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數據分析報告格式范文

2023-03-23

數據分析報告格式范文第1篇

以太網作為一種原理簡單,便于實現同時又價格低廉的局域網技術已經成為業界的主流。而更高性能的快速以太網和千兆以太網的出現更使其成為最有前途的網絡技術。以太網的幀是數據鏈路層的封裝,網絡層的數據包被加上幀頭和幀尾成為可以被數據鏈路層識別的數據幀(成幀)。雖然幀頭和幀尾所用的字節數是固定不變的,但依被封裝的數據包大小的不同,以太網的長度也在變化,其范圍是64~1 518 B。用戶數據報協議(User Data Protocol,UDP)是與TCP相對應的協議。它是面向非連接的協議,它不與對方建立連接,而是直接就把數據包發送過去。UDP適用于一次只傳送少量數據、對可靠性要求不高的應用環境。它的通信效率高,但它的可靠性不如TCP協議高。TCP是面向連接的通信協議,通過三次握手建立連接,通信完成時要拆除鏈接,只能用于點對點的通信。它是一種可靠的數據流服務,采用“帶重傳的肯定確認”技術來實現傳輸的可靠性。該協議將包排序并進行錯誤檢查,數據包中包括序號確認,對未按照順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損壞的包可以被重傳。以上的機制有效地保證數據傳輸的正確性[3]。本文是在以Kam500作為前端數據采集系統,經由網絡交換機對Kam500采集的飛行數據進行打包發送到數據記錄器,記錄器以PCAP格式對采集的網絡數據包進行記錄。

1 PCAP格式文件結構概述

1.1 PCAP文件的整體結構和頭結構

PCAP格式文件的整體結構及PCAP頭的結構如圖所示。

PCAP文件頭24 B各字段說明:

Magic:4 B 0x1A 2 B 3C 4D,用來標示文件的開始;

Major:2 B 0x0200,當前文件主要的版本號;

Minor:2 B 0x0400,當前文件次要的版本號;

This Zone:4 B,當地的標準時間;

Sig Figs:4 B,時間戳的精度;

Snap Len:4 B,最大的存儲長度;

Link Type:4 B,鏈路類型。

1.2 Packet包頭和Packet數據組成

PCAP格式文件中數據包的組成與數據包頭的結構如圖2所示。

字段說明如下:

Timestamp:時間戳高位,精確到s;Timestamp:時間戳低位,精確到μs;

Timestamp:時間戳低位,精確到μs;

Caplen:當前數據區的長度,即抓到的數據幀長度,由此可以得到下一個數據幀的位置;

Len:離線數據長度,網絡中實際數據幀的長度,一般不大于Caplen,多數情況下和Caplen數值相等。

Packet數據即Packet(通常就是鏈路層的數據幀)具體內容,長度就是Caplen,這個長度的后面,就是當前PCAP文件中存放的下一個Packet數據包,也就是說:PCAP文件里面并沒有規定捕獲的Packet數據包之間有什么間隔字符串,下一組數據在文件中的起始位置。需要靠第一個Packet包確定。最后,Packet數據部分的格式其實就是標準的網絡協議格式。

2 軟件的設計思路及結構框圖

2.1 軟件設計關鍵技術

因網絡數據包在網絡鏈路中傳輸可能出現時間滯后,數據順序打亂甚至丟包等問題。為了解決在數據解析當中,解析數據在時間上是順序,經過多次軟件調試試驗,選擇定長時間5 s為時間窗,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排序輸出,保證了因網絡延遲導致的采集數據點回跳的問題。對于第N個時間窗出現N-1個時間窗的時間點參數,本程序進行了剔除。在網絡數據包解析過程中,采用了內存映射技術,通過內存映射建立了原始網絡數據包到內存的映射,然后讀取原始數據進行提取分析處理。該方法因減少I/O操作時間,有效的提高了處理速度,能提高處理速度20%~30%。

2.2 軟件設計結構框圖

該分析軟件采用模塊化設計思路,實現對KAM采集器采集,網絡傳輸的數據的分析處理。軟件主要包括三個模塊,分別為PCAP頭信息分析模塊,數據提取、校準、計算輸出模塊及參數校準信息提取模塊。通過解析PCAP頭信息結構,提取到參數數據的原始碼制數據,然后根據提取的參數校準信息,對參數進行校準,計算輸出物理量數據。軟件的結構框圖如圖3所示。

3 網絡包數據分析軟件設計

3.1 軟件主程序設計

該軟件通過分析PCAP格式文件對數據進行解析提取,首先解析PCAP頭結構,按照頭結構來尋找文件開始標識,并確定數據包的鏈路類型,進行文件的頭結構解析處理。其次解析網絡數據包的包頭,確定數據包的長度,讀取一個指定該長度的完整的數據包結構,該長度的數據包含以太頭結構,目的和源端物理地址、IP地址、端口號等信息,然后是接收的指定傳輸協議和長度的塊數據,最后按照提取參數信息提取參數的采集數據,輸出結果數據文件,其主流程圖如圖所示。

3.2 提取參數信息分析

在網絡數據包的分析軟件中,對所要提取參數數據需提供基本的參數信息,比如參數的位置、長度、參數取位、校線、校準方式以及結構體的參數信息等,通過提取參數信息確定參數數據信息,來提取參數數據。提取參數信息的分析是網絡數據包數據提取的基礎。其參數分析的流程圖如圖5所示。

4 軟件的測試

在基于PCAP格式的以太網包絡數據分析軟件設計的基礎上,對該軟件進行了軟件的功能、效率、正確性、處理異常的能力等方面進行了測試,經過測試改進,該軟件運行正常,并能夠正確的解析PCAP格式的以太網數據包數據。該軟件的運行界面如圖6所示。

5 結語

本文在VC軟件開發環境下實現了基于標準以太網傳輸的PCAP格式的網絡數據包分析處理軟件的設計。并對該軟件進行了軟件測試工作,經過設計和測試,該軟件能夠有效地處理分析基于以太網傳輸的采集的PCM數據,實現了網絡包形式的PCM數據解析,為飛行試驗中基于網絡采集的試飛數據處理提供了方便。

參考文獻

[1]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航空武器裝備飛行試驗指南[M].西安: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2010.

[2]彭國金.非機構化海量網絡數據處理技術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11,34(14):121-123.

[3]付建民.計算機網絡技術[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

[4]白喬,左飛.把脈VC++[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5]LIPPMAN S B,LAJOIE J,MOO B E.C++Primer中文版[M].4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數據分析報告格式范文第2篇

測井儀器來自不同的廠商,測井數據存儲格式多樣及不同測井解釋平臺間的數據格式不兼容,限制了測井數據的使用與共享。

本文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分常規和以核磁共振成像測井為例的特殊測井系列分析了國內外主要測井數據格式存儲方式特點,總結了國內學者在測井數據格式轉換技術方面的研究進展,并分析了測井數據格式轉換技術的發展方向。

1常規測井數據文件格式

1.1 ASCII標準

測井ASCII標準文本存儲格式,包括LAS、TXT、DAT等, 是測井數據存儲使用最廣泛格式和行業標準。優點在于記錄的測井數據便于用戶閱讀與數據交換,缺點是占用存儲空間大。主要用于測井解釋系統數據輸出和數據緩存,野外記錄測井數據一般不用該格式。

該類型一般都包含文件頭和數據兩部分,在文件頭部分通常有井信息、起止深度、采樣間隔、曲線名及曲線排列順序等,數據部分是各深度點的各曲線的對應值[3]。常見的兩種方式如圖1所示。

1.2非ASCII標準

非ASCII標準格式測井數據是以二進制存儲的數據類型, 主要有XTF、DLIS、WIS等。

1.2.1 XTF

XTF文件是貝克休斯公司ECLIPS5700數控測井系統采集和e Xpress處理解釋用的數據格式(見圖2)。XTF文件中最小的組成單元是記錄,每個記錄的長度均為4 096字節,由標題塊和數據塊兩大部分組成。標題塊通常包括8個記錄,數據塊緊跟標題塊后,包含的曲線條數記錄個數由曲線的深度范圍來定[3,4]。

1.2.2 DLIS

DLIS文件是斯倫貝謝公司采用的一種測井數據記錄標準, 用于成像測井。這種數據格式具有與機器無關、自描述、語義可擴展以及可以高效處理大數據量等特點[7]。

該類型測井數據包含存儲單元標識、磁帶標記、磁帶起始記錄、磁帶結束警告、可見記錄長度、格式版本、邏輯記錄片段號等。從圖3可見,DLIS物理格式包含3部分:邏輯格式(Logical Format)、不可見封裝(Invisible Envelope)、可見封裝(Visible Envelope)??梢姺庋b又包含3部分:存儲單元標簽(SUL),可見記錄長度(VRL),格式版本(FV)。

1.2.3 WIS

WIS測井數據格式是根據我國勘探開發測井數據的特點而設計的具有獨立自主版權的一種測井數據記錄格式,應用于國產軟件Forward和WATCH平臺。它采用獨立曲線對象的數據結構。

WIS文件包括三個部分:文件頭、對象入口和數據體。 數據存放以塊為單位。WIS文件能存放三種類型的對象,根據對象的類型分為通道對象、表對象和流對象[6]。

2特殊系列測井數據格式

隨著測井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井應用了包含核磁、 聲波、電法在內的成像測井。與常規測井數據相比,特殊系列測井數據量更大,數據存儲方式更為復雜。本文以核磁共振成像測井為例進行介紹。

核磁共振成像測井是用于裸眼井的測井成像技術,它能直接探測地層孔隙介質中的流體中的氫,能夠提供可動流體、束縛水飽和度等信息。常見的NMR測井數據存儲格式有Halliburton的MRIL系列(CLIS格式),Baker Hughes的MREX (XTF格式)以及Schlumberger的CMR系列和MR-Scanner(DLIS格式)[7]。XTF和DLIS格式上文已經述及,此處主要介紹CLIS格式。

CLIS格式是Halliburton公司Excell 2000測井地面采集系統的數據存儲格式(見圖4)。CLIS文件最小的組成單元為塊, 每個塊的大小為4 096B,由文件信息段和測井曲線數據記錄段兩部分組成。文件信息段長度固定有8個塊,包含了文件名、 井場信息、曲線名、曲線條數、曲線維數、起始深度、結束深度以及采樣率等信息[7]。

3測井數據格式轉換技術進展

格式轉換主要包括2個步驟,一是原始數據格式解編,二是目的格式文件轉儲。解編的原則是:根據每個參數的數據類型和所占字節數準確地讀出每一個參數;根據數據所在的位置和數據類型準確讀取數據值。

3.1常規測井數據文件格式的轉換

戴建軍剖析了716、GMWS、SK88等幾種常見的測井數字資料數據格式[8]。胡佳慶對常用的BIT、LA716、3317、 LIS、DLIS、TIF、ASCII碼等的數據格式及數據格式轉換的方法[9]。胡振平等(2005)以Microsoft Visual C++ 為編程工具, 開發了一套能完成13種格式文件向主要格式的轉換的軟件系統[10]。李震等研究了XTF文件格式向TXT格式轉化的方法, 利用Visual C++6.0編制了轉換軟件[11]。張宮等剖析了WIS格式的存放方式,并用C# 語言編寫了WIS格式轉儲為TXT或Excel格式的軟件,能夠正確地解析出WIS文件中的二維波形測井曲線[12]。郭海敏等利用C# 語言開發了能夠解決LAS測井曲線的合并、換行模式切換以及批量轉換等問題的一套軟件[13]。王慧萍等提出基于特征庫的測井數據格式自動識別與轉換方法,克服了以往測井資料處理系統中人工識別方式或半智能化模糊識別方式的缺點,實現數據格式智能化、自動、 快速、準確識別和解編,提高了數據解編工作效率[14]。張玉海在Delphi2007編程開發工具下,實現了對bit、716、XTF解編,并保存到數據庫中[15]。

3.2特殊測井數據文件格式的轉換

NMR測井回波串采集所使用的頻率、等待時間、回波間隔以及回波個數等參數均由所選擇的采集模式決定。不同NMR數據處理方法需要的參數回波串組合也不同。后期數據處理時需要根據采集模式信息正確識別和提取這些不同參數回波串數據以滿足處理方法對數據的需要。

傅少慶等分析了cls以及DLIS格式中NMR測井回波串數據以及采集模式參數的存儲方法,提出核磁共振測井原始數據存儲應包括所采集的回波串數據和所使用的采集模式相關信息,設計了自己的NMR測井數據存儲格式,并編寫了測井數據格式轉換軟件[7]。

4 測井數據格式轉換技術展望

1)需建立統一平臺

測井數據格式的多樣性需要開發不同格式的解編模塊, 將各種解編模塊統一編制成動態鏈接庫(DLL),并提供統一接口說明,根據數據特征進行自動匹配。

2)測井數據信息可視化

可以檢查數據解編結果,及時發現問題,并配合成圖, 以曲線、二維曲線及變密度,甚至是三維等形式顯示出來。

3)解編轉換快速準確,方法易用,可操作性強

測井數據包含的信息越來越多,對解編轉換方法提出要求,實際工作需要同時處理多井,需支持批量解編。

摘要:在充分調研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分常規和以核磁共振成像測井為例的特殊測井系列分析了國內外主要測井數據格式存儲方式特點,總結了國內學者在測井數據格式轉換技術方面的研究進展,并分析了測井數據格式轉換技術的發展方向。

數據分析報告格式范文第3篇

1 常見的GIS空間數據格式及其特點

1.1 GIS空間數據格式的特點

空間數據是指用來表示空間實體的位置、形狀、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諸多方面信息的數據, 它主要應用是點、線、面以及實體等基本空間數據結構, 空間數據除了具有數據的基本特征之外, 還具有空間特征、屬性特征、時間特征三個顯著的特征, 根據空間數據的特征可以將空間數據分為屬性數據、幾何數據以及關系數據三大類。

作為GIS的操作對象, 雖然這些不同格式的空間數據都具有自身的特點, 但這些GIS空間數據中所有的要素都是以點、線、拓撲面、注記以及實體等形式進行表示, 在不同的軟件中依據要素所包含的屬性信息進行符號化表現。

1.2 常見的GIS空間數據格式

目前, 測繪市場上比較常見的GIS空間數據包含有由ArcInfo軟件生產的E00、Coverage、Shape格式, 由MapInfo軟件生產的Tab、Mif格式, 由MapGIS軟件生產的Wt、Wat等格式, 以及由ArcGIS軟件生產的Mdb格式等等。EPS2008自身的數據格式為Edb格式, 本文主要論述的是怎樣將Edb格式的空間數據與以上幾種常見的其他格式空間數據進行轉換。

2 EPS2008中GIS空間數據的輸入

由于EPS2008是GIS軟件中的一種, 所以針對其他格式的GIS空間數據的導入過程相對簡單, 數據中的屬性信息在轉換為Edb文件時將被替換為模板中定義的同名屬性字段, 在屬性表中沒有名稱對應的屬性字段, 會被存放在外部信息中, 在編輯操作過程中, 都可以被引用。圖1為輸入mdb、edb、e00等格式空間數據時的參數設置對話框, 圖2為輸入dwg、dxf等格式空間數據時的參數設置對話框, 還可以在數據輸入后應用屬性處理功能將數據的屬性字段在外部數據與基本屬性之間相互轉換。

3 EPS2008中GIS空間數據的輸出

EPS2008中GIS空間數據的輸出需要編制腳本來完成, 在腳本中包含以下三部分。

3.1 輸出參數的設定

輸出參數包含輸出數據格式、輸出范圍、注記輸出方式、輸出的路徑名、輸出使用的編碼對照表以及注記分類對照表等等。下面的語句是輸出E00數據的樣例:

3.2 圖層輸出關系的對照

在輸出的腳本中定義需要輸出的圖層的個數、名稱以及輸出圖層名對照關系,

4 數據轉換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 如果輸出的數據為E00格式數據時在數據輸出之前首先需要依據edb數據中符合拓撲關系的面狀要素提取相對應的弧段及面心點, 之后將弧段、面心點與對應的面狀要素建立起關聯, 這些處理過程可以編寫在腳本中應用程序在數據輸出前對edb數據進行自動處理。這樣才能保證輸出后的E00數據中的拓撲關系完整、正確。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edb數據本身拓撲關系正確的前提下, 所以在數據輸出之前拓撲關系的嚴格檢查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步驟。

(2) 在輸出不同格式的空間數據時, 要注意注記的輸出方式的設定, EPS2008中注記可以按照需要將注記按照點或注記的形式輸出, 注記又分為點狀注記及線狀注記, 必須仔細檢查輸出結果中的注記是否存在丟失、不能正常顯示或由于不同軟件中定位方式不同造成的移位等錯誤情況, 針對這些情況不斷調整注記輸出參數的定制, 才能保證成果數據中的注記準確、美觀。

(3) 不同的軟件之間數據處理的方式存在差異, 數據在轉換過程中難免會造成個別數據丟失、錯誤以及精度損失、拓撲結構的變化等情況, 為了盡量避免這種情況對成果質量的影響, 在數據轉換后還需要在ArcGis、MapGis等軟件中對成果數據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

5 結語

隨著GIS空間數據越來越廣泛的被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 GIS空間數據的格式轉換工作已成為測繪產品生產過程中極其重要的步驟, 這個過程中需要技術人員不僅對EPS2008熟練掌握, 還要對所輸出的數據格式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并能較熟練的應用生產成果數據的軟件, 這樣才能使輸出的數據的更加完美。文中結合實例論述了不同格式的GIS空間數據在EPS2008中輸入輸出的流程及技術要點, 希望在同行們實際項目的生產作業過程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的積累經驗, 總結數據轉換過程中各類問題的解決方式。由于作者在經驗和知識儲備等方面的局限, 文中難免存在粗淺錯漏之處, 誠懇的希望得到前輩及同行們的批評指證。

摘要:本文基于筆者多年從事地理信息系統的相關工作經驗, 以GIS數據處理為研究對象, 探討了常見的GIS空間數據格式及特點, 以EPS2008地理信息工作站為背景分析了GIS空間數據轉換的具體實施過程, 在此基礎上, 筆者總結了在這個過程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及解決方法。全文是筆者長期工作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升華, 相信對從事相關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關鍵詞:EPS2008地理信息工作站,GIS空間數據,轉換,腳本

參考文獻

[1]北京清華山維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模板控制技術[R].北京.

數據分析報告格式范文第4篇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是一個非常通用、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統 (MIS) , 幾乎所有的企事業單位都需要擁有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以便對本單位員工的基本情況進行保存和管理。換言之, 幾乎所有比較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統都需要有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支持。

人力資源部作為集團公司人事信息資源的集散地, 員工的各種個人信息資料繁多, 包含很多信息數據的管理。根據調查得知, 人力資源部以前對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員工個人文本信息、表格信息等紙介質的手工處理, 盡管以前利用FoxPro數據庫管理軟件開發了單機版的人事管理軟件, 它是基于DOS環境下使用的應用軟件, 數據信息不能共享, 況且目前個人用戶操作系統都是使用Windows圖形操作系統, 因此舊系統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如果從外直接購買軟件公司現成的人力資源管理軟件 (目前市場上大多的人力資源軟件都是通用的軟件) , 很多的功能又不能適用公司的要求, 隨著應用的深入, 用戶需要增加或修改某些功能時, 常常得不到及時的反應??偟膩碚f, 公司缺乏系統、規范、網絡化、數據共享, 符合本單位具體要求的人事信息管理手段。

因此, 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符合公司實際要求的、使用方便的、網絡化的、數據共享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使人事管理工作規范化, 系統化, 程序化, 避免人事管理的隨意性, 提高信息處理的速度和準確性, 能夠及時、準確、有效的增加、刪除、修改、查詢和統計員工各類信息。

2 功能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對企業各部門和所有員工的系統管理。本系統主要功能包括:

(1) 部門信息管理功能

(2) 員工基本信息管理功能

(3) 員工相片管理功能 (照片的存儲和管理與其他基本信息不同)

(4) 員工家庭成員信息管理功能

(5) 員工工作經歷情況管理功能

(6) 員工工資基本情況管理功能

(7) 員工養老金、失業金、住房公積金三金管理功能

(8) 員工工資變動情況管理功能

(9) 員工崗位工資、基礎工資參數據動態設置功能

(10) 員工調動日志管理功能

(11) 員工勞動合同管理功能

(12) 員工崗位協議的簽訂及續訂管理功能

(13) 員工其他專項協議情況管理功能

(14) 員工違約情況管理功能

(15) 員工學歷及學位管理功能

(16) 員工教育培訓管理功能

(17) 員工干部及職稱情況管理功能

(18) 員工選派出國人員管理功能

(19) 員工因私出國人員管理功能

(20) 員工技能工人資格情況管理功能

(21) 員工崗位工種、類別、資格、職稱分類代碼管理功能

(22) 系統用戶管理功能

(23) 數據批量處理功能

(24) 用戶任意條件組織查詢、統計功能

(25) 核心人才庫管理功能

(26) 用戶使用權限管理功能

(27) 用戶登錄、數據操作即時記錄功能

以上各功能模塊均可以進行信息的錄入、修改、刪除與查詢操作, 以及數據的統計、報表打印輸出操作。

3 總體設計

3.1 系統網絡結構

在開發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之前, 應該先對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總體網絡結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以便進行系統軟件設計與硬件建設。系統網絡結構圖如圖1所示。

3.2 系統功能模塊劃分

從功能描述的內容可以看到, 本系統可以實現10個完整的功能。根據這些功能, 設計出系統的功能模塊, 如圖2所示。

在功能模塊示意圖的樹狀結構中, 每一個葉結點都是一個最小的功能模塊。每一個功能模塊都需要針對不同的表完成相同的數據表操作, 即添加記錄、修改記錄、刪除記錄、以及查詢顯示記錄信息。員工基本信息管理模塊是整個系統的核心。除了部門信息管理模塊外, 其他各個模塊都是針對每個員工的一個方面信息進行管理, 都需要提供員工序號等基本信息作為索引, 因此員工序號是該系統各功能模塊之間數據聯系的紐帶, 即主關鍵字。

3.3 系統流程分析

所謂系統流程就是用戶在使用系統時的工作過程。系統的工作流程都是從用戶登錄模塊開始, 對用戶的身份進行認證, 獲取相應的權限, 決定用戶的工作界面, 進行相應的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在系統的工作流程中, 還將體現各個功能模塊之間的依存關系。例如, 必須在部門管理模塊中添加至少一個部門信息, 才能添加員工的基本信息;必須有一條員工的基本信息, 才能添加員工的照片、員工主要家庭成員、員工學習與工作經歷、員工工資管理、員工學歷及學位管理、員工養老金、失業金、住房公積金三金管理、員工干部及職稱管理、員工出國情況管理以及用戶管理, 等等。本系統的流程分析如圖3所示。

從系統流程分析圖中可以看到, 每個用戶有3次機會進行身份認證。如果3次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都無法與數據庫中的數據匹配, 則強制退出系統。進入系統后, 不同類型的用戶所進行的操作也不相同。這些操作籠統地分為用戶管理模塊和人力資源管理模塊。人力資源管理模塊只是把它分成兩個部分:“人力資源信息的高級管理和查詢”與“普通用戶人力資源信息的查詢”。

4 數據庫設計

了解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功能、模塊劃分和系統流程之后, 針對系統模塊劃分要求, 為系統設計了57個數據表結構。下面將系統主要的數據表結構描述如表1~表4所示 (其他的表結構請參見SQL腳本文件) 。

5范系統功能模塊實現

窗體、模塊和類模塊是VB的重要資源。它們在程序設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設計好它們之間的功能劃分, 使它們能夠協調合作, 對于開發數據庫應用程序是非常重要的。窗體是VB程序中的必不可少的資源, 是用戶與系統進行交流的界面, 引導用戶完成不同的操作;模塊可以用來管理全局常量、全局變量和用戶自定義函數等;類模塊可以封裝針對數據庫的各種操作。本系統中采用自定義類模塊封裝數據庫的各種操作, 即數據庫中的所有表對應一個類模塊, 類的屬性變量對應表的相應列, 類的方法 (成員函數) 對應表的各種操作, 這樣將所有與數據庫有關的錯誤都被集中在類模塊中, 極大地提高了軟件開發效率。因此, 將系統功能模塊實現劃分為3個部分, 即窗體、模塊和類模塊實現。

5.1模塊及模塊代碼

根據Visual Basic功能模塊的實現依據,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分別創建以下幾個模塊:

A:Const用來管理工程中的全局常量

B:DbFunc用來管理工程中與數據庫操作相關的聲明、變量和函數

C:GeneralFunc用來管理工程中一些通用的自定義函數

D:Variable用來管理工程中的全局變量, 包括全局數組和全局對象

E:IniManager用來管理從ini文件中讀取數據的聲明和函數

F:ImageFunc用來管理與圖像有關的訪問數據庫函數據主要模塊程序代碼如下:

5.2類模塊及類模塊代碼

根據VB功能模塊實現依據,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為每一個表創建一個類模塊, 將對表的所有數據操作封裝在類中。下面以“部門信息表”的管理為例說明類模塊的創建及類成員函數。

在Visual Basic工程中添加Department類, 用來管理表Department的數據庫操作, 它保存為Department.cls。Department類的成員函數如下:

Ini:初始化成員變量

Insert:插入新的部門記錄

Update:修改指定的部門記錄

Delete:刪除指定的部門記錄

GetInfo:讀取指定的部門記錄

GetName:根據指定的部門名稱讀取部門編號

GetNewId:生成新記錄的部門編號

HaveEmp:叛斷指定部門中是否存在員工

HaveSon:叛斷指定部門中是否存在下級部門

In_DB:叛斷指定的部門名稱是否已經在數據庫中

Load_Department_ByUpper:根據指定的上級部門編號, 讀取所有的下一級部門名稱。此函數在把部門裝入到樹狀結構的過程中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主要程序代碼如下:

5.3窗體 (操作界面) 的設計

窗體是是用戶與系統進行交流必不可少的操作界面, 它引導用戶完成不同的操作, 因此一個好的應用系統, 必須非常重視操作界面的設計。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有幾十個窗休, 分別完成不同的操作。

5.3.1服務器窗體及代碼

為了控制用戶對系統的使用, 編寫一個服務器程序。只有運行服務器程序, 才能夠在客戶端使用本系統。在服務器上啟動服務器程序后, 它將完成以下工作:檢查數據庫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正常工作, 則準備接受客戶端程序的使用請求, 同時限制用戶登錄的用戶個數, 記錄用戶使用系統的時間等。服務器主界面窗體如圖4所示。

5.3.2登錄窗體設計

用戶要使用本系統, 首先必須通過系統的身份認證, 這個過程叫登陸。登陸過程需要完成以下任務:

(1) 從Setup.ini文件中讀取服務器的名稱, 并連接服務器。

(2) 根據用戶名和密碼來判斷是否可以進入系統。

(3) 根據用戶類型決定用戶擁有的操作權限。

登陸窗體如圖5所示。

5.3.3系統主窗體設計

系統主窗體由四大區域組成, 上部為菜單與快捷菜單欄, 供用戶選擇不同的功能模塊;下部為狀態欄, 顯示用戶登錄名與時間等信息;中間部分由左右兩區域組成, 左邊以樹形結構顯示單位部門信息, 右邊為主圖片或數據顯示區, 當點擊左邊樹上某單位名稱, 該單位的信息顯示在右邊區域中。系統主窗體如圖6所示。

5.3.4員工信息管理窗體設計

員工基本信息管理窗體是本系統中最基本的一個窗體, 它用來管理員工的基本信息, 包括添加、修改、刪除、查詢和調動員工操作;選取員工的基本信息 (姓名) 后, 能夠添加員工的照片, 能夠進行員工信息子功能模塊:家庭成員、工作經歷、獎懲內容、崗位協議、專項協議、違約內容、教育培訓、出國人員、工資變動、學歷學位、勞動合同、干部職稱、技能工人、核心人才等內容增加、編輯工作。員工信息管理窗體如圖7所示。

5.3.5編輯員工基本信息窗體設計

編輯員工基本信息窗體可以用來添加和修改員工的基本信息, 不過基本信息中并不包含員工照片。如果要進行相片操作, 首先選取員工的姓名, 在員工信息管理窗體中右鍵單擊員工相片顯示框, 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執行相應相片操作步驟。編輯員工基本信息窗體如圖8所示。

5.3.6任意條件查詢 (SQL查詢) 與信息報表輸出窗體設計

任意條件查詢 (SQL查詢) 與信息報表輸出窗體針對員工基本信息表進行查詢與報表輸出?;拘畔⒈碇腥我庖粋€字段均能任意選取輸出, 也能利用這些字段組織多重條件, 根據用戶要求動態地輸出數據。輸出的數據信息能夠進行簡單的統計, 排序。數據導入Excel后, 能夠打印出符合用戶要求的各種格式的報表。本功能模塊的實現, 大大減少了為用戶定置報表輸出的工作, 用戶隨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輸出數據至Excel中進行報表輸出 (此功能的實現) 。任意條件查詢與信息報表輸出窗體如圖9所示。

5.3.7核心人才庫查詢窗體設計

核心人才庫查詢主要完成多重條件組合輸出信息的功能, 窗體上查詢條件中所列的字段名可以任意組合之, 它們之間為邏輯“與”關系。核心人才庫查詢窗體如圖10所示。

6結語

本系統開發時間為12個月, 數據庫使用了50多個表, 不同類別的統計報表30多張。系統2005年12月鑒定驗收并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湘電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裝有二十多個點, 其中服務器端2個, 客戶端19個??蛻舳朔謩e為培訓調配室, 技能鑒定管理室、職稱改革辦、工資保險管理室、勞動合同管理室。

系統正式上線運行以來, 各科室按照系統規定的操作流程, 及時更新系統中的數據信息, 使信息資源共享, 大大提高了各科室聯合辦公的效率, 為企業上ERP系統準備了好的人事基礎數據, 為企業高層領導及時、準確地掌握各類人力資源信息數據, 進行企業人才結構分析、制定年度人才招聘計劃, 動態掌握人才的流向, 提供了有力的數據信息支持, 同時也方便了向政府或上級各主管單位呈報各類報表數據, 使人事統計報表工作簡單、準確、及時、方便, 結束了呈報數據依靠人工統計的歷史, 使人力資源部信息化建設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同時, 幾年來的應用實踐表明:符合企業或部門實際應用要求、操作簡捷方便的計算機應用系統是具有生命力的系統;管理和技術的有機結合, 用技術來實現管理目標, 用管理來保障技術應用, 是企業或部門信息化建設成功的重要經驗。

參考文獻

[1]張紅軍, 王虹.Visual Basic 6.0中文版高級應用與開發指南.人民郵電出版社, 1999.

[2]李曉吉吉, 張曉輝, 李祥勝.SQL Server2000管理及應用系統開發.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4.

數據分析報告格式范文第5篇

1 DEM的格式

數字高程模型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是用一組有序數值陣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種實體地面模型, 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等高線、規則格網以及不規則三角網 (TIN) 。三種表現形式各有其優缺點, 并根據實際需要, 應用于不同的范圍。

(1) 等高線:通常所說的等高線數據通常包含等高線、特征線、特征點。運用等高線數據能準確地表現地表形狀, 并且易于編輯、修改。其缺點是不直觀, 無法與影像數據一起真實地展示地形, 因此, 在三維場景展示中, 不直接使用等高線, 而是將其轉換成其他的格式。

(2) 規則格網:規則格網的優點是數據量小, 便于使用, 容易管理, 因而是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格式。其缺點是不能準確的表示地形的結構和細部。

(3) 不規則三角網 (TIN) :不規則三角網是將采集到的地形特征點按照一定的規則連接成覆蓋整個區域的且互不重疊的三角形集合。TIN能較好地顧及地形地貌特征點、線, 在表示復雜地形表面時, TIN比規則格網更精確, 但是TIN具有數據量大、數據結構復雜、使用管理復雜等缺點。

2 FME中DEM轉換模塊

2.1 FME介紹

FME (Feature Manipulate Engineering) 是加拿大Safe Software推出的空間數據轉換處理系統。該系統通過提供在轉換過程中重新構造數據的功能, 實現了不同空間數據格式之間的轉換, 為快速、高質量、多需求的數據轉換應用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手段。FME在數據轉換過程中具有以下優勢。

(1) 數據格式多樣化。FME作為強大的GIS數據轉換平臺, 能實現150多種數據格式的相互轉換, 同時也可以實現不同坐標系之間的轉換。

(2) 流線型處理過程。通過在FME數據輸入的階段執行多個任務, 提供了一套可以以不同方式進行組合的構建模塊。

(3) 數據整合。在單個數據轉換過程中合并多個數據集, 所輸入的數據可以是一個或者多個不同的輸入格式。

2.2 FME的DEM生成模塊

FME的SurfaceModeller模塊能實現三維地形數據以及不同格式DEM數據的相互轉換, 為不同的工程應用提供不同格式的DEM數據。

(1) 數據輸入。任何形式的DEM數據, 作為數據源時, 均作為高程點和線元素輸入, 其中線素分為等高線和特征線。將源數據分成三類, 可同時導入到SurfaceModeller中, 多種源數據也可以同時導入共同參與計算, 并實現格式的轉換。

(2) 數據轉換。SurfaceModeller模塊是一個封裝的數據數據轉換模塊, 只需要根據實際需要設置相關的參數, 如DEM格網間距、等高線維數等。

(3) 數據輸出。SurfaceModeller模塊提供多種輸出DEM數據格式, 并且可以同時輸出多種格式。

3 應用實例

以重慶市北部新區某大型開挖區域的土石方動態監測項目為例, 介紹FME在DEM數據轉換中的應用。

3.1 項目概況

為了動態監測該項目的開挖進度以及土石方量的挖填平衡情況, 采用無人機對開挖區域 (約8平方公里) 及周邊區域 (約6平方公里) 進行航空攝影, 并用GPS測量方法進行像片控制測量, 通過無人機數據處理軟件MAP-AT可以獲取該區域的數字正射影像圖 (DOM) 以及數字高程模型 (DEM) 。由于篇幅有限, 無人機數據處理的具體方法就不做詳細描述。運用所獲得的DOM以及DEM數據, 運用Skyline的TerraBuilder可以生成真實的三維場景, 即可進行三維瀏覽以及土石方量的相關分析, 為工程的挖填平衡提供科學的依據和動態監測, 保證項目的后期的正常推進。

3.2 DEM數據轉換及修正

由于目前無人機數據處理軟件MAP-AT不是特別完善, 支持的DEM數據格式比較單一, 同時無法對生產的DEM數據中的錯誤點進行修正以及對DEM的精度做客觀的評價, 因此通過無人機數據處理軟件直接獲得的DEM數據不能滿足后期的應用需要對DEM數據錯誤點進行修正以及格式轉換。

(1) DEM數據初始轉換。

通過MAP-AT軟件可以獲取其專有文本格式的DEM數據, 需使用ArcMap軟件的轉換工具將DEM數據轉換成通用的文本格式數據, 并進行Flip變換, 最后轉換成Arc grid格式的DEM數據。

(2) 數據格式轉換。

根據獲取的DEM數據的缺點, 需要將其格式進行轉換并同時生成三種格式DEM數據:等高線 (*.dgn格式) 、不規則三角網 (*.dgn格式) 以及柵格格式 (*.img格式) 。等高線數據主要用于與周邊未開挖區域的已有地形數據進行比較, 以總體評價DEM的精度。不規則三角網用于對錯誤點進行修正, 柵格格式的DEM用于生成真實的三維場景。格式轉換的過程如圖1。

(3) 總體精度評價。

由于在開挖的區域無法獲取其它正確的DEM數據, 因此只有將轉換得到的等高線數據與未開挖的地形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總體評價DEM的精度質量。在總體精度滿足要求之后, 才能進行后續處理。

(4) 粗略三維場景生成。

首先運用轉換好的DEM數據 (*.img) 與數字正射影像圖, 運用skyline的TerrBuilder生成一個粗略的三維地形場景。在生成的三維場景中, 我們可以很容易的找到DEM數據中錯誤點位并進行標記, 為DEM的修正提供準確的定位 (如圖2) 。

(5) DEM數據修正。

通過轉換得到的TIN (*.dgn格式) 數據, 根據 (3) 中的錯誤標記, 將錯誤點及周邊的TIN切割出來, 導入到專門的建模軟件 (如3ds max、MultiGen Creator等) , 可以很方便的對錯誤點進行修正, 修正結果如圖3。

(6) DEM數據整合。

將修正正確的TIN數據轉換成*.img格式的DEM數據, 并替換初始錯誤的區域, 即可得到完整的正確的DEM數據。

3.3 三維場景的生成及挖填方分析

將修正過的DEM數據與數字正射影像, 運用TerrBuilder可以生成正確的真實三維場景。按照初始設計平常標高, 可以計算出當前的挖填狀況, 為工程的后續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土石方量挖填的計算結果如圖4。

4 結語

根據實際工作經驗, 本文介紹的DEM數據轉換與修正的方法是可行的, 能滿足工作要求, 并能運用到實際的工程項目中。但是, 整個數據處理的過程繁瑣, 涉及的軟件較多, 生產效率相對低下。因此, 在無人機數據處理軟件或者三維場景生成軟件的基礎上, 開發出有效的DEM修正工具, 支持多種DEM數據格式, 一次性生產出合格可用的DEM數據勢在必行。

摘要:以重慶市北部新區某土石方動態監測項目為例, 介紹了運用FME轉換無人機數據處理軟件制作的DEM數據以及對DEM數據錯誤點的修正方法, 同時生成真實的三維場景, 在skyline環境下實現土石方量的分析。

關鍵詞:FME,DEM,三維場景

參考文獻

[1] 張祖勛, 張劍清.數字攝影測量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7.

[2] 李莉, 李建榕, 魏福銀.FME在數據加工項目中的應用[J].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3 (4) .

上一篇:數據分析工作總結下一篇:樣板市場調查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