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體育安全論文范文

2023-05-21

體育安全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初中的體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保持健康,而游戲形式的體育活動可以給學生帶來很多快樂,并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在體育活動中應注意對學生的安全培訓。初中體育教育需要開展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以擴大學生的責任感并確保他們的安全,從而使體育教育計劃得以充分有效地完成。

【關鍵詞】安全培訓;初中體育;策略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全面素質,體育教育受到了應有的重視,因為“身體是革命的資本”。只有擁有良好的身體,才能更好地為祖國服務。但是,盡管體育安全是關鍵問題,但在初中體育教育中,一些教師強迫學生重復機械長跑,擲球,跳遠和其他鍛煉,以單方面達到錄取率,這會導致未達到運動安全教育要求的初中學生出現身體疲勞。此外,體育活動中還有許多危險因素,意外的碰撞和跌落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健康,甚至造成嚴重的不可逆轉的后果。在這方面,中學體育教師應重新強調安全教育,優化學生的安全運動意識,使他們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一、初中體育學生健康與安全問題的原因

1.學校忽視安全教育

初中教學是一個關鍵時期,直接影響著學生未來學習的基礎。一些初中只注重文化課程的教學,卻忽略了體育對初中生的好處,他們不會關注學生在體育課上將面臨的安全問題,從而增加了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受傷的可能性。例如,課外活動開始后,學生們聚集在一起與教練一起玩,其中,有兩名初中生在蕩秋千,他們倆都很開心,并度過了愉快的時光。但是這樣一個簡單而有趣的活動器材也存在危險。學校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且學校沒有管理用于教學的設備,這些都是導致學生在課堂中受傷的重要因素。

2.學生缺乏安全意識

初中生正處于發展時期,喜歡玩耍,喜歡表現自己的能力,充滿活力,但是他們對安全措施的理解并不完善。因此,在體育課上總會有學生想挑戰那些極其困難和危險的動作,這也給他們自身的安全構成了巨大的隱患。例如,在初中時,教師在體育課中向學生講解了三級跳遠動作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項,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喜歡競爭,愿意表達自己,還有另外一些調皮的孩子,在三級跳遠時,因為沒有認真聽教師的動作和注意事項,所以在挑戰中不小心摔斷了腿。這種情況表明,體育教學中存在安全問題,學生安全意識不足和課堂中的惡作劇是造成學生創傷的原因,因此,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非常重要。

二、開展安全體育教育的策略

1.培養學生安全意識

學生安全學習的目的主要是依靠通常不斷進行的意識形態動員和教育來積累一定的安全感,從而提高學生對安全問題的意識,以便學生可以將安全意識的概念牢牢地牢記在心。通過不斷提高學生對安全和激勵的意識,學生可以知道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做,但他們不確定是否要避免危險并強迫學生了解沒有安全性的健康真相。體育教師的特別講座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適當的課堂時間和健康教育主題相結合,并且特別講座應與專業素質相結合,以便學生可以在體育課中學習基本的體育知識,關鍵技術和基本技能,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圖像,現場演示,案例等來完成,以幫助學生理解提高安全意識的好處。

2.認真準備每節課,充分了解學生

在學期和上課之前,教師必須首先了解所教學生的處境,并盡可能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這可以為上課做準備奠定基礎,體育教師應認真考慮每節課的內容,并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程序,需要提高可預測性,預測可能發生傷害的培訓,及早了解和做好準備,以便可以更好地組織和控制課堂,有效實施教學計劃并有效防止事故發生。

3.注意位置和設備的安全使用和布置

位置和設備是體育教育的先決條件,這將直接影響課程是否可以安全舉行。教師應首先根據課程選擇合理的位置和設備,以避免混亂的地方,障礙物和其他潛在的危險。在設計位置和設備時,必須首先考慮一個合理的空間位置,以避免擁擠,碰撞等,還必須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在執行每項工作之前,必須對現場和設備本身進行安全檢查,以防止由于設備本身的潛在安全隱患而導致事故。

4.拓展安全培訓渠道

在正常情況下,高年級學生將以相對開放的狀態參加體育活動,這種活動具有活動性和亮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加強安全培訓,使用室內儀表板,學校窗戶和其他區域為學生提供安全指導材料,圖片等,以創建良好的安全學習環境,智能地影響初中學生,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安全概念,并遵守課堂安全紀律。在正常情況下,只需在體育教師的課堂中講解安全知識,就可以輕松地指導學生學習,因此,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狀況和初中生的利益,并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初中生提供安全的教育視頻和動畫,特別是,可以為初中生制作一些自我教育視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他們的自我安全意識,并對安全教育產生良好的影響。

綜上所述,中學教育質量與學生的身心健康有關,安全教育不僅會減少運動事故的發生,而且還使學生學會珍惜生命和身體健康,因此,中學體育教師應充分滲透安全教育,增強學生安全。

參考文獻:

[1]王鵬.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安全意識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

[2]崔海江.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研究[J].科技風,2019(36).

體育安全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與素質教育觀提倡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全方位共同發展的教學大背景下,體育課程愈來愈受到師生的廣泛重視。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由于該階段學生活潑好動性強,加之體育課程以戶外場地為主,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如何實現小學體育課程的順利展開,且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促進其健康發展是體育教師教學的重要任務。以下通過分析小學體育課堂存在問題,對教師如何優化課程設計,減少安全隱患提出參考建議。

關鍵詞:小學;體育與健康;安全教育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之中,安全問題一直是影響教學環節順利展開的首要因素,是培養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一大威脅。然而從體育教學特點來看,學生在體育課堂中進行鍛煉活動是有效學習的必要條件?;诎踩鹿孰[患潛藏在這一些列活動之中,教師應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獨特的認知特點,加強體育安全教育知識的講解與傳播,逐步培養學生安全體育意識,使其具備基本的安全技能,在遇到傷害事件發生時能夠將危害降到最低化。

1.創新教學形式,激發安全教育學習興趣

教學形式的優化與創新是新課改對基礎教育提出的一大要求,也是適應學生發展規律,激發其學習興趣的前提。在小學體育與健康的安全教育課程中,由于該階段學生生活體驗與經歷不足,在課堂安全方面并沒有形成很強的意識,甚至出于好奇與貪玩的天性,在戶外課堂中故意去接觸一些容易發生傷害事件的體育器材,或是做出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體育動作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體育課堂的安全問題是威脅學生健康成長發展過程中的一大因素,教師在展開安全教育時,應想辦法首先轉變學生的認知態度,改變其對安全教育抱有的無所謂心態。通過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與體育課堂中傷害事件相關的新聞報道,以此引發學生一定的防衛意識,對體育安全教育加強重視。另外,就如何有效向學生傳遞安全教育知識、并使其鞏固落實這一教學方面,教師可以適當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下語言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分析他們的性格特點,運用動畫視頻的方式將安全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以此既活躍課堂氛圍,又能使學生加深記憶,提高安全教育教學效率。

2.尊重學生主體,加強學生安全行為規范

新課程標準要求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教學應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引導學生做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在安全教育教學中,只有學生真正參與其中,才能達到對其安全意識與技能培養的教學目的。然而在以往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舉例子、講道理等方式來向學生灌輸安全知識,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一味地跟著教師的思路前進,同時只聽的學習策略使得其應對突發事件的意識較低,體育安全能力較差。因此,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合理設計一些能夠調動學生課堂參與度的互動環節,一方面使其通過場景、動作模擬來體驗體育戶外運用中傷害事件的發生,從而形成一定的自我防衛意識,另一方面能夠有效調動其主觀積極性,提高安全知識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提問學生問題,“你在體育課堂中有出現過摔跤、受傷等經歷嗎?”。讓學生起來回答自己的經歷,教師在學生的答案中找到切入相關安全知識的銜接點,使其根據真實情況去感知體育安全教育,增強學習體驗。另外,教師還可以設計“安全小知識競答PK”的課堂互動,在多媒體上展示體育課中常出現的小事故,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回答出避免措施,并總結安全防范技巧,既能夠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又能使其快速、高效記憶體育健康安全知識點,結合具體情景進行策略分析。

3.制定安全準則,保證體育安全課堂紀律

安全準則是體育課程順利展開的重要保障,也是規范學生課堂安全紀律的參考標準。在安全教育教學中,為加強學生對體育傷害事件嚴重性的重視,并有效培養其一定的安全意識與防范技能,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與體育教學內容,合理設計相關的課堂細則標準。比如,“不允許擅自離開隊伍攀爬體育器材、不允許同伴間相互打鬧、不允許故意損壞公共體育設施……”。以此來間接避免學生在無意間陷入到體育課堂的安全隱患之中,造成體育傷害事件。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告訴他們體育課堂中安全隱患的存在,并提出警示。由于教師與學生角度不同,所以常常容易忽視一些潛在問題,因此,在制定體育課堂安全準則時,應秉持民主化原則,多多參考學生的意見,了解他們在體育課堂中喜歡的活動與場地、器材,以此制定出針對性地安全準則建議,保證其人身安全。

保證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人身安全是學校與教師的基本責任,也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教師作為學生成長、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參與者,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綜合考慮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將安全教育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向其宣傳,逐步使其建立起一定的安全意識??傊?,“安全無小事”,教師要抓住學生這一重要發展可塑期,優化安全教育教學措施,提升學生的體育安全技能。

參考文獻

[1]張育明.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的安全教育與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8.No.640(20):18-20

[2]閆慧玲.體育課上的安全教育[C].“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2018

體育安全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社會對小學生的健康行為素養的培養工作提高了認知?;诖?,文章通過調查健康行為素質的界定以及重要性,分析當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狀,重點研究在健康行為素養下小學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的開展策略,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健康行為素養;小學體育;課堂教學

一、 健康行為素養概述以及重要性

(一)健康行為素養概述

健康行為素養是體育學科的三大核心素養之一,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體育學科也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健康行為素養主要指的是增進身心健康和積極適應外部環境的綜合表現,能夠有效改善健康狀況,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運動方式。從健康行為素養領域中的相關內容來看,健康行為素養涉及極多的知識點,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在對學生的健康行為素養進行培養時,不僅要傳授體育理論課程中的健康知識,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健康行為意識。而且,在健康行為素養背景下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主要就是引導學生參與教師所制訂的教學計劃,推進體育學科向學生傳授理論與技能相關知識的主線,提升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感,實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進而使學生通過長時間的學習把握體育相關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通過健康的行為開展體育活動和運動,提升其在健康行為領域的知識技能水平。

(二)健康行為素養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對健康行為以及體育行為的認知較淺,在活動和開展體育運動過程中,極易因為不正確的運動行為出現受傷或是扭傷等情況。因此,在開展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時,體育教師要在教學內容中合理滲透健康行為素養相關知識和技能。但是,經相關數據調查結果表明,部分小學院校在開展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不僅沒有將健康行為素養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所傳授的知識和技能也不夠深入,這種淺層次的學科教學,無法培養學生的體育知識和技能體系,難以開展高質量的體育活動。但是,通過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滲透健康行為素養相關知識,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學生的體育意識,使學生的健康行為素養得到培育。經調查,健康行為素養可分為三方面,分別是鍛煉方法與管理、生活方式與能力以及情緒管理與表達,由此可見,健康行為素養主要是培養學生行為健康意識,通過將該素質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科學整合,能夠有效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避免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受傷。具體而言,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第一,通過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滲透正確的鍛煉方法與管理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下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并在此過程中逐漸把握正確、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而且,對于該階段的學生而言,對健康體育行為的認識較少,尚未形成錯誤的體育行為方式,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掌握健康的體育技能,并學會健康管理。第二,通過在教學活動中科學滲透情緒管理與表達相關內容,能夠促進學生形成良性的競爭意識,使學生能夠控制自身情緒,具備樂觀、包容、開朗、豁達等良好的思維品質,并且,還能夠提升其交際合作能力。第三,通過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滲透生活方式與生活能力等內容,能夠提高學生對健康體育行為的重視程度,使其能夠熱愛生活、熱愛體育,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開展每一天,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同步發展。

二、 分析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狀

第一,教學形式和策略老舊,未能與時俱進。經相關數據調查結果表明,部分小學院校在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時,仍沿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沒有考慮到時代的變化以及學生學習的需求,從而導致教學質量較差。不僅如此,久而久之,會降低學生學習健康體育知識和技能的積極性,甚至使其產生抵觸心理,不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第二,在時代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沒有對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從現狀來看,部分院校在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時,往往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的灌輸,忽略了對學生健康行為素養的培養,一方面沒有落實素質教育,另一方面阻礙了學生以體育為核心綜合素養的形成。此外,部分院校過于重視主要學科的成績,導致體育教學課時較少,不符合教育部的要求。

三、 研究在健康行為素養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開展策略

(一)創新教學策略,培養健康體育行為意識

在以往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向學生傳授基礎的體育理論知識,雖然切實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忽略了對小學生健康體育意識的培養,導致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時容易受傷。因此,在健康行為素養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應對教學策略進行創新,將健康行為素養相關知識和技能滲透到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和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意識,為后期健康行為素養的形成奠定基礎。具體而言,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第一,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要改變以往單方面體育知識理論輸出的教學方式,教師應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健康體育知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深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實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久而久之,學生能夠以系統的思維對體育鍛煉方式以及體育活動進行分析,并開展高質量的健康體育行為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體育思維品質。第二,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院校的體育教學綱要和目標為基礎、以健康行為素養為重要內容對教學策略進行創新,從而提升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觀念。以“短跑”為例,小學體育教師在對此項體育運動進行講解時,應盡量簡化體育教材中的基礎內容,使學生準確地理解短跑這項體育運動的概念。之后,小學體育教師應對短跑的體育技能進行講解,并對其進行知識內容的延伸,介紹短跑過程中身體的發力點以及如何保護運動肌腱等內容。為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學習健康體育行為的相關知識,小學體育教師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例如多媒體平臺或是教育平臺等,以視頻或是局部圖片的形式使學生了解運動保護的重要性。所選取的視頻可以是運動員起跑失敗或是負傷的場景,在不影響到學生學習短跑技能和知識的基礎上對學生開展健康體育行為教育,進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行為觀念,為健康行為素養的形成奠定基礎。

(二)進行多方合作,樹立健康體育觀念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環境得到了極大的優化,無論是教育資源還是資源渠道均獲得了拓展。具體而言,在開展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時,體育教師能夠調動極多的教育資源,使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體育教材,而且,該資源不僅是豐富的院校體育教育資源,還有社會上的教學資源。雖然在當前社會上,體育類的博物館較少,但是可以通過邀請運動員、教練以及專家開展體育健康行為知識講座等活動,提高對社會資源的利用率。例如,小學院??煞e極與當地的相關專家取得聯系,并構建良好的、長期的合作關系,進而能夠定期開展體育健康教育講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健康行為觀念。不僅如此,通過定期開展此項講座活動,一方面能夠拓展學生的眼界和學識,另一方面能夠有效完善健康體育行為教育。在長期的合作關系下,健康體育行為講座能夠彌補體育課堂教學體系的不足,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而校內的體育教學課堂,能夠夯實學生健康體育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基礎,進而形成良性循環,共同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健康的體育行為體系,促進學生健康體育觀念的形成與發展。

(三)整合體育教學內容,加強體育實踐

對于小學體育教育而言,體育實踐是最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但是,在以往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雖然開展了較多的體育實踐活動,但在活動開始前,只是簡單地引導學生進行熱身活動,對體育活動的安全性和體育行為的健康性往往幾句話帶過,沒有在學生的心中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導致安全問題頻發。因此,在健康行為素養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應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科學、有效的整合,創建合理的體育教育體系,增加安全的體育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在開展實踐活動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健康體育意識以及健康行為素養。具體而言,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第一,整合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延伸體育健康知識,構建體育健康知識體系。在健康行為素養背景下的小學體育課堂教育,要求體育教師加強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系統地吸收體育健康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建立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體育健康知識體系。因此,教師應積極學習健康行為素養相關知識內容,提升自身的健康行為素養,從而將該知識有效融合到小學體育教學內容中,形成獨特、先進的體育課程教學體系,提升體育教育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深度。另外,小學體育教師在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時,還應注重教學活動的層次性和關聯性,通過科學安排每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逐層學習,進而形成系統的體育健康知識體系。

第二,加強體育實踐,培養學生健康體育的觀念。首先,小學院校應提高體育實踐課程在體育健康教學體系中的比重,使體育教師認識到體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其次,由于在體育實踐活動中,影響活動質量的不僅是活動方式,還有學生對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無論是在日常性的教學課堂上還是教學實踐活動中,都應該引導學生自主開展體育知識學習行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觀念。而且,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對教師具有較強的依賴感和崇拜感,會不自覺地模仿老師的行為,所以,體育教師應以身作則,不斷提高自身的健康行為素養,有意識地影響學生,進而使學生不知不覺地規范自身體育行為,形成健康的體育意識。最后,實現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小學體育教師應相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轉變教師身份,在體育實踐活動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了解到自己也是教學課程的建設者,從而使其自主探索健康的體育行為,加深健康體育的意識,從而形成體育為核心的健康行為素養。

四、 結論

綜上所述,健康行為素養能夠有效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因此,在開展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時,應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創新教學策略以及體育實踐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康體育意識,使其形成以健康行為素養為核心的體育素質。

參考文獻:

[1]侯春榮.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1):85-86.

[2]杜小燕.淺談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健康行為觀念[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197.

[3]齊彩紅.核心素養視域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體育教學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20):41-42+53.

[4]王雙.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健康行為觀念[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4):29.

作者簡介:

孫琦,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第六中心小學。

體育安全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通過對既有研究的理論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從理論與實踐方面對中職體育課程中進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分析,探索了中職體育課中進行安全教育的途徑與方法,以期能夠更好地促進中職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安全保障,提升體育課程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職體育課安全教育可行性必要性隨著當前全國范圍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育模式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大跨步轉型的過程中,學校不僅要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和開發,還要重視學生的生命安全質量保護,開展必要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在當前全國范圍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將安全教育工作融入到體育課程中已成為必然趨勢,學校課程管理體制在這方面要大力支持,通過健康課程標準與體育教學目標的優化,立足于學生全方面發展和健康教育理念的進步,給學生提供多樣性、多選擇的課程開發結構。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受到課程性質的影響,需要充分運用肢體各個部位,使用各類運動器械或完成一系列激烈的團隊活動,在這些過程中,都容易產生各種等級不同的危險。在體育課程中融入安全教育的內容,不但能夠良好的促進學生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的科學發展,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為學生的生命安全提供良好的保護效果。在中職體育課程教學中,要適當進行體能教育、素質教育、健康教育、自救能力教育、預防能力教育等,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和安全保護效果。

1在中職體育課程中實施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論基礎

1.1注重人文關懷

對學生的教育應當重視“以人為本”人文關懷理念與方法的應用。在近幾年的教學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的歷程中,我們越來越多的強調科學、開放、民主的教學理念,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教學的過程從本質上看就是為了保障學生的全方位發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加強對學生的智力培養的同時也要同時完成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從根本上實現學校綜合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的全部基礎就是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中職學校推行安全教育是一切工作的基礎,也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茁壯成長與正常學習生活的一項基礎。體育課是以運動為主的課程,在課程進行過程中極易出現危險,因此各學校必須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安全教育當作是學校的工作重心來抓。

1.2有效增進學生健康

體育課程的設置目的主要為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度,是學校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中職體育課程的設置必須以促進學生快樂成長與身體健康為目標,在課程中融入安全教育理念,深化體育課程教學中的安全教育效果,進一步深化安全教育對學生的影響。通過體育健康安全教育來實現對生命安全的詮釋,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安全保障。

1.3全面發展高素質人才

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對現代化與信息化的需求不斷增大,對人才的需求也朝著全面化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給我們的教育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過程的進行必須從長遠發展著手,全面提升學生素質,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運動質量,這些都離不開安全教育這一重要手段。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經意識到,安全教育必須和體育課程有機的結合到一起,才能夠充分凸顯安全教育在中職學校整體教學環節中的地位,豐富體育課程內容,展現出體育課程設置的價值和功能,順應時代的變化與需求。

2在中職體育課程中實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實踐研究

2.1中職體育教育與生命安全教育在現實中有著密切的聯系

體育是人們為了提升生命質量和生活樂趣所進行的社會活動,因此也是在生命中充分提現“以人為本”精神的一項事業。對中職學生的安全教育主要需要強調學生對自己或對他人安全進行保護的意識,提升其避免傷害發生的能力和傷害發生后的應急處理能力。安全教育的內容與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在宏觀方面分析具有一致性,兩者在緊密聯系的基礎上都是以促進學生全方位健康成長為目標的。中職學校即便沒有專門開設安全教育課程,也要貫徹落實安全教育的內容,將這些內容通過其他形式傳遞給學生。體育課程中安全教育的引入能夠巧妙的完成安全教育的任務,同時提升體育課程的質量。

2.2中職體育課程在實際的實施中還是有點缺乏生命安全教育

傳統的教學體系中,往往更多的注重對學生的體育技能的培養,對學生的衛生保健、健康教育與心理發展關注的較少,有時過分的強調學生的體育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當前雖然已經有部分學校能夠將安全教育融入到體育課程中,但很多都流于形式,教師也通常只是單純從知識層面上給學生進行簡單的安全知識講解,并沒有進行深入的、具體的實施。當學生遇到危險時會缺乏實際應用中的應對策略,缺乏程序性的知識。

2.3中職體育課程教學中學生的生命安全現狀并不樂觀

從實際情況看,中職學生由于年齡或群體特性的影響,屬于較為活潑和好動的,在進行戶外活動時,很容易產生安全危險。從近些年的新聞報道中,我們也經常發現存在學生在學校的運動過程中發生安全問題的情況。學校要充分注意到這些安全問題給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從實踐本源著手,制定安全保障措施,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

3在中職體育課程中實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措施

3.1加強對學生生命安全的保護

在開展體育教學課程時,要時刻注重“安全第一”的原則,密切關注學生的安全問題,推動各項安全保護措施的使用,提升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2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者合一

不僅要在學校內強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還要在社會和家庭等多種環境下,完善對安全教育的宣傳工作,提升宣傳投入,讓家長和社會也積極參與到保障學生安全的工作中來。家長要多給予中職學生適當的關心,配合學校完成教育工作。

3.3建立科學的生命安全教育課程體系

學校要從三個方面著手努力,完善安全教育課程體系。第一,要編制高質量的安全教育教材,為學生系統的講解安全知識和安全實踐;第二,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可行性和實踐性,不能將知識停留在書本上,要讓所傳授的知識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通過各類模擬演練實現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促進其在突發情況產生時沉著應對;第三,要注重課程細節的設置,必要時通過游戲的方式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以實踐驗證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

4結語

總之,在中職學校的教育中,應當將安全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全程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順應當前教學體制改革的需要,在課程實施的細節上,提升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學統一起來,提升安全教育實施的可行性效果,促進教育體制改革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逯松松.“每天一節體育課”背景下中職體育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成都市L職業中學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17,(36) :42.

[2]周振林.三年制中職體育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以贛榆中等專業學校為例[J].科學大眾,2017,(12) :180.

[3]顏東川.體育課中開展“體驗式教學”讓農村中職生找到健身之法[J].考試周刊,2017,(A5) :137.

[4]李亞軍.如何在中職體育課中滲透安全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7,(02) :197.

[5]陳月珠.培養中職生體育課興趣的途徑和方法[J].考試周刊,2015,(05) :93.

體育安全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基于知信行理論模式(KAP),認為《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所提出的“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涵蓋了健康知識掌握、健康信念與態度形成、健康知識實踐運用三個方面。其中,學生需要掌握的健康知識主要是指健康教育模塊中的內容,其對健康知識的認識應秉持正確的健康信念和積極的健康態度,并且要將健康知識在各種情境中進行實踐運用,本質上是一個發現、分析和解決健康問題的過程。關于與健康行為的關系,認為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為健康行為的養成奠定了“認識-意向-行動”的三維基礎,同時也是評判健康行為水平的重要指標。在發展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指引下,廣大體育教師要正確理解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的內涵及其和健康行為的關系。

關鍵詞:健康知識掌握;健康信念與態度形成;健康知識實踐運用;學科核心素養;健康行為

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作為《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出的健康行為核心素養的四大表現形式之一,很好地凸顯了“體育與健康”中的健康教育部分。實際上,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健康教育非常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明確指出要重視人民健康。有研究表明,《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貫徹十九大精神方面效果顯著,著重突出了對“健康中國”相關精神的落實[1]。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是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學生只有掌握了扎實的健康教育知識,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健康教育信念和態度,并將健康教育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因此,在《課程標準(2017年版)》實施背景下,正確認識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的內涵,了解核心素養背景下對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的要求,對于廣大體育教師幫助學生學習和實踐健康知識并大力提升學生的健康行為核心素養非常關鍵?;诖?,本文將主要對核心素養下的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的內涵和健康行為的關系進行分析。

一、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的內涵

(一)KAP理論:理解健康知識與運用的理論框架

在健康教育領域,知信行理論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簡稱KAP)是經常用來解釋個人知識和信念如何影響健康行為改變的最常用和最經典的模式[2]。在KAP理論中,將人類行為的改變分為獲取知識、產生信念/態度及形成行為三個連續的過程,即知識-信念/態度-行為。在該理論中,知(知識和學習)是基礎,信(信念和態度)是動力,行(促進健康行為)是目標。比如,以吸煙有害健康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把吸煙有害健康、吸煙引發的疾病以及與吸煙有關的死亡數字等知識傳授給群眾;群眾接受知識,通過思考,加強了保護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形成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吸煙的健康行為模式[3]。

由以上可知,KAP理論是理解健康知識與運用的內涵的一個很合適的理論框架。學生首先需要學習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形成健康信念和態度,之后對健康教育知識進行實踐應用,最終形成整體的健康行為。因此,基于KAP理論,我們認為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涵蓋了“健康知識掌握、健康信念與態度形成、健康知識實踐應用”三個方面。

(二)對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的內涵理解

1.健康知識掌握

健康知識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包括人類自身)的成果,它包括與健康教育相關的事實、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實踐中獲得的技能。學生只有掌握了扎實的健康知識,才能形成對健康比較全面的認識,同時也才能為形成健康的個體奠定基礎?;诖?,世界各國最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都非常重視學生對健康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以澳大利亞健康與體育課程標準為例,該國的課程標準包括“個人、社會和群體健康”以及“運動和身體活動”兩大主線,很明顯健康教育在澳大利亞的國家課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澳大利亞學生需要學習酒精及其他藥物、食物和營養、身體活動的健康益處、心理健康與幸福、性與人際關系、安全等各類健康知識,貫穿于中小學各個學段[4][5]。再比如,在美國中小學生必修課程《健康與幸?!方滩闹?,學生應該學習的健康知識涵蓋了心理和情緒健康、家庭和社交健康、生長和發育、營養、個人健康與體育活動、暴力與傷害預防、煙酒煙草與其他藥物、傳染病與慢性病、消費者健康和社區健康、環境健康等模塊內容[6]。由此可見,掌握健康知識是世界各國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關于健康知識的掌握,《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主要是指健康教育模塊部分,包括健康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常見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環境、健康與體育鍛煉的關系,安全運動和安全避險,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內容,共8個板塊,18個課時,具體內容要求見表1。

但需要指出的是,《課程標準(2017年版)》只是從宏觀層面提出了健康教育知識學習與掌握的要求,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具體教什么內容,還應該根據學習目標、所選擇版本的教材和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原則上來講,只要在上述基本范圍之內且能夠達成健康教育學業質量標準要求的內容均可。

2.健康信念與態度形成

首先,關于信念問題,哲學家休謨曾經發出過這樣的感嘆,“信念似乎從來是哲學中最大的神秘之一”[7],由此可見信念在哲學界中的重要性。作為第一個認真考慮信念問題的哲學家,休謨認為從本質上來講,信念是對人類經驗知識的認識;信念在根源上是源于“印象”而來的東西。印象、特別是重復的印象構成了信念的基礎,或者換個角度說,印象構成了信念產生的原因。在心理能力方面,是“想象”的能力使信念得以形成。不過對于休謨來說,這種“想象”屬于習慣性的聯想,因此休謨特別把“習慣”稱為信念的“根源”。此外,對于信念的作用,休謨的基本看法是信念強化了我們的有關觀念,使之變得更加強烈、生動,這有助于在因果的推論中,使我們能夠從原因的“印象”中,通過“相信”這一因果聯系的存在,借此推移到結果的“觀念”[8]。哲學家休謨對于信念的深刻認識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如果從休謨的認識出發,我們可以認為健康信念是指學生“基于人類對健康相關經驗知識的認識,通過學習和掌握這些健康知識而產生的深刻印象,當這種印象成為一種習慣性聯想時,學生對這些健康知識的相信程度就會不斷加深,從而就不斷強化了他們關于健康知識的某種觀念”。但是,信念本身也存在正確和錯誤,如果學生對健康知識的認識存在錯誤,那么就會導致錯誤的信念。比如,如果學生相信少量的吸煙有助于提神,那么這就是一種錯誤的信念。因此,學生在掌握健康知識的基礎上,應該要形成正確的健康信念。

與信念主要強調“確信”相比,態度更加強調對某種事物的“傾向性”。也就是說,個體即使對某個說法非常相信,但也未必一定會產生行動上的意向。關于態度,其定義最早是斯賓塞和貝因在1862年提出,即認為態度是一種先有主見,是把判斷和思考引導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觀念和傾向,即心理準備。目前比較流行的是Freedman提出的態度三成分學說,認為態度是由認知、情感、意向組成。對此,馬先明等人對態度的三成分學說的定義進行了總結,認為態度就是以主體對特定對象的肯定或否定的評價為特征的心理反應傾向,是行為的準備狀態,分為內隱態度和外顯態度兩種[9]。即使不同學者對態度的定義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態度體現為一種帶有意向性的心理傾向。由此可知,健康態度主要是指學生對健康相關問題所體現出來的帶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活動,包括對健康本身的態度以及對健康知識學習的態度。前者是指學生對健康的功能、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基本問題的認識,后者是學生在學習健康知識時的認識層次、努力程度、理解深度等。態度本身是一個中性詞語,存在著積極與消極之分。對于學習而言,積極的態度意味著成功了一半,而消極的態度則可能意味著敷衍與失敗。因此,學生應該要形成積極的健康態度。

3.健康知識實踐運用

如前所述,學生掌握了健康知識,形成了正確的健康信念和積極的健康態度之后,還需要將健康知識運用到生活、工作、學習等實踐情境中去,從而產生真正的健康行為。學生對健康知識的實踐應用過程,就是一個發現健康問題、分析健康問題和解決健康問題的過程,也是運用能力逐漸提升的過程。

首先,學生要善于通過所學的知識發現健康問題。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很多與健康相關的問題,如:對健康的理解停留于身體強壯層面;三餐不正常進食、選購食品時不知道如何識別標簽及其營養成分、長期口渴后喝碳酸飲料;在運動中出現痙攣、扭傷、拉傷、挫傷等問題時不知所措;長期沉溺于網絡聊天無法自拔;看黃色錄像而一時沖動對他人造成性侵犯或性暴力;在球場上面對眾人時感到恐慌和焦慮;不知道如何與同學和老師交往等。這些健康問題的存在,一方面緣于學生缺少健康知識的學習,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甚至認為這些問題是正?,F象;另外一方面,即使意識到了有些現象不正常,但也無法識別出哪些是問題。因此,學生對健康知識的實踐運用,首先要能夠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健康知識發現問題。比如,通過學習營養膳食的相關知識,能夠識別諸如“將水果的腐爛部分削掉之后繼續吃”不是節約,而是存在著巨大的健康風險。

其次,學生要能夠通過所學的知識分析所發現的健康問題背后存在的原因。以家庭中存在的健康問題為例,高中生父母的年齡通常在四十到五十歲之間,該年齡段是“亞健康”高發的時段,他們的父母在工作、生活、贍養老人和撫育小孩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壓力。比如,父親在工作中可能會經常感到疲憊、精力不足、休息不夠;母親在生活中可能會感到脾氣暴躁、睡眠質量差、容易生氣等;而弟弟妹妹可能存在著齲齒、肥胖、愛喝碳酸飲料、不愛運動等問題[10]。根據這些現象,學生要能夠幫助家人對這些健康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如父親出現的問題可能與精神壓力過大、長期外出應酬吃飯、加班頻繁導致的身體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有關;而母親的問題可能與缺乏體育鍛煉、夫妻關系緊張、精神高度緊張等原因有關;弟弟妹妹的問題可能與愛吃甜食且不愛刷牙、營養攝入量超過消耗量等原因有關。通過分析這些問題的原因,則將健康知識的運用又提升到了新的層次。

再其次,學生要能夠針對健康問題對癥下藥,提出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方案。還是以上述家庭健康為例,通過發現問題和分析原因,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所學的健康知識為家人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比如,父親要學會減壓,在工作之余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適當放松,戒煙限酒減少應酬,并嘗試幫助父親制訂一份科學的健身計劃;對于母親的問題,可以通過參加體育運動,如瑜伽、舞蹈等轉移注意力,學會冥想和放松,多站在父親的角度思考問題,改善夫妻關系等;對于弟弟妹妹,要幫助他們認識到牙齒保健的重要性,并督促和幫助他們養成刷牙的好習慣,同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發育情況合理進食,既不能暴飲暴食也不能饑不擇食等。通過解決健康問題,學生不僅加深了對健康知識的鞏固程度,而且也將理論性的健康知識學習轉化成了實際的健康行動。

二、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和健康行為的關系

(一)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為健康行為養成奠定了三維基礎

1.健康知識是健康行為養成的認識基礎

人類會產生很多行為,但有些行為是有意識產生的,而有些行為是無意識產生的。其中,有意識產生的行為需要建立在認識的基礎上,否則如果缺乏認識,則會導致行為偏差或者行為錯誤。健康行為是人類一種有意識的行為,其產生必然要以對健康知識的正確認識為基礎。比如,如果學生在跑步過程中能夠產生正確處理“極點”的行為,那么前提是學生對跑步過程中的氧氣供應、乳酸堆積等問題有正確的認識。如果缺乏認識,學生只會感到呼吸困難、肌肉酸痛、動作遲緩、情緒低落,甚至不愿意再繼續運動下去,而不會及時地進行調節,更不會形成健康科學的運動習慣。

因此,掌握扎實的健康知識是健康行為養成的認識基礎。但研究表明,目前我國中小學生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存在整體水平不高、地區不平衡等問題[11]。因此,急需加強學生對健康知識的學習。學生如果要掌握健康知識,不僅要在課堂上認真學習教師所傳授的相關知識,更要在課外通過閱讀書刊、網上查閱資料、觀看視頻、參觀展覽等方式學習健康知識,因為課堂學習的時間非常有限,18個課時的時間很難有足夠的時間支撐《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出的健康教育知識學習要求。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學習的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健康知識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局限于“灌輸式教學”而將學生變為健康知識的機械接受者,而應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結合個人生活經驗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建構屬于自己的健康知識。

2.健康信念和態度是健康行為養成的意向基礎

知識不等于信念和態度,從知識到信念和態度以及到行為的轉變面臨著很多復雜因素。如前所述,健康信念和態度是指學生對健康知識的“確信性”和“傾向性”,它在健康知識和具體的實踐運用之間起著橋梁作用。即使學生掌握了健康知識,但如果他未在信念層面產生確信,對所學的知識持懷疑態度,那么不僅不會進行實踐運用,還會從內心產生反作用;同時,即使學生確信了自己所掌握的健康知識,但如果沒有積極的學習態度,也很難產生運用的“欲望”。因此,健康信念與態度是學生健康行為養成的意向基礎。

對于正確的健康信念和積極態度的培養,教師一方面要進行正面引導,體現榜樣示范的力量。比如在學習健康的生活習慣相關知識時,如果教師卻在學生面前吸煙,那么對學生將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因此,以身作則非常關鍵。另外一方面,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多采用案例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健康知識的過程中產生信念,端正態度。例如,列舉現實中存在的長期沉迷于網絡而耽誤自己前程的案例,引導學生一起分析這些案例背后的原因,讓學生意識到網絡的風險,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幫助他們積極調整自己的上網時間,形成健康的網絡行為。

3.健康實踐是健康行為養成的行動基礎

讓學生對健康知識進行實踐運用是健康行為養成最關鍵的環節,因為再扎實的健康知識基礎,再好的信念和積極態度,如果沒有產生具體的健康實踐行動,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并不能產生任何實際的健康效果。研究表明,學生是否產生具體的健康實踐行為,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如學校的健康教育模式、家庭背景,特別是父母文化程度、對學校健康教育的態度、對子女健康狀況的關注程度、對子女健康問題的認識程度等方面[12]。由此可見,學生健康實踐開展情況的好壞并不只是自身的原因,與學校和家庭密切相關。因此,要促進學生進行健康實踐,除了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健康知識基礎,提升健康信念和態度之外,學校要積極開展多樣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尤其是家長要對學校健康教育給予積極的支持,密切關注子女的健康狀況,在生活中給子女更多的健康關愛并形成良好的榜樣示范。此外,行政部門也要加強健康教育的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促使學生意識到健康實踐不僅對自己有益,而且也是一件在國家層面意義重大的事情。2019年以來,教育部體衛藝司結合“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活動,在北京各大公交站臺投放公益廣告而加大健康教育宣傳的做法值得借鑒。

(二)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是評判健康行為水平的重要指標

如果要評判學生的健康行為素養水平,那么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和其他3個表現形式就一起構成了完整的評判指標?;诖?,《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健康教育模塊的學業質量標準中對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劃分了五級水平,以方便體育教師進行學習評價(表2)。

由表2可知,如果要了解學生的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水平,則可以根據學業質量的5級水平來進行判斷。比如,在水平1中主要是要求學生“了解和運用營養、衛生保健、環境、疾病預防、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安全避險等方面的知識”,水平2主要是要求學生“理解膳食和營養均衡的作用,將所學的衛生保健、環境、疾病預防、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安全避險等方面的知識運用于學習和生活中”,水平3主要是要求學生“知道常見的運動損傷和一些突發傷病事故的處理和急救方法”,水平4主要是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作出正確評價,同時將所學的健康知識綜合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基本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而水平5則是要求學生“較為深刻和全面地了解膳食平衡對健康的影響,并能夠指導自己和家人合理膳食;全面了解常見疾病的成因、危害和預防方法,并能指導自己、家人和周圍人群采取合理措施預防常見疾病”。

從上述5級水平的描述可知,雖然每一級水平之間還存在不平衡的現象,但總體而言有幾個特點:一是總體的要求呈現逐步提高的螺旋式上升狀態。水平1的要求是了解和運用,而水平2則要求理解和運用到學習與生活中去,很明顯在認知層面和運用的寬度及廣度方面有所提升;水平3主要強調對運動損傷和突發傷病事故的處理,這與前兩個水平和后兩個水平在描述方面出現了不協調的情況,這說明《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學業質量描述方面還有待改進,但是,如果僅從要求方面來看,層次仍然在前兩個水平上有所提升;水平4強調在對健康狀況作出評價的基礎上對健康知識進行綜合運用,更加突出了運用過程中的科學性;水平5在強調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突出了學生在疾病預防與膳食營養方面對自己、他人的指導,運用的要求進一步提升。二是無論哪個水平,對健康知識的掌握與運用都是從整體的角度展開,即強調了知識運用的結構化,避免了碎片化。即使是在水平1,在知識學習的基礎上仍然強調了運用,而并沒有按照傳統的“低水平先學習,然后再掌握,到了高水平再運用”的邏輯思維展開。實際上,這體現了《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新思想,即要避免人為地將知識的學習與運用割裂開來,不同水平只是掌握和運用的層次有高有低,但都是整體的思維。這對于體育教師開展健康教育教學和健康行為核心素養學業質量評價都是很好的啟發。

參考文獻:

[1]尹志華,汪曉贊.國家意志與體育新課標表達:論《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十九大精神的落實[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9,53(3):81-88.

[2]李維瑜,劉靜,余桂林,徐菊華.知信行理論模式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J].護理學雜志,2015,30(3):107-110.

[3]楊柯君.知信行模式[J].上海醫藥,2013,34(10):42.

[4]季瀏,尹志華,董翠香.國際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163-166.

[5]李欣玥.澳大利亞《F-10體育與健康國家課程標準》解析及啟示[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8,34(6):65-67+75.

[6]潘建芬.教什么健康知識和健康技能——解讀美國中小學生必修課程《健康與幸?!穂J].體育教學,2018(4):16-19.

[7]休謨,著,關文運,譯.人性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115.

[8]陳嘉明.信念、知識與行為[J].哲學動態,2017(10):53-59.

[9]馬先明,姜麗紅.態度及其與行為模式述評[J].社會心理科學,2006,21(3):7-10.

[10]季瀏.體育與健康(普通高中教科書必修全一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11]余小鳴,張芯,楊土保,等.中國中小學校健康教育研究(1):學生健康知識態度行為現況[J].中國學校衛生,2007,28(1):7-9.

[12]余小鳴,張芯,朱廣榮,等.中國中小學校健康教育研究(2):學生健康知信行相關影響因素[J].中國學校衛生,2007,28(2):107-108+110.

基金項目: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項目編號:16CTY013)的階段性成果。

上一篇:物聯網安全論文下一篇:食品安全健康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