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寫作困境論文范文

2024-01-02

寫作困境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自媒體在向社會傳播“三農”領域信息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部分“三農”主題的自媒體存在欄目選材缺乏明確規劃和創新、商業模式轉變導致運營困境、違法違規突破監管底線、專業人才欠缺限制發展空間及過度關注現象級網紅帶來認知偏差等突出問題。促進“三農”自媒體規范發展,一是要深挖“三農”題材,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是要健全監管制度,實現自媒體依法合規運營;三是要加強科技下鄉,提升“三農”自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四是要鼓勵“網紅”示范,帶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五是要講好“三農”故事,推動主流媒體和自媒體融合。

關鍵詞:“三農”  自媒體  市場監管

講好“三農”故事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組成,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尤為重要?!叭r”自媒體人如李子柒等,通過視頻、直播等形式把中國農村的故事講到了國人乃至世界人民的心坎上,其文化傳播的正能量是巨大的,是講好“三農”故事的成功范例。但也應關注到,“三農”自媒體的發展與監管過程中還存在著突出問題,值得深思。

一、“三農”自媒體發展與監管存在的突出問題

自媒體是與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的新興媒體形式,其中以“三農”為主題內容的即為“三農”(主題)自媒體。它們以農村農業農民為核心,通過個人化、平民化的網絡敘事方式,向社會傳播充滿個性化色彩、規范或不規范的相關信息。

(一)欄目選材缺乏明確規劃和創新

西瓜視頻平臺的“三農”自媒體網紅“華農兄弟”,其視頻欄目有固定的分類,避免了選題無序和內容枯竭。但眾多“三農”自媒體沒有完善的欄目設計規劃,缺乏明確的框架支撐和方向指引,素材選取及腳本制作不成體系,定位出現偏差,受眾的黏著度日趨降低?!叭r”主題自媒體興起之初,隨手一拍就能輕松獲得流量,而如今一些創作者偏離了做原創的初衷,淪為標題黨、毒雞湯、偽科學。同時,越來越多的簡單娛樂內容和對“三農”的粗淺記錄充斥其中,導致內容同質化嚴重,出現了兩極分化現象,一部分缺乏文化創意設計的創作者被快速淘汰,有趣有料的自媒體網紅則成為品牌、資本和粉絲趨之若鶩的流量寡頭。

(二)商業模式轉變導致運營困境

“三農”自媒體的商業盈利模式主要分三類:一是流量變現,依靠平臺的流量補貼或廣告收益變現,形成“吸引力經濟”模式;二是直播帶貨,銷售其他品牌商品或帶動電商引流,獲取傭金,以及打造自有品牌,獲得產品銷售收入;三是網紅培育,開辦培訓班或創立網紅孵化基地,收取學費,并精心挑選粉絲量大、活躍度高的網紅,提升其線上交易能力,打通內容自媒體到社交功能實現再到電商資源變現的產業鏈。目前,我國大多數“三農”自媒體以流量換取用戶基礎,前兩類模式尤其平臺補貼成為其基本收入來源。當初期飆升的粉絲流量沉淀為中后期固定的受眾群體,用戶使用平臺與內容創作者或網絡直播者互動的場景和頻次定型后,就只能通過類似微博或大眾點評等平臺發放紅包、優惠券或投放更多廣告的模式繼續培養用戶習慣。也就是說,在自媒體內容生產到達成熟階段后,如不進入自有品牌打造階段,“三農”自媒體創作者或工作室就面臨著補貼“斷供”的尷尬局面,被迫從單純的內容生產中挖掘潛在商業價值,以維持團隊整體收益與工資發放。而對于具有一定專業技術水平和創業資金的大學生或從業者而言可能比較容易,具備一定的現實可操作性,但對于原本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民或返鄉創業農民工等“三農”自媒體人而言難度較高,且他們往往還承受著親友不理解不支持的外部壓力。

(三)違法違規突破監管底線

“三農”自媒體普遍存在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薄弱等問題,極易出現傳播侵權、虛假宣傳、內容涉黃涉賭等違法行為。一些自媒體創作者為了搶占市場、爭奪流量,通過非法改編驚悚、惡搞內容滿足受眾的獵奇心理,甚至傳播色情、暴力等內容刻意迎合低俗需求。而目前我國政府針對“三農”自媒體或其所屬平臺的監管法規,如《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范》等立法層級較低、約束效力有限,部分條款過于籠統。尤其對于規范自媒體傳播內容的相關細則或標準不足,導致執行難度高,實際監管效果不夠理想。一些“三農”自媒體走紅后,被舉報涉嫌“洗稿”、內容粗制濫造,遭到平臺封號,正是對自媒體監管敲響的警鐘。

(四)專業人才欠缺限制發展空間

目前在“三農”自媒體的內容生產主體或組織結構中,創作者多打上了農婦、農民兄弟、打工妹、保安等標簽。他們有豐富的農村生活經歷和農業種養經驗,“草根”出身的天然親和力,在初創期容易獲得人們的喜愛。但當自媒體發展到一定階段,越來越多成熟專業的自媒體工作者及團隊涌入這片“藍?!?,競爭必然愈發激烈。這一方面助推了優勝劣汰和更多優質內容的產生,另一方面更加速了行業“洗牌”,如果缺乏專業人才加盟,則基層草根班底創作或發展的空間將被極大壓縮。無論是“歡子TV”還是“巧婦九妹”,在面臨來自“李子柒”等專業化團隊的沖擊時,都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團隊的創作能力和專業水準,以突破不斷被分割的發展空間。

(五)過度關注現象級網紅帶來認知偏差

以“華農兄弟”“李子柒”等為代表的典型“三農”自媒體,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現象級網紅品牌,其成功受到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但是,社會各界更多把關注點放在對其成功原因的剖析上,而非對其內容生產、宣傳影響等方面問題的研究中,鮮見專題解讀或專業角度分析。在網絡信息爆炸式增長并傳播的今天,實現“三農”自媒體成功模式的進一步復制推廣,不僅是單純復制培育網紅的營銷話術和商業模式那么簡單,而是需要通過高水平作品來向社會傳遞“三農”自媒體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特別是新媒體新青年,面對內容生產的瓶頸期,更需要相關研究的支撐和專項政策的出臺進行合理引導,堅持“傳承+創新”的理念謀求新發展。

二、促進“三農”自媒體規范發展的政策建議

目前,“三農”自媒體作品的涉及面越來越廣。城市居民向往返璞歸真又不輕易可得,正需要獲取淳樸鄉情、自然風光、田園生活等多元內容的渠道,且“三農”主題本身就符合國家戰略方向和政策趨勢。因此,立足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和長遠發展,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堅持包容審慎監管,促進“三農”自媒體及自媒體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深挖“三農”題材,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農”自媒體的視頻中有關農民衣食住行的瑣事,不僅是視頻創作者身邊真實發生的故事,更是我國億萬農民生活的縮影。對漂泊異鄉的人們尤其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而言,這些千里之外日漸消逝的家鄉田野趣味是最令人憧憬和珍視的。未來“三農”自媒體應更加著眼于在保證內容合規、弘揚正確價值觀的前提下,深挖作品的精神內核和文化內涵,像“李子柒”們一樣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通過自媒體搭建起線上線下、國內國際交流互動的橋梁,制作并輸出一批有深度、有溫度、代表性強、滲透力廣的自媒體作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

(二)健全監管制度,實現自媒體依法合規運營

針對“三農”自媒體監管制度體系不健全的問題,首先在國家層面應盡快出臺相比部門規章更具法律效力的上位法或專項法,為自媒體內容創作和傳播行為設立清晰的法律紅線,滿足指導行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其次,應從平臺層面,加強源頭管控,提升自身管理的規范性,完善事前監管環節對“三農”自媒體資質和網絡直播者資格的審查機制,以及事后監管環節的糾紛處置機制和處罰機制。最后,以現行規章督促引導相關主體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以社會責任引導內容創新,進一步推動“三農”自媒體規范健康運營,更好地實現其社會價值。

(三)加強科技下鄉,提升“三農”自媒體的核心競爭力

在當前短視頻或直播營銷的風口上,社交平臺將話語權更多地賦予“草根”農民。隨著技術加速迭代助推行業發展成熟,“三農”自媒體從業人員需要進一步順應互聯網新技術新業態的發展,提升自身作品的專業性和可傳播性。要緊密結合科技下鄉、科技特派員等相關政策舉措,著力培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專業技術人才和自媒體工作者,為“三農”自媒體注入更多新鮮血液。同時,引入區塊鏈、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手段以及淘寶助農、京東生鮮等大平臺的現代經營理念,有效整合“三農”媒介資源和生產要素,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的共融互通,放大“三農”自媒體的傳播效能,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型草根自媒體。

(四)鼓勵“網紅”示范,帶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今日頭條平臺的“三農”自媒體網紅“巧婦九妹”累計幫助家鄉銷售水果800多萬斤,年銷售額過千萬,其個人賬號已打造成為知名度頗高的自媒體電商品牌。我們應當鼓勵更多的網紅“新農人”通過自媒體推銷家鄉特產,發揮其示范效應和集聚效應,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熬W紅”本身在實現從內容創作向帶貨增收模式轉化的同時,應加強與企業等社會資本合作,完善當地農產品的生產、倉儲、物流等全流程供應鏈,不僅能夠徹底打通農業電商從產到銷的閉環,同時可以解決當地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通過網紅示范效應的發揮,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經驗,帶動更多有條件地區的農戶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探索豐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路徑。

(五)講好“三農”故事,推動主流媒體和自媒體融合

主流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與“三農”自媒體一道,合力講好“三農”故事。一方面,取長補短,持續創新。發揮傳統媒體內容運營合規性和資源渠道多樣化的優勢,引領自媒體與其諸多優勢產業跨界合作,實現深度融合,并以創新的方式生產有價值的內容,應對大眾審美疲勞和流量增長乏力。另一方面,通過視頻導流把傳統媒體的流量資源轉化為農產品、民間藝術品的銷量和口碑,打造一批響當當的區域農業品牌。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統籌主流媒體和自媒體發展,重視并普及視頻、直播等鮮活的傳播形式,積極發揮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力和網絡傳播力,樹立“三農”媒體正確的價值觀,不斷增強主流媒體和自媒體講故事的能力,共同講好“三農”故事,傳播好“三農”聲音。

參考文獻:

[1]楊與心,徐姣,曲曉榕,杜雨微.農村自媒體內容生產問題及其對策研究——以“華農兄弟”“巧婦9妹”等為例[J].

新聞研究導刊,2020(01):18-20+29.

[2]單佳琦,龔家輝,葉鑫鵬.網紅經濟營銷平臺創新研究——以如涵控股為例[J].中國經貿導刊(中),2020(09):139-140.

[3]王朋,劉秀新.網紅直播帶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電信業,2020(09):23-25.

[4]王佳航,張帥男.營銷模式遷移:場景傳播視角下的直播帶貨[J].新聞與寫作,2020(09):13-20.

[5]謝紅梅.基于“農村四哥”現象的農村自媒體發展存在問題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9(15):29-30.

[6]韓少卿.農村自媒體發展機遇與問題研究[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9(05):52-54.

[7]何安良,農朝幸.“三農”短視頻自媒體創作與運營機制探討——以“巧婦9妹”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

技,2018(21):96-98.

(李葉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

寫作困境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全球次貸經濟危機影響下,許多作外貿訂單的中小企業業績大幅下滑,網絡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它所蘊藏的巨大商機讓許多外貿企業選擇通過互聯網營銷打開國內外市場。本文對珠三角地區中小企業外貿轉內銷存在的經營模式、結算方式、知名度不夠等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提出了網絡渠道構建、重塑企業網絡品牌、產品的微博營銷等解決方案,采取了“出口+內貿”兩條腿走路的經營策略。能夠為外貿企業轉型內銷市場提供借鑒和參考價值,對中小型企業成長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小企業;外貿;內銷;電子商務

長期以來,數量龐大且極具活力的外貿企業一直是廣東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動力,但是也使得廣東的外貿依存度高達155%,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多。盡管政府已經看到廣東發展模式的隱憂,但是長期處在高速增長之下的外貿企業們,似乎不大在意所謂的“一條腿走路”。然而全球的經濟危機的到來,不僅使得眾多外貿企業失去大量海外訂單、庫存壓力驟增、開工嚴重不足,也使得廣東這個中國GDP和外貿進出口的第一大省,成為了全國的“重災區”。人民幣匯率不斷浮動使得對外貿易中的匯率風險逐漸增大2006年5月15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7.9982元,人民幣匯率破八。2008年4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跌破7.0關口,報6.9920。至今仍在6.83附近徘徊,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導致了出口企業的利潤被吞噬。出口退稅率不斷調整致出口產品定價難度加大從2007年7月1日起,國家為控制出口增長過快,順差過大,減緩由此帶來的貿易摩擦。出口退稅政策不斷調整,使得中小企業很難把握,產品定價難度加大。新的《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正式實施后,企業用工成本大約平均上升了10%左右,大大提高了勞動力成本。國內出口的中小企業如何正確認識當前危機,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降低風險、減少損失的前提下謀求更好的生存與發展,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課題。

1.外貿出口面臨的困境

1.1 國際金濟環境惡化

一是世界經濟持續下行,次資危機繼續深化,使全球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受挫,主要發達國家自主增長動力不強,全球外需疲弱;二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紛紛采取保護措施,貿易摩擦政治化的傾向日益突出;我國部分外貿商品的退稅調整,讓依靠外貿出口的企業,所獲得利潤再次被壓縮。

1.2 國內用工成本上升

原材料漲價,勞動法的實施,退稅調整,許多制造業企業頻臨倒閉。原材料價格上漲太快使企業不知怎么跟客戶報價,這樣導致許多的老客戶訂單流失。同時我國2008年2月開始勞動法的實施,強制性簽訂按勞動合同,參加養老保險等規定無形增加外貿企業用工成本。

1.3 人民幣升值

近幾年,人民幣匯率一直呈升勢狀態,最近一次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19年來首次突破6.21,對外貿出口帶來很大的影響,導致原來一直用外匯結算的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人民幣單邊升值不僅提高了出口成本,降低了我國商品出口競爭力,而且企業無法規避匯率風險,不敢簽訂時間較長的訂單。

2.外貿中小企業轉內銷可行性分析

2.1 國內旺盛的經濟增長

隨著國內經濟快速發展,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有很大的市場需求,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也不斷提升。所以,人們對于質量好優質產品也有很大的消費能力,這為外貿企業轉內銷提供了挖掘潛力。

2.2 我國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近年來,中國的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交易額連創新高。官方統計數據顯示,過去5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年均增長28%,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4.5萬億元人民幣,而2011年僅上半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就已達去年70%。隨著電子商務在各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和深化、相關服務業蓬勃發展、支撐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創新的動力和能力不斷增強,電子商務正在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如果外貿企業能有效利用好電子商務平臺的信息和服務,我相信外貿轉內銷的轉型過程并不會如此艱難。

3.外貿中小企業轉內銷存在的問題

3.1 外貿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經營模式存在差異

外貿企業的出口主要面對的是商家,少有消費終端,特別是加工企業很多是做貼牌生產,客戶相對穩定,只需要根據外商的要求來生產、保證產品的質量就可以獲利,不需要考慮品牌、渠道、市場推廣等銷售和市場問題。而現在由外貿轉做內貿,外貿企業直接面對的是競爭激烈、消費者需求不同的國內市場,這就需要其不僅要對國內市場進行調研分析、充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還要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衡量自身的優勢、劣勢和轉內貿的機會、威脅,確定企業能夠進入的目標市場,開發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并且對產品進行品牌定位及傳播。如果外貿企業不能及時轉變經營理念、經營模式,轉內貿不僅解決不了企業的困境,而且還有可能“引火上身”。

3.2 國內外市場的貿易制度、交易方式、結算方式等也存在著差異

當前,我國外貿遵循的是國際貿易制度,包括商檢、信用證、出口信用保險制度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證外貿經營的規范性;而且,國外中間商大多實行自營,零售商向供貨商買斷商品后再銷售,這就不存在國內常見的返點、回款時間長等問題。因此,外貿企業的貨款和利益能較好地得到保障。但在國內貿易中,供貨商采取的是直接進入零售企業的貿易方式,一般需要其支付高額的進場費以及名目繁多的雜費,并且大多數零售商都要求先進貨后付款以及無條件退貨等,這樣就使供貨商的收款周期較長、風險較大。有的零售商甚至故意拖欠貨款,更加劇了供貨企業的資金周轉困難。此外,外貿的特點是大批量、少批次,而內貿的特點是少批量、多批次,這也讓外貿企業很不適應。內外貿在結算方式、交易規則等方面的差異,使得廠家和供貨商都缺乏安全感,不敢輕言進入“誘人”的國內市場。

3.3 品牌在國內的知名度和認可度不夠

創建品牌,對于任何一個處于激烈市場競爭中的企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說一個做外貿貼牌生產的加工企業可以不關注自創品牌的話,那么其要轉入國內市場進行產品銷售就必須建立自己品牌了。而我國現有外貿企業最大的不足之處,就是缺少品牌或其品牌在國內的知名度和認可度不夠。某些品質一流的外銷產品,因主要行銷國外市場,而使其不被國內消費者所知。所以,打造品牌、提升品牌在國內市場上的影響力,已成為外貿轉內貿企業的一個急迫的戰略需求。這也是一個讓無力創建品牌的中小型外貿企業倍感壓力的問題。

4.外貿中小企業轉內銷的方法策略

根據上述中小企業外貿轉內銷中所遇到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兩個案例總結經驗,第一個案例是樂翔跑步機,它作為上海樂動體育用品公司旗下內銷品牌,是外貿轉內銷最有代表性的企業,而且樂翔健身器材作為歐盟免檢產品,樂翔以其質優價廉的高性價比贏得不少國內外消費者的贊許。其生產工藝售后等方面與歐美大品牌相比毫不遜色,在中國自主健身器材外貿內銷品牌中,樂翔穩居國內健身器材外貿轉內銷首位的位置。第二個案例是安麗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銷售童襪的企業,近兩年他們也在試圖拓展國內市場,但國內市場不夠成熟、不夠規范,而且公司自身缺乏運營團隊,渠道模式等多種因素,導致他們的產品進入國內市場形成了非常大的阻礙。

中小企業要實現外貿轉內銷,需要將渠道系統和品牌系統作為切入點,用外貿的質量做內銷市場,構建自主品牌,掌握行業話語權,開拓多樣式渠道營銷。根據最新的市場調查,由于國內市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仿制品較多,消費者更傾向于樣式新穎,款式獨特的外貿產品,所以開拓國內市場,我們可以著重構建渠道系統以及品牌系統。

4.1 構建渠道系統

(1)市場調研及市場定位。根據市場調研分析產品的市場空間,利潤價值,以及產品與市場需求對接,確定產品的市場定位,制定產品策略,價格策略和營銷策略。

(2)重組營銷體系。實現“外貿+內銷”兩條腿走路的穩健發展策略,在保持外貿市場份額的同時,積極開拓內銷市場,進行雙營銷目標群體,拓展B2B和B2C兩個目標市場,堅持4C和4P營銷理論。

(3)營銷渠道多樣化。渠道設計靈活多變,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可選擇網絡直銷、網絡間接銷售,或者兩者相結合方式。

(4)市場化的營銷團隊。組建健全的營銷組織和專業營銷人才隊伍,才能幫助企業迅速解決開拓內銷市場的諸多阻礙,通過引進優秀的營銷人才,對公司內部員工進行培訓、調整及整合,是拓展國內市場的關鍵。

(5)改變業務結算模式。采用適合國內銷售的結算方法,轉變外銷單一的結算模式。

(6)重組產品線改變利潤體系。尋找適合國內銷售的獨特賣點產品,重組國內市場的產品線,改變利潤體系以支撐中小企業順利轉型。

4.2 構建品牌系統

品牌系統,不是企業進入成熟期后的附屬物,而是企業快速導入市場、助推銷售的催化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成。

其一,品牌定位。外貿轉內銷中小型企業在打造產品的品牌系統之初,要對品牌進行精確定位。打造獨特賣點,是企業在產品定位時要做的核心工作。確立企業品牌的核心價值。企業絕不能降低產品品質,企業需要對消費者明確自己的基礎承諾,這將使消費者對產品放心,對品牌有好感。

其二,創立自主品牌。自主研發、創新科技作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在成熟的品牌系統下,產品更易被消費者接受,自主研發能使企業掌控行業的話語權,快速幫助企業占領一定的市場份額。

其三,研發新產品,做同類產品的差異主角。對于產品的研發,要適應市場需求,客戶需要,回歸產品的性價比,用外貿的質量開拓國內的市場,在細分市場中成為領導者。

4.3 外貿轉內銷的成功案例

廣州市鎮興工藝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長期為Joola代工生產,該公司擁有先進的生產設備,專業生產乒乓球拍及其配套體育用品。公司產品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ITTF(國際乒乓球聯合會)認證,遠銷歐美,澳洲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在產品質量、產品款式、產品價格在國際上都具有競爭力。該公司為了增長業績,提高知名度,積極嘗試外貿轉內銷的方法和經營策略。

4.3.1 充分借助電子商務平臺構建新的營銷渠道樹立自身品牌

該公司首先加入中國最有代表性的電子商務網站,比如注冊阿里巴巴、中國制造網會員并在國內最大的C2C電子商務平臺的淘寶網開通了淘寶店鋪,將部分產品通過網絡來對國內消費者提供銷售。其中主要選擇中低價位商品,打造實用品牌,使產品迅速啟動市場。在產品推廣中重點突出質量保證認證,提高網絡消費者的信任度。

通過網絡口碑樹立商品的美譽度,另外通過法規完善自主知識產權,強化創牌意識,建立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實用品牌。也可以通過產品VI設計,產品包裝,打造獨特外包裝,統一的顏色風格,統一產品LOGO實現品牌認知度提升。

4.3.2 充分利用電子商務營銷策略推廣產品

網絡營銷的推廣方式完全不同于傳統店面的營銷推廣。比如網絡營銷首先要在產品的描述、商品圖片的拍攝效果、網絡店鋪展現效果上做到吸引眼球,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其次,加強網店客服的培訓,提高接單量及轉化率,對新產品要及時更新,促銷信息及時發布。積極學習和利用網絡推廣工具,比如淘寶直通車,營銷寶,微博營銷等方法。最后,可以將淘寶店鋪,熱銷產品在國內各大搜索引擎網站進行推廣,借用免費的手段比如百度百知,新浪愛問等實現產品推廣,提高瀏覽量??梢詣摻ㄌ詭团?,發布店內最新活動消息,吸引更多潛在用戶光臨本店;或通過淘光客進行間接營銷。

參考文獻

[1]Krugman.Development,GeographyandEconomicTheory[M].Cambridge:MA:MIT Press,1995:74.

[2]鐘昌標.國內區際分工和貿易與國際競爭力[J].中國社會科學,2002(1).

[3]胡勇軍.外貿轉內銷的營銷策略[J].2009.

[4]劉菊堂.我國外貿轉內貿的障礙及其突破[J].理論探索,2009(6).

[5]賈曉薇.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J].當代經濟,2008(8).

[6]蒼璠,馬江滎,周立軍.黑龍江省對俄普惠制證書利用概述[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9).

[7]馬俊鵬.論普惠制對中國出口的影響[D].暨南大學,2004.

[8]王曉鋒.外貿轉內銷企業的營銷“八卦掌”[J].2010.

本文屬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課題;課題組成員:蔡澤鵬,鄭睿駿,鄭壯彬,鐘楚怡,黎小珊;指導老師:武峰。

作者簡介:武峰(1976—),男,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商業數據分析。

寫作困境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2000年以來臺灣經濟增長在“亞洲四小龍”中持續墊底,這是島內投資不足、消費動能持續弱化、對外貿易與經濟合作不振、產業結構調整困難、債務問題難以改善等周期性、結構性和機制性原因累積疊加作用的結果。民進黨政府上臺已一年有余,由于政策不當,島內上述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在加劇,并使社會不安情緒彌漫,政治對立升級,這些都將增加臺灣經濟擺脫困境的難度,臺灣經濟增長持續低迷是大概率事件。臺灣要擺脫經濟困境,最可行之路就是重回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軌道,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持續深化,共同打造命運共同體,這是歷史大勢。

【關鍵詞】臺灣經濟困境 經濟走向 周期性因素 結構性因素 機制性因素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13.009

進入新世紀以來,周期性、結構性和機制性等多重原因的累積疊加困擾著臺灣經濟的發展,使臺灣經濟一直在低位徘徊。臺灣島內外市場需求不振、產業結構調整前景黯淡、債務累計已達臨界點,加上島外市場開拓能力有限和兩岸關系難解的僵局,使島內外各方對臺灣經濟前景疑慮加深。臺當局試圖通過政治加經濟的手段“親美聯日”、全面弱化與大陸的聯系等舉措來擺脫困境,實在是南轅北轍,只能加深臺灣經濟的困境。

持續低迷的臺灣經濟回暖乏力

進入21世紀以來,臺灣經濟低位徘徊已是常態。1981~1990年10年間,臺灣經濟年均增長率曾高達11.5%,在“亞洲四小龍”中位列前茅。1991~2000年年均GDP增長有所下降,但仍能以年均8.8%的增長率較快增長。自進入新世紀以來,臺灣經濟開始先于其他“四小龍”進入低速增長,其中,2001~2010年平均GDP年增長率為3.2%;2011~2017年平均GDP年增長率為3.1%,在“四小龍”中臺灣經濟增長繼續墊底(見表1)。

從宏觀經濟層面看,島內投資不足,島外資本投資持續萎縮,島內消費動能弱化是拉低臺灣經濟增長的基本原因。

島內投資不足與資本閑置情況并存。首先,島內總投資從2012年到2016年連續5年下降,島內投資占GDP比率(投資率)分別為:21.8%、21.5%、21.2%、20.3%和20.2%(見表2),這在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是罕見的;其次,島內“超額儲蓄率”(儲蓄率—投資率)持續上升,2012~2016年分別為:8.6%、10.5%、12.4%、14.4%、13.7%,也是近30年所少有。如2001年“超額儲蓄率”僅為6.07%,而到2011年增長至8.5%,2016年更達13.7%(見表2)。這一指標顯示近年來島內投資不足、資產閑置情況嚴重。而且由于臺當局債務已超越法定上限,難以復制上世紀80年代通過舉債來進行投資、稀釋儲蓄的情形,另外,當前島內企業島外生產比已超過50%,加之島內投資環境難以優化,島內投資空間,尤其制造業投資空間有限,使島內民間投資尤其占比較高的制造業投資很難提振。

島外資本投資持續萎縮已成常態。在吸引境外投資方面,臺灣地區自國際金融危機后就面臨萎縮,2014年島內吸引外商投資金額比2007年大幅縮減62%。除個別年份由特殊投資案拉動,如2016年由于美光科技(美國)和阿斯麥(ASML,荷蘭)對臺灣半導體企業的大手筆收購,臺灣當年在獲得境外投資方面有較大的提升,當年臺灣吸引境外投資達110.3億美元的歷史高點,其余年份均在低位徘回,2008~2015年臺灣年均獲得境外投資僅為53.4億美元。再者,盡管2016年外資在島內投資達110.3億美元,但與當年臺灣對外投資相比,資金仍呈凈流出態勢。另一值得關注的點是,美國、日本等與臺灣經濟關系密切、且為臺灣產業鏈上游的經濟體,近十年來對臺灣的投資也是持續下降,如美國2007年對臺灣投資為31.4億美元,2008年為28.5億美元,而2015和2016年分別降至1.3億~1.4億美元;日本2006年15.9億美元,2016年降為3.5億美元。

島內消費動能持續弱化。島內消費動能趨弱難以拉抬主要是受島內經濟不振、就業困難、薪資增長停滯、股市低迷、貧富差距擴大等結構性因素影響。由于對經濟前景悲觀,臺灣民眾持幣而不敢消費,如近年來臺灣人民儲蓄總額在5萬億~6萬億新臺幣之間,連續7年儲蓄率(儲蓄總額/GDP)超過30%(見表2)。同時,臺灣勞動者的工資增長緩慢,2007~2014年8年間,臺灣工業與服務業受雇人員薪資增長總額僅為6.6%,而同期消費者物價指數增長9.3%,薪資增長落后于物價增長。據臺灣“主計處”數據,2016年島內民間消費增長率僅為1.36%,創下2010年以來的最低值,而臺灣民間消費占GDP總量50%以上。在島內經濟發展結構性矛盾解決以前,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效果必然會弱化。

對外貿易周期性與結構性難題并存

臺灣是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經濟體,國際貿易占其GDP的比重在100%以上,高度受制于國際經濟周期性的波動。2014年,臺灣商品出口占GDP的比重高達60.3%,2015和2016年稍有回落分別為54.3%、52.9%,而同期韓國為45.0%左右,美國和日本也僅為9.4%和15.2%。面對近年國際貿易格局的深刻調整,臺灣外貿備受沖擊。

國際經濟周期性因素對臺灣地區對外貿易的影響增大。從此輪經濟周期的需求面看,國際貿易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拉動明顯減弱。如2012~2015年全球經濟年均增幅3.3%,而全球貿易年均增長3.1%,低于全球經濟增幅。作為曾經對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長作用最強的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對全球貿易的拉動效應也明顯減弱。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6年美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為37059.78億美元,同比下降2.9%,其中出口同比下降3.2%,進口同比下降2.8%。據日本海關統計,2016年日本貨物進出口額為12521.4億美元,同比下降1.6%。其中,出口同比增長3.2%,進口同比下降6.3%。據歐盟統計局統計,2016年,歐盟27國進出口額為38355.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1%。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7%,進口同比減少1.5%。

與上述情況相對應,臺灣對外貿易振幅加大。從總量情況看,2011年臺灣對外貿易達到近年峰值,對外貿易總額創紀錄(為6009.9億美元),而2016年則直降至5108.9億美元,兩者相差901億美元,降幅達15%。如無穩定增長的兩岸貿易,其對外貿易的大幅波動對島內經濟的沖擊將更大。再者,長期以來臺灣對外貿易長期處于不平衡狀態,近年以來更為嚴重,2010~2016年7年間年年貿易順差,且累計達2452.2億美元,年均順差達350億美元。

必須強調的是,當前國際貿易格局正處在深刻調整時期,對外貿易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和增長速度明顯回落將是常態。據WTO數據測算,全球外貿依存度1970年為27.9%,1990年為38.7%,2000年升至41.7%,2003年已接近45%,而2016年則回落至42.2%。與此同時,2010年世界貿易增長率為13.9%,其中發達國家為13.4%,此后一路下滑,2013年世界貿易增長率為3.1%,其中發達國家降至2.5%,2016年增長速度更降為1.7%,2017年的預測為1.8%~3.1%[1]。因此,臺灣島內推動經濟增長已經很難寄望于外部周期轉好、外需大幅提升的拉動效應了。

優化貿易結構難以突破。臺灣對外貿易在量上難有大的突破,但如果臺灣對外貿易在結構上順應市場,有所提升和優化,對外貿易的擴大還是有一定空間的,至少不會出現衰退隱憂。但我們從臺灣進出口貿易結構看,臺近10年來在這方面的變化有限,從貿易產品的要素密集度角度分析,臺灣資本密集度高的產品進口額有所降低,2011年為1544.6億美元,2016年降至1107.19億美元;技術密集度高的產品也由2011年的1124.66億美元降至2016年的997.86億美元(見表3)。從出口情況看,資本密集度高和技術密集度高的產品出口均有所降低,如資本密集度高的產品由2011年的1783.63億美元降至2016年的1592.15億美元,技術密集度高的產品由2011年的1612.30億美元降至2016年的1555.44億美元,而能源密集度中等和勞力密集度中等的產品則分別由2011年的1197.44億美元和1364.76億美元分別上升至2016年的1322.9億美元和1411.68億美元(見表4)。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島內產業結構和產品的競爭力難以提升,甚至有所倒退的現狀。

發展前景堪憂。當前全球制造業發展格局的重大變化已經開始。美國已開始推動制造業回流、德國實施工業4.0、日本《2015年版制造白皮書》正在落實、大陸《中國制造2025》計劃也在全面進展中。我們知道,臺灣經濟競爭力的強項在信息技術、石化產業和精密機械等方面。但從目前來看,臺灣這些具有競爭力優勢的產業正面臨愈來愈大的挑戰與壓力。以信息產業為例,現在世界正進入后PC時代,國際上的競爭重點已?再是臺灣具有一定優勢的信息硬件技術、標準化產品與價格方面的競爭,而是過渡到以下一代通信網絡、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和以云計算為代表的高端軟件等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平臺上的競爭,一向以代工為主的臺灣相關產業,在在這些方面的技術創新儲備明顯偏弱,除了高性能集成電路方面的代工外,其他產業方面的優勢有限。

島內產業結構調整缺少亮點

2016年5月,蔡英文政府上臺后隨即提出產業政策方面的具體舉措:打造亞硅谷、智能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以及軍工產業等五大創新產業。為此,臺灣行政部門2017年2月頒布“2017~2020年四年發展規劃”,其關注點主要在兩大產業:一是將臺灣具有國際競爭力優勢的半導體產業,確定為“提振島內經濟的第一主軸”;二是重點為島內生技醫藥產業規劃了具體的發展路徑,將其定位為“建置臺灣成為亞太生醫研發生產重鎮”,提出持續大力度培育生技醫藥產業作為下一個產業亮點,并在捉襟見肘的預算額度中少有地劃撥了2017年度109.47億元新臺幣的專項預算支持。

從某種程度上看,這兩大產業責任重大,既有保持既有產業優勢、穩固島內經濟發展的重責,又有培育堪當大任的新興產業、維持島內經濟持續發展的期待。但這兩大產業的前景如何呢?

島內各界對臺灣IC產業心態復雜。當前島內約有250家IC設計廠商、15家IC制造廠商(包含晶圓代工及內存制造)、27家專業封裝與測試廠商。其中,當前臺灣晶圓代工世界第一(占有率約70%)、IC封裝測試世界第一(占有率約50%)、IC設計世界第二(占有率約20%)。毫無疑問,IC業是臺灣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以世界最大的晶圓代工企業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積電、TSMC)為例,其2016年全年營收為創紀錄的9479.38億新臺幣,占臺灣制造業產值的20%,而且過去5年,臺積電的加權平均毛利率更達為48.6%??梢奍C業對臺灣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但臺灣IC業的短板也顯而易見,還以臺積電為例。

第一,臺積電在瓦森納協議[2]的保護或制約下生存,自主性很低。如臺積電的材料、設備、制程均在瓦森納協議體系的清單中。換言之,臺積電的經營權的獨立性、自主性是受質疑的。其未經相關國家特別是美國允許,是不能與其他企業、經濟體、機構合作的,甚至臺積電在海外設立晶圓制造廠區(FAB),都要按照瓦森納協議條款審核,決定權不在企業手里,臺當局也不可掌控。

第二,實質上臺積電現今已是一家在島內運營的外資公司。當前臺積電股本結構主要為:外資(包括外資金融機構、法人、證券投資基金、和自然人)占78.98%,臺灣當地投資人(當地法人、自然人、官方以及該公司全體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僅占21.02%,其中,島內自然人股東僅為8.09%。因此,說到底,臺積電是一家設立在臺灣的以外資為絕對主導的電子公司。[3]

第三,當今臺積電已是帶動整個臺灣IC產業的核心和支柱,也是臺灣經濟的基石,沒有臺積電,臺灣IC產業的競爭力就會打一個巨大的折扣,甚至引致整個產業鏈的斷裂?,F在臺積電已經占了臺灣股票市場近20%的權重,臺積電股票漲,臺股就漲,臺積電股票跌,臺股就跌,將其經營情況直接、間接地傳導至臺灣整個產業和經濟。

生技醫藥產業成為臺灣下一個支柱產業充滿變數。臺灣地區早在20世紀80年代便將生技醫藥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十大科技領域之一,2007年在亞太地區率先頒布實施了《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2009年又頒布《生技起飛鉆石行動方案》,以加速生物醫藥相關產、學、研機構研發成果的商品化,鼓勵島內企業對于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建設的投資。2014年,臺灣共有850家生物制藥公司,其中500家為生物技術公司,其余為藥企。民進黨當局希望島內生技醫藥產業?增長率達6%~9%,高于同期GDP增長,并計劃2020?使島內生技醫藥產值達到5008億元新臺幣。

2015年全球醫藥市場規模已超過1萬億美元,[4]未來5年的年增長率在4%~7%,預計在2020年,全球醫藥市場規模將達到1.4萬億美元。但臺灣能否在這一產業中占據一席之地,并推動臺灣生技產業成為又一個支柱產業主要取決于以下兩點:

一是能否另辟蹊徑,以小博大,異軍突起,完成不對稱發展。以生技產業中相關新藥的研發為例,這是一個收益及風險都很大的項目。由于當前研發過程更為復雜,相應的研發費用投入也越來越多,2011年美國獲得批準的生物藥品研發費用需要花費12億美元,傳統小分子化合物藥品需花費13億美元,[5]近年來更是在15億美元以上。美國塔夫茨大學醫學院塔夫茨藥物研發中心2014年11月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稱,如果將直到上市的全部費用計入,那么開發一個處方藥的費用最高估計可達25.6億美元或28.7億美元。臺灣基本沒有以上硬條件,只有另辟蹊徑才可能有所成就。

二是能否將相關企業整合成一個跨領域、跨團隊,從全球競爭與合作著眼的產業團隊。除了高昂的費用支出外,創新藥物從研發到上市的產業鏈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據研究,平均每5000~10000個化學或生物分子中可篩選出250個先導化合物進入臨床前研究階段,其中約5個可以進入臨床研究階段,最終僅有1個被批準上市,而這一個新藥從發現到成功上市通常要經歷10~15年的時間。[6]島內業者均屬中小型企業,本身缺乏完整的藥物開發經驗,因此島內生技醫藥產業起步雖早,但至今沒能拿出一個像樣的產品,其癥結之一在于沒有培育出一個相關旗艦企業及一批艦隊企業。

根據以上分析,臺灣五大產業中除了電子、精密機械在瓦森納協議保護之下還有若干年的領先優勢外,其余產業若想通過蔡當局產業政策的推動而異軍突起,難度極大。

持續惡化的島內債務問題難以改善

近年來島內財政支出增長持續下降。2009年臺灣財政總支出為26708.9億元新臺幣,2016年臺灣財政總支出為27457.0億元新臺幣,僅微增7.5億元新臺幣,這種近乎于零增長的財政投入對島內經濟的持續發展已造成嚴重影響,首當其沖的是降低社會福利、退休撫恤及其他民生支出的能力;同時,也開始影響島內社會穩定以及民眾對臺灣經濟未來發展的預期;制約臺當局利用財政工具促進經濟持續增長,并對島內經濟未來發展造成傷害。

首先,已導致科技研發展水平降低。臺當局在整個經濟發展方面的支出,2009年為6018.9億元新臺幣,而2016年大幅降至3947.2億元新臺幣,8年間直降2071.7億元新臺幣。其中,由于當局在財政方面支持乏力,島內整體科技經費的支出大大降低。其一,當局研發經費2009年支出為1061.5億元新臺幣,2015年為1075.6億元新臺幣,僅增長14.1億元新臺幣,基本上原地踏步;其二,當局研發經費支出的降低也間接影響了島內企業、島內外資企業的科技研發經費的投入。2009年臺灣整體科技研發經費為226.5億美元,2014年也僅為323.1億美元,而同期2009年韓國全部研發經費投入為459.9億美元,2014年為722.7億美元[7],遠遠超過臺灣。

其次,也使基礎科學研發水平降低。臺灣在教育科學文化方面的支出2009年為5815.4億元新臺幣,2016年的支出為6649.3億美元,增長104.2億元新臺幣,相較其他經濟實體而言增長緩慢,加上效率等方面的原因,臺灣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的水平全面下降。從相關科技成果在國際上的排名看,2009年臺灣科技工作者在SCI論文發表篇數為2.4萬篇,世界排名第16位;EI論文發表篇數為1.9萬篇,世界排名為第9位;而2016年臺灣科技工作者在SCI論文發表篇數為2.6萬篇,世界排名降為21位,下滑5位;EI論文發表篇數為1.8萬篇,世界排名為第16位,下降7位。

盡管改善財政收支惡化狀況一直是臺當局試圖解決的問題,但一直難以找到“良藥”,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解決財政問題的根本在于經濟發展,只有經濟持續較快發展,才能夠創造更多的財富與財源,才能獲得更多的稅收。但臺灣經濟發展動力與后勁嚴重不足,很難達成這一目標。同時經濟低速增長的基本態勢和較高的島內各種支出的需求,又衍生出各種社會矛盾,對經濟的發展形成障礙。

第二,已無空間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發展。增加債務推動經濟增長從而增加財政收入是各經濟體常采用的政策舉措。但臺灣的財政赤字在過去二十多年大多數年份都在3%以上,個別年份赤字占GDP比重超過6%。[8]截至2015年5月末,臺灣地區債務總額達6.5萬億元,若加上各種隱型債務18萬億元,債務總額近25萬億元,[9]遠超當年臺灣GDP總額(16萬億元),總體債務占GDP的比例達156%,已超過2010年希臘的債務水平,[10]也大大超過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財政赤字安全線標準,[11]在債務方面持續寬展風險加大、空間有限。

第三,非經濟因素嚴重制約臺灣財政改革。要恢復島內健全的財政功能,必須從“開源、節流”即財政收入和支出兩方面來推動。但從島內的政治大環境看,各政治勢力為爭取選票,不僅不敢加稅以增加財政收入,反而通過諸如廢除證所稅、藝術品拍賣所得稅、減免綜合所得稅等減少稅源,以照顧特定的政治勢力;在財政支出方面更是以增加“中央”支出的形式直接“關照”屬于“本黨”的地方政權。這種在政黨政治的社會背景下,選票考量重于一切,財政回歸正常相當困難。因此,島內財政危機爆發的可能性似懸在頭上的利劍,而財政困境又將是難以克服的執政困境,這是籠罩在臺灣上空的又一片經濟和政治陰霾。

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困難重重

臺灣是外貿導向的經濟體,為實現競選承諾,蔡英文上臺后即刻開始推動其“降低對單一國家、單一市場的依賴”“親美遠中”的國際經貿布局,其主要舉措有三:一是推動臺灣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二是爭取與其他經濟體簽署FTA;三是啟動所謂“新南向政策”。但由于臺當局這些政策雖有推動國際經濟合作之名,但實質是“臺獨政治工作者”們獲取政治利益的手段,因此這三大舉措難以落實。

首先,臺灣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已走入僵局。其一,推動加入TPP受挫。過去幾年,加入TPP一直被視為臺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目標。到了蔡英文時期,TPP一度成了唯一的戰略目標。蔡英文在就職前后的多次談話中,都一再重申加入TPP的決心,試圖通過加入TPP強化與美國的關系,并獲取政治利益。直到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確定退出TPP,支撐到最后的蔡英文才不得不暫時放下TPP。其二,臺灣參與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和“一帶一路”難以實現。臺灣經濟本身發展以及臺灣業界均盼望參與RCEP和“一帶一路”倡議,但由于兩岸相關部門交流的停擺,這條路也是個“斷頭路”。其三,臺灣其他相關期待也沒有現實可能。如蔡當局試圖在前期就參與日本等國正在研究的、由日本主導的TPP,以及日本、印度合作建設“自由走廊”計劃。研究顯示,即使日本領頭主導TPP計劃,但此TPP已非彼TPP;“自由走廊”計劃更是尚未啟動便已走入僵局,即使這般,臺灣的加入也不被看好。

其次,臺灣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簽署FTA難以如愿。在加入TPP受挫后,蔡英文在會見日本業界人士時公開表示,希望盡快與日本展開臺日自由貿易協議(FTA)的協商;臺灣當局也表示將在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基礎上,為簽署臺美自由貿易協定(FTA)作準備,并表示臺灣將“自我主導經濟國際化之路”,顯示臺灣簽署FTA既是其重振臺灣經濟,防止經濟“邊緣化”的需要,也是其意圖抗衡祖國大陸,弱化與祖國大陸聯系的政治布局。

但現實是2016年美臺貿易總額324.4億美元,僅占當年美國對外貿易總額3.7萬億美元的0.08%,大陸與美國則互為最大的貿易伙伴,其中,2016年中國大陸對美貿易占美國對外貿易總額的21%。很難有經濟上的理由假設,沒有中國大陸的首肯,美國特朗普政府會與臺灣簽署政治意涵遠遠大于經濟利益的FTA。就日本而言,從經濟層面看,日本也已表示過,臺灣當前平均關稅已經較低,加上日本與臺灣貿易數額也不大,僅占日本貿易總額的4.8%,也沒有理由與臺灣簽署FTA。

最后,“新南向政策”前景渺茫?!靶履舷蛘摺笔遣逃⑽漠斁謱ν鈶鹇缘闹匾M成部分,該政策一方面試圖將臺灣經濟觸角延伸至東南亞及印度等南亞國家和地區,以擴大對外經貿合作空間;另一方面意欲與上述國家和地區“建構21世紀新伙伴關系”,踐行其“從世界走向大陸”計劃,弱化與祖國大陸的關系。

從經濟上看,臺商已在東南亞國家經營多年,有一定基礎,但能否使臺灣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聯系更進一步,取決于以下三點。其一,如何處理“新南向政策”與RCEP的關系。當前,大陸與東盟之間的關稅已大幅下降,RCEP的推動將使大陸與東盟的經貿關系更為緊密,而且其內容除了貿易及投資開放,亦包含經濟及技術合作。如果臺灣不能加入這一區域合作的進程,其“新南向政策”帶來的只能是資本單向流出、島內產業的空心化及失業率的擴大。其二,如何處理“新南向政策”與“一帶一路”的關系。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反應被認為“超乎想象”。從當前情況看,臺灣在不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善用大陸與東盟之間的經濟一體化利基的情況下,很難推進和提升臺灣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關系。其三,如何處理兩岸產業在東南亞市場的關系。如果兩岸產業合作思路沒有轉變,兩岸產業尤其傳統產業在東南亞市場的競爭很可能大于合作,而且如果產業趨同性過高的話,不排除這種競爭會演變成惡性競爭,綜合來看,結果必然是臺灣企業難占上風。

在兩岸沒有政治互信的前提下,臺灣“新南向政策”必然面臨重重挑戰,其失敗在剛剛起步就已成定局。即便如此,蔡當局仍會“硬”推“新南向政策”,因為這盤棋局進可收獲臺商自身努力及前人的成果,退可將責任推給大陸,確保民進黨當局在政治上進有所得,退無可失,穩賺不賠,臺灣經濟的未來并非其考慮重點。

兩岸經濟合作面臨挑戰

自2016年5月民進黨上臺,蔡英文政府就拒絕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系出現僵局,兩岸經濟合作面臨沖擊。

首先,兩岸合作制度化進程中斷。2008年以來,兩岸兩會恢復協商,達成23項協議,使兩岸經濟合作與交流由過去的間接單向走向直接雙向,在眾多領域建立起合作平臺,使涉及兩岸公權力的制度化經濟合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自2016年5月民進黨正式執政后這些平臺工作完全停擺,如兩岸兩會領導人的制度化協商中止;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停止運作(該委員會是推動ECFA落實的兩岸公權力授權機構);兩岸達成的23項協議存量部分暫時沒受影響,不過一旦遇到問題時公權力部門很難介入;相關協議執行效率也不會樂觀。

其次,兩岸經濟政策協商模式將轉為博弈模式。蔡英文當局明確宣示:“我們要力抗中國的壓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系。我們要擺脫對于中國的過度依賴,形塑一個健康的、正常的經濟關系?!盵12]其目的在于改變兩岸經濟互補互利、聯系日益密切的合作模式。蔡當局上臺至今沒有出臺一項有助于兩岸經貿的政策措施,反而拋棄了旨在實現兩岸經貿園區對接的臺灣經濟自由示范區,并強化管制、積極推動所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法工作,試圖用相關法律牽制兩岸經濟合作,一旦通過,兩岸協商和所達成協議的權威性必會受損。

最后,大背景的變化將使民進黨“遠大陸”的政策備受挑戰。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兩岸經濟合作的深化與擴大勢必也會融入大陸經濟結構升級的大潮之中。多年的磨合使兩岸經濟合作已有其自身特有的運行規律,積蓄了抵御風險的能量,受市場規律作用的影響。因此,在兩岸民間經濟交流日益深化的前提下,兩岸經濟合作會進一步加強、擴大,臺灣“遠大陸”的經濟政策將備受挑戰,同時,未來的兩岸經貿交流、產業合作恐將更往大陸傾斜,越來越以大陸為主場。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臺灣經濟疊加困境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結構性和機制性原因,同時還有政治和意識形態原因,多重原因的累積疊加困擾著臺灣經濟的發展,臺灣經濟增長持續低迷是大概率事件。臺灣要擺脫經濟困境,最可行之路就是重回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軌道,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持續深化,共同打造命運共同體,這是歷史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衰。但根據各種情況判斷,臺灣島內政治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仍在加劇,社會不安情緒彌漫,政治對立升級,引致臺灣經濟困境的各種因素短期內不會消失,這些都將增加臺灣經濟擺脫困境的難度。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兩岸經濟一體化研究”以及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的兩岸金融合作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分別為13&ZD053、13AGJ007)

注釋

[1]世界貿易預測,參見WTO網站。

[2]文章名為《關于常規武器和兩用物品及技術出口控制的瓦森納安排》(The Wassenaar Arrangement on Export Controls for Conventional Arms and Dual-Use Good and Technologies)。

[3]臺積電創立之初,臺當局曾持有臺積電40%股份,其后陸續對外釋股,至今只剩下6.38%左右的股份。

[4]據艾美仕市場研究公司(IMS Health)數據顯示。

[5]李曉婉:《新藥研發成本評估的必要性與現實性初探》,《中國藥事》,2014年第2期。

[6]高婧:《全球創新藥物研發趨勢分析》,《中國新藥雜志》,2015年第24期。

[7]中國臺灣“科技部”:《科學技術統計要覽》。

[8]殷存毅、李鼎:《臺灣財政困境分析》,《臺灣研究》,2015年第6期。

[9]參見臺灣《“財政部公庫署當前財政狀況”報告》,2016年7月。

[10]單玉麗:《臺灣地區經濟發展面臨的困境與出路選擇》,《福建金融》,2016年第7期。

[11]馬約規定的歐盟國家財政紅線,被認為是財政赤字安全線:一是赤字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應超過3%,二是政府債務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應超過60%。

[12]蔡英文:《給民主進步黨黨員的信》,《聯合報》(臺),2016年9月30日。

參考文獻

姚淑梅、楊長湧、李大偉,2016,《世界經濟處于弱復蘇周期》,《中國發展觀察》,第8期。

李曉、丁一兵,2017,《世界經濟長期增長困境與中國經濟增長轉型》,《東北亞論壇》,第4期。

曹小衡,2016,《臺灣在新一輪國際經濟合作中進一步邊緣化》,《統一論壇》,第10期。

姜躍春,2016,《亞洲“四小龍”經濟奇跡能否再現》,《人民論壇》,2月下。

劉明、魏振剛,2017,《簡述臺灣新的產業政策》,《海峽科技與產業》,第2期。

夏斌,2009,《從全球通脹到美國金融危機》,《經濟要參》,第24期。

曹小衡,2001,《東亞經濟格局變動與兩岸經濟一體化研究》,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

殷存毅、李鼎,2015,《臺灣財政困境分析》,《臺灣研究》,第6期。

單玉麗,2016,《臺灣地區經濟發展面臨的困境與出路選擇》,《福建金融》,第7期。

王平、朱敬一、謝長泰(臺),2017,《“中央研究院”報告:臺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政策建議》,No.14106,9月。

“中央研究院”(臺),2014,《賦稅改革政策建議書》。

中國臺灣“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國民”所得統計摘要》。

工業技術研究院(臺):2017,《臺灣數位經濟產業發展策略與布局》。

責 編/樊保玲

寫作困境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我國社會發展要從供給側進行改革。教育也應順應趨勢,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在國家“一帶一路”背景下,引導企業“走出去”,行業對商務外語人才提出了復合型和應用型的要求,作為教育供給側的商務英語教師需要不斷提高專業能力以滿足需求。深挖教師學習過程規律,商務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應采取“內塑”和“外鑠”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從內部驅動和外部刺激的途徑形成教師對專業發展的意義建構,促成個人、高校、政府和行業企業聯動,有效減少教師結構冗化,解決低效問題。

[關    鍵   詞]  供給側改革;商務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一、引言

在2016年省部級領導干部研討班上,習近平提出了要從供給側進行改革的思路。供給側改革當中,結構性改革最為關鍵。教育要順應供給側改革的要求,著力“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與效率”。其中師資隊伍是結構性改革當中的人力資源,改革實施的主體,因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并優化師資隊伍是影響教育改革成敗、教育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在供給側改革的思路下,教師的專業發展應朝著“優化教師隊伍、提高教學質量,減少結構的冗化和低效的改革路徑進行,協調好供給側與需求側的關系,以此達到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1]。教師的專業發展要符合社會需求的變化,以提高教育供給側的適應性和靈活性。與傳統語言專業相比,商務英語教師因其教學維度的跨文化與跨領域性,在專業知識建構和發展途徑上存在獨特內涵與要求。因此,本文探討要實現教師隊伍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的有效性和效率,商務英語教師應如何進行專業教學,分析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部與外部因素,提出能優化結構提高效率的改革模式和現實建議。

二、高職商務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與現狀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

Perry(1980)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意味著教師個人在專業生活中的成長,包括信心的增強、技能的提高、對所教學科知識的不斷更新、拓寬和深化以及對自己在課堂上為什么這樣做的原因意識的強化。Freeman(1989)認為語言教學是一種做決策的過程,是知識、技能、態度和意識的綜合。知識和技能作為教學的基礎,態度和意識則是教學的根本。賈愛武(2005)釋義教師專業發展意味著教師超出技能的范圍而有藝術化的表現。教師應成為一個把工作提升為專業的人;把專業知識轉化為權威的人。通俗地講,教師專業發展就是指教師從“教書匠”提升為教學方面的“專業人士”[2]。隨著信息化技術運用在各行各業,Cox(2008)指出,學科教師應在專業環境中將教學法知識、學科知識和信息技術知識相融合,最終形成信息化專業學科教學知識與技能。Khuanwang etal.(2016)對商務英語教師專業能力的理解。除了教學能力、課堂行動研究能力,還包括自我職業發展管理能力[3]。因此,教師的個人發展不僅應體現在學科知識與教學技能進步,更是在個人意識和職業素質等內在方面的綜合提升。

(二)商務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

目前,國家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對商務外語供給側改革發展提出了要求。2015年以來,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交易數量和金額不斷攀升,在“一帶一路”的引導下以及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影響下,有力推動了企業對沿線國家的投資、企業并購、工程承包和貿易。高等教育培養復合型與應用型的外語人才以順應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成就個人的全面發展,因而商務英語的教師提高專業化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從近年國內高校調研的結果來看,教育供給側仍然存在結構失調等問題。

2016年湖南大學課題組受“全國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協作組”的委托對全國商務英語師資狀況進行調研發現:教師中大部畢業于英語語言專業(包括英語文學、語言學、翻譯等),屬于專業的英語語言教師,研究方向主要是英語文學、語言學、翻譯、跨文化交際等,語言基礎好但欠缺商務背景;教學實踐中用于備課和上課的時間較多,專業深造和社會實踐的時間少,教學負擔沉重;在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上,83%的教師主要通過參加會議、教學研討會和科研項目自我學習,而企業實習、跨文化培訓、教學比賽和進修訪學等活動則較少參加[4]。調研的結果顯示目前商務英語教師隊伍在專業背景結構上失衡,專業發展途徑比較單一。

商務英語作為一個跨學科復合型專業,其教學與科研本身對教師職業發展也形成新的挑戰。結合商務知識的語言課程應該如何處理好“語言、文化、商務”三部分內容與時間的比例尚未形成清晰標準,教師普遍缺乏商務行業的實踐經驗,導致教師在使用“任務驅動”“項目化教學”“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等高職教育核心理念時普遍感覺困難重重,對自身的專業發展無法做出清楚規劃,難以成為真正的商務英語“專業人士”。

因此,目前的商務英語師資隊伍的問題主要在于跨專業知識教學方法、專業社會實踐經驗缺乏、師資培養途徑單一等幾個方面。

三、教師專業發展的關聯因素

外語教師的專業發展顯然是有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的影響,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自我內在動力

自我導向本位教師專業發展模式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自我的、內在的、個體的事。個人發展首先需要內在動力。教師在這種心理下,為了滿足工作實踐中產生的需求,才有可能自覺接受關于專業發展的要求規范,才會將其轉化為自身的一種自覺行為[5]。根據建構主義心理學的理論,教師自身豐富的生活經驗為自我導向學習提供了建構的內容。教師經驗能有效改進教學實踐,也即實踐能促進動力的產生。因此教師專業的發展也應是以實踐為導向的,遵循“實踐中產生需求——通過專業學習活動得以解決——重返實踐檢驗并修正”的這一邏輯思路,這是一種典型的“教師學習過程”[6]。假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善于反思,僅滿足于上完一節課,或者停滯于職前學習的經驗,自然無法產生主動尋求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二)專業發展途徑的有效性

教師學習過程的良性循環需要一個前提,即外在提供專業發展活動可以有效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這個有效性關聯著需求是否會轉變成發展的內在動力。假設專業發展活動不能滿足教學實踐需求,或者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說,獲得專業發展能力的機會成本過高而對實踐需求的滿足有限,則非但不會激發教師自我發展動力,反而會成為阻礙因素。因此,基于傳統的教師發展模式——標準本位和學校本位(Gaible and Burns),只關注和補償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的某些方面,所提供的培訓與發展途徑重宏觀、輕個體,不能有針對性地滿足各種層次教師的需求,無法激勵教師學習過程發生良性的循環。

(三)文化生態環境

人類文化心理學家芭芭拉·羅高福提出的“文化生態理論”中指出“文化作為人們社會生活的生態環境,在人類發展和學習中具有無所不在的作用”。作為專業發展主體,其成長深深受到經驗、文化、價值觀,更直接的是制度、政策以及當前所倡導的教師發展觀念的影響[7],當下的培訓制度、薪酬制度、職稱評聘制度直接影響著教師發展動力的形成。

另外,外語教學特有的跨文化性也是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性因素。語言的教學離不開文化的語境,處于母語環境中教授外國語言尤其是ESP(專門用途英語)教學,面臨著跨專業、跨文化、跨角色的挑戰。教師教學實踐之余,鮮有途徑和機會參加商務專業社會實踐,勢必影響教師對特定文化模式與規則的理解、對語境中語篇詞匯顯隱性意義的解讀。

四、供給側改革下教師專業發展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商務專業教師隊伍要實現結構性的改革,減少冗化與低效、提高教學質量,不能單純采取一種路向,僅靠“內塑”或者“外鑠”都是片面的,需要在外在生態環境的推動和激勵之下,促使激發個體產生主體自覺,通過價值引領在實踐中產生需求,再通過專業發展活動有效的滿足需求,重返實踐得到自身專業的發展提高,才能構成良性循環的教師專業發展過程。

這個模式強調了教師發展內在動力的推動以及外部誘因的內外刺激的融合,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專業發展內在意義的個體構建

有效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必須是從教師內心發出的需求,是源于教師生活經驗的。來源于教師生活實踐,尤其是教學中遭遇的實踐困境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來源點。教師在一個動態的、復雜的、不確定的教學環境中,且外語類的教師還要面臨著跨文化、價值沖突的專業環境,必然會遭遇困境和瓶頸。因此,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模式關鍵在于使教師成為自覺而熟練的“反應性實踐者”[8]。自覺即培養教師的反映意識和態度,主動需求參與專業發展和實踐的機會,尋求教學工作中意義關系的內在建構,包括與客體的關系、與自身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熟練即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行為的反映的敏感度,教師在互動活動中產生的一種新的構思,而為之后的做法提供一個新的因果系統,這個因果關系即是能產生專業發展需求的原動力。教學活動內在意義的建構過程可以看作是教師對世界認知性的實踐、對個體存在性的探索、與他人社會性的結交實踐三位一體的綜合活動,使教師在實踐活動中得到自我成就感,從而主動進行自我發展。成為“反應性實踐者”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反思,因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應注重建構起內在動力系統,使教師養成反思習慣并將此作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二)校本分層次和分方向的培養機制

學校的政策與行業環境在促進教師成為自覺而熟練的反應性實踐者的過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動刺激作用。因此,教師發展的制度安排、政策體系是否配套,是外在的直接影響因素。高校對教師發展應做好規劃,提供多種的路徑以供教師按照能力評價來選擇發展的方式,增加對專業深造以及社會實踐形式的活動,如學歷提高、企業實習、跨文化培訓、教學比賽和進修訪學等活動,其中專業發展活動可分為知識學習、技能訓練及情境訓練三個層次。知識學習包含持續學習學科新知識和新理論,如學術論壇、學歷繼續教育、進修訪學等。技能訓練主要是訓練教師在教學科研和實踐中發現問題,并形成經驗總結,找到發展的領域并形成自我發展方向的技能,如教師科研資助、教學技能競賽、技能培訓等。情景訓練指提供場所和平臺讓教師切身參與教學、科研與社會實踐,形成職業的感性認識,如教學指導、社會服務、行業兼職或掛職等。

學校需要細化教師培訓制度,分層次和分方向來教師進行培訓和培養。鑒于商務英語的教師具有“跨文化、跨理論、跨角色”的群體性特色,商務英語專業核心教師可以分方向組建團隊,按照“雙師型”模式培養發展,可組建偏語言類和偏商務類的教師團隊。兩種團隊的發展方向有所側重,所選擇和進行的發展活動也不盡相同。這種多元化的團隊培養改變了原本重宏觀輕個體的弊端,可以進行專門性、專題性的培訓和進修,有利于優化教師隊伍結構,解決低效和結構冗化的問題。

學校在職稱與職務晉升上的政策也需要與教師培養策略配套與一體化設計。目前教育改革高校的職稱評聘的權力已經下放到學校,高校在制定標準時可考慮對教師在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與專業情景三個方面發展的業績,而不僅僅看科研成果。通過人才支持計劃、競爭性的獎勵等激勵的手段促進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且與社會同步,跟上社會改革的發展步伐。

(三)政、企、校、行業和個人“五位一體”的專業發展平臺

行業和政府在對教育供給側當中的教師質量也應發揮設立標準、規范市場、提供平臺的導向作用。雖然目前已有專家就教育部出臺的《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做出了對商務英語專業教師能力結構的研究和探索(如王立非等),但僅是框架性的描述??蓞⒖济绹鴦诠げ浚?016)頒布的商務英語教師職業資格標準,對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技巧都做出了詳細描述和能力說明,可清晰指導和評價教師。高??稍跇藴手笇陆Y合校本文化對教師做出過程的評價體系,同時設計個性化的專業發展規劃,以此作為標桿。各種培訓班也可對應具體的素質、能力和技能進行設計教師專業培訓,以改變現在培訓班分散且無系統性、連續性的低效狀態。

政府引導行業和高校通過校企合作設立教師社會實踐培訓基地,對應企業崗位能力要求建立教師實踐崗位網絡體系,明確崗位責任和考核要求,按照發展方向要求教師必須參加一定時長的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并進行“雙師”能力認定。同時學校配套工資制度對教師下企業實踐提供經濟保障和獎勵,職稱評聘制度向擁有一定時長的企業一線工作經驗教師傾斜。

五、結語

在教育供給側改革的步伐下,高校緊密圍繞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增強服務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是保證教育有效供給的重要途徑。商務英語教師職業發展必須順應國家“一帶一路”和企業“走出去”的發展政策,對當前發展形勢下的需求側的變化做出調整。高校也應當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師發展激勵政策,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性與成就感使其通過“內塑”與“外鑠”的途徑得到不斷發展。高校與政府、行業共同建立教師發展平臺以激勵教師提高專業水平、專業技能、對所教學科知識不斷推進、拓寬和深化,才能使其成長為行業“專業人士”,從而有效協調供給側與需求側的關系,以此達到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郭靜.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的內涵與推進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7):5-9.

[2]賈愛武.外語教師教育與專業發展[J].外語界,2005(1):61-66.

[3]Khuanwang W,Lawthong N,Suwanmonkha S. Development of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rofessional Experiential Training of Ttudent teacher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6(5):878-886.

[4]王立非,葛海玲.論“國家標準”指導下的商務英語教師專業能力發展[J].外語界,2016(6):16-22.

[5]殷玉新,華逸云.自我導向本位教師專業發展:為何與何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7):44-47.

[6]周坤亮.何為有效的教師專業發展:基于十四份“有效的教師專業發展的特征列表”的分析[J].教師教育研究,2014(1):39-46.

[7]黃歡.文化生態取向下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及其策略[J].湖南社會科學,2016(4):206-209.

[8][美]唐納德·A·舍恩.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M].夏林清,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編輯 武生智

寫作困境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危機管理就是指政府為了降低突發情況或自然災害等危機帶來的損害而制定的系統的、有組織性的危機應對措施,在這些公共危機事件發生時,新聞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控制者,在政府危機管理中有著彌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新聞媒體;政府危機管理;作用

一、號召和動員群眾

新聞媒體因其有著傳播迅速和覆蓋面廣的特點,能在政府遇到危機事件孤立無援或不堪重負時發動群眾和社會力量予以援助。比如在面對自然災害等重大社會危機時,新聞媒體對內通過宣傳政府進行的一系列賑災活動和災區人民的現狀及物質需求,來發動全國人民進行捐助發動社會組織進行協助,通過平時的正能量宣傳和當下的災區報道,激發公眾的同理心,配合政府進行賑災活動,把公共危機事件的損害降到最低,切斷由此次危機事件引發后續問題的可能。對外通過國際報道讓國際社會清楚我國正面臨的困境,呼吁國際援助。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公民在公共危機事件中的參與度以及信息傳播的透明度,起到維護治安、穩定秩序的作用,為政府在危機管理中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幫助。

二、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

社會在面臨公共危機事件時公眾由于利益直接相關,因此對危機事件的信息是高度關注的,而信息在人群中自發反應、傳輸和理解過程中失真的可能性極大,信息一旦失真伴隨著其巨大的社會影響力造成的負面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新聞媒體在政府處理公共危機事件時信息的真實性和更新的頻率必須得到保證,在滿足公眾對信息的渴求時也要保證信息的真實可靠以及權威性,避免造成社會恐慌以帶來第二次危害。

在面對重大危機時新聞媒體必須恪守職責,政府也必須做到配合宣傳,如果二者集體保持沉默,信息時代的小眾新聞媒介就有了發揮的空間,這些所謂“小道消息”的傳播對政府和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將是極大的損害。同時在面對危機時,社會專家和公眾意見也是很好的參考對象,政府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工作難免出現差錯,及時地披露工作思路和進程也有利于公眾行使監督權,新聞媒體在對公眾的社會調查和對領域專家采訪也能給政府提供工作思路,既穩定了人心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提升政府形象

公共危機事件對政府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在應對危機事件時表現良好、工作高效的政府必然受到公眾愛戴和擁護,在國際形勢千變萬化的今天,國外媒體對我國政府的抹黑并非罕見,在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后政府可以接受公眾乃至國家社會的監督和批評,但無端的抹黑是不被容忍的,這種有損政府形象的行為也會打擊到我國政府在公眾中的信任和滿意度。因此,新聞媒體在政府處理危機時不能對公眾有所隱瞞,必須及時準確地獲知最新消息并進行傳播,民主社會對信息的遮掩和隱瞞是對民主極大的不尊重。例如2008年我國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新聞媒體第一時間配合政府進行震后自救常識的宣傳,同時國務院新聞辦每天都安排記者會第一時間公布災區現狀和救災行動的進展,并對發布現場進行直播,媒體通過其廣闊的覆蓋面和實時的報道占據了輿論戰場,向我國乃至國際社會傳遞了最真實的聲音,也把我國政府在危機管理中的高效工作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公眾心中樹立了堅定勇敢的形象。

四、幫助政府進行善后和危機預防

公共危機事件的實時管理固然重要,善后處理和今后的預防工作也同樣是重中之重。公共危機事件的收尾并不是這場戰役的結尾,對于危機后的經濟復蘇和其帶來的經驗教訓都是需要總結傳播的,這也是新聞媒體的又一重大作用。公共危機事件的善后工作是一項龐大漫長的工程,不僅需要政府在思路上的清晰準確也依靠公眾的一致配合,新聞媒體在這一階段大有發展空間,媒體除了負責宣傳政府對危機事件的教訓總結,也需要關注對社會援助的分發使用情況,貪污腐敗一旦發生,政府在公眾心中公信力的損傷是難以彌補的,同時還要關注對受難群眾的災后康復和災區重建等問題,批判性地看待危機發生的起源,警醒政府和公眾不要重蹈覆轍。

五、結語

新聞媒體在政府危機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作為群眾的喉舌、政府的明鏡和公正的監督,新聞媒體對社會有著巨大的影響,政府在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媒體是其強有力的幫手,因此新聞媒體和政府在危機管理中配合的日益加深,也能促進更成熟理性改府的建立。

上一篇:寫作素材論文下一篇:群文閱讀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