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自然哲學論文范文

2024-01-27

自然哲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釋義學音樂哲學是當代西方相當有影響力的一支音樂哲學流派。本文對釋義學音樂哲學關注的問題,釋義學音樂的哲學意義及存在方式,釋義學音樂哲學對音樂的理解與解釋進行了探討,對于我們更好地解讀音樂作品將帶來許多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釋義學;音樂哲學;解釋

在西方現代音樂哲學的發展歷程中,有一種頗為普遍的現象存在,那就是充分運用西方現代哲學的研究成果進行探索,并由此產生出了一大批全新的、有深度的理論成果,這些富于創見性的理論成果為現代音樂哲學——美學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打開了新的研究維度。像現象學音樂哲學理論和釋義學音樂哲學理論等就是如此,釋義學音樂哲學是以現代釋義學哲學理論為依托而發展起來的音樂哲學理論,這種理論以音樂意義的研究作為其核心的課題。

一、釋義學音樂哲學關注的問題

釋義學音樂哲學主要關注的是音樂意義的存在方式及其理解和解釋,關于音樂的意義問題,本文在此提出四個追問:

第一,音樂的意義有沒有?即音樂的意義是否存在的問題。

第二,如果音樂的確存在意義的話,那么這意義是什么?即音樂意義本身為何物的問題。

第三,如果音樂的意義是的確存在的話,那么它是怎樣存在的?即音樂意義的存在方式問題。

第四,要是音樂中確實存在意義,那么該以怎樣合適[1]的方式來理解與解釋呢?即對音樂文本的解讀問題。

很顯然,以上這四個問題的討論都要以第一個問題的解決作為前提,否則在音樂的意義不存在的情況下,關于其本質和存在方式以及解釋方法都將無從談起。

音樂中有沒有意義?這本來并不成為一個問題。按照現在的一般看法,音樂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種獨特的反映形式,是人類在精神生活領域里的一種表現手段和交往手段。既如此,音樂中必定包含著某種意義。但是在音樂哲學的學術發展史上,意義的存在問題曾經受到過形式——自律論音樂哲學的強大沖擊,這種形式——內容一元論的音樂哲學極力消解音樂中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音樂的意義到底存在與否就成為了一個實際存在的、需要認真面對的問題。釋義學音樂哲學在這個問題的看法上是很明確的,即肯定在音樂作品中存在著某種意義,理由就在于音樂是人類精神文化的產品。從釋義學音樂哲學的發展歷程及其理論主張來看,它是主張情感論的一種音樂哲學。情感論音樂哲學又被稱作是他律論的音樂哲學,這種音樂哲學都有一個普遍、共同的看法,那就是認為音樂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產物,它反映人們內心的情感狀態,傳達人類的內心體驗,它具有意義。這種看法目前已被普遍接受和認同。

二、釋義學音樂的哲學意義及存在方式

既然音樂中確實存在著意義,那么這意義是什么呢?釋義學音樂哲學在對音樂意義的求索過程中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德國音樂家克萊茨施瑪爾(A.H.Kretzschmar,1848-1924)是進行釋義學音樂哲學研究的第一人。他認為音樂是整個人類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對音樂作品的解讀能夠脫離作品所賴以產生的社會環境、時代狀況、相關事件和文化背景,不能夠脫離作曲家的思想主張和生活經歷,并主張在此基礎上對音樂作品進行理解和解釋。他在其著作中闡述了音樂解釋的目的:“透過形式去探索封閉于其中的意義和觀念內容,追尋隱蔽在身體深處的靈魂,通過作品的每個部分去揭示其思想的真正內核,闡明和解釋作品的整體?!保?]他還認為,釋義學的任務就在于:“將情感從音樂中抽取、推斷出來,以文字的方式賦予音樂中的情感發展以結構框架?!保?]從以上所引的兩段話來看,音樂中的意義應該是包括表現出來的情感和表達出來的思想兩個部分,也就是說音樂中的意義是一個包含思想和情感的復合體。音樂表現作曲家的情感世界這并不難理解,但音樂可以表現思想嗎?這是可以的,并且已為音樂實踐所證實。比如貝多芬交響樂作品中所表達出的“自由”、“平等”、“博愛”、“努力奮斗”的思想,約翰•凱奇的一些音樂作品中所表達出的“大音希聲”的思想等等。但需要指出的是,音樂并不是以表達思想為主的藝術形式,它所表達出來的思想往往都是以濃縮而成的一個思想觀念的形式出現的。這是由音樂藝術的獨特性質(非自然性、非語義性和非對應性)所造成的??傊?,在音樂意義的復合體中因該包含著情感表現和思想表述這兩個部分的內容。

三、釋義學音樂哲學對音樂的理解與解釋

關于音樂意義的存在方式問題,釋義學音樂哲學認為:音樂作品的意義存在于接受者對作品的理解活動中,也就是說,音樂的意義存在于主體(音樂接受者)和客體(具體音樂文本)相遇的過程中,存在于主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作品進行積極解釋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音樂作品的意義生成而存在。

前面提到的第四個問題,即以怎樣合適的方式來理解和解釋音樂作品中所蘊涵的意義,這是釋義學音樂哲學所重點關注的問題,對于這一問題的看法是釋義學音樂哲學的核心內容,并顯示出其深刻之處。

釋義學音樂哲學關于理解與解釋的認識不僅是方法論層面上的,更將其上升到哲學本體論的高度來看待。這種理論認為,理解與解釋音樂作品這一行為本身標志著人的存在,并表現出釋義者的存在狀態。這樣,對音樂作品意義的理解與解釋就成為反映釋義者在世狀態(認識水平、理解能力等)的一種活動。[3]

正是基于以上的認識,德國哲學家伽達默爾(H.G. Gadamer,1900-2002)將理解者與作品的關系看作是融為一體的,在這二者的互動過程中,釋義者不僅理解了作品,也理解了自身,也就是說實現了一種自我理解。伽達默爾認為,理解與解釋在本質上是歷史的,由于人對世界的總體經驗在不斷豐富,這樣一部作品的意義在不同時代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種效果是在歷史中發生變化的。音樂作品的原意后來理解者的理解,使作品的意義處于不斷的歷史生成的過程中。伽達默爾將這種情況稱作是“效果歷史”,由于“效果歷史”的存在,那么對于作品的唯一正確的解釋就不存在了,因為特定歷史情境的制約和限定所造成的理解與解釋是不完全的,那么音樂作品的意義就處在不斷豐富的發展過程中。[4]因此,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解釋就是一個有待不斷充實、不斷完善的不可窮盡其意義的過程。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對于藝術作品的文本的理解和解釋就是一種積極地再創造的過程了。伽達默爾認為,對一部藝術作品的理解應該要求理解者盡量地拓寬自己的視野,使自己現在的視界與藝術作品中所體現的過去的視界相融合,從而使二者都超越了自身,到達一種新的視界,進入一種新的理解,伽達默爾將這種理解方式稱作是“視界融合”。他認為要達到對作為特定歷史對象的音樂作品的正確理解,音樂接受者自身必須達到將歷史視界與現實視界合一的“視界融合”,這種融合反過來也會不斷促成新的“效果歷史”的形成,從而豐富音樂作品的內涵,使音樂作品的意義不斷地煥發新的光彩。[5]

伽達默爾“視界融合”的方法為我們解讀音樂作品提供了一種新的視域,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具有十分積極的價值。[6]具體說來,首先是對審美主體在藝術作品理解的過程中的重要性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審美主體通過理解音樂作品而創造自身的審美體驗,因而審美主體的創造性對于作品的解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容忽視。另外,“視界融合”的方法也強調了歷史上對作品的解讀所具有的參考意義。這種方法的缺陷在于,由于在釋義的過程中“視界融合”所造成的“效果歷史”的不斷形成,釋義的相對準確性也會產生問題,即我們所理解的音樂作品到底是作曲家所表現出來意義還是接受者對于作品意義的不斷加工而產生的意義?這是我們在運用伽達默爾“視界融合”的方法時所要加以注意的。按照我們現在的理解,對于意義的把握,具體的需要做到對文本的內部分析與外部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所謂內部分析就是對音樂作品的形成、結構層面的分析,而外部分析就是要對作品的產生背景、作者的創作意圖等因素進行分析,這樣才可以做到對音樂作品的解釋盡可能的充實。

以上圍繞著本文所提出的四個問題對解釋學音樂哲學的理論作了一番簡要的論述,從中可以看出,解釋學音樂哲學理論以音樂的意義問題為核心,對音樂的理解與解釋作了深入的分析,這些分析拓展了我們對于音樂解釋的方法論和認識論,對于深入理解音樂作品的意義提供了許多十分有益的啟示,同時我們也要加強對這種音樂哲學的理論反思,以達到批判性繼承的目的。在此,本文提出兩個值得注意的問題:第一,是解釋的目的。對于音樂作品來說,通過“視界融合”而達到的理解是否是作曲家音樂表現的本意?僅就音樂解釋而言,我們要解釋的應該是作曲家所傳達的意義,而不是解釋者在加入自身的創造后所探索到的意義。所以,不管主體的能動性如何發揮,必須要始終圍繞著作曲家的作品來進行。第二,要注意解釋的可能性限度,解釋的限度應該以與作品有關的因素為限,解釋者也要尊重作品,不應在理解作品的過程中過度向審美主體傾斜,這樣反而會歪曲了作品,以至于達不到一種相對正確的理解。

釋義學音樂哲學對于音樂意義的解釋方法無疑是有著十分巨大的價值。目前,我們應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姿態進行批判的吸收與繼承。相信這必將對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起到十分重大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韓中恩.音樂意義的形而上學顯現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M]. 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4.

[2] 于潤洋.現代西方音樂哲學導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3] 邢維凱.情感藝術的美學歷程——西方音樂思想史中的情感論美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0.

[4] 謝嘉幸.音樂的“語境”—— 一種音樂解釋學視域[M]. 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05.

[5] 王才勇.對音樂作品的解釋學考察[J].音樂研究,1987(1):11-13.

[6] 羅藝峰.從解釋學美學角度對音樂存在方式的思考[J].音樂藝術,1996(2):4-6.

自然哲學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自然;人;和諧

2015年,一部有關環境的記錄片在人民網首發,緊接著出現在各大主流視頻網站,在短短的時間內,其播放量及下載量早已破億。在公眾的視野中消失了一年多的柴靜,以“私人恩怨”介入公眾話題。霧霾是什么?它從哪里來?我們又該怎么辦?紀錄片中多次的采訪和的案例對比,令臺下的聽眾們不禁陷入深思,與我們休戚相關的大事讓觀眾心有余悸,再次引發人們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關注,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再思考。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工業化在全球的普遍展開,人類在開發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對于這種成功,恩格斯早在幾百年前就對人類提出過警告:“我們不要過分的陶醉于對大自然的勝利,因為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大自然都會對我們進行報復。”[1]然而,這種警告并沒有引起世人普遍的關注。任意的,沒有節制的開發破壞了自然界的運行機制,打破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態平衡。人類誕生之前,我們的星球表面絕大部分被藍色的海洋和綠色的森林所覆蓋。自從有了人類以后,人類的生存活動諸如利用大自然,開發大自然,以及人類之間的戰爭,對大自然對整個星球的破壞日益嚴重。環境污染向區域性,全球性發展。水資源日益枯竭,大氣污染,天空變了顏色,植被也因為空氣,水和土壤的污染漸漸枯萎,人與自然的原生態發展關系也帶來了新的困境。

一、人與大自然的一體性

回顧人與自然的關系思想史,最初人們把自然界與人的關系看成是親子關系,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人依偎和敬畏于身邊的自然物。自然界是人類作為社會存在物的紐帶,作為人類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是人類作為勞動存在物的價值“源泉”,人由自然孕育而來,大自然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與人類是一個有內在關聯的的生態復合系統。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處于一個矛盾統一體中。我們面對的現實世界,就是由人類社會和自然界雙方組成的矛盾統一體,這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人與自然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在恩格斯看來,人不是處于自然界的外部,而是自然的產物,是自然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人與自然的一體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為自然的產物并始終歸屬于、依存于自然的屬性。這就從統一性和根源性上決定了自然界對人類有天然的價值要求與取向。我們必然要通過社會實踐同自然進行物質,信息和能量的交換。人類的存在和發展,一刻都不可能離開自然界,沒有自然的恩賜,人類將無以為生;人類也是自然的最大破壞者。長期以來,人類只注重了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而沒有注意到對自然的滋養與保護,使大自然變得傷痕累累,面目全非。人與自然界是天然合一的,人來自于大自然,從屬于自然,是大自然的一員。自然有使用價值,人類對此毫無疑義,但是,這種自然觀并不能使得人們去合理地使用自然,反而成為人們毫無顧忌濫用自然的理論根據。人類的利益和自然界的利益是始終是一致統一的,人類要想保護自己,同時必須保護自然。

二、人類中心主義之爭

隨著人類的進化加快,人類的認識水平的提高和實踐能力的增強,人類對自然的影響日益深遠。在如何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問題上,學術界做出了很多探討,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評價“人類中心主義”,主要有兩種傾向即人類中心與非人類中心之爭。人類中心主義實質上就是對人類在宇宙中主體地位的確信,這種觀點認為人類是環境的主人,人只對自身負有直接的道德義務,對人之外的其他物種的義務只有一種間接的義務,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具有任何倫理色彩,人是價值的唯一主體,人類保護資源、環境、和生物的多樣性的目地也都是為了自身。宇宙是人類構想的,自然界是人類構建的,人類當然是宇宙的主體。過去人類中心主義的問題癥結在于,它忽視了環境對于中心的重要意義,人開發自然,利用資源是因為人需要自然,依靠資源,通過資源來滿足人的生存、享受與發展需要,人不可能脫離大自然而獨立存在。然而對于宇宙大自然來說,地球上人類的存在,無論從空間,時間還是從絕對力量上看,都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人類中心主義漸漸使得人類向一個危險的方向滑行,現在的人們已經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萍妓降娜招略庐?,使得人類的活動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不幸的是,這種影響已經造成環境的大量污染,曾經綠色的家園已經和正在被人類自己不斷蠶食和破壞。過去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就是征服自然,向大自然進攻索取,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謀求人類幸福的價值觀是完全錯誤的,人們把自然界與自己的關系看成是似乎已經成為一種主人與奴隸的關系,這正是現在正被我們檢討和批判的。而且現在人類中心論以人類的需要來衡量和改造自然,完全從人類利益的角度來保護生態環境的價值觀也是片面的。

前者試圖將以人為中心的倫理向外延伸,離開人類主體,自然界毫無價值可言。人的“尺度”即人的本性、需要、能力等,是人類判斷一切好壞、善惡、美丑、利弊得失的”中心”;人的自我實現和全面發展,是人類一切價值理想追求的目標”中心。后者基于生態學觀點,認為人,生物和自然界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和相互作用的整體,生命和自然界具有內在的價值。在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問題上,無論是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還是非人類中心主義,都存在非常狹隘的理解。非人類中心主義主張不要人為干預自然界,是不合常理的。因為人類必須不斷地與自然界進行物質、信息、能量的交換,才能維持生存,因此不干預自然是不現實的。

三、營造綠色家園: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和諧作為人類社會的終極理想,是一個不斷從歷史走向現實、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營造綠色家園,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為主線,人與自然的和諧是關涉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應然要求。人類即是自然界的主人,又是自然界的仆人。一方面我們有權利享有地球資源和生存環境,另一方面也有義務保護資源,保護環境以及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馬克思主義認為,人不僅有自然屬性,還有社會屬性,所以我們在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應當關心愛護自然與自然做朋友,克服人與自然的對立,建立一種人與自然互為一體的“雙核”生態倫理學。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其次,要強化環保意識,建立環境道德規范,以此來規范人們的日常行為,樹立科學的生態理念,保護自然環境免遭污染與破壞。具體到個人來說,我們每個人在生活消費中,都應自覺愛護環境。企業是環境污染的主要責任者,在追求利潤的同時,更應節約資源,減少浪費,實現清潔生產。政府的環境意識和環保行動直接影響到環境質量的高低。我們要認識到環境保護意識與科學發展具有高度的統一性,正確處理環境與發展的關系。在人與自然這一共同體中,人類和千百萬其他物種共同生存在同一個地球上,我們也應該敬畏生命,善待自然,反對任何違反自然生態規律的行為,節儉的使用自然資源,崇尚綠色消費。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是關涉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應然要求,也是社會發展與生態平衡將會達到完美統一的標準。

(作者單位:中共四川省委黨校)

參考文獻:

[1]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

[2] 李剛.制度倫理創新[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11.

自然哲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以CNKI數據庫收錄的發表于1997—2019年274篇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領域的文獻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計量方法分析了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領域的總體發展趨勢、研究熱點和研究前沿。研究發現,該領域總體發展趨勢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雖然近兩年該領域發文量略有下降,但是文獻被引頻次依然較高。研究熱點上,“民族傳統體育”“武術教學”“高?!薄敖虒W改革”“套路”為研究結構中的網絡核心;研究前沿則體現為人文主義視角中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價值重塑和現實需求的平衡;未來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研究可從文化價值、現實需求和教學趣味等方面,以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特點為中心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研究熱點;CiteSpace;知識圖譜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teaching; research hotspots; CiteSpace; knowledge map

收稿日期:2020-04-03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華武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體系研究”(18BTY128)。

作者簡介:王 菘(1996- ),女,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民族傳統體育、休閑體育研究。

通訊作者:石振國(1971- ),男,副教授,主要從事休閑體育研究。  自1997年民族傳統體育學被正式單獨設為體育學下設的二級學科,其體系的構建和教學內容的選擇一直是學界討論的熱點,特別是隨著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愈加成熟,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愈加豐富,合理借助分析工具對該領域已有研究進行系統客觀的分析,有助于后續研究對該領域主要矛盾的把握。

已有研究成果對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研究多聚集在理論構建與應用探索方面,綜述回顧類文章較少,且多采用文獻閱讀方式進行歸納,往往跟隨上位概念“教育與學科”方面的研究或作為特定需要而出現。比如齊靜[1](2017)從學校體育視角,對開展現狀、學生態度、教學效果、歸類理論四個方面進行文獻評述;楊建營[2](2015)等以浙江工業大學武術選項課教改反思為落腳點,對武術教學近20年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改革方向的研究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因此,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軟件分析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領域的研究趨勢和熱點,系統了解其發展脈絡,彌補了先前定量綜述類研究缺乏的不足,清晰呈現當下研究熱點與未來發展趨勢,對于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長效發展尤為必要。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為得到更精確的檢索結果,本研究以“民族傳統體育”“武術”為主題詞,并含“教學、課程、課堂、教師、教材”為關鍵詞的思路設置檢索式進行專業檢索,期刊來源類別為CSSCI,剔除“會議”“通知”“與主題無關文獻”得到1997—2019年共274篇文獻,然后將文獻檢索出的數據以“Reworks”格式導出,使其符合Citespace軟件的處理格式,下載數據時間為2020年3月5日。

1.2 研究方法

1)文獻計量法:從總體上分析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與研究熱點;2)知識圖譜:運用陳超美教授開發的Citespace軟件的共現分析、關鍵詞突變分析和時間趨勢分析等功能,繪制知識圖譜,更動態與直觀地呈現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研究的演化路徑與主要熱點。

2 研究結果分析

2.1 研究總體趨勢分析

一個領域的階段性發文量隱含著那個時期的社會與文化背景,以此推算出特定時期的研究動態與學術熱點。人們對待新鮮事物的態度往往是經歷探索、觀望、狂熱再回歸理智的過程,我國學術界對于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探討也符合這一邏輯。從1997—2019年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發文量變化趨勢來看可分為四個時期(見圖1)。

2.1.1 探索期(1998—2003)

1998—2003年發文量雖始終保持在個位數,但已有嶄露頭角之勢。自1997年民族傳統體育學在武術學的基礎上被正式確立為一門學科開始[3],相關武術教學模式、教法、內容策略等初探式研究相繼出現,這一時期可稱為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研究的探索期。

2.1.2 觀望期(2003—2012)

2003—2012年間總體浮動比較大,出現上升后又回落的特殊趨勢,其原因主要可歸結為外部環境和內部規律兩個因素。

外部影響。2004年教育部頒布武術教學指導綱要,第一次從中央層面提出武術教育改革思想;2006年國家頒布多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包括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數百項,極大地增強了學界對民族傳統體育在各領域應用的重視;2008—2010年我國圓滿申奧、辦奧給體育事業帶來了巨大發展紅利,在此階段體育領域各方面研究均得到高速發展。

內部規律。在這一階段,大多數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態教育視角”“文化傳承視角”“訓練與人體視角”三大視角中,也開始融入一些新的元素進行教學探討。但由于該階段仍處于發展初期,學者在火熱探討的同時,仍然需要時間觀望,這可能是導致2011年前后出現期刊載文量暫時下降的原因,這一時期可稱為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研究的觀望期。

2.1.3 狂熱期(2012—2017)

2012—2017年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領域的年發文量出現峰值。經過前期研究的積淀與觀望,加之武術申奧失敗、國家對民族傳統體育后備人才明確質量要求,學者的研究熱情被大大激發。這一階段學者們的研究更加細化,結合了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發展現狀,在回顧與審視的同時尋找問題與改革路徑。秦立凱[4](2013)等指出以往的教學思想沒有體現體育傳統文化特色,教學方法上割裂了文化多元整體性,進而提出建構技術和文化并重的教學模式;劉文武[5](2015)等提出,武術教育的定位和載體、內容和需求的錯位是武術課程邊緣化的重要原因,進而提出改革操返拳、保障師資、優化師資結構等發展策略。在學者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文獻呈現數量多、質量高的特征,這一時期可稱為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研究的狂熱期。

2.1.4 冷靜期(2017—2019)

2017—2019年文獻數量雖有波動,甚至呈現下降趨勢,但從圖2可見,文獻的被引頻次在逐年上升,說明民族傳統體育教學依然是眾多學者的關注焦點。這一階段文獻數量平穩,關注點集中在新時代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價值嬗變與發展路徑上,這一時期可稱為冷靜期。

2.2 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研究熱點分析

熱點分析有助于某一領域內研究動態與未來趨勢的把握。由于關鍵詞是學者對文章內容的精煉,因此研究領域中的高頻關鍵詞可作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6]。通過關鍵詞聚類和共詞軟件分析,得到圖3聚類時間線圖譜:

2.2.1 研究結構熱點

根據1997—2019年關鍵詞共現圖譜與高頻詞統計可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在研究結構上主要有五大熱點較為突出:

聚類1標簽詞為“民族傳統體育”,初現時間為2004年,并貫穿截選時段始終。相關研究主要針對于結合學校教學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適當開發和應用。

聚類2標簽詞為“武術教學”,1998年初現,在整個研究時段都取得了較高關注。該標簽突出了武術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正確認知和健康人格培養,強調教學過程中施以文化關注。

聚類5標簽詞為“高?!?,2000年初現,中心度為0.14,相關研究以技理實踐和干預效果為主,聚焦于作為民族傳統體育教學主陣地的高校專業人才培養。

聚類7標簽詞為“教學改革”,初現時間為2008年,主要基于過去20年間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實踐的經驗教訓,分析教學改革體系的建設成效,并指明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

聚類8標簽詞為“套路”,1998年初現,并于2000年后主要以“武術套路”出現。主要探究在輕套路、強應用的改革背景下,武術套路技擊性、文化性與方法性共同發展的持續優化過程。

2.2.2 研究內容熱點

結合圖3與表1對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研究內容進行分析。1997年以來,學界主要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三個方面對該領域展開探討。

例如在教學模式上,吳明冬[7](2017)等充分肯定了“一校一拳”教改模式的價值取向,提出要進一步加強課程開發規劃,建立交流評價機制??蹈晡鋄8]等(2014)通過對武術段位制教學指導方案的研究,對該教學模式的具體展開進行了實驗性探討。

對教學方法上的研究多集中在1998—2017年之間,近兩年熱度稍減。在這近20年間,學者從理論基礎和實踐反饋兩方面檢驗了強化教學法[9]、莫斯頓互惠分組法[10]、多功能組合式教法[11]和“功套用”一體化教學法[12]等具體教學方法,對新時期的教改評估提供助益。

從教學內容來看,既有項目技理的深入研究,也有思想高度的整體審視。例如,李剛[13](2001)等對講解、演練動作攻防含義的教學效果作了比較性研究,并通過生理和心理角度的雙向探討,指出此項內容安排在套路教學中存在優越性和可行性。張繼生等(2017)運用現象學方式,以具身認知視角提出現代武術教學呈現出“生命性、具身性、身心統一性”[14]的具身意蘊。

2.2.3 研究方法熱點

由于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實踐性和傳承性較強,學界在研究方法的選擇上主要以實證研究和質性研究為主。

1)以武術散打教學實證研究為例,王宏(2010)通過對比試驗發現,運用反饋教學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水平”[15];梁亞東等(2015)提出CDIO工程理念的合作互動型教學模式[16],并在武漢體育學院進行武術散打專選課教改加以驗證。

2)在質性研究中,王智慧[17](2007)分析了古今習武的基本程序及規律,提出現代武術教學中存在價值把握和系統性不足等問題。鄭佳薇[18](2008)從民族學、文化學、民俗學等多視角審視珍珠球運動,詳細闡釋了珍珠球運動入選高校選修課的優勢及可行性??梢?,相關學者的研究以理論為基,以實踐檢驗,二者的結合有力促進了這一領域理論化和實踐性的共同發展。

2.3 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研究前沿和發展趨勢分析

一段時間內,關鍵詞突現即表明其受關注度突增。因此,對這類關鍵詞的分析能夠幫助揭示該領域的熱點前沿和發展趨勢。如圖4所示,通過CiteSpace突變檢測算法得出突現強度前12的關鍵詞突現網絡圖譜。

由圖4可以發現,“學校武術”和“武術教育”在研究時段的后期產生并延續了突現現象,表明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受到較大關注。歷經二十余年的經驗積累和理論完善,當前以武術為主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研究主要著眼于路徑突破和價值重塑兩方面。

2.3.1 路徑突破

面對學生需求變化和供給錯位的實際狀況,王穩(2019)等提出,從供給內容、方式、形態和結構模塊構建“互聯網+”時代“學校武術教育供給體系新生態”[19]。高旭(2019)等編制了《中學生武術文化認同量表》,并提出可參考中學生武術文化認同的結構特征與維度含義,構建相應的教學內容與方法[20]。而劉文武[21](2019)等通過實地考察發現,當代武術課堂存在被動習練、技術“復習”缺乏豐富性等問題,強調要平衡武術發展和學生需求,增強課堂教學的文化性和趣味性。

2.3.2 價值重塑

面對當前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所遭遇的文化意義弱化狀況,更多學者越發重視從文化價值視角審視當前出現的新問題。段麗梅[22](2018)等明確指出,“以量化指標為特征的知識中心教育使體育教育中學生越來越失去自我,成為數字表征的抽象人。在此‘刺激-反應’話語下,學校武術表現出實踐性本體教育缺失的‘去中國’化異化現象”。而徐衛偉(2019)等認為,新時代太極拳課程的價值發生了嬗變,要建設多元化課程體系,挖掘太極拳課程的健康價值和文化價值[23]。潘蘭芳[24](2019)等也認為,在桂西北“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中,要“跳出體育本體,內化文化精神”。

3 研究結論與展望

3.1 研究結論

本研究基于文獻計量法和知識圖譜分析法,以定量研究的方式對自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確立以來的相關教學文獻進行分析,在CNKI上檢索到1997—2019年CSSCI發表的高度相關文獻共274篇。得出以下結論:

3.1.1 發文總體趨勢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研究經歷了探索期(1998—2003),觀望期(2003—2012),狂熱期(2012—2017)和冷靜期(2017—2019)四個階段。雖然近兩年該領域的發文量出現波動后下降態勢,但根據文獻共被引的分析來看,被引頻次呈現逐年增加、近年穩定的特征,表明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依然是一個重點研究領域。

3.1.2 研究熱點

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研究可從三個視角分別展開:第一,研究結構熱點。通過分析圖表提取出“民族傳統體育”“武術教學”“高?!薄敖虒W改革”“套路”五大聚類標簽詞,明確研究結構中的網絡核心。第二,研究內容熱點。將相關研究歸納為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改革三個方面。第三,研究方法熱點。發現該領域以實證研究和質性研究并重,以二者互相驗證促進理論化和實踐性共同發展。

3.1.3 研究前沿

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領域的研究前沿體現為人文主義視角中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價值重塑和現實需求的平衡。一方面,針對新科技利用和學生興趣開發等現實需求進行大膽改革;另一方面,致力于個體和項目本身的文化價值發掘,試圖從根本上挽救其文化意義弱化的頹勢。

3.2 未來展望

通過本研究發現,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現有研究多以武術項目的教學改革與路徑突破為主體,對其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教學中的實踐與推廣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認為,隨著民族傳統體育學的愈發成熟,未來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研究可從文化價值、現實需求和教學趣味等方面入手,以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特點為中心,借鑒20多年來武術教學的研究經驗成果,構建針對性教學理論并扎根現實困境進行改革探索,以期使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研究呈現“多點開花,百花齊放”的格局,為我國體育強國與文化強國目標的實現貢獻科研力量。

參考文獻:

[1]齊靜.回顧與展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學校體育研究20年[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77-80.

[2]楊建營,邱丕相.浙江工業大學武術選項課教學內容改革的反思[J].體育學刊,2015,22(5):92-97.

[3]邱丕相,楊建營,王震.民族傳統體育學科發展回顧與思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44(1):12-20.

[4]秦立凱,黎小龍,趙先卿.文化傳承視域下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反思與建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36(3):113-117.

[5]劉文武,杜杰,胡海旭.學校武術教育——定位、現狀、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49(9):64-68.

[6]邱均平,溫芳芳.近五年來圖書情報學研究熱點與前沿的可視化分析——基于13種高影響力外文源刊的計量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37(2):51-60.

[7]吳明冬,李政,張萍,等.“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中小學武術校本課程開發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7(10):145-149.

[8]康戈武,洪浩,馬劍,等.《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學校教學指導方案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48(10):62-69.

[9]劉殿國.對武術教學采用“強化教學模式”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1998(3):47-49.

[10]張偉霞,李群林.武術課教學中應用莫斯頓互惠分組模式初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8(4):83-85.

[11]艾澤秀.武術套路運動技能教學改革研究——多功能組合式教法的創新模式[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5):64-66.

[12]楊華莉,武冬.武術專項技術課“功套用”一體化教學模式實踐[J].北京體育大學,2016,39(5):79-85.

[13]李剛,李波.攻防技擊性在武術套路教學中的應用性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3):60-61.

[14]張繼生,周惠新,譚騰飛.身體、情境、認知:武術教學的具身性及其哲學探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51(1):67-71.

[15]王宏.反饋教學模式在散打教學中的構建與實證[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44(4):97-100.

[16]梁亞東,崔英波,劉國立,等.基于CDIO理念的合作互動型教學模式在散打專選課教學中的構建與實證[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49(12):66-69.

[17]王智慧.傳統學武程序與現實教武現象悖論探析[J].體育與科學,2007(4):86-88.

[18]鄭佳薇.珍珠球列入高校體育選修課程的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08(6):106.

[19]王穩,蔣德龍,李曉華.“互聯網+”時代學校武術教育供給體系構建研究——基于供給側改革理論視角[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9,38(5):123-131.

[20]高旭,柴嬌,孟宇.中學生武術文化認同:結構、量表及特點[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9,38(4):99-107.

[21]劉文武,戴國斌.武術教育改革三題:文化·興趣·掌握[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9,42(8):138-147.

[22]段麗梅,戴國斌.學校武術的傳承異化與教育人類學反思[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41(10):139-145.

[23]徐衛偉,李英奎.新時代我國高校太極拳課程價值嬗變與發展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18(7):112-116.

[24]潘蘭芳,孫慶彬,周家金,等.論桂西北“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中的傳統文化教育[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9,36(2):207-210.

自然哲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尼采是有史以來被人們討論最多的哲學家之一,他的哲學思想對后世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僅對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的西方思想文化影響極深,而且也強烈地影響或改變了許多名人的思想及生活。本文將對尼采哲學的存在主義和超人哲學思想進行分析,探討其對現實的深遠意義。

關鍵詞:尼采、信仰、超人

一、解決信仰“滑坡”

尼采早在他的第一部學術著作——《悲劇的誕生》中,就已開始對現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現代社會里,盡管物質財富日益增多,可是人們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機械模式壓抑人的個性,使人們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創造文化的沖動,現代文化如此頹廢,這是現代文明的病癥,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縮。

我國進入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代,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穩步實現,但是不能忽視的是西方已經經歷過的那種人的異化、精神的匱乏、道德的淪喪已經初露端倪。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使我國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潮也伴隨而至。對金錢的過度崇拜導致了人們道德的淪喪,對物質利益的片面追求造成了精神的空虛。人們在信仰上出現了斷裂,傳統的價值觀念不再完全適應當前的形勢,人們在精神上陷入迷茫、不知所措的狀態。面對這種精神上的危機,精神文明建設已成為當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主流,而如何進行精神文明建設,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西方的現代化進程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前車之鑒。尼采的人生哲學雖然在很多方面過于極端化,但是貫穿于他的人生哲學始終的那種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是值得我們借鑒的。這表現在:它賦予人生以積極的意義,肯定了人生的價值;宏揚了人的主體性,提高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頌揚了人的創造精神;體現了人的自我超越性、自我完善性;他對基督教倫理、對傳統道德、對理性主義的尖銳批判,是對價值重估的偉大嘗試。所有這些對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都不無借鑒之處。今天,我們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理論指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借鑒一下尼采哲學的合理成分,對于解決人們信仰上的滑坡危機,不無益處。

二、追求個性和創造力

自文藝復興的浪潮開始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人們的自由、個性、人文主義也開始廣泛覺醒,并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愈演愈烈。到了全球經濟飛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社會,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已經被大多數人接受,甚至是當代人價值觀的默認選項,我們主張每個人追求獨立自主的個性,挖掘每個人的潛力,推崇民主和自由,講究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等等。而這些思想的背后,正是18,19世紀,在西方世界這次思想轉向的結果,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都是思想的主流,理性主義不再一枝獨秀。歐洲的主流哲學思想開始向多元化發展,以叔本華、尼采、海德格爾、薩特等為代表的存在主義;以羅素、維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學、以胡塞爾的現象學派、以邊沁、密爾為代表的功利主義等等開始出現,而這些思想和理性主義思想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開始關注人類自身的情緒感受、快樂和幸福??梢哉f從外部自然世界,轉移到了人類自身。

西方世界思想的這個轉向,從關注大自然到關注人類自身,正是從叔本華和尼采開始的,叔本華看到了人悲觀消極的一面,而尼采看到了人積極的一面。叔本華說,人生就是痛苦,我們似乎沒辦法改變,而尼采認為,生命存在無限可能,我們應該積極去改變和創造。就像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說:人最大的不自由,就是永遠無法擺脫自由。自由是人這個存在,所與生俱來的本質屬性,我們無法擺脫,人任何艱難和無助的情況下,我們都有選擇的自由!而尼采想要告訴人們的是,不要盲目迷信所謂的知識或真理,不要盲從宗教或道德權威;個人一定要有創造力,根據自己的心性發現事物的本來面目。尼采生活在19世紀后半葉,正值西方文明發生轉變的重要階段,尼采哲學體現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特點——追求人的個性和創造力,不斷地否定前人和推陳出新。

三、尼采的超人哲學

尼采哲學思想中有超人哲學的內容,超人哲學的一個前提是“上帝死了”。談到尼采的“上帝死了,我們理解為上帝不死,超人就無法存在,而上帝死了,人類就從天上回到了人間,在尼采看來,上帝本身就是有人創造的,“是人類的作品與人造的瘋狂”?;浇汤蒙系酆瓦@樣的奴隸道德來麻痹群眾,使人們把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彼岸,而尼采所要批判的正是這樣的觀念,他要宣告上帝的死亡,要宣揚大地的力量,要人們拋棄彼岸,把希望放在人類本身。除了上面所說的這樣之外,我理解上帝和超人還有一個本質的區別,雖然上帝和超人都是一種信仰,但是,上帝是永遠不可超越的,是高高在上的,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上帝是“圣化了的精神”,而超人正是不斷的超越,而且超越的不是任何外在的東西,而恰恰是人類自己,這也是對人類自身的一種肯定。尼采的超人哲學的現實意義非常深遠。從西方現代哲學角度分析,它給西方哲學帶來顫栗,也給整個世界帶來影響。

首先,尼采所說的超人中的“超”不是超級,而是超越,這個超越其實就是超人哲學一個很重要的特征,超人要超越人類,要超越自己。尼采的超人哲學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一種方向,或者也可以說成是一種信仰。超越是一種永遠不會停止的狀態,超人也永遠不會僵化,甚至可以說,超人也是一種狀態,什么時候超人自我滿足,停滯不前,覺得自己已經是萬能的,而且不可再超越的時候,那么超人就死了,上帝就又復生了。通過看尼采的超人哲學,我們拋開外在因素可以把超越自我看做是一種人的基本屬性,人永遠都不能滿足現狀,安于現狀,人的一生就應該是不斷的、反復的完成對自我超越的過程。當尼采不得不停止超越的時候,他已經失去理智了,所以,有很多人都把1889年作為尼采人生的終結。同樣,當我們作為人在還可以超越,而卻主動停止超越的時候,在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對人的屬性的自殺。

其次,尼采本就是一位始終保持著生命張力的哲學家,他的批判鋒芒和超越精神始終不曾消退。尼采精通語言學,喜愛音樂,具有詩人的語言和氣質,這些都體現在他的哲學著作里,不難想象,他的著作永遠都充滿著力量和爆發力。很多人都說尼采是悲劇的哲學家,但是他絕對不是悲觀的哲學家,這兩者有根本的區別。尼采批判的就是在基督教衰頹的道德觀念下產生的悲觀主義和虛無主義,雖然尼采也可以說是虛無主義的哲學家,但就像有學者指出的那樣,虛無主義有雙重意義:消極的和積極的。前者可視為叔本華的歸宿,而后者則是尼采的目標。尼采正是把人的生命理解為“一種沖動、沖創和創造力”,而我的理解,這就是生命的張力。而這點對于我們現在這個有些頹廢的社會和世界,應該是一劑酷烈的良藥。

最后,尼采有著深深的貴族情結,這一點無論是從他的生活還是他的作品中都有很充分的體現。我覺得他的哲學思想也是一種貴族的哲學思想。雖然他一生并不富裕,不是真正的貴族,但他始終都是精神的貴族。這種精神貴族的表象和我們古時候的文人墨客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追尋的是更崇高的理想信念。貴族這個詞我覺得本身不是一個貶義詞,而尤其是對于我們受過較高水平教育的大學生來說,做一個精神貴族應該是個好事。精神貴族不同于物質上的貴族,不需要豐厚的外在的物質條件,需要的是自己的精神和思考。在現在這個充斥著通俗文化的時代,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們,不能被通俗文化所侵蝕,可以抱著旁觀的態度去觀賞,可以理解,但不能沉溺,因為在精神上的淪陷比在物質上的缺失更可怕。

在20世紀,魯迅、茅盾等人接受了尼采的超人理論,即“人們總是必須跨越他們的前輩”。他們從尼采的哲學中得出的結論是,它席卷了社會上的各種頹廢,并積極創造了具有前瞻性的英勇戰士。他們為人民的麻木和固執感到難過。他們深感“民族氣質的下降已到了極點”,并希望使用尼采的超人學說來改變沮喪的民族特征。如今,大學生已經繼承了魯迅等人的意志,他們也希望利用超人理論來改變人們的自卑感。一位大學生說:五四運動以來的歷史證明,僅依靠傳統的中國自我更新是不可能實現現代化的。尼采的精神可以攻擊非侵略性和穩定的適度和慣性,并完成從傳統人到現代人的轉變。此外,一些大學生還將“超人”與人格自我完善和成功斗爭聯系在一起。他們將超人理解為具有強大創造力的人,生活中的堅強人,在不利的環境中成長的堅強而偉大的人。人們。一些學生甚至將“超人”與馬克思的“全面發展者”進行了比較。一些學生認為“超人”意味著超越自己,與時俱進,超越監禁并樹立民主,獨立,平等和公民意識。

四、結論

綜上,尼采的哲學思想具有一種無比強大的沖擊力,打破了我們衰弱的神經,帶給我們沖擊與新生。他向世人發出了“上帝已死”的呼聲,宣稱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必須徹底摧毀,提出重新評估一切價值體系,主張以人自身作為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基礎。尼采提出的“超人”英雄主義的哲學人生觀,提醒我們不做沒有個性、沒有創見、沒有出息的庸人,而要張揚自己的個性,最大限度發揮個人的潛能意志,去開發創新人生。

參考文獻

[1]尼采.西方現代資產階級哲學論著選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4-5.

[2]尼采.反基督教[M].臺北:志文出版社,1986:24-25.

作者簡介:陳捷帆(1997年-),男,漢,黑龍江省安達市,在讀碩士研究生,黑龍江大學,研究方向:外國哲學。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自然哲學論文范文第5篇

5月,幻想文學的出版重鎮——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隆重推出法國當代作家貝爾納·韋伯(Bernard Werber)代表作《螞蟻帝國》三部曲中文版?!段浵伒蹏啡壳?991年問世以來,吸引了全世界數億讀者對于地球上的螞蟻文明,以及它們與人類文明和其他物種文明之間關系的熱切關注,被國際書評界奉為“幻想文學巔峰之作”“偉大的史詩小說”“改變讀者世界觀的天才作品”。該系列作品全球銷量千萬冊,被翻譯成了30多種語言文字出版。此次中文版的推出被列入中法建交50周年暨“2014中法文化之春”的文化交流項目之一,成為中法文學交流的一件盛事。

應出版方和法國駐華大使館的聯合邀請,貝爾納·韋伯于5月21日至28日訪問中國,并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

螞蟻文明和人類文明

《出版人》:12年來,你一直在觀察螞蟻,螞蟻的世界為什么如此吸引你?

貝爾納·韋伯:我從小就開始關心螞蟻文明了。小時候在祖父母家院子里玩耍時,我發現眼前有一個巨大的城邦,城邦里面居住著人類完全不了解的居民。螞蟻雖然很小,但它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一億年前的恐龍時代。就是這樣一種在人類看來卑微到直接無視的小生靈,竟然在漫長殘酷的物競天擇中生存了下來,而且繁衍得越來越龐大,遍布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它們能夠建立起有500萬居民的城邦。城邦里面非常和諧,它們也有農業、畜牧業、教育業,有嚴密科學的社會組織分工,有精密威猛的武器,當然也有戰爭。它們有著完善的信息傳播方式,有很強的感應能力,能夠感知到其他螞蟻所做的事情。一個城邦即使非常大,城邦一端螞蟻所感受到的東西和感覺,也能夠讓很遙遠的另一端的螞蟻感知到。城邦里的螞蟻非常團結。螞蟻最神奇的一件事情,就是對別人的關愛,它們之所以去關心自己旁邊的螞蟻朋友,是因為它們有一種很神奇的生態制度,我把它稱之為“社會喂”,就是給其他正在挨餓的螞蟻喂食。螞蟻社會是非常民主的社會。在螞蟻社會里沒有等級制度,也沒有元首,每只螞蟻都可以做自己的事情。而且,它們和地球和平相處。因為如果它們要搬家的話,它們會把整個城邦全搬走,不會留下任何的污染物。

《出版人》:《螞蟻帝國》三部曲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斑斕多彩、厚重深邃的螞蟻文明。螞蟻的智慧與力量被人類正視并認可,并和人類文明相提并論。你在作品中是如何連接螞蟻文明和人類文明的呢?

貝爾納·韋伯: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小時候都做過用手指去壓死那些小生命,或者揭開螞蟻窩等類似事情,對我來說這就是兩種文明碰撞的開始。

小時候,我把螞蟻放進罐子里,想觀察它們,甚至培養它們。當時我想,如果有一天外星人來到地球上,把人類關進罐子里面,就像我們對待螞蟻那樣對待我們,那會發生什么呢?所以我從8歲開始寫作關于螞蟻和其他昆蟲的故事。其實不管是螞蟻或者是其他族群的生物都一樣,當我們碰到自己不了解的另外一個族群時,第一步是觀察它、了解它,第二步開始互相攻擊和廝殺,到最后走向聯盟。所以我的三部曲也是以人類的故事和螞蟻的故事作為兩條平行線同時發展,第一部是兩種文明的相遇,第二部是兩種居民開始進入戰爭狀態,第三部是他們進入了和平共處的時代。我想探討和思考的是地球上各種文明,例如人類文明和螞蟻文明,他們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競爭又互相合作,最后尋求平衡的。地球生態的最高境界是平衡。

懸疑是吸引讀者的關鍵

《出版人》:你的作品融合了科幻、探險、戰爭、科學、心理學、生物學、未來學、懸疑等多種元素,你覺得令這部作品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貝爾納·韋伯:我沒有發言權,主要還是取決于讀者有沒有受到吸引。而吸引讀者的關鍵最終還是看能不能夠建立起一種懸疑。懸疑是一種藝術,這種藝術我也是在欣賞電影的過程中學到的。進入懸疑藝術的關鍵,就是不要一下子給讀者他想要的東西。要讓讀者被吸引,并且一直想讀下去,作品需要有足夠的張力,并且要在每一次合適的時刻重新掀起一段小高潮,這樣可以讓人繼續讀下去,并且充滿激情。

寫作就好比戀愛,都需要有刺激,充滿驚喜和驚奇,否則彼此就沒有吸引力了。在寫小說的時候也一樣,如果讀者知道在某個時刻作家會出什么招數,就不會被吸引了。在一個小高潮所經歷的驚喜以后還要繼續有這樣不斷的驚喜,這就是懸疑的藝術,作為一個懸疑小說的作家,我們面對讀者應該有的禮貌就是不停地讓他感覺到心被懸著,讓他不停地有驚喜。這就是懸疑小說的秘密所在。我在每次創作過程中,都告訴自己要不斷地提高我的技術,不斷地讓讀者還想回到我的書中來?,F在小說的特點是不再有人物介紹那樣的場景,而是直接進入到關鍵的場景中去。我認為讀者與書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最本質的最有機的關系,它應該是一種直接的、良好的、愉悅的感性體驗,而不需要讀者有任何的控制和把握。

《出版人》:如果說讀者不需要控制,而是直接去體驗,那么作為創作者,你如何把握作品的節奏和風格呢?

貝爾納·韋伯:我嘗試過許多種寫作的風格。寫作的風格和節奏跟音樂很像。我寫作的時候有一個習慣,就是戴著耳機聽電影音樂。我作品的風格節奏和我創作時所聽的音樂是同步的,我在書的最后一節也揭示了這一點。我列出了一系列我所喜愛聽的音樂。我覺得我的句子風格,整個段落的風格,不是說它漂亮不漂亮,而是它應該像我所聽的音樂那樣有起伏,像音樂一樣有美好的韻感。我想最好的風格可能是一種隱去的風格,當我們寫得好的時候讀者受到強烈的吸引,以至于他眼前所呈現的不再是句子,而是畫面。其實我想最理想的一種狀態是把我的大腦與讀者的大腦連接起來,把我大腦里面所出現的畫面和整部電影直接傳輸到讀者的大腦里面去。

要說有一個風格的話,我的寫作風格非常簡單明了,我盡量用最易懂的詞句寫作。因為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被孩子們讀懂,我也希望我的讀者當中也有那種不是所謂的大讀者,但是知識非常淵博的讀者。所以我使用的是一種普世的語言,使得所有的不同層次的讀者都能夠讀懂。這也是為什么我的作品被翻譯成很多種語言,都取得了成功,今天又來到中國。因為我的語言簡潔、通俗易懂,比較好翻譯。

偏愛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

《出版人》:《螞蟻帝國》三部曲中你設置了很多中國元素,女主角——女記者蕾蒂西亞·威爾斯小姐是中法混血,舅舅埃德蒙娶了一位中國女人凌彌,還引用了出自孔子《論語·為政》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等中國諺語,你還多次提到了“平衡”哲學。你對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很感興趣吧?

貝爾納·韋伯:我從小就對中國充滿了好奇,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燦爛多元的文化。小時候我就閱讀過有關中國的作品,像包青天系列小說我都看過。多年來,我堅持每天早晨打太極,從太極中我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呼吸,是一種很好的身體體驗和靈修。我最初接觸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從閱讀《道德經》開始的,我發現它蘊含了非常多的生活哲學,并且是一種充滿幽默感的哲學?!兜赖陆洝番F在還是我放在床頭柜、會經常閱讀的書。

上高中的時候,我經常問哲學老師關于中國哲學的問題,老師覺得很奇怪,告訴我說,我們不需要中國哲學,有西方哲學就足夠了。但我并不這么認為。西方哲學的一個遺憾是過于嚴肅,而東方哲學里有很多謙卑的精神并且有幽默感。西方哲學教人如何思考人生,更多的是一種腦力勞動,而中國哲學講究人和自然的關系,注重身體的體驗。中國哲學讓我最為欣賞的是“陰陽之說”,陽性的能量和陰性的能量是互補的,要達到這種完美狀態就得讓這兩種能量達到最佳的平衡,就是我們所說的和諧。

我覺得這種“陰陽之說”是解決世界上很多問題的辦法?!段浵伒蹏防镂宜枋龅奈浵佄拿骱腿祟愇拿饕苍趯で笃胶?,螞蟻的文明是陰,人類的文明是陽;螞蟻很小,人類很大;螞蟻是一種冷的能量,人類是一種熱的能量。這兩種文明的對話就是要讓陰和陽達到最佳平衡,最終達到和諧狀態。所以大家與其把我的作品稱為科幻小說,還不如叫哲學幻想小說,我認為更合適。

上一篇:監理工程論文下一篇:城市規劃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