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質量技術論文范文

2024-03-21

質量技術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優質高效的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對城市繁榮、經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市政工程的質量保證是一個綜合過程,涉及設計施工和管理等每一個環節。本文闡述了市政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重要性,討論了當前市政工程質量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影響因素,提出了部分具體的質量控制措施,便于市政工程質量控制的管理。

【關鍵詞】市政工程;施工質量影響因素;項目質量控制

1.背景

城市改造步伐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而不斷地加快,我國市政工程的建設也越來越多。市政建設工程質量并非僅僅取決于施工環節,而是多的因素和環節綜臺作用的結果,如果把影響市政工程質量的相關影響因素作為變量,則市政建設工程的質量則是一組變量的函數,而并非僅僅是某個變量的函數。所以市政建設工程的質量如果沒有企業自控、專業監督和社會監理等各方面的質量監控是很難保證的。隨著城市市政工程建設步伐的加快,如何確保和控制工程質量,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將根據自己多年的工程經驗結合相關理論談談影響市政工程質量的因素以及如何對項目質量進行有效控制。

2.市政工程質量的影響因素

2.1人對市政工程質量的影響

管理施工和操作人員自身素質的好壞對工程質量的作用非常之大,員工素質對工程質量影響表現為工作質量。市政工程的設計,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技術及施工管理的主體都是人,其它的技術和設備只是按照人的意識去完成,因此項目的質量完全由人來決定,隨著現代工程建設技術的發展和設備的先進,很少會在技術和設備上出問題,因此最終的問題就歸結于相關工程人員。

2.2設備對市政工程質量的影響

現代的工程建設越來越依靠先進的工程設備了,而市政工程機械化程度尤其高。施工機械的好壞和工程人員能否有效使用對工程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施工機械設備一般不直接用于工程實體,因此對工程質量不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在工程方案的確定中,選用先進的、可靠的、適用的、符合技術要求的設備,對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帶有計量功能的設備,要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以滿足工程質量的要求。

2.3材料對市政工程質量的影響

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特別是對于市政工程,材料種類少、用量大,一種材料出現問題,就會對整個工程產生重大的影響。不合格的水泥是不能澆筑成合格的橋梁建筑,炒糊的瀝青混凝土是無法鋪成合格的路面。

2.4方法對市政工程質量的影響

工程項目整個建設周期內采取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措施、檢測手段和施工組織設計直接影響工程項目進度、質量、投資。制定施工方案時,必須結合工程實際綜合考慮,力求做到技術可行而且經濟合理。

2.5環境對市政工程質量的影響

影響工程項目質量的環境因素較多,有工程技術管理、勞動、人文環境等。環境因素對于工程質量的影響復雜多變,根據工程特點和具體的施工條件,結合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對影響質量的環境因素,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嚴加控制。同時由于市政工程自身的特殊性,外部的政治環境如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政治經濟形式、政府行為對市政工程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

3.市政項目的質量控制

4.1市政工程質量控制概述

建設項目的質量是決定工程成敗的關鍵,也是建設項目三大控制目標的重點。工程項目質量是國家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對工程的安全、使用、經濟、美觀等特性的綜合要求。工程項目一般都是按照合同條件承包建設的,是在合同環境下形成的。工程項目質量的具體內涵應包括以下3方面:程項目實體質量;功能使用價值;工作質量。

4.2工程項目質量控制

工程項目質量要求主要表現為項、目決策時的質量目標要求的工程合同、設計文件、技術規范規定的質量標準。工程項目質量控制就是為了保證達到工程合同規定的質量標準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工程項目質量控制按其實施者不同,包括三個方面:業主方面的質量控制、政府方面的質量控制、承包商方面的質量控制。市政工程項目質量是按照市政工程建設不卿字,經過工程建設系統各個階段而逐步形成的,其形成的系統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市政工程項目質量形成過程

由于市政工程項目本身的特點,使得通過上述過程形成的市政工程項目質量具有以下一些特點:主體的復雜性;影響質量的因素多;質量隱蔽性;質量波動大;終檢局限大;質量要受投資、進度的制約。

4.3項目質量控制措施

4.3.1提高工程人員的質量意識

施工人員質量意識一般不是一開始就很強,要逐級開展灌輸,使得復雜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為之接受。對質量的認識,經過多次循環質量意識才能深入人心。質量控制按其實施者不同,包括業主方面、政府方面和承建商方面等。人是直接參與工程建設的決策者、組織者、指揮者和操作者,所以人應作為控制的核心。避免人為的失誤,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人的責任感和質量觀,控制和保證項目的質量。

4.3.2材料及構配件的質量控制

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中之重。在工程施工中,對材料質量控制應著重于充分掌握材料信息,優選供貨廠家、合理組織材料供應,確保施工正常進行、合理地組織材料使用以及嚴把材料質量關。材料的質量控制要依據材料的質量標準,明確材料的質量性能。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質量標準,對材料的質量控制,就是要檢驗材料是不是符合質量標準。

4.3.2堅持實行質量預防和質量控制

預防為主,就是要分析在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質量問題的環節,采取預防措施,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原材料必須保質保量準時進入現場。施工前技術交底必須明確、詳細,防止出現違反規定的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的現象發生。質檢部門要有預見性地把容易出現質量事故和質量通病的施工環節變為重點控制、檢查部位。質檢部門的工作重點要放在工序控制上。

結語

施工技術和管理的局限性加上市政工程的特殊性,在工程施工中及工程投入使用后,出現的許多質量問題中有些結構性及構造性的病害等已經成為質量通病。這些質量問題往往是在施工中由于操作不規范,管理松懈,以及設計方面所引起的。實施質量控制任務的監理工工程師除了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正確理解和熟練運用合同條件中有關質量控制的條款,筆者參閱相關技術后認為,如果能開發和運用質量控制信息系統輔助質量控制的話對市政工程的質量控制將會有更多幫助。

參考文獻

[1]柳勇.抓好市政工程項目進度管理的幾點意見[J].當代建設,2003.

[2]倪員建.關于加強市政工程質量管理的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5.

[3] 倪員建.關于加強市政工程質量管理的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5.

[4]鄭玉懷.市政工程項目管理質量控制簡析[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

質量技術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林業工程;造林質量;提高路徑;技術因素;措施

林業是重要的基礎產業,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森林在凈化空氣、保護水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近年來我國有效發展林業資源,開展了廣泛的營造林工作,但普遍存在營造林質量不高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營造林質量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所以實際中要想提升營造林質量,就必需采取有效措施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控制?;诖?,將對營造林意義進行分析,并探討影響營造林質量的因素,最終探討提升營造林質量的措施。

一、造林在林業工程中的重大意義

(一)具有凈化環境的功能

森林具有凈化環境的功能,樹木能夠對空氣中粉塵進行吸收,同時在進行光合作用過程中樹木會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進而有效改善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F代化城市污染不僅僅是由工業污染構成的,還包括越來越嚴重的噪聲污染。對于森林資源來說,樹木能夠使這些污染得到有效緩解,進而實現保護人們生存環境的作用。

(二)具有沙漠治理的功能

土地沙漠化問題愈發嚴峻,人們不重視植物的保護,進而造成植物被破壞,并且沒有節制性的進行樹木砍伐。這種情況出現后,土地直接裸露,該地區就會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若發生大量降雨,就會有泥石流等嚴重自然災害出現。所以,積極開展營造林能夠實現對土壤的保護,并對水土流失形成預防。另外該區域的地下水資源也能夠得到保護,進而實現對環境的綠化。

(三)具有經濟效益的功能

造林涉及多種多樣的品種,不僅僅可對樹木進行種植,還能夠進行茶葉、果樹、各種藥材的種植,通過這種形式營造林可增加人們經濟收入。而產生的經濟收益又可進一步用于營造林,形成良性循環,保障林業資源的長期穩定發展。

二、影響造林質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造林基礎數據缺乏準確性

造林數據統計是林業發展中一項較為繁瑣的工作,但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通過了解當前林業工程不難發現,林業資源管理和統計還沒有實現數據的全面收集。例如,實際中存在工作不認真、工作態度散漫的情況,進而在林業檢查工作中有匯報虛假數據的問題;沒有認真對待林業管理工作,通過捏造隨意向林業部門報告需要整理的數據。

(二)造林管護的力度相對弱化

造林中營造林成果和數據種植質量息息相關,但人們對于數據日常管理工作卻缺乏應有重視,往往在栽種數據后就不再管理維護,在缺乏有效日常管理維護的情況下很多數據枯死。在日常林造林管理中,很多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枝葉修剪、施肥、澆水灌溉等。實際中如果沒有有效落實這些工作,那么就很難保證樹木的成活質量。

(三)造林的作業設計欠缺規范

實施規劃設計是所有大型林業工程建設的重要步驟,然而當前我國對于前期規劃設計還沒有形成深刻認識,在開展植樹造林過程中沒有對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考慮。在設計前應當全面進行植樹造林的工作數據收集,并通過有效處理和完善數據保證后期設計的進行。若前期沒有合理進行資料收集,那么設計和實際情況就會存在較大差異,若在沒有科學依據的情況下進行林業設計,那么就會出現林業結構不合理的情況,后期設計如同紙上談兵,最終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

(四)造林技術人員缺乏專業水準

造林管理的主力軍是基層林業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他們在推動營造林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當前一些部門營造林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不足,還沒有全面了解營造林工作。在具體林業的數目管理中沒有認真執行相關要求。實際中林業管理和農業管理會發生沖突,進而造成林業管理人員管制混亂的局面。在不合理管理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營造林質量降低的問題,進而出現病蟲害嚴重、林木成活率較低的情況。

三、造林質量提升的技術措施

(一)強調造林規劃的科學性

為了提高植樹造林質量,做好植樹造林規劃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能夠使植樹造林更加科學、合理的展開。應當綜合考慮環境的穩定、平衡發展,遵循植物繁衍規律和植樹造林的工作特點,選擇適合的樹種、種植方式等,為科學合理的進行苗木種植奠定基礎[

(二)嚴格管控植樹造林整地環節

造林前的整地工作是植樹造林的基礎性工作,是保證植樹造林成活率與植樹造林保存率的一項重要措施。這是因為科學合理的進行整地工作,改良土壤、保持水土,使之滿足樹木生長條件,那么種植樹苗,可以促使樹木良好的成長。當然,要想真正做好整地工作,滿足植樹造林需求,首先要對即將種植樹木的土地進行翻耕、耙耬、平整、鎮壓,徹底清除雜草、樹根等雜草。在此基礎上,還要注意做好滅鼠,也就是通過深翻來破壞老鼠的棲息地,消滅老鼠。

(三)嚴格把住造林苗木的質量關

造林苗木的質量至關重要,苗木栽植質量不佳,同樣會影響苗木生長狀況,最終勢必會影響植樹造林效果?;诖?,在提高植樹造林質量之際,還要注意改善苗木栽植質量。具體的做法是對即將栽植的苗木進行假植、澆水等處理,以此來保障樹苗有充足的水分和養分。在此基礎上,應當有效的應用樹穴挖掘的技術,也就是對樹穴的土壤予以松軟,提高土質肥力,以便在后續良好的栽種樹木,提高樹木的質量。

(四)促進林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原料林。大量種植速生豐產林和經濟林,提高了營造林的種植面積,提升了林木的附加經濟值和資源值。除此之外,著重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培育林業新品種,推動林業新發展。

(五)加大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力度

造林技術及人員是提升營造林質量的重要推動力量,針對當前技術及人員緊缺問題,我國還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現有工作人員的培訓,定期組織工作人員不斷補充其專業知識,提升其業務素養。應加大技術及人員方面的資金投入,提高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優化其工作環境。

(六)促進依法經營林業體制的形成

立法制度的不斷完善的背景下,有關林業的相關法律條文也逐漸得到明確的修改。在法律制度的系統內部,森林資源的保護也被置立于法律法規中,并受到一定的約束和保護。對于森林資源管理的具體辦法要深入研究,避免造林質量出現下降的情況,也要預防森林面積縮小、資源缺失以及環境惡化的情況發生。

結語

盡管我國現代經濟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但自然環境也遭到了一定的破壞,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環境問題,是現代人群十分關注的一項重要工作。森林是大自然的饋贈,有著良好的空氣凈化能力和沙塵防護能力,能夠起到良好的環境凈化效果,但近年來為了提高科技水平和經濟水平,人們對森林資源無節制的開發利用,也導致其遭到嚴重破壞,導致現有的森林資源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所以營造林工作的開展就顯得尤為重要,現代人群意識到森林重要性的同時,開展了一定的工作,對森林資源進行良好的保護和改善,也使森林在消耗的同時逐漸恢復。

參考文獻

[1]  王存憲.森林植物檢疫與林業可持續發展關系初探[J].現代園藝,2019,42(23):206.

[2]  謝早桂.提高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建議[J].現代園藝,2019,42(23):200.

[3]  李麗.提高營造林質量的技術管理措施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9(23):132.

[4]  董瀛謙,李娟,潘佳亮,朱寧波,姜雄,宋玉雙.我國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發生動態分析[J].植物檢疫,2019,33(06):15.

[5]  仁增康珠.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J].農家參謀,2019(22):136.

質量技術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隨著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產品質量檢驗是保證我國食品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產品種類逐漸增多在極大的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市場經濟的隨意性和競爭性,商家為了提高經濟收益,忽略了產品的質量,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因此,產品質量檢驗至關重要。本文就產品質量檢驗在質量技術監督中的作用進行簡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引起讀者的共鳴。

關鍵詞:產品質量檢驗;質量技術監督;措施

就目前來看,我國社會改革逐漸的加劇,市場的管理也逐漸的提上了日程。產品質量檢驗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越來越重要,不僅提高了我國產品的質量還有效的保證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由于我國產品質量檢驗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因此,還要積極的學習國外先進的經驗和方法,并且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保證我國產品質量檢驗技術的提高。下面筆者對其進行簡要的分析,希望對其產品質量檢驗技術和我國產品質量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幫助。

1 質量技術監督的功能

質量技術監督是以法律法規為準繩,以標準為依據,以技術檢驗、計量檢測為手段,對產品質量進行規范和監督管理的行政活動。具體體現在:(1)質量技術監督是實現社會化、集約化生產的重要技術基礎。隨著資源的優化配置,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生產規模越來越大,技術要求越來越嚴,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生產協作越來越廣。要把數十家、數百家企業生產的數以千計、萬計的零部件,成功有效地組裝成一件件高效能高質量的整機產品,關鍵是要靠技術上的高度統一和協調,使用統一技術標準,要靠科學的管理。質量技術監督承擔著標準化、質量和計量方面的工作,可以為企業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提供基本的技術依據,并提供統一協調的技術參數和統一可靠的量值,從而保證產品的整體質量性能,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2)質量技術監督是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技術保障。無論開展哪種科學研究,都需要對有關量值進行精密的計算和測量。研究的項目越高精尖,要求測量的精度越高。搞好計量,保證量值統一,提供精度很高的計量器具,就能為科學研究提供可靠的測量技術手段,保證科學研究的順利進行。除了對科學研究的計量工作提供技術支撐,質量技術監督的標準化工作還是總結和推廣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徑。通過對各個領域的科學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和提高,并加以規范,制定為標準,企業可以依據這些標準進行產品開發,形成新的產業,使科研成果得到推廣和應用。

2 產品質量檢驗的功能

產品質量檢驗是目前我國必須著重發展的重要方面,產品質量檢驗主要就是利用某種方法和手段來對產品的質量進行有效的檢測,然后將測定的結果同相關數據進行有效的對比,進而對不同產品做出合格和不合格的判斷,保證產品的質量和水平。產品的質量檢測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功能:(1)監督功能。監督功能是產品質量檢測的首要功能,在進行產品檢測的時,主要就是對產品質量進行嚴格的審查。產品質量檢測是依據相關的法律和技術,嚴格的按照產品質量標準來衡量質量檢測的成果,對產品的性能進行必要的判斷。產品質量檢驗的判斷標準是產品流向市場的重要的依據,也是企業質量狀況的真實的反應。產品質量檢驗的監督功能是其主要的功能,是產品;流入市場之前的重要的保障。(2)把關功能。產品質量檢驗除了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之外,還能夠對產品的生產進行嚴格的把關。在產品進行生產之前,產品質量檢驗從原材料開始,一直到產品生產的階段,對每一道程序都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把關,防止不合格的產品進入到下一個程序而引起的問題,提高每道生產程序的質量,進一步保證產品的生產。(3)預防功能。在進行產品生產的過程中,還可以對產品的材料和制作工序以及對產品進行抽樣檢驗,有效及時的發現,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等問題,提高產品的質量,為產品質量的監控提供有效的依據和保障,并且還要進行相關的記錄,這樣不僅會提高產品的生產質量還能夠對其日后的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4)產品質量檢驗還具有反饋功能。在進行產品質量檢驗的過程中,通過對產品數據進行相應的記錄,經過大量的分析和調查,將產品的檢查的結果及時的上交到企業的質量管理部門,這樣對又問題的產品能夠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方便對進行質量改進措施,進而提高產品的質量,保證我國市場的健康有序的發展和經濟的穩定增長,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3 產品質量檢驗在質量技術監督中的作用

3.1 產品質量檢驗是質量技術監督的技術基礎。產品質量檢驗是檢驗產品質量的,而質量技術監督是監督質量技術的,既然監督產品的質量,自然要以產品質量檢驗的結果作為依據。法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每年會依據國家下達的監督檢查計劃,對生產企業生產的各類產品進行抽樣檢驗,從而做出定性的判斷,繼而反饋給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采取相應措施,推進企業的質量改進,達到提高產品的質量的目的。從這個流程看,質量技術監督的依據之一就是產品質量檢驗,產品質量檢驗工作的有效性,是質量技術監督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

3.2 產品質量檢驗為質量技術監督提供“報告”。法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通過大量檢驗所獲得檢驗數據和技術信息,經過歸納、總結,上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使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及時掌握市場質量動態,了解產品的信息,方便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作出適當調整,能始終有效開展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法定產品質量技術檢驗機構是國家質檢總局、行業主管部門對通過計量檢定的技術機構給予產品質量檢驗能力的授權,成為法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加強法定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的審批就要做到:加強實驗室認證認可機構的管理和計量監督機構的管理,使這些組織按照法定的程序、內容、條件,嚴格進行。杜絕拉關系、講人情,工作敷衍了事。真正做好法定檢驗機構的入口把關。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產品質量檢驗在質量技術監督中的作用顯著,其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還是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現階段提高產品質量檢測的技術和水平,加大技術和資金的投入,是我國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并且,還要提高質量檢測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產品質量檢驗的全面提升和進步,促進我國經濟的平穩增長。

參考文獻

[1]陳貴等.環境監測工作質量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08

[2]郭京芳.論提高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產品”質量的有效途徑[J].計量與測試技術,2009,(12):74

[3]魯文瑛.論抽樣試驗方法在產品質量檢驗中的重要性[J].山西統計,2001,(9).

[4]藍斌.淺談產品質量檢驗方法及結果的準確度[J].科學之友,2010,(7).

質量技術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服務質量;結構方程模型;R語言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8.001

[Implications/ Limitations] Finally,the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digital Library;information quality;system quality;service quality;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R language

數字圖書館是一個以數字資源建設為基礎、以用戶需求為中心、以各種信息技術為手段的綜合信息資源服務系統平臺,其在用戶信息檢索、挖掘、利用等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近年來,隨著人類由IT時代進入DT時代后,信息數量急劇增長,用戶對信息需求有了更高要求,使得數字圖書館由“以資源建設為中心”向“以用戶服務為中心”轉變,提高用戶滿意度,增加用戶感知效果,增強用戶黏性。從近幾年來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看,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用戶滿意度方面,胡昌平等[1]認為用戶滿意度是數字圖書館服務質量的重要衡量指標,并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對高校數字圖書館用戶滿意度影響因素及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研究發現,信息供給、信息檢索及個性化服務質量直接影響用戶滿意度;Masrek和Gaskin [2]為了檢驗用戶滿意度的決定因素,通過結構方程模型對一種基于重新指定的信息系統成功模型進行分析測試。結果表明,信息質量、系統質量、服務質量、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認知吸收是數字圖書館用戶滿意度非常重要的預測因素;Lee, Seung Ah和Kim, Heesop [3]以及Lee和Baek [4]也開展了相關研究。第二,用戶行為方面,劉錦宏等[5]以用戶行為關系理論和科技接受模型為基礎,構建移動數字圖書館用戶行為模型并開展實證調查研究。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如何提高數字圖書館的普及率,吸引更多用戶使用移動數字圖書館的建議;易紅[6]、張聰[7]及DeLone和McLean [8]也都開展了相關研究。第三,人機交互方面,李月琳等[9]探討用戶與數字圖書館不同維度交互及對交互績效的影響。結果顯示,技術維度的“界面易用性”、“導航清晰性”和“欄目信息組織合理性”,信息維度的“所獲信息充分性”及任務維度的“獲得任務所需信息的信心”對數字圖書館的交互績效有顯著影響;劉國曉等[10]從人機交互的角度探討影響用戶技術接受的三個方面:用戶、系統、服務,并通過因子分析對這三個方面進行公因子提取,得到修正后的用戶技術接受影響因素。

國內外學者在數字圖書館用戶滿意度、用戶行為及人機交互方面已有一定的研究,對數字圖書館提高用戶滿意度、增加用戶感知效果、增強用戶黏性,提供有益參考。但還未發現整合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及服務質量,研究在信息檢索過程中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感知效果及使用態度和意向。鑒于此,本文以理性行為理論(TRA)[11]、技術接受模型(TAM)[12]、技術接受與利用整合理論(UTAUT)[13]為基礎,通過引入DeLone和McLean [8]的信息系統成功模型的信息質量、系統質量、服務質量三個變量,結合Wixom和Todd [14]以及Xu等[15]的研究成果,構建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及服務質量整合模型。運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對數字圖書館用戶的感知效果及使用態度和意向進行實證研究。以期對提高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及服務質量,增加用戶感知效果,增強用戶黏性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

1 概念模型與研究假設

1.1 概念模型

技術接受模型(TAM)將社會心理學中的理性行為理論(TRA)運用到管理信息系統(MIS),通過感知有用、感知易用、使用態度、使用意向以及外部變量等因素,解釋和預測人們對信息技術的接受程度[16-17]。數字圖書館作為提供信息資源的平臺,用戶在信息檢索過程中的感知效果直接影響后續的使用態度和意向?;诖?,本文通過對理性行為理論(TRA)[11]、技術接受模型(TAM)[12]、技術接受與利用整合理論(UTAUT)[13]以及DeLone和McLean [8]的信息系統成功模型的研究,參照Wixom和Todd [14]及Xu等[15]的研究成果,綜合考慮數字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特性,提出基于TAM的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及服務質量整合模型,如圖1所示。在該模型中,信息質量[18]是指用戶對數字圖書館所提供信息支持信息需求的感知,通常與信息質量有關的屬性是準確性、及時性、精確性、完整性、相關性等;系統質量[18]是指用戶對數字圖書館在檢索和傳遞信息中的性能感知,測量系統質量的屬性一般是可用性、可靠性、有效性、效率等[19];LibQUAL[20]基于SERVQUAL[21][22]的概念模型,將服務質量定義為“用戶感知和期望之間的差異”,與服務質量有關的主要屬性是可訪問性、可靠性、集成性、響應性等[18-19]。關于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及服務質量三者的關系,本文將提出假設并進行實證研究。

1.2 研究假設

1)信息質量。信息質量是指用戶對數字圖書館所提供信息支持信息需求的感知。如果數字圖書館能提供及時、完整、準確的信息服務,提高信息檢索的查全率和查準率等,那么用戶在使用數字圖書館時,感知有用性將會增加。同時,用戶在評價服務質量時,不僅考慮與服務有關的因素,還考慮對信息質量的感知。由此,提出如下假設:

H1a:信息質量正向影響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感知有用性。

H1b:用戶對信息質量的感知正向影響用戶對服務質量的感知。

2)系統質量。Xu等[15]認為當用戶被要求評估信息質量或服務質量時,他們會自然而然地考慮系統質量,也就是說當用戶評價信息質量或服務質量時,他們不僅評估與信息質量或服務質量有關的因素,而且也會評估和描繪他們對系統質量的感知。系統質量是指用戶對數字圖書館在檢索和傳遞信息中的性能感知。如果數字圖書館運行可靠、性能穩定、容易訪問,靈活適應用戶各種信息需求,及時回應用戶信息檢索請求,那么用戶在使用數字圖書館時,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將會增加。由此,提出如下假設:

H2a:用戶對系統質量的感知正向影響用戶對信息質量的感知。

H2b:用戶對系統質量的感知正向影響用戶對服務質量的感知。

H2c:系統質量正向影響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感知有用性。

H2d:系統質量正向影響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感知易用性。

3)服務質量。服務質量是指用戶對數字圖書館感知和期望之間的差異,也就是滿足用戶需求的程度。如果數字圖書館能夠給用戶提供個性化自動信息推薦、在線咨詢參考等服務,

用戶就不需要為了獲取想要的服務,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查找,從而感知數字圖書館的好處。如果數字圖書館能夠向用戶提供各種使用教育培訓及APP、QQ、微信等服務,用戶就會更好地使用數字圖書館,感知易用性將會增加。由此,提出如下假設:

H3a:服務質量正向影響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感知有用性。

H3b:服務質量正向影響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感知易用性。

4)感知易用。感知易用是指用戶認為數字圖書館很容易使用。當用戶感覺數字圖書館不需要長時間學習或培訓就可以很容易使用,他們就會嘗試去使用。但是,當用戶感覺數字圖書館很難使用,很大程度上將會影響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感知有用性,也就是說用戶的感知有用性將受到感知易用的影響。由此,提出如下假設:

H4a:感知易用性正向影響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使用態度。

H4b:感知易用性正向影響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感知有用性。

5)感知有用。感知有用是指用戶認為數字圖書館可以提高工作效能。當數字圖書館能夠滿足用戶需求、提高用戶效率、改善用戶績效時,用戶將具備足夠的動力去使用它。而且,Davis[12]等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結論感知有用性是信息技術使用意向的主要決定因素。由此,提出如下假設:

H5a:感知有用性正向影響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使用態度。

H5b:感知有用性正向影響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使用意向。

6)使用態度。使用態度是指用戶對數字圖書館持久性的評價、感覺。當用戶認為使用數字圖書館檢索信息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有效的想法、明智的選擇時,他們愿意經常使用數字圖書館檢索信息,樂意推薦身邊的朋友使用數字圖書館,未來還愿意繼續使用數字圖書館檢索信息。由此,提出如下假設:

H6:使用態度正向影響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使用意向。

2 研究變量與樣本估算

2.1 研究變量

本文將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及服務質量整合模型的變量界定為7個研究變量,分別是信息質量、系統質量、服務質量、感知有用、感知易用、使用態度和使用意向。研究變量的概念定義及相關文獻的資料來源如表1所示。

2.2 樣本估算

結構方程模型(SEM)作為一種大樣本分析方法,根據Hair等[23]的建議,一般樣本數應為觀測變量的10~15倍。本文研究模型觀測變量為23個,按照Hair等[23]的建議,樣本量應為230~345個。同時,本文結合MacCallum, Browne和Sugawara[24]的研究,通過R語言編程計算樣本數,設H0:RMSEA=0.05,在模型整體統計力(Power)為0.8,對立假設H1:RMSEA=0.07,預估自由度224的情形下,計算樣本數約為139.0625個。因此,本文研究的樣本數為233個,滿足結構方程模型(SEM)分析對樣本數的要求。

3 數據來源及模型分析

3.1 量表設計與數據采集

根據模型中所涉及的研究變量,在參考國內外學者研究中的量表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問卷設計。所有測量題項的衡量尺度均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級等距量表,其中“1”為很不同意、“2”為不同意、“3”為一般、“4”為同意、“5”為很同意。本次問卷調查時間為2016年10~12月,調查對象為對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海南大學、南京審計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其中,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審計大學進行現場發放紙質問卷,海南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通過郵寄方式發放紙質問卷。每所學校發放問卷100份,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65份,回收率為93%,剔除全部選“1”或“5”及其它無效問卷32份,有效問卷433份,有效率為86.6%。其中,200份問卷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233份問卷用于驗證性因子分析及結構方程路徑分析。

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信度分析主要基于真分數測量理論,用于測度指標體系的內部一致性;效度分析用于測度問卷的邏輯結構合理性。本文采用SPSS24.0對回收的200份有效問卷進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其中問卷的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數;效度分析采用KMO和巴特利特檢驗球形度檢驗。結果顯示,所有變量的Cronbach’s Alpha>0.7;KMO值均大于0.5,且Sig.值均為0.000。說明樣本測量數據可信、量表總體有效,適合做結構方程分析。但是在做結構方程分析之前,還需要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

3.3 驗證性因子分析

1) 收斂效度的驗證。Thomopson[25]認為做結構方程模型分析之前應先對測量模型進行分析,Segars[26]和 Jackson等[27]也認為做結構模型之前一定要評估測量模型。據此,本文采用AMOS22.0,對測量模型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可知,信息質量、系統質量、服務質量、感知有用、感知易用、使用態度和使用意向的因素負荷量在0.524~0.948之間,且顯著;組成信度在0.722~0.851之間,平均方差萃取量在0.398~0.658之間,符合Hair等[28]及Fornell和Larcker[29]的標準:因素負荷量>0.5,組成信度>0.6,平均方差萃取量>0.5,多元相關系數的平方>0.5。該模型除系統質量的平均方差萃取量低于0.5外,但仍屬于可接受范圍,其余均符合標準,因此七個構念均具有收斂效度。

2) 區別效度的驗證。區別效度分析用于驗證模型構念之間相關性在統計上是否有差異。Bagozzi和Yi建議平均方差萃取量(AVE)的算術平方根應大于構念之間Pearson相關數的絕對值,此時表明構念之間有較好的區分效度[30]。據此,本文進行了區分效度的驗證,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可知,對角線粗體字為平均方差萃取量(AVE)算術平方根,下三角為構念之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該模型除服務質量、系統質量的區分效度稍低外,仍可以接受,因此該模型構念之間具有區別效度。

通過對測量模型收斂效度和區別效度的驗證,該模型可以做結構方程分析。

3.3 結構方程路徑分析

3.3.1 模型路徑系數分析

本文采用AMOS22.0對該模型的路徑關系進行了分析,除信息質量對服務質量H1b、系統質量對感知易用H2d、服務質量對感知有用H3a的路徑系數不顯著外,其它都顯著。通過刪除H1b、H2d、H3a這三條路徑,對假設檢驗進一步分析,檢驗結果均顯著影響,如表4所示。

3.3.2 模型整體擬合度與正態分析

SEM分析的必要條件是要有不錯的模型擬合度指標[31],模型擬合度指標越好說明SEM理論模型矩陣與樣本矩陣越接近。本文模型擬合度指標參照Iacobucci[32]的建議:卡方與自由度之比(CMIN/DF)約為3;擬合優度指數(GFI)、調整擬合優度指數(AGFI)、比較擬合指數(CFI)約為0.9;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在0.9以內,以及Doll[33]的建議:擬合優度指數(GFI)>0.8、調整擬合優度指數(AGFI)<0.9,表示該模型是可以接受的。而且,SEM分析需要觀測數據符合正態分布,Gao等[34]認為單變量正態是指樣本中每一個變量的分布,多變量正態是指樣本中所有變量的聯合分布。Kline[35]建議單變量正態:每個觀測變量的skewness和kurtosis值得絕對值應在3~10之間;Bentler[36]建議多變量正態:Multivariate’s C.R.≤5。經正態評估發現,符合單變量正態,但是Multivariate’s C.R.= 21.113,不符合多變量正態。原因在于變量與變量之間相關比較高,容易違反多變量正態,導致卡方值膨脹,擬合度變差,低估標準誤,影響顯著性估計。因此,需要采用Bollen-Stine bootstrap進行模型整體擬合度修正[37-39],并根據所有擬合度指數的計算方法重新計算模型整體擬合度指數,如表5所示。從表5可知,模型擬合度較好,可以接受,修正后的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及服務質量整合模型標準化路徑系數圖,如圖2所示。

3.4 R語言程序編寫與統計力鑒定

本文采用Maccallum[40]的統計力分析方法計算該模型的統計力,該方法基于RMSEA和非中心卡方分布對三個不同的零假設進行測試。這三個零假設中,前兩個是接近適配假設(the close-fit hypothesis)(H0:ε0≤0.05)和精確適配假設(the exact-fit hypothesis)(H0:ε0=0),第三個假設是非接近適配假設(the not-close-fit hypothesis)或(H0:ε0≥0.05),也就是接近適配假設(the close-fit hypothesis)反向。據此,本文以H0:ε0=0.05,分別計算H1:ε1=0.01和H1:ε1=0.08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及服務質量整合模型的統計力。通過編寫R語言程序,計算結果為在0.9991668~0.9999346之間,表明該模型統計力非常高,對本文的分析結果有足夠的信心。

4 結論

4.1 結果討論

本文在總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整合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及服務質量,構建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及服務質量整合模型,開展用戶在信息檢索過程中對數字圖書館的感知效果及使用態度和意愿的研究,這是本文的創新之處。根據本文構建的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設和問卷設計并進行相應的數據采集,結合探索性因子分析、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構方程路徑分析以及R語言編寫程序計算模型統計力,研究發現如下結論:

4.1.1 信息質量對感知有用正向影響顯著

劉錦宏等[5]研究發現內容質量對感知有用有正向影響關系。Wixom和Todd[14]以及Xu[15]認為信息質量對信息滿意度有顯著影響,進一步影響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感知有用性。如果數字圖書館能夠向用戶提供及時、全面、無差錯的信息服務,提高用戶檢索信息的查全率和查準率等,用戶會認為數字圖書館很有用,使用意愿也會增加。因此,建議應加強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建設,比如電子期刊庫(萬方期刊數據庫、維普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期刊數據庫、Elsevier 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電子圖書庫(超星數據庫、方正數據庫、SpringerLink等)、學位論文庫(商業學位論文數據庫(國內外)、自建學位論文數據庫等)以及多媒體資源庫(視頻數據庫、特色資源庫、光盤庫、PPT數據庫、圖片數據庫、音樂數據庫等)。

4.1.2 系統質量對信息質量、服務質量和感知有用正向影響顯著

Xu等[15]認為當用戶評價信息質量或服務質量時,他們不僅評估與信息質量或服務質量有關的因素,而且也會評估和描繪他們對系統質量的感知。劉錦宏等[5]研究發現系統質量對內容質量有正向影響關系。如果數字圖書館運行可靠、性能穩定、容易訪問,而且能夠靈活適應用戶各種信息需求,并及時回應用戶信息檢索的請求,用戶會認為使用數字圖書館能夠滿足自身需求、提高效率、提升成績,進而影響使用態度和意愿。因此,建議加強數字圖書館硬件、軟件、服務、人員等投入力度,具體可根據GB/T 20984-2007標準給出的資產分類方法[41],確保數字圖書館系統運行可靠、性能穩定,滿足用戶的各種信息需求,同時做好數字圖書館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4.1.3 服務質量對感知易用正向影響顯著

Masrek和Gaskin[2]研究發現數字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對用戶滿意度有顯著影響,而且該結論已被Lee, Seung Ah和Kim, Heesop [3]以及Lee和Baek [4]的研究證實。因此,數字圖書館如果能夠積極向用戶開展各種服務工作,比如根據用戶行為習慣和偏好,實現個性化定制,包括信息自動推送、書目自動推薦等,用戶就不需要為了獲取想要的服務,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查找,將會增強用戶黏性,增加用戶滿意度。同時,數字圖書館如果能夠向用戶提供各種數據庫系統的使用教育培訓以及APP、QQ、微信等服務,用戶就會感覺到數字圖書館很容易使用。

4.1.4 感知易用對感知有用正向影響顯著

該結論已被Davis等[12]、Wixom和Todd[14]、Xu等[15]的研究證實。如果用戶在使用數字圖書館的過程中,感覺到數字圖書館的操作簡單、易學、交互界面清晰,而且容易找到用戶所需要的信息,那么將會增加用戶對數字圖書館的感知有用性。因此,建議數字圖書館應加強頁面設計工作,比如使用合適的背景、顏色、字體和版面對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進行展示,同時采用導航工具條、網站地圖等整合顯示各種信息資源,引導用戶沿著正確路線檢索信息資源,防止“迷航”。

4.1.5 感知有用對使用態度和使用意向正向影響顯著

Davis等[12]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結論感知有用性是信息技術使用意向的主要決定因素。Wixom和Todd[14]、Xu等[15]認為感知有用直接影響使用態度和使用意向。因此,當數字圖書館能夠滿足用戶信息檢索需求、提高用戶工作效率、改善用戶工作績效時,用戶將具備足夠的動力去使用它,而且用戶使用意向也將增加。

4.1.6 使用態度對使用意向正向影響顯著

劉錦宏等[5]、Davis等[12]、Venkatesh等[13]、Wixom和Todd[14]、Xu等[15]研究發現用戶對信息系統的使用態度對其使用意向有顯著影響。因此,如果用戶發現使用數字圖書館檢索信息是一個很好的主意、有效的想法、明智的選擇時,他們對數字圖書館使用的傾向、意愿將會增加,而且愿意經常使用數字圖書館查詢信息,并樂意推薦身邊的朋友使用數字圖書館,而且未來還愿意繼續使用數字圖書館查詢信息。

4.2 研究意義與局限性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如何提高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質量、系統質量以及服務質量,進而增加用戶感知效果,增強用戶黏性?;诖?,本文構建了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及服務質量整合模型,并運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驗證性因子分析法、結構方程模型分析法對數字圖書館的用戶行為意愿進行了實證研究,通過編寫R語言程序,對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及服務質量整合模型的統計力進行了計算。該研究的意義包括兩個方面:一、理論方面:在以理性行為理論(TRA)、技術接受模型(TAM)、技術接受與利用整合理論(UTAUT)為基礎,研究數字圖書館用戶行為、滿意度以及人機交互方面,還未發現整合信息質量、系統質量以及服務質量進行圖書館用戶行為研究。未來的研究者可利用該模型對如何提高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質量、系統質量以及服務質量作進一步的探索。二、實踐方面:該研究對提高提高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質量、系統質量以及服務質量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數字圖書館工作人員可根據本文的研究開展相應的工作,從而達到提高數字圖書館用戶感知效果,增強用戶黏性的目的。

當然,本文的研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處。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由于所搜集的樣本來自高校,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以及服務質量的情況,對非高校用戶關于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以及服務質量的情況并不了解。未來的研究可以考慮這類群體的情況反饋,尤其公共數字圖書館用戶對數字圖書館信息質量、系統質量以及服務質量的情況反饋。二、該模型中系統質量與服務質量的構念之間標準化路徑系數為0.88,稍微有點偏高,表明系統質量與服務質量的構念之間可能受共線性問題的影響。盡管該模型統計力非常高,而且對分析結果有足夠的信心,但是本文下一步的研究將探索通過構建系統質量與服務質量的二階模型或應用偏最小二乘法[42]來解決共線性問題。

參 考 文 獻

[ 1 ]胡昌平,胡媛,嚴煒煒. 高校數字圖書館服務的用戶滿意度實證研究[J]. 國家圖書館學刊,2013,(6):23-32.

[ 2 ] Masrek M N,Gaskin J E. Assessing Users Satisfaction with Web Digital Library:the Case of Universiti Teknologi MAR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2016,33(1):36-56.

[ 3 ]Lee,Seung Ah and Kim,Heesop. Evaluation of Digital Library System Using a User Satisfaction Index[J]. Discourse and Policy in Social Science,2010,3(1):123-145.

[ 4 ] Lee M H,Baek H J. Evaluation of Specialized Library Service Quality and User Satisfaction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J]. ????????? ?25? ?1?,2014,25(1).

[ 5 ]劉錦宏,余思慧,徐麗芳. 移動數字圖書館用戶行為模型構建研究[J]. 大學圖書館學報,2015,(05):93-98.

[ 6 ]易紅,張冰梅,宋微. 市民移動閱讀選擇偏好性和持續使用性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01):32-37.

[ 7 ]張聰,何劍峰. 個體創新性對移動圖書館使用行為意向的影響研究[J].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7,(01):108-112.

[ 8 ] Delone W H,Mclean E R. The DeLone and McLean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A Ten-Year Updat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3,19(4):9-30.

[ 9 ]李月琳,肖雪,仝曉云. 數字圖書館中人機交互維度與用戶交互績效的關系研究[J]. 圖書情報工作,2014,(02):38-46,120.

[ 10 ]劉國曉,顏端武,許應楠. 用戶技術接受影響因素的探索性研究[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12,(01):20-24.

[ 11 ] Fishbein M,Ajzen I. Belief,Attitude,Intention and Behaviou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J]. Philosophy & Rhetoric,1975,41(4):842-844.

[ 12 ] Davis F D,Bagozzi R P,Warshaw P R.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 Management Science,1989,35(8):982-1003.

[ 13 ] Venkatesh V,Morris M G,Davis G B,et al.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J]. Mis Quarterly,2003,27(3):425-478.

[ 14 ] Wixom B H,Todd P A. 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of User Satisfaction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5,16(1):85-102.

[ 15 ] Xu J,Benbasat I,Cenfetelli R T. Integrating Service Quality With System and Information Quality:an Empirical Test in the E-service Context[J]. Mis Quarterly,2013,37(3):777-794.

[ 16 ]馬卓,郭沫含. 基于用戶感知的數字圖書館微服務持續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 情報探索,2016,(12):17-22.

[ 17 ]高芙蓉. 信息技術接受模型研究的新進展[J]. 情報雜志,2010,(06):170-176.

[ 18 ] Alexandru B. Balog,A. (2011). Testing a Multidiensional and Hierarchical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 for Digital Libraries[J]. Studies in Informatics & Control,2011,20(3):233-246.

[ 19 ] Masrek M N,Jamaludin A,Mukhtar S A. Evaluating Academic Library Portal Effectiveness:A Malaysian Case Study[J]. Library Review,2010,59(3):198-212.

[ 20 ] Edgar B. Questioning LibQUAL+:Critiquing its Assessment of Academic Library Effectiveness[J].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07,43(1):1-17.

[ 21 ] Parasuraman A,Zeithaml V A,Berry L L.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Journal of Marketing,1985,49(4):41-50.

[ 22 ] Parasuraman A,Zeithaml V A,Berry L L. SERVQUAL: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 Journal of Retailing,1988,64(1):12-40.

[ 23 ] Hair J F,Anderson R E,Tatham R L,et al.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5th Ed[J]. 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8.

[ 24 ] Maccallum R C,Browne M W,Sugawara H M. Power Analysis and Determination of Sample Size for 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ing.[J]. Psychological Methods,1996,1(2)(2):130-149.

[ 25 ] Thompson B.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Understanding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M].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4.

[ 26 ] Segars A H. Assessing the Unidimensionality of Measurement:A Paradigm and Illustrat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C].1997:107-121.

[ 27 ] Jackson D L,Gillaspy J A,Purcstephenson R. Reporting Practices in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an Overview and Some Recommendations[J]. Psychological Methods,2009,14(1):6-23.

[ 28 ] Hair J F,Black W C,Babin B J,et al.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7th Edition).Prentice Hall,New Jersey,USA,February,2009.

[ 29 ] Fornell C,Larcker D F.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1):39-50.

[ 30 ] Bagozzi R P,Yi Y.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88,16(1):74-94.

[ 31 ] Byrne,Barbara 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AMOS:Basic Concepts,Applications,and Programming,Second Edition[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AMOS:Basic Concepts,Applications,and Programming . Routledge,2009:343-344.

[ 32 ]Iacobucci D. Structural Equations Modeling:Fit Indices,Sample Size,and Advanced Topics[J].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010,20(1):90-98.

[ 33 ] Doll W J,Xia W,Torkzadeh G.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End-User Computing Satisfaction Instrument[J]. Mis Quarterly,1994,18(4):453-461.

[ 34 ] Gao S, Mokhtarian P L, Johnston R A. Non-normality of Data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M].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17:116-124.

[ 35 ] Kline R B.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M]. Guilford Press,2005.

[ 36 ] Bentler P M. EQS :Structural Equations Program Manual[M]. BMDP Statistical Software,2006.

[ 37 ] Bollen K A,Stine R A,Bollen K A,et al. Bootstrapping Goodness-of-Fit Measures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 Sociological Methods & Research,1992,21(2):205-229.

[ 38 ] Fisher M J,King J. The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 for Nursing Education Revisited: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J]. Nurse Education Today,2010,30(1):44-8.

[ 39 ] Craig K. Enders. An SAS Macro for Implementing,the Modified Bollen-Stine Bootstrap for Missing Data:Implementing the Bootstrap Using Exis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oftware[J].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2009,12(4):620-641.

[ 40 ] Maccallum R C, Browne M W, Sugawara H M. Power Analysis and Determination of Sample Size for 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ing[J]. Psychological Methods, 1996, 1(2):130-149.

[ 41 ] GB/T 20984-200.信息安全技術—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7.

[ 42 ] Wold S,Ruhe A,Wold H,et al. The Collinearity Problem in Linear Regression.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Approach to Generalized Inverses[J]. Siam Journal on Scientific & Statistical Computing,2006,5(3):735-743.

(本文責任編輯:郭沫含)

質量技術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對機械加工質量做了概述,分析研究了影響機械加工質量的因素,對各項因素做了詳盡解釋。針對機械加工精度和工藝系統的幾何誤差做了全面的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機械加工;質量;誤差

0.前言

機械加工生產的零件最終的使命是組裝成為一臺機器,使機器正常高速地運作。因此,對整臺機器而言它的作用很重要。若零部件出現問題,將使整臺機器無法運轉,從而影響正常的機器生產作業。研究機械加工質量對零部件功能的作用,分析相關問題及影響對零件生產率的提高大有幫助。

1.機械加工質量

1.1機械加工精度

機械加工精度指的是實際值和標準值相符合的程度,在這里要對比加工后的零件的尺寸,表面相互位置還有幾何形狀等元素。衡量它們的是加工誤差,加工誤差的大小則表示的是加工精度的高低。根據它們的各種參數,相對應的加工精度有尺寸精度,幾何形狀精度,相互位置精度三種。分別地,尺寸精度的作用是控制加工表面和它的基準鍵大小誤差在規定的范圍之內。幾何形狀精度的作用是控制表面上用肉眼可以觀看到的幾何形狀的一些參數在允許范圍內。例如直線的直線度等。相互位置精度的作用是控制加工表面基準間的相互位置在要求之內。

1.2工藝系統幾何誤差

工藝系統的幾何誤差大致有加工原理誤差,機床幾何誤差,裝夾誤差三種。

1.2.1加工原理誤差

它是指相似的不準確的刀刃輪廓或者相似的成型運動操作時說造成的誤差。要想取得要求規格的零部件形狀,必須采用正確的加工原理,即刀具部件一定要進行精確的成型運動。在實際操作時,按道理需要采取正確的加工原理,但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往往采用相似的加工原理來進行生產。

1.2.2機床的幾何誤差

它主要表現在主軸回轉運動產生的回轉誤差。在操作時一定要控制好主軸回轉精度,它對工件的精確程度有直接的作用。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主軸的加工不良和裝配上的失誤都會導致產生回轉誤差。所以在實際操作時一定要對這些環節嚴把關。

1.2.3裝夾誤差

它是指裝夾工件時所造成的誤差。其中有兩種,定位誤差和夾緊誤差。定位誤差說的是用調整法去加工一批工件的時候由于定位的不準確所造成的尺寸或位置最大的變化值。導致定位誤差產生的因素有基準補充和誤差和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誤差。讀零件圖時,為了確定某一表面尺寸和大小位置所參照的要求為設計基準。若在工序圖上確定工件被加工后的尺寸大小和位置所參照的要求為工序基準。正常情況下它們兩個應該重合。在機床上加工工件的時候,要根據工件的某些幾何元素去作為測量基準,若選擇的測量基準與設計基準不相符,就會導致基準不重合誤差?;鶞恃a充和誤差是一個最大的變動量。只有當采用調整法生產工件的時候才會產生基準不重合誤差,在其它加工法中不會出現。夾具中工件的位置是由夾具中的定位元確定。定位元件在制造時肯定達不到理想的標準效果,都在一定范圍內變動。當然,定位基準面也有制造誤差。定位副制造的不精確再加上定為福建的間隙引起工件最大變動量叫做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誤差。它和基準不重合誤差的方向不太相同。而定位誤差取得時他們的矢量和。

2.影響機械加工質量的因素

2.1粗糙度

造成工件表面粗糙的因素是切削加工造成的和磨削加工造成的。在切削時,刀具的形狀工件材料的物理性質切削的控制力度等因素都會造成工件表面粗糙的形成。刀具的幾何形狀會使留在工件表面的削層面積不一樣。在加工的時候刀具和材料是在外力的壓擠下進行摩擦的,所以,材料的性質直接影響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另外,切削的用量多少也是決定工件表面粗糙度的重要因素。如果用量過大的話剪切面上的應力將會超過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強度,這樣就會形成單元切削,最終的結果是切削力變化加大,從而增加了材料表面的粗糙度。

2.2物理機械性能

在切削時,在切削力和切削熱的作用下,工件表面的物理性能會發生變化,會出現一些變形,有的會產生切削熱,這樣導致的后果是工件表面機械性能變得更糟糕。在這其中有冷作硬化和表面金屬金相組織變化。冷作硬化是由于切削力使表面產生塑性變形從而導致金屬表面硬度和強度都增強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改變了工件的物理機械性能。表面金屬金相組織變化是指切削熱或者磨削熱超過了金屬相變的最高溫度,這樣就導致金屬材料的金相組織發生改變,從而導致材料的強度和剛度變弱,繼而導致表面燒傷。一定要做好這方面工作的防止,完善冷卻條件,科學選擇參數的做法都是可取的。

【參考文獻】

[1]孟祥輝.淺談機械加工質量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6).

[2]張麗君.淺談機械加工質量技術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2).

[3]代林峰,謝驊.當今機械加工質量技術分析[J].沙棘(科教縱橫),2010(8).

[4]部艷紅.現代機械加工質量技術控制[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1(8).

上一篇:質量評估論文下一篇:質量監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