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服務外包行業發展趨勢

2023-01-18

第一篇:服務外包行業發展趨勢

國際服務外包發展趨勢與中國服務外包業競爭力

(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 某某)

摘 要:隨著新一輪全球產業轉移浪潮的到來,服務業跨國投資發展速度很快,以服務業外包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及研發環節轉移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全球產業結構調整正在興起。在美國、日本和西歐等發達經濟體的跨國公司中,服務外包模式已發展的相當成熟,廣泛應用于IT產業、金融保險、研究開發、人力資源管理、會計法律等專業技術服務領域。 關鍵詞: 服務外包;發展趨勢;競爭力

一、全球服務外包發展的原因與背景

從宏觀背景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導致世界經濟重心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移,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貿易環境的不斷開放,使服務業全球化趨勢愈益明顯。企業可以跨越時空隔閡,到全球尋找質優價廉的生產要素,提高生產效率。而現代服務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主要借助于通訊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在全球的普及對于交流打破時空限制起到關鍵作用,為服務外包的出現并迅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傊?,服務產業全球化是服務外包出現的宏觀背景。

服務產業全球化表現在:世界經濟向服務產業轉型,目前全球服務業增加值已占全球GDP的70%左右;服務貿易迅速發展,占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由1980年的1/7增長到2005年近1/5;服務產業投資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重點,已占全球FDI總額流量的2/3,存量的1/3;跨國公司服務化趨勢明顯,一方面表現為服務型跨國公司的實力不斷增加,另一方面表現為制造型跨國公司向服務型轉變;服務外包成為服務產業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從市場基本面因素看,跨國公司是服務外包主要推動者和實施者,也是發包和接包企業的主體。顧客需求永無止境,更好、更快、更便宜是企業持續面對的壓力,以更低的價格提供更多的功能與服務迫使企業從事離岸外包。

從經濟學角度考察,服務外包的動因主要源于比較優勢利益和規模經濟效應,是斯密的專業化分工理論應用于服務產業的必然結果。

二、全球服務外包發展的規模與特點 (一)當前全球服務外包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般來說,服務外包分為信息技術外包(ITO)與商務流程外包(BPO)。據研究機構GARTNER預計,全球ITO支出2004年為1928億美元,到2008年可增至2442億美元,增長率達26.7%。全球BPO支出2006年全球市場總值達1347億美元,較2005年上升8.3%;到2008年,全球BPO:支出將由2004年的1113億美元上升至1575億美元,增長率41.5%。BPO外包成為服務外包發展中的亮點。

(二)服務外包的市場分布

1.發包市場

就地區分布看,全球服務外包的發包方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主要是美國;在歐洲和亞太地區,主要是西歐國家和日本。美洲占全球ITO與BPO支出最大份額。歐洲,主要是西歐,以及中東及非洲在2005年全球BPO支出中占第二位,為774億美元。2005年,亞太區的BPO外包支出不足全球份額的10%,但增長速度領先全球,根據IDC預測,從2005-2010年,年復合增長率為15.6%,到2010年,將達751億美元,占全球總支出的12%以上。

2.接包市場

目前,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和印度被視為發展最為成熟的離岸ITO與BPO接包市場。中國、菲律賓、墨西哥以及中東歐地區成為強有力的競爭者。

3.服務外包企業

從全球范圍內服務外包提供商看,有實力的服務外包企業主要集中在美國和印度。在全球100強服務企業名單中,前10家有9家屬于美國,來自印度和美國的服務企業數目占70%以上。以2005年為例,全球服務外包企業前100強所做的全部外包業務中,大中小企業所占份額分別為56%、27%和17%。 (三)服務外包的行業分布

從外包涉及的行業看,從制造業到服務業范圍、非常廣泛,其中信息技術行業外包比例最高,達55%;從2006年全球離岸外包100強的離岸業務所涉及的行業分布看,金融行業所占比重最大,為69%;從外包涉及的崗位類型看,以服務外包發包市場規模最大的美國為例,從2000-2015年,辦公室與行政助理崗位占到外包工作崗位總數的50%以上。

三、影響全球服務外包的主要因素 (一)影響全球服務外包的主要因素

服務外包發展的動力源于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從而降低成本提高經營效率,打造核心競爭力。主要制約因素包括服務外包產生的隱性成本與不確定因素、發達國家出于對就業崗位的保護而采取的限制性政策以及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重新抬頭、發包國與接包國之間的語言文化法制環境差異而導致溝通成本、某些服務產品和服務環節自身存在的內在技術約束等以及企業規模的影響等。

(二)服務外包可能產生的風險

服務外包主要存在兩個層面的風險,即企業層面與國家層面。企業層面的風險既可能發生在發包企業,也可能發生在接包企業。國家層面的風險既包括對發包國也包括對接包國帶來的風險。

就企業風險來說,發包企業風險可能存在于不合意的外包后果。接包企業風險主要在于對發包企業依賴性過大,失去核心業務,缺少自主知識產權,被鎖定在價值鏈低端等。

就國家風險來說,發包母國可能導致大量高端工作崗位轉移到海外,致使相關行業的工人大量失業,收入減少,福利下降,在一些具體領域外包可能會降低產業競爭力,影響到這些領域的創新和技術進步。接包東道國風險主要在于外包服務缺乏核心技術和創新動力,不利于技術進步和培育高附加值產業,淪為發達經濟體的附庸。

四、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現狀與特點

中國快速增長的宏觀經濟環境、巨大的制造業市場、優質低廉的勞動力、完備的基礎設施,尤其是日益普及的通信設施以及入世之后在服務領域不斷加大的開放力度,使其日益成為承接跨國公司服務外包的重要目標國之一。目前中國服務外包主要呈現以下幾方面特點:

1、外包市場規模較小,但發展速度較快 以發展較早影響較大的軟件外包為例。印度軟件行業協會年度報告顯示,印度2005-2006財年軟件出口236億美元,主要是外包模式,整個產業產值達296億美元。中國軟件協會數據顯示,中國2005年軟件出口值僅為35.9億美元,其中外包市場僅9.2億美元。中國軟件外包整體規模與印度相差甚遠。

2.服務外包企業競爭力不足

中國缺乏有國際競爭實力的大型外包服務企業。從企業收入上看,印度最大的軟件外包公司的年產值已經超過15億美元,而中國目前最大的軟件外包公司東軟2005年的外包收入僅為0.62億美元。中國外包企業不僅在總體規模上與國際企業差距很大,管理方面也過于粗放,開發流程有待細分,技術人員不成規模。最近一兩年中國軟件與服務外包企業也開始重視質量認證,但仍有較大差距,成為接包國際訂單的不利因素。

3.日本是我國軟件外包主要市場,對美國外包業務快速增長,美國和日本是中國內地最重要的外包出口市場,其次是香港地區與歐洲。

4.跨國公司是中國服務外包中高端市場的重要力量

中國有跨國外企奶萬家左右,是目前國內IT外包服務最重要的力量。作為新一輪全球產業轉移和服務外包模式的主體,它們既是最大的潛在服務外包市場又是頗有實力的外包服務提供商。目前國內技術水平高、合同金額大、合作期限長、合作關系穩定的中高端外包業務,基本發生在外資企業,尤其是大型跨國公司之間。

5.中低端市場,國內外包服務企業發展迅速,實力雄厚的大企業與機制靈活的中小企業各占一半 。

6.外包服務產業加速向第二梯隊城市轉移,有實力的企業開始積極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外包產業的轉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更大程度地節約成本。目前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產業進入迅速成長期,北京、上海、大連、深圳等一線城市已經很難滿足整個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資源,成本上升,產業開始加速向天津、武漢、西安、長沙、成都等第二梯隊城市轉移,區域市場結構逐步分散。

五、基于企業層面的中國服務外包業競爭力分析 (一)中國外包服務業的業務劃分及其所有制格局

1.中國外包服務業的業務劃分

根據我們對各地外包服務業情況的調查,目前中國外包服務業分為兩大類型:信息技術外包(ITO)和業務流程外包(BPO)。

2.中國外包服務業的所有制格局

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我國服務外包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國際知名的從事服務外包的企業紛紛落戶中國,同時本地的一些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也快速成長起來,形成了外資企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共同快速發展的格局。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數量雖然超過了外資企業,但是由于技術能力、管理水平和國際市場開拓能力以及品牌效應明顯落后于外資企業服務外包市場外資企業占據了主要地位。

(二)中國外包服務業的競爭力分析

從企業層面看,中國要成為全球服務外包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其競爭力不僅僅體現在傳統的成本優勢上,還涉及更復雜的因素,而在這些方面,中國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1.競爭性成本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成本最為低廉的國家之一;其巨大的國內市場和較低的工資水平為中國的制造業提供了全球競爭性價格優勢。在外包環境下,中國的成本結構極具競爭力,如中國的成本同印度相比要低11%。

2.客戶互動技能

較強的客戶互動技能,包括英語能力在內的交流技巧,是中國供應商必須大力改善的領域。

3.地理吸引力

中國外包業務與亞太地區時區差異最小,使公司從有效支持中受益,中國還擁有許多掌握日文、韓文等語言的人才,因此,中國戰略性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幾乎所有世界500強公司在中國設立亞太地區的服務外包基地。

4.廣博的行業知識、行業競爭態勢和行業術語知識 要想承接西方客戶的外包項目,就必須掌握有關西方商業環境和商業慣例的相關知識。

5.流程管理與流程再造技能、技術能力、嚴格的交付方法 6.經營理念的轉變

以上分析表明,中國正力爭成為全球ITO和BPO市場的主要競爭者之一。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從根本上提高中國外包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推動其在海外建立全球外包中心,了解全球外包需求方所關注的具體要求。

六、中國服務外包業商業模式與發展趨勢

(一)中國外包服務業的商業模式

1.商業模式一:外資進入

2.商業模式二:尋找國際合資伙伴 3.商業模式三:借力政府國際聯姻 4.商業模式四:設立海外分公司

5.商業模式五:并購

(二)中國服務外包業發展趨勢

1.1TO是中國服務業外包市場中非常重要的方向和內容 2.BPO呈快速發展趨勢,成為外包服務市場上的亮點

參考文獻:

[1]盧鋒.服務外包的經濟學分析:產品內分工視角.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汪應洛.服務外包概論.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3]宗翻.淺述中國服務外包的發展現狀及問題.江南論壇,2008 [4]吳潔.國際服務外包的發展趨勢及對策.國際經濟合作,2007

第二篇:2014年中國運營商競爭加劇,服務外包化趨勢明顯

2014年中國運營商競爭加劇,服務外包化趨勢明顯 智研咨詢網訊:

內容提示:隨著通信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通信技術的不斷更新,通信運營商僅僅依靠自身的員工隊伍來進行網絡建設技術服務,已越來越缺乏經濟性,在技術上也越來越困難。

經過多年醞釀,2008 年5 月工信部、發改委和財政部發布了《關于深化通信體制改革的通告》,并確定了通信運營商重組方案。2009 年1 月,工信部批準中國移動增加基于TD-SCDMA 技術制式的3G 業務經營許可,中國電信增加基于CDMA2000 技術制式的3G 業務經營許可,中國聯通增加基于WCDMA 技術制式的3G業務經營許可。

電信重組完成后,三大通信運營商均成為全業務運營商,重組后的三大運營商各自具有不同的制式特點和發展優勢,但三大運營商的用戶數量基礎卻很不均衡。進入3G 時代以后,通信運營商的資本開支大幅增加,在移動語音和數據業務領域的競爭也更加激烈,通信運營商的盈利能力將取決于信息網絡的覆蓋、質量、保障能力及網絡成本的控制能力。對于處于競爭日益激烈的通信市場的運營商來說,創新無疑更為重要,而降低運營成本的方法之一則是服務外包。采取服務外包的方式,有利于通信運營商集中精力于經營核心服務業務方面,在業務和服務創新方面有更多的投入。

隨著通信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通信技術的不斷更新,通信運營商僅僅依靠自身的員工隊伍來進行網絡建設技術服務,已越來越缺乏經濟性,在技術上也越來越困難。國外運營商率先通過發展服務外包模式,解決了日益繁瑣的網絡維護、支持與優化等業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于我國運營商而言,其未來的業務焦點將集中于符合發展長期戰略、利潤空間較高的綜合信息服務(如應用開發、增值服務等)領域。因此,在網絡規模日益擴大,設備系統越來越復雜的背景下,通信運營商為了提高網絡的穩定性和技術性能,優化管理,提高人均生產率,有效降低成本,將網絡建設技術服務、網絡維護服務等業務外包將是必然趨勢。

內容選自智研咨詢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電信運營商行業全景調研與產業競爭格局報告》

第三篇:服務外包的介紹及我國外包行業的發展

服務外包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是指企業某種產品生產過程內部特定服務活動或流程轉移到外部完成,從而使企業內部工序流程協調轉變為與外部企業之間市場交易。如一個機構把辦公地點保安保潔服務移交給外部專門廠商提供,一所大學把原先內部打印業務室轉移給外部文印圖像公司承擔,一家企業委托渠道廠商銷售其產品等等。從非核心非關鍵業務流程外包到非核心關鍵業務轉移,及至今后更高層面的任務轉換外移,使業務流程外包從ITO(信息技術外包)、BPO(商業流程外包)、KPO(只是流程外包),經歷了一個成長提升商業價值的上午轉變過程。

在服務外包日漸普及的時代企業和各類組織越來越多的面臨這樣的選擇:對于生產和供應過程所需服務投入,是繼續由內部員工或部門提供,還是通過外包方式到外部購買。“做你做得最好的,把其余的外包出去”。

從服務外包范圍看,從地區內和一國內部網絡發展到國際服務外包網絡,離岸服務外包大規模發展。我國大連、上海、北京、深圳等一批城市近年來積極發展服務外包,試圖讓這一新興行業發揮地區經濟新增點功能。印度過去十多年在軟件和服務外包領域驚人表現,能夠對一個大國政治經濟原有均衡態勢改變產生杠桿作用。離岸服務外包快速增長成為服務全球化新潮流重要內容,構成“推平世界”進程的關鍵助動因素【1】。

外包是企業或其他機構在維持特定產出前提下,把過去自我從事的投入性活動或工作,,通過合約方式轉移給外部廠商完成。外包使一個生產供應系統所實現的投入產出關系在組織結構和空間分布上展開為供應鏈或供應網,是一種產出過程所實現的價值增值過程展開為價值鏈或價值網。當代國際分工展現出一個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很多產品生產過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區段和流程,被拆散分布到不同企業在不同空間、地區甚至國家進行,形成以工序、區段、環節為對象的分工體系。

制造外包和服務外包可以依據交易對象經濟屬性差異加以區分。如果外包轉移和交易對象屬于制造加工零部件、中間產品工序活動,或以中間品、半成品、最終產品某種組裝或總裝為對象活動,則屬于制造外包,如果轉移對象是作為投入的服務性的活動則是服務外包。服務外包是把原來在企業內部提供的服務性投入活動,通過正his或

非正式的“服務水品合約”轉移給外部廠商去完成的現象。服務外包是原先通過企業內部協調組織的服務性投入活動,轉變為通過市場合約方式聯系的活動。服務外包依據其對象產業部門差別分為兩種基本形態。一是以服務品作為核心產出生產系統中,部分非核心生產性服務工序和流程有內部承擔轉移為外部提供。二是以制造業或服務部門以外其他產業部門中,特定產品生產過程包含的工序性和支持性服務流程由內部承擔轉移到外部提供。與企業外包服務流程具有鏡像關系的演變,是一些企業專門為市場提供專業化服務流程,甚至包括有的企業在原先特定輔助性服務活動基礎上承接類似外包業務,并逐步發展出新的核心服務提供業務,從而推動當代企業組織結構與生產方式變革。服務外包基本對象是生產性服務流程,服務外包變革本質在于把企業內部協調關系轉變為市場機制協調的企業之間(B2B)關系。

近年來,以服務外包、服務貿易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世界產業調整正在興起,為我國發展面向國際市場的現代服務業帶來新的機遇。中國是服務外包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2007年中國的軟件出口與服務外包達到了102.4億美元,增長69%,占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的12.46%。根據易觀咨詢的統計顯示,2007年中國離岸軟件外包市場的規模達到了146億人民幣的規?!,F在,中國已經成為了國際服務外包市場的重要競爭者及主要目的地。

對于服務外包的發展,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為服務外包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尤其是國務院相繼發布《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和《振興軟件產業行動綱要(2002年至2005年)》兩個重要文件,以及科技部的“中國軟件歐美出口工程”的加快實施,極大地推動了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

但是,在全球服務外包市場中,中國所占份額不到5%(印度大約在45%左右),目前尚未確立自身在全球市場激烈競爭中的戰略地位。與國際領先外包目的地(印度、愛爾蘭等)相比,中國企業在人員素質、服務交付、品牌建設、客戶資源等關鍵能力上均存在較大差距。如何針對我國國情特征,提升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自身承接能力和獨特的競爭優勢是需要迫切解決的理論研究與產業實踐問題。重點從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產業結構、服務外包提供商的競爭能力以及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等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理論與實證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提升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對策

建議。

為了更好地理解中國服務外包業的發展現狀,首先應該從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內部結構分析著手。從業務類型、離岸市場以及企業類別這三個方面詳盡探討,并發現我國服務外包產業仍然存在以ITO為主,BPO為輔;以對日外包為主,歐美外包為輔;以外資企業為主,本土企業為輔等結構化問題。

另外,在中國BPO雖然剛剛起步,但是BPO業務已經有了長足進步,無論從業務規模、還是從企業數量來看均占到了一定比例,并且發展速度較快;在對日外包占據了半壁江山,歐美外包穩步發展,國內市場得到重視。從本次調研的情況分析,服務外包排在前三位的市場是:日本、歐美、國內、其他地區。從數據中可以發現日本仍然是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最重要市場。但是,可喜的是來自歐美市場的外包份額正在穩步快速地上升,并且根據實地訪談反饋來看,一些優秀企業正在逐步將從事對日外包業務所積累的服務能力、財務資源投入到承接來自歐美的離岸外包業務。

另一方面,更為值得關注的是國內市場也越來越得到了服務外包公司的重視,并且也在有計劃、有步驟地開發高端市場及優質客戶,其市場份額及重要性也在穩步上升。換個角度來看,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機會一定不能錯失。服務外包企業通過承接海外業務,不斷增強自身的能力,也更有利于參與國內市場的競爭。

中國服務外包業務目前主要來自日本,較多屬于詳細設計、模塊編程及軟件測試等低端業務。與國際領先外包承接地相比,中國企業在競爭能力上還存在較大差距。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外包業會不斷完善,迅猛發展壯大。

引用文獻

【1】 費里德曼.馬托斯(2006):《世界是平的-21世界簡史》

第四篇:發展納稅服務外包的建議論文

當前,《全國稅務機關納稅服務規范》2.1版(以下簡稱《規范》2.1版)已落地運行,標志著納稅服務邁向“車同軌、書同文”的新時代,這無疑為發展推行納稅服務外包提供了契機。

一、我國納稅服務外包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當前全國納稅服務發展呈現出你追我趕不斷創新的新態勢,尤其是近年來納稅服務方式網絡化、服務手段社會化、服務支撐信息化,納稅人的滿意度不斷提高,稅收征納呈現和諧互動的良好局面。如我國東部沿海某市稅務部門將12366納稅服務熱線向社會外包,推行專業化流水式管理,做到“來有問聲,答有謝聲”,咨詢答復的滿意率大幅度躍升;解放出來的窗口稅務干部集中到風險監控等稅源管理崗位,又提升了風險管理的質量。山東省某稅務機關將發票領用等非執法性業務委托給第三方,簽訂代收代售協議,明確委托方和受托方義務,讓發票及時到達納稅人手中,讓納稅人免受奔波之苦。江蘇省某省轄市地稅局將納稅人學堂外包,將新辦企業輔導工作11個環節中的5個環節外包給有較高資質的稅務師事務所獨立承擔,并對其實行嚴格的考核,使納稅輔導的精準性大為提升,納稅人自主辦稅能力得到提高。從全國面上來看,將辦稅服務、咨詢服務、輔導服務和維權服務等非核心業務實行外包,實現納稅服務社會化運作,將是今后一段時期納稅服務工作發展的重點內容。鑒于此,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組織應未雨綢繆,立足前瞻性,對服務外包的內容進行科學歸類,才能占領制高點,從根本上把握推行納稅服務外包工作的主動性。不能回避的是,當前稅收征管實踐中,納稅服務外包出現了兩種傾向。一方面,有些地區稅務部門將納稅服務全面推向市場,實行社會化運作,尤其是將納稅評估等一些涉及執法性的業務向社會外包。更有甚者,有些地區將稅務稽查業務外包,引來了極大爭議,事實上也增加了執法部門、納稅人以及中介組織三方的風險,為和諧征納關系的構建埋下了隱患。另一方面,又有一些地區固步自封,將全部納稅服務業務抓在手中,甚至將社會化服務都納入日常管理,沒有把握稅務機關的服務邊界,導致“不該管的管不了,該管的管不好”,稅務機關不能有效將有限的稅務資源集中到稅源管理上。

二、《規范》升級與實施納稅服務外包的可行性分析

20**年10月《納稅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1.0版落地,本著“最大限度便利納稅人、最大限度規范納稅人”的理念,以縣級稅務機關為突破口,定位于前臺服務,明確了9類72項212個服務事項1120個服務規范,著力打通服務納稅人的“最后一公里”。經過5個月的試行,邊試邊改,貫徹依法治稅、簡政放權的大政方針,2015年3月推出《規范》2.1版。新升級的規范堅持流程更優、環節更簡、耗時更短、效果更佳,充實完善了規范內容,運行范圍覆蓋省、市、縣三級,納稅服務規范的可量化、可操作性為納稅服務外包帶來利好。

(一)《規范》權利職責清晰,為制訂服務外包的標準提供了參考

自納稅服務概念提出以來,各地稅務機關積極推進納稅服務工作,創新了很多實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同時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各地出臺的服務制度相對零散、水平參差不齊;服務過程中過度遷就納稅人,可能造成服務越位,不僅模糊了征納雙方的職責,也極大消耗了行政成本;一地一標準的狀況使得跨區移動的納稅人難以適從,頗有“車不同轍、書不同文”的困惑,跨區域的大企業集團更有此感觸?!兑幏丁返某雠_,利于在全國范圍內做到一把尺子對待納稅人、一個標準服務納稅人,結束納稅服務的“戰國”時代?!兑幏丁饭舶?部分內容,既從稅務登記、稅務認定、發票辦理、申報納稅、優惠辦理等方面規定了征納雙方涉稅事項中的權利義務,還從宣傳咨詢、權益維護、文明規范方面規定稅務機關為保障納稅人權利和納稅人維護自身權益的事項。權利義務的清晰界定,極有利于制訂服務外包的標準,完成納稅服務外包的基礎工作。稅務師事務所等涉稅中介機構應以此為契機,積極參與納稅服務外包的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二)《規范》事項分類升級,為做實服務外包的內容提供了指南

《規范》2.1版依然立足稅務部門的前臺服務,涵蓋納稅人依申請和稅務部門依職權的服務事項,具體包括9類76項236個服務事項1372個服務規范,相較于1.0版增加了252個服務規范。每一類包括概述和每個服務事項的業務描述。規范的分類有利于實現業務剝離,制訂納稅服務外包的指導目錄,完成納稅服務外包的基礎工作。如,稅務登記規范包括設立登記、變更登記、停復業登記、注銷登記、遺失補辦、報告備案登記、報驗登記、非正常戶處理。稅務登記規范按稅務登記流程來設計,其中的設立登記、變更登記取消了行政審批,就可以考慮將此業務剝離出來納入外包范疇。

(三)《規范》業務流程流暢,為推進服務外包的運行創造了條件

《規范》對每個服務事項的業務描述和報送資料作出規定之外,還以簡單清晰的基本流程圖描繪了納稅人辦理該項業務所需要經過的流程環節,以及不同情況下征納雙方的應對措施。比如辦理設立登記時,稅務機關需要核對資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或者填寫內容是否完整,如果符合要求,繼續走程序;如果不符合,一次性提示納稅人應補正資料或不予受理原因。使征納雙方可以更加明白業務辦理的步驟以及辦理時限,利于操作量化和促進公眾監督?!兑幏丁?.1版新增省市稅務機關規范事項和地稅業務規范事項,明確事項按國地稅、省市縣、審批類等區分標注,便于基層操作。同時規定了每個服務事項的責任主體,基本規范和升級規范都寫明稅務機關內部各部門的義務和辦理時限,有利于業務的順利銜接,也利于納稅服務的承包方依法依據履行服務外包義務,與其他部門實現無縫鏈接和透明化操作,利于納稅服務外包運行流暢。

三、推行納稅服務外包的對策和建議

當前,房地產稅、個人所得稅改革正向縱深推進,可以想象,未來將有海量的自然人納稅人涌現,這為服務外包提供了無比廣闊的市場。為此,涉稅中介組織要把握《規范》不斷升級的契機,在實施服務外包的過程中,準確有效地推動納稅服務高質量有效運作,著力構建一套系統完備、流程嚴密、運行有效的外包規范。

(一)創新納稅服務的外包理念

推進納稅服務外包的首要之舉是轉變納稅服務只能由稅務部門提供的傳統觀念。政府購買服務是國際上的普遍做法,政府采購支出不僅僅針對貨物,借助社會力量滿足繁多的社會需求、開啟PPP模式已是一種潮流。納稅服務作為政府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要善觀大勢、順應服務型政府的改革潮流。經濟的發展使得納稅人對納稅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對納稅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僅僅依靠稅務機關單一渠道主動提供服務難以緩解納稅服務供給矛盾。因此,稅務部門可以將部分簡單、重復、工作量大且不涉及執法的非核心業務實行剝離出去,交給具有合法資質的提供商處理,從而將有限的稅務資源集中到稅源管理,為實現稅收現代化保駕護航。

(二)確立納稅服務外包的原則

納稅服務外包可以破解稅務機關“單一路徑依賴”問題,更好地實現“始于納稅人需求、基于納稅人滿意、終于納稅人遵從”的納稅服務總目標。但也需要看到,服務外包有其局限性。比如,稅務機關內部信息和納稅人部分信息保密,難以與承包方共享,導致信息不對稱;承包方良莠不齊容易造成服務事項脫節、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為此,確立科學的納稅服務外包原則是必要的。其一,堅持適度原則。嚴格區分執法和服務的權限,純粹服務的業務可以外包,但執法業務絕對禁止外包,將外包范圍限于非執法性活動。其二,堅持平穩原則。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實踐中摸索,把握推進的節奏,及時總結階段性成果,找出經驗教訓,成熟之后再推廣、推出下一步改革計劃,增強納稅服務外包工作的可持續性。

(三)注重納稅人需求分析應用

當前,納稅服務工作或多或少還存在著淺層次、形式化、被服務等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納稅人的期望和需求缺乏全面的調查了解和深入的研究分析。因此,中介機構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對納稅人服務偏好進行詳細調查和深入分析,根據調查和分析結果提出加強和優化納稅服務的相關意見,并將調查和分析結果提供各地稅務機關參考,使推出的納稅服務平臺和方式能夠更符合納稅人的喜好和使用習慣。以需求調查和分析結果為導向,不斷改進基層納稅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

(四)制訂服務外包的程序規則

服務外包要有實施、有運行、有考核,就必須有賴于實施的運行程序。因此,涉稅中介機構要結合自身實際,切合涉稅服務和涉稅鑒證的服務特點,構建一套適合自身運行特點,符合納稅人期待和稅務部門要求的程序規則。一要嚴格遵守《國家秘密法》規定,加強保密管理,增強發包、接包、分包、轉包等服務環節的信息管理,促進服務外包的規范運作。二要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法》運作,依法進行招投標。三要密切關注《規范》升級狀況,及時作出適應性調整,將涉稅風險控制在最低限度。

(五)嚴格服務外包的監控管理

對納稅服務業務外包監控可以從兩方面入手。從稅務部門的角度來說,要明確各環節職責權限,利用可控手段對外包行為實施監控,可以對每項業務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在此基礎上,通過績效考評控制、內部報告控制、外包風險評估控制等方法分別考評外包服務的質量,并通過量化考核指標,設定績效考評指標體系來考評外包服務的效率。從涉稅中介機構的角度來說,要在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涉稅中介內部從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完善激勵機制和人性化管理三方面入手,持續完善納稅服務的外包糾錯機制,形成符合服務外包特點的行業文化。

第五篇:武漢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情況

2006-10-26 15:46:33 岳陽網

一、發展現狀:

2005年,武漢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總收入108.23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49.5%,其中軟件收入76億元,信息服務業收入32億元,軟件出口額1.3億元(其中嵌入式軟件8000萬美元),與上年相比增長70.9%。今年1—6 月,武漢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的收入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

2005年全市軟件及信息服務企業總數達到510多家,其中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2家;外資企業、歸國留學人員創辦的軟件企業有109家。擁有8家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這些企業中有7家通過CMM3認證,2家通過了CMM2認證,120多家軟件企業通過了ISO9000認證,285家通過了雙軟認證,48家通過計算機系統集成資質認證。軟件人員達3萬人。

二、武漢市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

(一)基礎設施條件良好,綜合成本優勢明顯:

武漢位于中國中部,地處京廣鐵路大動脈與長江黃金水道交匯處,是全國交通樞紐。在通訊網絡方面,是全國電訊數據業務八大節點和全國移動通訊八大匯接中心之一,是華中地區最大的光纖通訊匯接中心,能夠方便快捷地與全球2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通訊聯絡和信息交流 。

武漢綜合成本優勢明顯,水電充足,市內交通方便,無論是用房用地,公用事業服務、食品及其他生活資料價格及勞動力成本,在中國特大城市中都是成本最低的城市。而降低成本正是國外廠商將業務外包出來的重要因素。

(二)武漢市政府支持力度大,產業發展環境良好:

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漢市委、市政府關心和重視軟件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先后頒布實施了《關于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實施實施意見》、《關于軟件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軟件產業發展有關鼓勵政策的實施意見》等政策,另外,《關于鼓勵外包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正在制訂。

(三)人力資源豐富,能過滿足服務外包產業不斷增長的人力資源需要:

武漢市是我國重要的軟件人才培訓基地。市內有普通高校52所,其中8所為教育部重點大學,45所院校設立了計算機與信息相關專業,還有3家國家級示范軟件學院。每年的縣官專業畢業生超過4萬人,金融、商務、外語等外包產業相關人數達到3萬人。專門對外包產業的語言培訓機構有12家。

(四)科技實力雄厚,軟件自主創新能力突出,為外包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武漢是我國軟件領域重要的自主研發基地,有從事軟件領域相關的國家級科研機構1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8個,國家軟件測試中心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6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3個,擁有兩院院士51名,其中軟件領域院士12名。

武漢市在空間信息技術、制造業信息論、信息安全、網絡通訊等領域的軟件研發和產業化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五)產業門類齊全,布局完善,有利于服務外包也得發展

武漢市產業形態豐富,金融市場發達,文化產業也在逐漸興起?,F代制造業、光電子信息產業、汽車設計和汽車電子產品研發、金融、電信和電力行業都很發達。

三、武漢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

(一)總體目標

“十一五”期間,武漢市將抓住服務外包行業由國際向國內轉移,由沿海向內地轉移的契機,通過實施服務外包產業國家化戰略和區域品牌戰略,不斷改善發展環境,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外包企業,培育本地骨干企業,促進外包企業從產業集聚向產業集群優化發展。

(二)目標產業

1、信息技術外包(ITO)應用軟件開發與服務、嵌入式軟件開發與服務、其他服務;

2、業務流程外包(BPO):吸引國內外知名公司在武漢開展BPO業務。其中包括:呼叫中心、金融和財務技術支持、消費者支持服務、營運流程外包等。3、研發中心:充分發揮武漢科技實力和人力資源的優勢,培育本地外包研發企業,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在武漢設立研究開發中心,重點發展汽車整車設計和汽車電子的研發,光電子、通訊產品和制造業嵌入式軟件研發,空間地理信息、信息安全、制造業信息化等領域軟件研發,集成電路設計和制作等。

4、外包人才培養:進一步發揮武漢教育資源的優勢,重點發展外包相關產業人才的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服務,培養外包產業發展所需的技能型和業務型人才。

(三)人才目標

到2010年,服務外包從業人員達到10萬人,軟件專業在校生人數達到15萬人,年畢業生人數達到5萬人,職業技術培訓每年人數達到6萬人次。

(四)企業目標

引進培育1—2家員工超過5000人的大型服務外包企業,10家員工超過千人的本土服務外包企業。

(五)市場目標

以歐美市場為重點拓展方向,鞏固日本市場,發展離岸外包,拓展本土外包。

四、武漢市在推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制定專項鼓勵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政策,推進外包產業發展

根據有關國家政策精神,針對服務外包產業特點,借鑒其他城市經驗,制定推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政策。湖北省、武漢市和東湖高新區聯合設立了1億元的軟件產業發展專項基金,用于鼓勵支持外包企業軟件研究開發,對進入園區內的企業實行土地房租優惠政策;科技中小型企業貸款平臺優先為外包企業提供政策貸款、貼息貸款、政府擔保貸款等融資支持;對外包人才培養、引進進行資助;對外包人才戶口遷移、住房等方面實行優惠;對突出貢獻人才進行獎勵等。

(二)建設外包產業公共技術和服務支持平臺,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湖北省、武漢市與東湖高新區共同投資7700萬元,建設了“湖北軟件與測試公共服務平臺”,該平臺借鑒了其他地區的建設經驗 ,除了提供軟件研發和測試等技術服務支持外,重點突出了人才資源服務及外包協作服務功能。

(三)實施外包人才專項培養計劃和軟件英才計劃

在外包產業發展基金中設立1000萬元培訓基金,專項用于鼓勵支持大學和各種培訓機構與外包企業合作,有針對性培養外包人才。加強大學與外包企業的合作,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重點院校為大四學生設立了專業外包課程,并進行技能培訓;對高層的軟件人才進行專項獎勵等。

(四)加強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外知名外包企業落戶武漢

認真研究和密切跟蹤跨國公司服務外包企業的投資動向和投資特點,主動適應和滿足跨國公司的投資需求,尋找和把握大項目的引資機會,通過引進大企業、大項目輻射帶動本地外包產業的發展。

(五)引進專業化的園區建設開發服務機構,加快服務外包專業園區的建設,盡快形成服務外包企業集群

2006年7月,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與大連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重組“武漢軟件產業基地有限公司”。目前武漢光谷軟件園已完成25萬平方米的建設任務,2007年底軟件園將全面建成,屆時建筑面積將達到 60萬平方米。同時我們正在策劃建設占地面積5平方公里的軟件城,將會聚集400家企業、10萬從業人員,年銷售收入400億元。

目前武漢市正積極向商務部申報“國家服務外包基地”,東湖高新區申請作為“千百十工程”示范區。我們希望通過“國家服務外包基地”的建設,推進武漢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和

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懇請商務部對武漢市申報建設“國家服務外包基地”給與大力支持。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下一篇:法庭創先爭優活動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