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體育發展報告范文

2024-01-03

體育發展報告范文第1篇

‚包容性增長?這一概念最早由亞洲開發銀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它的原始意義在于有效的包容性增長戰略需集中于能創造出生產性就業崗位的高增長、能確保機遇平等的社會包容性以及能減少風險,并能給最弱勢群體帶來緩沖的社會安全網。最終目的是把經濟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讓普通民眾來受益。

2010年9月16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第五屆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開發部長級會議上,發表了題為《深化交流合作實現包容性增長》的致辭,其核心詞語‚包容性增長?在國內立即引起更為廣泛地關注,其內涵也被進一步挖掘。包容性增長最基本的含義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經濟增長,尋求的應是社會和經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與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相對立。包容性增長包括以下一些內容:讓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讓弱勢群體得到保護;加強中小企業和個人能力建設;在經濟增長過程中保持平衡;強調投資和貿易自由化,反對投資和貿易保護主義;重視社會穩定等。

同樣,中國體育也需要包容性增長。中國體育目前之所以能夠在世界舞臺上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稱為體育大國,與我們現在的舉國體制息息相關,接下來,以乒乓球、足球及網球的現狀與改革為例談談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體育與包容性增長。

一、中國兵乓球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乒乓球得到了廣泛發展,在世界上崛起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新的一代運動員迅速成長起來,使得中國在乒乓球項目上繼續保持世界強國的地位。在1981年舉行的第36屆世乒賽上,我國的乒乓球運動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奪得了7項冠軍,創造了乒壇歷史上的奇跡。在80年代的5屆世乒賽中,中國運動員獲得了金牌總數的80%,中國隊取得的優異成績,同時吸引了各國加強對中國隊的研究,中國隊的優勢受到潛在的威脅,直接造成了90年代初中國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戰的結果,在第41屆世乓賽上男隊成績跌至第七名,女隊也在決賽中敗給朝鮮南北聯隊。之后隨著以鄧亞萍為典型的新一代運動員的崛起,繼續保持世界強國地位。進入21世紀,我國的乒乓球事業仍舊蓬勃發展,在女子乒乓球方面,繼鄧亞萍時代之后,小將王楠再次擔起了女單一姐的責任,2006年不來梅世乒賽奪得女團冠軍后,王楠以19個冠軍頭銜超越鄧亞萍,成為中國奪得世界冠軍最多的乒乓球選手。盡管在2004年之后就將一姐的王杖交給了更年輕的張怡寧,但是王楠在場上的霸氣和定海神針的作用讓她仍是中國女隊不可或缺的大姐大。在男子方面,也涌現了一大批名將,如劉國梁,王勵勤,孔令輝,馬琳等等,這些運動員為我國奪取一個又一個世界冠軍,創造了世界乒壇的中華盛世。

中國乒乓能夠在世界上始終保持霸主地位,在80、90年代偏向于依賴為國爭光的信念,到了新世紀,市場經濟日趨完善的體制下,更依賴于利益的提高,尤其是國手的收入提高。 在非奧運年里,乒乓球國手們的收入主要分為三塊,乒超薪水、國際比賽獎金以及廣告收入。其中最大頭,也是最好賺的當數乒超的薪水。2010年,乒超聯賽改革中對運動員的薪水作出了明確限定:特級運動員年薪80萬至120萬,一級運動員年薪30萬至60萬,可運動員實際拿到手的甚至還不止這個限定。有的一線國手每年僅3個月的聯賽,稅前收入達到近350萬。以江蘇男乒的當家球星陳玘為例,特級運動員,年薪在80萬-120萬之間,而且每場贏球,獎金也會達到上萬元,總年收入不會低于100萬。這與鄧亞萍時代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那個時代的收入是相當有限的,并且廣告收入也絕大部分歸屬于體育總局而非個人。

乒乓球領域做出收入體制的改革類似于我們改革開放過程中讓少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路線相類似,就目前而言對調動運動員積極性,保證比賽成績有推動意義,但從長遠看,按照胡總書記包容性增長的思想,還需要使更多人更公平地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不僅高水平的運動員有收入,其他幕后的‚陪練?也應該得到相對公平的經濟利益。

二、中國足球

2009年國慶節前夕,沈陽警方經過長期偵查,端掉了一個利用賭球非法牟利的團伙。雖然這不是中國警方破獲的第一個賭球團伙案,但隨著案情的不斷深入,警方發現涉案嫌疑人不但涉賭,且利用賭球來操控國內聯賽。隨即一場來勢兇猛的掃賭反黑風暴行動在全國范圍內展開。10月16日,前廣東雄鷹俱樂部總經理鐘國健被南下羊城的遼寧警方控制,成為中國足壇掃賭反黑風暴中落馬第一人,從而拉開了2009年中國足壇掃賭反黑事件的序幕。隨著調查的全面展開,傳出包括青島海利豐、成都謝菲聯、廣州醫藥、山西路虎、陜西國力等多家俱樂部涉嫌打假球。同時調查和刑事拘留相關涉案人員如俱樂部官員、裁判官員、足協官員多名,公安部掌握的涉賭‚黑名單?有超百人之多。特別是2010年1月27日公安部宣布南勇、楊一民、張建強三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3月17日陸俊、黃俊杰和周偉新被依法批捕,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

此次反足壇反黑行動有幾個特點:一是小小的遼寧公安機關某項目組干警來到京城就能‚帶走?中國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這樣的高官,而9年前袁偉民(正部級官員)卻辦不到,且一帶就是三大員,即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南勇、副主任楊一民、足協裁判委員會主任張建強,個個堪稱‚呼風喚雨?的人物;二是總局反應之快前所未見,僅一周之隔,就把仍稱為‚協助警方調查?的南勇等人解職,屬于‚未錯先罰?;第三是后續動作驚人之大,在宣布撤職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體育總局宣讀了等同聲討賭球的檄文,洋洋灑灑近千字,包含‚積極配合公安機關打擊賭球?這樣近乎正部級單位向遼寧初級公安機關表態的內容;包含‚成立由國家體育總局、公安部、司法部、民政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稅務總局和中國人民銀行組成的‘全國足球聯賽賽風賽紀綜合治理協調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對外公布了辦公地址和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媒體的舉報?等措施。

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特點,有其一定的背景。2009年,胡錦濤總書記、習近平副主席,以及劉延東國務委員等高層集中高頻地論及中國足球為反黑運動順利開展提供了政治基礎,此外,2009年9月中國足球世界排名從歷史最高39位降到了有史最低的108位,全民憤然,為反黑風暴提供了社會輿論基礎,中國足球此次反黑運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正是推動全面包容性增長的一部分,包容性增長的核心之一就是發展中包含公平,前些年中國足球的盲目發展忽視了公平、公正,不僅沒有把中國足球發展好,還使得賽場變成了賭場,反黑運動正是為了保證公平地競技環境與良好的足球氛圍,不讓巨大的財富聚集于不法分子手里,讓更多的人能夠分享收益。

三、中國網球

中國體育往往是女隊先出成績,先是孫甜甜/李婷、鄭潔/晏紫相繼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2006年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和溫布爾頓網球錦標賽中奪得雙打冠軍,而后李娜在2011年奪得法網冠軍,而男子運動員在這方面還至今仍沒有突破。相比乒乓球與足球,網球在我國的普及度相對較低,在國際上的地位也不高,這與我國的人才培養方式密切相關,同樣是女子運動員,雙打組合與單打也不一樣,尤其李娜的成功,為中國網球包容性增長提供參考,中國網球人才的培養需要包容多種培養方式。

目前我國網球人才培養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傳統的通過體制內從縣、市、省到國家隊各級別的選拔培養;二是網球學校的培養;三是私人教練。最常見是體制內的培養模式,最見效果的是私人教練培養模式,最難的是網球學校培養模式。

中國各類網球學校的興起始自上世紀末,但大多帶有一些專業隊背景。本世紀初,中國的網球學校發展進入到一個高峰期,各官方、半官方、私人性質的網校接連興起,以適應中國網球不同需求的成長模式。但在成才周期長、成才率低、花費高的現實沖擊下,很多網校并未能堅持下來,即便是有官方背景教育資質的中國網球學校亦未能幸免。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網球學校其自身網球水平有限,出不了成績沒有生源也就沒有收入;二是來自體制內的干擾,以辦的相對比較成功的保定超達國際網球學校為例,為了能夠讓其學校王璐瑤、宋曉溪等水平較高的學生參加城際運動會,不得不在河北省隊注冊,然而注冊之后,湖北省隊就不愿再放人,王璐瑤是超達網校一手培養出來的,郭濤在他身上的投入接近百萬元。在郭濤的計劃中,準備將王璐瑤送到西班牙,鍛煉兩年后進入職業圈。而現在,關于王璐瑤、宋曉溪的任何決定都受到了限制。

李娜的成功是從其脫離體制外之后才開始,那時李娜已經28歲,自從轉入私人教練模式之后,其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雖然已經退出了國家隊,但是其同樣也是受到了來自體制內的‚干擾?,其收入的一部分必須交予體育總局,其公眾行為也得到了限制。

無論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中國網球的人才培養應該有更多的包容性,給及各種人才培養模式以更為公平、公正的待遇,而不是想盡一切方法插足,為其自身發展制造困擾。

體育發展報告范文第2篇

體育工作督導檢查自查報告

區教委: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認真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切實加強基礎設施設備、基本規章制度和師資隊伍的建設。根據重慶市XX區教育教育委員會、重慶市XX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關于開展全區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專項檢查的通知》精神,積極開展自查自糾,現將自查情況呈報如下:

一、加強教育管理。

1、開齊開足體育課。我校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在中心校和村校均開齊開足體育課時,其中1——2年級每周4課時,3——6年級每周3課時,7——9年級每周3課時,開足率達100%。

2、認真落實大課間和一小時體育活動。我校于2007年4月29日上午舉行了一小時陽光體育運動啟動儀式,要求體育教師和班主任認真落實陽光體育運動計劃。每天上午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每天下午第一節課后安排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收到了良好效果。

3、定期召開學生體育運動會。學校分別于2007年秋期和2008年春期召開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參賽對象涉及面廣,參賽項目分組合理,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培養了學生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二、建立健全保障機制。

1、加強體育師資的培訓。我校共有20個教學班,近700名學生,

1 現有體育教師5人,其中取得體育教師資格證書的專職體育教師3人,兼職體育教師2人,體育教師中本科學歷2人,大專學歷3人,教師學歷均已達到國家規定要求。學校重視體育教師的能力提升,在本學年度中,先后派出3人次到區外學習體育教學管理經驗,促進我校體育工作的健康發展。

2、加強體育設施設備建設。我校于2007年投資1萬元重新硬化了學校的舊操場。2008年修建了1個羽毛球場,人均活動面積達10平方米/人。按照要求基本配齊了體育器材。體育場面平整、整潔,設施布局合理,器材有安全保障,符合體育教學的要求。

3、教室布局合理。學校根據《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例試行基本標準》的要求,各班配齊課桌椅,規格符合學生年齡特點需要。教室窗戶全部更換為鋁合金玻窗,外界光線好;室內四壁和頂棚刷白,教室熒光燈的安裝率達80%。

4、加強衛生工作。學校設置學生食堂1個,學生服務部1個,均按上級衛生部門要求取得許可證,從業人員定期體檢,身體健康。學校安全飲水達標。定期對學校廁所消毒。積極接受公共體育衛生服務,積極組織中小學生參加體檢,受檢率達90.5%。積極接受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對學校的食堂,飲用水進行檢測,以保障學校的食品安全和飲用水安全。

三、建立健全評價機制。

學校堅持體質健康監測制度,定期監測學生視力,監測率達100%。并與當地衛生部門衍接,做好新生入學的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查驗率

2 達86%。

四、學生的體質狀況良好。

一年來,我校高度重視體育衛生工作,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強化學生的教育管理,因此學生的體質狀況良好,促進了素質教育的和諧發展。我校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把對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教育和測試工作納入對體育教師的常規考核之中,明確每個年級的測試項目。通過測試,全校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標準達標率為92%,中小學生的視力不良率為3%。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

1、村校的體育衛生工作,因受體育師資及基礎設施設備的限制,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

2、根據我國《學校體育工作條例》,體育教師的工作量計算不夠合理,課間操、課外體育活動、課外體育訓練等工作沒有納入工作量之中。

3、體育場地和體育設施設備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以滿足體育教學和學生課內外體育鍛煉的需要。

體育發展報告范文第3篇

摘要:我國對休閑體育與社會體育(群眾體育、大眾體育)區分不清,在學術界是各唱各調,在高校體育專業上是各自辦學,這不利于休閑體育的發展。發達國家在休閑體育發展上重視休閑和休閑體育的研究、重視休閑教育和休閑體育的開展、重視發展休閑體育產業、重視培育發展休閑體育的中堅力量等經驗值得我國借鑒。提出休閑體育在我國的出路:一是休閑體育和社會體育并存發展,二是在融合過程中休閑體育取代社會體育。

關 鍵 詞:社會體育;休閑體育;中國

世界正在穿越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時空,跨入一種新的文明。這種新的文明對社會的體制、制度,政府的管理模式,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1]序1,以及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等都構成了激烈的挑戰。正是在這一新文明的進程中“休閑”日益引人注目,也正是在這一新文明的進程中“休閑體育”來到中國。

1 休閑及休閑體育

1.1 休閑

“英文‘Leisure’一詞源于法語,法語源于希臘語。休閑在希臘語中為‘Schole’,意為休閑和教育,認為發展娛樂,從中得益,并與文化水平的提高相輔相成。這種涵義以一定的受教育程度為前提,至今還存在,并將有社會價值的娛樂區別于其他娛樂??梢?,英文‘Leisure’(休閑)中休息的成分很少,消遣的成分也不大,主要是指‘必要勞動之余的自我發展’,表明了‘休閑’一詞所具有的獨特的文化精神底蘊”[1]序3。人文社會科學中各個學科,如哲學、文化學、美學、社會學、經濟學等,也都從不同的學科角度賦予休閑以不同的內涵。鑒于休閑在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不少中外學者都探討過其內涵,并做出了界定。美國學者杰弗瑞·戈比認為:“休閑是從文化環境和物質環境的外在壓力下解脫出來的一種相對自由的生活,它使個體能夠以自己所喜愛的、本能感到有價值的方式,在內心之愛的驅動下行動,并為信仰提供一個基礎?!盵2]11田松青[1]序1指出:“休閑和空閑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但我們卻習慣于把他們等同起來。人人都擁有空閑時間,休閑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真正達到的人生狀態,因為休閑不僅是一種方式,而且涉及存在狀態和人類共存的環境?!薄爸袊且粋€發展中的國家,休閑生活起步較晚,休閑文化研究不很發達”[3]146。我國對于休閑的研究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的事,相對于西方100多年的休閑研究歷史,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休閑在我國是一件“舶來品”[4]。

1.2 休閑體育

休閑體育(Leisure Sports)是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社會高度發達的產物,是伴隨著休閑產業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社會現象。在西方,參加休閑體育活動一般意味著休閑體育消費。

休閑產業是伴隨著人類休閑活動產業化發展而正在興起的一種經濟形式?!靶蓍e產業是工業化社會高度發達的產物,它發端于歐美,19世紀中葉初露端倪,20世紀80年代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統地講,休閑產業是指與人的休閑生活、休閑行為、休閑需求(物質的、精神的)密切相關的領域。特別是以旅游業、娛樂業、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為龍頭形成的經濟形態和產業系統”[3]144-145。20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國學者開始關注休閑體育”[5]。

2 老百姓體育、社會體育、中國學者眼中的休閑體育

2.1 老百姓體育

概念是在人們的實踐和認識過程中形成的,同時概念又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而變化。群眾體育、社會體育、大眾體育乃至休閑體育等一系列概念,都是在不同歷史階段人們對“老百姓體育”這一客觀存在的抽象概括。表述“老百姓體育”的概念的變化,標志著作為客觀事實存在的“老百姓體育”的變化,標志著人們對變化了的“老百姓體育”認識的提高,它反映了社會發展對體育需求的變化,反映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和價值觀的變遷。

2.2 社會體育

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百業待舉的歷史背景,特別是“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以建設美好家園的現實需要,造就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表述“老百姓體育”的“群眾體育”這一概念。群眾體育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體制的色彩,并蘊含一定的政治意義,高度集權的政府是群眾體育發展的主要力量,行政手段是群眾體育開展的主要保障,單位體育是群眾體育開展的主要形式,被動參與是群眾體育開展的主要特點。但是,隨著歷史的演進和社會的變遷,這一概念已經很難概括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較大變化的“老百姓體育”。于是,“社會體育”這一概念便應運而生,替代了群眾體育?!拔覈褂蒙鐣w育這一概念,絕非簡單的‘拿來主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轉型和經濟體制轉軌產生的社會變遷,是社會體育這一概念緣起的堅實社會基礎”[6]。為此,社會體育是以“老百姓體育”發展的客觀實踐為基礎,由傳統的群眾體育轉化而來的,它是本土概念發展變化的結果?!按蟊婓w育”概念的出現,則是為了與國際通用的sport for all接軌。目前,群眾體育、社會體育、大眾體育3者之間可以互相替代的關系,已基本為體育學術界所認同。

2.3 中國學者眼中的休閑體育

休閑體育是西方發達國家對“老百姓體育”的表述。該概念駐足中國后,我國學者對其所做出的詮釋與界定,實際上是依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對休閑和休閑體育的理解來認識和表述中國的“老百姓體育”。

3 休閑體育駐足中國的現實困惑

3.1 休閑體育駐足中國的主要標志

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隨著人們對休閑的關注,體育界一些學者開始用“休閑體育”來表述中國的“老百姓體育”,即在以往表述“老百姓體育”的“群眾體育”、“社會體育”和“大眾體育”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休閑體育”。特別是近年來,“休閑體育”這一概念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有關休閑體育研究的成果也在逐漸增加。通過中國知網檢索,截至2008年6月3日,共發表有關休閑體育的論文545篇;截至2012年7月19日有1 331篇,4年間增加了1倍多。截至2012年7月19日,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體育學立項的課題中,以休閑體育立項的5項,與休閑體育相關立項的4項;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立項的課題中,以休閑體育立項的多達32項。此外,我國還出版休閑體育方面的專著和系列叢書,舉辦國際、國內休閑體育專題研討會,部分院校還成立了休閑體育系,開設了休閑體育專業。所有這些都標志著休閑體育駐足中國,頗有取代社會體育(群眾體育)之勢。

3.2 舶來概念與本土概念的糾結

休閑體育駐足中國的現實困惑,主要體現在其與社會體育(群眾體育)等本土概念的糾結上,或曰在表述“老百姓體育”上受到了本土概念的“頑強抵抗”。因為,外來概念和本土概念所要表述說明的對象是同一個“老百姓體育”。這使我們想到了我國曾“對休閑娛樂持批判態度長達半個世紀之久”[7],想到了20世紀30年代的“土洋體育之爭”。今日之休閑體育與社會體育(群眾體育)的糾結,從現象上看是概念之間的糾結,其實質反映了東西方體育文化的沖突。這一糾結的具體表現是:迄今為止,絕大多數休閑體育的研究是單向度的,鮮有對休閑體育與社會體育(群眾體育)之間關系的論述;在學術界是各唱各的調;在高校體育專業講壇上兩者同時面向學生。休閑體育和社會體育(群眾體育)兩者的關系,體育學術界至今尚無定論。目前我國對休閑體育和社會體育(群眾體育)的關系,大致可歸納為以下3種:

1)等同關系。由于休閑體育和社會體育在功能、特點、內容、形式等方面有共同之處,如健身與娛樂性、閑暇和主動性、多樣與靈活性、體育運動項目選擇的趨同性、與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之間的互動性(兩者的項目內容及形式,可以為學校體育提供教學的素材,而學校體育又可為兩者的發展起到教育、傳播和承繼的作用;競技體育的運動項目可以休閑化、教材化、社會化,而兩者的運動項目也可以競技化)。因此,有些學者認為休閑體育就是社會體育(群眾體育)的代名詞,表明了對休閑體育和社會體育等同關系的認識。

2)并存關系。本文認為,由于休閑體育和社會體育(群眾體育)在一些重要方面還存在不少差異,因而不可等同,兩者是一種并存關系。

(1)消費:從休閑體育的本源上講,它具有產業化的特征,即人們參加休閑體育活動時,一般意味著同時發生體育消費,為此,參加者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而社會體育則無嚴格的消費特征,人們在參加社會體育活動時可以選擇消費性的體育經營活動場所,也可以選擇免費的活動場地(公園、廣場、房前屋后等)。需要聲明的是,筆者在此并非陷入了“休閑即消費”的誤區,只是緣于休閑體育的客觀消費性質。

(2)性質:休閑含有教育的意義,休閑體育又是一種產業,具有明顯的贏利取向;而社會體育則是一項事業,具有鮮明的公益性特征。

(3)邊界:雖然休閑體育主要是表述“老百姓體育”的,但其教育的含義和產業的性質使其邊界超越了“老百姓體育”的范疇,延伸至學校的休閑體育教育和競技體育的觀賞(觀眾);而社會體育則是嚴格按照其與學校體育、競技體育、軍隊體育相對應的外延劃定邊界的。

(4)組織:休閑體育一般是非強制性和非組織化的體育活動,參加者的個性化特征明顯。而社會體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組織化色彩,如《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是政府發展社會體育的重要行政法規,單位體育、社區體育多開展組織化的體育活動,甚至農村體育的開展也是在政府的主導下進行的。

(5)體驗:休閑體育與社會體育雖然都具有健身與娛樂的功能,但休閑體育更側重于休閑娛樂的體驗,“提倡體驗‘休閑感’,其特征是:從容的納取而不是能動的‘努力’,有些休閑體育者甚至不把‘身體健康’作為活動目標”[2]30,因為“休閑不僅是尋找快樂,也是在尋找生命的意義”[3]69。而社會體育則主要是緣于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價值訴求。

(6)人群:由于休閑體育的消費性特征,在我國當前的社會背景下,休閑體育的參加者主要是社會中中層以上的人群,即中產階層應該是參加休閑體育的主體;而全民性與普及性是社會體育的一個重要特征,社會體育的參加者遍布于當代中國的十大社會階層。

(7)區域:由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區域不平衡特征以及休閑體育的產業化特點,休閑體育主要流行于我國東部沿海城市。社會體育的發展雖然也存在著區域差異,但普遍存在于全國各地城鄉。

(8)運行機制:鑒于休閑體育的產業化性質,休閑體育實行的是以市場為主導的運行機制,市場是發展休閑體育的主體;社會體育實行的是政府主導下由國家辦與社會辦相結合的運行機制,政府是發展社會體育的主體。

3)大于或包含關系。在李建國等[8]主編的《社會體育》一書中,休閑體育被納入了社會體育的范疇,休閑體育“對增進身心健康、豐富文化生活、改善人際關系具有重要作用,是進入小康社會后發展較快的社會體育領域”。在這個種意義上,社會體育是個大概念,而休閑體育是個小概念,休閑體育是社會體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社會體育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社會體育大于或包含休閑體育。

4 發達國家休閑體育發展的啟示

4.1 重視深入研究休閑和休閑體育

記得恩格斯曾經說過,常識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是極可尊敬的東西,但一旦進入學術領域,便會遇到驚人的變故。休閑可能就是一個這樣的概念。很多人也許會以為理解休閑何難,不就是閑暇休息嗎,不就是在空閑時間做點自己想做的事嗎。其實不然。休閑作為一個學術概念獲得了一系列不同角度的定義,“這許多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社會組織的歷史變遷,也涉及到它同自由(freedom)以及快樂(pleasure)在概念上的沖突。我們所說的“休閑”有著諸多歷史淵源”[9]。在現代社會,“‘休閑’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內容,經濟學家想要把休閑所花費的時間(free time)、金錢和消費動機納入一個巨大而又合理的函數之中;同時,各類職業化‘休閑’產業的出現,也對‘休閑’的觀念構成影響(Meyersohn,1958)”[3]85。當然,還有城市文化、社會改革、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等,都與休閑直接或間接相關。在當代社會,休閑已經成為一個人生命中的一種狀態,成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基本標尺。對于這樣的一種休閑和基于這種休閑基礎之上的休閑體育,我們確實需要不斷深入的研究,特別是依據中國國情和民意,如何使休閑體育沿著本土化的方向發展,是體育學術界的一個重要議題。

4.2 重視休閑體育教育

發達國家重視開展休閑體育教育,為休閑體育在西方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展休閑教育的國家之一,休閑體育在美國學校體育中歷來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1918年,美國聯邦教育局就將休閑教育列為高中教育的一條“中心原則”,即“每個人都應該享有時間去培養他個人和社會的興趣”[10]?!懊绹w育在課程設置方面除一般競技項目外,還有大量各種各樣的戶外運動課和體育理論課。其中,戶外運動課包括許多休閑項目,比如爬山、攀巖、旅游、生存訓練等。教學內容分為健身類和競技類。兩者平行,同等重要”[10]。美國的體育院系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把體育專業的名稱往往與健康、余暇研究(Leisure studies)和運動研究(Sport Studies)等詞語相聯系。在日本,許多大學體育院系都開設了終身體育、余暇體育、室外休閑和野外體育等運動休閑相關專業,旨在培養跨學科發展的新型人才。在英國,也有很多大學開設了休閑娛樂專業,如大學體育系的課程設置中,為保證學生和社會接軌,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把娛樂置于非常突出的位置,使學生出路不局限于學校的范圍,還擴展到整個社會、整個市場[11]。發達國家重視開展休閑體育教育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4.3 重視發展休閑體育產業

西方的休閑體育是伴隨著休閑產業的發展而產生的,從某種意義上講,西方的休閑體育即休閑體育產業,西方積極發展休閑體育產業的過程促進著休閑體育的發展?!澳壳?,美國的休閑消費已達到2 800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其中以休閑體育為內容的體育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12]?!懊绹捏w育休閑產業更偏重于以商業為基礎的法律規范的建設,每當各種有關于體育休閑產業的項目將要實施,政府都會出臺各種法案或者條例規范實施過程”[13]。英國“政府在培育、規劃和扶持發展休閑產業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社會各階層、各種職業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需求,力求使最廣泛的群眾獲得體育休閑的機會;加大對基礎設施產業的投人,扶持體育休閑產業的發展,制定相關的傾斜政策;政府作為產業發展的計劃引導者,必須通過制定一整套政策、法規來明確指導體育休閑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14]。西方發達國家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經驗對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

4.4 重視培育發展休閑體育的中堅力量

“中產階級或中間階級是指生活水平、財產地位處于中等層次的社會群體”[15]。據統計,英國1931年作為“新中產階級”的白領人員占到活動人口的23%,1940年美國新中產階級白領人員占到活動人口的25%,到21世紀西方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人口已達到60%以上,其中美國已達到80%[16]。中產階層是引導社會消費的最主要群體[13]。西方發達國家休閑體育的發展是與其龐大的中產階層密不可分的。目前,中國中產階層的總比例不超過中國就業人口的15%[17]?!八^‘小康社會’,所謂‘共同富?!?,其實就是建設一個中產者的中國,有如江澤民在十六大報告所說,‘擴大中間收入者比例’”[1]225。休閑體育的發展是需要休閑體育消費支撐的,“如果說,中國的體育產業距離成長為支柱產業的路還十分遙遠,那是因為它還缺少一個龐大的現代中產階層體育消費群體來支撐體育產業的發展。因為只有現代中產階層才能構成一個有錢、有閑、有休閑消費欲望的龐大群體”[18]。因此,不斷擴大中產階層比例,塑造現代社會階層結構,不僅有利于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也是我國休閑體育發展的重要基礎。

5 休閑體育駐足中國的出路

5.1 在并存中發展

任何事物的產生與發展都是基于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如果說群眾體育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社會體育是中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結果,那么則可以說,休閑體育應該是市場經濟體制(指完全意義上)的結晶。目前,中國尚未完全進入市場經濟時代,還處于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渡時期。中國經濟雖然持續發展,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未變,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生產力水平不很發達,工業化尚未完成,國際一流企業過少,環境透支嚴重,區域差異、城鄉差異、貧富差異仍然較大,每年有600萬大學生就業的壓力,“農村有3 000多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沒有完全解決,城鎮有將近2 000萬人口的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1]175。從“休閑不僅是一種方式,而且涉及存在狀態和人類共存的環境”這一觀點出發,我們只具備了休閑時代(社會)的局部特征,休閑體育在我國還僅僅是一個雛形,覆蓋面有限,其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任重而道遠。在當前,農村和西部地區的社會體育發展還面臨著許多困難,社會中下層和底層的體育人口微乎其微,社會體育領域中的社會公平問題還比較突出,發展社會體育仍然是我國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的一項艱巨任務。在這一時期,休閑體育將會和社會體育在并存中發展。

5.2 在融合中取代社會體育

西方未來學家預言,到2015年發達國家將進入休閑時代,發展中國家也將緊隨其后逐漸步入休閑時代,休閑將逐漸演變為人類生活的中心內容?!半m然,中國距休閑時代還有一大段遙遠的路,但不能不看到,自改革開放以來不到20年的時間內,我們就實現了發達國家經過100多年奮斗才擁有的‘自由時間’的量,表明中國正進入休閑在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時代,這標志著人已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標志著在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已由傳統的生產—消費模式逐漸地轉向消費—生產的模式”[3]10。隨著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隨著工業化的完成和休閑時代的逼近,乃至真正意義上的休閑時代的到來,在這一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休閑體育和社會體育將會在交叉、重疊、融合中走向一體化。屆時,休閑體育將會在完全意義上取代社會體育。

參考文獻:

[1] 田松青. 休閑經濟[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2] 許宗祥. 休閑體育概論[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

[3] 馬惠娣. 休閑:人類美麗的精神家園[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4] 邱亞君. 休閑體育行為發展階段限制因素研究——一個假設性理論框架[J]. 體育科學,2008,28(1):71-75.

[5] 劉平. 中日休閑體育的比較研究[D]. 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7:8.

[6] 呂樹庭,王伯超. 再論群眾體育與社會體育[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8):1-4.

[7] 胡小明. 體育休閑論[M]. 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37.

[8] 李建國,呂樹庭,董新光. 社會體育[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216.

[9] 杰弗瑞·戈比. 你生命中的休閑[M]. 康箏,譯.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0,3.

[10] 于文謙,牛靜. 中美休閑體育的比較研究[J]. 中國體育科技,2005,41(4):32-35.

[11] 曲宗湖,楊文軒. 域外學校體育傳真[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436.

[12] 吳貽剛. 中外休閑體育研究的現狀與問題[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27(3):39-43.

[13] 胡笑寒. 國外體育休閑產業的組織管理比較[J]. 體育科研,2008,29(1):49-51.

[14] 葉浩彬,徐紅罡,相陣迎. 淺談英國體育休閑產業及對我國的啟示[J]. 體育文化導刊,2006(8):69-72.

[15] 李強. 關于中產階級和中間階層[J].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2):17-20.

[16] 馬麗娟. 關于中國中產階層的特點及其社會功能[J]. 前沿,2006(4):217-221.

[17] 李強. 當前中國社會結構變化的新趨勢[J]. 經濟界,2006(1):35-42.

[18] 呂樹庭. 社會結構分層視野下的體育大眾化[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6,21(2):93-98.

體育發展報告范文第4篇

一、指導思想及發展思路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為基本依據,牢牢把握體育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提高全民的身體素質服務。堅持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的基本方針,以“突出群眾體育,提高競技體育水平,搞活體育產業,改善體育設施,深化體育改革”,全面實施《體育法》,努力實現體育與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同步協調發展為思路,深化體育改革,擴大開放,立足實際,盡力加快我縣體育事業發展步伐,全面提升榆中體育工作的整體水平,為全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

二、奮斗目標

“十五”期間,由于各種原因的制約,體育事業發展較為緩慢。特別是體育產業和體育基礎設施變化不大,城市和農村群眾從事體育健身鍛煉的場地少,體育人口增長較慢,群眾體育開展不夠廣泛,人們堅持從事鍛煉的意識還不夠強,業余訓練有所滑波,競技水平不高。

(一)在“十一五”時期,要以全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把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民整體素質為根本任務,把群眾體育放到突出位置,大力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二期工程和《榆中縣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發展規劃》。構建群眾性的多元化體育服務體系,通過健康向上的體育文化、體育精神、體育理念、體育活動去影響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為全縣人民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創造條件,保障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基本體育服務。認真抓好“三個環節”,即:建設群眾健身場地,健全群眾體育活動組織,舉辦經常性群眾體育活動。突出“三個重點”,即:青少年體育以學校為重點,農村體育以鄉鎮為重點,城市體育以社區為重點。經過幾年的共同努力,使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活動更加普及,全縣國民身體素質明顯提高。全縣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30%以上。其中,城鎮人口達到50%。競技體育實力穩步提高,形成注重效益與后備人才培養的競技體育的發展格

局。體育基礎設施有一個較大的改善,在“十一五”期間,下大氣力,努力完成“榆中縣體育健身訓練中心”的配套設施和“榆中縣體育館”工程、“榆中縣游泳館”工程、全縣建成“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全民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徑”等基礎性項目10個以上,在積極爭取國家項目投資的基礎上,以體育彩票公益金扶持資金為引導,多方投資,加快體育設施建設,使全縣體育基礎設施有一個根本性的變化,基本適應群眾體育活動的開展和體育訓練比賽的需求,縮小與全市兄弟縣區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

(二)加強體育法制和道德建設,促進體育事業健康發展。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體水平,加快體育社會化、產業化進程,使體育自我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初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育體制,符合我縣實際的體育管理運行新機制,使體育真正成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積極引導體育工作者樹立遠大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揚事業為已任,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進一步增強使命感、榮譽感和責任感。

(三)在“十一五”時期,全縣群眾性體育活動更加廣泛開展,人人享有體育權利,國民體質普遍增強。競技體育成績有明顯的提高,在全市乃至全省體壇上有較高的競爭力。積極發現和培養輸送優秀體育后備人才,為國家的體育事業做出較大貢獻。努力開發擴大體育產業,增強體育事業發展的后勁,使全縣體育事業發展的綜合實力得到全面提高。努力實現體育工作的科學化、社會化、生活化、普遍化、產業化、法制化,實現體育與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推進體育事業全面進步。

三、任務與指標

(一)群眾體育

全面認真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二期工程。堅持以青少年為實施為重點,通過更加廣泛、多層次、多形式地宣傳體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調動廣大群眾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經常性的從事科學的健身鍛煉。大力促進體育消費,普及體育科學知識,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體育的良好氛圍。建立起符合榆中實際,政府調控組織,依托社會、服務群眾、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群眾體育工作新格局,在全縣形成崇尚健身,參與健身的良好風氣,使全縣國民體質狀況有明顯提高。

1.體育人口在“十一五”時期,達到全縣人口的30%以上,國民體質合格人數增長15%;到2010年達到全縣人口的40%以上,國民體質普遍增強。

2.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更加認真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積極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努力培養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掌握2—3種科學鍛煉身體的技能。全縣中、小學施標率100%,達標率保持在95%以上。按照《學校體育場地器配備目錄》逐步

配齊體育器材,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學校每年舉辦1次以上田徑項目為主的全校性運動會,有條件的學校組建2支以上不同項目的運動隊,搞好課余體育訓練。根據條件積極創辦九年義務教育體育班。

3.積極促進農村體育活動的開展。要以鄉鎮和經濟條件好的村為重點,積極開展以場地設施、健身指導和科普知識為內容的“體育三下鄉”活動。有條件的鄉鎮至少每4年舉行1次全鄉鎮性的農民運動會,每年舉辦1次以上體育健身活動和單項體育競賽。要充分利用農閑和傳統節假日的有利時機,因地制宜組織開展一些農民喜聞樂見、易于參與的體育比賽和文體表演。有條件的鄉鎮硬化籃球場1塊并配備器材、各村民委員會要建有簡易籃球場或文化體育活動室1處以上。

4.加快縣城體育發展步伐。社區要構建起日常、雙休日和長假三個體育生活圈。建立健全體育組織機構,積極爭取政策性扶持資金,每個社區開辟建設1塊群眾健身場地,組織開展各類健身競賽活動。要引導群眾更新觀念,積極倡導“健身就是素質,健身就是品位,健身就是發展機遇,健身就是生活質量”的新理念,向“小康體育”邁進。每年要利用“全民健身月”活動和節假日,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體育活動。各社區每年舉辦1次以上的健身競賽活動,縣上每年舉行1次社區運動會。同時要認真組織開展以工間操為主的小型多樣的體育活動,努力做到全面普及,積極開展爭創“體育先進社區”活動。

(二)競技體育及業余訓練

要以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為契機,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發揮優勢,集中力量,鞏固提高”的思路,以全市運動會為目標,切實加強運動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競技體育的多元功能與作用,以發現和培養輸送體育優秀后備人才為重點,盡力提高全縣競技運動水平。

1.運動項目保持在3—5個,其中參加市級競賽的重點優勢項目2—3個,參加全市運動會所設競賽小項,力爭達到三分之二以上。

2.競賽成績:力爭每年堅持參加全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名次在“十一五”期間爭取排列前四名,中學生籃球保持全市前三名、全省前四名的位次,參加全市運動會,金牌數和團體總分名次在“十一五”期間爭取達到中上等水平。

3.在業余體育訓練工作中,要堅持“選好苗子,著眼未來,打好基礎,系統訓練,不斷提高”的工作思路,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少年兒童體育訓練和后備人才培養。

4.縣級體育、教育主管部門要緊密配合,繼續抓好體育傳統項目訓練點(學校)的業余訓練工作,走好體教結合的路子,力爭有條件的縣屬中、小學校和初級中學都能開展1—2個特色業余訓練項目。要積極恢復縣業余體校,開展業余訓練,抓好1—2個傳統優勢項目的訓練。

5.要積極拓寬業余訓練渠道,抓好“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建設,鼓勵和支持社會及個人自辦或資助興辦業余訓練。要充分發揮體育競賽的杠桿作用,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競賽訓練休系。

6.“十一五”時期,堅持每年舉辦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中學生籃球比賽的基礎上,再新增加1—2個重點項目的少兒比賽?;謴腿h綜合性運動會的舉行,并形成每四年一屆的競賽制度。

(三)體育產業

1.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發揮體育多功能帶動作用。要認真研究新形勢下體育產業的發展模式,制定體育產業發展規劃,把體育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納入到全縣經濟建設上來。

2.要按照“以體為本,多業助體,全面發展”的方針,依靠體育特有的潛力和優勢,發展以體育健身、競賽表演、培訓咨詢、技術服務、體育旅游等為主要內容的體育產業。

3.做好體育彩票的銷售工作。要繼續抓好宣傳、網點建設,電腦體彩銷售在目前7個點的基礎上,再擴點3個,在目前每年銷售電腦體育彩票額度70多萬元增長到100萬元以上。正確樹立體育彩票品牌,不斷壯大體育彩民隊伍,為建設全民健身工程積極籌集資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四)體育設施建設

1.在“十一五”時期,要按照“合理布局,功能完善,設計新穎,建造精美,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思路,盡快的完善“體育健身訓練中心”的配套設施,在2008年以前建成“體育館”和“健身訓練房”,到2010年完成田徑場觀禮臺及看臺的建設工程和“游泳館”工程。

2.要按照國家對城市公共體育設施用地定額指標的規定,按照全縣統籌規劃、區域均衡布局、合理配置資源的原則,切實把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納入城市規劃之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建設并大力協助協調規劃、建設等部門,在新建居民小區必須配套建設相應的體育活動場地和設施。在“十一五”時期,力爭在縣城4個社區各開辟一塊群眾健身活動場地,并配置健身路徑1條。

3.積極指導企事業單位,機關、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建設的規劃和建設,使體育資源得到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到2006年爭取每個鄉鎮有一塊硬化的籃球場和建有一處文體活動室,條件好的小城鎮建設1條健身路徑;全縣50%以上的村委會建有乒乓球活動室;企事業單位、機關有條件的建修硬化籃球場或乒乓球室;學校普遍有田徑運動場、籃球場、乒乓球臺等體育場地及器材。

四、對策與保障措施

發展新時期體育事業,是我縣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需要,關系到全縣人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需要廣大體育工作者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預期的目標和任務。

(一)要切實加強對體育工作的領導。把大力發展群眾體育,增強國民身體素質作為體育工作的根本任務抓緊抓好。作為體育主管部門,充分運用體育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積極主動的取得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真正把體育事業的發展與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統籌安排,合理規劃,一并落實。發改、財政、人事、教育、規劃等部門,也要結合各自的實際,在制定有關政策、措施和規劃時,根據體育事業發展規劃,充分考慮我縣體育事業發展的客觀需求,對體育事業給予政策傾斜和大力支持。

(二)要主動會同工會、婦聯、共青團等人民團體,加強聯系、密切配合,結合各自的優勢做好群眾體育的組織和指導工作。同時要通過新聞媒體的特殊功能,加大對我縣體育事業的宣傳力度,努力為體育事業快速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在全社會形成熱愛體育、支持體育、參與體育的良好氛圍。

(三)要切實增加對體育事業經費的投入?!扼w育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體育事業經費,體育基本建設資金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和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加對體育事業的投入”。各級政府確實嚴格執行法律規定,落實體育事業經費的增加和投入。

(四)堅決杜絕任意削減和擠占體育經費的現象。同時要管理使用好體育彩票公益金和體育專項資金,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顚S?,不得挪作他用。要適應市場經濟和體育社會化的客觀要求,研究制定有關方面的優惠政策,多渠道籌措資金,發揮社會興辦體育的積極性,逐步建立起體育事業發展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五)以學校體育為重點,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切實工作。從青少年是21世紀建設人才的戰略出發,抓住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之機,確立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狠抓落實,進一步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六)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轉變觀念,求真務實,切實改進思想作用和工作作風,牢固樹立發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衡量全縣體育工作的標準。凡是有利于榆中體育發展的大事,有利于提高榆中體育整體實力的事,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全縣人民健身活動的事情都要敢于拍板,敢于冒險,敢于創新。

(七)努力提高體育隊伍素質。體育工作要不斷培養造就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硬的體育管理人才隊伍,要加強對體育工作者的法制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紀律作風教育、

體育發展報告范文第5篇

(一)全力抓好十二屆全運會備戰參賽工作。一是咬定目標任務不放松

。緊緊圍繞“爭四保五”這一中心任務,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層層分解落實指標,做到隊隊有指標、人人有目標。加強參賽備戰工作管理和分類指導,按照十二屆全運會備戰參賽工作整體計劃部署,制定冬訓、預賽、決賽分階段工作方案,提高備戰工作組織水平。加大金牌攻關力度,以提高組織程度和聯合攻關效能為重點,強力推進訓科醫管一體化,做好對重點項目、重點人員的科研醫療和體能康復保障工作。二是狠抓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工作不松懈。始終堅持賽風賽紀“高壓線”和反興奮劑“零容忍”,嚴格遵守運動會各項規定,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獲得精神文明代表團榮譽,展現江蘇體育的良好形象。三是推動轉型升級不停步。認真貫徹全省競技體育工作會議精神,圍繞提高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和優化結構等問題,改革管理體制、競賽制度、訓練方式,盡快出臺《競技體育優化項目結構工作方案》、《省市聯辦省優秀運動隊實施意見》,并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省校聯辦省優秀運動隊實施意見》、《加強籃排足球項目工作意見》。扎實做好運動員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維護運動員切身利益。

(二)加快推進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出發點和立足點,整體設計我省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的內容、標準、責任主體和實施步聚,使基本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方式標準化、科學化。一是以大力推進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建設為抓手,構建面向城市社區的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重點抓好新城區體育設施建設和老城區體育設施改造配套,主動融入城鄉一體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推進健身步道建設,加強體育公園廣場長廊、全民健身戶外營地以及社區多功能運動場建設,確保今年70%的城市社區完成建設任務。加強各類體育組織或機構建設,經常開展有組織的健身活動或競賽并形成制度。增強體育行業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社會服務功能,進行國民體質測試,建成并開通電子地圖,為群眾提供體育場館設施查詢、健身咨詢等服務。二是以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更新換代、提檔升級為抓手,努力提升農村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水平。根據“城鎮化”發展要求,對農村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進行深入調研、整體規劃,因地制宜加強鄉鎮一級全民健身中心建設,拓展健身活動功能和體育服務內容,確保公共體育設施與城鎮建設同步發展。在充分聽取農民意愿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村級基本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標準,有條件的地方向較大自然村和集中居住區延伸。積極推進鎮、村兩級體育社團組織建設,加大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積極發展大學生村官社會體育指導員,確保每個行政村或晨晚練健身點有1名以上社會體育指導員。萬名體育教師培訓工程要擴大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比例,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開展送培訓下鄉。三是大力加強基層體育社團組織發展。大力發展個人和團體會員,積極發展協會所屬健身俱樂部。加強體育社團建設和管理,發揮群眾自我組織、自我管理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落實好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辦法,大力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切實做好一線社會體育指導員免費培訓、發放服裝和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工作,提高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四是推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群體發展格局。省市縣爭取建立分管領導掛帥的多部門分工合作機制,推動各類人群體育協調發展。特別是貫徹落實好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全省老年人體育工作的意見》,加強基層老年人體育設施、健身組織建設,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老年人健身活動。統籌安排好全年節假日體育活動,形成以晨晚練健身點為基礎,以貫穿全年的節假日體育活動為平臺,以各類體育社團為主體,充分展示體育在促進民生幸福、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功能、地位和形象。辦好全民健身網,推動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體育設施向公眾開放。

(三)以深化體教融合為發展方向扎實做好青少年體育工作。一是進一步深化體教融合。消除公辦體校運動員文化教育規劃和經費“兩納入”死角,抓緊研究出臺“名校辦名隊”相關政策,促進更多業余體校文化教育向教育部門轉移,做好運動學校學生升學“直通車”招生工作。促成有條件學校體育場館和省屬基地對學生開放。繼續推進萬名體育教師培訓工程,辦好全省青少年陽光體育聯賽。與省教育廳共同推進高中聯賽試點,提高中學生足籃排球、田徑等項目普及度。二是切實加強業余訓練陣地建設。加強三級業余體校和青少年奧林匹克俱樂部規范管理,促進創建標準與常規管理深度融合。研究出臺“教練員進校園”相關政策,切實提高學校課余訓練水平。加快改進業余訓練教練員

輪訓模式,堅持集中培訓與分項培訓相結合,并向縣市區業余體校教練和省級體育傳統校體育教師延伸。三是扎實推動業余訓練開展。認真研究十八屆省運會競賽規程總則,特別是參賽資格等改革措施,進一步調整業余訓練項目布局。堅持科學選材、科學訓練,強化后備人才培養輸送。高度重視省級競賽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工作,營造和諧的業訓環境。

(四)

努力提高體育產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率。著眼于轉方式、調結構的經濟工作全局,立足于擴大內需、拉動消費和轉變體育發展方式,堅持整體謀劃、重點培育,努力把體育產業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切實加強體育產業布局謀劃和結構調整。重點扶助體育健身市場發展,鼓勵以各類體育活動為主要載體的競賽表演市場發展。推動“三帶兩圈”產業空間布局,制定分片推進實施計劃,促進體育與文化、旅游、科技、傳媒等相關產業的復合經營。制定體育產業集聚區(或功能區)指導意見,繼續創評一批省級體育產業基地并擇優推薦國家級基地,有條件的市縣都要打造體育產業集聚區。二是切實做好體育產業扶持引導。落實好我省《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實施意見》的相關政策,省級引導資金投入以健身服務業、大型體育場館運營模式改革為重點,同時出臺體育產業引導資金項目績效評估辦法,跟蹤了解項目執行、資金使用和實施效果等情況,力爭有限資金發揮更大效應。進一步推進體育場館管理和運營體制機制改革,堅持以體為本和公益屬性,引入先進管理方式,整合優質資源,采取委托、連鎖等多種經營方式,盤活現有本體產業這筆最大資產。三是體育彩票工作穩中求進。進一步完善體育彩票發行銷售管理體制,大力推進體育彩票品牌建設、制度建設、組織建設和隊伍建設。積極籌備虛擬足球、手機在線即開新玩法,爭取早日先行先試,加強培訓工作,加大營銷宣傳力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確保體育彩票持續健康發展,為體育和公益事業提供更大支持。

(五)扎實做好亞青會競賽組織和青奧會競賽籌備工作。一是全力做好亞青會競賽組織和青奧會競賽籌備工作。一方面加快體育場館維修改造,確保按時保質完工。亞青會場館核心團隊在組建完成的同時,加強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編制好場館團隊運行方案。另一方面加強競賽組織工作,抓緊編制第二版單元競賽訓練日程,確定各項目亞青會技術官員,做好競賽注冊報名和競賽器材采購等工作,精心組織好比賽,確保亞青會競賽順暢、精準、安全、精彩。二是扎實推進十八屆省運會籌備工作。抓緊成立省運會籌備工作協調組織機構,進一步明確省有關部門及省體育局部門職責分工和工作推進重要時間節點,加強與承辦地的聯系溝通和業務指導。三是實施“競賽品牌工程”。從追求數量向提升質量轉變,重點打造水平高、影響大、效益好的品牌賽事,組織好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揚州鑒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等賽事。

(六)進一步加強基層基礎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大體育強市強縣創建工作力度,督促具備創建條件的市縣主動查找薄弱環節,彌補缺項不足,爭取2013年再創建一批體育強市強縣。二是繼續推進市縣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督促尚未建成“兩個中心”和“新四個一工程”的市縣,早日開工建設,已經立項或開工的,爭取按時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創造性地做好基本實現體育現代化試點工作,指導第

體育發展報告范文第6篇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題 目 名 稱:體育舞蹈的開展現狀及發展對策的分析院(系):體育學院專 業 班 級:體教10902學 生 姓 名:宋 星 宇指 導 教 師:輔 導 教 師:開題報告日期:2012年 5 月 1 日

體育舞蹈的開展現狀及發展對策的分析

學生:宋星宇體育學院

指導教師:長江大學體育學院

一、題目來源

舞蹈訓練實踐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體育舞蹈是融體育與舞蹈一體的體育項目,它之所以能風靡世界,有其獨特的功能,除了教育性、鍛煉性、競技性、自娛性之外,還可以將這幾種特點組合,從而顯示出體育舞蹈的多功能性。它使人們享受到生活的樂趣,感受到人生的價值。如今,體育舞蹈已經成為當代娛樂的方式之一,它不僅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而且還能增強人們的體制,由于其不斷地更新與發展,展現了強烈的時代信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與推廣,受到各階層人士的歡迎。體育舞蹈在運動學、生理學、心理學、美學上都具有很高的價值,同時體育舞蹈還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和情感價值,并且體育舞蹈的各個價值正好迎合了當代體育發展的腳步,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們對體育舞蹈的熱愛,從而更好的促進體育舞蹈向前發展。

三、閱讀的主要參考文獻

[1] 楊慶國,殷恒嬋.大學體育[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

[2] 李春文.體育舞蹈教程[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

[3] 吳謀,張海麗.體育舞蹈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4]劉光紅.體育舞蹈讀本[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12.

[5]宋文利,李建國,思維.淺談體育舞蹈的作用[M].1999,35(8).

[6]張瑞林.體育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7]王珂,王家彬.體育舞蹈與流行交際舞[M].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4.[8]黃鄧軍.體育舞蹈的特點及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功能[M].赤峰學院學報,2009,10,10.

[9]劉青戈.中西方舞蹈史[M].北京舞蹈學院出版社,1998.

[10]楊仲華,溫立偉.舞蹈藝術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1]王國賓.舞蹈教育戰略與發展[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12]資華筠,劉青戈.舞蹈美育原理與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13]于平.中國舞蹈思想教程[M].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

四、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與研究的主攻方向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體育舞蹈傳入我國以來,由于其不斷地更新與發展,展現了強烈的時代信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與推廣,受到各階層人士的歡迎。體育舞蹈的價值與作用,就在于給人以真善美的教育,不斷陶冶情操,吸收美的真諦,提高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舞蹈表演必須在真實的基礎上,才能為人所喜愛,親切感人。體育舞蹈仍然繼承交際舞交性的特點,它是人際交往,感情交流,溝通心靈的工具,而人際關系的特點是它具有感情基礎。對于舞蹈家來說,它始終是畢生追求的目的。所以,體育舞蹈之功能,就在于真,善,美的教育,它可以教育人們去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醫治人們心靈上的創傷,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質。

體育舞蹈是國際流行的,它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藝術的發展以及體育運動的兼收并蓄,由交際舞派生出來的一項新興運動。在引入我國20多年的時間里得到蓬勃發展,在結束的2008年奧運會上也列為表演項目。目前,國際體育舞蹈聯合會正在積極爭取將體育舞蹈項目列入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馬克思主義美學觀認為,美既不是人的主觀精神意識的產物,也不是純自然進化的結果,美是人類社會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產物。從擺脫自然生產開始,人類社會就朝著物質生產實踐和精神生產實踐兩個方向發展,并具有審美屬性。在今天,現代體育運動許多項目對美的要求愈來愈高,如藝術體操、健美操、花樣游泳、花樣滑冰、武術等等。而體育舞蹈是美中的佼佼者,她為人們創造大量的審美客體,其運動過程,還是創造美的過程。通過體育舞蹈的訓練,可使人體外型更加勻稱和諧,體態更加剛健、優美,動作剛柔相濟。這既能滿足自我實現美的愿望,也能成為他人的審美客體。另外,體育舞蹈中的團體舞更是美不勝收,群體的配合位置,隊形的變化,伴以相應的音樂,構成一幅幅剛健、優美、豐富多彩的動態畫面,給別人以欣賞的同時,把自己看到的形體美、姿態美、動作美、服飾美和聽到的音樂美結合起來,在情感上進行調整疏理和諧,自我欣賞,得到美的享受。一個人審美能力除了與社會條件、經濟地位、文化素質有關外,還受著自我

身體條件的限制。經常參加體育舞蹈運動,人們改變著自我的形體、姿態等身體條件,并在體育舞蹈優美的音樂和優美動作的影響下,不斷地進行著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審美活動,提高審美能力。

體育舞蹈也稱“國際標準舞”,共10個舞種,其中摩登舞(標準舞)包括:華爾茲、維也納華爾茲、快步舞、狐步舞、探戈;拉丁舞包括:恰恰、桑巴、倫巴、斗牛舞、牛仔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已經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作為世界人口大國的中國,體育消費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體育舞蹈自1987年進入中國,經過二十多年的普及與推廣,已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并成為我國社會體育發展的重要部分。體育舞蹈在中國的發展歷史不長,但發展勢頭很快。當前,中國擁有最大的體育舞蹈市場和消費群體,全國以此為健身手段和職業的人數已有幾千萬,這其中的經濟利益也吸引了許多管理部門和經營者。因此,應努力培養并不斷開發體育舞蹈市場,充分發掘其經濟價值和市場效益,有效促進體育舞蹈的發展。

青少年由于在學校學習時間緊,一般選擇在周末和假期進行學習,學習時間也不會太長。而成年人由于工作時間忙,更多的會選擇在晚上和周末學習,學習時間也不是固定的。老年人則更多的在早晨和晚飯后鍛煉。美國體育學者古里克指出:跳舞能消除過剩的脂肪,代以健壯的肌肉組織,使軟化遲鈍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變得充滿活力和具有彈性,經常參加體育舞蹈鍛煉可以使肌肉結實線條流暢,韌帶的彈性增加,身形挺拔,對培養優美的姿態,勻稱和諧的形體和潤澤的肌膚是十分有益的。所以,體育舞蹈中的禮儀性審美傾向于體態端莊,對舞者的外觀形象美、風度氣質美,表現和欣賞美的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體育舞蹈在表現過程中始終以塑造人體美、姿態美、精神美為主要內容,在塑造健美體形和 良好身姿的同時,也有助于消費者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體育舞蹈教師是體育舞蹈的直接組織者、實施者和管理者,對提高體育舞蹈的技術水平,推動體育舞蹈的普及與提高起著主導作用。在教師的培養過程中,要重視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除了加強規定動作、套路學習外,還應加強男女反串、舞蹈編排、理論知識、科研能力的培養,還應加強教師的經驗交流以及國內外信息的傳播。

五、主要研究內容

本研究是屬于文獻類研究,在總結前人對體育舞蹈研究的基礎上,對體育舞蹈的開展現狀和體育舞蹈發展對策的分析,進行深一步了解和探析。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體育舞蹈的開展現狀

2、體育舞蹈發展對策的分析

3、體育舞蹈在社會中的作用

六、完成畢業論文所具備的工作條件及解決辦法

1、到圖書館、中國期刊網上查資料

2、市場調查

3、經費投入

七、工作的主要階段、進度與時間安排

首先,確定論文題目,然后查閱相關資料,了解研究動態;隨后,找輔導老師了解情況,并綜合整理。提交文獻綜述。再次,提交開題報告,最后提交初稿并修訂。

本課題研究時間為半年,2012年12月開題,研究進度分別為查找文獻資料,閱讀與理解文獻資料,收集數據整理,撰寫開題報告,最后總結四個階段。

2012年11月23日——2012年12月7日查找資料,確定論文題目。

2012年12月8日——2012年12月30日撰寫文獻綜述,開題報告,準備開題答辯。

2013年1月8日——2013年4月10日完成論文初稿。

2013年4月10日——2013年5月10日修改畢業論文并定稿,

上一篇:鐵路工務信息范文下一篇:涂料企業名錄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