦時期,以六藝科目為代表,是面向士大夫及貴族子弟開展的有關“重治道、重通博”的教育,但其并不屬于現代意義的通識教育。真正意義上的通識教育開始于清代末期的教育現代化改革,大致分為20世紀初到20世紀70年代(從萌芽到銷聲匿跡),以及改革開放之后兩個階段(包括重新認識階段1978—1994、逐步探索階段1995—2001,反思與改進階段2001— ),并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立德樹人”的政策引領下,確立了高校通識教育以培養學生思維、性格、能力為重點的教育內涵。

縱觀國內外通識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究其本質而言,其發展的主線是以人的發展為主。無論是高尚情操的培養,還是為適應工業時代需求而培養“完善”的技術人才,其教育目的從未脫離“全人”教育的宗旨。而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在深刻反省人與自然關系的生態文明背景下,關乎人性的培養更是至關重要,而人性的健全發展必然建立在“學貫中西”“通明博覽”基礎上。因此,當代通識教育的研究范式必將進入一個新的境地。

而音樂通識教育,作為通識教育中藝術教育體系的一個模塊,因音樂學科自身獨特的特質,與其他姊妹藝術相比具有貫徹“美”的得天獨厚的優勢,是通識教育中有關藝術核心課程模塊中開課較為廣泛的通識教育門類之一。但其課程內容寬泛與自由的特征,同樣導致了其教育目標的不確定性,即音樂學科自身的專業性與通識教育素質性的平衡問題。因此,高校音樂通識教育究竟應將音樂學科的專業理論素養進行“淺層”的普及化,還是將其學科特有的思維特征“深層”貫穿于個人核心素養當中,本人認為其評價的尺度在于將音樂通識教育置身于何種“生態環境”之下以及如何判定其自身所形成的生態系統的特征與功能。因此生態學視野下對高校音樂通識教育的研究或許可以幫助教育者開展動態與辯證的研究。
二、生態學視角下的音樂通識教育發展

(一)生態學對音樂教育的影響

“生態”一詞源于古希臘,原意為“住所”或“棲息地”,由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藸栐凇队袡C體普通形態學》中首次將其定義為“研究生物體與其中衛環境的相互關系的科學”。而美國科普作家蕾切爾·卡遜的著作《寂靜的森林》以充滿科學理性精神與人文情懷的訴說,激起了全世界對于環境保護的關注。在此轟動影響下,生態學研究范式下派生出了生態哲學、生態美學、生態教育學等拓展性研究。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人類對生存的定義不僅僅滿足于物質生活的富足,更追求精神層面的自由。而關乎自由尺度與標準的認知已經由農耕時代對于自然條件的被動、工業革命時代對于自然的征服轉向為今天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此,在經歷“以人類為中心”的時代發展后,在對征服自然無度的欲望下,工具性、功利性的時代弊病對于人性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從而導致精神性疾病在不同的年齡(尤其是學生階段)階段頻頻爆發。因此,以生態學的研究范式對各個領域開展深入的思考與反思,是時代所需。

教育,作為人類進步與發展的必要手段,其生態學的研究范式實質是“以人為本”,這里的“以人為本”不再是現代社會里為了滿足個人私欲而對自然進行的無邊界的索取,而是在維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后現代精神下,對于人性與環境良性、健康發展的關照,是一種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全面思考,其實質是環鏈性的發展模式,最終升華為人與自然相互“依存逗留”的精神境界。

而音樂教育,作為一門普及“精神美”的學科,是對音樂中審美本質的核心闡釋。但由于我國長期受西方音樂教育體系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以音樂技能表現為主的現象,即工具性、機械性的音樂學習。但在生態科學興起并不斷發展的今天,國內學者積極借鑒生態學研究范式對音樂教育開展了深度剖析,如管建華教授在《當今全球文化發展與中國音樂教育》中論述了“生態文明與音樂教育”及“可持續發展理念”,并借用生物學基本概念在《音樂教育生物學范式的理論與實踐》中提出了4R學習模式(豐富性、回歸性、關聯性、嚴密性)及后現代教育范式,董云(2012)、姬晨(2014)、陳秀(2009)、于彩果(2011)等積極運用生態哲學原理開展對于基礎音樂教育的研究,提出了音樂課程生態等觀點。因此,面對新的時代需求,以21世紀人才核心素養為導向,高校音樂通識教育同樣應積極運用生態學的視角進行系統、全面、動態的研究。

(二)音樂通識教育生態系統研究

在生態學基本理論中,較為重要的概念有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等。個體作為種群的基本組成單位,其生物多樣性構成了生態系統的穩定。同種個體在一定空間內組合成為種群,不同種群的集合體發展成為群落。在此基礎上,由非生物環境,生產者、消費者與分解者組成一定的生態系統,并伴隨生態系統中能量、物質與信息的流動功能,進行自我調節,從而達到一定的生態平衡。

以生態學科學體系架構來類比高校音樂通識教育體系的意義在于嘗試突破對于其“模塊化”的研究,即分散的有關其教育功能、教學內容、行政管理、教學評價等研究,而是將各模塊在高校音樂通識教育體系中的作用及地位放置于一個相對完善的生態系統內,判斷其在高等教育中發揮美育作用的能量與限制因素,從而辯證地提出相關的教學改革建議。以通識教育“全人”教育的宗旨為前提,音樂通識教育在高校教育體系中承擔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美育任務,其關鍵在于教育者對音樂本質闡述的方式以及對于學生掌握音樂通識教育的要求。因此,對于其內容與形式的辯證,如果以社會、高校、教師以及學生構成的生態環境來看,其教育管理、教學理念、課程設置與評價的實質性要求來自于各生態角色的發展需求。高校作為社會范疇下局部性的生態系統,是立足于符合社會發展背景的自足性系統發展,其人才培養目標與辦學定位是決定學校長遠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作為人才培養陣地的高等學校,通才還是專才的培養指向體現著高校育人的本質與內涵。而無論博雅教育還是現代通識教育,通才育人目標下的終身學習與傳承創新才是適合于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音樂通識教育應在中小學基礎音樂素質教育的基礎上,維持音樂教育在個人全面發展中的生態位。

以高校音樂通識教育為子系統進行研究,如何保證其在高校整體教育體系中的生態位,首先決定于其自身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在高校音樂通識教育生態系統中,學生作為研究個體,由于自身生長環境、專業特征、性格愛好以及學習動機等差異,在對于音樂通識課程的選擇當中形成了一定的種群,即特定課堂下的學生構成。而在不同的課程之間,由于課程內容的差異性而造成的選課人數的不同分布(如選課人數數量),則形成了不同的群落。而個體(學生)、種群(課堂)、群落(課程)在高校音樂通識教育生態系統中的生態屬性則真實地反映了當下大學生的個人審美取向與審美需求,是深入研究的根基。

在了解個體、種群、群落各自的特征后,如何判斷其在生態鏈中的角色與任務,對于分析當下的教育困境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而在教育生態性研究中,生態角色與功能已突破生物性本能,具有一定的突破與創新性。首先,在高校音樂教育生態系統內,師生關系應做到“互逆性”,即互相作為對方的傾聽者。因此,無論是教學內容的設置,還是教學評價的制定,教師與學生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更是分解者。因為有效的課堂應該是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以學生的知識需求、能力需求為導向“生產”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的知識遷移與實踐應用,使學生做到課堂內容的“及時消費”,最終師生共同將視野拓展至社會大課堂,加深彼此對于知識的“再消化”與“再分解”,從而將提煉出的素養應用與課堂內容的再生產與再消費。其次,在明確高校音樂教育生態系統其基本組成部分的生態屬性與教育屬性后,對于生態系統中三大功能的認知可以從宏觀層面對高校通識音樂教育給予調控。生態系統中三大功能即為能量流動、物質循環與信息傳遞。其中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流動和逐級遞減的特征。針對高校音樂通識教育生態系統而言,其中的能量源自于辦學定位下學校行政層面對于該教學體系的規劃,如北京大學將音樂通識教育規劃于通選課程中歷史學、藝術與美育兩個課程領域(參照其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通選課程),注重音樂的人文與審美性:復旦將音樂通識內容規劃于六大核心課程中的藝術創作與審美體驗(參照其邯鄲校區2011—2012通識教育課程統計),注重音樂實踐的創造力培養。因此,在教師個人素養的差異性前提下,從辦學理念到教師教學理念再到課堂實踐環節,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削弱了音樂通識教育理念的豐富度。而其中的物質循環以及信息傳遞,則是課程設置中教學資源的形式與內容,以及課程大綱中有關提升學生知識、技能、素養的整合與規劃。

因此,以高校音樂通識教育作為獨立的生態系統進行研究,在明確了系統中各自的生態屬性與功能后,其教育屬性不僅更加清晰明確,更是加深了教師對于教學中各環節“環鏈性”依存與發展的意識,從而為教學改革實踐提供更為辯證的教學思路。
三、音樂通識教育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

在生態系統中,通過自我調節機制,其維持結構與功能相對穩定的狀態為生態平衡。而維持局部生態系統穩定的規律主要有協同進化規律與調節反饋機制,因此,維持高校音樂通識教育健康良性發展也必須服從以上規律,以此探索出適合其可持續發展的策略與機制。

在協同進化規律下,高校音樂通識教育應注重從以下四方面開展協作教學。第一,明確社企合作的導向。從高等教育自身的生態位出發,其生態勢能的有效度很大程度可決定于其面向社會環境的開放度。因此,實現音樂通識教育的教育理想也應積極面向社會需求,如將其教學實踐與教學評價體系融合于社區美育服務。第二,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立足于本省、本地區的區域與人文特色,例如普通地方型高校應積極投身于本土的文化建設,發掘其中的民俗音樂文化,并通過音樂通識課程,形成一定的校園文化氛圍,落實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形成生態系統內部的消化與吸收。第三,探索學科深度交叉。音樂通識教育的目標在于通過音樂藝術的審美特質來激發學生的情感認知,培養其“美美與共”的情操與胸懷,從而為創新教育提供健康的人格保障與人生態度。因此,在新文科建設的倡導下,音樂通識教育也應走出音樂學科獨自研究的壁壘,積極走向相關學科的研究領域,如現代科技、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等,而不是將音樂專業的理論知識與技能照搬于課堂。第四,加強教師團隊合作。當下較為廣泛的授課方式為獨立的教師擔任某一門音樂通識課程的任務,雖然課程內容的設置有部分傾向于學科的交叉,但僅僅作為“蜻蜓點水”式的知識普及并不能提升學生“音樂能力”在其他生存能力發展中的效度。因此,一門課程如集合不同研究領域的教師進行模塊化、主題式的講授,則可以將知識“各個擊破”的同時加強不同素養及能力之間的“觸類旁通”。

關于調節反饋原理,音樂通識教育主要應用于課堂教學與教學評價兩個層面。教學法對于課堂教學的及時反饋與調節至關重要,是課堂開展的“指揮棒”。而如何提煉不同教學法的精髓,如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柯達伊的民族視唱以及奧爾夫的戲劇綜合等來提煉出適合當下大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方法迫在眉睫。而教學方法的融合與創新也應建立在“生態”的研究范式上,以教學素材為主,關注學生進入社會后生存所必備的核心素養與終身學習能力,積極關注“身”與“心”的協調發展,如具身性教學等。關于教學評價,作為整個教學環節中較為薄弱的環節,應以實踐為導向,以項目式學習任務為內容,鏈接課堂與社會,從而考查學生的持續學習能力與創新應用能力。

生態平衡,作為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動態評價指標,是各組成部分與作用規律的辯證式發展。在高校音樂通識教育中,無論是行政管理層面對于教育實踐中能量與物質的提供,還是教師對于課堂內容輸入與產出的把控,更或是學生對于知識及技能的消化與吸收,只有三者統一于“生態性”發展的理念,以“交互相生”的動態思維來思考當下的教育現狀,才可能實現高校音樂通識教育的初衷與理想。

生態學即是一種觀點,也是一種方法。它克服了“常從個體出發,孤立的思考方法,認識到一切有生命的物體都是某個整體中的一部分”。因此,立足于生態文明的時代背景,基于生態學的哲學觀與科學體系對高校音樂通識教育進行全面、系統、動態的研究,希望可以以新的維度給予教育者教育實踐的靈感,激發其教育的改革與實踐,從而打破當下孤立、僵化的教育困境,為大學生全面、飛躍式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教育保障。

(責任編輯:韓瑩瑩)

網絡通識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加強通識教育改革是目前世界各國高等教育改革過程中普遍提倡和推廣的重要教育理念,對新世紀人才培養具有意義。日本在二戰后借鑒美國的高等教育改革思路,推行通識教育改革,許多大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通識性課程、專業性課程和綜合性課程為核心的通識教育模式,不斷提高通識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構建了日本大學本土化通識教育體系。

關鍵詞:日本大學;通識教育;教育管理;創新人才

通識教育,目前學界一般認為是指以自由教育為核心的教育體系和課程設置架構,它既是一種大學教學模式,也是一種人才培養方式[1]。如何在綜合國力競爭中占得先機,高級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一直都是核心和關鍵。加強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推行通識教育創新,已經成為各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普遍提倡和推廣的重要舉措。從日本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發展歷程入手,多層次剖析通識教育課程在日本的引進、本土化以及發展流程,全面考察通識教育的內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日本推行通識教育改革的歷史背景剖析

通識教育是西方教育的一項重要傳統,它既是大學的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它以人的自由發展和自我完善為最根本的出發點,其目標是培養品格高尚、人性豐富、知識廣博、教養深厚、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二十世紀初,美國一些學院開始開設通識教育課程,以保持學生知識的綜合性和整體性,因而有學者認為,通識教育是美國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創新。二戰之前的日本,大學教育體現著濃烈的軍國主義色彩,基本都是專業教育;二戰以后,在美國占領軍的強制推動下,依照“非軍事化和民主化”的既定方針,被迫進行了全面的教育改革,在聯合國軍最高司令部的強制命令下,日本新制大學依照美國哈佛大學的課程模式引進了通識教育課程[2],開始了日本通識教育的艱難前行。到了二十世紀50年代末,由于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特別是理工類高級專業人才的需求劇增,理工科專業教育不斷加強;到了60年代日本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后,日本實際上采取了一些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一體化,進一步充實專業教育,通識教育被不斷擠壓。70年代后,日本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后,專業教育的發達卻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人際關系冷漠,各種社會問題頻現,日本文部省開始首次提出在大學開設綜合性課程。二十世紀90年代至今,伴隨著日本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低齡化、少子化等社會問題不斷加劇,日本大學的通識教育亦隨之不斷變革。

二、日本推行通識教育的歷程回顧

日本在二戰后借鑒美國的高等教育改革思路,推行通識教育改革,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日本的通識教育也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在曲折中不斷前行,通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斷摸索,許多大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通識性課程、專業性課程和綜合性課程為核心的通識教育模式,為日本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

1.“一般教育”的推廣和摸索階段(1947-1970)

二戰后,日本大學教育改革參照美國大學建構模式,由戰前的二元等級金字塔式體制結構,轉變為一體化的大學制度,直接促成了“新制大學”的誕生。1946年3月,美國教育使節團針對日本的新教育體制建設的基本方針提交了《美國教育使節團報告書》,該報告書中的教育思想成為日本實施通識教育的理念基礎[3]。1947 年日本制定了《大學基準》,對新制大學實施“一般教育”提出許多具體的規定,開始了對通識教育的探索。這次教育改革將大學本科教育課程分為一般教育課程和專業教育課程兩大部分,將四年大學教育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分別開設不同課程的本科課程模式,改變了戰前日本大學本科教育僅僅強調專業教育的做法,從形式上將一般教育課程與專業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期間,由于二十世紀50年代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引發了對專業人才的強烈需求,通識教育被邊緣化,并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2.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彈性化發展階段(1970-1990)

文部省對通識教育敷衍的態度,使得本來在教育行政中被忽視的通識教育在實際執行中又大打折扣。在經歷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后,日本開始重視通識教育的價值。根據關正夫的“教育發展論”,70年代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屬于“結合階段”。進入70年代后,日本曾三次修改《大學設置基準》中有關教育課程的內容,大學課程改革允許教養課程開設綜合科目,各科的學分由各大學自行規定,給大學更多的自主權;促進教育課程綜合化,大學之間實行學分互換制度;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彈性化,教學計劃靈活化。1984年,日本政府成立“臨時教育審議會”,其提出的通識教育改革方案最終失??;此后日本文部省另設“大學審議會”,推行高等教育大綱化與通識教育課程改革。

3.大學課程設置自由化階段(1991-1999)

從 1991 年開始,日本政府通過放寬《大學設置基準》等措施,在制度上徹底取消了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區分,廢除了依課程類別所規定的最低學分制,對教學內容的規定換之以教育課程指導方針的規定,掀起了全國范圍的大學課程改革,此后,日本大學、特別是國立大學的本科課程設置以及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91年3月開始進行的課程改革,準許大學課程設置自由化,將課程設置的權利下放到大學,帶來了大學課程的多樣化、個性化。以1991年的大學設置基準的修改為契機,日本開始了自戰后新制大學成立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學改革。36所國立大學中,基本廢除了教養部,也不再使用一般教育的稱呼[4]。但是這一階段,私立大學改革的速度仍然緩慢,出現了將大學課程改革簡單化、表面化的傾向。與此同時,日本社會自90年代開始迅速步入老齡化社會,少子化現象嚴重,日本高等教育由大眾化向普及化發展的趨勢十分明顯,給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帶來了新一輪挑戰。

4.新世紀通識教育改革新階段(2000- ?。?/p>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社會倫理道德建設面臨著更大的危機,培養人格完善、高度涵養的公民已經成為高等學校的重要使命之一。近十年來,日本經濟發展緩慢,各種自然災害頻發,尤其是2011年的海嘯,對日本社會發展和經濟運行產生重大影響。國民信心低落,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下跌,對于日本高校人才培養帶來了新的挑戰。2000年大學審議會在《全球化時代要求下的高等教育》中對通識教育的定義和內涵做了全新的定義,從多元文化角度強調教養教育的重要性,強調要具備與不同文化進行交流和對話的基本素養。日本高等教育也開始注重國際化趨勢,注重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促進國際化。2002年,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提出了新的通識教育改革的審議方案,促進大學和教員積極開展通識教育,確立通識教育的實施責任體制,以此推動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5],目前已取得一定效果。

三、日本推行通識教育演變與發展的本土化經驗

日本大學通識教育的改革歷程,是日本高等教育的發展的重要側面,對日本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日本大學推行通識教育的過程,也是西方通識教育理念日本本土化的過程,經過幾十年發展和完善,逐步實現了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在日本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架構中的逐漸融合。

1.明確通識教育目標體系

從1947年新制大學開始,日本高校在推進通識教育的過程中,始終強調通識教育理念、目標的重要性,將培養社會需要的高水平、綜合性創新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6]。從學科特色和專業優勢的不同分布,鼓勵各大學為了實現自身的理念和目標不斷推進課程教學內容改革,不拘泥于授課科目的框架,從社會對人才的現實短期需求和人才健康人格的長遠需求入手,努力建立體系化教育課程。在日本的高等教育改革過程中,通識教育課程基本上已經貫穿于整個本科教學過程當中,至少在形式上取得了與專業教育課程平等的地位。在構建通識教育體系過程中,注重以通識課程教育為基礎、以專業課程教育為主導進行課程整合,從根本上把通識教育的理念滲透到專業教育及學校生活的各個環節,蘊含于人才培養的每一個環節。

2.強化通識教育課程設置

高等學校課程設置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從日本通識教育的改革歷程中不難看出,日本高校在推進通識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不斷調整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注重理順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關系。從課程設置權限上不斷下放,賦予高校各系部和普通教師較大的課程設置和課程建設權能,注重社會需求,鼓勵教師開設一些與現代社會的各種問題相適應的具有跨學科特性的課程。在具體課程設置上注重將實踐性環節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將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社會對人才的現實需求緊密結合。從日本廣島大學經驗來看,建立編制、統籌、實施、評估和不斷完善本科教育課程的校級機構是保障通識教育課程設置體系、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

3.不斷創新通識教育內涵

日本通識教育改革的過程也正是日本社會經濟發展的若干階段的直接反應,同時也是日本傳統社會與西方文化不斷交融與滲透、修正與改造的過程[7]。從二戰后的“一般教育”的引進到教養教育的推行與放開,不僅反映了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也反映了通識教育自身發展的進步。在高等教育成為全民教育的新階段,培養具備基本專業技能的人才已經不是難事,如何通過創新通識教育內涵,為現代民主法治社會培養明達、有責任感的公民,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在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將基礎的專業知識講授、最新最快的科技咨詢傳遞與健康人文素養的熏陶相結合,已成為現代高新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

4.豐富通識教育課程資源

從二十世紀90年代初日本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改革后,各大學在通識教育課程結構、內容、選修方式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比之前由國家統一規定的人文、自然、社會三大學科板塊相比要豐富得多。教師是高等教育發展中最重要的資源,也是通識教育不斷深入的核心和關鍵。日本大學向來注重教師能力的培養。從二十世紀90年代開始,為了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日本大學注重從物質和精神各方面對教師進行引導,扭轉了“重科研、輕教學”的不良傾向。日本的諸多高校都構建了師生互動的網絡信息平臺,為師生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日本大學的管理機構注重通過組織各種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各種方式幫助教師改進提高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水平,豐富教學內容,有效地保證了教學資源的有效性和多樣化。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青年專項重點自籌課題“日本大學通識教育演變與發展研究”(C-b/2011/01/26);2011年江蘇大學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基于國際日本語能力測試改革的日語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與實踐”(2011JGYB129)。

參考文獻:

[1]楊頡,鐘啟泉.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06).

[2]李宛蓉.日本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設置與管理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 2007.

[3]李曼麗,汪永銓.關于“通識教育”概念內涵的討論[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9(01).

[4]張云輝,沈瀅.日本通識教育改革對我們的啟示[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6(07).

[5]黃福濤.日本大學本科課程改革與啟示[J].龍巖學院學報,2006(02).

[6]郭德紅.當今美國和日本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實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3).

[7]楊頡.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

(作者簡介:周    榮(1977-),女,江蘇贛榆人,講師,碩士,江蘇大學,研究方向:日本教育與日本文化。王保田(1958-?。?,男,黑龍江哈爾濱人,教授,江蘇大學,研究方向:日漢語言對比與日本文化。)

網絡通識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大學英語教學是通識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加大大學英語改革力度,適應通識教育的發展和需要,是當前的一項緊要任務。

關鍵詞:通識教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收稿日期:2010-07-02

作者簡介:顧成華(1978-),女,江蘇南通人,講師,碩士,從事英語語言學研究。

一、通識教育的含義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臘的自由教育,注重學生的人文主義熏陶,凸顯

人格完善與修養提高,使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歷史上第一次將“general education”與大學教育聯系到一起的是博德學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教授。他在1829年指出,“general education”是一種綜合古典的、文學的和科學的、為專業學習做準備的教育。自從通識教育進入人們的視野以來,對于其定義及內涵如何界定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之一。

李曼麗博士在其著作《通識教育——一種大學教育觀》一書中,列出中外近50種對通識教育內涵的不同表述。李博士綜合各種定義后指出,“通識教育就性質而言,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是所有大學生都應該接受的非專業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識教育旨在培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責任感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人和國家的公民;就其內容而言,通識教育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教育”。

二、大學英語教學是通識教育的組成部分

大學英語課程是我國幾乎所有高校開設的公共基礎課,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未來擇業或者進一步求學都有很重要的影響。正由于此,在中國,大學英語教學一直被看做通識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

1.大學英語教學目標與通識教育的目標基本是一致的

“教育目的決定教育目標的狀態、內容和方向,而教育目的又是基于某種教育價值而選擇的,它必然體現一定的教育哲學觀”。對于通識教育目的的認識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通識教育是后續學習的基礎性教育;第二,通識教育是社會生活的預備性教育;第三,通識教育是人格發展的整合性教育,即通識教育人性論。

通識教育的目標是:把大學生培養成一個合格的“人”;提高學生的知識文化素養,使其獲得較為合理的知識結構;給予學生某幾種基本技能的訓練,使其獲得一個較為合理的能力結構;另外,還要培養大學生豐富高雅的情趣。教育部高教司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以下簡稱《課程要求》)中規定,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庇纱丝梢钥闯?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知識和綜合素質,也就是說,要求授予學生全面的知識,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高質量人才,這與通識教育的目標是基本一致的。

2.大學英語在通識教育中的作用

通識教育一般包含語言、數學、計算機技術、文字藝術、歷史、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公民教育等內容。通識教育的實施,必須通過多門課程共同作用來完成。那么大學英語這一門課程究竟怎樣才能承擔如此重任?語言是文化和信息的載體,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可以投入大量的多學科的知識內容,擴充學生的宏觀知識基礎。因此,對于貫徹通識教育內容,大學英語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大學英語課程有能力而且也應當承擔起貫徹通識教育內容的重任,這樣反過來也有助于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我國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學生所學的往往是“啞巴英語”或“聾子英浯”,極大地浪費了人力和時間。新世紀對人才的需求,已從簡單的單一型人才轉向多元化復合型人才,要求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綜合發展,這也正體現了通識教育的目標要求。因此,加大大學英語改革力度,適應通識教育的發展和需要,是當前的一項緊要任務。

1.制定個性化的教學大綱,體現通識教育的人性化特點

“個性化教學是指教師以個性化的教學手段,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并促進人格健康發展的教學活動”。人性化通識教育觀認為,通識教育的目的“應該指向其活動的內部,即發展個體的智力能力和陶冶個體的道德性格”?!墩n程要求》中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正是通識教育人性論的最佳體現?!墩n程要求》指出,“各學??梢愿鶕拘5膶嶋H情況,以人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修改、指定符合本校實情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浙江萬里學院在這一方面已經做出了大膽的嘗試,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萬里學院在客觀分析其學校生源主體的基本情況和人才培養總體目標的基礎上,修訂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根據新大綱,該校以“動態分層”為基礎,將大學英語課堂分為大班教學和小班教學,同時將網絡自主學習納入教學要求,學習的進度和效果也作為過程考核的依據。

2合理開發教材,涵蓋通識教育一般內容

基于語言的載體功能,大學英語要承擔通識教育的重任,就必須在教學中投入多學科的知識,這就對大學英語教材的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教材外,還應當編寫適合不同專業領域的英語教材,如閱讀、翻譯類的,以適應不同層次的需要。使學生通過學習這些教材,不但獲得語言知識,而且擴大視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完善人格,這也契合了通識教育的目標要求。例如,吳鼎民教授主編的新世紀大學英語教程《閱讀大觀》,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被選作為閱讀材料的主題,涉及到了校園生活、愛情與性、流行時尚,還有經濟、法律、考古,甚至還包括戰爭與和平等時事政治,使得外語學習與其他學科學習充分結合,體現了大學英語的通識教育觀。實踐證明,這套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已經被國家教育部推薦使用。然而,國內大學英語界這一類的教材還偏少。另外,從時代性上講,現有的閱讀、翻譯等教材亦應當適時進行改編,以符合新的時代特征。

3改革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反映通識教育的目標和內容

《課程要求》指出,各高校應設計出本校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要充分體現個性化,考慮不同起點的學生,滿足學生不同專業的發展需要。

吳鼎民教授(2005)提出大學英語教學“三套車”的構想,就是把英語語言、中外文化和多學科知識系統地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之中,使之變成一門綜合性的多功能課程,融合英語語言學習、技能訓練和跨文化交際,學生能夠通過學習英語獲取多學科基礎知識?;谕ㄗR教育的目標和內容,筆者提出了幾點改革的意見:

(1)增開新課程。通識教育要求培養學生獲得較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就英語課程而言,聽、說、讀、寫、譯是學生必須具備的五項基本技能。目前,高校大學英語課程一般分為讀寫課和聽說課。在實際操作時,讀寫課往往都演變成了精讀課,聽說課成了聽力課,課程設置比較單薄,學生無法獲得均衡的知識和能力結構。筆者建議,低年級增設基礎語音課程,高年級開設閱讀、翻譯等課程。閱讀、翻譯所選用的教材,可以根據各個專業學生的需求,選用與本專業對口的教材,這樣才能把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靈活地運用到本專業領域的研究之中,實現多元化人才培養的目標,使學生成為真正的通識人才。

(2)開發和建設各種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課程。這也是《課程要求》中所提出的。學校應給英語課配備多媒體教室,無論是聽說課、還是讀寫課或翻譯等其他課程,都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充實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校還應當配有足夠的多媒體自主學習教室,安排學生定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目前的大學英語教材一般都配備網絡課程,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充分利用這個資源。一旦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網絡課程的習慣,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各高校還可以探索建立網絡環境下的聽說教學模式,直接在局域網或校園網上進行聽說教學和訓練。這樣,學生的各項基本技能會得到更充分的鍛煉,有利于促進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均衡發展,更能體現通識教育的目標。

(3)合理分配教師資源,分大班、小班上課。由于教師人員緊缺,現在多數院校大學英語課堂基本是大班上課,少則60人,多則100人,有的甚至高達120人(筆者就曾經上過這樣的大班課),課堂效果可想而知。而且,一個教師一學期平均要帶兩到三個班,因精力有限,往往很少留課后作業,即使留了,也不可能花很多時間去仔細批改,這樣也造成對學生的不利影響。如果分大、小班授課,讀寫課小班,聽說課大班,選修課大班,不同課程分配給不同的教師任教,這樣一學期下來,每個班的學生都能接受至少兩名英語教師的授課,讓學生接觸不同的教學風格,對學生來說也更公平。不同的教師,其知識結構和側重點必然不同,讓學生接觸到不同的教師,有利于更快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

四、結束語

梅貽琦先生認為,通識為本,專識為末。通識教育的課程建設一直是大學課程改革的一大難點。究其原因,是因為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我們當前的核心任務不能只停留在對通識教育理念的探討上,應該轉向通識教育的實踐活動。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正是通識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各高校應該根據本校的具體情況,以科學的通識教育觀和《課程要求》為指導,以培養多元化人才為目標,排除各種困難,在通識教育觀指導下搞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方文.經濟發展繁榮與外語教育[J].經濟論壇,2003(5).

[2]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北京,2007.

[3]寇艷艷.新時期的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培養高素質外語人才[J].考試周刊,2007(16).

[4]李曼麗.通識教育——一種大學教育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35~40.

[5]李如密,劉玉靜.個性化教學的內涵及其特征[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9).

[6]沈騎.體現通識教育理念的大學英語教育實踐和現狀剖析[J].瘋狂英語,2006(8).

[7]吳鼎民.大學英語與通識教育[J].鎮江高專學報,2003(11).

[8]吳鼎民.大學英語教學的“三套車”構想與高素質人才培養[J].江蘇高教,2005(4).

[9]熊煥平,方克平.基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大學英語個性化教學模式的創建與實踐[J].瘋狂英語,2009(2).[10]楊頡.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借鑒與啟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168~172.

[11]周瑩.實行大學英語通識教育,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J].江蘇高教,2008(5).

〔責任編輯:姚 丹〕

網絡通識教育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開啟了各行業的信息化與智能化之門。然而,相比發達國家的高校教育,我國的人工智能教育還處在起步階段,與實際工程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工科發展和投入相對較小的農林院校。因此,本課題開展農林院校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建設方面的研究,重點分析國內農林院校在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南京林業大學自動化專業給出了一種解決問題的實踐途徑,為農林院校建立健全人工智能課程體系提供新的思路,進而提高高校新工科人才的培養質量。

關鍵詞:農林院校;人工智能;課程體系;特色教學;自動化專業

1 問題的提出

在信息爆炸、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新時代,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廣泛運用到各個領域,并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區塊鏈等新技術,加速了各行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相比工業的快速發展,農林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進程還比較慢,但我國出臺了多項政策推進農林業信息化的發展,目前已取得了不錯的進展[1]。

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和運用,得力于各大高校對相關人才的培養和技術的研究。近年來,國內各高校如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先后成立了專門的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在工科類高校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已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大學師生和科技人員,從事不同層次的人工智能相關研究與學習,人工智能或互聯網行業也已成為廣大電子信息類學生就業的首選。同時,人工智能作為一門交叉性前沿學科,其發展也促進了其他學科的發展[2],綜合運用到各行業,成為各行業創新的重要生長點,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相比工科類或綜合類高校,國內農林高校的人工智能專業發展相對較晚,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國內農林高等院校在自動化、計算機科學等本科階段以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階段陸續開設人工智能方面課程(如人工智能導論、模式識別、機器學習等),同時不斷加大該類課程的比重[3]。但是,在農林院校工科學科基礎相對薄弱的情況下,具有高度綜合性和交叉性的人工智能特色學科,其教學和科研活動大多散落在其他多個一級學科中[4],缺乏統一有效的規劃,這嚴重制約了相關學科的發展,難以培養農林類復合創新型技術人才,不利于促進農林業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發展,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林院校的人工智能課程體系的建設[5]。

本文通過對國內多所農林高校的調研,分析了目前國內農林院校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農林院校中“雙一流”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自動化專業的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建設的多項舉措,提出了一種解決問題的實踐途徑。

2 農林院校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存在的現實問題

2019年,南京林業大學自動化系課題組成員分赴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福建農林科技大學等國內多所農林高校實地走訪,就農林院校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問題,與各高校工科學院、教務處等相關職能部門展開了較為深入的調研。調研發現,工程類專業建設在農林院校面臨發展困境。因為農林院校的學校發展思路一般以農林學科為主,致使工程學科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相比綜合院校,農林院校的工程學科基礎普遍較薄弱。人工智能作為工程學科中新的學科,其課程體系在農林院校普遍存在如下四個問題。

2.1 專業學科師資短缺

由于農林院校工科投入相對較少,且相關工程項目申請缺乏條件優勢,因此人才引進和師資建設難度較大,尤其是高水平領軍人才缺失,進而導致工科科研能力不足,人工智能學科的科研產出與新技術、新經濟融合不夠,其工程應用優勢難以發揮。

此外,人工智能學科的教師經常面臨兼顧共性的同時又要突出農林特色的問題,對其與新工科、新農科建設結合方面的思考不夠深入[6]。這主要是因為新進人才大多數是信息類人工智能學科的專業人才,掌握且可熟練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但缺乏農林方面的專業知識,且難以獲得大量的相關數據,因此難以在農林院校中發揮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

2.2 農林特色教材匱乏

目前出版的人工智能課程方面的教材主要分兩類,一類針對信息計算機專業,重點介紹人工智能技術涉及的相關算法原理、網絡架構等;另一類針對非計算機專業,具有較強的普適性和科普性,著重講解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通常以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如房價、購物、影視推薦等)為案例。對農林院校的本科生而言,前者內容過于深奧,后者其實驗案例未和農林業相結合,缺乏農林業類特色,未充分利用農林院?,F有的資源和特殊背景。因此,在未充分開設相關計算機類基礎課程的情況下,農林院校工科類直接使用現有的教材,增加了農林院校學生學習的課業負擔,也增加了院校在工科建設上投入的成本。

2.3 人工智能課程難度大

人工智能課程內容涉及很多高級、復雜的算法,需要具有一定的編程能力,掌握一定的算法理論和架構相關知識,對非計算機類專業學生來說難度過大[7]。例如,深度學習算法在人工智能領域廣泛應用,且取得了不錯的研究成果,但對于沒有編程基礎和系統算法學習的本科生而言,很難通過一兩門課程掌握該類算法的設計和靈活運用。

此外,農林院校的主管部門通常重點發展農業或林業特色學科,部分通識課程向農林專業傾斜,導致部分工科院系難以深入開設交叉性強的人工智能課程。各農林院校之間以及工科院系與學校主管部門的思想難以統一,人工智能課程難以形成合理統一的體系架構。

2.4 特色實驗環節少

在農林院校中,工程學科大多屬弱勢學科,人力和資金投入不足,實驗設備和空間嚴重不足。同時,人工智能課程又屬于新興課程,其課程實驗對應的實驗室需要考慮計算能力、數據集、算法及框架[8],而大多數農林院校還沒有配置相應的實驗設備,導致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聯系不緊密,缺乏對科學研究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

此外,由于專業師資和特色教材的匱乏,人工智能課程在農林院校中還處于起步階段,課程內容未與農林院校自身優勢較好地融合,從而缺少與農林相關的創新特色實驗環節。

3 農林院校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踐途徑

針對上述農林院校中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存在的四大主要問題,必須加強農林院校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建設,突破發展困境,建設的突破口主要在于課程平臺、課程設置、實驗教學和創新實踐這四個方面。下面以南京林業大學自動化專業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建設為例,提出農林院校人工智能課程體系的建設途徑。

3.1 “由普到精”的課程平臺

南京林業大學自動化類包括自動化專業和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在機械電子工程學院下進行培養,修業四年。第一年實施通識教育,按照自動化大類培養,其中包含計算機基礎課程,為后續人工智能課程提供預備知識。第一學年末按照“志愿優先,成績排序”原則進行專業分流,后三年按照專業培養。學生分別進入自動化專業和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執行相應專業培養方案。自動化專業學生進入大三后,課程主要為專業教育和拓展教育,包括學科與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與專業特殊課程和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其中選修課又分模式識別方向和控制工程方向,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對自動化領域某些復雜工程問題的理解、分析和解決能力。

為了學生更好地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并鍛煉其編程能力,南京林業大學開展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方式。自動化專業的本科生除了通過線下課堂教學,在通識教育中掌握人工智能課程所需的基礎知識,設計相關上機實驗,培養一定的編程能力,還在專業教育中根據個人選擇的專業方向,系統地學習人工智能相關課程,保證完成培養大綱規定的學分。同時,基于“雨課堂”“超星”等平臺,開設了線上課程和慕課,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專業方向,尤其是模式識別方向的本科生,有選擇地學習人工智能相關課程,且可以針對自己薄弱的知識點進行多次學習,充分發揮信息網絡的優勢。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線下課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在線上課程復習和深入學習人工智能專業知識,進而彌補了農林院校工科學生相關知識缺少而導致直接學習人工智能課程難的問題。

3.2 “共性與特色”的課程設置

南京林業大學2020版最新自動化類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教學計劃進程表,包含人工智能導論、模式識別基礎、數字圖像處理、Python程序設計、機器學習、農林信息化工程等專業核心與專業特殊課程,這些課程不僅包含傳統的人工智能課程,而且增加了其在農林類領域應用的講解。如機器學習課程中增加了“木材缺陷識別”“地板木質識別”等和林業生產加工有關的案例,打造具有林業特色的自動化類“人工智能”課程體系。

此外,相關任課教師與實驗指導教師一起,結合科研項目、挑戰杯、創青春競賽,深入挖掘各課程之間的交叉與聯系[9],對單一性實驗課程與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進行再設計,并編寫相關農林特色人工智能教材和實驗指導手冊,從專業模塊和課程群層次考慮綜合知識的運用,構建跨課程實驗教學體系。

3.3 “虛實結合”的實驗教學

南京林業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擁有現代林業技術裝備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注重虛實結合的教學理念,設計具有農林業特色的自動化虛擬仿真教學實驗課程。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和仿真手段,對農林業需要大場地、長周期、高危害的生產加工環節,進行原理和技術的直觀呈現,提高人工智能方面專業授課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實現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密切結合?!疤搶嵔Y合”手段將生硬的理論知識與實例操作相結合,學生更加容易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

同時,在虛擬仿真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注重教與學的融合,建立及時的跟蹤和反饋機制,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如實記錄問題并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虛擬仿真教學的質量,提升其應用價值。

3.4 “以賽促學”的創新實踐

一方面,通過校級、省級的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培育和選拔優秀學生;另一方面,申請協同育人項目,聯合企業打造科研實驗教學基地,為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提供基礎設施條件。近三年,南京林業大學自動化系成功申請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五項,構建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態。協同育人通過項目制,拉近學校與企業的距離,使學校了解社會需求,使企業將學校作為其培養人才的基地,達到雙贏的結果[10]。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參加各類電子信息類比賽,如“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等。通過各類比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圍繞“中國制造2025”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在智能機電系統與機械、電氣、控制等知識體系的綜合運用,系統考慮課程群之間的關聯性,通過項目比賽等多種形式培養綜合性農林類工科專業人才。

4 結語

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代,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建設在農林院校主要存在師資短缺、教材無特色、課程難度大、特色實驗環節少四大問題。針對這四大問題,本文以南京林業大學自動化專業的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建設為例,從課程平臺、課程設置、實驗教學和創新實踐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踐途徑。通過“分層培養、層層遞進、逐步提高”夯實工程基礎,建立專業特色鮮明、創新創業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了桌面虛擬、仿真訓練、虛實結合、校企聯動的實踐教學新模式,旨在為其他農林院校的工科建設提供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焦方源,焦小洋,李薇.農林區域特征信息智能采集與生態預警系統設計與實現[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9(02):217-222.

[2] 吳飛,楊洋,何欽銘.人工智能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思考:厘清內涵、促進交叉、賦能應用[J].中國大學教學,2019(02):14-19.

[3] 陳愛斌,蔡自興,李建軍.林業院校人工智能課程教學的思考[J].計算機教育, 2016(10):80-82.

[4] 牛軼峰,張國忠,朱華勇.高等院校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建設芻議[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0,33(02):52-53+63.

[5] 李洪修,吳思穎.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學教學思維的審視與回歸[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02):29-36.

[6] 胡偉.人工智能時代教師的角色困境及行動策略[J].現代大學教育,2019(05):79-84.

[7] 陶泓杉,郄海霞.高校人工智能本科專業需要怎樣的課程體系——基于卡耐基梅隆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的比較分析[J/OL].重慶高教研究,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8.G4.20201020.1134.002.html,2020-10-23.

[8] 吳湘寧,彭建怡,羅勛鶴,等.高校人工智能實驗室的規劃與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37(10):244-250.

[9] 劉君,王學偉,梁靜.人工智能時代“教研賽訓”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0,39(07):258-263+269.

[10] 羅成翼,王琦.湖南省應用本科高校產教融合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20

作者簡介:朱婷婷(1989—),女,江蘇鹽城人,工學博士,副主任,講師,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林業信息化。

倪超(1979—),男,江蘇江都人,工學博士,教授,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與林業信息化。

上一篇:資金管理科技論文范文下一篇:民營銀行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