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高一化學期中復習提綱

2023-02-02

第一篇:高一化學期中復習提綱

高一化學期中復習

李航

原子: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陽離子: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陰離子: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核電荷數=質子數=原子序數

電子數,每得一個電子就多一個負電荷,失去一個電子對一個正電荷,每一個質子對應一個正電荷,所以電子數=質子數-電荷數(用數值相減)

分子式和化學式的區別:

乙醇的化學式可以是CH3CH2OH、C2H5OH或C2H6O,但分子式只是C2H6O

舉個例子:

氫氧根OH-

質子數=1+8=9(1是氫的質子數,8是氧的質子數)

中子數=16+1-9=8(16是氧的質量數,1是氫的質量數,9是質子數)

電子數=9-(-1)=10(9是質子數,-1是電荷數,1個負電荷就是多一個電子)He2+

質子數=2(氦元素的質子數)

中子數=4-2=2(4是氦的質量數,2是氦的質子數)

電子數=2-(+2)=0(第一個2是氦的質子數,后一個+2是氦的電荷數,也就是少了2個電子)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1、反應物中某種物質過量的計算

在生產實踐或科學實驗中,有時為了使某種反應物能反應完全(或充分利用某一物質),可使另一種反應物的用量超過其理論上所需值,例如要使燃燒充分,往往可以通入過量的氧氣或空氣。以如要使某種離子從溶液中完全沉淀出來,往往要加入稍為過量的沉淀劑等。 解這類題時首先判斷這兩種反應物的量是否符合化學方程式中該兩種反應物的關系量之比,如不符合則要根據不足量的反應物的量進行計算。

2、有關物質的純度、產率、利用率和多步反應的計算

在化學反應中,所表示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轉化量都是以純凈物的量來表示的。而實際上原料和產品往往是不純凈的,這就存在著不純物和純凈物間的換算,其換算的橋梁是物質的純度(以百分數表示)。

3、混合物中兩種成分的物質的量、質量和百分比的計算

這類題目有較強的綜合性。解題時不僅要掌握化學計算的有關概念和熟悉元素化合物的性質還要認真審題。分析題給的每項條件和各組分之間量的關系,找出解題途徑。經常采用的方法有“關系式法”、“差量法”及“聯立方程法”,以求得混合物各組分的含量。 例

1、硼有兩種同位素 B和 B,平均原子量為10.8,求兩種同位素的原子個數比.

解題分析:這是一道要求應用同位素的概念和求平均原子量的方法進行計算的問題,解此題的關鍵是對同位素、質量數等概念有明確的理解,熟悉求平均原子量的計算公式,可以先設其中一種同位素原子的百分含量為x%,則另一種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為1—x%,通過列出等式求解。兩種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之比就是它們的原子個數之比。1

解:設 B的原子的百分含量為x%, B原子百分含量為1—x%,則:

10 x% + 11 (1—x%)= 10.8

解得:x% = 20% 1—x% = 1—20% = 80%

所以 B和 B的原子個數百分比為:20/80 = 1/4

答 : B和 B的原子個數百分比為 1:4

2、將2.5克膽礬溶于500毫升水中,配成溶液仍為500毫升。試求溶液的質量分數,物質的量濃度及密度。

解題分析:解該題的關鍵是對質量分數、物質的量濃度及密度有明確的理解,抓住膽礬是結晶水合物,當加入水中,膽礬的結晶水進入水中,溶劑的質量增加,而溶質是無水硫酸銅。確定溶質的量是解題的要點。通過求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的公式即能求解。 解:通常情況下1毫升水為1克(題中無物殊條件)。已知250克CuSO4 5H2O中CuSO4的質量為160克,2.5克CuSO4 5H2O中含CuSO4 CuSO4的質量為2.5* 160/250 = 1.6(克)。 質量分數 = 1.6克/(2.5克+500克)*100% = 0.318%

物質的量濃度 == 0.02摩/升

溶液的密度 = (500克 + 2.5克)/ 500毫升 = 1.005克/毫升

3、某含結晶水的一價金屬硫酸鹽晶體,已知式量為322,取4.025克該晶體充分加熱后,放出水蒸氣2.25克(失去全部結晶水),試確定該硫酸鹽的分子組成.

解題分析:求硫酸鹽的組成,一是要求出結晶水,二是要求出金屬的原子量,這二者是相關的??衫媒Y晶水合物中水的含量是固定的這一關系與已知條件的建軍立比例關系,從而確定結晶水合物中所含的結晶水,進一步求出金屬的原子量。

解:設結晶水合物的分子式為M2SO4 xH2O,其摩爾質量為322克/摩,1摩結晶水合物中含水x摩,與已知條件建立比例關系: M2SO4 ?xH2O == M2SO4 + xH2O

322 18x

4.025 2.25

322 : 2.25 = 18x : 2.25

解得: x=10

得M2SO4?10H2O.所以,M2SO4的式量為:322—18╳10=142,M的原子量為(142—96)/2 =23

查原子量表可知為Na。故晶體的化學式為:Na2SO4?10H2O.

4、將50毫升濃度為12摩/升的濃鹽酸跟15克二氯化錳混合物加熱后,最多能收集到多少升氯氣?(標準狀況下)被氧化的氯化氫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解題分析:這題是涉及到物質的過量和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要全面理解化學方程式中表

示的量的關系。方程式的系數之比可以看成物質的量之比或分子個數比,對氣體來說還可以表示它們的體積比。要根據題意和化學方程式所表示量的關系,列出比例式。比例式中同一物質必須用同一單位;不同物質也可以用不同單位,但必須是對應的關系。

該題首先要確定過量物質,找出不足量物質的量作為計算標準。還要注意被氧化的鹽酸和參加反應的鹽酸的總量是不同的。根據已知條件和系數列出比例關系式逐步求解。 解:設鹽酸全部反應所需二氧化錳的量為x克,在標準狀況下生成氯氣y升,則: MnO2 + 4 HCl == MnCl2 + Cl2↑+ 2H2O

87克 4摩 22.4升

x克 12摩/升╳0.05升 y升

由 87:4 = x :(12╳0.05) 得 x = 13.05(克)

由于13.05克<15克,MnO2是過量的,應該用鹽酸的量作為計算標準:

4/(12╳0.05) == 22.4/y 解得 y == 3.36升

再分析化學方程式中系數的關系,4摩HCl參加反應,其中2摩HCl被氧化,則0.6摩HCl中有0.3摩被氧化.

答 : 標準狀況下,生成氯氣3.36升,HCl被氧化的物質的量為0.3摩.

5、工業上用氨氧化法制硝酸時,如果由氨氧化成一氧化氮的轉化率為95%,由一氧化氮制成硝酸的轉化率為90%,求1噸氨可以制得52%的硝酸多少噸?

解題分析:該題是有關多步反應的計算,可以利用化學方程式,找出有關物質的關系式進行計算,簡化計算過程.注意運用轉化率和純度的計算公式.

解:該題有關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4NH3 + 5O2 ==4NO↑+ 6H2O (1)

2NO + O2 == 2NO2 (2)

3NO2 + H2O == 2 HNO3 + NO↑ (3)

其中(3)式產生的NO在工業生產中是被循環使用的,繼續氧化生成NO2,直至全部被水吸收為止。因此NO2變成HN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最后得出的關系式為:NH3∽HNO3 。 解:設制得52%的硝酸為x噸。

NH3 ∽ HNO3

17噸 63噸

1╳95%╳90% 噸 x.52%噸

X = (1╳95%╳90%╳63%/(17╳52%)=6.1(噸)

答:可以制得52%的硝酸6.1噸。

1-20號元素:氫氦鋰鈹硼 碳氮氧氟氖 鈉鎂鋁硅磷硫氯氬鉀鈣

第二篇:初三化學期中考試復習提綱

期中考試復習提綱:

一、重要的化學概念

(一)物質的分類

1 混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例:潔凈的空氣、天然水、過氧化氫溶液、石灰水、碘鹽等

2 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例如:水、純凈水、蒸餾水

3 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金屬單質:銅Cu、汞Hg等

非金屬單質:氧氣O

2、氮氣N

2、氫氣H

2、氯氣Cl

2、金剛石C、硅Si

稀有氣體:氦氣He、氖氣Ne、氬氣Ar

4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例:MgO、KMnO

4、Ca(OH)

2、NaCl

5 氧化物:由一種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例:水H2O、氧化鐵Fe2O

3、四氧化三鐵Fe3O4

(二)物質的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

宏觀: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如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微觀:物質是由分子、原子、離子等粒子構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有:水H2O、氧氣O

2、氮氣N

2、氫氣H

2、二氧化碳CO2等。

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有:金剛石C、石墨C、硅Si、金屬(如:汞Hg)。

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有:離子化合物如氯化鈉(NaCl)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Na+和Cl-)。

相關概念:

1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表示方法:元素符號。例:H、O、Fe、S

2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表示方法:化學式。

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是水分子,不是氧原子和氫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化學變化的實質: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變(不可分),實則是原子核不變,而核外電子(尤其是最外層電子)一定要發生變化,否則就不能生成新物質。

3離子: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表示方法:離子符號。

陽離子帶正電荷如鈉離子Na+,鈣離子Ca2+,鎂離子Mg2+,鋁離子Al3+,銨根離子NH4+;

陰離子帶負電荷,如氯離子Cl-,硫離子S2-,氫氧根離子OH-,硫酸根離子SO42—,

硝酸根離子NO3-,碳酸根離子CO32-

4原子的構成

(1)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原子不顯電性。

離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離子顯電性。

(2)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3)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會畫1-20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例:氯原子Cl

(4)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它們的原子核相同(即質子數相同,中子數相同),相對原子質量相同;核外電子數(主要是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化學性質不同;原子呈電中性,而離子顯電性。5 元素

元素只論種類,不論個數。

(1) 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 地殼里、生命細胞中和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水)。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鈣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氫。

(3) 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核內質子數(核電荷數)不同,或說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的化學性質密切相關,或說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

最外層電子數還決定元素分類: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在1~3為金屬元素、

一般在4~7為非金屬元素、8為稀有氣體元素(氦為2)。

(4) 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上冊書75頁表4-6)

氫___氦____ 鋰____ 鈹____硼____碳____氮_____氧_____氟_____氖_____鈉____鎂_____ 鋁______硅_____磷_____硫_____氯______氬_____ 鉀_____鈣_____鋅____銅______鐵____汞_____銀____鋇_____錳______鉑_____ 金_____碘_____

(5) 元素符號意義:表示一種元素;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有時還能表示一種單質如Mg。

H

氫元素;一個氫原子

(三)物質組成的表示:化學式

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鎂Mg 鋅Zn 鋁Al 銅Cu 鐵Fe 汞Hg 氫氣H2 氯氣Cl2 氧氣O2

氮氣N2 磷P 硫S 硅Si 氦氣He 氖氣Ne 氬氣Ar

氧化鈉Na2O3 氧化鈣

氧化鎂

氧化鋁

氧化銅

四氧化三鐵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硫

二氧化錳

氧化汞

氧化亞鐵

氧化鐵

三氧化鎢

鹽酸

碳酸

氫氧化鈉

氫氧化銅

氯化鈉

氯化鋅

四氯化硅

硫酸銅

硫酸銨

硝酸鈉

硝酸銨

碳酸銨

碳酸氫銨

碳酸鈣

高錳酸鉀

錳酸鉀

1.化學式的含義(仿照水的寫二氧化碳的)

H2O

二氧化碳

CO2

微觀

1個水分子

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氫、氧原子的原子個數比為2:1。

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宏觀

水;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氫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1×2:16×1 = 1:8

(1)宏觀:物質由元素組成。如果題目中只出現了物質的名稱,這時應從元素的角度回答,它是由某元素和某元素組成的。元素只論種類,不論個數。

(2)微觀:物質的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如果題目在出現某物質名稱的同時,名稱的后面跟有“分子”,則是要從微觀的方面描述該分子的構成,這時應從原子的角度回答,它的一個分子是由幾個某原子和幾個某原子構成的。

2.化合價

+1價:H、Ag、K、Na、NH4, +2價:Ba、Ca、Mg、Zn、Cu、Hg、Fe(亞鐵)

+3價:Fe(鐵)、Al

-1價:F、Cl、Br、I、OH、NO3 -2價:S、O、SO4、 2 CO3

(1)通常H顯+1價、O顯-2價是推算其它元素化合價的基礎。

(2)具有變價的元素,重點是Fe可顯+2價(亞鐵)或+3價(鐵)。

(3)化合價法則:在化合物里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單質里元素的化合價為零)。

3.數字的意義(微觀):

①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

2O:兩個氧原子

②元素符號右下腳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含原子的個數。O2:一個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構成

③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

2O2:前面的2表示兩個氧分子,

④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的個數

2Na+兩個鈉離子

注:原子、分子、離子三種粒子個數不只“1”時,只能在符號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如:兩個氧原子:2O(而不是O2,O2是分子);

7個二氧化碳分子:7CO2;

兩個鈣離子:2Ca2+

先寫出粒子的符號,再在符號前面標出粒子的個數!

4. 離子符號歪戴帽,先寫數字后寫號,1省略。表示一個離子帶幾個單位的正(負)電荷。

價標符號正戴帽,先寫正負,再寫數字,1不省略。表示正(負)幾價的某元素。

Ca2+:一個鈣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微觀)。

Ca:正2價的鈣元素(宏觀)。

(四)化學變化

1.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

化學變化:××燃燒、由燃燒引起的化學性爆炸、鋼鐵生銹、孔雀石(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食物腐爛、動植物的呼吸、殺菌消毒、食物(蛋白質、淀粉)消化、葡萄糖在酶作用下緩慢氧化釋能等。

物理變化:木棍折斷、冰雪融化、酒精或氨水揮發、礦石粉碎、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過濾、蒸餾、物理性爆炸如車胎充氣爆胎等。

2.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的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還原性、氧化性、對熱穩定性等;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性(溶解度)、揮發性、吸水性等。

3.化學變化伴隨有能量的變化,最常見的是熱量的變化,即反應中的放熱和吸熱現象。

4.化學變化(化學反應)還伴隨有發光、產生氣體、生成沉淀、顏色變化等現象。

5、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變化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MnO2是過氧化氫分解、氯酸鉀分解制氧氣的催化劑;酶是重要的生化反應催化劑,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為麥芽糖。)

(五)認識幾種化學反應

1.二種基本反應類型

特征

實例

化合反應

“多”變“一”

C + O2 = CO2

分解反應

“一”變“多”

2H2O =2H2↑+O2↑

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化合反應】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

純氫在空氣中燃燒

磷在氧氣或空氣中燃燒

硫在氧氣或空氣中燃燒

汞在氧氣中加熱 【分解反應】

電解水

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

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加熱氧化汞

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共熱制氧氣

2.氧化反應

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叫做氧化反應。如:

4P+5O2 =

2P2O5,

CH4 + 2O2 = CO2 + 2H2O 氧氣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 六 )常見物質的色態

物質色態

氣體

無味

氮氣N

2 氧氣O2

氫氣H2

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CO

甲烷CH4

有味

氨氣NH

3 二氧化硫SO2(刺激性氣味)

氯化氫氣體 HCl

固體

S粉 硫磺

氫氧化銅Cu(OH)2

硫酸銅CuSO4

紅磷P 暗紅色

Fe2O3

紅棕色

銅Cu

(氧化反應不一定是化合反應)

P2O5五氧化二磷

氯酸鉀KClO3

MgO 氧化鎂

白磷P

氯化鉀KCl

碳酸鈉Na2CO3

碳酸鈣CaCO3

C

炭粉

二氧化錳MnO2

氧化銅CuO

四氧化三鐵Fe3O

4 鐵粉

Fe

暗紫

KMnO4 高錳酸鉀

二、身邊的化學物質

(一)空氣(混合物)

1、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

其他氣體和雜質0.03%。

2、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測定方法:在密閉空間里通過化學反應消耗氧氣,然后測量剩余體積。(如圖)現象: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冷卻后打開止水夾,水進入集氣瓶,約占瓶內氣體體積的1/5。結論:紅磷燃燒消耗空氣的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使集氣瓶中氣體壓強減小,說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1/5。實驗時集氣瓶中預先要加入少量水的目的:使裝置盡快冷卻。

誤差分析:

水面上升<1/5的原因:①瓶中氧氣沒有被完全耗盡②紅磷量不足③裝置漏氣④未等裝置冷卻就打開止水夾。

水面上升>1/5的原因:止水夾沒有夾緊,燃燒匙伸入集氣瓶的速度太慢

不能用硫粉、木炭、蠟燭代替紅磷,因為其燃燒產物是氣體;

也不能用鋁箔、鐵絲代替,因為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不能消耗氧氣。

3、物質的用途:

氧氣: 用于動植物呼吸、醫療急救、潛水、宇宙航行、燃料燃燒、煉鋼、金屬切割、氣焊等。

氮氣:保護氣、冷凍劑

稀有氣體:保護氣、電光源

4.目前計入大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臭氧。

(二)氧氣

1、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為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于水(這兩個性質決定了氧氣的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

2、化學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燒。)

反應物質

反應現象

文字表達式

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劇烈燃燒,產生黃色火焰,放熱,生成大量白煙。

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熱,生成無色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

氫氣

純凈氫氣在空氣中安靜的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放熱,倒扣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生成。

①鐵絲、鋁箔在氧氣中燃燒前,一般需在集氣瓶底留少量水或細沙,防止熱的熔融物濺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②硫在氧氣中燃燒前,一般需在集氣瓶底留少量水或氫氧化鈉溶液,用來吸收反應生成物二氧化硫,防止任意排放污染大氣。

③點燃氫氣之前必須要驗純。驗純方法:<1>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2>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若“噗”的一聲,氫氣已純;若有尖銳的爆鳴聲,則氫氣不純。

(三)水

1、電解水實驗:無色液體生成兩種無色氣體,正極氧氣(正陽門)負極氫氣(復興門),

氫氣與氧氣體積比為2:1。結論: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2、純水與天然水:純水是無色、無臭、清澈透明的,構成粒子是水分子,是純凈物;

天然水(例如礦泉水、河水、海水等)里含有許多可溶性和不溶性雜質,是混合物。

天然水可以通過靜置沉淀、吸附沉淀、過濾、蒸餾等方法可以除去雜質,變成純水。

單一操作凈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餾,凈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是靜置沉淀、吸附沉淀、過濾、蒸餾。

3過濾:將液體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分離,如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粗鹽提純等。

(1)過濾操作要點: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中間不留氣泡。

二低:濾紙的邊緣低于漏斗的邊緣;漏斗內液面低于濾紙的邊緣。

三靠:玻璃棒斜靠在三層濾紙處;傾倒液體時燒杯口緊靠玻璃棒;漏斗下端口緊靠燒杯內壁。

(2)造成濾液渾濁的原因:濾紙破損;傾倒液體時漏斗內的液面高于濾紙的邊緣;

4、硬水: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如自來水、礦泉水;

軟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如蒸餾水,純凈水。

硬水和軟水的檢驗方法:取兩種水樣少許,分別加入肥皂水,產生較多泡沫的是軟水,

產生泡沫少且有浮渣的是硬水。

硬水軟化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蒸餾或煮沸。

5、造成水體污染的主要原因:①工業生產中的廢氣、廢水和廢渣。

②農業上的農藥、化肥的任意施用。

③城市生活污水(含磷洗衣粉等)的任意排放。

6.水資源的保護:節約用水和防止水體污染。具體措施為:

①加強對水質的監測力度;

②工業“三廢”的綜合治理和達標排放;

③農業上合理使用農藥化肥;

④提高國民的節水、愛水的意識。

三、化學基本實驗與科學探究

(一)常用儀器名稱和用途(課本,150---151頁)、

藥品的取用(固體、液體的藥品取用)課本18-19頁、藥品的稱量(152頁)、

量取滴加(課本19—20頁)、物質的加熱(課本20--22頁)、

玻璃儀器的洗滌(課本22--23頁)、儀器的裝備(152---153頁)

1.托盤天平的使用程序:

天平調零――托盤墊紙(或小燒杯)――左物右碼(從大到小)――平衡讀數――

砝碼回盒――游碼回零

2.儀器的裝備:順序從左到右,從下到上;制備氣體時發生裝置在左,收集裝置在右。

3.裝置氣密性的檢查(如圖):將導管放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

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產生,如果有氣泡產生,松手后有水

進入導管,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4.氣體的收集:排水集氣法、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

(1)溶于水或與水反應的氣體不宜使用排水集氣法收集;

(2)如果氣體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且氣體不與空氣反應,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如氧氣;

收集氣體時如果氣體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且氣體不與空氣反應,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如氫氣;

(3)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要伸入容器底部,便于空氣的排除。

5.常見事故的處理:酒精燈不慎碰倒起火,用沙子或濕抹布蓋滅,不能用水潑滅。

6.過濾基本操作:使用儀器、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玻璃棒的作用,見上面。

(二)物質的制備和性質

1.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氧氣

藥品

①H2O

2、MnO2

②KMnO4

③KClO

3、 MnO2

反應原理

儀器

裝置

固固加熱

固液不加熱

收集方法

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

實驗步驟

檢、裝、固、熱、集、移、熄

連、檢、固、液、集、滿

驗滿

將帶火星木條靠近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氧氣已滿

檢驗

將帶火星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步驟、現象、結論三環節)

注意事項

排水法收集后,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熱(其他見筆記)

長頸漏斗下端應液封(其他見筆記)

(三)物質的鑒別:會鑒別氧氣、氮氣、空氣、二氧化碳(可參考綠皮P17-4)

實驗步

實驗現象

結論

(四)科學探究

探究點:蠟燭燃燒、呼出氣體與吸入氣體的比較、空氣成分的測定、

催化劑、氧氣的制法、電解水、分子的擴散

會寫實驗報告:實驗目的、實驗設計(步驟)、現象、結論。

(已知物質探究的實驗、未知物質的探究)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 準備好水電解裝置,加水,接電源

兩極均產生氣泡氣體體積比是1:2(正極:負極)

水通電后能產生氣體

2 用試管收集產生的氣體

正極:用帶火星木條伸入氣體中

負極:用拇指堵住試管口,靠近火焰

帶火星木條復燃

發出爆鳴聲,火焰擺動

證明該氣體是氧氣

證明該氣體是氫氣

課本上的探究實驗:觀察蠟燭燃燒(p12——p13活動與探究 )、酒精燃燒、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課本p14——p16活動與探究 )

未知物質的探究:紙張燃燒、教室中二氧化碳與操場上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例如:試設計一個實驗證明蠟燭中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①將蠟燭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燥潔凈的燒杯

燒杯內壁有水霧生成

蠟燭燃燒后有水生成,證明蠟燭中含有氫元素

②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蠟燭燃燒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證明蠟燭中含有碳元素

五、化學計算(注意格式,依照書上p84—p85的格式)

1、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2、利用化學式的計算:

(1)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及總和

(計算總和時,是相對分子質量與化學式前面的系數相乘)。

(2)計算化合物組成元素的質量比

化合物中各組成元素的質量比是指各組成元素的原子個數與其相對原子質量乘積的最簡整數比

(3)計算化合物中某組成元素的質量分數

化合物中某組成元素的質量分數=

×100%

(4)已知物質質量(純凈物)求元素質量 物質的組成知識點:

宏觀: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如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微觀:物質是由分子、原子、離子等粒子構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有:水H2O、氧氣O

2、氮氣N

2、氫氣H

2、二氧化碳CO2等。

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有:金剛石C、石墨C、硅Si、金屬(如:汞Hg)。

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有:離子化合物如氯化鈉(NaCl)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Na+和Cl-)。

相關概念:

1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表示方法:元素符號。例:H、O、Fe、S

2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表示方法:化學式。

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是水分子,不是氧原子和氫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化學變化的實質: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變(不可分),實則是原子核不變,而核外電子(尤其是最外層電子)一定要發生變化,否則就不能生成新物質。

3離子: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表示方法:離子符號。

陽離子帶正電荷如鈉離子Na+,鈣離子Ca2+,鎂離子Mg2+,鋁離子Al3+,銨根離子NH4+;

陰離子帶負電荷,如氯離子Cl-,硫離子S2-,氫氧根離子OH-,硫酸根離子 9 SO42—,

硝酸根離子NO3-,碳酸根離子CO32-

4原子的構成

(1)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原子不顯電性。

離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離子顯電性。

(2)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3)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會畫1-20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例:氯原子Cl

(4)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它們的原子核相同(即質子數相同,中子數相同),相對原子質量相同;核外電子數(主要是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化學性質不同;原子呈電中性,而離子顯電性。

第三篇:期中復習計劃高一化學備課組(精選

多篇)

根據化學教學計劃和四校聯考進度要求,這次期中考試考第一專題,第二專題第一單元,具體為“化學家眼中的物質世界”和“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對于期中復習,我備課組作如下安排:

1復習基本概念和方程式,叫學生默寫方程式等。在復習過程中,對準每個知識點,精選2到3個例題進行講解,大概用2到3課時。

2根據復習順序以及《學習與評價》留下來的專題復習資料,講解專題復習練習。

3根據兩專題具體內容,精選一份練習題,針對學生弱點,加強針對性練

習。具體安排為:史可衛負責第一專題第一,第二單元的練習,吳柯軍負責第三單元,第二專題第一單元。抽空考試形式叫學生練習,抓住學生存在問題,精講,并能延伸知識點,以求實效。

4回歸教本。在復習中的抓綱務本就是指復習以考試說明作指導,以教材為主體,使化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并在教材基礎上進行拓寬和加深。

根據化學教學計劃和考試進度要求,這次期末考試內容為高一化學上半冊全部內容,內容多,時間緊。為了考出較好的成績,研究常州市樣卷,針對教研室出題意圖,針對重點復習。我備課組作如下安排:

1復習時間:約為十天,即元月五號到十五號。

2復習內容:整冊教材,四個專題,十個單元。

3復習重點:

2、

3、

4、

5、

9、10單元。

4復習過程方式:

復習基本概念和方程式,叫學生默寫方程式等。在復習過程中,對準每個知識點,精選2到3個例題進行講解,大概用3到4課時。

根據復習順序以及《學習與評價》留下來的專題復習資料,講解專題復習練習,特別期中考試后的內容。

根據四個專題具體內容,精選三份練習題,期中考試前的一份,期中考試后的兩份。針對學生弱點,加強針對性練習。具體安排為:史可衛負責兩份,吳柯軍負責一份,抽空考試形式叫學生練習,抓住學生存在問題,精講,并能延伸知識點,以求實效。

針對學生調查反應,練習效果,出一分簡單的概念性試卷,回歸課本,增強學生考試信心。

指導學生復習方式方法,讓化學知識在學生腦中形成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

最后一節課為考前指導:解決如下

問題:a教學生如何準確、全面、快捷審透試題;b如何挖掘題意,與知識點聯系進行解題;c如何使答題規范優化;各種試題應答策略。

高一化學期中復習

李航

原子: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陽離子: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陰離子:核電荷數

核電荷數=質子數=原子序數

電子數,每得一個電子就多一個負電荷,失去一個電子對一個正電荷,每一個質子對應一個正電荷,所以電子數=質子數-電荷數

分子式和化學式的區別:

乙醇的化學式可以是ch3ch2oh、c2h5oh或c2h6o,但分子式只是c2h6o

舉個例子:

氫氧根oh-

質子數=1+8=9

中子數=16+1-9=8

電子數=9-=10he2+

質子數=2

中子數=4-2=2

電子數=2-=0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1、反應物中某種物質過量的計算

在生產實踐或科學實驗中,有時為了使某種反應物能反應完全,可使另一種反應物的用量超過其理論上所需值,例如要使燃燒充分,往往可以通入過量的氧氣或空氣。以如要使某種離子從溶液中完全沉淀出來,往往要加入稍為過量的沉淀劑等。 解這類題時首先判斷這兩種反應物的量是否符合化學方程式中該兩種反應物的關系量之比,如不符合則要根據不足量的反應物的量進行計算。

2、有關物質的純度、產率、利用率和多步反應的計算

在化學反應中,所表示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轉化量都是以純凈物的量來表示的。而實際上原料和產品往往是不純凈的,這就存在著不純物和純凈物間的

換算,其換算的橋梁是物質的純度。

3、混合物中兩種成分的物質的量、質量和百分比的計算

這類題目有較強的綜合性。解題時不僅要掌握化學計算的有關概念和熟悉元素化合物的性質還要認真審題。分析題給的每項條件和各組分之間量的關系,找出解題途徑。經常采用的方法有“關系式法”、“差量法”及“聯立方程法”,以求得混合物各組分的含量。 例

1、硼有兩種同位素 b和 b,平均原子量為10.8,求兩種同位素的原子個數比.

解題分析:這是一道要求應用同位素的概念和求平均原子量的方法進行計算的問題,解此題的關鍵是對同位素、質量數等概念有明確的理解,熟悉求平均原子量的計算公式,可以先設其中一種同位素原子的百分含量為x%,則另一種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為1—x%,通過列出等式求解。兩種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之比就是它們的原子個數之比。1

解:設 b的原子的百分含量為

x%, b原子百分含量為1—x%,則:

10 x% + 11 = 10.8

解得:x% = 20% 1—x% = 1—20% = 80%

所以 b和 b的原子個數百分比為:20/80 = 1/4

答 : b和 b的原子個數百分比為 1:4

2、將2.5克膽礬溶于500毫升水中,配成溶液仍為500毫升。試求溶液的質量分數,物質的量濃度及密度。

解題分析:解該題的關鍵是對質量分數、物質的量濃度及密度有明確的理解,抓住膽礬是結晶水合物,當加入水中,膽礬的結晶水進入水中,溶劑的質量增加,而溶質是無水硫酸銅。確定溶質的量是解題的要點。通過求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的公式即能求解。 解:通常情況下1毫升水為1克。已知250克cuso4 5h2o中cuso4的質量為160克,2.5克cuso4 5h2o中含cuso4 cuso4的質量為2.5* 160/250 = 1.6。 質量分數 = 1.6

克/*100% = 0.318%

物質的量濃度 == 0.02摩/升

溶液的密度 = / 500毫升 = 1.005克/毫升

3、某含結晶水的一價金屬硫酸鹽晶體,已知式量為322,取4.025克該晶體充分加熱后,放出水蒸氣2.25克,試確定該硫酸鹽的分子組成.

解題分析:求硫酸鹽的組成,一是要求出結晶水,二是要求出金屬的原子量,這二者是相關的??衫媒Y晶水合物中水的含量是固定的這一關系與已知條件的建軍立比例關系,從而確定結晶水合物中所含的結晶水,進一步求出金屬的原子量。

解:設結晶水合物的分子式為m2so4 xh2o,其摩爾質量為322克/摩,1摩結晶水合物中含水x摩,與已知條件建立比例關系: m2so4 ?xh2o == m2so4 + xh2o

322 18x

4.025 2.25

322 : 2.25 = 18x : 2.25

解得: x=10

得m2so4?10h2o.所以,m2so4的式量為:322—18╳10=142,m的原子量為/2 =23

查原子量表可知為na。故晶體的化學式為:na2so4?10h2o.

4、將50毫升濃度為12摩/升的濃鹽酸跟15克二氯化錳混合物加熱后,最多能收集到多少升氯氣?被氧化的氯化氫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解題分析:這題是涉及到物質的過量和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要全面理解化學方程式中表

示的量的關系。方程式的系數之比可以看成物質的量之比或分子個數比,對氣體來說還可以表示它們的體積比。要根據題意和化學方程式所表示量的關系,列出比例式。比例式中同一物質必須用同一單位;不同物質也可以用不同單位,但必須是對應的關系。

該題首先要確定過量物質,找出不

足量物質的量作為計算標準。還要注意被氧化的鹽酸和參加反應的鹽酸的總量是不同的。根據已知條件和系數列出比例關系式逐步求解。 解:設鹽酸全部反應所需二氧化錳的量為x克,在標準狀況下生成氯氣y升,則: mno2 + 4 hcl == mncl2 + cl2↑+ 2h2o

87克 4摩 22.4升

x克 12摩/升╳0.05升 y升

由 87:4 = x : 得 x = 13.05

由于13.05克

4/ == 22.4/y 解得 y == 3.36升

再分析化學方程式中系數的關系,4摩hcl參加反應,其中2摩hcl被氧化,則0.6摩hcl中有0.3摩被氧化.

答 : 標準狀況下,生成氯氣3.36升,hcl被氧化的物質的量為0.3摩.

5、工業上用氨氧化法制硝酸時,如果由氨氧化成一氧化氮的轉化率為95%,由一氧化氮制成硝酸的轉化率為90%,求1噸氨可以制得52%的硝酸多少噸?

解題分析:該題是有關多步反應的計算,可以利用化學方程式,找出有關物質的關系式進行計算,簡化計算過程.注意運用轉化率和純度的計算公式.

解:該題有關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4nh3 + 5o2 ==4no↑+ 6h2o

2no + o2 == 2no2

3no2 + h2o == 2 hno3 + no↑

其中式產生的no在工業生產中是被循環使用的,繼續氧化生成no2,直至全部被水吸收為止。因此no2變成hn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最后得出的關系式為:nh3∽hno3 。 解:設制得52%的硝酸為x噸。

nh3 ∽ hno3

17噸 63噸

1╳95%╳90% 噸 x.52%噸

x = =6.1

答:可以制得52%的硝酸6.1噸。

1-20號元素:氫氦鋰鈹硼 碳氮氧氟氖 鈉鎂鋁硅磷硫氯氬鉀鈣

高一化學備課組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提高教學工作質量為重點,切實加強教學研究和教改實驗工作,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大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

二、基本情況

1、學生情況分析

我校學生大多數基礎差、底子薄,想讓他們對化學有興趣并學好化學,任務相當艱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在增進了解的基礎上逐漸培養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對教師的親近,讓他們親其師,信其道。

2、教學情況分析

對于高一新班,科任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讓他們明確知曉化學教師對他們的基本要求,知道他們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規定要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特別是沒有預習時是不允許進實驗室進行學生實驗的,沒有理由是不能不交作業的,上課有問題只要舉手示意就可以提

問等。要求學生準備好聽課筆記,最好準備一本相關教輔書籍等。

本學期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必修1內容,既有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的內容,也有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識,教學中既要重視知識的把握,更

應重視科學方法的培養,科學態度的形成。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思想教育目標

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全面發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審美情趣;通過化學緒言中化學史及第一章化學新能源的學習,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與創新意識及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針對高一新生求知欲望強烈的特點,要逐步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立志為祖國化學化工事業的發展作出新貢獻。

2、能力培養目標

通過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物質的量等量論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辯證思維能力與邏

輯推理能力;通過堿金屬、鹵素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基本化學實驗技能。

3、知識傳授目標

本學期通過有關化學基本概念和元素基礎知識的學習,首先讓學生掌握物質的量這一基本概念并能靈活運用;其次,通過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知識的學習,要讓學生牢固掌握化學用語的使用。要通過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堿金屬和鹵素性質的實驗深化對有關元素化合物及化合物性質的理解。

四、教材分析

1、教學重點

基本理論的重點是氧化還反應、離子反應及物質的量等基本概念,要注重化學用語的應用,化學計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重點是鈉、過氧化鈉及氯氣的相關性質,氯氣的制備,關鍵是靈活運用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的能力。

實驗技能為一定量物質的量濃溶液的配制

2、教學難點

氧化還原的基本概念及應用。

物質的量概念的建立及計算。

3、相互聯系

本學期是學生從初中進入高中的第一學期,學生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才能適應新的環境,教師要協助班主任逐漸讓學生從過分關懷的初中階段改變過來,以培養學生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要較快解決高中課時容量與難度比初中大,教師的教學節奏比初中會快,作業比初中多的現狀,以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堅持按教學計劃授課,科學安排教學內容,不隨意拓寬教學內容。教學中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培養,課堂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突出合作者、幫助者、引導者的角色,要盡

量通過學生自身的探究活動來尋求問題的解決。

2、認真分析學生學習狀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多與學生談話,多了解學生對化學教學的意見和建議。

3、加強實驗研究,重視實驗教學,增加學生動手機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把實驗作為探究知識、驗證知識的重要手段,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建議學校開放實驗室,作為科任教師可協助實驗員開展對學生進行實驗輔導。

4、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以延伸課堂教學空間。每周安排一次進教室答疑,以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及時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5、加強平時的復習鞏固,加強平時考查,通過隨堂復習、單元復習和階段復習及不同層次的練習等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及時鞏固和逐步系統化,在能

力上得到提高。不主張以多做練習的方式來提高解題技巧,而是要通過方法與技能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能力本位,要通過能力培養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主張學生至少有一本化學教輔書,以彌補教材習題的不足;

主張學生訂一份《中學生化學報》這類的報刊,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主張每周檢查一次學生課堂筆記,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一化學備課組

2014年10月12日

2014-2014學第一學期高一化學備課組教學計劃

備課組長 邱學明

在學校領導的正確指導下,我高一化學備課組全體教師,在深刻體會學校教研處的精神的基礎上,在很好地完成了上學期的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擬在本學期,以更飽滿的工作熱情,更端正的教學態度,更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共同提高化學科的教學質量。

有計劃的安排一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

新學期開課的第一天,備課組進行了第一次活動。該次活動的主題是制定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及討論如何響應學校的號召,開展主體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改革活動。

一個完整完善的工作計劃,能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完滿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視,并要努力做到保質保量完成。高中化學新教材第一冊共分七章。

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堅持每周一次的關于教學工作情況總結的備課組活動,發現情況,及時討論及時解決。

定時進行備課組活動,解決有關問題

備課組將進行每周一次的活動,內容包括有關教學進度的安排、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化學教學的最新動態、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等。一般每次備課組活動都有專人主要負責發言,時間

為二節課。經過精心的準備,每次的備課組活動都將能解決一到幾個相關的問題,各備課組成員的教學研究水平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積極抓好日常的教學工作程序,確保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按照學校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體備課。一般要求每人輪流制作,一人一節,上課前兩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師的電教課比例都要在90%以上。每周至少兩次的學生作業,要求全批全改,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在班上評講,及時反饋;每章至少一次的學生實驗,要求全體學生認真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課后認真書寫實驗報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課外練習題,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識覆蓋面,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每章由專人負責出題;每章一次的測驗題,也由專人負責出題,并要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工作,使學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處推進

本學期學校全面推行主體式的教學模式,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更好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更自主地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充分利用網上資源,使用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抓備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認真組織和參加每周一次的備課組活動,堅持統一備課,統一進度,統一習題,團結協作,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抓教學研究課——逐步形成教學研究氛圍

本學期擬組內開1~2節教學研究交流課,充分發揮新、老教師的長處和特點,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性,逐步形成教學研究氛圍。聯系生活實際,積極開展化學研究型、拓展型學習活動 高一年級開設《化學中的sts》和《生活中的化學》拓展型、研究型課程,開拓學生視野,使化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第四篇:高一化學期中測試

一、 填空題

1、堿金屬元素包括(寫出元素符號)

2、鈉很容易與空氣中的和反應,所以通常保存在。

3、堿金屬元素(除放射性元素外),金屬性最強的是,原子半徑最小的是。

4、顏色反應是指

5、鈉元素灼燒時,火焰呈色,鉀元素灼燒時,火焰呈色,觀察鉀的火焰顏色要通過色的玻璃,這是為了。

6、氧化還原反應是指。

7、還原劑是指,氧化劑是指。

8、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

9、鹵族元素包括(寫出元素符號)

10、鹵族元素中(除放射性元素外),非金屬性最強的是,最弱的是

11、氯氣的顏色是,氟的顏色是,溴的顏色,碘的顏色是。

12、鹵族元素最外層電子都是個,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個電子,

13、鹵素單質中,常溫時是液體的是,是固體的是。

二、書寫化學方程式

1、鈉與水的反應

2、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3、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

4、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

5、碳酸鈉與熟石灰的反應

6、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的反應

7、氯氣與水的反應

8、氯氣于鐵的反應

9、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

10、氯氣與溴化鈉的反應

11、硝酸銀與溴化鈉的離子方程式

12、氫氧化鋇與稀硫酸反映的離子方程式

13、氟與水的反應

14、次氯酸鈣與二氧化碳和水的反應

三、根據要求完成下列題目

1、寫出氧化鐵與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判斷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并指出氧化劑哈爾還原劑。

2、用雙線橋表示出鋅與硫酸銅的反應

3、用單線橋表示出鉀與溴反應的電子轉移情況。

四、計算題

1、10克NaCl和NaI固體,溶解后通入足量氯氣,蒸干,灼燒后質量變為5.425克,求原混合物中NaCl的質量。

2、20克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固體混合物,經加熱后質量變為13.8克,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

第五篇:高一化學期中考試總結與反思

高一期中考試按計劃已圓滿地結束了。從考試的結果看,考試前讓學生做的一些事情都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效果?,F將考前考后的一些做法做一小結,以便以后教學中參考。 (1)考試的內容:

本次考試主要考查內容為高中化學必修2第

一、二章。從卷面上看,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表占43分,約占總分的40%;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占54,約占總分的48%;實驗部分占18分,約占總分的12%,從分值分布看基本合理。 (2)考試卷面題型分析。

卷面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大部分。

第I卷為選擇題部分,共17小題,其中,

4、

9、

10、

11、

15、17題對學習能力差的同學較難。第4題、第17題涉及實驗部分知識點考察,可能因為平時實驗做得較少,因此學生對涉及實驗現象的內容理解不到位,正確率較低。第

9、

10、

11、15題為元素化合物知識點考察的知識,相對較難學生對選項所包含的意思不能完全理解,因此,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加強。

第II卷非選擇8到小題,其中,第22題、第25題為計算題,第

18、

19、23題為元素化合物推斷題,第20、

21、24題為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部分知識點考察題,在整個卷中,相對而言第21題、第24題、第25題較難學生得分率較低。 (3)考試成績分析與反思 這學期我教四個班,其中,高一(2)班為重點班,入學成績較好,高一四班、高一六班、高一八班為平行班,入學成績相對較差。從考試結果看,也基本上是班級情況的反映。但相對而言,一六班本次考試的成績和月考相比有較大的進步,而一八班的成績比上次月考進步不大。這與這一月教學中的表現較為相同。通過一六班成績的提高來看,在平時教學中特別是自習輔導是給學生安排一定量的任務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這是需要進一步總結、加強的做法。

根據個人的經驗,教學中學生的成績會有很的彈性,不同的老師的教學,考出來的成績會有很大區別,反思本人的教學行為更應該做好這幾項工作:

第一 必須每天都扎實在做好備課與輔導工作。上課時間少了,只有從課堂效率上入手,課前將學生定時定量應知應會的東西整理好,在課堂上比較流暢的講解,適當控制好學生的學習行為。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第二 輔導工作要加強,高中課程比較重,課余時間較少,兩次周內的輔導就成了加強學習的重要時刻,因此在晚自習輔導時要盡可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自己要獨立思考,哪些東西講,哪些東西不講,哪些先講,哪些后講要根據學情做到心中有數,在適當的時間提出適當的問題,應該是比較好的做法。比如這次考試,有的問題教參上說不講,但是考到了,說不講的東西不能總不講,過一段時間后還是要講的。只要學生能學會的就應該講。 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成績好的老師往往有一些方法,一些管理學生的做法要仔細研究。我們所教的學生還不能放任自流,他們從上學開始,養成的一些學習習慣就不太好,不會學習,不會找問題,不會獨立地進行有質量的思考是常見的事。要逐步引導他們學會獨立思考,提出有質量的問題,自己解決一些常見的問題,這些都需要化一些心思。

總之,教書育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學習、不斷思考。從中找出最適合的方法,因材施教,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加努力。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關于感恩為話題的作文下一篇:關于合作學習培訓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