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范文

2023-09-20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范文第1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乳腺癌伴焦慮患者63例, 均為女性。年齡 (43.3±10.8) 歲, 按入組先后順序隨機分組, 其中干預組31例, 對照組32例, 但對照組4例患者不愿參加實驗, 故對照組為28例。2組共59例, 在職業、生活狀況、受教育程度、家庭譜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

患者納入標準: (1) 根據病史、體格檢查、病理切片確診為乳腺癌患者; (2) 經焦慮自評量表測量有焦慮者; (3) 患者已知病情, 自愿合作, 年齡≥18周歲; (4) 外科手術前時間≥3d。排出標準: (1) 目前存在精神疾病, 意識障礙和溝通障礙; (2) 近3d服用抗焦慮藥、鎮靜劑或β受體阻滯劑 (圍手術期常規用鎮靜催眠藥不在排出標準內) ; (3) 藥物或酒精依賴者。

1.2 方法

1.2.1 測量工具 (1) 自制問卷表進行調查:

患者入院當天發放調查表, 由責任護士向患者說明調查目的、方法。讓患者主動配合,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獨立的判斷, 問卷表當場收回。問卷內容包括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經濟情況、醫療費用支付方式、主要陪護者、引起焦慮的原因 (如有無恐癌心理、本病認知、家庭支持、害怕手術、擔心愈后、擔心身體特征改變等等) 。從循證護理角度找出引起患者焦慮的原因。 (2) 焦慮的測量:采用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 (SAS) , 每個量表20個項目, 采用4級評分, 將20個項目的各個得分相加得粗分, 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數部份即為標準分。標準分≥50表示存在焦慮, 分數越高代表焦慮程度越高, 患者入院當天及術前1d進行?;颊吒鶕约旱膶嶋H情況作出獨立的自我評定, 調查表當場收回。

注:**P<0.01

1.2.2 干預方法對照組:

在常規術前護理基礎上予以臨床一般性溝通, 包括入院宣教、術前宣教、護理查房、護理操作時的解釋與溝通。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由責任護士予以系統的護理干預。 (1) 保證溝通時間:術前每天溝通1次, 每次30min左右, 避開治療、檢查、常規護理時間。 (2) 溝通原則:護理干預以患者為中心, 針對引起患者焦慮的原因, 引導其自身做出理性認知、接受現實、自我調整、積極應對的原則。 (3) 溝通內容:主要為其提供社會支持、信息支持, 從而促進其身心健康。 (4) 溝通方法: (1) 首先責任護士與患者進行交際性溝通,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如熱情接待, 介紹環境、制度、醫生和護士, 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讓患者對責任護士產生信任感, 為護患交流打下良好基礎。 (2) 然后進行評估性溝通, 了解病史、診斷、治療、護理, 了解其心理狀態、對疾病的認知、對生活和疾病的態度、對預后的期望、對康復的信心等, 從循證護理學角度與患者共同尋找和明確引起患者焦慮的主要原因, 并結合患者的個性特征和文化背景制定個性化、有針對性、易于接受的干預方案。 (3) 方案結合整體護理, 從社會支持、信息支持方面著手。社會支持方面重在親屬、朋友的支持, 患者的心理因素很大程度上受親人的影響, 責任護士重點做好家屬的指導工作使家屬在與病人接觸中控制感情, 減少病人的憂慮。信息支持方面主要針對性介紹患者想了解的信息, 如有關乳腺癌的疾病知識, 介紹手術麻醉方式、安全性, 術中感受、術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及處理方法等。 (4) 針對患者出現焦慮的具體原因進行個性化的護理干預。以良好的溝通技巧引導患者進行身心的全面調整, 如接受現狀、積極應對、情緒調整、癥狀管理、合理營養、改善睡眠、適當運動、規律排便等。予以激勵式心理干預, 使患者從消極應對變為積極應對。

1.2.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

0統計軟件統計分析, 兩樣本比較采用t檢驗, 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比較

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χ2檢驗差異無意義 (P>0.10) 。

注:焦慮標準分由≥50轉為<50為焦慮好轉, **P<0.01

2.2 干預前后焦慮的比較 (表1)

2.2.1 干預前焦慮組間比較干預前, 焦慮組間差異無顯著意義 (P>0.05) , 結合一般資料的比較結果, 判斷2組基線可比。

2.2.2 干預前后焦慮同組比較干預后, 干預組焦慮較干預前下降 (P<0.01) ;對照組干預前后無顯著變化 (P>0.10) 。

2.2.3 干預后焦慮組間比較相比對照組, 干預后干預組焦慮程度較低 (P=0.001) 。

2.3 干預后焦慮情況的組間比較 (表2)

3 討論

3.1 臨床一般性溝通的不足

臨床護理工作繁忙, 往往沒有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更多的溝通。臨床上的入院宣教、術前宣教、操作解釋等, 傾向于健康教育, 沒有與患者進行深層次的信息、情感交流, 沒有對患者實施個性化的護理干預, 對患者焦慮的改善作用較差。干預前后對照組的術前焦慮未見顯著變化 (P>0.10) 。

3.2 護理干預對患者焦慮的影響

護理干預是在與患者先進行交際性的溝通, 情感交流, 與患者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 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感到強有力的支持。然后評估性溝通, 遵守循證護理學, 找出引起患者焦慮的原因, 做出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方案進行干預, 如予以社會支持, 尤其是讓家人認識到對患者支持的重要性和有效措施, 得到家人親友的關愛和照顧, 以幫助患者接受患病及手術的事實, 調整心態, 適應角色。予以信息支持, 針對患者缺乏的相關知識, 進行多學科、多層面的信息溝通, 從而使其能積極應對。通過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 干預前后干預組的乳腺癌患者術前焦慮有所緩解 (P<0.01) 。

3.3 提高護士的素質

患者焦慮會影響機體的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功能, 延遲傷口愈合, 加重某些軀體癥狀[3], 保持心理健康是醫患共同目標, 患者術前希望從醫護人員處得到更多的信息支持和社會支持, 所以對我們護理人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 還要有嫻熟的溝通技巧, 制定出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方案, 使該干預措施充分改善患者的術前焦慮心理, 使其以積極的心態戰勝疾病, 提高手術療效,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方法 將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的59例術前伴焦慮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8例, 干預組31例, 對照組給予常規術前護理及臨床一般性溝通, 干預組在此基礎上予以系統的護理干預。干預前后 (入院當天、術前1d) 采用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進行測量。結果 干預前, 一般資料、焦慮組間差異無顯著意義 (P>0.05) ;干預后與干預前比較, 干預組焦慮有所緩解 (P<0.05) ;對照組無顯著變化 (P>0.05) ;干預后, 干預組焦慮的改善優于對照組 (P<0.01) 。結論 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有效地緩解乳腺癌患者術前焦慮, 提高其手術療效。

關鍵詞:護理干預,乳腺癌,術前,焦慮

參考文獻

[1] 賀衛芳, 強世莉.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患者實施健康教育[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8 (33) :5244~5245.

[2] Sabine HK, Dirk OB, Gotz S, et al.Breast Cancer Care:Patien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s a Preventive Educational Process[J].Breast Care, 2006, 1 (6) :375~378.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范文第2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年1月—2015年6月該院共選取了1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來進行診斷篩選,患者均接受抗糖尿病藥物口服治療,將這些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均有90例。觀察組共有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37例,最小患者是43歲,最大患者是77歲,患者病程3~15年不等,患者的FBG平均值是(8.56±2.61)mmol/L,2 h PBG平均值是(12.73±3.68)mmol/L。對照組共有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最小患者42歲,最大患者79歲,病程3~15年不等,患者的FBG平均值是(8.47±2.34)mmol/L;2 h P-BG平均值是(12.49±3.15)mmol/L。兩組的一般性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性,能夠進行比較分析。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增加護理干預措施。內容有以下一些:(1)心理護理。根據患者所出現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進行評估,和患者進行交流,對不良情緒進行疏導,緩解患者的壓力,讓患者對不良情緒對疾病的負面影響有所了解,能夠積極主動的接受治療,配合治療,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2)家庭支持。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是否良好,和家庭支持、護理質量有直接聯系。家屬對患者的關心,能夠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對患者的用藥進行督促,提供合理的飲食,規范管理患者的生活,可以讓血糖水平平穩受控。護理人員需要進行家屬的思想教育,提升家屬的知識水平,獲得家屬的配合。(3)適量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控制體重,增加身體免疫力。所以,在患者身體情況允許的情況下,讓患者積極的接受鍛煉??墒?需要指導患者對自己身體情況狀態進行觀察,防止低血糖出現,通常心率不超過120次/min,每周3次的活動就能夠保持較好的狀態[4] 。(4)飲食指導。合理科學的飲食能夠讓血糖水平得到控制,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的血糖水平、生活習慣來提供合理的飲食內容,指導患者堅持執行,防止血糖突然上升。(5)生活指導。為患者的規律生活習慣提供指導,合理的安排運動和休息時間,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戒除不良嗜好,調控情緒。(6)用藥指導。糖尿病患者的治療要求定時使用降糖藥物,控制血糖水平?;颊卟荒軌螂S意增減藥物或停藥,容易病情惡化。對用藥后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觀察,避免低血糖癥狀出現,有異常情況應該及時就診治療。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接受了8周的護理干預,我們使用焦慮評分表SAS和抑郁評分表SDS來對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對比,記錄患者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h PBG,統計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將獲取的數據輸入計算機,使用SPSS 17.0軟件來分析研究,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接受護理干預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SAS和SDS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采取干預措施后,兩組的兩項評分均下降,觀察組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78%,對照組的滿意度為87.78%,兩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現代人生活節奏加速,生活壓力增加,飲食習慣發生了變化,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發病率居高不下,導致人們生活質量的降低,對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糖尿病在臨床中屬于內分泌疾病,該疾病的發病復雜,有遺傳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患者發病后,其胰島素功能衰退,胰島素抵抗,體內的蛋白質、脂肪、水、電解質等會出現紊亂,臨床中患者主要表現是多飲、多食、多尿,體型消瘦。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后要終生接受治療,對飲食進行控制,通過運動來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防止并發癥出現[5] 。所以,糖尿病患者的精神壓力是非常大的,造成了其生活中的很多不便?;颊咝睦斫箲]情緒和緊張情緒比較嚴重,對疾病的治療非常不利[6] 。根據研究顯示,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會讓其胰高血糖素增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體內的血糖水平上升;而且,會讓患者的交感神經抗進,增加呼吸速度和脈搏速度,心跳加速,心情煩躁。

此次該院對90例糖尿病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聯合護理干預的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我們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比較重視,和患者保持良好的護患關系,為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提升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增加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其次,我們要對患者的家屬提供指導,讓其為患者提供生活護理和心理支持,保持患者血糖的穩定。我們還使用了運動指導以及飲食指導,結合用藥指導,叮囑患者長期堅持,根據情況來調整患者的運動內容和時間,控制體重,提升免疫能力,藥物治療非常重要,我們要叮囑患者遵醫囑用藥,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防止患者的并發癥發生。該組結果顯示,患者接受干預治療前,SAS和SDS的評分結果對比顯示,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干預治療后,兩組的SDS和SAS值均有所降低,觀察組下降的幅度比對照組大,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颊呓邮茏o理干預后,其FBG和2 h PBG水平均有所降低,觀察組患者的下降幅度比對照組大,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78%,對照組的滿意度為87.78%,兩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偠灾?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具有很好的緩解效果,為患者使用后,其負面情緒改善明顯,治療效果有所提升,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高,護理過程更加簡單,護患關系和諧,護理糾紛發生率降低,所以是非常優秀的護理措施,能夠保障護理人員和患者雙方的利益,應該在臨床中進行推廣使用。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焦慮抑郁情緒和血糖控制受到護理干預的影響情況。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該院共接收到180例內分泌科的DM患者,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均有9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糖尿病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常規護理和護理干預,兩組均進行了8周的護理,使用焦慮自評表以及抑郁自評表對兩組接受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比較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總結護理評價情況。結果 在接受護理干預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SAS和SDS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采取干預措施后,兩組的兩項評分均下降,觀察組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具有很好的緩解效果,為患者使用后,其負面情緒改善明顯,治療效果有所提升,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高,所以是非常優秀的護理措施,應該在臨床中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糖尿病,心理狀態,血糖水平

參考文獻

[1] 管玉杰,王延榮.糖尿病合并焦慮抑郁行護理干預的效果探討[J].中外醫療,2013,32(21):156-157.

[2] 趙金蘭,吳艷,張文莉.糖尿病患者焦慮護理對血糖的影響[J].2013,32(2):171-172.

[3] 張艷,魯文菊,李輝.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緒原因分析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7):29-30.

[4] 屠云,華飛,萬靜波,等.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0):1-2.

[5] 呂莉莉.綜合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1(9):24-26.

[6] 陳艷君.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觀察[J].醫學信息,2015,28(32):70.

[7] 殷雪蓮,鄒玲,吳建亞,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質量和心理健康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5,37(12):1909-1911.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范文第3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為止的在該院內分泌科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100例。另外,為了保證探究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所選的患者年齡均在45~65歲,并且患病的程度也大致相同,為了排除性別的影響男女各100例。另外,所有男性患者的空腹血糖均在(11.23±2.38)mmol/L之間,餐后2 h的血糖為(13.78±3.32)mmol/L之間,女性患者空腹血糖均在(10.8±2.87)mmol/L之間,餐后2 h血糖均在(93.23±3.68)mmol/L之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為在常規的降糖藥物的基礎上采取常規的干預方法,主要就是包括對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壓、呼吸、心率等指標的監測,并且對患者平時的膳食也進行常規的指導。觀察組患者除了進行對照組患者的常規治療方法之外還選派專業的護士進行護理干預措施,首先在心理方面,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的情緒,所以護理人員要時常注意患者情緒的變化,并且及時采取交流溝通等方式排解他們的不良情緒,減緩他們的壓力,鼓勵他們以積極的心態應對病情,給他們講解不良心態對病情的不利影響,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適量的運動也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療,患者通過適量的運動不但可以增強免疫力而且還可以有效控制體重,所以糖尿病患者定期的體育運動是有好處的。家庭的支持也是糖尿病患者治療效果的一個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起居生活都與家庭離不開,所以患者能否將血糖水平控制良好與家庭的支持與悉心的護理是分不開的,患者的家人應該按時督促患者服藥,并且在飲食和生活上要精心護理,時常開導和鼓勵患者,讓他們以積極的心態應對病情,護理人員要與家人積極溝通,給家屬普及相關的糖尿病知識,取得家屬的支持與配合。護理干預要重視用藥的指導,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主要就是通過藥物對血糖進行控制,所以護理人員要督促患者按時服藥,不要擅自停藥,用藥的劑量要嚴格按照醫囑,不可以自行加減藥量,以免出現血糖大幅度波動。糖尿病患者對飲食方面應該有嚴格的要求,科學合理的飲食結構是保持血糖水平的重要前提,所以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以及生活習慣制度合理的飲食方案,要求患者長期堅持,將血糖控制平穩。最后,護理人員還要對患者進行生活的指導,糖尿病患者規則的生活規律和生活習慣對控制病情是極為有利的,所以護理人員要科學安排患者的運動時間睡眠時間,堅決杜絕患者吸煙飲酒,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控制病情重要的措施。

1.3焦慮和抑郁的評分方法

該次探究采用焦慮自評分表和抑郁自評分表評價患者焦慮和抑郁的情況。

1.4統計方法

該次探究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6.0對資料進行統計和分析,并且對資料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該次研究通過對20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隨機分組,排除性別差異、年齡差異、飲食起居差異以及患病程度差異等無關因素的影響,使結果更加具有參考價值。通過探究所得數據可知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心理焦慮情況、抑郁情況、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情況,并且通過結果分析可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之前對照組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為11.29 mmol/L,餐后h血糖水平為14.28 mmol/L,焦慮自評分表得分為62.3分,抑郁自評分表得分為58.32分,實驗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為11.28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為14.30 mmol/L,焦慮自評分表評分為62.5分,抑郁自評分表得分為58.29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2個月的治療之后實驗組的焦慮自評表的平均得分為40.65分,抑郁自評表的平均得分為38.23分,空腹血糖平均為5.34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為7.42 mmol/L,對照組焦慮自評表平均得分為50.76分,抑郁自評表平均得分為55.93分,空腹血糖平均值為7.52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值為10.52 mmol/L,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外加工作壓力的變大飲食習慣的巨大變化使得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是一種非傳染性的疾病,由于到目前為止尚且沒有研究出特效的治療方法,所以一旦患病就必須終身接受治療,這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健康和心理素質都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要通過飲食習慣和適量的運動控制病情的近一步惡化或者是并發癥的出現,所以糖尿病患者本身的精神壓力就比較大,有很多患者由于難以對飲食進行嚴格的控制而導致病情惡化。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時常焦慮、抑郁會致使胰高血糖素以及腎上腺素等分泌,從而使得機體的血糖水平明顯上升,另外還會引起神經的亢進,使糖尿病患者呼吸加速、脈搏加速、面色蒼白以及焦躁不安。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焦慮以及抑郁和血糖方面都有所幫助,所以該次探究將針對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以及血糖的影響進行分析,通過對患者心理進行開導,緩解他們的壓力,疏導他們的不良情緒,鼓勵他們積極應對病情;另外,患者的家屬對病情的治療與控制也是極為重要的,護理人員應該為家屬講解糖尿病的相關事宜,給予他們心理上的支持,并且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精心護理,督促他們按時吃藥,進行合理的飲食安排;另外對于患者的飲食習慣和運動情況也要進行指導,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與生活習慣合理科學的安排膳食,以及進行適當的運動安排,督促他們長期堅持,以控制血糖水平的穩定;作為最為重要的藥物治療部分,患者要嚴格遵循醫囑,不可以擅自增加或者減少藥物的食用,控制病情惡化或者并發癥的發生。該次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焦慮情況抑郁情況以及血糖水平都有重要控制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上近一步推廣。

摘要:目的 探究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以及血糖的影響。方法 隨機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該院內分泌科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作為觀察對象,并且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為了保證實驗結果更為可靠,所以要排除無關因素影響,保證所選的糖尿病患者年齡均在45~65歲,每日的飲食控制也都基本相同,對照組的治療方法為常規的糖尿病治療措施,實驗組除了采取常規的糖尿病治療措施之外,還由專業的護士進行護理干預措施。經過2個月治療之后對兩組人員用焦慮自評表和抑郁自評表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理狀態,并且對兩組人員空腹血糖和餐后2 h的血糖變化情況進行比較。結果 經過2個月的觀察治療之后,實驗組的焦慮自評表的平均得分為40.65,抑郁自評表的平均得分為38.23分,空腹血糖平均為5.34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為7.42 mmol/L,對照組焦慮自評表平均得分為50.76分,抑郁自評表平均得分為55.93分,空腹血糖平均值為7.52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值為10.52 mmol/L。結論 通過比較分析可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改善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以及血糖的高低,適合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糖尿病患者,焦慮,血糖

參考文獻

[1] 張玉會.合性中醫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情志及代謝指標影響分析[J].中醫藥導報,2014,20(3):124-125.

[2] 陳艷君.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觀察[J].醫學信息,2015,28(32):70.

[3] 管玉杰,王延榮.糖尿病合并焦慮抑郁行護理干預的效果探討[J].中外醫療,2013,32(21):156-157.

[4] 趙金蘭,吳艷,張文莉.糖尿病患者焦慮護理對血糖的影響[J].2013,32(2):171-172.

[5] 黎艷,李莉,汪曉紅,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對2型糖尿病治療達標率的作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8-10.

[6] 胡小紅,陳谷霖,劉小敏.社區延續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24):97-99.

[7] 武鑫,李明珍,孫麗榮.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水平與血清C反應蛋白的關系[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7):92-94.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范文第4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外科2010年3~12月收治的手術患者124例, 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中, 男性37例, 女性25例;年齡18~69歲, 平均 (35.8±1.6) 歲。其中甲狀腺手術27例, 椎間盤手術18例, 胃部手術11例, 膽囊手術6例。干預組中, 男性36例, 女性26例;年齡17~68歲, 平均 (34.5±1.7) 歲。其中甲狀腺手術29例, 椎間盤手術19例, 胃部手術10例, 膽囊手術4例。2組病例在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焦慮心理測試

2組病例均于術前1d使用本院自制的SAS焦慮量表進行焦慮值的測試, 調查表由患者本人自行填寫。針對于部分文化層次較低的患者, 不能完全理解SAS項目的具體內容, 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詳細的講解, 以保證測試結果的真實、可靠性[2]?;颊逽AS焦慮量表的評分≥35分, 表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術前焦慮情緒。同時, 護理人員于術前1h測量患者的心率及血壓情況, 對比觀察2組病例的焦慮心理變化情況, 并詳細進行記錄。

1.2.2 護理措施

對照組給予外科常規護理, 干預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 給予術前護理干預。外科手術術前常規護理措施主要包括:護理人員提前對患者的入院信息進行核對, 并且與主治醫生溝通后確定具體的手術時間, 并及時通知患者, 協助患者做好術前的基本準備;外科手術術前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內容包括: (1) 護理人員在術前與患者進行充分溝通和交流, 并且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使患者對自身患病狀況及手術治療的過程和效果形成初步了解; (2) 護理人員要及時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 使患者家屬能夠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 以便更好的消除患者術前的心理焦慮程度; (3) 在外科手術術前, 護理人員要從自身專業素養與工作職責角度出發, 積極采取認知、示范脫敏、肌肉放松、心理暗示法等醫學心理方法, 用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幫助患者消除焦慮; (4) 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交流環境與空間, 引導患者在術前多與經基本恢復健康的病友進行交流, 幫助患者在術前樹立戰勝病痛的信心和勇氣, 進而更好的配合主治醫生與護理人員開展各項治療工作[3]。

1.3 統計學方法

2組病例術前的相關臨床參數均采用均值±標準差表示, 2組比較采用t檢驗, 數據分析采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組病例干預前、后的SAS評分見表1。

2組病例術前1h的心率及血壓測量結果見表2。

由表1可見, 外科手術前, 干預組與對照組的SAS評分差異顯著 (P<0.05) ;心率、血壓等狀況, 干預組也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顯著性 (P<0.05) 。另外, 在術前護理滿意度的調查中, 干預組患者及家屬滿意60例, 不滿意2例, 滿意率為96.7%, 對照組患者及家屬滿意47例, 不滿意15例, 滿意率為75.8%, 2組差異顯著, 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3 討論

在外科的圍手術期護理工作中, 術前護理干預是較為重要的環節之一, 對于相關治療與護理工作開展具有積極的影響和作用。外科手術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臨床手術治療及術前、術中、術后的護理, 保證患者生存質量的提升及早日康復出院。在外科手術患者的術前護理干預中, 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的提升時極為重要的, 護理人員不但要掌握基本的外科護理常識, 而且要不斷擴大護理知識學習范圍, 通過在術前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和交流, 及時向患者講解手術的術前準備、流程、術后康復情況等, 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數, 避免患者術前產生恐懼和排斥心理, 更好的配合主治醫生及護理人員開展各項工作[4]。部分患者在術前因受到局部疼痛, 外界壓力、自卑心理等因素的影響, 而產生較為強烈的焦慮心理, 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層次等開展相應的心理和生理護理干預措施, 并且力爭與患者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 這也是減少醫療糾紛的重要途徑之一。為了保證外科手術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狀態, 護理人員要按照醫院規定對于病房環境進行精心布置, 要做到病房的衛生清潔、物品擺放整齊、環境安靜。

國外相關醫學研究資料表明:術前針對外科手術患者開展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本院對62例病例開展術前護理干預, 結果本組病例的SAS焦慮評分明顯優于給予常規護理措施的對照組, 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也有所提升。

摘要:目的 探討術前護理干預對外科手術患者焦慮心理的影響, 減輕手術患者術前的心理壓力和負擔, 更好的配合各項臨床治療措施。方法 選取本院外科2010年3~12月收治的手術患者124例, 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給予外科常規護理, 干預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 給予術前護理干預, 對比觀察2組病例的SAS總分及心率、血壓變化情況。結果 外科手術前, 干預組與對照組的SAS總分差異顯著 (P<O.05) ;心率、血壓等狀況, 干預組也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顯著性 (P<O.05) 。結論 在現代外科臨床中, 在術前對于患者進行必要的護理干預不但可以協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而且對于患者手術治療及預后康復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術前,護理干預,外科手術,患者,焦慮心理

參考文獻

[1] 王秀葵.術前護理干預對神經外科手術患者焦慮心理的影響[J].右江醫學, 2007, 4 (10) :83~84.

[2] 楊師萍.外科門診手術患者焦慮與疼痛的觀察與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 2009, 8 (9) :24~25.

[3] 相立英.120例外科手術患者術前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錦州醫學院學報, 2008, 22 (1) :63~64.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范文第5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眼病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該次研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通過了該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55例。 入院后實施常規護理的患者為常規組,給予系統性護理干預的患者為干預組。 常規組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齡37~74歲,平均年齡(51.24±4.62)歲;其中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27例,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1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9例,糖尿病性黃斑病變患者7例。 干預組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齡36~74歲,平均年齡(51.25±4.63)歲;其中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28例,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1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0例,糖尿病性黃斑病變患者5例。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眼部病變類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護理。 干預組:給予患者系統性護理干預:1健康教育:為糖尿病性眼病患者舉行健康教育講座,讓患者更好的認識和了解糖尿病、糖尿病性眼病,并針對患者的病情制定個性化的控制血糖的方案。 2飲食干預:向患者講解控制飲食的重要性, 充分發揮其控制飲食的主觀能動性,并根據患者的病情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結構表。 3心理干預: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向其介紹主治醫師及護士的情況, 消除患者入院后的陌生感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與合作, 之后與患者進行耐心地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需求,并及時給予相應的疏導;之后護理人員還應指導患者進行體位訓練,消除術后特殊體位對患者造成的不良心理。 此外,護理人員還應指導患者進行放松訓練和音樂治療,其中,放松訓練指的是患者安靜、 舒適地躺在床上,掌握放松要領后,在生活環境中隨時放松;音樂治療指的是播放恬靜、清新的音樂,消除患者的焦慮情緒,使其處于良好的生理及心理狀態。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入院后及術前焦慮的情況。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狀態進行評價,總共20個條目,按照1~4分記分,<50分為無焦慮, 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癥狀越嚴重[2]。

1.4統計方法

將研究數據準確錄入到SPSS18.0軟件,以95%為可信區間進行準確地分析。 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使用 χ2檢驗。 若存在P< 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入院后及術前焦慮的情況:兩組患者入院后的焦慮評分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患者術前焦慮評分為(64.78±4.75)分,明顯高于入院后的(52.96±4.21)分(P<0.05);干預組患者入院后于術前的焦慮評分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術前焦慮評分為(54.97±5.01)分,顯著低于常規組的(64.78±4.75)分,具體數據見表1所示。

3討論

國際糖尿病聯盟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成人糖尿病的發病率高達8.35%,其中,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為9.6%,居于全球首位[3]。 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黃斑病、白內障、青光眼、屈光改變及虹膜睫狀體病變等眼部病變的發生率不斷上升,而糖尿病性眼病導致雙目失明的概率為正常人的25倍[4]。

心理因素在糖尿病發生及進展中具有明顯的作用,由于病情延綿,患者生理和心理長期處于應激狀態, 出現以焦慮為主的不良心理,而焦慮的情緒也會引起患者血糖的波動,造成交感張力增高、動脈順應性下降, 易引起血管病變[5]。

該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入院后的焦慮評分的差異不顯著(P>0.05);常規組患者術前焦慮評分為(64.78± 4.75) 分, 明顯高于入院后的(52.96±4.21) 分(P<0.05); 干預組患者入院后于術前的焦慮評分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術前焦慮評分為(54.97±5.01) 分,顯著低于常規組的(64.78±4.75)分。

綜上所述,糖尿病性眼病患者入院后實施護理干預可顯著緩解患者術前的焦慮情況,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是一種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的護理方式。

摘要:目的 研究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性眼病患者術前焦慮情緒的影響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眼病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55例。入院后實施常規護理的患者為常規組,給予系統性護理干預的患者為干預組。觀察兩組患者入院后及術前焦慮的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入院后的焦慮評分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患者術前焦慮評分為(64.78±4.75)分,明顯高于入院后的(52.96±4.21)分(P<0.05);干預組患者入院后于術前的焦慮評分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術前焦慮評分為(54.97±5.01)分,顯著低于常規組的(64.78±4.75)分。結論 糖尿病性眼病患者入院后實施護理干預可顯著緩解患者術前的焦慮情況,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是一種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的護理方式。

關鍵詞:糖尿病性眼病,焦慮,護理干預

參考文獻

[1] 揭元云.糖尿病患者并發眼病的相關因素研究[J].醫學信息,2015,28(21):90-91.

[2] 王芳.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5,22(14):28-31.

[3] 賈文靜.加強糖尿病眼病健康管理共防糖尿病眼病致盲發生[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4,25(6):51-52.

[4] 劉海波.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糖尿病眼部并發癥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及其與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之間的關系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5(16):3130-3132.

患者焦慮的護理措施范文第6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2年4月至2010年3月擬在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患者32例, 均為女性35~60歲, 平均45.3歲。受教育程度:小學8例, 初中12例, 高中8例, 大學4例, 所有患者均診斷明確, 能正確理解交流且無其他疾病, 對有癔病史癲癇病史精神病史的患者排除在研究范圍外。32例患者根據術前護理干預方法的不同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16例2組年齡文化程度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 5) , 具有可比性。

1.2 焦慮狀態判定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評定焦慮患者的主觀感受[3], 該量表由ZUNG編制, 是一種分析患者主觀癥狀的簡便測評工具, 適用于有焦慮癥狀的成年人, 具有廣泛適用性。焦慮值包括20個項目指標, 主要評定依據為項目所定義的癥狀出現的程度, 分4級, 正項評分為1分2分3分4分, 反向評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范圍20~80分, 分數越高說明焦慮程度越重。

1.3 術前護理干預方法

(1) 對照組:采用常規術前宣教方法, 術前1d由病房責任護士及手術室護士向患者交代術前常規準備及注意事項。發放SAS評估表, 由患者在相應的欄目打鉤, 文盲者由護士代填簡要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 穩定患者情緒。 (2) 試驗組:入院后即開始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 由主管護師、責任護士和手術室護士組成護理干預小組, 發揮團隊優勢, 從多角度分析患者心理特點, 制訂出宣教計劃, 并由責任護士和手術室護士對患者進行面對面交流, 實施系統化的護理干預措施[4]評估患者心理狀況, 針對患者的認知程度職業及文化背景, 進行個體化的心理支持和疏導。

1.4 觀察指標

分別于手術前1d術后3d采用焦慮自評量表 (SAS) 測評2組患者手術前后的焦慮水平;術后3d由病房護士收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采用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 , 術后3d由患者對護理工作進行評價, 并填寫調查表, 評定分為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

注:與術前相比較, P<0.05;與對照組相比較, P<0.05

1.5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 2組患者手術前后焦慮狀態比較:2組患者術前SAS無明顯差異;與術前1d比較, 2組術后3d的SAS均有所降低;與對照組比較, 試驗組術后3d的SAS下降得更為顯著見表1。 (2) 2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術后3d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分別為87.5% (14/16) 及62.5% (10/16) , 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χ2=8.35, P<0.01) 。

3 討論

隨著醫學模式轉變, 護理模式也發生了相應變化, 對患者的護理已經由機械性執行醫囑, 轉變到了根據患者問題采取各種護理方法, 以滿足患者身體心理精神和社會文化等方面需求, 心理護理越來越受到重視[4]。乳腺癌患者除了擔心生命受到威脅外, 其治療方法破壞了女性第二性器官完整性, 患者面臨軀體部分喪失和生活質量下降問題, 給患者帶來巨大心理沖擊, 使患者在術前對圍手術期情況有所了解, 做好心理準備, 可消除不良心理反應, 增加對手術后不適的耐受力, 減輕術后不適感, 減少并發癥發生, 對促進疾病早日康復提高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本試驗中通過護理干預小組與患者進行深入交流, 使患者對整個疾病及手術效果有較為全面了解, 同時可從發放的文字材料中仔細了解手術過程及相關注意事項。本試驗結果顯示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后, 術后3d試驗組焦慮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對乳腺患者實施護理干預, 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對乳腺癌認識, 改變患者負性心理, 使患者以最佳身心狀態接受治療, 促進患者康復。

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根治術病人術后焦慮水平及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32例患者根據術前護理干預方法不同, 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16例分別于術前1d術后3d采用焦慮自評量表測評2組手術前后焦慮水平, 于術后3d收集患者對病房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試驗組術后3d焦慮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試驗組術后3d患者對病房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8.35, P<0.01) 。結論 術前護理干預可降低患者術后焦慮水平, 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

關鍵詞:乳腺癌,護理干預,焦慮,抑郁,化療

參考文獻

[1] 劉蘭.乳腺癌患者術后乳房缺失心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 2006, 41 (2) :108.

[2] 龐華瓊, 章霞, 馮佩蘭.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 2008, 7 (3) :14.

[3] 何麗, 邱素紅.改進術前訪視對減輕手術患者焦慮的調查及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 2005, 22 (4) :21.

上一篇:個人作風建設總結范文下一篇:語文教研活動記錄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