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老年人長期護理論文

2022-05-03

寫論文沒有思路的時候,經常查閱一些論文范文,小編為此精心準備了《老年人長期護理論文(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是一項老齡化社會解決老年人照料問題的良好制度安排,已在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實施。這些國家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各有特色,又在實施范圍、籌資主體、護理機構等方面表現出共同的發展趨勢。我國應盡快建立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老年人長期護理論文 篇1:

齊齊哈爾市老年人長期護理需求現狀調查分析

[摘 要]目的:探討齊齊哈爾市老年人長期護理需求現狀。方法:選擇齊齊哈爾市216位年齡大于60歲的老年人,采取問卷調查方法對其長期護理需求內容進行調查。結果:齊齊哈爾市老年人對長期護理需求主要是健康知識方面的需求(22.2%)及個人衛生護理方面的需求(28.7%)。結論:應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及心理健康服務等護理工作,提高老年人護理質量。

[關鍵詞]長期護理;老年人;需求現狀

長期護理(Long Term Care簡稱LTC)也稱為長期照料或長期照護,是指個體由于意外、疾病或衰弱導致身體或精神受損而致使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相對較長時期需要他人在醫療、日常生活或社會活動中給予廣泛幫助。根據聯合國預測,從2000至2025年,老年人口將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長〔1〕。到2025年,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從2000年10.1%上升到2025年的19.5%〔2〕,幾乎翻一番,面臨著“高齡化”發展的趨勢,老年人口的健康問題出現了顯著變化, 因為疾病、傷殘、衰老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催生了巨大的長期護理需求。在我國,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人們只知“養老”,不知何為“長期護理”,這是由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老年問題屬于家庭的范疇,在倫理上被認為應該在家庭內部予以解決,而“長期護理”是一個與養老社會化緊密相關的概念,是伴隨著養老保障由家庭轉向社會而發展起來的。在我國,“長期護理”脫離“養老”,成為一個專門的研究課題歷經50年的時間〔3〕。國外長期護理服務事業已經有了相對較快、較完善的發展,許多國家已經達到了長期護理事業制度化、產業化,而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長期護理是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的必然〔1-2〕。就長期護理方式服務的形式與內容來說,其比較適合老年人群生活、健康、心理及生理特征的需求。為此,本研究通過探討216位老年人群的長期護理需求現狀,旨在為完善齊齊哈爾市老年人的長期護理需求提供借鑒,現總結如下: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齊齊哈爾市216位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為調查對象。 其中116位男性(53.7%),100位女性(46.3%)。年齡最小62歲,年齡最大86歲,中位年齡71歲。

1.2研究方法:采取自制調查問卷表,對216位研究對象護理需求問題及存在的護理情況逐一進行訪談調查,內容具體如下:個人基本情況、護理現狀及需求等方面。

2結果

一共發放問卷表216份,最終收回214份(99.1%),另2份沒收回的原因是資料內容填寫的不全。

2.1 基本情況。(1)居住特征。調查研究結果顯示,216例老年人中,獨居者10人,與配偶及子女同住者40人,與子女同住者60人,與配偶同住者106人。

(2)文化程度。調查的216例老年人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30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3.9%;高中文化程度86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9.8%;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100人,占調查總人數的46.3%。

(3)婚姻狀況。216例研究對象中,離異分居與未婚各10人;喪偶15人,不同形式非在婚者25人;在婚156人。

2.2 216例老年人護理情況及需求。(1)各種臨床護理內容的需求。主要有導尿需求,灌腸需求、輸液需求、吸氧注射需求及傷口換藥需求等。目前有106位(49.0%)老年人有上述內容的護理需求。

個人衛生護理的需求。主要有擦浴、洗頭、口腔護理及洗臉等方面的需求。需求所占比率62例(28.7%)。

(2) 健康知識方面的需求狀況,調查內容主要如下:一些慢性疾病的預防及治療、家庭用藥、排尿與排便、休息與睡眠、運動及飲食等,需求所占比率48例(22.2%)。

3 討論

3.1人口老齡化是直接導致老年人長期護理需求迅速升高的主要因素。近幾年來世界各國人口老齡化現象非常明顯,亦是本世紀人類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重大社會問題之一〔3〕-〔4〕。我國老年人口基數較大,近幾年來又不斷呈上升趨勢,這對我國的健康保障體系與健康服務體系都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齊齊哈爾市長期護理開展較晚,發展滯后。

3.2影響老年人長期護理需求的社會因素、經濟因素。長期護理是多形式、多層次及多角度的綜合化服務體系〔5〕-〔6〕。因而可以說,衡量老年人群對此護理體系的需求,不只是對其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還有更多的社會因素及經濟因素。截止目前中國養老模式還是以家庭養老模式為主,但是隨著社會經濟因素與人口老齡化的發展推動,此種非正式的護理模式勢必受到沖擊〔7〕。

3.3長期護理模式的選擇

3.3.1年齡是影響老年人群選擇養老方式的一個重要因素。本組調查研究中發現,由于多數老年人較長時間的護理需求缺乏,為此只好尋求醫療服務來滿足其生活需求〔8〕,然而我國多數醫療機構的費用又極其昂貴,資源浪費較大。

3.3.2社會化長期護理的發展需要三種資源。即服務資源、財政資源及人力資源。這些資源又均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密切相關。與世界上其它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目前國情決定護理形式尚不完善,因而提供的服務項目在諸多方面亦根本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9〕。

3.4大部分老年人心理健康護理服務沒有得到重視,調查中發現,91%的老年人不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護理服務。有的人根本就認識不到自已存在的心理問題,因而主動尋求心理咨詢的就少。

3.4對策

(1)進一步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力度及財政支出。政府應適當增加對健康教育的經費投入,健康教育工作應充分利用電臺、電視、廣播及報紙等媒介進行衛生宣傳,讓老年人群多了解長期護理方面的知識。加強和提高對老年長期護理服務理念的宣傳和教育,以應對巨大的挑戰。

(2)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長期護理模式。即以家庭病床為主的社區護理服務形式。本研究調查發現,導致老年人在社會支持、心理支持及身體支持等方面對家庭的依賴性增加的重要原因是健康問題。鑒于社會支持方面、老年人自己的愿望及老年人經濟現狀等因素,建立以醫院護理為主體的長期護理模式亦有一定難度,但是可以以居家護理模式為,醫院護理模式為輔,二者聯合模式則較為合適,即患者可留居家中,由家庭人員與醫院護理人員共同負責其生活護理、醫療護理〔10〕。建立家庭病床的長期護理模式不僅方便了患者,而且醫療費用低??舍槍Σ煌瑺顟B、不同年齡患者需求,進一步完美社區各項護理等不同形式老年人社區護理項目。應積極引導老年人轉變“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建立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體系,要建立融預防、保健、康復和健康教育為一體的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體系,適應社區護理模式轉變,發展和健全長期護理服務網絡,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特點,科學地、合理地開展全程長期護理服務〔9〕。

(3) 提高長期服務機構的管理水平,融入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知識,包括長期護理服務的專業理念、管理服務標準規范的理念、管理中風險管理和控制等 ,目的是逐步完善機構管理,以保證長期護理的質量水平。加強對醫院護理工作人員專業技能的培訓及職業道德培養。醫務工作者的職業聲望及醫療水平是重要的無形資產,對患者來說具有更為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加強對醫院護理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培訓的同時,更應重視對其職業道德培養的培養,以滿足長期護理服務中老年人群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將提高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的專業水平作為今后發展和保障的核心,要逐步規范包括居家、社區和機構內服務的專業水平,加強對提供服務人員的實操性培訓,以提高服務的專業技能,建立健全服務的培訓體系。發展長期護理應同時構建長期護理培訓的體系。強化長期護理服務人員的資格與訓練,以確保服務質量。積極培養長期護理人才是社區護理發展的當務之急,應以需求為導向,建立學校教育、繼續教育、在職培訓等相結合的長期護理人才培養體系〔10-11〕,加強對家庭照顧者、居家服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培養一批掌握全面醫療、護理、康復知識的復合型長期護理人才,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長期護理需求渠道;開辦長期護理服務機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必然要求社會及社區提供照料服務

綜上,中國經濟因素、社會人口等變化是導致長期護理需求綜合服務體系不斷增加的因素。目前齊齊哈爾市老年人群的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尚不完善,面對人口老齡化日趨顯著的形勢,應盡快建立起多元化、多層次的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做好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務、健康宣教等護理工作,以提高其個人護理質量。

〔參 考 文 獻〕

〔1〕戴藝,劉素珍.中國老年人社區護理需求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08):1018-1019.

〔2〕江雪萍.人口老齡化與社區護理的發展〔J〕.中國醫藥導報,2009,(16):160-160.

〔3〕王茹玲,楊璐.劉佳.長治市農村老年人社區護理需求的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下旬版,2010,18(6):1631-1632.

〔4〕張霞,林輝,劉芳,等.中國護理工作的現狀與思考〔J〕.亞太傳統醫藥,2010,(02):133-134.

〔5〕王麗霞.新形勢下社區護理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2):445-445.

〔6〕彭榮.我國高齡老人長期護理需求滿足度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14):3005-3008.

〔7〕馮雅.王麗.國外老人長期護理狀況分析〔J〕.國外醫學:衛生經濟分冊,2013,(03):113-121.

〔8〕海龍.我國高齡老人長期護理需求測度及保障模式選擇〔J〕.西北人口,2014,(02):40-44,49.

〔9〕陳璐,范紅麗.我國失能老人長期護理保障融資制度研究——基于個人態度的視角〔J〕.保險研究,2014,(04):110-120.

〔10〕張爽,馬紅梅,吳凌云,等.社區老年人長期護理需求的調查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3):2911-2914.

〔11〕郭玫,姜榮榮,徐桂華.高端養老行業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06):740-742.

〔責任編輯:陳玉榮〕

作者:張英艷 張海麗 李強 李峰

老年人長期護理論文 篇2:

我國實施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探析

摘要: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是一項老齡化社會解決老年人照料問題的良好制度安排,已在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實施。這些國家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各有特色,又在實施范圍、籌資主體、護理機構等方面表現出共同的發展趨勢。我國應盡快建立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關鍵詞:老齡化;長期護理保險;居家養老;護理服務

文獻標識碼:A

多年來,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國家在邁進老年型社會之際,充分意識到老年人對長期護理服務的現實需求,審時度勢,及時推出了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一、部分國家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實施路徑

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在有的國家稱為老年護理保險或長期護理保險,還有稱為長期照護保險。它屬于健康保險的范疇。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而進行的制度設計,它充分體現了各國不同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展現了各國不同的價值理念和文化傳統。

(一)以商業保險為特色的美國長期護理保險業

美國的長期護理保險業出現于上世紀70年代,現在已是該國最重要的健康保險險種之一。從美國商業性保險公司承擔的老年人護理保險責任范圍看,被保險人只要接受非醫療急救治療外的各種個人護理服務而發生的護理費用,均可以獲得補償,對零星的護理費用不予支付,申請補償護理費用的護理服務需至少持續1年,體現出“長期護理”的特征即可。所以,不少美國公司把給員工購買長期護理保險作為一種福利形式。但健康狀況差的人往往被保險公司排除在外,而且被保險人要想獲得較高的保障,前提是必須繳納較高的保費,這是商業保險的顯著特征。美國長期護理保險一直以來采取現金支付方式直接給付護理費用,并且由于稅收優惠政策,各種賠償金和給付金均不需繳稅。但美國現在也出現了新變化,保險公司也進行實物護理服務的支付,這表明保險公司已介入護理服務市場,成為護理服務供應的主體之一。

(二)以社會保險為特色的德、日、韓老年人護理保險業

德國是世界上社會保險制度非常發達的國家之一,也是實施老年人護理保險的典范國家。德國老年人護理保險實行單獨的法定保險制度,與養老、醫療、事故、失業保險并列。1995年1月1日《護理保險法》正式實施,所有參加法定醫療保險的人員都有義務參加護理保險,從而將所有公民都納入法定護理保險體系內。比較有特點的是德國以長期護理保險稅來建立老年護理保險。該保險稅按照投保人的收入按比例征收,低收入者可不繳保險稅,這具有鮮明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具有互濟性。制度設計還具有人性化特征,即投保人無正式工作的配偶和子女可在不繳稅的情況下同投保人一樣享有護理保險的待遇。護理服務有居家護理和住院護理兩種。參保人員年老后,憑專業醫生評估,被分為自理、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三個等級,可以獲得不同等級的保險金。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德國的護理保險中護理服務還增加了精神護理,包括心理咨詢和治療等內容。

日本是護理保險制度比較成熟的國家。自20世紀70年代進入老年社會以后,日本老齡化速度非???,加之日本少子化問題嚴重,導致居家養老越來越困難。1997年12月,日本通過了護理保險法(日本稱之為《介護保險法》),從2000年4月開始施行護理保險制度。該制度的適用對象是40歲以上的所有國民,并進行了第一類被保險人和第二類被保險人的劃分:第一類被保險人是指65歲以上的老人,護理保險支付較為寬松,以長期護理的真實需求為支付條件,原則上只要發生長期護理事由護理保險就對其進行給付;第二類被保險人是指40歲以上不滿65歲的人,給付的理由僅限于因老年性疾病處于護理狀態或者有可能發生護理狀態。日本于2011年6月通過了護理保險的修正案,該法案的一個重要突破在于為護理保險引入了預防性政策,對如老年癡呆癥等起到了積極的預防作用。

韓國于2008年開始實施老年人護理保險制度,采取“跟進”方法,即所有加入國民健康保險的人員必須參加長期護理保險。因韓國國民健康保險已實現所有國民全覆蓋,所以老年人護理保險也覆蓋到了全體國民。待遇支付也是分兩種情況:一是65歲以上老人。二是雖然不滿65歲,但患有老年性疾?。ㄈ缋夏臧V呆、心腦血管病、帕金森等)并持續6個月以上、難以獨立生活,經護理等級判定為需護理的人。分三個等級進行待遇支付:護理依賴較強的一級和二級可以享受機構護理服務和居家服務,護理依賴較弱的三級只能享受居家服務。

二、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演變的趨勢

(一)實施對象逐步擴展到全體國民,普遍性價值取向明顯

推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前,一些國家對老年人護理服務對象具有選擇性,往往是貧困或者低收入階層,護理服務基本上具有救濟性質。在做法上,采用家庭經濟情況調查,通過調查家庭收入和資產,只有確定為低收入階層的人員才被納入護理范圍。而在各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甚至即將進入嚴重老齡化社會之際,全面建立覆蓋所有國民的老年護理保險成為普遍的現實需求。這適應了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具有普遍性的價值取向。

(二)在籌資主體上,政府、雇主和個人適當分擔

美國長期護理保險因其商業保險的特點,完全依賴于個人的購買能力。后因許多美國公司將長期護理保險作為一種職工福利方式來使用,出錢為員工投保長期護理保險的公司增多。而以社會保險的方式實施護理保險制度的國家也加大了財政在護理費用中的支出:日本提供費用的50%,韓國提供費用的20%。日、韓都規定了一定的自負比例。如,日本護理服務利用者需承擔服務費用的10%,韓國需要區分是居家護理還是機構護理,護理自負比例不同(居家護理15%,機構護理20%,其他的費用都從征收的保險費中支出)。這樣,能起到適當引導護理服務需求的作用。德國長期護理保險籌資主體是雇主和個人,按照投保人的收入以一定的稅率來征收。1995年起始稅率為1%,1996年調整為1.7%,2012年調整為1.96%,保險稅一半由投保人支付,一半由雇主支付,低收入者可以不繳納,政府承諾進行資助。

(三)充分發揮市場的引導作用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護理服務的跟進。護理服務要全面,護理人員技術要嫻熟,護理機構要數量足夠且布局合理。這對護理行業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戰。政府是法定護理保險制度的設計者,市場是護理服務的提供者;政府是老年人護理保險的最終管理者和監督者,市場是護理服務種類、規模、質量的決定者。只有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才能提高護理水平。日本實施護理保險制度后,護理服務市場最初只有非營利性機構,逐步發展到個人和民間營利機構也積極參與。韓國實行了護理服務機構和護理服務人先資源培訓機構的申請制度,對準入條件相對放寬,讓更多的組織和人員加入護理行業,使競爭更充分。

三、我國實施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設想

(一)我國建立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必要性

人口老齡化、家庭護理功能弱化、護理費用上漲,是各國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三大主要原因,我國當前已出現了這些現象,對于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需求非常迫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提供的數據表明,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9億,占總人口的8.9%;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8億,占總人口的13.3%。據中國老齡委發布的《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我國老齡人口2014年將達到2億,2026年達到3億,2037年超過4億,2051年達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維持在3億~4億的規模。由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進行的我國首次“全國城鄉失能老年人狀況研究”顯示,2010年末我國城鄉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約3300萬人,占總體老年人的19%;預計到2050年,我國部分失能和全部失能老年人將達到4000萬人,需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將逐步升高。

面對我國如此沉重的養老負擔和護理負擔的是家庭養老難以為繼和養老服務總量明顯不足的現實。我國家庭平均人口從1949年的5.9人逐漸減少到1996年的3.5人,2010年進一步減少為3.1人,并且由于生育政策和人們觀念的改變,出現了嚴重的少子化特征,家庭結構演變為倒三角形,子代的贍養負擔越發集中與沉重,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晚年面臨關懷和照顧的缺失風險,今后我國需護理的老年人數量將是驚人的。而設施養老的供求之間存在較大矛盾。從衡量設施養老的重要指標——養老床位總數占老年人口的比重看,發達國家為5%~7%,發展中國家為2%~3%,而我國是1.6%,在上海地區該指標也僅為3%。所以我國只能以社會化的居家養老方式來應對未來更為嚴重的老齡化趨勢。但我國社會化的居家養老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居家護理不足,導致老年人及家人常以醫院護理代替居家護理,過度住院,造成醫保資金的浪費。二是護理費用高昂,普通護工目前每月工資也在3000元到5000元,考慮到通脹因素,護理費用未來還會增加。因此,不僅是老年人,家庭成員和保險經營者也希望建立專門的老年護理保險制度。

(二)建立我國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設想

1.優先發展商業性老年人護理保險業務。近年來,我國一些地區推出了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產品,但還處于起步階段。在上海地區,2005年國泰人壽最早推出“康寧長期護理健康保險”。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營銷“全無憂長期護理個人健康保險”產品,承保范圍擴展到了全國,保障功能較為全面。保監會也積極鼓勵各保險公司加大產品創新力度,設計適應人口老齡化需要的護理保險產品。因此,各保險公司應抓住時機,根據潛在的市場需求特點,著力開發與我國國情相適宜的護理保險險種,如夫妻二人可共享的老年護理保險就很受歡迎。

2.應適時推出社會保險型老年人護理保險業務。僅僅依靠商業保險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老年人護理問題,建立社會保險性質的老年人護理保險制度是未來的長遠目標。建立社會保險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需要社會多個系統共同協商合作,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韓國護理保險法的制定約用了8年時間,我國的國情也決定了建立老年護理社會保險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所以,我國長期護理保險的生成路徑必然是逐步過渡到社會保險,實現與其他系統的共同完善。一些國家是依靠巨額的財政補貼建立了統一的護理保險制度,我國當前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只能分地區、分階段、分人群來實施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對收入相對較高的發達地區,積極鼓勵商業性的護理保險的發展;對收入在中等水平的人群和地區,嘗試確定政府、雇主、個人合理的負擔比率,建立長效的老年人護理保險模式;而對西部地區和低收入行業及人群,基本思路是個人不繳費,可采取由公共財政進行補償和負擔的做法。從長遠看,建立統一的、負擔公平的、費率水平適當的社會保險型老年護理保險是大勢所趨。

3.及時建立老年人護理保險制度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為使商業保險公司積極主動地開展老年人護理保險業務,政府應對其提供稅收上的優惠。我國目前護理機構不足,護理人員匱乏,護理服務質量亟待提高。從各國的經驗看,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護理產業,充分發揮市場競爭的作用,是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業良性發展的根本措施。政府應制定涉及護理服務的相關政策和法規,保障我國護理行業的健康發展。在護理機構的建設上,可采取民辦公助制度,給予民辦機構和組織一定的運營補貼。在護理人員的培養上,應制定護理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當前,全國取得護理職業資格的僅有幾萬人,市場缺口在1000萬左右。

4.積極試點老年人護理保險業務。目前,我國一些地區已開始進行長期護理保險的有益嘗試。山東省青島市2012年7月率先在我國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青島市充分利用現有基本醫療保險的社會保險管理機制,對當前的醫保資源進行優化配置,通過調整基本醫療保險統籌金和個人賬戶結構的方式建立護理保險基金,各參保單位和個人無需另行繳費。參保人在養老護理機構、居家接受醫療護理的相關費用由護理保險基金支付。在支付標準上,不設定起付線,對人住定點護理機構接受長期醫療護理、居家接受醫療照料發生的醫療護理費報銷96%,在定點醫院接受醫療專護發生的醫療護理費報銷90%。該制度主要是針對長期醫療護理問題,并未涉及生活照料問題。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過度醫療”現象,提高了護理機構和社區醫療機構的利用率。

上海市也對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業務進行了制度設計,思路是將其作為獨立的社會保險險種來建設,變“五險”為“六險”。目前先在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中試行,以后將推廣,逐步將全部醫保參保人群納入護理保險中??紤]到目前我國社會保險繳費率已很高且個別險種出現大量結余的情況,上海市沒有設立獨立的險種繳費比率,而是從個人醫療保險賬戶資金中直接劃撥1.5%作為護理保險基金,并從目前結余的工傷保險基金中劃撥一定比例資金作為風險保障資金。制度規定,長期護理保險提供的服務范圍既包括設施養老和居家養老的老人醫療護理,還包括生活護理,根據評估等級向定點機構進行一定比例和時限的支付,并確定一定的自付比例。上海同時也制定了鼓勵民間資本投入護理產業的相關措施,也鼓勵義工服務,并采用了當前比較流行的“時間儲蓄”的形式。

江蘇省也在探索實施護理保險制度。初步設想從45歲開始,可像繳養老保險一樣,每年繳護理保險;年老后需要護理服務時,費用則由保險公司負擔。該制度還在進一步研究中,但難點在于如何平衡個人、政府、保險公司三者之間的利益,如何有效增加護理服務供給。

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是一項與時俱進的制度創新,是一種人類化解自身危機的戰略準備,它閃爍著人類智慧的光芒。在當前老齡化的時代背景下,越早建立和完善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國家越會掌握發展的主動權。我國應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盡快推出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向和諧社會穩步邁進。

參考文獻:

[1]荊濤.長期護理保險的概念界定[J].保險研究,2005(5):43—45.

[2]姚海明.國外老年護理保險制度及對我國的啟示[J J.現代經濟探討,2006(6):41—44.

[3]高春蘭.老年長期護理保險中政府與市場的責任分擔機制研究——以日本和韓國經驗為例[J].學習與實踐,2012(8):103—109.

[4]裴曉梅,房莉杰.老年長期照護導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叭0:12—36.

[5]朱銘來,宋占軍.未來“老護”之路的設計走向[J].中國社會保障,2011(2):80—81.

[6]張瑞.中國長期護理保險的模式選擇與制度設計[J].中州學刊,2012(6):99—102.

[7]陳丹沛.關于上海建立老年護理制度的分析與探討[J].中國衛生資源,2009(4):164—165.

[8]青島率先建立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EB/OL].[2013—09—11].經濟參考網.

(責任編輯:霍亮)

作者:趙艷

老年人長期護理論文 篇3:

我國老年人長期護理及其需求研究現狀

【摘要】 探討山東省安丘市關于老年人長期護理現狀及需求狀況和影響因素,為以后開展山東省安丘市老年人的長期護理服務工作提供給有益的借鑒。文章主要采用的是問卷調查和訪談方法,從山東省安丘市選取100名老年人作為調查和訪談的對象,從個人基本情況、護理利用現狀和需求方面展開調查,探討該區老年人長期護理的現狀及需求。

【關鍵詞】 長期護理;護理需求;老年人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很多國家面臨的突出問題,它一方面顯示了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但另一方面它也給人類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長期護理在國際上通稱為LTC,是人口老齡化突出起來的社會必然現象。就其服務的內容和形式而言,長期護理非常適應老年人群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生活和健康需求。因此,研究老年人的長期護理現狀及需求現狀,為完善老年人的長期護理需求提供有效的建議與借鑒。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設計 本研究屬于描述性研究。

1.2 研究對象 選擇了山東省昌邑的老年人(60歲以上)100人為調查對象。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條規定,老年人是指年滿60周歲以上的公民。

1.3 研究工具 調查問卷法。在岳麓區三個小區內選定100位老年人,利用事先準備好的調查問卷,訪談調查這100位老年人的護理情況及存在的需求情況。

調查表內容包括一般資料5項,護理服務需求情況9項,護理費用情況2項,疾病和健康知識需求狀況5項,共20項。

2 結 果

本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問卷9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5%?;厥詹煌耆脑驗橘Y料不完整等。

2.1 基本情況 年齡與性別:本次調查對象,年齡最小為65歲,年齡最大80歲,年齡中數為72歲。一共有47位男性,占47%,53位女性,占53%。

婚姻狀況:在100調查對象中,在婚78人,占調查人數的比例將近78%。不同形式非在婚者占調查人數的比例超過22%。喪偶者調查總人數的比例近19%。未婚和離異分居占比非常小。

文化程度:在調查的100名老年人中,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者65人,占調查人數的65%,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20人,占調查人數的20%。

居住特征:調查結果顯示,100例老年人中,與配偶同住者47人,占調查總人數的比例將近一半;與子女同住者23人,占23%;與配偶及子女同住者14人,占14%左右。獨居老年人16人,占調查總人數的比例也不容忽視。

2.2 護理情況及需求 有關健康知識需求狀況:調查內容包括飲食、運動、休息與睡眠、排尿與排便、家庭用藥、慢性病預防與治療等。有需求者占59.8%o

獲得健康知識的途徑:個人健康知識來源于醫務人員的占33.5%,來源于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占6.5%。

個人衛生護理:包括洗臉、口腔護理、洗頭、會陰沖洗及擦浴等需求情況。有需求者占85%。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1例回答目前的個人衛生護理活動由社區保健人員承擔。

各種臨床護理內容:包括傷口換藥、吸氧注射、輸液、灌腸、導尿等需求情況。有需求者占20.6%。45.8%的調查對象對自己居住的社區內有無該項護理內容給予否定回答,另有26.9%的調查對象不知道自己居住的社區內有哪些衛生服務(社區護理)項目。目前有20.6%的老年人急需護理。

3 討 論

3.1 長期護理模式的選擇

3.1.1 社會化長期護理的發展需要三種資源 一是人力資源,即服務提供者;二是財政資源,即服務費用的承擔者;三是服務資源,即服務的設備和機構。這些資源均與國家的經濟狀況有關。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經濟不富余。采取的戰略原則只能是用廉價的護理形式替代昂貴的護理形式。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老年社會化護理的需求問題出現晚,增長快,而社會化護理事業發展緩慢,社會的應對措施滯后于社會需求,護理機構提供的服務在許多方面尚不能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3.1.2 年齡是影響老年人選擇養老方式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國由于機構提供的長期護理缺乏,失能老人在依賴家庭的同時,只能更多地尋求醫療機構來解決問題,因此會導致失能老人利用更多的醫療服務來滿足他們的需求。而醫療機構的費用要比專門的長期護理機構費用高得多,而且醫療機構提供的服務并不會給老人帶來更好的健康,因此從合理利用資源的角度來看,其中存在很大的浪費。

3.2 影響老年人長期護理需求的社會經濟因素 長期護理本身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多形式的綜合化服務體系,衡量老年人群對長期護理需求不應該僅僅只停留于老年人群日常生活能力損害狀況,一些社會經濟因素往往直接決定了老年人的服務來源和服務選擇。在我國,家庭養老在各種養老模式中一直占有主導地位。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某些社會經濟因素的作用這種非正式的長期護理服務的主導地位和角色卻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3.3 人口老齡化將導致長期護理需求迅速升高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21世紀人類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重大社會問題之一。我國老年人口基數大,占總人口的比例近年來一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據預測,到本世紀中葉,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為如此龐大的一個老年人群提供健康服務對我國的健康服務體系和健康保障體系而言都將是嚴峻的挑戰。我國老齡人口高速增長的同時,老年人口內部高齡化趨勢也非常明顯。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比例以大約等于65歲及以上老人增長速度的兩倍超高速增長。

綜上所述,老年人群眾多生理特征、社會人口和經濟因素的巨大變革將導致長期護理需求大幅度升高,老年人需要不同層次的長期護理服務。山東省安丘市目前的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和服務支持體系并不健全,面對迅猛的人口老齡化浪潮,建立多層次的長期護理體系應該盡快提到政府的議事日程當中。

參考文獻

[1] 趙國琴,戚雯琰,黃曉玉,等.城鎮社區老年人家庭護理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6(3).

[2] 徐勤,湯哲.我國長期護理的現狀與趨勢[J].人口與經濟,2007(2).

作者:李秀華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學習型科技創新論文下一篇:表演法教學分析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