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經濟社會發展論文范文

2023-03-05

經濟社會發展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科技進步有助于經濟增長,而經濟增長可帶動就業增長。運用理論模型推導分析科技進步條件下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效應關系??萍歼M步對就業的影響是錯綜復雜的,一方面由于引進技術使規模經濟迅速擴大,增加了對勞動力的需求;另一方面科技進步使邊際就業彈性下降,從而減少經濟增長對勞動力需求的拉力,不可避免地帶來技術性失業、結構性失業與摩擦性失業以及隱性失業的顯性化等問題。

關鍵詞:科技進步 就業效應 柯布—道格拉斯模型

各國經濟增長的路徑不盡相同,但無論是窮國還是富國,經濟增長都離不開四個要素,即勞動、資本、技術和自然資源。其中自然資源的存有量在現代社會并不構成經濟增長或發展成功的必要條件。而技術是通過資本的深化和勞動素質的提高體現出來,并且隨著經濟進程的加快其作用日益明顯。在技術不變條件下,一國的經濟增長速度與就業同向變動,而變動幅度是否同步取決于資本產出率的高低和勞動增長速度的快慢。在技術不變情況下要提高就業率就必須降低資本對GDP的貢獻率和人口增長率。在實際的經濟生活中經濟的增長是離不開技術進步因素的,因此探討科技進步條件下的增長與就業的關系,對現實經濟生活更有意義。

一、科技進步的內涵

科技進步一詞已為很多人所熟識,并有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開始研究科技進步問題。許多學者曾經給科技進步下過定義,其中最具有影響力的是曼斯費爾德的定義:所謂科技進步是指給以同樣的投入可以有更多的產出;或用較少的一種或多種投入量得到同樣的產出;或者現有產品質量的改進;或者生產出全新的產品?,F代的科技進步已不單單局限于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進步,更重要地,它包含了解決諸如經營管理、組織協調以及生產服務等各種社會問題的手段和方法的進步。因此,對于“科技進步”概念及內涵的理解認識可分為“狹義科技進步”和“廣義科技進步”。所謂“狹義科技進步”是指新的科學技術自身,包括新產品和新的生產方法及其在生產領域中的成功應用。由于技術存在于物質生產過程之中,因而狹義的技術又被稱為生產技術、工程技術或“硬技術”?!皬V義科技進步”是經濟學家提出的概念。在經濟學中,科技進步主要表現為生產要素質量的提高及其組合方式的改善,它決定著生產規模的擴大以及生產結構的優化,生產工具的革新換代,勞動者知識技能的提高,自然資源利用范圍的擴大和優化,生產組織的完善,生產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本文所提出的科技進步主要是廣義的科技進步。其內涵主要包括:(1)生產要素質量的提高;(2)知識進展;(3)資源重新配置;(4)政策的積極影響;(5)管理水平的提高等。

從以上可以看出,科技進步的每一項內涵都賦予其積極的經濟意義,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帶來了勞動生產率的迅速提高。因此,我們把能帶來勞動生產率巨大提高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均稱為科技進步;能帶來勞動生產率巨大提高的生產組織、勞動組織、經營戰略、管理手段,各種服務技術、輔助技術,也稱為科技進步;能帶來勞動生產率巨大提高的技術政策和措施也同樣稱為科技進步。

二、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人類歷史經歷了從人力生產工具、機器生產工具直到智能生產工具的沿革,再到知識經濟時代新的生產工具如網絡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科技進步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過各種途徑使勞動生產率得到成倍的提高,大大地推動了經濟的高速發展。

1.科技進步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運用增長速度方程來測算中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可以看出科技進步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EA=■×100%a=y-αk-βl

EA為科技進步對GDP增長速度的貢獻,即在GDP增長速度中的科技進步因素所占的比重。a為科技進步的年平均增長速度,y為GDP的年平均增長速度,l為勞動者的年平均增長速度,k為資本的年平均增長速度。α為資金的產出彈性系數(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資金增加1%時,產出加α%),一般為0.3~0.35;β為勞動的產出彈性系數(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勞動增加1%時,產出增加β%),一般為0.7~0.65。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把α、β分別取值為0.3和0.7,其貢獻率(見表1及圖1):從上頁表1和圖1中可以看出,由于國家統計數據的調整,1989年和1990年勞動、資本、科技的貢獻率與其他年份相比存在較大差異,為了使分析更具有代表性,在下面的分析中,不再考慮這兩年的影響。根據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在分析勞動、資本、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的變動時,將以上數據分成1981—1988年、1991—1998年、1999—2008年三個時期來進行。通過分析能看出:(1)勞動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較低且波動較大,1981—1988年的年均貢獻率為22.6%,1991—1998年為7.34%、1999—2008年為6.94%,從其趨勢看,勞動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呈明顯的下降趨勢。(2)資本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相對來說一直是較高的,也相對穩定,1981—1988年的年均貢獻率為63.92%,1991—1998年為68.54%、1999—2008年為60.16%。同時,從其走勢看,從1999年開始,資本貢獻率保持相對穩定,且呈現出上升趨勢,尤其從2001年開始,其貢獻率均超過46%。這表明資本仍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3)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增長明顯,1981—1988年的年均貢獻率為13.47%,1991—1998年為24.12%、1999—2008年為32.9%。表明技術進步在中國經濟增長的作用日趨重要,科技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在不斷增強。

2.科技進步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萍歼M步在經濟效益提高的諸因素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它可以改進產品或工程設計,開發或推廣新工藝,改進或更新設備,提高生產工具的使用壽命;可以降低能耗物耗,提高物資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經濟效益。(2)科技進步可以縮短產品生產周期,用較少的勞動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從而節約了活勞動,提高了生產效率。(3)科技進步能夠推出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增加附加值,從而增加產值和利潤。

3.科技進步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主要是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而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的最大前提是科技進步。因此,科技進步不僅是經濟增長的加速器,而且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換器。

4.科技進步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從歷史上看,產業結構的每一次重大變化或調整,都與科技進步緊密相關。第一次產業結構的變化是與農業科技的發展密切相關;第二次產業結構的變化則與一系列紡織機械的發明和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相聯系;第三次產業結構的變化是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術的發展為前提。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大有發生第四次產業結構變化的趨勢。這說明產業結構的變化離不開科技進步,科技進步在產業結構的變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僅如此,而且科技進步還促進了新興產業的出現和建立。近代以來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不僅促進紡織工業部門的進步,而且還帶動了冶金、化工等部門的發展。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電力技術革命促進了電力工業的發展。20世紀30年代,人工合成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又使合成化工成為重要的工業部門。新興工業部門的出現,改變了原有工業結構的格局,引起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改組。

三、科技進步對就業的作用

科技進步必然會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會到來就業的擴大。20世紀70年代初,西方發達國家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0%,現在已達到80%,科技進步有助于經濟增長,而經濟增長可帶動就業增長。因此,按照一般的邏輯推論,科技進步有助于就業增長。最簡單的辦法是在理論模型中首先計算出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再依據GDP平均增長率與就業平均增長率的比值,來計算科技進步對就業增長的貢獻率。即:科技進步對就業增長的貢獻率=(就業平均增長率/GDP平均增長速度)×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

在測定出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之后,我們考察科技發展對就業增長的關系就比較簡單了。為更直觀的理解技術進步對就業的影響,我們通過流程圖來表示:從上頁圖2中可以看出,科技進步對就業的影響是錯綜復雜的,一方面科技進步給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提供更大的活動范圍,因而能夠創造出大量的新的就業崗位;另一方面引起了失業。下面從科技進步對就業正反兩方面作用進行分析。

1.科技進步對就業的正效應分析。(1)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來看,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社會就業總量不斷增長。人類社會是一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的歷史。從總體上看,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口數量的增加,就業人口總量是在不斷增加而不是逐漸減少。最近兩個世紀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并沒有產生任何長期增加失業率的趨勢,說明了技術因素對失業率并沒有長期的擠出效應??萍嫉倪M步,雖然使某些部門某些行業在特定時期內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但就整個社會而言,就業總量是增加的。(2)科技進步能夠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促使新興產業的興起和相關附帶產業的涌現,擴大勞動力需求。據有關資料分析,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農業經濟時代不足10%;在工業經濟后期為40%以上;知識經濟時代將達80%以上??萍歼M步貢獻率提高的實質性內容就是用科技發展新產業,使產業結構不斷地升級和優化。因此,科技進步實現經濟發展的效果的重要途徑,就是產業發展及其結構的不斷更新調整。據李京文的預測,到2010 年中國產業結構變動將呈現第一產業的比重繼續下降達到12.8%;第二產業的比重有所上升達到55.2%;第三產業的比重一路上揚達32%。不僅如此科技進步在產業結構向高度化現代化調整和優化的同時,也是形成與發展新興產業部門的主要推動力。在科技進步的作用下產業結構的調整有兩個方面:一是舊有產業和生產部門的改造;二是新的產業和生產部門的創立??茖W技術進步必然要求對原有的產業和產業部門進行改造,即用新的技術工藝裝備改造原有產業,提高其技術水平,改變其生產面貌,促進原有部門產品的更新換代和質量提高,甚至創造出全新的產品。同時新的產業和生產部門以及附帶產業也會不斷涌現。新興產業和相關附帶產業的不斷涌現將創造新的就業崗位,產生了新的就業需求。如,新興技術與傳統技術的融合,計算機和互聯網應用技術的不斷應用和發展,突出表現在業務的電子化流程的實時化和功能的集成化等方面,從而實現了就業形式和模式的多樣化。而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應用的發展將使業務領域越來越寬廣,創造出更為豐富的職業類型和就業形式。(3)科技進步可以深化社會分工和勞動分工,促進勞動就業結構的調整,勞務生產將成為就業容量最大的勞動形式??萍歼M步使得勞動生產率提高,從而使勞動者的收入水平相應地提高,這就會刺激商品生產向多樣化、精細化、高級化方向發展,因而可深化社會分工和勞動分工。社會內部將出現一部分人專門從事服務性勞動,使勞務生產成為可能。同時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協作高度發展、居民消費日益社會化,使得滿足居民生產生活需要各種服務的勞務生產成為必然要求,由此勞務生產成了就業容量最大的社會生產形式。如信息咨詢、金融保險、文化娛樂業、廣告咨詢和高科技通訊等眾多新興部門的出現使得就業范圍大為拓寬。(4)科技進步可以擴大資金積累規模,刺激消費需求,從而增加就業容量??萍歼M步使得單位產品成本降低,意味著相同的勞動量可以生產出更多的剩余產品,進而擴大國民收入總量。在工資的增長率低于社會勞動生產增長率的情況下,社會就可以擴大資金積累規模,增加資金投入量,擴大內需,擴大生產規模,引起對勞動力需求的增加。另外,科技進步使得勞動者個人收入水平得以改善,社會物質財富相對豐富,從而刺激更多的消費需求,促使社會總供給的增加,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就可以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從而引起勞動力需求規模的擴大。

總之,科技進步能夠從根本上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促使新興生產部門的興起,推動勞動相關制度的創新,從而實現對勞動就業的正效應,從總體上是促進就業總量的增加的。不僅在理論上具有合理性,而且在日本、美國的實踐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證明和檢驗。日本1956 年、1973年低失業率的高經濟增長以及美國20世紀90年代的高增長、低失業的“新經濟”現象,就是最有力的佐證。

2.科技進步對就業的負效應分析。技術進步對勞動就業的負效應主要表現在其對勞動就業的相對滯后效應、不可避免地帶來技術性失業、結構性失業與摩擦性失業以及隱性失業的顯性化等問題,同時技能較低的勞動者難以實現再就業。(1)科技進步對勞動就業的相對滯后效應??萍歼M步對勞動就業的影響,往往表現出科技進步作為新興生產力的推動力量對勞動就業實現的滯后效應,即科技的進步使得一批人因為生產效率的提高而失業,造成勞動力閑置的現象。這是因為一方面新興產業所創造的勞動就業崗位及機會需要一段過程,從而在新興產業發展和勞動就業創造中存在著一定的時間差;另一方面對勞動者工作技能和水平提高的職業教育和再就業培訓使其適應新崗位要求也得需要一段時間,使勞動者對新興科技進步的適應與再次就業存在著時間上的不同步。這兩個“時間差”造成了就業增加滯后于科技的進步。(2)科技進步不可避免地帶來技術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以及隱性失業的顯性化。技術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隱性失業又叫潛在失業的出現不僅僅是中國結構調整以及體制轉軌型造成的,關鍵是由于技術設備替代勞動力而形成的。首先,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管理手段的現代化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得大批使用落后技術的工作崗位消失,勞動者的科技文化水平一時難以適應新技術崗位的要求,從而造成一方面許多勞動者下崗,另一方面新技術人才短缺的狀況。其次,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們回避失業現象而追求社會效果的最大化,國有企業存在大量的“冗員”和“在職剩余勞動力”,大量的潛在勞動力資源遮蔽了現實的勞動力市場供給,其結果是在舊體制內廣泛存在著“隱性失業”。在體制轉軌和社會轉型時期,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企業制度的創新和改革,科技進步必然加劇了隱性失業的顯性化進程。最后,科技進步必然會帶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從而引起勞動力部門間的轉移,即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在轉移過程中,由于信息不對稱,難以避免摩擦性失業的形成,而且這種失業將長期存在并有增加趨勢。(3)缺乏勞動技能的勞動者再就業難度加大。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大量不適應高新技術發展要求的勞動力將從傳統產業中退出,就業問題將更為突出。在知識經濟時代,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引起產業結構與企業結構的相應調整,必然要引起勞動力結構的調整??萍己扛?、創新能力強、勞動素質好的勞動者將成為社會勞動力的主體,即勞動者的知識結構將決定其就業方向和質量。而從傳統行業分離出來、缺乏勞動技能、知識層次低的勞動者將無工可做。

科學技術對勞動就業的影響是雙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引進技術使規模經濟迅速擴大,增加了對勞動力的需求;另一方面科技進步使邊際就業彈性下降,從而減少經濟增長對勞動力需求的拉力。在短期內,科技進步對就業的負面影響超過了正面影響。

參考文獻:

[1]顧玲琍,汪慧玲.科技進步對勞動就業的影響[J].科學管理研究,2006,(6).

[2]高處明.論經濟增長與科技進步及就業[J].經濟問題,2003,(8).

[3]陸海燕.淺談如何處理中國科技進步與就業的矛盾[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24).

[4]金春華,葛新權.中國科技進步對就業的影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

[5]徐志芹.科技進步與擴大就業研究[J].社會科學論壇,2007,(3).

The Relationship of Economy Growth and Employment Unde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UN Ming-pu

(Zhengzhou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 College Air Academy,Zhengzhou 450008,China)

Key words:scientific-technicalprogress; employment effect; Cobb-Douglas model

[責任編輯 吳明宇]

經濟社會發展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GDP作為宏觀經濟統計的重要指標,它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規模和生產力水平,可以從整體上描繪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運行圖景,并能夠為宏觀經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對GDP的認識經歷了從“否定和忽視”到“運用和強調”再到“重新評價”的發展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的外部約束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應科學認識和運用GDP,以推動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關鍵詞:科學運用;GDP;高質量發展;內在邏輯

GDP作為宏觀經濟統計的重要指標,是現代宏觀經濟分析的重要工具,也是制定宏觀政策的重要依據,更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實力的重要體現,被部分經濟學家稱作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然而,隨著全球貧富分化的加劇和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嚴重,改變用簡單的GDP指標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呼聲越來越高。尤其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然帶來經濟發展模式、衡量指標、動能轉換等一系列深刻的變化,也必然要求淡化速度和GDP情結,不再以GDP論英雄,而要注重追求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益。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的說明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①在對“十四五”經濟發展目標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的描繪中,《建議》都采取了以定性表述為主,而沒有具體的GDP增長的定量指標,目的就是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因此,科學辯證地認識和運用GDP,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是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必須高度重視和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GDP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缺陷

GDP即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實力和規模的主要指標,主要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GDP既是媒體出現頻率較高的熱門詞匯,也是被廣泛使用的統計指標,然而GDP的提出并被廣泛運用的歷史并不長。

1.GDP是20世紀的一個偉大發明

GDP是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茨于1926年在經驗統計學中提出的一個總量概念。為了應對1929—1933年經濟危機,制定科學合理的宏觀經濟統計體系成為掌握國家宏觀經濟狀況和制定宏觀經濟政策的迫切要求,美國商務部與西蒙·庫茲涅茨等經濟學家合作,編制了美國1929—1932年國民收入數據,制定了統一的美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而這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使用的不是GDP這個指標,而是NI②。1934年1月4日,美國商務部內外貿易局把GDP作為衡量宏觀經濟狀況的標準,編制了《國民收入報告(1929—1932)》,這標志著GDP作為宏觀經濟統計指標的正式誕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編制戰時經濟規劃,美國經濟學家在NI統計的基礎上,科學估算出了美國GNP③規模。1965年,美國統計部門首次分產業編制了GDP數據;1991年,美國統計部門將GNP正式改為GDP進行宏觀經濟統計。

GDP是宏觀經濟統計的核心指標,是進行經濟決策的重要依據,也是進行國際比較的重要指標。正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指出的,“雖然GDP和國民經濟核算似乎有些神秘,但它們確實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如同人造衛星探測地球上的氣候,GDP描繪出一幅經濟運行狀態的整體圖景”④。

第一,GDP是反映宏觀經濟的重要工具。GDP統計涵蓋國民經濟各行各業,并能把復雜的國民經濟運行結果相對簡單地呈現出來,這個優點使其成為反映宏觀經濟整體狀況的重要工具。首先,GDP是描述宏觀經濟規模最重要的經濟指標。GDP不計算中間產品,僅計算最終產品和勞務,這樣可以避免重復計算,可以準確反映一國經濟規模,體現一國的經濟實力。其次,GDP增長率是描述經濟增長速度的重要指標。每個政府都關心宏觀經濟增長情況,這是因為只有宏觀經濟不斷增長,國家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因此,各國政府和國際機構都把GDP增長率作為經濟增長的綜合性評價指標。

第二,GDP是進行經濟決策的重要依據。首先,GDP是政府制定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依據。政府普遍依據GDP統計所反映出來的宏觀經濟狀況進行宏觀經濟決策。其次,GDP是微觀經濟主體決策的重要依據。宏觀經濟形勢會影響微觀主體的經濟決策,而GDP可以直接反映宏觀經濟狀況,也是微觀經濟主體對生產、消費和投資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再次,GDP是制定經濟發展規劃的重要工具。政府要制定宏觀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需要運用一系列宏觀經濟指標進行定量分析,GDP是政府制定宏觀經濟發展規劃的重要指標。

第三,GDP是進行國際比較的重要指標。GDP是按照市場價格計算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由此可以根據匯率比價,對各國GDP進行國際比較。聯合國制定了世界通用的GDP統計核算體系,這也使GDP的國際比較具有科學性??梢哉f,GDP規模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國在國際上的經濟地位,決定了一國的國際權利和義務,也會影響一國的國家利益。

2.GDP指標統計中存在的缺陷

雖然GDP在衡量經濟總量和規模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GDP作為宏觀經濟統計指標還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如果將追求GDP增長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唯一目標,將無法解決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資源、生態、社會等方面的問題。

第一,GDP指標統計方法存在缺陷。由于GDP是計算一個國家或地區之內在市場上出售的按照市場價格計算的社會最終產品和勞務,這造成GDP存在統計缺陷,進而不能準確反映一國的經濟實力。首先,GDP統計僅計算最終產品,而不包括中間產品,但是在現實經濟統計中有些產品是否為最終產品很難區分,這就會造成GDP的重復計算。其次,GDP統計僅計算市場上交易的商品和勞務,而自給自足性的產品和勞務由于不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因此也不會計入GDP核算中,這也會造成GDP統計失真。最后,社會上一些非正規交易和志愿服務活動也沒有納入GDP統計中,這也會造成GDP統計失真。

第二,GDP統計指標不能反映社會的真實財富狀況。由于GDP統計的設計缺陷,造成GDP統計不能反映社會的真實財富狀況。比如,一座大橋建了又拆,拆了又建,每次建的過程和拆的過程都會造成社會財富的浪費,但都會產生GDP,這就是典型的“無發展的經濟增長”。又比如,某些項目建成后不能投產,也無法形成生產能力或者建成投產的效益不高,這也會出現GDP增加而社會資源浪費的現象等。

第三,GDP指標統計不能反映生態資源狀況。生態和資源是一個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而現行的GDP統計并沒有將其納入其中。在現行的GDP統計標準下,一方面為了單一追求GDP的高速增長,會造成社會經濟資源的極大浪費,形成高消耗、高投入、低產出的外延式增長方式;另一方面單一追求GDP的高速增長,會不顧生態環境代價,造成生態環境破壞,影響經濟可持續性發展。

第四,GDP指標統計不能反映社會發展狀況。GDP指標主要反映經濟總量的增長情況,對于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和社會道德等方面并沒有相應的反映。而在實際經濟社會生活中,人們普遍把GDP增加與經濟發展、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簡單畫等號,這就會出現“GDP崇拜”現象,造成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異化”。

二、GDP在我國的運用與發展演變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對GDP的認識經歷了從“否定和忽視”到“運用和強調”,再到“重新評價”的發展階段,而隨著對GDP的認識不斷深化,我國經濟發展理念也日益成熟。

1.GDP在我國的運用及演變歷程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在宏觀經濟統計過程中是否定和忽視GDP的。新中國剛成立時,我國借鑒蘇聯模式,采用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簡稱MPS)對國民經濟進行核算。MPS是蘇聯根據馬克思主義再生產理論建立起來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它是以國民收入為核心指標,以平衡核算為方法,以物質產品生產為主線來核算社會生產過程中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過程,并用一系列平衡表來反映農業、工業、建筑業、運輸業、商業等國民經濟部門的總體狀況。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不同于西方以GDP為核心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而是與計劃經濟相適應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它的應用對新中國建立和發展計劃經濟,推進國民經濟恢復和建設發揮重大的作用。但是,這個核算體系在指標運用上排除和否定GDP,在產業統計上將第三產業排除在外,具有很大缺陷。這個缺陷具有深刻的原因:一是我國在改革開放前的很長一段時期里以階級斗爭為綱,忽視經濟建設,這是否定GDP的重要原因;二是我國長期處于閉關鎖國狀態,很難實現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國際接軌;三是GDP核算體系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產物,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對GDP進行核算既無可能也無必要。

改革開放以來到黨的十八大之前,我國開始運用和強調GDP。國家統計局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GNP指標,并將研究成果《關于建立第三產業統計的報告》正式提交給國務院。1985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有關部門盡快建立GNP的核算體系。根據這一通知精神要求,國家統計局相繼出臺了《國民生產總值計算方案(征求意見稿)》《國民生產總值統計報表制度》等文件,從而開啟了以GNP為核心指標的國民經濟核算。但是,這時的GDP只是作為GNP的構成部分對待,且只有GDP的生產核算,而沒有GDP的使用核算。1990年,國家統計局制定了《國民收入、國民生產總值統計主要指標解釋》,這才正式規定了以支出法對GDP進行核算。1985—1992年,我國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呈現出國民收入和GDP并列的局面,并且GDP仍然只是附屬指標,而國民收入是核心指標。到20世紀90年代,GDP在國民經濟統計體系中的地位逐漸上升,成為反映宏觀經濟的核心統計指標,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建立獨立的、系統的GDP核算體系,而不再根據國民收入推算GDP;二是政府在數據發布時用GDP(GNP)指標,而不用國民收入指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不要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⑤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既要拋棄那種“以GDP論英雄”的錯誤觀點,也要反對“GDP無用論”。因此,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重新認識、評價和科學運用GDP,實現經濟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⑥,這樣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實現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2.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重視GDP的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改變過去否定和忽視GDP的做法,開始重視和強調GDP,把GDP作為衡量地方政府治理效能的主要評價指標,這種對GDP認識的轉變有著深刻的經濟社會背景。

首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為了加快我國經濟發展,黨和國家工作重心實現轉移,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背景下,如何科學合理地評價經濟規模和增長速度是重大的時代命題。因此,我國開始以GDP為指標來衡量和評價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規模,并作出相應的經濟發展目標規劃,這對于改革開放初期推進我國經濟實現持續高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在我國實施對內改革的同時,也開始實施對外開放的戰略,要逐漸實現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并建立與世界其他經濟體可比較的經濟統計體系,這樣有利于跟世界各國進行比較和交往。而世界上主要的經濟體都采用的是以GDP為核心統計指標的宏觀經濟統計體系,因此我國開始重視和強調GDP。

最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逐漸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原來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是建立在計劃經濟體制基礎上的,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要求。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推進,我國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并且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是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中國民收入指標主要反映的是物質產品生產,不能反映非物質生產活動成果。因此,GDP逐漸成為我國宏觀經濟的核心統計指標。

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對GDP認識的深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對GDP的認識進一步轉變和深化,逐漸放棄了改革開放初期形成的“以GDP論英雄”的觀點,開始對GDP進行全面客觀的認識和評價,這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是密切相關的。

首先,我國對GDP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⑦,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而僅僅依靠GDP的增長無法應對新矛盾提出的新挑戰,因此必須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補短板、強弱項,在加快經濟增長的同時高度重視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結構等,重視民生改善、生態保護和社會進步等,著重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其次,我國對GDP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2019年我國GDP達到99.1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雖然我國GDP建設取得巨大成績,但是對GDP認識也存在種種缺陷和不足:一是盲目追求GDP的增長,過度依賴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二是片面追求GDP的增長,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片面理解為以GDP增長為中心,而忽略生態環境、社會福利和收入公平等社會發展。這種盲目和片面追求GDP增長的發展觀,既不符合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也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巨大障礙,因此,進一步深化對GDP認識,辯證認識和科學應用GDP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最后,我國對GDP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適應新經濟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正加速進入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時代,而傳統的國民經濟統計體系難以對新經濟發展情況進行統計量化,這會造成經濟規模、增長速度和經濟效益被系統性低估,進而造成宏觀經濟統計數據失真。面對新經濟發展的趨勢,我國已經將投入端的研發支出列入GDP統計中,而對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的消費端尚未進行準確量化統計。因此,進一步深化對GDP的認識,重新評價和科學應用GDP是適應新經濟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

同時,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重新評價和科學應用GDP,并不是不要GDP,而是要高質量和高效益的GDP。其一,GDP增長與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關系密切。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均GDP水平跟西方發達國家仍然有很大差距,要完成在21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就必須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必須追求高質量和高效益的GDP,實現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其二,GDP增長與民生改善關系密切。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切實改善民生。而只有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才能真正夯實民生改善之基。其三,GDP增長與防范化解風險、保障國家安全關系密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而防范化解風險,維護社會發展安全穩定,就必須保持適當的經濟增長速度,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科學運用GDP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的外部約束條件發生深刻變化,經濟發展從主要依靠資本、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投入驅動轉變為主要依靠創新、科技、改革等效率提升驅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提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面對新的目標任務,必須科學認識和運用GDP,加快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1.科學辯證地認識GDP指標

首先,要客觀辯證地認識GDP指標的重要作用與自身局限。只有客觀正確辯證地認識GDP,才能科學地運用GDP,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GDP的重要價值時,要對GDP的局限性進行充分認識;在強調GDP局限性的時候,也不要忽略它的重要價值。同時,也不要苛求經濟指標是完美的,因為單個經濟指標僅能反映經濟的某個側面,而不可能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GDP也不例外。

其次,要科學認識GDP增長與經濟發展的相互關系。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要科學把握GDP增長與經濟發展的相互關系,防止絕對化和片面化。一方面,要防止把經濟發展簡單等同于GDP增長。經濟發展不僅僅追求量和規模的增加,更注重經濟結構的優化、效率的提高和質量的改善,還注重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相協調。另一方面,要防止把經濟發展與GDP增長完全割裂開來。GDP增長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雖然我國經濟總量處于世界前列,但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人均經濟指標仍然比較落后。要實現經濟趕超發展,必須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而這個經濟增長速度要的是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速度,是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⑧要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解決發展過程中的民生、生態、分配等問題,必須以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為前提和基礎。

2.實現GDP增長和創新驅動相融合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建設取得巨大成績,然而我國經濟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存在,主要原因是創新能力不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因此,我們要加快推進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實現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實現GDP增長和創新驅動相融合,解決經濟大而不強、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問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實現GDP增長和創新驅動相融合,就要突出創新對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一是以智能制造、網絡信息、現代農業、基礎能源等領域技術創新為重點推進產業體系創新,并注重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產業優化升級。二是以管理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帶動共享經濟、平臺經濟、數字經濟、現代物流等行業的發展,促進經濟新業態發展。三是以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為抓手,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建立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創新創業平臺,培育創新型小微企業。四是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為目標,加快推進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建設,建設一批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

3.實現GDP增長和生態環境保護相融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明確要求,“十四五”時期要持續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要實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生態環境發展目標,推動GDP增長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相互融合,必須認識兩者之間的關系:第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GDP增長的前提。自然界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GDP增長的前提。在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類的行為方式必須符合自然規律,否則就會受到自然的懲罰。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就深刻地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第二,GDP增長要考慮生態環境的承載力。GDP增長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而要充分考慮生態資源環境的承載力底線,實現GDP增長的可持續性。第三,GDP增長和經濟發展是實現生態保護的保障。生態環境保護不應是舍棄GDP增長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沒有GDP增長作支持,生態環境保護既沒有資金基礎也沒有技術支持,也不會有持續性。

要實現GDP增長和生態保護相融合發展,首先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刻認識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GDP一時的增長的錯誤做法,要把生態保護發展成GDP增長的支撐點,真正處理好GDP增長和生態保護的關系。其次要加快產業結構轉型,促進綠色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的經濟體系。再次要優化經濟空間結構,根據主體功能區的不同定位分別實施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政策。最后要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生態補償制度、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及生態考核績效評價制度等,完善GDP增長和生態保護相融合發展的制度支撐。

4.實現GDP增長和民生改善相融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因此,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必須在追求高質量高效益GDP的基礎上,實現GDP增長和民生改善相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生活品質的提升。

GDP增長和民生改善關系密切,相輔相成。首先,促進GDP增長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離開了GDP增長,改善民生就成為無源之水。其次,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進GDP增長的根本目的。在發展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使人民成為實現經濟發展的主體,也要使人民成為經濟發展的實際受益者,這就決定了促進GDP增長的根本目的就是讓廣大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最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推動GDP增長。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解決群眾后顧之憂,調動人民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推進GDP增長;保障和改善民生還可以穩定社會預期,擴大消費需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和消費需求的升級,對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我們要不斷實現GDP高質量增長,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要通過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GDP高質量增長,進而實現GDP增長和民生改善相融合發展,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5.完善GDP統計體系

GDP能夠較好地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總量規模,目前還沒有其他指標可以完全代替它的作用。但是,我國現行的GDP統計體系中還存在一定的缺陷,要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要對GDP統計體系進行優化和完善。

第一,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F行的GDP統計體系沒有把生態環境成本考慮在內,這就造成片面追求經濟增長,而忽視生態保護,最終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和經濟發展的不可持續,因此,需要對傳統的GDP統計體系進行優化完善,將生態環境因素納入GDP核算體系,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綠色GDP體現綠色發展理念,是從傳統GDP中扣除生態保護成本和生態資源成本之后的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可以避免生態資源浪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第二,完善創新GDP核算體系。為了鼓勵創新發展,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促進我國經濟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我國已經將研究與開發支出納入我國GDP核算體系,實現了把創新型的新經濟業態的投入端納入GDP核算體系,邁出了完善創新GDP核算體系的第一步,這對引導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消費端新經濟的貢獻尚未納入核算體系,下一步要順應新經濟發展潮流,進一步完善創新GDP核算體系,將數字經濟和共享經濟的消費端準確量化納入GDP核算體系,進而實現新經濟的綜合性貢獻全面覆蓋,推動我國經濟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助推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三,完善地區GDP統一核算。為了實現GDP統計的準確性、權威性和統一性,避免出現GDP統計過程中的重復計算和“摻水”現象,從2019年開始,我國開始實施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制度,由國家統計局統一組織各地GDP核算。實施地區GDP統一核算,有利于提升政府統計公信力,準確反映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為制定科學的宏觀調控政策提供依據。下一步要完善地區GDP統一核算目標、統一核算模式和統一核算方法,不斷提高地區GDP統計數據質量,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6.改變單一的GDP考核制度

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要完善地方政府考核制度,既看經濟指標,又看社會指標、人文指標和環境指標⑩,推動地方政府從“高速度”競爭向“高質量”競爭轉變。

第一,樹立科學的政績觀。要改變單一的GDP考核制度,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樹立科學的政績觀。一要摒棄過去GDP決定一切的錯誤觀念,改變過去只注重經濟增長而忽略社會全面進步的錯誤觀念,樹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保護協調推進的發展理念;二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從根本上解決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和發展成果由誰共享等思想困惑,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三要辯證地看待“政績”,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正確認識發展過程的局部與整體、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等關系。

第二,改進績效評價體系。在傳統績效評價體系下,經濟增長的速度容易用GDP來統計和比較,而經濟發展的質量難以測度和比較,因此GDP成為傳統績效評價體系下評價地方政府績效的核心指標。要樹立“重而不唯GDP”理念,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B11,改進地方政府績效評價體系,降低GDP在地方政府績效評價體系中的比重,建立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兼顧經濟發展“質”和“量”的績效評價體系,引導地方政府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三,完善考核監督體系。要真正發揮地方政府績效評價體系的作用,就要完善考核監督體系,構建多元化的監督體系。一是加強民主監督,充分發揮民主監督的重要作用,讓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真正順應民心,反映民意,切實使廣大群眾從經濟發展中獲得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二是完善監督內容,將新發展理念的貫徹情況和高質量發展的實現情況作為對各級政府部門進行監督的重要內容;三是加強監督問責,要充分運用績效評價結果,對于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不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效果不明顯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問責。

注釋

①《〈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69頁。

②NI即國民收入,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物質資料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新創造的價值的總和,即社會總產品的價值扣除用于補償消耗掉的生產資料價值的余額。

③GNP即國民生產總值,是GDP加上該國參與國際要素流動而得到的流入凈收入。

④[美]薩繆爾森:《經濟學》(第16版),華夏出版社,1999年,第64頁。

⑤⑧B1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學習出版社,2014年,第58、59、58頁。

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12頁。

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0頁。

⑨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01頁。

⑩習近平:《之江新語》,浙江出版聯合集團,2007年,第73頁。

責任編輯:澍 文

經濟社會發展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通過對南寧會展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分析,結合南寧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創新政府對會展經濟的宏觀管理策略;加強會展經濟區域合作策略;加強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策略;促進會展品牌化方向發展策略以及建立組織體系,加強行業管理策略。

關鍵詞:南寧;會展經濟;發展

會展經濟,泛指一切涉及博覽、會議、展覽、展銷、展示的相關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內的經濟活動。[1]近幾年,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以及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推進,南寧被推向了對外開放的前沿,南寧會展業也隨之蓬勃發展,并帶動城市經濟及其周邊城市及地區的經濟發展,逐漸成為支柱產業。

一、南寧發展會展經濟的有利因素

2004年11月成功舉辦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表明南寧具有承辦大型、高規格、國際化會展活動的能力,標志南寧會展業嶄新的開始。南寧的會展業能發展到今天的會展經濟,必有其有利條件。

(一)以快速發展的經濟為依托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產總值(GDP)超過250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2%以上,比全區增速高1個百分點,比全國增速高4.5個百分點,連續11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同時,第三產業也迅速健康發展并極大地促進了商貿活動的增加,各類展覽會,博覽會頻繁出現。

(二)優越區位條件愈顯現

南寧東鄰粵港澳,西接東南亞,南臨北部灣,西靠云貴川,是中國西南經濟圈、華南沿海經濟圈與東盟自由貿易區三大經濟圈的交通樞紐中心。近年來南寧又迎來“泛北部灣”、“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一系列經濟建設浪潮的推動,使之成為當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潛力的自由貿易市場,市場需求不斷擴大,這無疑更凸顯南寧的區位優勢。在這種大背景下,會展經濟也必將會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

(三)美麗的自然風貌

會展與旅游是分不開的,許多時候會展的舉辦都是沖著舉辦地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美好的風光而來的。南寧地屬喀斯特地貌,有較突出的南亞熱帶自然風光特色的山水資源優勢,加上四季溫暖宜人,以及邊陲的民族風情和邊塞的文物古跡,構成多彩多姿的旅游資源。此外,南寧還是泛北部灣旅游圈和大桂林旅游圈中重要一環。

(四)不斷完善的硬件設施

硬件設施是舉辦會展的先決條件和物資基礎,許多城市會展經濟的發展,得益于良好的會展設施和完善的接待條件。截止2012年,南寧市有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廣西展覽館、廣西博物館、廣西科技館4個可供展覽的專業場館,總面積20多萬平方米。其中,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總投資6.5億元,占地6.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9122平方米,包含9個不同規模的展廳,可搭建2000個標準展位和200個非標準展位。

二、南寧市會展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南寧會展經濟在近年來雖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和我國上海、廣州等其他會展發展城市相比,在軟件和硬件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具體表現為:

(一)缺乏會展經濟區域合作

南寧雖有會展企業100多家,但與其他各城市所承辦的會展重復性過高,缺乏跨地區、互利合作的會展中介公司、會展咨詢服務企業,且出現地方保護壁壘較嚴重,不僅嚴重浪費了資源,還影響到整個廣西的會展行業的發展。

(二)會展經濟運行缺乏行業內部和行業間的分工

南寧乃至全國展覽從業人員的技能管理水平與國內外發達的地區相比,無論是展覽組織者、管理者、施工人員還是其他服務人員的專業知識都很欠缺。在很多時候,展覽組織者,即充當展覽管理者,又是展覽項目的實施者。從展品征集到展品運輸、展品布置直至為參展者提供吃住行服務等均由展覽組織者完成,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化分工帶來的高效率。

(三)缺乏國際品牌效應

從會展經濟的國際運行來看,一個城市知名的會展品牌,是該城市會展經濟核心競爭力中最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南寧會展總體規模、檔次仍然較低,會展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和目標定位仍不明確,缺乏品牌會展。此外,會展形式較為單調,層次不高,缺乏閃光點,影響力和效果十分有限。

(四)缺乏完善的硬件設施、配套服務設施

首先,展館單體面積小,不能滿足大型國際會展的要求。其次,展館功能單一,設施配套技術水平較低且綜合配套功能不齊全。南寧市現有的5個會展場館中,只有國際會展中心是按照大型會展場所建造的。因此2011年南寧市一共舉辦了95場展覽,有80%的展覽是在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這使得國際會展中心超負荷運轉,且已無法滿足大型國際會展的要求。

(五)缺乏規范的會場經濟運行秩序

由于南寧會展業起步晚,其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會展市場秩序和展覽資源目前還存在混亂。根據南寧市調查隊對會展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南寧會展服務的企業80%為私營企業,他們大多處于創業積累階段,在辦展辦會中以單純的營利為目的,存在嚴重的惡性競爭的企業占52.1%,認為有相關市場法律不健全的企業占39.1%,認為參展商品檢驗不到位的企業占30.4%,認為貸款拖欠嚴重的企業占13%。同時存在重復辦展現象,造成資源的浪費。

三、南寧市會展經濟發展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缺乏宏觀調控,地方壁壘滋長

首先由于政府缺乏對會展經濟運行的宏觀管理,缺少一部對會展經濟管理的條例。其次在經濟區域內部之間缺乏合作,地方性的壁壘限制了展覽業的市場化運行。如桂林、北海、欽州等地各有其特有的會展資源,但卻難以形成會展產業群,各地都希望當地獲得各類會展的舉辦權,因而忽略了資源的合理利用及分配,使得區域間的會展合作有限。

(二)專業化人才匱乏

國家缺少對這方面人才的培養,根據2006年教育部統計數字,全國高等院校共1867所,但為會展業專門開設的專業課程或專業選修的高等院校不及全國大學總數的1%,相關的從業人員也都是半路出家亦或是畢業后進入會展行業后才開始從頭學起,他們缺乏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此外,南寧會展業對專業人才的吸引力不夠。

(三)新會展品牌,缺乏規劃與宣傳

一方面南寧會展業起步晚,發展快,屬于新一代的新秀,品牌樹立仍需時間。另外,過度競爭使得許多的公司和機構把大部分資金和精力都放在了拉展和拉參展商的事情上,而無暇顧及對展覽專業觀眾的組織和對參展客商的服務,導致展覽效果大打折扣。

(四)基礎設施及相關配套服務以無法滿足快速發展的會展業需求

首先,南寧展覽場館面積小,展會規模小。專業展會的規模大多在2萬平方米以下,且展覽面積大多在2—3萬平方米左右,且建筑年代久遠,布局分散,已不足以滿足現在會展業的發展需求,展館供求矛盾將更加突出。其次,土地限制及政府資金緊張,客觀上也限制、滯后了基礎設施建設。

(五)會展業市場缺乏規范的管理

南寧展覽業起步較晚、規模小、水平低,但市場需求大,容易導致盲目的發展,會展市場缺乏游戲規則,缺乏對辦展主體的資格、參展商及參展行業標準、會展場館資質認證、會展場館管理等方面的明確規定。會展主辦者在會展立項和市場調研方面缺乏嚴肅的科學態度,大多數是臨時決定辦展,或隨大流,不顧會展的長遠發展。

四、南寧市會展經濟發展策略研究

南寧的會展發展策略應充分利用其區位優勢,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培育具有特色的會展品牌專業會展項目為重點,以市場化運作為動力,以提升南寧會展綜合實力為核心,以“政府主導,企業聯合”的產業扶持政策為手段。具體的策略如下:

(一)創新政府對會展經濟的宏觀管理

1、制定會展業發展規劃,明確區域會展業的發展方向,使政府對會展經濟的管理從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的規劃管理。統籌基礎設施及相關服務設施的建設和管理,統籌工商、稅務、海關、公安、交通、城管、會辦等相關部門,增強會展意識,確定它們各自在會展業發展中的職能分工,協同發展會展產業。

2、制定會展法律法規,制定引導和扶持會展產業健康發展的優惠政策。繼續給予會展業發展資金扶持,加大對本土會展業品牌的扶持;實行積極的獎勵措施,對獲認證的品牌會議實行一次性獎勵;給予會展業稅收政策扶持,鼓勵區域內會展企業做大做強,對會展場館經營企業免征自用房產部分的房產稅和自用土地部分的城鎮土地使用稅等。

(二)加強會展經濟區域合作

加強會展經濟區域合作,首先加快南寧會展業與區內周邊城市展開協作區域與聯合,具體形式有:1、聯合促銷,合作組織客源。2、合作進行會展規劃,協調開發會展資源。3、跨區域互相代理,最終達到擴大會展經濟的發展空間、增加收入的目的。

其次培育、激活會展企業,實現會展企業集團化經營。會展經濟區域合作最終要以會展企業的合作來體現。重點培育會展龍頭企業,以中小企業與龍頭企業的配套合作為紐帶,實現會展企業集團化經營,以拉動會展經濟區域合作。

(三)加強會展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首先,與廣西的各大高校甚至全國重點院校建立長期合作培養人才。如共同磋商設立會展本科專業,開設會展實踐基地等,建立長期穩定的人才培養基地。其次確立更明確的人才培育計劃,建立會展經濟的人才儲備庫,定期向上海、廣州甚至國外等會展發達地區輸送本土人才,進行中短期的培訓、學習。同時,會展企業可以和會展協會聯合,舉辦職業培訓,聘請高校、科研機構的相關研究專家,舉辦高、中、初級培訓班,以應急需,并為專業人才充電,形成一個行業交流的專業性強的平臺;進一步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開展職業資格認證。此外,南寧會展經濟要與國際接軌,還應引進正規的PCO、DMC人員的資格認證考核制度,從制度開始注重行業內的專業化分工,培養一支能與國際接軌的專業人才隊伍。

(四)促進會展經濟向品牌化方向發展

在如今開發和競爭的市場中,品牌成為競爭的焦點。南寧會展經濟的品牌化方向發展應實施三步走戰略:

首先明確目標,構建特色品牌。南寧發展會展產業應利用承辦博覽會的機遇,依靠區位、資源、人文等優勢經營好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會展品牌,在其會展產業市場的基礎上縱深發展為以博覽會為核心,大力發展面向世界的以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為主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會展旅游。同時依托廣西的優勢文化產業和優勢經濟產業對南寧會展品牌進行專業定位,發展具有特色和優勢的會展,培養一批精品會展。

第二加大宣傳,進行品牌推廣。積極運用現代技術,加大市場化運作和宣傳力度,通過提供深層次、專業化的服務來提升會展的品牌。同時關注網上會展業的發展趨勢,實現實物展覽和網上展覽多形式、多元化共同發展

第三走出國門,打造國際會展都市。以政府搭橋,企業聯合,加大國內外區域經濟合作,按照國際品牌會展要求,提供專業的會展服務。

(五)建立組織體系,加強行業管理

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如成立中國展覽業協會,作為全國各展覽場館、展覽公司、展覽從業人員利益的代表,根據國家政策,協調辦展活動,避免惡性競爭,制訂行業規范,規范辦展行為,促進各地區展覽業協調發展,幫助國內展覽業從業單位參與國際競爭。并為會展舉辦單位、參加者以及為會展提供公共服務的政府部門提供計劃信息。(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吳信菊.會展概論[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160-162

[2]黃慶.南寧市作為區域性國際會展旅游中心的定位[J].市場論壇,2006(1):36-39

[3]郭巒.論南寧市會展旅游的發展[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5,(7).

[4]曾武佳.《現代會展與區域經濟發展》.[D].四川.四川大學.2006年.255-256

[5]甄明霞、歐陽斌.會展經濟—城市經濟的助推器[J].南方經濟,2001(7)

[6]程宏.世界會展經濟發展趨勢及借鑒[J]經濟縱橫,2001(9)

經濟社會發展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現狀呈現資源過度依賴性、主體分散性和產業結構單一性,面臨著區域性、渠道、產業鏈等方面的困境?!盎ヂ摼W+”具有交叉融合性、重構生態性和創新驅動性,但少數民族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存在四方面問題:一是少數民族地區對“互聯網+”認識不足,二是少數民族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更加薄弱,三是特色經濟傳統發展路徑與“互聯網+”融合度不高,四是特色經濟政策措施與“互聯網+”快速發展不相匹配。在此基礎上,基于“互聯網+”視角提出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四大路徑:制定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總體規劃,完善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保障體系,加快推進少數民族特色經濟對“互聯網+”平臺的應用,依托“互聯網+”拓展和延伸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產業鏈條。

【關鍵詞】“互聯網+”;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路徑

【作 者】鄭志來,鹽城師范學院商學院博士、副教授。江蘇鹽城,224051。

一、引言

2012年11月于揚在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首次提出了“互聯網+”概念,2014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指出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2015年7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互聯網+”在政府、民生、行業等方面進行廣泛應用和融合,產生了新興業態、新型服務模式以及新商業模式。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沿襲著傳統發展路徑,依賴于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生產方式,經營主體散、雜、小、亂,市場空間和容量相對有限,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沒有體現。當前學者對于“互聯網+”融合發展和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研究相對獨立,代表性文獻有:寧家駿(2015)從存量、增量和監管三方面分析了“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背景、內涵及主要內容,強調“互聯網+”本質是對傳統產業的在線化、數據化;[1 ]趙振(2015)提出了“互聯網+”作為互聯網2.0實現產業結構去中心化、經濟活動的泛數據化、社會生活的物聯網化,提出了“場景+產品”的有機組合是“互聯網+”模式的關鍵路徑;[2 ]王保龍(2016)提出了“互聯網+”與傳統產業集群進行結合,產生政府主導型、行業巨頭主導型、第三方平臺促進型等三種“互聯網+”產業集群模式;[3 ]呂尚彬(2016)分析了“互聯網+”時代的平臺戰略,提出了構建互聯網核島、自主演化的互聯網生態圈、開放平臺邊界等三大平臺戰略關鍵點;[4 ]魏曙光(2011)從國家層面、地方政府層面、企業層面分析了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發展的政策建議,提出從政策、資金、稅收、金融等方面為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提供支持;[5 ]于坤(2013)提出了民族文化生態與東北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的協調發展,成為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新的增長點,并從健全政策法規、創新視角提出了大力發展民族文化旅游產業。[6 ]通過對既有文獻的研究不難發現,目前還沒有學者從“互聯網+”視角分析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路徑問題,本文基于“互聯網+”視角分析了少數民族特色經濟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少數民族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的發展路徑,創新之處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本文首次從“互聯網+”視角分析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二是基于“互聯網+”視角提出了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的四大路徑。

二、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現狀

(一)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總體概況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我國少數民族人口為10643萬,占全國總人口的8.4%,少數民族地區土地面積超過了600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64.2%,少數民族地區礦產資源、動植物資源、水力資源、旅游資源等自然資源占比超過60%,不難看出,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是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速度和質量事關全國經濟發展的成敗。我國少數民族具有的獨特民族文化、獨特自然資源條件、獨特生產方式等形成了本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特色經濟,從經濟總量上來看,少數民族特色經濟主要包括特色文化產業、特色用品產業、特色醫藥產業、特色旅游產業等四大支柱性產業。2015年,全國第一、二、三產比重為9.0:40.5:50.5,而少數民族地區第一產業比重平均維持在30%左右,不難得出,特色經濟發展有助于解決少數民族地區第一產業占比過高的問題,并成為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的重要突破口。

我國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總體呈現三大特性:一是資源過度依賴性,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具有路徑依賴性,基本沿襲傳統的既有模式,比如,少數民族地區特色旅游產業,依托少數民族獨特的人文、自然資源,供給側產品結構不合理,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簡單觀光旅游供給偏多,而休閑、體驗深度游供給不足,二是旅游產品代表性不強,旅游產品設計沒有與民族文化相結合,導致了旅游用品民族特色性不夠;二是特色經濟主體分散性,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主體呈現小眾化、分散化特點,導致了市場競爭無序性,很難形成規模效應,比如,2015年寧夏特色用品產業中清真食品工業企業數量達到了900家左右,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不足150家,占比僅為16%,行業集中度CR8小于20%,屬于分散競爭型;三是特色經濟產業結構單一性,少數民族地區現有產業結構多以農林牧業為主,具有經營規模小、發展水平低、經濟效益差等顯著特點,產業前后延伸拓展不夠,導致產業鏈條不長,產業附加值不高。

(二)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面臨的困境

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具有內在和外在制約性因素,具體來看主要面臨著四方面困境:一是地域性對少數民族特色經濟存在制約,我國少數民族具有較強地域性,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集中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這些地區交通設施、產業基礎等條件相對落后,處在邊境區域的少數民族,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更低;二是少數民族特色經濟前置不足,主要表現在信息不對稱,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缺乏有效營銷手段和品牌影響力,導致了特色經濟供給與消費者需求無法有效匹配,帶來的結果就是特色經濟輻射圈相對封閉有限,對少數民族經濟帶動不明顯;三是少數民族特色經濟延伸不夠,處于原生態一次開發階段,一次開發對應的產品和服務附加值不高,對少數民族居民收入提高不明顯,特色經濟較高附加值對應在二次開發和外在延伸階段;四是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渠道受限,其發展依賴于傳統路徑模式,資源配置在產業鏈條存在不均,過多資源集中在特色經濟供給端,而相關設計、物流、品牌營銷等環節存在不足,營銷渠道仍以線下為主。

三、“互聯網+”視角下少數民族特色經濟存在問題

(一)“互聯網+”的內涵與特征

“互聯網+”是信息化和工業化高層次融合的升級版,互聯網是信息化的主要特征,“互聯網+”的核心依靠是創新,將互聯網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等傳統產業相融合,所以說,“互聯網+”是互聯網創新發展的新業態,經濟社會發展與互聯網思維的相互實踐與融合,推動了經濟社會形態不斷發生演變,為經濟主體改革創新提供了更大發展平臺。需要注意的是,“互聯網+”不是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簡單相加,而是要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平臺,創造性、顛覆性地與傳統產業融合、相加,產生新生態。

“互聯網+”具有區別于其他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特征,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交叉融合性,“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必然要求不同領域相互交叉,“+”的本質就是交叉跨界,核心就是傳統產業轉變發展方式,運用互聯網思維進行創新,交叉就需要各領域相互開放相互包容,只有開放包容,才能具備深度融合的基礎;第二,重構生態性,“互聯網+”打破原有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地緣結構、文化結構,傳統產業面臨著全新的生態環境,傳統產業需要融入到“互聯網+”中重新構建產業生態,將原先孤島式發展模式轉變為開放體系下的生態模式;第三,創新驅動性,傳統經濟以資本、勞動等要素資源的投入來驅動經濟增長,典型特征就是數量增加,屬于粗放的資源驅動型增長方式,“互聯網+”以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典型特征就是結構變化和效率提高,屬于節約的技術驅動型增長方式。

(二)“互聯網+”視角下少數民族特色經濟面臨的問題

“互聯網+”時代對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一方面“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相融合,顛覆了傳統產業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互聯網+”本身屬于新興業態和新型商業模式,但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存在不足,面臨著不少困難,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少數民族地區缺乏對“互聯網+”的正確認識,一方面少數民族地區由于經濟、歷史、區域、文化等原因對“互聯網+”認識不足,進而缺乏積極擁抱“互聯網+”的開放心態,在現實中就不會主動運用“互聯網+”的理念和模式;另一方面少數民族地區相較于其他地區在“互聯網+”認識度上存在差異性,對“互聯網+”存在著懷疑和觀望心態,一是不相信“互聯網+”會對當地特色經濟產生積極作用,二是過分擔心“互聯網+”成為民族地區特色經濟商業模式和生活方式的顛覆性力量,所以相較于其他區域,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相對滯后;第二,少數民族地區“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更加薄弱,2013年國務院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寬帶中國”戰略推進地區間存在非均衡性,基本特點是東部發展快、西部發展慢,經濟發達地區發展快、經濟落后地區發展慢,少數民族地區滿足了這兩個條件,網絡基礎設施、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相對比較滯后,截至2016年3月,我國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52.6%,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58.1%,排在最后的為云南、貴州、甘肅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根據洪美云對新疆少數民族地區互聯網使用率的調研情況來看,當地互聯網普及率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第三,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的傳統發展路徑與“互聯網+”融合度不高,相對比較封閉,輻射范圍局限于所在區域本民族內部,特色經濟沿襲著傳統營銷渠道、生產方式、產品和服務半徑,“互聯網+”是新型的業態和商業模式,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需要相應的變革和創新成本,少數民族地區由于缺少相應政策、資金、人才等措施的激勵,在收益無法確定的前提下不愿承擔相應的創新成本,特色經濟發展路徑就沒有依托“互聯網+”平臺延伸產品和服務半徑、拓寬產品和服務渠道、創新特色經濟生產方式,出現了少數民族區域內外消費者對特色經濟產品和服務存在認識上的差異,造成了少數民族特色經濟供給與區域外市場需求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阻礙了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市場空間的進一步發展;第四,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政策措施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不相匹配,“互聯網+”滲透到零售、金融、文化、旅游、農業等眾多行業,而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針對“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明顯落后于“互聯網+”的發展,一方面國家扶持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互聯網+”發展的政策不明顯,另一方面少數民族地區自身促進“互聯網+”發展政策也不到位,造成了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政策措施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不相匹配。

四、“互聯網+”視角下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的發展路徑

本節針對前面分析的“互聯網+”視角下少數民族特色經濟存在的四個問題,提出“互聯網+”視角下少數民族特色經濟融合發展優化的路徑:制定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總體規劃,完善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保障體系,加快推進少數民族特色經濟對“互聯網+”平臺的應用,依托“互聯網+”拓展和延伸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的產業鏈條。

(一)制定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總體規劃

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總體規劃具體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在頂層設計上制定國家促進少數民族地區“互聯網+”發展的總體規劃,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指導意見盡快出臺,促進互聯網與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各產業融合創新,在技術、標準、政策等多個方面實現互聯網與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的充分對接,形成“互聯網+民族特色文化”“互聯網+民族特色旅游”“互聯網+民族特色醫藥”等新興業態;另一方面在國家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少數民族地區盡快出臺本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規劃,結合本地區特色經濟所涉及的具體產業,進一步明確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配套的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落實情況;再一方面,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還可以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其中。[11 ]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總體規劃主要涉及兩大內容:一是少數民族地區在鼓勵創新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和規范新的生產服務方式,其核心就是市場監管方面,由于監管不力“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發展,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互聯網金融領域P2P網絡借貸平臺跑路現象,截至2016年4月累計停業及出問題的平臺有1598家(數據來源:網貸之家),強化少數民族地區部門間協同監管,形成民族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市場的監管合力,營造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環境;二是在保證監管安全的前提下給予少數民族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機會和空間,少數民族地區應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鼓勵和吸引民族地區以外的資金進入。

(二)完善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保障體系

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保障體系涉及“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和數據基礎設施兩大方面建設,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少數民族地區“互聯網+”人才發展計劃,少數民族地區由于經濟、區域等方面原因很難吸引“互聯網+”優秀人才,依靠人才市場自主配置,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始終處于人才洼地,少數民族地區“互聯網+”人才發展途徑需要借助于政府的有序引導,主要有兩大渠道:一是國家在政策上給予扶持,通過定向幫扶辦法將優秀人才定期輸送到少數民族地區;二是少數民族地區政府自身加大培養“互聯網+”人才力度,并做好自身人才穩定工作;三是少數民族地區“互聯網+”資金支持計劃,少數民族地區“互聯網+”涉及的網絡基礎設施,需要政府加大資金投入,政府應該專門成立少數民族地區“互聯網+”發展專項基金,在“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硬件上首先要實現民族區域間無差異化;四是少數民族地區“互聯網+”專項鼓勵政策,國家在“互聯網+”發展上在鼓勵性政策措施上向民族地區傾斜,打破既有路徑依賴和馬太效應,對于新技術、新業態發展給予欠發達地區更多政策鼓勵,這是進一步縮短區域間差距有效途徑,比如很多大數據中心落戶貴州,對貴州“互聯網+”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對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提供了保障;五是少數民族地區“互聯網+”數據開放和技術保障,研究并出臺少數民族地區公共數據開放戰略,將公共信息與數據率先開放,打破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產業信息孤島,加強信息資源的供給與傳播,以提升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可用性,同時做好少數民族地區技術保障,并逐步建立數據安全保護體系和數據開發利用的標準。

(三)加快推進少數民族特色經濟對“互聯網+”的平臺應用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傳統行業正在以互聯網為平臺進行融合創新,同樣“互聯網+”平臺與少數民族特色產業深度融合對民族特色經濟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現有的互聯網平臺上的眾多服務和應用可以助力少數民族特色經濟中各行業的信息化與服務能力的提升。在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相關主體信息化方面,支持和推進廣大少數民族地區企業進一步對低成本、高效率的互聯網平臺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深入挖掘互聯網平臺價值,全面提升民族地區企業競爭力。比如,以微信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屬于“快速迭代式”創新模式,能迅速滿足用戶需求、解決用戶難題,同時通過開放接口和開放平臺,推動了“生態協同式”的產業創新,帶來了新產品、新模式與新生態,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還有阿里巴巴、百度等一批“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生態系統,基于這些“互聯網+”平臺又創造出了新業態。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特色經濟與“互聯網+”平臺融合和應用,一方面這些“互聯網+”平臺降低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相關主體成本以及市場準入門檻,另一方面提高了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運營效率、輻射面和成功率,形成了互利共生的生態系統。

(四)依托“互聯網+”拓展和延伸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產業鏈條

“互聯網+”成為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新平臺,“互聯網+”對少數民族經濟重塑提供了新路徑,在廣度上,“互聯網+”對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產業、特色用品產業、特色醫藥產業、特色旅游產業等產業形成了全面融合;在深度上,“互聯網+”從信息傳輸向電子商務的網絡銷售、特色經濟運營、生產制造以及通過與終端消費者互動對產品和服務的設計等產業鏈條進行滲透。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產業鏈過短,主要集中在特色經濟供給生產端,比如民族地區特色旅游產業主要收入來自于旅游門票、住宿、餐飲等傳統收入,造成了旅游推廣不足、旅游時間短、附加值不高,旅游推廣不足屬于旅游產業鏈前置開發不夠,旅游時間不長屬于旅游體驗深度不足,附加值不高屬于旅游產品后續開發不夠,前置、體驗、后續屬于完整產業鏈。依托“互聯網+”可以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產業鏈條,主要解決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產業鏈中存在的三大問題:一是產業鏈前置不足,“互聯網+”顛覆少數民族特色經濟傳統產業創新模式,基于需求端互動式產品和服務設計;二是產業鏈深度體驗不足,“互聯網+”將工業時代的規模生產轉向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新型生產模式,增加了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需求端的用戶體驗;三是產業鏈延伸不夠,“互聯網+”可拉長少數民族特色經濟傳統產業鏈條,提升特色經濟附加值。通過產業鏈條開放融合,打破信息不對稱、減少中間環節,提升少數民族地區勞動生產率,從而提升民族地區特色經濟資源使用效率。

五、政策建議

通過前面分析,“互聯網+”視角下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四大路徑,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思路、具體措施上把握好三方面關系:一是少數民族區域內外經濟一體化與民族特色經濟差異化協同發展,在增強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同時,注重民族特色經濟差異性開放與開發;二是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供給側體現民族文化、資源、生產方式特色和差異性,體現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滿足差異化的消費升級需求;三是注重政府引導和市場配置協同發展,在政府有序引導基礎上尊重和發揮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主體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 寧家駿.“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背景、內涵及主要內容[J].電子政務,2015(6).

[2] 趙振.“互聯網+”跨界經營:創造性破壞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15(10).

[3] 王保龍.互聯網+產業集群模式與戰略價值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6(2).

[4] 呂尚彬.“互聯網+”時代的平臺戰略與平臺媒體構建[J].山東社會科學,2016(4).

[5] 魏曙光.少數民族特色產業創新與發展的對策建議[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1(12).

[6] 于坤.民族文化生態背景下東北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探討 [J].企業經濟,2013(11).

[7] 柳洲.“互聯網+”與產業集群互聯網化升級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5(8).

[8] 聶林海.“互聯網+”時代的電子商務[J]. 中國流通經濟,2015(1).

[9] 方清云.論都市化進程中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變遷[J].理論月刊,2012(2).

[10] 洪美云.新疆南疆少數民族地區網絡媒體使用情況調查[J].實事求是,2016(1).

[11] 楊紅波.生態文明視角下廣西少數民族自治縣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

AN APPROACH TO PROBLEMS AND OPTION OF PATH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ATURE ECONOMY OF ETHNIC MINORIT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Zheng Zhilai

﹝責任編輯:陳家柳﹞

經濟社會發展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民營經濟發展不斷壯大,已經在增強縣域經濟中占據重要位置,但是其發展仍存在較多問題和限制因素,本文通過分析民營經濟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分析,力求找到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因素,從而更好地推動民營經濟持續良好發展。

關鍵詞:民營經濟 發展 存在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11月1日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充分肯定了民營經濟在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民營企業進入更廣闊領域掃清了意識形態和理論上的障礙,給民營企業經濟健康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我們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自治區發展戰略,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引導民營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積極參與經濟和社會各方面建設,推動民營經濟大發展大提升。

一、民營經濟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規模和實力不斷壯大,經營領域也不斷拓展。民營經濟經營者由簡單、單一的經營行業向社會各行各業多樣化發展,市場競爭能力不斷增強。以達拉特旗為例,2020年達拉特旗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74.5%??梢哉f,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帶動縣域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之一。

盡管如此,和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一是總量不大、規模依然偏小、實力不強、品牌不響、發展不平衡、高新技術企業少;二是民營經濟服務體系還很不完善,為民營企業提供的創業輔導、人才培訓、技術支持、信息咨詢等方面的服務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三是融資難依然是民營經濟發展的瓶勁;四是民營經濟從業人員素質仍顯不足,經營管理能力較差,部分企業技術缺乏、裝備落后,缺乏現代企業管理人才,市場核心競爭力不強。

二、民營經濟發展存在問題

(一)經濟結構有所改善但仍不合理。以達拉特旗為例,縣域經濟主導產業中,農牧業以改善物質裝備條件為突破口,著力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走規?;?、標準化、品牌化和綠色生態發展的路子;能源礦產業經過資源整合,走規?;l展、專業化經營、規范化管理、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建筑建材業、化工冶金業、農副產品加工業通過技術創新、產品開發、設備更新、標準化生產、規模擴張,走多層次發展的路子。涌現出了一大批具有優勢和潛力的中小型企業,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但從實體數量和經濟貢獻來看仍不合理。2020年1月份,民營經濟實體從事第一產業的有3140戶、從事第二產業的有3068戶、從事第三產業的有26107戶,第三產業是民營經濟發展的重點和首選行業;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共38戶,占所屬行業比重70.4%,增加值占所屬行業比重41.8%,企業數量雖少卻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經營領域更加拓展但競爭力不強。近年來民營經濟開始向生物醫藥、公共事業和新興服務等領域拓展,形成了一批以規模較大、專業化經營為特征的企業群體。在產業特點上,第一產業突出特色農業,積極發展規?;N養殖業、家庭兼營工業和農業服務業。第二產業圍繞發展主導產業,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在醫藥化工、冶金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等領域。第三產業較為集中的有交通運輸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近年來中小企業在中介服務、物流配送、旅游、房地產、信息服務等行業發展很快。盡管近幾年民營經濟發展較快,但其中大部分企業的規模仍較小、實力較弱,管理水平較低、產品開發能力不足,經營隨意性大、抗風險能力較差,尤其疫情防控期間,民營經濟縮水較重。

(三)工業轉型發展加快但新興產業動力不足。近年來,達拉特旗大力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包括關停淘汰落后產能和高污染企業,工業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培育形成了煤電、化工、冶金、建材等主導產業,民營企業也出現了爆發式發展,但總體來說,民營企業平均規模依然偏小,大量民營中小型企業,尤其是中小型民營科技企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創新的主體,在尋求企業突破性增長過程中,均不同程度面臨著技術創新、人才、資金、市場等多方面的發展困境,內生動力嚴重不足。

(四)服務業發展迅速但新興產業相對落后。近年來,民營服務行業單位數逐年攀升,吸納就業能力不斷增強,對地區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在傳統民營服務業穩步增長的同時,物流業、信息產業、家政服務業、技術研究和開發、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新興民營服務業迅速興起,且增勢強勁,但總量不多,規模不大,實力不強。

三、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因素

(一)政策扶持落實不足,發展環境不夠寬松。目前,政府部門都很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但在幫助民營經濟解決實際問題、保護其合法權益等方面的工作做得還不夠。一是對發展民營經濟的認識還不到位,認為民營經濟就是個人的事,在落實對民營經濟市場準入、財政支持、稅收等優惠發展政策方面重視不夠;二是部門之間工作不協調,程序重復,信息互通性差。這都在一定程度制約了民營經濟的發展。

(二)經營者整體素質不高,人才危機情況嚴重。民營經濟發展大多是快速型、家庭式,存在著各種不足。主要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思想觀念落后。相當數量的民營業主文化水平和個人素質偏低,管理能力不高,產品開發不夠主動,與多樣化、個性化的市場需求不相適應,制約了企業向更高層次發展。二是生產經營落后。民營經濟普遍存在經營面窄、經營項目趨同、產品品種單一、技術設備落后、技術含量不高等問題,造成群體內部企業布局、產品結構嚴重失衡,重合度畸高,產品供過于求的市場態勢。三是缺乏創新意識。許多民營企業主目光較短淺,急功近利,對經營的項目缺少市場調查和可行性研究,見什么賺錢快就干什么,一哄而上,對市場及經營風險估計不足,造成發展多,歇業也多。而技術創新由于成本高、回收慢,回報預期難以把握,存在一定經營風險,多數民營業主在經營策略方面存在短期行為,不愿在技術和創新上過多投入,投資項目單一、效率低下,產品附加值低,競爭力不強,經營效益低,甚至被市場淘汰。

(三)民營經濟融資困難,金融生態制肘發展。長期以來,民營經濟都是通過自我籌資、自我積累進行發展的。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自籌資金已無法滿足需要,通過銀行貸款仍是當前大多數民營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而向銀行貸款又受到許多條件的限制甚至是歧視,致使一些有發展前景的項目因資金短缺而無法擴大再生產,阻礙了企業的發展,拖慢了民營經濟的發展進程。究其原因,一是民營企業相對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經營風險較大,資信程度較低。二是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不穩定性較大,銀行基于自身風險控制的原因,怕貸、惜貸、慎貸。三是依據現行政策國有商業銀行貸款主要傾斜于城市地區和國家大項目,股份制銀行和信用社信貸能力有限,對民營企業貸款監控成本高,風險大而不愿意放貸。貸款困難已成為多數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

(四)品牌建設落后,缺乏核心競爭力。一是部分民營企業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較低。作為旗縣,農民和中低收入工薪階層仍占消費群體絕大多數,物美價廉的商品仍然是他們的首要選擇。企業放棄品牌,采取大批量生產,薄利多銷,同樣能夠贏得市場,獲得經濟效益。二是企業不愿花費精力進行品牌建設。很多民營企業沒有長期目標與長期規劃,容易受到經營者個人文化素質、高新科技知識和現代企業管理能力的不足等影響,造成品牌創建動力的缺失,甘于維持現狀,發展后勁不足。三是企業沒有能力進行品牌建設。創品牌需要大量而長期的資金投入和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但資金、設備、人員等各種狀況無法進行品牌建設,也不知道具體該如何著手去做。

四、加快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建議

(一)加大宣傳發動的力度,大力推進全民創業。認真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鼓勵民間投資和全民創業的政策措施,在全社會弘揚創業精神,大力營造自主創業、艱苦創業、和諧創業的社會風尚。以政策扶持、優化環境、搞好服務為重點,全面啟動內力,廣泛借助外力,推動民營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發展環境。加快制定和完善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的切實可行的政策,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政策保障,激發企業發展的動力。積極轉變職能,強化服務,規范和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簡化行政審批程序,規范政府行政行為,努力營造良好的政策、服務和法制環境,推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三)調整市場準入政策,擴大民間投資領域。鼓勵民間投資進入經營性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公共服務、政策性住房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對于電訊、郵政、金融、保險、教育、衛生、醫療、文化、體育等行業,也應當降低準入條件,吸納民間投資,這樣不僅可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還可以將一部分國家資金轉移去增加其他急需發展和十分薄弱環節的投資,從而更好地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

(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努力培育企業“龍頭”。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抓手,實施好典型培植工程,推動一批重大產業化和研發平臺項目建設進度,形成規模產能,鼓勵他們領辦、創辦各類優勢企業,力爭出現一批規模較大、技術水平和知名度較高的民營企業大戶,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加強園區載體建設,提高服務水平,改善服務環境,實現民營企業集中集聚集約發展。

(五)實施人才戰略,構筑現代企業管理機制。創新人才引進、選拔和培養機制,設立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基金,完善人才合理流動機制,用全新的管理模式配置和激勵人才,努力實現民營企業的社會化管理。引導民營企業重視企業內部人才的培養,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機制,振興企業。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重要論述研究》王子秦,現代商貿工業,2020年

[2]《內蒙古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及解決路徑研究》蘇敏,北方經濟,2020年

上一篇:經濟碩士畢業論文下一篇:經濟活動分析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