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商業銀行的產生與發展范文

2023-09-18

商業銀行的產生與發展范文第1篇

當時的中國社會備受外強欺凌, 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到處尋找救國良方, 此時外報上的評論引起了他們的關注, 使他們認識到借報刊立言、以言論救國的可行性, 于是他們通過為外報編輯和撰寫評論的方式熟悉了報刊評論。其后在外報的直接刺激和影響下, 中國人自辦的近代報刊于19世紀七八十年代問世, 而報刊評論便成為這些報刊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相應的報章文體也就應運而生。

自明代起, 在中國文壇流行的是八股文, 到清代桐城派文體興起, 對當時“不識字者十人而六, 其僅識字而未解文法者又四人而三矣”[1]的民眾來說均十分艱澀難懂、枯燥無味, 這樣的文體被運用到報刊上, 使得報刊發行的范圍極窄。報人們逐漸明白這種文體令人費解且無法滿足介紹西方新學新思潮的需要, 便摸索出了報章文體, 即時務文體。

1874年創刊于香港的《循環日報》, 被認為是時務文體的發端。作為《循環日報》創辦人和第一任主筆的王韜, 提出文章必須合乎一個簡單的標準——達, 明白曉暢, 人人能懂。他說:“文章所貴, 在乎紀事述情, 自抒胸臆, 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 而一如我懷之所欲吐, 斯即佳文。至其工拙, 抑末也。”[2]他要求每一篇文章都必須深入淺出, 言之有物, 且富于感情。他為《循環日報》撰寫的評論, 就貫徹了這一原則, 立場鮮明, 短小精悍, 深入淺出, 通俗易懂, 雄辯而富于感情, 對此后的報刊評論尤其是改良派報刊政論家有很大的影響。有人評論道:“王韜可能是現代第一個既受過中國經典訓練, 又在西方度過一段有意義時光的中國學者。”[3]他“將中國政論文體的傳統與西方的新觀念、新思想、新事物有機結合起來在報紙上發表, 于是產生一種新的言說方式:報章政論文。”[4]

其后, 這種文體在《時務報》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時務文體也因此而得名。1896年在上海創刊的《時務報》, 是維新派最重要的輿論陣地。作為《時務報》總編輯的梁啟超將王韜開創的報章文體全面運用于《時務報》中, 使其達到了新的高度, 梁啟超也因此成為時務文體的代表人物。有人評論:“梁啟超在晚清以報章體為代表的文言發展中的地位, 如同胡適在現代白話文倡導中占有的地位。”[5]梁啟超的文章熱情洋溢, 氣勢磅礴, 傾吐憂國憂民之情, 表達變法維新主張, 常常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共鳴。所謂“雷鳴潮吼, 恣睢淋漓, 叱咤風云, 震駭心魂。時或哀感曼嗚, 長歌代哭, 湘蘭漢月, 血沸神銷。以飽帶情感之筆, 寫流利暢達之文, 洋洋萬言, 雅俗共賞。讀時則攝魂忘疲, 讀竟或怒發沖冠, 或熱淚濕紙。此非阿諛, 惟有梁啟超之文如此耳!”[6]南京鄭孝胥《致汪康年書》寫道:“梁君下筆, 排山倒海, 尤有舉大事、動大眾之概。”[7]“士大夫愛其語言筆札之妙, 爭禮下之。自通都大邑, 下至僻壤窮陬, 無不知有新會梁氏者。”[8]

梁啟超的時務文體包含著豐富的時代內容和新穎、深刻的思想, 他所反映和論述的歷史現象和社會生活, 正是當時國人所關注的問題, 因而也決定了其散文極廣的覆蓋面。盡管他說:“偶有論述, 不過演師友之口說, 拾西哲之余唾, 寄他人之腦之舌在于我筆端而已。”然而有關近代社會的重大問題, 尤其是甲午戰爭前后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道德、世俗等等, 他都有涉及, 其內容之豐富, 觀點之新穎, 令人眼花繚亂, 目不暇接。

梁啟超的時務文體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 他把輿論宣傳作為維新變法的重要手段, 因此他的散文不可避免地帶上了為維新變法服務的政治色彩, 沒有無病呻吟、惺惺作態、吞吞吐吐和模棱兩可之言, 大都直抒胸臆, 大聲疾呼, 具有極強的鼓動性, 正所謂“其筆端又有魔力, 足以動人。主暗殺則人因之而先間然暗殺, 主破壞則人又群然爭為破壞”。

同時, 時務文體又包含著真摯熱烈的情感, “筆鋒常帶感情”。梁啟超在《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的情感》一文中說:“天下最神圣的莫過于情感。用理解來引導人, 頂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應該做, 那件事怎樣做法, 卻是被引導的人到底去不去做, 沒有什么關系;有時候所知的越發多, 所做的倒越發少。用情感來激發人, 好像磁力吸鐵一般, 有多大分量的磁, 便引多大分量的鐵, 絲毫容不得躲閃。”

“縱筆所至不檢束”是時務文體另一個鮮明的特點。梁啟超最能運用各種字句語調來做應用的文章, 具有文章革新家的氣度與膽識。在行文過程中, 他打破所謂的“古文義法”, 擺脫各種形式主義的清規戒律, 解除“古文”“時文”“駢文”界限的束縛, 同時又無所顧忌地采擇一切于他有用的古文、史傳文、辭賦、駢文、佛典、語錄、八股文、日本文字的字法、字式、腔調體制, 打破古今中外各種文體的界限, 形成別具一格、最便時用的文體。“每有所觸, 應時援筆, 無體例, 無次序, 或發論, 或講學, 或記事, 或抄書, 或用文言, 或用俚語, 惟意所之。”

1902年, 梁啟超在日本橫濱創辦了《新民叢報》半月刊?!缎旅駞矆蟆匪梦捏w較之前的時務文體顯得更加成熟, 這種通俗淺近的文體影響了很多中國知識分子, 為文言文向白話文過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黃遵憲評價說:“《清議報》勝《時務報》遠矣。今之《新民叢報》又勝《清議報》百倍矣。驚心動魄, 一字千金, 人人筆下所無, 卻為人人意中所有, 雖鐵石人亦應感動, 從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 無過于此者矣。”[9]

如同中國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的軟弱性, 時務文體從理論到創作都沒有完全擺脫和超越其所處的時代和階級的局限, 一方面, 它并沒有完全沖破儒家思想的桎梏, 新的文學觀點中間雜有不少舊的傳統的東西;另一方面, 注意取法歐西文思, 并以之為榜樣, 卻沒能真正做到消化和吸收西方文學中的精華。

但瑕不掩瑜, 時務文體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八股文、桐城派古文等傳統文體的束縛, 滿足了資產階級政治斗爭和思想斗爭的需求。這種文體改良了舊的報刊文體, 為中國報刊文體向白話文轉化作了必要的準備, 也為1917年開始的文學革命運動和后來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近代文學史和新聞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價值。

摘要:時務文體出現于19世紀末, 運用這一文體的中國報人們主張“救一時, 明一義”, 不炫字理, 不規久遠, 不受一切文章規法程式約束, 明白易懂, 使其風行一時, 成為從文言文到白話文的過渡文體, 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關鍵詞:時務文體,循環日報,時務報,新民叢報,梁啟超

參考文獻

[1] 鄭振鐸.晚清文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82.

[2] 王韜.弢園文錄外編·自序.中華書局, 1959:3.

[3] 柯文.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3:386.

[4] 魏先努.轉型知識分子新的言說方式:我國第一個報章政論家王韜及其報章政論淺說.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2007 (6) .

[5] 鄧偉.論晚清報章體與文言發展.山西師大學報, 2007 (2) .

[6] 吳其昌.梁啟超.勝利出版社, 民國三十三年:29.

[7] 汪康年師友書札.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2971.

[8] 胡思敬.戊戌履霜錄 (卷四) :戊戌變法 (4) .神州國光社, 1953:47.

商業銀行的產生與發展范文第2篇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建立在經濟科學、行為科學和現代管理理論的基礎上的應用科學。它產生于20世紀初的美國,后來流傳到歐洲、日本和其他的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各方面的帶動下,不斷地完善和發展,并逐漸趨于成熟。下面,我將從文化方面與大家分享我們銷路通小組的討論成果。

可以說,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文化的熏陶,市場營銷學也不例外。進人19世紀,伴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矛盾日趨尖銳。頻頻爆發的經濟危機,迫使企業日益關心產品銷售,千方百計地應付競爭,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市場營運的規律。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完成了工業革命,由自由競爭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壟斷組織加快了資本的積聚和集中,使生產規模擴大。這一時期,著名的“科學管理之父”—泰羅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主要目標的“科學管理”理論和方法應運而生,受到了普遍重視。他認為,科學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謀求最高的勞動生產率,而最佳的管理方法是任務管理法。而一些大型企業在實施了泰羅的科學管理后,產量迅速提升。而伴隨著產量的上升,企業對流通領域便有了更大的要求,對相對狹小的市場有更精細的經營。同時,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使企業內部計劃與組織變得更為嚴整,從而有可能運用現代化的調查研究方法,預測市場變化趨勢,制訂有效的生產計劃和銷售計劃,控制和調節市場銷售量。在這種客觀需要與可能的條件下,市場

營銷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經營管理學科誕生了。

然而,作為古典學派的科學管理伴隨的市場的不斷擴大,也逐漸

的表現出了它的局限性。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全世界出現經濟大危

機,在美國,羅斯福政府從宏觀上對經濟實施管制,管理學者們則開始

從微觀上研究”硬件”以外的造成企業效率下降的影響因素。在這些研

究中,比較有名的是以梅奧為首的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與西方電氣公

司合作進行的霍桑實驗,該實驗的結論是:職工是“社會人”而非“經

濟人”、企業中存在著”非正式組織”、新型的領導能力在于提高職工

的滿足度與企業中存在的霍桑效應等。這些學說引起了管理學者對人

的行為的興趣,從而促進了行為科學理論的發展。在1933年,梅奧出

版了《人際關系論》,由此管理理論的發展進入行為科學理論的時期。而在這一時期比較有名且依然對現在的管理學產生影響的有馬斯洛

的需求層次理論、赫次伯格的雙因素理論、麥格雷戈的”X理論-Y理

論”與麥克萊蘭的激勵需求理論等。 在這同一時期,還有個新的現象

不容忽視,這就是對顧客需求的重視。經濟的發展、市場的繁榮促使

賣方市場開始向買方市場轉變,于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費根堡母首

倡的全面質量管理(TQM)“始于顧客,終于顧客”的思想開始引起管理

界的重視,并為世界各國廣為傳播和接受。與其說TQM是質量管理,

莫如說它是以質量為中心的企業管理,而質量好壞的評判是由顧客說

了算的,因此需要首先從外部了解需要,然后實施內部質量控制,最后

落腳于“顧客滿意”。

隨著管理學的不斷發展,市場營銷作為一門獨立的經濟管理學科

也在不斷的完善中。市場營銷學于20世紀初期產生于美國。幾十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及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營銷學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傳統市場營銷學演變為現代市場營銷學,其應用從贏利組織擴展到非贏利組織,從國內擴展到國外。當今,市場營銷學已成為同企業管理相結合,并同經濟學、行為科學、人類學、數學等學科相結合的應用邊緣管理學科。西方市場營銷學的產生與發展同商品經濟的發展、企業經營哲學的演變是密切相關的。美國市場營銷學自20世紀初誕生以來,其發展經歷了萌芽階段(1900~1920)、功能研究階段(1921~1945)、形成和鞏固時期(1946~1955)、市場營銷管理導向時期(1956~1965年)、協同和發展時期(1966~1980年)和分化和擴展時期(1981~至今)這五個階段。

市場營銷學是在現代市場營銷實踐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產物,買方市場的出現是市場營銷學產生的重要背景。市場營銷學產生于20世紀初商品經濟最發達的美國。當時,市場由供不應求轉變為供過于求,導致銷售問題突出。為解決產品銷售,企業研究各種推銷方法、廣告技巧,并對產品進行市場調查與分析,以刺激需求、擴大銷路。一些大學正式開設了銷售課程。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于1912年出版了第一本以《Marketing》命名的教科書,被認為是市場營銷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出現的標志。這本書的出現意味著市場營銷學科的萌芽,它所研究的推銷技巧開始受到企業的普遍重視,并得到廣泛應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市場完全變成了買方市場。企業提出創造需求的口號,

從購買者的立場出發進行營銷活動。在這一背景下,市場營銷學的研究活動大規模地開展起來,許多市場學者認為潛在需求是消費者需求的一部分,賣方應促使買方實現現實的和潛在的需求。企業經營要以消費者為中心,營銷活動應貫穿生產、流通、消費三大領域。

通過市場調查分析判斷消費者的需求,并將此信息傳遞給生產部門和其他職能部門,通過企業整體的協調活動來滿足消費者需求,取得滿意的利潤。這種認識和實踐形成了現代市場營銷理論一一顧客中心論,并產生了現代市場營銷學。

商業銀行的產生與發展范文第3篇

13世紀末, 除人名賬戶外, 又開立了物名賬戶, 進行敘述式的會計記錄。進入14世紀, 隨著定居商人的出現、合作社的擴大, 以及代理人的產生和城市商業的迅速發展, 簿記的方法也有了顯著進行。到14世紀下半葉, 開始使用在總賬的前半部分記借方、后半部分記貸方的方法, 并逐步地將全部賬戶改為左借右貸, 左右對照式的“兩側型賬戶”。賬務處理方面的這一變革, 體現了復式簿記將取代單式簿記這一歷史事件的必然發生。物名賬戶出現以后, 人們對于敘述式的會計記錄漸漸感到不便, 力求探索一種簡明的會計記錄, 以取代雜亂的敘述式的會計記錄。14世紀末到15世紀初, 進入了復式簿記的誕生階段。1494年, 意大利傳教士盧卡·帕喬利出版了《算術、幾何、比例概要》一書共分五卷, 其中, 關于借貸復式記賬法的論述列于該書第三卷第九部第十一篇《計算與記錄要論》?!队嬎闩c記錄要論》全面系統地總結了當時流行的威尼斯復式記賬法, 并從理論上給予了必要的闡述。這部著作不僅是意大利數學發展史的光輝篇章, 而且還開創了會計發展史的新紀元, 是人類最早關于復式簿記的劃時代的文獻。這部著作的出版, 宣告了近代會計的開始, 是會計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里程碑。。從此, 會計開始以一門真正的完整的系統的科學而載入史冊。

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發生了產業革命, 世界的貿易中心轉到了英國, 給當時的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帶來了空前的發展。由此引起了生產組織和經營形式的重大變革, 適應資本主義大企業的經營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出現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特點是:資本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作為公司外部利害關系人的所有者和公司代表的管理者, 從不同角度關心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此, 擴大了會計的服務對象, 發展了會計的核算內容, 會計的作用獲得了社會的承認。這可以說是會計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

到了20世紀, 會計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等各個方面, 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會計由原來的簿記發展到現代的財務會計, 簿記只是會計的記錄部分。這一時期, 鍬克西的《高等會計學》、喬治·利司爾的《會計學全書》和皮克斯的《會計學》三本著作的出版, 奠定了會計學的基礎。

本世紀50年代以后, 會計的面目又為之一新, 一方面, 電子計算技術被推廣到會計領域, 引起并繼續促進會計工藝的徹底革命, 使會計的性質、職能和作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另一方面, 由于“標準成本”、“預算控制”理論的應用和“泰羅管理”的推廣, 傳統的會計逐漸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兩個分支:“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前者主要為企業外部利害關系人提供財務信息, 而后者主要幫助企業內部管理當局進行經營決策。管理會計的誕生是會計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我國對借貸復式簿記方法的主動引進和采用:1905年, 我國學者蔡錫勇所寫的《連環賬譜》一書發行, 是我國介紹借貸復式簿記的第一部著作;1907年, 謝霖與孟森合著《銀行簿記學》一書在日術, 是我國介紹復式借貸簿記的第二部著作;中國自辦企業、事業對借貸記賬法的運用, 發端于1908年創辦的大清銀行。

借貸復式簿記演進的歷史規律:借貸記賬法的產生、發展是一個歷史的過程。經濟發展水平是推動其發展的主要動力;借貸記賬法的產生、發展是許多杰出人士共同智慧的結晶;借貸記賬法的產生、發展是一個不斷從國家化到國際化的發展過程, 但同時各個國家也保留著自己的國家特色;借貸記賬法的產生、發展是一個隨著具體經濟環境變化而不斷變革的過程;借貸記賬法的產生、發展和人類管理思想的發展和進步密切相關。就復式簿記演進過程而言, 文藝復興運動發生、發展所經歷的路線, 便是復式簿記傳播與演進所經歷的路線, 在兩者之間, 前者對后者的促進、推動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偟闹v起來, 近代社會經濟演進所遵循的歷史邏輯, 便是復式簿記產生與發展所遵從的歷史邏輯。

文獻參考:

參考文獻

[1].郭道揚著:《會計發展史綱》,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

[2].傅筑夫著:《中國經濟史論叢》下冊, 附錄二,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0年版

[3].湯普遜著:《中國經濟發展史》上冊, 第一章, 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商業銀行的產生與發展范文第4篇

具有專門特性的教師職業是伴隨著學校的出現而產生的。

五帝時代的“成均”和虞舜時代的“庠”標志著我國學校的萌芽。

我國古代教師職業的特點表現為:

第一、官師合一。

第二、各類“學科”教師承擔教育任務。

第三、教師地位懸殊。

第四、形成了“尊師重教”,“師道尊嚴”的傳統。

古代西方,總體來說,教師的社會地位較低。在古希臘文中,教師由“教仆”演化而來。他們通常是奴隸中一部分專門侍侯和陪伴貴族、奴隸主子女上學的人,后來才把從事教育的人稱為教師。教師之間的地位懸殊也很大,這主要取決于教師的學識水平。

2、教師職業的發展

自教師職業產生后,其發展是緩慢的。這是因為學校自身發展緩慢的緣故。

17世紀義務教育在西歐各國的普遍推行,意味著教師量的增加和教師職業專門化的發展需要,加之學校教育制度的日趨完善,開始了教師職業的大發展。

“廢科舉,興學校”拉開了中國近代教育的序幕。政治和教育制度的變化使教師職業呈現出新的特點。首先,教師職業中不再存在政府官職的教師,有官職者若在大學任教也只是兼職教師。其次,普及教育的提倡,中小學的大量開設,師范教育的興辦,使教師群體的數量激增。第三,近代教育在教育內容上的重大更新和分科教學的加強,使教師傳授學科知識的意識得到強化。

進入20世紀后,各國普遍加強了對教師的培養。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提高教師的學歷水平。第二,擴展師范教育中教育學科的門類,加強教育實習。第三,開辟多種渠道加強教師的在職培訓和脫產進修。

20世紀80年代后,許多跡象表明,教師職業正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盡管目前教師職業還不能與一些傳統意義上的專業性職業,但它已具備了作為專業職業的基本特征和條件。作為從教者的教師已是一種其他職業勞動者所不可替代的社會角色。

教師職業的發展經過了獨立化——專門化——專業化的發展過程??v觀教師職業的產生和演進特點,可以得到如下啟示:

(1)教師職業作為一種特定的社會歷史現象將伴隨著學校教育發展的始終。

(2)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始終是制約教師職業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

(3)教師職業的產生和發展受社會政治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影響和制約。

(4)科學技術的發展制約著教師職業的發展狀況。

商業銀行的產生與發展范文第5篇

關鍵詞:產業集群,內生性集群,外生性集群

一、產業集群的產生歷史與分類

產業集群是指與某一產業有關的企業和機構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 它包括一批對競爭起作用的、相互聯系的產業和其他實體, 例如包括零部件、機器和服務等專業化投入的供應商和專業基礎設施的提供者。

具有近代工業意義上的產業集群現象首先是在歐洲出現的。無論是在歐洲工業革命前的荷蘭和意大利, 還是在工業革命期間以及以后的英國和德國, 都能看到比較明顯的產業集群發展軌跡, 這幾乎和歐洲的工業化是同步的。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比如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在荷蘭出現了相當集中的造船業;在德國魯爾區集中了大部分重工業;瑞士不僅鐘表工業非常集中, 而且紡織機械工業、化工醫藥制造業、食品制造業也有相當高的群聚現象。

19世紀下半葉, 美國東北部相對較小的地方, 以及中西部的東面 (大致來講, 在格林灣—圣路易斯—巴爾的摩—波特蘭所組成的一個近似平行四邊形的區域內) 集中了美國大部分制造業 (克魯格曼, 1991) 。自20世紀初以來, 加利福尼亞州的硅谷就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地。早在1957年時, 馬薩諸塞州的128號公路旁就已經聚集了99家公司, 雇用員工數目達到17, 000人, 并且此后不斷發展。20世紀八十年代, 128公路高科技區對整個馬薩諸塞州經濟的貢獻被一度稱為“馬薩諸塞州奇跡”。

我國具有現代意義的產業集群主要反映在制造業, 始于20世紀八十年代。我國的產業集群首先出現在經濟開放度較高的地區, 如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地區 (家用電器行業) 、江蘇的環太湖地區 (紡織行業) 、浙江寧波、溫州地區 (服裝行業) 和福建閩東地區 (電器、制鞋行業) 。

縱觀產業集群產生的歷史,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 無論是高科技產業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均存在產業集群現象。但是, 不同產業集群產生的方式各不相同。本文根據產業集群產生的不同方式, 將產業集群分成內生性集群和外生性集群。內生性集群指主要由于地區優勢或是富有創新精神的創業者利用其特定的社會關系, 建立并加強企業間的聯系所形成的集群。外生性集群主要指由政府或機構組織建立開發區等特定區域以吸引外資或是外來產業轉移所形成的集群, 也就是說當人們認識到建立產業集群的好處后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手段措施促進產業集群的形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通過建立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這里開發區的概念容易與產業集群概念混淆。兩者確切的關系是:開發區不會因為企業的鄰近、集中和公共物品共享而必然產生集群, 但是開發區的基礎設施配套、綜合功能互補、行政運行高效和投資成本低的優勢, 可以成為產業集群的重要載體。

歷史上最初形成的產業集群往往是內生性產業集群。早在1920年, 馬歇爾就提出“有許多因素會導致產業地方化, 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物質條件, 比如氣候和土壤的特點, 周邊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可以通過陸路或水路方便地到達礦場和采石場。因此, 冶金產業通常接近礦場或者燃料價格比較便宜的地方。”當然, 馬歇爾提出這樣的觀點有其歷史條件, 當時的產業主要是一些傳統產業。但是, 即使在當今社會, 這個論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比如像采掘業等的傳統產業最初決定其區位的主要是要素稟賦。古典區域經濟理論認為, 產業的聚集應發生在要素稟賦豐富的地方, 運輸成本、勞動力成本、交通便利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是工業集聚的重要經濟因素, 也就是說, 要素稟賦的豐富是決定產業群集的決定因素 (臧新, 2003) 。此外, 市場需求也是促進產業集群產生的重要因素。仔細回顧美國硅谷的歷史, 可以發現舊金山灣一直是美國海軍研究和技術的主要基地, 許多技術公司為滿足海軍的需求而應運而生。當然,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具有企業家精神的斯坦福大學畢業生以及風險資本的存在。而東南大學與政府等即將聯手打造的“無線”谷則更多的是外生性集群, 人們想通過模仿硅谷的做法建立集群。由于西方自由主義的傳統, 對于政府的作用還是強調有限的介入, 更注重集群自身的演化。所以, 西方理論在運用到我國實踐時有一定的適應性問題。

我國改革開放后形成的產業集群具有很重的外生性色彩。我國計劃經濟痕跡較重的地區具有強勢政府的傾向, 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 我國的地方政府充當了“政治企業家”和“制度企業家”的雙重角色 (臧新, 2006;李軍杰等, 2004) 。因此, 我國地方政府在產業集群規劃中直接干預較多, 對產業集群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F在, 大家公認在昆山集中了以筆記本電腦生產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昆山成功吸引臺資的背后政府的制度創新起到了關鍵作用。昆山政府意識到上海的目標是建設成為商業、金融和貿易中心, 因此昆山決定注重制造業, 并且將其目標定位在吸引外資, 而非內資。同時, 昆山是蘇州地區首個賦予外商土地使用權, 并征收使用費的縣級市。一系列政策激勵措施以及昆山特有的地理和人文因素吸引了許多大型臺資企業。這些臺資企業的入住又帶動了其上下游企業的遷入, 促進了昆山產業集群的發展。

二、蘇州地區產業集群的分類及成因

蘇州市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 全市總面積8, 848平方公里, 人口591萬人, 現轄滄浪、平江、金閶、虎丘、吳中、相城、蘇州工業園區、蘇州新區等8個區和常熟、張家港、太倉、昆山、吳江5個縣級市。作為一種典型的經濟活動空間現象, 蘇州的企業集群早在明清時就出現了絲織業、建筑業、琢玉、印刷、金銀制造等手工業均集聚于此。隨著改革開放和全球化的推進, 蘇州地區充分利用產業歷史傳統和區位條件加快區域經濟發展, 集群化成為一個顯著特征, 形成了20多個典型的產業集群, 其中既有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又有紡織等傳統產業集群。本文根據王曉燕 (2007) 選取蘇州地區2003年產值超過10億元以上的集聚區進行分析。這些產業集群都可以歸入以上關于產業集群的分類。

(一) 內生性集群。

內生性集群中規模最大的是紡織服裝產業集群。主要包括吳江紡織業, 吳江盛澤鎮東方絲綢, 吳江橫扇羊毛衫, 常熟海虞、虞山、練塘服裝業, 常熟支塘鎮無紡, 張家港塘橋鎮紡織, 張家港金港鎮氨綸紗, 太倉橫涇加彈。該類集群一般都是依托歷史較為悠久的傳統行業或本地優勢資源, 在較長的發展過程中, 形成專業化分工與協作的格局, 逐步演變成為具有綜合優勢的產業集群。蘇州一帶是紡織業的發祥地之一, 并且在之后的千年里特別是近代, 紡織業作為蘇州最重要的傳統產業的地位一直沒有變過。并且體現完善的區域集群式生產方式:在一個特定鎮或村, 從養蠶、織布、連線、改棉全套分工作業, 人人熟知一二。

其他的一些內生性集群主要有吳江通信電纜、吳江彩色夾心鋼板、吳江縫紉機產業、張家港沿江鋼鐵、常熟氟化工。這些集群的發展歷史比紡織服裝業要短, 并且相比之下, 偏“重”和技術型, 而且一個鮮明的特點是這些集群大多是由當時半集體工業時的社隊企業變革而來, 經過技術改造、機制轉換和市場競爭篩選而發展起來的, 具有草根集群的特點。所以在空間上比較分散, 這正是當時村村辦工業、戶戶冒煙的結果。當今, 眾多依托大型企業的中小型家族式企業遍地開花。

(二) 外生性集群。

外生性集群中主要是技術密集型產業集群, 主要包括蘇州工業園區IT產業, 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IT產業, 昆山開發區IT產業、吳江開發區IT產業、蘇州工業園區IC產業。這是蘇州地區產業集聚中發展最快的類型, 并且超過了紡織業的產值。大多數是在近10年內, 由外商以及我國臺商等投資企業逐步發展起來的。從總體上看, 這部分集群具有資本密集、技術先進、規模較大、管理先進和專業化程度較高等特點。

此外, 還有一些主要靠外需拉動的產業集群, 大多數產品用于出口, 比如張家港大新鎮五金、太倉陸渡臺資自行車和太倉德資汽車配件。

根據徐康寧 (2001) 的研究, 本文認為至少有三個因素在產業集群的形成中產生了重要影響:一是要素自由流動, 資本和勞動力要素可以自由流動, 并且在一定的條件下資本可以較快的集中。產業集群與產業發展和市場的開放是呈正相關關系的, 在要素市場高度開放的條件下, 產業集群可以發展得更加充分。蘇州地區外生性產業集群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經濟的開放性使得該地區快速吸引了大量外資, 外資的集聚構成了這些產業集群產生的必要條件。二是市場需求, 即有市場 (不管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 能充分接納在產業集群區生產的大量產品。該因素發揮作用的前提也是市場的開放性, 只有市場開放后才能擺脫自給自足的經濟, 而轉向規模生產供應大范圍市場, 取得規模經濟效益。三是制度, 包括政府的政策、商業習慣和競爭文化等, 其中政府主要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此外, 不得不提的是地區要素稟賦, 雖然要素稟賦在現代產業集群形成中的作用越來越小, 但是仍然不能忽視其在傳統型產業集群形成中的作用, 比如蘇州地區的紡織業具有深厚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基礎, 該地區氣候適合種植桑樹和養蠶, 并且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人力資本優勢, 即紡織業專門技術人才。

三、產業集群的發展

集群初步形成一個核心區后, 該集群會受到離心力和向心力的影響而不斷發展變化??唆敻衤诜治龀鞘谢瘯r, 歸納了集聚主要的向心力和離心力。向心力主要有特定區位的自然優勢, 包括港口、河流、中心區位等;市場規模外部經濟, 包括市場機會 (后向聯系) 、產品機會 (前向聯系) 、密集的勞動力市場;純外部經濟, 即知識溢出。離心力主要有市場調節力量, 包括交通費用、城市土地租金、分散的資源比如農田、非市場力量比如擁擠和污染。

馬歇爾 (1920) 同時也指出:“當一個行業為自己選定一個地方以后, 它就可能長久地呆在那里, 因為從事同一技術行業的人們從彼此的鄰近所獲得的好處是如此之大。”并且為此論點做了論證。而克魯格曼 (1991) 把這些論證歸納為產業地方化的三種原因, 即勞動市場共享、中間投入品和技術外溢。確切地說, 集群初步形成之后, 集群帶來的上述好處使得集群不斷發展。集群核心可能是一兩家創新性的大型企業, 這一兩家企業帶動了水平的或者垂直的其他企業的發展。比如, 當明基公司從馬來西亞遷移到昆山后, 明基許多原來的供應商紛紛追隨其后。一位產業評論家曾將這種公司遷移帶來的艱辛比喻成“產前陣痛”。但是, 一旦一個先行者成功了, 享受到成本降低和規模經濟等好處后, 就會有許多追隨者。到20世紀九十年代末期, 相同產業部門的20多家企業集聚蘇州, 其中7家是像明基那樣的系統企業, 18家企業是供應商。

對于產業集群形成后能否保持增長的態勢可以從宏觀經濟分析中尋找線索。按經濟增長會計理論的說法, 經濟增長主要是由于投入要素的積累和非投入要素積累, 這部分原因被公認為主要是技術進步。而克魯格曼 (1994) 把這兩種經濟增長源泉解釋為投入要素的增加和每單位投入要素產出的增加, 后者即效率的提高。每單位投入要素產出的增加可能是由于更有效的管理和經濟政策, 但是長期主要是由于知識的積累。對宏觀經濟的分析, 往往可以給微觀分析帶來非常重要的啟示。

同樣道理, 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 一方面有賴于要素積累, 比如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力資本培育等;另一方面則是管理改善和更重要的技術進步。因此, 從長期來看, 集群要保持長盛不衰的秘密在于創新, 包括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其中, 制度創新不僅包括政府政策, 還包括產業集群內部企業管理。Chuan-Kai Lee (2008) 以蘇州臺資IT產業集群為例, 說明了這種產業集群的形成主要是涉及產業體系的遷移和制度再嵌入, 其中伴隨著兩方面力量:一方面是臺資企業跨地區體系的建立;另一方面是我國地方政府的制度創新。這說明了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過程當中, 企業和政府兩方面的制度創新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 由于市場需求和競爭性的變化, 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E.Porter (1998) 指出, “實際上, 沒有低技術產業, 只有低技術公司, 也就是公司不能應用世界級的技術和實踐來提高其生產率和創新”, 也強調了技術創新的重要性。

四、結論

根據產業集群產生的不同方式, 可以將產業集群分成內生性集群和外生性集群。至少有3個因素在產業集群的形成中產生了重要影響, 分別是要素自由流動、市場需求和制度。只有在市場開放的條件下, 這三個因素才可以充分發揮作用。此外, 對于內生性集群特別是傳統產業集群的產生, 歷史造就的要素稟賦特點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集群核心一旦產生后, 本身具有自強化體系來促進其進一步發展。使得集群可以持久存在或者說集群本身產生的引力主要有勞動市場共享、中間投入品和技術外溢。然而, 人們的需求和市場環境等都不斷發生變化, 創新是一個產業集群保持長久生命力的最主要因素。

參考文獻

[1]Chuan-Kai Lee.How does a cluster relocate across the border?The ca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uster in the Tai wan-Suzhou region[J].Technological For ecasting&Social Change, July.2008.

[2]Michael E.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Dec, 1998.

[3]Paul Krugman.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J].Foreign Affairs, Nov/Dec1994.

[4]保羅.克魯格曼.地理與貿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5]王曉燕.蘇州地區產業集群政策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2007.

商業銀行的產生與發展范文第6篇

一、內部牽制階段:內部控制的萌芽期

在20世紀40年代前, 人們習慣用內部牽制 (internal check) 這一概念。這是內部控制的萌芽階段?!犊率蠒嬣o典》對內部牽制的定義是“以提供有效的組織和經營方式, 防止錯誤和非法業務發生的業務流程設計。其主要特點是以任何個人或部門不能單獨控制任何一項或一部分業務權利的方式進行組織上的責任分工, 每項業務通過正常發揮其他個人或部門的功能進行交叉檢查 (cross-checked) 或交叉控制 (cross-controlled) 。設計有效的內部牽制以便使各項業務能完整正確地經過規定的處理程序, 而在這些規定的處理程序中, 內部牽制機能永遠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20世紀40年代后期, 內部牽制理論成為企業重要管理方法和概念。內部牽制是以“查錯防弊”為目的, 以職務分離和賬目核對為手段, 以錢物和賬目等會計事項為主要控制對象的初級控制措施。其特點是以賬戶核對和職務分工為主要內容從而進行交叉檢查或交叉控制。一般來說, 內部牽制機能的執行大致又可分為以下四類: (1) 實物牽制; (2) 機械牽制; (3) 體制牽制; (4) 簿記牽制。內部牽制的基本思想是“安全是制衡的結果”, 它基于兩個設想: (1) 兩個或以上人或部門無意識地犯同樣錯誤的機會是很小的; (2) 兩個或以上的人或部門有意識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單獨一個人或部門舞弊的可能性 (朱榮恩, 2001) 。實踐證明這些設想是合理的, 內部牽制機制有關組織機構控制、職務分離控制是現代內部控制理論的基礎。

二、內部控制制度階段:內部控制的產生期

20世紀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在內部牽制思想的基礎上, 產生了內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這是現代意義上內部控制產生的階段。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關系的重大變革, 股份制公司逐漸成為西方各國主要的企業組織形式, 為了適應當時社會經濟關系的要求, 保護投資者和債權人的經濟利益, 西方各國紛紛以法律的形式要求強化對企業財務會計資料以及這種經濟活動的內部管理。

在1934年美國政府出臺的《證券交易法》中首次提出了“內部會計控制”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 的概念, 推行一般與特殊授權、交易記錄、賬面記錄與事務資產對比等差異補救措施。1949年, 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AICPA) 所屬的審計程序委員會 (CPA) 在《內部控制:系統協調的要素及其對管理部門和獨立注冊會計師的重要性》的報告中, 首次正式提出了內部控制的定義:“內部控制包括組織機構的設計和企業內部采取的所有互相協調的方法和措施。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護企業的財產, 檢查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提高經營效率, 推動企業堅持執行既定的管理方針。”該定義提出了從制定與完善內部控制的組織、計劃、方法與措施等規章制度來實現內部控制, 突破了與財務會計部門直接有關的控制的局限, 明確了內部控制的四個目標, 即企業在商業活動中保護資產、檢查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促進遵守既定管理規章。該定義的積極意義在于有助于管理當局加強其管理工作, 但局限性是涉及的范圍過于寬廣。1958年該委員會發布的第29號審計程序公報《獨立審計人員評價內部控制的范圍》中, 根據審計責任的要求, 將內部控制分為兩個方面進行, 即內部會計控制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和內部管理控制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control) 。前者主要涉及內部控制的前兩個目標, 后者主要涉及內部控制的后兩個目標。這就是內部控制“制度二分法”的由來。由于管理控制的概念比較空泛和模糊, 在實際業務中內部管理控制與內部會計控制的界限難以明確劃清。為了明確兩者之間的關系, 1972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審計準則公告第1號》中, 重新闡述了內部管理控制和內部會計控制的定義:“內部管理控制包括, 但不僅僅只限于組織機構的計劃, 以及與管理部門授權核準經濟業務決策步驟上的有關程序和記錄。這種對事項核準的授權活動是管理部門的職責, 它直接與管理部門執行該組織的經營目標有關, 是對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控制的起點。”同時, 明確了內部會計控制度的重要內容包括與保護資產、保證財務記錄可信性相關的機構計劃、程序和記錄。經過一系列的修改和重新定義, 內部控制的涵義較以前更為明晰和規范, 涵蓋范圍日趨廣泛, 并引入了內部審計的理念, 得到了世界范圍內的認可和引用, 內部控制制度由此而生。

三、內部控制結構階段:內部控制的發展期

內部控制結構理論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 這一階段西方會計審計界對內部控制的研究重點逐步從一般涵義向具體內容深化。在這一時期, 系統管理理論成為了新的管理理念, 它認為:世界上任何實物都是由要素構成的系統, 由于要素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非線性關系, 系統必然具有要素所不具有的新特性, 因此, 應立足于整體來認識要素之間的關系。系統管理理論將企業組織當作一個由子系統組成的有機系統進行管理, 注重各子系統間的協調及與環境的互動關系。在現代公司制和系統管理理論的理念下, 前期的內部控制制度已經不能滿足需要。1988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審計準則公告第55號》, 在該公告中, 首次以“內部控制結構” (internal control stracture) 一詞取代原有的“內部控制”一詞, 并指出:“企業的內部控制結構包括為提供取得企業特定目標的合理保證而建立的各種政策和程序”。該公告認為內部控制結構由“控制環境、會計系統 (會計制度) 、控制程序”三個要素組成, 將內部控制看作是由這三個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 提高了對內部控制環境的重視。

1. 控制環境 (control environment) , 反映董事會、管理者、業主和其他人員對控制的態度和行為。

具體包括:管理哲學和經營作風、組織結構、董事會及審計委員會的職能、人事政策和程序、確定職權和責任的方法、管理者監控和檢查工作時所用的控制方法, 包括經營計劃、預算、預測、利潤計劃、責任會計和內部審計等。

2. 會計系統 (accounting system) , 規定各項經濟業務的確認、歸集、分類、分析、登記和編報方法。

一個有效的會計制度包括以下內容:鑒定和登記一切合法的經濟業務;對各項經濟業務適當進行分類, 作為編制報表的依據;計量經濟業務的價值以使其貨幣價值能在財務報表中記錄;確定經濟業務發生的事件, 以確保它記錄在適當的會計期間;在財務報表中恰當地表述經濟業務及有關的揭示內容。

3. 控制程序 (control procedures) , 指管理當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以保證達到一定的目的。

它包括:經濟業務和活動批準權;明確各員工的職責分工;充分的憑證、賬單設置和記錄;資產和記錄的接觸控制;業務的獨立審核等。

內部結構控制以系統管理理論為主要控制思想, 重視環境的因素視其為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將控制環境、會計制度、控制程序三個要素納入內部控制范疇;不再區分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 而統一以要素表述內部控制, 認為兩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聯系的。

四、內部控制整體框架階段:內部控制的成熟期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 對內部控制的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隨著企業公司治理機構的完善、電子化信息技術的發展, 為了適應新的經濟和組織形式, 運用新的管理思想, “內部控制結構”發展為“內部控制控制整體框架”。1992年, 美國著名的內部控制研究機構“發起組織委員會” (COSO) 發布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專題報告—《內部控制—整體框架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 ork) 》, 也稱為COSO報告, 制訂了內部控制制度的統一框架。該報告于1994年進行了增補, 得到了國際社會和各種職業團體的廣泛承認, 具有廣泛的適用性。COSO報告是內部控制理論研究的歷史性突破, 它首次提出內部控制體系概念將內部控制由原來的平面結構發展為立體框架模式, 代表著當時國際上內部控制研究方面的最高水平。

COSO報告將內部控制定義為:“由企業的管理人員設計的, 為實現營業的效果和效率、財務報告的可靠及合法合規目標提供合理保證, 通過董事會、管理人員和其他職員實施的一種過程。”通過定義可以看出, COSO報告認為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 會受到企業不同人員的影響;同時, 內部控制也是一個為實現該組織經營目標提供合理保障所設計并實施的程序。COSO報告提出了內部控制的三大目標和五大要素。三大目標是經營目標、信息目標和合規目標。其中, 經營目標是指內部控制要確保企業經營的效率和有效性;信息目標是指內部控制要保證企業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合規目標是指內部控制要遵守相應的法律和法規和企業的規章制度。

COSO報告認為, 內部控制由五個相互聯系的要素組成并構成了一個系統, 這五個組成要素是: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與審查。

1. 控制環境 (control environment) :

它是指職員履行其控制責任、開展業務活動所處的氛圍。包括員工的誠實性和道德觀、員工的勝任能力、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管理哲學和經營方式、組織結構、授予權利和責任的方式、人力資源政策和實施。

2. 風險評估 (risk assessment) :

它是指管理層識別并采取相應行動來管理對經營、財務報告、符合性目標有影響的內部或外部風險, 包括風險識別和風險分析。風險識別包括對外部因素 (如技術開發、競爭、經濟變化) 和內部因素 (如員工素質、公司活動性質、信息系統處理的特點) 進行檢查。風險分析涉及估計風險的重大程度、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考慮如何管理風險等。

3. 控制活動 (control activities) :

它是指企業制定并予以執行的政策和程序, 對所確認的風險采取必要措施, 以保證單位目標得以實現。實踐中, 控制活動形式多樣, 通常有以下幾類:業績評價、信息處理、實物控制、職責分離。

4. 信息與溝通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

它是指為了使職員能執行其職責, 為員工提供在執行、管理和控制作業過程中所需的信息以及信息的交換和傳遞, 企業必須識別、捕捉、交流外部和內部的信息。外部信息包括市場份額、法規要求和客戶投訴等信息。內部信息包括會計制度, 即由管理當局建立的記錄和報告經濟業務和事項, 維護資產、負債和業主權益的方法和記錄。溝通是使員工了解其職責, 保持對財務報告的控制。溝通的方式有政策手冊、財務報告手冊、備查簿, 以及口頭交流或管理示例等。

5. 監控 (monitoring) :

它是指評估內部控制運作質量的過程, 即對內部控制改革、運行及改進活動評價。包括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外部交流等。

內部控制系統的五大要素實際上內容廣泛, 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刂骗h境是其他控制要素實施的基礎;控制活動必須建立在對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有細致的了解和評估的基礎之上;而風險評估和控制活動必須借助企業內部信息的有效溝通;最后, 有效的監控是保障內部控制實施質量的手段。三大目標與五大要素為內部控制系統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其指導思想充分體現了現代企業的管理思想, 即安全是系統管理的結果。COSO報告強調內部控制是由五大要素組成的整合框架和體系, 為內部控制體系框架的建立、運行和維護奠定了基礎。

綜上所述, 由于社會、經濟、管理環境的變化, 內部控制的職能也隨著變化, 從而引導內部控制理論的演化。從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 內部控制的變革往往源于組織管理的要求, 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 管理手段及工具的創新為內部控制帶來發展的動力。從以內部牽制為中心、通過組織內部各子系統相互控制關系實現的內部控制, 到以COSO為代表的、以預防和防止管理漏洞為目標、通過組織控制與信息系統, 實現系統整體優化的現代意義上的內部控制理論, 從時間上將, 分別對應于兩次經濟革命 (張硯, 2005) 。因此, 在研究分析國外內部控制理論發展與演進軌跡時, 需要結合當時的社會經濟環境和企業組織管理要求, 這樣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內部控制理論發展的本質。

摘要:研究國外內部控制理論產生與發展, 對國外內部控制理論進行深層次的、發展脈絡上的梳理, 找出內部控制理論各階段演進的內在邏輯軌跡, 對深入的理解內部控制理論是非常必要的。同時, 只有正確認識國外內部控制理論發展的特征和內在推動因素, 我們才能更好地借鑒之。

關鍵詞:內部控制理論,發展演進,COSO報告

參考文獻

[1]宋良榮商業銀行內部控制[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 1

[2]朱榮恩內部控制的理論發展[N]中國財經報2001年1月11日第3版

[3]張硯內部控制歷史發展的組織演化研究[J]會計研究2005 (2) :76-81

上一篇: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范文下一篇:述職評議考核工作方案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