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網球產業發展分析

2023-04-15

第一篇:我國網球產業發展分析

我國網球產業發展分析

(一)網球場館建設狀況

1、市場結構分析

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體育場館業無疑是其標志性產業,我國體育場館在政府主導下,數量越來越多,規模也越建越大。由于網球運動在全國掀起了一股新的發展熱潮,網球場館業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群體,實現公益性和效益性的有機結合,加速了自身修建和完善,尤其是我國各省省會城市,網球場館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通過對我國省會城市網球場館數量的分析得知,A+等級網球場館占相當大部分比例,這有利于激發網球場館業的競爭性,提高行業的整體服務水平和經濟效益。但是,我國由市場完全主導的體育場館占比仍然較少,政府仍是投資主體。網球場館業出現了供給不足與場館閑置并存的尷尬局面,當前存在的市場結構不利于網球場館業運營逐步實現全球化、專業化和市場化,使得網球場館業市場集中度降低。產品差異化決定了即使在同一價格下,差異市場的企業市場份額都不一樣。從該角度看,網球場館業產品差異化較大,相對于其他3種場地類型,草地造價最高,而硬地成本最低。以我國4個直轄市網球場館為例,其場租價格最高可達每小時幾百元,我國東部發達地區普遍高于中部,西部次之。從內外因素來看,網球場館業進入壁壘呈現下降趨勢。我國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大市場和資源,引進了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網球場館建設出現多元化投融資局面,場館經營管理模式逐步實現所有權和使用權的有序分離。

2、市場行為分析

當前網球場館在保證滿足社會效益的基礎上,逐漸從政府主導型向市場主導型轉變。隨著民營資本的強勢介入,各省市的網球場館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通常會采用價格策略,降低小時場租費用,以此吸引廣大網球愛好者。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于網球場館業而言,承接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對提升其知名度是一個很好的宣傳途徑。以我國國家網球中心為例,曾多次舉辦中國網球公開賽事,利用大型賽事效應,提升場館知名度,成為了中國場館的象征。

3、市場績效分析

市場績效是市場經濟運行的結果,資源配置效率作為評價市場績效的最基本指標,反映著一個產業的發展狀況。以往,在我國網球場館業存在供給不足與資源浪費、學校場館缺失和利用率低下等問題,嚴重掣肘了網球場館業健康發展。隨著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加快,雖然我國網球場館的配套設置越來越完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東部沿海地區場館資源配置得到良性解決,但在我國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上述問題依舊存在,網球場館業的發展不能有效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相對其他運動場館,市場占有率仍舊不大。

圖表 我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網球場館數量統計表

我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網球場館數量統計表(續)

(二)網球競賽開展綜況

近年來,我國開展了一些網球比賽,其賽事分別有:中國網球公開賽,上海大師杯賽、城市網球公開賽、公司企業網球比賽;高校校級網球邀請賽等;從各種賽事可以看出,我國近幾年舉辦的網球比賽逐漸增多,但除了專業及國際賽事外,目前,大多城市和地區好多比賽都是隨機性的,只有4年一次的各省全運會比賽影響力最大,還有一小部分業余比賽是由網球俱樂部組織舉辦

(三)網球賽事轉播狀況

就當下而言,雖然網球運動在我國仍屬小眾,但恰恰也說明了此項運動的上升空間無限,根據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統計的數據,2013年,在賽事播出比重的對比中,網球暫居第四,排在足球,籃球和臺球之后。

雖然網球賽事有不錯的播出比重,然而,收視率卻普遍偏低,以2013年為例,網球賽事全年的收視率僅為0.18。 圖表 CCTV5主要賽事收視率

(四)網球項目投資動態

1、金地集團投資2.5億元 助力天津網球發展

金地集團與天津市體育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2017年3月在金茂北京威斯汀大飯店舉行。這意味著雙方合作基礎上的職業網球運動員培訓基地正式搭建,天津網球隊征戰賽場也將啟用全新的名稱——金地集團·天津網球隊。

近年來天津網球隊在國內外賽場都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績,奠定了國內網壇的霸主地位:連續15次獲得全國團體錦標賽女子團體冠軍、中國女網“全天津隊”陣容參加2016里約奧運會、2017年澳網女單正賽,6位入圍的球員中有5位來自天津隊,天津名將彭帥包攬兩屆全運會網球項目8枚金牌等等。目前,以張帥、彭帥、王薔、鄭賽賽、段瑩瑩、徐一幡、劉方舟為代表的天津女網一隊組成了國家女子網球隊的主力隊伍,代表著中國女子網壇的最高水平。

作為中國最早上市并完成全國化布局的房地產企業之一,金地集團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網球運動的發展。2011年,金地集團全資成立弘金地體育產業有限公司,全面經營與管理集團旗下的網球產業。5年的時間里,除在深圳、上海、北京、大連等地運營網球俱樂部以外,公司通過前往甘肅定西與河北南宮,選拔兩批網球運動發展基金小球員,培養職業網球隊伍;簽約網壇金花張帥、王薔,開展職業運動員的經紀業務;連續三年成功運營ATP深圳公開賽,并創造深圳網球賽事中“full house”(滿場)盛況,以及開辦國際網球學院等方式,布局網球全產業鏈發展,為推動中國網球運動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據了解,金地集團將在未來5年戰略合作期內,累計投資近2.5億元人民幣與天津網球管理中心共同支持中國網球事業的發展,其中每年贊助天津網球隊500萬。公司負責人表示,將通過團隊、資金資助國內優秀的女子一線球員建立第一梯隊,引進培養16歲至20歲間的具有潛質的優秀運動員形成第二梯隊,以13歲至16歲的潛力球員為第三梯隊,廣泛吸取對網球感興趣、身體素質較高的少年兒童組建第四梯隊。

2、東僑網球中心項目開工

2017年3月24日,市重點項目東僑網球中心項目開工。該項目位于北部新區福寧北路以東,團圓路以北,項目占地面積10畝,建設2片室內賽場,總建筑面積5200平方米,總投資3757萬元,計劃2017年7月底前竣工投入使用。項目的建設將為2018年省運會網球賽事提供場地支持,并成為北部新區體育設施建設的一個先例,有利于推動北部新區體育設施不斷完善。

據了解,2017年東僑共實施省市重點項目15個,總投資191.25億元,其中在建12個,總投資178.55億元,計劃投資54.11億元;預備項目3個,總投資12.70億元,計劃投資0.9億元。為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東僑對照重點項目工作目標責任制要求,細化項目方案,實行“掛圖作戰”,把工程量分解到每月、每旬、每周,并通過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加快工程建設進度,確保逐月序時推進。

第二篇:我國網球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我國網球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國家體育總局人事司劉成亮,山東體育學院王清忠,國家體育總局 網球運動管理中心李友林、張東文,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駱玉峰

網球運動是世界上最具商業價值的體育運動之一。在西方網球發達國家,網球運動十分普及,網球產業相當發達。在我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近幾年我國競技網球在國際賽事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網球運動迅速普及,網球產業潛力巨大。要發展我國網球產業,急需研究網球發達國家網球產業發展現狀及實踐經驗,急需研究我國網球產業發展現狀及制約發展的因素,根據國情,借鑒國外,提出發展我國網球產業的戰略及對策。

一、網球產業概述

(一)歷史悠久的貴族運動

網球運動的起源和發展可以概括為四句話:孕育在法國,誕生在英國,普及在美國,盛行于全世界。古式室內網球起源于11世紀法國的教堂。1873年,英國少校溫菲爾德在古式網球的基礎上,設計發展了室外草地網球,這便是近代網球的誕生。自1878年之后,草地網球由英國的移民、商人、傳教士或軍官傳至全球。19世紀60年代以后,網球運動由英法軍隊和基督教會傳入我國,在軍隊、基督教青年會和教會學校里傳播。

(二)網球產業的基本概念

網球產業是指從事網球經營、管理、服務以及網球相關物質生產的經濟群體和經濟活動的總和。目前,在我國,網球產業主要包括:網球運動訓練培訓產業、網球賽事產業、網球場館經營產業、網球器材裝備制造產業、網球運動咨詢服務產業等。

二、網球發達國家網球產業管理體制和發展現狀

(一)網球發達國家網球產業管理體制

1、網球產業管理機構。從國際網壇來看,國際網球的管理和網球秩序的維護主要依賴于三大國際網球組織,即國際網球聯合會(ITF)、國際職業網球聯合會(ATP)、國際女子職業網球聯合會(WTA)。在網球發達國家,對網球項目實施管理的主要是各國的網球運動協會。同時,網球產業的經紀人或經紀公司依法從事經營活動,接受工商、稅務等方面的管理,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科學的球員管理方式。國際網球組織,對職業球員的管理和賽事資格的確定,主要是利用科學的記分排名系統進行球員管理。規定有資格參加國際賽事的名次,鼓勵球員多參加高水平比賽。

3、網球運動的高度職業化。在網球發達國家,網球運動員投資模式和培養模式充分體現了其職業化特點。從投資模式上看,主要包括家庭模式、經紀人模式、企業模式、國際網球組織模式等。職業球員通過參加商業比賽獲得獎金回報。投資主體按照事先約定從獎金中分成。

4、體育經紀人和體育經紀企業在網球產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形式有網球運動員經紀、網球賽事經紀、體育組織經紀等。

(二)網球發達國家網球產業發展現狀

1、網球市場巨大。網球人口的數量和比例是網球市場的重要指標,代表著網球消費水平以及網球產業的規模。網球發達國家的網球人口占國民的比例一般都在1~5%之間,有的國家還超過了5%。

2、職業球員培養產業十分活躍。職業球員的培養在網球發達國家是重要的網球產業。培養方式主要有家庭模式、經紀人模式、俱樂部模式、國際組織模式等。在家庭模式下,一個球員就是一個公司。職業球員世界排名如能進入前50名,其收入不亞于一個大公司的總經理。2006年,瑞士天王費德勒的比賽獎金超過了800萬美元。

3、網球賽事產業盈利巨大。網球賽事經營主要包括競賽表演

2 服務經營和無形資產開發。競賽表演服務以門票的方式銷售,而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廣告權、特許經營權、轉播權,以及相關信息的使用和出版權等。2006年美網收益達1.6億多美元。

(三)網球發達國家發展網球產業的成功經驗

1、網球運動普及程度高。近代網球在西方發達國家已有130多年的歷史,形成了深厚的網球文化。西方國家經濟社會發達,為網球運動普及提供了經濟基礎,網球運動在西方國家成為三大運動之一。

2、網球運動職業化程度高。網球運動在網球發達國家的職業化程度非常高,充分調動了企業和個人投資網球的積極性,廣泛吸引了社會資金;職業球員有非常好的職業精神,訓練和參賽非常敬業,球員整體素質較高,有利于運動水平的提高。

3、網球產業管理體制市場化程度高。網球產業的投資和運營以體育企業、體育經濟人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率和效益優先;網球運動的管理突出了社會團體和自治組織的作用,強化了行業自律,社會化程度較高。

4、網球產業運作商業化程度高。職業球員的培養、職業賽事的組織、業余網球的開展,都是商業化的運作。商業化運作的主體是企業,企業投資網球的目標是追求利益最大化,這對網球產業的發展產生了強大的驅動力。

三、我國網球產業管理體制與發展現狀

(一)我國網球產業管理體制

1、網球產業管理體制。目前我國體育運動項目的管理體制大體可概括為:體育行政部門占主導、體育事業單位為依托、體育運動協會為補充的復合型管理體制。目前,經費來源是以政府投入為主體,以社會捐贈和市場開發為補充。

2、專業運動員培養和專業隊管理體制。國家為了實施奧運爭光計劃,對奧運項目的訓練和參加國際比賽實行的是舉國體制,即

3 各級體育行政部門管理下的三級訓練和人才輸送體制。專業隊實行集中管理。

3、競賽管理體制。以奧運會、全運會為中心,以青少年賽事、商業賽事、業余賽事為補充的競賽體系。

4、獎金分配方式。目前國家隊運動員實行的分配比例為:運動員、教練員等50%,項目協會獎勵或發展基金30%,運動員所在省區市10%,其余10%上繳國家體育總局。

(二)我國網球產業發展概況

1、逐步形成穩定的消費市場。據統計,2006年,我國網球人口近200萬人,網球消費總額約為80億元。

2、網球場館設施建設快速發展。據調查,2006年,我國擁有各類網球場館近10000片,大部分分布在城市的賓館、飯店、單位、企業、居民區等。

3、網球培訓市場日益火爆。網球學校和網球俱樂部數量不斷增加,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培訓、陪打、網球交流活動。同時,它們也是網球器材裝備的集中消費者,促進了網球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4、網球賽事經營提高了檔次。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ITF、ATP、WTA的頂級或高級別賽事紛紛進入中國,目前國內每年舉辦的國際賽已近20個,獎金總額攀升至370多萬美元。

5、優秀網球運動員正加快融入國際職業網壇。2003年以后,國家網球管理部門為了備戰奧運會,積極與國際接軌,為運動員創造條件參加國賽大賽,從而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較大的突破,我國網球選手世界排名逐步提升,目前已有4名女子選手在世界排名100名之內。同時,多種形式的職業球員培養方式先后在國內出現。

四、制約我國網球產業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發展網球產業的基礎

1、現有管理體制不太適應網球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現有網球運動管理體制,側重于全民健身和奧運爭光,其有限的人力、物

4 力、財力主要集中于奧運爭光和全民健身方面,對于發展網球產業,從機構設置、政策制定、人員配置、工作重點等方面,都難以適應網球產業的快速發展。

2、網球產業政策尚不健全。目前,網球管理部門的工作重點在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和“奧運爭光計劃”,對網球產業的發展重視不夠,缺乏發展網球產業的整體規劃和政策措施。

3、網球產業基礎設施薄弱。由于經濟水平的制約,網球運動在我國普及程度還不高,發展網球產業的基礎條件還比較薄弱。如網球場館數量有限。

4、網球運動競技水平還不高。從整體上看,我國網球運動整體水平不高,沒有形成對網球產業發展的整體帶動作用。

5、網球產業經營人才隊伍建設滯后。網球產業領域缺乏能經營、會管理的經濟人才,尚未形成一批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優秀經營人才隊伍,制約網球產業的發展。

6、網球市場還不夠大。目前,我國網球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約為0.15%,與網球發達國家相比還比較低。加上人均消費水平不高,決定了我國網球產業的總體規模還不高。

(二)網球運動職業化程度

1、職業化程度不高。我國現有網球運動員絕大多數是國家培養的、靠國家發放工資維持生活、擔負為國爭光使命的專業運動員,不是職業球員。

2、職業化與現有體制的沖突。由于目前我國體育管理體制實行的是舉國體制,市場化、社會化、商業化程度不高,推行職業化,必然與現有體制產生一定的沖突。如社會投資網球少,獎金分配方式與國外差異較大等。

3、職業精神不足。我國現有體制下培養的運動員,在職業精神、職業素質方面與網球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影響職業網球的發展。

(三)網球運動的商業化程度

1、運動員的專業隊培養模式的非商業化。目前網球運動員主要是國家培養模式,為專業運動員,通過商業模式培養的職業球員還為數不多。

2、網球賽事的泛商業化。網球賽事主辦和運營主體不是企業,不是完全的商業化模式。主辦、承辦和運營方,主要是政府、網球行政部門、網球協會等部門,同時吸引一些企業參加,開展招商引資,補充賽事所需經費的不足。

3、網球產業投資不旺。由于國內網球人口少,頂級賽事少,網球職業化程度不高,網球消費市場不大、不夠穩定,導致商家投資網球賽事的熱情還不高。

五、發展我國網球產業的戰略思考

(一)發展我國網球產業的方向及目標

1、發展我國網球產業的基本方向。進一步完善網球運動管理體制,強化網球項目協會的職能作用,加快網球場館設施建設,推進網球運動職業化進程,活躍國內網球競賽市場,扶持網球器材裝備制造業,進而推進網球運動的普及,繁榮網球市場,促進網球消費,為促進全民健身的深入開展和奧運爭光計劃的實施做出應有的貢獻。

2、發展我國網球產業的基本目標。“十一五”時期基本形成管理體制科學,運行機制高效,配套法規健全,消費市場活躍,多業并舉、結構合理的網球產業發展格局。力爭用5至10年的時間,把我國網球產業發展成為繼足球、籃球之后的第三大體育產業,成為體育產業的新的增長點。

(二)發展我國網球產業的戰略對策

1、深化網球產業管理體制改革,健全發展網球產業的相關政策。理順政府、事業單位、社團、企業之間的關系,準確定位各自職責和權限,形成職責明晰、權責一致、各司其職、互為補充的管

6 理體制;深入調研,借鑒國外,科學設計,制定我國網球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依法管理,健全發展網球產業的宏觀調控、人才培養、賽事管理、市場監管等相關法規政策,調動和發揮各方面參與發展網球產業的積極性。

2、完善網球管理制度,探索有中國特色的職業化道路。在堅持舉國體制的基礎上,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網球職業化道路。改革國內網球競賽的參賽辦法,增加比賽次數,提高比賽激烈程度,鼓勵職業球員參賽,為職業球員成才提供舞臺;改革現有網球人才選拔體制,逐步用國內積分排名的辦法取代原有的國家、省市、地方三級人才選拔、輸送體制,建立國家、社團、企業、個人等共同參與的多元化網球人才培養體制,吸引更多的個人和企業投資職業網球;改革專業隊獎金收入分配方式,提高運動員的分成比例,建議將原來的分配比例改為運動員、教練員、輸送人才的地方、協會之間6:2:1:1的比例。

3、統籌規劃,打造網球產業體系。加快網球場館設施建設,為網球產業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完善全國網球競賽體系,促進網球賽事產業的開發;加強對網球無形資產的經營開發,重視培養網球球星;與媒體合作,開發共贏。

4、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建立一支能經營、會管理的網球產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按照網球產業發展的要求,多渠道、多形式去發現和培養網球經營管理人才,既要立足現有人才進行培養,提高其業務素質和經營管理能力;也要解放思想,引進人才,為我所用。逐步建立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人才選拔機制,建立一流人才、一流待遇的分配機制,吸引更多的經營管理人才投身于網球產業。

第三篇: 我國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研究綜述

摘要:對我國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研究進行綜述和討論,發現了目前該領域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該領域今后研究努力的方向:1)加強對我國網球后備人才培養體制的研究:2)增加對男子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研究;3)增加對俱樂部培養模式和家庭個人培養模式的研究。

關鍵詞: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研究綜述

前言

21世紀是屬于人才競爭的時代,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關鍵戰略正是人才資源的開發、培養和儲備,有競爭才能促發展。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的培養在網球運動發展中起著戰略性的作用,他們是中國網球未來的主力軍,肩負著提高和發展我國網球整體實力的責任和使命,應依據我國的實際國情,采取具有我國特色的方法推進網球運動員的成長,使之適應國際網球運動發展的趨勢和技術發展的需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網球運動也開始普及,中國網球實力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在奧運會和國際頂級賽事中,中國女子網球的運動員取得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突破,在這些光鮮亮麗成績的背后,我國網球后備人才匱乏也是不爭的事實。據有關數據統計,美國的網球人數占全國總人數的1/14,有兩千多萬人打網球,其中少兒網球占40%以上;德國有10多萬 14-18歲的青少年到網球協會登記注冊;瑞典青少年網球選手有5萬余人,而我國網球隊伍和網球人口比例則十分薄弱,目前專業網球運動員只有400多人,12歲以下少年網球人口數量不足5000人[1]。這一現狀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網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的一大瓶頸,這是一個需要我們深入研究,亟待解決的課題。

1 有關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和發展對策的研究。

現狀和發展對策的研究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是研究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學者在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在網球后備人才隊伍的選材,教練員,訓練方法等現狀分析的比較透徹,趨勢研究主要是通過對我國各個省市后備人才培養進行調查研究,從而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

陳海在《四川省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中提出“制約四川省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的因素主要有:資金投入不足、教練員科學訓練水平不高、教育制度與后備人才培養制度的不協調。此外,經濟發展的水平不高、管理部門制度的不夠完備和訓練條件差也是制約我省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2]”文章指出借鑒國內外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現今經驗,結合四川省的實際情況建立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模式,利用社會資源、學校等多種途徑,擴大我省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的基礎,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的后備人才培養體系。

朱春輝在《山西省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調查分析研究》通過對山西省青少年網球培養的途徑和模式、訓練和比賽、教練員基本信息、培養管理等的現狀進行了系統分析和論證,指出“在山西省各大城市中小學中短式網球的開展不夠理想,大多數運動員沒有短式網球的過渡階段,直接進行標準網球的訓練,球感的培養和基本功的練習所需時間較長,對技術動作的規范化也有一定影響。[3]”等總結,為我國今后的網球后備人才培養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刑曉園在《江西省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研究》中通過對江西省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提出了“加強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科學選材;堅持多元化的培養模式,突出發展“體教結合”社、企共辦的培養模式;實現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拓寬獲取資金的渠道;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4]”等實質性的建議,為我國競技網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李妍在《徐州市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和對策研究》分析、討論了徐州市青少年網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并提到了“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圖,鼓勵拓寬經費來源渠道,積極吸引社會資源,爭取社會贊助和個人投資等多種渠道;定期舉辦青少年網球比賽,增加青少年參加比賽的機會,改變運動員參加大賽機會少的現狀;降低參賽資格,讓更多的青少年感受網球運動;加強對網球運動的宣傳,尤其對青少年網球運動的宣傳。通過各路媒體,擴大青少年網球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有利于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社會環境。[5]”等觀點,結合徐州地區具體情況制定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的培養計劃,完善培養體制;盡可能的避免教學資金和資源的浪費,最大范圍的利用社會各界的積極力量,最大限度的發掘徐州地區網球發展的潛力,走出一條符合徐州市實際情況的網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道路。

湯印超在《遼寧省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一文中主要對遼寧省青少年網球訓練工作開展現狀和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進行調查分析,提出了不斷健全遼寧省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管理制度,完善青少年優秀運動員輸送和交流的規章制度,對青少年網球運動員進行科學化管理;省市各網球隊應加強與遼寧省體育院系、體育科研所合作,不斷增加網球訓練的科學化程度;加強對教練員的培訓,定期對教練員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崗位培訓,不斷提高教練員的綜合文化素質和科學訓練水平[6]。

2 有關網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王建,孫正在《中外網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比較與分析——對中國網球運動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啟示》通過與美國、德國、俄羅斯以及瑞士等網球強國的網球后備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全面的對比,找出中國在網球后備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差距,進而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我國應該加深對網球文化了解,建立本土網球文化。強化舉國體制優勢基礎上,構建中國國情特色的培養模式,繼續走競技體育與職業體育相融合的職業化發展道路。完善后備人才培養的管理體系,創建對基層教練員的有效激勵機制,加大教練員考核培訓力度。根據網球職業運動的規律,構建中國特色的選材、教學訓練理論體系。建立完善的國內網球競賽體系,增加國際競賽次數。多渠道籌集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建國際一流網球培訓基地[7]。

熊靈敏在《中俄女子競技網球實力及后備人才培養比較研究》分別從中俄女子競技網球實力、競技戰術運用效果、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職業化現狀幾個方面進行比較,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1.努力提高比賽成績;2.繼續提高技戰術水平,增強心理素質;3.完善和改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方式和方法;4.進一步向職業化邁進,與國際接軌[8]。

王濤在《中國競技網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中首先分析了“舉國體制”培養模式的利弊,以及我國在體制轉軌后出現的新興的培養模式,然后又介紹了西方國家網球職業運動員的培養模式,最后提出了堅持職業化改革方向,盡快與國際賽事接軌、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競技網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堅持競技網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多元并存的格局、培育競技網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共同發展的環境這四條完善我國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思路。具體措施包括中國競技網球必須堅持職業化改革方向,堅持國家、集體、個人和企業四位一體和“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道路,加快與國際賽事的接軌;結合中國國情和網球項目的實際發展情況,發揮舉國體制下的專業隊培養模式的主導作用,引入市場機制,繼續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競技網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模式[9]。

宋開有在《上海市網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中論述了上海市在體工隊為主導的網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下出現的主要問題有網球后備人才選材難,尖子生不多、訓練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教練員的配備情況不容樂觀、資金問題。并對上海市現有的體工隊、網球俱樂部、網球學校以及個人和家庭培養四種培養模式的優劣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要改革和完善體工隊培養模式,健全網球學校的管理體制,學習國外知名網校的培養體系,“市場為主、政府為輔”人才走向市場[10]。

鄭一才在《我國網球后備人才培養中網球學校培養模式的研究》從我國發展較好的6所網球學校為切入點進行調查,詳細的分析了這6所網球學校的基本構成狀況、教學訓練體系、管理體系和保障體系。并且認為,目前我國我國網球學校已經發展到了擴大網球市場,進行市場化運營的階段。同時,作者在文章中還進行了中外網球學校(個案)進行對比分析,認為我國距美國等網球學校開展的好的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但說明我國的網球學校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進行扶持,對其進行監督、管理、組織參加高級別賽事,并采取考查形式進行定期考核和評估;加強學校的內部管理,定期培訓學校管理人員,使網球學校能夠循序漸進,穩步發展;加強網球學校與相關部門的交流與合作,發揮網球學校培養出人員的自身優勢,為網球學校的學生增加就業機會;嚴格執行教練員的“持證上崗“原則,定期對教練員進行交流、考核,把有發展的教練員送往國外進行培訓,聘請國際知名教練來國內執教[11]。

3 有關網球教練員素質的研究

網球運動員的運動水平與教練員息息相關,網球教練員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著我國后備人才培養、以及網球這個項目整體運動水平的提高,近年來我國對學者對網球教練員素質的研究文獻也越來越多。

李興在《河南省各地市體育運動學校網球教練員現狀調查和分析》中發現:①從事網球訓練工作的教練員中男性比例較大;年齡結構年輕化趨勢明顯。②網球教練員參加培訓的情況不夠樂觀。③網球教練員對科研的興趣度不高,整體科研水平比較低。④大部分教練員有短期的訓練計劃,但是制定長期訓練計劃的教練員很少;訓練計劃執行方面不夠理想。⑤教練員帶隊參加比賽的次數較少,運動員比賽經驗不足;教練員恢復手段過于傳統。針對教練們的不足,作者認為,要建立完善的網球教練員競聘上崗制度。在選用教練員時要使用競聘上崗制度,使那些訓練經驗豐富,文化層次高,運動技術強的運動員加入到教練員當中來;學校領導要對教練員崗位培訓引起高度的重視,進一步完善網球教練員培訓制度;提高網球教練員的科研能力,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教練員科研經費的投入,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河南省的網球教練員應該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科學地制定訓練計劃,為網球運動的長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12]。

方兵鋒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業余網球教練員素質及其對策研究》對上海市浦東新區部分網球教練員的心理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管理素質、條件素質、身體素質六大素質進行了調查分析,發現上海市浦東新區業余網球教練員性別、年齡、學歷、運動經歷、執教年限等方面的人員分配結構還不是非常合理,創新能力、對學員的活動安排能力、專業資格、資歷等素質較弱。為不斷提高上海市業余網球教練員的整體素質,更好的滿足業余網球市場需求,使上海業余網球沿著規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健康深入的發展,作者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以下策略:建立國家-地方-用人單位三級教練員管理體制;加強業余網球教練員自我學習、評優及教練員間的交流;強化業余網球教練員監督機構[13]。

姜權在《江蘇省業余體校網球教練員現狀與對策研究》對江蘇省業余體校網球教練員的結構現狀、基本素質結構、繼續教育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文章中指出江蘇省業余體校網球教練員本科學歷的較多,高職稱較少,主要以初級和中級為主;教練員運動經歷多元化,專業網球運動員出身的比較少,國家二級和國家一級的較多;教練員的基礎和專項知識水平較好,外圍知識掌握能力較差;臨場指導能力不夠,科研成果少,參加學術交流機會少和對科研不夠重視,致使科研能力比較薄弱,有相當一部分的教練員外語口語能力較差。并且給出以后努力的方向:加強計算機、外語口語學習和崗位培訓,增加科研培訓,規范教練員相關制度,努力提高整體業務素質水平;推進科學選材,加強臨場指導能力;加強教練員崗位培訓;優化全省青少年網球發展;編寫適合與我省實際情況相符合的培訓和相關專業教學訓練教材;增加比賽地區,大力開展省市不同規模的比賽[14]。

曹彥鋒在《山西省體育運動學校網球教練員現狀及對策研究》提出要加強我省體育運動學校網球教練員隊伍建設,提高其業務水平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做出改革:①聘請省內外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的教練員到我省體育運動學校中任教,發揮其傳、帶、幫的作用,使年輕教練員提高其執教水平,充分發揮高等體育院校的作用,挖掘并留住優秀的網球教練員,將系統教育與對外引進高水平教練員相結合;②要求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并對訓練進行有效的反饋。同時在訓練中,改變訓練觀念,積極采用國內外先進的方法及思想。網球教練員要在遵循科學訓練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找出適合運動員訓練的方法和手段,對運動員進行區別對待。③我省體育管理部門應建立專門的科研選材機構,為教練員提供先進的儀器和設備,統一管理、指導、監督我省體育運動學校網球運動員的選材工作。④我省相關部門要制定網球教練員定期培訓制度,并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培訓要有連續性、計劃性,為我省教練員提供更多的交流機會。⑤教練員的選拔要采用向社會招聘,競爭上崗的形式。爭取做到持證上崗,優勝劣汰。同時領導要重視并提高我省體育運動學校網球教練員的地位和待遇,改善單位獎勵制度,激發教練員的工作積極性[15]。

4 研究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的思考

綜述所述,在國內,該領域雖然有了一定的研究,但也存在以下幾個不足:①國內學者關于網球后備人才研究主要集中在培養現狀與發展對策、培養模式和教練員素質等方面,但對我國網球后備人才培養體制的研究比較少;②男子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研究文獻幾乎沒有③缺少對俱樂部培養模式和家庭培養模式的研究。因此,今后這一領域的研究應盡量加強對網球后備人才培養體制的研究;重視對男子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研究;增加對俱樂部培養模式和家庭培養模式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艷.對中國網球職業化改革的探討[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6(2):85-88. [2] 陳海.四川省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四川大學,2008(6):46-48. [3] 朱春輝.山西省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調查分析研究[J].山西師范大學,2012(8):39-41. [4] 刑曉園.江西省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2008(3):30-35. [5] 李妍.徐州市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和對策研究[J].蘇州大學,2013(3):46-47. [6] 湯印超.遼寧省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2012(8):34-35. [7] 王建,孫正.中外網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比較與分析——對中國網球運動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啟示[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2(2):77-78 [8] 熊靈敏.中俄女子競技網球實力及后備人才培養比較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2010(5):36-38. [9] 王濤.中國競技網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2010(5):31-32. [10] 宋開有.上海市網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2010(6):30-32. [11] 鄭一才.我國網球后備人才培養中網球學校培養模式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2010(6):50-51. [12] 李興.河南省各地市體育運動學校網球教練員現狀調查和分析[J].河南大學,2011(5):32-33. [13] 方兵鋒.上海市浦東新區業余網球教練員素質及其對策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2010(6):28-29. [14] 姜權.江蘇省業余體校網球教練員現狀與對策研究[J].2009(3):29-30. [15] 曹彥鋒.山西省體育運動學校網球教練員現狀及對策研究[J].2011(6):30-31.

第四篇:我國水電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摘要:水電資源是我國的優勢資源,但由于歷史及政策的雙重原因,開發步伐相對緩慢,開發投資主體比較單一,資源優勢沒有形成產業優勢。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國水電資源分布特點、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目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認為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環保要求的日益提高,電力結構的優化調整,以及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全面實施,我國水電產業有以下幾個發展趨勢:促進水電產業健康發展的宏觀環境必將改善;水電開發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頭戲;調峰水電是東部水電開發的新要求;水電產業投資主體及資金來源增多;流域性或區域性的水電公司逐步形成壯大。關鍵詞:水電 產業 發展趨勢水電作為清潔與可再生能源,運行調度靈活,具有綜合開發利用效益,各發達國家都將其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水電資源是我國的優勢資源,但由于歷史及政策的雙重原因,開發步伐相對緩慢,開發投資主體比較單一,資源優勢沒有形成產業優勢。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環保要求的日益提高,電力結構的優化調整,以及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全面實施,可以預期,我國水電產業新的發展時期已經來臨,水電產業大有可為。 1 水電資源的分布特點我國幅員遼闊,河流眾多,徑流豐沛,地勢起伏變化大,蘊藏著非常豐富的水能資源。據1977~1980年進行的全國水能資源普查結果(不包括臺灣省),全國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6.76億千瓦,折合年發電量5.92億千瓦時,其中可開發水電裝機容量3.78億千瓦,年發電量1.92億千瓦時。不論是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還是可能開發的水電裝機容量,我國在世界上均居第一位。其分布有如下特點: 1.1 總量十分豐富,人均資源量不高按我國國土面積平均計算,可開發的水能資源為36.2千瓦/平方公里,高于世界平均數16.3千瓦/平方公里;而按人口平均為0.37千瓦/人,低于世界平均數0.48千瓦/人水平。以電量計算,中國約占世界水電總量的15%,而我國人口卻占了世界的21%,因此人均資源量并不富裕。按照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到2050年,我國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如果按人均裝機1千瓦計算,全國電力總裝機應達到15至16億千瓦。至此,即使常規水電全部開發出來,加上抽水蓄能電站,水電比例也只占到30%左右。所以,我國的水電資源雖然總量非??捎^,但都為國家建設所需要,十分珍貴。大部分水電資源點的開發都將成為電力產業發展、國土資源開發與國民經濟上新臺階的重要組成部分。 1.2 時空分布不均衡,與市場要求不協調從空間分布上看,全國水電資源總量的四分之三集中在經濟相對落后、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區,其中云、川、藏三省(自治區)就占60%。其次是中南和西北地區,分別占15.5%和9.9%。而經濟發達、用電負荷集中的我國東部的華東、華北、東北三大地區,包括遼、吉、黑、京、津、冀、魯、蘇、浙、皖、滬、粵、閩等13個省(直轄市)僅占7%左右,而且開發程度較高。所以,水電東送是水電資源分布特性與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共同要求。從時間分布上看,我國大陸多屬季風氣候區,河川徑流年內、年際分布不均,豐枯季節、豐枯時段流量相差懸殊,自然調節能力不好,穩定性差,因此,要滿足電力市場的實際需求,必須重視具有調節性能的水庫電站開發,發揮流域梯級水電站及區域水電站群的聯合調度優勢,發揮大區域水電站之間的相互補償優勢。

1.3 局部河段或區域資源集中,可形成規?;乃娀馗鶕恿魈匦?、水系分布與開發條件等自然情況,我國水電科技工作者規劃出十二大水電基地,這就是金沙江水電基地、雅礱江水電基地、大渡河水電基地、烏江水電基地、長江上游水電基地、南盤江紅水河水電基地、瀾滄江干流水電基地、黃河上游水電基地、黃河中游水電基地、湘西水電基地、閩浙贛水電基地與東北水電基地。十二大水電基地規劃的總裝機規模2.1億千瓦,年平均發電量1億千瓦時。這十二大水電基地是我國的水電資源富礦,或河段集中,或區域集中,各項目的技術經濟指標相對優越,便于集中開發,集中管理,集中外送,便于梯級與區域的補償調節與優化調度,可形成規模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2 發展現狀按2000年4月統計,全國水電裝機已達7297萬千瓦, 1999年度發電量2340億千瓦時,居世界第二位。但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仍然很低,按裝機容量統計,開發程度為19.3%,遠遠低于工業發達國家50%~100%的開發水平,位居世界第83位,排在很多發展中國家如印度、越南、泰國、巴西、埃及等之后,與中國是世界水電資源第一大國及世界發展中的大國地位很不相稱。我國水電資源的開發程度也不平衡。東部地區,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率很高,除國際界河外,60%以上的水電資源已得到開發,優秀的水電工程點已經基本開發完畢。而西部地區的水電資源開發才拉開壯觀的序幕,現狀開發率僅為7.5%。西部地區的河流落差大,河谷下切深,資

源集中,淹沒損失小,水電站的技術經濟指標普遍優于東部,一大批優秀的水電工程點及規?;乃娀氐却_發與建設,西部地區的水電事業大有可為。經過建國五十多年來的建設實踐,我國的水電技術已具國際水平。目前全國已修建了5萬多座水電站,其中大中型水電站230多座,建成發電的百萬千瓦級以上的水電站有近20座。以長江干流第一壩——271.5萬千瓦裝機規模的葛洲壩水電站,和目前中國第

一、世界第三的240米高雙曲拱壩——330萬千瓦裝機規模的二灘水電站,以及在建的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1840萬千瓦裝機規模的三峽水電站等為代表的大型水電項目的建設,標志著我國的水電技術已邁入世界先進行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水電投資與建設管理體制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投融體制改革方面,由過去單一的中央政府撥款投資,轉變為中央、地方、企業、個人、外商等多種主體或主體組合的籌資形式,同時利用銀行貸款、設備信貸、BOT、發行股票與建設債券等多種融資手段與融資組合手段進行項目開發建設。在建設管理體制改革方面,全面實施以項目法人為主體的業主責任制、招標承包制、建設監理制。項目的整個運作程序基本走上了市場體制軌道,從一定程度上理順了生產關系,解放了生產力,并為水電產業領域向更深層次改革與更高層次發展奠定了前提與基礎。八十年代后期,我國開始探索水電滾動開發機制,組建大型流域水電開發公司。這些公司以已建或在建的水電項目為母體,實行流域梯級滾動開發,基本原則和運作模式大都是“流域、梯級、滾動、綜合”。如清江公司、烏江公司、五凌公司、桂冠公司、大渡河公司、瀾滄江公司、黃河上游公司等。目前,大部分流域公司均按計劃實施著自己的開發目標,并通過前期投入占領著流域項目資源,即按照“一邊運行著、一邊建設著、一邊準備著”的發展軌跡朝著規?;较驍U張,實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強。個別公司已成功上市,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

3 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國的水電開發雖然成績斐然,但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存在著許多深層次的問題,阻礙著水電產業的發展進程。 3.1 市場問題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目前的電力市場是一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轉換階段的畸形市場,需求與供給關系十分復雜,真正的市場機制沒有形成。一方面,作為電力產品供給整體的發、輸、供三個環節,過去統一由政府電力部門投資建設與控制運行。改革開放后,為改變電力供給緊張局面,國家放開發電市場,走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集資辦電之路,但實行的是還本付息電價,因此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競爭。辦電者是眼前第一,什么快來什么,單位投資高、建設周期長的水電,雖長遠效益好,也不為投資者所重視。另一方面,國家所控制的電網,售電時目前只執行生活、生產及行業區別電價,沒有執行分時電價或峰谷電價,相應的也不分入網電力產品質量,一律執行國家的審批電價,被動吸納價格與價值背離的各種電力產品,水電站的容量價值不能體現,直接影響了有調蓄能力的優質水電資源點的開發。同時,由于全國性的大規模輸電網絡或跨大區域的輸電網絡沒有形成,遠水解不了近渴,加上局部經濟利益驅使,使國家的電力資源不能很好地實現大區域范圍上的優化配置,西部的水電資源開發因此受到市場空間的制約。 3.2 政策問題國家的宏觀政策不利于水電產業的發展。一是稅收政策,水電稅賦過高。其他行業稅改前后的稅賦水平基本不變,而水電稅賦成倍提高。如增值稅部分,稅改前電力行業約為10%,稅改后火電抵扣燃料后約為8%,而大中型水電由于上游無抵扣則全額繳納17%。又如國家為發展核電,對國內不能生產的核電機組免征進口稅,而對國內也不能生產的大型抽水蓄能機組卻要全額征收進口稅。二是價格政策,價格與價值脫節。我國的電力產品價格由國家控制審批,價格體系是世界上最復雜的,還沒有實行《電力法》規定的“同網同質同價”,市場價格與價值不對應,水電站的容量價值不能體現,水電的電量價格也相對偏低,出現“以水補火”現象。據原電力部財務核算統計,1980至1996共17年間,水電的售電量僅占總售電量的16.3%,而創造的實際利潤卻占總利潤的64.9%。顯然,水電的價值被“大鍋電”平攤。三是金融政策,貸款償還期太短。國家金融機構沒有針對水電產業特性制定相應政策,大中型水電項目的還貸期同其他基礎項目一樣,這與水電項目一次性投入大,建設周期長,運行年限長的實際情況不適應,造成水電項目還貸期電價過高,影響項目決策與入網。四是淹沒賠償政策,不利于水電發展。新《土地法》、《林業法》頒布實施后,土地及林地補償政策沒有體現水電項目占用土地、林地的特性,而與其他占地“一視同仁”,造成水電項目所處偏遠位置的土地價值高估,而其對國土開發的積極意義沒有體現。同時,只考慮到水庫淹沒的林地損失,而沒有考慮到水庫形成后對自然生態補償效應。結果提高了水電項目的建設成本,降低了水電的競爭力。五是環境政策,國家沒有對

清潔能源采取鼓勵措施,對火電的煙塵排放限制不到位,水電的環保優勢顯示不出來。 3.3 認識問題對水電認識不到位。一方面,由于水電要攔河筑壩,要泄洪消能,要兼顧防洪、灌溉、城市供水、航運、養殖等綜合利用任務,所以前期工作相對復雜,一次性投資大,工期較長,人們往往只看到這些難處,而對水電項目建成后的長期效益卻認識不足。另一方面,不少人對水電技術的認識只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沒有看到經過廣大水電工作者的不斷實踐,近些年我國水電項目的勘測設計、施工組織、建設管理及設備制造水平都有長足的發展,水電項目的建設效率有較大的提高。同時,一些業內人士,受“靠水電項目自身滾動開發”的傳統經濟理念影響較深,缺乏資本運營意識,對資本市場作用與利用認識不夠,資本擴張的手段與方式單一,因此不能走向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4 水電產業發展趨勢水電產業和其他基礎產業一樣,其發展趨勢和國家的宏觀發展方向與要求密切相關。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水電產業必將面對一個較為規范的電力市場,其發展必然要遵循這個市場規則,通過競爭與創新贏得廣闊的市場空間,從而使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達到消費者、企業、國家、社會都因此受益的目的??梢钥隙?,未來的

水電產業發展將緊跟市場需求與政策導向??傮w趨勢是: 4.1 促進水電產業健康發展的宏觀環境正在改善經過改革開放二十余年的努力,目前,我國的電力供需矛盾已得到暫時緩和,國家電力系統一方面加快電網建設,擴大輸配電能力,另一方面積極優化和調整電力結構。即由過去重點建設電源轉為重點發展電網;由過去重點建設火電轉為重點開發水電;由過去重點建設見效快的徑流水電站轉為重點建設調蓄性能好的大型龍頭水電站。同時,以“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核心內容的國家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即將出臺,競價上網的原則就是“同網同質同價”與“優質優價”,這就為水電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確定了水電產業發展的市場導向。由于水電的優勢越來越為人們所共同認識,優先發展水電已成為國家的電力建設方針,相關政策一定會陸續到位。在稅收政策上,降低水電增值稅的呼聲越來越高,有關方面正在積極研究與協調,對水電的不公平待遇有望很快得到解決,有理由相信,促進水電發展的這一合理要求將變為現實,預計未來水電增值稅在8%左右;在金融政策上,針對大型水電項目建設周期長,運營年限長,工程投資高,運營成本低,收入穩定可靠等特點,隨著改革的深入,金融機構一定會改變現行的將水電等同于一般基礎產業項目的作法,延長貸款年限,適當降低貸款利率,甚至給予財政貼息政策等。目前國家開發銀行已將大型水電項目的貸款償還期限延長至25~30年,預計有能力的各大商業銀行也會推出相應的金融產品;在環保政策上,鼓勵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是全球的呼聲,一些發達國家規定電力產品消費中的清潔能源必須占有一定比重,中國有保護大氣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義務,一些有識之士正呼吁我國盡快制定電力市場水電配額制,與此相應的環保立法標準及監督水平的不斷提高,將使水電的主要競爭對手煤電成本大幅度提高,優先發展水電的政策將落到實處,這正是水電產業發展的利好趨勢。 4.2 水電開發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頭戲西部大開發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主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解決我國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二是解決國家資源優化配置問題;三是解決包括江河之源保護在內的生態與生存環境問題,最終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無論從哪一方面看,水電在西部大開發都有著獨特的地位。水電“西電東送”是我國能源資源分布特性的必然要求,是我國電力產業發展的指針。國家電網的大區域聯網布局正是這一必然要求的體現。根據電網發展規劃,我國近期將形成由華北、東北、西北、加山東電網連成的北部電網;由川渝、華中、華東、加福建電網連成的中部電網;由云南、貴州、兩廣、加港澳電網連成的南部電網。這三大電網實際上就是西電東送的三大通道。一方面,東部的發展需要充足的電力,從全國發展的平衡要求看,東部有義務將電力市場空間盡可能留給西部,充分認識到,東部人口集中,環境容量有限,接受西部清潔能源也是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西部的發展需要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形成經濟增長點與經濟支柱,水電是西部地區得天獨厚的資源,水電開發的移民少,調節性能好,單位造價低,產品具有價格優勢,競爭力強。實際上,水電開發投資本身就是拉動西部經濟發展及改善西部生態與生存環境的直接因素。所以從一定程度上看,開發水電就是開發西部,水電開發必然要擺到西部大開發的重點位置。目前,大規模的西部水電開發已經起步,籌劃多年的龍灘水電站(裝機容量420萬千瓦)、小灣水電站(裝機容量420萬千瓦)、公伯峽水電站(裝機容量150萬千瓦)、三板溪水電站(裝機容量100萬千瓦)、洪家渡水電站(裝機容量54萬千瓦)已經或即將開工;以糯扎渡水電站(裝機容量550萬千瓦)、構皮灘水電站(裝機容量200萬千瓦)、拉西瓦水電站(裝機容量372萬千瓦)、

瀑布溝水電站(裝機容量330萬千瓦)、景屏

一、二級水電站(裝機容量600萬千瓦)、溪落渡水電站(裝機容量1200萬千瓦)等為代表的一批巨型水電工程點的前期工作正在加緊進行;紅水河、瀾滄江、川西、黃河上游東送的水電基地雛形已經形成。 4.3 東部地區的水電開發呈現新的特點隨著東部地區經濟的飛速發展,電力需求增長很快,一方面用電量連年大幅度增長,年均增值8%以上;另一方面用電峰谷差越來越大,峰谷差的增加幅度快于用電量的增長幅度。調峰與備用容量不足一直困擾著東部電網的安全與穩定運行。從經濟角度看,東送的西電又解決不了這一矛盾。市場的現實需求給東部地區的水電開發指明了新的方向,即東部急需調峰電源,調峰水電是東部水電開發的新要求。由于東部地區常規的優秀水電資源點大多已得到開發,未開發的有一定規模的水電資源點多數淹沒損失大,因此,東部調峰水電的開發出現三大趨勢: 一是抽水蓄能電站進入大發展時期。抽水蓄能是一個儲存電能以靈活運用的過程,通過電能的轉換與再轉換,在電網中調峰填谷,從而確保電網的安全與穩定運行。抽水蓄能電站雖不能增加電能供應,相反還要損耗電能,即通常所說的“四度電換三度電”,但其增加的是有效電能的供應,將低價值的電能轉換為高價值的電能,提高的是整個電網的運營效率。抽水蓄能電站越來越為電網運營者所重視。抽水蓄能電站主導東部地區現在和未來的水電開發,是市場與資源兩項因素所共同決定的。東部地區目前已建成運行了潘家口(裝機容量21萬千瓦)、十三陵(裝機容量80萬千瓦)、天荒坪(裝機容量180萬千瓦)、溪口(裝機容量8萬千瓦)、廣州(裝機容量240萬千瓦)等抽水蓄能電站;在建或籌建的有西龍池(裝機容量100萬千瓦)、泰安(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瑯琊山(裝機容量60萬千瓦)、宜興(裝機容量100萬千瓦)、桐柏(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等抽水蓄能電站;另外還有荒溝(裝機容量120萬千瓦)、蒲石河(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張河灣(裝機容量100萬千瓦)、響水澗(裝機容量100萬千瓦)、板橋峪(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等一大批尚在勘測設計的抽水蓄能電站。如按電網中抽水蓄能電站10%左右的經濟合理比重計算,東部地區必然迎來抽水蓄能電站的大發展時期。

二是新建的常規水電站均充分考慮其調峰作用。在東部,未開發的有一定規模的常規水電資源屈指可數。東北地區除國際界河外,僅剩第二松花江上游梯級(裝機容量約50多萬千瓦)和嫩江上游梯級(裝機容量80萬千瓦左右);華北地區僅剩東西結合部、多數項目開發條件較差的黃河北干流水電梯級(裝機容量400萬千瓦左右);華中地區剩下的水電資源點也在東西結合部鄂西與湘西地區,包括在建的水布埡水電站(裝機容量160萬千瓦)在內共剩余裝機300萬千瓦左右;華東地區剩有的資源點子主要在浙南和閩東兩地,浙南有灘坑(裝機容量60萬千瓦)和大鈞(裝機容量30萬千瓦),閩東有穆陽溪、霍童溪、交溪梯級(裝機容量約100萬千瓦),加上閩中街面(裝機容量30萬千瓦)等共有裝機300萬千瓦左右;廣東僅剩樂昌峽(裝機容量15萬千瓦)、京山(裝機容量22.5萬千瓦)和東江梯級(裝機容量20多萬千瓦)。這些資源點多數開發條件差、淹沒損失大,但在東部地區顯得十分珍貴,滿足電網的調峰與備用要求是其開發的首要任務。一般情況下,在東部地區,有一定調節能力的電站,設計的年利用小時數都很低,有的甚至不到2000小時,如灘坑電站年利用小時1600,大鈞年利用小時1350,松江河梯級年利用小時1700,街面年利用小時1200 等,這些電站在電網中都要頂尖峰運行。為減少淹沒損失,充分發揮梯級電站的聯合調度與補償調節作用,采用“一庫帶一串”的建設模式是東部地區水電開發的有效手段。這就是通過修建調節性能好的龍頭大庫,充分調節徑流,以下分級低水頭開發,減少淹沒損失,從而以龍頭大庫為主體,實施整個梯級的聯合調度與補償調節,共同滿足電網的調峰與備用要求。如吉林的松江河梯級,浙江的緊水灘、石塘、玉溪梯級,福建的芹山、周寧、閩東梯級,福建的街面、板面、水東、汶潭、雍口梯級等。 三是通過已建水電站的擴機增容提高調峰能力東部地區的已建成的水電站,特別是大型水電站多在國家電力、電量都緊缺的時期建設的,其年利用小時一般在3000小時以上,如白山、豐滿、新安江、湖南鎮、柘林、新豐江、楓樹壩等,這些電站都有高壩大庫,調節性能好,具有年調節或多年調節能力。為充分發揮這些水電站的調節作用,滿足電網的調峰與備用要求,對這些電站進行擴機增容甚至安裝抽水蓄能機組是必要和經濟的。對常規水電站進行擴機增容,能增加的發電量很少,但增加了市場需要的電力。就其經濟性來說,擴機增容利用現有的水庫,只需增加引水發電系統,一般不需征地和移民,所以單位容量造價都很低,不到新建常規水電站水平的一半,比新建抽水蓄能電站的單位容量造價也要低,所以比較經濟,有競爭力。如東北電網相繼進行了水豐擴機(原裝機容量63/2萬千瓦,擴機13.5萬千瓦)、白山二期(原

裝機容量90萬千瓦,二期增加60萬千瓦)、豐滿二期、三期兩次擴機(原裝機容量55.4萬千瓦,兩期分別擴機17萬千瓦和28萬千瓦)。為充分發揮白山高壩的作用,東北電網最近又在研究增設白山抽水蓄能大泵經濟意義;安徽電網為改變水電調峰容量不足的矛盾,在響洪甸電站(裝機容量4萬千瓦)增建抽水蓄能機組(裝機容量8萬千瓦);華東電網正在籌備新安江擴機,擴機規模80萬千瓦,是原裝機66.25萬千瓦規模的120%;華中電網進行了柘林擴機(原裝機容量18萬千瓦,擴機20萬千瓦)。另外,一些早期建成的水電站還通過機組機型的技術改造,提高機組效率,提高電站出力,從而達到增容的目的。應該說,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市場競爭為比照的老電站擴機與技術改造增容同樣是水電產業發展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 4.4 水電產業投資主體增多目前,我國水電產業投資主體多元化程度甚至比火電還高,但是非政府投資主體的投資總量比重較小。原因是:水電項目的大小分布連續,檔次、類型齊全,大到成百上千萬千瓦裝機,項目在大江大河流域開發治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總投資以百億、千億元計,只能由國家“包辦”;小到幾

十、幾百千瓦,投資幾

十、幾百萬元就能建成發電,使得那些身在水電之鄉對水電產業有好感的先富起來的人們,以及通過“內引外聯”銜接上的各色商家都能找到合適的投資機會。同時水電又是一個專業性較強、投資回報相對緩慢的冷門行業,加上國家相關政策不到位,一段時期內,國內那些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老板都爭相追逐商業大潮中投資熱點去了。這就形成了現實中的水電投資主體兩頭大、中間小的局面,真正的水電投資熱潮并沒有形成。從當前的局勢來看,經過商海的大浪淘沙,那些已站穩腳跟,在高風險、高回報的創業時期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而自己也折騰的身心疲憊需要穩定一回的實業家們;那些手握巨資,很難找到更好的商業投資機會的戰略投資家們;那些原本開發水電,但受傳統思維模式影響較深,只會產業經營,不諳資本運作的“行家們”,一旦他們都將水電產業基礎的運作規律與資本運營的積極意義研究透徹,為國家產業政策與西部大開發戰略所支持與倡導、回報穩定且長久的水電產業很容易成為他們的駐足與發展之地。而我國加入WTO后,外資很可能大規模進入水電產業??梢灶A期,新投資主體不斷加入水電產業領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這既是水電產業發展的需要,同樣也是資本增值的選擇,一個新的水電投資熱潮正在形成。 4.5 流域性或區域性的水電公司逐步形成壯大在國家電力體制為廠網一體時期,電廠只是電力企業(電管局)的一個車間,是成本控制中心。獨立發電商的出現及廠網分開后,電廠成為獨立的企業法人,是利潤中心,電網成為電廠的用戶,發電端的市場競爭隨之出現,贏得競爭優勢是電廠的共同追求。電力產品的競爭優勢無非三個方面:即價格、質量與市場占有率。在價格方面,雖然我國目前執行的是電價審批制度,但電網本身也是獨立核算的企業,提高電網運營效率與降低銷售電價是電網經營管理者的追求,所以吸收低價位電力產品入網是電網的利益所在。在質量方面,雖然電力產品的質量高低是客觀存在的,但目前并沒有明確的價值衡量標準,只有電網管理當局最清楚哪一家電廠的產品更符合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及靈活調度的需要,從而對電力產品質量有一個定性的認識。對于市場占有率優勢,應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市場占有率高表明企業的市場地位高,對于產供銷一次完成的電力這一特殊商品來說,較高的市場份額甚至意味著對市場的主導與控制;另一方面,市場占有率高意味著企業內部互補優勢強,企業可以通過內部調劑,合理安排市場所需產品的發電機組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益。成立流域或區域性的水電公司,發揮水電的梯級聯合調度優勢與區域補償優勢正是水電企業為取得競爭優勢的共同與必然要求。目前,獨立發電的水電公司都在覺醒,不少企業一改過去單一求大的擴張思路,朝著既大又強、全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方向邁進,流域性或區域性的水電公司(集團)如雨后春筍,迅速發展。這些水電企業,雖不少有行政拼湊的成分,大小、層次不一,加上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總體效益不一定有直接的提高,但其潛藏的能力較大,對未來市場的適應性增強。而一些以現有大型水電企業為母體組建起來的超大規模的流域性公司,正努力實現著幾代水電人的大流域開發夢想,顯示出我國水電產業領域將出現強手如林的局面。如以烏江渡、東風兩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63萬千瓦和51萬千瓦)為依托的烏江水電公司,潛在裝機規模800萬千瓦以上;以隔河巖電站(裝機容量121.2萬千瓦)為依托的清江水電公司,潛在裝機規模400萬千瓦以上;以漫灣電站(裝機容量125萬千瓦)為依托的瀾滄江水電公司,潛在裝機規模2000萬千瓦以上;以龍羊峽、李家峽兩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128萬千瓦和200萬千瓦)為依托的黃河上游水電公司,潛在裝機規模1500萬千瓦以上;以龔嘴、銅街子兩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70萬千瓦和60萬千瓦)為依托的大渡河水電公司,潛在裝機規

模2000萬千瓦以上等。另外,還有以二灘電站為依托的雅礱江水電公司,及以三峽電站為依托的長江上游乃至金沙江水電公司,規模更大。這些公司營造的是我國電力骨干網架的源頭與支撐點,其電力產品的價格、質量、市場份額等都具有強大的競爭力,成為電力市場的電源基礎與價值尺度??梢灶A期,隨著國家電力市場的進一步壯大與完善,未來的水電公司還會通過開發與并購等多種方式進行擴張,甚至涉足火電、風電、核電等領域,以優化產業結構,成為綜合性的能源產業公司??傊?,水電是我國的優勢資源所在。開發水電是能源產業發展與結構調整的要求,是國土資源利用與區域經濟振興的要求,是國家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經過幾十年的建設與實踐,我國水電技術已居世界前列,足以支撐水電產業的蓬勃發展。國家電力體制的改革與水電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將給水電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一個以新時期、新體制、新技術、新模式構筑的水電產業發展大潮正滾滾而來。

第五篇:分析我國鑄造產業集群發展現狀

產業集群是工業化過程中的普遍現象,在所有發達的經濟體中,都可以明顯看到各種產業集群。產業集群內部的單個企業絕大部分屬于中小企業,規模不大,但是整個集群卻具有顯著的規模優勢和很高的市場占有率。產業集群內企業間分工的深化,促進了企業的發展。通過縱向專業化分工和橫向經濟協作,提高了交易效率,減少了交易成本。產業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產業的高集中度,提高產業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鑄造產業集群

(1)海外鑄造產業集群

全球已出現不少現代鑄造工業園。如美國洛杉磯一鑄造工業園,年產60萬噸,產值達55億美元。韓國、臺灣地區等中、小鑄造企業較多,往往以集聚的組合(集群)的形式存在,可共享物流系統、檢測中心、信息中心、開發中心等,集聚效應顯著。

鑄造廠家總數僅次于中國的印度在鑄造產業集群方面比中國鑄造業先行一步。在印度有5000個以上的鑄造廠點,每年生產鑄件約750萬噸。

(2)我國大陸的鑄造業與鑄造產業集群

鑄造業幾千年悠久歷史,時代變遷、經濟發展,逐漸形成一些原生態(自然形成)的初級產業集群。

歷史上中國三大鑄造之鄉:河北泊頭、江蘇無錫、廣東佛山,其中泊頭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還有小有名氣的浙江永康和湖南的嘉禾等。

我國自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隨著機械工業的發展,鑄造業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原生態的鑄造產業集群進一步向著專業(特色)化、集聚化、工業園區化發展。

據中國鑄造網()記者了解:全國鑄造產業集群近300個,大都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特色經濟圈相適應,而鑄造業產能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川陜渝金三角、環渤海四大地區。

中國的鑄造業大而不強

我國雖然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鑄造產業集群卻低水平。多數尚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鑄造產業集群,停留在鑄造企業聚集、“扎堆”的低水平狀態,尚不具備產業集群的集聚效應。

1、鑄造產業集聚區內的企業“小、低、弱、散、差”狀況嚴重影響競爭力,即:規模小、層次低、管理弱、攤子散、環境差

2、集聚區內同行業無序競爭

集聚區存在產業結構趨同現象,各集聚區大多在地方行政區劃框架中孤立發展,配套性

不強,有過度競爭的趨勢。一方面,同行業之間缺少正面交流和相互合作,缺少現代企業團隊協作精神,缺少產品品牌和知識產權意識;另一方面,同行業之間產與銷連接不緊,產業鏈不完整,缺少對周圍資源的有效整合和科學揚棄,企業之間互補性不強,沒有形成產業集聚優勢,地區行業整體的市場競爭力不強。

3、.區域內缺少特色品牌

缺少特色品牌嚴重制約了產業的發展壯大。骨干龍頭企業,更無響亮的特色品牌(包括企業的品牌和區位品牌)。從企業自身和產業發展角度看,現有鑄件的注冊商標、專利、知名品牌數量極少,如:寧國鳳形磨球和上海一達壓鑄機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山東圣泉樹脂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大多數鑄造集聚區缺少品牌效應,影響了產品消費知曉率和市場占有率,與鑄造產業的發展規模不相適應,制約了鑄造產業集群發展。

4、.從業人員素質差,專業人才缺乏

從業人員素質差,專業人才缺乏困擾鑄造企業發展壯大。我國的鑄造技術與管理人員不但缺乏、水平不高,而且分布不均。調查結果顯示:一汽鑄造、東風鑄造、內蒙一機等國營骨干鑄造廠,技術、管理人員占總職工人數的8.6—15.8%,大多在10%以上;而為數眾多的民營鑄造企業,其技術管理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比例則在1.2—15.5%之間,除個別廠在10%以上外,絕大多數廠在5%以下;多數家庭作坊式鑄造企業技術人員比例甚小,甚至沒有。加之,鑄造廠工作環境差、強體力勞動、待遇低,從而工人難招,尤其是技工更難招。不少大型骨干鑄造企業都招有數量較多的農民工,甚至在自動化流水線上也使用農民工。沿海地區鑄造廠的工人大多為經濟不發達地區的農民工,文化水平低、流動性強、未經專業培訓、質量意識差、不安心。

5、管理粗放,無組織上、體制和制度上的保障,企業無序化發展

部分集聚區所在的地方政府領導只注重發展本地經濟,不注重區域間的專業分工合作,沒有集群發展規劃,更談不上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集聚區內多是相同產品的低水平重復生產;公共產品供給不足,政策不配套;沒有鑄造行業協會或雖有協會但沒有真正發揮作用;大都缺乏相關中介服務機構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有效支撐。缺乏對企業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引導和監督。

面對目前,我國鑄造產業集聚區大多處于粗放發展階段,面臨著產業結構趨同、市場競爭無序等問題,優化產品結構、加快產業升級的任務將變得尤為重要。

鑄造產業集群由大變強的戰略舉措

1.擬以鑄造工業園區、鑄造產業集聚區為載體,以鑄造行業準入制度為抓手,以科技為支撐,市場配置與政府導向相結合,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和資源優勢,實現各地區鑄造產業的優勢互補和集群效能,促進管理精益、技術進步、產品升級,促進節能減排和資源優化利用,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諧型的高效益、可持續發展之路。

2.根據全國鑄造業發展思路與規劃要求,結合鑄造產業結構與市場需求及區域經濟特色,有計劃、有重點地選擇培育、支持特色產業集群的建設與發展。

3.積極推行鑄造行業準入制度。

4.加快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無論是在提高鑄造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方面,還是在大力發展鑄造企業的循環經濟方面,如果還是保持目前我國鑄造企業的這種數量多、規模小和無序競爭的局面,就無法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通過推行即將正式公告的“鑄造行業準入條件”,逐步淘汰不具備經濟生產規模,高能耗、高污染的鑄造企業。

5.必須盡快對我國鑄造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首先是要實現經濟規模生產,并在此基礎上提高鑄造企業的專業化、鑄件的商品化水平。

6.加強政策扶持,強化政府服務功能。在發展區域特色經濟中,政府重點要在鑄造產業發展規劃與布局、宏觀調控,加大財政和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吸引投資、企業梯度轉移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發揮主導作用。

(1)在產業布局要合理

要突出比較優勢、突出重點、扶優扶強,加強調控,避免產業趨同,區域內無序競爭。在產業集群建設上,按照突出主業、強化特色、集聚配套、優勢互補的要求,著力延伸產業鏈,積極開發上下游產品項目,增強產業集聚的關聯度。

(2)在資源配置要優化

要有利于做大做強優勢鑄造企業;

通過招商引資、融資、稅收、人才等優惠政策措施吸引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各種資源向骨干龍頭企業和專特精新優勢中小鑄造企業集中,提高競爭力。

(3)加強引資引智工作

發展區域特色經濟最缺乏的是資本和技術,要抓住國內外產業梯度轉移的機遇,擴大對外開放,要制定更優惠政策,創造更優越的創業環境,吸引更多區外資本,民間資本,尋求外資嫁接,或興辦一批合資企業,推進企業與國際市場接軌。

要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聯合,加快資產重組步伐,

實現快速增長,培育一批在國內、外市場有影響力的民營企業集團。同時要代腦引智,與高校、科研單位進行聯姻,產學研結合,為特色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不斷推進優勢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

7.推動重點鑄造產業集群和龍頭企業示范作用。抓住品牌鑄件、市場、專業化生產和龍頭大戶四個關鍵環節,選擇特色鑄造產業集群和龍頭企業作為樣板,深入調研、重點支持。按照“規劃科學,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環境友好”等方面要求,授予區域榮譽稱號,支持一批鑄造產業集群環境建設項目,促進鑄造產業集群做大做強。選拔評選一批鑄造綜合百強企業和分行業排頭兵,帶動鑄造產業集群發展。鑄造綜合百強企業和分行業排頭兵要承擔社會責任。

8.充分發揮鑄造協會作用。強化對產業集群工作的專業指導與服務,在發展和優化鑄造產業集群方面,行業組織的推動、導向作用不可或缺。鑄造協會要與政府一道促進資金融通、信用擔保、管理咨詢、市場開拓、共性技術攻關為重點內容的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建立產業集群的技術開發中心、檢測中心、人才培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等共用服務平臺,有償服務,資源、利益共享,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積極促進鑄造產業集群提高企業間專業化分工與協作的水平,促進拓展產業鏈,努力打造區域品牌,發揮集聚效應和產業集群的整體競爭力。要使各級地方政府和鑄造協會充分認識鑄造產業集群的重要性,把培育與促進鑄造產業集群發展作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實現我國鑄造業由大變強的戰略舉措。

9.建立和完善鼓勵鑄造企業,加大節能減排投入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我國鑄造業的工藝技術、管理、裝備水平,產品技術含量(附加值)、生產效率、各項經濟指標、作業環境、從業人員待遇等方面,與我國其它行業存在較大差距,如果沒有國家優惠政策的支持,單靠企業本身的效益和積累很難投入足夠的經費進行節能減排方面的技術、設備改造,也不利于鑄造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

總之,我們相信在只要堅持鑄造產業集群健康發展的正確方向,經過廣大鑄造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鑄造產業集群必將在我國茁壯成長,必將促進鑄造業的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必將促進我國早日從鑄造大國走向鑄造強國。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微觀經濟學經典案例下一篇: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是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