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網絡知識產權范文

2023-09-22

網絡知識產權范文第1篇

網絡是由節點和連線構成, 表示諸多對象及其相互聯系。在計算機領域中, 網絡通過對信息的傳輸、接收, 并通過高速傳播, 從而實現這些資源的全社會共享??梢哉f網絡是人類發展史來最重要的發明之一, 它的出現提高了科技和人類社會的發展, 使人類跨入了科技時代。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問世后的十多年時間內, 由于價格很昂貴電腦數量極少, 早期所謂的計算機網絡主要是為了解決這一矛盾而產生的。其形式是將一臺計算機經過通信線路與若干臺終端直接連接, 我們也可以把這種方式看成最簡單的局域網雛形。

最早的網絡是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 (ARPA) 建立的?,F代計算機網絡的許多概念和方法, 如分組交換技術都來自ARPAnet。ARPAnet不僅進行了租用線互聯的分組交換技術研究, 而且做了無線、衛星網的分組交換技術研究, 其結果導致了TCP/IP問世。

1977—1979年, ARPAnet推出了如今形式的TCP/IP體系結構和協議。1980年前后, ARPAnet上的所有計算機開始了TCP/IP協議的轉換工作, 并以ARPAnet為主干網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1983年, ARPAnet的全部計算機完成了向TCP/IP的轉換, 并在UNIX (BSD4.1) 上實現了TCP/IP。1988年, Internet開始對外開放。1991年6月, 在連通Internet的計算機中, 商業用戶首次超過了學術界用戶, 這是Internet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從此Internet成長速度一發不可收拾。

到了21世紀, 隨著網絡平臺應用于電子商務領域, 有越來越多人熟悉它、接受它并且使用它, 大眾從中享受到了網絡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便利, 切實感受到了足不出戶卻可以知天下的境界。目前Internet已經聯系著超過160個國家和地區, 4萬多個子網, 500多萬臺電腦主機。Internet也被普遍認為是未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

二、知識產權的網絡侵權

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財產權利, 其術語產生于18世紀的德國。1967年建立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WIPO) 沿用了這一術語, 已在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接受。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WIPO) 對知識產權的解釋是基于智力的創造性活動所產生的權利。

在我國, 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形財產權, 它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識產品, 是一種無形財產, 是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 知識產權的價值也日益突顯, 智力成果為創造者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 因此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 逐步制定完善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 以期在各個層面建立起保護知識產權的框架。

在信息產業、互聯網得到急速發展的大數據時代, 知識產權找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生存發展空間, 網絡為信息的傳遞和交流開辟的新平臺, 讓知識產權的發展更為迅速與便捷。作品的上傳下載、視頻的分享、影視作品、音像制品的傳播、專利的第一資訊的獲得、商標權的搶注、各種手游的推廣等都在網絡環境中得以實現。但是, 伴隨著計算機網絡所帶來的便利發展, 網絡環境下的知識產權保護也隨之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近幾年, 網絡知識產權糾紛案件每年的增幅均超過20%, 如此爆炸性增長是和新業態、新信息技術發展同步的, 諸如2010中國中部國際農博會涉嫌假冒專利案、寵物犬用紙尿墊專利跨省群體侵權案、南陽市農用藥械實用新型專利遭群體侵權案、百度文庫侵權訴訟、盛大“山寨”網游訴訟等案件, 無一不表明在網絡空間中, 知識產權時時刻刻都在承受著更為泛濫、更為迅速、更為大膽的不法行為的侵權。如何在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與網絡應用所帶來的公共利益之間達成一個平衡的關系, 已成為目前全球知識產權保護關注的問題。

面對知識產權的網絡侵權, 各類法律問題的規制仍存在很大的爭議, 如何界定網絡傳播行為, 網絡侵權的標準是什么, 網絡服務商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知識產權的網絡侵權與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產權侵權有何不同等等問題, 都反映了在網絡時代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局面。

三、知識產權網絡侵權的法律保護現狀

在網絡空間里, 因為其作為媒介本身的無局限性、虛擬性、廣闊性、便利性等特點, 從而導致依附于網絡空間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也同時具有了無局域性、侵權主體不易確定性、侵權范圍廣、侵權速度快等特點。

首先, 網絡的虛擬性、開放性引發了知識產權網絡侵權主體的難以確定性以及網絡侵權的大膽性。

在網絡盛行的今天, 很多的作品是直接在電腦上創作, 作品的載體便是網絡空間, 這個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紙質載體, 使作品處于網絡這樣一個開放的空間極其容易被復制傳播, 從而造成對權利人的侵權。與此同時, 又因為網絡的虛擬性, 侵權主體的真實身份便存在了一種難確定性, 甚至會出現數個侵權主體的情況, 在這種無所顧忌的虛擬身份的掩蓋下, 侵權人的侵權行為更是大膽而肆意, 這樣的狀況無疑加大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維權的難度。

其次, 網絡的無局域性帶來了知識產權網絡侵權的管轄難題, 從而導致知識產權權利主體維權難度增大。

知識產權一旦發生網絡侵權糾紛, 那么由誰來管轄, 如何管轄才能夠更為最大化的實現當事人的權利便成為一大難題。一般情況下, 在我國一旦發生侵權案件, 大多是以侵權行為實施地或者侵權結果發生地確定管轄;而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 它具備無地域性特點, 這便導致會出現很難來確定具體的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是在哪里的情況, 即使最終能夠確定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 但是知識產權權利主體卻發現自己想要通過法律的途徑來解決糾紛, 首先面臨的就是千里之外的訴訟, 過高的訴訟成本迫使很多權利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維權行為, 造成了知識權利主體想要尋求司法救濟的困難。

最后, 網絡的傳播高速度以及多樣化的表現形式造成了知識產權網絡侵權的損害結果難以確定。

在知識產權網絡侵權糾紛中, 因為網絡的高速度傳播以及多樣化的表現形式, 帶來的是侵權所造成的損害結果難以確定, 賠償數額沒有辦法具體界定。2002年新浪起訴搜狐侵犯著作權一案中, 原告新浪公司訴稱被告搜狐公司剽竊、抄襲新浪網手機短信頻道的553幅手機圖片、新浪網財經頻道的1份表格和1份名單、新浪體育頻道3篇文章, 針對以上侵權糾紛, 法院經過大量取證與質證, 最終判決搜狐公司賠償新浪公司15萬元的經濟損失, 以及相應的訴訟支出的合理費用61813元。但實際上因為知識產權網絡侵權糾紛而帶來的具體的損失卻是很難界定的, 比如在上述案件中, 如果將手機圖片根據營業額來加以界定, 那么就會是不同的結果。所以可以看出, 如果一旦發生知識產權網絡侵權糾紛, 那么損害結果就存在一個難以確定的問題, 特別是網絡中那些純文學性質的著作權糾紛的損害結果就更加難以確定了。

往往在實際中, 權利主體維權不容易, 卻在維權時發現損害結果的難以確定, 導致最終的賠償連自己的訴訟成本都無法抵償, 因此在無形中便打擊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維權信心, 更進一步地削減了他們的創造熱情, 更有甚者直接放棄維權訴訟, 從而在某程度上可以說激發了知識產權網絡侵權的更猖獗。

未來的世界是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 大數據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一旦隨著網絡的更加快速的發展和大眾知識產權意識的不斷提高, 知識產權網絡侵權的糾紛將會越來越激進, 也會越來越混亂。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網——計算機網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487.htm?fr=a Laddin, 2014-10-14.

[2]朱慶華, 楊堅爭.信息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吳漢東.知識產權法[M].法律出版社, 2011.

網絡知識產權范文第2篇

一、注重知識引入,形成知識聯系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讓學生體會整個知識形成過程,從而認識知識的三點.“三點”是指知識點、知識點之間的連接點、 連接點上繁衍出來的生長點. 知識點要夯實,連接點要形成網絡,要清晰,而生長點就是將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知識點重新整合,形成新的、解決問題的知識網絡[1]. 我們在學習完一個章節后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從基礎知識著手先整理出網絡圖,了解知識形成過程,再逐步將各個知識點細化,了解各個細節,并與以前學過的相關知識點對比,加深印象. 經過一段時間的網絡思維訓練,就會發現很多題目的解答已不再是繁瑣背誦記憶,而是變成了幾個模塊的簡單組合和具體問題之間的有機聯系,對它們特點的了解也會更加清晰. 例如,在學習中心對稱圖形時,內容涉及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質和判定,內容相近,又各有不同. 學生往往對各自性質、判定容易混淆. 如果我們可以以平行四邊形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為基礎,將平行四邊形角特殊的矩形定義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將平行四邊形邊特殊的菱形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將平行四邊形邊、角都特殊的正方形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并且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正方形”. 由定義,以平行四邊形性質為基礎,讓學生認清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質的特殊性. 從而為得到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做好基礎.

二、關注知識廣度,拓展知識的橫向聯系

數學知識是有機聯系的,具有嚴密性、系統性等特點. 實際教學教師往往忽略知識的內在聯系,常常采用較為單一的教學方法,將知識分解,然后再用大量題目進行鞏固訓練. 例如、分式教學時我們可以將它和小學的分數計算做比較再進行拓展; 代數式計算、二次根式計算教學,雖然各個知識點的內容不同, 但里面有一些共同的規律,代數式、分式的乘除、乘方運算都有各自的法則和運算方法,但他們的加減運算都是合并同類項或同類二次根式. 另外尋找知識的一致性特點,并將這些特點標準化,從而提高學習和記憶的效果和效率. 比如在數學學習中,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 組) 、三元一次方程( 組) 概念就可以對比其特點,找到這類概念其實是一致的,幾元就是含有幾個未知數,幾次即含有未知數的項的最高次為幾,而且都必須保證是整式,這樣學生就可以將眾多概念合成一個統一的方法,提高學習和記憶的效果和效率.

三、追求厚度: 搭建知識內部的結構化關系

在知識點內部,也呈現著結構化關系. 教學中我們應該認真分析構成這一知識點各元素之間的關系,按照知識內部結構和學生認知實際科學設計教學過程. 例如在七年級( 上) 第三章 “用字母表示數”一課中,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很豐富,用字母可以表示數量、數量關系、公式、運算定律,除此我們還要關注到這些知識背后所體現的數學思想. 一是用字母可以表示一類數或數量關系; 二是用字母表示比較簡潔; 三是用字母表示數的不確定性以及在特定情況下的確定性的理解. 圍繞這些結構,教師在課堂中有意地呈現,有心地引導學生學習經歷,幫助學生有效地建構. 為以后的方程、函數等知識打好基礎.

四、緊抓重點難點,抓住主干知識

學生在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做題時,依舊會遇到瓶頸,這就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始復習重點、難點知識. 所謂考重點主干知識, 不是指考查知識的覆蓋面,而是從學科整體上把握知識點,強調某個知識點在整個學科知識中的作用、地位和意義[2]. 學科主干知識是學科內綜合的主要內容. 學科內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是知識體系或知識結構的一部分,而這樣的知識點主要是指學科主干知識. 因此,以點帶面地牢抓重點,用主干知識、重點知識帶起知識點的覆蓋面,才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有效方式. 學習或復習過程中要加強對每一個章節有多少個重難點、考點知識的總結,這已不再要求面面俱到,重要的是抓主要矛盾. 例如,函數是中考數學考查的重點,試題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充分理解直角坐標系,掌握直角坐標系的特征、掌握函數的基礎概念,函數的圖象與性質的相互聯系與相互轉化,掌握函數與方程、函數與不等式、函數與平面幾何交匯與綜合題便是訓練思維成長的重中之重.

五、復習講技巧、知識新定位

復習教學就是把所學知識進行理順、歸納、總結,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全面提高[3]. 我們在復習時要講究技巧,復習時訓練、練習宜有度. 會做的題反復做,會使自己的智力水平降到最低點; 不會做的題反復做,會使自己的信心遭受打擊. 要讓學生先從基礎題型開始做,再層層推進. 我們復習到了一定階段后,基礎知識已不是問題,做每道題時,知識點、原理、關聯性、對應題型等都要心中有數. 借助回想復習法進行答題,答題時學科知識的回顧可分為知識結構回想、具體內容回想、方法回想、思路回想等,試著通過回想去解題.

在復習階段我們可以對學過的知識點進行重新定位,從中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進而形成學科思維能力. 比如在學習完相似三角形之后,利用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或平行線成比例證明四條線段成比例是我們經常需要解決的幾何問題,解決這類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逐步引導學生形成比較完善的思考方法,即; 先化乘積為比例,如果兩條線段組成的三角形與另外兩條線段形成的三角形相似,那么我們就找到了目標,只要證明這兩個三角形相似就行了. 如果不行,可按以下順序考慮: 先考慮是否有線段轉化為與之相等的線段,不行再考慮是否兩線段的比等于其他的線段比,只要再證明另外兩線段比也等于這兩線段比,再不行可考慮兩線段的積,與另外兩線段的積是否等于同一個,實在不行再考慮添加平行線,構造相似三角形或利用平行線截線段成比例.

總之,數學教學不是簡單地向學生傳授孤立的知識,而是要強調數學知識的整體性和結構性,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學生能動地建構數學認知結構,從而提升數學素養,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有利的基礎.

摘要:傳統數學教學對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過程較為注重縱向發展,對知識之間的聯系,特別是橫向聯系關注不夠.作為教師促進知識之間的聯系可以從知識引入,讓學生理解整個形成過程、知識拓展對比、尋找知識的一致性特點、我們要緊抓重點難點、對學過的知識點進行重新定位等方面著手,不斷促進學生知識之間的聯系,并盡可能的讓學生體會形成知識網絡的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網絡知識產權范文第3篇

網絡游戲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集合體, 主要由外在和內在構成。其中外在包括游戲的人物角色、美術畫面、游戲地圖、音樂、故事情節、源代碼等。內在主要包括硬件技術方案、游戲設計元素、數據庫設計等[1]。

(一) 外在的著作權保護

外在保護通常是以著作權進行保護, 外在保護包括網絡游戲的人物角色、美術畫面、故事情節、源代碼等美術設計。對于人物角色、美術畫面、故事情節屬于美術作品范疇, 源代碼屬于計算機軟件作品, 美術作品和計算機軟件是屬于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條所保護作品的對象。因此, 對于網絡游戲的外在構成是屬于著作權的保護范圍。

(二) 內在的專利保護

網絡游戲內在保護通常是以專利方式保護, 內在保護包括保護硬件技術方案、游戲設計元素、技術創新, 其中技術創新包括軟件、數據庫或網絡的設計等[2]。當前網絡游戲可以申請的類型有: (1) 網絡游戲通用系統、裝置與方法; (2) 網絡游戲特殊系統、裝置與方法; (3) 網絡安全技術:常見的包括屏蔽作弊軟件的方法等, 例如防止網游用戶使用外掛的方法、網游賬號確認的方法等; (4) 收費及交易技術; (5) 終端擴展技術; (6) 多媒體技術:常見的包括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語音、視頻通信的方法; (7) 激勵技術:常見的包括以激勵、優選等技術方式以鼓勵玩家的技術, 例如一種網絡有獎游戲系統及操作方法、附帶有獎游戲功能的自動售貨機及其控制方法; (8) 用戶搜索技術[3]; (9) 漢字編碼方法等以上均屬于硬件技術創新, 符合專利法第二條之規定發明的特征。因此, 網絡游戲的內在構成屬于專利法保護范圍之內。

二、我國網絡游戲知識產權立法保護現狀

我國有關網絡游戲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少之又少, 當發生知識產權糾紛時, 僅僅依據專利法、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進行界定。然而, 在網絡游戲軟件著作權方面, 雖然我國出臺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條例以及信息網絡傳播權條例等法規, 但起到保護效果不明顯。出現上述原因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三點原因:其一、計算機軟件屬于商業秘密, 通常游戲開發商以及游戲運營商是不愿意去進行公開, 商業秘密具有保密性, 一旦公開便喪失商業價值;其二、源代碼進行鑒定比較需要很長的周期同時費用之高;其三、在訴訟過程中, 侵權人一旦提出合理使用或善意取得以及“反向工程”等證據, 對訴訟的界定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在專利法方面, 主要以專利法進行保護, 但專利保護存在的缺陷, 筆者認為主要存在兩點缺陷:其一、保護周期短, 發明專利通常是20年, 并且專利維護費用高;其二、申請專利存在巨大風險, 如果專利保護主權利范圍界定不當, 會帶來商業以及訴訟風險。

2005年, 《文化部、信息產業部關于網絡游戲發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我國網絡游戲發展處于初期階段, 存在許多問題, 其中包括:“私服”、“外掛”等知識產權、破壞市場秩序的問題突出。以及2009年《文化部、商務部關于加強網絡游戲虛擬貨幣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 采用技術打擊網絡游戲“私服”“外掛”、“盜號”等行為。通過以上文化部等部門通知, 可見我國對于網絡游戲的“私服”、“外掛”、“盜號”等認定為違法行為, 雖然認定以上行為違法, 在我國卻沒有一部專門的網絡游戲侵權界定以及處罰辦法的法律或規章。這也是造成我國網絡游戲知識產權保護困難的問題原因之一。

三、網絡游戲知識產權立法不足

2016年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有關網絡游戲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調研報告》中顯示, “侵犯著作權案件占到全部涉游戲知識產權案件的85%左右。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間, 海淀法院共審結涉游戲侵犯著作權案件183件, 其中2014年49件, 2015年134件, 2015年同比增長173.5%。在已審結的案件中, 以判決方式審結案件38件 (其中2014年5件, 2015年33件) , 判決率為20.8%;撤訴109件 (其中2014年40件, 2015年69件) , 調解33件 (其中2014年4件, 2015年29件) , 調撤率77.6%;其他方式 (裁定駁回起訴、移送等) 審結案件3件 (全部為2015年審結) [4]。通過該報告數據可以看出, 侵權案件數量之多, 結案數量卻較少, 同時調撤率高達77.6%。這僅僅是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的調研報告, 如果換成全國范圍內, 可見網絡游戲知識產權保護狀況存在巨大問題。筆者認為, 出現以上問題主要原因:其一、有關網絡游戲保護法律法規不健全;其二、相關訴訟費用制定之高;其三、侵權界定不清晰;其四、法律保護周期短;出現以上狀況, 應該建立健全網絡游戲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 完善網絡游戲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當前迫切問題。

四、網絡游戲知識產權制度完善

(一) 制定專門網絡游戲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并沒有專門對網絡游戲管理的法律法規, 僅僅以《著作權法》、《專利法》以及《計算機管理條例》等法律規章進行規制。由于網絡游戲行業飛速發展, 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對網絡游戲進行相關的立法, 來規范網絡游戲行業。國家立法機關應當根據當前國際形勢, 依據我國基本國情, 制定適合我國專門的網絡游戲知識產權保護法律, 并以專利法、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相協調, 完善網絡游戲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制度。

(二) 降低相關訴訟費用

當前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 有許許多多的中小型企業如同雨后春筍, 但許許多多的網絡游戲中小型企業遇到網絡游戲知識產權侵權問題, 很少會去進行維權訴訟, 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其中原因不僅是舉證難, 其中不乏因為訴訟費用之高, 對于中小型企業難以承受, 即使是勝訴, 最終得到的賠償不足以其損失。因此, 筆者認為, 應該降低相關訴訟費用, 同時應鼓勵中小型企業進行自身的維權, 對于我國依法治國有重要意義。

(三) 延長專利權保護周期以及降低專利維護費用

網絡游戲內在保護通常是以專利權進行保護, 但專利權的保護期限短, 其中發明專利保護期限為20年, 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保護期限為10年。對于網絡游戲來說保護周期短, 由于網絡游戲會在原來的基礎之上進行升級優化或者改進, 但由于專利保護期限有限, 過了專利保護期限, 便自動回歸社會, 這樣一來便會出現商業秘密的泄露。對企業造成巨大損失。與此同時, 專利維護費用之高, 對于中小型企業是難以承受。因此, 筆者認為, 延長專利保護期限、降低或者免除專利維護費用是有必要性的。

(四) 明晰網絡游戲侵權界定

當前我國關于網絡游戲知識產權侵權認定標準還不明確, 沒有制定相關的司法解釋以及賠償機制, 僅僅是依據著作權法、專利法等相關條例進行界定。筆者認為, 僅僅以上述進行界定是不足的, 需要專業人才進行鑒定, 并由國家立法, 以此為標準, 對以后的司法審判有所依據。有學者提出“實質性相似+接觸”的認定方法。并認為借鑒美國司法審判中的有關于界定侵權認定“三步認定法”。第一步:抽象法, 首先把游戲思想抽象展示出來, 如果僅以思想為借鑒則不認定侵權, 如果表達相同則界定構成侵權。第二步:過濾法, 將其共有部分抽離, 若相同部分屬于公有領域的表述, 則原告不享有著作權。第三步:對比法, 除去上述兩步, 將其剩余部分進行比較, 相似則構成侵權[5]。對于此方法本人比較認同此方法, 通過測試以及接觸進行認定, 雖然此方法存在困難, 但也是進行認定的一種獨特有效的方式。面對我國當前網游侵權問題, 應該加大力度進行管理, 強化網游的法律保護, 明晰侵權界定標準是當前迫切任務。

參考文獻

[1]郝敏.網絡游戲要素的知識產權保護[J].知識產權, 2016 (01) :69-77.

[2]魏衍亮.網絡游戲系統與專利部署[N].中國知識產權報, 2006-10-19 (12) .

[3]孫菁雯.淺議網絡游戲的知識產權保護[J].科技經濟市場, 2016 (08) :33-36.

[4]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有關網絡游戲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調研報告[R].北京: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課題組, 2016.

網絡知識產權范文第4篇

科技的發展改變著工業社會的格局, 由互聯網為所構建的信息通道, 以其開放性強、去中心化等特點正改變著我們對網絡知識產權的認識。知識共享協議應運而生, 知識共享作為網絡技術下誕生的一種著作權許可方式。通過一系列著作許可協議, 使公眾可以自由的使用。隨著共享協議4.0的發布, 網絡信息共享與知識產權保護依然成為互聯網信息領域的兩大平行機制。

知識產權制度是基于保護個體智力創造性勞動成果。鑒于知識成果的無形性, 其保護機制通過法律的強制性將非物質成果的特定的權利賦予創造者所專有, 他人未經許可將構成侵權, 必須承擔法律后果, 具有天然的排他性。但在公共政策層面希望知識成果通過更廣泛的傳播, 實現與知識共享模式相似的宗旨即:促進科學研究成果通過互聯網自由傳播。

網絡具有去中心化的天然屬性, 人們更容易進行點對點的信息交流, 他不僅改變著傳統層級化的信息傳播方式, 而且其傳播規模、傳播速度也改變著社會結構和我們的生活方式, 對傳統知識產權制度也帶來了巨大沖擊。P2P的網絡侵權行為尚未得到法律的約束, 云技術的發展, 又產生了新的爭議。在云計算下, 網絡用戶享受網絡等服務, 并不需要將軟件復制到本地, 版權作品存在“云端”的服務器中, 而用戶無需復制到自己的客戶端上。由此帶來了復制權和傳播權均無法使用的問題。我國互聯網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在技術上旗鼓相當, 但在法律規范上存在很多不足。從立法層面看, 我國雖然出現了許多針對互聯網方面的專門立法, 如《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條例》等, 這些法規都是零星分散的, 不具有系統性, 部分法規之間還發生沖突。從程序上來看, 立法缺乏民主調研, 在實際操作層面這些法規缺乏可操作性, 在網絡侵權案中, 舉證難是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但是法律法規對此沒有相應的規范與司法救濟制度的出臺。

二、知識共享機制的確立

信息技術的發展打破了原有版權制度既有的利益平衡, 使立法陷入進退失據的狀態, 一方面現有法律對廣泛存在的網絡侵權現象束手無策, 另一方面公眾對信息獲取與自我表達的要求日益高漲。知識共享協議起源于美國Creative Commons, CC非盈利機構, 其產生就是為解決平衡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困難與公共領域信息共享的矛盾, 旨在請求著作權人保留一部分權利的基礎上向公共免費推廣其作品。利用網絡多節點、易傳播的特點, 提高知識成果的轉化速度, 使社會資源更有效的利用產生更多的知識和社會財富。我國著作權法立法目的在于:保護創作者正當權益和其作品在傳播過程中的產生的正當收益, 同時鼓勵有益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的創作和傳播, 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

知識產權與知識共享的本質是對立統一的, 知識產權制度本質上是為保障個體智力成果而制定的一種激勵機制, 在保障產權人利益的前提下, 產權人將自己的智力成果與社會交流, 與他人分享獲得回報。也只有產權人充分地與他人分享合作, 信息才能有效而廣泛的傳播, 社會科學、文化、社會經濟才會不斷進步, 產權人也能因此獲得收益。知識產權與知識共享既相互促進, 也相互制約。

三、知識共享與知識產權的平衡發展

平衡原則既是知識產權的主要原則, 也是知識共享的主要原則。兩者的平衡都體現在保護產權人的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不同之處在于知識產權是通過法律的強制性對其財產權進行保護, 在等價有償的前提下, 保護工業社會的智力成果, 禁止不勞而獲的行為, 從而鼓勵知識創新和科技發展。

而知識共享則是網絡環境中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 鼓勵權利人在保留部分權利的同時向公眾免費分享知識成果。一方面因為網絡傳播的速度快、范圍廣造成傳統知識產權保護成本巨大。另一方面, 在尊重權利人所保留的權利前提下, 公眾可以對其作品進行各種形式的非商業性使用。但商業使用與非商業使用也并非完全對立, 知識在免費傳播途中不僅可以產生更多社會價值, 也能為產權人帶來相應收益。例如加拿大作家科利·多克托羅在CC協議下發行多部科幻小說, 由于超高點點擊量, 同時出版的實體作品很快銷售一空。在網絡時代, 信息的傳播途徑和范圍變的更多更廣, 人們對商品的定義也發生了變化。在快節奏的社會發展下知識共享協議并不是與知識產權的對抗, 而是對現有知識產權制度的一種有效補充。

四、知識共享的發展的不足

知識共享的產生是為了彌補知識產權的不足, 但其本身的發展也存在新的問題, 最主要集中在非商業使用這點上。非商業使用在知識共享 (CC) 許可證中最受歡迎, 也是爭議最大的一條, 它的定義是“您可以自由復制、散布、展示及演出本作品;您不得為商業目的而使用本作品”。但究竟什么算得上是商業使用, CC官方也一直未作出明確說法。

對于商業性使用應該強調的是使用者的意圖, 而不是使用者的主體。2009年, CC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 調查了用戶對商業與非商業使用的看法, 結果顯示大部分用戶認為利用CC作品賺取用戶的錢或依靠在線廣告牟利都是商業性的, 非營利機構、個人、或出于慈善目的使用的人則商業性較淡, 但不能確定是完全非商業性質。盈利機構使用則被認為商業性較濃。對使用者的主體很容易判斷, 但對使用者的“意圖”的判斷卻很難。

隨著網絡信息資源的不斷豐富, 國內、國際知名高校網絡課程受到廣大網民的熱捧。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免費獲取包括耶魯、斯坦福、等知名高校采用“署名-非商業使用-相同方式共享”發布開放教育資源。但同時這些網站不約而同的在視頻節目前嵌入大量視頻廣告以維護網站運行或賺取利潤。CC中國大陸項目負責人,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春燕表示“這明顯違反知識共享協議 (CC協議) ”。網絡信息共享是需要維護成本的, 在國外運營中有大型基金的支持。而中國化的CC協議是否要對非商業化使用重新定義, 在網站合理運營成本的商業化運作與免費知識傳播之間找到平衡, 還需要CC組織本土化的智慧。

CC協議一般認定為格式合同, 但有別于傳統格式合同在于:第一, 在格式合同地位上存在著不公平性, 權利人并不是協議的提供者, 他只能選擇擁有或放棄某項權利。第二, 通常意義的格式合同是有償合同, 合同的一方提供產品, 另一方需要支付對價, 在cc協議中, 使用者無需支付對價便能許可人的授權。在司法實踐中, 知識共享協議糾紛司法部門是否以認定協議為格式合同, 作出對合同提供方不利的解釋, 或是相反還需要廣泛的實踐與討論。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 知識信息的傳播途徑和范圍將越來越廣, 知識產權系統與知識共享協議在結構上互有區分, 但是在渠道上相互影響。對于知識產權的發展, 一方面, 固守知識產權的私法屬性, 完善和發展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另一方面, 鼓勵各種知識共享協議模式的發展, 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 鼓勵自由、自愿的形式創新共享的方式、方法。在這兩種模式的平行發展下, 法律制度保護知識財產的私有性, 共享協議鼓勵知識交流的創新模式, 網絡知識產權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

參考文獻

[1]胡波.共享模式與知識產權的未來發展——兼評“知識產權代替模式說”[J].法制與社會發展, 2013 (4) .

[2]宋學超.“CC”應當緩行—參加簡體中文版知識共享協議發布會后的思考[J].法律適用, 2006 (10) .

[3]蔡寶剛.知識與法制的互動: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權的法理分析[J].廣東社會科學, 2002 (3) .

網絡知識產權范文第5篇

目前世界上經濟發達國家均具有成熟完善的知識產權交易網絡,為本國的知識產權交易、成果轉化做出巨大貢獻。不僅如此,發達國家交易機構除了建立起廣泛的交易信息網絡外,還十分注意面向全世界推行建立有效運行的技術交易組織網絡,創建了覆蓋全球重點區域的技術創新與技術轉移中心。我國目前相關中介彼此獨立,運營過程中存在大量不規范行為,網絡交易平臺中的知識產權糾紛也日益增多[1]。

1 知識產權需求分析

傳統觀念的知識產權具有地域性、獨占性、時間性,經過對全國專利技術交易服務機構的抽樣調查[2],對平臺的整合對象和使用者進行分析,收集整理需求情況如下。

1.1 數據孤島呼喚大數據的到來

知識產權的所有者為個人或者單位,通過專營機構,申請并持續該知識產權,而國家級的專利機構主要提供該項目是否可以申請服務,并不負責該知識產權項目的宣傳和交易,由此看來大量的知識產權信息存放在所有者和專營機構中,這些信息之間彼此孤立,共享、宣傳、交易的難度可見一斑。

1.2 降低信息搜尋成本

知識產權個體信息的龐大,命名的個性需求,導致搜索成本上升,免費、快速的信息搜索成為迫切需求,這就為知識產權交易機構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建立統一的信息標準,提高信息質量。

1.3 降低交易風險

成立專業的交易公司,將交易金額存放在第三方公司,待雙方交易確認后,由第三方支付相應的費用。中介機構圍繞技術交易全生命周期的鏈式服務需求明確中介服務需求、完善工作方式、發展服務資源能力。

1.4 加強對技術交易行為規范的需求

根據技術交易過程中存在虛假技術信息,沒有標準和規范的問題。希望能夠提供技術交易標準流程和相關標準規范,加強技術交易行為的監督,實現清潔交易,同時通過建立技術交易服務信譽體系,能夠提高技術交易服務質量,保障技術交易服務機構的正當收益。

2 系統功能設計

平臺系統設計宗旨:為技術交易的供需雙方及中介方提供集信息擴散和服務共享于一體的主題平臺,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技術交易效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2.1 會員制度

系統會員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識產權相關中介機構,這部分會員實行認證制管理,具有宣傳、推廣相關知識產權信息的功能,同時具有對信息的較強搜索權限,可以實現對知識產權信息的發布,對知識產權個體信息的瀏覽,查看聯系方式、在線聯絡功能;第二部分是個人會員,這部分會員實行身份證認證管理,可以發布知識產權交易信息,給平臺支付小量的費用后,可以宣傳自己的信息,同時具有即時在線通訊功能。

2.2 交易模式

知識產權的交易包括協議轉讓、招標轉讓、拍賣轉讓、網絡競價轉讓等多種交易方式,交易流程如圖1所示。電子網絡平臺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強價格發現功能,促進要素資源在流動重組過程中的保值增值。這其中為了防止惡性交易不良現象,設立第三方交易平臺,賣方在平臺發布信息時,標注相關轉讓價格,購買方確認購買意向后,將交易金額支付到第三方交易賬戶,待該知識產權交易相關流程完畢,經買賣雙方確認,由第三方支付賬戶支付給賣方費用。這一過程中的交易風險由平臺設立專業人員進行規避,如果發現交易過程中有違規情況,則將交易金返還給買方。

2.3 信息發布

平臺提供知識產權的信息發布,包含該知識產權的標題、檢索字目、交易價格、聯系方式、內容概述、申請時間、繳費時間、到期時間等細節項目。其中聯系方式必須由特定權限的會員登錄后才可以查看。信息發布應該包括宣傳推廣選擇,如果該項目需要平臺予以宣傳推廣,則選中該推廣項目,平臺在信息所搜結果中予以醒目顯示,并且位置提前。

程序代碼:

2.4 信息檢索

交易平臺提供強大的信息檢索功能,可以按照所屬類別、關鍵字、交易價格、申請時間等設計開發檢索功能。其中應該具備對知識產權內容介紹的文本檢索功能,可以通過輸入對知識產權的簡潔描述,檢索出符合描述的結果,也可以按照固定字目檢索出相應的結果。為了實現檢索的快捷和準確,需要對信息發布進行規范化的設計,并通過網絡技術,如:ajax技術判斷相應的信息輸入。

程序代碼:

2.5 推廣機制

系統的推廣機制分為自然排名和競價排名,競價排名是把相關的知識產權以關鍵詞的形式在系統搜索結果中作以推廣,這是一種按效果付費的新型而成熟的搜索推廣服務。用少量的投入就可以帶來大量潛在客戶,有效提升知識產權的成交概率。在購買該項服務后,通過注冊一定數量的關鍵詞,其推廣信息就會率先出現在系統用戶相應的搜索結果中;自然排名,則是根據搜索程序算法而獲得排列結果,是一種比較通俗的叫法。當人們搜索某個關鍵詞時,搜索程序根據對與該關鍵詞相關數據庫的數據結果進行排列,然后按算法把認定為某個最符合對該關鍵詞解釋的數據展示在最前的位置。

2.6 數據安全

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需要考慮許多因素,具體有網絡的安全、服務器硬件的安全、服務器系統的安全和數據庫系統的安全。將安全策略、硬件和軟件等方法組合起來可以構成一個統一的防御系統,有效地阻止非法用戶進入網絡系統。對網絡流量進行實時監控,對服務器的重要運行參數進行重點監控。建立實時備份機制,可以使網絡管理者快速重新組織被破壞了的數據和應用,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使系統數據恢復到破壞前的狀態。

對于系統的數據訪問采用數據加密機制,使得在網絡上傳輸的數據是密文形式,在傳輸過程中即使信息被截獲,入侵者也難以讀懂。同時平臺系統程序開發時應該設計完整的防護體系。通過安裝防火墻建立各個終端和服務器之間的安全保護措施,利用防火墻對來自外網的請求進行控制,使得非法訪問在到達系統前就被拒絕。

3 應用前景分析

隨著經濟、科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發展,當前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的體系建設已經不能適應技術創新的要求。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推出一套全國統一的指標體系,沒有制定統一的運行規則,沒有建立功能齊全、采用全程化服務模式、覆蓋全國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信息和服務網絡平臺系統,這一事實現狀已經遠遠落后于形勢發展的需要,從而制約了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的快速發展。通過對知識產權交易規則的完善,加強國家對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的管理與指導,增強交易的規范性;推動建立全國統一的知識產權交易指標體系,全面提升知識產權交易公共信息管理和有效利用,提高知識產權交易效率;形成全國知識產權交易信息網絡體系。

4 結束語

國家建設創新型社會發展的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極大地鼓舞了人們研究、創新的積極性,知識產權的注冊量和交易量顯著提高。我國知識產權交易缺乏信息和服務標準,造成信息流動性差,信息孤島問題嚴重,有價值的信息難以找到,網絡上面充斥著大量垃圾信息;沒有形成統一的服務標準,造成交易雙方協商標準不一致,跨地域、跨行業技術交易難以實現,技術交易的搜尋和協商成本高。

目前我國也有一些相關方面的信息產品,但與企業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2]。全國共建、資源共享的機制使得各交易機構有條件、有動力把一部分工作重點放在平臺的宣傳和用戶組織上。平臺的廣泛使用,將極大地活躍知識產權市場,進而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熱情和成果轉化效應。

摘要:建設知識產權在線交易平臺旨在提高與知識產權交易相關資源利用率,降低交易風險和交易成本,帶動知識產權成果轉化,優化資源配置,為國家科技長遠發展提供網絡技術支撐。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不斷加強,克服市場領域對知識產權創新的阻礙,糾正運營失衡,已經刻不容緩。本網絡平臺的建設打破數據孤立,建立數據共享,提供知識產權的宣傳、交易服務,推動知識產權交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增長,為我國科技產業的長足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關鍵詞:知識產權,在線交易,網絡平臺

參考文獻

[1]劉斌,陳強.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知識產權保護的理論探索與制度[J].社會科學研究,2014(1):16-21.

[2]米強.網絡交易平臺數字信息產品知識產權保護研究[J].法制研究,2015(3):126-127.

網絡知識產權范文第6篇

一、構建知識網絡的具體做法

針對高中數學教材知識特點, 筆者提煉出主干知識, 建立了三大模塊知識網絡.見表 (一) :

模塊 (一) : (1) 函數與方程、不等式有密切的聯系, 尤其是二次函數與不等式、二次方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2) 函數的單調性、最值、圖像均可以利用導數求解或作出, 有了導數這一武器, 使函數在形式上突破了傳統的局限性, 使其外延延伸到高次、根式、指對數、復合等較復雜的函數, 使其有“英雄用武之地”的廣大空間. (3) 利用導數及函數單調性又能較好地解決一元不等式的證明及求解問題. (4) 數列、三角函數均是特殊的函數, 其許多的性質、圖像、解題思路、方法均可以從函數角度考慮.

模塊 (二) : (1) 空間向量知識, 它是平面向量的拓展與延伸, 利用向量這一工具, 能更簡捷地解決立幾中的位置關系、距離與夾角大小等一系列問題. (2) 平面解析幾何是用“數”去解決“形”的問題, 而向量具有代數和幾何的雙重屬性, 其坐標運算是一種有力的“數”的運算工具.

模塊 (三) :二項式定理、古典概率、數學期望與方差等的計算都要用到排列組合.

二、模塊知識網絡的復習對策

1. 在引題教學中構建基礎知識網絡———求實

由于數學知識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聯系, 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往往是模糊的、雜亂孤立的,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有必要與學生一同構建知識網絡, 把相關知識串聯起來, 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 加深對知識整體性的理解,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如在“函數的性質及其應用”復習課中, 筆者設計了以下引題:已知函數時, 求證:.給出引題后, 引導學生分析:題目涉及哪些知識點?有何聯系?你還想到哪些知識點與之有聯系?從而得出結論:涉及函數的定義域、值域、解析式, 即函數的三要素, 值域往往是由函數解析式及定義域決定, 并聯想到函數的單調性、導數、最值、圖像等知識點, 然后構建以函數為交匯點的知識網絡.如表 (二) :

2. 在綜合題教學中構建知識網絡———求新

一道好的例題, 往往在知識交匯處編制題目, 通過這類例題的教學, 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橫向聯系, 促進知識的正遷移, 符合學習的“最近發展區”的心理學特征, 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1 已知△OFQ的面積為S, 且, 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 設, 若以O為中心, F為焦點的橢圓過點Q, 求當取得最小值時, 橢圓的方程.

這是一道集平面向量、函數與導數解析幾何于一體的例題, 通過解題后反思構建如下的以坐標運算為知識交匯點的知識網絡.如表 (三) :

3. 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中構建知識網絡———求變

數學教育家波利亞說過:“在你找到第一個蘑菇時繼續觀察, 就能發現一堆蘑菇.”解題中適當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 并加以總結、提煉, 能促進解題方法的網絡構建, 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平臺.

例2求證:圓內接矩形中正方形面積最大.

證法1 (幾何方法) S=S△ABD=d·AE,

當AE=r時S最大, 此時矩形為正方形.

通過一題多解, 構建以函數、導數、不等式、三角、幾何等知識以最值問題為知識交匯點的知識網絡.如下表 (四) :

4. 在思想方法教學中構建知識網絡———求活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是一種隱性知識系統, 最不易被學生掌握.因此要通過顯性知識 (例習題) 凸現隱性的知識網絡, 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 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例3 (1) 求使log2 (-x)

(2) 已知關于x的方程x2-4|x|+5=m有四個不相等的實根, 求實數m的范圍.

(3) 已知復數z滿足的最大值.

(4) 解不等式

簡解 (1) 作出函數y=log2 (-x) 及y=x+1的圖像, 如圖1, 觀察圖像可得x∈ (-1, 0)

(2) 作出函數y=x2-4|x|+5及y=m的圖像, 如圖2, 觀察圖像可得m∈ (1, 5) .

(3) 作出復數z對應的圖像, 如圖3, 表示圓上的點Z到點 (-1, 1) 的距離, 觀察圖像可得最小值是

(4) 原不等式的解集是一個平面區域, 即a=4, c=3的橢圓內部區域, 如圖4, 令y=2, 可得解集為:

上述五題都運用了數形結合思想, 把散于各章節的知識集中起來, 構建了以數形結合為知識交匯點的知識網絡.從而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熏陶了數學思想方法.如表 (五) :

最后, 三大模塊并非孤立的, 它們之間依然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如平面向量與三角、方程與解幾等.設計在知識交匯點的題源十分豐富, 解題靈活多變, 要不斷地滲透訓練、領悟, 學會透過表象抓交匯點, 從而找到解題的切入口.我們要善于發現其中的聯系, 為我所用, 讓各知識點之間得到完美的結合、完美的回歸.

摘要:高中數學的復習, 面臨知識容量大, 任務重, 學生掌握的知識凌亂、容易遺忘等眾多問題.如何在短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 使學過的知識形成綜合體系, 并進一步融會貫通, 自如地去解答各種類型的問題呢?構建知識網絡就變得尤為重要.筆者從構建知識網絡的必要性出發, 闡述了具體的做法及對策.

上一篇:寫教師的作文范文下一篇:學校大掃除作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