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習慣成自然范文

2023-09-22

習慣成自然范文第1篇

一、服裝的顏色

‚冬不穿白,夏不穿黑。?這是人們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你知道它包含的科學道理嗎? 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五光十色,美麗動人,有紅色的花,綠色的草,藍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各種物體都具有各自的色彩??墒?,這些艷麗的顏色,在漆黑的夜里就統統消失了。這說明只有在陽光(白色光)的照射下,物體才呈現出顏色。那么,為什么在同樣光源的照耀下,各種物體會有不同的顏色呢?

我們知道,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不同的物體,對不同顏色的光線,吸收能力和反射能力又各不相同。被物體吸收的光線,人們就看不見,只有被反射的光線,人們才能看到。因此,某種物體能反射什么顏色的光,在我們看來,它就具有什么樣的顏色。如紅色的花,是因為它只能反射紅色的光線,把其他顏色的光線都吸收了;白色的東西能夠反射所有顏色的光線,因此看起來就是白色的;而黑色的東西卻能吸收所有顏色的光線,沒有光線反射回來,所以看起來就是黑色的了。 太陽不僅給人們送來光明,而且還送來了大量的輻射熱。對于輻射熱來說,黑色也是只吸收,不反射,而白色正好相反。 一般說來,深色的東西,對太陽光和輻射熱,吸收多,反射少;而淺色的東西,則反射多,吸收少。因此,夏天人們都喜歡穿淺色衣服,象白色、灰色、淺藍、淡黃等,這些顏色能把大量的光線和輻射熱反射掉,使人感到涼爽;冬季穿黑色和深藍色的衣服最好,它們能夠大量地吸收光和輻射熱,人自然就感到暖和了。

人們認識了自然規律,就能在生產技術上加以利用。象大型露天煤氣罐、石油罐的表面都漆成銀白色,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它們反射陽光和輻射熱的能力,使罐的溫度不致升得過高,以免引起爆炸事故。人們還利用反向和吸收的原理來征服自然界,讓它為人類服務。

二、神奇‚佛光?

千百年來,峨眉山的‚佛光?享譽古今中外,吸引著無數的好奇者前去探尋。神奇的‚佛光?,是怎樣形成的?

神奇的‚佛光?,是如何形成的? 其實,‚佛光?是光的自然現象,它的形成必須滿足陽光、地形和云海等自然因素的巧妙結合,只有在少數具備了以上條件的地方才可欣賞到。要看到‚佛光?,觀察者必須背對著太陽,面對著云霧才有可能。

‚佛光?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自然物理現象,是陽光將人影投射到云彩之上,出現人影在環狀彩虹之中的景象。觀察者介入光源和云霧其間,三者位于一條直線上,觀察者就有可能看到光環在云霧上顯現。太陽光從觀察者身后射來,在穿過無數組云霧滴層時,每一個云霧滴層都有分光和反射作用,一部分云霧滴層對入射陽光產生分光作用,一部分云霧滴層則對被分離出的彩色光產生反射作用。反射出的光就進入人們的視線,就可以看到環形彩色光象。光環顏色介于紅、紫之間,像彩虹一般,從外到內依次是紅、橙、黃、綠、青、藍、紫。最外層是紅色,是因為紅光的波長較長。為何只看到一個影子?人們在‘佛光’中看到的人影,就是自己的影子。這就跟用手電筒照手,手的影子會投射到墻上一樣。在‚佛光?中只看到一個人影子,是因為通過光的照射,人影在云霧中折射、散射,擴散后邊界比較模糊,多個人的人影也會變大、重疊在一起,就會只看到一個虛幻放大的身影。

三、茫茫祁連山

茫茫祁連山,山上蓋滿了厚厚的冰雪??墒?,因為山很高,上面很冷,就是炎熱的夏天,強烈的陽光和輻射熱照上去,也都被那白色耀眼的冰雪給反射回去了,所以積雪沒法融化。結果山下大片的田地,都因缺水而荒蕪了。解放后,黨領導人民向大自然進軍,為了叫祁連山交出水來,政府派了工作隊,用飛機把碳黑撒到祁連山的積雪上,烏黑的碳黑拼命地吸收著光和熱,使粘有碳黑的積雪融化了,祁連山終于獻出了滔滔的雪水。

四、生蛋和熟蛋

兩個相同的雞蛋,一個生蛋一個熟蛋,不把雞蛋打破如何區分?

把兩個雞蛋放在相對平滑的桌面上后,用大致相同的力同時轉動雞蛋,先停下的是生蛋、后者是熟蛋。小學時我們在電視上就知道了這種方法。那么原理是什么哪?生熟雞蛋的區別在于蛋的內容物分別是液態和固態物。當用力轉動蛋殼時,蛋殼受力開始轉動而液態的內容物由于慣性仍保持靜止狀態,二者間存在一定的摩擦阻力,同時蛋殼與桌面間也存在摩擦阻力,所以很快停止轉動。熟蛋內容物成固態物與蛋殼自成一體,當用力轉動蛋殼時,蛋殼與內容物一并轉動,二者間不發生相對運動,只需克服較小的桌面摩擦力,所以能長時間轉動。

習慣成自然范文第2篇

1 原因分析

(1) 社會公民素養與社會經濟發展不協調, 社會大環境影響著青少年的基本素養形成與提高。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的經濟水平飛速發展, 而社會公民的基本素養提高緩慢。城市中文化廣場、城市設施的不斷完善, 提高了城市的形象, 而公共設施上的野廣告、文化休閑廣場上痰跡滿地、口香糖污跡隨處可見、休閑椅上亂涂亂畫、垃圾滿地等現象無不沖擊著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影響著人的發展。校園中的文明習慣在校園外顯的是那么的渺小、蒼白。

(2) 家長的素質影響。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這樣的現象:愛美的媽媽給未成年的女兒戴上了耳環、涂上了指甲油;家長會上, 老師在講臺上分析班級情況, 講臺下, 一家長肆無忌憚的大聲接聽電話;學校召開集體家長會, 會前校園內干凈宜人, 家長會后, 煙頭滿地、空水瓶隨處可見、甚至墻上又增添了幾個大腳印……;學校門口, 值班教師在檢查監督學生文明過馬路, 馬路對面, 學生家長俯下身子對孩子說:“寶貝, 沒事, 媽媽看著你過馬路, 去吧!”孩子在呼嘯的車來車往中冒著生命危險橫穿了馬路;旅游景點, 家長拿著相機給孩子找最佳照相位置, 孩子在家長的指導下爬到了標有“請勿靠近”的千年古樹上留下了“美麗的”瞬間……。校園里, 老師潛移默化的素質教育在校園外被家長的“呵護”替代, 校園內的好習慣出了校園就變成隨意的行為。

(3) 學校長效教育機制的不健全。長期以來, 學校的德育教育與家庭教育、社區管理、社會公民要求等的不協調發展也導致了學生成長環境的不一致。學校針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養成制定了系列教育方式, 主題班會、簽名儀式、文明之星評比、陽光班級、陽光少年評比等行之有效的活動, 對學生的基礎文明養成發揮了較大的作用。而家長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卻無人監督管理, 社會的公民道德素養的形成滯后于學校的基礎文明養成。學校的德育長效機制與家庭、社會的道德機制不協調也使得學生出了學校就到了自由天地, 好習慣的形成自然也就受到重創。

2 對策研究

要想成功, 就必須要從小事做起, 而良好習慣的養成, 也惟有從小事做起才行。人們渴望上天賦予自己高智商, 盼望擁有大智慧, 卻往往忽略了最大的智慧——習慣。我們知道從幼兒園學到的東西, 直到老年時還記憶猶新, 可見留下的印象是多么深刻。因此從小養成的行為習慣會跟隨人的一生。

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較強, 而是非的辨別能力相對較弱, 因此, 初中階段的青少年價值觀可塑性較強, 但價值觀的穩定性較差。教育就是幫助人養成好的習慣。如何培養學生好的行為習慣, 讓其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下意識行為, 伴隨學生的一生呢?

(1) 強化學校德育機制。

通過日常管理, 結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制定學生《一日常規》, 班級可以結合學校的《一日常規》創造性的制定《班級一日常規》、《值日生一日常規》等, 并定期的組織學生學習, 反復強化, 使常規的行為轉化為下意識的行為, 進而形成學生的行為習慣。學校制定《養成教育常規要求》, 班級創造性的制定班級《養成教育常規考核》等, 使班級的考核超前于學校的養成考核, 讓學生在班級的超前管理中受益, 既促進了班級學生養成教育, 又激發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2) 活動入手, 抓體驗, 抓生成。

基本行為習慣的形成是在活動中體驗、在生活中強化升華的過程。因此, 教師要抓住每一次養成教育生成的機會。學校集體活動前, 老師要強化基本行為習慣, 使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感受到教師對基本行為習慣的重視, 在不斷的強化中生成自己的基本行為習慣。班主任應堅持每月至少召開一次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應該是學生思想的洗禮, 是塑造學生價值觀的課堂, 是學生基本行為習慣的生成與升華。班主任還應善于抓住生活中班級的閃光點, 并能把閃光點升華。發現學生基本行為習慣養成進步的要及時表揚, 基本行為習慣做的好的學生放大其優點。如假期里看到有學生在景點主動將垃圾放進垃圾箱的行為, 在班級內大做文章, 號召全體同學學習他的良好行為品質等。引導學生做文明人不只是校內的行為, 而應該是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行為。

(3) 營造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平臺。

學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陣地。學校為學生的終身成長搭建平臺, 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為達到教育目標的一致性, 實現青少年終身受益的目標, 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學校開放日、家校通、社會實踐等形式, 讓家長了解《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學校的養成教育目標、開展的活動方式、學校的相關德育常規要求、班級的活動形式、班級的德育常規要求等, 讓家庭、社會、學校的德育教育和諧發展。

(4) 教師的以身作則。

教師以博大的情懷及仁愛之心善待學生, 方能獲取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教師的以身作是最好的德育渠道。

(1) 教師要做學生基礎文明養成的示范者。

隨手翻閱學生的《隨筆》, 一學生寫到:“***老師隨地吐痰, 我瞧不起他。”教師的一個隨意行為得到學生的如此評價, 至使他的文明素養大打折扣。換個角度講, 教師的文明示范行為就是在證明自己的價值, 就是維護自己的教師尊嚴。生活中, 教師的一言一行就是學生的楷模。自身素養高的老師必然會得到學生的尊重。

(2) 教師要做學生基礎文明養成的監督員。

一次監考, 考場內既有七年級的學生, 也有八年級的學生。我拿著試卷提前走進了考場??紙鰞茸酪尾徽R, 地面上隨處可見廢紙, 垃圾筐的旁邊是一片垃圾。我站在教室的前面, 看著地面, 一分鐘沒有說話, 沒有發試卷。學生驚訝的看著我, 又看看自己的周圍。有一位同學開始調整自己的桌椅, 又有學生開始彎腰撿自己周圍的廢紙……, 學生都行動起來了, 頃刻之間, 考場變美了。我看著大家說:“其實, 美麗就只需要一分鐘。”學生慚愧了??荚嚱Y束時, 我又重復了一遍“其實, 美麗就只需要一分鐘。”學生自覺的把自己的演草紙收了起來。第二天, 我沒有那個考場的監考, 但我還是在考前走進了教室。教室比之前干凈多了, 看到我, 有學生趕緊檢查自己周圍的衛生, 一位同學調皮的重復了那句話“其實, 美麗就只需要一分鐘。”

學生的基礎文明養成不需要轟轟烈烈的演講, 但卻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工作。它需要我們時刻關注, 經常提醒。不一定需要教師手把手的教, 卻需要教師時刻監督, 引導。只有這樣, 好的行為才能不再是應付老師的檢查, 才能生成為習慣, 才能像呼吸一樣自然。

摘要:文章從學生在校園內、校園外文明行為習慣的兩面性提出問題, 分析其形成原因, 并提出了強化學校德育機制;活動入手, 抓體驗, 抓生成;營造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平臺;教師要以身作則等有效方式, 促進學生的習慣養成。

習慣成自然范文第3篇

2、“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的“立德樹人”功能

3、馬克思生態自然觀的當代價值

4、生態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文明思想的解讀

5、復雜性科學與辯證唯物主義哲學

6、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視野下轉基因技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探討

7、自然辯證法教學改革探索

8、論提高領導干部科技素養的必要性及途徑

9、自然辯證法的重塑與實踐

10、新形勢下增強“自然辯證法”課程實效性的探索

11、從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視角看生態審美思想

12、社會性的自然:戴維·佩珀生態自然觀的自然本體論

13、向“第二小提琴手”致敬

14、自然辯證法“四位一體”教學方法實踐探索

15、馬克思人化自然辯證法及其當代價值探討

16、習近平“生命共同體”理念的生成機理、精神實質及價值意蘊

17、恩格斯哲學思想發展軌跡四個節點

18、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淵源

19、《寂靜的春天》:從人類中心主義走向生態整體主義

20、孔子《論語》生態智慧及其教育價值

21、馬克思主義與生態學的內在相關性

22、習近平生態倫理思想的哲學意蘊和當代價值

23、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價值的實現旨趣——培養“生態人”

24、打造自然辯證法翻轉課堂實現三重育人功能

25、后現代理論視野下的學習活動

26、工業設計中的自然辯證法

27、“人化自然”視野下“山水城市”構想的再研究

28、江蘇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暨2020年學術年會綜述

29、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及其當代價值

30、?關于高產農業與“藏糧于地”自然辯證法問題的思考

31、馬克思自然觀研究綜述

32、生態經濟學的價值蘊涵

33、自然辯證法視角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改革

34、生成邏輯、本質審定、價值意蘊: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中生態思想的三維解讀

35、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然辯證法》的續寫

36、西方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馬恩著作中生態思想比較研究

37、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教學初探

38、淺析生態自然觀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39、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改革與創新

40、中國生態哲學理論的發展歷程

41、恩格斯自然觀的生態學意蘊及其啟示

42、基于生態倫理視角的生態休閑探討

43、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生態學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44、生態自然觀的雙重意蘊:生態文明理論的本體之維

45、從“A然的報復”問題看恩格斯自然概念及其當代意義

46、科技文化與社會現代化研究十年述要

47、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三種解釋范式

48、論自然觀的演變及其當代反思

49、論習近平對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發展

習慣成自然范文第4篇

一洼池水泛碧波。

春風吹紅桃花臉,

疑是血藏嫩葉中。

秋風瑟瑟把葉吹,

一落落下蝶飛飛。

疑是空中花兒開,

此情此景更勝花。

淅瀝淅瀝天流淚,

滾落天邊尋天涯。

無意落入蓮葉懷,

它把蓮葉當成家。

待到晨曦天破曉,

它才離家去流浪。

來到長江岸邊來,

真正找到它天涯。

春風又綠長江水,

我亦走過長江邊。

萬綠叢中一點紅,

疑是飛花輕似夢。

春風一吹百花開,

爭齊斗艷紅黃藍。

夏雨一洗荷蓮綻,

沖出污泥而不染。

秋風吹落花瓣葉,

只有秋菊獨自開。

冬雪欺壓花草樹,

習慣成自然范文第5篇

一、陶淵明的自然觀

陶淵明 (365-427) 是中國著名的田園詩人, 也是一位崇高的自然詩人, 他對自然的認識以及與自然之間的親合關系既有個性的要求, 又有著深刻的社會文化背景。

陶淵明生于家道中落的東晉名門之族, 曾祖父、祖父都曾在朝為官, 他本人免不了受到儒家思想的浸濡———“少年罕人事, 游好在六經”《 (飲酒二十首 (并序) 》) 。因此陶淵明年輕時對統治者有過幻想, 希望通過出仕實現他“大濟蒼生”的宏愿, 有過“猛志逸四海, 賽翩思遠翥”, 實現政治抱負、振興門楣的積極入世的思想。但在晉末腐敗的政治環境中, 王朝統治江河日下, 統治集團內部明爭暗斗, 相互傾軋, 社會動蕩不安, 經濟凋敝, 民不聊生。陶淵明經歷了數次宦海沉浮也難以施展自己的宏志, 使陶淵明懷抱的理想逐漸歸于破滅。“日月擲人去, 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 終曉不能靜。” (《雜詩》其二) , 他毅然與統治階級決裂, 辭官歸隱。他的歸隱, 不僅是因為“大濟蒼生”的理想無法實現, 才走上“擊壤以自歡”的道路退居田園, 躬耕自資。他辭官時所作的《歸去來兮辭》說出了更深刻的原因:“歸去來兮, 請息交以絕游, 世與我而相違, 復駕言兮焉求!”。陶淵明感受到世俗與自己的本性是相違背的, 他不能改變本性以適應世俗, 于是斷然地辭官歸隱了。

在田園生活中, 陶淵明一方面親身體驗農業勞作的過程, 將個人生活與大自然的物候變化協調一致, 一方面用詩人的眼光來觀察體會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觀察農人的辛勞、四季的變化、節氣的變換。在與自然節律相一致的生活中, 產生了對自然超乎尋常的親近感情。生活過程中, 自然也成為他排遣內心痛苦的場所, 成為他審美關注的對象, 甚至成為他領悟生命真諦的親密朋友。在這種與自然密切關聯的農耕生活中, 他和自然之間建立了融洽的關系, 當他把自然作為與自己同等的一個認識與體悟的主體或客體時, 自然既成為了他可以坦誠以待的朋友, 情感相印的知己, 也成為了他傾訴的對象, 生命感悟投射的存在, 從而實現了與自然的合一與默契。這種思想成為后世山水田園詩人文學創作的源頭, 也成為中國歷代文人學士在壯志未酬之時把自然山水作為寄情對象的開始。

如《擬古》其三:

仲春遘時雨, 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淺駭, 草木縱橫舒。翩翩新來燕, 雙雙入我廬。先巢故尚在, 相將還舊居。自從分別來, 門庭日荒蕪。我心固匪石, 君情定何如?

春天來了, 萬物復蘇, 天下起蒙蒙細雨。屋檐下的燕巢空蕩蕩的, 我的好鄰居什么時候才回來呢?秋末它們飛到南方過冬, 往日嘰嘰喳喳的門庭忽然冷清了。

燕子們翩翩來了, 它們歡快的歌唱, 修葺舊時的巢穴, 看看荒蕪的門庭, 我也該好好收拾收拾了。

陶淵明的思想內核是崇尚自然, “……人既秉受天地之靈氣而生, 就應避免世俗的干擾。隱居山林、躬耕田園最符合人的本性。”在陶淵明看來, 人不能被如同羅網和樊籠世俗社會束縛天性;隱居山林, 躬耕田園最符合人的天性。所謂“質性自然, 非矯厲所得”說明自己的質性天然如此, 受不了繩墨的約束。陶淵明崇尚自然的思想在《歸園田居》里展現得淋漓盡致:

少無適俗愿, 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 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 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 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 草屋八九間。榆柳陰后檐, 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 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 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 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 復得返自然。

詩人以“羈鳥”和“池魚”自比, 把世俗社會比作羅網和樊籠, 表達自己的天性不愿因此受縛的胸臆;守拙與適俗, 園田與塵網, 兩相對比之下, 詩人歸田后感到無比喜悅。這就是為什么在詩人的詩篇中, 南野、草屋、榆柳、桃李、遠村、近煙、雞鳴、狗吠, 這些鄉間常見的事物一經陶淵明的點化都詩意盎然了。“暖暖遠人村, 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 雞鳴桑樹顛”, 勾勒出一幅幅“簡樸、寧靜”的田園畫卷, 令人向往。

恬淡、安逸的田園生活猶如一杯甘醇的美酒, 沁人心脾;獨于天地精神往來的大喜悅從心的最深處萌發出來。此情此景, 詩人這樣的感嘆——復得返自然。

在傳統的中國文化哲學中, “人與自然不是對峙, 沖突的關系, 而是和睦合一的關系: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 又是自然的光環和榮耀, 是它的自由的主人, 是它的真正的規律性和目的性。”受這種哲學思想影響的中國詩人, 常常把自然看作是與人生同一的東西, 陶淵明更是將個人生命與大自然的生命相對接, 自然變化成了誘發詩人感知生命變化的契機, 并獲得同一性的認知和感悟:“宇宙一何憂, 人生少至百。歲月相催逼, 鬢邊早已白。”《 (飲酒二十首》) 在他看來, 自然界的寒暑代謝與“人道”的變化是平行的, 又是相互映照的, 詩人從對照中感悟宇宙自然的永恒, 人生的短暫。

二、梭羅的自然觀

亨利·大衛·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是19世紀美國的超驗主義思想家和作家, 他在一系列關于自然的著作如《瓦爾登湖》、《河上一周》、《湎因森林》以及他的日記中, 反映了他的生態整體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自然觀, 這使得他被看作環保和生態的先驅, 成為新時代的第一聲雄雞高唱。

梭羅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風光如畫的康科德城 (Concord) , 康科德是一個景色秀麗、風景迷人的地方。在他幼年時期, 家鄉受工業革命的影響較小, 環境還未遭到嚴重污染和破壞。在梭羅幼小的心靈里, 自然就是美麗和諧的, 因此梭羅自幼就對自然情有獨鐘。美國的西進運動和工業化進程的啟動加劇了對森林的破壞性砍伐, 到1850年, 除瓦爾登森林和布魯克森林之外, 全城森林覆蓋率竟只剩10%??悼频鲁窃僖膊皇翘飯@美景和安逸閑暇的地方了。“自從鐵路侵入以來, 瓦爾登湖岸的樹木先后被砍光了。”是菲茨堡鐵路“把瓦爾登岸上的樹木吞噬了”。梭羅對這種濫砍濫伐的行為感到憤慨, 他大聲疾呼:“我們是一個年輕的民族, 我們還不會從經驗中發覺砍掉森林的后果”。

顯然, 正是瓦爾登湖附近環境的變遷促使梭羅對人與自然關系進行思考、探索和實踐, 這也是他后來搬到瓦爾登湖畔居住并寫作《瓦爾登湖》并形成他自然觀的主要原因。梭羅雖然“在他自己的時代, 他被斥之為一個不久將被人們遺忘的小作家, 然而在今天他得到廣泛的認同并被看作是19世紀配得上‘偉大’稱號的美國少數的幾個作家”。這種認同不僅來自于梭羅在《瓦爾登湖》中表現的生態保護思想, 也來自于他簡單生活、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復旦大學中文系的李潔教授在《從對“樸”的訴求看梭羅與陶淵明的“隱逸”》文中說:

梭羅的“隱逸”行為和情懷, 最展露無遺的體現就是他的名著《瓦爾登湖》。他在書中呼吁人們要過“一種簡單、獨立、大度、信任的生活”, “簡單”原則被他排在真正有意義的人類生活的第一位, 并在書的字里行間反復提及??梢? 他的“隱逸”是和他所強調的“簡單”密切相關的。通過《瓦爾登湖》和《梭羅日記》我們能夠看到, 梭羅在瓦爾登湖畔的“隱逸”生活, 最大的特點正是恪守并篤行“簡單”。所以, “簡單”是梭羅“簡樸哲學”思想的濃縮, 代表著崇尚簡樸、反對奢侈、清心寡欲、不為外物所累的簡樸生活原則。

在梭羅看來, 人應該簡化物質生活, 驅除貪欲, 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對精神充實的追求上。而人生活在社會中, 內心對物質的欲望總不免受到形形色色世俗生活的誘惑, 很難真正做到對自身獸性的克制。因而, 他認為“……一個人若生活得誠懇, 他一定是生活在一個遙遠的地方”, 所以他選擇用幾年的時間獨自一人遠離世俗社會, 隱逸瓦爾登湖畔, 在森林中過著“簡樸到禁欲的程度”的隱士生活, 隱匿于大自然。不僅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神性和天地神性合二為一的境界。也是是想要通過自己的行動和試驗結果來向世人證明:“簡樸生活”對于人尋找自我、尋找生活的真諦、尋找精神的完善與提升的重要性。

如果說“簡單生活”是自然啟迪梭羅的生活方式, 那么“回歸自然、天人合一”就是梭羅最為歡欣的目標。梭羅說:“人是什么, 還不是一團溶解的泥土?人的手指足趾的頂點只是凝結了的一滴。手指和足趾從身體的溶解體中流出, 流到了它們的極限。在一個更富生機的環境之中, 誰知道人的身體會擴張和流到如何的程度?手掌, 可不也像一張張開的棕櫚葉的有葉片和葉脈的嗎?耳朵, 不妨想象為一種苔蘚, 學名Umbilicaria, 掛在頭的兩側, 也有它的葉片似的耳垂或者滴。唇———字源labium, 大約是從labor (勞動) 化出來的———便是在口腔的上下兩邊疊著懸垂著的。鼻子, 很明顯, 是一個凝聚了的水滴, 或鐘乳石。下巴是更大的一滴了, 整個面孔的水滴匯合在這里。面頰是一個斜坡, 從眉毛上向山谷降下, 廣布在顴骨上。每一張草葉的葉片也是一滴濃厚的在緩緩流動的水滴, 或大或小;葉片乃是葉的手指;有多少葉片, 便說明它企圖向多少方向流動, 如果它有更多的熱量或別種助長的影響, 它就流得更加遠了。”

梭羅覺得自己已不再是自己, 而是與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們肆虐地剝奪自然界, 豈不也是在解體我們自己。

三、對比梭羅與陶淵明的自然觀

陶淵明和梭羅是人類社會不同時期智者的思考, 他們把對自然的感悟, 浸潤在了那美妙而迷人的自然鏡像的書寫和想象中, 是對自然回歸的深切渴望把他們緊緊地連結在一起。

前文分析的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真切地表達了陶淵明回歸自然的歡心愉悅;梭羅始終堅持人是自然一分子, 梭羅曾理直氣壯地發問:“難道我不該與土地息息相通嗎?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綠葉與青菜的泥土嗎?”。在與自然的親密接觸中, 他用心靈去感知自然的一草一木, 自然的一切都是令他歡心愉悅的伙伴。

如上所述, 陶淵明和梭羅這兩位異質文化背景下的經典作家在回歸自然上達成共識, 但他們回歸自然的出發點是不同的。

陶淵明從人性出發, 認為回歸自然是人性的回歸。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 但沒有力量去改變它, 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 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 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復歸。他通過泯去后天的經過世俗熏染的“偽我”, 以求返歸一個“真我”, 把自然作為傾訴和寄情的對象, 以求得精神的自由和釋放。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真切地表達了他寄情山水, 以求得精神的自由和釋放愿望:文章開篇描寫了一個絕好的世外仙境, 在仙境里住著的, 不是神仙, 而是一群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們自云:“先世避秦時亂,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里沒有財寶, 只有一片安詳的農耕景象。這里沒有沉重的賦稅, 沒有無休止的兵役也沒有征戰, 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 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這正是陶淵明和陶淵明時代人們夢寐以求的世外仙境。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 但這個美麗的空想包含著強烈渴望精神自由的愿望。

梭羅從人們物欲的膨脹出發, 認為回歸是一種道德是一種社會的改造。正如他在《瓦爾登湖》一開始所言:“我樂意訴說的事物, 未必是關于中國人和桑威奇島人, 而是關于你們, 這些文字的讀者, 生活在新英格蘭的居民, 關于諸君的遭遇的, 特別是關于生逢此世的本地居民的身外之物或環境的。”梭羅的對象很明確, “生活在新英格蘭的居民”, 他這里所指的“新英格蘭”是包括馬薩諸塞州在內的當時美國東北部六州的總稱, 正是英國清教徒最初移民落腳到美洲的地方, 而生活在這里的居民, 大多就是清教徒的后裔。北美清教先祖們正是在虔誠、勤儉等清教主義價值觀的鼓勵下, 在陌生嚴酷的自然環境中, 通過艱苦的殖民拓荒, 從而在蠻荒之地收獲了繁榮與富足。然而時至清教徒創業之初的一個世紀之后, 依然生活在相同地方的“人類在過著靜靜的絕望的生活”, “仿佛都在贖罪一樣, 從事著成千種的驚人的苦役”, “深陷在一個十分古老的泥沼中, 拉丁文的所謂aes alienum———別人的銅幣中”。梭羅認為, 為外界事物所累, 逐漸放棄對自己精神力量的控制, 是一種自我異化。想要過“真正的人的生活”, 人就必須充分清醒于自身精神生活的極度貧乏, 厲行物質生活簡單化, 以精神生活效忠生命的價值。

這種討論是有意義的, 環境資源作為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其價值不僅是物質上的, 而且包括了精神方面的:自然景觀的美學與文學價值、自然歷史價值等等都是人作為人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因素;人在大自然中獲得身心享受既是人的生理需求也是人的精神需求。

自從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以來, 隨著社會現代化的日益推進, 生態失衡、環境污染也逐漸向人類的心靈世界、精神世界迅速蔓延。從人類的現實生存狀態看, 越來越嚴重的污染, 是發生在人類自身內部的“精神污染”。正如海德格爾所說:新時代的本質是由非神化、由上帝和神靈從世上消逝所決定, 地球變成了一顆“迷失的星球”, 而人則被“從大地上連根拔起”, 丟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園”。陶淵明和梭羅自然觀的簡單生活、回歸自然、天人合一思想提倡崇尚精神生活, 輕視物質享受, 對于現代人類的物欲橫流無疑是一種強有力的反撥, 對生態思想的實現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更是從精神上對迷失人們的拯救。

摘要:回歸自然是后工業時代的中心話題之一。反思人與自然之間幾個世紀以來的遠非和諧的關系, 人們日益認識到人與自然之間應該重建一種相輔相容的新型關系。本文將梭羅和陶淵明這兩位不同國度, 不同時代的作家并置, 將他們筆下的自然進行剖析, 解讀他們的自然觀, 有助于反思生態視野中的自然與人這一及其特殊的自然生命體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自然,征服,梭羅,陶淵明,和諧

參考文獻

[1] 馬建忠.馬氏文通[M].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8, P143.

[2]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P321.

[3] 亨利·戴維·梭羅《瓦爾登湖》徐遲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1993年5月, P178-179.

[4] 唐納德·沃斯特《:自然的經濟體系:生態思想史, 侯文蕙譯商務印書館1999年12月第一版Pp.104-6.

[5] 黃風.引渡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0.9, P2.

[6] 梭羅.瓦爾登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2.P177.

習慣成自然范文第6篇

確實,僅就自然科學與造型藝術而言,同是對自然認知的不斷更新與拓展,對自然的認知不論是以直覺為基礎通過沉思達到對規律的領悟,還是用嚴謹的實驗手段進行科學的求證和推導,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這兩種不同的對自然的認知手段雖由于不同的認知方式,導致對自然、對事物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和不同廣度的理解和體驗,呈現出千差萬別的豐富性和不確定性。在某種程度卻有著較為明顯的趨同,體現出彼此的滲透和相融。我們說,關于自然的探研,無邊無際,無窮無盡,藝術的形式探索也隨著對自然規律的永無止境的深化而不斷推陳出新,層出不窮。

當代法籍華人畫家趙無極的《抽象水墨》運用中國傳統繪畫特有的材料——水與墨,將自然之氣的空靈生動韻味的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體現出西方現代抽象繪畫非凡的形式構成。不知趙無極先生更多地是受中國古老的宇宙生成論的啟示,還是受西方20世紀60年代自然科學對確定系統中混沌概念的啟發更多。“混沌”概念古已有之,“太極”之先就是“無極”,而“無極”指的就是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煦缫环?即成天地。所謂“無極動;太極生。”無極為何會動,動因何在?老子認為在無極之前,還有一個推動無極的絕對無,是不確定的,不能加以任何規定性的東西,稱之為“道”。老子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可見趙無極是從這混沌的無極之態中感悟到無限有的可能。

施大寧在《物理與藝術》中對西方自然科學有一段簡要的概述:“《自然哲學數字原理》使人們認為牛頓把握了自然的規律。但上個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牛頓力學被突破,但宇宙似乎還是清晰可辨、井然有序的。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則甚至使愛因斯坦震驚,但在普通民眾看來,它所描述的畢竟是微觀世界。人們不必擔心飛機會像電子一樣,隨時隨地出現在某個機場。20世紀60年代混沌學的出現對人的認識體系產生了新的沖擊,因為混沌革命適用于我們看得見,摸得到的世界,適用于和人自己同一尺度的對象。其間,人們看到了極為復雜的,由各種要素相互作用構成的網絡,它們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逆性。從此我們認識到宏觀世界也很難全部用理性的原則加以清晰地闡明??茖W上,人們對世界的圖景的認識,正在從“清晰”走向“模糊”,從線性走向非線性,從確定走向隨機。

藝術家也在走著同樣的認知自然,感受情感之路。從現實主義藝術到超現實主義藝術,從“具象”特質的藝術到抽象派藝術乃至抽象表現主義藝術的最終勝利,使觀眾越來越感受到一個即興的、偶發的、動感的、非具象的、反形式的、自由的物質和情感世界”。隨著自然科學對自然奧秘的不斷揭示,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方式的也從靜態到動態、從片面到多視角、從宏觀到微觀、再從微觀回到現實。把普遍性的自然規律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事物發展不確定概率中把握最大的可能,現代物理學的量子理論為我們展開了一幅美妙的幻景,會使人產生錯覺般的夢幻,被化著一個某種物質亞原子中的不確定粒子,身臨物質的結構之中影響和改變著該物質,就像身處環幕電影中央,由觀看變成了直接參與,自身被融入了該物質之中,而該物質卻因為吸納了新的粒子而被改變。用海森伯的話來講:“在現代物理學中,無法把世界分成不同組的物體,而只能分成不同組的聯系……可以區別的只是某種聯系,這對某些現象是最重要的……這樣世界就表現為事件的復雜結構……”量子理論指明了亞原子粒子只能理解為各種測量過程相互作用的表現,它不是孤立的事物,而是以特定的方式與其它事件聯系在一起的事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還告訴我們,用四維時空模式來描繪粒子——是一種過程而又不是一些物體?,F代物理學家、中國古代的圣賢對自然的探研和感悟殊途用歸,認識和體驗到世界上的所有現象都是變化的,可以轉化,相互動態地聯系在一起。

最古老的沉思,最賦智慧的結晶;最現代的探研,最具理性的實證。為藝術家開創新的形式語言,探索富有感染力的形式法則以莫大的啟迪。從瓦西里.康定斯基一系列《即興》中物象的消失,一切都在隨機中即興而生??死睦L畫無中生有創造了那么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在無序的組合中探索新的有序。蒙德里安借分形幾何學的基本的原理,在對自然形態深切的關照中,悟出了結構世界的內在規律,完成了從具象到抽象的認識歷程。1999年在英國物理學會的專業期刊《物理世界》第10期,對確定系統中的“混沌”概念和“分形幾何”的發展歷史作為了較為詳細的專門介紹。波洛克用讓人難以置信的手段,創作出驚世駭俗的“行動繪畫”《薰衣草之霧》刊登在雜志封面,并有對波洛克作品進行分析的論文發表,論文論及波洛克隨意涂灑的色斑和痕跡看似無視覺秩序的布滿整幅畫面,這些極不規則的自發沖動,所呈現出的卻是令人賞心悅目的視覺振撼。這種異乎尋常的美與自然界不規則的形態一樣恰好暗合自然規律的分形法則。

2001年李政道為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特地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創作了一件名為《物之道》的雕塑作品。用極其當代形式語言將中國古老的富有神秘主義色彩的自然之道與自然科學對物質微觀世界新的探研成果相融合,將中國傳統文化宇宙觀的太極八卦關于對立統一的樸素辨證觀與物質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物之規律結合,創造性地體驗自然科學與造型藝術的完美融合。

自然科學與繪畫藝術發展到今天,我們越來越有感于二者的滲透和相融,關于自然的研究很自然地涉及藝術的話題,關于藝術的話題,又不可避免地與人類對“自然之道”的覺悟和對自然規律的科學探索相關聯。從某種意義上講關于自然就是關于藝術,關于藝術就是關于自然。

摘要:自然給藝術創作提供空間,藝術創作靈感源自于自然萬物,自然科學與繪畫藝術發展到今天,我們越來越有感于二者的滲透和相融,關于自然的研究很自然地涉及藝術的話題,關于藝術的話題,又不可避免地與人類對“自然之道”的覺悟和對自然規律的科學探索相關聯。從某種意義上講關于自然就是關于藝術,關于藝術就是關于自然。

上一篇:美工述職報告范文下一篇:外包勞務合同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