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能源發展現狀分析

2023-04-15

第一篇:我國能源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能源現狀分析

(l)人均能耗水平低。人均能耗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人民生活質量的關鍵指標之一。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情況一樣,1993年中國商品能源人均消費量為943公斤標準煤(1995年為1065公斤),僅為世界平均值的47%。家庭人均用電量只有62千瓦小時,不到美國的2%。這主要是由于我國人口過多,使得大幅度提高人均能耗水平非常困難。

(2)單位產值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由于中國尚處在工業化初期,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技術構成和管理均較落后,加之能源價格長期偏低,使能耗水平長期居高不下?,F在中國的產值能耗約為中等收入國家的2.5倍,工業發達國家的4倍,主要工業產品的單位能耗要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出30%~90%。目前我國能源利用效率為29%,比國際先進水平低10個百分點。如果把開采效率32%計入,則從開采、加工、轉換、運輸到終端用新設備的總效率只有9%,不到發達國家的1/2。

(3)農村能源矛盾突出。中國有8億人生活在農村。當前農村居民生活用能的70%依靠生物質能,估計每年當作燃料燒掉的薪柴達1.06億噸標煤,秸稈1.53億噸標煤,從而造成大面積森林破壞和減少土壤有機質。近些年來農業生產和鄉鎮企業使用商品能源數量直線上升,1993年已達1.8億噸標煤。同時,由于現有農村電氣化水平很低,1994年農村人均擁有電量僅275千瓦小時,全國還有7000萬人口沒有用上電。因之,今后整個農村能源供應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4)人均能源資源相對不足,尤其是石油。中國能源資源總的來說比較豐富多樣,全國到1993年1月l日經地質勘探證實的煤炭儲量為9863億噸,其中相當于世界能源委員會定義的探明儲量約占30%。探明可采儲量居世界第三位。石油預測總資源量達940億噸,其中累計最終可采儲量158億噸。天然氣預測總資源量60萬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經濟開發裝機容量2.9億千瓦,發電量12600億千瓦小時,居世界各國首位。但是,由于中國人口太多,人均能源資源就顯出相對不足。煤炭人均探明儲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石油人均可采貯量,按美國《油氣雜志》的數據計算為2.9噸,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1.6%。顯然這將成為我國長遠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限制因素。

(5)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面臨特殊困難。中國是世界上極少數幾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的國家之一。且不說50年代煤炭占到一次商品能源消費量的92%~95%,即使自60年代中期石油大量增產之后,煤炭的比重最低也在69.9%(1976年),整個80年代則在72%~76%之間,90年代前半期一直在75%左右。1995年為12億噸的煤炭年產量提供了全國70%的工業燃料和動力,60%的化工原料和80%的民用商品能源。煤炭占用了鐵路運力的42%、公路的25%和水運的20%,全國大部分大氣污染和相當一部分水污染直接或間接來自煤炭的燃燒與加工(1992年全國SO2排放量1685萬噸,煙塵排放量1414萬噸,其中的90%和70%是燒煤造成的)。預計今后二三十年內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不會有質的改變,也就是說能源需求的增長仍將主要靠增產煤炭來滿足。這樣,將必然繼續加大煤炭對運輸、環境的壓力。

第二篇:我國清潔能源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化石能源消耗量持續增加,人類正面臨著日益嚴重的能源短缺和環境破壞問題,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國際關注的熱點?;诖吮尘跋?,發展清潔能源對于保障能源安全、促進環境保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清潔能源發展的現狀

(一)清潔能源發展的支持體系已基本建立

政府已在能源、環境保護等部門設立專門的職能機構或部門,用以管理和支持清潔能源發展。實行了對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產業提供稅收、價格等優惠政策,支持清潔能源企業的技術創新。積極關閉落后小煤電,大力發展環保型、大容量煤電技術,促進潔凈煤產業發展。規?;l展了以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等為主的清潔能源。

(二)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的社會效益已顯現

清潔能源的逐步開發和利用,有利于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和提高生活質量,其社會效益逐步顯現。目前,全國沼氣用戶達到4200萬戶,各類沼氣工程近10萬處,全國沼氣年產量158多億立方米,替代2500多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多萬噸,極大改善了農村生活質量和農村環境狀況。利用生活垃圾、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發電,在變廢為寶的同時,也有效地減少了環境污染。

(三)清潔能源產業布局已初步完成

為促進清潔能源有序、健康、可持續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已將“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的11.4%”確定為約束性指標。其中,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等專項規劃中,也明確了各類清潔能源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布局。截至2014年底,我國生物質年利用量已超過3000萬噸標準煤,風電累計并網裝機9637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累計裝機2805萬千瓦。

(四)化石能源清潔化利用逐步推進

近年來,我國潔凈煤技術發展迅猛,煤轉化利用已從焦炭、電石、煤制化肥產品為主的傳統產業,逐步向石油替代產品為主的現代煤化工轉變。目前,我國煤化工技術、產能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同時,天然氣替代煤效應也逐步顯現,2014年天然氣消費量達到1870億立方米,占到能源消費的6%。油品升級和提高汽車尾氣排放標準也促進了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

二、我國清潔能源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清潔能源發展體制機制不夠完善

清潔能源發展涉及諸多政府部門,缺乏統一協調、推進和監管的工作機制,造成資金投入分散、資源缺乏共享、平臺重復建設、項目多頭申報等問題。雖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清潔能源發展的政策,但一些政策過于宏觀、缺乏細則,難以落實。其中的一些政策特別是稅收優惠政策還需加大執行力度。

(二)清潔能源發展規劃需進一步統籌規范

一些地方規劃目標與國家規劃目標銜接不夠,重規模輕消納,導致地方新能源開發規模遠超當地消納能力。核準權下放后,清潔能源行業發展和宏觀管理之間的關系尚未理順,出現了“地方點菜國家買單”現象,不利于清潔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電網發展規劃和清潔能源發展規劃不統一,雖然生物質能、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專項規劃均已頒布,但電網規劃一直沒有出臺,導致清潔能源發展與電網規劃脫節。此外,清潔能源資源豐富,但地處偏遠、經濟欠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急需國家層面制定特殊扶持政策。

(三)清潔能源應用市場需進一步培育扶持

我國分布式電源輸送距離短、需求大,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但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權責不清,且項目開發商、建筑物業主、用能單位由于利益分配容易產生分歧,缺乏長期穩定性,導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進困難。同時,作為未來重要的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車充換服務普及度、可靠度等方面亟待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制約新能源汽車商品化,城市公共區域和居民小區充換電設施缺乏統籌規劃和系統設計。扶持和補貼政策也缺乏系統性,扶持主體未側重于企業,且偏重于整車企業,扶持效果不佳。

(四)清潔能源消納和輸送需進一步合理布局

電網建設項目涉及立項、規劃、審批、核準、評估等多個環節。由于相關環節特別是電網規劃滯后,使得電網建設進度遠落后于地方新能源項目建設進度,導致電網建設滯后和調峰能力不足,清潔能源消納和輸送受阻,棄風現象尤為嚴重。同時,儲能技術研發力度需進一步加大,但國家尚未出臺儲能相關電價政策,導致企業暫無收入彌補儲能電站的日常運維費用和折舊費用,不利于企業發展。此外,分布式能源發電和微電網建設方面存在的制度約束也制約了分布式能源大規模開發應用。

三、我國清潔能源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理順體制機制為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進一步修訂相關法律法規,逐步建立有利于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開發利用的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和完善清潔能源管理協調機制,大力轉變政府職能、下放審批權限、提高辦事效率,充分調動社會各方發展清潔能源的積極性。加大清潔能源財稅金融優惠政策執行力度,進一步完善對清潔能源的項目支持、財稅和價格補貼、成本與風險分攤機制等優惠政策并保持相關政策的延續性,特別是稅收政策應綜合考慮地方、電網和發電企業利益。進一步研究擴大清潔能源的補貼范圍,推出更加系統完善的、與國際接軌的清潔能源補貼政策。

(二)統籌規劃清潔能源產業發展

增強國家規劃實施的權威性和約束力,確保國家和地方清潔能源規劃的協調一致和相互配套。盡快出臺電網發展的相關規劃,落實新能源基地消納市場和配套電網工程,從源頭上保證清潔能源規劃與電網發展規劃的協調發展。加快制定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發電分地區、分建設計劃,實現清潔能源健康有序發展。加大對清潔能源資源豐富的老少邊窮地區的扶持力度,著力解決邊遠地區清潔能源一次性投入后帶來的管理、維護等后續問題,鼓勵當地發展微網和局域網。

(三)加快培育清潔能源應用市場發展

研究制定光伏發電項目用地面積核定辦法和審批程序,盡快出臺操作細則,規定分布式電站電價及電價補貼流程。根據新能源汽車特點制定準入監管制度,進一步明確基礎設施建設原則,防止壟斷。新建商品房的停車位要配備充電電源,在公共場所建設充電樁,設置專用停車位,對老社區也要制定建設充電設施的改造計劃。公交、環衛、政府用車要率先實現電動化。政府研發和產業化扶持資金要向企業傾斜。在購買和使用環節實施鼓勵政策,特別是在市場啟動初期,可以直接免費發放電動汽車牌照。

(四)穩步提高電網清潔能源消納和輸送能力

要加快輸送通道建設,加強智能電網建設,提高電網統一調度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消納間歇性電源,確保清潔能源發電優先輸送。在充分考慮用戶、企業與地方政府情況的基礎上,制定智能電網國家標準,所選技術路線應留下足夠的升級空間,為將來升級改造提供方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積極示范并推廣儲能項目,單獨核定儲能容量電費,將儲能項目電價高于當地燃煤脫硫標桿電價部分通過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進行補貼。

(五)大力開展化石能源清潔化利用

加快研發現代煤制油化工技術,科學合理地規劃產業布局。引導煤制油化工向規?;?、大型化、一體化、基地化有序發展。進一步促進潔凈煤產業發展。繼續實施“上大壓小”,全面開展燃煤機組的脫硝、脫塵、脫硫改造等工作。進一步提高天然氣供應數量和質量,增加常規天然氣產量,積極推動煤制天然氣、煤層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生產。

第三篇: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與展望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與展望.txt恨一個人和愛一個人的區別是:一個放在嘴邊,一個藏在心里。人生三愿:一是吃得下飯,二是睡得著覺,三是笑得出來。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與展望

2010-2-21 7:48:17 國際能源網 網友評論

可再生能源是我國重要的能源資源,在滿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結構、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我國政府一直重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除水電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外,自上世紀80年代,風電、太陽能、現代生物質能等技術應用和產業也在政府的支持下穩步發展,小水電、太陽能熱水器、小風電等一些可再生能源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

“十五”期間,我國進入了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時期,水電建設大中小并舉,開發建設速度顯著加快;通過采取特許權招標等措施,積極推進風電規?;l展;以送電到鄉和解決無電人口生活用電為契機,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小型風電,推動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發展;圍繞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條件和增加農民收入,積極發展農村戶用沼氣;通過市場推動,大力推廣普及太陽能熱水器;以技術研發和試點示范為先導,積極推動生物質能發電和生物液體燃料開發利用。到2008年底,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總計約為2.5億噸標準煤(不包括傳統方式利用的生物質能),約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9%,比2005年的7%左右上升了2個百分點,其中水電為1.8億噸標準煤,太陽能、風電、現代技術生物質能利用等提供了7000萬噸標準煤的能源,向201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占全國一次能源的比例達到10%的戰略目標走出了堅實的一步。同年開始實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標志著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除水能外,我國資源豐富、近期利用技術較為成熟、開發潛力較大的主要還有風能、生物質能和太陽能,地熱、海洋能利用等在中遠期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我國可再生能源近年未發展的形勢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風力發電規?;l展風頭正勁

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和2004—2005年,我國政府分別組織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國風能資源普查,得出陸地10米高度層風能技術可開發量分別為2.53和2.97億kW的結論。但是,聯合國開發署太陽能風能資源評價研究對我國風電資源的評價大大高出了國內權威部門的結論,指出,我國可利用的陸上風能資源在十多億千瓦以上,風電實際發展也驗證了這一結論。中國工程院綜合現有的國內風能資源研究成果以及國際機構的研究結果,提出我國陸地風能資源的基本結論:10米高度層理論儲量在40億kW以上,技術可開發量的底線為3億kW,實際可開發面積約20萬km2。如果按照現有的技術水平,在50米高度層上,1km2布置6—8MW風機,我國20萬km2陸地可開發面積上風能技術可開發量可能達到14億kW。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及附近島嶼,內蒙古、新疆和甘肅河西走廊,東北、西北、華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區。另外,內陸也有個別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 我國的并網風電發展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十五”期間,風電發展提速,2006年加速發展,總裝機容量從2005年的126萬千瓦增長到2008年的1200萬千瓦(見圖1),年增長率超過100%。風電裝機容量在2004年位居世界第1O,到2008年底上升為世界第4位。

風電特許權項目是促進我國風電規?;瘒a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從2003年開始,國家連續組織5期風電特許權項目,以上網電價和設備的本地化率為條件,通過招標選擇投資者。5期共計49個項目項目,確定了880萬千瓦建設規模,同時有效地降低了風電的上網電價,促進了風電投資多元化,提高了風電裝備國產化和本地化的能力和活力。目前,我國已經基本掌握單機容量750kW以下大型風力發電設備的制造技術,2007年自主研發的直驅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研制的1.5兆瓦風電機組已經投入試運行,1.5兆瓦風電機組開始規?;可a,2兆瓦級及以上的風電機組正進入研制階段并開始試運行。在國家風電設備國產化政策的有力推動下,風電設備零部件制造水平也有了較大提高,具備了齒輪箱、葉片、電機等關鍵零部件制造能力,外商已開始在我國采購風電設備零部件。2008年在風電新增市場份額中,國內產品占65%左右,比2005年提高了近30個百分點,國外產品占35%;在累計市場份額中,國內企業55%,國外企業占45%。此外,我國已經建成了250多個風電場,掌握了風電場運行管理的技術和經驗,培養和鍛煉了一批風電設計和施工的技術人才,并積極推動風力發電技術實驗平臺和人才培養機制的建設,為風電的大規模開發和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傊?,我國的并網風電已經開始進入規?;l展階段。

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的目標,到2010年和2020年,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500萬千瓦和3000萬千瓦,2008年又將201O年的發展目標修訂為1000萬千瓦。“十一五“期間,將在我國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即東部沿海和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建設30個左右100萬千瓦等級的大型風電項目,從而在江蘇、河北、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地形成6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營造出風電場開發的廣闊市場。 從2007年和2008年的發展形勢判斷,2010年可望達到3000萬千瓦,2020年實現裝機容量1億千瓦的目標前景良好。風電發展的長期目標是,經過10—15年的準備,大約在2020年前后,使得風電能夠與其他常規能源發電技術相競爭,成為火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常規發電電源,至少達到裝機容量8000萬千瓦,積極創造條件實現1億千瓦,占屆時發電裝機容量的1O%。2040年或2050年實現5億乃至10億千瓦,在屆時的發電裝機和發電量中占據20%以上。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需要利用5—10年的時間,在2010至2015年期間,建立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風電產業體系,為實現長期目標奠定技術、產業和人才基礎。

離網型小風電也是我國風電發展的重要方面,我國已經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小風機產業和市場,到2008年,已經推廣了約38萬臺小型風機(總容量約7.5萬kW)用于邊遠地區居民用電,估計目前有約30萬臺小風機在運行。我國已經形成了單個系統容量從100W到10kW的系列成熟的小風機產品,在2008年生產的50000多臺小風機中,有20000多臺出口到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世界各國普遍看好我國的風電市場,國際社會預計,我國能在2020年以后超過德國和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風電安裝國家和最大的風電設備供應國家。根據各方專家的估計,到2020年,我國的風電裝機有可能達到1—1.2億千瓦??傊?,我國風能資源豐富,電力需求充足,將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風電市場之一。

二、生物質能發展困難重重

生物質能資源種類繁多,利用技術多樣。生物質能包括農作物秸稈、林業剩余物、油料植物、能源作物、生活垃圾和其它有機廢棄物。目前,每年可作為能源使用的農作物秸稈資源量約為1.5億噸標準煤,林業剩余物資源量約2億噸標準煤,小桐子(麻瘋樹)、油菜籽、蓖麻、漆樹、黃連木和甜高梁等油料植物和能源作物潛在種植面積可滿足年產5000萬噸生物液體燃料的原料需求。工業有機廢水和禽畜養殖場廢水資源量,理論上可以生產沼氣近800億立方米,相當于5700萬噸標準煤。根據目前我國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狀況,生物質能利用重點將是沼氣、生物質發電、生物質液體燃料等。

我國的沼氣利用技術基本成熟,尤其是戶用沼氣,已經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自2003年,農村戶用沼氣建設被列入國債項目,中央財政資金年投入規模超過25億元,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戶用沼氣已經形成了規模市場和產業;自2000年,畜禽場、食品加工、酒廠、城市污水處理廠等的大中型沼氣工程也開始發展,到2008年底,全國已經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約3000萬口,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14萬處,畜禽養殖場和工業廢水沼氣工程達到2700多處,年產沼氣約100億立方米,為近8000萬農村人口提供了優質的生活燃料。同時,隨著沼氣技術不斷進步和完善,我國的戶用沼氣系統和零部件基本實現了標準化生產和專業化施工,大部分地區建立了沼氣技術服務機構,具備了較強的技術服務能力。大中型沼氣工程工藝技術成熟,已形成了專業化的設計和施工隊伍,服務體系基本完備,具備了大規模發展的條件。

2007年7月,農業部頒布了《農業生物質能發展規劃》,提出了到2010年,建成一批農業生物質能示范基地,部分領域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化程度明顯提升,農業廢棄物利用范圍和規模明顯擴大,農村生活用能結構明顯優化,農民從農業生物質能產業中獲得的收益不斷提高,農業生物質能在國家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和地位不斷上升。到2015年,建成一批農業生物質能基地,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開發利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初步實現農業生物質能產業的市場化。生物質能產業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領域,對促進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生活條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用日趨明顯,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力量。到201O年,全國農村戶用沼氣總數達到4000萬戶(新建1800萬戶),占適宜農戶的30%左右,年生產沼氣155億立方米;到2015年,農村戶用沼氣總數達到6000萬戶左右,年生產沼氣233億立方米左右,并逐步推進沼氣產業化發展。年,新建規?;B殖場、養殖小區沼氣工程4000處,年新增沼氣3.36億立方米;到2015年,建成規?;B殖場、養殖小區沼氣工程8000處,年產沼氣6.7億立方米。

除沼氣外,我國其它生物質能技術的應用仍處于產業化發展初期。在生物質發電方面,已經基本掌握了農林生物質發電、城市垃圾發電、生物質致密成型燃料等技術,但目前的開發利用規模還有待擴大。到2006年,全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超過220萬千瓦,其中蔗渣發電170萬kW,碾米廠稻殼發電5萬kW,城市垃圾焚燒發電40萬kW,此外還有一些規模不大的生物質氣化發電的示范項目。截止2008年底,共投產150多萬千瓦。生物質氣化以及垃圾填埋氣發電方面,2007年投產10多萬千瓦,在建20萬千瓦。目前全國已有10多個生物質直燃發電項目在建,裝機規模超過20萬千瓦?;烊柬椖垦b機約50萬千瓦。但是,對于達到2010年和2020年生物質發電裝機500萬千瓦和3000萬千瓦的發展目標,仍需解決資源分散、原料收集成本高、原料供應的連續性和保證度等問題。

在生物液體燃料方面,為了緩解石油供需矛盾,國家積極推進生物液體燃料技術的研發和試點示范工作。“十五”期間國家批準建設了4個以陳化糧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生產試點項目,形成年生產能力102萬噸,自2004年,先后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安徽5個省及河北、山東、江蘇、湖北4個省的27個地市開展車用乙醇汽油試點工作,2006年產量達到了165萬噸。2007年以來,國家開始限制以糧食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生產,燃料乙醇的發展勢頭變緩。近期內我國生物液體燃料的重點技術研發方向是利用非糧食原料(主要為甜高梁、木薯以及木質纖維素等)生產燃料乙醇技術,以及以小桐子等油料作物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技術,并建設規?;瞎?,建立生物質液體燃料加工企業。目前,以甜高梁、木薯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和以小桐子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已開展了小規模試驗,為我國大規模開發利用生物液體燃料積累了經驗。預計到2010年,燃料乙醇的年生產能力將達到約200萬噸,生物柴油的年生產能力可達到20萬噸,總計年替代200萬噸成品油。與此同時,我國的部分企業正在研究開發以秸稈、木材等非糧食為原料的生物液體燃料技術,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可望在2010年前后形成規?;a能力。但是總起來看,不論是生物質發電還是生物液體燃料的發展,達到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目標,局勢撲朔迷離、困難重重。

三、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超常規發展

我國具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太陽能較豐富的區域占國土面積的2/3以上,年輻射量超過60億焦耳/平方米,每年地表吸收的太陽能大約相當于1-7萬億噸標準煤的能量,具有良好的太陽能利用條件。特別是西北、西藏和云南等地區,太陽能資源尤為豐富。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目前成熟的技術,其應用的市場障礙主要是成本過高以及硅材料的短缺,目前光伏發電的成本仍在4—6元/千瓦時左右,與商業化應用有相當的距離。但是,自2004年,在國際光伏市場尤其是德國、日本市場的強大需求的拉動下,我國的光伏產品生產能力迅速擴張,包括晶體硅片和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能力、以及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封裝能力都大為增加,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國際知名度的光伏電池生產企業。2000年,我國光伏組件的生產能力不到10兆瓦,但截止到2008年底,我國光伏電池產量達到了2500多兆瓦,居世界第1位,出現了跳躍式發展。自2006年以來,一些光伏生產企業又鑒于光伏產業鏈的發展不平衡的局面,即上游環節(硅錠/片的生產)能力小,下游環節(組件的封裝)能力大,造成國際市場多晶硅原料的緊缺和漲價,開始考慮投資硅材料的生產,2007年已經形成了1000噸左右的生產能力,2008年可能生產4000噸的生產能力,估計2010年我國的光伏發電產品產量可能突破5000兆瓦,成為世界最大的光伏電池生產國。

在太陽能光伏市場應用方面,2002—2004年,國家組織實施了“送電到鄉”工程,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安排47億元的資金,在內蒙古、青海、新疆、四川、西藏和陜西等12個省(市、區)的1065個鄉鎮,建設了一批獨立的光伏、風光互補、小水電等可再生能源電站,其中光伏電站占大部分,應用了1.7萬千瓦的光伏電池,促進了國內光伏產業的興起。但由于光伏發電價格高昂,與主要依賴于國際市場的蓬勃發展的產業相比,國內光伏市場發展步伐稍緩,但一直處于穩步發展和上升狀態。特別是各地結合城鎮建設,推廣屋頂計劃、路燈等太陽能發電產品的應用,使得我國光伏發電應用呈上升趨勢。到2008年底,累計光伏發電容量為20萬千瓦,其中40%左右為獨立光伏發電系統,用于解決電網覆蓋不到的偏遠地區居民用電問題。此外,通信等工業領域和光伏消費品的市場份額也在增長。

考慮到經濟成本和支持我國光伏產業持續發展的需要,我國的光伏發電采取了穩步發展的原則和策略。在今后5—10年內,我國的光伏發電系統的應用一方面還將以戶用光伏發電系統和建設小型光伏電站為主,解決偏遠地區無電村和無電戶的供電問題,將建設光伏發電20萬千瓦,為200萬戶偏遠地區農牧民(即目前我國1/3的無電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用電;另一方面,借鑒發達國家發展屋頂系統的經驗,在經濟較發達、城市現代化水平較高的大中城市,在公益性建筑物和其他建筑物以及在道路、公園、車站等公共設施照明中推廣使用光伏電源,此外,還將開展大型并網光伏系統的示范,為在光伏發電成本下降到一定水平時開展大型并網光伏系統的大規模應用做準備。到2010年和2020年,光伏系統在這3個方面的應用總量將達到約40萬千瓦和180萬千瓦。

四、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穩步推進 在太陽能熱利用方面,目前最廣泛應用的技術是太陽能熱水器,主要用于提供生活洗浴熱水,為提高中小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到2008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運行保有量約1.35億平方米,年生產能力超過2500萬平方米,比2007年增長1O%,使用量和年產量均占世界總量的一半以上。太陽能熱水器已基本實現了商業化,形成原材料加工、產品開發制造、工程設計和營銷服務的產業體系,同時帶動了玻璃、金屬、保溫材料和真空設備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成為一個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的新興產業,目前有1300多家有一定規模的太陽熱水器生產企業。尤其是我國自主創新的真空管熱管技術,技術水平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真空管熱水器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年產量超過1600萬平方米,占世界真空管熱水器市場的90%以上。同時真空管熱水器以其優良的性能,出口亞洲、歐洲、非洲等幾十個國家。

近年來,隨著與建筑結合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建設完成了一批太陽能熱水器與建筑結合項目,太陽能熱水器與房地產項目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的理念逐步被建筑行業所接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活動的開展,為太陽能熱水器在農村地區的推廣應用提供一個很好的契機,越來越多的農村的新農村改造項目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北京等一些地區還開始利用太陽能熱水器為農戶供暖。2005年底,建設部頒布了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結合的技術規范,2007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建設部聯合召開全國太陽能熱利用大會,鼓勵地方出臺太陽能熱水器強制應用的政策,承諾加大對太陽能熱利用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了太陽能熱水器的市場。

除了太陽能熱水器外,我國正在開發和擴大太陽能熱利用的領域,包括太陽能供暖、制冷空調、海水淡化、工業加熱、太陽能熱發電等諸多領域,已經開始前期的研究和示范系統建設工作。根據2008年的初步統計,如果不考慮水電和傳統的生物質利用,在我國7000萬噸標準煤的其它再生能源利用量中,太陽能熱水器就提供了1/3以上。太陽能資源潛力巨大,熱水器利用技術成熟,具有經濟性和市場競爭力,在我國的熱水器市場方面出現了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和太陽能熱水器并駕齊驅的局面,因此太陽能熱利用在我國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甚至在今后的能源的供應中能夠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我國將繼續在城鎮推廣普及太陽能與建筑結合、太陽能集中供熱水工程,并建設太陽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在農村和小城鎮推廣戶用太陽能熱水器。目標是到2010年,全國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達到1.5億平方米,加上其它太陽能灶、太陽房等太陽能熱利用,年替代能源量將超過5000萬噸標準煤以上。 2008年下半年不期而遇的金融海嘯的影響已經從美國蔓延到全世界,從金融體系擴散的實體經濟,并開始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國際上主要的發展機構開始大幅度下調對包括對我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發展速度的預期,覆巢之下無完卵,此次金融危機將不可避免的對世界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關于2009年發展形勢的判斷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世界各國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沒有變化,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增長趨勢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首先是美國國會延長了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政策,2009年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的退稅政策得以延續,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市場的發展得到了法律的保障;二是,日本恢復了停滯了兩年的光伏發電補貼政策,日本光伏發電市場將重新啟動;三是,中國政府進一步規范了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電價(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核準了10多省區、70多個項目的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和提高了生物質發電上網電價),規劃6個千萬千瓦的風電基地,并準備啟動大型光伏并網發電項目的特許權招標,可再生能源發電市場環境得到一定的改善;四是,歐盟各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得到各自政府的批準,可再生能源市場需求得到保障,因此,盡管會收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其快速增長的勢頭,尤其是具有價格競爭力比較優勢的風力發電的快速增長勢頭,將會得以保持。

2、主要依賴投行支持的光伏發電產業將遭遇融資瓶頸,重新洗牌不無可能

除了日本的夏普、京瓷等少數企業之外,包括我國在內的大多數光伏發電企業,近年來的發展和擴張,得益于風險投資的傾力支持,自2005年開始,我國的光伏發電企業先后有17家在海內外上市,募集了發快速擴張的資金,形成了尚德、英利、賽維、天合等10多家大型企業和數百家光伏發電中小型企業,也催生了徐州中能、洛陽中硅、星光硅業等~批多晶硅生產企業。但是,不容否認,2005年以來的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存在著“泡沫”。估計,2009年,遭受金融危機沖擊最大的也可能是這些企業,與年初相比,在美國上市的光伏發電企業的市值下降幅度均在80%以上,進一步的融資將會變得十分困難,加之國際光伏發電產品需求市場的不確定性,大型企業的快速擴張可能受阻,中小型企業的增長將更加困難,除少數具有價格競爭優勢的企業之外,國內一批多晶硅原材料生產企業,可能面臨更加殘酷的市場競爭。2009年我國和世界光伏發電市場雖然會仍然保持增長的勢頭,但是,增速將大幅度下降,進而轉變為消化近年來形成的市場泡沫,整個行業開始重新洗牌不無可能。

3、糧食價格上揚和石油價格下滑對生物液體燃料的發展影響巨大

2006年下半年以來開始世界糧食危機造成的糧食價格上揚,使得世界各國政府開始保護糧食市場,包括我國政府在內,開始大幅度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加之國際油價一路下滑,飽受爭議的以糧食和糖類為原料的生物液體燃料的發展將會收到糧價上漲和石油價格下滑的雙沖壓力,進一步增長的困難很大。而以纖維素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液體燃料技術尚未成熟,2009年,生物液體燃料的發展前景不會十分光明,陷入停滯也不會是天方夜譚。我國生物液體燃料的發展在2007年以來,已經開始陷于停滯,2009年的形勢也不會有的大改觀。

四、風電建設速度取決于電網建設,集中和分散相結合是中國風電發展的主要方向

世界大多數國家風電發展主要以分散的小型風電場為主,我國起步階段也是以5萬千瓦以下的小型風電場為主。由于我國風電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和東北,以及東南沿海地區,尤其是國家實行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促進風電項目規?;l展以來,我國風電集中規?;l展成為主流,由此而產生的電網接人和電力輸送問題將成為風電大規模發展的主要瓶頸。解決這一矛盾的主要途徑:一是理順各方面的關系,加快電網建設步伐;二是加速發展分布式風電,在電網覆蓋地區,實施供電側人網。因此,2009年除了國家正在規劃的幾個大型風電基地的建設需要電網建設的配套之外,對于分布式風電的入網的技術和政策問題也會提上議事日程。

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廣闊任重道遠

我國具備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豐富的資源條件和一定的產業基礎,近年來的可再生能源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其中一些技術已經達到或接近商業化發展水平,從資源、技術和產業的角度,在近期都有大規模發展的潛力。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給予了充分的重視,根據我國制訂的發展目標,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可以達到15%以上,2040年之后可以達到30%或更高的水平,成為重要的替代能源。經過近年來的培育,可再生能源已經開始在我國的能源供應中發揮作用,今后5—10年將是我國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能大規模利用的起步階段,能否抓住機遇,打牢基礎,迅速形成可再生能源市場和產業,是推動可再生能源規?;瘧玫年P鍵所在??傊?,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但是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方面還存在諸多障礙,任重而道遠,需要政府的積極扶持,需要產業、研究機構等社會各界持之以恒的努力。

第四篇:我國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現狀及建議(1)

我國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現狀及建議(1) 論文關鍵詞: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新機制;信息傳播

論文提要:合同能源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能源管理模式和市場化運作的節能新機制,在我國已經有近十年的發展歷程,取得了良好的節能效果。但是,目前我國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發展進程比較緩慢,面臨著技術力量薄弱、項目融資困難和社會認知度不夠等一系列問題。本文提出我國發展合同能源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引言

20世紀七十年代世界石油危機爆發后,合同能源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節能機制在市場經濟國家逐步發展起來。合同能源管理,即由專業的節能服務公司通過能源服務合同為客戶企業提供能源診斷、方案設計、技術選擇、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安裝調試、運行維護、人員培訓、節能量檢測、節能量跟蹤等一整套的系統化服務;并從客戶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按合同約定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的一種市場化節能機制和商業運作模式。

我國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能源消費大國,但能源利用效率低,是能源浪費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0世紀九十年代初合同能源管理機制正式引入我國。當時,我國政府與世界銀行的專家進行了多次討論,就在我國示范和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機制達成了共識,并決定共同實施中國節能促進項目,以推動我國廣泛開展節能工作。中國節能協會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國的節能服務公司已經超過了100家。然而,面對國內龐大的節能市場需求和合同能源管理在國外的成功實施,節能服務公司卻遠沒有像預期那樣的快速發展,相反,這些節能服務公司目前的處境相當被動,極大地阻礙了我國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發展。

二、我國合同能源管理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原國家經貿委利用世界銀行的貸款和全球環境保護基金的增款實施了“世行/GEF中國節能促進項目”,并于1997年成立了3家示范性的能源服務公司,包括北京源深節能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遼寧省節能技術發展公司和山東省節能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從1997年到XX年底,北京、遼寧、山東3家示范企業的能效投資逐年穩步增加,累計為405家客戶實施了475個節能項目,投資總額達億元人民幣,通過實施這些項目,能源服務公司獲得凈收益億元人民幣,而客戶的凈收益是能源服務公司的8~10倍。這些項目產生的節能能力每年達151億噸標準煤,形成的二氧化碳減排能力每年達145萬噸。這充分說明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國是可行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目前,我國政府和世界銀行已經啟動項目二期,并將繼續得到全球環境基金的支持,其目標是在我國進一步推廣合同能源管理這一基于市場的節能新機制,推動我國新興節能服務公司產業化發展,以此幫助我國擴大能效項目的國內投資,提高我國的能源效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預計在項目二期實施期間,累計節能量約為3,533萬噸標準煤,相應的二氧化碳減排量為2,342萬噸。

雖然項目已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國的發展仍然面臨著一系列問題,諸如技術力量薄弱、項目融資困難、社會認知度不夠等。

1、政策方面。企業缺乏實施節能項目的動力?,F行節能法律約束力較弱,缺乏強制性的規定以及經濟激勵手段促使企業實施節能改造,對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企業或行為沒有明顯的懲罰措施。對節能行為缺乏明顯的激勵政策,特別是沒有與節能的環保效益掛鉤。除部分高耗能企業從節省成本出發對節能有一定認識外,大多數企業因為能源占產品成本不是太高,沒有節能的積極性;節能服務產業的市場不規范,缺乏評價標準。能源服務公司在我國還處于發展初期,沒有成熟的行業規范,諸如服務標準、節能量檢測和認定辦法、合同規范及其履約道德準則等。同時也缺乏評價節能服務公司服務質量好壞的標準,節能服務市場比較混亂。

2、融資方面。節能服務公司融資困難?,F階段,我國的能源服務公司很難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融資。多數運營的節能服務公司經濟實力較弱,無力提供保證其貸款安全性的擔?;虻盅?。由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投入產出周期長,大項目一般在投入幾年以后才會有回報,企業要進行后續投入面臨很大的資金壓力。而作為中小企業,又是新生的企業,商業資信度相對較低,很難從銀行獲得商業貸款,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因資金不足,大量好的節能技改項目無法實施;缺乏信用評價機制,銀行授予信用額度低。由于目前我國大部分的節能服務公司規模較小,經濟實力不強,常常無力向銀行提供信用擔保和足額的抵押。因此,銀行對這些公司的信用度水平存在質疑,授信額度很低。此外,目前中國節能服務公司的發展前景不是很明朗,銀行缺少對合同能源管理運作機制的深入了解,這更增加了節能服務公司從銀行獲得貸款的難度。

3、能源服務公司方面。能源服務公司專業化不強,缺乏運營能力。節能服務公司的運營機制是全新的,又比較復雜,潛在的節能服務公司基本都沒有受過專業培訓,大多數缺乏綜合技術能力、市場開拓能力、商務計劃制定能力、財務管理與風險防范能力、后期管理能力等,降低了向用戶提供服務的水平;缺乏權威的節能量核準手段。節能效果的評測問題是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核心問題,節能服務公司的所有收益實質上都來自于節能收益。但目前,節能服務公司在節能量的核準和評估上,經常難以與企業達成一致,缺少統一的評價標準和具有一定權威性的第三方機構來進行節能量的核準和評估。

(作者:未知本文來源于爬蟲自動抓取,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系service@立即刪除)

第五篇:我國新能源的發展論文范文

我國新能源的發展

摘要:從正在制定中的新能源規劃傳出的消息,我國未來新能源的發展規劃目標宏大;到2020年光伏裝機達到2000萬KW,風電裝機從之前規劃的3000萬KW提高到1.5億KW:核電裝機從之前的4000萬KW提高到8600萬......與常規能源相比,新能源最大優勢是地域分布比較均衡且資源量巨大,其資源量相比人類需求來說,可謂資源無限。隨著傳統能源日益緊缺,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國家采取鼓勵新能源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新能源的生產規模和使用范圍正在不斷擴大。2012年《京都議定書》到期后新的溫室氣體減排機制將進一步促進綠色經濟以及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全面進行,新能源將迎來一個發展的黃金年代。

關鍵詞:新能源 資源潛力 發展現狀 對策建議

新能源的特點

新能源包括各種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對于傳統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儲量大的特點,對于解決當今世界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特別是化石能源)枯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勻,對于解決由能源引發的戰爭也有著重要意義。

據世界斷言,石油,煤礦等資源將加速減少。核能、太陽能即將成為主要能源。

當前,中國的能源與環境問題嚴重,新能源開發利用受到越來越高的關注。新能源一方面作為傳統能源的補充,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環境污染。我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開發利用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也以年均超過25%的速度增長。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后,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與之配套的行政法規和規章來推動新能源的發展,中國新能源行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新能源是相對常規能源而言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尚未大規模作為能源開發利用,有的甚至還處于初期研發階段;資源賦存條件和物化特征與常規能源有明顯區別;開發利用技術復雜,成本較高;清潔環保,可實現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零排放或低排放;資源量大、分布廣泛,但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點。根據技術發展水平和開發利用程度,不同歷史時期以及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新能源的界定也會有所區別。發達國家一般把煤、石油、天然氣、核能以及大中型水電都作為常規能源,而把小水電歸為新能源范圍。

中國發展新能源前景

跟常規能源相比,新能源最顯著的優勢就是資源量巨大。新能源的發展從2006年開始一直是國家政策扶持和政府工作側重的主要產業。2009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支持和推進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同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能源,健全節能環保的各項政策。2010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大力培育戰略性新型產業,再次提到新能源等高端制造產業,同時首次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進日程。算上2010屆的《政府工作報告》,溫家寶總理已經是連續第五年將發展新能源發展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能源產業目前存在巨大投資空間。十一五規劃最初公布時,國家將向新能源領域傾斜的意圖就已經得到凸顯?!犊稍偕茉粗虚L期發展規劃》提到,到2020年,我國一次性能源消費結構中可再生能源比例將由目前的7%提升到16%,這一比例無疑意味著大手筆的財政投入。如果按照國務院《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的發展目標,今后十一五期間的環保投資將占同期GDP的1.35%,那么只要每年GDP增長,其投資規模也相應增長。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處處長梁志鵬在召開的第四屆再生能源金融論壇上透露,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總投資將達4.5萬億元,能拉動全社會總投資9萬億元。

新能源的開拓是我國能源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指出,到2020年中國年需用煤量為40億噸。我國已探明的煤炭儲量為1145億噸,按照目前能源的消耗速度,中國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僅能維持30年的消耗。尋找可替代能源及開發可循環利用的能源將決定中國經濟發展的命脈。中國風力資源極為豐富,風能發電很可能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軍在今后能源產業中起到領軍作用。中國氣象科學院研究員朱瑞兆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風能資源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已探明的中國風能理論儲量為32.26億千瓦,可利用開發為2.53億千瓦。風能如果能夠全部利用起來,將滿足當前能源需求的近四分之一。

此外,中國的相對較低的生產成本,以及同樣便宜的科研能力,同樣對推動新能源發展有舉足輕重作用,以風電為例,這兩年的生產成本就降低了一成有多。雖然現時風能發電成本比火力發電還高1倍,但若趨勢持續,風電成本未來將會與火電看齊。

開發利用現狀

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中國宏觀經濟發展增速趨緩,國內能源市場發展受到一定沖擊,卻給新能源發展帶來契機。政府抓住結構調整時機,著力優化能源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良好的發展前景使中國新能源行業受到大型能源集團,民營企業、國際資本、風險投資等諸多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到2009年底,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分別達到1758萬千瓦和23萬千瓦,相比2000年分別增長了51倍和7.7倍;光伏發電呈現爆發式增長,全年安裝量超過160兆瓦,超過了2009年前幾十年安裝量的總和。其中,并網發電占到了總量的85%,達到135兆瓦。核電引進建成91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2000萬千瓦,預計2020年可實現7000萬千瓦的目標。目前,我國太陽能制造能力和太陽能利用面積已經達到世界第一,風電連續幾年成倍增長,2009年新增風力裝機1000多萬千瓦,居世界第一,其次是美國和德國。從累計裝機來看,位于美國、德國之后,排名第三。

2009年,國內一次性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68.7%的比例,石油占18%,天然氣占3.4%,非化石能源,即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上升到9.9%。我國的能源結構,特別是電力結構在新能源快速發展的帶動下繼續優化,火電比重下降,新能源比重上升。至2009年底,全國火電裝機6.52億千瓦,比上年增長8.2%,約占全國電力總裝機的74.6%,較2008年底下降1.5個百分點;水電裝機1.97億千瓦,增長14%,約占22.5%,較2008年底上升0.74個百分點;風電裝機突破2000萬千瓦,光伏發電超過20萬千瓦。核電建設步伐加快。目前,全國在建核電機組20臺,為全世界在建機組最多的國家,在建規模達到2192萬千瓦。

我國發展新能源的政策建議

雖然近年來我國在鼓勵新能源發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和激勵機制,包括法律法規、發展規劃、財政支持政策、產業發展政策等,但目前國家支持新能源發展的政策體系還不夠完善,相關政策之間需要統一協調,特別是各級政府在財政、稅收方面的支持政策還不到位,中央和地方在相關的公共財政體制上也存在利益沖突。筆者認為,應從國家戰略高度出發,在梳理整合已有相關政策的基礎上,統籌資金、技術、市場、規劃、科研等多方面因素,加大新能源政策制訂和完善的力度,創造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避免將來陷入被動跟從、受制于人的落后局面。

從近幾年的總體發展情況來看,我國新能源發展勢頭良好,增速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不過由于種種原因,新能源發展過程中的許多障礙和瓶頸仍未消除,主要表現在:資源評價工作不充分,技術總體水平較低,成本跟常規能源相比不具備競爭力,產業投資不足,融資渠道不暢,市場規模偏小,公眾消費意愿不強,政策法規體系不夠完善。結合國內外新能源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借鑒全球各國新能源發展經驗,針對目前我國新能源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特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正確選擇新能源發展方向

根據資源狀況和技術發展水平,確立以太陽能為核心、核能和風能為重點的發展方向。

1 太陽能電池生產規模領先

在太陽能電池生產領域,中國已取得重要地位;在消費領域,中國也將成為使用太陽能的大市場。將太陽能全面導入建筑領域符合大規模城市化的國情。但太陽能應用中的主要問題還是“價格”,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技術可在三五年內將組建成本降低到平均每千瓦低于2000美元,但仍然高于風能、水力、核電等的成本,一般家庭難以承受?,F在,制造太陽能過程中的耗能與產能比已經可以達到1:25。太陽能利用中的另一問題是不穩定,受到晝夜、季節和地理等條件限制。要解決這一問題,電力的儲存技術很重要,但目前還不完善。太陽能要大規模使用就得靠智能電網,與其他電力互補,但智能電網的發展仍是個有待成熟的題目。

2 風能建設速度最快

風能設施建造費低廉,運行簡單,是目前中國發展最快、商業化程度最高、經濟上也最適用的新興產業,到2009年底,風電裝機容量已經是全球第二,是目前中國最成熟也最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技術,但是也存在與太陽能一樣的不穩定的問題,在電力的存儲方面有著和太陽能一樣的難題,同樣也要靠成熟的智能電網技術來解決。

3 核電裝機速度將加速

無論人們對核電的存廢問題各持己見,興建核電廠而且容易引起一些紛爭,其最大的隱憂還是安全性。核電在目前的中國發展還是非常迅速,從經濟和安全方面來看,核電已經具備與常規煤電、水力發電競爭的優勢,核電、水電、火電在中國有三足鼎立之勢。 4 生物質能難以形成產業鏈

生物質能中國已經有相當長時間的應用,但基本上還是停留在生物質的直接燃燒階段,商業化程度很低。來自動植物和微生物等有機物,包括林業副產品、農業廢棄物、生活污水、禽畜排泄物、工業有機廢物等,從陸地到海洋,分布廣泛。有研究指出這是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世界第四大能源,年產量遠遠超過世界總能源的需求量。雖然如此,因為其極為分散,其收集的成本過于高昂,再加上加工的技術也不成熟,目前還不能在能源市場上站有一席之地。目前中國部分地區已經開展乙醇汽油等擴大試點工作。但相對來說,許多技術都還處于試驗的階段。

加大新能源技術研發力度

目前我國能源消耗中,煤炭消耗占70%,這是由我國能源賦存條件決定的。一方面,放棄煤炭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關系到我國能源安全,另一方面,煤炭利用又是高碳排放的能源。因此,重點發展煤炭清潔燃燒技術,力爭突破新一代燃煤發電零排放、多聯產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增壓流化床聯合循環技術等煤電技術及二氧化碳捕集等相關減排技術,已成為重大戰略任務;積極發展安全清潔核能技術,優先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發電技術及相關的并網和設備制造技術,應實現新能源技術規?;?、商業化,并建設智能電網。遠期看,要力爭突破核聚變能技術,并建成我國可持續能源體系,使今天的新能源成為未來的主導能源之一。

可再生能源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資源分布不均衡等缺點,對其進行低成本、高效率利用是新能源開發的首要問題。顯然,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的復雜程度要比常規能源高得多,涉及資源評價、材料和設備制造、工程設計、配發和管理等多個領域,必須進行跨學科聯合攻關,這對我國目前相對封閉的科研體制提出了挑戰。國家需要在搞活科研創新機制、打造科研合作平臺、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

科學預測能源需求的基礎上制定能源發展戰略

近年來電力工業供需形勢的大起大落以及風電、核電等產業實際發展速度大大超出規劃目標的事實提醒我們,要重視能源戰略的綜合性和前瞻性,而這些都取決于對未來能源需求的準確預測。只有把我國現實生產力水平、所處的發展階段、黨中央確定的“兩步走”奮斗目標、國際能源科技的發展趨勢、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環境承受能力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多方面因素統籌考慮,綜合分析,才能系統把握各個階段、各個區域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遠景,進而科學制定出近期、中期和遠期的新能源發展目標,使之真正成為我國能源長遠發展的指南。

國家應及時更新新能源產業的投資指導目錄,引導、鼓勵企業和個人對新能源的投資。同時,也要對新能源投資行為進行規范,避免一哄而上,造成局部重復投資或投資過熱。防止企業借投資新能源套取財政補貼、減免稅費或增加火電投資配額等不良行為。約束高污染新能源行業的投資行為,尤其是多晶硅副產品四氯化硅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值得關注。

從我國能源的基本國情出發,科學安排能源布局

我國能源發展戰略是“節約為先、立足國內、多元發展、依靠科技、保護環境、加強國際互利合作”,其中“多元發展”的最重要體現就是新能源的發展。但是,在制定能源戰略過程中,我們不能照抄照搬國外經驗,而應充分結合我國國情。我國能源的基本現實是“缺油少氣多煤”,這決定了未來幾十年煤炭仍將是我國一次能源的主力。從二次能源系統看,大火電、大水電、大核電等常規能源仍是重頭,新能源只能起到輔助和補充的作用。當前,我們要從大處著手,從保證能源的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協調發展、安全發展的目的出發,加快潔凈煤技術研發,以煤炭的高效清潔生產和利用來促進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再以風電為例:我國陸上風能資源與用電負荷中心呈逆向分布的現實要求我們,不能照搬歐洲“分散上網、就地消納”的風電發展模式,而必須從基本國情出發,采取“大規模—高集中—高電壓—遠距離輸送”的中國特色風電發展之路。在電網方面,應堅持“發展特高壓電網,促進大水電、大火電、大核電、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集約化開發”的“一特四大”發展戰略,同時要適應國際新能源發展的新趨勢,從發輸配售多環節入手,實施“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戰略,以滿足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并網的現實需求,以及新能源汽車發展對充電配套網絡的新要求。

目前全球對天然氣水合物的地質工作程度還非常低,這為我國獲取海外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在油氣資源領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把全球的優質資源瓜分完畢,而在天然氣水合物領域,我國還存在較多獲取海外資源的機會。太平洋邊緣海域陸坡、陸隆區及陸地凍土帶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豐富,這一地帶所涉及的國家主要是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應努力爭取獲得跟上述三國合作開發的機會。拉丁美洲國家沿海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也比較豐富,要充分利用這些國家技術力量薄弱、研究程度低的現狀,加強與這些國家合作,以期能夠在未來取得這些國家的天然氣水合物份額。

東南亞處于熱帶地區,自然植被以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雨林為主,特別適合油料作物的生長,是發展生物柴油產業的理想區域。東南亞國家是我國的近鄰,可為我國的生物柴油產業提供豐富而廉價的原料。我國可采取以技術、市場換資源的合作方式,在當地設立林油一體化生產基地,產品以供應我國國內為主。 新能源發展決策支持

在新能源發展初期,需要政府投入一定的開發資金,或在能源集中采購方面給予傾斜,或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或設立專項的投資基金。但政府直接投入畢竟有限,政府投資的真正目的在于吸引商業資本進入,產生乘數效應。因此政府作為的重點應放在制度設計方面,以政策支持和導向為新能源“出海”護航。一是制定相應市場準入政策,為新能源發展創造持續穩定的消費市場。二是完善電力定價體系和價格補償機制。三是通過稅收優惠等手段發揮政策杠桿作用,調動投資者積極性。四是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比如在風電發展上,有些風能基地在沒有詳細測風資料的情況下上馬,風電場規劃粗糙,規劃的容量也不科學,使很多風電機組無法達到設計出力。例如,目前我國風電平均出力只有1500小時左右,低于設計值25%,不僅經濟性受到影響,能源效率也大大降低。因此,必須強化對新能源市場的監管,使市場主體真正以市場為導向,理性進行項目投資決策和技術路線選擇。

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新能源發展初期是必要和重要的,但政策畢竟代替不了市場,新能源的長遠發展必須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一是要加快市場化進程。要通過市場競爭,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擴大市場,促進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最終實現商業化和產業化。二是要加速新能源產業投資的市場化。除了要促進商業銀行貸款投入和吸引民間資本進入外,還可爭取風險資本、發展股票融資、開辟國際融資渠道等。比如,當前可以發揮國內金融市場的媒介作用,為節能減排技術和新能源技術研發投資開拓新渠道。

我國已經出臺的新能源發展規劃有《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等,部分行業部門和地方地府也針對實際情況制定了各自的發展規劃。國家級的規劃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發展目標定得偏低,如風能到2010年的發展目標為1000萬kW,到2020年的發展目標為3000萬kW,而事實上,1000萬kW的目標已經于2008年實現,3000萬kW的目標也可能提前于2012年左右實現;二是缺乏設備制造產業和資源評價方面的目標。

國家有關部門應密切跟蹤國外新能源現狀,充分考慮新能源資源量、技術發展水平、環境減排目標、常規能源現狀等因素,對我國新能源發展規劃作出適當調整和完善,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指導。我國有關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規定和政策措施并不比國外少,但這其中有許多已經不再符合我國的實際,應立即對不合時宜或相互矛盾的規定和措施進行清理,制定出切實可行、可操作性高的配套法規和實施細則。

文獻:

1.IEA. Renewables Information 2008[R]. Paris: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08

2.趙玉文,王斯成,王文靜等.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06-2007)[R].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項目辦公室,2008

3.中國地質調查局.我國地熱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EB/OL].[2008-04-02] 4.中國能源情報網主編. 中國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 能源出版社 5.國家經貿委可再生能源發展經濟激勵政策研究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經濟激勵政策研究.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8. 6.余志.游亞戈.梁賢光 海洋波浪能利用研究論文集(Ⅲ)

7.中國農村能源年鑒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農村能源年鑒.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 8.國家經貿委可再生能源發電及熱利用研究項目組.中國可再生能源技術評價.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999. 9.NREL.Renewable Data Overview . Renewable Energy Annual 1997,Volume I,October l997.

10.中國農業部/美國能源部項目專家組.中國生物質資源可獲得性評價.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998 11.世界能源理事會編. 新的可再生能源—未來發展指南.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8. 12.DOE/ETA. Annual Energy Outlook, 1997. EIT, Oct.1996. 13.江文.政府的支持推動新能源快速發展.能源政策研究, 1997. 14.黃素逸. 能源科學導論.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無公害蔬菜標準化技術下一篇:維護部門年度工作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