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設計專業技術工作總結范文

2023-07-28

設計專業技術工作總結范文第1篇

在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中, 一些前沿高職院校正探索推行的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 是新教育改革形勢下專業人才培養的新途徑, 在工作室模式下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 以工作室為專業教育的載體, 建立實戰的職場環境, 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職業需求訊息, 對學生專業技能的鍛煉和職業實踐能力的磨煉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工作室”一詞最早起源于德國, “工作室”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將職業教育的重視與企業需要結合起來, 以工作室為載體, 培養專業化的企業需要的發展型人才, 最終到達滿足企業的需求和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雙贏局面。結合高職院校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所具有優勢, 針對廣安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探索性的提出校企共建專業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 為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探尋新的突破口。

一、以工作室為載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

(一) 學習的內容是工作, 工作的過程是學習

以工作室為載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教學環境, 將企業的項目和教學內容結合, 是解決課堂教學與社會實際脫節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改革模式。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學習的內容是工作, 工作的過程是學習”, 在真實的商業項目帶動下, 企業將設計或制造的項目任務直接引進工作室, 組建、訓練并打造一個專業的學生團隊來完成項目任務, 讓學生的學習能置身行業發展的職業化之中, 在工作過程中不斷豐富完善的自身經驗, 親自體驗結構完整的工作流程, 積累做項目的專業知識, 技能和經驗。在工作任務的過程, 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同時也完成了教學目標。

(二) “學”為做什么, “教”為怎么做

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建立工作室, 合理利用社會資源, 引進企業提供各類專業設備, 建設和打造符合市場需要的工作環境。同時推行專業教師和企業專家角色互換機制, 各工作室根據各自企業的市場需要自主選擇項目進行教學安排, 做到學為做什么, 教為怎么做。首先, 對于學生來說, 建立工作室, 給予了學生適合自身專業特點、實習實訓的良好環境, 在有限的空間內提供了更豐富的教學資源, 對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技能的氛圍, 動員效果非常明顯。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 工作室制教學的特點是能讓學生在工作室的環境中體驗企業文化, 通過公司化的運作流程, 體驗整個產品從設計到生產過程的完整性后, 更多的、更直接的接觸市場, 了解社會和企業的需求, 以提高學生自身的專業水平和加強他們的就業社會實踐能力的信心。其次, 對于專業教師來說, 工作室的建立將打破傳統教學安排的平均主義, 推行專業教師與企業專家互換機制, 引進企業專家進入工作室實踐教學的同時, 也定向輸送專業教師深入企業頂崗鍛煉, 并建立利益激勵和約束機制, 有利于培養專業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個人特長發揮, 形成教學責任和市場營銷的概念意識。第三, 對于企業來說, 工作室的人力和智力資源在企業的應用中達到人才儲備, 又為企業提供了實訓生產基地, 節約生產成本, 同時還能利用高校的特殊平臺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更好的創造效益。

(三) 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中的運用

我們擬建的專業工作室的設置, 是根據目前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的主要就業崗位設計, 結合廣告、裝飾設計行業的特色, 引入知名的廣告設計公司、室內設計公司和文化傳媒公司進入高職院校成立工作室。在組織一個專業團隊領導, 骨干教師, 業務專家為核心, 以教學、科研、生產為目的師資創研團隊, 同時也形成工作室的管理團隊, 以各企業內部組織形式和人才需要進行相應崗位設置, 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 學生自主選擇申請, 經考核同意進入工作室后, 即擔任工作室內固定崗位, 成為工作室員工, 根據企業規范管理流程, 從事工作室崗位的各項相關工作。在各專業工作室中, 以大三學生作為主要的技術人員承接項目, 通過完成項目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 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工作室運行期間, 大一、大二學生可作為大三學生的“助手”, 完成一些輔助工作, 從由實習生過渡到正式員工的鍛煉過程, 逐步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通過工作室的不斷運作過程, 從中挑選綜合素質高的高年級學生擔任工作室中層領導, 作為指導教師的助手, 負責二級項目的管理工作。這個操作模式形成的工作室, 是為學生從大一至大三的良性循環, 使學生在工作室崗位工作過程中實現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蛻變過程。

二、廣安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建設的思考

(一) 依托學校文化建設成果優勢

廣安職業技術學院在示范高職院校建設期間, 秉承“思源追尋致遠”的校訓, 形成了“以文化人、文而化之、行而致遠”的校園文化建設思路, 確立了“文化為學生可持續職業發展奠基”的建設理念, 構建了高職學生基本素養、職業通用素養和特定專業素養的綜合素養基本框架, 用以指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學院打造了校園環境、課程教育、文化活動、實習實訓和職場就業聯動共育的校園文化建設五大載體, 讓文化伴隨學生入學到入職全過程, 為實現“五元”特色文化有效互動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建設目標搭建了文化建設的實踐平臺, 同時也為工作室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指導理論依據。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經過近十年的發展, 已初具規模, 現有廣告設計與制作、裝潢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動漫設計與制作、美術教育、寶玉石鑒定與加工技術6個專業, 在校學生突破800人。這對于廣安及周邊地市藝術設計專業人才, 長期供不應求且留不住的企業而言, 是非常具有潛力和誘惑力的人才資源儲備庫。學院與中央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等藝術院校深入合作, 成立了廣安茂林文化藝術中心, 相繼建設了思源文創中心、校園文化產品設計工作室, 與中科院合作建設了3D打印創新實驗室, 與本地廣告裝飾行業龍頭企業簽訂了長期的戰略協議, 建立校外實訓基地, 深度實施校企合作, 多渠道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同時也長期關注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鼓勵學生積極創業, 先后指導學生創辦了廣安漢唐風廣告設計有限公司、廣安非魚環境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廣安德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都多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實體企業, 在行內和市場反響較好, 同時也為各學院專業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習實訓機會和就業崗位。

(二) 創新工作室管理模式

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以工作室為空間依托, 以專業教師和企業專家為主體, 以承接和完成技術項目為主要任務。工作室還為專業教師和學生提供了開放的學習環境, 學生通過自主選擇進入的工作室, 運用學徒和團隊培養模式, 理論課程與教學實踐的交替貫通, 縱向與橫向的互相滲透, 理論知識、專業能力的逐步形成, 將教學體系有機結合在一起, 實現高品質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先期由藝術學院牽頭, 藝術中心、教務處等部門協助與企業共同籌建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 以統籌所有專業工作室的運營管理辦公室, 制定完善工作室制度體系, 針對每個工作室的建設、管理、績效考核、獎懲等進行細化的方面, 而每個工作室培養目標, 教學管理制度, 績效考核制度, 學生 (員工) 管理系統加以改進和修訂, 基于工作室人員的培訓模式實施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學生確認進入工作室后要簽訂工作協議, 遵守工作室的所有規章制度, 學生在工作室完成項目期間隨著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高, 可由各工作室自行制定相應的標準發放薪酬以作激勵。各專業工作室以大三學生為主, 比例一般為6~9人, 采用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申報, 企業雙向選擇, 以確定工作室團隊的形成, 采用企業的經營管理機制。在工作室的執行情況, 實行業務運營模式, 按照勞動管理崗位的具體劃分安排工作室的成員的崗位。大一、大二年級的學生可以提前進工作室觀摩見習, 和大三的學生從操作人員就開始結對幫帶, 形成工作室人才培養運作從大一至大三的良性循環。

(三) 推進工作室和師資團隊建設的職業化

職業化的工作環境和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是達到工作室達到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學院和企業為每個工作室都配備固定的工作場地和指導老師。企業方需要增加對工作室的硬件投資, 為工作室配備必要的設備, 如電腦, 掃描儀, 打印機, 投影機, 電話, 音響, 網絡, 辦公家具等工作設備, 確保工作室的信息資源, 財務數據和其他資源通暢無阻。學院積極引導所有的工作室加強合作, 共同承擔項目, 以提高整體的實力。

工作室指導教師實行教學資格準入制度, 推行專業教師與企業專家交流機制, 聘請行業專家、能工巧匠、企業高層經營管理人員作為專業指導委員會的建設或專業顧問, 引進企業專家進入工作室指導師生實踐教學, 同時也定向選派專業教師深入企業頂崗鍛煉, 讓教師掌握一定的企業實際項目完成經驗, 并具有項目指導能力。

(四) 注重工作室過程和結果的教學評價方式

在專業工作室里作為一個團隊來完成相應的項目任務, 在對學生的考核中, 重點突出企業的考核標準來考核學生的任務過程和完成質量, 最終采用作品展示方式, 將學生完成的作品集中展示, 采取團隊成員間進行工作態度上的互評, 不同的工作室之間的敬業精神和專業能力考核, 采用“學生自評, 互評團隊, 老師評語, 市場反饋”的方針, 注重培養學生學會自己表達作品的設計理念和分享設計的內涵, 感受和體驗工作室制的團隊合作精髓。

三、當前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中需要克服的問題

(一) 單方面追求項目利益, 與教學目標相偏離

建立在學院的工作室, 將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創造真正的商業項目的實踐平臺, 在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的同時, 也實現學院的教學實踐能力人才的培養。但現在的工作室教學模式還處于探索階段, 運營和管理經驗不夠成熟, 需要我們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 要避免單方面的以追求經濟利益為目標, 成為企業填補資金缺口的途徑, 從而偏離教學目標。

(二) 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難以引進資源

我院藝術設計專業發展目前的勢頭不錯, 但同行業發展和技術要求的標準相對滯后了一些, 專業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積極性不高, 企業出于投資風險的考慮可能不愿意與高校深度合作, 或者不愿向學校派遣高級技術人員作為工作室的指導教師。這使得工作室遠遠不能得到的財力支持, 以及缺乏項目的合作, 校企合作的實質性不強, 導致專業工作室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受限。

在探索專業工作室為載體的教學與實踐活動中, 我們將實現學生的專業知識、實踐技能、職業素質合理化、目標化, 有效提高專業為產業服務的能力;同時實現教師隊伍的專業與職業雙向混合發展, 增加越來越多的業務和研究能力, 促進教師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提升, 提高教學團隊整體實力。

摘要:當前高職院校積極推行的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 是新教育改革形勢下專業人才培養的新途徑。在探索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為載體的教學與實踐活動中, 我們將實現學生的專業知識、實踐技能、職業素質合理化、目標化, 讓工作室真正建立在專業學生、高職院校以及企業三方共同合作交流的基礎上。

關鍵詞:人才培養,工作室,教學模式,專業技能

參考文獻

[1] 《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6]15號

[2] 周明星, 唐林偉.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緘默知識的習得與課程改革--以天津工程師范學院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J].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學報.2007.

[3] 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題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9.

設計專業技術工作總結范文第2篇

一、BIM協同

BIM協同設計在建造全過程中各參建方可以對模型信息不斷優化處理, 彼此之間信息傳遞精準而迅速, 使工程管理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從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到運維階段都可以實現精細化管理。未來建筑業需要的人才要對建筑全過程管理有整體掌握, 明確本專業在工程管理中應發揮的作用, 與哪些專業發生交集, 如何協同處理好管理工作。高?,F有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建筑業未來對人才能力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因此, 在培養模式中有必要注重基于BIM技術的協同設計理念的養成。

二、基于BIM技術跨專業畢業設計

學生來選擇或學生擬出設計題目后需征求指導教師的意見后開始進行畢業設計。一名教師指導多名學生, 教師為了能夠進行充分進行指導需要付出大量工作, 畢業設計完成后, 進入畢業設計答辯環節。一般由3-5名教師組成答辯小組, 每個學生依次進行答辯。答辯小組根據學生設計質量、能力、答辯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定, 給出評議意見。確定最終成績, 考核方式較為單一。

(一) 畢業設計團隊的組織形式

本文以工程造價專業和土木工程專業的協同組織為例, 根據實施的畢業設計項目需要來跨專業組隊, 分角色扮演的畢業設計組織形式:傳統的由一位指導教師指導多名學生畢業設計的形式轉變為以跨專業畢業設計團隊的形式, 跨專業指導團隊指導若干畢業設計團隊的組織形式。以某建設項目為例, 選取工程造價專業與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各8名, 由2名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加2名土木工程專業為原則組成4個團隊, 其中1個畢業團隊扮演招標單位或招標代理的角色, 負責編制招標文件和招標控制價, 另外3個小組扮演3個施工單位編制投標文件。教師指導團隊由1名造價專業的指導教師與2名工程技術指導教師組成, 對每個畢業設計團隊的學生進行專業技術指導, 并參與后期的評標工作。工程造價學生在項目進行中, 整理招投標文件, 擬定合同, 完成項目造價部分的內容, 從而, 各小組中的兩名造價學生可順利完成畢業設計;土木工程學生在項目進行中, 根據招標提出的要求, 各自進行項目方案的設計;其中, 包括了結構設計、建筑設計、施工管理等內容, 整理后即可完成畢業設計。以角色扮演來模擬了招投標真實場景的模式, 不同專業的學生分工協同工作來完成某個項目的招投標過程中, 如產生分歧、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彼此聽取各自的觀點, 這個過程將會使學生們印象深刻, 比課堂教學獲取的專業知識更有效率。學生在交流未達到統一認識時, 有時必須把一些知識教給隊友。按照這個理論來解釋, 跨專業協同組織的畢業設計比傳統畢設計的教學效果高20%。不同專業的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相互交流學習, 從而提高師資的專業水平。

(二) 畢業設計的項目設計

畢業設計的項目設計需要招標團隊的土木工程兩名學生提出設計要求, 分別完成結構設計和建筑設計, 并擬設出標準建筑模型, 招標團隊的兩名工程造價同學根據設計來補充要求, 并編制招標文件, 進行發布, 為其他充當施工單位的3個團隊提供需要的項目信息。其他三個團隊的土木工程同學將根據要求進行項目設計, 主要任務為 (1) 完成建筑信息模型 (BIM3D) 的設計; (2) 完成“建筑模型+造價”的BIM4D模型; (3) 完成“建筑模型+造價+進度”的BIM5D模型; (4) 完成施工方案比選和不同報價設計以及進度控制的經濟評價。團隊中一名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建模后把BIM模型引入到畢業設計中, 完成建筑設計說明達到畢業設計的要求。工程造價的學生通過設計完成“建筑模型+造價”的BIM4D模型, 即可達到畢業設計的要求;另外一名土木工程專業學生通過設計完成“建筑模型+造價+進度”的BIM5D模型來完成畢業設計, 培養學生對BIM概念的理解和BIM技術的運用能力。BIM技術的應用使學生在畢業設計中無需花很多時間計算工程量,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結構設計與建筑設計的方案設計中;集中在不同施工方案的比選中;集中在不同報價設計以及進度控制的經濟評價上。

(三) 畢業設計的成果

在跨專業聯合組織基于BIM技術的協同畢業設計后, 團隊中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生需要遞交招標文件, 投標文件, 包括基于建筑模型的場地布置、虛擬建造、動畫漫游等文件, 不同報價設計以及進度控制經濟評價報告;與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協同報告等。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撰寫基于BIM技術的結構設計說明書、建筑設計說明書, 在建筑設計說明書中要總結出協同設計的應用點, 還應包括各專業碰撞檢查和凈高檢查后針對設計出現的問題進行優化設計的說明, 對施工組織形式中協同的應用要進行總結。

(四) 畢業設計的考核體系

原畢業設計評價是先由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評價給出分數, 現場多位答辯指導老師評價的平均分, 將二次評價分數按照一定的百分比折算出最終的評價分數。由于畢業設計的題目間難易差別較大, 教師很難進行橫向比較, 做出客觀公平評價較難。在基于BIM技術的跨專業畢業設計中, 4個團隊的學生采取同一工程項目進行獨立的標書編制, 項目方案設計、BIM設計;經過評標環節, 由指導教師和校外專家組成評價小組根據評標文件的評價辦法來計算出綜合得分, 此分數占畢業設計總分數40%。該分數是團隊間橫向評比、指導教師和專家集體評議的結果, 能較為客觀地反映畢業設計成果質量。同時, 同一項目中, 可以存在不同的設計方案, 對其進行的BIM建模、施工組織模擬、BIM協同應用, 可反映出團隊協同能力。在畢業設計答辯中, 可以直觀展示畢業設計作品和畢業設計說明書。答辯分數占總分數的40%, 由指導教師和校外專家給出?;贐IM技術的跨專業畢業設計, 學生組成招投標團隊和項目方案設計團隊, 彼此之間存在許多需要協同的工作, 協同又是BIM技術的核心所在, 因此, 在畢業設計中協同應用說明報告中主要針對協同指標的評價, 占畢業設計總分數的20%。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畢業論文的成績評定為“結構設計或建筑設計+答辯成績+團隊協同評價”, 工程造價專業畢業設計成績評定為“招投標文件編寫+帶造價建筑模型 (BIM4D) +團隊協同評價”。

三、結語

基于BIM的跨專業畢業設計的價值在于能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所學專業在項目中如何發揮作用, 明確未來就業后在職業崗位上應做的工作, 了解本專業如何與其他專業協同完成工作任務。如何促進工程項目順利完成。達到了全面育人的效果, 同時提高了師資隊伍基于BIM技術協同設計方面的指導水平。

摘要:本文以工程造價和土木工程專業協同組織的畢業設計為例, 基于BIM技術協同的原則, 設計一個能激發學生樂于參與, 又能客觀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畢業設計, 并建立其考核體系。提高學生畢業設計的綜合水平, 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BIM,協同,跨專業畢業設計,考核體系

參考文獻

[1] 郝麗.BIM技術融入高校工程類專業教學的應用研究[J].土木工程信息技術, 2015, 7 (4) :108-111.

[2] 南錦順.BIM技術對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的啟示[J].時代金融, 2017 (35) :282-285.

設計專業技術工作總結范文第3篇

1 建筑裝飾專業的培養目標

隨著企業對人才不同層次梯隊建設的重視, 職業學校畢業生越來越受到歡迎, 那么學校的專業設置和專業培養目標的坐標方向, 與市場上所需人才的坐標方向是否吻合, 已迫切地提到各校的議事日程上。

職業學校專業培養目標的確定是否正確, 是否符合學生可持續發展和市場的需要, 關系到該專業乃至該校能否辦出特色, 能否以不變應市場萬變的立身之本。針對這一問題, 目前比較流行的觀點是:以培養專業動手操作的技術能力為目標, 即所謂的畢業后就能干活。不可否認, 過去技術人員的培養是“師傅帶徒弟”的模式現已淘汰, 技術人員的斷檔, 大學畢業生不愿服從具體操作工作的安排, 于是技術工人的來源就被定位在職業中專校的畢業生上。這就是所謂畢業后就能干活的培養目標賴以生成的市場根源。

筆者認為這一觀點未必很全面, 比如“汽車修理”、“烹飪”等專業, 必須畢業后就會修理汽車、就會做出美味佳肴, 即所謂會“干活”, 而有些專業未必需要會干具體的操作活, 如“建筑裝飾”專業。

大家知道, 建筑裝飾專業是以美化建筑室內外環境為主要目的, 是通過具體的專業設計人員的設計和技術施工, 使建筑的內外空間環境達到最科學最合理的規劃使用和藝術享受??梢娊ㄖb飾的完成, 需要通過設計和施工二道大的“工序”來完成, 而且裝飾的效果如何?是否符合客戶的要求?是否能創造一個實用而有藝術個性的建筑空間?這些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第一道“工序”——設計, 有了好的設計, 精湛技術的實施才有它的載體, 才有它發揮的平臺??梢姛o論是大學生還是中專生, 學好建筑裝飾專業, 先要學好設計, 而設計必定是思維意識范疇的知識, 而非具體操作的技術工種, 即非具體的“干活”。那么技術是否就不重要呢?答案是否定的。

建筑裝飾的技術, 涉及的工種較繁雜, 行話為“金、木、水、火、土, 一行都不缺”, 它包括瓦工、木工、水工、電工、漆工、焊工……涉及的工具就更為繁多。如果培養目標是“干活”, 那怎樣培養?難道是學完木工, 再學瓦工, 再學……即使是這樣, 學會的所謂技術也只能是皮毛, 完全不能與市場上木工、瓦工等匠人的技術水平相提并論。試想一位工程的項目經理, 面對熟練的木工工人和職業學校培養的技術工人, 他會選擇誰去完成某一木工工程的技術操作,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怎樣看待建筑裝飾專業的工種技術培養目標呢?這應是圍繞設計的具體建筑界面, 了解施工的項目及對應的施工技術要求和施工的工序, 且會統籌安排施工工序, 以達到“省工時、省材料、保安全、出效果”的施工目的??梢娛┕ぜ夹g的培養, 不是狹義上具體工種操作的培養, 而是整體技術概念和合理施工工序的安排意識的灌輸。

由以上可見, 設計思維與工種技術是相輔相成的, 沒有設計的工種技術操作是各自為政的大拼盤 (有些家庭裝飾的效果就是典型代表) , 沒有工種技術操作的設計是紙上談兵的空中樓閣??梢? 無論是什么層次的畢業生, 設計思維和工種技術的二道“工序”都要經歷, 只不過比重和深度不同而已。

明白了以上道理, 作為職業學校的建筑裝飾專業, 應使學生做到:第一, 應完全具有設計意識, 懂得設計并能參與方案設計, 能明辨設計方案的優劣;第二, 了解施工技術的具體工種, 判斷工種匠人手藝的差異, 能按設計要求, 科學安排施工工序, 達到整體工程監督的要求。這二點應是職業學校建筑裝飾專業培養學生的目標, 而不僅僅是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同時作為學校也應為畢業生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即重點培養學生設計思維意識, 這才是此專業的發展之源和學生今后發展的平臺, 技術在實際工作中會不斷提高, 而思維意識需在學生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

2 結語

總之, 職業學校建筑裝飾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以培養設計思維意識為主, 以廣義的施工技術培養為輔, 為企業培養合格的現場工程指導監督員為已任, 為學生今后的個人發展打下良好的思維基礎, 不是簡單的培養動手操作技術工人。確定這樣的目標培養, 既符合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也符合企業對人才的市場需求, 同時, 學生在校學什么, 發展什么, 畢業后干什么等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摘要:職業學校專業設置與專業培養目標的界定, 關系到該校及其畢業生在今后是否具有發展的空間, 同時也決定了畢業生是否能被市場所接受。一般認為職業學校的專業培養目標是動手操作的工種技術, 那么作為職業學校的新興專業——建筑裝飾, 它的專業培養目標是什么呢?

設計專業技術工作總結范文第4篇

1 數字技術的應用, 帶來了設計工作和學習的便利

1.1 數字技術的應用使設計諸多綜合因素在設計過程中得到了更好地把握

設計過程中能綜合空間、光影、時間、結構、工藝、技術、材料、經濟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比較分析,以最佳、最完善、最人性化的方案實現物化,使最終實現的物化得到理論上的可行性和經濟性的高度整合,同時也成為檢討設計的重要手段。

1.2 計算機工具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工作流程

鼠標、鍵盤、面對顯示屏,我們便可以開始工作。是我們的設計工作變得輕松自在,調整便利,存儲容易,攜帶輕便,傳遞快捷等等,再無需龐大的設計臺,成堆的顏料、以及型號、功能不一的畫筆。

1.3 數字技術的應用大大降低了設計師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設計精度和速度,降低了設計成本

同時計算機繪圖為畫面修改提供了可逆的操作方式??梢詭椭覀儽M可能地彌補錯誤,回到已完成任何一個設計步驟,從過程中的任意一點介入,通過增加新的或刪除舊命令來完成修改。

1.4 數字技術可以快速、靈活的為觀看物體提供多種視角

傳統的設計作品瀏覽,觀者是被動的。我們往往在揣摩著設計師傳達的意圖和概念。數字技術中的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生成一個能產生視、聽、觸等感受的可交互的、動態的世界,通過VR來體驗仿真的境界。在數字空間中設計師同觀者的交流變得更為直觀,更為親近。

1.5 INTERNET網絡的發展推動了世界信息的傳遞同時也推動了設計的發展,設計師可以在互聯網上交流、學習、成果展示,實現跨地域的團隊設計,這使設計的創作和學習更加自由,不再受地域的限制

2 數字技術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在設計學科中亦存在著負面效應

當傳統設計遭到前所未有的數字革命,一批批的設計師和學生紛紛棄“筆”從“鼠”。在數字技術縱多優勢面前臣服感慨。將傳統的創造性設計思維和審美也拋到九霄云外。

2.1 重表現輕設計

很多設計方案的招、投標變成了電腦效果圖的競賽;學生的專業設計在電腦效果表現上所花的時間大大超過設計方案構思的時間,缺失了人性化的創造性思維。

2.2 重結果輕過程

設計軟件功能的局限性和操作者的水平直接影響了設計構思,機械的操作電腦,扼殺了學生在方案構思過程中閃現的設計靈感。更有甚者有的學生利用計算機進行復制、下載、拼貼完成了眾多低水平的設計成果,真是不勘評說。

2.3 重電腦輕手繪

設計教學中,有些學生過分依賴電腦,狂熱的追求著計算機技術,而遠離了設計的本質,忽視了基本功的訓練,對設計徒手草圖的訓練和運用失去了應有的熱情,最終導致設計分析、思考、創作能力的喪失,使學生設計能力和素養降低。

2.4 重計算機課程教育輕專業設計課程教育,兩者不能有機的結合

高校開設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大多為講解設計軟件的基本操作,沒有和專業設計課程有機的結合。從而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應,使有的同學認為掌握了設計軟件的操作便掌握了設計的“秘訣”,夸大了數字技術在設計創作中的地位,從而使大量缺乏一定設計思維的作品在泛濫。

3 教與學的應對策略

設計是“思維形成的過程”。正確認識數字技術,明確自身定位,是當務之急。數字設計與傳統設計它們的出發點都是相同的,即:人是第一位的。計算機畢竟只是一個高效、便捷的工具,是設計的實現手段,設計的基礎應是設計者深厚的功底和完備的設計思想。正如我們了解的,大量成功的作品盡管完成在電腦上,但它大部分的價值是前期富有創意的手繪草圖。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為設計師提供了發揮才能的工具,但如果一味地依賴計算機將成為創造的羈絆。我們應該游走于數字設計和傳統設計之間,以開放的姿態迎接不斷涌現的新事物。

在專業設計教學中適度把握數字設計和傳統設計之間的關系,重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設計徒手草圖訓練則是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設計徒手草圖是一種圖示思維的設計方式,在一個設計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設計的開始階段,最初的設計意象是模糊的,不確定的,使用計算機操作則會扼殺了方案構思設計階段設計思維的模糊性和隨機性,亦不符合設計初始階段的設計思維方式及其設計的表達。徒手設計草圖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形象化思考、設計分析及方案評價能力,開拓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設計專業不是線性成功的專業,很多學生試圖尋找捷徑,強烈的捷徑思維,導致他們浮躁并有依賴心理,最終還是在原地徘徊。計算機設計軟件的學習要一步步的提高,不要怕重復,重復才能更好的進步。

高技術的確給設計及設計教學帶來了許多幫助,但電腦不是一切, 它無法替代我們的大腦,無法替代設計的創造性思維,電腦只能是我們進行設計的好幫手。

勒·柯布西埃說過“自由地畫,通過線條來理解體積的概念,構造表面形態……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細觀察,你將有所發現……最終靈感降臨”, 所以我們在設計教學中,應加強加強設計徒手草圖的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綜合的設計修養,才能使設計者產生更多的新構思和新創意。

摘要: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 給傳統的設計及其設計教學, 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壓力, 同時對藝術設計學科的專業設計教學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數字技術的應用, 帶來了設計工作和學習的便利, 同時亦存在著很多負面效應。在專業設計教學中需要適度把握數字設計和傳統設計之間的關系, 數字技術帶給設計及其教學的變革也勿庸置疑, 但無法替代設計的創造性思維, 電腦只能是我們進行設計的好幫手。我們要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綜合的設計修養, 這樣才能使設計者產生更多的新構思和新創意。

關鍵詞: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技術應用的便利,數字技術的負面效應,教與學的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

[1] 常懷生.環境心理學與室內設計 (第一版) [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0.

[2] 邵龍, 趙曉龍.走進人性化空間[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03, 8.

[3] 李國亭, 于全敬, 徐令彥, 等.數字化生存的地球村[M].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3, 1.

設計專業技術工作總結范文第5篇

本科畢業論文有幾個基本環節:選題、開題報告、實驗研究和論文寫作。本文從指導老師角度, 從這幾個環節闡述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的一些心得, 為提升生物技術專業本科學生的培養水平做初步的探索[1]。

1 選題

科學合理的選題是做好本科畢業論文的前提??紤]到對本科生培養的要求, 課題選擇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指導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和當前承擔的科研項目, 先初步指定一個方向。方向確定后, 讓學生開始查找和收集相關文獻資料,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科學文獻的查找方法, 開闊學生視野, 逐步形成對所做課題較清楚的認識。在學生明確方向并完成文獻消化的基礎上, 讓學生自己提出感興趣的題目, 指導老師和組內同學參與討論, 講理由擺道理。既要避免課題太簡單, 也要避免課題研究范圍過大, 研究內容太多, 超過本科生的實際。最終給每位同學選定題目要盡量保證課題難度合理, 工作量能與本科生畢業環節預定時間相匹配, 并能結合學生所學理論, 用畢業設計這個實踐來深化對理論的理解和應用認識, 讓學生得到最大程度的綜合訓練。

2 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明確做什么, 為什么做, 如何做和預期結果。即課題研究目的、背景情況、研究的主要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研究方法、技術路線、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難點、解決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預期目標等諸多內容。有些同學視開題報告為走過場, 不肯花費力氣和時間去寫, 這是錯誤的認識。通過開題報告細致書寫, 能很好的梳理學生的思路, 形成明確目標。在實驗實施過程中, 做到胸有成竹, 對每個階段和過程都有清晰的認識。另外一份好的開題報告, 也便于相關專家評價研究方案是否可行, 實驗設計是否有缺陷, 盡早發現問題, 免走彎路。

3 實驗研究

實驗研究是畢業論文的核心。通過實驗研究, 要讓學生形成好的科研習慣, 既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更要培養學生勤于思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科研能力。

3.1 規范實驗室操作行為, 培養良好的科學習慣

進入實驗室后, 指導老師利用一段時間, 對學生進行實驗室操作行為的規范教育。包括安全衛生規范、實驗試劑的管理和保存、儀器設備的使用和管理等幾個方面。務必使學生建立起按規章和要求進行實驗室活動的習慣。并在以后的實驗過程中, 及時糾正和示范。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實驗室行為和習慣, 不僅能保證他們自己的實驗順利進行, 也能為使用同一實驗室的其他同學創造良好的環境。

3.2 實驗過程中要求要嚴肅認真、實驗記錄真實詳盡

在實驗過程中, 指導老師要求學生要有嚴肅認真的態度, 準確的完成每一個實驗步驟, 絕不能疏忽大意, 避免操作失誤。建立實驗記錄寫作的規范要求, 實驗記錄的內容要包括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設計或方案、實驗時間、實驗材料、實驗方法、實驗過程、觀察指標、實驗結果和結果分析等。實驗記錄必須真實、及時、準確、完整, 防止漏記和隨意涂改;更不得偽造和編造數據。良好的實驗記錄習慣, 可以提高學生歸納分析能力, 培養嚴謹細致的科學作風, 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也便于指導教師對實驗過程的監督和實驗方案可能的修正。

3.3 定期檢查制度

建立組會制度, 指導教師每周組織學生一起開會, 聽取學生上周工作內容的總結報告, 檢查其工作進展, 并就遇到的問題與學生展開討論, 給出合理建議。同時要求學生也擬定下周工作計劃, 對其合理性和可行性給出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 及時了解學生實驗進展情況, 也可以通過個例的討論, 舉一反三, 強化學生對理論和實踐的認識。其次通過檢查, 可以不斷地規范實驗記錄的書寫, 養成良好的實驗記錄習慣。

4 論文寫作

畢業論文是對整個科學研究的描述和總結, 一篇科研論文寫作要求有良好的文字表達和對結果歸納分析能力, 并善于采用圖表等手段來反映研究成果。本科生沒有獨立完成過一篇科研論文, 初次寫這樣論文, 會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當然通過前期開題報告細致的寫作, 完成了題目選擇和資料收集, 就已經為畢業論文的書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如何組織材料和歸納分析結果還是一個困難的事情, 指導老師在學生論文正文撰寫前, 與學生探討行文思路并幫助學生擬定提綱。提綱是論文寫作的設計圖, 也是全文的框架, 起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結構的作用。提綱擬好后, 論文的起草有了初步依據, 在正文中加進必要材料予以擴充、使提綱充實和具體化。帶教中發現學生在描述結果的時候, 普遍不會使用圖表。因此需要針對性的講解, 什么樣的結果用什么樣的圖或表來表示, 以及作圖制表的軟件和方法。當學生論文初稿完成時候, 帶教老師更要進行嚴謹細致的修改, 使論文條理清晰、篇幅合理、結果忠于原始數據。

5 結語

畢業設計 (論文) 是本科教學最后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學生創新思維、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培養效果的全面檢驗;是學生從在校學習向社會工作過渡的一次專業技術和科學研究的具體實踐[2]。組織好畢業設計 (論文) 這一教學環節, 可以使學生融會貫通所學過的知識和技能, 掌握綜合運用于實際的方法, 以及培養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在帶教本科生的時候, 不僅要有嚴謹細致的作風, 還要根據不同課題選擇和學生差異采用靈活帶教方式、不斷積累教學經驗, 使培養的人才能更好的適應科研和生產實際的需要。

摘要:本科設計 (論文) 是本科教學最后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 本文從生物技術專業學生實際情況出發, 從畢業設計幾個基本環節進行探討和分析, 為提高本科畢業設計 (論文) 質量做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畢業論文,生物技術

參考文獻

[1] 陳憲永, 劉君華.重視本科畢業論文, 提高畢業論文質量[J].中華醫學與健康, 2005 (4) :85~87.

上一篇:體育專業技術工作總結下一篇: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