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工程材料概論論文范文

2023-03-26

工程材料概論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自主學習;安全工程;案例;工程素質

為了培養具有基本工程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在“大工程觀”教育理念指導下,我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含卓越班)和自動化專業近幾年開設了《安全工程概論》這一課程,本人一直承擔這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前幾年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即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課程結束后以考試的方式進行考核,講授了幾屆學生以后,發現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興趣不大,積極性不高,這引發我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學生不愛學該課程呢?通過與學生聊天交流和自己的反復思索,我發現原來是學生有抵觸情緒,小時候家長天天與他們講要注意安全,上小學和中學后每次班會安全問題是老師必講的,到了大學竟然還要開這門課,讓學生煩透了,所以學生沒有興趣學習這門課也就可以理解了,而且絕大多數學生討厭那種傳統的教學方式,認為有這個時間來學這個課,還不如干點其他事情好啦,以至于上課睡覺的有、玩手機的有、東想西想的有,令我這個上課的老師連講課的興趣都沒有了。從培養學生的基本工程素質這一點出發,我認為這個課還是有必要開設的,盡管學生已經有了不少安全方面的知識,但不系統全面,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將來在實際工作中真正碰到安全方面的問題時估計不少學生就不知該如何處置了,這可是大事,關系到學生將來的人身安全和企業設備的安全,既然課程有必要開設,那就有必要讓學生好好學好這門課,改進教學方法就是必由之路了。事故天天出,安全方面的案例數不勝數,于是考慮放棄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自主學習式方法進行教學,經過近兩屆的教學改革實踐,覺得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由原來的不想學變為主動去學了,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一、自主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

1.自主學習是由學習者的態度、能力和學習策略等因素綜合而成的一種主導學習的內在機制,也就是學習者指導和控制自己的學習能力。

2.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以及使用的學習材料的控制權,即指學習者在以上這些方面的自由選擇程度。

3.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模式,即學習者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模式。

自主學習的定義可歸結為: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者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自由地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并通過自我調控的學習活動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教師要放手給學生必要的個人空間,為學生創造、發現、表現,提供更多的機會,特別是為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提供必要的發展空間??梢哉f自主學習不僅能開發出學生潛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誘導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一切天賦和諾言都不如習慣更有力量。”

二、精心設計課程的自主學習方式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專業特點和日常生活兩方面將課程分為交通安全、防火與逃生、防止觸電、觸電急救、防止靜電、預防化學物質中毒、地震逃生、水災臺風中避險八個專題進行教學,通過自由組合將全班學生分為八個小組,一個小組負責一個專題;要求各小組在學習該專題之前一周找好與專題相關的安全知識,做成幻燈片,同時要求上網查找最近發生的二到三個與專題密切相關且有視頻展示的實際案例,對案例中產生安全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如何預防類似事故發生的措施;要求每個小組選出一名小組長,負責全組任務的分配和集成;各小組在資料查找齊全后,要求在本小組內進行討論,整合材料。經過這樣的安排,各個小組都能做到主動出擊,根據任務要求相互配合去搜集資料,配合得非常好,這樣就把全體同學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

三、學生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

畢竟各個小組只找了一個專題的學習資料,該組的同學又該如何來學習其他組所負責的專題知識,為此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一個專題共享環節,各個小組的組長上講臺介紹本組專題的安全工作原理、預防該類事故發生的方法和措施,共同分享案例視頻,講解本組同學對案例的認識;然后組織全班同學一起討論該專題,最后老師對負責該專題的小組進行點評,肯定他們所做的工作,對不全面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指出來,加以說明解釋。有的小組幻燈片的版式設計非常有特點,有的小組案例視頻非常震撼,有的小組對案例的分析有獨到之處,這些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都能感受到。做的好的小組組員非常開心,覺得這一段時間的忙活沒有白費,做的一般的小組就會自己去找原因,為什么在這方面沒有別的組做的好,組與組之間無形之中構成了競爭,以至于后面的專題做得越來越好。

四、實例

電氣10-5班(卓越班)第二組學生負責了防火與逃生專題,該組學生從引發火災發生的原因開始講起,闡明了發生火災必須同時存在有著火源、助燃劑和可燃物,只要切斷了其中一個就可以預防火災的發生,特別說明我們很多同學將來會到石油化工企業工作,可燃物很多,因此要特別控制好著火源,所以也能理解為什么實習時不讓帶打火機之類的火種進入廠區,從專業特點的角度提醒同學們將來在廠區工作時要定時認真檢查電氣設備的線路,操作時要注意不要產生電火花,以防引發火災。隨后該組同學又將滅火方法和火場逃生技藝進行了詳細說明,讓全班同學掌握了防火與逃生的基本知識。該組學生播放了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火災、吉林德惠禽業火災和中儲糧林甸直屬庫火災三個火災現場的視頻,并對火災發生的原因進行了探討,其中對中儲糧林甸直屬庫火災討論最為熱烈,火災是由電氣配電箱短路引起的,同學們學的是電氣專業,一致認為將來在工作崗位上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馬虎。通過4學時的學習,全班同學基本上掌握了防火與逃生的基本知識,對將來工作上如何預防火災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五、課程考核方式的改變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的考核方式是出題考試,不管學生平時有沒有去好好學習,最后是以考試成績為準,導致了部分記憶力好的學生平時不學習,考前一個月突擊一下,也能考出一個好成績,這樣就嚴重挫傷了部分學習認真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本課程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了全面改革,教師對各小組查找資料、講解資料和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對各小組給出一個平時成績,各小組組長根據組員所做的工作給出一個成績,兩個綜合起來作為一個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60%,考勤占總成績的10%,課程結束后各個小組要圍繞自己的專題寫一篇小論文,論文以案例分析為主,要求全組同學先對選定的案例進行討論,統一觀點和看法,共同完成小論文,小論文占總成績的30%。平時成績和小論文考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安全工程概論》課程采用自主學習式教學后,讓學生們學會了查找文獻資料的方法,培養了他們的人際交往與團隊協作意識,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不僅讓他們掌握安全知識,而且讓他們知道遇到安全問題該如何應對,為將來在工作崗位上事先提供了一個安全的保證,達到了該課程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參考文獻:

[1]廖艷茹.“自主學習”方式的途徑與策略[J].科學教育,2008,(2).

[2]許文,張毅民.化工安全工程概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3]趙善民,何顯教,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各種途徑和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2,(17).

[4]祁小梅.論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冶金教育,2002,(6).

基金項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教高函[2011]17號);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注:我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教育部卓越計劃試點專業,也是廣東省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是上述二個項目的子課題。

工程材料概論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制藥工程;制藥工藝;創新技術

引言

醫藥工程的全面發展是我國醫藥產業發展和整體健康水平提高的關鍵因素。制藥工程是一門非常全面的學科,涵蓋廣闊的領域和完整的內容。目前,隨著藥品需求的增加,迫切需要不斷創新我國的制藥技術,以適應發展,成為我國創新產業的支柱,同時提高國際競爭力。

1制藥工程及制藥工藝概述

制藥工藝是在制藥工程領域專門為制藥開發的工藝和技術,涉及設備的使用和生產工藝的開發。在藥物工程領域,生產過程的科學合理性決定了有關化學實驗項目是否能夠按照既定要求生產相應的藥物。因此,制藥工藝實際上是在藥物研發過程中開發的生產工藝,是在反復試驗以確定疾病與藥物之間的聯系以及在生產材料方面的最佳成本效益和技術應用之后開發的。這一生產過程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藥品生產的成本和效率。

2制藥工藝創新技術在制藥工程中的意義

為了推進我國醫藥產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進程,醫藥工程技術必須走上可持續創新的發展道路。今天,我們所掌握的制藥技術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因為我們繼續使用較傳統和較不先進的工藝,而西方國家則采用較創新的制藥方法和較先進的制藥概念,這使得制藥工程的管理和技術超出了此外,大多數中國企業更加重視自身利益,醫藥工藝創新理念認識不足是我國醫藥工程發展有限的主要原因。因此,醫藥行業創新和藥品管理理念的完善可以加快我國醫藥工程的發展,是我國醫藥工程發展的關鍵因素。

3 注射用奧美拉唑鈉的工藝優化

原工藝,主藥投料量102%,處方中使用活性炭,優化后的工藝,主藥投料量100%,處方中未使用活性炭。主藥采用在原輔料中控制細菌內毒素,故過程不需要過量投料。優化后的處方未使用活性炭,活性炭的使用目的是去除細菌內毒素。依據:一、減少配液過程中的環節,導致配液時間的縮短,從而減低風險。二、活性炭微粒進入人體后,可能導致人體的毛細血管堵塞。

4 制藥工藝創新技術要點分析

4.1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由于制藥工程是一個龐大的領域,為了實現技術創新,要通過不斷探索與實踐。實踐離不開理論的支持,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二者進行統一管理,及時發現現階段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需確保理論與實踐相符,這樣才能實現新工藝項目的建立與完善,提高項目的管理水平,確保制藥工藝得到進一步優化。要充分做到以人為本,在試驗的過程中考慮到項目對人體所帶來的影響。需制定完善的安全監管機制,確保問題及時被發現。要通過反復試驗和對比,才能保證藥物安全,進行大批量生產。要認真應用制藥理論,并將其作為撰寫可行性分析報告的重要依據。

4.2完善質量風險控制體系

上述分析表明,制藥工程領域的制藥工藝研究和開發與相關監管努力密不可分,因此,一個全面的質量風險控制制度對于技術創新的效率和成果的實際價值至關重要在這方面,國家市場監管機構必須嚴格監管制藥部門創新的市場環境,改進制藥工程的監管機制,并對該部門的創新進行多層次監管與此同時,必須建立風險預防和控制機制,以便積極監測藥物創新過程中的項目進展情況,以便及早發現風險并發出預警。此外,制藥工程公司必須與監管機構合作,共同預防和控制制藥過程中的創新風險。

4.3打造完善的風險防控體系

由于制藥工藝技術創新是一項復雜而持久的工作,企業在探索先進技術的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藥品生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加強對制藥的監督與管理,優化管理流程,打造完善的風險防控體系,及時對各項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解決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相關部門要了解制藥市場現狀,對影響制藥工藝的相關因素仔細分析,并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要合理評估市場動態,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確保風險得到有效的防范與控制。需建立數據分析對比結構,使風險防控體系日益完善。積極開展精細化管理,滿足制藥工藝的運行需求。需制定問題的應對策略,采取完善的控制措施,保證風險得到有效的防范與控制。要提高質量監管機制的專業性,積極完善制藥設備的性能。

4.4汲取西方先進制藥理念與設備

近年來,我們在制藥工程領域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我們仍然落后于西方國家。因此,根據國情和人民的需要,我們可以調整國外先進的醫藥概念和經驗,引進先進的醫藥設備和技術,促進醫藥技術自動化的發展,為醫藥工程技術創新提供新的基線數據

4.5加強醫藥領域創新人才的培養

各個領域的技術創新都得到人才的支持,制藥工藝的創新也是如此。并且隨著我國醫藥工程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藥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國內醫藥工程領域對先進技術人員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制藥業創新需要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新人才,加強制藥業創新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一方面,要加強高等教育醫藥產業相關學科建設,滿足新時期醫藥產業創新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方法,以創新意識和能力為社會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創新人才。另一方面,中國制藥工程企業應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努力,積極與學校建立聯系,培養自己的人才,從而不斷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制藥工程與我國人們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為了促進制藥工程項目正常運行,應對現有的制藥工業技術進行創新,打造完善的監管機制,構建先進的技術體系,發揮出人才和技術的作用,具備完善的風險防范意識,加強對工程技術的監督,實現制藥工業精細化管理,使制藥工程項目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孫悅.生物制藥技術在制藥工藝中的應用[J].化工管理,2019(02):106-107.

[2]趙邴欣.芻議制藥工程中制藥工藝創新技術要點[J].科技資訊,2018,16(34):130+132.

[3]陳華奇.制藥工程中制藥工藝創新技術探討[J].心理月刊,2018(10):141.

工程材料概論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土木工程概論 基本內容 施工技術

一、土木工程基本理論

1.概念及內容

“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是人類進化史中最早的“技術科學”,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統稱。其實質是系統的技術過程和生產過程。[1]它的范圍既包括各種工程設施,也涵蓋進行工程施工所使用的設備材料和各種專業技術。具體內容有:道路橋梁等地上、工程、海底、防空等地下工程,港口、運河等水中各種工程。

2.土木工程的歷史

“土木”一詞的來源是因為在久遠的過去,建筑物的建造離不開土塊、木頭和石頭。[2]隨著近代土木工程材料的發展,逐漸帶動了土木工程的進一步發展,19世紀中后期土木工程有了較快發展,不斷有新型材料、新型設備、新型建筑物問世。破特蘭水泥、混凝土、年輕爐煉鋼法、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等都是在1842年至1928年期間出現和使用,使土木工程發展上升到新的臺階。土木工程在近代的發展速度稍慢,西方先進的土木工程技術在清朝洋務運動后才開始引進并逐漸趕超世界領先水平。里程碑樣的事件就是我國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1909年帶領建成的京張鐵路,其建造水平可以與世界先進水平媲美。京張鐵路有四條隧道,全長約200公里,最長的隧道長1091米,位于北京的八達嶺隧道。截止到辛亥革命爆發,中國建造鐵路總長9100公里。如今各種土木施工技術廣泛應用到各種建筑物的建造中,各種建筑也應運而生,鐵路公路縱橫交錯,如雨后春筍般地樹立在地球各個角落。也出現了數個世界第一:第一懸索橋——日本明石海峽懸索橋;第一斜拉橋——日本多多樂大橋;第一電視塔——加拿大多倫多電視塔;第一高壩——瑞士大迪克桑斯壩?,F在土木工程的發展動力來自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現代科學技術、工程材料和工藝設備的發展為現代土木工程的高速度向前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3.土木工程的未來

①高難度建筑問世:日本打算在海中建造一座供5萬人居住的千年塔,這座離海約1.25英里的建筑,不僅功能齊全還具有強大的防震功能。

②向外層空間發展:隨著人類登月的成功和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人們發現在月球上完全有可能制造出氧和水供人類居住使用。因為科學家發現月球上存在許多的鈦鐵礦,在1000℃左右的溫度及作用下,鈦鐵礦與氫化物發生反應能生成人類生存必需的氧氣和水,因此推斷人類居住月球的可能性。1985年探索到月球上有合成混凝土的材料,由此設想在月球上建造鋼筋混凝土空間站。[3]樂觀地預測在21世紀中期以后,太空人類化、工業化、商業化及太空旅游等都有可能得到更大的發展。

③向海洋拓展:可以大膽構想在海平面上建造飛機場,一是節約了陸地資源,二是防止噪聲擾民。這一設想的靈感來自于迪拜(阿拉酋首都)在海上建造的七星大酒店,洪都拉斯也在計劃建造一艘巨型游船,集居住、娛樂、休閑、商業、工作等功能為一體,類似于在海上建造人工島,亦與某些海岸延伸工程及圍海開墾工程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艘城市型游船的建造也必將為將來人們在海洋建造人工島提供科技經驗和實際支持。[4]

④向現代化進展:將來與土木工程有關的各種工程施工、材料使用、抗震分析、科學研究等方面都會實行信息化、智能化,土木人將會帶給人類更綠色與安全的生活工作環境。

二、土木工程基本材料

土木工程構成三要素:材料、施工與理論。土木工程材料分為:①無機材料如鋼材、水泥等;②有機材料:磚石、木材、瀝青;③復合材料:混凝土、鋼玻璃等。材料是在土木工程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工程造價、工程質量與材料的造價與質量密不可分,土木工程材料的發展方向也帶動著未來建筑業的進步與發展趨勢。未來土木工程材料將具有高強度、重量輕、多功能、環保綠色等特點。

三、土木基本工程

土木工程包括基礎工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橋梁工程等。

1.基礎工程:

基礎工程是地基與基礎的統稱。地基是承載建筑物重荷的地層,包括天然和人工兩種類型地基;基礎是傳遞負荷到地基上的下部結構。分為淺基礎與深基礎?;A工程是建筑物的根本,隱蔽,位于地下,造價高,工期長,作用重大,不能補救,所以對基礎工程的要求高,一般其造價占總造價的25%-30%,工期占總工期的30%左右,要確保萬無一失,不能失敗。

(1)深基礎:是將承載的建筑物負荷集中傳遞到地基深層的基礎,具有置埋深、承重集中的特點,分為沉井、地下連續墻、樁基礎等三種類型。

(2)淺基礎:是指掩埋深度4米左右的基礎。是通過擴散分布的方式把建筑物荷載傳遞于基礎底面的淺層。有兩種分類方法,一種是按鋼度分類,一種是按照結構分類。[5]其中按鋼度強弱分為柔性基礎與鋼性基礎,按結構類型分為箱形基礎、片筏基礎和柱下基礎三種。

基礎工程章節的學習要點是掌握如何減輕淺基礎不均勻沉降的措施。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建筑因素:a.建筑物的體型、高度、墻體布置符合要求;b. 設計沉降縫以增強調整不均勻沉降的能力。

②結構因素:a.降低或分散地基的附加壓;b.建筑物重量控制在一定范圍;c.盡量使用磚混結構。

③施工因素:不要破壞地基原結構,注意科學進行施工程序。[6]

2.建筑工程:

(1)建筑分類:①按功能分:民用建筑、工業建筑;②按結構分:磚木、磚混、鋼筋混凝土結構等;③按高度分:底層(1-3層)、多層(4-8層)、高層(9-30層)、超高層(31層以上)建筑。

(2)建筑基本構成要素:墻、板、梁、柱、拱

(3)建筑的結構設計

①框架結構:即骨架結構,由梁和柱剛性連接,合理層數為15層以內,高與寬的比應為5~7。

②剪力墻結構體系:合理層數為30層以下,高與寬的4~5為宜。

③混合結構體系:如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等。

結構設計的目的要安全、經濟、實惠。設計步驟:a.確定結構類型;b.建立結構模型;c.計算結構荷載;d.計算構件內力;e.繪制施工圖紙。

3.道路工程:

(1)公路分級:由低到高分為五級:四級公路、三級公路、二級公路、一級公路、高速公路。其中高速公路的特點是行車速度快但交通事故少,物流便利、安全舒適。

(2)道路工程特點:①較建筑結構簡單;②工程受車輛重量及環境大氣影響大;③工程量大復雜;④耗資巨大。

(3)鐵路工程:客運和物資的轉運量最大的交通方式之一。時速高, 120~160km為中速。

4.橋梁工程:

橋梁按結構體系分為梁式橋、斜拉橋、拱橋、剛架橋(rigid frame bridge)、懸索橋(suspension bridge)、組合橋等。每種橋都有自己的特點,上承式拱橋特點:視野清晰,高度大;下承式拱橋特點:視野差,高度??;中承式特點:兼并上承式與下承式的特點。[7]懸索橋一般適用于跨度超過1000米的區域往往選擇懸索橋。橋身與橋墩的連接為剛性連接的稱為剛架橋,梁式橋的橋身與橋墩的連接為非剛性。

5.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屬于地下工程,指在山體內或地面修建的孔道橫斷面積大于2㎡的建筑物。施工方法:有明挖法、蓋挖法、掘進機法、盾構法、鉆爆法、沉管法、頂進法等。[8]

四、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

(1)基礎施工技術包括開挖技術、樁基施工、沉井施工、地下連續墻施工、錨桿擋墻施工技術等。

(2)結構施工技術包括砌筑工程、鋼筋混凝土工程、預應力混凝土工程等施工技術。

五、土木工程項目管理

(1)工程建設程序:項目建議→可行性研究→設計工作→建設準備→建設實施→竣工驗收→建設后評價。

(2)招標和投標:需要建設施工的單位招攬各個承包單位去參與競爭的活動叫招標,有意向承包該建設工程的施工單位參與承包競爭的活動叫投標。[9]通常較大項目的工程實施前都要進行項目的招投標,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體現了公平競爭原則,有助于提高工程質量,節約成本,綠色環保。

(3)施工程序:其中建設施工程序按以下步驟進行:a.通過投標承接施工任務;b.簽訂施工合同;c.撰寫提交施工報告;d.開始施工;e.竣工驗收

(4)施工監理:在一項工程建設過程中通常分為三方:甲方、乙方和丙方,分別對應建設方(業主)、施工方和監理方。有些項目需要實行強制監理,如國家和政府投資興建的重點項目或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的項目,大、中型項目、某些外資捐款項目等。

總結

《土木工程概論》概括講述了土木工程涉及的各個方面的內容,本文只是自己學完之后用自己的話的簡單總結,土承天下 木載蒼穹, “土木”只有簡單的兩個字,涵蓋了太多的知識,充滿了太多的未知與神秘,對我們來說像大海一樣遙不可及,要精通的土木工程專業知識還有遙遠的路要走,但是有志者事竟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熱愛自己的專業,努力學習,講究方法,全面發展,就能成為一名建設天下的土木英才。

參考文獻:

[1]《土木系統工程》機械工業出版社

[2]《土木建筑工程概論》王繼明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3]《INTROD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土木建筑文獻檢索與利用》肖友瑟主編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5]《土木工程學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土木工程學報編輯部

[6]《土木工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科學出版社

[7]《土木工程概論》上海交通出版社

[8]《土木工程》(英)斯科特(Scott,J.S.)撰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9]《土木工程總論》丁大鈞,蔣永生編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工程材料概論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設計要點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大規模的環境建設使我國資源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作為一種新的建筑理念,綠色建筑是解決傳統建筑在建造、使用過程中多污染、高能耗的有效途徑。

1 人居發展問題

當前的建筑多是水泥鋼筋結構,建筑材料耗能高,室內環境基本靠消耗額外的能源來維持,需要耗費大量的電能與其他能源。一些房地產項目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要,增設了一些不必要的建筑環節,雖然達到了一定的美化效果,但同時也耗費了許多建筑材料。此外,很多城市中的建筑都流行用玻璃作為外墻,不僅使建筑能耗增加,同時也造成了光污染。

2 綠色建筑的發展背景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師保羅•索勒瑞首次將生態與建筑合稱為“生態建筑”,即“綠色建筑”。在1992年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與會者第一次比較明確地提出“綠色建筑”的概念。1998年,美國出臺了LEED綠色建筑認證標準。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也相繼于1996年、1999年推出自己的標準,1998中國出臺了具有中國國情的綠色建筑定義—簡單地概括,就是“四節一環保”: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外加環保和減少環境污染。

3 綠色建筑的概念與內涵

綠色建筑指的是建筑建造、設計及使用中充分考慮環保的要求,將建筑物和能源、環保、高新科技等緊密結合在一起,在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的同時,有效滿足各種使用功能,并創造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生活和工作空間。

綠色建筑的基本內涵是:盡可能地使資源得以最合理、最大限度的利用,采用的建筑材料對環境污染小,并可以循環利用,且周圍環境能與之和諧統一,相互依存的建筑模式[1]。主要有三個方面的體現:①綠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各個環節都能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對周圍環境盡量不產生或少產生不利的影響;②綠色建筑是一個可以提供舒適、健康、安全的工作、居住及活動空間的建筑;③綠色建筑本身在外觀和內在使用方面都能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成為自然生態系統的一個有機部分,綠色建筑的使用者應具有一定的綠色意識。

4 綠色建筑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綠色建筑作為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具有以下可持續發展特征:①建筑坐落的地理條件,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的物質,地溫適宜,地磁適中,地下水純凈,從建筑與自然環境關系的角度來看,綠色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融為一體,和諧相處,對周圍的環境不產生或少產生不良影響;②綠色建筑根據所處的環境,充分利用天然、再生資源,達到減少污染又節能的目的;③從建筑設計的角度來看,綠色建筑是一種開放式的設計,建筑內部和外部采取有效的連通方式,能對氣候的變化自動進行自適應調節;④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綠色建筑全面節約資源,建筑的發展以最小的資源和生態位代價,在廣泛的領域獲得最大的利益,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針對當前我國面臨資源短缺的嚴峻形勢,要建立節約型社會,必須加大發展綠色建筑的力度。

5 綠色建筑的設計要點與建設原則

對綠色建筑的衡量標準與理解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發展的,但其設計要點與建設原則應始終遵循其在自然界、人類之間的中介地位。其設計要點主要有以下幾點:①考慮可持續發展要求,建筑要留有一定的余地,減少建筑與建筑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節約資源,使建筑隨著科學的發展,有足夠的面積以備將來發展[2]。②要尊重自然環境,優化設計,提高建筑的環境物理條件。要調研設計地段的各種氣候條件,充分考慮建筑場地的朝向、地勢地貌、定位及布局等;評價陰影范圍、引導空氣流動;順應自然環境并保護環境;利用自然資源,再生資源。③保護植被與土地,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態環境,確保一定的綠化覆蓋率,盡可能利用當地技術、環境材料,形成當代鄉土建筑。④ 增強自然環境與使用者之間的聯系,建筑物作為聯系使用者與自然環境的中介,應盡可能多地將自然的元素引到使用者身邊,這是生態設計原則的一個重要體現。

根據綠色建筑的內涵與特征,綠色建筑的建設原則大體上可以分為:①資源經濟與較低費用原則;②傳統特色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原則;③全壽命設計原則;④宜人性原則;⑤靈活性原則;⑥環境科學與建筑理論相融合原則。

6 綠色建筑的評價

綠色建筑評價以建筑群或建筑單體為對象,采用指標體系。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是指按定義對綠色建筑性能的一種完整表述,它可用于評價已建成的建筑物與按定義的綠色建筑相比在性能上的差異[3]。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又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地與室外環境、室內環境質量與運營管理六類指標組成。每類指標包括一般項、優選項和控制項??刂祈検蔷G色建筑的必備條件;一般項與優選項是劃分綠色建筑等級的可選條件。

7 廣西的綠色建筑發展之路

針對廣西的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廣西實際建筑情況,廣西發展綠色建筑的對策主要有:

① 因地制宜發展綠色建筑

不管在鄉村還是城市,廣西各地區的地形地貌、水域河流及地表植被差異很大,因此需要因地制宜進行綠色建筑建設,合理開發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不可以照搬某個地區的成功的建筑模式,而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在城市綠色建筑的建設中,首先要從根本上理解該地區所處環境的自然過程,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條件,使自然系統與人工系統和諧統一。

② 利用高科技成果,加快發展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它的發展不僅需要觀念上的改變,還需要在建筑技術、材料、設備、工藝等各方面加以創新,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及網絡技術等現代設計思想為綠色建筑的建設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

③ 借鑒廣西傳統民居的成功做法

廣西有很多傳統建筑到處都存在著“綠色”的影子,如傳統民居在朝向、選址、空間組合、平面布局、構造處理及建筑用材等方面,處處體現出人們利用自然、適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建筑理念,以最靈巧簡潔且經濟的方式創造建筑環境的綠色建筑思想與經驗。另外,廣西的一些傳統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及構造具有良好的環境性能。

參考文獻:

[1]張勤.推行綠色建筑,建設生態城市[J]. 今日國土,2005 (9) : 34 - 35.

[2]仇保興. 發展節能與綠色建筑刻不容緩[J]. 建筑技術,2005(3): 38-39.

[3]劉煜. 國際綠色生態建筑評價方法介紹與分析[J]. 建筑學報,

2003 (3): 58 -60

工程材料概論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設計管理;概念范圍;方法

0引言

日本《設計管理》一書中對設計管理的定義是:“設計管理是為圖謀設計部門活動的效率化而將設計部門的業務進行體系化、組織化、制度化等方面的管理”。[1]

通俗來說,管理就是管轄和處理,即管人與理事。表現為對共同活動的協調、組織、控制、指揮等的綜合作用;管理的對象既包括物、也包括人。有效的管理應該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時盡其效;其目的主要是通過協調他人的活動來收到預期效果。

1設計管理的起源

1.1中國古代的設計管理

在我國,古人在實踐中運用設計管理思想的例子不勝枚舉。在古人成功的實踐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設計管理思想。

古代岷江水源旺盛,岷江洪水無法控制,流域各縣更是深受其害。戰國初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治水的基礎上,率領民眾基本完成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都江堰的三大主體工程和120個附屬渠堰工程形成了一個相互聯結的有機體。“魚嘴”分水工程、“飛沙堰”分洪排水工程、“寶瓶口”引水工程相輔相成,獲得了任何一項單獨工程都不可能取得的效應。盡管都江堰工程是在兩千多年前實現的,但它的規劃、設計和施工的科學水平和創見,和今天的設計管理思想來比也毫不遜色。

1.2英國的設計管理

1960年,Dorothy Goslett撰寫的《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of Design》是英國第一部對設計活動管理進行較為系統闡述的專著。書中對如何搭建、注冊和經營設計事務所,如何報價和計算設計費,以及如何與客戶溝通等進行了闡述。為英國設計管理理論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1965年,英國政府首次頒發了設計管理大獎(Presidential Awards for Design Management)。由此,設計管理(Design Management)這個名稱被正式提出。

1966年,Michael farr在《設計管理》一書中提到“設計管理的功能是界定設計問題、尋找最適合的設計師、創造一種環境并使他們在既定的時間和預算內解決問題”。Farr的設計管理基本點在設計項目的具體操作過程上,代表了當時流行的以設計為導向的設計管理觀點。

1.3日本及其他國家的設計管理

在亞洲,為參與國際大市場的競爭,1957年,日本能率協會同20家企業的設計部門主管,歷經2年編寫了《設計管理》一書。日本設計管理屬于效率型,注重的是整體過程的有效性。此后,美國、芬蘭、澳大利亞等國和我國臺灣地區也相繼開始了設計管理實踐與理論研究。美國設計管理屬于創新型,注重的是設計價值的最大化;臺灣設計管理屬于實務型,注重的是低成本。

2設計管理的功能

設計管理是指對藝術設計活動過程中的相關資源(人員、資金、政策)進行合理轉化和整體控制。是“一個事物的標準或特征行為,尤真是系統、機關或動植物的某一部分的行為”,或是“在工作或行動中需要的特殊任務。”設計管理在組織設計行為中起了核心作用,因為設計管理能有效地保證公司設計足夠的配置;調節公司各設計領域;提高設計方法,技術和綜合設計資源;培訓設計人員,以保證他們在生產發展中全力地參與。下圖列舉了設計管理的功能。

3設計管理的含義

設計管理是以設計活動為對象,進行整體和系統的資源轉化與調控的過程。藝術設計活動是設計者根據設計標的物的結構和功能要求,提供一種系統的預想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動態過程。設計管理是實現設計的藝術、文化、社會、商業價值的工具。

設計管理是一個非常復雜而又廣泛的概念。一般來說,包括兩個層次,即戰略性的設計管理和功能性的設計管理。戰略性的設計管理是指在戰略的高度上,將設計作為企業運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企業的各項活動貫注相應的企業設計理念,并進行相應的指導。功能性的設計管理是確保企業具有一個運轉良好的設計部門,作為企業在設計方面的智囊,并實施具體的設計任務。

4設計管理的范圍和內容

1984年,Topalian將設計管理分成:設計項目管理(較低層次,帶來短期行為)、設計策略管理(較高層次,帶來長期行為)。1989年,Chung提出三個層次:操作層次的設計項目管理、戰術層次的設計組織管理、策略層次的設計創新管理。美國設計管理高級教程把設計管理分為:設計策略管理、設計項目管理、設計執行進程的管理。

近幾年,計劃、組織、監督及控制這4個管理的功能己被廣泛地接受了。然而,根據管理水平的不同,每個功能的重要性會與其他的不同。舉例來說,計劃是高級管理的主要工作,組織其次,監督及控制在最后,因為它們提供了全方位的組織工作,長期的計劃在這個管理水平上是最基本的;相反,監督和控制在較低水平的管理中是重點,因為它們主要是一些特殊的工作,在這個水平上,計劃是短期的,只需少數工人且影響范圍有限,組織則不太重要了。設計管理過程如下圖所示:

參考文獻:

[1] 劉國余.設計管理[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48,7582.

上一篇:建筑工程認識論文下一篇:工程項目組織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