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開放教育范文

2023-09-07

開放教育范文第1篇

【摘 要】

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轉變和學習者學習群體、學習目的以及學習方式的變化,遠程開放教育如何在新時期作出新選擇和實現新轉型成為持續發展的關鍵。研究對開放教育進行新的科學定位,去除其學科教育的陳舊內核,實現職業教育的新內涵。從多個維度確立轉型后的開放教育以應用技能為本、相較于學術理論和過去發展水平而言的“高”的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并探索包括改革教育教學管理方式、師資隊伍、職業教育服務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向職業教育轉型的新途徑。

【關鍵詞】 開放教育;職業教育;新選擇;轉型

21世紀以來,以德國雙元制、美國CBE為代表的辦學模式開啟了國際成人高等教育向職業教育轉型的新導向。2000年1月,教育部《關于印發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文件(教高〔2000〕2號)要求廣播電視大學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上,發揮所在地區試驗室和實習、實訓基地的作用,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逐步建立職業化現代遠程教學網絡,培養高等應用型專門人才。[1]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發布,提出要“構建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有效銜接,加強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統籌”,以及,“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提供多次選擇機會,滿足個人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盵2]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轉變和學習者群體、學習目的以及學習方式的變化,以成人繼續教育、職后培訓為主的遠程開放教育承載的高等教育普及化責任越來越明顯。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已有學者開始論述電大開展高等職業教育的必要性[3][4],通過舉辦高等職業教育擴大電大的社會功能[5],依托電大發展或舉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6][7],或是使電大教育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和改造[8]。進入2000年以后,電大開始大規模實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開放教育成為電大教育的主流,學者們的研究目光也逐漸轉移,除了一方面繼續關注在電大系統基礎上單獨發展或舉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之外[9],要求融會貫通開放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呼聲也日益強烈。有學者認為,應該更新觀念,將職業教育融入電大教育的理念之中[10],發揮自身系統辦學、資源豐富等優勢[11]。還有學者分析了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關系,認為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有很強的獨立屬性,但又有很大的互補屬性。這不僅因為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職業教育,而且也因為現代職業教育根本上是一種特殊的開放教育。[12]季曉云等人則指出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規格和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方面具有相似性。[13]而毛文燕則以上海電視大學閘北分校實踐為例,進一步分析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在辦學理念、師資隊伍、教學管理、教學資源、服務對象、培養目標和教學方法上的趨同性。[14]除此之外,還有學者依據“對沖理論”為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的互補關系找到理論依據,認為,服務于人的發展、滿足受教育者個人愿望的開放教育,和以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為目的、服務社會經濟發展作為使命的高等職業教育正好是兩種對沖的教育形式,可以按照“對沖理論”使兩者達到互補,從而形成開放教育獨特的存在。[15]從相關研究者的研究可以看出,電大要求舉辦或融通職業教育的訴求歷久彌新,但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關注焦點。焦點之一是要求電大舉辦或改造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但有另起爐灶、改弦更張之意;焦點之二是從實踐到理論上認識到電大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的內涵和要素上有相似之處和互通關系,但是對于兩種教育之間互通的原因以及系統論述開放教育借鑒職業教育的方式方法,學者們鮮有深入探究。因此,有必要從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為何互通”上來著眼認識當前開放教育內部存在的不適應社會發展的缺陷,并探尋開放教育將職業教育作為新選擇的途徑。

一、開放教育向職業教育轉化的原因

開放教育是相對于封閉教育而言的一種教育形式。它的本質是人人享有終身接受教育的權利,不僅意味著教育對象的開放,更是教育觀念、教育資源、教學過程的開放。[16]相對于面授教育,遠程教育更適宜于實現開放教育。目前,我國實施開放教育的教學機構主要為采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手段傳播和普及知識的廣播電視大學。而職業教育則是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培養的一種教育,[17]它受益于社會,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同時也使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其目標是培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應用型的人才。隨著時代的發展,開放教育向職業教育轉化有其自身的原因。

(一)破除過去學科教育和管理模式的舊圈

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準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大學為我國第一批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的學校;1999年4月,又批準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在此之前,開放教育其實一直以某種形式存在于電大教育中,主要任務是解決高等教育資源緊缺、人才緊缺的困難以及滿足廣大年輕人上大學的心愿,表現為學歷補償的教育形式,可以說是特殊歷史年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和教育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由于電大從創辦之初就采取依托普通高校、科研機構及其他社會教育資源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教學模式,借鑒普通高校的教學計劃、從普通高校引入教學和管理人員的管理模式,即使在后來形成了自己的教學和管理特色,但依然擺脫不了傳統學科教育的印記。[18]2006年,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驗收,此后,電大的遠程開放教育轉入常態。但是,由于長期受社會知識本位價值觀、對“文憑”需求的特定用人機制、學科教育的慣性和遠程開放教育自身缺陷的影響,電大雖然開展了遠程開放教育,卻忽視了教育的社會功能,一直沿襲和囿于學科教育的教學和管理模式,使廣大學生的技能培養難以落實,所獲取的往往只是一紙學歷文憑而非真正的專業技能,這不僅不能滿足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大量高等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滿足個體希望通過開放教育提升自我素質和職業技能的需求。

(二)適應當前經濟發展和個體提升的需要

從社會發展來說,我國處于經濟高速發展和轉型的關鍵時期,要具備國際競爭力,必須有大量掌握高技能的專門人才作支撐?!秶抑虚L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的高技能人才總量要達到3900萬,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8%;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要達到20%”,這說明,我國將提升勞動者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作為核心,把以培養高技能專門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和社會工作人才為目標的任務放在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地位。[19]

就在職學習者個體而言,通過開放教育學習,更重要的是能夠獲得職業技能上的提升和知識性的補充,但并不意味著要從頭開始學習。因為基礎性學習太耗費時間,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有難度。此外,大學中開展的基礎知識教育,絕非電大應承擔的高等教育職能,而應該由普通全日制高校來完成。有研究者通過對電大學習者職業能力的調查發現,電大學生的職業能力結構中,最欠缺的是關鍵職業能力;從學生的教學期望來看,最看重的是通過學習提高其基本職業技能,即提高生存與就業、勝任工作的能力。[20]因此,電大在向開放大學轉型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學習者真正的學習需要,了解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方式。進行職業教育,無疑能增加學習者與其實際從事的工作的聯系,同時,通過緊密聯系工作的學習,能增加學習者對學習的興趣,以職業教育為導向為學習者樹立學習目標,授學習者所需,急學習者所急,也能解決開放教育過程中學習質量監控、考風考紀等難題。

(三)促使開放教育自我完善和持續發展

因此,只有對開放教育進行職業教育轉型,才能使其重新煥發生機。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在廣義上都應該屬于高等職業教育的范疇,根據教育部對職業教育的要求[22]:“圍繞‘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繼續教育和培訓……緊密結合農村遠程教育網絡的建設和應用,充分利用全國農科技網聯和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M一步發揮網絡高等教育在繼續教育中的作用?!边@說明,我國早已明確職業教育中包含了遠程開放教育。[23]此外,電大從一開始就面向基層,以培養“實用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具有職業化的辦學理念,貼近社會辦學和服務,突出適應市場供需的應用型和技能型專業設置,[24]教學實施過程中十分注重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這與職業教育以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為核心,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理念和規格是完全一致的;[25]電大的主體是??平逃?,高職教育主要也是定位于??茖哟?,二者在培養層次上是一致的;對于本科層次來說,開放教育也可以作為高職教育的繼續教育,從職業教育的要求上實現與高職教育的無縫對接;開放教育的培養模式具有實踐性,其專業按照社會應用需要而設置,學習群體覆蓋社會的各個階層和各種職業,其根本目的是滿足職業群體的職業化學習需求。在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新形勢下,將開放教育進行職業教育轉型是完全有必要的:開放教育融匯職業教育的內涵是經濟發展的要求,是教育發展的必然,也是電大開放教育自我完善的唯一途徑。[26]

二、開放教育向職業教育

轉化后的定位和培養目標

電大開放教育向職業教育轉化后在層次上屬于高等教育范疇;在類型上雖然隸屬于成人教育,但有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科教育;在內容上屬于職業教育范疇,但有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學術教育;在傳播形式上以現代多媒體為手段,屬于遠程技術教育范疇。這一定位表明,開放教育必須從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遠程技術教育多個維度定位,即:開放教育的層次是高等教育,類型為成人教育,傳播手段以現代遠程多媒體技術為主,內核是職業教育。此外,轉型后的開放教育,應該體現出自身特殊的高等性:這種高等性絕不是指學術水平的“高”,因為單就學生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而言,從事開放教育的成人教育機構從一開始在生源的招收上就未與普通全日制高校處在同一水平線上,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電大的開放教育和普通高校的學科教育,不同地位和不同標準決定了兩者的不可比性。因此,開放教育的“高”應該表現為培養學生在同一系統或同一行業中相較而言的理論水平、應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高”,以及經過培訓后的學生與過去水平相較而言的職業能力和職業水平的“高”。

能力本位應成為開放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這種能力應是基于學習者知識、技能和態度所形成的一種素質結構。面臨知識經濟社會的挑戰,電大開放教育需要與時俱進,應該轉變視角,重新審視開放教育的界定。在精英高等教育時代,人們進行高等教育學習的需求是獲取文憑,以求謀得更高層次的職位和地位,但是,當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甚至是普及化階段后,人們對于高等繼續教育的需求就轉變為對能力和專業提升的追求。電大開放教育必須迅速轉變自己的角色定位,轉變自己的教育職能,為學習者提供最前沿的知識,提供能夠適應其職業發展的在職進修課程,讓學習者成為不斷學習的、靈活發展的和自主的勞動者。在人才培養目標上,開放教育應該突出人才培養的實用性、專業性和服務性:開放教育的學習者以在職成人為主,這就決定了他們的求學具有明顯的職業取向,所學專業應該具有實用性,能夠學以致用,能夠解決實際問題,這是成人學習者獲得成就和社會認可的重要衡量依據。另外,還要強調社會,特別是人才服務行業的價值取向,這對于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與進步非常重要。因此,開放教育應該集中精力培養社會職業領域最實用的專業人才,其發展目標是:走職業化的辦學之路,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實踐能力強且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三、開放教育的新選擇——由學科教育

內核向職業教育內涵轉型的途徑

開放教育向職業教育轉化的關鍵是擯棄學科教育的內核,實現開放教育的新內涵。要以職業教育理念為指導,建立具備職業技能與素質的教師隊伍,以學生適應職業需要為導向,以實踐技能培養為核心,鼓勵學生提升職業技能,獲得外界承認。

(一)在職業化辦學理念的指引下改革教育管理方式和開展實踐教學探索

由于知識和信息的不斷擴展,新技術、新專業不斷涌現,產業結構不斷提升,開放教育必須確立科學的以人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理念,不僅注重教育的社會功能,更關注人的能力發展。一方面,要強調積極拓展素質教育;另一方面,要積極倡導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第一,改革開放教育教學管理方式。由于開放教育的學習者絕大部分是在職成年人,無論從學習能力還是學習經驗上來說都相對自主和成熟,因此,要在教學管理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將過去移植于普通高校的“管理學生”理念轉變為“學生自主管理”理念。如,鼓勵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在工作崗位和實踐中自主創新、創造成果,學校教學管理者對學生取得的成果加以認定,兌換學分,或是采取其他獎勵形式,這對于電大將來成立開放大學,在其他教育機構無法比擬的遍及全國的系統優勢背景下成立學分銀行,為學習者實現學分通存通兌,打下良好基礎;在考核評價上借鑒國外社區大學經驗,更多地采用小論文和研究課題的方式進行課程考核,這樣既能兼顧成人的學習時間,也符合成人的學習方式和習慣,關鍵是能使學習者在完成考核的同時,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核心職業能力。[27]

第二,改革開放教育課程、教學內容體系,科學設置專業教學計劃,開展專業課程實踐改革探索。由于教學手段的特殊性,電大的遠程開放教育無法完全做到在校園中建立實訓基地或在實驗室開展實踐教學活動,讓教師親身指導學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28]因此,如何使開放教育的職業化和教學內容的職業化相結合,讓電大開放教育真正安裝上職業教育的“芯”,是當前急需思考的問題。在職成年人通常已經具備一定的技能技巧,接受開放教育,無非是為了完善自身理論基礎和彌補知識缺陷,因此,要對過去以學科教育為基礎的知識體系進行改革,加強內涵建設,要調整教學計劃和改革課程體系。首先,要重視教學計劃的頂層設計和總體構思,注重職業理念在教學計劃和課程內容中的貫穿和體現,并力求職教特色鮮明;其次,可以向合作單位適當下放相應的權力,讓其根據自身情況自主調整課程設置、內容比例、課時分配以及考核方式等,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專業規則),以此體現課程職業性和區域差異性;再者,要調動地方的積極性。除了增強辦學自主權,還須得到地方黨政部門的大力支持,才能使基層電大開放教育的辦學順利運行。為保證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基層教學部門須接受上級業務部門的評估督導,以檢查其在實施職業實踐性課程和培養學生技能方面是否達到要求。對教師而言,要讓專職教師多走出課堂,親身指導學生進行技能實踐。要實現專業教育,對教材知識結構進行改革和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做到基礎理論知識“必需、夠用”,專業知識有前瞻性、針對性和適應性。如,可以讓學生根據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提出疑問或意見,通過編制者的及時采納,快速反映到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中;或是學習香港公開大學基于問題和實際案例編寫教材內容的方法。[29]總之,充分考慮成人學習的特點和規律,激發學習興趣,體現教學內容和計劃的職業性。要開展實踐教學探索,通過學校的策劃,采取相關處室、專業責任教師和教研室共同努力的方式,修訂教學計劃,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適當削弱理論課教學時數,增設各專業的課程實踐,專業課程實踐必須體現出易操作、有一定深度而難度不大的特點,將之納入學分。這樣一來,既利于基層電大管理和組織實施,又利于提升學生在崗位上的實際能力。

(二)建立具備職業技能素質的教師隊伍

具備職業技能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提高開放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關鍵環節。教師要在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上都要符合職業教育教師的規范和標準。[30]要為教師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環境,加強團隊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教師行為規范和能力要求標準,引導自我學習和發展,從而有效推動電大遠程開放教育辦學績效不斷提升。具體來說,第一,要提高開放教育教師職業化的工作技能。職業化的教師應該有機融合理論與實踐知識、能力,既有技能證書又具備熟練實踐技能。[31]教師本人應積極提升自我,同時學校應積極為教師的實踐培訓創造條件,規定教師在一定時間內必須返回社會進行實踐,或定期為社會解決技術難題,或從事應用研究和技術發明;學校還要鼓勵教師積極參加職業技能競賽,更新知識和技能,使其適應社會發展。第二,引進擁有職業技能的人才補充開放教育教師隊伍??芍贫▋灮菡?,大幅度提高薪金待遇,引進急需的師資。如美國鳳凰城大學聘用大批兼職的職業行家來擔任教師,其兼職教師的數量遠遠超過全職教員數量,來源包括公司總裁、高級信息主管、財務主管或專業研究人員,這些人員均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至少具有5年相關工作經驗(實際上平均是16年),以此保證教學內容緊跟市場、教學人員易與有工作經驗的學生交流。[32]為增強教學服務的實踐性和針對性,教師上崗前還要參與培訓發展計劃(四周的在線崗前培訓和在線試講),[33]授課模式為小班教學,師生比大約為1∶10,學生可得到教師的悉心指點。[34]對電大開放教育來說,可借鑒鳳凰城大學的做法,從社會上的大中型企業引進高職稱、高學歷的專業技術人才,或是從當地的行業中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實踐經驗和技能的專兼職教師,通過發聘書的方式,與之簽訂合同,采取訂單式或“蘿卜式”的培養。只有在實踐性環節中提高師生比,讓學生有機會得到教師手把手的指導,才有可能培養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第三,加強教師崗位管理的規范化。電大目前的職稱評審仍是按照普通高校的職稱評審制度,關注教師的學歷層次和科研水平,而沒有把實踐技能納入評審范疇。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完善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資格標準和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辦法。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吸收企業參加教育質量評估”。[35]在開放教育教師的職稱評審中要突出業務進修能力和重視專業實踐所取得的證書,以此提高教師專業技術職稱層次,全面提升其業務素質。[36]

(三)構建科學的職業教育服務體系

當前,廣播電視大學雖然積累了大量的學習資源,但由于在課程資源建設上長期沿用普通高校學科教育模式,教材出版、數字化資源開發和學習支持服務體系三者脫節和錯位,難以為學習者提供一體化的課程資源服務和學習服務,[37]因此,開放教育在轉型的道路上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必須要構建科學的職業教育服務體系,明晰不同層級辦學單位的角色定位,科學合理地配置職能和權限,使得各利益相關者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進職業教育發展。[38]電大開放教育的生源類型涵蓋了高中后教育的所有人群,必須根據其社會背景、學習需求、學習能力等差別開展職業化教育,精心整合各種資源,為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服務,幫助選擇最適合的學習路徑。如何為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服務,成為開放教育職業化中必須解決的管理層面的問題。在我國經濟水平發展不平衡的條件下,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呈現出多樣性,學生的學習需求也相應顯現出多樣性,任何一個機構或一種資源都無法滿足如此多樣的需求。對于將來國家層面的頂層機構來說,整合和提供豐富多樣的職業教育資源,形成資源的集成化(或資源云)是其職責所在;對于省級層面的中層機構來說,選擇和歸類適合自身區域特色的職業教育資源,或是構建具有特色的區域職業教育資源,是其責任所在;對于地市層面的基層機構來說,服務的個性化和到位化尤顯重要,如可以根據條件提供多種職業知識的專題講座和職業技能的短期培訓等。[39]職業技能的培養和訓練不同于職業理念和精神的提出,對于學習者,任何時候都不能缺乏實踐的指導和示范,否則,再好的資源都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職業化的服務在基層體現為從課程學習的開始到結束,教師和指導者必須隨時搜集其學習數據,開展技能技巧的引導示范,幫助其調查學習,走出屬于自己的個性化學習路徑。[40]

(四)形成職業化人才培養方式

確立以專業技能為核心的培養方式。開放教育要突破傳統的學科教育模式,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崗位要求和人才市場的需要確定教學內容;要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既要遵循職業教育一般規律,又要發揮遠程教育技術優勢。電大開放教育必須建立在專業分工的基礎上,克服過去專業、實驗、實訓條件過于分散導致的難成規模的弊端。第一,基層電大應根據當地產業發展特點,從現有辦學條件出發,重點建設優勢專業,與當地政府教育部門、勞動部門和相關企業合作開拓市場,企業為教學提供實踐場所和實訓基地,提供一個真實的職業環境,學校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幫助企業解決實踐難題。[41]第二,產、學、研相結合,與外界的職業資格認證部門或機構合作,學生通過考試后既能獲得學歷文憑也能取得相關職業技能證書。具體做法是可在教學計劃(專業規則)中引入職業證書和崗位證書教育課程,把電大的教學過程與相應崗位的職業準入和上崗要求結合起來,這是加強電大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發展方向。[42]第三,把電大的實驗實習基地建設與各省電大附屬全日制高職院的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統籌考慮,一并建設,一并使用,組織學生到高職院校對口專業的實驗基地開展技能訓練,提升職業技 能。[43]

責任編輯 池 塘

開放教育范文第2篇

【摘要】在開放教育模式下,提高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及實踐環節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概述了開放教育會計學的特點,分析了在開放教育下會計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開放教育 會計學 實踐教學

一、開放教育的概念及特點

開放教育是相對于封閉教育而言的,本著“為了一切學習者,一切為了學習者”的辦學理念,以學習者為中心,采用多種教和學的方法,取消和突破種種對學習的障礙和限制的教育模式。開放教學對入學者的年齡、職業、地區、學習資歷等方面沒有太多的限制,凡有志學習者,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基礎的,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均可申請入學。學生對課程選擇和媒體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權,在學習方式、學習進度、時間和地點等方面或由學生根據需要決定,在教學上采用面授、多媒體教學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等。以上可以看出,開放教育具有以下特點:開放性、靈活性、適應性、系統性、多樣性的特點。

二、開放教育下,會計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習者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不高

目前,開放教育會計學專業學習者的學習內容的載體十分豐富,既包括面授又包括網絡、視頻等對媒體教學工具。對學習者的約束性沒有傳統教學多,而且可以自己安排學習實踐、學習場所,一方面,對學習者來說會更加的便利;另一方面,由于學習方式多樣、學習時間寬松,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下降,有些學生不能主動自覺的去學習,從而導致學習質量下降。另外,眾多周知,選擇開放教育模式的學生們一般都是已經工作的成年人,其來自不同的工作崗位,有著不同的工作經歷。有的學生已經遠離校園多年,有的學生在入學前根本沒有接觸過會計學,況且,會計學又是門枯燥的經濟類學科,剛入學時,學生難免會有畏難情緒、抵觸心理,難以長時間保持積極地學習狀態,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2.會計教育觀念受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

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目前,開放教育仍偏重于對學生會計知識的灌輸,強調學科知識的理論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學生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專業課程是否完成、考試是否通過,造成很多學生以通過考試拿到畢業文憑為學習的目標。在開放教育會計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中,每一門課程都設計了相應的實踐內容,但是在應試教育觀念的指導下,沒有得到學生的重視,導致目前開設的會計主干課程中相應的會計時間內容沒有得到充分地落實。

3.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未能與實踐同步

目前,開放教育會計學的教學模式是先學習《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等理論課程,學完以后在最后一學期進行實踐環節。由于,前幾學期學生把大量的時間都用于學習理論知識,未能及時進行會計實踐,經過幾個學期的學習后,到最后一學期進行實踐環節時,之前學過的一些理論知識難免會遺忘,易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也不能及時做到“邊學邊練”,使得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三、針對開放教育下會計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1)定期布置階段性測驗。首先,作為會計學的面授教師,除了平日的教學外,要與班主任老師相互配合,課上課下都跟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洞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定期為學生布置一些階段性的測驗并規定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做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另外,在網上設置好“BBS”答疑活動,及時解答學生的疑惑。

(2)利用多媒體工具是教學課件更加生動。其次,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投入更多的時間去設計教學課件,使其更加生動形象。在教學課件中遺留出更多與會計學相關的有趣問題鼓勵學生去解決,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樣學生的學習質量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3)對學生進行專業認知的講座。再次,要對新生開展《會計人員的職業發展》、《如何規劃會計人生》等專題講座,結合最新的會計準則,對每學期入學的新生進行專業認知的培訓,指明他們將來要走的職業發展道路及其專業技巧。同時,為學生們提供各種服務和咨詢,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和考取資格證書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并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

首先,面授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在開學初,明確告訴學生開放教育不但要服務于職業人所從事的職業需要,也要服務于社會的需求。并給學生講明開放教育會計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要培養能夠系統掌握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與一體的應用型人才,而不單單是通過考試;其次,班主任老師在新生入學時應將會計專業開設的相關課程體系結構向學生們介紹清楚,讓他們明確會計學專業課之間的連貫性,使之在學習各門課程時能夠融會貫通;再次,面授教師在平日中要不斷給學生灌輸“分數不是學習目標”的思想,使他們拋棄應試教育模式的觀念,增加會計實務能力。

3.采用案例教學法

會計學是一門實務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它的發展與我國經濟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在當今社會中,會計實務在教學中變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采用案例教學法,使得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例如:??茖W生在第一個學期學習《基礎會計》課程時,我們要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給學生們滲透會計手工模擬操作流程,而不要放在??频淖詈笠粋€學期。平時上課時,手把手給學生們演示從填制會計日記賬憑證到登記賬蒲到成本核算再到編制會計報表的實際操作,是其邊學邊練,理論聯系實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第二個學期學習《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時,讓學生們直接接觸“網中網中財會計實訓“軟件,從而對企業會計核算全過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在《成本會計》課程的教學中,通過案例進行講授,讓學生們操作各個案例中出現的各種費用的核算方法,比較各種核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優缺點及適用性,以便為他們今后走上會計崗位后,為其所就職的企業選擇更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成本核算方法;在《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中,讓學生自主選擇21家企業,通過親手翻閱他們近三年的財務報表,計算出他們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及獲利能力,并繪制杜邦分析圖展示其財務報表的綜合評價。通過讓學生親自計算相關的能力指標,使其畢業后能更快更好地適應會計工作的需要。

開放教育會計學需要有針對性的靈活教育方式,既要保證授課質量又要注重教學實踐,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環節相結合,才能實現開放教育會計人才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孔敏.開放教育會計學專業課程設置之探究[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1).

[2]韓素瑩.電大開放教育會計學??菩葘嵺`活動的形式與成效[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2,(3).

[3]徐科鋒.案例教學法在開放教育會計??平虒W中的應用初探[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9).

開放教育范文第3篇

“生成性教學”是指課堂中不能機械地按原先確定的一種思路教學, 而應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 由教師靈活地調整, 生成新的超出原計劃的教學流程, 使課堂處在動態和不斷生成的過程中, 以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課堂也因此演繹不曾預約的課堂精彩。生成性的教學觀決定了課堂不僅是預設的也是生成的, 預設與生成是互補關系。生成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生成, 它不是教師一個人所能完成的, 需要教師和學生一道共同建構。

2 開放教育采用生成性教學的必要性

生源的特殊性和教學模式的特殊性, 決定了電大教學應采用生成性教學。

首先, 生源的特殊性。目前電大的學員主要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在職人員, 比如會計專業里極有可能就有會計高手的存在, 他們都是有思想有主見的成年人, 對事対物都有自己的想法, 應該在教師備好課的基礎上, 讓學生自主地合作, 積極探究未知問題, 營造出一種自由、開放、活潑的課堂氛圍, 讓學生所想所學與工作實踐充分結合, 達到雙贏。

其次, 開放教育教學模式的特殊性。開放教育的基本特點是:開放性、自主性和探究性。開放性集中體現在學習內容的開放、學習時間的開放、學習媒體的開放。自主性是強調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探究性是體現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法的過程。在這種模式下, 如何讓學生的自學與老師的面授很好地結合呢, 也應該是采用生成性教學。只有這樣, 才能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達到高效率。

3 電大開放教育生成性教學的特點

生成性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 它強調教學的過程性, 突出教學的個性化建構, 是一種開放的、互動的、多元的教學形式。參與性、非預設性和交互性是生成性教學的基本特征。由于電大教學模式的開放性和電大學員的自主學習充分的特點, 使得電大教學的生成性除了具有上述特征外, 同時也具有其自身的特點。

(1) 突發性。由于學員的個體差異性很大, 所以思維、想象都不同, 當某個特別的信息突然被某個學生捕捉到, 便可能生成一個問題、一種思想。

(2) 社會性。電大學員大都來自社會工作者, 他們往往會把理論和自己的工作實際做比較, 因此課堂生成的問題大多和實際工作有關, 具有一定的社會性。

(3) 聚攏性。由于電大也是高校, 教學分專業進行, 課堂生成的問題往往集中于某個專業甚至某門專業課的某個知識點, 主題比較集中, 跑題的現象不多。

(4) 價值性。教師要正確認識, 積極促進課堂生成。惟有生成、才有活力;惟有活力才有創造;惟有創造, 才有進步;惟有進步才有成功;惟有成功, 才有價值。

4 電大開放教育生成性教學的實施

(1) 做好預設, 準備生成。

凡事預則立, 不預則廢, 沒有預設就沒有教學, 就沒有教學的計劃性和效率性。生成性教學的預設, 需要的是立足于學生, 能遵循學生認識規律, 體現學生的學習特點, 反映學生從舊知到新知, 從未知到已知, 從生活到科學, 從經驗到理論的有意義學習過程的精心預設。這是實現生成有效性的前提。預設的關鍵在以下兩點。

第一, 整合教材。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教學需要, 靈活地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其中“調整教學順序”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的調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比如, 現實生活中周圍發生了某件重要事情, 教材中有一個內容相關的單元, 如果在延續性和難度等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 就可以提前學習這個單元。比如在教授《貨幣銀行學》這門課時, 教材中金融機構篇只包含了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而把中央銀行放在另一篇中, 這樣學習起來就沒有對比性, 而且割裂了商業銀行與中央銀行學習的牽連性。筆者于是把中央銀行提前到金融機構篇, 讓學生對金融機構系統學習, 從整體上掌握。把教材內容進行整合,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也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創造性使用教材的終極表現就是開創適合自己學校、適合自己班級的, 有特色的生成性教學。

第二, 預設情景。要促使課堂生成, 需要一定的情境, 創設的情景要能夠引起學生興趣,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激發學生的熱情, 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很自然地參與到教學中去, 成為課堂的主人, 要聯系社會生活的實際, 尤其是學生的實際來創設教學。如教學《人員招募》這一章, 在我講解完面試的有關知識要點后, 把學生分成兩組, 一組是招聘人員, 一組演應聘人員, 在課堂上實際表演面試現場。這能真正融會貫通知識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課堂氣氛非?;钴S, 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非常好, 從而讓學生真正了解了招聘的整個過程, 較好地把握了招聘的要點。通過聯系實際, 還可以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觀察、聯系、分析、說明實際問題的能力, 形成對書本知識的綜合、遷移、拓寬、升華, 出現教師意料不到的生成效果, 這樣就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 課堂互動, 有效生成。

生成性教學的形式要件是師生、生生間的互動。生成性教學若沒有師生、生生互動, 尊重學生、體現學生主體就無法達到, 就不可能出現有效的生成課堂。因為生成課堂強調的是讓師生在對話、溝通、交流、碰撞的互動、合作中, 驅動喚醒學習者的求知欲望, 探究沖動和學習熱情, 從而實現知識和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從量變向質變的飛躍。如在學習西方經濟學的效用理論時, 計多學生都感覺“經濟人”這個假設晦澀難懂, 在教學中筆者相機設置了“有錢與漂亮的對象選擇”的思考題, 經過大家激烈交鋒討論, 彼此闡述自己的觀點, 不僅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變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得到訓練, 而且也使大家獲得了“經濟人假設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的共識, 使本節課三維教學目標得到了自然的升華。當然, 互動的有效性依賴于老師對動態性生成資源的捕捉和巧用, 比如課堂中, 老師的道德修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和學生的問話、學生的出錯等都是可以利用的生成性資源。老師只有及時捕捉并有效利用了這些資源, 才能促成精彩的教學生成。

(3) 課后反思, 升華生成。

生成的教學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 處于信息化時代的學生們總是掌握著大量的信息, 所以, 在很多時候, 生成了一些教師聞所未聞的知識。在這種情況下, 有些教師為了不暴露自己的無知而不加以引導總結就匆匆結課, 這樣就使生成缺少升華的機會。生成性教學是一個不斷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過程, 是一個反思性的教學過程。在這個過程中, 通過反思生成的“成功點”、“失誤點”、“創意點”等, 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會不斷提高, 生成性教學會走上循環上升之路。

摘要:生成性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主要理念, 本文結合開放教育的教學特點闡述了電大開放教育引用這種理念的必要性和開放教育生成性教學的特點, 并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開放教育生成性教學的實施進行淺探。

關鍵詞:開放教育,生成性教學,必要性,實施

參考文獻

[1] 葉霞.運用動態教學機制, 生成精彩課堂[J].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8 (2) .

開放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隨著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式教學模式也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歡迎和認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的改革,促進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和改變,利用網絡課程資源平臺和同步互動視頻平臺以及手機信息播報平臺,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促進整個教學向信息化、數字化方向發展,提高開放教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改革策略]

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開放教育的改革不僅要對技術進行改革,而且要對教學方法和觀念進行改革,這樣才能滿足社會時代發展的需求,促進開放教育進行順利轉型。而對于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來說也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對于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在開放教育過程當中對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進行充分利用,為師生提供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教學平臺和互動交流平臺,滿足學生對教育資源的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促進開放教育順利有效開展。下面就針對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的改革策略進行探究。

一、對于網絡課程資源平臺進行不斷優化和完善

在移動互聯網的背景下,要想促進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進行不斷改革,首先要對網絡課程資源平臺進行完善和優化,促進行政教育專業在開展開放教育過程當中對教育資源進行合理的開放,滿足每個人接受教育的需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國家開放教育的要求。行政管理專業在改革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對開放教育的理念進行深度認知和了解,對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充分利用,促進網絡課程資源平臺的不斷優化和完善??梢岳镁W絡工具將傳統的文字教材進行有效轉化分享到網絡課程資源平臺上,同時也可以將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上傳到網絡平臺上,并針對有需求的教育對象進行免費開放,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在平臺上進行共享,豐富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進而在移動式互聯網的背景下創設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施教環境和學習環境。與此同時,課程網絡資源平臺一定要以行政管理專業課程的內容特點為依據進行建設,并通過校園網服務器對學習資源進行有效豐富,可以為教育對象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資源,比如可以將教育資源進行分類分享,將老師的授課教案、課程的學習大綱、課前的預習、課后的復習和習題以及制作的相關教學課件進行有效分類,以便于學生進行自主選擇,促進學生在真實的網絡情境當中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認知和理解,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教師也可以在課程資源網絡平臺上開展一些教學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在平臺上在線安排教學計劃和學生的作業,也可以開展在線答疑,利用在線考試的方式來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大大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讓整個教育活動變得更加自由輕松方便快捷。

二、加強同步視頻互動平臺的建設

同步視頻互動平臺的建設有助于行政管理專業實現移動式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平臺進行視頻授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也可以通過此平臺進行視頻互動,讓全國各地的師生都可以實現在線聽講、在線答疑以及在線討論,讓行政管理專業開放教育不受時間、地點、空間的限制,讓他們隨時隨地身處在教學環境和氛圍當中進行學習,從而有效實現移動式教學。學生在同步視頻互動平臺上進行學習就猶如在教室里面學習一樣,老師的一言一行,教學舉動學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習終端平臺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進行實時監控,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也可以在進行視頻教學的設置相關問題,以點名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在線回答,活躍教學氛圍,促進學生進去到實際的教學情境當中。引導學生圍繞專業話題進行討論和交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手機信息播報平臺的使用力度

在行政管理專業開展開放性教育的過程當中,為了促進移動式教學順利有效開展,還要加強對手機信息播報平臺的使用力度。師生可以通過手機終端利用手機自帶的功能以及下載的APP和聊天軟件開展有關于教學活動方面的信息交流活動,像目前手機上人們經常使用的聊天軟件微信、QQ、微博等,這些都極大的方便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是移動式教學開展的關鍵。因為手機攜帶起來比較方便,使用起來也比較靈活,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不受時間、地點、空間的限制,老師可以將授課信息通過手機發送給學生,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回復老師,并且表達自己對老師授課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方便老師調整自己的授課內容和授課時間[3]。學生也可以將自己存在疑問的地方發送給老師,并與老師之間進行互動交流和討論,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進行鞏固。對于一些在時間上與老師授課時間有出入的學生來說也可以通過老師同步教學微播再次了解老師的授課內容,掌握老師的教學進程。同時在課后老師可以將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然后以課堂播報的形式發布給學生,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再次理解和鞏固,對于教學難點進行深層次的掌握,學生也可以就教學難點與老師在手機信息播報平臺上進行積極的主動交流和討論,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四、結語

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給開放教育帶來了一定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讓開放教育面臨著一定的挑戰。為了能讓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在改革過程當中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實現每個人接受教育的權利,要對網絡課程資源平臺進行優化和完善,加強同步視頻互動平臺的建設以及手機信息播報平臺的使用力度,促進教學資源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從而為學生創設自由舒緩的網絡教學環境,進而提高行政管理專業開放教育的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剛強.移動互聯網時代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的改革探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2(02):63-67.

[2]王國鵬.\"互聯網+開放教育\"的發展前景及實踐應用[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32(03):9-15.

[3]李娜.互聯網+背景下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的改革研究[J].知識經濟,2020(10):173-174.

北京市順義區香悅四季幼兒園  北京  順義  101300

開放教育范文第5篇

摘 要:開放教育資源(OER)作為社會共同開發的為全人類使用的普遍性教育資源,在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及社會個體自我學習過程,特別是我國學習型社會的建構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家開放大學在服務于我國學習型社會建構過程中不僅要聯合各種社會力量建構特色開放學習資源,同時,也應該是一個教育資源元數據描述的記錄數據庫和一個開放學習資源的搜索引擎平臺。我國開放大學應該梳理網絡上的各類教育教學資源并鏈接到一起,建成一個“一站式”獲取任何學習資源的開放資源門戶,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提供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信息。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外開放教育、開放教育資源及平臺建設情況,探討了以我國開放大學為平臺的開放教育資源建設及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開放大學;開放教育資源;學習型社會;網絡教育資源

“開放教育資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的概念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2年首次提出,并界定為:“開放教育資源是通過各種信息通訊技術為全社會成員提供開放的教育資源,以滿足所有非商業化的咨詢、修改、利用和再傳播”[1]。OER的實踐是從200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宣布推行開放課件(OCW)運動后才逐漸被全世界廣泛關注。隨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和休利特基金會(Hewlett Foundation)等國際組織及各國政府的支持下,才有越來越多的高等教育機構參與創建和開發OER項目工程[2]。目前,國際上有影響力的OER項目有起步較早和發展相對成熟的英國開放大學開發的Open-Learning項目,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創建的Open-Learning Initiative(OLI)項目和美國萊斯大學的Connexions項目等。 OER的內容包括:學習內容(課程,內容模塊,學習包,學習物件,課件和學術期刊等)和各種工具軟件(內容與學習過程的管理系統,內容的開發工具,內容的搜索與組織工具和在線學習社區等各種傳遞學習內容的平臺軟件)。OER在全球的快速發展對各國大學的管理理念、教育理念、教育教學內容、教學的組織形式等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我國,自從2003年中國開放教育資源共同體即中國開放教育資源協會(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CORE)成立以來,我國的開放教育資源創建和開發才逐步受到重視。從我國開放資源類型看,開放教育資源已逐步形成以國外開放課程的翻譯與應用、國家級精品課程的建設及其翻譯、開源軟件的開發及應用、開放大學的創建及其資源平臺的建設等為主導的立體式發展趨勢。在我國,開放大學作為一個創建OER的主要平臺之一,已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因此,如何以開放大學為平臺建構服務于學習型社會的開放教育資源將成為我國開放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征程中一個關鍵性的環節。

一、我國網絡信息化時代的社會化學習趨勢及開放大學的社會功能

學習型社會(Learning Society,LS)概念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前任校長赫欽斯在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理念的影響下,提出的一個全新的社會類型或叫社會形態的概念。

網絡信息技術及其資源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社會化學習的主要平臺,據有關統計分析,我國社會化網絡媒體已經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我國社會化網絡媒體發布情況如圖1所示,雖然其中并沒有包含我國的開放大學及各個高校的開放教育資源以及各種專業的學術論壇和專業網站等內容,但是,從圖中可以看出,社會化網絡媒體資源的門類龐雜,資源豐富,這種分布狀況雖然豐富了網絡信息資源,但也給人們檢索并篩選自己所需知識和信息帶來了一定的不便利。

我國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我國教育發展的戰略目標即我國到2020年要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并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而我國國家開放大學的社會功能正如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楊志堅校長所言:“國家開放大學是學習型社會的主要支點”。因此,要使開放大學最終成為我國學習型社會建設中重要的開放教育資源載體和社會成員獲取開放學習資源的主要官方平臺和渠道,更應該是一個開放教育資源輸出的權威平臺,也該是各種開放教育資源的集散地或者是引領我國開放教育資源開放的舵手,而國家開放大學的門戶應該扮演開放教育資源的專業搜索引擎的角色。作為一個教育資源元數據描述的記錄數據庫和一個搜索引擎,把網絡上各類教育教學資源銜接到了一起,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教師、家長和學生提供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信息,建成一個“一站式”獲取任何學習資源的開放資源門戶。我國開放大學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向一切有能力和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社會成員提供學習機會和服務,同時努力倡導并實現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對象的開放,以滿足社會成員對教育的多樣化需求,促進教育公平、社會公平和學習型社會的早日形成。因此,我國網絡信息化背景下社會化學習及學習型社會的構建亟需搭建以開放大學及相關系統化、科學化的開放教育資源平臺。

二、我國開放大學平臺上的開放教育資源的社會功能

(1)服務于在校學生的開放教育資源功能。為各級各類高校,包括高校網絡教育學院,以及高等、中等職業教育和相關培訓機構的在校學生,提供各種學習需求的資源服務,包括各種學歷教育、專業技能培訓及生活技能提高等方面。

(2)服務于學習型社會的開放教育資源功能。為以國家開放大學為平臺的各種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和社會服務提供豐富的開放的學習資源;為學習型社會的建構,包括行業、企業、社區以及社會各類學習者,提供開放的學習資源。

(3)服務于國內外優質開放學習資源的平臺功能。成為引進國(境)外優質學習資源,輸出我國優質學習資源,并和國(境)外合作建設優質開放學習資源的平臺。

(4)服務于青年教師自我培訓的“教學學術”指導功能。我國開放教育資源中的各學科的權威專家的微課資源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指導。青年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力軍,為了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過渡為研究型教師,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及研究能力。迫切需要給予青年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方面,教材處理方面,教育教學研究方法、技巧方面進行培訓和指導,同時急需一些能引導青年教師盡快進入教育教學研究角色的自我學習的開放資源平臺。 開放教育資源中的“微課”開放資源平臺的出現,無疑是給解決這個問題帶來了曙光,筆者參加了全國首屆高校教師“微課”大賽,感觸頗深,收獲也頗豐。因此,我國開放教育資源可以提供豐富的專家授課視頻資源,和更多關注于高校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研究成果,來幫助青年教師度過教育教學能力提升的斷乳成長期。實現我國開放教育資源的“教學學術”指導功能。

三、國內外開放教育資源(OER)及平臺建設情況分析

1.我國開放教育及開放教育資源的理論研究情況

綜觀我國開放教育及開放教育資源建設里程,我國開放教育及開放教育資源的建設真正起步應該是從200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引爆全球“OER”運動以來才開始的。這兩年我國開放教育及開放教育資源建設已有井噴之勢。為了了解我國開放教育及開放教育資源理論研究狀況,本研究以“開放大學”及“開放學習資源”為主題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進行統計分析, 有關研究的文章統計情況如圖2所示,以“開放大學”為主題 2729條; “開放大學” 為關鍵詞 1694條。從圖2中可以看出,開放大學建設在最近幾年才開始引起學術界和教育界的關注,特別是從2010年開始,發表的文章數量明顯增加。對1978-2012年期間有關開放大學研究的論文的引用情況分析,從引用頻次來看,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國開放大學(電大)的定位和發展道路探索;網上教學環境的評定指標體系建構;開放大學的數量和質量問題;國內外遠程開放教育質量對比;國外成功開放大學經驗介紹以及我國遠程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討論等,很少有人關注我國學習型社會構建過程中開放教育資源(OER)及平臺建設。

以“開放學習”為主題的文獻有660條, 以“開放學習”為關鍵詞有160條。然而以“開放學習資源”為主題的只有 12篇,其中在《中國電化教育》、《中國遠程教育》、《現代遠程教育研究》、《電化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等權威期刊的分別只有一篇。由此可以看出,開放大學建設中開放學習資源的建設、開發和利用也是開放大學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因此,筆者在此以“開放教育資源”(OER)為主題展開討論來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專家學者為開放大學的“開放教育資源”(OER)建設提出更高水平的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

2.我國開放教育資源的建設情況

中國開放教育資源協會(CORE)以促進國際教育資源共享,提高教育質量為目的,以公益性為原則,大力推廣資源共享理念,為中外學習者提供高質量、免費學習資源,讓更多的學習者享有平等的學習機會;CORE引進國外大學的優秀課件、先進的教學技術、教學手段等資源;同時將中國高校的優秀課件與文化精品推向世界,搭建一個國際教育資源交流與共享的平臺。近幾年來,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會員大學的積極配合及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下,CORE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近百所會員大學和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等在內的十三所試點大學,兩千五百多名志愿者的一個開放教育資源聯合體。它為我國學習型社會的OER建構做出的貢獻得到了我國高校及社會的認可與肯定。

我國于2013年7月上線的國家開放大學門戶網站,初步面向廣大學生及相關領域愛好者提供具有自主學習及碎片化學習特點的五分鐘微課程視頻形式的五十多個系列的三千六百多個。據了解,國家開放大學門戶網站匯聚優質視頻公開課、網絡核心課、名師經典課等優質學習資源。這些資源包括國家開放大學學歷教育資源、優質社區教育資源、各種培訓認證、社會普法學習、對外漢語語言教學等非學歷教育資源。與此同時,教育部第一批一百二十門(本科課程八十四門、高職高專課程二十二門、網絡教育課程十四門)以高校的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公共基礎課為主涵蓋理學、工學、文學、法學、經濟學等十個學科門類的中國大學資源共享課程。另外,教育部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高校將逐步實現五千門資源共享課向公眾開放的目標。

3.國外開放教育資源(OER)的建設情況

Geser等[3-6]學者依據如下幾項核心特征對OER作出定義(如圖3所示)。

(1)開放性資源(包括元數據)將被免費提供給教育機構,資源服務(機構)及終端使用者,即教師,學生和終生學習者。

(2)在教育活動中開放性資源應該被自由地重復使用而無需授權,自由地被修改而無限制,自由地被連接并存檔;因此,在理想化狀態下,正在逐步采用的開放性資源標準及規范要求開放性資源應被設計為易于被重復使用。

(3)教育體系、手段、軟件等資源代碼可獲得,存在基于網絡服務和資源的重復使用開放性應用界面及機構。

上述為必需的原則,不過事實上,與教育相關的資源知識庫常常不完全遵守這些原則。因此,讀者應該明白,當我們參照“開放性資源”時,可能當前的OER項目并沒有滿足一些標準,但這些標準正在當前開放存取運動中逐步得到發展。

國際開放與遠程教育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ICDE)成立于1938年,前身是國際函授教育理事會, ICDE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全球遠程教育機構中唯一的非政府學術的專業組織,至今已接收了來自六十多個國家的會員。它遵循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致的“人人都有接受教育權利”的核心理念。ICDE致力于促進遠程開放教育和靈活學習,支持和鼓勵會員開展全球性遠程開放教育和跨文化的交流與溝通,促進遠程開放教育的國際合作,提供各類學術論壇,吸引成員機構及個人會員在該領域開展學術和專業交流活動。這些來自全球的會員向其提供遠程開放教育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專家意見、全新教學方法和各種創新教學技術。

歐洲遠程電子學習網絡協會(European Distance and E-learning Network,EDEN)成立于1991年,是歐洲遠程電子學習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非盈利性組織。該組織以“共享知識,提高對歐洲內外遠程電子學習專業的理解,促進該領域的政策制定和實踐發展”為根本宗旨。另外,由多個歐洲國家參與的包含十二種語言開設的近四十門課程的歐洲“大規模網絡公開課程”( http://www.openuped.eu)將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歐洲人提供低門檻、高質量的網絡教育,用戶只需登錄網址即可免費上課。

英國開放大學(The Open University,UK)是1969年英國皇家批準成立的一個獨立、自治的國家高等教育機構。該機構目前擁有在校學生約二十六萬名,助教約七千名,行政管理人員三千五百多名,是英國最大的大學。英國UK對學生的年齡、學歷、社會背景等均無嚴格限制。它采用遠程和開放式的辦學模式,利用現代信息傳播媒體竭力為社會提供各種學習資源,努力實現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教育的終身化目標。

法國國家遠程教育中心(Centre Nationald’ Enseignement Distance,CNED)成立于1939年,它是一個直屬于法國教育部專門從事遠程教育的公立教育機構。它是由最初的一所函授學校成長起來的一個在整個歐洲有重要影響力的歐洲最大的遠程教育機構。它在推動法國全民教育及終身教育的進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7]

亞洲開放大學協會(Asian Association of Open Universities,AAOU)屬于全亞洲地區遠程開放教育院校的一個非盈利性學術組織。AAOU已有四十八個正式會員單位、二十二個準會員單位及兩位個人會員。正式會員主要是在亞洲地區從事遠程開放教育的高等院校,準會員是能夠促進遠程教育學習的院?;驒C構。AAOU主要致力于推動亞洲的遠程開放教育發展,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手段來增加亞洲地區民眾受教育的機會。

4.我國開放教育及開放教育資源(OER)平臺的建設情況

我國于2003年啟動了覆蓋所有學科,面向本科、高職、高專等不同層次學生的全國高校精品課程建設工作,2009年9所首批“985”建設高校通過跨校合作建立了旨在推近9 所高校人才培養中的資源共享的C9聯盟,2011年教育部明確提出“以視頻公開課為突破口,探索教育資源建設與共享新模式與新機制”。為了了解我國開放教育資源(OER)大學機構的發展情況及社會成員對OER的認知程度,2011年,中國開放教育資源協會(CORE)在其會員單位邀請70名有OER經驗的個人開展了問卷調查,調查設計依據文獻進行[8],研究對象均來自于公立院校且均不同程度地使用過數字資源,該調查回收問卷7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65份;調查對象中,63.1%為主講本科生課程的教師,7.7%的為主講過研究生課。調查對象所在學校規模,其中21.5%的學校的在校學生是在1萬人以下,16.9%的學校是在校生數在10萬人以上。

本研究則選擇我市在校大學生(大三、大四)300人和工齡在十年以內的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00人作為調查對象;調查信息包括:個人對數字資源的使用情況;對國內外OER的了解;我國有哪些機構提供OER平臺;對我國OER的期望值;個人使用OER的情況;使用OER給個人帶來的好處;與OER相關的版權問題(包括個人對發表與使用OER版權問題的認識、看法等)等重點。

本研究調查時回收的400份問卷中,有效問卷為382份,調查對象中,所有的調查對象都不同程度地使用數字資源,然而,有95.3%的是第一次聽說“國家開放大學”和“開放教育資源”;幾乎沒有人知道我國有哪些機構能通過開放教育資源,不知道有哪些OER資源平臺。大家非常期待面向社會的國家開放教育資源,96%以上的調查對象認為要保護提供資源的知識產權,嚴肅處理哪些利用國家開放教育資源的牟利活動。從調查結果來看,雖然OER在我國已經經歷了八個春秋,但其傳播、發展與影響仍然非常有限。人們對OER的認識還處于啟蒙階段,雖然由于工作生活需要而使用數字資源,但是,什么是OER,如何使用OER,使用OER給自己帶來的益處等都非常有限,幾乎沒有人知道“國家開放大學”和“開放教育資源”等。由此可以看出, 不論是開放教育資源的開發者還是使用者,對OER的認知度和期望均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OER在學習型社會構建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視,OER的開發、宣傳和推廣等亟待全方位大力度的宣傳。

5.國外典型的開放教育資源(OER)平臺

國外比較成功的開放教育資源平臺有開放大學主頁:http://www.open.edu/openlearn;開放教育平臺:http://elearningpapers.eu/en/elearning_papers;另外還有部分全球性的開放教育資源平臺:OER Commons—全球學習網絡,分享教學和學習資源:http://www.oercommons.org;Merlot—主要為高等教育設計的免費開放資源:http://www.merlot.org/merlot/index.htm;Wikibooks—創作并分享教育書籍:http://www.wikibooks.org;Connexions—免費、具有開放許可的教育資源:http://cnx.org;由英國高等教育基金會(HEFCE)資助,英國高等教育學會(Higher Education Academy,HEA)與英國聯合信息系統委員會(Joint Information System Committee,JISC)聯合開發的英國開放教育資源項目(UKOER)[9],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國家層面上開發的開放教育資源項目。另外還有比較有影響力的世界大學名錄: http://www.university-directory.eu,世界大學名錄中包括四十八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和學院,該名錄的具體內容有各個大學的準入形式,教育教學計劃,學士學位課程,碩士學位課程和博士學位課程及工作空缺。

美國教育領域的知識管理研究協會(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ISKME)建立的共享開放教育資源的門戶網站:http://www.iskme.org,致力于開發建構開放教育資源(其免費在線課程http://oli.cmu.edu/ )的卡耐基梅隆大學的開放學習項目(Open Learning Initiative, OLI)是利用科學研究與開放教育資源設計開發相互促進和帶動發展的典型。該項目同時也重視課程開發和學術研究即重點開發在線課程,同時研究如何充分利用這些在線課程來有效地促進學習[10]。

四、我國開放教育資源(OER)及平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開放大學雖然已有包括中央電大、44所省級電大、929所地市級電大、1852所縣級電大、3000多個教學點和6萬多個教學班的龐大廣播電視大學系統[11]以及30年的辦學經驗積淀。但是,我國開放大學的開放教育資源建設卻沒有引起國家和社會的足夠重視。從國內外開放教育資源的建設情況來看,開放教育資源建設的最佳途徑是以開放大學為平臺協調各種社會力量。為了能夠有效發揮我國開放大學在學習型社會建構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本研究以國內OER理念及項目的推介及開發情況;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的合作;各類學校在教學中使用開放教育資源時遇到的障礙;一線教師對提交開放教育資源與使用OER帶來的好處的認識;提供和使用OER時遇到的障礙;資源共享環境的建設情況,建設過程中的各種支持聯盟的建立情況;社會對開放教育資源的認知度;相關制度建設及平臺機構在創建和收集教育資源時的版權處理和知識共享許可的準確定義等角度討論我國開放教育資源建設中存在的障礙,并提出個人淺見。

根據以上介紹的國外的開放教育資源及平臺來看,筆者認為這些成功的模式非常值得我國國家開放大學建設我國開放教育資源時加以借鑒。我國各級各類教學機構均有自己內部的“開放教育資源”,以及社會自建的教育資源,因此,我國國家開放大學不僅要加快系統化,科學化的OER建設,更應該協調我國的教育教學機構及社會各種培訓單位,利用它們較為成熟的教育資源為我國社會成員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讓國家開放大學成為我國OER的“一站式”獲取學習資源的開放資源門戶。以下是筆者從開放教育資源及平臺建設的角度提出幾點拙見。

1.從我國的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角度看

從國家教育行政層面來看,雖然教育部在《關于加快發展繼續教育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明確繪制了我國開放教育及開放教育資源建設的宏圖即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大力推進繼續教育的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數字化學習資源開放和共享機制的建設,加快國家開放教育資源建設。明確要求各級各類院校要有針對性地建構包含一萬門課程的開放教育資源庫,并通過多種模式和機制向社會開放。但是,相關政策的制定、項目推動機制,各高校的協調等方面亟需完善。特別是以國家開放大學為平臺的開放教育資源建構過程中的政策引導和全面協調。

因此,建議教育政策決策者要大力倡導開放教育實踐,積極支持和鼓勵開放教育資源的立體式建構;通過各種渠道調動公有和私人機構為開放教育資源建設提供幫助。建議教育機構的執行者要評估教育機構是否真正實施革新;扶持共享開放教育資源;建立獎勵制度來發展共享開放教育資源;對可用的共享開放教育資源要明確其版權和定義使用許可范圍等。另外,教育部門應該牽頭將全國各個層次的網絡學習資源進行最大限度的整合,建立一個類似于網絡搜索引擎式的一個平臺,如網絡公開課導航:http://www.edu.cn/html/opencourse,這樣的一個平臺。

2.從我國高校及專業教師的角度看

雖然我國大部分高校及教師已具備了開發與使用OER的條件,但是高校決策者和一線教師缺乏對OER開發重要性的深入了解。這種認識上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OER的開發與使用。作為OER的開發者,教師首先關注獎勵機制,而后才是知識產權問題。開發單位的焦點則恰恰相反。這種矛盾嚴重制約著一線教師開發開放教育資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因此,建議加強大學與教師對OER的認識和深入了解,學習OER知識產權與相關法律知識,而且筆者認為國家和有關教育部門應該主動將這些一線教師開發的資源的版權買下來,這樣開發者也就不用擔心自己的版權被盜用,而且教育部門成立專門的機構處理和協調及設計開發這些資源用于開放教育資源,同時也得到了一定的經濟利益,給大學及教師提供外在的激勵機制。

3.從我國的開放學習資源共享環境及平臺建設角度看

國內網絡學習平臺很豐富,但是,都各自為陣,很多資源都重復和凌亂。因此,我們也希望有關平臺網站能有效整合當前的網絡開放教育資源網站,為社會提供一個便捷的、不斷更新的開放教育資源的社會化搜索引擎。當然還有其他網絡社交平臺也逐步建構一些開放性教育資源。從整體上看,我國開放教育資源的建設好像是枝繁葉茂,但是,由于我國開放教育處于起步階段,因此,OER的系統性,規范性等都需要進一步加強,作為學習型社會系統性的開放教育資源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另外,由于我國開放教育資源的建構還處于摸索階段,因此,在促進開放教育資源建設環境的良性優化基礎上的資源制作、優化、使用等環節缺乏與之相適應的服務。比如,在資源制作過程中,缺乏優良的制作團隊來整合各學科專家、教育技術專家和現代媒體技術專家的智慧;資源共享環境支持平臺的缺乏及缺乏為資源服務提供的內在的、穩定的支持;缺少有效支持各種海量、動態和跨組織分布的資源的支持平臺;各個資源庫之間的交互性差;資源庫的開放性和共享性欠缺。各級各類教育機構開發的教育資源庫幾乎沒有對外開放和共享。各個資源庫提供的學習資源多數是通過集成打包發布的,特別缺乏元數據的設計與優化,從而使構建的教育資源缺乏其相應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也就制約了大范圍資源共享環境的整體發展;缺乏優質的、具有針對性的、與教材相匹配的具有可定制化特性的教育教學資源,同樣這種先進教育資源的共享機制也非常匱乏??傊?,開放教育資源不僅要依賴各級各類教育組織、教師,更重要的是有效整合教育決策者、資源的制作者、資源的管理者或服務者、資源的使用者、投資者等各類要素,形成立體化的資源共建共享環境,從而提高資源的質量、可持續性和可定制性。

因此,建議教育資源庫的運行者應該采用科學、靈活的策略來傳遞學習目標,通過簡單的程序授權給教師和學習者;支持個人創建內容;盡可能地簡易化使用許可模式;盡可能創造豐富的元數據; 爭取同教師和學生共同開發開放的教育資源;努力創造良好的協作開發的實踐環境。

4.從我國開放教育資源(OER)建設的支持聯盟來看

我國開放教育資源建構在教育部的協調下,依靠若干支持聯盟來加快我國開放教育資源(OER)的建設及立體式發展。其中之一就是國內一流大學和特色大學加盟的國家開放大學的大學支持聯盟,截至目前,僅有包括北大、清華等二十七所知名高校加入國家開放大學的大學支持聯盟,充分利用它們的資源優勢,促進“學習型”校園的形成。二是選擇與行業協會合作成立的行業支持聯盟,利用各行業協會的各種資源,促進“學習型”行業的形成。三是選擇與大型企業合作成立的企業支持聯盟,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技術和專家資源,開發特色專業和特色課程,促進“學習型”企業建設。四是選擇與國家教育綜合改革中心城市合作成立的城市支持聯盟,充分利用各自資源優勢,大力促進促進“學習型城市”建設。

因此,建議開放大學及開放教育資源建設過程中要充分挖掘各種力量,也就是要根據《國家開放大學建設方案》的要求,依托各種社會力量,尤其是高等學校的支持和參與,充分發揮我國高校在人力、智力等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加大宣傳力度,讓我國更多的高等學校、更多的行業、更多的企業、更多的城市參與我國開放教育資源及平臺的建設隊伍中。以全面促進國家開放大學和我國開放教育資源的建設,提升我國開放教育資源對我國學習型社會服務的能力和服務水平,從而立體化促進我國學習型社會的建設步伐。

5.從社會對開放教育資源(OER)的認知度看

我國開放大學及開放教育資源剛剛起步,所以社會各個階層都對之比較陌生,這樣的境況嚴重制約著我國開放教育的開展及我國開放教育資源的系統性建構。

因此,建議強化我國開放大學在開放教育資源建設中的平臺作用,強化開放大學的協調引領作用,提高社會對開放大學及OER的認知度。社會層面,要尋求公益性的廣告支持,擴大我國國家開放大學及其開放教育資源在社會上的影響,讓人民逐步認識開放大學及開放教育資源以及開放教育資源對個人進一步的再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鼓勵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其建設。學校層面,要在教師群體中大力宣傳和倡導為我國開放教育資源進行公益性開發,在學生群體中,要大力宣傳學習型社會中如何獲取學習資源,如何進行自我學習。讓學生了解開放教育資源的獲取平臺和通道。

總之,在我國學習型社會建構過程中,我國國家開放大學以及以此為平臺的開放教育資源(OER)的建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我們每一個社會公民都有義務和責任關注其成長,特別是我們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其建設。只有全社會行動起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型社會才能得以踐行。才能最大限度挖掘現代媒體技術,特別是網絡平臺在知識傳遞過程中的巨大潛能。

參考文獻:

[1]焦建利,開放教育資源十周年記[J].中國遠程教育,2012(12).

[2]Arendt,A.M.&Shelton,B.E..Incentives and Disincentives for the Use of Open Course War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9,10(5):1-25.

[3]Sandra Schaffert and Dr. Guntram Geser,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Practices, elearning Papers? www.elearningpapers.eu ,N? 7,2008,2, ISSN 1887-1542.

[4]Downes, Steven, Models for Sustainable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Objects, 2007,3: 29-44.

[5]Geser, Guntram, Open Educational Practices and Resources-OLCOS Roadmap 2012.Salzburg. URL: http://www.olcos.org/english/roadmap/ (2007-09-01).

[6]Geser, Guntram, Hornung-Prauser, Veronika & Schaffert, Sandra, Observing Open ELearning Content: A Roadmap for Educational Policy and Institutions and Hands-On Tips for Practitioners. Full paper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active Computer Aided Learning Conference(ICL) in Villach,2007,9:26-28.

[7]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8/07/c_112650226.html.

[8]李亞婉,李瑩.開放教育資源(OER)使用現狀調查[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2):74-81.

[9]張軼斌.開放教育資源(OER)國際比較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2011.

[10]王龍,丁興福.開放課件運動的國際拓展[J],中國遠程教育,2006(8):23-28.

[11]楊志堅.國家開放大學的歷史使命[J].中國高等教育,2013(13):33-35.

[12]趙國棟,姜中皎.高?!伴_放教育資源”建設模式與發展趨勢[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3):123-134.

[13]王龍.開放教育資源的社會化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1(7):10-16.

[14]賈義敏.國際高等教育開放課程的現狀、問題與趨勢[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8(1):31-34.

上一篇:信息技術教育下一篇:小學音樂課件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