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化經典研讀佛理禪趣

2023-04-16

第一篇:文化經典研讀佛理禪趣

第五單元佛理禪趣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選修)

第五單元

佛理禪趣

【教學目標】

1.了解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以及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2.了解《壇經》和《百喻經》的語言特色,積累常用文言詞語。

3.批判地繼承佛教思想對于現代社會人生的啟示意義。 【教學時數】

5課時(作業完成及講評時間另計) 【教學過程】

單元文化

一、佛教在中國

1.佛教傳入及發展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的傳入。佛教是從域外傳入我國的。最早是在東漢明帝時開始傳入中國的。

佛教的發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正是這一時期佛教發展的真實寫照。

佛教的鼎盛。隋唐時期,政治統一,經濟繁榮,國際文化交流活躍,佛教綜合南北思想體系,發展為許多新的宗派。其中禪宗結合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傳統,是最具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唐朝是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

佛教的轉折。晚唐、五代至宋,佛教逐漸走向衰落。但是,在長期的傳播中,佛教的思想已經內化進了中國人的文化心理中,對中國的哲學、文學、藝術、政治等各方面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影響。

佛教的衰落。明清以后,佛教愈趨衰落。太平天國時期,對佛教和道教都采取排斥的態度。清末民國以后,新思想、新文化的興起以及科學、民主的提倡,啟發了民眾的覺悟,加之國民革命的爆發,致使佛教日逐衰落。

2.禪宗的思想

禪宗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流派,它既不是延續印度佛教已有的某個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經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經,標榜自己獨特的修持方式。它是完全中國化的佛教,它公開宣稱以六祖慧能的言教為經,并以開壇立宗的形式命之為《壇經》。這是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創作的、被公開而持久地稱為“經”的佛教著作。

禪宗歷史有著很多傳說的成分,雖然禪宗以《六祖壇經》為立教宗經,它的發揚光大也是在慧能弘法之后,但在佛教的著作中,禪宗卻有著很長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那里。這其中雖然有很多傳說的成分,但卻為大多數的佛教著作所接受。

禪宗自稱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心傳心”。始于靈山會上,如來拈花示眾,眾人都不解其意,只有其弟子迦葉“破頰微笑”,由此付法。迦葉也成為所謂的印度禪宗初祖。秘密相傳27代之后,傳至菩提達摩手中。達摩于南朝梁武帝統治時來到中國傳法,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選修)

稱為中國禪宗初祖。其后,達摩傳慧可,又傳僧璨,傳道信,傳弘忍,傳慧能?;勰芙邮芤路?,成為禪宗六祖,與其同門神秀分為南北二宗。“安史之亂”后,慧能的弟子神會北上洛陽弘法,聲勢大振,北宗一系逐漸淡出,南宗一派則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

“禪”是梵語的音譯,指的是將心專注于某一對象,在徹底寂靜中呈現的神秘思維狀態。這是一種修行的方式,禪宗即得名于此,由此可見禪宗對于禪修實踐的高度重視。與其他宗派將重點放在經典、理論的解釋和研討不同,禪宗重視體悟而輕視理論,在理論的建樹上沒有多少新的東西,對于禪修卻有著重大的發展。大致而言,禪宗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佛性本有。禪宗認為佛性是眾生本來就具有的,凡和圣的區別就在于是否悟到了它。所以,佛在心中,自心即是佛,不須向外求索。這一方面指出佛性的無差等性,另一方面指出修行中要依靠人的主觀能動性。

(2)無住生心?;勰芩^的“無住生心”,就是要在沒有執著的情況下,保持心的圓融無滯,自然流轉。因此,他反對一些禪師刻意窒礙思慮,使心趨于死寂,也反對執著于坐禪的方式。他的宗旨是在隨緣任運之中,保持心體的自然無礙。因此,將參禪活動與禪者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強調在一切時中,在行住坐臥中,去體會禪的境界。

(3)頓悟法門。禪宗認為,從眾生到佛的轉化就在一念之間,轉化的形式就是“悟”或“頓悟”。為什么一念頓悟就等于覺悟成佛了呢?這是由于人心本來具備佛性,只是被妄念隱覆,一旦妄念俱滅,就會頓見自心。因此頓悟就意味著整個人心發生了質變。我們在禪宗的公案中見到,通曉佛理的禪師們為了教化弟子,常常以各種各樣奇特的方式,像說公案、逞機鋒、參話頭,甚至包括喝罵、責打、棒喝,來啟示他們瞬間滅掉世俗的妄念。

禪宗的主導思想雖然是唯心主義的,不科學的,但是含英咀華,棄除糟粕,我們還是能夠從禪語中覓得一些人生智慧的。禪一度是社會上的熱門話題,有人認為,如果你面對著種種煩惱,不能自拔,讀一點禪語,參一參機鋒,會幫助你進入一個快樂無憂的境界,促使你的心靈變得灑脫、曠達。

有一些具體的認識也可以引導我們思考人生的問題,比如:禪宗高僧馬祖道一常常告誡人們“不得說長道短”,這是一句很實在的道德箴言。很多人喜歡說長道短、搬弄是非,導致人與人之間互相猜忌,搞窩里斗,造成了許多內耗。倘若這種習氣被破除掉了,對于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無疑是有益的。禪師們還教導人們“寧可清貧自樂,不做濁富多憂”“心不負人,面無慚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都是極為精辟又發人深省的警句。

3.六祖慧能

慧能為禪宗第六祖。他幼年喪父,家境貧困,靠賣柴養母。一天,他在集市賣柴,聽見有人誦佛經典籍《金剛經》,頗有感悟,便立志尋師學佛。他告別老母親,投靠到弘忍門下。弘忍問他:“你是何人,來此見我欲求何事?”慧能答道:“弟子嶺南人,今遠道求見,無他也,乃求成佛之理。”弘忍訓斥道:“你為嶺南窮鄉僻壤的蠻人,有何資格成佛?”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選修)

慧能從容回答:“人有南方北方之別,而佛性則不分南北;我雖嶺南蠻人,同你尊貴的法師身份不同,但你我佛性何別?”弘忍聽了十分震驚,未料這位鄉下人對佛理有如此深刻的領悟,于是留他下來當行者,在寺院中打柴、推磨、做粗活。

有一天,弘忍把弟子們召到面前,當眾宣布讓每人寫一首偈,說明自己對佛理的認識。誰能真正領悟佛理真諦,袈裟和佛法就授予誰,并讓他做第六代祖。

當時弘忍門下有位首座弟子神秀,名聲顯赫。他很快就作出一偈,悄悄地把偈寫在南廊壁間。偈中寫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慧能聽了神秀的偈子,知道神秀尚未體悟“空性”,于是念了一首偈,由他人代為寫在墻壁上。偈子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偈剛寫完,很多和尚都圍過來觀看,都很驚訝,議論說:“奇怪啊!想不到像他這樣做苦役的人竟有如此修行?真不可以貌取人!”弘忍見眾人如此驚怪,恐怕有人從中暗害,立即用鞋擦掉慧能的偈,故意說:“亦未見本性啊!”

第二天,弘忍悄悄來到舂米房,看見慧能腰上背著石正在舂米,便自言自語說:“求道的人為了佛法而忘記肉身,應當這樣嗎?”接著就問:“米舂好了嗎?”

慧能答:“早就舂好了,還沒有篩罷了。”弘忍用禪杖敲擊碓三下而離去。

夜晚三更時候,慧能悄悄來到弘忍處。弘忍用袈裟把窗戶遮圍住,為慧能解說《金剛經》,說:“一切事物無自性,皆從心生,如果覺悟到真實本性,心就是無所滯著了。”慧能聽了很有啟發,領悟到佛理的真髓:“一切事物都不離本性。”弘忍看到他已經真正領悟,就對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接著便把禪法和衣缽秘授給慧能,說:“你為第六代祖。”還囑他立即下山回南方隱居,待弘忍死后再繼承與發展禪宗的事業。

此后,慧能一直堅守師囑,混于眾人,不露聲色。16年后,弘忍去世,他才出示隱藏多年的法衣,亮明自己的身份,正式落發出家,成為禪宗的首領,在曹溪寶林寺講法二十余年,影響遍及海內。

慧能的偈所以得到弘忍的贊賞,是因為他對于佛家的性空思想有更深的理解。佛家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緣起性空的,什么菩提樹、明鏡臺統統并非真實存在,人的心性也是如此,根本談不上沾惹塵埃,何必時時勤拂拭?只要內心一旦覺悟到世界空無的道理,就可以立地成佛。這是徹底的唯心論。

4.禪宗思想的影響

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禪宗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了宗教范疇,而滲透到哲學、文學、藝術等眾多領域以及現實生活的各個層面。如中國封建社會后期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明理學受禪宗的影響就很深,陸九淵和王守仁的“吾心便是宇宙”“心外無物”“明心見理”正是禪宗“自心是佛”“本心生萬法”“明心見性”的翻版。又如繪畫,從唐到明的畫壇,無論是表現形式還是創作思想,都可以看到受禪熏陶的痕跡,作品中往往表現出一種深遠寧靜、超凡脫俗的意境。

本世紀以來,帶著東方恬靜達觀精神的佛禪也走向了西方世界。二次大戰以后,禪更在英、德、法、美、等國得到特別的發展。西方接受禪的人,除了宗教團體外,還有哲學家和社會學家,他們希望用禪引導人們順歸人性和自然;也有心理學家和精神病理學家,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選修)

把禪作為調節心理和治療精神病的方法之一。在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國家圖書館廣場,矗立著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東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并列為“東方三圣人”。

慧能作為在我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著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給人以有益的啟迪,并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

禪宗特重禪觀,不重教理,自稱教外別傳。以菩提達摩為初祖,下傳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強調漸修,南宗主頓悟。弘忍圓寂后,北宗神秀大闡宗風于長安、洛陽。中唐以后,南宗成為禪宗的正統,并形成曹洞、云門、法眼、溈[wéi]仰、臨濟五家。但宋朝以后則僅存曹洞、臨濟二脈?;蚍Q為佛心宗。

二、佛理小故事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很多佛理故事,都是用簡單的生活細節來點醒世人。

1.求人不如求己。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幾叩首后,這人突然發現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臺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此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么還要參拜呢?”觀音菩薩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2.一切皆空。 山岡鐵舟到處參訪名師。一天,他見到了相國寺的獨園和尚。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頗為得意地對獨園說道:“心、佛,以及眾生,三者皆空?,F象的真性是空。無悟、無迷、無圣、無凡、無施、無受。”當時獨園正在抽煙,未曾答腔。但他突然舉起煙筒將山岡打了一下,使得這位年輕的禪者甚為憤怒。“一切皆空,”獨園問道,“哪兒來這么大的脾氣?”

3.你且看他。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4.悟性如光。弟子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么能夠相信呢?”佛祖把弟子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墻角有一把錘子。”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還是瞇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佛祖點燃了一支蠟燭,墻角果然有一把錘子。“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佛祖說。

5.送一輪明月。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禪師,有一天夜里,趁著皎潔的月光,他在林間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時,正碰上個小偷光顧,他怕驚動小偷,一直站門口等候他。小偷找不到值錢的東西,返身離去時遇見了禪師,正感到驚慌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 說著脫下了身上的外衣,說道:“夜里涼,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說完,禪師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輪明月給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選修)

你!”第二天,溫暖的陽光融融地灑照著茅屋,禪師推開門,睜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齊地疊放在門口。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道:“我終于送了他一輪明月……”

6.修佛。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廟找禪師問道。禪師問:“你到這兒來是干什么的?”那人說:“我是來修佛的。”禪師答:“佛沒壞,不用修,先修自己。”

7.心境。有一天,蘇東坡到佛印禪師處與佛印禪師聊天,兩人均盤腿而坐。聊到高興時,蘇東坡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在像什么?”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尊佛。”蘇東坡笑著對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堆牛屎。”佛印禪師笑笑,沒有說什么。蘇東坡以為他勝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蘇小妹談起了這件事。他妹妹說:“哥哥,你輸了!禪師的心是佛一樣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態像一堆牛屎一樣,看禪師當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蘇東坡聽后頓時面紅耳赤。

8.禮物。一位禪師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蔑他。最后,禪師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么這份禮物屬于誰呢?”那人回答:“屬于原本送禮的那個人。”禪師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

【經典原文】

5 《壇經》兩則

【教學目標】

1.了解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以及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2.了解《壇經》和《百喻經》的語言特色,積累常用的文言實詞和虛詞。

3.批判地繼承佛教思想對于現代社會人生的啟示意義。 【教學時數】

5課時(作業完成及講評時間另計) 【教學過程】

一、《壇經》解讀

六祖慧能是禪宗的真正創立者,禪宗以菩提達摩為中國始祖,以六祖慧能的言教《壇經》為經?!秹洝?,一名《六祖法寶壇經》,是中國佛教禪宗創始者、禪宗六祖慧能的傳法記錄。因系在法壇上宣講的經教,故稱。是中國唯一被尊為經的佛書?!秹洝酚形宕筇攸c:

簡明化。高度濃縮了佛教宗旨與修行方法,直接了當地提倡個人當念反省自覺,頓悟成佛。

中國化。六祖是中國禪宗真正意義上的開山祖師,前五代尚不具備此意義。從達摩傳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選修)

《楞伽經》,五祖傳《金剛經》,還帶有印度瑜伽和般若學派風格,而《壇經》雖完全融匯二經精要,并融入了《法華》、《涅槃》心要,使之徹底中國化,全變為中國風格。

普及化?!秹洝肥翘拼自捳Z錄體,文風不像其他大經典雅深奧,也不像后來禪宗公案艱深晦澀,故適合大眾學修。深入者自可領略宗旨,初學人亦自覺有個入處。

革命化。禪宗一反印度外在形式的佛陀崇拜風格,而取佛陀教化的精神實質,崇尚吾人對自己心性覺悟,可謂一場認識上的革命,將“歸依”重心轉向當人“自心、自性”。弱化對外在權威神祇崇拜,重視現實人生之心性修養,張揚了人間佛教。

實踐化?!秹洝妨⒁庠诂F實可行,將最重要的真實道場安置于個人的“念頭”,可謂方便之極??芍^為參禪者拓展出最大修行空間,賦予人們最充分的可行性、實踐性,將佛教方便智慧的不二法門,發揮到極至。

二、精讀賞析

《慧能受法》

【原文】 五祖夜[夜里則]至三更,喚慧能堂內[佛堂中],說[講解]《金剛經》?;勰芤宦?,言下[一言之下,頓時]便悟[領會,明白]。其夜受[同“授”,傳授]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法[頓悟法門]及衣[法衣,即袈裟]:“汝為[做,擔任]六代祖,衣將為信稟[信物,憑信],代代相傳;法以[用]心傳心,當令自悟。”五祖言:“慧能!自古傳法,氣如懸絲[生命猶如懸在發絲上,比喻相當危險]!若住[停留]此間[此處],有人害汝,汝即[即刻]須速去[離開]。”

【譯文】五祖(弘忍)夜里到了三更時分,叫慧能到佛堂里,(為他)講解《金剛經》?;勰芤宦?,頓時就能領悟。那天夜里傳授佛法,外人都不知道。于是傳給(慧能)頓悟法門和法衣(袈裟):“你做六代祖師,袈裟將作為信物,一代一代傳下去;佛法用心傳心,應當讓受法人自己領悟。”弘忍又說:“慧能!自古傳法,生命就像懸在發絲上!如果停留在這里,有人(會)害你,你必須即刻離開。”

【解讀】 這段文字說的是慧能受衣法時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誨?;勰芩鞯馁?,顯示出他對于佛理的精湛領悟,由此得到了弘忍大師的欣賞。弘忍大師想把衣缽傳授給慧能,又怕別人害他,所以選擇在三更時分,把慧能喚到佛堂中,秘授《金剛經》?;勰芴熨Y聰穎,再加上名師的教誨,他頓時就領悟了。于是,弘忍把衣法傳給了慧能,并作了訓誨。

這段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傳衣法給慧能,宣布他為自己的傳人,以自己的袈裟作為信物,將佛法一代一代發揚光大;二是傳授本門的“獨門秘笈”,即“以心傳心”,不依賴文字的傳道方式和通過引導使學禪者自己頓悟的修行方法。

法傳完以后,弘忍說,自古以來,傳授衣法常常引起禪門內部的傾軋,受衣法的人,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選修)

往往氣如懸絲。并告誡他不要在此久留,要速速離開此地。這表現了他的謹慎。

《南能北秀》

【原文】 世人盡傳[都傳]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原因,根源]。且[況且]秀禪師,于南荊府當陽縣玉泉寺住持修行;慧能大師,于韶州城東三十五里曹溪山住[擔任住持]。法即[雖然]一宗[同一宗派],人[傳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漸頓[漸悟和頓悟]?法即一種,見[見性]有遲疾[慢;快],見遲即漸,見疾即頓。法無頓漸,人有利[敏捷]鈍[遲鈍],故名[叫做]漸頓。

【譯文】 世人都流傳著“南宗慧能北宗神秀”的說法,卻不知道根本緣由。況且神秀禪師,在南荊府當陽縣玉泉寺擔任住持修行;慧能大師,在韶州城東三十五里的曹溪山擔任住持。佛法雖然都是一個宗派,傳人卻分南北,所以就確立南北流派。為什么有漸悟和頓悟的區別?佛法只有一種,(人的)見性有慢有快,見性慢的是漸悟,見性快的是頓悟。佛法沒有頓和漸(的區別),人有敏捷和遲鈍(的區別),所以叫做漸、頓。

【解讀】神秀雖然沒能繼承衣法,但也在佛法上有相當的造詣,弘忍死后,為武則天所召,傳教于北方的當陽縣玉泉寺。由此形成南北二宗,稱為“南能北秀”。這種劃分的依據,一是地域上的不同,二是悟道方式的不同?;勰芤幌敌欧睢督饎偨洝范鴱娬{頓悟,認為應該單刀直入,“直指人心”;而神秀一系則信奉《楞嚴經》,強調漸悟,認為要達到覺悟,必須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像掃除灰塵一樣,慢慢地掃除心靈上的種種障礙。

三、鑒賞評價

課文指出雖然南北地域不同,實際上他們的師承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傳的禪法,在對于人的心性的認識上,他們是一致的,即都認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變的真性,而眾生因迷妄顛倒不能覺悟。而從悟道方式上看,雖然側重點不同,卻是互為補充的。

課文說,“法即一種,見有遲疾,見遲即漸,見疾即頓”。這“法即一種”所說的“法”,就是眾生本具有的自性清凈心。因為眾生的清靜佛性一向為迷妄所覆蓋,只有消除妄念,真性才能顯露出來。但是由于人的領悟能力有遲有疾,領悟力差的可以通過漸修使其慢慢領悟,而領悟力強的則可以引導其瞬間領悟,也就說要因材施法。

實際上,法本身并沒有頓漸之分,因為人的覺悟都是剎那之間的事情,只是因為人的根器利鈍不同,覺悟之前的過程和方式才有了不同。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選修)

【相關讀物】

《百喻經》六則

【教學目標】

1.了解寓言的特點,掌握寓言寓意的概括方法;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 2.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寓意,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概括能力。

3.體會寓意在現代社會人生中的啟示意義,從中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 【教學時數】

5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寓言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充滿智慧哲理。

在佛經中,經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說理。佛教的義理玄微,一般人難以理解,所以佛經經常通過譬喻,將艱深的義理,化做淺易的故事,使人樂于聽聞,易于接受。佛經的寓言譬喻影響很大,很多寓言在流傳中逐漸凝固下來,成為漢語詞匯系統的固定成員,像“盲人摸象”“空中樓閣”“水中撈月”等,婦孺皆知。

《百喻經》是突出體現佛經這一特色的著作?!栋儆鹘洝?,全稱《百句譬喻經》,也稱《百譬經》。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齊求那毗地譯。全書兩卷,共有98個寓言故事,均為宣揚佛教教義而作,但“除去教誡,獨留寓言”,完全可以當成一部極有趣味的文學作品來讀,對社會人生也不無啟發意義。

二、文本感知:品愚人故事,悟智慧人生

《愚人食鹽》

【原文】 昔[從前]有愚人,至于[到]他家。主人與[給]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聽罷],更[再次]為益[增加]鹽。既[已經]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的原因]美者,緣[因為]有鹽故[原因]。少有尚爾[這樣],況復[再]多也?”愚人無智,便空[空口]食鹽。鹽已口爽[敗壞,差],反[反而]為其患[禍患]。譬彼外道,聞節[節制]飲食可以得道[修得道行],即便斷食,或經七日,或十五日,徒[白白地]自困餓,無益于道。如彼愚人,以鹽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復[同樣]爾。

【譯文】 從前有一個愚蠢的人,到別人家去做客。主人給他飯吃,他嫌飯菜淡而無味。主人聽說后,再次為他增加了一些鹽。加鹽之后味道鮮美,就自言自語說:“味道鮮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選修)

美的原因,因為有鹽的緣故。很少一點尚且這樣(味美),況且再多一些呢?”愚笨的人沒有智慧,便空口吃起鹽來。吃完后口味很差,反而成了他的禍患。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樣,聽說節制飲食可以修得道行,于是就斷絕飲食,有的經過七天,有的經過十五天,白白地自己遭受饑餓的困苦,沒有增加一點道行。就像那個愚蠢的人,以為鹽可以增加美味因而空口吃鹽,以至于口味很差,這也是這樣。

【解讀】 原喻修行人適當地節制飲食,少欲知足,是對于身體和修行都有好處的;但一般“外道”卻矯枉過正,索性提倡禁食,認為這樣就可以得道,因此有斷食七天或十五天的,結果影響身體,對修行卻沒有一點兒益處,這是錯誤的。這種做法和笨人吃鹽一樣,是可笑而愚蠢的舉動。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和鹽一樣,適當地添加,可以使生活充滿滋味,但太多了就會變得苦澀。比如有人做事淡泊名利固然無妨,但如工作、生活不負責任,他的一生將碌碌無為、一事無成,于國于民均沒有任何貢獻。

【啟示】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

《渴見水》

【原文】過去有人,癡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頭河。既至河所,對視不飲。傍人[站在旁邊的人]語言[說話]:“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飲?”愚人答言:“若可飲盡,我當飲之。此水極多,俱不可盡,是故不飲。”爾[此]時眾人聞其此語,大嗤笑。

【譯文】過去有一個人,癡呆而沒有智慧??诳蕵O了必須喝水??吹降孛嫔险趄v的水氣,以為是水,立即追趕直到河邊。已經到了河邊,面對河水卻不喝。站在旁邊的人問他:“你因為口渴尋找水,現在到了水邊,為什么不喝呢?”愚蠢的人回答:“如果可以喝完這些水,我應當喝水。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完,因此不喝。”這時大家聽了他這番話,都大聲譏笑。

【解讀】原喻有些人強詞奪理地堅持著怪僻的見解,不近情理,以為佛教戒律很寬泛、很嚴格,一時不能全部接受,就索性舍棄不受,最終沒有得道的希望,那是很可憐也是很可笑的!在現實生活中,這確實是人慣常的心理。覺得太難了,就淺嘗輒止,甚至干脆不做,。要知道渴了就喝,能喝多少是多少,沒有人要求你全部喝完。

【啟示】做事不能因為目標太遠、困難太大就放棄努力,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選修)

地從眼前的事做起。

《入海取沉水》

【原文】昔有長者[年長有聲望的人]子。入海取[采取]沉水[沉香]。積有年載[經過一年],方得一車,持來歸家。詣[到]市賣之,以其貴故,卒無買者。經歷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厭,以為[把……當作]苦惱。見人賣炭,時[時常]得速售[賣出去],便生念言[想法]:不如燒之作炭,可得速售。即[就]燒為炭,詣市賣之,不得[得不到]半車炭之價直[價錢]。

【譯文】從前有一個年長有聲望的人的兒子,到海里去采取沉香,經過好幾年,才采到一車,運回了家。到市場上去出賣,因為它價格太高的緣故,始終沒有人買。經過了許多天,不能賣出去。心里感到疲憊厭煩,把這當作苦惱的事??吹絼e人賣木炭,時常能夠很快賣出去,就產生想法:不如把沉香燒成木炭,可以很快賣出去。就把沉香燒成了木炭,到市場上去賣,(結果)得不到半車木炭的價錢。

【解讀】原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難而生退卻之心,如果見異思遷,或者退求小果,結果自失大利,猶如沉香燒成炭賣一樣,是非??上У?。為很快賣掉貨物,將經過一年辛苦打撈得到的珍貴香料,燒成木炭賣掉,使珍貴稀少的東西變成了廉價普通的東西,原因在于心情急躁,缺乏恒心和耐心,從而失去了理性的價值判斷。

【啟示】凡事如果急于求成,就可能事倍功半,一定要有恒心,有耐心,不急不躁。

《嘗庵婆羅果》

【原文】昔有一長者,遣人持錢,至他園中,買庵婆羅果,而欲食之。而敕[吩咐]之言:“好甜美者,汝當[則,就]買來。”即便持錢,往買其果。果主言:“我此樹果,悉皆美好,無一惡者。汝嘗一果,足以知之。”買果者言:我今當一一嘗之,然后當取。若但嘗一,何以可知?尋[接著]即取果,一一皆嘗,持來歸家。長者見已,惡而不食,便一切都棄。

【譯文】從前有一個年長有聲望的人,派人拿錢到別人的園子里去買庵婆羅果來吃。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選修)

吩咐他說:“質量好、味道甜美的果子,你就買回來。”于是那個人就拿著錢去買果子。果園的主人說:“我這樹上的果子,都很好,沒有一個不好的。你只要嘗一個果子,足夠知道。”買果子的人說:“我現在應該一一品嘗,然后才買。如果只是嘗一個,憑什么能知道(個個都很好)呢?”接著就取來果子,每個都嘗了一下,拿著回了家。長者見了,厭惡得吃不下,就全都扔掉了。

【解讀】原喻對待佛家的教理,不知道類推,認為只有自己一一親身體驗,才能相信,最終只能導致什么也得不到。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是我們認識現實世界非常有用的思維方式。實踐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然而絕對的實踐主義不僅時時碰壁,而且不可能做到。

【啟示】做事要善于從個別中發現和認識一般,不可能事事都要親身經歷后才能得到真知。

《詐言馬死》

【原文】昔有一人,騎一黑馬入陣[進入陣地]擊賊[攻擊敵人]。以其怖故,不能戰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詐現死相[裝死],臥死人中。其所乘馬為他所奪。軍眾既去,便欲還家,即截他人白馬尾來。既到舍已,有人問言:“汝所乘馬,今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馬已死,遂持尾來。”傍人語言:“汝馬本黑,尾何以白?”默然無對,為人所笑。

【譯文】從前有個人,騎著一匹黑馬進入陣地攻擊敵人。由于他害怕的原因,不能戰斗。就用血涂在臉上,裝死,躺在死人堆里。他所騎的馬被別人奪去了。士兵們撤離戰場后,就想回家,就割了別人的白馬的一截馬尾回來?;丶乙押?,有人問他:“你騎的馬,現在在哪里?為什么不騎呢?”(他)回答說:“我的馬已經死了,就帶著它的尾巴回來。”旁邊的人聽后說:“你的馬本來是黑的,尾巴怎么變成白的了?”(他)沉默無法回答,被人們嘲笑。

【解讀】故事中的那位騎士,因為內心的恐懼,不能參加戰斗,只好裝死以求保命,這種掩飾自己內心懦弱,保護自身的行為,有時候是難以避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危難過后,還要沽名釣譽,那就不應該了。故事抨擊了欺詐的人心,指出在社會生活中,存在著手持佛珠,卻心存偽詐之人?,F在的人們也是如此,自稱善良好心,不吃酒肉,卻殺害各種生靈,制造各種痛苦毒害,還虛假地自稱善良,實際上暗地里無惡不作,這就像那位謊稱馬死的愚人。

【啟示】一旦犯了錯誤,就老老實實地承認,切不可信口雌黃,欲蓋彌彰。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選修)

《駝甕俱失》

【原文】昔有一人,先甕中盛谷。駱駝入頭甕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為憂惱。有一老人來語[告訴]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語,必得速[很快]出。汝當斬頭,自得出之。”即用其語,以刀斬頭。既復[……之后]殺駝,而復破甕。如此癡人,世間所笑。

【譯文】從前有一個人,先是在甕里盛著谷子。駱駝把頭探進甕中吃谷子,(結果頭)出不來了,(頭)不得出來以后,(他)把這當作煩惱的事。有一個老人來告訴他說:“你不要愁,我教你(讓駱駝)出來(的辦法)。你聽我的話,一定很快出來。你應該把駱駝的頭砍下來,(駱駝)自然就出來了。”于是聽了他的話,用刀砍下駱駝的頭。殺死駱駝以后,又打破了甕。這樣愚蠢的人,被人們所嘲笑。

【解讀】原喻由于違反了禁條,使自己的智慧之路和自我修養都喪失了。駱駝的頭插進了甕中出不來,要拯救駱駝,勢必要打破甕,而要保全甕,勢必要搭上駱駝,二者必居其一,顧此必然失彼。故事中的人卻采取了一個愚蠢的辦法,結果兩者俱失。類似的事情,現實生活中自然也會出現,比如,考試作弊,可能會僥幸過關,但人格上也就有了一份缺憾,如果被老師發現了,就會受到處分,影響學業。在這種兩難的處境下,如果鋌而走險,選擇了作弊,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學業就可能兩者俱失。

【啟示】凡事要認真思考,仔細權衡,不能顧此失彼,一定要學會花最小的代價解決問題。

三、鑒賞小結

有人說過:“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每一則寓言,只要你進行多角度地分析,就會從不同地方流淌出智慧的源泉,從而對文章有創造性地理解,不僅寓言如此,其他一切文本都是這樣。切記:讀書的價值在于思考!

正是由于《百喻經》中選編的故事可讀性、趣味性很強,因而譯出后1500多年來一直在中國社會上廣為流傳,其中的一些寓言早已擺脫了佛教宣傳品的窠臼,或原封不動,或稍加改造,變成深入于民眾中的故事了,常為大眾引為談資。

第二篇: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研讀

《論語》十則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點

1.了解儒家、道家兩家學說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較重要的概念,如“仁”“禮”“義”“孝”“道”“自然”“無為”等,并能有自己的體會。 2.對儒道兩家學說的影響及其互補性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掌握其中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3.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形成語感。熟讀、背誦一些片段。

二、課前預習內容

1、文言基礎知識 A.語音

盍(hé) 誨(huì) 裘(qíu) 敝(bì) 肱(gōng) 知者樂(lè) 少(shào)者懷之 智者樂(yaî)山,仁者樂(yaî)水 B.通假字

①可謂好學而已(已:通“矣”) ②知者樂,仁者壽(“知”通“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通“智”)也。

C.重點字詞

①就有道而正焉(正:使自己的道德行為得到修正,使動用法)

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使動用法,使„„安逸;使„„信任自己,使„„得到關懷和愛護)

③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勤快) 回雖不敏(敏:聰敏、聰明)

④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秉賦、人生的責任與義務等多層含義)

⑤是智也(是:代詞,這) ⑥盍各言其志(盍:何不)

⑦愿無伐善,無施勞(伐:夸耀,炫耀;施:表白) ⑧天下歸仁焉(歸:稱許,贊許)

⑨小人長戚戚(長:總是,常常;戚戚:憂愁,哀傷) ⑩一日克己復禮(一日:一旦,表示假設關系)

D.本課中所涉及的成語與格言

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③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⑤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⑥克己復禮

⑦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1 E.重點虛詞

主要是“于”、“而”、“之”、“且”,請學生針對原文,選擇例句自己歸納其用法。

2、學生根據注釋,依此翻譯節選各則,并思考每一則所反映的儒家的思想是什么,體會孔子思想的博大與深邃。

3、其它自學內容:

學生自學教材第19頁“閱讀指南”之“《論語》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了解孔子以及儒家的主導思想。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宋代有名的宰相趙普曾經對宋太宗趙匡義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確,我國兩千年來,不論立身處世以及政治社會,皆以儒家思想為中心,而《論語》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書,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是這個意思。

二、檢查學生預習內容

三、孔子、《論語》簡介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建者,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追記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約成書于戰國初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論語》共二十篇。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義”。

四、文本內容講析 1.“學而”篇 原文: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解讀:

此則講的是好學的態度、表現與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飽、不求食好,居住環境不追求舒適,居住環境較好的話會有一種依賴性,會對個人修養道德沒有幫助,反而使自己變得很懶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勞、敏捷、認真,而且要小心說話,俗話說得好“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說”;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讓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樣。

孔子認為好學,要學業精通,就必須勤奮。學會居安思危,這樣就可以算是孔子所提倡的那樣。這句話可謂與我們現代人的追求是反過來的,我們現在的教育制度給大家的教育,就是要讀好書才能有好職業,不斷拿學位才能有好的生活、

2 “娶(嫁?)美女(帥哥?)買房買車”。

這也是現實的,能拿在手里的;但這并不是說孔夫子古板、落后,而是揭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我們的一生,終究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質追求和感官享受終究有限,而精神的升華才是人生的最終之道。外在的追求會導致沖突緊張而又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華卻會呈現心理的平安與人生的順遂。我們并不是要把兩方面對立起來,而是要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無限的寬裕,而物質的追求,實在會讓生命總是緊張而煩惱。

2.“為政”篇 原文:

“吾十又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說:“我童年學習,到了十五歲時立下了求學的志向,三十歲時學問和處事都可以在社會上立身了。四十歲時學問上的問題都能清楚明白,立身處事有堅定的原則,不會被外界左右。五十歲時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給予我的使命職責和命運。六十歲時我聽到順耳話能夠分辨是非,聽到逆耳話能夠理解他人,對各種人的各種話都能分辨取舍。七十歲時我的心靈和行為都達到了自由王國的境地,行隨心至,從不越過仁的規范。”

子曰:“由(子路)!我教誨你的知道了嗎?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句不知道,這種態度才是明智的啊!” 解讀:

這一則講的是人的一生進德修業的發展過程,分為了幾個階段,真可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孔子是自學成才的典范,勤奮不倦地學習是貫穿孔子一生的主題。正是通過刻苦的學習,孔子才掌握了淵博的知識,并授徒講學,成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過學習的積累,在不斷的學習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從而達到了“從心所欲”的境界??鬃訉W習如饑似渴,不斷的尋找機會充實自己,“入太廟,每事問”??鬃诱J為學習要有正確的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政》)??鬃右詫W習為樂,并對學習有很深的體會。

后一則強調了要正確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虛偽,人要有自知之明。

3.“公冶長”篇 原文: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譯文:

3 顏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顏淵:名回,字子淵。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鬃诱f(子:男子的尊稱,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談談你們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說:“愿將我的車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輕]裘:泛指衣服。“輕”字為衍文,是因《論語•雍也》中有“衣輕裘”而誤衍。“裘”:本指皮衣。共:動詞:指共同享用),用壞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車馬、衣裘用破,用壞。敝:使動用法。憾:抱怨)。”顏淵說:“(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處(伐:夸耀),不夸大自己的功勞(施:表白)。”

子路說:“愿意聽聽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說:“老年人,使他們安逸;平輩的人(朋友),使他們信任我;年輕人,使他們得到我的關懷愛護。”(安、信、懷:都作使動詞用,賓語“之”分別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懷:關懷愛護)

解讀:

這則語錄中,寫的是孔子和他的兩個學生以言“志”為題,討論怎樣做人和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為具體內容簡短的一段對話。

提出對處理“老、中、輕”三代人的人際關系的原則,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新時期,尊老敬老、真誠守信、關心青少年成長,已成為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談人的立志。

4..“雍也”篇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文:

先生說:“知道它不如喜歡它,喜歡它不如以它作為快樂。” 先生說:“智者喜歡水,仁者喜歡山;智者活躍,仁者沉靜;智者快樂,仁者長壽。” 解讀:

這里,孔子強調了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有了濃厚的興趣,我們才會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鬃诱沁@一點的身體力行者,孔子聽《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即為明證。 后一段話,充滿了辯證法,也是孔子對人的個性的深刻體悟,很能給人啟迪。“山的沉穩,水的靈動”,也許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許,并非每個人都能成為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為目標來追求,人生就會更加有意義。

5.“述而”篇 原文: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譯文: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快樂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當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貴,這對我如同浮云一般(指根本看不上眼)。”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坦蕩,小人經常心緒不寧。” 解讀:

追求吃穿享受很容易導致不義的行為。自己私欲的極度膨脹,必然要與他人爭奪有限的物質資源,必然要想方設法的為了滿足自己私欲而大行不義之事。但是通過不義的行為而獲得的富貴是很不穩定的。你怎么得到的,最終也會怎么失去。

君子光明磊落,不憂不懼,所以心胸寬廣坦蕩;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計,又每每庸人自擾,疑心他人算計自己,所以經常陷于憂懼之中,心緒不寧??鬃诱J為,作為君子,應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件,不計個人利害得失。心胸狹窄,與人為難、與己為難,時常憂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為君子。

6.“顏淵”篇 原文: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應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

顏淵問仁??鬃诱f:“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回復到周禮上就是仁。一旦這樣做到了,天下的人都會稱贊你是個仁人了。實行仁,全憑自己,難道憑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實行的條目。”孔子說:“不合禮的現象不看,不合禮的聲音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說,不合禮的事不做。”顏淵說:“我顏回雖然遲鈍,也要求實行這些話。” 解讀:

這一則,孔子論述“仁”,強調克制私欲,用禮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側重強調了個人的修身。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從這則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對老師所學的信服,也可以看出師生關系的和諧。應該說,講究自我表現約束,用一定的社會規范來調適自己的行為與語言,提高個人修養,使人與人的關系和諧,這種思想是值得提倡的。

7.“季氏”篇 原文:

5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依衰,戒之在得。” 譯文:

孔子說:“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少年時候,血氣還沒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壯年時,血氣正旺盛,要戒除的是爭斗;等到老了的時候,血氣已經衰落了,要戒除的是貪欲。” 解讀:

這一則,孔子從人生的三個階段,強調了要規范自己的言行,少年戒女色,壯年要成熟穩重,做事情要憑借理智,要三思而后行;老年要淡泊,不可以貪婪。應該說,孔子說這些的出發點,還是“禮”的規范。這則對我們今天加強個人修養,很有啟迪意義。

五、學習孔子有何意義。

1.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而《論語》則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經典。

在兩千余年的封建社會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而《論語》則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經典。

雖然新文化運動以來,儒家學說成了被打倒的對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們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響著。盡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們這個東方古老的國家不斷滲透,國人中受其影響甚眾,但國學作為中國固有的學術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導地位的。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漢學不斷成為世界各國學術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對象,今年就有許多國家興辦了孔子學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宣揚國學,宣揚儒家文化,有效地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自新文化運動以來,白話文逐漸興起,我們的傳統文化的確是靠了邊,試問現在的年輕人,對于國學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揚國學,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傳承,中華文明之所以沒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樣滅亡,就是因為文化傳承起了很大的作用。

現在重提國學教育,宣揚儒家文化,就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墩撜Z》作為儒家的經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雖然今天我們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過了解,我們一定有所收獲。

推薦閱讀:①于丹《<論語>心得》;②錢穆《<論語>新解》。

六、課后作業

1.背誦《<論語>十則》,嘗試全文翻譯。 2.預習《<老子>五章》。

七、課外拓展

6 關于君子

孔子所處的時代,社會上出現了“禮崩樂壞”“春秋無義戰”的混亂局面。為了建設理想的社會,孔子提出了具有完美人格的知識分子形象——君子,希望通過這種最理想的人去改造現實社會??鬃影讶烁穹譃樾∪?、士、善人、成人、賢人、君子、圣人等不同層次,分別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鬃诱J為一般人都可以修養為君子,他以君子人格為標準,認為君子中居于高位。為治國安民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就是圣人;而與君子相對,只關心一己之利,心胸狹窄,不明事理,只知道隨聲附和,當官時驕傲凌人,喜歡吹牛拍馬,窮困時便胡作非為的人就是小人。而君子人格通過歷史的演繹,對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的文化與精神影響是極其深刻與廣泛的。

《論語》中有關“君子”語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泰然自若而不傲慢無禮,小人傲慢無禮而不泰然自若)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君子固窮。(有教養、有德行的人安守貧窮。指君子能夠安貧樂道,不失節操)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君子責己多能,而責人專能。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不以人舉人,不以人廢言。(君子不以言論為舉人標準,不以狀貌為取人依據)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一個人的內在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團結群眾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群眾)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做一個君子,要老想著這九個方面:看到一個現象時,要想一下,是否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是否真正理解、明白所看見和看到的東西;聽到什么的時候,要考慮一下,偏聽了沒有,輕信了沒有;說話處事時,要老想著

7 自己的臉色不要冰冷地板著,任何時候臉色都要溫和才是;要到考慮自己的態度是否恭謹,不論貴賤,自己的態度都得恭敬;說話時,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撒謊。是否說了實在話;做事時,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敬業、認真;有問題或疑問時,是否馬上問人了,以求得正解。人非圣賢,孰能無惑?惑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自己要發脾氣時,要想一下所帶來的不良后果。想一下你自己也反感別人發怒;若是可以不勞而獲時,要想一下是否取之有道、得之有義,是否自己應該得到。)

8

第三篇:《中國文化經典研讀》教案

第一單元 入門四問

教學目標:

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況,掌握四部分類法,回顧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國古代文化著作。 2.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及現代意義,學會以現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經典。 3.了解本書的結構、編排與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我們的閱讀渴望什么

在國學熱、讀經熱的當下,看看《于丹〈論語〉心得》和《于丹〈莊子〉心得》的大賣,就會發現,現代中國人多么渴望來自傳統文化的滋補。今年的“世界閱讀日”,我們繼續閱讀經典,閱讀傳統。中華文明孕育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學習和繼承之物,在“西化”嚴峻挑戰的今天,我們迫切需要弘揚傳統文化,重振“國學”精華。但閱讀經典,我們要搞清楚面臨的兩個問題:

一、應當丈量出今天的世界和傳統世界之間的距離,以便有效地給傳統文化或經典閱讀一個恰當的消化空間;

二、必須弄清楚傳統文化對我們意味著什么。

閱讀經典當然是為了有文化,用文化塑造自己。

曾經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文化的事很容易和“清談”、“務虛”等字眼掛上鉤,而“務虛”這個令人尷尬的字眼當然是和“務實”相對立的。在1980年代,中國人曾經一夜之間恍然大悟,當時有一句很著名的口號:“清談誤國,實干興邦。”

其實何止是20年內文化遭遇“務實”的擠兌,在整個20世紀,文化一直都在遭遇瘋癲式的折騰:文化運動、文化改良、文化救亡、文化革命等等。整個20世紀,全世界都在折騰文化,文化總在風起云涌中。扯這么遠是為了說明,盡管許多人曾經因為文化不能當槍炮和面包而打算驅逐之,但實際上每當我們“闊了”,每當別人用某種“文化”的眼光打量我們,我們就要對著自己的“五千年來古國古”的文化風景抽搐一番。

文化的事情永遠和我們有干系。為什么需要文化?因為文化塑造人,文化塑造群體的和個體的人格精神。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總是磨刀霍霍向文化的原因了。一個存在的標識包括兩個方面:生理上和文化上的遺傳與塑造。然而現在,許多人都已經開始承認,我們已經不“文化”許多年,至少不傳統“文化”許多年。19世紀和20世紀的中國,人們似乎很少感受到“古國”“古”的傳統文化給我們的生存處境帶來什么好處,尚武者討厭那些之乎者也的老先生在殖民處境中的無能和猥瑣,而帝國的日益衰落,確實和“吃人的”文化有很大的干系。

傳統經典當然是傳統文化的產物。晚年的魯迅回到了辯證法,但他對傳統文化肯定得并不多。然而我們必須面對一種事實上的挑戰:對傳統文化經典的揚棄絕對不能靠魯迅一個人,幾乎所有的人都看出了中國文化對和平世界中生活的積極意義;然而這些經典即使對人生的指導,也是積極和消極并存的,何況文化的根本功能是塑造一個民族的人格和靈魂。

1

客觀地說,傳統文化是附著在傳統的政治體制、經濟方式、倫理道德以及生存狀態這張皮上的,因此,閱讀傳統,我們要搞清楚面臨的兩個問題:

一、應當丈量出我們今天的世界和傳統世界之間的距離,以便有效地給傳統文化或者經典閱讀一個恰當的消化空間;

二、必須弄清楚傳統文化對我們意味著什么。我曾在商報撰文,認為傳統文化必須經歷一個現代化的過程,事實上意味著我們必須攜帶著傳統文化的基因完成人的現代化。

中國人讀書,從古到今,很多人抱著“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玉”的目的讀書,這沒什么錯,但今天的“讀經熱”、“國學熱”等閱讀經典的行為,顯然已經不可能抱這樣的功利企圖。“闊了”的我們讀起了經典,無論是一種文化認歸、還是虛空之后的內在需求,無論是要“引起療救的希望”,還是要緬懷一個逝去了的好時光,都是有意義的,至少我們意識到了文化塑造心靈、塑造人格尊嚴的必要性。但是正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喜憂參半,在自然而然的生活中,擔心太多或者漠不關心都是不可取的??倸w,一切都會朝它自身需要的方向發展

二、今天我們還是要讀經典著作

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大力推進現代化進程的時代;是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是知識過剩的時代;還可以說這是一個消解文字的時代,一個讀圖時代;一句話,現在是一個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時代。對于今天所處的時代,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加以解讀。

在這樣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時代,經常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我們還需要讀書嗎?還需要閱讀中國古代的經典嗎?

實際情況是,現在在我國,很多人已經不喜歡讀書了,“理由”也可以舉出很多??墒俏蚁胝f的是,文本閱讀是不可缺少的。而閱讀中國古代的經典,更應該成為今天的一種時尚。

為什么要讀中國的這些經典,我想首先是為了文化傳承的需要。如果我們不想完全拋棄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那么閱讀代表自己文化傳統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繼承傳統的一種必要的方式。其次,就個人的修養而言,閱讀經典文本是使閱讀者經歷一番文化濡化的過程,它可以改變人的氣質。古人、古賢、古書,都是傳統文化積淀的代稱,接觸多了,勢必使一個人的氣質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如果有很多人都發生氣質性的變化,那么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就會隨之發生變化。所以閱讀我們民族的文化經典,就一個人而言,可以變化氣質;對社會而言,可以轉變風氣,與當今倡導的和諧社會是一致的。

當然,現代社會是多元文化交錯的社會,一個人不可能只接受單一的某一種文化。近百年來,西方強勢文化影響于東方、影響于中國,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也無須拒絕這種影響。只是當我們接受異質文化的時候,應該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體,打點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著新的文化的誕生?,F在仍有很多人把現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來,以為自己的文化傳統無法和現代性相銜接,這是一種過時的看法,我認為不應當讓這種看法成為我們的文化導向。我們正在進行的現代化進程,也同時有一個提高全民族文

2 化素質的任務,我可以肯定地說,要完成這個任務,必須營造全民族的閱讀風氣,而首當其沖的,是營造閱讀我們民族文化經典的風氣。

三、中國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經、史、子、集是指什么?

經部:指儒家學說。儒家經書開始有五部,即詩、書、易、禮、春秋,稱為“五經”,從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經,即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史部:指記載歷史興衰治亂和各種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歷史書。遠在四千多年前,中國即有歷史的記錄。各種體裁的歷史著作都屬于這一類。司馬遷的《史記》為中國正史的開始,以后幾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職官、政書、時令等,凡記事的書籍均歸入史部。

子部:指記錄先秦諸子百家及其學說的書籍。春秋戰國之際,學者輩出,百家爭鳴,哲學、名學、法學、醫學、算學、兵學、天文學、農學十分發達。每家著書一種,后人因為次于經書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稱為子書。道教、宋明理學、清朝的考據學也都歸入子部。

集部:泛指詩詞文賦專集等著作。凡歷代作家的散文、文、

詩、詞、曲等集子和文學評論著作,均歸入此類。屬于一人專有的稱為別集,匯選若干人的作品稱為總集,有關詩的集子稱為詩集。

四、中國文化經典在現代文化建設中的意義

經濟與文化:文化是現代需求的終極滿足物

經濟與文化的互動關系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拿文化來賣錢,以文化為由頭、媒介或手段去創造經濟價值。文化和經濟的互動,大約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文化作為背景自然地或被動地作用于經濟。特定的國民心理積淀、價值觀念以及文化傳統、民族風習等一系列文化因素構成了經濟活動的文化背景,它們通過影響經濟活動主體的精神狀態、思維習慣、行為方式進而影響經濟活動的效率。這種影響是潛在的、間接的,同時又是既定的、自發的。文化背景的差異總是通過經濟活動的方式、規模、層次,曲折地反映出來。換言之,經濟活動總是程度不同地接受來自“背景”的力量。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在其《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儒教與道教》等著作中,討論了新教倫理對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儒教、道教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闡述的實際上就是作為經濟活動背景的文化因素。

第二階段,文化作為手段主動地作用于經濟,像企業文化、商業文化等。企業文化是一種出于直接經濟目的的文化改造和移植。企業管理者在法人治理權限內對企業實施文化創新,移植、嫁接、推行適合本企業目標和特點的文化因素,即強化既定文化背景中的積極因素,引入外生變量,以整合、生成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局部文化環境,從而激勵、凝聚職工,提高勞

3 動生產率。而商業文化,就其狹義而言,它是商品生產與交換過程中凝結在商品與勞務中的人文價值,它首先表現為一種審美觀念、情感、哲學、道德精神,繼而物化或人格化于商品和勞務之中,并隨著商品的交換而讓渡給消費者。商業文化是由消費者文化需求對于商品與勞務的反作用而形成的。由于大大提升了商品滿足需求的能力,因而商業文化成了喚起并滿足新需求、促進經濟良性循環的強大力量。企業文化、商業文化逐漸弱化了經濟發展對文化背景的依賴程度,人們不再拘泥于古今之辯、東西之爭,“發展生產力”和“利益最大化”成為其選擇和創新的主題。

第三個階段,經濟為文化的繁榮作貢獻。當物質生活較為豐富時,文化便主宰需求。人們不僅看戲、看電影時間多了,逛書店唱卡拉ok的機會多了,而且對商品、服務、環境、管理也萌發了更多的文化訴求。他們不僅在文化活動中消費文化,而且在經濟活動中追求和品味文化。文化需求成為經濟社會生活一切選擇的邏輯起點。在文明狀態下,一切行為都是文化行為,一切商品和服務都成為文化的載體,而一切財富都凝結為文化價值。因此,以往“為經濟而文化”的定勢思維必將轉換為“為文化而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講,文化成為人們日益高漲的精神需求的極其重要的滿足物。所以,在發展文化的過程中,我們既要把文化作為經濟活動的背景、素材、手段,又要將文化的繁榮作為最終目標。不僅要整合資源發展文化產業,還要振興文化事業,提升城市形象,培育地區精神;不但要以文化產品、服務來滿足現代人的文化需求,而且還要在經濟活動中注入文化價值。

所以,當經濟活動被理解為文化創造活動時,那些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圈實際上已演變為文化圈,它們在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也在創造人本、審美和科學精神。每個企業都在生成企業文化、商業文化,每幢樓宇都有自己的樓宇文化,它們相互感染、影響,彼此模仿、借鑒,從而形成融企業個性、行業特色和區域風格的經濟文化體。

繼承與創新:著眼于為后人創造新的文化遺存

有的人一提文化資源,就是遺產;一提文化發展,就是保護遺產、開發旅游。如果這樣理解文化的話,我們就不是文化的創造者,而是文化的終結者和守夜者;我們就不是站在文化的入口處,而是站在文化的出口處。我們津津樂道前人的創造和智慧,但很難給后人留下什么新的文化遺存。所以,對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必須站在一個新的高度,以大歷史觀來重新認識。

毫無疑問,優秀的文化資源一定要繼承和保護,無論是文物、歷史街區,還是非物質的文化遺存如藝術、民俗等。但這一切必須建立在對文化資源的科學評價和正確理解上,依據其不同的審美價值、記憶能力,選擇相應的繼承方式。概而論之,約有三種“繼承”:第一種是完整地保留和保護。完整地保存了城市記憶、反映了城市與歷史的某種聯系、成為某個歷史時期的智慧結晶的文物或街區,就應創造一切條件傾力保護。第二種是合作,即與古人對話。如果把古人的一切文化作品都理解為完美無缺的精品,那是有悖情理和事實的。限于當時的條件和環境,古人的創造可能有瑕疵,他們有可能留下未完成的巨著。因此,今人應“踵其事而增其華”,發揮當代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與古人共鑄文化精品。比如北京的四合院,雖然它保存了歷史風貌,但它的材質和功能與現代文明相沖突。

4

我們應當在保護歷史風貌的基礎上完善其功能,使其既延續古典風貌又支持現代生活,并得以不斷傳承。第三種是創新,即與時代同行。創新不是破壞,而是在科學繼承前人創造的基礎上的再創造,是建立在與古人對話交流基礎上的與時俱進。只有創新才能形成新的遺產,創新是最高境界的繼承。目前,文化創新任重道遠,方興未艾。歷史街區的有機更新,經濟圈內的文化建設,開發滿足現代需求的文化業態,建設反映當代人智慧和水平的文化設施和景觀,樹立開放兼容的大文化觀„„每一項任務都富有挑戰性,都是當今文化創新的立足點。

要之,文化發展的路徑獨特而曲折,它因不同的經濟時代、制度環境和發展階段而呈現自己的特殊性。當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繁榮文化事業,促進文化產業,弘揚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文化發展的時代主題。激活文化底蘊,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每一個文化建設者的光榮職責。因之,把握文化產出的特性,穿透一般商品經濟規則的迷霧;把握文化價值的終極作用,穿透“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迷霧;把握文化創新的未來意義,穿透一味保護和繼承遺產的迷霧的任務就顯得尤為迫切。這不僅關系到文化自身的效率,而且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品質。

5

第二單元 儒道互補

教學目標:理解各則語錄;整理、積累語言材料。

教學重點: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養成語感。

教學難點:讀懂《論語》,掌握其中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并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感受《論語》精髓。 教學過程 導入

“宋臣趙普曾經告訴宋太宗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確,我國兩千年來,不論立身處世以及政治社會,皆以儒家思想為中心,而論語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書,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便是這個意思。

1、儒家經典 《論語》十則

一、“學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感文]:君子可以不求食飽、食好,居住環境不追求舒適,居住環境較好的話會有一種依賴性,會對個人修養道德沒有幫助反而使自己變得很懶惰。做事、對工作要勤勞、敏捷、認真,而且要小心說話,俗話說得好:“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說。”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讓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樣??鬃诱J為好學,首先學業要精于是得勤奮,學會居安思危。這樣就可以算是孔子所說的那樣。這句話可謂與我們現代人的追求是反過來的,我們的教育制度現在給大家的教育就是讀好書才能有好職業,不斷拿學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美女(帥哥?)買房買車”,這也是現實的,能拿在手里的。這可并不是孔夫子古板,而是揭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我們的一生,終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質追求和感官享受終有限,而精神的升華才是人生的最終之道。外在的追求會導致沖突緊張而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華卻會呈現心理的平安與人生的順遂。并不是把兩方面矛盾起來,而是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無限的寬裕,而物質的追求,實在會讓生命總是緊張煩惱。

二、“為政”篇

[原文] “吾十又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童年學習,到了十五歲時立下了求學的志向,三十歲時學問和處事都可以在社會上立身了。四十歲時學問上的問題都能清楚明白,立身處事有堅定的原則,不會被

6 外界左右。五十歲時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給予我的使命職責和命運。六十歲時我聽到順耳話能夠分辨是非,聽到逆耳話能夠理解他人,對各種人的各種話都能分辨取舍。七十歲時我的心靈和行為都達到了自由王國的境地,行隨心至,從不越過仁的規范。”

[感文]孔子是自學成才的典范,勤奮不倦的學習是貫穿孔子一生的主題。正是通過刻苦的學習,孔子才掌握了淵博的知識,并授徒講學,成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過學習的積累,在不斷的學習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從而達到了“從心所欲”的境界??鬃訉W習如饑似渴,不斷的尋找機會充實自己,“入太廟,每事問”??鬃诱J為學習要有正確的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政》)??鬃右詫W習為樂,并對學習有很深的體會。

三、“公冶長”篇

[原文]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蔽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譯文]顏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顏淵:名回,字子淵。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鬃诱f(子:男子的尊稱,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談談你們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說:“愿將我的車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輕]裘:泛指衣服。“輕”字為衍文,是因《論語•雍也》中有“衣輕裘”而誤衍。“裘”:本指皮衣。共:動詞:指共同享用),用壞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車馬、衣裘用破,用壞。敝:使動用法。憾:抱怨,不遠)。”顏淵說:“(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處[輕聲](伐:夸耀),不夸大自己的功勞(施:張大,夸大)。”

子路說:“愿意聽聽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說:“老年人,使他們安逸;平輩的人(朋友),使他們信任我;年輕人,使他們歸依我(安、信、懷:都作使動用,賓語‘之’分別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懷:歸依

四、“顏淵”篇

[原文]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視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顏淵問仁??鬃诱f:“抑制自己,履行禮,就是仁。一旦這樣做到了,天下的人都會歸向仁。實行仁,全憑自己,難道憑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實行的條目。”孔子說:“不合禮的現象不看,不合禮的聲音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說,不合禮的事不做。”顏淵說:“我顏回雖然遲鈍,也要求實行這些話。”

五、學習孔子有何意義。

現在談《論語》有人會覺得有點“酸”或者說有點過時了。其實不然,在兩千余年的封建社會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而《論語》則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經

7 典。雖然新文化運動以來,儒家學說成了被打倒的對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們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響著。盡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們這個東方古老的國家不斷滲透,國人中受其影響甚眾,但國學作為中國固有的學術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導地位的。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漢學不斷成為世界各國學術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對象,今年就有許多國家興辦了孔子學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自新文化運動以來,白話文逐漸興起,我們的傳統文化的確是靠了邊,試問現在的年輕人,對于國學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揚國學,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傳承,中華文明之所以沒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樣滅亡,就是因為文化傳承起了很大的作用?,F在重提國學教育,宣揚儒家文化,就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墩撜Z》作為儒家的經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雖然今天我們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過了解,我們一定有所收獲。

2、道家經典 《老子》五則

教學目標:

1.理解《老子》節選各章的思想內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讀《老子》節選各章,積累主要的文言知識和文言現象; 教學難點:

讀懂《老子》節選各章,掌握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辯證法思想,“道”、 “有”與“無”、“師法自然”、“無為而治”等的深刻內涵,要做深入研討。

一、課前預習內容: 1.文言知識積累 A.讀音

音聲相和(hâ)

夫(fú)唯弗居

受國之垢(gîu)

雖有舟輿(yú) B.重點字詞

①道(自然規律,自然法則)可道(演說,說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變的,為兩個詞)道(自然規律,自然法則)。

②名(名詞、名稱、稱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詞、名稱、稱呼等)。 ③此三者,以為文不足(以為:應為“以(之)為”的省略,“把(它)作為”之意) ④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即使,表假設關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四個詞都是使動用法)。 C.《老子》節選文本中的成語與格言

①成語:有無相生

前后相隨

絕圣棄智

見素抱樸

以柔克剛

小國寡民

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8 D.斷句難點

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應斷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②“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察其徼”

——應斷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察其徼。”

2.學生查閱資料,了解老子其人其書,自學教材第20頁“閱讀指南”之“《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以及“儒道兩家的思想為什么能夠互補。”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函谷)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以此作為導入文字,創設情景。

(二)檢查學生預習內容。

(三)老子其人其書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在卷帙浩繁的中國書海當中,有一卷薄而又薄,可在國外擁有最多的譯者和讀者的書,這本書名叫《老子》或《道德經》?!兜赖陆洝肥墙忉尩兰艺軐W的主要經文。

這是一本微妙令人費解的書,文筆極其隱晦,可有許多不同的解釋。“道”這個主要概念通常被譯為“方法”或“道路”。但是這個概念有點兒含糊其辭,因為《道德經》本身一開始就說:“‘道’,說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變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變的‘名’。”但是我們可以說,道的大體意思是:“自然”或“自然法則”。

道家認為:人不應該與道作斗爭,而應該服從道,按照道來辦事。積極追求得到權力或積極尋求行使權力,與其說是不道德的,倒不如說是愚昧無知和徒勞無益的。道是不可消滅的,人們在生活中應力求順道而行。一個道家的學者會指出水是無限柔軟的,它馴順地流向最低點,甚至對最弱的力也不加抵制,但是它卻是不可毀滅的,而最硬的巖石是最終會被磨掉的。

對個人來說,通常應提倡純樸和自然,應避免使用暴力,如同避免一切追名逐利的行為一樣。人們不應該尋求改造世界,而應該尊敬世界。對政府來說,稍有消極的政策,通常也是最英明的政策。規章繁冗,通過更多的法律或嚴厲施行舊法律,通常會使事情弄得更糟。高稅賦、雄心勃勃的政府計劃和發動戰爭,這一切都是與道教哲學的精神背道而馳的。

在西方,《道德經》遠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實上,該書至少出版過四十種不同的英文譯本,除了《圣經》之外遠遠多于任何其它書籍的版本。

在中國,儒教大體上是占統治地位的哲學。當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間出現鮮明的對立時,中國人大都遵從后者。但是老子大體上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況且在許多情況下,道教思想直

9 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對數以百萬計的自稱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響。同樣,道教對于佛教哲學,特別是對禪宗佛教的發展有著顯著的影響。

雖然今天沒有幾個人自稱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沒有哪一位中國哲學家對人類思想的影響像老子那樣廣泛和持久。

(四)文本內容講析; 1.一章

譯文:道,(如果)能夠說得出,他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來,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們用“無”來命名田地萬物的開始,用“有”來命名萬物的起源(母)。所以從永恒的“無”中,可以觀察宇宙的微妙之處;從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萬物的極限。這兩者是同一個來源,卻各有不同的名稱,它們都可以說是玄妙的道理。極遠啊,又極深,他是一切微妙的總門。

解讀:本章開篇明義,樹立高標。“道”是這章(也是《老子》全書)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高的哲學范疇。在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發動者,具有無限的潛在力量和創造力,天地間萬物蓬勃的生長都是道的潛藏力不斷創發的一種表現。“道”具有不可言說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和本源!

“無”和“有”用來指稱“道”的,是用來表明“道”由無形質落實向有形質的一個過程。

“無”并不等于零,相反,因為“道”具有潛藏的特性,不能為人的感觀所認識;所以老子用“無”字來指稱這個“不見其形”的特性。“無”在老子看來,蘊含著無限未顯現的生機,“無”蘊涵著無限的“有。”

“不見其形”被稱為“無”的“道”,卻能產生天地萬物,所以老子用“有”來形容“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實到“形而下”的介于“有形”與“無形”的一種特定的狀態。“無”和“有”,來源相同,有機聯系,相輔相成,同叫做“玄”。

所以,綜合起來“道”是“無”中“有”,“有”中“無”,“道”超越于人的經驗世界。這一章啟示我們:不可拘泥于萬事萬物的表象,而應該用心去體悟“道”的實質。這是老子思想的一個哲學出發點。老子就是從這里出發,去闡述他的政治哲學和人生哲學的。 2.二章

譯文: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樣才算美,這就無所謂丑了;都知道怎樣才算善,這就無所謂惡了。所以,有無由互相對立而產生,難易由互相對立而形成,長短由互相對立而體現,高下由互相對立而存在,音聲由互相對立而和諧,前后左右互相對立而出現。因此,“圣人”用“無為”去處事,用不言去教導,任憑萬物生長變化,而不開創它。生養了萬物,而不據調為己有。推動了萬物,而不自以為盡了力,功成而不自居(占為己有)。正因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不會失去。

解讀:道是絕對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和事物都是相對的、變動的。美與丑、善與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前與后等等稱謂、概念與價值判斷,都是在相對的關

10 系中產生的,同時這種相對關系也不斷地變動。“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說明一切事物在相對的關系中,顯現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賴,相互補充。

在這里,“圣人”是老子心中理想人物的折射,他依照自然的規律而不強做妄為。天地間,萬物欣然而作,各呈己態,圣明的人僅僅從旁邊輔助,任憑各自的生命展開其生命的內涵。

同時,老子強調每個人都要發揮創造的動力,但是不能讓自己的私欲無限發展。“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為”、“功成”,正是強調人要去工作,去創建,去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但是對于人類的努力所得來的成果,卻不必擅自據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就是強調個人要消除占有的沖動,因為人類社會的爭端,就在于人人都想擴張自己的私欲。從這點看,老子的人生觀,并不消極。 3.十九章

譯文:拋棄了聰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拋棄了“仁”和“義”,人民才能回到孝和慈;拋棄了巧和利,盜賊才能消滅。以上三條作為文治法度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的認識有所從屬:表現單純、持守樸素,降低欲望,拋棄學問,沒有憂愁。

解讀:這章具體陳述老子的治國主張,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這章老子首先講應該去除哪些東西,再從正面講怎樣做。

老子主張摒棄知識、智慧、摒棄仁義等道德規范。因為“智慧”等往往成了人們雕飾言行乃至弄虛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貴的手段;同時,在老子看來,對百姓“仁”也不必要,因為“仁”必然會干涉百姓的生活,國家就不得安寧了。“絕仁棄義,名復孝慈”,是因為人的天性就講孝慈,不講仁義,百姓自然就回能回到上慈下孝。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實際上是強調“無欲”,治國者無欲,不積聚奇巧器物,百姓見不著,就不會產生“欲”了,盜竊等事情就不會發生了。在老子看來,是在位者自己的貪欲引來了盜賊。

在這章里,“圣”“智”和“絕學”相對,“巧”、“利”相對的是“少私寡欲”,“仁”“義”相對的是“素”“樸”:前者是社會的禍害,后者是救世的良方。

特別強調的是,“素”、“樸”都是指的是沒有攙雜“人為”因素的自然本性。老子以為智巧謀慮的產生就意味著純真本性的迷失,所以我們要防止智巧謀慮,恢復自然本真的狀態,見素抱樸。人們只有改變占有的觀念,擺脫貪欲的困擾,無執無為,順應自然,這樣才能恬然安適。這一點和孟子的“不失其他赤子之心”不謀而合。 4.七十八章

譯文: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而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超過它的,因為沒有什么能代替它。弱小之所以能勝強,柔之所以能勝強,天下沒有人不懂,就是沒有人肯去做。因此,

11 “圣人”說:承擔國家的屈辱,,才算是國家的君主;承擔國家的災禍,才算是天下的君主。正面的話聽起來恰像是反語。

解讀:此章從生活經驗出發,引申出弱能勝強、柔能克剛的道理,其本質上也是強調“圣人”應該遵循的治國之道:即“受國之垢”,“受國不祥”??捎谩独献印分?ldquo;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來概括這種治國的“柔”性: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訴我們“圣人”能做到謙卑,言辭謙遜,才能使國家安寧。

這章中,“正言若反”是理解的難點。所謂“正言若反”,就是從反面來表述正面,從反面來表述肯定?!独献印分羞€有“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辯若訥”等等,就是從否定的方面來表述肯定。“正言若反”是老子獨特的立言準則,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 5.八十章

譯文:國家小,人民少,有各種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險,不向遠方去遷徙。雖然有船和車,沒有地方乘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沒有地方陳列它;使人民再用古代結繩記事的方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習慣。鄰國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吠的聲音互相聽得見,而人民知道老死也不相往來。

解讀:這一章。老子描述了理想中的“小國寡民”的社會狀態。他的總的要求是:棄而不用各種各樣的器具,讓百姓安土重遷。具體做法是:不用車、船等技術先進的器物,讓百姓出行困難;不用武器,就不會產生戰爭;不用文字,結繩而治,事情就簡單化,最后就能讓百姓衣服食無憂,安居樂業;和別的國家相鄰,卻能老死不相往來。這種“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和老子“無為”的政治理想是相聯系的。他其實是主張回到遠古時代,并希望社會永遠停滯不再發展,是一種十分消極的思想,也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這里,老子營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人們順天任勢,自然無為,不謀于占有,不為于“益生”,無互相攀比的觀念,知足知止,不為“人為”的欲望而奔波,沒有因貪婪而產生的追求,沒有為名利而發生的爭奪,從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人的一種理想的精神境界。

(五)拓展延伸

1.我們如何看待老子的“無為”思想?

——無為的思想,本事就是一種“悖論”:人有思慮,有知識,有情欲,有作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為”,本就是人類生活之必然趨勢,而故意去思慮,去知識,去情欲,去作為,實在違反人類生活的自然趨勢,去“人為”以返回“自然”,卻正是最大的“不自然”。道家的思想,對過去國人生活的萎靡不振,實應負一定的責任。

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禍福毀譽窮達害心,脫除名利思想,依此修養,實可以得到一種精神的解脫。道家教人不要過分地傷毀自然,保養自己的精力,不胡亂地消耗,實在可以拯救社會的弊端。同時,道家在政治上極力反對干涉,反對專制,反對分等級,實在是有它的重要意義。

2.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強調“柔”“弱”“賤”的一面,我們該如何理解與評價?

12 —— 這一點,就是老子著名的“守柔若強”的思想。他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地強調這些思想,除了告誡統治者要謙虛謹慎,重視基礎(“圣人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們注意只有處于“柔”、“弱”的一方,才永遠不會被戰勝。就是說不要過分暴露自己的智慧、力量和優勢,要善于隱藏自己的強大,而且不要去競賽或者爭奪那種強大,要“貴柔”“知足”,這樣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韌性,就能戰勝對方而不會被轉化掉。

這是老子在總結世事經驗上得出來的,能開啟人生的指揮,所謂“哀兵必勝”、“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寧受胯下之辱”等等,就是在忍讓和屈辱中求得生存的可能,積蓄力量,用以奪取最后的勝利。這種人生態度,承續了不動感情、堅韌冷靜的理智狀態和不失主體活動的特征,目的是服務于家族、邦國和個體的生存,這是一種中國式的維護生存的生活辯證法。

三、課后作業:熟讀《<老子>五章》,尤其是要透過字面,把握老子思想的深邃與復雜;

13

第三單元 春秋筆法

教學目標:

一、 引導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比較系統地了解中國古代歷史著作的體例,體會《左傳》的敘事風格。

二、 了解“春秋筆法”的文化內涵。 教學過程:

一、春秋筆法

釋義 指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

出處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

據說孔子編寫《春秋》,在記述歷史時,暗含褒貶。行文中雖然不直接闡述對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卻通過細節描寫,修辭手法(例如詞匯的選取)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作者主觀看法。后世作者為了闡述孔子的思想,撰寫了專門的著作以解釋《春秋》的內在涵義,特別是其中涉及禮的一些細節。

這種作法被稱為微言大義,或者春秋筆法,被中國古代的傳統所褒揚。

孔子撰《春秋》,在語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達平面上,自能見其“微言大義”,后人就稱這種手法為“春秋筆法”。所謂“不露山水”,實指不顯露那些不宜明說或不愿直說本意的語句,宜與名家畫山水一樣,“妙在含糊,方見作乎”,或旁敲側擊,或含義模糊,或閃爍其詞,或含蓄委婉,或意在言外,或從旁烘托,或虛掩偽飾,或上下暗示,總之不露本意。當然也有涉及本意的,則往往從輕從寬,或隱隱約約,未見廬山真面日,或撲粉涂脂,頓使惡語變美言。

二、內容梗概及文章主旨

孔子在《春秋》里寫道"晉趙盾弒其君夷皋",按《春秋》的義例,凡是被殺的國君稱名,是因為國君無道,這里稱晉靈公夷皋的名,就是貶斥晉靈公無道。"晉靈公不君"一文,開頭就說"晉靈公不君",定了貶斥晉靈公的調子,預示晉國要發生大亂,國家要失去穩定。晉靈公厚斂雕墻,違反儒家薄賦斂,輕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以彈子射人以為樂,殺宰夫,不敬大臣。趙盾因晉靈公荒淫無道,苦諫其勤政愛民,觸怒靈公,因而險遭靈公謀害。后來,趙盾的弟弟趙穿謀殺了晉靈公,迎回趙盾執掌大權。晉國的太史董狐寫下"趙盾弒其君",讓朝中大臣都知道。趙盾對董狐說:"弒君者是趙穿,不是我的罪。"董狐說:"你是相國,君主被害時你沒有離開晉國,還是晉國之臣,后來又沒有討伐殺死國君的罪人,弒君的不是你是誰?"趙盾慨嘆自己念著祖國,反自找憂患??鬃釉u論說:董狐是好史官,趙盾是好大臣。趙盾因史官的紀史原則而受到了弒君的惡名。趙盾要是越出了國境,這一罪名就可免了。

14 本文的主旨:本文從多個角度,以鮮活生動的材料集中突現了晉靈公的殘暴和應得的下場,通過正反兩方面的三個典型事例,把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說明。

三、重點:

(1)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的含義 (2)理解文章敘事的"詳而博的特點, (3)材料的富有魅力;情節的曲折,跌宕多姿 (4)體會語言的簡明,人物的傳神。

四、課文賞析:

(一)文學常識簡介

1.《左傳》是我國古代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西漢初稱《左氏春秋》。后又稱《春秋左氏傳》?!蹲髠鳌肥恰洞呵镒笫蟼鳌返暮喎Q。

2.晉靈公名夷皋,晉襄公之子,文公之孫,晉國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 3.趙盾,晉國的正卿(相當于首相),謚號宣子。

(二)重點詞語解釋

1.不君,不行君道。厚斂,加重賦稅。以,連詞,當譯作來。 2."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 而:連詞,可譯作來。

3."宰夫胹熊蹯不孰,殺之,寘諸畚,使夫人載以過朝。 宰夫,廚子。過朝,經過朝廷。 4."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中"莫之繼也"怎樣解釋?

——沒有人繼續您進諫了。"莫之繼也"即"莫繼之也"。莫:否定性的無定代詞, "沒有誰"。之:代詞,指趙盾,等于說"您"。"之"在這里做"繼"的賓語。

5."君能補過,袞不廢矣。 補過,補救過失。袞,袞袍。這里指君位。 6."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善事里沒有哪個能比這個更大的了。

7."公患之,使鉏麑(chú nń)賊之" 患:厭惡。之:代驟諫。賊之:殺趙盾。這里的"之"代趙盾。

8."晉侯飲(yìn)趙盾酒" 飲:給酒喝。意動用法。 9."公嗾夫獒焉"中的"嗾"、"夫"、"獒"的意思各是什么?

——嗾(sǒu):呼喚狗的聲音。夫:指示代詞。那個。獒(áo):猛犬。 10."斗且出"中的"且"的解釋? ——且,連詞,一邊„„一邊。 11."提彌明死之"中"死之"的解釋? ——死之:為之死,即為趙盾而死。

15 12."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中的"免之"的解釋? ——免之,使趙盾免于受害。 13."趙盾弒其君"中"弒"的解釋?

——弒,古代下殺上,如臣殺君,子殺父,都叫弒。

(三)關于課文的幾個問題(難點)

1.《晉靈公不君》一文從哪幾個方面集中寫出晉靈公的殘暴和應得的下場的?

——本文從多個角度,以鮮活生動的材料集中突現了晉靈公的殘暴和應得的下場。第一部分以典型的事例寫晉靈公的苛政、奢侈,及虛言接受士季的勸諫。第二部分寫晉靈公不但不改正錯誤,反而對勸諫他的趙盾連續下毒手。第三部分寫靈公被趙穿所殺,趙盾身背弒君之名。 2.以儒家的觀點如何認識《晉靈公不君》中趙盾這個人物?

——趙盾按臣道,做到了"敬"。他尊敬國君,對國君最忠,這表現在他的直言敢諫。趙盾對晉靈公濫殺宰夫是諫諍了,且由此引起晉靈公謀害。這不能說不是直言敢諫,盡了忠君之職。所謂"敬",還有一個內容,就是敬業,對工作重視認真。趙盾在職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這是敬業,所以鉏麑這個殺手,也不能不感嘆說,趙盾是"不忘恭敬"。在這里趙盾確是做到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了。

趙盾對老百姓是其養民也惠了嗎?是的!當其打獵遇到靈輒餓得很時,就給了他吃的,知道其家中還有老母,舍不得吃時,就叫他吃完,又帶上一袋飯和肉回家。這不能不說養民是恩惠的。

從以上種種表現看,趙盾確乎是按臣道而行的一個良臣。 3.舉例說明本文的材料富有魅力。

——唐人劉知己《史通》評《左傳》說:"著述罕聞,古今卓絕"。清人章學誠也說《左傳》"敘事之文其變無窮„„"如本文寫晉靈公的荒淫無道,一是寫他厚斂以雕墻極度荒淫,一是寫他的殘暴,有對宮外百姓的"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避丸也";有對宮內宰夫的"宰夫胹熊蹯不孰,殺之,寘諸畚,使夫人載以過朝"。這樣的材料實屬"罕聞",把晉靈公的昏聵、殘暴與猙獰彰顯而出,表現力極強。

4.舉例說明本文的敘事"詳而博"。

——本文所敘之事概括說來僅是《春秋》所述"晉趙盾弒其君夷皋"一句,但此事之來龍去脈,即趙盾為何弒其君,該不該弒其君,晉靈公又怎樣被弒,究竟是不是趙盾所弒等等,僅憑此一句很難弄得明白。本文細細道來,講述得明明白白,讓讀者知曉了事情的全過程。這是其"詳";文中不僅敘述了晉靈公的種種荒淫無道的行徑,敘述了趙盾與士季進諫的經過,講了晉靈公如何遣使鉏麑暗殺趙盾以及借宴請之機謀殺趙盾,還敘述了趙盾因何背負弒君之名等等。這是其"博"。一"詳"一"博",不僅大大增強了文章內容的豐富性,是非的可判斷性,而且把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具象地表現了出來。 5.舉例說明本文情節曲折,跌宕多姿的藝術特色。

16 ——緊張動人的情節賦予本文以強烈的故事性和戲劇性。其中士季與趙盾商議進諫所預示的危險,鉏麑行刺一段對鉏麑心理矛盾的刻畫,提彌明搏獒場面之驚險,趙盾身背弒君之名的無力辯解等等,這些情節的敘述和描寫,有懸念,有虛實,有動感?;蛄钊梭@悚,動人心魄;或誘人體味,發人深省。環環相接,此起彼伏,耐人尋味。確有變化莫測,情趣橫生之妙。此種曲折蹤跌宕,還體現在敘事筆法的靈動上,正如清人文章學家章學誠在《章氏遺書》中所概括的:"蓋其為法則有以順敘者,以逆敘者,以類敘者,以次敘者,以牽連而敘者,斷續者,錯綜敘者,假議論以敘者,夾議論而敘者,先敘后斷,先斷后敘,且敘且斷,以敘作斷。預提于前,補綴于后。兩事合一,一事合兩,對敘插敘,明敘暗敘,顛敘倒敘,回環敘,離合變化,奇正相生,如孫吳用兵,扁倉用藥。神妙不測,幾于化工。其法莫備于《左氏》。"細讀本文,雖不能一一對號,但也要窺其一斑,領略其敘述的筆走龍蛇,變化萬千之一了。

(四)分析:熟讀全文,試分析文章如何體現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觀念的? ——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君像個君樣,要按君道去做,臣像個臣樣,要按臣道去做,父子也一樣。

2.晉靈公不君,是說晉靈公不行君道。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屠殺宰夫,不但知錯不改,還暗殺、謀害忠臣,哪里像個國君呢?

3.趙盾身為臣子,他對晉靈公濫殺宰夫直言敢諫,盡了忠君之職。趙盾在職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他盛服待朝,"不忘恭敬"。從趙盾對待餓壞了的靈輒來看,又做到了養民也惠了。趙盾的確是按臣道而行的一個良臣。

4.寫靈輒雖然著墨不多,卻寫出了一個才子的形象。靈輒按子道而行,三天沒吃飯,都快餓死了,當得到一點吃的,還不忘留下一半帶給母親。這可謂是大孝。

5.董狐認為是趙盾弒君。這看起來不公,但文章結尾為趙盾婉惜說:"為法受惡,惜也。"這里所說的這個"法"就是儒家的君臣之道啊!最后,《春秋》是闡述孔子政治理想的,《左傳》號稱是解釋《春秋》的?!洞呵铩氛f趙盾弒君就是要求一個臣子要"忠之至",忠到極致才成。也就是說趙盾忠的還不夠,責備他呀!這是名分所在!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文章的確是比較全面深刻地反映出儒家君臣父子的思想觀念。

17

第四單元 修齊治平

教學目標:

1、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見的文言詞匯及重要意義。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討這些思想的現代意義。

3、理解《大學》中的 “三綱”“八目”并了解這些內容之間的邏輯聯系。 教學重點:

1、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見的文言詞匯及重要意義。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討這些思想的現代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討這些思想的現代意義。

一、導入新課

第一屆世界儒學大會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舉辦。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86個儒學研究機構的逾160位專家學者參會。儒學在世界上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影響?今天我們就走進儒學經典作品《大學》,領略其中的奧義。

二、知識積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學》原是《禮記》里的一篇。一般認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認為是秦漢時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學》在儒家思想學術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論述了儒家為學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則、方針、步驟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漸受到儒家學者的重視。唐代韓愈、李翱始把它看做與《孟子》《易經》同樣重要的“經書”。到北宋得到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大學》成為了儒家經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為《大學》作成章句,通過注釋闡發己意,并將它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成一書,這就是《四書集注》。

《四書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紹熙元年,當時沒有被封建統治者重視。元仁宗延祐年間復科舉,官方規定以《四書集注》取士,從此《四書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統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屬于《禮記》中的《大學》,也從此獲得了官方的正式認可與推崇,對古代教育,甚至整個中國社會、傳統文化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 課題釋疑

《大學》是體現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論文。 A.大人之學

“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古人八歲入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 B.治國安邦的大學問

18 古人十五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修己治人,治國安邦”的大學問。 后一種含義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

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朱熹認為,“經一章蓋孔 《大學》一文不長,僅有短短的兩千余字,但卻是先秦、秦漢儒家學說的總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綱領,也是維護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綱領?!洞髮W》以相當成熟的理論思維構建了一個中國封建社會儒家人生教育的總體框架,構建了一個中國封建社會士人人生發展的宏觀圖式。全篇將道德修養和政治議論結合在一起,將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合而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體現。

三.整體感知,疏通文意

1.第一段:經文部分 ,提出三綱八目。

(1)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道”的本義是道路,引申為規律、原則等,在中國古代哲學、政治學里,也指宇宙萬物的本原、個體,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環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個“明”作使動詞,即“使彰明”,也就是發揚、弘揚的意思。后一個“明”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親民:根據后面的“傳”文,“親”應為“新”,即使革新、棄舊圖新。親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

(4)知止:知道要達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5)得:收獲。

(6)齊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興旺發達。 (7)修其身:修養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獲得知識。 (9)格物:研究萬事萬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對于本而言,指枝末、枝節。 (13)厚:重視。?。狠p視。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2.第二段:解釋如何“誠其意”。 (1)誠其意:使意念真誠。 (2)毋:不要。

(3)惡(wù)惡(â)臭(xiù):厭惡腐臭的氣味。臭,氣味,較現代單指臭(chîu)味的含義寬泛。

19 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4)好(hào)好(hǎo)色:喜愛美麗的女子。好(hǎo)色,美女。 (5)謙(qiâ):通“慊”,滿足。 (6)慎其獨:在獨自一人時也謹慎不茍。 (7)閑居:即獨處。 (8)厭然:掩蓋的樣子。 (9)掩:遮掩,掩蓋。 (10)著:顯示。

(11)中:指內心。下面的“外”指外表。 3. 第三段:從反面說明如何“正心”和“修身”。

(1)身:程頤認為應為“心”。 (2)忿懥(zhì):憤怒。 4. 第四段:從反面說明如何“修身”和“齊家”。 (1)之:對于。辟:偏頗,偏向。 (2)哀矜:同情,憐憫。 (3)敖,驕傲。惰:怠慢。 (4)碩:大,茂盛。

5.第五段:解釋“齊家”和“治國”。 (1)悌(ti):指弟弟應該絕對服從哥哥。 (2)慈:指父母愛子女。 (3)機:作用。 (4)僨(fân):敗壞。

(5)堯舜: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后期部落聯盟的兩位領袖,即堯帝和舜帝,歷來被認為是圣君的代表。

(6)帥:同“率”,率領,統帥。

(7)桀(jiã):夏最后一位君主。紂:即殷紂王,商最后一位君主。二人被認為是暴君的代表。

(8)諸:”之于”的合音。

(11)?。杭此〉???鬃诱f:“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說,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讓別人去做,這種推己及人,將心比己的品德就是儒學所倡導的恕道。 (12)喻:使別人明白。

6. 第六段:解釋“治國”和“平天下”。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老”字作動詞,意思是把老人當作老人看待。 (2)長長:尊重長輩。

(3)恤:體恤,周濟。孤,孤兒,古時候專指幼年喪失父親的人。 (4)倍:通“背”,違背。

20 (5)絜(xie)矩之道:儒家倫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絜,量度。矩,畫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為法度,規則。 (10)此:乃,才。

四、合作探究

1、“修齊治平”四者的關系如何?要達到身修,需經過哪些步驟?

——“修身”的意思是使個人修養達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學》中對個人修養的最高要求,它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

齊家是指善于處理好家庭或家族內部的關系,它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 治國和平天下是齊家的擴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四個步驟。“格物致知”就是要通過對事物的研究而獲得對世界的正確認識的過程,為下一步誠意、正心奠定基礎。“誠意”指的是在修養自身的過程中,能夠做到誠實、不自欺。所謂“正心”,就是教人防止個人感情的偏向。這四個步驟依次做來,就可以達到身修的目的了。

2、《大學》采用了很多遞進論述的方法

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請將文章中的類似論證整理出來,體會其中的邏輯關系,弄明白它們所說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

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

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這個論述,先是由大至小,條目之間是條件關系:平天下必先治國,治國必先齊家,齊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誠意,誠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條目之間是因果關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條目之間脈絡清晰,無論是由大至小的條件關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關系,剖析深刻,邏輯嚴密。

本文論證特色:總分式論證結構,層層推進,邏輯嚴密

3、《大學》的論述可謂“微言大義”,精微的言辭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這些深刻的道理,對現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請以“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為例進行分析。

——這句話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備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別人擁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評責備他人。也就是說,要提高別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別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體現了儒家重視注重內向用功、律己甚嚴的內省的修養方法。這種方法在現代仍然是有

21 現實意義的,它告誡我們,不能要求別人甚嚴,而要求自己甚寬。這對于人與人之間的日常交往,一個部門內部的管理,都有著深刻的啟示。

五、小結

本文介紹了儒學文化的主體“三綱”“八目”,兩者層次分明、邏輯嚴密。文章告訴人們只有通過格物致知,擺脫外在誘惑、困擾,真心誠意地培養高尚的情操,才能夠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進而使自己家庭關系符合人倫道德,并最終完成為國建功立業、使天下太平的偉大理想。

22

第五單元 佛理禪趣

教學目標:

1. 了解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以及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2. 了解《壇經》和《百喻經》的語言特色,積累常用的文言實詞和虛詞。 3. 批判地繼承佛教思想對于現代社會人生的啟示意義。 教學過程:

一、佛教在中國。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顯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無不信奉神的創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卻是徹底的無神論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類哲學而又非哲學,通科學而又非科學。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狹義地說,它就是佛所說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應當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在《增一阿含》經的序品中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用一句話來說,佛教就是佛讓人們止惡揚善、自凈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佛教的傳入。佛教最早傳入我國的確切年代,已很難考定。一般說法有兩種:一說是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記》。另一說源于“白馬馱經”故事,即東漢永平年間(58年—75年),漢明帝夜夢有神人全身金色,頂上有光,在殿前繞梁飛行。翌日問訊群臣,學識淵博的大臣傅毅告之為佛。于是明帝派遣使者蔡愔等西行求法,永平十年(67年)在大月氏遇見西域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便邀請他們來漢地傳授佛教。他們用白馬馱著佛像和經卷,回到洛陽。明帝為表示歡迎,在洛陽建起我國首座佛教寺廟“白馬寺”??傊?,佛教初入我國的時間,當在公元1世紀前后。

佛教的發展。兩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的時間不長,流傳的地區也有限,佛教信徒較少,多為社會上層人物。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社會矛盾激化,再加上統治者有意識地提倡,佛教得到迅速發展。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佛經大量被翻譯,由于佛經的翻譯使得佛教傳播越來越廣;二是眾多寺廟的興建和石窟的開鑿。作為佛教標志性建筑的寺廟的大量興建是對佛教的一種有力的宣傳,而大同云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等本身作為一種藝術則是對佛教又一種巧妙的宣傳。“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正是這一時期佛教發展的真實寫照。

佛教的鼎盛。在唐朝,儒、佛、道三者一方面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又在統治者的有意協調下表現得和諧一致。這一時期佛教繁榮的最主要標志就是眾多佛教宗派的形成。它們主要有天臺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禪宗、凈土宗、密宗等八宗。

佛教的轉折。晚唐、五代至宋,由于歷次法難,更直接的原因是由于會昌法難,又加上社會的動蕩不安,佛教走向了轉折。在這過程中禪宗逐漸取代其他各宗,成為中國佛教史上流傳最為久遠、影響最為廣泛的宗派。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滅南宋而統一天下。雖然

23 元代以藏傳佛教——喇嘛教為國教,但漢地佛教、道教、伊斯蘭教、耶穌教、摩尼教等也允許存在。元代佛教諸派中,禪宗最為繁榮。

佛教的衰落。明清以后,佛教愈趨衰落。太平天國時期,對佛教和道教都采取排斥的態度。清末民國以后,新思想、新文化的興起以及科學、民主的提倡,啟發了民眾的覺悟,加之國民革命的爆發,致使佛教日逐衰落。

二、禪宗的誕生與六祖慧能的故事。

禪宗以菩提達摩為中國始祖,故又稱達摩宗;也因自稱得佛心印,又稱為佛心宗。達摩于北魏末活動于洛陽,倡二入四行之修禪原則,以《楞伽經》授徒。弟子有慧可,僧璨為再傳。璨弟子為道信。信弟子弘忍立東山法門 ,為禪宗五祖。門下分赴兩京弘法,名重一時。其中有神秀 、惠能二人分立為北宗漸門與南宗頓門。神秀住荊州玉泉寺 ,晚年入京,為三帝國師,弟子有嵩山普寂、終南山義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寶林寺,門下甚眾,以惠能為六祖。后為禪宗正宗。

六祖慧能是禪宗的真正創立者,主張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凈、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勰芤院?,禪宗廣為流傳,于唐末五代時達于極盛。禪宗使中國佛教發展到了頂峰,對中國古文化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本宗傳承,中國以釋尊在靈山會上拈花、迦葉微笑為其濫觴。蓋此說雖無史實根據,然為強調六祖以來之禪“以心傳心”、“教外別傳”,故特重此迦葉付法相承之說

達磨初來中國,謁梁武帝,然不契機,遂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人稱壁觀婆羅門,神光(慧可)立雪斷臂,志求佛法,終得達磨所傳心印,為中國禪宗第二祖?;劭蓚魃?,僧璨傳道信,本宗漸盛。道信之下有弘忍、法融二杰。法融之下有智儼、慧方、法持等,此法系以住于金陵牛頭山之故,世稱牛頭禪;以“欲得心凈,無心用功”為其要旨。五祖弘忍住蘄州(湖北)黃梅山,闡揚金剛般若經奧旨,門下俊秀輩出,有玉泉神秀、大鑒慧能、嵩山慧安、蒙山道明、資州智侁等。

五祖之門人中,以神秀為第一上首,稱“秀上座”。五祖示寂后,神秀于北方振錫,故亦稱“北秀”,門下俊秀輩出,被尊為北宗禪之祖。北宗以長安、洛陽為中心,法運昌隆約一百年,主張以篤踐實履之精神修行禪法。神秀之下有嵩山普寂、京兆義福等,傳

四、五世即告斷絕。此外,嵩山慧安開出“老安禪”,資州智侁開出“南侁禪”。大鑒慧能因一偈受五祖印可、傳衣缽,繼為第六祖。其后避難南方,住韶陽(廣東)曹溪,大振禪風,是為南宗禪之祖。以南、北二宗宗風之異,遂有“南頓北漸”之說?;勰苤梅ǖ茏佑兴氖嗳?,以南岳懷讓、青原行思、南陽慧忠、永嘉玄覺、荷澤神會為著名。其中,荷澤神會開出“荷澤宗”,極力提倡頓悟法門,而以“一念不起”為“坐”,“了見本性”為“禪”。

慧能家境貧寒,三歲喪父,遷居南海。稍長,賣柴養母。因聽人誦讀《金剛經》有悟,決心學佛出家?;勰苡诠?72年到湖北黃梅參拜弘忍大師學法?;勰艹跻姾肴?,弘忍便問他﹕

24 「你是那里人? 來這里求取什么 ?」慧能回答﹕「弟子世嶺南人,來到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购肴搪犃巳噪S口說﹕「你世嶺南人,哪里能「作佛」! 」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無南北之分?!惯@才使弘忍微微吃驚?;勰艿幕卮鹗购肴滩槐慊亟^,就安排他隨眾勞動,在碓房舂米?;勰軜酚趶拿?,終日舂米,乾得歡快。當時弘忍的徒眾有700人。在慧能入寺八個月之后,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語,這實際上是一場考試,他要選擇繼承人。但慧能沒資格參加,因為他只是乾雜事的。神秀是眾僧中的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時分,獨自掌燈,在佛堂的南廊寫下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骨宄繒r,弘忍見到此偈后漠然不語,慧能聞聲來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許可,于是他高聲念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使惹塵埃?!购肴炭吹绞腔勰?,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把慧能給叫去,為慧能講經又把世代相傳的法衣交給他正式傳他為禪宗六祖,并為他的安全著想,親自送他到江州的渡口,吩咐他非要到必要的時機,不要把自己是禪宗六祖的身份講出來,免得有禪宗的僧人來爭奪?;勰軄淼綆X南,渡過了15年的隱居生活。在唐高宗年間(676年),在廣州遇到印宗法師,印宗法師為他剃發,授戒。至此,慧能才算是正式的僧人,在此之前只是「行者」。

慧能得到祖傳衣缽后返回廣東。為躲藏“物色之者“加害,他在四會一帶的獵人中藏匿了整整15年,直到唐高宗儀鳳元年(公元676年)才公開露面。這年的正月初八,慧能來到廣州法勝寺(今光孝寺)。一天,風揚起寺廟的旗幡,兩個和尚在爭論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慧能說:“既非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耳。”慧能的說法,令眾僧大為驚嘆,引起了印宗法師的關注和尊敬。不久,印宗法師為慧能剃了度。后又召集高僧名師為慧能舉行了隆重的授戒儀式。次年春,慧能離開法勝寺,北上到南華寺開山傳法,前來送行的有一千多人。 在南華寺,六祖慧能傳教說法長達37年之年。其間,韶州刺史韋璩也常他到城里的開元寺(后更名為大梵寺)講經?;勰艿难孕泻蟊黄涞茏臃êR編成書,這就是被奉為禪宗宗經的《六祖 法寶壇經》。在佛教中,只有佛祖釋迦牟尼的說法行為記錄能被稱做 “經”,而一個宗派祖言行錄也被稱做“經”的,慧能是絕無僅有的一個。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慧能圓寂于家鄉新興縣的國恩寺,享年76歲。次年六祖真身遷回曹溪,供奉在靈照塔中?;勰茉谏熬蜕畹贸w的恩寵,唐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女皇武則天曾為“表朕之精誠”,特地遣中書舍人給慧能賜送水晶缽盂,磨衲袈裟、白氈等禮物,其詔書對慧能表達了十分尊崇的心情:“恨不趙陪下位,側奉聆音,傾求出離之源,高步妙峰之頂。”慧能去世后,更是名位加身。唐憲宗追謚慧能為“大鑒禪師”,宋太宗又加謚為“大鑒真空禪師”,仁宗再加謚為“大鑒真空普覺禪師”,最后神宗再加謚為“大鑒真空普覺圓明禪師。”王維、柳宗元、劉禹錫等文學大家都先后為慧能撰寫過長篇碑文,以記述他的事跡。

三、禪宗思想的影響

25

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禪宗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了宗教范疇,而滲透到哲學、文學、藝術等眾多領域以及現實生活的各個層面。如中國封建社會后期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明理學受禪宗的影響就很深,陸九淵和王守仁的“吾心便是宇宙”、“心外無物”、“明心見理”正是禪宗“自心是佛”、“本心生萬法”、“明心見性”的翻版。又如繪畫,從唐宗到明的畫壇,無論是表現形式還是創作思想,都可以看到受禪熏陶的痕跡,作品中往往表現出一種深遠寧靜、超凡脫俗的意境。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原來的佛家用語,也了人們的慣用語。

本世紀以來,帶著東方恬靜達觀精神的佛禪也走向了西方世界。二次大戰以后,禪更在英、德、法、美、等國得到特別的發展。西方接受禪的人,除了宗教團體外,還有哲學家和社會學家,他們希望用禪引導人們順歸人性和自然;也有心理學家和精神病理學家,把禪作為調節心理和治療精神病的方法之一。 在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國家圖書館廣場,矗立著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東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并列為“東方三圣人”。

慧能作為在我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著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給人以有益的啟迪,并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

禪宗 -- 特重禪觀,不重教理,自稱教外別傳。以菩提達摩為初祖,下傳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強調漸修,南宗主頓悟。弘忍圓寂后,北宗神秀大闡宗風于長安、洛陽。中唐以后,南宗成為禪宗的正統,并形成曹洞、云門、法眼、溈仰、臨濟五家。但宋朝以后則僅存曹洞、臨濟二脈?;蚍Q為佛心宗。

四、佛理小故事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很多佛理故事,都是用簡單的生活細節來點醒世人

1、求人不如求己: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幾叩首后,這人突然發現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臺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

此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么還要參拜呢?”

觀音菩薩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2、一切皆空:山岡鐵舟到處參訪名師。一天,他見到了相國寺的獨園和尚。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頗為得意地對獨園說道:“心、佛,以及眾生,三者皆空?,F象的真性是空。無悟、無迷、無圣、無凡、無施、無受。”

當時獨園正在抽煙,未曾答腔。但他突然舉起煙筒將山岡打了一下,使得這位年輕的禪者甚為憤怒。

“一切皆空,”獨園問道,“哪兒來這么大的脾氣?”

3、你且看他: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26

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4、悟性如光:

弟子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么能夠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墻角有一把錘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還是瞇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

佛祖點燃了一支蠟燭,墻角果然有一把錘子。

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5、送一輪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禪師,有一天夜里,趁著皎潔的月光,他在林間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時,正碰上個小偷光顧,他怕驚動小偷,一直站門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錢的東西,返身離去時遇見了禪師,正感到驚慌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 說著脫下了身上的外衣,說道:“夜里涼,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

說完,禪師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你!”

第二天,溫暖的陽光融融地灑照著茅屋,禪師推開門,睜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齊地疊放在門口。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道:“我終于送了他一輪明月„„”

6、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廟找禪師問道。

禪師問:“你到這兒來是干什么的?”

那人說:“我是來修佛的。”

禪師答:“佛沒壞,不用修,先修自己。”

7、心境:

有一天,蘇東坡到佛印禪師處與佛印禪師聊天,兩人均盤腿而坐。

聊到高興時,蘇東坡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在像什么?”

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尊佛。”

蘇東坡笑著對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禪師笑笑,沒有說什么。

蘇東坡以為他勝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蘇小妹談起了這件事。

他妹妹說:“哥哥,你輸了!禪師的心是佛一樣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態像一堆牛屎一樣,看禪師當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蘇東坡聽后頓時面紅耳赤。

8、禮物:

一位禪師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蔑他。

27

最后,禪師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么這份禮物屬于誰呢?”

那人回答:“屬于原本送禮的那個人。”

禪師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

28

第六單元

家國天下

教學目標:

1、了解《貞觀政要》和《明夷待訪錄》的主要思想及其進步意義。

2、了解唐太宗對于納諫的認識,體會封建帝王的治國思想。

3、了解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于君主專制的批判,從中汲取有利于現代社會的成分。

4、積累“尋、理、信、遇”等實詞詞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你們知道的中國古代政治體制是怎樣的?

二、介紹“中國古代政治思想”。

中國古代政治是以君主為中心的,《詩經》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詩句,是封建社會里形容皇權至高無上的慣用語,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卻是皇權的至尊無上與君主專制的現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武力統一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在中國歷史上,廣大民眾首次被置于統一政權的控制下。秦亡,漢承秦制,以后歷代王朝基本上沿襲這一格局,無多大變動。

處在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無比尊貴的君主,包括立法權、政權、財權和軍權在內的所有國家權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切國家政務均由君主一人聽斷,由此極易產生個人專斷。因此,君主的個人素質、品德、能力在封建國家的政治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往往是“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為了限制君主權力,防止君主個人專斷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們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為規范,稱為“君道”,這包括個人修養、君臣關系、君民關系等方面。本單元所選的《求諫》一文所論及的君主納諫問題就屬于君臣關系的范疇,而我們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民水”的言論則是君民關系的范疇。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會避免上下堵塞、政務失常的產生,維護封建王朝的穩定。但這些思想畢竟要依賴于君主個人才能產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當君主個人貪欲膨脹,任情喜怒時,這些思想就都成為脆弱無力的說教了。

處在這一格局中間的是作為君位附屬物和君主統治工具的官僚集團。封建君主為了有效地控制黎民百姓,必須設立機構,任用官吏,給予職權,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統治體系,于是有官僚制度的出現。官僚制度與君主專制制度相結合,構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政治制度。官僚的任命和官僚的權力,均來源于君主,官僚只需對君主負責,按君主的旨意辦事。違抗“圣旨”要被貶職、撤職,甚至有殺頭、滅族的危險。君主和官僚的關系是主和奴的關系。封建的思想家把這些關系歸納為一條不可更易的倫理原則,即“君為臣綱”,并為臣子的行為規定了眾多的條條框框,稱為“臣道”。這種理論發展到極致,就成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

29 愚忠思想。

這一系列的思想,都可以歸結為從董仲舒開始發展起來的三種觀念:“三綱五常”“君權神授”“天人感應”。這些思想,為封建地主階級統治和等級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辯護,成為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基本理論,為歷代統治者所維護和提倡,起著禁錮人們思想、行為的作用,同時也維系著中國封建社會異乎尋常的穩定性。

處在寶塔最底層的是廣大的黎民百姓,他們作為整個社會的底層和被統治層,處于整個統治秩序的基礎部位,以自己的堅忍承受著統治階層的壓榨與剝削。“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迭,廣大百姓用自己的累累白骨把新的君主扶上了帝位;社會發展,他們又用自己的辛勞和勤勉創造著社會的繁榮與穩定,并給帝王及其家族提供著維持其豪華生活的奢侈品。百姓的力量是弱小的,但超出了他們的限度,爆發出來的破壞力又是驚人的。歷史見證著這種變革的力量,這使得歷朝的帝王和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不敢輕易忽視民眾的力量,由此形成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民本思想”,成為貫穿封建政治思想的一條紅線,至今仍對現實政治起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由于統治者的欺騙性宣傳和御用文人的粉飾美化,這種專制的統治秩序很少受到質疑,上到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中的優秀人物,下到廣大的民眾,他們大都認同這種統治秩序,甚至把它視為天經地義、萬古不變的“天理”。隨著封建社會一步步走向衰朽,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逐步萌芽,經歷過明清之際社會劇變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開始認識到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不得不變之勢”(顧炎武),于是他們懷著痛心疾首的悲憤,掀起了一個思想上的反思和批判的高潮。顧炎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明夷待訪錄》一書,對專制政體的諸要素做了系統的反思與批判,表現了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原君》一文中,黃宗羲首先考察了君主的起源,指出君主的職責在于為天下人興利、釋害,君主與天下的關系應該是“天下為主,君為客”。在《原臣》中,他顛覆了君臣之間的主奴關系,指出“君與臣,共曳木之人也”,提出君臣之間應該是互相配合的關系。

三、結合單元說明,介紹內容。

《貞觀政要》體現的是君主專制框架之內的治國之術,唐太宗作為一位開明的君主,能夠廣開言路,積極納諫,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一人專權可能產生的弊政,為中國封建社會盛世局面的開創奠定了基礎。

四、學生閱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必假顏色

必藉忠臣

幸諸公數相匡救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爭臣七人 實愿罄其狂瞽

納芻蕘

如屬文之士

美惡必見 等數人勖之

纂組傷女工

第二課時

30

一、齊讀全文。

二、借助注釋自讀第一段,學生質疑,師生答疑。

三、視學生疑問講解,然后師提醒學生注意:

1、匡正:糾正

卒令(之)不聞其過

遂(終于)至滅亡

尋:不久 公等:你們 各位

2、這一節主要有兩層意思:

一是唐太宗積極求諫的態度;

二是唐太宗對求諫的認識。

3、運用了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假設論證、舉例論證的方法。

4、辯證看待:

唐太宗在這段論述中道出了自己對于理想的政體運作模式的設想──君主開懷納諫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這對于君臣關系的論述是有一定說服力。但是,在皇帝占主導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并不是對等的,這種政體運作模式能否順暢進行,主要取決于皇帝一方。隋朝的滅亡雖然有“臣下鉗口”的原因,但這種局面的造成從根子上講是因為隋煬帝的“暴虐”。

五、自學第二段,方法與前面相似。 提醒學生注意:

1、致:得到

數:多次

2、君臣圍繞諫諍展開議論。

3、運用了對比和比喻論證的方法。

對比論證:君臣都有正邪兩類,正主和邪臣的組合、正臣和邪主的組合,都不能使國家太平。這是從反面做的論證,意在說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組合,“君臣相遇,有同魚水”,才能“海內可安”。

比喻論證:魚兒有水才能活,離開了水,就成了枯魚。用木頭經過墨線標定就能鋸直,比喻國君采納規諫就會圣明。

舉例論證:古圣主有諍臣七人。

六、朗讀

一、二段。

第三課時

一、不看書翻譯句子。

1、至于隋煬帝暴虐„„必須極言諫諍。

2、陛下開圣慮,納芻蕘,愚臣處不諱之朝,實愿罄其狂瞽。

31

二、學習

三、四段。

1、朗讀后自讀。

2、“開火車頭”,翻譯句子。

3、概括段意。

第三段:唐太宗要求臣子積極進諫和受諫。 第四段:唐太宗闡述自己希望得到納諫的良苦用心。

3、提醒學生注意字詞。

三、朗讀

五、六段。

四、作業:翻譯

五、六段。

第四課時

一、學習

五、六段。

1、齊讀。

2、解答學生疑問。

3、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有關字詞句。

(1)雕琢害農事,纂組傷女工。首創奢淫,危亡之漸。漆器不已,必金為之。 (2)所以諍臣必諫其漸,及其滿盈,無所復諫?;蛟谄錆u,或已將終。竟不為停改。

4、要求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段意:唐太宗強調納諫的重要性,君臣圍繞納諫的議論。

二、討論:

1、在現實生活中還需要“忠言”嗎?

2、說說“對我最有教益的一個批評或建議”。

三、做課后練習四。

32

《朱子語類》三則

教學目標:

1、 初步了解理學產生的時代背景和發展概況,辯證思考理學的歷史意義。

2、 引導學生討論并把握朱熹在理欲問題、義利問題、讀書方法方面的基本思想。 教學重點:了解朱熹關于理欲問題的思想。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經常從報紙互聯網上看到政府官員貪污受賄的真實報道。這些高官為什么會紛紛落馬呢?究其原因是無法抑制的人欲和貪欲將他們變成了魔鬼。那么古人對人欲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朱子語類》三則,一起來聆聽朱老夫子的教誨。

二、作家、作品介紹

1、作家

朱熹,字元晦,號晦庵,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宋代理學思想的集大成者。如果把孔孟看作前儒家的代表人物,那么朱熹則是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朱熹的哲學思想主要表現為理學思想。宋明理學是我國傳統哲學發展的最高形態,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學思潮,影響中國社會長達九百年之久。

在其理學思想中,一個重要的哲學命題即天理,人欲。朱子曰:“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人不能不吃飯,這是正常的欲望,是天理;追求過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欲。朱子認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對的兩個方面,即道德規范與物質欲望之間的關系問題,從孔子的“克己復禮”,到孟子的“舍生取義”,到宋明理學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滅人欲”的主張,都真實地反映了儒家在處理這種關系的態度與主張。

2、《朱子語類》

朱熹與弟子問答的語錄匯編,其中密布著師徒間緊湊的對答,且以口語式的文體記錄下來,使朱子精深細致的哲學觀點變得極為平易而實用。

三、介紹理學產生時代背景和發展概況。

1、產生時代背景

在宋明理學六七百年的發展過程中,主要有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兩個主要的派別,其中朱熹是最為關鍵的人物。

朱熹繼承并進一步發展了北宋時期興起的理學思想,為理學思想體系初步確立了范圍及基礎。宋明理學發展到朱熹這里,才確立了獨特的學術規模與體系,奠定了確然不拔的基礎,并影響了此后學術思想的發展達六七百年之久。明清兩代一般士人所讀的書籍,如《五經大全》

33 《四書大全》《性理大全》等,都與朱熹的思想有關。另外,為了維護理學的學術地位,朱熹不但反對不同于儒學的佛學、道教,而且還批判了儒學內部與程朱理學不同的其他學派。經過了朱熹的努力,理學從北宋時期一個普通的學術派別,發展為一個有力量、有影響的學派。但是,在朱熹晚年,由于他卷入了當時的黨爭,朱熹的學說也被禁為“偽學”。朱熹去世以后,黨禁解除,他的思想學說得到統治者認可,在南宋末期以至元、明、清時期,逐漸成為官方認可的正統儒學思想??梢哉f,理學的整個發展都與朱熹有著密切的關系。全祖望在《宋元學案•晦翁學案》中從學術史的角度贊揚朱熹,說他“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矣。江西之學,浙東永嘉之學,非不岸然,而終不能諱其偏。”這是說,朱熹的學問極其廣大,極其精微,是宋代以前百代學術思想的總結。當時江西的陸九淵,浙東的葉適,他們的學問雖然也很突出,但與朱熹相比,總是有所偏頗。這個說法雖然是過去學者的評價,多有溢美之詞,但朱熹是理學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他的地位非陸九淵、王守仁所可比擬,這一點是我們應該承認的。

朱熹的一生,大都是在著述與講學中度過的。儒家經典《易》《詩》《書》《禮》《春秋》,朱熹都有注釋和研究。另外,在歷史、文學甚至道教典籍方面,朱熹也有廣泛的學術興趣。在朱熹的所有著述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是《四書章句集注》。朱熹將《大學》《中庸》與《論語》和《孟子》并列,并用畢生精力為之注釋,據說直至去世前還在修改。朱熹在《四書集注》當中,不重訓詁,重在義理,以精煉的文字,闡述了他的理學思想,把《四書》納入了程朱理學的軌道,如他的門徒李性傳所說,這是一部“覃思最久,訓釋最精,明道傳世”之作。此外,朱熹還留有《文集》一百余卷,其中保存了他的一些學術論著、講義、政治文件、序跋、書信以及詩詞等。朱熹的門人九十多人記錄了他講學時的一些問答,后人分類整理,編為《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這些資料也是研究朱熹思想的重要依據。

3、 發展概況

理學興起于北宋時期,周敦頤和張載是理學的真正奠基人,理學體系真正形成于程顥、程頤兩親兄弟,南宋是理學的發展的高峰,出現了朱熹、張栻、呂祖謙、陸九淵等重要的理學家。到了元代,程朱理學成為官學,明代中期,隨著朱學逐漸走向僵化,理學發展主要的內容是王守仁心學的崛起以及王學的廣泛傳播。明代后期,李贄、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人對宋明理學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宋明理學在歷經了

六、七百年的發展以后,逐漸在思想學術領域衰落了。

四、具體研習第一則。

1、結合注釋,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數(shù)過:幾次

略曉:大略通曉

厭:通“饜”,滿足 得趣:明白其中旨趣

憒憒(kuì):昏亂不清醒

2、分析課文(設疑)

(1)此卷主要講了一種什么樣的讀書方法?請結合具體的句子予以簡要分析。 ——熟讀、精思、不貪多

34 (只有通過熟讀,才能掌握書中的義理,即真味。從反復誦讀入手,才能真正把書讀通、讀透。他還特別指出讀書中的不好習慣,“讀之數過,略曉其義即厭之”,讀得不深不透,也就是說沒有弄懂書中的真趣。)

(2)在你的印象中,還有那些名言警句是談論此類讀書方法的?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 (3)對你學習的啟示有哪些呢?閱讀兩首詩

于潛僧綠筠軒【宋】 蘇軾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無

題【今】竹子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書。 無肉令人瘦,無書令人愚。 人瘦尚可肥,士愚不可親。

第二課時

一、導入第二則的學習。

一天有人問朱熹:“平時做事時知道哪是天理哪是人欲,可是行動時卻往往被人欲引了去,這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來看看朱熹是怎樣回答的。

二、朗讀第二則,多種方式并用(一生讀,齊讀,自己大聲朗讀)

三、結合注釋,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蕪穢(wú huì):雜草叢生

交戰之機:交戰的關鍵

戰戰兢兢:害怕而發抖,或小心謹慎的樣子

仁:實現仁德

自家:自己

大段:仔細

以為:以„„為

四、朗讀并思考理解文意

1、大路、小路指什么?人們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

大路:天理

小路:人欲

35 “無克己工夫”(外物無官無盡地撼動人心,而人好惡的情感又不能加以節制,這樣很容易被人欲左右)

2、很明顯這一則圍繞天理,人欲而展開討論,圣人、賢人、普通人在理欲之間是怎樣選擇的?

圣人:自然存天理

賢人:先分辯再行動

普通人:克制私欲

(圣人在理欲問題上依天理而行,賢人比圣人稍差,普通人則在后天的修養中更加用力,時刻克己復禮,不為人欲所牽引,最后說:“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說明對于理欲之辨的問題要謹慎對待,這樣才能達到道德修養的最終目標。)

3、作為常人,我們該怎樣提高自己的身心修養? ?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五、朗讀二則三則。

第三課時

一、導入

朱熹的弟子問他:“現在應當讀什么書?”那么他是怎樣指導他讀書的呢?到底應當讀些什么書呢?讓我們來學第三則。

二、結合注釋,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切己:切身

說話:說教

睹:察看

剖(pōu)判:辨別,分析 喻:明白

不肖:不才,不正派

將:助詞,常用于動詞后,無實意

三、理解文意。

1、本則圍繞一個什么問題展開?義利問題

2、怎樣闡述義利問題的?(引用了哪些名人名言)

義利來源于孔子所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把義利對立起來,看作是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孟子也說:“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孔孟的這些說法是儒家關于義利關系的基本主張,朱子繼承了儒家重義輕利的傳統,并進一步作了闡釋。指出選擇“義”,便是向內,才能步入圣賢殿堂,選擇“利”,便是“向外”,只會趨向不肖之途,可見,義是天理之所宜,利則“人情之所欲”,義利問題是等同于理欲問題的。

3、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重義輕利”的觀點? ?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不義且富貴,于我若浮云.

36 ?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四、朗讀全文,師簡單總結 第一則:讀書方法→義理 第二則:天理、人欲 第三則:義、利

五、合作探究

閱讀這則新聞,談談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怎樣理解朱子的“天理”“人欲”?

7月17日報道國家級貧困縣——重慶巫山縣交通局原局長晏大彬因涉嫌受賄2226萬元,昨日在該市第二中級法院上堂受審。

晏大彬因受賄金額巨大而成為“重慶第一貪”;而其妻則因幫助洗錢,同時走上了被告席,成為因親屬貪污受賄被指控“洗錢罪”的全國第一人。該案將擇期判決。

今年1月14日晚,重慶南岸區銅元局派出所.接到報警求助,稱樓上房屋嚴重漏水,而該業主不在家,保安不能擅自進入他人住宅。民警隨后趕往這處小區。

警方人士趕到后,發現這戶居民的水管爆了,物管開始處理漏水,民警則發現衛生間有8個礦泉水紙箱,用膠帶密封著,但被水浸泡,已經打濕。民警和物管人員幫著把這些紙箱搬到室內干的地方,卻發現下方已被泡爛的一角露出了一扎一扎的紅色紙張,里面竟然全是百元大鈔,總計為939萬元。這一案件很快被移送到重慶市紀委。錢的主人很快明確:它們都屬于一位名叫晏大彬的男子。了

檢察機關查明:晏自2001年底擔任縣交通局局長到2007年底,在巫山長江大橋及該縣各公路建設項目中,層層撈錢,63次共接受建筑承包商送錢2226萬元——這一金額,相當于當地年財政收入的20%強。

——天理與人欲的問題是道德規范與人的物質欲望之間的關系,儒家一貫認為,天理與人欲是對立的,人欲橫行則天理滅,要克服人的一心之私欲,使之符合禮的要求。

在物質和精神的關系中,必須把精神的要求放在前面。天理和人欲的關系實際上是人的物質和精神的關系。朱熹主張人追求精神的需求應該超過對物質的需求。這才是朱熹原本的意義。朱熹不是教大家不吃不喝,而是為了說明精神的需求最重要,不要為了物質的需求,把精神的需求都廢除了。這和孔子夸獎他的學生顏回不因為物質生活低下而放棄理想的行為是一致的。

一個貧困縣,挖出大貪官。不可思議的是,就是這位巨貪,某家刊物還曾專題報道了他的“清廉勤政”事跡。今天,我們重提朱子的學說,不光是為了了解古代文化,更重要的是,合理繼承古人的精神遺產,為現實的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當今社會,物質雖然高度豐富了,但

37 一些人仍是欲壑難填,在物質的狂迷中喪失了自己,完全突破了倫理道德乃至法律的底線,“人欲”無度,“天理”何存?在對待個人獲取財富的原則和途徑問題上,朱熹倡導儒家“見利思義”、“先義后利”,認為對于“天理之公”的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非但不應否定,還應該加以宣傳,而對于“人欲之私”的利己之心,則應受到道德和論理的規范和限制。因為“向內便是入圣賢之域,向外便是趨愚不肖之途”,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正確地使用“存天理、滅人欲”的主張來指導自己的生活。

所以說,在現代社會,同樣存在社會的道德規范與人的欲望滿足之間的矛盾。例如在體育競賽中,每個運動員都志在摘金奪銀,這可以說也是人的一種欲望的表現,理應得到肯定與尊重。但是如果為了這一目的而服用興奮劑,就違反了體育精神與比賽規則,是不允許的。從大的方面說,人類為了求發展、謀生存,過度地向自然索取,以致進行破壞性、掠奪性地開發,造成嚴重的環境危機,其實也是放縱欲望的結果,必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因此,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來說,都應當正確的處理欲望與規范的關系,只有這樣,人的正常需求才能最終得到合理的滿足。

六、課堂寄語: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我們應鼓勵人們在不違背法律道義及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積極地追求自己的合法權益,在“義”與“利”上實現雙贏。然而,當二者不可調和,必須在其中作出抉擇時,我們必須努力加強個人道德修養,把守住心中的道德底線。

第八單元 科學之光

教學目標:

1、學習《〈天工開物〉兩則》,了解封建時代文人沖破科舉考試的束縛,轉而關注民生問題,獻身科技事業的偉大精神,認識中國古代科技曾經有過的輝煌成就。

2、學習《麻葉洞天》,體會《徐霞客游記》科學知識與文學語言完美融合的寫作風格,認識徐霞客在科學史上的地位。(提高班學生不要求掌握) 教學重點: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詞語,提高文言閱讀能力;

2、了解中國科學文化在歷史上曾經有過的輝煌,感受科學的價值和魅力;

3、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熱愛科學。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說出哪些?

38 (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記錄。春秋魯國天文學家留下世界上關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戰國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2)秦漢:編寫于前1世紀的《周髀算經》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漢《九章算術》有些內容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張衡的地動儀是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比歐洲早1700多年。

(3)三國兩晉南北朝:祖沖之在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準確到小數點后七位數,比歐洲早1100多年。

(4)隋唐:趙州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子午線。唐太宗時辦了分科較細的醫學校,比西方早200年?!短票静荨肥鞘澜缟系谝徊坑蓢揖幎ê皖C布的藥典,比歐洲早800年?!督饎偨洝肪碜邮乾F存世界上最早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400年。發明了指南針并用于航海。唐宋時發明了火藥和火藥武器。沈括的“十二氣歷”比英國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時歷》比現行公歷確立早300年。

二、單元簡介:

1、選文:本單元選讀兩部中國古代科技名著,《天工開物》和《徐霞客游記》。這兩部著作,都產生于明代末年的17世紀,一個堪稱技術百科全書,一個堪稱地學百科全書,體現了中華民族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是曾經閃耀在我們這個古老民族歷史上的“科技之光”。

2、社會背景:明代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的鼎盛時期,生產力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農業和手工業的繁榮,帶動了商品經濟的發達,促進了思想解放運動,古老的封建堅冰開始松動、融化。雖然作為封建王朝統治工具的程朱理學仍在思想領域占據統治地位,但逞日趨沒落之勢。一些開明知識分子,一些憂國憂民的有識之士,有感于社會的**,吏治的黑暗,開始意識到尋章摘句、死背經書、空談性命的虛無。他們經過艱難的抉擇,把注意力轉向對當時生產技術的總結和對自然現象的探索上,于是出現了一批科學家和科技著作。如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的《本草綱目》(李時珍),古代農業科學的集大成之作《農政全書》(徐光啟),科學與藝術融會貫通的《樂律全書》(朱載堉)等,而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認為,明代科學家的科學活動雖然不一定與西方科學有聯系,但其學術水平足以與之匹敵。

三、《天工開物》簡介:

《天工開物》記載和總結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和手工業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全書共十八卷,分別記述了糧食生產和加工、紡織和染色、制鹽、制糖、陶瓷制造、金屬冶煉和加工、采礦、榨油、造紙、釀造、顏料、車船、兵器和珠玉的生產過程、工具設備和生產工藝等。

39 《天工開物》一書詳細記述了領先行于當時世界的各種工農業生產措施和科學創見。首先,在農業生產方面,記載了培育優良稻種和雜交蠶蛾等許多農業生產的技術措施;其次,在紡織方面,作者詳細記述了明代提花機的構造,并能夠用和現代“軸測投影”類似的方法清楚地表達出花機的結構、機件和形狀大小、相互關系;并對繅絲、整經、卷緯、機織、提花、精練、染色等方面作了詳盡的介紹,是研究我國古代紡織機械和紡織技術的重要資料;再次,在冶煉方面,記載了用錘鍛方法制造鐵器與銅器的工藝過程,其中不少技術至今仍在應用?!短旃ら_物》不僅全面反映了明末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生產的技術發展水平,而且也體現了作者的農本思想。全書自始至終充分肯定了勞動人民的生產實踐活動。

四、作者簡介:

宋應星,字長庚,江西奉新縣人,生時明萬歷十五年(1587)。萬歷四十三年他和他的哥哥床應升同時考中舉人,以后屢試不第。崇禎七年任江西分宜縣教諭,由于對經義八股文不感興趣,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調查研究在當時被稱為實學的科技知識上,并著手撰寫《天工開物》一書,花了整整三年時間,到崇禎十年(1637)終于完成了這部偉大的科技史名作。

五、朗讀全文,注意讀準下列字詞的讀音。 粘

第二課時

一、 研讀課文。(以學案形式)

給加點字注音,解釋相關字詞,翻譯劃橫線句子,回答問題。

凡(

)稻種最多。不粘(

)者,禾曰秔,米曰粳(

)。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無粘黍,酒皆糯米所為。)質(

)本粳而晚收帶粘(俗名婺源光之類)不可為(

)酒,只可為粥者,又一種性也。凡稻谷形(

)有長芒、短芒、(江南名長芒者曰瀏陽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長粒、尖粒、圓頂、扁圓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黃、大赤、半紫、雜黑不一。

此段分別寫了些什么內容?

濕種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為社種(遇天寒有凍死不生者),最遲者后于清明。凡播種,先以稻麥稿包浸數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許,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

)拔起分栽。若田畝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過期,老而長節,即(

)栽于(

)畝中,生谷數粒,結果(

)而已。凡秧田一畝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畝。

此段寫

,

,

。

40 凡秧既(

)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獲(粳有救公饑、喉下急,糯有金包銀之類,方語百千,不可殫述。),最遲者歷夏及冬二百日方收獲。其冬季播種、仲夏即收者,則(

)廣南之稻,地無霜雪故(

)也。凡稻旬日(

)失水,即愁旱干。夏種冬收之谷,必山間源水不絕之畝,其谷種亦耐久,其土脈亦寒,不催苗也。湖濱之田,待夏潦(

)已過,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種,撒藏高畝之上,以(

)待時

此段寫

。

南方平原,田多一歲兩栽兩獲者。其再(

)栽秧,俗名晚糯,非粳類也。六月刈(

)初禾,耕治老膏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時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無水即死,此秧歷四五兩月,任從(

)烈日旱干無憂,此一異也。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則汲灌與稻相終始。農家勤苦,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則死期至,幻(

)出旱稻一種,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異也。香稻一種,取其芳氣以供貴人,收實甚少,滋益(

)全無,不足尚

此段寫什么內容?

治鐵

凡治鐵成器,取己炒熟鐵為(

)之。先鑄鐵成砧,以為(

)受錘之地。諺云;“萬器以鉗為祖。”非無稽之說也。凡出爐熟鐵,名曰毛鐵。受鍛之時,十耗其三為鐵華、鐵落。若已成廢器未銹爛者,名曰勞鐵,改造他器與本器,再經錘煅,十止耗去其一也。

本段寫什么?

凡爐中熾鐵用炭,煤炭居十七(

),木炭居十三。凡山林無煤之處,鍛工先擇堅硬條木,燒成火墨(俗名火矢,揚燒不閉穴火),其炎更烈于(

)煤。即用煤炭,也別(

)有鐵炭一種。取其火性內攻、焰不虛騰者,與炊炭同形而分類也。

本段寫什么?

凡鐵性逐節粘合,涂上黃泥于接口之上,入火揮槌,泥滓成枵而去,取其神氣為媒合。膠結之后,非灼紅斧斬,永不可斷也。凡熟鐵、鋼鐵已經爐錘,水火未濟,其質未堅。乘其出火之時,入清水淬之,名曰健鋼、健鐵。言乎未健之時,為鋼為鐵弱性猶存也。凡焊鐵之法,西洋諸國別有奇藥。中華小焊用白銅未,大焊則竭力揮錘而強合之,歷歲之久,終不可堅。故大炮西番有鍛成者,中國則惟事冶鑄也。

本段寫

、

、

之法。

二、講解以上練習。

41

《人間詞話》十則

教學目標:

1.了解王國維及著名的文學評論作品《人間詞語》。 2.學習王國維的詩歌鑒賞理論,提高學生詩歌鑒賞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王國維的詩歌鑒賞理論,提高學生詩歌鑒賞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啟發相結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回顧“古之成就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導入新課。

二、知人論世

1、王國維

王國維(1877-1927),中國歷史學家,語言文字學家,文學家。字靜安,一字伯隅,號觀堂,浙江海寧人。清秀才。早年研究哲學、文學,受到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和資產階級文藝思想的影響。1903年起,任通州、蘇州等地師范學堂教習,講授哲學、心理學、邏輯學。著有《靜安文集》。1907年起,任學部圖書局編輯,從事中國戲曲史和詞曲的研究,著有《曲錄》、《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等。重視小說戲曲在文學上的地位,開創了研究戲曲史的風氣,對當時文藝界頗有影響。辛亥革命后去日本,從此以清遺老自居。后回上海,在哈同所辦倉圣明智大學執教。1913年起從事中國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學、音韻學的考訂,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漢晉簡牘的考釋,主張以地下史料參訂文獻史料,對史學界有較深影響。1925年任清華研究院教授,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訂。1927年北京頤和園投水自盡。生平著作六十二種,收入《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一稱《王國維遺書》)的有四十二種。以《觀堂集林》最為著名。

2、《人間詞話》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關于文學批評的著述中最為人所重視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后,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但他又脫棄西方理論之拘限,力求運用自己的思想見解,嘗試將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國固有的傳統批評中,所以,從表面上看,《人間詞話》與中國相襲已久之詩話,詞話一類作品之體例,格式,并無顯著的差別,實際上,它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一部屈指可數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詞論界里,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影響很是深遠。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42

三、學生自讀課文

(在每一則前標上序號)預習時有沒有體會到,課文選的八則,涉及到幾個方面的內容?

——三方面:①描述藝術創作或學術研究的歷程。

②—⑤不同角度論述詩詞境界問題。

⑥—⑧談詩人的思想和藝術修養。

四、全班同學齊讀第一部分!注意:驀mî,遽jù(竟),為wãi(被動)

思考:

1.境界在這段話中的具體含義?

——境界:事物所達到的程度或表現出來的狀況。這里結合經過一詞,可見境界應為階段之意。

2.注釋中說借用形象比喻描述藝術創作或學術研究的歷程,分析這些詩句的比喻意義?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長林葉落,西風乍起的清秋時節,登樓遠眺,云淡天高,一條路通向遙遠的天際。此情此景,一種孤獨寂寞油然而生,似乎也喚起了一種追求和探索的期望。比喻在創業治學的開始階段,必須高瞻遠矚,視野開闊,耐得住寂寞孤獨,而有所追求,有目標。同時認清前要走過的道路,理清前人已有的成果。這是第一階段。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描繪熱戀中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獨鐘,專一執著,雖衣帶漸寬,枯槁憔悴也心甘情愿,無怨無悔。比喻創業治學的過程中,要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具有不怕艱難險阻,不惜殫精竭慮的獻身精神。這是第二階段。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描繪了燈如海,花如潮的無宵節,情人約會的情景。經過百千次苦苦追求,在那燈火冷落之處,終于見到朝思暮想的意中人,不禁大喜,極度幸福、歡欣。比喻經過艱辛的探索和追求,終于獲得事業成功,學業有成,理想實現的無比喜悅和快慰,這是第三階段。

王國維在此則中談的是創業之路、治學之路。他認為大事業大學問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循序漸進,進行長期的探索和追求,必須堅忍不拔、百折不撓,不僅要有天賦,更需要進行刻苦的修養。他強調的是一種獻身精神,這既是一條充滿荊棘和險阻的艱辛之路,也可使人體驗到最高的精神愉悅,話中蘊含深邃的人生哲理。

五、全班一起背誦這三種境界。體味了人生哲理,再來學習他在詩詞鑒賞方面的成就。

第二節課

一、復習

請一名學生試背已學的幾則。

43

二、繼續上節課的內容講解。

請一同學讀③④則,討論:王國維認為做到哪些方面才能使詩詞出境界?

1.寫真景、真情:景真,寫出自然神韻,不只求形似;情真,發自肺腑,誠摯深切,而非虛情假意,無病呻吟。 2.出境界需情景交融。

3.除了以上內容,形式兩方面之外,還需煉字的技巧。

“鬧”字:用通感的手法,把視覺感受變成聽覺感受。逼真刻畫出紅杏怒放的蓬勃生機,又滿含著詩人喜迎春色的歡愉之情。

“弄”字:細致描繪出微風中,月色下,花兒婆娑搖曳的情狀,表達對美好春夜的喜愛留戀,及春色闌珊的惋惜。

詩人煉字把杏、花都擬人化了。好像有靈性、情感,喚起讀者豐富而美好的聯想和想像。

4、遷移:王安石《泊船瓜州》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綠”字王安石曾用過“入”“過”“滿”等十幾個字,最后才定為綠,結果“綠” 成全詩詩眼,說說“綠”字怎么好?

形容詞用如動詞,和煦春風吹拂下,千里江岸,一片新綠,詩人就把看不見的春風轉化成鮮明的視覺形象,寫出了春風的精神。

剛才談詩詞如何出境界中,提到情景交融,可曾想過交融的方式不同,會有不同的境界產生呢?請一個同學讀第②則。

討論思考:怎么體會“淚眼”一句、“可堪”一句的有我之境?

怎么體會“采菊”一句、“寒波”一句的無我之境?

——“淚眼”句:無限傷春。古代女子常見花落淚,對月傷情,淚眼問花,花兒也飛去。有情之人,無情之物都報以冷漠。反映詞中女子難言的苦痛。女子無人同情的悵然若失之態,所以移情到景上。

“可堪”句:貶滴之后,逢春寒,感孤獨,聽杜鵑悲鳴,見夕陽西下。凄厲的氣氛,“可堪”二字刻畫詩人自我形象。移謫居之恨到凄厲之景上。

——“采菊”“寒波”二句表面上只有寫景,實際上陶淵明安貧樂道,悠然自得閑適之情融化于景中,隱藏其下。元好問的離別之情也融于景中。

概括:情在景上,有我之境。寓景于情,見情。

情在景下,無我之境。寓情于景,見景。

遷移: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無我之境)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融化在碧玉,絲絳這美好的意象之中。

44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我之境)故國淪亡,“花濺淚”“鳥驚心”是作者“感”和“恨”情感遷移的結果。

下面詩句屬有我之境的是: D

A、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B、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C、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D、片云天共起,永夜月同孤

5、詩詞有了境界,怎樣評價這些境界呢?點一同學讀⑤則

——“細雨”句:作者欣喜的心境創造了小巧閑適生活化的境界。

“落日”句:創造了關塞部隊行軍整肅,壯闊的境界。

“寶簾”:閑愁,細膩;“霧失”:開闊,大氣。

結論:境界有大小,無優劣。

那么作者怎樣才能寫出有境界的作品呢?學生怎么看?看王國維怎么看?全班一起讀第三部分,詩人的思想和藝術修養。

6、第⑥則“東施效捧心”:即東施效顰pín:機械地,僅從外在形式上模仿別人。思想、修養要達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寫出有境界的作品,光從形式上去仿照,達不到美的境界,還可能帶來丑的效果。

第⑦⑧王國維認為,詩人對自然人生要做到:入乎其內與出乎其外的統一。重視外物與輕視外物的統一。入乎其內,即重視外物:才能獲得豐富的創造材料,細致體察感受外物,作品才有生氣。出乎其外,即輕視外物:跳出自然人生之外,才能縱觀生活的整體,作品才能內容深刻,情致高遠。

三、布置作業

1、背誦這幾則。

2、 完成書上練習。

45

第四篇:中國文化經典研讀《求諫》導學案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選修課)

“家國天下”

《求諫》導學案(教師版)

撰稿:Luo Zhihui 教學目標

1.借助工具書,網絡和手中各種教輔資料排除閱讀中遇到的障礙; 2.掌握作品中涉及的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借助經典,傳承文化,領會一脈相承的“家國天下”觀,并將所思所感本著“主人翁”的態度寫一篇議論文。

教學重難點

1.掌握“經典原文”的重點實詞和虛詞;

2.領會《求諫》中所包含的建立在“君權至上”基礎上的“家國天下”觀。

教學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①文化背景;②第一段。

【課程導入】

◆文化背景 1.諫官制度

諫官制度的核心是 向君主提出建議和批評的制度 ,雖然“有可能”限制君主的胡作非為,但主要目的是在 “以君主為中心” 的中國古代政治中實現 “君主的有效統治” 。 2.《貞觀政要》

全書10卷40篇,8萬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學家 吳兢 。這部書以記言為主,所記基本上是 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與臣下 魏征、王珪、房玄齡、杜如晦

等人關于施政問題的對話以及一些大臣的諫議和勸諫奏疏,此外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

《貞觀政要》寫作于

開元、天寶

之際,當時的社會仍呈現著興旺的景象,但社會危機已露端倪,政治上頗為敏感的吳兢已感受到衰頹的趨勢為了保證唐皇朝的長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總結唐太宗 君臣相得、勵精圖治 的成功經驗,為當時的帝王樹立起施政的楷模,《貞觀政要》正是基于這樣一個政治目的而寫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國安民的重大參考價值,而得到歷代的珍視。 3.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李淵的第二個兒子,公元627年到649年在位。617年,李世民隨父親在晉陽起兵唐朝建立后,封為秦王,任尚書令后來他率兵消滅周圍各種割據勢力和農民起義軍,成為統一戰爭中的主要統帥。 玄武門之變 (事件)后,取得皇位。

【自主學習】

一、給畫橫線的句子注音 儼肅( yǎn ) 諫諍(zhèng ) 鯁議(gěng ) 王珪(guī) 芻蕘( chú ráo ) 不諱( huì ) 喪亂( sāng ) 屬文( zhǔ )

蕪詞(wú ) 詆訶( dǐ

) 愆過(qiān ) 纂組( zuǎn ) 怖懾( shè ) 罄其狂瞽(qìng gǔ ) 勖之( xù )

二、學生朗讀全文

三、解釋加點詞語的含義 第1段:

1.太宗威容儼肅

面容嚴肅 2.必假顏色 做出

3.冀聞諫諍 直言規諫 4.必藉忠臣 借助

5.臣下鉗口 閉口不說話 6.卒令不聞其過 終于

7.尋亦誅死 不久 8.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 百姓

四、學生口頭翻譯第一段文章:

第1段

太宗儀表威武,面容嚴肅,百官中進見的人,都舉止失當。太宗知道大家這樣,每次接見臣下啟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顏悅色的樣子,希望聽到臣子的直言規諫,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貞觀初年,太宗曾對王公大臣們說:“一個人想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須要有一面明鏡;一個國君想知道自己的過失,必須借助于忠臣。國君如果自以為賢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敗的境地,怎么可能呢?所以,國君失掉國家,臣子也不能單獨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煬帝那樣殘暴淫虐,臣下都閉口不說話,終于聽不到自己的過失,結果國破身亡,他的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誅殺。前朝的事情不遠,你們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百姓的,一定要直言規勸。”

【合作探究】

1.第一段有幾層意思?

明確:一是唐太宗積極求諫的態度;二是唐太宗對求諫的認識。 2.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諫的?求諫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唐太宗發現自己上朝時過于嚴肅,文武百官都害怕他,舉止失常。官員們個個為求自保,不敢直陳意見。于是,他就改變做法,放下皇帝的架子,擺出一副虛心請教的神態,希望聽到屬下的諫諍之詞。

其實,他求諫的目的,并非著眼于人民疾苦,而是總結歷史教訓,為了維護唐王朝的統治,其根本是從整個統治階級利益出發的。

3.第二段君臣圍繞諫諍展開議論,認識到了廣開言路,虛心納諫的重要性。 那么,唐太宗對于納諫有著怎樣的認識?

明確:唐太宗參加了推翻隋朝的斗爭,從自己的經歷出發,他深深地懂得要想保住剛剛建立的大唐江山,必須廣開言路,虛心納諫,實行開明的政策,為此,他以隋煬帝拒諫飾非為鑒,虛懷若谷,從諫如流,避免和糾正了許多錯誤。

【目標檢測】

一、寫出下列多義詞的含義尋: 尋

1.虞世基等,尋亦誅死

不久 2.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尋找

3.飛來峰上千尋塔

長度單位

1.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

指天下太平 2.當窗理云鬢

梳理

3.文理有疏密 紋路 4.勝負之數,存亡之理

道理

二、筆譯第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①第

二、三段。

【自主學習】

一、學生朗讀課文第

二、三段

二、解釋加點詞語的含義 第2段

1.幸諸公數相匡救

我 2.冀憑直言鯁議

耿直的議論 3.納芻蕘

割草打柴,指代粗野之人 4.太宗稱善

對,正確

5.詔令自是宰相入內平章國計

商議 6.預聞政事

參與 7.不能致理

招致天下太平 8.爭臣七人

直言諫諍

9.爭臣七人

約數,幾個

第3段

1.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

放縱 2.朕今夙夜未嘗不以此為心

早晨

3.豈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護短不納?

因為

三、翻譯文中重要語句

1.主若自賢,臣不匡正,欲不危敗,豈可得乎?(第1段)

譯文:

國君如果自以為賢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敗的境地,怎么可能呢?

2.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第2段)

譯文: 正直的國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國家達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惡的國君,也不能使國家達到治平。

3.若不能受諫,安能諫人? (第3段)

譯文:

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別人的規諫,又怎能規諫別人呢?

四、學生口頭翻譯第

二、三段文章

第2段

貞觀元年,太宗對侍臣說:“正直的國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國家達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惡的國君,也不能使國家達到治平。只有(正直之)君遇上(忠正之)臣,如同魚得到水,這樣天下才可以安定。我雖然不聰明,幸而有你們多次匡正補救,希望憑借你們耿直的進言,使天下達到太平。”諫議大夫王珪說:“我聽說木頭經過墨線就能鋸直,國君采納規諫就會圣明。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諫諍的臣子七個,向國君進言不被采納就要以死相諫。陛下開啟圣明的思慮,采納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見,愚臣處在這個不避忌諱的朝代,實在愿盡自己愚劣的能力。”太宗稱贊王珪的話對。下令從今以后宰相進宮籌商國家大事,一定讓諫官跟隨進去,讓他參加接見,了解國家大事,如果有所陳說,一定虛心采納。

第3段 貞觀五年,太宗對房玄齡等說:"自古以來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高興就胡亂升賞無功的人,不高興就亂殺無罪的人.所以社稷淪喪,天下混亂,沒有不是因此而造成的.我現在每晚沒有不把他當成心事,一直想讓你們盡力進諫,而你們也要接受別人的諫言,怎么可以因為別人的話與自己的不同,就護短不接納?如果不能接受別人的諫言,又怎么能去勸諫別人呢?

【合作探究】

一、歸納第

二、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君臣圍繞諫諍展開議論,說明廣開言路,虛心納諫的重要性。

第三段:唐太宗要求臣子積極進諫和受諫。

二、第二段中對唐太宗“朕雖不明,幸諸公數相匡救,冀憑直言鯁議,致天下太平”的話應怎樣理解?

明確:句中的“不明”“幸”有點謙虛的意思,但卻不完全是客套話,其中也包含著他發自內心的對臣子的感謝以及對“直言鯁議”的渴求。

三、第二段中王珪的答話為何能獲得唐太宗的贊賞?有何積極效果?

明確:他先用木頭經過墨線標定就能鋸直,比喻類比論證國君采納規諫就會圣明。這里有點勸諫皇帝廣開圣聽的意思,但接下來他用古圣先王的事例來闡發自己的觀點,則悄悄轉換了話題,從君道轉到了臣道,肯定了“爭臣七人”“言而不用,則相繼以死”的忠直精神。言外之意,即以此作為學習的楷模,更何況現在唐太宗廣開圣聽、不恥下問、無所避諱,所以他們更愿意“罄其狂瞽”,盡其所能。這番議論既頌揚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為唐太宗所稱贊,由此產生了一個積極的后果:下令從此讓諫官“預聞政事”,凡有所陳奏,一定“虛己納之”。這是一項高明的舉措,從制度上保證了諫諍官員行使監督權之路的暢通,唐時出現清明盛世,與諫官職權的提高應該說是有一定關系的。

四、第三段寫唐太宗的話主要說了哪兩層意思?對今人有何借鑒意義?

明確:這一節唐太宗的話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臣子勸諫的必要性;二是君主大臣都要積極納諫的廣泛意義。

唐太宗先列舉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現象會導致“天下喪亂”。為避免這種情況,唐太宗認為大臣們應該“盡情極諫”。認識到帝王一人專制,可能會隨個人喜怒處理國家大事的弊端,因此試圖通過臣子勸諫進行補充。這在他的立場上,在當時社會,都應該說是很高明的思考。

不僅如此,唐太宗還把納諫的意義擴展到大臣身上,指出不僅做皇帝的要接受勸諫,做大臣的也要虛心接受別人的“諫語”,不能因為“人言不同己意”,“便即護短不納”。“若不能受諫,安能諫人?”這就使得求諫、納諫的意義擴充了,這對于今天我們每個人的為人處事無疑都有借鑒意義。

【目標檢測】

一、判斷下列語段中,唐太宗論述“納諫”時采用了什么樣的論證方法?

①惟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海內可安 答: 比喻 論證 ②常念魏徵隨事諫正,多中朕失,如明鏡鑒形,美惡必見 答: 類比 論證 ③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藉忠臣 答: 假設 論證 ④主若自賢,臣不匡正,欲不危敗,豈可得乎? 答: 事實 論證 ⑤如屬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謂己長,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詆訶,蕪詞拙跡,于是乃見。⑥至于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

答: 事實 論證

二、書面翻譯第

二、三段。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①第

四、五段。

【自主學習】

一、學生朗讀課文第

四、五段

二、解釋加點詞語的含義 第4段

1.恒恐上不稱天心

常常 2.下為百姓所怨 被

3.但思正人匡諫 只 4.欲令耳目外通,下無怨滯 怨結

5.又比見人來奏事者

近來

6.所以每有諫者,縱不合朕心,朕亦不以為忤

連詞,表結果 違背、忤逆

第5段

1.自知者明,信為難矣 確實

2.如屬文之士、伎巧之徒 寫文章 3.人君須得匡諫之臣,舉其愆過

匡正 過錯

4.常念魏征隨事諫正,多中朕失,如明鏡鑒形,美惡必見 切中 照出 顯現

5.因舉觴賜玄齡等數人勖之

于是 勉勵

三、判斷下列文言句子句式

1.虞世基等,尋亦誅死) (被動句 ) 2.言而不用,則相繼以死 (被動句 ) 3.恒恐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 (被動句 ) 4.百僚進見者 (定語后置) 5.又比見人來奏事者 (定語后置)

四、翻譯文中重要語句

1.又比見人來奏事者,多有怖懾,言語致失次第。(第4段)

譯文:

另外,近來看見前來奏事的人,大都心懷恐懼致使語無倫次。

2.若即嗔責,深恐人懷戰懼,豈肯更言!(第4段)

譯文:

假若當即對他喝斥責怪,我深怕奏事人心懷恐懼,怎敢再說話呢?

3.若名工文匠,商略詆訶,蕪詞拙跡,于是乃見。(第5段)

譯文: 如著名的工匠和文士,互相品評比較,詆毀斥責,雜亂無章的文詞、低劣的技藝于是就暴露出來了。 4.一日萬機,一人聽斷,雖復憂勞,安能盡善? (第5段)

譯文:

一天之中,國事紛繁,有一個人去聽證決斷,雖再三思慮勞神,又怎能見見事都處理好呢?

【合作探究】

一、歸納第

四、五段的段意

第四段:唐太宗闡述自己希望得到納諫的良苦用心。 第五段:論述求諫的必要性。

二、在第四段里,唐太宗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求諫的渴望的?

明確:他說“朕每閑居靜坐,則自內省”,是說他即使在“閑居靜坐”的時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為,唯恐出了差錯,“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因此時刻想著要得到正直的人來匡扶規諫,使自己能夠知道外界對于政事的看法,在百姓心有怨滯之前就彌補自己的過失。

三、為了得到“正人匡諫”,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確:唐太宗采取了很多措施:

①“朕每閑居靜坐,則自內省„„但思正人匡諫”

②“每見人奏事,必假顏色”

③“每有諫者,縱不合朕心,朕亦不以為忤”

唐太宗認為應該對臣僚多一些寬容,只要有進諫的,縱然“不合朕心”,也不應該認為是忤逆犯上。如果馬上就大聲斥責,就怕臣僚心里戰戰兢兢,鉗口不言了,這樣反而堵塞了言路。從前面“每見人奏事,必假顏色”,到“每有諫者,縱不合朕心,朕亦不以為忤”,為了求諫,唐太宗可以說是煞費苦心。雖然都是一些小的改變,卻有著深遠的影響,“貞觀之治”局面的開創,不能不說與他點點滴滴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四、第五段是從什么角度來論述求諫的必要性的?

明確:這段話說的也是納諫的必要性,但論述的角度卻有所不同。

唐太宗首先從自己很難發現自己錯誤的人性弱點出發,闡述納諫的必要性。他說“自知者明,信為難矣”,也就是說人貴有自知之明,但這卻是很難做到的,自己的缺點一定發現不了,由此,他得出結論:“人君須得匡諫之臣,舉其愆過。”這是他從自身的實際體會中得出的經驗,求諫是他的第一選擇。

接下來,唐太宗從處理紛繁國事出發,認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國君必須得到臣子的輔佐、規諫。他想起了魏徵這位經常“隨事諫諍”的忠臣,認為他的諫諍“多中朕失”,他的存在就像一面鏡子一樣,使自己的優缺點都顯露無遺。唐太宗在不同的場合無數次提到過魏徵,無疑這是唐太宗樹立的一個諫諍的典范,一個群臣學習的榜樣。結尾唐太宗舉起酒杯,賜酒給房玄齡等人以勉勵他們。勉勵什么呢?自然是期望他們能像魏徵一樣“隨事諫諍”。

【目標檢測】

書面翻譯第

四、五段文言文。

第四段譯文:貞觀八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我每當無事靜坐,就自我反省。常常害怕對上不能使上天稱心如意,對下被百姓所怨恨。只想得到正直忠誠的人匡救勸諫,好讓我的視聽能和外邊相通,使下面沒有積怨。此外近來見到來奏事的人,常顯得心懷恐懼,連講話也變得語無倫次。平時奏事,情況尚且如此,何況要折面諫諍,必然害怕觸犯逆鱗。所以每當有人諫諍時,縱然不合我的心意,我也不見怪。假如立刻發怒斥責,恐怕人人心懷恐懼,豈敢再說話!”

第五段譯文:貞觀十六年,唐太宗對房玄齡等人說:“能正確對待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但要做到實在困難。這像會寫作的文士、有技巧的工匠,都自夸自己有本領,別人比不上。如果遇上著名的文士、工匠來評量指責,雜亂無章的文辭和拙劣的技藝就會顯現出來。這樣說來,君主須有匡救諫諍的臣子,來指出過錯。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事情,若單靠一個人來了解判斷,即使再辛苦勞累,怎能把每件事都處理得盡善盡美呢?我常想念魏征遇到問題時隨事諫諍匡正,多次切中我的過失,這好像用明鏡來照形體,美與丑都會顯現出來。”因而舉起杯子給房玄齡等幾位敬酒,勉勵他們也應這樣做。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①第六段;②總結全文。

【自主學習】

一、學生朗讀課文第六段

二、解釋加點詞語的含義 第6段

1.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

案板 2.比見前史,或有人臣諫事 近來

3.漆器不已,必金為之 停止 4.首創奢淫,危亡之漸 開始,端倪,兆頭

5.雕琢害農事,纂組傷女工

指女子從事的紡織、刺繡、縫制等工作

三、寫出下列多義詞的含義 信

1.自知者明,信為難矣

確實 2.愿陛下親之信之 信任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信用 4.低眉信手續續彈

隨手,隨意

1.惟君臣相遇 對待 2.進,與曹遇于赤壁 遭遇

3.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接觸 4.蓋追先帝之殊遇,預報之于陛下也

禮遇,恩待

四、古今異義

1.每見人奏事,必假顏色 古義:和顏悅色

今義:顏料或燃料 2.百僚進見者,皆失其舉措 古義:舉止 今義:舉動措施 3.惟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海內可安 古義:相互對待 今義:遇見彼此

五、詞類活用

1.臣亦不能獨全其家 使動用法,使„„保全 2.實愿罄其狂瞽

使動用法,使„„用盡

3.主若自賢,臣不匡正

意動用法,以為„„賢

4.漆器不已,必金為之;金器不已,必玉為之 名詞作狀語,用金,用玉

七、翻譯文中重要語句 1.首創奢淫,危亡之漸

譯文:

首先倡導奢侈淫逸之風,這是國家危亡的開始

2.此則危亡之禍,可反手而待也

譯文: 這樣做的話,那國家危亡的災禍,可以像翻轉手掌那樣很快就會到來啊

六、口頭翻譯第六段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問諫議大夫褚遂良說:“從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飾祭器,當時勸諫的有十多人。飲食器皿一類的小事,何必苦諫?”褚遂良回答說:“從事精雕細琢會妨害農耕,編織五顏六色的彩帶會妨礙婦女的正常事務。首創奢侈淫逸,就是危亡的開端。有了漆器不滿足,必然要用黃金來做。金器還不滿足,必然要用玉石來做。所以諫諍之臣必須在事情的開端就進諫,等到已做完再勸諫也不起作用了。”太宗說:“你講得很對,我所做的事情,如有不當,不論是在剛開始,或者是將做完,都應當及時進諫。近來我翻閱前朝史書的記載,有時臣下進諫,君主就回答說‘已經做了’,或者說‘已經同意做了’,終究不肯停止改正。這樣下去危亡的災禍在一反手之間就會到來。” 【合作探究】

一、本節記錄的是一次君臣的對論,話題還是圍繞一個事例展開的,從討論中,君臣之間有何共識?唐太宗有何不滿?提出了什么樣的更高要求?

明確:唐太宗援引了古時候的一個事例問諫議大夫褚遂良,褚遂良回答說:雕刻器物會貽誤農業生產,織造五彩絲帶會耽誤婦女的工作(指采桑養蠶、紡線織布等工作)。因為人的貪欲是無窮無盡的,制造了漆器,還會要金器,有了金器,可能就想要玉制的器物,久而久之,小的錯誤就會發展成大的錯誤。因此,諫者實際上是從這些小事中發現了事物發展的苗頭,才極力規諫的。如果等到過失已經很大了再諫,就沒有必要了。

對這個回答,唐太宗表示了肯定,但似乎覺著古代的諫者的“及其滿盈,無所復諫”的行為有所不滿,又對自己的大臣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事情才有苗頭,還是快要終結了,都應該進諫,即使不能防微杜漸,也要做到亡羊補牢。這種認識是建立在唐太宗對歷朝覆亡教訓的深刻把握上的,體現了他的謹慎細致。

二、從課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唐太宗是一位很英明的封建君主,他開創了“貞觀之治”這樣的封建社會少有的盛事局面,這與他的一些優秀品格是分不開的。從課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唐太宗有著以下的品格: (1)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規諫,以匡救自己的過失,對此“夙夜未嘗不以此為心”。 (2)虛懷若谷。為了求諫,他放下架子,“每見人奏事,必假顏色”。為了防止大臣因恐懼堵塞言路,“每有諫者”,縱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為忤”。

(3)寬厚體諒。對大臣進諫時的心情和處境表示理解,努力創造一種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圍。 (4)處事謹慎。時常將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訓掛在嘴邊,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閑居靜坐”的時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為,唯恐出了差錯,“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古時諫者“及其滿盈,無所復諫”,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為事,若有不當,或在其漸,或已將終,皆宜進諫”,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漸,也要亡羊補牢。

三、

1.往事越千年,歷史的風塵不能遮掩明君賢臣的身影,如唐太宗一般憑借虛己求諫而成就大業的人還很多,我們能否找到幾個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呢? 明確: 堯設“敢諫鼓” 齊威王——鄒忌 魯莊公——曹劌 秦孝公——商鞅 劉邦——樊噲和張良 朱元璋——朱升

2.相反,也有些君主拒絕納諫,甚至對直言進諫的臣子懷恨在心,打擊報復,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形容這樣的君主呢?(閉目塞聽、夜郎自大、剛愎自用、自以為是、一意孤行、獨斷專行)這樣的人最終難免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我們能否在歷史上找出可以證明的實例?

明確:

夏桀——關龍逢 商紂王——比干 周厲王——召公

蔡桓公——扁鵲 楚懷王——屈原 吳王夫差——伍子胥

項羽——范增 隋煬帝

四、《求諫》所反映的諫官制度有什么積極意義?

明確:在唐太宗實行的各項政策中,有一條非常重要,那就是任賢納諫。唐太宗從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中,認識到了大臣進諫的必要性。唐太宗這種虛己納諫與任賢使能,減少了君主一人專權可能產生的弊政,從政治上促進了“貞觀之治”的出現。因此,大臣的忠直敢言與君主的開懷納諫一向被看做是古代政體動作的理想狀態。

五、思考:結合現實生活再讀經典,談談你獲得了怎樣的“家國天下”的認識?

明確:納諫指的是上級接受下級的意見,拋掉等級的外衣,它與我們接受別人的意見是同一個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別人的意見,我們應該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人貴有自知之明,自身的缺點和錯誤,有時候自己很難發現,別人發現并指出來了,這是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絕不能因為別人的話不中聽,或者認為別人的話揭了自己的短,而拒不接受。我的“家國天下”觀:

1. 建好兩型社會需廣開言路和才路。 2. 用批評與自我批評完善自我。

3. 舉賢任能應成為發展各項事業的命脈。

【目標檢測】

一、課內檢測試題

1.下列畫線字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

A.主欲知過,必藉忠臣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B.如屬文之士,伎巧之徒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窕窈之章 C.首創奢淫,危亡之漸 防微杜漸

D.惟君臣相遇,如同魚水 處尊居顯,未必賢,遇也 E.隨事諫正,多中朕失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答案:選C.A憑借/墊著;B寫作/勸酒;C征兆,苗頭,開端;D對待/一種際遇,機會;E切中/符合

2.“其”字的含義不同與其它三項的一項是( ) A.故君失其國,臣亦不能獨全其家 B.愚臣處不諱之朝,實愿罄其狂瞽 C.人君須得匡諫之臣,舉其愆過

D.至于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 答案:選B.自己,其它選項中的“其”為“他的”。

3.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納大臣的直諫,政治比較開明,而且注意減輕百姓的勞役,因此李世民常用鏡子比喻直諫的大臣,以此自省。其中我們最耳熟能詳的莫過于唐太宗唐太宗的三鏡,唐太宗的三鏡是哪三鏡?原話是什么?

明確:以銅為鏡;以史為鏡;以人為鏡。

魏征死后,唐太宗傷嘆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此三鏡以防已過。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鏡矣。”

第五篇:中國文化經典研讀第十單元人文心聲教案

第十單元 人文心聲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王國維及著名的文學評論作品《人間詞語》。

2.學習王國維的詩歌鑒賞理論,提高學生詩歌鑒賞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重點】

領會王國維“境界說”中“造境”與“寫境”、“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入乎其內”與“出乎其外”的區別與聯系。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釋題,導入新課

詞話,即評論詞的內容、形式或記載詞的作者事跡的書。由回顧“古之成就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導入新課。

二、知人論世

1、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一字伯隅,號觀堂,浙江海寧人。我國近代著名的學者,清華研究院開創之初的“四大導師”之一。22歲前,在家鄉接受傳統教育,卻不喜歡科場詩文,科舉考試時,“不終場而歸”。1898年后,到上海,接受西方哲學,希望借助西方哲學來解決現實人生中的困惑。1905年,王國維完成了《紅樓夢評論》。1908年,開始連載《人間詞話》。1912年,完成《宋元戲曲史》。辛亥革命后,政治態度日趨倒退。1923年,他欣然“應詔”北上,擔任皇帝溥儀的“南書房行走”。1927年6月,北伐軍進逼北京,王國維留下“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的遺書,投頤和園的昆明湖自盡。

2、《人間詞話》,王國維文藝哲學成熟的代表作。該書沿用中國傳統的詩話、詞話的形式,將西方的康德、叔本華、尼采的美學觀念和中國固有的詩、詞、曲創作的豐富材料組合,興之所至,隨感而發,形成中國詩話、詞話發展史 上以“境界說”為核心的觀點新穎、立論精辟的劃時代論著。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影響深遠。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三、學生自讀課文,概括課文所選的十則,涉及到幾個方面的內容? 三方面:①總綱,提出“境界”說,概括境界的意義。 ②—⑥從不同角度論述“境界”問題。 ⑦—⑩談詩人的思想和藝術修養。

四、齊讀第一則,注意理解內容。

問:作者心中的“境界”有何意義?本則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有“境界”就有“高格”,才能產生名句;開宗明義,全文總綱 。

五、齊讀第二至六則,聯系注釋,理解內容。

師:既然作者認為“境界”在藝術創造中起決定作用,那么,什么是“境界”呢?2—6則,作者從不同角度來論述“境界”問題。

1、第二則從什么角度談“造境”“寫境”的?二者有何區別于聯系?

明確:從創作方法的角度;“造境”是“虛構之境”,“寫境”是寫實之境,二者相互滲透,意即藝術境界既要描寫自然又要表現理想,是理想與寫實(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統一。

2、第

三、四則談論什么問題?第三則闡述了幾層意思?

明確:從主客體關系的角度談“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三層,例舉什么是“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二者的觀物方式,二者的創造有難易之別。

3、討論思考:怎么體會“淚眼”一句、“可堪”一句的“有我之境”? 怎么體會“采菊”一句、“寒波”一句的“無我之境”?

“淚眼”句:無限傷春。古代女子常見花落淚,對月傷情,淚眼問花,花兒也飛去。有情之人,無情之物都報以冷漠。反映詞中女子難言的苦痛。女子無人同情的悵然若失之態,所以移情到景上。

“可堪”句:貶滴之后,逢春寒,感孤獨,聽杜鵑悲鳴,見夕陽西下。凄厲的氣氛,“可堪”二字刻畫詩人自我形象。移謫居之恨到凄厲之景上。

“采菊”“寒波”二句表面上只有寫景,實際上陶淵明安貧樂道,悠然自得閑適之情融化于景中,隱藏其下。元好問的離別之情也融于景中。 概括:情在景上,有我之境。寓景于情,見情。 情在景下,無我之境。寓情于景,見景。

遷移:“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無我之境)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融化在碧玉,絲絳這美好的意象之中。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我之境)故國淪亡,“花濺淚”“鳥驚心”是作者“感”和“恨”情感遷移的結果。

4、從第四則看,“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有高下之別嗎?

明確:二者的創造雖有難易之別,但其所創造的“宏壯”與“優美”的美感,不必強分高下。

5、朗讀第

五、六則,什么是有境界?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明確:境界是真景物、真感情,情景交融;例證法。

6、討論思考:第六則的兩例是怎樣“境界全出”的?

“鬧”字:用通感的手法,把視覺感受變成聽覺感受。逼真刻畫出紅杏怒放的蓬勃生機,又滿含著詩人喜迎春色的歡愉之情。

“弄”字:細致描繪出微風中,月色下,花兒婆娑搖曳的情狀,表達對美好春夜的喜愛留戀,及春色闌珊的惋惜。

詩人煉字把杏、花都擬人化了。好像有靈性、情感,喚起讀者豐富而美好的聯想和想象。 遷移:王安石《泊船瓜州》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綠”字王安石曾用過“入”“過”“滿”等十幾個字,最后才定為綠,結果“綠” 成全詩詩眼,說說“綠”字怎么好?

形容詞用如動詞,和煦春風吹拂下,千里江岸,一片新綠,詩人就把看不見的春風轉化成鮮明的視覺形象,寫出了春風的精神。

7、本文多次提到“境界”,其內涵一致嗎?應該怎樣理解王國維“境界”說的內涵? 明確:不一致。第一則的“境界”,是總說。2—6則的“境界”或“境”依次是說“藝術世界”“情”“景”“情景交融”等,可見,“境界”內涵不盡相同。但就作者感受、讀者審美角度看,崇尚真切、情景交融是其主要內涵。

六、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作者提出了“境界”說,又在第二至六則闡述了什么是“境界”,那么,怎樣才能寫出有“境界”的作品呢?全班一起讀第三部分,詩人的思想和藝術修養。

二、分析課文,誦讀、理解第三部分。

1、第七則借用形象比喻描述藝術創作或學術研究的歷程,分析這些詩句的比喻意義?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長林葉落,西風乍起的清秋時節,登樓遠眺,云淡天高,一條路通向遙遠的天際。此情此景,一種孤獨寂寞油然而生,似乎也喚起了一種追求和探索的期望。比喻在創業治學的開始階段,要志存高遠,廣泛涉獵,吸取前人的經驗,獨辟蹊徑,這是第一階段。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描繪熱戀中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獨鐘,專一執著,雖衣帶漸寬,枯槁憔悴也心甘情愿,無怨無悔。比喻創業治學的過程中,要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孜孜以求,不惜殫精竭慮的獻身精神,這是第二階段。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描繪了在燈如海、花如潮的元宵節時,情人約會的情景。經過百千次苦苦追求,在那燈火冷落之處,終于見到朝思暮想的意中人,不禁大喜,極度幸福、歡欣。比喻經過艱辛的探索和追求,終于獲得事業成功,學業有成,理想實現的無比喜悅和快慰,這是第三階段。

點評:王國維在此則中談的是創業之路、治學之路。他認為大事業大學問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循序漸進,進行長期的探索和追求,必須堅忍不拔、百折不撓,不僅要有天賦,更需要進行刻苦的修養。他強調的是一種獻身精神,這既是一條充滿荊棘和險阻的艱辛之路,也可使人體驗到最高的精神愉悅,話中蘊含深邃的人生哲理。

2、第

八、九則強調詩人應該有怎樣的內在修養方成“大家”?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明確:胸襟開闊、見識卓越。例證法。

3、如何理解“東施之效捧心”?

明確:即東施效顰pín:機械地,僅從外在形式上模仿別人。思想、修養要達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寫出有境界的作品,光從形式上去仿照,達不到美的境界,還可能帶來丑的效果。

4、第十則作者認為,詩人對自然人生要做到:入乎其內與出乎其外的統一。

入乎其內,即深入生活,才能獲得豐富的創作材料,逼真地描寫生活,作品才有生氣。 出乎其外,即胸中無物,跳出自然人生之外,才能縱觀生活的整體,作品才能內容深刻,情致高遠。

5、作家應該怎樣修養自身,才能寫出有“境界”的作品?

明確:從第七則看,要志存高遠,甘于寂寞;苦苦探索,執著追求。從第

八、九則看,要有開闊的胸襟、卓越的見識,要有真性情。從第十則看,要深入生活、觀察生活并注意有所領悟。

三、《人間詞話》的說理有何特點?

形象化,表現在四方面:一是善于引用古詩詞名句來說理,形象生動;二是善于以典型作家為例,增強說服力;善于對比說理,分析透徹,易于理解;四是語言含蓄生動,真切感人。

四、小結

學習了本文之后,希望大家能夠喜歡王國維的詩詞鑒賞理論,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藝術修養。否則,不談當一個好的作家,就是當一個讀者也難與有境界的作品產生心靈的共鳴,最終與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失之交臂。希望今天的學習能給大家這樣的啟示。最后,全班齊讀,再一次熟悉鞏固。

五、完成課后練習 附:板書

一、開宗明義,提出“境界”說

↗從不同角度論述 → 二則:“造境”與“寫境”的區別與滲透 二 →

三、四則:“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區別 ↘“境界”問題 →

五、六則:境界是真情真景,情景交融 ↗詩人的思想 →七則: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種境界: 志存高遠→執著追求→終獲成功

三 →

八、九則:詩人應有開闊胸襟、卓越見識,修身而成“大家” ↘和藝術修養 → 十則:詩人要做到“入乎其內”與“出乎其外”的統一

第三課時

一、自讀《紅樓夢評論》,感知了解王國維的“紅學”觀點及其學術意義。

1、第一段,作者指出傳統戲曲、小說是怎樣的色彩?《紅樓夢》呢?

2、第二段,作者如何闡明《紅樓夢》的悲劇性質的?

3、本文有何藝術特點?

明確:說理透徹,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運用得當。

二、自讀《人境廬詩草自序》,了解黃遵憲在詩歌方面的追求和創作主張。

三、看看“閱讀指南”,議議“議論練習”。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維護穩定民族團結心得下一篇:為環衛工人減壓倡議書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