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八年級下冊歷史第12課

2023-06-25

第一篇:八年級下冊歷史第12課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12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導學案

年級八年級科目歷史課題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學案號12

主備人曹文增審核人曹文增日期2012-3-13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和掌握:“一國兩制”的提出和含義,香港和澳門問題的由來,港澳回 歸的意義。

能力目標:通過教材有關“一國兩制”和香港、澳門回歸等歷史事實的描述,認識其歷史意義,培養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課本插圖激動人心的情景,體驗香港、澳門與祖國大家庭血脈相連的深 情,從而進一步鞏固愛國情感,深化追求祖國統一的理念。 學習重點 :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

學習難點 :“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含義

【課前預習】(預習課文,自主完成基礎知識,記下發現的問題)

1、你知道香港問題、澳門問題、臺灣問題的由來嗎?跟同組同學交流一下。

2、 “一國兩制”的構想是誰(人物)在什么時候(時間)提出來的?他為什么 提出(目的)這一構想?有什么意義?

3、“一國兩制”的含義是怎樣的?

4、請介紹香港、澳門回歸的進程。中國為什么能成功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

5、香港、澳門的回歸有什么意義?

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課內探究】(生生互助、師生互動,點撥釋疑,共同提高)

1、 一國兩制是怎樣照顧到香港和澳門的歷史和實際情況的?

2、香港、澳門的回歸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

3、中英通過談判解決香港問題,在全世界獲得了高度評價。對于這一談判成功的原因,鄧小平同志作了精辟的論述:“香港問題為什么能夠談成呢?并不是我們參加談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領,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有力量的國家,而且是個值得信賴的國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組討論:16世紀中葉,葡萄牙侵占了澳門,100多年前,英國侵占了香港。為什么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能夠收回香港和澳門?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啟示?

【鞏固檢測】(我達標,我快樂)

1、為了早日實現祖國的統一大業,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A、鄧小平B、周恩來 C、毛澤東D、劉少奇

2、我國經濟特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最大區別在于()

A.主權歸屬不同B.外交政策不同C.社會制度不同D.經濟政策不同

3、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根本出發點是維護()

A.中華民族的利益B.臺灣人民的利益C.香港人民的利益D.澳門人民的利益

4、我國能用“一國兩制”原則解決港澳問題的根本原因是()A.殖民國家力量的削弱B.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C.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D.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

5、江澤民曾指出:“香港回歸祖國,是彪炳中華民族史冊的千秋功業,香港同胞從此成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歷史從此揭開了嶄新的篇章。” 文中的“從此”所指的具體時間是()

A.1997年6月1日B.1997年7月1日C.1997年8月1日D.1997年9月1日

6.中國政府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其總體目標是為了()A.解決香港回歸問題B.解決澳門回歸問題C.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D.實現祖國統一大業

7、關于回歸后的香港,說法不正確的是()

A.社會、經濟制度不變 B.法律基本不變C.自由港的地位不變 D.原駐軍不變 8.閱讀下列材料: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請回答:(1)歌詞中的“媽港”是指什么地方?“母親”又是指誰?

(2)誰擄去了“媽港”?“媽港”又在什么時候根據什么方針回到了“母親”的懷抱?

【課后提升】(知識拓展遷移,開闊視野,提高能力)

觀察解說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

【學(教)后記】(記下自己成長的足跡,學到的知識、方法,愉悅的情感,也包括走過的

彎路的反思!)

山東濰城經濟開發區中學導學案

第二篇:八年級歷史下冊 第12課 民族團結與民族區域自治教案 華東師大版

第12課 民族團結與民族區域自治

【內容標準】

了解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民族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我國少數民族的分布特點以及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運用對比分析法培養學生了解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實。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和理解我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因地制宜發展生產和文化,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與進步是繁榮中華民族的康莊大道。

【教學要點】

重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政府為解決民族問題而實行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難點:處理好民族問題對維護國家統

一、發展西部經濟的重大意義。 【導入新課】

復習上一課時重點知識。

導入:請問我們班有沒有少數民族同學?(若有的話,請其介紹民族成分)中國除了漢族以外,還有 55 個少數民族。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新課探究】

一、民族平等與民族團結

1.民族分布格局:大雜居、小聚居。

2.新中國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團結。

具體表現:(從政治、文教、習俗、經濟方面引導學生分析) ⑴保障少數民族平等參與國家政治生活。 ⑵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 ⑶保護少數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⑷既反對大漢族主義,也反對地方民族分裂主義。

3.意義:維護和促進了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繁榮進步的良好關系。

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含義:是指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前提),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由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內部事務。

2.少數民族自治地方

⑴3級:分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

⑵5個省級自治區:內蒙古(新中國成立前設立)、新疆、廣西、寧夏、西藏。

3.意義

⑴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自治權利。 ⑵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⑶有利于把國家的方針、政策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 ⑷有利于把國家的發展同少數民族的發展結合起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

三、各民族共同繁榮 1.措施:

⑴有計劃地在中西部地區安排一些重點工程。 ⑵調整少數民族地區單一的經濟結構,發展多種產業。

⑶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國家加大了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投入,加快了少數民族地區對外開放的步伐。

2.結果:

到20世紀90年代,全國80%以上的少數民族地區解決了溫飽問題。民族地區的工商業、交通、通訊以及文化教育、衛生事業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總結鞏固】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實行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成功的,合乎國情,順乎民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關系必將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真題訓練】

1、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共有(D )

A、5個

B、31個

C、55個

D、56個

2、我國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分布格局是(A )

A、大雜居、小聚居 B、小雜居、大聚居

C、小雜居、小聚居 D、大雜居、大聚居

3、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實行的民族政策是( A )

A、民族平等、民族團結 B、民族大融合 C、民族大雜居 D、發展民族經濟

4、中國政府為解決民族問題而采取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B )

A、民族團結

B、民族區域自治

C、民族大雜居

D、民族共同繁榮

5、我國設立的省級民族自治區共有( D )

A、10個

B、8個

C、6個

D、5個 6.新中國成立前設立的省級自治區是( C

)

A.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B.廣西壯族自治區

C.內蒙古自治區

D.寧夏回族自治區

7.全國80%以上的少數民族地區解決了溫飽問題是在( D )

A、20世紀50年代

B、20世紀60年代 C、20世紀80年代 D、20世紀90年代

8、下列不符合“民族平等、民族團結”這一政策的是( D

)

A、既反對大民族主義又反對地方民族分裂主義 B、保護少數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C、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 D、少數民族必須學習漢語

- 34 -

第三篇:八年級歷史下冊 第四單元 第12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教案1 新人教版

第12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道香港、澳門問題的由來;了解“一國兩制”提出的背景、含義及深遠影響;簡述香港、澳門回歸的過程和意義;了解香港和澳門區旗、區徽及含義。

2、過程與方法:

閱讀資料,學會從中獲取有效的信息;通過歌曲演唱、觀看香港、澳門回歸圖片等資料,感受香港、澳門艱難的回歸歷程,加深對港、澳回歸意義的理解以及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必然的感性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為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香港、澳門回歸祖國,說明中國的國力日益強大,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強。 【教學重點】

香港、澳門回歸及其歷史意義——通過小組探究活動,加深對港、澳回歸的了解和掌握;通過抒發港澳被侵占和回歸的不同感受,加深對回歸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

“一國兩制”構想的含義及其影響——通過閱讀課文和相關文獻資料,進行討論,理解含義及影響。 【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探究式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首先我對同學們做一個小小的調查:隨意詢問學生,出現1997年出生的學生時,說明在你們出生的這一年,發生了一件洗雪中國百年國恥的大事,同學們知道是什么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香港、澳門是祖國兩顆璀璨的明珠。下面,就讓我們通過一幕幕歷史的畫卷,共同回顧一下香港、澳門是如何回歸到祖國母親懷抱的。

二、探討新課

畫卷一:滄桑的歷史(展示)

1、香港、澳門問題的由來 (1)(展示香港被侵占示意圖)學生交流,回答出相關史實后,教師通過展示簡單說明過程。 (2)(展示澳門示意圖)了解澳門問題和哪個國家有關。教師出示葡占澳門過程。 (3)提出問題:香港澳門問題的產生說明了什么?【引導學生理解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為理解后面祖國強大,實現港澳回歸,埋下伏筆?!?/p>

師:多災多難的祖國母親,眼含淚水看著自己的兩個孩子離她而去。同學們,你們想到哪一首詩歌傾訴了對祖國母親的懷念?(生答《七子之歌》)(播放《七子之歌·澳門》歌曲,先醞釀再跟唱。)(百年前的中國由于落后,使得香港、澳門被列強奪走,每一個中國人,都忘不了這個恥辱,每一個中國人都希望香港、澳門早日回歸。聞一多先生所作的《七子之歌》代表了廣大人民的心聲?,F在我們來看其中的兩首。)

師:母親!我要回來!母親!這悲痛的吶喊,深切的表達了港澳同胞渴望重歸祖國母親懷抱的強烈愿望。祖國母親從未忘記失散的孩子,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祖國的日益強大,如何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就多次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菊故井嬀矶?畫卷二:偉大的構想

1、在英國和葡萄牙長期的殖民統治下,香港澳門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和大陸有哪些不同?【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一方面香港與澳門發展起來,香港成為國際貿易與金融中心,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另一方面,在長期資本主義制度下,港澳居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發生很大變化。從歷史來看,大陸與港澳臺長期處于分裂狀態,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從現實來看,港澳臺的人民和大陸人民都希望有一個安定團結的局面?!?/p>

2、(展示:解決香港、澳門問題的途徑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會有什么結果?) (學生討論,回答)

師:用武力解決,這既會影響中英、中葡關系的正常發展,更會傷害港澳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和平方式,既照顧到香港、澳門地區的歷史和實際情況,又有利于保持港澳地區的穩定,促進經濟的繁榮,更符合人民的心愿。據此,誕生于我們四川的一位偉人創造性的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他是誰----?

3、師:什么叫做“一國兩制”,它的含義是什么呢?閱讀教材60頁相關內容。 (學生了解回答“一國兩制”的內容。)

4、師:結合“自由閱讀卡”,以香港區旗為例,說明是如何體現“一國兩制”精神的? (展示香港、澳門區旗區徽)(學生討論交流,回答。)

5、師:再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實行“一國兩制”對國家的發展有什么好處呢? (課件顯示資料。學生歸納回答問題,加深對“一國兩制”深遠影響的理解) 【生:“一國兩制”尊重了港、澳、臺的歷史和現實,有利于保證它們的繁榮與穩定,也有利于國家的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統一;在大陸和港澳臺實行兩種制度,維護了社會主義制度的主體地位,維護了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對港澳臺的回歸起了促進作用?!?/p>

師:“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為香港澳門的回歸開辟了途徑,成為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隨后,中英、中葡相繼進行了多輪艱辛的談判,終于使香港澳門回歸成為現實?!菊故井嬀砣?畫卷三:港澳的榮歸

師:讓我們通過一組圖片來重溫一下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母親懷抱莊嚴的、激動人心的那一刻。 (展示回歸圖片,教師適時解說圖片內容)(播放后給學生回味的時間)

師: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了;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了。百年前,我們的領土被強占了,骨肉分離了;百年后,香港和澳門終于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中國人民終于洗雪了百年的恥辱,揚眉吐氣了。今昔對比,大家有什么樣的感想?學生交流回答。 (或分解提問:為什么能回歸?回歸說明了什么?)(或者假設你是中央電視臺駐香港記者,報道香港政權交接儀式。香港、澳門回歸的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

【生:“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說明中國的國力日益強大,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強?!?/p>

師:同學們,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祖國統一大業邁出重要一步。在你們茁壯成長的同時,香港澳門也與祖國一起更加繁榮。

(展示圖片:四張左右)【世博會圖片說明“一國兩制”、回歸的成果】 【如果學生說出回歸意義,只說繁榮方面?!?展示畫卷四) 畫卷四:民族的企盼

展示《鄉愁》學生閱讀思考:表達了作者什么心愿?

師:續接一句:將來啊/鄉愁是一座長長地橋/你來這頭/我去那頭。

香港和澳門如今已經回歸了,但是,臺灣至今仍然與大陸隔海相望。實現祖國統一,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一國兩制”不僅適用于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同樣也適用于解決臺灣問題。我們希望在海峽兩岸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將來,臺灣回歸祖國的懷抱,中華民族早日實現大團圓。

第四篇: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三學習主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12課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教學設計3

第12課 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1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記住誰在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了解中共十三大制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依據和基本路線的內容。記住誰在中共十四大上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概括,并將其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方針。記住中共十五大召開的時間和大會的主題。記住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新世紀新階段的奮斗目標,理解十六大召開的歷史意義。了解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他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其重要地位。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本課的學習,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即鄧小平理論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的閱讀、 理解和歸納知識的能力。

通過課外收集、整理有關鄧小平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作出的貢獻,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并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使學生明白: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引和理論的創新。

充分認識鄧小平為創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所作出的歷史性的貢獻,使學生對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產生認同感,讓學生發自內心地緬懷鄧小平的豐功偉績。

通過學習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奮斗目標,使學生了解未來生活的美好藍圖,明確中國未來的奮斗方向,樹立為實現這一美好前景奮發努力的目標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2重點難點

一、重點: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偉大旗幟,開創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二、難點:1.鄧小平視察南方的談話2.本課所涉及的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 3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情景導入

1 為什么說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建設成就日新月異、輝煌燦爛。) 活動2【講授】新授

新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特色”就是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實行改革開放。鄧小平在這個過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的提出

中共十二大鄧小平首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目標。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在北京舉行。這次大會是在粉碎“四人幫”之后,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撥亂反正的偉大勝利的情況下召開的。在開幕詞中,鄧小平回顧“七大”以來黨的歷史時指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鄧小平在這里突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個本質特征: 一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二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本本”出發;

三是堅持走自己的路。因為學習、借鑒別國的經驗不能代替自己的創造,不能代替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極大地鼓舞了全黨和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決心和信心。鄧小平的開幕詞成為這次大會的指導思想,也是整個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

中共十三大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闡述。 早在1979年9月,葉劍英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就指出,我國還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還不成熟、不完善,經濟和文化不發達,搞社會主義有一個從初級到高級的過程。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于初級階段。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也與時俱進。1987年黨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2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括這樣兩層意思: 一是肯定中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 二是中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于初級階段。

并不是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要經歷這個階段,但像我國這樣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就是必要的歷史階段。

黨的十三大提出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為什么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因為我國生產力落后,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就背離了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堅持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實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根本保證。

黨的十三大還規定了我國經濟發展三步走的戰略,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劃了新的藍圖。

二、鄧小平視察南方的談話 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的背景:

一是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國際上發生了巨大的**。1989年-1992年,東歐8個社會主義國家掌權多年的共產黨紛紛喪失政權,蘇聯也在1991年宣告解體,15個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

二是1989年國內的嚴重**平息后,人們對如何深化改革產生了懷疑和困惑。有的認為應當把反和平演變與經濟建設并列為中心,甚至用反和平演變這個中心去沖擊經濟建設;有的認為搞市場經濟就是搞資本主義;有人擔心改革開放會滑向資本主義。中國面臨著向何處去的重大問題。中國既不能走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和蘇聯走過的使社會主義垮臺的道路,也不能回復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以“階級斗爭為綱”的老路,只有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才能把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的內容:

1.強調必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認為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 2.強調“發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

3.明確提出姓“資”姓“社”的三條標準。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滅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3 鄧小平的重要談話,總結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經驗,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解放的一些認識問題,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向前發展。

三、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

中共十四大的功績,即江澤民對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概括.確定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方計。重點強調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鄧小平不幸逝世,

江澤民在鄧小平追悼大會上的致詞,高度評價了鄧小平對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貢獻。

繼承鄧小平遺志、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的黨的十五大的召開。

黨的十五大第一次使用“鄧小平理論”這一科學的稱謂,明確提出要把這一理論作為指引黨繼續前進的旗幟。江澤民在大會上指出,旗幟問題至關緊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在當代中國,除了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的鄧小平理論外,沒有別的理論能夠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黨的十五大在世紀之交的關鍵時刻,給中國人民指出了前進的方向。

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歷史性盛會

中共十六大召開的時間和提出的奮斗目標。2002年11月在北京召開的黨的十六大,是進入2l世紀以來中國共產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可以說是舉世矚目。會議全面總結了1989年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經驗,提出了在本世紀頭二十年的奮斗目標是: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 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容和地位。

1.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不僅是適應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而產生的,而且從它誕生以來的一切奮斗,都是圍繞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一根本任務而進行的,所以它始終代表了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

2.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代表著先進的社會生產力,代表著社會發展的趨勢與方向,黨的性質決定了它必須沖破各種舊文化的束縛,為社會發展、

進步鋪平道路。而黨的根本任務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這又必然要求它不斷調整

4 和沖破一切阻礙和束縛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以及相應的政治關系和思想文化關系,建立和建設新型的文化,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因此,從總體上來說,黨是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代表,是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代表,也是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代表。

3.中國共產黨把人民利益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首先是由我們黨的階級性、先進性和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性質決定的;其次,是由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的,它始終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后,教材點明了中共十六大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發展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強調指出這是一次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新世紀的歷史盛會。 思考: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提出的依據是什么: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提出的依據是中國社會的現狀:一方面經濟有很大發展;另一方面,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居世界后列。

10億多人口,8億在農村。農村基本上還是手工生產。工業較落后,貧困地區存在,科學技術水平普遍不高。鑒于此,黨從實際出發,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我國經濟發展三步走的戰略是什么?我國現在已進入什么階段

1:我國經濟發展三步走的戰略是: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水平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l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我國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前兩步戰略目標,現在正在努力實現第三步目標。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者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容

1: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準確把握時代特征,科學判斷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集中全黨智慧,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洋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逐步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于這個問題,學生能回答“三個代表”的提出者是江澤民即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容是: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鄧小平視察南方的談話為什么會促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鄧小平視察南方的談話解決了當時人們擔心改革開放會使中國滑向資本主義的困惑,明確提

5 出了判斷姓“社”姓“資”的三條標準,并鼓勵大家,改革開放的膽子要放大一點,步子要邁快一點,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為什么要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鄧小平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它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是黨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結論,代表了全國人民的心愿。 為什么鄧小平逝世舉國同悲:

鄧小平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局面,是他使我們富起來,使我們過上了今天的好日子。鄧小平的逝世是黨、國家和中國人民的巨大損失,全國人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第五篇:八年級歷史下冊第六課作業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六課: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作業:

1、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報》報道:河南省遂平縣衛星農業社2.9畝小麥試驗田畝產達3530斤。這篇浮夸報道的出現反映了“左”傾錯誤的泛濫,“左”傾錯誤出現的原因是()

(1)中共八大的指引 (2)對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

(3)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乏經驗(4)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A、(1)(2)(3)B(2)(3)(4)

B、 C(1)(2)(4)D(1)(3)(4)

2、“誰說我們笨,不如西洋人?有了總路線,英美落后塵。”從這首“大躍進”時期的口號中,我們可以獲取的歷史信息有()

(1)高指標、瞎指揮嚴重泛濫(2)“共產”風盛行

(3)全國陷入**(4)人們充滿了迫切要求改變經濟落后的愿望

A、(1)(2)(3)B、(2)(3)

C、(1)(4)D、(1)(2)(3)(4)

3、下列各項中僅憑主觀愿望,不能實事求是的是()

A、“大躍進”運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

C、“一五”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D、中共八大制定黨和人民的任務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芳芳的性幸福生活16章下一篇: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4課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