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創新高校教學管理范文

2023-10-06

創新高校教學管理范文第1篇

“企業管理的中心是財務管理”已成為架構企業管理體系的基本理念。財務管理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財務管理人員不僅要有很深厚的理論功底,更要有具備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解決實際問題。財務管理專業自從被國家教育部單獨列為新的專業目錄以來,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在我國已得到社會的認同和重視,從而也迎來了財務管理專業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研究的春天。

一、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設置背景

19世紀末20世紀初,財務管理開始從企業管理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學科。而在我國高校最早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部分高校開始試辦理財學專業,直到1992年當時的國家教委才把理財學正式列為一個單獨的本科專業。目前的財務管理專業是根據1998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介紹》而新設的一個本科專業,是將原來的“理財學”和“資產評估”兩個本科專業歸并后而形成的,屬于管理學學科門類下工商管理類專業。自此,開設財務管理專業是近十幾年來各高等財經院校包括綜合性大學里學科專業調整的“時尚”,而土建類高校也緊跟專業調整的潮流,開始嘗試設置財務管理這個新專業。

二、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

2000 年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財務管專業的指導性教學方案中提出,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p>

而對于土建類高校在對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設計上應具有土建類高校自身的特色。首先,在設置培養目標之前應對財務管理專業大學本科畢業生的職業定位具體化。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在社會上能夠適合如下崗位:工商企業的財務總監方向;證券、銀行、保險等金融部門的理財規劃師方向;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財務分析師方向等。而對于大學本科階段培養的財務管理人才主要是應從事較為復雜的財務管理實務工作,而不是直接從事高級專門人才所從事的教學科研工作,因此應將財務管理專業大學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層次定位為財務管理專門人才,而非傳統定位的財務管理高級專門人才。其次,土建類高校在設置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時應考慮大學本科畢業生崗位選擇傾向于與土建掛鉤的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如建筑、房地產企業、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再次,土建類高校在財務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開設中應結合土建類高校的特色,開設一些與土建相關的專業課程,如土木工程概論、建筑制圖識圖、房屋建筑學、工程估價、建設項目成本管理等。

三、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的困境

1.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龐雜,系統性差,缺乏土建類特色。財務管理課程是財務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將財務管理分為初級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三門課,這在各高?;疽研纬晒沧R。但很多土建類高校在開設財務管理專業具體課程時出現了課程體系龐雜、課程門數多、各門課之間系統性差、未形成完整的專業知識體系等問題,更為突出的問題是缺乏土建類特色,很多土建類高校開設財務管理專業時都是參照綜合性大學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設計的模式,有的甚至是照搬會計學專業課程設計的模式。這些問題不僅不利于教師組織教學,也不利于學生系統學習,很容易造成知識點的重復和盲點,更不利于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

2.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不太適應現實經濟形勢的需要。目前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出現重復交叉的地方,且很多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均設置會計課程,恰恰財務管理與某些會計課程如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從內容到方法體系存在著邊界交叉和內容重復現象。這種局面不僅不利于財務管理學科體系的優化,也降低學生的專業興趣,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實踐教學當中已不太適應現實經濟形勢的發展。另外,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未充分結合工程建筑類企業實際情況,從而造成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土建類特色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3.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薄弱,教學手段落后。財務管理是一項技術性、實務性很強的管理工作,不僅要求財務管理人員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更要具備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目前多數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手段落后,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四、改革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的新思路

1.結合土建類高校特色,調整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應依托學校建筑土木、工程管理等學科專業優勢,培養學生掌握建設工程技術及其成本管理的專門知識和能力,能在建筑、房地產企業,各類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機關從事資金籌集、投資管理、資金使用,及建設項目成本管理等財務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因此,在設置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時應充分結合土建類高效特色,增加建筑、房地產企業方面的教學實踐,突出與傳統綜合性大學財務管理專業的不同點,根據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程來相應設置,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2.重新劃分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增添土建類理財特色。財務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分為初級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三門課,這三門課程之間要有承上啟下的關系,又要體現財務管理學科的內在邏輯體系,具體表現如下:初級財務管理是財務管理的入門課, 主要介紹財務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中級財務管理是在初級財務管理基礎上,更深入、系統、全面地介紹財務管理的專門知識,詳細地闡述資金運動全過程的管理;高級財務管理是在初級財務管理和中級財務管理的基礎上開設的較高層次的課程,主要介紹國內外財務管理學科發展的新動態和新成果,并對財務管理的一些專門問題進行研究。而對于土建類高校在開設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時應增添土建類理財特色,重新劃分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如首先開設財務管理課程,主要講解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通用理論;其次開設高級財務管理課程,主要講解財務管理學科的新成果和特殊問題,可以在課程教學中增加建筑、房地產企業的案例,通過案例教學,促使學生能將財務管理理論與土建類企業實踐相結合;再次,開設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項目成本規劃與控制、工程建設項目投資與融資、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等課程,從而豐富學生關于土建類企業運用財務管理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為以后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從事建筑、工程企業理財工作奠定理論基礎。

3.重視培養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順應現實經濟的發展。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求學生能熟練地進行實務操作,這是一項衡量學生專業素質的重要標準,因此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培養中應重視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采取啟發式教育,多讓學生了解實際情況,多接觸土建類企業實際業務,順應現實經濟的發展。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在設計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專業課程對應的實踐課時,并增設能培養學生創造和操作能力的實驗課程。根據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程來相應設置,包括會計模擬實訓、數據庫實驗、財務信息系統試驗、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設計、投資模擬設計、成本管理流程設計、沙盤模擬對抗、企業會計綜合實驗、創業能力及專業辯論訓練、認識實習(假期)、崗位調查(假期)、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等。

第二,在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開展案例教學,增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案例教學是通過某些特殊案例將某一個真實的單位和組織引進課堂,向學生呈現出該單位所面臨的問題或需要做出的決策,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將自己置于決策者環境中去面對和解決問題。對部分專業課程按有關章節的內容增設章節案例,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案例分析來掌握章節的有關內容,并在課程最后設置綜合案例進行討論。通過案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起來,以加深和鞏固有關專業基礎知識及對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操作掌握,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建立實訓基地,為學生進行認識實驗和業務實習提供場所。首先,在完成財務管理專業基本專業課程之后,專業系可以設置認識實驗,組織學生到建筑、房地產企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稅務局、財政局等單位進行調研。通過認識階段的實驗,使學生接觸到具體的財務管理工作內容,增強學生對專業課程的感性認識。其次,在本科學習階段最后專業系還可以設置業務實習,通過建立實訓基地,組織學生到實訓基地深入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將所學專業理論知識與財務管理實踐相結合,使學生能熟悉財務管理各環節,熟悉現有財務管理制度和實務操作技能,進一步理解、 消化所學到的專業理論知識,為畢業以后走上財務管理工作崗位奠定基礎。[本文為安徽建筑大學教研項目“《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項目編號YX1025)和安徽建筑大學校級質量工程《會計學專業綜合改革》(項目編號2014zzg03)的成果]

(作者單位:安徽建筑大學管理學院)

創新高校教學管理范文第2篇

摘  要:中外合作辦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現代化國際化發展的一種戰略選擇。教師隊伍建設是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內涵建設的核心。作為教育改革先行者的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教師隊伍既擁有先行之優勢,又存在發展的瓶頸。通過創新管理制度,強化人文關懷和激勵機制,完善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教師隊伍建設。

關鍵詞:教師隊伍;建設;管理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盵1]中外合作辦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現代化國際化發展的一種戰略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要擴大教育開放,同世界一流資源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盵2]這為中外合作辦學指明了新的前進方向。當前我國中外合作辦學已經由規模的擴大、外延的發展轉入提升質量、內涵建設的新階段。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是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內涵建設的核心,教師隊伍質量直接影響中外合作辦學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正如教育家科南特所言:“一個大學的榮譽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數, 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師質量。一個學校想要站得住腳,教師一定要出名?!盵3]中外合作辦學高校作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擁有先行之優勢,但由于中外合作辦學的體制、模式與普通高校有所不同,教師隊伍也存在著發展的瓶頸。因此,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是要揚長避短,通過創新管理制度,發揮黨組織政治功能,強化人文關懷和激勵機制,完善教師隊伍建設,推進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提質增效、內涵發展、跨越發展。

一、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師資隊伍的特殊性

梅貽琦先生曾經說過:“大學之良窳, 幾全系于師資和設備之充實與否, 而師資尤要”。[4]中外合作辦學的關鍵是教育面向國際化現代化。其中,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教師隊伍的國際化現代化也就成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因素。在這方面,作為教育改革先行者的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相比國內其他高校,尤其是公立高校,教師隊伍有其特殊性。

1. 教師隊伍國際化的優勢。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和使用國外先進教學資源,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現代化。同時,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由于有外方合作高校的支持,在招聘外方教師方面能得到合作高校的信息甚至人員的支持,比起國內普通高校,有相對穩定的渠道,具有相對優勢。

2. 教師管理機制相對靈活。相比于普通高校行政化傾向相對嚴重,政府出資、政府干預嚴重,行政級別、事業編制等,制約因素較多,人才流動相對困難。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幾乎全部合同聘任,流動方便,獎罰、激勵和管理也相對靈活。

3. 拓展中方教師國際視野。中外合作辦學使用外方教學優質資源,引進外方師資力量,甚至中方教師還參加外方舉行的師資培訓,獲得外方的教學資質,提高教學資源的轉化率。中外教師合作交流機會比普通高校多,有助于教師更好利用外方教學資源的優勢,充分發揮優質教學資源的應有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學成效,也有效地拓展了中方教師的國際視野,從而達到中外合作辦學的宗旨。

4. 教師隊伍的穩定性較差。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政府資助較少,對學校內部管理的行政干預也較少,這是優勢,使得教師隊伍管理機制相對靈活,行政化、事業編制等傳統體制性因素相對較弱。但也是劣勢,使得社會上許多人,尤其是給求穩不愿意冒險的人形成了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是非主流、低于傳統公立高校一等的偏見。偏見影響到教師隊伍質量和穩定,與公辦院校相比, 教師就職缺乏安全感, 往往只是第二選擇,常常是普通高校進不去了,到中外合作辦學高校。進了中外合作辦學高校,還常?!膀T驢找馬”,隨時準備跳槽。

5. 教師管理機制不夠健全。中外合作辦學本身是新生事物,出現的時間較短,突出特點是外方參與高校的管理,而由于中外存在著教育傳統、理念、方法的差異,這增加了達成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共識的困難,且沒有先例可循,自身經驗又不足,導致教師隊伍管理制度機制不夠完善。

6. 中外教師隊伍整合困難。中外合作辦學有較多的外籍教師,他們和中方教師從生活習慣、教育經歷到價值取向、觀念都有所不同。這就使得這兩部分教師整合更加困難,要在思想方面付出更大努力。同時,由于社會的一些偏見,也使得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教師士氣受影響,也增加了中外教師整合的難度。

7. 教師隊伍缺乏領軍人才。正是由于社會偏見以及政府資助的差異,使得人才更愿意往公立高校流動,中外合作辦學高校中方教師的招聘比起公立高校相對困難,導致學科專業領軍人才缺乏,高層次人才和博士比例偏低,影響了教師隊伍質量的提高。隊伍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特別是“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亟需強化。

8. 兼職教師過多質量堪憂。由于兼職教師在教師隊伍中占較大比例,就有更多的“飛行教授”,尤其是外方教師,本來教育理念就崇尚自學,開個自學書單,啟示點撥一下,就不見了蹤影,有的來華一周就完成一個學期的教學時數。而習慣于教師耳提面命讀書的中國學生常常不適應這種教學方式,影響教學和學習質量。

二、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在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特殊作用

中外合作辦學是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立足中國,面向世界,滿足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多樣化需求。中外合作辦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中遇到的瓶頸困難,最根本的解決路徑是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中外合作辦學高校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凝心聚力的強大優勢,在教師隊伍現代化國際化建設中起核心作用。

習總書記明確指出:“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在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盵5]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管理中所具有的相對西方國家不可比擬的政治優勢。黨的領導,首先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其中最突出的一個方面,就是表現在增強隊伍凝聚力上。中外合作高校黨組織在這方面,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

因此,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要充分發揮黨組織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作用。首先,強化黨的組織建設。要深入教師隊伍,發展黨員,建立基層組織。其次,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組織教師開展各項活動,立標桿、樹典型,見賢思齊。第三,強化黨組織的文化建設。黨組織要積極引領校園文化建設,以黨的政治文化引導校園文化以及教師隊伍的文化,增強黨組織政治文化的影響力、滲透力和凝聚力。第四,強化黨組織的服務功能。黨組織要關心教師思想工作學習生活,助力教師在教學教改科研職稱上有成就感。鼓勵教師積極參與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的管理,尤其是涉及教師福利的生活方面的管理,推動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的民主管理,充分發揮中外合作辦學高校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凝心聚力作用。

三、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途徑

(一)創造良好環境,增強教師隊伍吸引力

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要通過創造教師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文化氛圍的建設,增強教師對學校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激發教師內在動力,從而緊緊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為實現黨的教育方針而共同努力。

1. 尊重教師自我實現的愿望。既要引導教師的職業生涯設計,使其接近組織的目標,又要在組織的目標中,兼顧教師的個人目標,將其融入組織的目標中。如尊重并且幫助教師實現在論文撰寫、科研項目、學業進修等方面的個人目標。從而把學校的發展與個人的發展統一起來,實現學校目標和個人目標相統一。

2. 構建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要充分發揮合作辦學的優勢,營造適宜教師個人發展的校園文化氛圍,為教師實現個人發展目標提供良性支持環境。教師實現個人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是其對于職業發展的認識、期待與渴望,以及對工作的熱愛。因此,要創造一個教師能夠更具有主動性和選擇性的校園環境,幫助其通過自身的內在超越,從“自在”走向“自為”。

3. 依法治校,完善治理結構。加強制度建設,在法律框架內協調處理好黨組織、董事會(理事會)、行政之間的關系,明晰三方的職責,各司其職,協同推進。要進一步完善教師代表大會、教授委員會參與學校的管理決策,尤其是學術管理決策的制度,為落實教師學術方面的管理權、選擇權、話語權提供機制保障。

4. 創新溝通交流平臺。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要積極構建以專業教師為主體溝通交流平臺,完善團隊協作機制。既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合理表達自己的意愿,進行專業探討和學習。也可以通過建立橫向“學習型組織”——“專業共同體”,為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提供平臺,以激發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觀能動性,讓教師在專業文化氛圍中自主地實現個人的專業成長。

5. 強化服務意識,構建服務體系。一方面,積極做好關于教育、教師地位的輿論宣傳工作,促進社會形成崇尚教育、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甚至敬畏教育的良好社會風氣。另一方面,關心教師生活,注重物質基礎的保障,這對于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教師隊伍的建設管理尤為重要。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既要積極與有關部門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在資格認定、職稱評聘、課題申請、論文發表、國際交流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幫助。又要建立專項基金保障教師待遇,保障教師享有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增加教師福利,解決教師后顧之憂,保障教師享有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從而增強對教師,尤其是涉外教師的吸引力。

(二)強化交流整合,增強教師隊伍凝聚力

中外合作高校教師評聘機制相對靈活,教師來源相對寬泛,尤其是外方教師比例較高,中外雙方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甚至價值觀念都有所不同。因此,加強溝通,整合隊伍,求同存異,增強凝聚力是關鍵。

1. 注重選拔引進和培育人才。這是提升教師隊伍素質,增強隊伍凝聚力有效途徑。在這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師待遇,優化教師隊伍結構,解決引進以及培訓經費問題,提升隊伍層次。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由于體制因素,不可能全部由政府資助,這也不符合改革初衷,因此,要積極拓展籌資渠道,鼓勵社會力量捐資助學。建議設立人才引進基金、教師培訓基金以及學校國際交流專項基金等,為教師隊伍層次升級提供經濟支持。

2. 建立常態化的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機制。不同國度的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和交流,可以直接有效地激發和提高教師的視野、教學水平、科研能力。因此,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要充分發揮合作辦學優勢,創新中外教師學習交流機制。一是促進中外教師互訪交流,如定期舉辦中外教師座談會、研討會,定期組織觀摩課、開設講座等,促進雙方教師互相學習,增進了解。二是為每個外方教師安排一個中方合作教師,他們要從教學、管理、學生工作等多方面和外方教師合作,既快速幫助外方教師適應中國的環境,也增進雙方優勢互補,互相促進。三是定期開展教研教改活動, 加強各院系老師(包括中外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 相互借鑒經驗,提升教學質量。四是建立和完善促進中外教師科研合作的系統化、專業化的體系,設立學校國際交流專項基金,鼓勵中外教師合作進行科學研究,優勢互補,提升學??蒲兴?。

3. 構建教師培養模式和體系。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要積極創新定位明確、層次清晰的教師培養模式和體系,促進教師隊伍的國際化現代化建設,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中外教師隊伍的融合。一是組織教師參加國外培訓,國際訪問學者形式, 選派優秀教師到國外院校進行研修交流。二是提供信息支持。一方面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為教師的進一步學習提供信息支持,如政府出國政策、政府資助外教項目信息、外國高校及其項目信息等,鼓勵教師申報各種留學項目和國際培訓項目。另一方面還可邀請具有海外學習經歷的教師或國外的專家學者介紹本學科領域的研究項目和研究方法,以及出國交流、學習的渠道,了解他們在國外學習和生活的感悟,增強教師出國進修的適應性和可行性。

(三)加強制度建設,增強教師隊伍戰斗力

制度是質量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要注重制度建設, 建立健全適應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自身特點及發展的管理制度,加大內部驅動力,增強教師隊伍的戰斗力。

1. 完善激勵競爭機制。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要強化過程管理的制度設計,完善激勵競爭機制。首先,應建立完善的制度來幫助教師量身定制個人發展規劃,既使其個人目標明晰化,具體化,又使其個人目標和學校目標趨于一致,激發教師教育教學熱情,形成樂觀向上的心態。其次,要建立合理的教師薪酬機制,系統地運用多種激勵手段,依法保障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既要反映出教師應有的社會地位和教師勞動的社會價值,又要做到校內各崗位待遇的公平性。

2. 構建靈活用人制度。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要進一步完善人事制度,細化崗位職責,明確相應教學、科研崗位的屬性,增強教師的職業傾向性、專業性和歸屬感。加強教學科研的統一管理,使之規范化和標準化,同時加強對課程的監督,保障教學質量。此外,建立規范的教師轉崗、再培養制度,對于因情況變化,或個人原因申請轉崗或再培養的教師提供規范的指導,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務和幫助。

3. 完善績效考評機制。強化結果評價的制度設計,完善績效考評機制。一是運用科學和定量的方法把教師工作具體化,對教學效果、工作業績、教科研成果等形成量化考核標準,為教師的考核及發展提供準確依據。二是根據其職業行為的實際效果及其對工作崗位的貢獻進行有價值的評價和考評。三是科學地設計考評結果的運用制度,把考核結果直接作用于教師的工資、績效、獎懲、職稱評聘等,從而形成激勵效應。四是建立和完善約束和監督機制,確保教師隊伍建設的質量和管理的成效。

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是教育改革先行者,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立足中國,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必須擁有一支優秀教師隊伍,也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要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發揮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勢,揚長避短,凝心聚力,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教師待遇,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匯聚起合作辦學事業提質增效的磅礴力量,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德才兼備、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8-9-16(1).

[2]南懷瑾.南懷瑾講演錄:2004—2006[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4:16.

[3]科南特.科南特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3.

[4]黃延復.梅貽琦教育思想研究[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4: 88-90.

[5]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1(1).

[6]毛澤東.矛盾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3.

創新高校教學管理范文第3篇

摘  要:高校檔案數量較為巨大,但檔案的質量參差不齊,且其檔案管理的空間還有明顯提升空間。做好高校檔案管理工作,可促進高校事業發展,可直接記錄高校履行科學研究、培養人才、實施社會服務功能、開展各項校園活動等,本文簡單闡述了在新形勢下,如何創新高校的檔案管理工作。

關鍵詞:新形勢;創新;高校檔案管理工作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隨著各大高校的辦學規模擴大,高校的檔案管理工作越來越被高校管理人員重視,其地位與作用日益增強。高校的檔案管理工作是支撐維持高等教育健康發展的基礎。新形勢對高校的檔案管理工作有了新的 要求,要求高校檔案管理工作能夠與時俱進,能夠不斷創新,能夠將傳統封閉的檔案信息轉變為開發的、現代化的信息資源。如此,才能在新形勢背景下更好的為高校建設、發展服務,才能與時俱進,提供現代化服務。

1  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現狀

1.1  不重視檔案工作

高校是高等人才的培養基地,但在新形勢背景下,迫于自身的發展壓力,很多高校的工作重心是如何開展有效教學,如何做好科研工作,對高校檔案管理工作并不重視,導致很多高校的檔案管理工作均有不斷邊緣化、不斷弱化的現象。

1.2  檔案管理人員自身素質不高

大部分高校并沒有認識到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沒有設置相應的檔案管理人員,在進行檔案管理工作時,往往存在臨時配備、能者多勞(兼職)的情況,因此大部分檔案管理人員自身并不具備較高的工作責任心,自身素質不高,實際工作情況欠佳。有部分高校配置了相應的檔案管理人員,但多數人員非專業出身,未經過系統專業的培訓,工作能力有效,專業素質不高。

1.3  檔案利用服務的效果不佳

大部分高校的檔案管理工作依然是最原始、最傳統的狀態,高校并未深層次的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沒有為高校的中心工作提供主動服務,無法體現高校檔案在高校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性。

2  創新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2.1  創新指導思想

想要創新檔案工作,就必須徹底解決高校管理人眼的思想認識問題,讓高校管理人員認識到檔案管理工作對促進高校建設的積極影響。同時,在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中嚴格實施部門立卷的歸檔制度,堅持“三納入”與“四同步”。在校內反復強調全校教職工共同參與檔案工作,讓全校職工認識到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調動教職工(尤其是各級檔案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與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部門立卷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

2.2  創新管理體制

高校管理人員需認識到打破傳統檔案管理工作理念與傳統檔案管理方法的重要性,需創新檔案管理人員的管理機制。以往,高校檔案管理工作多憑借著經驗進行,但這種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流動,導致檔案管理人員產生不思進取的想法,更不會主動創新檔案的管理方法。因此,高校必須創新人才的管理機制,引入激勵制度,從源頭上解決創新的問題。高校需積極推廣競爭上崗體制,實現優勝劣汰,最大程度上的挖掘人才的潛力,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讓檔案管理工作充滿競爭活力,不斷開拓新的高校檔案管理局面。

2.3  創新管理方法

高校需要與時俱進,需明確認識到現代化檔案管理的必要性。積極引入科學技術,利用科學進行檔案管理工作,推動全校信息化建設。通過信息化建設滿足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客觀需求,推動檔案事業發展,為檔案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高校需在檔案管理工作中運用計算機技術,通過計算機技術不斷簡化檔案管理工作的難度,明確每一份檔案的位置,減輕檔案管理工作的難度。同時,高校需在信息化背景下,積極實現高校檔案管理網絡化、信息化、檢索自動化。高校還需與時俱進,增加對檔案管理的資金投入,配備齊全的管理設備與管理軟件,實現檔案管理技術化。徹底解決檔案管理工作手工操作慢、手工操作效率低、實際管理繁瑣等問題。高校需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強化檔案信息儲存、加工整理工作,促使檔案工作信息化。再者,檔案管理人員需要充分利用校園網的優勢,。實現網絡化辦公,鼓勵各個部位、各個單位按照電子表格規定的形式填寫相應的檔案資料,積極實現紙質檔案與無紙檔案的組合,可有效提高檔案的管理質量,讓學校檔案管理工作能夠更好的發揮自身價值。

2.4  創新人才資源

高校需明確檔案管理工作對人才的需求,積極引入專業水平高的人才。確保人才不僅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現代化管理技能,還要有持續創新的精神,善于向傳統觀念挑戰,可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新的方案,解決以往工作中的問題。在引入人才后,積極開展人才的素質教育,促使檔案管理工作人員愛崗敬業、品德優良。還具有相應的專業素養、強大的職業奉獻精神與創新精神。保證人才能夠在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中不斷發揮自己的價值,不斷提高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價值。

2.5  創新服務模式

高校必須建立相對科學、合理的檔案服務體系。高??赏ㄟ^不斷豐富、不斷完善、不斷創新檔案管理工作的內容,不斷推動檔案服務工作,才能促使檔案服務工作逐漸向高層次、高標準發展。才能促使檔案服務工作從被動服務轉向主動服務。高校需要在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現代化、數字化、創新化、服務化上花心思,積極建立反應靈敏、科學合理、運轉靈活的管理方案,廣泛開展信息互通、聯機檢索、資源共享等工作,不斷優化檔案管理工作的資源配置,才能與時俱進,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而發展。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不斷創新高校檔案管理工作過,才能不斷讓高校檔案管理事業適應現代化理念,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才能不斷優化高校檔案管理工作,才能不斷提高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才能在高校建設中更好的發揮。

參考文獻

[1] 朱培芳.新形勢下創新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蘭臺世界,2017,(17):67-69.

[2] 劉傳峰.淺談新形勢下高?;n案管理工作的創新[J].絲路視野,2017,(27):188.

創新高校教學管理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對地方高??蒲泄芾韯撔鹿ぷ鬟M行了思考,分析了地方高??蒲泄ぷ鲊@為學科建設服務、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為教學工作服務的特點;研究了地方高??蒲泄芾砉ぷ髅媾R的挑戰;提出了地方高??蒲泄芾韯撔鹿ぷ鞯膽獙Υ胧?建立科學的科研管理模式、創新的科研管理制度,將地方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推向新的更高階段。

關鍵詞: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創新

引言:

隨著國家快速發展建設創新型社會,高校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高校管理體制改革進程的加快,地方高校數量顯著增加,教學和科研能力不斷增強。地方高校已經成為我國科技創新隊伍中的有生力量、地方創新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地方高校占全國高??倲档?5%以上,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地方知識創造、積累與傳播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是建設地方創新體系的骨干力量,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人才保證和技術支持。

地方高校隨著辦學條件的逐步發展,科研能力以及服務地方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的能力不斷提高,多數地方教學型院校正逐步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型,一些實力較強的地方高校正在努力建設一流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如何做好地方高校轉型過程中的科研管理工作,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是地方高校轉型過程中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地方高??蒲泄ぷ鲊@為學科建設服務、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為教學工作服務的特點,要求地方高??蒲泄芾碇挥胁粩鄤撔?才能提高地方高校自身科研水平,才能在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一、地方高??蒲泄芾砉ぷ髅媾R的挑戰

(一)科研管理觀念陳舊,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隊伍建設能力不強

地方高??蒲泄芾砉ぷ髌毡槭艿絺鹘y管理模式的制約,科研管理人員過多地局限于各環節的事務性管理,簡單地充當辦事員角色,被動工作。這種機械的管理方式阻礙了高??蒲泄芾砉ぷ鞯陌l展??蒲泄芾聿块T既要做好服務,調動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又要把握全局,協調各個方面,對地方相關經濟領域、重點地區、重點行業的重要項目進行策劃、組織和管理,避免將較多的人力、物力投放在低水平重復的課題上;對于管理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都需要有完整、建全的管理體制進行規范??蒲泄芾砉ぷ魇且粋€非常復雜的系統,需要有一定知識的、穩定的、高素質的管理隊伍,才能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科研項目、科研成果進行有效的管理。然而,目前許多地方高校對科研管理隊伍建設不夠重視,隨意頻繁更換科研管理人員,致使科研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和知識性不強,無法科學有效地管理。

(二)科研團隊建設能力弱,不利于人才培養

地方高校由于缺少較高水平的科研團隊,爭取并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競爭能力差,較少取得國家科研經費資源,使得地方高??蒲幸恢蓖A粼趥€體化、小型化、分散化的層面上,嚴重制約了人才優勢的發揮,更不利于高層次學術帶頭人和人才隊伍的培養。

(三)重立項,弱過程管理,輕結題,科研管理手段落后

在科研管理中,自上而下地存在重視科研立項,弱化過程管理,不重視項目結題的現象??蒲腥藛T通常認為承擔的項目是自己爭取來的,很少配合科研管理部門實施的過程管理,科研項目的結題也很難保質保量完成。由于管理經驗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地方高校的管理手段跟不上科研工作發展的需要。缺乏從科研管理工作的角度整體統一規劃確定數據和信息的建立、發布機制,使得信息資源共享困難,信息交流和溝通不暢通。

(四)科研經費管理不規范

由于科研管理部門和經費管理部門工作存在脫節,科研管理部門注重經費到位的情況,忽視了經費的使用情況和經費使用的合理性及效益性。經費管理部門注重經費的收入與支出核算,忽視了科研項目的具體經費使用內容要求和進展情況,財務管理監督的職能沒有充分發揮。按課題制管理原則,項目負責人擁有經費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導致有些項目負責人任意劃撥科研經費,不按項目計劃的要求使用科研經費,到結題審計時,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二、地方高??蒲泄芾韯撔鹿ぷ鞯膽獙Υ胧?/p>

(一)樹立創新型的科研管理理念,樹立為科研工作服務的意識

在地方高校普遍轉型的新形勢下要樹立創新型的管理理念。高??蒲泄芾硎且豁棇μ剿餍?、創造性有著很高要求的工作,在科研工作中起著計劃、組織、協調等作用,需要正確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系。管理是要確定本??蒲泄ぷ鞯穆肪€和方向,使科研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需要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地方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把握政策導向等;同時要理順科研活動中的各種關系,確??蒲谢顒禹樌M行;科研管理人員應幫助科研人員及時取得相關信息,獲得更多的項目和成果,為科研人員提供更好的服務。地方高??蒲泄芾砣藛T必須強化服務管理意識,科研管理的過程,主要是為科研人員做好服務的過程,只有服務到位,才能體現管理,才能真正地體現以人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

(二)穩定科研管理人員隊伍,提高科研管理人員素質

隨著地方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斷加強,所承擔的重大科研項目越來越多,科研管理工作也越來越復雜,管理內容、管理手段和方法需要不斷適應科學發展的需要。要充分調動科研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加強對科研管理人員的培養,以適應現代管理的需要,鼓勵科研管理人員不斷學習科學的管理方法及相關的管理知識。設立科研項目的專職管理人員,跟蹤項目全過程,做好管理、服務和溝通工作。

不斷提高科研管理人員自身素質是科技發展的需要,也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要不斷提高科研管理人員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法律意識;不斷學習廣博扎實的專業知識;不斷培養專業能力和業務能力??蒲泄芾砣藛T除了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外,要結合工作需要,認真探索,把管理經驗上升到理論,并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際工作,改進科研管理工作。

(三)創新科研管理機制,深化改革科研管理模式

地方高校加強自身科研力量的培養,要緊密圍繞高校學科建設,建立目標管理、激勵措施、評價考核等有效的創新管理機制??蒲袌F隊建設是增強地方高??蒲辛α康闹匾侄?采用團隊攻關方式,培育重大科研成果。加強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高校間的聯系,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聘請或聘任一些國內外專家講學或進行科研合作,追蹤國內外最新的科研方向和動態。高校的科研管理既要為培養高層次的人才服務,又要為經濟建設服務。學??蒲泄芾聿块T作為學校規劃的具體執行和監督實施單位,要充分發揮對科研工作的引導作用,要把調動廣大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和造就一批優秀的科技人才作為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把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科研創新環境作為科研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完善科研管理體制,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范和高效。

(四)重視科研團隊建設,加強科研人才隊伍建設

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必須依靠不同學科的科研人員的集體智慧。地方高校必須制定明確的團隊建設目標,有明確的研究方向,促使研究工作順利開展,在本學科領域形成優勢和特色。地方高校建設科研團隊的主要目的是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團隊建設方式。

科研項目的關鍵是人才的投入。地方高校應構建層次清晰、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培養體系,努力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學科帶頭人,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青年學術骨干。同時要積極探索以學科建設為基礎,以學術帶頭人為核心,以重大科研項目為紐帶,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凝聚學術隊伍的組織模式,加強地方高??萍紕撔聢F隊建設,激發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團隊合作精神。在科研項目研究的基礎上建立研究基地,將課題研究長期堅持下去,即使項目結束了,后續工作在此基礎上持續展開,以取得更豐碩的成果。

(五)建立科研經費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經費管理責任

建立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加強科研經費管理??蒲泄芾聿块T要協同財務部門共同管理,對不同來源的科研經費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財務部門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項目經費管理規定,確定科研經費使用范圍,針對不同來源渠道、不同性質的科研項目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每項課題實行經費專項管理。項目負責人要嚴格按項目的預算計劃,使科研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建立校園內部科研經費使用情況查詢系統,利用網絡搭建學??蒲许椖抗芾砼c經費管理的平臺,形成經費使用監督管理的監控網絡,實現科研管理部門、經費管理部門信息數據共享,定期對科研項目的實施進行檢查,并建立審計制度。

結論:

科研管理對于科研工作的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沒有科學的科研管理模式,沒有創新的科研管理制度,科研工作也很難順利開展。在科研工作需要廣泛合作和大量經費作為基礎的情況下,科研管理更是不可或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地方高??蒲泄芾砉ぷ髟桨l復雜,管理內容、管理手段和方法也要不斷發生變化,科研管理工作要貫穿項目的策劃、申請、立項、中期檢查、結題的整個過程,這樣才能提高科研項目完成的成功率,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將地方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推向新的更高階段。

參考文獻:

[1]黨鋒.地方高??萍紕撔碌闹贫刃运伎糩J].中國高??萍寂c產業化,2009,(6):63-64.

[2]王曉純.地方高校如何提升核心競爭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9,(6):53-54.

[3]臧金燦.地方高??蒲匈Y助現狀分析與對策[J].教育發展研究,2010,5(5):22-24.

創新高校教學管理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發展, 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面臨著重大的課題,如加強高校財務管理創新工作,有關資金、資產的籌集運作、分配、使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等等。另外財務管理作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著學校未來的發展。目前高校管理工作存在管理力度不夠、針對性不強等問題,本文研究分析了現階段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一步提高高校財務管理創新工作。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 創新工作 探討

前言:目前隨著我國高校進一步國際化以及市場化的不斷推進發展,高校財務管理發生了理財環境的大變化,必須進行改革和創新。對高校財務管理創新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且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將直接關系到高校的競爭力以及高校的下一步發展。因此各高校要想適應各方面的發展要求并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必須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同時改善辦學條件,然而這一切的發展必須建立在改善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上。

1. 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高校財務管理理財環境發生巨大變化

我國各高校在經濟市場化的影響下也不得不面臨著理財這一問題。高校理財環境是指高校在進行各種財務活動的同時對其產生的影響或者必須面對的問題總和。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發生大變化,我國高校為了能夠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多人才,我國高等教育就必須融入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來。在市場經濟環境變化的大背景下,市場經濟環境對高校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突出的是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高校財務管理模式相對于傳統的模式也進行了很大的調整工作。我國高校財務管理的方式已經跟不上新環境下的節奏和步伐, 必須從源頭上進行體制的改革和創新,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發展,因此我國高校財務管理的改革和創新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中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1.2資產管理力度不夠,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現階段,我國對各大高校教育資金投資不斷加大,一方面,制定高等教育經費管控措施及其相應的法律法規,從而進一步實現資金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對固定資產賬務處理不合理,加上固定資產驗收不負責任的情況屢屢發生,保管維護力度不強,再加上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與協調,最終導致出現賬實不符的現象。我國高校固定資產的購置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撥款,固定資產是學??梢蚤L期使用的資產,其價值在使用過程中會逐漸損耗,但是目前固定資產的賬目,不能真實的反映固定資產的價值,而且設備利用率低下,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以致資產管理以及整個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無序性。

1.3財務監督體制不完善,執行力度不強

目前,我國的財務管理體系存在明顯的監督體系不健全,而且執行力度不強 的現象。一方面由于高校的經濟活動較單一,一直以來沒有加大對經濟活動更深層次的監督管理,而是以簡單的體系來運作,這就給后期工作的改進提高了挑戰性。具體體現在財務監督的方式方法上,比如有些開支報銷的工作,財會人員只是對會計原始憑證的審核,而忽視了在各項工作的投入方面的合理性,盲目的執行。由此可見相關工作人員只是抓住了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建立健全監督體制。另一方面,在學校的一些工程施工過程中,因缺少跟蹤監督,其間必會造成嚴重的損失與浪費,直接造成學校利益的損失。執行力度方面,由于高校財務部門存在人手不足的現象,雖然建立了一些制度,但是在實際中無法有力的執行,導致體制的建立難以實施,執行效果較差。

1.4現代化信息管理應用水平低

在迅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已凸顯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高校的財務管理方面的應用也不例外,財務信息化是加強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舉措,也是實施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來看,現代化信息管理水平的應用沒有得到較普遍的應用,更高水平的應用有待進一步開發,工作人員財務管理信息化意識亟需強化,信息化技術的學習與應用需要加強,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有待完善,高校財務工作在 不能適應網絡環境下高效有序的開展,更沒有創新的制度,創新的理念 使之有更深遠的指導應用意義。

2加強高校財務管理的發展對策

2.1轉變高校財務管理理念

首先,我國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需要樹立全新的管理理念,提高創新管理意識,確定高校財務管理目標。過去的幾年里,我國高校財務管理成本意識薄弱,效益理念淡薄,只采用收付實現制下的管理模式,導致在收入和成本的配比核算困難。所以必須從根本上轉變傳統觀念,進一步強化成本意識。 進行財務管理理念的改革與創新是加強和改進高校財務管理的根本,從根本上改變高校理財理念,才能完善管理的機制,充分發揮財務在高校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高等教育資金管理方面,盲目投資的危害是巨大的,需要從根本上加以控制,要把教育資金用在切實可行的教育上,以此能夠提升高校教育資金的利用率。因此必須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在高校財務管理方面一定要提高決策意識與水平,雖然我國高校的經費來源主要有財政撥款、學宿費收入和銀行貸款等渠道,但 經費來源的多元化就必須做到合理使用,這就要求對財務資金的管理要有決策水平,提高資金分析能力,認真做好財務報告、做出科學決策,提高利用率,避免盲目投資的現象 再次出現。

2.2制定激勵政策,積極支持籌資多元化

現階段, 高等院校教育辦學方式多樣化的開展,辦學主體和辦學模式也隨之改變。高校辦學體制的方向越來越受到高校各部門的重視,所以財務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要制定一些相應的激勵政策來帶動積極性。也要通過加強宣傳我國經濟法律知識,相關工作人員了解相關法律知識,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要幫助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工作。另一方面,加強預算工作的管理,嚴格控制經費的支出及預算。預算作為高校財務管理創新的一項基礎工作, 預算管理水平將直接影響著學校管理效益的高低。

2.3評價體系和會計核算體系的改進

各高校財務管理創新要想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生存和發展、實現有效改進,就必須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這就對高校有著更高的要求,必須做好理財工作,才能更好發展。而理財工作的有序進行則必須建立在財會核算體系的改進 的基礎上,財務分析體系的建立可以有效促進財務管理效率的提高,也能夠提供有效分析資金使用過程中對應的財務制度,從而有利于評價體系的改進工作。具體的改進工作有兩點:其一,資金使用過程的相應的財務制度改革,新的制度要能夠提高財務分析力度,找到制度的創新點,從而建立健全改革制度。其二,財務報告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因為高校財務方面的投資進入多元化軌道,這就要求高校必須有相應的財務報告管理體系來觀察研究財務信息,不能只重視對資金的使用狀況的管理,也必須從財務報告效益角度出發,對財務報告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和審視。從而更好對高校財務資金的使用加以管理,也能夠對高校的投資、管理水平作客觀的評價和分析。

2.4高校財務管理的信息化

目前,計算機已廣泛的應用到高校的各個方面,隨著計算機科技和財務信息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高校財務管理高級軟件越來越成為高校財務核算、管理的重要使用工具。因為高級的財務軟件可以有效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更有利于優化管理資源,從而進一步實現規范的、科學的創新管理對策。信息技術軟件的應用,一方面對會計人員的工作素質提高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會徹底改變傳統財務會計管理的核算模式。

結語:在我國社會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高校財務管理創新改革是一項亟需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只有認真研究,掌握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和高等學校的辦學規律來制定相應的政策,規范高校財務管理制度,解決 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求有效的解決途徑,有效開展創新工作,才能逐步提高高校財務管理的水平和層次。高校管理者深化體制改革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才能從根本上實現財務管理的創新。 因此我國還需要進一步深入實踐。

參考文獻:

[1] 周 軻. 我國高校財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J】中國商界.2010,(8).

[2] 周 蓉. 進一步加強高校財務管理問題探析【J】科技信息.2009,(10).

[3] 秦春梅. 當前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0

創新高校教學管理范文第6篇

一、構建黨建工作新載體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信息化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社會發展的潮流和趨勢。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革命正在以一種深入持久的方式改變著世界的面貌,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這其中既有積極的可以利用的一面,也有消極的帶來負面影響的一面?,F實環境的變化要求我們必須站在時代的前列,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高科技、面向新知識,主動迎接信息化、網絡化給黨的建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高校黨建工作要主動迎接挑戰,積極探索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來創造、構建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載體。我們必須樹立戰略眼光,積極推進黨建信息化,運用互聯網、寬帶網、局域網等建設網上的馬克思主義陣地,使網上教育的覆蓋面越來越大,輻射力越來越強,通過開展網上黨建理論研究、黨建論壇、黨建報刊、黨建數據庫、網上黨校、網上黨課等活動,宣傳主流意識形態,增強黨的影響力,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

在實踐中,高校都在探索利用網絡構建黨建工作新載體。比如,清華大學在校園網上開通“紅色網站”,其宗旨定為“宗馬列之說,承毛鄧之學,懷寰宇之心,礪報國之志”。它從建立之初一個面向十幾個黨課學習小組成員的網頁,發展成為一個面向廣大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黨課學習小組成員的全校性的網站,成為清華大學學生黨建工作全方位的平臺和窗口。(《光明日報》,2005-03-22)“紅色網站”之所以如此發展迅速,是因為,一是它為學生的理論學習提供了方便,成為理論學習的重要工具。二是它增強了學生理論學習的自主性。網站把從互聯網上能夠找到的資源,提供到每一個同學電腦的平臺上,讓同學自己去查找、去選擇,使他們有發現的樂趣。三是它更貼近學生。網站本身是由學生辦的,對同學們的關注熱點、上網習慣比較了解,因而提供的東西、組織的活動都比較符合同學的需求,更容易為學生接受。四是它可以作為思想交流的平臺。網絡交流,同學們可以坦誠地就自己關心的問題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態度,這有利于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清華大學的創新做法給我們以有益的啟示,互聯網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動產生著日益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積極搶占網上制高點,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我們要努力建設一批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受學生歡迎的主流網站,積極引導網上輿論,形成網上正面輿論強勢,使互聯網成為黨建工作的新載體。

又如,上海交通大學在學生黨員中開展的“樹好一面旗幟,唱響一種聲音,辦好一件實事,奉獻一片愛心,帶好一幫同學”的“五個一”活動,實現了黨建工作的三個延伸:一是在黨建工作范圍上,使原來僅在院(系)范圍發揮的學生黨員作用延伸到學生生活區;二是在黨建工作內容上,由重點抓黨務工作延伸到解決學生實際困難和學生生活區的精神文明建設;三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延伸到學生生活區。這就使得黨員的作用從“一個點”擴展到了“一個面”和“一大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學分制下現有院(系)學生黨組織工作上的一些不足,形成了開展學生黨建工作的新載體。

二、拓展黨建工作新陣地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帶來了大學生管理模式與管理陣地發生新的變化。由于高校普遍實行學分制、彈性學年制,高校中年級的概念、班級的概念正在逐步淡化,以班級為單位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高校的管理要求;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以后,大學生的集體活動方式、生活居住方式以及對學生的管理方式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學生公寓將成為學生學習、生活和娛樂的主要場所,原有的基層支部設置,黨建工作方式和工作網絡已經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

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必須拓展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陣地。按照有利于正常開展學生黨員的各項活動,有利于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學生黨員在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校園文化建設以及學習工作中發揮作用,有利于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和學生黨員的發展工作的原則,積極探索在學生公寓、學生社區和學生社團建立黨組織,努力做到學生黨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學生管理工作進公寓、進社區、進社團,消滅黨的工作的“空白點”或“真空地帶”,做到哪里有學生,黨的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組織。南通大學在學生住宿公寓化以后,就著手考慮黨建工作進公寓,在學生公寓區建立了黨的工作指導委員會,具體負責協調公寓區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管理,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教育學習活動,以樓棟為單位建立黨團機構和學生自管組織,學生黨員宿舍實行掛牌承諾制,主動為學生提供服務。這一創新做法,有效地把分散在公寓區的學生黨員組織起來,既為學生鍛煉提供了舞臺,也有力地推動了公寓區精神文明建設。

抓學生黨建工作,絕不僅僅是以發展學生黨員為目標,更重要的是通過發展學生黨員,讓他們在學生隊伍中發揮示范作用。有的學校在學生黨員中建立“黨員掛牌承諾”、“黨員示范公寓”、“黨員接待室”、“黨員先鋒崗”等制度,學生黨員牌上寫著“我是共產黨員,請向我看齊”。這些創新的黨建形式和活動內容,極大地發揮了學生黨員在聯系群眾、促進校風學風建設等方面的帶頭作用。(《光明日報》,2005-02-20)

三、創建培養教育新方法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建黨積極分子的隊伍迅速擴大。為貫徹全國高校第十二次黨建工作會議精神,各高校不斷加大學生黨員發展力度,黨員人數不斷增加。面對新的情況,原有的集中在學校黨校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訓教育的做法已經不能適應這種變化,一是完全靠學校黨校已經無法完成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教育的任務,二是實行學分制以后,很難保證培訓對象有統一的時間來參加學習培訓。因此,必須探索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的新方法。

完善和規范黨校培訓,是完成政治理論培訓的基本條件。建立兩級黨校——學校黨校和院(系)分黨校,是完成政治理論培訓的基本保證。在培訓對象上,學校黨校主要負責干部培訓和黨員教育,分黨校主要培訓申請入黨的學生和入黨積極分子。在培訓制度上,對大學生入黨實施“分級教育”,即對新生進行入黨啟蒙教育,對學生作“怎樣寫入黨申請書”、“如何創造條件向黨組織靠攏”等一系列專題講座,使學生一進校,就能感覺到黨組織的溫暖,同時明確前進的方向,將此稱為一級教育;對入黨積極分子、建黨對象進行系統的黨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教育,稱為二級教育;對預備黨員集中進行“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的系列專題教育,稱為三級教育。“分級教育”中的后兩級教育都要實行考試、結業發證制度,培訓考核不合格者不能發展入黨或按期轉正。通過這種時間上相對間隔、內容上明顯有層次的入黨“分級教育”,使要求入黨大學生在入黨前后不同發展階段,能接受不同深度的黨的知識教育,逐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政治理論水平,從而使發展的學生黨員在質量上有了保證。

對大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理論培訓,也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在培訓方法上,要堅持繼承傳統與與時俱進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不斷適應歷史條件的變化中發展的,是在繼承與創新的辯證統一中發展的。只有繼承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優良傳統,批判地吸收一切有益的東西,適應新時代要求,及時改革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才能成為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強有力的手段,才能充分發揮對高校育人為中心工作的服務組織作用。高校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實踐中總結概括出來,并經過長期教育實踐的檢驗,證明它是科學的。然而,馬克思主義不是僵化的,“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原理,又要譜寫新的理論篇章,要發揚革命傳統,又要創造新鮮經驗。”[1] 新時期高校黨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適應不斷變化的情況,必須與時俱進,體現時代特征。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接受新知識、新事物快,厭惡單調、枯燥,喜歡變革和豐富多彩,我們應該適應教育對象的特點,使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從過去較為傳統單一的模式中解放出來,從偏重于內容而忽略形式轉變為既講求內容的政治思想性,又力求形式的生動多樣性。比如,理論培訓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就是一種有效形式。讓學生通過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了解中國社會,切身感受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從而立志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中國人民大學堅持在社會實踐中錘煉學生,他們創造了“人大模式”:注重前期的培訓與輔導,中期的跟蹤與指導和后期的分享與交流,通過社會實踐激發大學生奉獻社會的熱情,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光

明日報》,2005-02-21)

要堅持正面灌輸與雙向交流相結合。灌輸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傳統方法,它的本質是思想理論的系統教育和宣傳。灌輸對于一切思想教育的對象都是必要的,有其應有的教育效果和歷史作用,它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為確保馬列主義理論和共產主義思想體系的純潔性和主導性地位,在大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中實行灌輸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但要改變方式方法,改變以往只注重教育者的努力,而忽視受教育者的能動,只重視黨的思想理論觀點的灌輸,而忽視了對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需求意識的培養和開啟的被動局面。隨著大學生自主意識和利益觀念的增強,要科學地實施灌輸,就必須把灌輸教育與雙向交流相結合。雙向交流方法的特征是教育者和教育對象地位平等,教育過程中信息是雙向流動的,教育者十分重視教育對象的信息反饋。教育者通過獲得的信息,不斷改進教育方法,從而提高教育效果。

培養教育還要與制度規范相結合。思想教育是內容、是基礎,而制度用以鞏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二者缺一不可。將思想教育與制度規范有機結合起來,把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滲透、貫穿于制度規范建設的全過程,是把握高校學生黨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的將制度建設貫穿于黨的各項建設中,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黨的制度建設的具體體現。如:健全和完善團內推優制度、黨員聯系積極分子制度、談話制度、匯報制度、培養人責任追究制度、黨員發展公示制度、學生黨員目標管理制度等,保證入黨積極分子思想教育的深度和廣度,保證學生黨員的質量。

除了抓好集中培訓之外,還要積極探索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的新途徑。針對大學生中一些普遍存在的熱點問題,組織開展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大學生整體思想素質??梢酝ㄟ^分別召開大學生代表、學生輔導員、院(系)黨總支領導、相關業務教師等若干座談會,確定主題,制訂活動方案,邀請專家論證,由黨委審定通過,使主題教育活動貼近學生思想實際。在活動中,既注重通過講座、編印小冊子等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正面理論灌輸,更注重寓教于樂,結合大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采取辯論賽、演講賽、網上征文比賽、知識搶答賽、案例展覽等各種形式,使主題教育活動豐富多彩。在主題教育活動中,明確要求全部教師參與育人,全部大學生參加活動,達到全部大學生思想受益的效果。以大學生為中心,以大型活動為綱,校、院(系)、班三級互動。改革過去習慣的自上而下的灌輸教育方法,實行從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校、院(系)、班與學生個人互動相結合的方法,激發大學生自主對教育主題進行深入理性思考,將有效改變一些大學生“思想教育就是講大道理”的思維定勢,提高大學生主動參與意識。

對大學生實施早啟蒙、早教育、早培養的培養教育方法,是在新形勢下做好學生黨建工作的新創造。以往的學生黨員發展大多集中在畢業班,他們來不及經過嚴格的黨內生活的鍛煉就走向社會,同時在學校內,也難以充分發揮這些學生黨員的作用。為了實現全國高校第十二次黨建工作會議提出的“低年級有黨員,高年級有黨支部”的學生黨建工作目標,必須及早落實培養措施。大學生在校的時間只有四年左右,只有抓早、抓好學生黨建,才能提升大學生的思想覺悟,塑造出最優秀的人才。從學生一進校起,就要建立黨員培養入黨積極分子、黨員聯系班級、黨員指導黨章學習小組活動等有效制度,使“三早”方針落到實處。一個合格的學生黨員只有經過嚴格的黨內生活的鍛煉,才能不斷增強黨性,提高綜合素質,從而經得起各種風浪的考驗。

【參考文獻】

上一篇:誠實守信誠信考試范文下一篇:唱響紅歌比賽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