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產業發展匯報材料范文

2023-06-09

產業發展匯報材料范文第1篇

實施“支部+產業+貧困戶”產業扶貧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在產業幫扶中的組織保障和橋梁紐帶作用,結合資源稟賦,通過支部引領,財政扶貧資金直補到戶方式,扶持貧困戶發展主導、特色產業,配套實施農田水利和基礎設施,提升貧困戶產業發展能力,加快貧困戶脫貧步伐。通過扶持,打造出了澄城縣柏門村冬棗產業扶貧園、寺前鎮和家樓村現代農業產業園、吉安城村蘋果產業示范基地、段莊村金銀花示范基地等。截止目前,發放產業直補資金3063萬元,扶貧10000余戶貧困戶發展蘋果、生豬、設施大棚、特色產業等。

實施“財政+銀行+貧困戶”扶貧模式。成立了扶貧小額信貸工作領導小組,出臺《澄城縣扶貧小額信貸實施辦法》和《澄城縣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管理辦法》。通過財政資金擔保,撬動銀行貸款,對有勞動能力、技能素質和個人信用良好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發放1-5萬元限期三年的全額扶貧貼息貸款。截止目前,全縣風險補償金達到1400萬元,累計發放到位扶貧小額貸款資金1.2億元,扶持和引導貧困戶發展蘋果、生豬、設施農業等特色產業。

實施“貧困村+互助協會+會員戶”互助運作模式。在貧困村建立互助協會,既填充、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又解決了貧困農戶脫貧致富資金短缺問題,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通過支部引領,協會資金支持,對有勞動能力、需求資金少、年齡偏大、在金融機構貸不到款的貧困戶發放5000-10000元小額借款,解決生產發展資金難題。截至目前,全縣建立1個縣級互助協會和105個村級互助協會,入會農戶達7278戶,其中貧困戶4615戶,貧困戶入會率達62%?;ブY金總規模達到4858萬元,累計為4100戶會員發放借款7962萬元。扶持設施大棚420座,標準化圈舍260座,發展庭院式養殖1840余戶,新栽蘋果8500畝,雜果5300畝,種植中藥材6600畝,有效解決了農村低收入家庭特別是貧困戶生產發展資金不足難題,促進了貧困村產業發展,助推了貧困戶脫貧致富步伐。

實施“合作社+銀行+貧困戶”產業帶動模式。按照“政府扶持、企業帶動,利益聯結”思路,采取貧困戶貸款,合作社擔保的方式扶持貧困戶發展產業。在澄城縣新農富專業合作社,選定40戶貧困戶發展生豬產業。利用貧困戶貸款,合作社擔保,每戶貸款5萬元交由合作社管理,合作社一次為其提供30頭仔豬(每年二個批次),同時搞好生豬的防疫、飼料配送、育肥豬保險等服務,確定出欄保護價和保底利益保障(100元/頭),使貧困戶徹底擺脫市場風險和疫病困擾,在無需投資的情況下,保證戶均最少2萬元利潤收入,幫助帶動貧困戶發展生豬產業,實現脫貧致富。

實施“光伏+貼息+貧困戶”分紅扶貧模式。采取企業貸款、財政貼息、群眾分紅的辦法,投資10億元建設了拓日新能農光互補項目,對3418戶貧困戶進行扶持,每戶每年可獲得3500多元分紅。項目建成后,貧困戶可以在土地流轉中受益,可以得到入股分紅,可以在農光互補項目中打工,實現了多層次收益,確保了穩定脫貧。

實施“支部+三變改革+園區+貧困戶”帶動模式。通過村支部組織村民確定產業,主導“三變改革,成立村級經濟合作社流轉土地建扶貧園,吸納本村所有貧困戶入園參與經營。全縣共有27個村1082戶貧困戶依托園區有了增收產業。

產業發展匯報材料范文第2篇

××水電產業開發調查情況匯報

我縣小水電資源豐富,縣委、縣政府特別是XXX書記等黨政領導對加快小水電開發十分關注和重視。為此,縣委辦、縣政府辦、縣水利局組成專題調查組,在XXX副縣長帶領下,就全縣小水電產業發展進行了一次比較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先后調查了XX等4個鄉鎮的17家電站和縣水利局所屬的XX、XXX電站,考察了新化、桃源、汝城、桂東等地的小水電開發情況,到縣水利局、縣電力局、縣國稅局、縣發展計劃物價局等單位了解了相關情況。結果表明:我縣小水電資源十分豐富,開發潛力巨大,但由于市場格局不利和政府主導不夠等原因,現有小水電企業效益低下,小水電開發進展緩慢。建議縣委、縣政府引起高度重視,明確思路,完善政策,規范管理,推動小水電產業快速有序高效發展。

現 狀

——資源豐富。我縣南北兩個方向相對資水河谷的高差很大,地形復雜多樣,境內溪河眾多。共有干流長度大于5公里或集雨面積大于10平方公里的河流163條,流域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98%。境內雨量充沛,由西往東自然坡降為27%,溪河徑流穩定,冬季不凍。特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決定了我縣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據縣水利局初步勘查統計,除XX電站外,全縣還有可開發水能資源43.71萬千瓦(其中資江干流22.5萬千瓦、支流21.21萬千瓦),比“湖南小水電開發第一縣”汝城縣的19.8萬千瓦多23.91萬千瓦,是桂東縣的2.24倍。全縣可建電站519處,年發電17.5億度。除已開發的2.2萬千瓦和即將建設的XX電站4.5萬千瓦外,尚有37萬千瓦沒有開發。我縣極為豐富的小水電資源受到上級行業主管部門和外界的高度關注,XX被視為水電資源開發的“處女地”。

¾¾開發緩慢。1957年我縣在原東華鄉道觀村建成第一個小水電站,裝機12千瓦,小水電發展開始起步。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全縣出現小水電建設高潮,先后建成小水電站141處,總裝機188臺22491千瓦。之后,我縣小水電開發基本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1994年以來的10年時間內沒有新建一處小水電站,開發總量僅為可開發量的5%。已經具備深度前期工作基礎的長塘羅溪電站、將軍壩后電站、南金枳木電站、仙溪山口電站、洞市梓樹坪電站、江南思賢溪電站、田莊華園電站等電源點也至今未能動工興建。在這10年里,省內一些基礎比我縣弱,以前的開發速度比我縣慢的地方,小水電資源開發快速發展。新化縣在上世紀80年代末來我縣考察小水電發展情況之后,把小水電作為一大支柱產業來抓,10多年來新建電站46個,總裝機5萬千瓦,年發電量1.8億度,年創稅收700多萬元。桂東縣是一個僅有14萬人口的山區縣,水能可開發量19萬千瓦,1998年以來新建已投產的電站61座,裝機6.65萬千瓦,是1997年以前的7.4倍;在建小水電站54座,裝機4.13萬千瓦;2003年發、供、用三個環節提供稅收3090萬元,占全縣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與廣東、江西兩省交界的汝城縣,總人口36萬,已建成電站119座,裝機214臺15.6萬千瓦,占可開發量的78.8%,2003年產值過億元,實現稅收和利潤3100萬元,占全縣地方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我縣與汝城等四縣小水電資源開發情況比較

單 位 可開發量 已開發量 開發率

汝 城 19.80萬kw 15.60萬kw 78.8%

桂 東 19.10萬kw 7.54萬kw 39.5%

新 化 8.00萬kw 5.00萬kw 62.5%

桃 源 12.00萬kw 3.59萬kw 29.9%

X X 43.7萬kw 2.2萬kw 5.0%

¾¾效益低下。全縣并入大電網的48家小水電站中,虧損的有31家,占64.5%;保本的10家,占20.8%;盈利僅7家,占14.7%。2003年底各電站負債總額達3800萬元,資產負債率為68%左右。調查的19個電站2003年電費總收入860萬元,總成本1200萬元,當年虧損340萬元,歷年累計虧損2400萬元。洞市鄉9家小水電站年產值僅70多萬元,而負債高達260萬元。小水電的社會貢獻率也比較低,2003年僅上繳稅收60萬元。

原 因

我縣水能資源如此豐富,小水電開發卻如此緩慢,資源優勢難以轉化成為產業優勢,原因何在?

1.市場格局單一

我縣沒有獨立的地方小水電網,國家電力部門壟斷經營,同時這種壟斷經營的市場缺乏有效監督和約束,導致小水電站與電網之間嚴重不平等,成為我縣小水電發展的“瓶頸”。當前,小水電上網售電受到三個方面的嚴重限制:

一是上網電價嚴重偏低。目前,除將軍、寶安、上豐3家電站實行新電新價外,其余電站均執行省物價局、省電力工業局1997年規定的電價(湘價重字〔1997〕第128號),即豐水期每度電0.106元、枯水期0.171元。上世紀90年代末,縣物價部門對我縣小水電的生產成本進行過一次調查,表明當時每千瓦時成本達0.273元,比上網電價高出0.143元。“湘政辦發〔2003〕29號”《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計委關于加快發展農村水電意見的通知》規定:電網企業的互供電量,實行同月同時段互抵,當月互抵后結算,而廖家坪、將軍兩處電站的上網電價與下網電價相差0.40元左右。大福電站上網均價為每千瓦時0.13元,但在下游架設電排回購大網電量每千瓦時電價0.57元。

二是結算電量被大量扣減。調查的19家電站中廖家坪水庫上網電量扣減結算

級的重視和支持。同時要協調小水電和電網之間的矛盾,平衡利益關系。

第三,要加快電力市場建設

產業發展匯報材料范文第3篇

近些年來,我校認真<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以“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構建教育均衡發展為抓手,確定了“以人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切實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逐步實現學校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和諧?,F將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一、學?;厩闆r

我校位于團山子鄉西南,始建于1946年,1985年被評為省級標準化小學。幾經風雨

變遷于2013年異地新建現在的校舍。我校校園占地面積33000㎡,運動場面積5250平方米,建筑面積3084㎡?,F有9個教學班,學生230名,教職工65人,專任教師61人。本科以上學歷21人,學歷達標率100%。市級骨干教師2人,縣級骨干教師12人市級“身邊好老師”4人,縣級“身邊好老師”5人。

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科學實驗室、儀器室、準備室、微機室、心理咨詢室、綜合實踐活動室、圖書閱覽室、體育室、音樂室、美術室、少先大隊室、衛生保健室、檔案室等功能室。各功能館室基本齊全,設置合理、規范。學校圖書室藏書 冊,生均約 冊,達到規定標準。

我校歷年來始終秉承“以人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積極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努力助推學校健康持續發展,曾先后獲得哈爾濱市群眾滿意學校、哈爾濱市信息技術教育先進單位、依蘭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穩定工作優秀單位、哈爾濱市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先進集體、依蘭縣先進少先大隊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二、主要工作

(一) 切實改善辦學條件,為教育均衡發展提供良好的 環境,奠定學校發展的基礎。

近幾年來,我校的標準化學校建設工作得到了縣政府和教育局的重視和支持,對我校加大了資金投入力度,極大地改善辦學條件,共投入共投入694萬元,其中,投入550 萬元興建了教學大樓,硬化了3500平方米的操場和籃、排球場地,籌集資金近65萬元,用于學校設施、設備建設,增添了教學儀器,完善了各功能室的建設。更換了教師辦公桌椅58套,學生桌椅330套。學校不等不靠,投入資金50余萬元用于各功能室的建設及軟件材料的建設。投入29萬元,配置了多媒體、計算機、錄像機、打印機、一體機、等現代化教學設備。我校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奠定了學校發展的堅實物質基礎。

(二) 切實加強教育教學管理,不斷提高學校的教育教 學質量。

1、強化學校德育工作。我校充分利用德育課程和學科 滲透等途徑,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安全與法制教育。通過德育活動實踐課,不斷加強對學生實踐體驗教育。建立了學生成長記錄袋,及時記錄下學生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為每一個學生留下美好而難忘的小學回憶。在今年學雷鋒活動月中,我校組織學生觀看了雷鋒電影,高年級同學還撰寫了觀后感;舉辦了“雷鋒精神在身邊”主題手抄報展;開展了“學習雷鋒我們在行動”社會實踐活動。我校還面向包括教師在內的全體師生進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齊心共筑中國夢”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利用學?;顒雍诎搴蚅ED屏等載體,利用晨誦、午讀等契機對廣大師生進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的宣傳,在團小每一名師生心中激發了濃烈的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愿望,取得了非??上驳某煽?。開展了“爭做好師生、美德伴我行”師生演講比賽活動,在活動中我們發現了一大批師德高尚、忘我奉獻的年輕教師和眾多的品學兼優的陽光少年。這次演講比賽,極大傳遞了校園正能量,鼓舞了廣大師生在思想道德追求上做得更好。

2、嚴格執行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市頒布的課程計劃,開足、開齊課程,重視語文數學的同時突出學生的個性特長?;顒宇愓n程按規定開設,有計劃有落實、有效果,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全面發展。我校還自行開發了《誦讀經典 品味書香 潤澤心靈 快樂童年》校本閱讀課程,將經典讀物引向課堂,形成自己的校本課程。

3、在開齊、上好體衛藝課程的基礎上,堅持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體育藝術活動,三年來,連續舉行全校性文體運動會,堅持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不斷提高大課間操質量,班主任和體育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大課間操——廣播體操、自編操(春天在哪里),還有各項深受學生歡迎的活動、游戲,保證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還通過自我推薦和選拔,組建樂器、手工、繪畫、舞蹈、籃球等學生特長團隊,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教育教學管理

(1)、做好教學常規管理工作,堅持教學常規一月一查制度,進一步完善教學常規檢查考評方案,結合學校實情制訂操作性強、規范標準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無論是主學科還是兼代學科,都要求教師做到課前充分準備,課堂精心組織。每學年開展校級教學競賽活動,并堅持推門聽課和新調入教師展示課制度,及時指導教學,規范教學行為。有效促進了教學常規的落實和課堂質量的提高。

(2)我校組織開展了由全體一線教師參與的有效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在活動中,每一位教師都把自己對于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解、心得及自己的做法融入到自己執教的一節課中,同時每一位教師又對別人在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做法進行了剖析、質疑和借鑒??梢哉f這次研討活動既是對我校課堂教學先期成果的檢閱,又是全體教師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臺。幾年來,我校在全縣小學教學工作評比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受到上級領導和家長的認可。

(3)開展城鄉聯動教學,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按照縣教育局的統一部署,我校多年來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教學聯動幫扶機制,邀請市級、縣級和鄉鎮教學力量比較強的學校名師到我校上示范課,安排校內教師到名校學習提高,形成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互動機制。近幾年,我校依蘭縣第三小學就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交流互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成效顯著。

(三)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保障學校均衡發展的源泉。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農村小學,規模不大,教育資源不豐富,在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惟有依靠一支肯奉獻、素質高、具有新教育理念的教師隊伍,才能把素質教育不斷引向深入。

1、 領導班子建設。我校領導班子整體素質高,服務能力強, 教育理念新,具有豐富的教育工作經驗,團結奮進。各校級領導有規定的合格學歷和相應的資格證書,成員業務能力強,能夠實事求是地開展工作。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帶動廣大教師,全方面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2、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內涵,成 立了師德建設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全面部署全校的師德建設工作,并且召開全體教師動員大會,統一思想認識。組織教師學習《中小學職業道德規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央八項規定》、《教育部六項規定》,大張旗鼓地樹立優秀教師典型,同時有效落實了“團山子中心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評價制度”,建立了《教師師德檔案》,每學期將考評結果記入在師德考評檔案之中,在測評中,學生對教師滿意度達到100%。

3、我校努力營造“人人參與,個個發展”的校本培訓氛圍,指定校本培訓方案,并且有計劃地實施,帶領教師學習《課程解讀》等課改相關書籍,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新教育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師專業技能訓練和教師伙伴成長活動,使全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先后開展了團隊研究、各學科素養大賽、“說課標、說教材”大賽、城鄉手拉手送教下鄉、網絡教研等一系列活動,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4、以科研帶動教學。“十一五”期間我??蒲姓n題“小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與研究” 和“十二五”初期,市級課題《小學低年級語文趣味識字實踐與研究》課題已經順利結題。通過合作交流和專業引領,全校教師科研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逐步向學者型、專家型轉化,教師主動探索的風氣蔚然成風。

(四)切實加強學校安全管理,營造和諧安全校園。在安全管理上,學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黨政負責人任組長,制定《安全應急預案》和嚴謹的值班制度并嚴格執行。對各室配置滅火器,與各重點部位負責人簽訂安全責任書,實行安全責任制、安全責任追究制,組織學校相關人員對學校的水電和各項教育設施等方面進行經常性檢查,確保學校、教師、學生的人身安全。將生命教育有機地滲透在各門學科、各種形式的專題教育和課外活動之中,營造學校、班級、師生與同學和諧的人際關系。定期組織安全疏散演練、交通安全培訓等活動,使學生學會了遇到危險知道如何逃生,如何保護自己的生命。多年來,學校沒有發生一起重大安全責任事故。

學校高度重視保護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根據學籍管理規定,認真做好義務教育過程管理,完善轉出轉入和休學手續辦理,學區內的適齡兒童入學率、保留率、畢業率均達100%,無輟學現象。

三、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教育科研力量不夠,缺乏師資。加強骨干教師的培養,以此帶動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希望能夠增添年輕教師,為我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四、今后努力方向

1、進一步提高認識,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擺上突出位置,積極探索城鄉學校教育均衡發展新機制。

2、學校要堅持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不動搖,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的積極性、主動性,建成一支熱愛集體、安貧樂教、甘于奉獻、對學生負責的教師隊伍,做到教風嚴、學風濃、校風正。

3、不斷增設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

產業發展匯報材料范文第4篇

推動新浦旅游業發展迸發新活力

新浦區人民政府

(2010年3月日)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近年來,新浦區在市級旅游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始終堅持把旅游產業作為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的朝陽產業來抓,不斷加大景區開發力度,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旅游宣傳推介,積極發展鄉村旅游,旅游產業發展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2009年,全區接待國內外游客量達到350萬人次,同比增長7%,實現旅游總收入43.3億元,同比增長6.4%。

一、夯實基礎,措施到位,推動新浦旅游業發展攀上新臺階

新浦旅游資源豐富,有江蘇第一飛瀑、以奇山奇水著稱的漁灣,有以奇樹、奇石享譽四方的東磊,有江蘇“香格里拉”、“世外桃源”之稱的孔雀溝,有“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隴海步行街,其中漁灣景區2004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AAAA”級風景區,東磊景區2009年被評為“AA”級風景區。新浦區現有星級賓館26家,旅行社69家,其中三星級以上賓館13家、國際旅行社1家。近年來,為全面推進旅游產業發展,我們主

1要做了“四個重抓”:

一是重抓景點規劃開發。2009年,全區先后投入資金300萬元,編制了新浦區“十一五”旅游規劃及中長期發展目標、新浦區風景區旅游業發展思路研究、漁灣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策劃方案、東磊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策劃方案、丹霞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南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全年在建或已完成重大旅游項目11個,總投入近9000萬元,其中景區投入資金2110萬元,對東磊、漁灣、孔雀溝等3個景區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鄉村旅游點的開發建設,云臺農業生態旅游示范區、孔雀溝生態園等被評為省級二星級鄉村旅游點;加大對星級賓館的升級改造,提升接待服務水平;特色鮮明的婚慶文化主題公園——青年公園建成并開放,深受群眾好評。

二是重抓旅游管理體制。全區將旅游資源由鄉村管理調整為區級管理,統一由漁灣風景區管委會管理,對南云臺山片區漁灣、東磊、孔雀溝、舜帝陵等景點進行整合,統一管理,從源頭上解決了旅游開發管理水平不高的問題,為做大做強做優旅游業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三是重抓旅游宣傳促銷。精心組織赴外促銷活動,宣傳促銷遍布全國10個省20個地區,與中國旅行社等200余家旅行社簽訂觀光游覽協議,連續7年開通冠名為“漁灣號”的鄭州至連云港、武漢至連云港的旅游專列,客源市場得到進一步拓展。成功舉辦7屆漁灣民俗風情節、3屆玉蘭花王觀賞節,漁灣、東磊景區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此外,指導漁灣景區、東磊景區、孔雀溝景區納入全市旅游“一卡通”,拓展本市旅游客源。

四是重抓管理服務水平。堅持“服務、安全、質量、效益”四統一的理念,規范行業管理,加強旅游安全,提升服務水平。

堅持引進與培訓并舉,多渠道、多形式培養旅游專業人才,廣泛開展各種文明創建活動,樹立誠信服務形象,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進一步改善旅游服務質量。

雖然近年來新浦區旅游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目前仍然面臨著一些制約因素:一是交通制約。云臺山外部交通不暢,一直無法協調徐連高速漁灣出口、242通道出口,制約了景區發展;南島路作為通往漁灣、東磊等景區的主要干線,道路情況較差,造成游客出行不便,嚴重影響景區整體形象。二是資金制約。我區景區收入主要依賴門票收入,只能確?;具\轉,加上區級財力有限,造成旅游景區投入小,景區層次難以得到進一步提升。三是整體宣傳氛圍不濃。在市區部分交通干道及場所缺少旅游公益廣告以及交通指示牌。

二、再接再礪,擴大影響,力求新浦旅游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今后一段時期新浦區旅游業發展思路和奮斗目標是:緊緊抓住全市沿海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重大機遇,圍繞全市加快建設山海相擁的知名旅游城市和全區加快建設“實力新浦、美麗新浦、和諧新浦”的奮斗目標,依托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借助花果山、漁灣兩個國家“AAAA”風景區的金字招牌,發揮《西游記》、《鏡花緣》兩部名著效應,深度開發名山名水名著資源,放大名氣、吸引人氣、聚合財氣,加快發展生態休閑游、宗教文化游和農業觀光游,著力建設漁灣山水風情區、東磊人文風景區、南云臺農業生態區,推動旅游業從低端向高端發展,從傳統觀光旅游向休閑生態旅游轉變,力爭通過3-5年努力,把新浦打造成為全省特色旅游強區和休閑度假勝地。為完成上述思路和目標,全區將重點在四個方面求突破:

1、深度挖掘資源,在打造特色精品上求突破。協助全市完成大花果山控制性詳細規劃,在規劃的指引下,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進一步整合旅游資源,打造特色精品,以特色取勝,切實提高我區旅游的核心競爭力。對漁灣景區進行后續開發,力爭通過3年左右時間,將漁灣建設成為集觀光旅游、休閑健身、避暑養生為一體的生態型風景區,打造成蘇北的張家界、華東的避暑山莊;發揮《西游記》、《鏡花緣》兩部名著效應,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增加文化含量,提升文化品位,重點將東磊景區建設成為集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宗教文化、體驗休閑于一體的“鏡花緣”主題風景區;加緊研究開發孔雀溝生態旅游資源,邀請國內知名設計單位,高起點規劃,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建設觀光生態園,將孔雀溝打造成高層次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區。

2、狠抓機制創新,在推進旅游多元化上求突破。首先,大力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指導思想,依托區投融資平臺,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國際國內資本開發建設旅游項目,積極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景區開發,實現旅游投資主體多元化,努力破解資金瓶頸。近期重點抓好櫻桃谷景區、西隅生態園等一批在談項目。其次,大力推進旅游產品多元化。在加快漁灣、東磊景區建設打造精品旅游的同時,依托城郊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農業生態旅游,重點加快綠源觀光農業園建設,啟動孔雀溝農家樂項目,大力推介云臺農場生態示范區及振興花卉園,滿足游客和市民多層次的旅游需求,推動傳統觀光旅游向休閑生態旅游轉變。第三,大力推進客源市場多元化。堅持“政企聯手、區域聯盟”的機制,繼續開展高密度、高強度旅游宣傳促銷活

動,在鞏固蘇南、中原客源市場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對上海、山東等地區的宣傳促銷力度,強化與上海、山東旅游界的全面對接,全面融入華東旅游市場。堅持以節造勢,精心策劃、包裝和組織好南云臺片區蔬果采摘節、玉蘭花王觀賞節,提升活動品位、擴大影響,以節活市、以節聚客。

3、完善配套功能,在延伸旅游產業鏈上求突破。牢固樹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以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為抓手,大力實施城市美化、亮化、綠化工程,在完善城市功能中提升旅游綜合服務水平,塑造優美的旅游城市形象。圍繞豐富和提升旅游六要素,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餐飲企業,大力發展地方特色飲食文化。注重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品牌酒店,加快蘇寧廣場、金鷹大廈、國貿中心等重點項目開發建設,逐步形成以高星級賓館為主導、經濟型飯店為基礎的游樂住宿接待體系。進一步放大隴海步行街示范帶動效應,積極推進萬潤商業街、巨龍路商業街以及鹽河南路餐飲一條街等特色街建設,打響隴海商貿商務區放心消費品牌。充分依托云霧茶、櫻桃酒等特產優勢,加快萬畝茶園、櫻桃谷建設,深度開發一批以西游記為主體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紀念品、工藝品,提高旅游綜合效益。

4、規范行業管理,在提高旅游服務水平上求突破。加強旅游市場監管,強化旅游行業管理和調控,大力推進旅游產品、旅游設施、旅游管理標準化、信息化建設。以“三優一滿意”(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游客滿意)為目標,大力開展文明行業創建活動,強化服務教育。加大旅游培訓力度,在從業人員中廣泛開展增進“兩情”、轉變“兩風”的活動,著力增進對行業的熱愛之情、對游客的關愛之情,改進行風、改進工

作作風,不斷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為游客創造舒適、自由、安全、放松的旅游環境。

三、對加快推進新浦旅游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1、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我區于2008年成立了漁灣風景區管委會,對南云臺山片區漁灣、東磊、孔雀溝、舜帝陵等景點實現統一管理。為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建議參照連島度假區管委會、溫泉度假區管委會,將漁灣風景區管委會批準為副處級單位。

2、盡快出臺大花果山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由于《云臺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及相關控制性詳細規劃正在修編,南云臺山片區各景點無法開發建設,建議盡快出臺大花果山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3、加快完善旅游交通網絡體系。一是完善云臺山內部旅游交通網絡,改變沿山轉看景區狀況,增加游客駐留景區時間,目前急需打通花果山景區到漁灣景區道路,構建以花果山為龍頭,發揮漁灣、東磊特色的“大花果山”旅游格局。二是完善外部交通系統,積極爭取徐連高速漁灣出口、242通道出口,拓寬南島路,使其成為城市南部市政道路。三是提升旅游線路對游客集散功能,在旅游旺季增加專線密度,盡快開通高檔次旅游客車專線。此外,在全市車站、碼頭成立游客集散中心。

產業發展匯報材料范文第5篇

我公司充分認識到食用菌產業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高效特色朝陽產業,既豐富了消費市場,又促進了農戶增收。但要保證食用菌產業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必須加強食用菌的安全,才能確保農戶經濟收入,維護消費者的利益。為此,我公司牽頭開展基地食用菌放心消費工作,通過認真、細致、努力的工作,該項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

1、認真學習,提高建設放心食用菌之都工程重要意義的認識

我公司認真學習上級部門有關加強食用菌放心消費工作的文件精神,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增強了責任心與緊迫感。通過學習,我公司充分認識食用菌產業當前所面臨的嚴峻形勢,要以提高我縣食用菌質量安全水平和省內外市場競爭力為目標,要以深化“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為主線,科學把握和遵循食用菌質量安全管理工作規律,在夯實食用菌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基礎上,通過重點加強宣傳教育和制度建設,全面提升我縣食用菌質量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確保食用菌正常采摘、收儲、加工和放心消費。

2、加大宣傳教育,營造科學種植、采摘的良好氛圍

我公司加大宣傳教育,要求各食用菌企業和農戶規范食用菌種植、采摘、加工、包裝行為,防止農藥污染,要深刻認識農藥污染對食用菌質量安全、交易價格帶來的不利影響,養成科學種植、采摘、儲藏、包裝的良好習慣,確保食用菌質量安全,讓消費者放心食用,以此促進食用菌產業發展,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3、堅持標準化生產,確保食用菌質量安全

我公司帶頭并號召各食用菌企業和農戶堅持標準化生產,要掌握無公害食用菌生產技術規程,大力推行“統一供種、統一供料、統一組織生產、統一技術規程、統一收購包裝銷售”的食用菌“五統一”生產標準,實行全縣范圍內的標準化生產,從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4、規范食用菌操作流程,避免發生農藥污染

我公司號召各食用菌企業和農戶規范食用菌操作流程,特別是要堅持衛生采摘,采摘、分揀時要保證個人(尤其是手)的清潔衛生,不得在采摘時噴涂防蚊蟲等有毒藥水,避免發生農藥污染。要堅持用規定容器盛裝,必須使用龍頭企業統一提供的包裝容器盛裝食用菌。要堅持隔離堆放,將食用菌與其它農資及生活物品分開堆放,防止發生交叉污染。

5、抓好“三品認證”,打造我縣食用菌安全品牌

農業“三品(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認證”是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基礎,也是食用菌產業上臺階、上水平的基石。我公司切實抓好自身“三品認證”的同時,倡導各龍頭企業,立足自身的產品特色開展“三品認證”工作,要通過“三品認證”工作,提高我縣食用菌的安全質量,打造我縣食用菌安全品牌,使我縣食用菌市場信譽高,為消費者所信得過,放心食用。

6、抓好技術培訓,確保食用菌質量安全

我公司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培訓,把食用菌各項技術培訓及技術指導工作任務落實到人,提高農戶的科學種菇水平。在實際技術培訓中,采取“專家→技術員→示范戶→普通農戶”的技術培訓模式,把食用菌的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技術措施,特別是如何保證食用菌的質量安全,廣泛向農戶進行技術培訓,切實提高農戶的科學種植食用菌水平,確保食用菌質量安全,實現增產增效的目標。

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推動放心食用菌之都工程

我公司充分認識到,要推動放心食用菌之都工程,必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通過開展文化創建活動,引導全體干部職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增強政治、道德、文化素養,提高工作積極性,努力形成精誠團結、開拓創新、與時俱進、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圍,科學種植食用菌,確保食用菌質量安全,促進全縣食用菌產業發展,促進農戶增加經濟收入,改善生活質量。為此,我公司提出企業口號: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企業精神:調整產業結構,帶動經濟發展。

1、加強行為文化建設,樹立“誠信、勤奮、務實”理念

一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建設,牢固樹立“誠信、勤奮、務實”理念,教育和引導全體干部職工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改革創新精神,做到為人誠信,勞動勤奮,工作務實,切實搞好食用菌產業建設。

二是加強政治素質建設,要求全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民”,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激發干部職工投身食用菌產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實推動放心食用菌之都工程。

三是加強工作能力建設,始終支持全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食用菌知識,參加食用菌專業技能培訓,開展多種形式的研討、評比、業務評查活動,以此提高全體干部職工的工作能力,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打造放心食用菌之都工程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加強產業文化建設,促進食用菌產業發展

我公司企業精神是“調整產業結構,帶動經濟發展”,為此,我公司加強產業文化建設,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圍繞食用菌產業發展,啟動五大帶動戰略即品牌戰略、唯一戰略、開發新功能戰略、深加工戰略、安全質量戰略。品牌戰略,要求對食用菌產品進行深加工,進行精美包裝、注冊商標,加強品牌的市場宣傳,使我縣食用菌產業的科技含量、質量檔次、組織規模等在品牌的內涵和外延上充分展示,真正實現靠品牌闖市場、拓市場,通過品牌效應來拉動我縣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唯一戰略,要充分發揮區域優勢,調整食用菌的種植結構,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靠產品的唯一性贏得市場。開發新功能戰略,通過高科技手段開發食用菌的多重功能,變單一食用菌種類為多方向產品,多角度占有市場。深加工戰略,通過食用菌產業化的開發建設,形成集科研、生產、加工、配送服務于一體的食用菌產業鏈,特別是通過發展貯藏和深加工,促進產品增值,實現利潤最大化。安全質量戰略,通過科學、規范食用菌的種植、采摘、儲藏、包裝,嚴防農藥污染和其他污染,真正使我縣食用菌成為質量安全名牌,讓消費者信得過,放心食用,從而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增加經濟收入。

四、加強教育培訓,提高職工綜合素質

推動放心食用菌之都工程,要求職工必須有良好的素質。為此,我公司加強教育培訓,通過教育培訓,切實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在教育培訓中,做到方式多樣,不拘一格,力求實效。一是舉行職工技能比賽,提高職工食用菌栽培技能;二舉辦技能培訓班,著重講解如何保證食用菌的安全質量;三是引進大學生實習見習,培養大學生的工作能力與實踐經驗,使大學生成為食用菌產業的后備軍。四是舉辦技術研討會,解決食用菌產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食用菌質量安全的有效措施。

上一篇:三線三邊匯報材料下一篇:督查情況匯報材料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