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微觀經濟學范文

2023-09-09

微觀經濟學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在充分分析學情的基礎上,結合微觀經濟學的學科特點,將教學目標、學生特點與考核方式相結合,提出了旨在實現持續性鼓勵和檢測、多維度考核和綜合能力培養三個目標的過程性考核方案的設計思路及實施方法。

關鍵詞:過程性考核  雙語教學  以學生為中心

一、考核方案設計的背景和意義

微觀經濟學是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國家教育部規定的財經類專業核心課之一。作為專業基礎課,學生在本課程中學到的經濟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分析規范、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構建的經濟學知識體系框架,養成的嚴謹的經濟學思維模式,以及接受的經濟學研究訓練,對其后續專業課程學習,乃至整個學科專業的學習都將產生重要的基礎性影響。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國際商學部自2002年開始,對微觀經濟學設置為雙語教學。本課程同步選用國際一流原版教材,采用雙語授課模式,旨在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外語水平,為今后升學或就業打下良好的理論和外語基礎。

課程考核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和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為此,設計一整套既符合經濟學學科特點,有適用于當前教學班學生學習特點的科學、合理的課程考核方案,對于實現課程教學目標顯得尤為重要。

二、學情分析

教學活動涉及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全面、客觀、充分的學情分析,對學生特點及其預期做全方位地了解,有助于從學生角度出發有針對性地設計考核方案、選擇恰當的考核形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與評價體系,以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學生的先修知識基礎

本課程是雙語課,面向國際商學部有雙語教學要求的教學班開設。根據教學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本課程在新生入學后的第一學期開設。學生在進入本課程學習之前,沒有先修課基礎。

微觀經濟學屬于理論性和系統性都較強的課程,學生對先修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其對后續章節的理解和學習效果。加之部分教學內容相對抽象,且使用全英文原版教材、雙語授課模式,這對于剛剛進入大學的新生是一個較大的挑戰。為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機制,在教學的全過程上給學生提供持續性的鼓勵、促進和學習效果檢測,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二)00后學生的學習特點

從2018年開始,00后學生開始進入大學。00后大學生更加個性鮮明、思維活躍、興趣多元,他們既尊重個體差異、又重視自我價值,愿意與他人合作,也愿意接受挑戰,希望得到周圍人的認同,同時渴望得到他人公正的評價。

這些特點使得學生非常重視“學習體驗”。當他們在學習過程的多個環節上做出不同嘗試和各種努力后,非常期望從教師這里獲得多維度的客觀、公正評價。單一的考核形式很難實現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多元化努力做出全面、公平和客觀地反映。

(三)雙語教學班學生的學習特點

本課程是雙語課,面向中加合作辦學模式教學班和2+2中外聯合培養模式教學班開設。入學時已經歷過專業遴選,學生的英文基礎相對較好,且對自己在本科階段的學習及將來的升學或就業有更為明確的規劃,因而對在校期間的課堂教學效果、自己的學業進展、專業素養的提升、以及個人綜合能力的養成都懷有較高的期待和要求。這部分學生對多樣化的考核方式有明顯的偏好,以期借助多樣化的考核形式對自己多方面能力的養成進行檢驗和督促。

三、過程性考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一)考核方案的設計思路

基于學情分析,同時結合經濟學課程本身的特點,本課程在設計考核方案時考慮了以下三方面因素:

1.持續性鼓勵和檢測。如果學生能在學習的全過程上接收到持續性的鼓勵和學校效果檢測,始終感受到有力量在推動和鼓勵自己,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會有所提高。此外,持續性的學習效果檢測提供的成績反饋,也會督促學生及時查遺補缺,在教學全過程的每個環節上夯實所學,為后續章節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2.多維度考核。與單一的考核形式不同,多樣化的考核形式帶來的多維度的考核指標,不僅可以兼顧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體現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的特點,而且可以借助多角度的評價體系實現對學生學習效果更為全面、綜合和客觀的反映。

3.綜合能力培養。以多維度的考核指標為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再僅僅是對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潛力的挖掘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包括:將課堂所學理論應用于對現實經濟現象分析的動手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與人溝通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等。

(二)考核方案的實施

鑒于上述,同時為確保在教學全過程上逐一實現各個教學單元的預定教學目標,實現“教考相長”,本課程設計了“多樣化的過程性考核方案”用于教學實踐。在遵循學校有關課程考核相關要求的前提下,綜合使用多種考核方式,在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上向學生提供持續性的鼓勵和學習效果的及時反饋。

具體包括三種形式:

1.在線測試。每章理論課程結束后,借助學校網絡教學平臺,利用在線測試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查。為了向學生提供持續且及時的學習效果反饋,在線測試的總次數一般設計為每個教學周期(一整個學期)測試6 - 10次,即每1-2周測試一次,以突出“過程性”考核的優勢。測試題目的選擇以教學大綱為準,確保各章節測試覆蓋大綱要求學生掌握的全部知識點。

為盡可能地降低測試在各學期之間的重復率,保證測試質量,同時向學生提供更豐富的網絡測試資源,本課程在學校網絡教學平臺系統中建設了試題庫,并在每個教學周期中進行更新、完善和補充。目前平臺試題庫已收錄測試題769條,全面覆蓋教學大綱要求的全部教學內容和知識點。

2.小組presentation。為鼓勵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嘗試將課堂所學經濟學理論知識和分析方法用于解釋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和問題,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溝通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本課程設計了“小組presentation”形式的考核方式。鼓勵學生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數據資料,或實地走訪、調研,同時結合課堂理論講解,以小組為單位,就所學某一微觀經濟學專題或現象展開研究和討論,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完成一次經濟學學術研究過程,并將研究結果向全班做課堂presentation。

考慮到學生是新生,設計“小組presentation”的考核形式,在關注結果的同時,更加重視學生在參與團隊合作、共同解決經濟學問題過程中的努力和嘗試。旨在借助團隊研究這種方式,尊重并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論和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解決現實經濟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本課程制定了詳細的小組presentation作業說明、文獻利用指導、數據庫信息綜合和詳細的評價標準,向學生提供全面的解釋和指導。

3.課堂考試。根據本課程知識體系的特點,在完成“基礎概念及原理”的教學內容后,安排1次課堂綜合考試。旨在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的掌握,幫助學生及時查遺補缺,為接下來學習“廠商行為理論和最優決策”奠定扎實的知識基礎。

上述三種具體的考核方式涵蓋了“筆試與口試、理論與實踐、開卷與閉卷、獨立與合作”等多種評價方式。不僅可以實現對學生學習效果客觀、全面地反映,更是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挖掘學生潛力、鼓勵創新思維和培養終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

為保證整個考核過程及評價標準的公平性、一致性和透明度,本課程為每種考核方式均制定了細致、明確的考核依據、評分標準和評分細則,并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向全體選課學生公布,供學生隨時查閱。

四、對過程性考核方案的評價

本課程設計了多樣化的“過程性考核方案”并用于教學實踐,主要是源于這種考核方案所具備的兩個突出優勢:

(一)獲得實時反饋

過程性考核貫穿教學全過程的始終,旨在獲得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實時反饋。對教師而言,可以根據反饋信息,對學生掌握較為薄弱的環節進行鞏固,確保每個教學單元的預定教學目標得以實現。對學生而言,則可以根據反饋信息查遺補缺,及時彌補學習過程中的短板。

(二)對學生學習效果更為綜合、客觀的評價

由于考核形式多樣且考核環節貫穿課程教學活動的始終,這種多樣化的“過程性考核方案”可以有效避免因考核形式單一或考核次數偏少而可能帶來的偶然性偏差,有助于鼓勵學生在教學全過程上重視每一次考核,并不斷付出努力。由此得到的考核結果因而是對學生學習效果更為綜合、客觀的評價。

參考文獻:

[1]王慶宇,彭幫保,李忠宇.基于過程性考核的專業課教學方法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8):19-21.

[2]陸冷飛.高校課堂教學過程性考核的信息化解決方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2):79-81.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

微觀經濟學范文第2篇

摘要:微觀經濟學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只有通過教學模式的綜合性改革,才能改善其教學效果。筆者認為微觀經濟學教學模式的綜合性改革應以啟發式教學提高教學過程的互動性,以案例式教學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以快樂式教學法提高教學方法的可接受性,從而在整體上提高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啟發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快樂教學法

微觀經濟學課程是教育部指定的高等學校財經類專業主干課程之一,微觀經濟學課程內容的學習與掌握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前提條件和重要基礎,因此提高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是培養高質量財經類人才的重要環節。

一、微觀經濟學教學現狀

在微觀經濟學教學實踐中,教學方式普遍存在不足,對此國內相關學者進行了廣泛的分析與研究。結合我校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實踐,教學方式的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①教學過程以教師單向傳播知識為主,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不足。以往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擔任課堂支配者的角色。多數情況下,教師在講臺上從上課講到下課,學生提問和參與的機會很少。教學過程普遍缺乏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的學習過程被動,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②教學內容以抽象理論分析為主,缺乏理論聯系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內容方面,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往往注重抽象理論分析,突出對學生運用公式與圖形解析教材習題的應試能力培養,忽視對學生運用微觀經濟學理論解決實踐問題能力的提升,因此,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普遍不高。③教學方法以課堂講授為主,教學方法單一,學生接受性較差。就微觀經濟學的教學方法而言,一般采用課堂講授方式,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微觀經濟學教學模式的基本特性

1.互動性。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應轉變教師單向知識傳播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增強教學過程的互動性,變單向知識傳播為雙向的知識交流與互動學習,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下自發提問、自主學習、創新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2.實踐性。微觀經濟學的課程內容源于現實世界,課程教學應體現實踐性特征。在課堂教學中,課程內容應與現實經濟事件的分析相結合,使學生對微觀經濟學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內容,而是能運用理論知識對現實經濟問題進行分析,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與水平。

3.可接受性。課程教學方法要保證能夠被學生樂于接受,單純的課堂講授很難達到良好的接受效果。教學方法要強調對學生心理的研究與把握,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快樂的情緒,樂于學習,樂于參與,達到“快樂學習”的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微觀經濟學教學模式的改革

1.以啟發式教學提高教學過程的互動性。啟發式教學強調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與啟發,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與尋找答案,并在學習過程中主動與教師交流,以更好地實現學習目標。

2.以案例式教學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案例式教學強調以現實世界的經濟事件為微觀經濟學學習的載體,通過對現實經濟事件的分析深化課程內容的學習,提高學習的興趣,改善學習的效果。

3.以快樂教學法改善教學方法的可接受性??鞓肥浇虒W法強調對學生心理的研究,在把握學生心理需求的基礎上,改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接受程度,使學生在“快樂學習”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綜上,我們可以勾勒出一個微觀經濟學教學模式的框架(如圖1所示)。

四、啟發式教學:提高教學過程的互動性

基于啟發式教學的理念,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可以采取多種方法。

1.提問式教學與互動性。提問式教學是指在講授微觀經濟學基本原理時,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的要求,提出相關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的學習習慣。在引導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得以形成。教師一方面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互動過程中實現學習目標;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進一步啟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學會主動設定問題、主動學習,遇到困難時再尋求教師的幫助,實現更高層次的互動與交流。

2.推論式教學與互動性。推論式教學強調在講授微觀經濟學原理時,如果該原理與前面學習的內容存在邏輯關聯,教師可以采用首先引導學生回顧已經學過的相關內容,然后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從已經學習過的微觀經濟學相關原理中推導出新的理論或結論。推論式教學在教學內容的逐步演繹過程中實現學生與教師良性互動,使學生與教師的邏輯思維在理論推導與證明中相互融合,改善教學效果。

3.參與式教學與互動性。參與式教學的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具體實施過程表現為教師圍繞教學內容布置研究問題,學生利用課后時間查找資料、撰寫報告、形成研究結論,并在課堂上進行研究成果的匯報與交流。在“雙重互動”的基礎上,教學效果能得到更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4.討論式教學與互動性。討論式教學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組成不同的小組,圍繞教學內容,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辯論、質疑,形成研究結論;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相應的互動與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習課程內容的教學方式。討論式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也有助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提高教學效果。

五、案例式教學: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

案例式教學的宗旨在于提高教學內容的實踐性,以改善傳統課堂教學方式重理論分析、輕聯系實際的根本缺陷。微觀經濟學課程實施案例式教學,應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1.案例本土化原則。微觀經濟學案例的選取要堅持本土化原則,一方面是由于本土案例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近,便于學生對案例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案例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本土案例具有與國外案例不同的體現形態與價值取向,本土案例的采用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現實問題的分析能力與解決能力,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

2.案例來源多樣化原則。微觀經濟學案例的來源要體現多樣化原則。案例的確定當然可以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自主設計,但不能單純由教師進行設計,而應堅持來源多樣化原則。案例可以從歷史典籍中選取,也可以從熱點時事中選取。對于不同來源的案例,教師應在堅持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目的與教學內容,對案例進行適當改造,以更好地滿足教學要求。

3.案例關聯性與綜合性原則。微觀經濟學案例式教學要體現關聯性與綜合性原則。案例關聯性原則強調案例內容要與教學內容具有關聯性,不能僅僅由于提高學生興趣等原因,忽視案例關聯性,盲目引入案例式教學;案例內容要體現綜合性,不能因為針對某一知識點,而采取過于簡化現實事件的抽象案例,案例要有綜合性特征,以更好地與現實世界相吻合。

4.案例創新性原則。微觀經濟學案例式教學與其他教學方式相類似,需要堅持創新性原則。案例創新性原則不僅僅是要求案例本身的新穎性,而且包括分析角度與分析視角的新穎性。微觀經濟學本質上是分析問題的視角與方法,學習微觀經濟學從根本上需要強調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因而在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中,教師更應強調分析方法與分析視角的新穎性,以更好地體現微觀經濟學課程實踐性的要求。

六、快樂教學法:改善教學方法的可接受性

快樂教學法以對學生的心理把握為實施前提,通過對教學過程的系統設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學過程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化、由應試學習向興趣學習轉化、由接受知識向探索知識轉化??鞓方虒W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教學方法的可接受性,提高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質量。實施快樂教學法,要注意從以下環節入手。

1.研究學生心理,把握學生需求。微觀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研究學生心理,凝練學生的興趣點,做到課程教學具有針對性。同時,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方法的選擇要與學生的需求密切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變“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

2.精心選擇教材,認真設計課件。好的教材是成功的課程教學的基礎,目前微觀經濟學教材的版本很多,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結合教學要求精心選擇教材;以教材為基礎,建立以影視資料、網絡資源、多媒體課件等為載體的立體課件體系,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的展示形態,活躍課堂氛圍,改善教學效果。

3.創新課堂組織,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環境??鞓穼W習應與創新性的課堂組織相結合,教師要注意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環境,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對學生的主動表現,教師應予以鼓勵,實現“快樂學習”的目標。

4.優化考核體系,實踐素質教育。傳統的微觀經濟學考核以書面考試形式為主,學生學習受到考核方式的誘導,過于注重經濟學習題的解題能力與技巧。在快樂教學法的實踐過程中,微觀經濟學考核體系應加以優化,采用期末考試成績與平時考核成績相結合的綜合考核體系,考試試卷的設計與考核方式的設定應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結合現實經濟問題擬定考察內容,采用論文、報告、課程討論、研究設計、書面考試等多種方式實現對學生的課程學習評價。

5.交流學習體會,完善授課方式。學生的學習要求是不斷變化的,教師應注意與學生進行學習體會的交流,聽取學生的意見與要求,總結課程教學的經驗與不足。在此基礎上,教師應進一步完善授課方式,探索更加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

傳統的微觀經濟學課程在教學過程組織方面,以教師單向傳播知識為主,缺乏互動性;在教學內容方面,以抽象理論分析為主,缺乏實踐性;在教學方法方面,以單純講授為主,學生接受性差。經濟學教學模式的綜合性改革,以啟發式教學提高教學的互動性,以案例式教學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以快樂式教學改善教學方法的可接受性。經濟學教學模式是多種教學方式的有機組合,綜合性改革是對微觀經濟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參考文獻:

[1]吳冬霞.基于啟發式教學的微觀經濟學教學方法探討[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增刊,2007,(10):135-137.

[2]劉施揚.《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改革的探討[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8,(12):11-13.

[3]項銳.微觀經濟學教學模式的新嘗試[J].經濟師,2012,(1):147+151.

[4]張志娟.《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方法淺談[J].當代經濟,2012,(4):108-109.

[5]張玲.微觀經濟學教學探討[J].商業經濟,2012,(6):120-121.

基金項目:本文系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微觀經濟學》精品課程建設階段成果,項目代碼(ZX090102006)。

作者簡介:沈炳珍,女,教授,研究方向:西方經濟學;姜海波,男,講師,研究方向:經濟倫理學、經濟思想史。

微觀經濟學范文第3篇

微觀經濟學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量。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準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資源取得最大收獲,并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在商品與勞務市場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設法用有限的收入從所購買的各種商品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足。家庭選擇商品的行動必然會影響商品的價格,市場價格的變動又是廠商確定生產何種商品的信號。廠商是各種商品及勞務的供給者,廠商的目的則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產成本,生產出最大的產品量,獲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潤。廠商的抉擇又將影響到生產要素市場上的各項價格,從而影響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廠商的抉擇均通過市場上的 供求關系表現出來,通過價格變動進行協調。因此,微觀經濟學的任務就是研究市場機制及其作用,均衡價格的決定,考察市場機制如何 通過調節個體行為取得資源最優配置的條件與途徑。微觀經濟學也就是關于市場機制的經濟學,它以價格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稱作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還考察了市場機制失靈時,政府如何采取干預行為與措施的理論基礎。微觀經濟學是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基礎上,吸收美國經濟學家張伯侖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的壟斷競爭理論以及其他理論后逐步建立起來的。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學盛 行之后,這種著重研究個體經濟行為的傳統理論,就被稱為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只是研究 對象有所分工,兩者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并無根本分歧。兩者均使用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在理論體系上,它們相互補充和相互 依存,共同構成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市場出清,即資源流動沒有任何障礙;完全理性,即消費者與廠商都是以利己為目的的經濟人,他們自覺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為目標,又知道如何實現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費者和廠商可以免費而迅速的獲得各種市場信息。

總的來說經濟學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均衡: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前者代表馬歇爾,后者瓦爾拉斯,另外還有一種非均衡狀態,即考慮了失業和通脹的均衡;按小生的理解均衡即帕累托最優,只有達到了均衡狀態,才能使總體得到最大的效益即社會福利最大化;供給和需求相等時市場均衡,此時的價格為均衡價格,即買賣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消費者均衡是指在物價和收入一定的前提下,消費者購買何種商品組合可以達到最大效用,結論是消費者預算線和效用無差異曲線的切點,更具體的說是商品的邊際效用之比等于它們的價格之比;廠商均衡簡單的說就是資源一定如何使廠商利潤最大化,結論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實現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

微觀經濟學范文第4篇

2.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

3.公共物品:

4.GDP:

5.貨幣政策:

二、單項選擇題(40’)

6.微觀經濟學的中心問題是

【 A.收入問題

B.就業問題 C.價格問題

D.消費問題

7.王女士某月收入為2000元,最有可能作為此月需求的是

【 A.購買價值3500元手機一臺

B.購買價值500元的女裝一套

C.購買價值200元的金利來領帶十條

D.去駕校學車,費用為3000元8.如果甲產品價格下降引起乙產品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則

【 A.乙是甲的替代產品

B.乙是甲的連帶產品

C.甲的需求減少,乙的供給量增加 D.甲的供給減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給增加,需求增加,將導致均衡數量

【 A.不變

B.增加

C.減少

D.不確定

10.在一條等產量曲線的不同點上,要素的邊際替代率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為零

D.可能不同

11.在價格不變條件下,總收益曲線是一條

【 A..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線

B.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C.水平的直線

D.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

12.完全競爭的市場特點是

【 A.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

B.廠商進出行業全自由 C.所有廠商的產品是“同質的”

D.以上都正確

13.完全競爭情況下,廠商的長期均衡中

【 A.超額利潤逐漸增加

B.虧損逐漸減少

C.價格等于邊際成本

D.既無超額利潤,也無虧損

14.下列闡述不正確的是

A.汽車噪音對他人的影響被稱為外部不經濟

B.如果社會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經濟

C.社會成本的均衡價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經濟不會導致市場失靈

15.下列屬于注入的是

A.儲蓄

B.稅收

C.進口

D.出口

】】】】】】】】

16.下列不屬于政府的轉移支付的是

A.社會保障金

B.國防經費

C.企業救濟金

D.兒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屬于要素收入的是

A.工廠發放給工人的加班補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股東紅利

D.資本折舊

18.當就業量等于潛在就業量時,失業率

A.等于零

B.大于自然失業率

C.小于自然失業率

D.等于自然失業率

19.古典貨幣數量理論認為,導致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

A.貨幣供給量增加

B.貨幣的流通速度加快

C.物價指數上升

D.國民收入增加

20.新劍橋學派認為發生“滯脹”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過度增加貨幣供給量的結果 B.赤字財政和通貨政策的結果

C.赤字財政和通貨政策的結果

D.以上都是

21.根據儲蓄函數關系,引起儲蓄增加的因素是

A.收入增加

B.價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預期收入減少

22.根據貨幣需求理論,不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是

A.債券的預期收益

B.物品和勞務的相對價格

C.一般物價水平

D.預期的通貨膨脹率

23.假定某國的農業生產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么

A.該國不會進口食物

B.該國將出口食物

C.根據此假設仍不能決定該國出口或進口食物

D.該國因生產自給而不能從貿易獲得好處

24.對人民幣和美元兩種貨幣來講,如果人民幣的匯率上升,則美元的匯率將

A.上升

B.下降

C.無法確定

D.不變

25.在固定匯率制下,一國貨幣對他國貨幣的匯率

】 A.絕對固定,沒有波動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C.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地決定

D.確定一個固定的比價,隨一種貨幣或幾種貨幣進行浮動

三、計算題:(15’)

26.已知消費函數為C=60+0.8Y,投資為自主投資,I=50,求:

(1) 均衡的國民收入Y為多少?

(2) 如果投資變為I=100,均衡的國民收入變為多少?

(3) 投資乘數K為多少?

四、論述題:(30’)

27.試述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15’)

28.試述用GDP(或GNP)來衡量經濟成果會有哪些缺陷?(15’)

《西方經濟學》試卷答案

一、名詞解釋(15’)

1.需求: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夠 購買的商品和勞務的數量。

2.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是MR=MC,據此確定產量,把該賺到的利潤

都賺到,實現利潤最大化。

3.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物品。

4.GDP:按國土原則計算的一定時期內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的總和。 5.貨幣政策:政府根據宏觀經濟調控目標,通過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

和信用規模管理來調節信貸供給和利率水平,以影響和調節宏觀

經濟運行狀況的經濟政策。

二、單項選擇題(40’)

6.微觀經濟學的中心問題是

C A.收入問題

B.就業問題 C.價格問題

D.消費問題

7.王女士某月收入為2000元,最有可能作為此月需求的是

B A.購買價值3500元手機一臺

B.購買價值500元的女裝一套

C.購買價值200元的金利來領帶十條

D.去駕校學車,費用為3000元

8.如果甲產品價格下降引起乙產品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則

B A.乙是甲的替代產品

B.乙是甲的連帶產品

C.甲的需求減少,乙的供給量增加 D.甲的供給減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給增加,需求增加,將導致均衡數量

B A.不變

B.增加

C.減少

D.不確定

10.在一條等產量曲線的不同點上,要素的邊際替代率

D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為零

D.可能不同

11.在價格不變條件下,總收益曲線是一條

D A..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線

B.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C.水平的直線

D.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

12.完全競爭的市場特點是

D A.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

B.廠商進出行業全自由 C.所有廠商的產品是“同質的”

D.以上都正確 13.完全競爭情況下,廠商的長期均衡中

D A.超額利潤逐漸增加

B.虧損逐漸減少

C.價格等于邊際成本

D.既無超額利潤,也無虧損

14.下列闡述不正確的是

D

A.汽車噪音對他人的影響被稱為外部不經濟

B.如果社會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經濟

C.社會成本的均衡價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經濟不會導致市場失靈

15.下列屬于注入的是

C 】

A.儲蓄

B.稅收

C. 出口

D. 進口

16.下列不屬于政府的轉移支付的是

B 】

A.社會保障金

B.國防經費

C.企業救濟金

D.兒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屬于要素收入的是

C 】

A.工廠發放給工人的加班補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 資本折舊

D. 股東紅利 18.當就業量等于潛在就業量時,失業率

D 】

A.等于零

B.大于自然失業率

C.小于自然失業率

D.等于自然失業率 19.古典貨幣數量理論認為,導致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

A.貨幣供給量增加

B.貨幣的流通速度加快

C.物價指數上升

D.國民收入增加

20.新劍橋學派認為發生“滯脹”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過度增加貨幣供給量的結果

C.結構失業的結果

B.赤字財政和通貨膨脹政策的結果

D.以上都是

21.根據儲蓄函數關系,引起儲蓄增加的因素是

A.收入增加

B.價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預期收入減少 22.根據貨幣需求理論,不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是

A.債券的預期收益

B.物品和勞務的相對價格

C.一般物價水平

D.預期的通貨膨脹率 23.假定某國的農業生產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么

A.該國不會進口食物

B.該國將出口食物

C.根據此假設仍不能決定該國出口或進口食物

D.該國因生產自給而不能從貿易獲得好處

24.對人民幣和美元兩種貨幣來講,如果人民幣的匯率上升,

則美元的匯率將

A.上升

B.下降

C.無法確定

D.不變

25.在固定匯率制下,一國貨幣對他國貨幣的匯率

A.絕對固定,沒有波動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C.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地決定

D.確定一個固定的比價,隨一種貨幣或幾種貨幣進行浮動

三、計算題:(15’)

26.已知消費函數為C=60+0.8Y,投資為自主投資,I=50,求:

(1) 均衡的國民收入Y為多少?

(2) 如果投資變為I=100,均衡的國民收入變為多少?

(3) 投資乘數K為多少? (1)Y=C+I=60+0.8Y+50, Y=550

A 】

B 】

A 】

B 】

C 】

B 】

B 】

【 【 【 【 【 【 【(2) Y=C+I=60+0.8Y+100, Y=800 (3) MPC=0.8,K=1/(1-MPC)=5

四、論述題:(30’)

27.試述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15’) 第一,正常利潤是企業家才能的報酬;

第二,由創新產生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大膽創新; 第三,由風險產生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勇于承擔風險; 第四,追求利潤使企業降低成本,有效利用資源;

第五,社會以利潤引導投資,使投資與資源配置符合社會需要。

微觀經濟學范文第5篇

1.1 課程具有系統性、課時安排相對較少

在微觀經濟學中, 所涉及的內容實際上非常廣泛, 微觀經濟學中的核心理論主要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以及分配理論等, 同時還還包括一些微觀的經濟政策。

1.2 理論體系具有綜合性和抽象性的特點、學生實踐能力有待提高

在實際過程中, 學生因為經歷較少, 缺少實踐經驗, 面對很多理論概念, 所以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 許多學生往往很難理解微觀經濟學中的相關概念。

1.3 使用較多的定量、圖形分析

在進行微觀經濟學研究的過程中, 主要是應用定量分析的手段, 同時也結合了定性分析的方法。所以在對于很多經濟學理論進行求證的過程中, 往往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數學知識, 通過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來進行定量的分析, 從而更加有利于學生對于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和知識加以理解。

2《微觀經濟學》教學方法

2.1 設計和豐富課堂內容

由于微觀經濟學課程的內容相對復雜, 所以在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 必須要對于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 每一堂課都要經過仔細的設計, 要善于話題的提出和重點的突出, 要學會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同時還要認真傾聽學生的問題。教學內容要由淺入深, 逐步深入, 不能一上來就拋出較難理解的理論知識, 教學過程要結合實際案例, 讓學生在對于相應的知識點進行掌握的同時, 又能夠對其真正的含義加以理解。因此在對于知識進行講授的過程中, 要注意對主要內容的把握和次要內容的補充, 使學生明確所學內容, 加快對其理解。

2.2 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

隨著經濟發展和互聯網的發展, 多媒體教學手段在眾多高校的教學活動中得到了有效應用, 通過包含動畫、短片、圖片等內容的多媒體文件引入課堂內容, 能夠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直觀清晰的認識理解, 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微觀經濟學在教學過程需要展示大量的圖表幫助學生分析理解經濟現象, 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大程度上滿足這一點。同時, 多媒體教學能夠使得課堂互動得到有效的加強, 同時還能夠使得課堂內容得以豐富。因為微觀經濟學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現實經濟中的熱點問題入手, 引導學生從這些問題出發來對其中的微觀經濟學問題進行分析, 從而對于學生自主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 而且還能夠使得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得到提高。

2.3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于微觀經濟學學習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 一方面, 教師要注重理論的分析教學, 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另一方面, 在教學活動中, 教室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合適案例, 借此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不可否認的是, 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當前國內的熱點問題加以引進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從而有效地改善教學效果, 使得學生對于微觀經濟理論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同時教師要注意講授西方經濟學理論時, 要按照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觀點對問題合理分析, 堅持從我國實際出發, 提出符合國情的經濟發展近況和趨勢。

結束語

總的來說, 微觀經濟學作為相關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 是學生后續學習的起點和基礎, 所以教師必須要注重對于教學方式的改進, 使得學生對于微觀經濟學的興趣得到有效地提升, 并且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以培養, 使學生在經濟學道路上越走越遠, 獲得更好的發展。

摘要:《微觀經濟學》作為國家教育相關部門規定的各大高校院系管理財經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 在學生學習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 學好這門學科對學生后續學習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微觀經濟學》這門課程的特點, 結合實際教學案例探究教學方法, 為各高校提供教學過程中所遇到問題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課程特點,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舒燕.微觀經濟學課程的可實驗性和實驗教學[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5, 34 (10) :206-209.

[2] 李晶, 田丹丹.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在教學上的區別與聯系[J].時代教育, 2015, (7) :188-188.

上一篇:微觀經濟學課程下一篇:數據挖掘技術研究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