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考研政治馬原13年真題

2023-06-26

第一篇:考研政治馬原13年真題

2015考研政治 真題中的馬原選擇題

http://

2014年考研政治真題的馬原選擇題部分,包括4道單選題,4道多選題,分值共計12分。其中,單選題的第2題、第3題、第4題和多選題的第18題、第20題屬于識記類題目,較容易。單選題第1題、多選題的第17題、第19題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出答案,屬中等難度。

1.愛迪生在發明電燈之前做了兩千多實驗,有個年輕的記者曾經問他為什么遭遇這么多次失敗。愛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沒有失敗。我發明了電燈。這只是一段經歷了兩千步的歷程。”愛迪生之所以說“我一次都沒有失敗”,是因為他把每一次實驗都看作( )

A. 認識中所獲得的相對真理

B. 整個實踐過程中的一部分

C. 對事物規律的正確反映

D. 實踐中可以忽略不計的偶然挫折

答案:A

考查點: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解析:真理是個發展過程,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真理是由相對走向絕對的永無止境的過程。任何真理性的認識都是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轉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人們已經獲得的每一個真理性的認識,都是絕對真理的一個成分,都是通向絕對真理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它是以往實踐和認識已經達到的成果,又是進一步邁向絕對真理的起點。愛迪生認為自己在發明電燈之前做了兩千多實驗,并不是失敗,而是一段經歷了兩千步的歷程,就是因為他把每一次實驗都看作認識中所獲得的階段性的相對真理。

2.俄國早期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普列漢諾夫說,絕不會有人去組織一個“月食黨”以促進或阻止月食的到來,但要進行社會革命就必須組織革命黨,這是因為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有所不同,它是( )

A. 不具有重復性的客觀規律

B. 由多數人的意志決定的

C. 通過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實現的

D. 比自然規律更易于認識的規律

答案:C

考查點: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

中公考研 http://

http://

解析: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之間有一定聯系,也有區別。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自然規律是作為一種盲目的無意識的力量起作用,社會規律則是通過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圖的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實現的。在社會規律中,既存在著客觀制約主觀的關系,又存在著主觀制約客觀的關系。

3.社會生產是連續不斷進行的,這種連續不斷重復的生產就是再生產。每次經濟危機發生期間,總有許多企業或因產品積壓、或因訂單缺乏等致使其無法繼續進行再生產而被迫倒閉。那些因產品積壓而倒閉的企業主要是由于無法實現其生產過程中的( )

A. 勞動補償

B. 價值補償

C. 實物補嘗

D. 增殖補償

答案:B

考查點: 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

解析: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即社會總產品的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問題。企業因產品積壓、或因訂單缺乏等致使其無法繼續進行再生產而被迫倒閉,主要原因就是無法實現其生產過程中的價值補償。

4.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資本主義相比,當代資本主義在許多方面已經并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正確分析這些新變化發生的原因,有利于我們科學而全面地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導致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發生的根本推動力量是( )

A. 改良主義政黨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改革

B. 工人階級爭取自身權利的斗爭

C. 科學技術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

D.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對資本主義的影響

答案: C

考查點: 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和實質

解析:當代資本主義發生新變化的原因很多,其中,科學技術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是資本主義變化的根本推動力量。

中公考研 http://

http://

17. 長江的年齡到底有多大?這里說的“長江”年齡,是指從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東的“貫通東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說上游的沉積物從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順延而下能到達下游,這就表示長江貫通了,這就是物源示蹤。我國科學家采用這一方法以,研究長江中下游盆地沉積物的來源,從而判別長江上游的物質何時到達下游,間接指示了長江貫通東流的時限。他們經過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長江貫通東流的時間距今約2300多萬年。這一研究成果從一個側面顯示出( )

A. 時間和空間是有限的,物質運動是永恒的

B. 時間和空間是通過物質運動的變化表現出來的

C. 時間和空間是指標示物質運動的觀念形式

D.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

答案: BD

考查點: 物質運動與時間、空間

解析:具體物質形態的時空是有限的,整個物質世界的時空是無限的。選項A前半句不嚴密。時間和空間是客觀的,選項C錯誤。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通過物質運動的變化表現出來的,BD正確。

18.作家史鐵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講道,奶奶告訴他的故事與通常的說法不同:一般人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熄滅了一顆星星;而奶奶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又多了一個星星,人死了就會升到天空,變成星星給走夜道的人照個亮了。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燭光„„”這對我們理解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的啟示有( )

A. 歷史是無數個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結果

B. 杰出個人決定歷史發展的走向

C.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

D. 每個人對社會發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答案: AD

考查點: 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

中公考研 http://

http://

解析:每個人對社會發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歷史是無數個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結果。但是,并非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只有推動和促進社會歷史向前發展的人才屬于歷史創造者之列。人民群眾的總體意愿和行動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方向,杰出人物有時對歷史事件的進程和結局發生決定性的影響,但不能決定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BC為錯誤選項。

19.1918年,馬寅初在一次演講時,有一位老農問他:“馬教授,請問什么是經濟學?”馬寅初笑著說:“我給這位朋友講個故事吧:有個趕考的書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兩銀子,挑了該旅店標價十兩銀子的最好房間,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單,米店老板轉身去屠夫處還了肉錢,屠夫馬上去付清了賒欠的飼料款,飼料商趕緊到旅店還了房錢。就這樣,十兩銀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這時書生來說,房間不合適,要回銀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錢也沒賺到,大家卻把債務都還清了,所以,錢的流通越快越好,這就是經濟學。”在這個故事中,貨幣所發揮的職能有( )

A. 支付手段

B. 流通手段

C. 價值尺度

D. 貯藏手段

答案: ABC

考查點: 貨幣的職能

解析:貨幣有五種基本職能,即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在本題故事中,貨幣所發揮的職能有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價值尺度。

20.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隨著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資產階級國家對經濟進行的干預明顯加強,從而使得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調節機制發生了顯著變化。與這種變化相適應,經濟危機形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主要表現是( )

A. 經濟危機更多地表現為金融危機的頻繁發生

B. 經濟危機通常由國家間的貿易失衡直接引發

C. 經濟危機各階段的交替過程已不十分明顯

D. 經濟危機的破壞作用只局限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答案: AC 中公考研 http://

http://

考查點: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形態的新變化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隨著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資產階級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不斷加強。在經濟調節機制變化的同時,經濟危機的形態也發生了變化,表現在:經濟危機的四個階段之間的差別有所減弱,各階段的交替過程已不如過去那樣明顯;金融危機頻繁發生,對整個經濟危機的影響加強。故AC正確。

中公考研 http://

第二篇:湖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2013年馬原真題

一、簡述題:(15*5=75分)

1、簡述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關系。

2、簡述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3、壟斷資本向世界范圍擴張有哪些基本形式?會產生哪些社會經濟后果?

4、論要回答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及其影響

5、如何正確理解“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的關系?

二、論述題:(75)

一、聯系十六大以來的中國國情,論述科學發展觀的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基礎(45分)

二、聯系中國共產黨建設的實際,談談你對列寧“只有以先進理論作為指南得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的理解。(30分)

第三篇:考前必背2012年考研《政治》馬原考點

考前必背:2012年考研《政治》馬原考點 考研已經進入最后沖刺的黃金階段。如何在考研的幾百個知識點中梳理出最核心的通關必背、提綱挈領的知識點,對于廣大考生的復習大有裨益。近期將陸續更新考研政治幾門課程的核心知識點,敬請大家及時關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在整個考研政治試卷占22分。根據所占分值情況將核心必背考點梳理如下:

1、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極其相互關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關系;矛盾分析方法。

2、質量互變規律。

量變/質變/度;發展過程中量變和質變的關系。

3、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區別于聯系;意識的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系;社會歷史趨向與主體選擇。

4、實踐與認識。

實踐的定義和屬性;實踐的形式;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實踐的意義;認識的本質及規律;認識與實踐的統一;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理論對實踐的指導;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

5、真理與價值。

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真理絕對性與相對性的關系;真理與謬誤;真理的檢驗標準;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一;實踐活動的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價值評價及其特點;價值評價的功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6、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及其辯證關系;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矛盾運動的規律;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

建議,廣大考生以上面例舉的通關必背的知識點為綱,回歸到沖刺講義,精準強化記憶重要的馬原考點,助你輕松拿下考研政治分析題。

2012考研《政治》考點預測、試題及精選資料專題 教育人生網 2012/3/11 17:12:47

2012考研《政治》考點預測、試題及精選資料專題 (1.5日更新)

形勢與政策 綜合輔導

馬思 歷年真題

毛概 預測試題

近現代史綱要 熱點預測

思修與法基 時事政治

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政治》熱點預測大總結 時事政治熱點(1-11月)

《政治》考前知識點預測(21個) 2012考研時事政治詞解

《政治》材料預測總結 肖秀榮:形勢與政策補充材料 時事熱點:1月24日-2月13日

熱點預測:法律熱點追蹤 熱點預測:人 權問題 熱點:大國關系

熱點問題解讀:道德建設

熱點預測:天宮一號 時事政治(10年7月-11年7月)

2012考研時政熱點(2011年8月) 熱點預測:道德模范 WTO十周年相關考點 解讀兩會之政府工作報告 重要命題點:南海爭端

熱點預測:紀念建黨90周年 時事熱點:如何保持物價穩定 焦點關注:辛亥革命

胡 錦濤建黨90周年講話全文考點提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政治》馬原考點預測

《哲學》常見知識點精析

《當代世界經濟》必背知識點 時事焦點關注匯總

任汝芬哲學講義匯總

2012年考研《政治》馬原考點 各題型命題特點及考點預測 哲學常識知識圖解及疑難解析 哲學基礎概念及原理背誦83條 閱卷老師:如何突破馬哲難點

重點難點內容總結 必知40理論知點(馬哲) 考試特點分析及復習要求 哲學易混淆知識點解析

馬哲知識點分析 哲學重難點解析 馬原基礎知識點歸納 “政治學原理”名詞解釋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毛概???5篇著作(詳解) 分析題萬能句和答題技巧總結 近10年社會主義改造理論題目 《毛澤東思想概論》超級筆記 易考的毛澤東有關經典著作 毛澤東主要著作及重要觀點

新東方終極筆記:毛概 考前必背:毛中特考點 毛中特復習三條黃金法則 《毛概》知識點匯總 任汝芬:鄧小平理論講義 21篇必考文獻要點歸納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重點解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近10年新民主主義革命客觀題 史綱復習方法脈絡

必背:近代史綱要考點 近現代史綱要重難點總結 辛亥革命知識點串講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考點總結 重要考點總結:思修養與法基

復習攻略 復習方法歸納

綜合輔導

《政治》熱點預測大總結 陳先奎:預測考研政治考點

《政治》考前知識點預測(21個) 陳先奎:最可能考的30道題

《政治》材料預測總結 重點難點內容總結 備考精講

近現代史綱要必背知識點 “中共誕生”復習知識點

超清晰毛概總結 毛中特重點關注 毛中特復習方法精析 《鄧小平理論》精華筆記 重點難點總結:毛中特

視頻:趙宗元指導考前備考 陳先奎預測考研政治分析題 考研《政治》出題規律 政治重要理論問題精選50題 考前20天如何對待政治試題 必看:21個答題注意事項 關注新增考點 結合時政

總結:政治考點背誦篇命題題型及特點分析 三大科目理論框架詳解 經典材料分析題及詳解匯總 如何答好試卷壓軸題 最后沖刺階段復習攻略 試題分析及答題技巧解讀

考研政治歷年真題

不可不知的五大重點 經典背景問題解析 ??紩h總結

考前經典總結專題30個 各題型答題技巧匯總 沖刺計劃及重點全攻略 政治答題順序及技巧

1994-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匯總

[下載版]1994-2011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完整版

2012考研政治預測試題

分析題考前狂背(終極18題)新大綱時事部分習題 孫占河:分析題預測(四套) 《政治》預測試題及答案(2) 《政治》考前壓題(1) 肖榮秀終極預測試題四套(1)

2012考研政治模擬題(1-8套) 2012考研時事政治試題及答案 近現代史綱要習題及答案 《政治》預測試題及答案(3) 《政治》考前壓題(2) 2012考研政治命題人5套卷

《政治》預測題及答案大全 思修與法律習題及答案 《政治》預測試題及答案(1) 《政治》預測試題及答案(4) 《政治》考前壓題(3)

第四篇:2012年考研政治之馬原重難點總結

馬原重難點總結之辯證法

一、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一)聯系的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

聯系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

1.聯系的客觀性

聯系是客觀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聯系的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系的,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具有內在的結構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處于一定的相互聯系之中。

第三,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聯系中的一個成分或環節,并通過它表現出聯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聯系是通過“中介”來實現的。所謂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聯系的媒介、環節或橋梁。

3.聯系的多樣性

事物聯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內部聯系與外部聯系、本質聯系與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與偶然聯系等。

4.聯系與系統

聯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統的形態存在著。所謂系統就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組成的具有穩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具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和開放性。

(二)事物的永恒發展

1.發展的實質

發展是前進的上升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是指合乎歷史前進方向、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舊事物是指喪失歷史必然性、日趨滅亡的東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 2.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過程。 所謂過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歷史,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領域中的一切現象都是作為一個過程而向前發展的。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這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偉大的基本思想”。

二、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矛盾規律,是辯證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事物或事物之間的對立和統一及其關系,簡言之,矛盾即對立統一。

(一)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中的實質和核心。

1.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和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

2.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于辯證法其它規律和范疇的中心線索,是理解其他規律和范疇的鑰匙。

3.對立統一規律是區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分水嶺。

4.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相互關系

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或兩種基本性質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它有二層含義:

①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條件下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

②矛盾雙方相互滲透、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矛盾的雙方相互轉化。

2.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相反的性質和趨勢。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因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是包含差別和對立的同一。另一方面,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相互聯結和制約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解決矛盾時,必須從對立中把握同

一,同一中把握對立,這是辯證認識的實質所在。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①由于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條件,矛盾雙方可以利用對方的發展使自己得到發展。 ②由于矛盾雙方相互包含,矛盾雙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發展。

③由于矛盾方彼此相通,矛盾雙方可以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而得到發展,并規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

5.矛盾的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①斗爭推動矛盾雙方力量對比發生變化,造成事物的量變。

②斗爭促使矛盾雙方的地位或性質轉化,實現事物的質變。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關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兩方面含義:

其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即處處有矛盾;

其二是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即時時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種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點;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過程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

三是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關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個性。矛盾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任何現實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一,共性寓于個性之中,沒有開個性的共性,也沒有離開共性的個性。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道理,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

(四)內外因原理

1.概念:內因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2.作用:內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礎,規定著事物的發展方向,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能夠加速或者延緩甚至能夠改變事物發展進程。

3.辯證關系: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4.方法論意義 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對于我們分析問題和指導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是我國實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方針的重要哲學基礎。

(五)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性)

根本矛盾貫穿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規定著事物的性質。

主要矛盾是矛盾體系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處于服從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對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與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質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六)矛盾分析方法

在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體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認識方法。

矛盾分析法包含廣泛而深刻的內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抓關鍵、看主流的方法,在對立中把握同一與在同一中把握對立的方法,批判與繼承相統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體體現。

三、量變質變規律

1.質、量、度

質是一事物成為其自身并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事物質的規定性是由事物內部矛盾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認識質是認識和實踐的起點和基礎。只有認識質,才能區別事物。

量是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以用數量關系表示的規定性。

質和量的統一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圍、幅度和限度。它的極限叫關節點,超出了關節點,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質量統一。

2.量變和質變

①量變和質變的含義

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次序的變動,是保持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性的不顯著變化,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的連續性。

質變是事物性質的根本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和連續性的中斷。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圍內的變化是量變,超出度的變化是質變。

②量變質變的辯證關系 第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第二,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第三,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一方面,在總的量變過程中有階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質變;另一方面,在質變過程中也有舊質在量上的收縮和新質在量上的擴張。

第五篇:2012年考研政治之馬原重難點總結

(二)

萬學海文

2012年考研復習已經進入了沖刺階段,對于這一階段的復習考生們也越發緊張和重視。對于考研政治來說,各個科目里面有很多重難點內容需要廣大的2012年的考生們注意。為了讓大家更有針對性的復習,萬學海文政治考研輔導專家們特別總結了這些科目的重難點,以供廣大2012年的考生們參考復習。

馬原重難點總結之辯證法

一、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一)聯系的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

聯系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 1.聯系的客觀性

聯系是客觀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聯系的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系的,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具有內在的結構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處于一定的相互聯系之中。 第三,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聯系中的一個成分或環節,并通過它表現出聯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聯系是通過“中介”來實現的。所謂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聯系的媒介、環節或橋梁。 3.聯系的多樣性

事物聯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內部聯系與外部聯系、本質聯系與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與偶然聯系等。 4.聯系與系統

聯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統的形態存在著。所謂系統就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組成的具有穩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具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和開放性。

(二)事物的永恒發展 1.發展的實質

發展是前進的上升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是指合乎歷史前進方向、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舊事物是指喪失歷史必然性、日趨滅亡的東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

2.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過程。 所謂過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歷史,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領域中的一切現象都是作為一個過程而向前發展的。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這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偉大的基本思想”。

二、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即矛盾規律,是辯證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事物或事物之間的對立和統一及其關系,簡言之,矛盾即對立統一。

(一)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中的實質和核心。

1.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和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 2.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于辯證法其它規律和范疇的中心線索,是理解其他規律和范疇的鑰匙。

3.對立統一規律是區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分水嶺。 4.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相互關系

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或兩種基本性質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它有二層含義: ①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條件下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 ②矛盾雙方相互滲透、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矛盾的雙方相互轉化。 2.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相反的性質和趨勢。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因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是包含差別和對立的同一。另一方面,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相互聯結和制約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解決矛盾時,必須從對立中把握同

一,同一中把握對立,這是辯證認識的實質所在。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①由于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條件,矛盾雙方可以利用對方的發展使自己得到發展。

②由于矛盾雙方相互包含,矛盾雙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發展。

③由于矛盾方彼此相通,矛盾雙方可以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而得到發展,并規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

5.矛盾的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①斗爭推動矛盾雙方力量對比發生變化,造成事物的量變。 ②斗爭促使矛盾雙方的地位或性質轉化,實現事物的質變。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關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兩方面含義:

其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即處處有矛盾;

其二是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即時時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種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點;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過程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

三是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關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個性。矛盾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任何現實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一,共性寓于個性之中,沒有開個性的共性,也沒有離開共性的個性。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道理,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

(四)內外因原理

1.概念:內因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2.作用:內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礎,規定著事物的發展方向,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能夠加速或者延緩甚至能夠改變事物發展進程。

3.辯證關系: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4.方法論意義

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對于我們分析問題和指導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是我國實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方針的重要哲學基礎。

(五)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性)

根本矛盾貫穿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規定著事物的性質。

主要矛盾是矛盾體系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處于服從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對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與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質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六)矛盾分析方法

在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體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認識方法。 矛盾分析法包含廣泛而深刻的內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抓關鍵、看主流的方法,在對立中把握同一與在同一中把握對立的方法,批判與繼承相統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體體現。

三、量變質變規律 1.質、量、度 質是一事物成為其自身并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事物質的規定性是由事物內部矛盾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認識質是認識和實踐的起點和基礎。只有認識質,才能區別事物。

量是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以用數量關系表示的規定性。

質和量的統一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圍、幅度和限度。它的極限叫關節點,超出了關節點,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質量統一。 2.量變和質變 ①量變和質變的含義

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次序的變動,是保持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性的不顯著變化,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的連續性。

質變是事物性質的根本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和連續性的中斷。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圍內的變化是量變,超出度的變化是質變。 ②量變質變的辯證關系

第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第二,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第三,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一方面,在總的量變過程中有階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質變;另一方面,在質變過程中也有舊質在量上的收縮和新質在量上的擴張。

四、否定之否定規律 1.辯證的否定觀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它是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變,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

第三,否定是新舊事物聯系的環節,新舊事物是通過否定環節聯系起來的。 第四,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即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既克服其消極因素又保留其積極因素。

2.形而上學否定觀則認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觀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絕對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這就既割斷了事物的聯系,又使發展中斷。它的信條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話。 3.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事物的辯證發展就是經過兩次否定、三個階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個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階段仿佛是向原來出發點的“回復”,但這是在更高階段的“回復”,是“揚棄”的結果,事物的這種否定之否定過程,從內容上看,是自己發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從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進,方向是前進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五、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 1.原因與結果

引起某種現象的現象叫原因,而被某種現象所引起的現象叫結果。 原因和結果的關系是辯證的:

第一,原因和結果的區分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

第二,原因和結果相互作用,原因產生結果,結果反過來影響原因,互為因果。 第三,原因和結果互相滲透,結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現在結果之中。 第四,原因和結果的關系是復雜多樣的,有一因多果、同因異果、一果多因、異因同果、多因多果、復合因果。 2.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事物聯系和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發生、確定不移的趨勢。

偶然性是指事物聯系和發展過程中并非確定發生的,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一方面,二者是有區別的:它們產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產生于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產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條件;它們的表現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發展過程中比較穩定、時空上比較確定,是同類事物普遍具有的發展趨勢,偶然性則是不穩定的、暫時的、不確定的,是事物發展中的個別表現;它們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發展中居于支配地位,決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從屬地位,對發展的必然過程起促進或延緩作用,使發展的確定趨勢帶有一定的特點和偏差。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統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并為自己開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隱藏著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3.可能性和現實性

可能性是指事物發展過程中潛在的東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

現實性是指已經產生出來的有內在根據、合乎必然性的存在?,F實性和可能性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沒有現實就沒有可能,反過來,沒有可能就沒有現實,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區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現實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現實)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壞的可能性。 4.現象和本質

現象和本質也是既對立又統一的。一方面,現象和本質是有區別的?,F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人們可通過感官感知,本質則是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根本性質,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維才能把握;現象是個別的、具體的,而本質是一般的、共同的,現象是多變的,本質則是相對穩定的;現象是生動、豐富的,本質是比較深刻、單純的。

另一方面,現象和本質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質都是通過現象表現出來,沒有不表現為現象的本質;任何現象都從一定的方面表現著本質,現象是本質的外部表現,即使假象也是本質的表現。 5.內容和形式

內容是構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總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礎。形式是內容諸要素相互結合的結構和表現方式。內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賴、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內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內容,沒有無內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純粹的內容。事物的內容是無限豐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內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內容。當形式適合內容時,對內容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當形式不適合內容時,對內容的發展起著消極的阻礙作用。

六、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

1.唯物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的統一。

2.客觀辯證法是指客觀事物或客觀存在的辯證法,即客觀事物本身的辯證運動和發展規律。主觀辯證法是指人類認識和思維中的辯證法,即認識和思維的辯證運動和發展規律,亦稱為概念辯證法。

3.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的關系:主觀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在本質上是統一的。

七、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1.規律及其客觀性

①規律是事物發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②規律、本質、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疇。

③規律具有客觀性、普遍性、穩定性的特點。其中,客觀性是規律的根本特點。 2.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關系

①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聯系:自然和社會都具有客觀物質性,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自然規律是自然現象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社會規律是通過人們的活動表現出來的社會生活過程諸現象間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性。 ②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區別

自然規律是作為一種盲目的無意識的力量起作用;社會規律是通過有目的有意識的人的活動實現的。自然規律只要具備了同樣的客觀條件就可以反復出現;而社會規律所表現出來的現象是不會重復出現的,即歷史事件不可重復。 3.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的關系

①必須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以承認規律的客觀性為前提。 ②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承認規律的客觀性并不是說人在規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人們通過自覺活動能夠認識規律和利用規律。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某鄉二00九年工作思路下一篇:收看美麗新疆40年有感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